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时间:2022-12-13 02:44:14

事理说明文

第1篇

在文学创作中,以分析事物的成因或规律,介绍科学道理为主要内容的说明文就叫做事理说明文。一般情况下,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而在阅读中,事理说明文所要说明的,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体现事物本质的客观规律。

在大多数情况下,事理说明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因此,同学们在阅读事理说明文时,一定要密切关注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应注重其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征。

【即学即练】

那些步步紧逼的入侵生物

冉 浩

2012年的7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广西柳州一位市民在柳江边给小狗洗澡时,竟被3条凶猛的鱼攻击,其中一条鱼还突然咬住他的手掌不放。据说,这种鱼很可能就是南美洲大名鼎鼎的“食人鱼”!这南美洲的鱼是如何跑到广西柳江水中的呢?

“食人鱼”入侵

故事的主角“食人鱼”又叫食人鲳或水虎鱼,学名叫红腹锯鲑脂鲤,不算尾巴,可以达到30厘米长。它的腹部带有些许红色,身体带蓝色,看起来很漂亮。可是,在这漂亮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它凶悍的一面。它们拥有高度发达的听觉和极为锐利的牙齿,喜欢成群活动,猎杀水中的鱼和落水动物,号称“水中狼群”。有传言说,它们能在几分钟内将落水的牛羊啃咬成森森白骨,并能在手术刀上咬出牙印。传言或许带有夸张成分,但毫无疑问,它们确非水中善类。

可就是这样一种凶猛的鱼,却偏偏有人喜欢它,把它引入国内当宠物来养:一是看上了它漂亮的外表,二是觉得养它很刺激、很“有面子”。早在2004年,国内就因有人饲养食人鲳而引起有关部门注意,还专门针对饲养食人鲳进行过销毁活动。怎奈爱好者散养屡禁不止,现在仍有人饲养它们,使其流入自然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一旦进入水体,它们就可能成为入侵物种,极有可能给河流中的土著鱼类和两栖类动物造成毁灭性打击,也使河流变得不再安全。

步步紧逼的入侵生物

尽管“食人鱼”入侵事件存在诸多疑点,但入侵物种肆虐全球却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100种入侵生物已经有半数入侵我国,以它们为首的入侵物种正步步紧逼,我们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地步。

如2004年前后,我国台湾、广东等地就先后发现红火蚁入侵。它原产自美洲,是一种极凶悍的红色小蚂蚁,带毒的尾刺可以蜇伤人和动物,伤处红肿疼痛,一旦过敏还会危及生命。现在,它们正在我国南方快速扩散,说不定你在什么地方就会看到一个个小土丘,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红色小蚂蚁正耀武扬威呢!

排兵布阵

面对这些面目狰狞的入侵生物,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呢?

“是人,打破了时空限制,缩短了时空距离,使原来物种千百年才能完成的入侵历程,得以在一夜间完成。”入侵生物的进入几乎都和人类的活动有关,它们通过人类身体、行李旅行,通过贸易货物传播,跟随交通工具周游世界等等。只要存在地区间的交流,生物入侵就难以避免,因此,不能指望速胜,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其实,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并在这种观念下进行建设、工作和生活才是最佳策略。比如引入外来动植物前,首先应进行生态评估,坚决不引入对环境有威胁性的物种。政府还应该尽快完善和明确相关立法,并发动群众,人人参与,从根本上消灭它们。同时,高效的海关检查也可以有效缓解目前的压力。

(选自《今日文摘》2012年第24期,有删改)

1.本文主要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解题思路:事理说明文的对象并非指某一具体事物,而是各事物间所存在的客观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事理说明文所用到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等,同学们只需对号入座即可。)

2.仔细阅读“‘食人鱼’入侵”这一节的内容,你认为“食人鱼”尽管凶猛,却依然被某些养鱼爱好者所青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题思路:回答这类问题时,同学们只需找出上下文的相关信息点进行回答即可。)

第2篇

(鹿泉市第一中学 河北 鹿泉 050200)

【摘 要】教师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枯燥而乏味。这一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事实上,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重视;说明文体

说明文体平时练得少,然而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用处却不少。练好说明文体的写作,不仅有利于工作、生活,还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1. 说明文与其它文体思维的区别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所谓说明,就是要客观地对某种事物或某一事理作解说,使人能够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这就决定了无论在表达方式上或是在思维形式上,说明文都不同于记叙文、文学作品和议论文。 与记叙文、文学作品相比,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回想、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而说明文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思维。可见,二者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类思维。 与议论文相比,二者同属于抽象思维。无论议论或说明,都要运用抽象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说明文甚至像议论文那样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但是,二者的抽象思维又有所不同。议论文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逻辑推理能够一步步地推出结论(观点或论点),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说明文的思维,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以及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议论文和说明文虽然都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但议论文更多地是对抽象道理的分析和综合,而说明文中对实体事物的说明则更多地对事物的实体进行分析和综合。说明文虽然往往也要用到推理,但说明文的推理在于说明客观性的事理,而议论文的推理则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

2. 说明文的在思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引起大家对说明文教学的重视,在这里有必要谈谈说明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初中到高中,是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并不断走向基本成熟的重要时期。学生要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发展到议论文的比较高级的抽象思维,其间起着过渡性重要作用的便是说明文的比较初级的抽象思维。 我们知道,说明文一般可分为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和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为了说明事物的形状、质料、特征、成因、类别、构造、功能等,虽然需要抽象的分析和综合,但它毕竟还有着眼前的具体实物的形象或其表象的依托。在这一点上,实体事物说明文和记叙文思维凭借的材料或思维的对象都是实际事物的形象或表象,只是在思维加工的方式上一个采用了一形象加工的方式,一个采用了抽象加工的方式。所以,学生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第一步首先应该由记叙文过渡到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即由再现性的形象思维过渡到实物概念的抽象思维。实物概念是对实体事物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结果,它已从具体形象或表象上升到了概念,但又比社会概念、科学概念、哲学概念等的抽象度低。因而可以说,实体说明文是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向着初级的抽象思维过渡的最佳转换点。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再由实体事物的说明文过渡到抽象事理的说明文,这样,思维的抽象度就又提高了一步。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如《人类的语言》、《食物从何处来》),为了阐明事理的概念、内容、规律、性质、关系、作用等,不仅要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而且要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它的要求比实体事物说明文高。但与议论文相比,因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只是客观地解说,主要不在于通过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所以它的思维难度又比议论文要小一些。在学好抽象事理说明文的基础上,第三步再过渡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就比较容易些。由此可见,要学生由记叙文的形象思维一下子跳跃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说明文正好在二者之间起着一个中间环节的过渡作用。

3. 说明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说明文的思维能力应该包括思维方法(分析、综合等)和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的运用能力,根据说明文的教学重点,这里着重谈谈思维方法运用能力的培养,关于思维形式问题我们结合到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去讲。学写说明文,所涉及的主要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的方法。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它的方法都是由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派生出来的。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而又互依存的两种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属性分出来。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要经历一个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才会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说明事物,就是要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所谓特征,也就是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性。所谓特征,也就是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性。而要能看出这种差异性即抓住事物的特征,就必须在思想上先能够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通过比较认识,看其具有怎样的个别特征,然后再把这些个别特征结合起来,形成对这一事物整体特征的认识。这是写说明文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思维过程。

