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面试实训总结

面试实训总结

时间:2022-09-12 07:24: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面试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面试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多专业综合实训 职业能力 学生

多专业综合实训作为一种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新型综合实训模式,自四川财经职业学院2010年开课以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参观、模仿和引进。做为一门综合实训课程,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结合目前高校非常重视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企业用人最看重的5个指标――人际关系处理、职业形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该课程采用公司经营模式,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多专业综合实训是让多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个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仿真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在动态数据支撑的企业竞争立体性环境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的综合实训。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实训学习,学生必须要协调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首先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同学聚在一起,学生为了适应新的环境,需要学会如何与陌生人交往接触,这将会缩短学生在未来职场的适应时间,能尽快的融入团队。其次,在企业内部,伴随着工作业务的开展,学生需要学会有效处理与上级领导和平级同事的关系,去体会领导命令的服从,去感受同事关系的微妙,去学习艺术的拒绝,去有效的处理冲突等等。最后,对于像销售、行政、出纳等岗位的同学,由于与合作伙伴打交道的机会较多,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谈判沟通能力,更要去学习如何有效的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企业赢得友好的外界环境。

二、该课程中竞赛、活动丰富多彩,训练了学生自我展示能力

多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并非只是完全企业化的运作,其中也穿插了各种活动,不仅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更训练了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首先,企业员工岗位的选择是通过面试实现的,包括指导教师进行的企业负责人面试和负责人进行企业员工招聘。其中不管哪种面试都要求参与面试的同学精心准备,把他们当做是毕业面试的前奏。而面试结束后要求面试官将他们面试过程中表现好的不好的都告知被面试者,相信这必定会让学生在以后的面试中增强信心。其次,在实训过程中,各服务性单位会组织有特色的活动,例如税务局的税务有奖知识竞答,管委会的企业文化评比,新闻中心的企业专题宣传等,这些活动要求所有的公司必须参加,而且要求尽量选不同的成员参加不同的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亮相、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为了公司的荣誉大家都会好好准备,争取展示最好的自己。还有课程的总结会也是各公司以多种形式展示企业这两周的精彩瞬间,为了公司的完美谢幕,每一个团队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该课程的过程考核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多专业综合实训不同于传统的ERP沙盘,成绩考核中企业的经营业绩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是强调过程考核,着重强调学生实施各种操作的依据,其中伴随了各种专业表单及方案的撰写。例如以销售岗位来说,学生首先需要以滚动计划法编制销售计划,然后根据销售计划,与客户进行谈判获取订单,签订合同,并进行订单登记,随后根据订单情况结合产品库存,编制发货计划表,随之完成发货,最后根据销售情况结合销售计划,对该月的销售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这样的实训操作,企业销售岗位所需要的计划编制能力、销售谈判能力、销售数据分析等专业能力都得到了训练。老师则是通过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填写的销售计划表、销售谈判记录、谈判视频、购销合同、订单登记表、销售发货计划表、销售发货明细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

四、该课程以任务为导向,考验了学生的敬业精神

多专业综合实训包含有多个经营期,且每一个经营期都有时间限制,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完成岗位的所有业务操作,否则企业利益将会遭受重大损失,这便极大限度的考验了学生的敬业精神。例如在学生刚入职时,虽然有过指导教师的岗前培训,但毕竟是第一次上岗,发现实际与理论还是有差距的,于是他们再次仔细研读规则,消化老师所讲的课件,当大家观点不一致时宁愿不吃饭,也要把方案做出来,只为企业的经营开一个好头,再比如期末最忙的务部门,由于必须在跳转下一经营期前把本月的帐做好,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不被扣分,加班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含着眼泪一遍一遍的对账。虽然经历很辛苦,但这些却让工作责任感不自觉的扎根心底。

五、该课程以学生为主体,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多专业综合实训课程72个课时的教学中,老师的集中指导和培训仅为8个学时(包含了动员会、岗前培训和中期培训),其余时间均是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老师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这种竞技类的实践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他们会把系统和规则研究的很细,想把自己的工作都做到最好。而实际情况往往是5、6个指导老师要负责300多学生的实习指导,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没有办法及时找老师进行解决,但任务的紧迫性又要他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于是他们开始自己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同行的同学进行问题探讨,或者公司内部讨论,亦或者寻求学哥学姐的帮助。相信这些经历会使学生认识到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而面对这些难题抱怨是毫无作用的,只有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才是出路。从而在未来职场中,学生能做到面对问题处变不惊,积极的去需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除此之外,多专业综合实训要求完成的实训日志和实训总结培养了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高强度的工作锻炼了学生的抗压能力,各种异常的发生训练了学生面对工作意外的平常心和处理异常的能力等等。由此可见多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确实对学生多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希望该课程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会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刘静.浅析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多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必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1,(19).

第2篇

本文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为例,探讨了护士日常工作、交往、仪态、服饰礼仪及护理人际沟通礼仪等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训课教学实践,认为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护理美学;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理论;实训;结合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口头讲述为主,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较低[1],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新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顺应,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还使他们学会了观察生活、换位思考及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对象

2008-2012级三年制大专护理及助产专业学生,年龄18-20岁,均于第一学年度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

本课程共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训课12学时。理论课集中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教师制作精美的PPT,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训课上课地点在形体训练室、模拟病房、会场等,要求学生每6-8人一个小组,分别进行分组练习并汇报展示,锻炼了她们学会运用知识及团队协作意识。

1、护士日常交往礼仪

(1)理论课 。 授课内容包括:称谓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仪、电话礼仪、迎送礼仪等。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介绍一些公共场合礼仪,诸如位次礼仪、乘坐交通工具礼仪、餐饮礼仪等。

(2)实训课 。 课前安排学生提前准备,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场景,学生也可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自由创意,目的是尽量将理论课上学到的各种礼仪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并且通过表演展现出来。例如学生可以表演患者入院过程的接待礼仪,出院时的送别礼仪,工作会议接待等。各组展示结束后,先请同学发言,之后教师做总结性发言,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护士仪容及服饰礼仪

(1)理论课 。 护士的仪容礼仪主要授课仪容修饰的原则、护士仪容修饰的注意事项,拓宽知识可介绍一些化妆技巧。服饰礼仪的教学包括着装礼仪和配饰礼仪,重点讲授着装礼仪,具体包括:着装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护士着工作装的具体要求,拓宽知识可将西装的着装要求加以介绍。

(2)实训课。 聘请专家传授美容护肤和服饰方面的知识,进行现场演示,同时现场指导学生正确化妆[2]。让学生边看边学边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快速掌握知识并且会用的目的。

3、护士仪态礼仪

(1)理论课 教师使用PPT课件向学生一一展示护士正确规范的站姿、坐姿、行姿、蹲姿、手姿、面部表情及眼神等。对每种仪态的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一一说明,为了加深学生对规范的仪态的认识,教师给出不正确的仪态,分别让学生说出不妥之处,杜绝以后相同错误的再次出现。

(2)实训课 这堂课我们安排在墙壁四面均装有镜子的形体训练师进行。配合背景音乐,将学生分成小组,反复对镜进行训练,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展现护士典雅端庄,大方的气质[3]。学校学生成立了礼仪队,她们利用课余时间加以练习,使她们对护士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她们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大小活动,如开学典礼、运动会、5.12护士节等,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护士工作礼仪及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1)理论课 。 护士的工作礼仪是将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内容综合性应用,并体现在不同工作岗位的礼仪规范,以便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将分别从门诊、急诊、病房、手术室、ICU护士工作礼仪进行讲解。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在正式授课前先请同学们思考,在工作过程中会与哪些人接触?会产生怎样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通过问题来引出我们的授课内容,护患关系沟通、医患关系沟通、护际关系沟通、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

(2)实训课。 这次课的教学我们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家属、护士(如导诊护士、门诊护士、急诊护士、住院部护士、手术室护士等)、医生等角色,并准备好相应的道具后在模拟病房进行汇报表演。由于学生缺少临床经验,可以安排她们利用周末及课余时间到医院走访、参观、收集素材,为她们能真实的表演提供依据。角色扮演寓教于乐,充分调动护生积极性,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其中“移情”的运用能使护生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患者感受,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4]。

5、护生实习及应聘礼仪

(1)理论课。 护生实习礼仪我们将从三方面去学习,即护生应从哪些方面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实习期间如何与医务工作者良好沟通及怎样与患者沟通。护生应聘礼仪也从三方面学习,包括面试前的准备、书面材料如何准备、面试礼仪及注意事项。课后让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份面试用的个人简历,以备实训课使用。

(2)实训课。 这回我们采取模拟面试来进行实训,具体做法为,假设某医院现招聘儿科护士若干名特举行这次招聘会,每组抽取一名同学充当用人单位代表进行现场提问,其余同学即成为面试者,按顺序依次进入会场进行模拟面试。之后,根据面试情况宣布可以参加二次面试的人员名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为日后的正式面试积累经验。

三、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学生最终的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所构成,即总评成绩=理论考试(50%)+实训考核(30%)+平时成绩(20%)。理论考试采取传统的闭卷笔试形式;实训考核学生以小组随机抽签进行考核,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平时成绩包括平时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等。通过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联系平时成绩的考核方法进行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

四、小结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保证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的实训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实习、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

【注释】

[1]杨丽君.护理礼仪课程探讨[R].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2(5)92.

