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4 08:19: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资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效益决定着这项工程存在和实施的意义,而经济效益决定着这项工程实施的动力,只有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才会产生社会效益。这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涵盖了林业建设发展的全方位,是实现森林保护的基础。只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才能让社会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森林保护必须以林业工程建设为标志,必须从林业建设与管理上看到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视与决心,并上下齐心做好森林保护工作。
高效林业产业建设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屏障
森林资源最重要的是保护,只有合理地保护这些资源才能让其资源发挥其生态价值。但为什么仍有很多人总是破坏森林资源,无疑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发展高效的林业产业,是将林业从林木的种植、管护、砍伐形成一体的产业结构,让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制度化与规范化。只有林业产业发展成型、有序,让林农从产业中按部就班地得到了经济利益,才不会对森林资源起破坏的念头。林农如果忙于林业产业的正常生产建设,也就无暇顾及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当林业产业为林农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时,林农也就不会想到通过破坏森林资源来增加收入。高效林业产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适宜的一种途径。林业产业建设是面向市场、规范有序、集约经营且富有活力的。其林业类型涵盖种植业、木材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多种,而其经济效益虽然是由“林业”来带动,但最终并不是都是以砍伐林木来实现的。健康的、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高效的林业产业结构是富有活力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产业,虽然从最初的形成到最终的成熟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其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生态收益与社会收益是不容小觑的。然而,就保护森林资源这方面来说,加快高效林业产业结构建设,是为保护森林资源增添了一道屏障,转移了一些人的注意力,让人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分类施策是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方法
森林资源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有的是商品林,有的是公益林,其在森林体系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不同的。商品林主要是作为商品进行销售,其种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林木的砍伐获得经济收益,这些森林进行砍伐申请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砍伐政策。而公益林地,无论是公有制,还是林农私有,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特性,其生长与种植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性为第一目标的。这些林地虽然在多年后,一些林木成材后,达到了砍伐的要求,或者有些林地在干旱或病虫害的侵袭下,发生死亡,可以实施砍伐,但对于这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到现场去进行实地考查,掌握情况,最终做出是否可以进行砍伐的批示。对不同森林资源实行分类施策,是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的一种表现,是辩证主义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只有针对不同的林业性质,做出不同的决策,才能让整个森林的保护更有人性化,其具有促进林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保护制度的建立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可靠依据
合理地保护森林资源就应建立与不断完善资源的管理体系。通过采用立法、执法来达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将森林保护纳入到法律、法规的范畴内,帮助人们树立森林保护的观念,让人们认识到破坏森林的严重后果。除了要将森林保护纳入到法律的范围内,还要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的建设,加强稽查力度和检查站的检查力度,改善护林队伍工作条件。同时还要加强林地档案的管理。无论是林地林权、退耕还林档案都要存档与管理。积极地开展森林执法与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乱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还应加强防火宣传。火向来是森林的天敌,部分农村地区人们的防火意识淡薄,遇到火灾时,扑救能力不强,应争取做到防火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与专业化。此外,保护森林的另一个方面是防治病虫害。对于生物防治工作应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为辅”,采用科学的、先进的防治方法进行整个林区的防疫控制,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林业有害生物功能,提高预防和消灭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的建设。
科技兴林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林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也同要适用。要想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林业保护政策,就要促进技术的创新与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支撑整个林业的建设,才能让森林资源在将来一段时间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在林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存在于林木品种的改进,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积极培养先进的科技人才,出台更多的政策,让有知识、有才华的年轻人投入到森林保护的这份事业中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森林资源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一种表现。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分配问题,致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表现出类似上述的各类自然生态问题。