说明事物,不能只说明事物的外部形态,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够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如它的性质、规律、原理、关系、成因等。如果说对事物外部形态的表面认识还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这就必须对具体的感性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中国石拱桥》在说明赵州桥时,就不单进介绍赵州桥的形体结构,而是从对桥的形体结构分析出发,分四个方面研究了桥的结构原理和设计特点,这就是对感性材料的抽象,然后经过概括,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这就达到了对赵州桥的理性认识。在说明文的几种思维方法中,分析、综合是基础,而抽象、概括是关键。要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看到本质,能够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必须对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予以特殊的重视。学生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了,说明事物本质属性或特征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而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讲,他们具备了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也就顺利地由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思维。

第3篇

在各类文体中,不少教师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既不像记叙文、文学作品那样形象感人,又不像议论文那样具有一种论证的逻辑力量,枯燥而乏味。这一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事实上,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说明文与其它文体思维的区别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所谓说明,就是要客观地对某种事物或某一事理作解说,使人能够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这就决定了无论在表达方式上或是在思维形式上,说明文都不同于记叙文、文学作品和议论文。 与记叙文、文学作品相比,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回想、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而说明文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思维。可见,二者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类思维。 与议论文相比,二者同属于抽象思维。无论议论或说明,都要运用抽象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说明文甚至像议论文那样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但是,二者的抽象思维又有所不同。议论文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逻辑推理能够一步步地推出结论(观点或论点),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说明文的思维,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以及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议论文和说明文虽然都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但议论文更多地是对抽象道理的分析和综合,而说明文中对实体事物的说明则更多地对事物的实体进行分析和综合。说明文虽然往往也要用到推理,但说明文的推理在于说明客观性的事理,而议论文的推理则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说明文的在思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引起大家对说明文教学的重视,在这里有必要谈谈说明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初中到高中,是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并不断走向基本成熟的重要时期。学生要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发展到议论文的比较高级的抽象思维,其间起着过渡性重要作用的便是说明文的比较初级的抽象思维。 我们知道,说明文一般可分为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和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为了说明事物的形状、质料、特征、成因、类别、构造、功能等,虽然需要抽象的分析和综合,但它毕竟还有着眼前的具体实物的形象或其表象的依托。在这一点上,实体事物说明文和记叙文思维凭借的材料或思维的对象都是实际事物的形象或表象,只是在思维加工的方式上一个采用了一形象加工的方式,一个采用了抽象加工的方式。所以,学生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第一步首先应该由记叙文过渡到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即由再现性的形象思维过渡到实物概念的抽象思维。实物概念是对实体事物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结果,它已从具体形象或表象上升到了概念,但又比社会概念、科学概念、哲学概念等的抽象度低。因而可以说,实体说明文是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向着初级的抽象思维过渡的最佳转换点。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再由实体事物的说明文过渡到抽象事理的说明文,这样,思维的抽象度就又提高了一步。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如《人类的语言》、《食物从何处来》),为了阐明事理的概念、内容、规律、性质、关系、作用等,不仅要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而且要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它的要求比实体事物说明文高。但与议论文相比,因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只是客观地解说,主要不在于通过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所以它的思维难度又比议论文要小一些。在学好抽象事理说明文的基础上,第三步再过渡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就比较容易些。由此可见,要学生由记叙文的形象思维一下子跳跃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说明文正好在二者之间起着一个中间环节的过渡作用。 三、说明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说明文的思维能力应该包括思维方法(分析、综合等)和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的运用能力,根据说明文的教学重点,这里着重谈谈思维方法运用能力的培养,关于思维形式问题我们结合到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去讲。 学写说明文,所涉及的主要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的方法。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它的方法都是由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派生出来的。 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而又互依存的两种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属性分出来。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要经历一个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才会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说明事物,就是要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所谓特征,也就是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性。所谓特征,也就是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性。而要能看出这种差异性即抓住事物的特征,就必须在思想上先能够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通过比较认识,看其具有怎样的个别特征,然后再把这些个别特征结合起来,形成对这一事物整体特征的认识。这是写说明文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思维过程。比如《如鼠》一文,作者为了抓住松鼠的特征,即从思想上把松鼠分解为外貌、习性、性格三个方面,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松鼠外貌的特征是“漂亮”,习性的特征是“驯良”,性格的特征是“乘巧”,然后再把这些特征综合起来,即文章开头所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乘巧,很讨人喜欢。”所以,要让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善于对事物进行思想上的分析和综合。 比较,也是为了能够找到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个体与同类的比较,或异类事物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事物之间的异同,从而抓住事物的特征。像《松鼠》中说:“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松鼠和四足兽是个体和类的关系,通过比较就可以看到它与其它四足兽的不同即在于“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这就抓住了松鼠不同于其它四足兽动物的特征。《松鼠》中还说:“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松鼠与山鼠同属鼠类而不同种,是并列的两类事物,这样一比较,就把松鼠不同于山鼠的特征区别出来了。有比较才有鉴别,越是相近的事物就越是需要通过比较的方法来找出它们的差异。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常常是对事物一边进行分析,一边进行比较,看事物之间的差异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要教学生能够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还必须重视比较能力的培养。 从初中生初学说明文的情况看,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往往看到的是事物外在的一些现象,而且说得很笼统。这说明学生还处在一个不能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更不善于通过比较来鉴别事物的阶段。因此,培养学生说明文的思维能力,一开始就要抓好分析和比较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分析和比较,就不难抓住事物的特征。 分类,是在上述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特征进一步分门别类的方法。为了把事物说清楚,在说明文中常常需要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成因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像《万紫千红的花》、《食物从何处来》、《看云识天气》、《向沙漠进军》等课文,就都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通过分类,便可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被说明的事物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特征,以及种与属之间的关系。分类实质上也是一种分析、比较和综合,不过它是在更高的思维层次

上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因此,要教学生学会分类,关键在于能够让他们科学地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对事物进行类别上的分析、比较和区分,再把各类的特征综合起来。 抽象和概括,是指为了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把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从感性材料中抽取出来,形成对事物的一般认识的思维方法。抽象,就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与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区别开来,从而抽取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概括则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联结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抽象和概括,是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彼此是紧密联系着的。概括须依赖于抽象,而概括又是抽象的必然发展。 说明事物,不能只说明事物的外部形态,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够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如它的性质、规律、原理、关系、成因等。如果说对事物外部形态的表面认识还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这就必须对具体的感性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中国石拱桥》在说明赵州桥时,就不单进介绍赵州桥的形体结构,而是从对桥的形体结构分析出发,分四个方面研究了桥的结构原理和设计特点,这就是对感性材料的抽象,然后经过概括,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这就达到了对赵州桥的理性认识。在说明文的几种思维方法中,分析、综合是基础,而抽象、概括是关键。要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看到本质,能够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必须对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予以特殊的重视。学生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了,说明事物本质属性或特征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而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讲,他们具备了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也就顺利地由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思维。

第4篇

2012年各省市中考试题所选取的说明文阅读材料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涉及的题材有科学技术类,如包头卷《垃圾变水泥》,株洲卷《超级网银》;自然生态类,如福州卷《海光》,南宁卷《食虫植物开花》;文化历史类,如成都卷《椅子改变中国文化》,陕西卷《丝路织锦》等。