[2]余桂林,许慧娟,王晓楠,程,曾静香,史崇清.护理礼仪教学方法探讨 [R].护理研究,2008(23)2995-2996.

第3篇

二、活动主题:“营销自己,实战未来”模拟职场争夺战

三、参加院校: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大、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师大汇华学院、河北政法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四、活动目的: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形峻形势和人才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为了让同学了解招聘会的礼仪、技巧,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创新就业指导方式,特举办此招聘会,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技巧,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应聘能力和社会竞争力。通招聘会,使各选手深入了解到,目前的市场情况,更清晰的剖析自己,弥补不足之处,发扬优点,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五、活动时间:三月份

六、活动地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七、活动对象: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全体学生

八、活动流程:

前期阶段:

(一) 实践部:负责拉赞助商。

(二) 秘书部:邀请赞助商与学院老师作为活动的嘉宾评委,负责报名表的打印和经费支出。

(三) 组织部:负责道具准备,如:横幅,桌子,纸杯,音响设备等。

(四) 宣传部:通过悬挂横幅,制作流动展板,介绍此招聘会流程和评分细则,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到各班进行宣传,通过各班班委宣传,和各社团联系,通过社团进行宣传。

(五) 策划部:负责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协调好各部之间分配。

中期阶段:

(一)设立咨询点:在餐厅前设立招聘会咨询中心,解决同学们疑问。

(二)预备报名:在餐厅门前,设立柜台。接受学生所投递简历及相关证书。并根据学生的简历进行分组登记。

(三)岗位设置:财政部、销售部、信息部、行政部、人事部。

(四)报名确认:预告名者到现场报名处登记确认,由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活动规则。

(五)具体流程:

初赛:

1、由相关的评委老师进行简历筛选,具体操作采用打分制,取平均分按排名先后进入第二轮,并告知决赛要求和比赛细节。

复赛:

1、自我介绍:每位选手将有1-2分钟的时间进行自我介绍,时间过长则告知停止。

2、评委提问:评委针对选手自身表现情况即兴提问。

3、 职业设想:由选手本人阐述自己对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

4、评委点评:评委针对全体选手的表现进行总结发言。

培训:

1、搜才人资相关负责人进行求职前培训,旨在提高比赛档次,内容可包括(简历如何制作,如何进行自我介绍,面试时应该注意的礼仪等相关问题);

决赛:

1、每位选手将有1.5-2分钟的时间进行自我介绍,由选手比赛经历回顾和现场自我介绍两部分组成。

2、情景化面试:此环节专业性最强,老师将根据选手自身的情况及现场表现进行现场即兴提问。

3、无领导小组讨论:随机将选手分为两组,现场提供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十五分钟后将结果以宣讲的方式展示给评位和观众。

4、评委点评:评委将对选手进行点评。

注:比赛结束后,被企业看重的选手可与企业商谈二次面试时间,获得名次的选手将积极备战总决赛。所有的进入总决赛的选手都将在总决赛结束后,获得成功夏令营门票,体验名企工作流程,更有拓展实训培训。(见附表1)

评分方法:1、初赛:评委对每位参赛人员的简历进行打分,最后根据平均对简历进行排名。

2、复赛:满分100分

形象礼仪(仪表形象、言语表达)----10分

自我介绍----15分

评委提问(沟通交流,应变能力)----30分

职业设想----45分

3、决赛:满分100分

形象礼仪(仪表形象、言语表达)----10分

自我介绍----20分

情景化面试----40分

无领导小组讨论----30分

4、评分原则:以公平公正为原则,采取平均分制进行打分。

后期阶段:

(一) 参与完面试的人员,可以留在会场旁听其他人员应聘情况。但要留意会场纪律,为他人提供良好的面试环境。

(二) 评委老师对应聘者的总体表现进行简短点评。社团代表总结发言。

(三) 工作人员统计成绩并进行公布。

(四) 招聘会结束后,由工作人员请评委先走,其他选手有序退出。

(五) 组织部负责归还道具,其余各部整理会场。

(六) 活动总结。

九、奖项设置:

进入决赛的同学有纪念品一份,荣誉证书一本,获评委好评的可自愿签署就业协议,前三名可获六校比拼资格。另前三名:

冠军:价值150元奖品

亚军:价值100元奖品

季军:价值50元奖品

十、注意事项:

(一)由指定人员负责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组织部负责维持会场秩序。

(三)各部相互协调,调动会场气氛。

附件:河北搜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提供(整体活动)

“营销自己,实战未来”模拟职场争夺战

l 普及高校:

3月、4月: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大、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师大汇华学院、河北政法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l 宣传主题:

“营销自己,实战未来”模拟职场争夺战

l 参与人群:

本科:大四、大三

专科:大三、大二

l 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选择六所高校共同举行。

初赛:以海选形式,在高校内举行,通过选拨选出20名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在各个院校进行,集中在入选的选手中选出前三名进入六校联合总决赛;

总决赛:六所高校前三名进入总决赛,获得终极pk,获得终极助学奖金。

l 活动内容:

初赛——

报名:

在校内摆摊进行现场报名,纸质简历收集并整理;和活动告知;

初赛(海选):

1天时间,通过简历与2分钟自我介绍,进行评分(可以花样百出,目的是营销自己),在参加海选的选手中选拔出20-30名选手进入决赛,并告知决赛要求与比赛细节;

决赛前求职培训——

搜才人资相关负责人进行求职前培训,旨在提高比赛档次与搜才影响力(首选户外),内容可包括(简历如何制作,如何进行自我介绍,面试时应该注意的礼仪等相关问题);

培训内容:

衣着、面试礼仪、面试注意事项等,约1—2小时。

决赛——

参赛者准备求职ppt,现场2分钟自我展示,并接受企业现场提问面试,更有面试情景模拟(由评委现场出题,现场发挥,增加不可预知性,考研),面试中状况连连,看你能hold住么?

对于所有参赛选手,企业有权对选手进行现场录用;选手有为自己争取的机会

决赛将评比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决赛流程:

1、 自我介绍,每个选手有1分钟的时间,时间过长则告知停止;嘉宾对选手提问,每位选手2分钟的时间;打分,淘汰n名选手

2、 无领导小组讨论,共计30分钟讨论时间,每组3分钟结果陈述时间;嘉宾打分,淘汰选手,剩余3名选手

3、 情境模拟,给出特定的情境,或者临时有嘉宾出题,选手现场发挥;

比赛结束后,被企业看重的选手可与企业商谈二次面试时间,获得名次的选手将积极备战总决赛。

评分标准:形象礼仪、自我表述、沟通交流、应变能力。

所有的进入总决赛的选手都将在总决赛结束后,获得成功夏令营门票,体验名企工作流程,更有拓展实训培训。

总决赛——

各个高校共选出18名选手进入总决赛。

1、实物售卖:

选手分为两队,共同组建队名、队呼;提供售卖物品、场地、时间、任务,进行实战比赛;(时间定位上午1到2小时)