为根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制定并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生态环境用水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研究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对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区域间、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需考虑的几个指标:①河流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河道内应保证60%的水质达标水量,流量减少会直接影响其生态功能。人类为维持生活、生产和生态的河道外用水,一般不应超过河流径流量的40%;②湖泊的面积与水量:城市水体面积的比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是城市生态的重要指标。采用河湖占城区面积比来反映城市水生态状况;③湿地指标:湿地面积比率反映了湿地影响的大小。以湿地面积、湿地水体面积和湿地比率作为衡量湿地状况的指标;④地下水指标:地下水位直接反映了地下水储量,如果地下水位很低,不仅不能补给地表水,而且湿地和河流就很难蓄住水,地表植被也难以生长。抽取地下水后,地下水位应不低于保持原植被的水平,更不能造成地面沉降;⑤水质指标:水质状况决定了水体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和发挥功能的大小,污水危害生物的生存,降低水的生态功能。水体水质是反映水体好坏的定量体现;COD是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实现“总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污水处理率反映了污水治理的程度,决定着进入水体污染物的总量。流域排污总量,应在河流径流量的1/40以内,以达到自然稀释,超标的一定要达标排放。
3湿地生态环境用水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但关于湿地生态环境用水的核算,还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目前关于湿地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核算,大多参照河流生态环境用水进行核算。如湿地基本生态环境用水量,可采用湿地的陆面和水域蒸发量代替。
4回补超采区地下水生态环境用水量
在地下水超采区,用于保护与恢复地下水位所用水量即为回补超采地下水生态环境用水量。1993年世界银行的水资源政策文件明确了地下水可再生性维持的标准,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决不能超过地下水补给量,但缺乏有关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确定标准,因此计算比较困难。
(1)全局出发,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主要目标就是协调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保证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实质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水的分配效率,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合理解决各部门和各行业(包括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竞争用水问题。
(2)建立健全水权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用水的权属管理:在过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下,水资源使用成本近乎为零,挤占生态环境用水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水资源任意开发利用,很难避免无序侵占和浪费。当水资源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其使用价值相应提高,这就更加剧了资源的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而这种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更加明显,如河道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等。
水权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利于明晰用水者的权益界定。特别是生态环境水权的确立及其水权主体的明确,则将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用水,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从国外经验看,生态环境水权通常由政府机构监管或由专门成立的非政府公共机构享有。南水北调水资源的分配为调整界定初始水权、确立生态环境用水权提供了最好的契机。而这一水权,在初期可以暂时由流域机构等各级水权管理机构分级监管,待时机成熟后再转入特定的公共机构。
此外,水权制度的引入,可以改变过去取水许可以一次性授权水量分级标准而不控制总量的弊端,真正实现由流域机构统一管理水权,并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际水权管理权限的划分等法定程序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相应的水权,必要时省也可以通过市(地区)际水权管理权限的划分等法定程序授权市(地区)分级管理各自的水权:从而,在总量上控制、限制和避免超量用水,真正保障生态环境水权名实相符。
(3)实施水资源分类分级优化配置管理:目前,在流域内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下,水资源的管理方式较为粗放。首先,从水资源的特性上看,尚未将可更新的水资源(如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与难以更新的水资源(如更新时间达千年以上的深层地下水)加以区别对待,也未将可以导致地面沉降、含水层破坏的承压水超采与一般潜水超采相区别。这实际上模糊了生态环境破坏成本,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今后的水资源管理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以及承压水超采的限制,一方面在取水(水权)许可中严加限制,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水资源费等手段提高取水成本。
其次,在流域水管理中还有必要建立鼓励水资源优质优用,污水监管的管理模式。如,一般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农业用水标准的,可以再利用;农业回归水经过必要的处理后,还可以进一步用作湿地、河口冲淤等生态环境用水。而水资源优质优用的目的,则是通过对不同水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可利用水量。其关键在于,污染的控制方式。一方面,需要通过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总量,促进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生态环境污染,提高水资源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合理利用导污、治污、天然降解等治污手段,最大限度地合理提供生态环境用水。