说明文阅读题型多样,有的考区以选择题为主,如天津卷《赵州桥》,武汉卷《你相信星座能影响性格吗》,全都是选择题。大部分省市中考说明文阅读在保留传统命题形式的基础上,注意题型创新,将传播知识,考查学生能力,培养科学精神,训练思维有机融合。

2012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的考点有以下几种:

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行信息提取。

例题: 2012年陕西中考语文考卷,阅读《丝路织锦》(原文略)第9题:细读第6段,概括盛唐之后织锦特点。2012年兰州语文试题第22题: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

答案:

陕西卷:从第6段中提炼出:中国花卉与西来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新图样;图案饱满,轮廓细腻,层次丰富。

兰州卷:昆虫有智力(学习倾向)。拟题时,从两方面考虑,说明对象是昆虫,因为文中列举了四种昆虫,有代表性。他们的共同特征显示出一定的智力倾向或学习能力。

解法:说明对象是文中所说的具体事物或抽象道理。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提取信息,具体可以从四方面入手:①看题目。一般来说,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就是要说明的事物。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中心句一般都是明确简洁的,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③从分析材料入手。整合课文内容,概括提炼说明对象及其特征。④应充分注意归纳的完整性。事物的特征有时不止一个。

二、指代题

例题:2012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阅读《龙生九子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原文略),第23题:第②段中“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造像”中“其”字是指“九子”中的----。答案:嘲风。

解法: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指示代词知识的掌握,属于信息提取题。解答“找出指代内容”这类试题有固定的格式:先找出指代词所在的段落、语句,然后采用瞻前顾后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所指代的内容就在指代词附近,往往是前一句或后一句。找出之后,把指代词换成找到的内容,验证答案是否正确即可。

三、考察对说明文语言类别的掌握,对常见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的判断。

例题:2012年南宁中考语文试卷,阅读《食虫植物开花》(原文略)的第10题:下列句子属于平实说明的一项是_____。2012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阅读《植物聊天》(原文略)的第13题:分别指出下面两个句子的说明方法。2012年株洲中考语文试卷,阅读《超级网银》(原文略)的第13题: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案:

南宁卷:C 因为其他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属于生动说明。哈尔滨卷答案:(1)举例子 (2)打比方。株洲卷:逻辑顺序 。

以上题目的难度都不大,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解法:1. 说明文按表达方式分类,可分为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一般性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和知识,说明事物变化和事理,这类说明文要求具体、科学、浅显易懂,又称为平实说明。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它的特点是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等方式,以对话、故事等形式来加强说明形象性,使文章生动、活泼、有趣。

2. 要理解并熟知常见的说明方法。举列子即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常见的标志语有“比如”、“例如”、“如”。分类别: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逐类加以说明。作比较:是将两种有联系的相同的或者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较的说明方法。

3. 说明文常见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说明形状和构造的实物(如:建筑、工艺品等)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

(2)时间顺序:即按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说明事物。介绍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的说明文常用这种说明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介绍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或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的本质往往使用这种顺序。

四、考察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

例题:2012年株洲中考语文卷,阅读《超级网银》(原文略)的第15题:文段5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012年临沂中考语文卷,阅读《天外飞来准晶体》(原文略)的第15题:第一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株洲卷: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传统网银”和“超级网银”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了“超级网银”的特点。临沂卷: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说明对象“准晶体有固定熔点,导电性能差,容易像非晶体玻璃那样容易破裂”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法:辨识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要注意三点:一要理解并熟知常见的说明方法的基本特征及作用。比如,举例子的作用是真实有力地说明了事物或事理。分类别能给人以概貌的了解,区分各个类别的差别,使说明更具有条理。列数字可以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极具说服力。作比较将两事物相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二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因为任何一种说明方法的运用都是为说明某一内容服务的。三要注意此类题型的答案模式是:说明方法+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了什么(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

五、品味说明文语言。

品味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分析副词、关联词的表达内容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考点。

例题:2012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说明文阅读(原文略)第22题:选文第3段加点词“多数”为什么不能删去?请简要回答。

答案:沈阳卷:“多数”表示限制,说明当时大部分人类祖先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如果去掉,表示人类祖先都是这样,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法:说明文语言有的平实,有的生动,但准确性是说明文的重要特点。回答这类问题有固定的答题套路: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表示程度;“大约”、“可能”表示估计;“偶尔”表示频率;“大多”、“仅”表示范围。3.若删去,原来什么意思就变成什么意思了。4......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六、考察学生对重要词语的理解

例题:2012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阅读《植物聊天》(原文略)第12题:说明什么是“植物聊天”。

答案:哈尔滨卷:在这个联络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收特殊信息,并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的现象叫植物聊天。

解法: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解题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阅读题干,反复读相关段落就近检索,提取关键语句。2.概括时运用“.....是.....”或者“.....叫做.....”的判断句式。

七、梳理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例题: 201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阅读《高山上的守望者》(原文略)第13题: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012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第23题:简要说明:④⑤⑥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调换的原因。

答案:

河南卷:①照应题目,引出说明对象——岳桦。②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简要介绍岳桦的生长环境,强调其生命力顽强。④引起下文。沈阳卷:(1)④段和⑤⑥两段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2)段和⑥段的说明内容是按照时间顺序说明的。

解法:1.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 : (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大致有三种情形:①总分式;②分总式;③总分总式,多见于逻辑顺序中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逐层深入说明。常见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 (3)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多见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

2.句子在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多起到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交代原因或之所以这样说的依据。如果语言优美或者引用诗句、传说等,其作用分别是生动形象,增强文章诗情画意,增强文章趣味性,吸引读者。从结构上看,句子的作用多为:总提作用、总结作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标志文章思路的作用。

3.对说明文思路的把握,我们可以这么入手:首先分段阅读,归纳主要内容,然后划分段落层次,最后梳理陈述思路。

第5篇

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个人认为:说明文和散文是两种不同的文体。虽然新课标要求淡化文体,崇尚人文,但是再精美的说明文无论如何也不能作为散文来评讲,所谓“绿肥红瘦,各有千秋”。试从以下几方面简述我的看法:

1 文体上

说明文既然作为一种文体存在,自有其独有的文体特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明代学者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中说:“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如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这也就是说,文体知识就是篇章的“制度”和“法式”,因此讲授说明文和散文这两种文体时,文体特征还是应该向学生讲明白的。

2 语言上

说明文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即准确、严密。无论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无论它的语言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都必须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准确的语言是为准确阐明事理或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服务的。如《中国石拱桥》中的“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此句用了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语句优美且形象生动,其目的就是为了形象、生动地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桥洞成弧形”。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人们常用“明净无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甘冽清澈的山泉”未比拟它;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揣摩散文语言的生动性和情韵。“比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描写菜畦、石井栏、皂夹树、桑椹四景,分别用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四个词修饰,质朴自然,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子的视野和知识水平。

一句话,说明文的语言为说明事物的特征或说明事理服务,散文的语言生动、优美,为增加文章的辞采、营造情境的氛围、抒发寓于景的情怀服务。

3 特点上

说明文要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科学性、准确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单列“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就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说明文不能借文学的羽翼以获得新的飞翔。我们教师从科学的角度解读说明文,以科学的批判精神讲授说明文,学生一旦树立起这样的“科学意识”,说明文教学也就成功了。