获胜选手全部进入下一轮比赛,失败队伍,根据团队中的表现各自投票选出晋级的2名选手。

2、主题辩论

剩余选手分为两队,每队5人,针对辩题进行30分钟辩论,获胜队伍晋级,失败队伍,根据队伍中的表现各自投票选出可以晋级的1名选手。

3、一对一尖峰面试

企业可以临时提出各种各样的实战考验,对6名选手提出苛刻的要求,考验选手的应变、理解等能力,企业选出3名选手进入终极大奖pk。

4、选手的总结陈词,与视频展示,企业综合以上各个环节表现对选手进行最后的评定。

备注:弱化评分,环节出彩

成功夏令营(待定):

1、体验名企工作流程;

2、拓展特训营:

l 职场培训

l 团队拓展特训

l 与人资高管直接面对面

选手拉拉队:

成员:20人

职责:组建口号,为选手呐喊助威,在每一个环节进行的时候,拉拉队可以针对现场表现为选手呐喊助威,原则上为不影响选手比赛为前提(此环节可以由主持人或委员会成员控制)。

奖品:获得冠军的拉拉队成员,每人都将获得价值20元的精美奖品一份

职场达人:

决赛邀请知名企业hr共同参与;

总决赛邀请知名企业高管,共同参与;

不同企业的hr拥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尖锐苛刻的要求将成为选手面试中不可或缺的一关,力求每一位参赛者在每一个环节的经历都是一个严谨的面试/商业经验。

网络大奖:

1、进入总决赛的选手自制视频参加网络大奖pk;

2、对于自制视频,由搜才网规定主题设置(视频中有搜才logo,内容体现)

3、形式要新颖,提高网络人气

4、搜才网提供网页平台,网络人气pk。

决赛奖品:

一等奖:价值150元奖品

二等奖:价值100元奖品

三等奖:价值50元奖品

总决赛奖品:

一等奖助学基金:3000元

二等奖助学基金:1000元

三等奖助学基金:500元

网络大奖:自行车(可以另选)

时间安排:

2月15日——3月7日:与校方沟通,含费用、宣传、场地、等。

2月15日—2月25日:沟通确定合作院校,签署协议;

2月25日—3月5日:前期宣传物料的设计、制作;

3月8日——3月15日:前期宣传 、报名;同时联系各个企业确定到各个高校的企业名单。

3月15日:海选现场;

3月16日——3月31日:各个高校陆续进行现场决赛;

4月15日(待定):总决赛;

5月:成功夏令营(待定)

附件:

辩题选择:

恋人间异地工作,是否影响工作和爱情的长远发展;

大学生毕业,是否应该接受掏粪工人工作;

实战模拟题目选择:

如何说服其他拉拉队选手为自己加油;

如何售卖一朵玫瑰花送给异性(有男/女朋友在场),并获得一个拥抱;

大学生创业联盟

XX年x月x日

授权书

甲方:河北搜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乙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会计系大学生创业联盟

本次甲方举办的《营销自己 实战未来——模拟招聘会》活动,在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赛区各项组织活动由乙方予以组织承办,特此授权。

现签字如下,以资证明

投 标 人: (盖章)

授 权 人: (签字)

被授权的人: (签字)

日 期:XX年3月19日

组织活动协议书

甲方:河北搜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乙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会计系大学生创业联盟

第一条:甲方愿将《营销自己 实战未来——模拟招聘会》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赛区的活动委托乙方承办。

第二条:甲方提供在乙方的复赛及决赛评委。

第三条:甲方提供比赛奖品:

决赛奖品(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一等奖:价值150元奖品

二等奖:价值100元奖品

三等奖:价值50元奖品

总决赛奖品(六校联盟):

一等奖助学基金:3000元

二等奖助学基金:1000元

三等奖助学基金:500元

网络大奖:自行车(可以另选)

第四条:甲方提供本赛区活动完的后续活动(总决赛——实物售卖、主题辩论、一对一尖峰面试等)。

第五条:乙方提供本次活动宣传场地及举办场地。

第六条:乙方组织本次活动的参加人员,组织活动观众。

第七条:乙方提供活动所需设施及活动组织人员。

第八条:乙方有义务维护活动秩序及在学校的一切事物。

第九条: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时起生效。

第十条:参与者签定此协议将视为同意协议规定,如有任何异议可双方协商解决!

(注:本协议最终解释权归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所有。)

投 标 人: (盖章)

第4篇

关键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对大学毕业生需求日益旺盛,但同时对其职业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此,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职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据此国务院在国办[2009]3号文件中要求高校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程。如何把这门课程上好,突出课程的实践特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发挥课程的实际应用作用,是每位授课教师关注的焦点。在实际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灵活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一、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涵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以实际的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项目任务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融合了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所提倡的育人宗旨更倾向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更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运用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就是将“教与学”融为一体,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把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实践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重点是关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在过程中的表现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通常情况下,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按照6个教学阶段来进行,即提出项目问题、明确项目任务、确定项目实施环境、项目实施、检查评估、拓展提高。

项目教学模式以课程目标为基点,以具体的项目任务为学习目的,以优化的学习资源为媒介,以成果展示为评价手段,通过项目的完成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项目设计

项目教学模式能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研究主题的选择是否适宜。

首先,项目的选择应具有实践性,选择的主题应使学生能从对所学课程与研究主题之间关联的体验中学习。其次,项目的选择应具有教育性,应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所在。再次,项目的选择应具有启发性和一定的挑战性。设计的项目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针对学生进行项目的选择时应结合学生本身的专业特征。

(二)项目实施

项目的实施是以学科的某个专题为学习项目,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去学习和探究。这个阶段主要由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项目内容,生成作品,并在小组范围内演练、展示项目。

项目导入:在项目实施之前,教师作为引导者,应为学生项目的实施设置情境,并介绍项目的要求。分组分工。在教师确定设计主题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学习小组或选择个人完成。收集及整理资料:在分组分工后,学习小组应通过多种途径整理和归纳信息资料。问题解决:学习小组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并开始实施。学生在收集资料和讨论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消化、吸收,并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咨询和辅导并进行密切的教学监督。

(三)项目汇报及评价

单个项目完成后,各学习小组应向全班展示项目成果。项目学习的最终成果可以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展示形式可采用文本形式,如学生撰写项目论文或报告,或利用计算机技术,如幻灯、动画制作,或采用辩论、演讲、话剧表演等多样化形式。项目教学要求运用多主体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或教师总评等。评价的过程应该是开放性的。

项目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实施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高校专业必修课,由于起步较晚,没有形成规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故“忽视特性、缺少实践、创新不足”是各高校开设本课程的共同缺点,其教学总体效果主要体现为:没有很好地促使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课程结束后学生基本能掌握态度和知识层面,但技能层面并没有很好掌握;没有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知识技能的要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了7个教学实训项目,包括就业形势与政策、自我认知与职业分析、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提升职业素质及就业能力、面试礼仪、面试技巧与策略、就业权益与保护等。下面仅就其中的几个项目进行阐述。

项目一: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

在本项目教学中,首先任课教师要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给出几个典型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构成。之后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测试,通过测试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个性特征。接着指导学生进入到项目环节,布置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在全班展示。

要完成这个项目,首先学生要认真审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小组讨论、上网测评、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等方式,收集较全面的相关职业信息及各个职业的发展现状;其次对收集到的职业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整理出与自身职业相关的信息之后,小组成员分析讨论并反复修改、补充、完善;最后是展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展示,可以通过视频、图像和课件形式展现,之后互相进行讨论、点评,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点评,最终形成符合学生自身个性化、符合设计要求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通过这个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规划设计等能力。

项目二:模拟面试

在本项目的教学中,设置一些常见的面试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典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实训。帮助学生掌握面试礼仪、面试技巧、面试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思路,提高学生的现场应答以及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还专门设置了模拟招聘演示、自我介绍训练、模拟面试训练等。在模拟面试训练中,事先分组成立用人单位,负责起草招聘启示,张贴招聘启事,设置投机简历的环节,从收到的简历中挑选出一位学生进行应聘面试。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的双方在课堂上进行模拟面试,同时着重于个人形象与言谈举止方面的演练。整个过程,学生在分组训练,中对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相互纠正及点评,教师全程跟踪指导,根据训练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做出总结,针对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纠正并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后,实现了看、听、做、思、练的有机结合。项目导向教学模式通过对所有项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训,使学生熟悉了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的整个流程,遇到实际问题能得心应手。这样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灌输为启发求知,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然,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为就业服务,需要我们努力进行教学创新和有益尝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发[2007]7号)[Z].2007-12-28.