第6篇

一、在“自学、互学”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对说明文的教学,教师可以以几篇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个学习说明文的基本模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说明文时分以下几步,从以下几方面去“自学、互学”:1、弄清说明对象。2、弄清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3、弄清说明方法。4、弄清说明顺序。5、分析说明语言的风格特征和准确性。让学生掌握这一模式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放手“发动群众”,让他们用它去自学、互学。经过实践,他们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在“复述”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复述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它熔记忆、思维、理解、表达于一炉,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对说明文的复述,一般最好先采用概括性复述,然后再采用再现性复述。概括性复述是为了弄清文路,也就是说明顺序与主要内容。再现性复述主要是为了弄清作者是怎样多方面准确地介绍知识的。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先弄清文路:为何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成就与前景。然后据此对课文进行再现性复述:因为沙漠对人类危害严重(有例为证:地中海附近和我国陕西榆林地区的情况),所以要进军。怎样进军,就是针对沙漠对人类危害的方式----游击战和阵地战(讲清游击战和阵地战的特征和危害)采用相应的守势(怎样植树种草抵御)和攻势(用水改造沙漠)。人类向沙漠进军有什么成就(不少沙漠得到了控制与改造,有的已成为绿洲)和前景(可以利用沙漠地区风力大和日光强来发电等)。通过复述,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坚持这种活动性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可以为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三、在“观察”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说明文有事理说明和事物说明两类。如果学事物说明文时能让学生亲自去耳闻目睹,进行实地考察,效果就大不一样。如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我们就可选定一个云多且云变化多端的适当日子走出课堂,让学生对照课文的介绍去观察辨别天空的云。他们对课文介绍的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积雨云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扔掉课文都能去“看云识天气”了。再如教《苏州园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课文,就近的有条件的就可以带学生实地游览、参观。此外,还可以利用教学挂图、录像等让学生观看,对照学习课文。总之,在“观察”中学习说明文,学生兴趣异常高涨,收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

四、在“绘图”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这种活动性教学法既适用于事物说明文,也适用于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如《核舟记》的教学,我们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同时根据课文的介绍画出核舟的形状及构成(包括篷、窗、栏杆、对联位置)以及人物布局及其神态、姿势、饰物等。这样,既提高了兴趣,调动了情感,帮助理解了课文及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又领受了古代艺术家雕刻艺术之精湛。整理说明文,如《食物从何处来》,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介绍画一画食物链,就可以加深对自养和异养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在“绘图”活动中学习说明文,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绘画与审美能力。

五、在“实验”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学习事理说明文时,学生对有些课文中介绍的有些知识不易一下子理解,而又想研究一番,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让学生理解。如对《食物从何处来》中光合作用的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物质基础----花青素在不同酸咸中反应而呈现不同色彩的理解,《死海不死》中关于浮力的原因----咸度高的理解,都可以通过做实验来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做实验对培养了学生求知的品质。

六、在“比较”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第7篇

“知识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内容摘要:说明文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还是有着重要地位的,近年来,教学领域一直提倡语文教学要教出“语文味”,那么说明文这种文体是否也要教出“语文味”?本文主张:一方面,说明文教学也要重视“语文味”,通过意理阐发等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积累。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分强调“语文味”,而有失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忽视学生严谨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说明文 文体特点 语文味 能力培养

说明文在中考中分值为九分,虽说不上举足轻重,但似乎也不太可忽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从总体来看,这是种文体的特点就是比较讲究科学性和严谨性。近些年来,语文课堂要上出“语文味”的呼声越来越高,那说明文这种文体是不是也一定要体现出“语文味”呢?“语文味”的理念是由深圳市教研室程少堂老师提出来的,他把语文味定义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个性的和谐统一(这就意味着仅仅教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特点的语文教学也不一定有语文味),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和谐统一”。说明文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毋庸置疑,它的教学肯定也要体现出“语文味”。那怎么样才能很好的体现出“语文味”,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严谨思维能力的锻炼而又不失文体特点呢?也就是说鱼与熊掌想要兼得,作为一个执教者要怎么做才好?

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比较难了,说明文从文体理解上来说就是比较“枯燥”的,那兴趣从何而来呢?想办法,比如做类比。说明文科学性比较强,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也更便于教师想办法融会贯通——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大多都是可以用普通逻辑理解的,那就找一个与文章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类似的但更加通俗易懂且贴近学生生活,并能提起学生兴趣的事物或事理,让学生在动手中体会豁然开朗的快乐。课堂本来就属于学生的,学生是主体,学生主动动手动脑自然会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以《长河落日扁》为例,这是篇比较典型的事理说明文,我就类比剪纸过程,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己动手,在欢声笑语中学生开动脑筋,把手中的正在进行的和文章中所说明的揉在一起类比理解,初步明白了说明文原来就是这么回事。这样,一方面学生基本理顺了思维过程,整堂课的“语文味”也显现出来了,另一方面也兼顾了文体特点——以培养严谨思维能力为主。

其次,教师的激情就是整个“语文味”课堂的催化剂。无论是科学还是文学都蕴含着激情,端看如何去挖掘,说明文定不例外,一个成功的语文老师非常必要用态度去点燃学生挖掘说明文激情的兴趣。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般的语调、演讲者的慷慨激昂等都是说明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添加这些催化剂,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积极认识学习过程的快乐,理解科学的世界里也是妙趣横生的,道理也不是非得一板一眼才能学到的。师生双方都在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语文味”十足。

但过犹不及,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成了谬误了。如果理解偏了“语文味”,把它当成“文学味”来理解,那整个说明文的课堂就乱套了。有这样一堂课,《大自然的语言》,执教者为了另辟蹊径,突出“语文味”,一堂课就是让学生联想,把文章中的自然现象和诗词联系起来,这固然是个很好的想法,但似乎就偏离了主题。说明文本身就不属于文学体裁,这样上来,所谓的“语文味”是突出了,可是这就和作者写作的意图以及学生学习的目的相差甚远了。而且这也不是真正的“语文味”,因为“语文”并不等于“文学”。

说明文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如何教出真正的“语文味”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地位是不变的真理。说明文的教学不仅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不失激情,二者并不矛盾,只是需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才能体现出地道的“语文味”。

张曼霓,湖北武汉市南湖学校教师。

第9篇

【关键词】说明文;兴趣;方法;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86-02

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说明文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从事各种职业应用最广泛的文体,如说明书、词条、参观须知等,带着实际的指向、应用的目的,只要有段,便可以成文;另一方面,它是构成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全面发展写作能力,则不可或缺。

作为以认知为主的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间以叙述、描写的文体。或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以介绍知识、明晓事理为目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阶段说明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及能力层级,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能在45分钟时间内,完成500字左右的说明文;能根据写作要求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较为恰当地在写作中运用;能根据写作要求,学会使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并较为恰当地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有意识地采用常见的说明结构,进行语言表达准确严谨、条理较为清晰的写作练习;能针对不同的阅读对象,在准确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行表达,使文章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甚至体现出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于初中学生而言,说明文写作训练常常难以奏效。原因有三:一是学生知识与见识有限。说明文讲究的是给人以知识,且要求尽可能准确地表达。过于熟识的,学生感到无趣,深究又不可能;新奇的又知之甚少,难以成文;二是思维障碍。思维发展的规律是先有形象思维,而后有逻辑思维的发展。说明文写作中,逻辑思维的运用多于形象思维,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囿于年龄普遍不强;三是对说明文写作重视不够,认识片面。近年来,中考作文考试虽淡化文体,但所提倡的新概念作文中,说明文所占份额实在太少,学生误以为说明文的写作既不重要,又难以把握、难以出新。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重点是兴趣和方法,要让学生在写作中产生快乐的体验,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一、提高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的认识

提高认识,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说明文的写作是初中学习的基本任务,是必须具备的一项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是生活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充分利用好课文的范例,读出说明文的美来。说明文的美,美在内容的新奇,美在事理的逻辑力量,美在结构的匀称与均衡,美在语言的明朗、简洁与准确。此外,诸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未知世界的神秘玄妙,科学的精神与方法,无不体现美的魅力。通过美读,让学生体验到说明文也是美的;再次,以实践需要促认识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说明文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事物的介绍、产品的说明、导游词等。与说明文写作联系起来,设置具体生动的情境,学以致用,以用导学,使学生产生写好说明文的需要;最后,重视说明文写作的考查,给予说明文于写作中应有的地位。

二、激发说明文写作的兴趣,体验写作的快乐

有人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心理动机的重要成分,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乐于学习。说明文写作也是这样。

1.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从有用的角度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肥料的使用,少则达不到效果,多则伤肥浪费。准确用量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生对此有兴趣。又如,教室的保洁,让学生统筹规划,承包竞标。保洁的标准,人员的安排,工序流程,效率的提高,以及发现的问题,改进的措施等,学生都从事过这方面的劳动,十分熟悉,兴趣盎然。

2. 巧妙嫁接,兴趣倍增

学生往往对知识明确具体、实用性强的学科有着浓厚兴趣,如数理化地生。引入这些学科内容,嫁接到说明文的写作训练中,学生会兴趣倍增。如让学生写“奇妙的电”“方程的自述”“蚕”等,学生愿写,也会写。

3. “玩”写结合,先做后写

将“玩”与写结合起来,在玩中写,既解决了作文“物”与“序”的问题,又激发了兴趣,能最大限度带给学生快乐体验。例如,让学生做风筝,比赛放风筝,再让学生写“风筝的制作”一类作文,大多能信手拈来,写出佳作。学生的许多科技小制作,让学生介绍创意、原材料、制作过程、用途,分享自己的发明创造,会增加成就感,使快乐最大化与持久化。

4. 巧设情境,调动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制造不确定性,造成悬念,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完“死海不死”这一课时,让学生当导游或参加死海开发竞标,或让学生设计拯救死海方案等。这些做法,能让学生认识到说明文有用、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说明文的积极性。

三、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

说明文的写法和其他文体一样,大体则有,定体则无。教给大体,先规矩而后巧,是可行的。

1. 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例如,《苏州园林》就是说明文的范例。这篇文章特点鲜明,准确表述说明对象,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恰当的说明顺序,语言朴实而不失形象、简明而不失表现力,值得师生反复揣摩、玩味。

2. 引导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学习时具体、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方法。捕捉特征,准确表述,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一是要学会观察。先单体、局部,后较为复杂的事物。把观察与分析结合起来,由外及内,由局部到整体;二是要学会比较,准确区分相似与相异。

3. 学会运用资料

比如,整理从各种途径搜集而来的文字、图标等,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学生大多能准确、清楚地介绍事物。通过一定思考,让学生重新组织材料和文字,运用恰当的逻辑顺序,学会条理清晰地阐明事理。针对某一现象,再进行适当修改,使写作语言生动形象、明白晓畅。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提高。

4. 拟好文章结构

在说明文的写作中,可以通过绘草图、拟提纲,再研究讨论,反复修改,逐步实现顺序的合理化、结构的严谨与精巧。

第10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明确要求“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学写简单的说明文是一个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告诉学生一些写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适当强化写作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学情分析】

人教版8年级上册的教材安排了两个说明文单元,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兼顾,事理说明文学生写作有一定难度,事物说明文尤其是写一个建筑群学生易于掌握。基于此,设计了仿《故宫博物院》学写校园这一写作思路。

【学习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2.学会运用基本知识写简单的说明文。要写说明文,首先得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亦如过河所摸的石头,虽沉于水底却让走路的人可以找到航向。其次有了航向就可以摸索着走路,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重点】

掌握说明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要求。阅读说明文时首先得明确该文的说明对象,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理清作者成文的说明顺序;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写作时也一样需要掌握这些要领,这是写好说明文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重点掌握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教学难点】

运用说明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进行写作。近几年,南京市的中考作文已渐渐淡化了说明文这一文体,平时学生的训练几乎都是围着中考的指挥棒,记叙文、议论文训练有素,游刃有余,可说明文却很陌生,不知如何下笔。为此,让学生运用说明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写出说明文自然就成了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复习说明文《故宫博物院》;仔细观察校园尤其是花园一角及本班教室。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说明文这种文体,懂得了要把一个事物说得清晰、明白,就要抓住特征,恰当安排说明顺序及正确使用说明方法。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是说明文?(温故)

(投: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用来客观地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

思考:本学期我们学过哪些有代表性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投:《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

那么怎样写好说明文呢?(知新)这节课我们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写简单的说明文。

二、写好说明文之一――抓住事物的特征

(一)【起跑线上】

1.首先请大家来看一则《寻人启事》。

(投:男,个子中等偏高,剪短发。穿印有“……学校”字样校服,着运动鞋,背一书包。)(找学生读一读)

这样的《寻人启事》能找到人吗?(生:不能)为什么?(生:没抓住特征)

如果这样写呢?(投:男,身高1米63左右,体形稍胖。脸大而圆,布满青春痘,戴着一副眼镜。说话时声音浑厚洪亮,中气十足,语言模仿力极强。背一挂有“海宝”挂件的蓝色书包。)(生:能)为什么?(生:抓住了特征)

师:看来抓住特征寻人是首要。写说明文也一样。

2.怎样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呢?

(1)观察三幅猫图,找出三只猫的瞳孔不同之处,并说明哪是早晨,哪个是中午,哪个是晚上?

(猫眼瞳孔可以自动放大与缩小。中午光线强烈,为减少强光进入会眯成一条缝,晚上捕鼠,增强视觉能力,瞳孔变得又圆又大,活像两盏小灯泡。而早晨瞳孔是椭圆形的。)

这一观察说明什么?(多角度仔细观察是抓事物特征的重要途径。)

(2)观察三幅图,辨别嘴的不同之处。

(鹰嘴勾曲锐利 鸭嘴扁阔 鹤嘴细而长)

这一观察又说明什么?(作比较是抓特征的又一方法)

(二)【精彩十分】

欣赏本校图片,概括特征。

1.(10张)解释:因条件限制未拍全,请仔细观察,说说校园相同类型的还有哪些?特征?(设备齐全)

2.(11张)特征?(环境优美)

3.(11张)特征?(育人摇篮)

总结:学写说明文首先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

三、写好说明文之二――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一)动点观察

1.【起跑线上】

回顾《故宫博物院》作者的游览路线以及表示路线的词。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登景山(看故宫全景)《故宫博物院》

表示路线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进了、走进、到了、往北、在两边、在中间

总结:作者的立足点不断变化――“动点观察”。

虽然作者不断在移动立足点,但始终沿着一条线,这条线是中轴线(展示故宫博物院图片)。

2.【精彩十分】

我校也有一条“中轴线”――图片(林荫大道――振宁路)。

结合方位词:往左看――操场;往前走;往右看(学生自述,再结合图片解说);1号教学楼(行政区域及教学场所);1-3号教学楼中间的小花园;小花园后面是连接1-3号楼的2号楼(实验室);3号楼与图书馆、校史室、学生宿舍(2楼)阶梯教室、食堂、报告厅(1楼)中间是羽毛球场,其西边紧靠大道的地方是主席台(升旗之地)。