[2] 顾季峰.活用项目教学法构建学法新体系[J].新校园(理论版),2009,(4):31-32.

第5篇

第一,高校已有的这些就业指导部门、就业指导人员、就业实践基地等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作用,虽然各个学校都设立了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但由于学校整体不够重视、因此,没能形成一种长效的工作机制来对待这项边缘工作,而工作的形式则按照传统的转接学生档案、审核学生生源、派遣,阶段性的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等工作为重,而这些工作和具体到每个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可以说毫不相干,学生在这方面得到的就业创业指导很空白。

第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实践指导方面都很模式化,基本是纸上谈兵,大多都是以理论讲授加经验之谈,可操作性不强。

第三,缺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个体进行个别辅导,很多时候指导工作的开展都是大班式的教学,灌输思想,从而弱化了个性教育,使得最终结果为:有想法、有创意的学生最终也被同化了。

就以上的问题,笔者着手从丽江师专的就业工作进行展开阐述:

该校近年来年终就业率情况:2011年96.5%,2012年97.1%,2013年98.3%,2014年98.36% ,2015年初次就业率(统计至2015年8月31日)为92.27%:,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荣获“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近年来,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人数也大规模增长,考上就读本科的学生也大幅度增加,2011年62人、2012年67人、2013年123人、2014年130人、2015年为184人,增幅为24%,38%,122%和150%。

近年来该校毕业生情况:2011年1951人,2012年1744人,2013年2143人,2014年2434人。学校本着“服务丽江、面向滇西北地区,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定位目标,为社会输送了3万多名人才。

1 以课程、比赛、活动等形式为依托,服务与指导学生实践

1.1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效果评估: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总结了学生的想法如下几点:①通过这样的比赛活动,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优缺点在哪,对今后的生活、学习都有一定启发。②学生也希望可以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1.2 在该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针对模拟应聘存在的问题是重视面试的环节,但忽视了整个应聘的过程,所以我们会举办一些类似模拟应聘大赛这样的活动。

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多元化的面试类型,感受并参与到模拟面试现场的全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对活动后的评价、总结和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自评自检,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虽然是模拟的,但都是些贴切实际的内容活动。

效果评估:大多数学生表示,通过此方式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胆量、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增强了意志,对自己的就业之路增添信心,同时也发现自身的不足,有待今后改进,同时也提升了就业能力,丰富经验。

2 从社会工作方面

深化创业教育的理念,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毕业生不仅仅是作为被动的求职者,还应该成为积极主动的职业创造者,应该鼓励学生发挥余力创建一些风险小、投资少、成效快的项目,促使他们在职场能快速成长,并且还能在校园里营造出以创业促进就业的新景象。

正确引导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并不是就业困难,才需要创业,虽然毕业生属于“三无”(无资金、无场地、无经验)人员,创业很难有成效,但我们仍然要积极地开导、教育学生。

3 从个人方面

意识到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学生们正确看待自己,掌握社会的大环境,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要有危机感,鼓励学生冲破陈旧的就业观念,积极进入农村、基层、私营企业等去就业、创业。树立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把握好思想动态,了解自身的求职心里,调整和矫正不良心态,保持一颗良好的择业心态,此外,通过实训、各类比赛的训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人格素养、激发创业动机、良好创业心里素质、敢于创新的品质。虽然整个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不太乐观,但应届毕业生也有可取之处:①比起具有经验的入职者,应届大学生们更是“一张白纸,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②富含宝贵的激情,想干、肯干、更能吃苦耐劳。③有“试误”的资本,具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能力。

第6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中职“礼仪”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道德现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中职院校积极开设“礼仪”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受到中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基于“礼仪”教学的重要作用,中职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礼仪”教学优化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

一、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和应用意义

情境教学法具体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利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和艺术手法,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引入一些辅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完成对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切实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完成相关学习任务,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习情感的激发,对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礼仪”知识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在“礼仪”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借助对特定礼仪需求情境的模拟和创设,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礼仪”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借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在参与特定的“礼仪”课程教学情境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明显的增强,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1]。此外,中职院校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礼仪”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推动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强化,而且能够针对不同的专业对“礼仪”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强教学针对性和系统性,让学生掌握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职业“礼仪”,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可见,合理组织开展“礼仪”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情境教学法的重视,借助情境教学法对“礼仪”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进而逐步提升中职院校“礼仪”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礼仪”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情境教学法在中职院校“礼仪”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情境教学法对不同“礼仪”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发展需求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礼仪”教学,能够让学生对“礼仪”教学活动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下面针对求职礼仪对情境教学法在“礼仪”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支持,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课前阶段精心准备情境创设的具体内容

在中职院校的“礼仪”教学中,教师要想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保证情境教学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就应该加强对情境教学法的重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场景、学习场景和未来职业场景相关的教学情境,并结合学生未来发展的岗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创设,为学生礼仪素养的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2]。

如针对求职礼仪教学,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真正感受到求职面试现场的紧张氛围,对学生的求职面试能力加以培养,保证学生在未来求职过程中能够从容淡定地进行面试,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就应该以求职面试现场为基点开展工作。礼仪教师和其他教育管理人员、企业中的负责人等扮演招聘人员,然后让学生在特定的地点进行面试模拟演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面试礼仪做出相应的评判,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样,在特定的教学模拟情境中,学生就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面试现场的氛围,促进求职面试能力的进一步强化,为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3]。

(二)课前完成对情境创设地点的选择

针对求职礼仪教学的实际需求,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教学活动的需求,在完成“模拟求职面试现场”教学情境的创设后,为了突出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真正营造出求职面试的氛围,也可以合理地选择教学场地,保证情境教学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l挥[4]。在具体选择情境创设场地的过程中,结合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合理选择在教室、校园、企业等地点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在情境创设教学实践中,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求职面试模拟情境设置到企业中,要求学生到企业中完成对情境面试礼仪的学习。这样,学生到特定的企业中参与学习,整体学习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求职面试情境的作用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求职面试礼仪的掌握,而且对学生深入学习求职面试相关知识,强化自身求职面试心理素质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未来的积极发展。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情境模拟实践活动

情境教学效果的发挥离不开学生对情境模拟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情境模拟活动中,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自身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礼仪”情境模拟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情境模拟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有效增强学生对情境模拟活动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情境教学中,促进情境教学教育作用的全面发挥[5]。

以求职面试礼仪情境教学为例,教师、教务人员以及企业中的相关人员扮演模拟求职面试情境中的主要面试成员,在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入现场后对学生实施求职模拟演练,然后对学生的表现加以指导,如交谈表情应该自然,在站立或者坐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仪态,回答问题时要认真、规范等,并直视主考官。这样,学生在参与模拟教学情境实践的过程中就能有效提高综合素质。

在完成特定求职面试情境的模拟和教学实践后,为了保障教学效果的全面发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认识和理解以小组为单位再现求职面试活动,完成对求职面试活动的简单模拟。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相对直观的教育和引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对学生的礼仪素养进行全方位的培养[6]。只有这样,情境模拟教学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全面发挥,学生的礼仪综合素质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四)教师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礼仪”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完成情境创设教学后,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还要针对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教学反馈,实施相应的教学引导,促进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和礼仪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7]。在分析和评价情境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中职院校的学科特色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且借助合理的教学评议引导学生对礼仪方面的实践能力加以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唯有充分发挥出分析和总结的重要作用,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求职面试方面的礼仪,增强学生的求职面试信心,提高学生的求职面试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学校“礼仪”教学实践中合理引入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特定教学情境的辅助下快速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深化对“礼仪”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中职院校组织开展“礼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礼仪教师应该对情境教学法形成正确的认识,并积极探索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到教学实践环节的措施,以情境教学法作为教学模型对学生的“礼仪”综合素质加以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爱群.礼仪教学中情景训练的应用分析[J].商业故事,2016(06):81.

[2]马静.简议情景创设在礼仪教学中的意义及其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6(10):56.

[3]李倩.情景模拟在纺织中职商务礼仪教学中的作用思考[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5(03):78-79.

[4]鲍跃华.情景创设在礼仪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校园(上旬刊),2015(12):79-80.

[5]赵蓉,巩晓璐.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3):80-81.