(二)定点观察

1.【起跑线上】

回顾《故宫博物院》“朱漆方台”一段方位词。

找立足点:朱漆方台、雕金蟠龙。

第11篇

关键词:裁判文书说理;评价机制;逻辑性;融贯性;交互性;司法文明;司法公正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2-0061-06 一、问题缘起:期待强化与标准缺位并存的尴尬

裁判文书说理,即对裁判结果所依据的案件事实、法律规范以及二者之理由的阐明和公开。它一方面是案件事实、法律规范以及二者依据、逻辑联系的静态呈现;另一方面是辨析证据、裁断争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论证推理的动态过程。它并非单指裁判文书的“本院认为”部分,而是对整个裁判文书立论过程的抽象概括――凡是裁判文书中有助于证明裁判结果正当性的内容、形式和推理过程都应囊括其中。与之对应,裁判文书所说之“理”同样具有多元性,既包括裁判结果所依据的事实和法律,也包括认定该事实、适用该法律的原因。

受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裁判文书广泛存在不说理、笼统说理、无针对性说理、非规范性说理以及说理通俗性不足等问题。对此,学界和实务界提出了不同的改革进路,如重视法官个人职业素能提升的“人的进路”,通过制度激励法官说理的“制度的进路”,②以及注重文化更生、制度建构和法官改造的“复合型进路”③等。几种进路观点有异,却预设了同样的前提,即我国裁判文书说理机制需要改进,且存在评价裁判文书说理的标准。

但是,存在评价裁判文书说理的有效标准吗?若存在,其内容是什么?一方面,人们对增强裁判文书说理性的期待日益强化,对裁判文书说理机制改革的要求日益迫切;但另一方面,人们对如何评价裁判文书说理缺乏较为清晰和系统的认识,这反过来又制约了裁判文书说理机制改革的进程。

为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各地推出了诸如裁判文书样式改革、附法官后语、附法律条文、设置说理评估指数等举措,并就应否公开合议庭少数意见争论不下。以随机选取的两例“法官后语”为例,其初衷无非在于寓理于判、教育感化、定分止争,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但其效果是如愿以偿,还是事与愿违?

【案例一】洪某某和张某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④

审理法院认为,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张某某向不具受让资格的上诉人(一审原告)洪某某转让集体土地上的房屋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故转让《协议书》无效。

法官后语:本案二审对双方争议事实的认定,系法官基于证据判断所作出,……对于双方当事人产生争议的事实,法官必须通过对证据证明力的判断来认定事实,在客观事实真伪难辨的情况下,法官所能实现的只能是法律真实,也就是通过对证据的分析判断,依据证据的证明来查明事实。本案中,双方均举有证据,所主张的证据相左,……只能依据证据规则和双方举证证据的证明效力大小进行判断,采纳证明力大的一方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

【案例二】吴某某与陈某某、周某某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⑤

审理法院认为,原告(承租人)提供的租金收条因与其他证据存在矛盾,而又无相关证据支撑,故不能证明其曾向被告(出租人)支付借条所载租金。

法官后语:人,无信不立。诚实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前建设诚信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提倡诚信尤为重要。本案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不管当事人采取何种方式、利用何种手段,其不诚信诉讼的行为,必将受到人们的唾弃,也必然为法律所不容。

显然,路径的选择依赖于对目标的明确认知。如果缺乏对裁判文书说理评价标准的清晰认知,则要么无从判断上述“法官后语”是否有利于增强裁判文书说理,要么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推进裁判文书说理机制改革也无从谈起。即使受社会背景、个案语境以及评价主体个人因素的影响,不能获致绝对客观、可量化的标准;但也至少应当构建具有相对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标准。这也正是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提出建立裁判文书说理评价体系的原因。

二、原则初探:裁判文书说理评价标准的基石

构建合理的裁判文书说理评价标准首先需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即对裁判文书说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清晰、深刻的理解。一般说来,裁判文书说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义务性原则。裁判文书说理是法治社会司法文明的体现。总体而言,人类纠纷解决机制经历了由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由以力服人到以理服人、由非理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与早期的同态复仇、血亲复仇、神明裁判、部落议事会集体决策、首领(或长老)裁判、官僚化审判等⑥不同,现代法治社会司法裁判的基础在于理性权威,而非信仰权威或传统权威;⑦它旨在于法治框架下,理性地运用公力,通过以理服人,实现“规则之治”⑧。因此,裁判文书必须说理,无说理便无司法文明、司法理性和司法民主,这直接决定了现代司法文明的法治底色。法官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及抗辩意见简单予以驳回或支持而不讲理由的,无论是无理可说、不愿说理,抑或不敢说理,不再是简单的职业素养问题,而是消解了司法权和法官职业之存在价值。

2. 公正性原则。裁判文书说理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边沁说,“没有公开就没有正义……公开是正义的灵魂”。⑨司法公正的彰显必须通过司法公开实现,而最重要的公开形式莫过于法官在裁判文书中公开自己的心证过程,即说理。说理是裁判文书的生命,也是司法公正的试金石。不说理的裁判文书与恣意擅断、任意专制、主观好恶无异,既无力规范自由裁判,也无力防范司法腐败,是对程序正义和司法权威的否定。因此,法官应时刻坚持公正意识,严格秉持中立地位,将心证过程通过说理充分展现。相反,不说理、讲空话套话、武断下判等做法从根本上说都是对公正性原则的违背。正如1810年法国法律所指:“查阅一个不写明理由的判决,等于使用没有灵魂的躯体。”⑩

3. 功能性原则。裁判文书说理是实现司法功能的前提。在不同的法律文化传统、司法体制、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下,司法的功能有众多差异,但现代法治社会的司法大致具有两项基本功能:一是定分止争,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二是维护法治,引导社会规范有序。作为国家司法权运行的产物,裁判文书既要发挥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又要实现社会正义、维系社会价值体系和规范秩序,故需以功能性原则为导向,一方面“努力做到‘辨法析理、胜败皆明’。……切实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实现案结事了”;???另一方面又要“公开裁判理由,使裁判文书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司法公正形象的载体,进行法制教育的生动教材”。???即兼顾私权利和公共利益,不仅要实现个案纠纷的化解,还要对社会的规则之治有所贡献,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总而言之,为了实现现代社会司法文明、司法公正理念和司法功能的要求,裁判文书必须说理,且应以能够实现社会公正与司法功能的方式公开说理。这是裁判文书说理评价标准得以构建的基石。

三、标准建构:评价裁判文书说理的三个维度

裁判文书说理评价标准即通过形式、实质和程序三个维度的评价,检验法官是否充分履行了裁判文书说理的义务,是否做到了公正裁判,是否能够实现化解矛盾和规制社会行为的司法功能。

(一)形式性维度:合逻辑性

裁判文书的主要内容是对案件事实进行法律判断并归之于特定的法律规范下,进而得出裁判结果。因此,与“法律规则+案件事实裁判结果”的司法逻辑相对应,“查明案件事实择取法律规范涵摄推理作出判决”是主要的裁判及说理路径。