第7篇

一、汽车制造类专业校内实训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在企业面试中,学生对企业岗位能力的认知是学生能否面试成功的关键一环。因此,汽车制造类专业学生在上岗前进行的实训项目对他们职业生涯能否成功迈出第一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而我们目前的实训教学却很难达到上岗前的培养目标。首先,现在的实训课堂是三四个老师带领四十几个学生在实训车间进行,其组织分组、学生管理、实训教学全靠老师来实现。一名实训教师往往管理十几名学生,这样,学生实训经常是爱学习的学生听讲,不爱学习的学生懈怠,因此造成了只有几个学生动手,大多数学生休息的现象。老师也经常是顾东顾不了西,成了“牧羊人”。其次,学生操作没有目的,缺乏实训目标,实训时要么一起动手,要么不知从何下手。学生对实训往往停留在表面,对实训过程或实训设备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再加之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就导致出现了典型的只会看热闹、不会看门道的现象。这样,学生在实训车间坐不住,时间长了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第三,如果要全程仿制汽车制造生产现场,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场地,这是任何一所学校都承受不起的,所以很多学校只是利用几辆汽车进行拆装实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缺乏生产现场氛围,难以进入实训角色,因此就更不愿意动手练习了。

二、汽车制造类中职学校采用任务驱动式校内实训的尝试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我们在总结多年校内实训经验的基础上,对沈阳市内的汽车制造厂和汽车维修厂进行调研,提出了任务驱动式汽车制造类校内实训方法,并在最近的实训教学中进行了实验。首先,构建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相一致的汽车制造类“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训项目。我们结合沈阳市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需求,构建了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基于岗位需求的任务引领型”实训项目。重新设计汽车制造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引进一小段生产线,生产工位采用独立式设计,在需要时可以连接在一起,这样就保证了既能进行独立操作也能进行连续操作。实训项目的内容是前期调研时根据制造厂和维修厂的实际内容进行设计的,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和修理中常见的部位。项目内容有汽车车门拆装与修理、汽车空调拆装与检修、汽车前大灯拆装与检测、汽车座椅拆装、汽车仪表板拆装与检修、汽车外包围的拆装和雨刮器等附件的拆装。其次,以“有用、实用、够用、有效、先进”十字方针为实训宗旨。根据企业岗位能力分析,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或模拟企业环境下按工艺流程的各个工序依次进行训练,加强专业实训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即“以岗位要求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汽车制造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该实训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了专业与职业一体。第三,实训车间实行企业化管理,感受企业管理氛围,养成职业习惯。实训车间的企业化管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在实训教学中融入了企业元素。如:领料、回料完全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这样学生在学校就知道以后工作时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领料时填写领料单,返料时填写回料单,这样就保证了出入库管理的数据化和环境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实训车间的数字化管理。这样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企业化氛围,养成职业习惯,熟悉岗位要求。

三、结语

学校汽车制造专业实训已经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学生乐学、乐做”的实训课堂,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各个实训学科中得到体现,对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起到良好作用。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媒介”,并通过任务的划分来设置、整合实训课程。能力的培养通过完成任务得以实现,从而使得实训课程的结构和实施更为科学合理。改变专业课和实训课改革两张皮的分离现状,凸现了实训课程改革的全局性、整体性、协调性。

作者:王蔚 单位: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第8篇

通过调查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普遍不强,主要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工商管理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其二,工商管理类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受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加强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是众多提高就业率方案中一个可操作性极强且效果良好的办法。该职业技能培训可以缓解工商管理类毕业学生与社会企业供求双方脱轨的矛盾,通过对学生就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同时可以推动工商管理学科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工商管理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实施的现实意义

1.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基本职业技能、应聘技能及职场适应技能通过专业的培养和训练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掌握和提高的。从长期看可以通过校企沟通令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企业的需要结合得更加紧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从短期看,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相关职业技能、应聘技能及职场适应技能的专业训练,以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前做好学生择业就职的心理准备,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较快地找到较适应的工作,同时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较快达到岗位相关要求,降低就业后再次失业的失业率。

2.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高校有大量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的教师,有多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完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就业技能实训可以在教学改革中做出新的尝试,改变学校只做理论研究和专业知识传播的单一教学模式,培养综合素质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4.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实践,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使教师的注意力不仅仅停留在教学、科研方面,更应该关注教研科研内容与社会的衔接,相关实用职业技能的培养等方面,从而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5.增加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实践,创造广泛与企业接触的机会,了解企业需求,达到校企联合的目的,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社会,满足企业要求,上岗就业,实现学校提高就业率、学生找到适合工作、企业找到合适员工的多重目的,进而增加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6.推行职业规划思想。在校期间进行职业规划的学习及自我设计,令学生及早的通过自我认知,明确个人发展的方向,及早着手进入职场的准备。

二、就业技能培训的任务

1.通过调查明确工商管理类学生的需求。

2.通过外联调查明确社会上企业对工商管理类学生的需求及素质要求。

3.通过高仿真模拟招聘演练,办公设备实际操作,办公公文实际撰写等实践活动,增强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求职技能。

4.通过外联搭建校企联合的桥梁,为毕业生创建更多的实习基地及实习岗位,进而建立毕业生输送渠道。

5.培养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就业技能培训的实施

1.第一阶段:调查阶段。此阶段是培训实施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正确实施是保证以下阶段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明确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方面的需求,就业困惑。

2.第二阶段:职业规划阶段。(1)认识自我。运用相关测评技术及测评软件,用科学的方法测试学生的性格和职业兴趣。通过一系列的自我性格测试、自我职业兴趣测试让学生认清自我,明确自身大致的择业方向和发展方向。学生测评后要完成《自我测试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个人性格、职业兴趣、今后的择业方向、拟求职的岗位,大体规划个人的近期目标。。(2)认识职场。采用头脑风暴法列举出适合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的名称、相关岗位、工作内容、任职要求等。明确企业看中、关注员工的哪些素质、这些素质所占的权重。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岗位,通过调查、讨论,形成《目标职业调查报告》。比较自己目前所具备的素质、技能与目标素质、技能的差距,找出弥补差距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3.第三阶段:就业指导阶段。(1)就业信息的获取。主要介绍国家及地方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介绍就业信息的搜集、查询办法;教授解读就业信息中的内涵;主要大城市的就业渠道;就业当年人力资源需求多的行业、城市等。(2)简历制作。主要介绍简历的格式、内容以及送达方式。(3)面试。主要介绍面试前的准备、面试礼仪、面试应答等;通过高仿真模拟招聘,进行情景演练,提高学生应聘心理素质及语言应答技能。

4.第四阶段:职场基本技能实训阶段。(1)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要求学生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会运用电脑办公软件进行Word文档的排版、Excel文档的使用、PPT的制作。(2)基本公文写作。学习通知、请示、报告、会议纪要、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基本公文的写作。以学生亲自写作练习为主。(3)商务专项文件起草能力培训。主要包括标书的撰写(主要是商务标部分的写作)、商业策划书写作、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写作、商业合同的起草与签订。此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商务专项文件的格式、内容,并根据案例要求进行相关文件的起草练习。

5.第五阶段:培训考核阶段。(1)校外社会实践考核。要求学生参加校外招聘会,以报告的形式描述招聘会的参与过程,说明相关信息,总结自身应聘过程中的优缺点。(2)培训总结。要求学生撰写培训总结报告,分析自己在培训各个环节的所感所获,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诊断出自身的问题,明确解决方案。提出对培训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培训。

6.第六阶段:个人咨询阶段。这个环节是始终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择业、就业等方面所持的困惑或遇到的问题向指导教师提出个体咨询,咨询过程中老师将单独为学社生进行解答或问题疏导。

四、培训效果总结

1.通过对受训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培训的效果。其中认为培训使自己增加了对自己的了解的学生占80%,认为通过培训更多地了解了行业和职业的占90%,增加面试信心的学生占91%,能够掌握现代办公设备运用的达到95%,学会基本公文写作的占65%,学会商务专项文件起草的占30%,希望增加模拟面试次数和时间的学生占80%,希望增加个人咨询的学生占70%,认为培训对自己帮助不大的仅占3%。当然,培训的实际效果还有待学生走向职场时,社会的真正考验。

2.在就业技能培训过程中,通过外联工作,加强了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对创建实习基地奠定了基础。