1. 要素齐全。裁判文书说理要着重加强对有争议证据的分析、认证,尤其要“重点围绕案件争议焦点、事实认定、证据采信、裁判理由、法律适用进行阐释”,???故需涵盖以下要素: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及诉辩请求;当事人提供的用以支持事实及诉辩请求的证据;当事人争议的事实焦点;法院采信的证据及主张,以及未采信的证据及主张;采信(或不采信)某项证据、认定(或不认定)某项主张的理由,即对证据和事实的审查、分析和判断;适用的法律规范;适用该法律规范的理由;裁判结果。

2. 结构严谨。裁判文书说理应严格遵循“归纳诉辩请求明确争议焦点认定证据与事实明确拟适用的法律规范涵摄推理作出判决”的总体范式要求;正确把握下述要素间的对应关系:当事人诉辩请求与审查证据、认定事实;采信证据与认定事实;事实结论与事理、法理论证;法理分析与法律适用;判决主文与诉讼请求。按条理、分层次、准确、全面地概括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及诉辩请求,确认双方无争议的事实、存在争议的焦点,围绕争议焦点展开证据分析、认定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并作出裁判结果。

3. 样式科学。裁判文书的严肃性要求其拥有统一的规范性样式,但统一性和规范性是对裁判文书要素和格式的规范,而非对其内容及个性的桎梏。换言之,科学的文书样式要实现格式统一化与风格个性化的协调。以1992年民事判决书样式为例,“首部、原告诉称、被告辩称、经审理查明、本院认为、尾部”的结构屡受质疑,有学者主张将其改为“案件来源、诉讼请求、争议焦点、事实构成、法律适用及判决主文”六部分,???或者“原告诉称、被告辩称、第三人辩称、本案争议焦点、本院认为、经审理查明、法律适用”七部分,???抑或“判决主文、理由”两部分???或“判决主文、事实、理由”三部分。???样式的选择还有待探讨,但科学的样式必须是在总体统一的规范模式下,有助于更加个性化地促进说理。

4. 详略得当。裁判文书说理并非事无巨细为佳,比之毫无选择地论证所有问题抑或机械化的堆砌文字,说理应在保证论证对象明确、论证过程清晰、语言精准得当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做到简繁得当。具体而言,即紧紧抓住争议焦点这条主线,对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可直接陈述,避免简单罗列或重复陈述证据;对次要事实可简单说理;对争议事实要重点说理;对程序的表述要力求精要,抓住主要环节,对重要程序事项和诉讼活动要明确表述。

综上所述,着力强化对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案件争议焦点、法律适用、裁判结果及理由的说理;加强裁判文书说理各项要素间的有机联系;实现格式统一化与风格个性化的协调;保证行文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实现“归纳诉辩请求明确争议焦点认定证据与事实明确拟适用的法律规范涵摄推理作出判决”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是裁判文书说理的基本逻辑要求。

(二)实质性维度:合融贯性

判决结论是法官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则对当事人未来生活所进行的一种具有实质影响的、或肯定或否定的建构性活动,其对当事人未来生活的巨大影响,决定了裁判文书说理不仅要在形式上合逻辑,还要在实质内容上具有融贯性,以正当、合理的法律规范涵摄客观、真实的案件事实,并得出当事人应得的生活样式。

所谓“融贯性”是指“各个命题之间相互一致,相互支持,没有明显的矛盾存在,共同服务于或指向于同一目标”。???即案件事实认定、法律规范适用应当与社会整体的法治理念、价值取向、生活规律协调一致,共同指向合理的裁判结果。

1. 准确地认定和归纳事实。裁判文书说理是否合融贯性,首先要看法官所采信的证据是否确凿可靠,所认定的案件事实是否清楚充分。作为案件的居中裁判者,法官并未亲历案件事实,而是根据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在法律规范的指引下,“剪裁”相关主张后得出“法律性事实”。???因此,裁判文书说理首先应对证明责任、证据的证明力以及证明标准等问题进行合理解释,表明其认定的案件事实与证据分析之间具有融贯性,符合法律和日常生活经验。即表明:法官所采信的证据真实、合法、有关联性;法官未采信的证据不合法、不真实或无关联,不具可采性;法官认定的案件事实得自采信的证据,客观真实、清楚充分;法官所认定的事实准确反映了案件基本法律关系;法官所进行的事实推理符合一般规律、事理。

2. 正确地解释和适用法律。法官不是法律的自动售货机,而是忠于法治理念、融通法律精神、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司法者。法律的开放型结构、法律规则的局限、法律解释的多样性,以及纠纷的偶然性和特定性,都需要法官在完善技术性规范的同时,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立法宗旨、法律精神,将案件置于具体的社会背景中,以整体性阐述的思想,努力寻找对政治结构和法律学说最合理的建构性解释。正如德沃金所言,法官适用法律应视“它们皆由单一作者――人格化社群――所创设,而这些作者表达了正义与公正的一个融贯概念观”。???换言之,“判决理由是法律思想的载体,……它蕴含了传统法律精神,它是活的‘法’”;???法官应当充分运用语义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等各种解释方法,在整体法律框架范围内寻找最为合理的法律规范,而不应该生搬硬套、机械办案。

3. 理性地理解和反映民意。裁判文书说理不应受到公众情绪的肆意摆布,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不体现民意。民意绝非个体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摈弃民众的个人偏见后所确立的共同核心思想。作为人民权力的委托人,法官需要时刻怀揣时代意识和人文关怀,尊重公众所尊崇的道德伦理观念,理解公众的道德文化和朴素情感,充分考虑生活经验、日常情理,在平衡尊重、理解民意和抵制社会偏见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公众关切,避免闭门造车、自诩“精英”而与民众观念发生断裂。因此,裁判文书说理需于合法、合理、合情之间进行反复权衡,否则,实质不合理的裁判结果不但不能起到社会指引作用,反而会损害司法公信力。

综上所述,融贯性要求裁判文书说理实现合法、合理、合情的协调一致。这并非单纯为了追求合理性而放弃合法性,而是在客观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实现法律原则与社会认知间的平衡,并在法律规范体系内部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正是学者们将裁判文书之“理”细化为事理、法理、学理、情理和文理等“五理”,并要求裁判文书五理并茂、有机统一???的原因。

(三)程序性维度:合交互性

司法裁判是一种言说,但它不是权威的独白自语,而是不同主体间的对话。“法官为说者,当事人为听者”的观点不仅忽视了说理的“对话”特征,致使“听者”和“说者”陷入单向固定及分裂对峙的关系,且由于将裁判文书视为法官与当事人间的封闭言说,也限缩了其受众的范围。因此,裁判文书说理需要符合交互性,即建立“听者”和“说者”间对话式、可转换、双向互动的关系。???法官需为诉讼各方营造“根据证据资料和预定规则进行直接、充分、平等对话的场景”,???并在对话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选择及理由,以此为当事人、法律职业工作者、社会公众提供直接、充分的批判渠道。

1. 符合展示与回应的讨论规则。法官在进行裁判文书说理时,需要时刻秉持互动和对话的理念,确保说理符合“展示―回应”的基本要求,既要对当事人的诉求进行客观全面的展现,也要对疑问进行准确合理的回应。在案件争议焦点确定后,法官需要根据法定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组织当事人进行有序质辩,既反映负有举证责任一方所主张的事实及提供的证据,也反映另一方的意见和证据;然后对证据的内容、欲证明的事实及证明过程进行必要的概括,对各方主张和证据进行分析认定,充分展现当事人各方庭审质辩以及法官进行裁判的动态过程。诸如“上述事实有某某、某某证据证实,足以认定”的表述实不可取。