3.通过就业技能培养工作的展开,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与社会实践的接合,对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实践机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9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工学交替;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261-02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对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定位有这样的表述:“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这是体现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和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

本文依据高职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人力资源课程改革,就如何体现高职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特点,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进行了阐述。

一、课程的性质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考核、薪酬和员工关系处理的方法和操作规程,明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角色定位、专业架构和职业方向。它以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的一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并与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政策法规、员工关系管理等课程密切相关。

二、课程改革设计的理念及培养目标

我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在改革中提出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即“以知识应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手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培养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让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乐学、好学、善学、学出成效。”同时,通过广泛的调研,确定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模块工作,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框架,为人力资源资格考证和各模块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

具体能力包括:

1.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职务分析计划的制定、分析职务的选择、职务分析方法的确定、职务分析的步骤和时间的安排、职务分析调查的实施、职务说明书的撰写,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

2.员工的招聘与配置,包括:招聘计划的制定、招聘广告的编写、招聘渠道的选择、招聘流程的制定、面试活动的组织和时间安排、工作申请表的设计和筛选、面试问题的设计、面试过程的实施、面试结果的评估、劳动合同的签订、入职手续的办理。

3.绩效考核,包括:绩效考核内容的确定、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绩效考核表格的设计、绩效考评制度的制定。

4.培训与开发,包括: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的日常管理、进行培训工作的准备工作、培训预算和核算。

5.薪酬管理,包括:薪酬管理信息的采集、员工工资核算、处理常规情况下出现的问题。

6.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和道德规范。

三、课程改革的总体设计思路

为达到培养目标,我们对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课程教学中我们的总体设计思路是:

打破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项目进展引导知识扩展,按人力资源原理基础知识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训练―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制定能力训练层层展开。教、学、做相结合,以真实的工作任务组织实训教学,将教学内容置于真实的职业岗位实践情境中,进行工学结合、体验式学习。如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模拟招聘、培训需求调查和培训内容设计、绩效管理方案设计、薪酬管理方案设计和劳动合同管理等理论教学内容在模拟的企业背景下,通过教师边讲、学生边看边学边练边改来完成。课程内容突出对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项目要求,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完成给出的工作项目。校内实训结合课堂内容,在掌握模块基础知识后,实训项目任务书,学生课后制定项目工作任务安排计划。一般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事先安排好各自分工,按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在这过程中,针对相应的具体任务,指导老师会在课上或课外进行一次专题辅导,并要求学生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在工作的过程中,各个小组和指导老师随时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共同学习的方式找出解决的途径,并把问题解决的方式与方法记录下来,形成大家共同学习知识库。这个问题知识库通过不断的积累,最终形成庞大的问题中心和知识管理中心。然后,小组提交小组作业,交阶段性分析报告,制作PPT在课堂进行汇报分析。

随着课程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不仅能循序渐进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方法,而且能动手进行人力资源日常管理,能初步地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不同模块的管理方案和实施措施,并建立起一个完整、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概念。由于是以项目展开教学,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从而达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课程改革中设计了为期两周的综合实训。在实训环节中,学生分组在不同企业现场顶岗实训,其目的是通过对招聘面试、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员工关系管理等的实地实习,使学生真正了解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管理原则、操作流程,尤其要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项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知识、训练职业技能,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把模块的基础要求和实际岗位的职责要求进行结合,把知识转变成技能,把实务提升为实操。

四、教学模式改革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摒弃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的日常人事管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动关系管理等业务工作来设计课程的教学,包括现场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体验式教学。

1.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能有效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工学交替”将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技能为主的生产现场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基本能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

2.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入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任务,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互动协助,从学习中完成任务的实践性学习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分成实习小组进行分工协作,进行方案的设计、过程的组织、资料的查阅,最后共同完成工作报告。使学生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工作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查找资料,进一步制定更加可行的方案,找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学生约5人一组分组协作进行。

3.现场教学

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提高教学效果。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在一些教学环节采取了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结合。

4.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程教学中设置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课堂上教师给出的扩充性学习资料及学院图书馆资源进行资料查阅,使学生通过自己获取信息,在探究性问题的过程实践中,掌握活动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措施有:通过课程教学网站“在线测试”系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使用“管理视野”系统提供管理资料,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使用“在线答疑”系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疑难问题。

四、考核方案改革设计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考核方式也应随之发生改变。从考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到考核学生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不能以考不考来确定教学内容,以教师的思维来限定学生的思维。“高分低能”现象从某一侧面反映了传统考试方式所存在的弊端。

笔者对专业课程教学结业考试进行了改革,重视课程过程性考核,重点强化技能,考核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让考试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又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具体考核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

1.学习态度考核(15%),包括:上课出勤情况、学习活动参与情况、交作业情况、课堂违纪情况等。

2.学习方式考核(20%),包括:自主性学习和独立学习能力、团队学习和集体学习意识、网络学习和转移学习能力等。

3.学习效果考核(45%),包括:作业质量情况、任务项目完成质量、实践操作和应用分析的结果正确性情况等。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工作过程实用能力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金凤(1967-),女,山东滨州人,滨州职业学院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语文教学、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山东滨州2566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78-02

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教司下达关于《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建议确立大学语文为必修课。但一直以来,高职语文基本是“大学语文”的翻版,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等方面仍然受着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缺乏对语文学科内容的整体设置,缺乏与专业的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色,存在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教师缺乏个性、学生缺乏活力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实际功用和效果,致使各专业在进行专业课程改革中纷纷削减高职语文教学课时,甚至取消了语文课。但通过调研发现,企业职工的语文素质恰恰对其后续发展影响深远。根据社会对高职生的要求,针对目前高职语文的现状,滨州职业学院高职语文教改课题组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本着“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以‘发展为目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思想,本着“与职业能力挂钩,为专业教学铺路,为就业创业奠基,为未来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力求在语文教学中,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改革的方向应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要通过教师研究学生如何“学”而不是研究教师如何“教”,要在研究“学”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的实施和每堂课的内容组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能实现学生主动学,达到学会知识、提高技能、提升素质的目标,才能称其为成功的教学改革。

1.采用赏识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得到他们的信任,并深入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鼓励,真诚地表扬,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以引发学习的兴趣。

2.改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模式是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单向灌输,轻主体发挥……很少顾及学生的思想感情、个性特点及兴趣、需要,结果,课堂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成了录音的机器。长此以往,讲的意兴盎然,听的昏昏欲睡,效果可想而知。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明确师生的关系:师生不应是师傅和徒弟一个教一个学,而应是合作者,师生共同来学习新的知识、共同寻找问题、共同解决困难,并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引导、辅助作用。这样,学生由被动的“听众”成了至关重要的“演员”,主人翁的地位和强烈的表现欲、创造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语文应用能力

与普通高校比,高职院校更注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的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培养学生语文实用能力,以社会对岗位的能力要求和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重构高职语文教学内容。我们课程组在熟悉高职工科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深入相关企业调研岗位所需语文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以“求职竞聘、来访接待、活动组织、主题调研”四项系统化工作过程整合语文教学内容,突出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了高职生的听说读写的实际工作能力。

1.根据工科学生就业岗位及后续发展的需要,整个课程内容体系整合为“求职竞聘、来访接待、活动组织、主题调研”四个学习情境。“求职竞聘”学习情境的设置,使学生能搜集求职应聘单位、岗位的信息;能制订求职应聘计划;会写求职(应聘)信、求职简历;能得体地应对面试。“来访接待”学习情境的设置,使学生了解接待工作流程、接待礼仪、电话接待和介绍的要求与技巧;能写作单位介绍、合同、专题工作总结、报告、通报、消息和板报。“活动组织”学习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学会拟写会议程序、会议通知、会议纪要、邀请信、工作简报、产品说明书、建议书;学会围绕主题、面对广大听众演讲;能自己制定比赛规则、比赛程序,筹划演讲比赛。“主题调研”学习情境的设置,使学生能根据调研目的确定调研内容,掌握信息的搜集、处理;学会整理调查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能拟写调研方案、调查报告、市场分析报告。

2.根据学习内容,每个学习情境分类整合,“双线并行”各设置两个子学习情境。“求职竞聘”整合为“毕业生求职、岗位竞聘”两个子情景;“来访接待”整合为“同行业参观、客户调研洽谈”两个子情景;“活动组织”整合为“主题演讲比赛、参加产品博览会”两个子情景;“主题调研”整合为“企业安全生产调研、市场需求调研”两个子情景。

3.按照“资讯—计划—准备—实施—总结—评估”的工作流程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既掌握了必备的知识,培养了工作能力,又熟悉了工作流程。如“毕业生求职”根据工作流程整合为:调查求职单位情况及要求—制订求职计划—拟写求职信及求职简历;做好形象准备及各种证明学历、成绩、特长凭证等资料—掌握自我介绍技巧;面试礼仪及问答技巧等,依据程序面试—学会拟写录用通知—评估求职信、求职简历的拟写水平及应对面试的能力。

三、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实现能力的培养

教无定法,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一言堂”,它既可以是师生的共同讲解、讨论,也可以是学生的讨论或辩论,也可以是情景的模拟,也可以是案例的分析等,教学模式的选择并不是由教师自行确立的,而应根据学生的水平、专业、教学的内容及培养目标确定。下面仅举几例以作说明:

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以典型的工作情景、工作过程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根据岗位群需求,设置项目(学习情境),并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情景)导入—提出具体任务—认知工作过程—相关知识学习—相关案例赏析—实训演练”为过程教学,完成任务是学生学习、操作的目的,任务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2.工学交替,课堂学习、企业见习、课外实训的一体化学习模式。首先在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典型工作任务,边做边学,掌握每个工作过程应知的知识,达到其能力目标;其次,利用周末时间到企业见习,由企业实践教师带领,到真正的企业环境中认知、体验典型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工作要求;最后,在课外时间,利用学院或专业实训场地进行实训演练,进一步巩固所学。

3.思考讲析型模式。这种模式注重讲解分析,是一种传统的常规的课堂结构。我在教学中按照“定向(引导学生共同拟定学习目标)—自读(学生自己阅读)—自析(学生自行分析)—自讲(学生讲述自己的分析)—教师讲析(教师系统讲析,并针对学生的讲析明确讲述的详略)”的思路教学。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以学生的自读、自析、自讲作为重要环节,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述,为学生提供了借鉴,使之体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等。

4.论辩型模式。其特点主要采用讨论或争辩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内容的正确理解,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和创新性,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合作能力。这种模式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巡回解疑,再由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提示学生代表要经常轮换),或分成双方阵容互相辩论,最后教师一定要做适当的启发以补充完善教学内容。

5.汇报表演性模式。此种模式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再创造能力。针对某些章节和问题,教师采取事先提示,提供参考书目,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由学生代表作学习报告或表演。如活动的策划、组织,采访计划、方法的可行性报告,谈话、主持的现场表演等。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与作业,注重能力训练

夸美纽斯明确指出:“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这是指的听、说、读、写,用手用舌头去练习,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尽量时时这样去做。”练习的最大功能就是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投入听说读写的各项实践中,促使知识迁移,形成必要的语文技能和熟练技巧。练习和作业的方法有很多,根据培养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了如下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课前5~10分钟的口语练习。为加强学生的练习,每次课前我都设计学生的口语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前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生的水平、专业、兴趣设计,并逐步提高要求。一般是由开始的故事讲述、词语接龙、新闻播报(既有学生搜集的内容,又有自己编写的校园新闻)至要求较高的根据既定词语编故事、古诗词讲解、即兴讲话等。这样几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文学素养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2.三种作业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及各种能力。三种作业包括:一是每个学生个体必须独立完成的作业。这种作业主要是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和巩固。二是小组作业。这种作业主要是单元综合练习或某种个别内容的练习,组内成员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如单元综合知识报纸的制作,采访内容、提纲、采访录、采访总结的写作等。三是探究式作业。这种作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也可关注学生思想变化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如组织学生调查“每个学生月消费和自己家庭月消费的对比”等。

五、改革考试、考查形式,突出能力检验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如果仍以以前的形式考试,以一张试卷定命运,还是会把学生引入读死书、死读书的误区。为突出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自觉提升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在成绩评定时采用多元评价,注重过程考核。考核以过程控制为主、目标控制为辅。成绩的评定以平时考核的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50%,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任务完成及课外实践均计入平时成绩;在校内外参加与语文学习相关的比赛,其成绩作为加分因素,也记入平时成绩。平时考核采用弹性考核制,一次不合格者准予补考,平时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以口试与笔试为主。这样,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重视日常学习,注重能力的提高。

高职语文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服务的功能。高职语文教师应抓住高职语文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为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人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毛艳菊.职教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J].职业与教育,2007(9).

[2]齐虹.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7(9).

[3]饶红涛.高职语文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5)

第11篇

下面就以一节具体的《基础会计》课程中填制原始凭证——支票为例,阐述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学会填制原始凭证是会计岗位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原始凭证,熟悉代表性原始凭证的基本格式,并能够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正确、规范地填写各种各样的原始凭证。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一般是按照讲授相关知识——写作业——反馈的方式进行,但是这样的授课方式对于刚刚接触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原始凭证填制的关键知识,对于细节的问题也无法注意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如果按照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步骤进行探究式教学,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形象得多。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支票的种类,掌握支票的样式,学会正确填写、使用支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支票填写、使用的过程中,掌握支票填写的正确方法;初步学会观察——猜想——实训验证——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学会与同学、教师交流、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支票填制的过程中,从对支票填制的无从下手,到通过手工实训、仿真实训感性认识支票,体验实训成功的喜悦和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设计思路

1.把学生按2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分称甲生、乙生),甲生扮演出纳员角色,乙生扮演财务经理角色(持财务专用章),教师扮演总经理角色(持法人代表章)。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纸质的仿真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印鉴等物品,讲解支票的概念、分类,给学生布置一个简单的实训任务。

2.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所具备的知识填制完成现金支票,由教师进行审核。

3.教师对各组学生所填制的现金支票进行审核,对填写正确的,加盖法人代表章,对填写不正确、不规范的地方,进行分析整理。

4.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学生所填制的支票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支票的概念、特点,讲解结算范围、填制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5.由学生登录会计仿真实训平台,完成实训任务。

6.学生再次用手工填制支票,作为作业上交,由教师进行审核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支票的填制。

2.教学难点:支票各个要素的正确填制方法。

(四)教学器材纸质仿真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印鉴、多媒体教学设备、会计仿真实训平台等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事件1]教师假设是一位公司的财务经理,在学生面试财务工作岗位的时候,要求填制一张支票,问学生会不会填呢?这时候学生的“胃口”被吊起,开始跃跃欲试。教师接着给学生分发纸质仿真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由学生观察支票构成的各个项目。

2.学生猜想、交流与讨论,初步解决问题,同时引发新的思考

[事件2]由学生按2人一小组,根据教师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凭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理解力,由甲、乙生共同商量,动手填制现金支票,初步探究支票的正确填制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教学设计说明]教师要在学生填写的过程中进行巡视,观察、归纳学生填写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

3.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支票填写的相关知识

[事件3]貌似简单的支票,在填写的过程中学生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项目填写不完整,日期填写没有用大写,金额大、小写不正确,无盖章等。教师要结合学生填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讲解支票填制的正确知识,不规范填写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等。[事件4]根据实训平台中所提供的实训任务,先由甲生扮演出纳员,填写支票的相关要素,包括正确使用密码器,为支票填写密码;再由乙生扮演财务经理,对甲生填写的支票内容进行审核,认为无误的,在平台中更换角色,加盖“××公司财务专用章”。[事件5]学生填写完毕,可自行选择上交、评分,查阅自己错误之处(不能查阅正确答案),根据提示对自己的支票进行修改,最终完整、正确地填制支票。[事件6]换由乙生扮演出纳员角色,由其填制转账支票,包括正确使用密码器,为支票填写密码;由甲生扮演财务经理角色,对乙生填写的支票内容进行审核,认为无误的,加盖“××公司财务专用章”。[教学设计说明]教师对实训平台进行相关设置,使学生一步步探究支票各个要素的正确填制方法。

4.再次进行手工实训。

[事件5]由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由甲生扮演出纳员,由其手工填写支票,交由乙生进行审核,对认为无误的,加盖“××公司财务专用章”,交由教师进行审核,审核无误的,教师加章法人章,完成此次实训;对填写不正确、不规范的,退回,并要求学生重新填制,直至正确为止。[教学设计说明]教师要给予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5.总结、反馈与评价。

[事件6]师生共同总结本次实训活动的内容,归纳出原始凭证的相关概念,强调支票填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以上例子,告诉同学们,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细致、细心地完成。[事件7]教师提出问题:除了支票之处,企业在经营的过程还会填制或取得什么样的原始凭证呢?[教学设计说明]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同时引出下一次课的内容,在正确、规范完成支票这一主要原始凭证填制的基础上,为填制和审核其他原始凭证做准备。

二、结论

第12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 training in rotation,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and proposes to establish professional studio a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eachers' practice.