2. 符合规范和通俗的修辞要求。裁判文书说理与法律专业性、规范性密不可分,需要符合中立、严谨的文体特征。同时,由于受众广泛,裁判文书说理需充分考虑当事人、公众等的接受程度,并根据其预期反应选择说理的方式,努力实现说服成本的最低化。因此,裁判文书既要用语规范、准确,维护司法严肃性和权威性,又要力求“通俗、简洁、易懂,让当事人能看得明白”。???统一权威化与大众化、专业性与朴素性的关系,将法官的司法理念以群众能理解的方式传递出来,并进而被认同、接受和内化。

3. 符合认知和批判的功能需要。批判性检验是判断裁判文书说理性强弱的试金石。它是指判决结果的受众在充分认知案件事实及裁判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实体规则、程序规则、逻辑规则和理性论辩规则等对裁判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这实质就是一种“换位检验”,即若评判者身处败诉一方的位置,能否愿意接受该判决结果。???由此,裁判文书说理必须使社会公众不必借助其他材料,仅凭裁判文书本身便可对案件有完整的认知,能够对当事人的诉讼需求的合理性以及判决结果的合理性做出批判性评价。

综上所述,裁判文书说理的合交互性标准要求法官对案件事实和裁判过程进行充分的展示,并就有争议或可能产生争议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回应;同时,为了使此“展示―回应”的过程为当事人、法律职业者及公众所理解、认可和接受,也为了使裁判文书得到有效的“检测性批判”,法官在说理时应努力实现语言在规范性和通俗性间的平衡,既要避免概念堆砌、文笔生涩,也要避免遣词随意、用语庸俗。

四、效果检验:以上述两则“法官后语”为样本

以义务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和功能性原则为基石,以逻辑性、融贯性和交互性为内容的裁判文书说理评价标准是否具有可行性?不妨以前文两则“法官后语”为例进行检验。根据上文所构建的标准,该两则“法官后语”至少在三个方面损害了裁判文书的说理性:

1. 在形式方面存在割裂裁判文书说理逻辑链条的危险。裁判文书说理本应严格遵循“归纳诉辩请求确定争议焦点证据采信认定事实确定解释拟适用法律规范涵摄推理判决结论”的总体逻辑范式,但案例一中的法官后语不过是对法官认定证据及事实过程的重述,完全可以纳入裁判文书说理主文;单独附之于后不仅导致了各要素在逻辑链条上的错位,并且有与说理主文重复之嫌,违背了结构严谨、详略得当的形式要求。

2. 在实质方面存在否定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的危险。法官后语作为对裁判结果和裁判说理的补充,至少应与裁判文书说理主文在内容上保持一致性,防止双重标准对融贯性造成损害。案例一中法官后语所阐释的内容本无需赘言,法官之为“人”而非“神”的本质决定了其无法对客观事实进行全面把握,这恰是司法裁判重视证据和程序的根本原因。重述该基本法律理念可能意在普法宣传,但却使当事人和公众产生“案件另有真相,但正义根据法律却不能伸张,法官‘被迫’口是心非”的印象,否定了法官认定的案件事实,也否定了法律规范的正当性。

3. 在程序方面存在破坏裁判文书说理交互性的危险。法官在裁判文书说理时应保障各方有平等、充分的对话空间,以中立的立场,规范、通俗的语言,公开自己的裁判过程,并为公众的批判性检验提供必要的机会。但案例二中法官后语的“教化性”特质极易使之成为不容质疑的法官独白。虽为一审判决,但法官号令群起而“唾之”的呼声,似乎已经断定了本案裁判不容置疑的正确性。这不仅违背了法官在交互过程中应秉持的中立角色,也妨碍了公众对裁判文书及其说理的批判性检验。

总之,缺乏对裁判文书说理原则和评价标准的必要认知,便极有可能导致“欲增强说理性,却削弱说理性”的境况。相反,清楚系统地掌握裁判文书说理的原则和评价标准,是推进裁判文书说理机制改革的前提和关键。

五、结论

改革裁判文书说理机制离不开对裁判文书评价标准的有效认知。为了实现现代司法文明、司法公正理念和司法功能的要求,裁判文书说理应严格遵循义务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和功能性原则;并符合形式逻辑性、实质融贯性和程序交互性的标准。各地在推行裁判文书样式改革、附法官后语、附法律条文、设置说理评估指数、公开合议庭少数意见等创新做法时,也应以该标准进行功能预判、风险管控及效果评估,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注释:

①杨知文:《从判决威权主义到判决理由展示》,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第38页。

②苏力:《判决书背后》,载于《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3-18页。

③肖晖:《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08页。该进路认为裁判文书说理需要从文化、制度和人三个方面进行完善,笔者将其概括为“复合型进路”。

④安徽省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滁民――终字第00164号。

⑤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3)锡滨华民初字第0217号。

⑥吴春雷、张晓燕:《发生意义司法权的逻辑结构分析》,载于《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33-39页。

⑦汪建成、孙远:《论司法的权威与权威的司法》,载于《法学评论》2001年第4期,第104-105页。

⑧苏力:《判决书背后》,载于《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6页。所谓“规则之治”,即通过个案裁判实现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和指引。

⑨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8页。

⑩王长江:《论我国裁判文书理由模式的选择》,载于《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84页。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提高裁判文书质量的通知〉》。

???1999年《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提高裁判文书质量的通知》。

???王松:《创新与规制:民事裁判文书的说理方法》,载于《人民司法》2008年第5期,第25-26页。

???邱新华、张玉良:《展示与回应:民事裁判文书说理模式重塑――兼谈说理指数评估机制》,载于《山东审判》2014年第1期,第74页。

???肖晖:《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0-283页。

???刘莉、孙晋琪:《两大法系裁判文书说理的比较与借鉴》,载于《法律适用》2002年第3期,第19页。

???孙光宁:《判决理由的融贯性――从〈孝经〉判案说起》,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第67页。

???周公法:《事理、法理、情理、文理――裁判文书的说理之道》,载于《山东审判》2007年第5期,第39页。

???【美】罗纳德・德沃金:载于《法律帝国》,李冠宜译,时英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

???胡桥:《中国判决理由的历史分析》,载于《法律方法》2007年第6卷,第448页。

???胡云腾:《论裁判文书的说理》,载于《法律适用》2009年第3期,第48页。

???聂长建:《“说者”与“听者”角色转换――司法判决可接受性的程序性思考》,载于《政法论坛》2011年第2期,第123页。

???管伟:《论司法裁判正当性的考量标准》,载于《法律方法》2007年第6卷,第438页。

第12篇

1、下定义:简洁明了的概括说明对象的内涵本质,使说明文章更严密科学严谨。

2、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

3、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4、列数字:列举数字进行说明.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5、打比方:用修辞方法中的明喻、暗喻来生动形象说明,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6、作比较:一个事物跟另一个事物做比,以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7、引用: 引用别人的话或资料原文,加强被说明事物的理论依据的真实性。

8、分类别:把一个大的范围分为一个个小的范围,把复杂的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的事物来说明.其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