关键词: 中职教师;企业实践;进修难点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ers;enterprise practices;difficulties in advanced 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245-02

0 引言

培养具有较强实操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与专业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及综合能力息息相关。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当前,中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普遍还有待提高。而采用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拓展引进教师渠道,聘请兼职教师等方式,努力培养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队伍对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能为学校带来很多实践培训的新创意和丰富的市场信息。

1 中职院校教师轮训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职院校的在职教师到企业实践进修的比例非常低,且进展举步维艰,追溯其原因主要有:

1.1 相关规定尚不完善 目前尚没有教师到企业实践进修的制度保证,也就是没有对其实践的要求、内容、形式以及组织管理等相关工作制订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没有予以制度化。

1.2 教师轮训方案的缺失 目前中职院校尚未形成专业化的教师轮训机制,致使人员难以调配,大部分教师因无人替班而无法参与实训课程。中职院校由于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不及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建设始终是薄弱环节,逐渐与不断增加的生源相互矛盾。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较强,教师的在职进修、实践,经常因为缺乏代课教师而难以进行。如果增加代课老师又会出现实践进修结束后师资过剩的情况。表面上看是由于教师匮乏引起的,但笔者认为,这并非症候所在。而缺乏科学的专业教师学年(学期)轮训方案才是真正的原因。

1.3 缺少合理的实践计划 当培训没有真正成为教师的需要时,再好的设计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训也就事倍功半。教师实训若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极易在实践过程中步入歧途,最终造成实训与现实需求脱节。目前,大多数中职教师到企业中顶岗实训往往迫于教育形势而不得不“走过场”,真正参与一线生产活动的教师非常少,而大部分教师均是打着参观学习的旗号应付差事。最终结果当然是大部分教师不能按计划履行实践任务,很难达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实践停留在浅层次的目标。正是由于缺乏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周密计划,实践方案也缺少教师的主动、个性化参与,使教师对进企业实践缺乏目的性,很难保证实践的有效开展。

1.4 缺乏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与企业的供需对接不畅通,导致企业不愿意主动提供技术岗位为教师的实习与培训提供支持,当然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在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制度,积极探索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但在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中,教师对企业的技术和创新支持与企业对教师实践岗位的提供难以形成平衡状态。

1.5 设计类专业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设计行业的每个项目历时都需要1个月以上,例如服装项目是需要一个季度才能了解到完整的项目开发全过程,而且设计师与企业要有一个月的磨合期,磨合期刚过实践进修也就结束,因此这样的实践期间教师所学到的内容不多,后续客户所需要的设计调整接触不到,而这个环节确实是设计中的

关键。

1.6 教师自身意识欠缺 作为奋斗在一线的中职教师,工作成绩取决于其本身的责任感,有责任感就会有责任心,有责任感就会把工作做好、做扎实,并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职校教师培养机制,关于中职教师任职资格、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制度也尚未健全,导致中职教师专业水平良莠不齐,有的教师不能充分理解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也意识不到自身的专业水平对于学生能力的引导作用;有的教师知识结构陈旧,缺乏创新理念和自我提升的意识,仅凭一纸文凭高枕无忧,不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致明显落后于现代教育体制;有的教师对到企业中顶岗实训的意义理解片面,认为到企业实践更重要的不是提高技能,而是改变思维方式,了解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企业的文化、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等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安排那么长的时间参与实践。

1.7 待遇问题 今天教师的定位和内涵已不同往昔。对很多教师来说,教书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虽然国家出台了政策以提高教师待遇,但在许多地方仍难以实现。当前教师队伍体量超大、知识对人生命运影响有限,以及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失控,使教师这个职业很难维持知识引领者的地位。在这种状况下,若人们依旧把更多的社会道德担当寄托于教师身上,无疑是漠视了现实。虽然教师依旧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却也只是一份职业而已。当人们依旧把社会道德模范这样宏大高尚的责任加之于教师身上,无疑使教师不仅承担了生活负担,而且也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2 解决策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校内成立专业教师工作室更适合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和进修。其实成立专业工作室在高校中已是非常普遍,例如广州美术学院的“集美公司”早期就是一个教师的设计工作室,华农的“黑天工作室”等都是成功案例。笔者结合现实条件总结分析了成立设计工作室的优势:

①专业工作室是教师大胆尝试的产学研基地,这些工作室包括了项目承接、教学实践、参赛培训等功能,为教师提供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以达到一次次产生质的飞跃的理想平台。

②设计与市场的链接相当的紧密,在校的教师能接到市场项目的不在少数,而我们的学生正需要这些实际项目的实习训练,这样的资源完全可以对接,达到以点带面,促进教学发展。使学生尽早与社会接轨,累积工作经验,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设计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形成企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

③专业工作室在硬件方面投资少,部分资源可与实训室共享。软件方面学生可通过面试筛选完成设计的技术要求。需要非常专业和前端的设计资料,包括书籍、杂志、以及最重要的实际案例,这些在工作室的运作中会慢慢积累,成为学生的专业资料库,为学生提供及时对口的专业资讯。

④工作室可以教师的不同特长而建立,形成专业的细化发展,例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其实包括两个方向,即服装设计和服装工程。非常少的学生能做到这两个方向都很优秀,而这两个方向的市场需求也是旗鼓相当,因此可以利用工作室的侧重倾向将学生培养得更专、更细、更

对口。

⑤免去了教师下企业的磨合期,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实践进修时间的长短与教学任务多少之间的矛盾,也可为学校节省部分费用。

⑥工作室能让教师与学生更有归属感,教师在工作室里可以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进入工作室的学生要经过工作室教师的面试,进入工作室的学生持有学习证书,且有优先参赛的机会,这些规定都可以让学生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同时也能体验紧张而且真实的面试过程。这将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竞争力和危机感,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也更有利于教学、培训工作的开展。

⑦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学校能建立奖励制度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教师主动承接市场项目,教师将由被动的实践学习转变为主动寻求学习实践的机会。同时教师如果有学生团队配合协调,就可以承接实际项目,在此过程中还能训练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更贴近实际公司的运作。

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看:前期主要是投资探索阶段,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经济效益可能很小甚至不可预料;中期逐步走上正轨,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将实现一定的利润,基本满足自身发展及小规模活动经费等需要;而到后期,以专业公司的形式向前发展,实现新的飞跃,将能给学校创造较大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看:通过各专业工作室的实践培训,真正为社会提供有较强实操能力的实用型人才,适应市场需求,这将大大提高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知名度,将吸引更多的学子慕名而来。到那时,学校将是名利双收,专业工作室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推进器,而真正实现培养有较强实操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奋斗目标也指日可待。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教师能承接项目为何不直接在课堂上以项目教学的方式操作呢?原因有如下几点:

①没有学校的制度保障,容易被认为是“利用学生赚钱”;②承接项目的收入分配方式没有予以制度合法化;③未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学校的现有资源。

因此,建立专业工作室是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为原则,且有预期发展计划地将学习型工作室逐步转变为实践型工作室,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团队。可以由教师依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向学校申报,学校需建立申报资料审核的要求与细则。工作室所承接的项目按税点上交学校,其余部分由工作室教师按学生工作比例分配,其中包括教师费用以及工作室运作经费。学校以工作室扣税的多少对工作室进行奖励,扣税越多奖励越多。每学年工作室需要进行年度总结、推出作品集和作品展,以提高工作室知名度,同时也有利于积累丰富的教学实训资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中顶岗实践虽然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的实训经验,但这种培养方式形式单一,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成本较高,而且校企之间合作关系不稳定,笔者建议中职院校应该基于本校现实条件成立专业工作室,使得教师培训与市场形势挂钩,以密切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岗位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袁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