此外,还应注意到,由于流域生态环境破坏积重难返,生态环境的恢复必定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因此,选取合适的治理恢复目标极其重要。从用水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分析,上游生态环境用水是最容易获得和保障的;河流的排盐、排沙及鱼类泅游等功能的恢复、河口冲淤平衡的实现以及河口生态恢复则可能需要数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一、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功能
1、生态旅游的特点
(1)生态旅游活动的普及性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传统大众旅游基础上的,因此,从参与旅游活动的游客量上看,是大众参与;游客不仅仅只限于经济和地位上的上层人士,普遍的职员、工人、学生等均可成为生态旅游者。在中国,生态旅游的普及性不仅体现在生态旅游者的普及,还包括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景观。
(2)生态旅游活动的保护性
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保护性。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大众旅游对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提出的。其保护性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业中的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应有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同时,旅游者需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对开发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其纳入成本核算,并谋求持续的投资;对游客而言,保护性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素质,使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3)生态旅游活动的专业性
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性为前提,这就要求生态旅游的规划、活动项目的设计及管理等均要有专业性,需要有专门知识的人才,这也是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所决定的,这样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才是真品,才能真正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4)生态旅游活动的多样性
生态旅游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满足大众的多样旅游需求。从传统大众旅游中脱胎而出的生态旅游,其活动方式不只是观光、度假、娱乐等,还根据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出现了如探险、科考、滑雪等一系列的特种生态旅游。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将日益丰富多样。
2、生态旅游的功能
(1)旅游功能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活动,其实质是旅游。它是用原始的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来吸引游客,尤其是城市游客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回归大自然的需求。生态旅游并不主张一味满足游人旅游的需求,而是对其实行一定的限制,主要为保护的限制。
(2)保护功能
保护功能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最大特点,是其特征功能。保护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因而生态旅游的保护功能体现在方方面面,从人的方面看,保护既体现在人的意识上,更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上;从一个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来看,保护既体现在开发过程中,也体现在利用过程中。正是生态旅游的保护功能,才使其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管理体制待完善。
长白山旅游区横跨两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延边州的安图县和白山市的抚松县、长白县这3个县级行政单位,并且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归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辖。如何协调各方面,各地区在旅游开发中的地位、利益、功能、权限等。是开发长白山旅游潜力的关键。
2、生态环境日益退化
在保护区内由于修建高速公路,破坏了境内的大片苔原植被,至今尚留有滑坡和水土流失的后果;在第二号电站引水渠道工程兴建中,仅因选线不合理就造成6359m2的绿地破坏,其中,破坏岳桦64棵,破坏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牛皮杜鹃1150m2;在海拔2590m的高速公路两侧,1983年样品调查,植被覆盖率为30%,植物种属7种,1996年再次调查时,植被覆盖率降至10%,种属降至5种[8]。受经济利益驱使对高峰期游客数量不加控制,缺少必要的污染防治环境监测措施,导致环境污染和退化。
3、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开发
目前,长白山西坡、南坡的特色旅游资源(景点)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游人主要集中在北坡天池上下,造成该区环境容量超载,给本来生态比较脆弱地段的植被保护带来严重隐患。
上述可见,生态旅游开发中之所以会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时,没能很好的进行全面的规划,只是为了经济利益而盲目的开展各种生态旅游活动,没有真正理解生态旅游的含义,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保护策略
1、打造长白山特色品牌
长白山生态旅游要在立足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旅游产品的品种组合、时间组合、空间组合,促进转型,营造绿色、纯朴的旅游环境,要广泛来用横向联合、整体联合、联合促销、打造品牌、共同受益,提高旅游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以吸引游客,推动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
2、建立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和保护系统
在保护区建立一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以此来衡量生态旅游开发的科学性是当务之急。
保护是实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设立自上而下的保护系统,制定保护目标和措施,在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上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具体对策为:①积极宣传引导,提高环境意识。②认真科学规划,保护重于泰山。③增加环境投入,完善治理机制。④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办事。
3、确定合理的游客容量,实行定点、定时、定量旅游
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游客容量应限制在6000人/日之内,最高不宜超过7000人/日,并规定旅游时间不要全年或全天都开放,减少保护区的压力。
4、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教育工作
生态完好,纯净自然。菁盛乡地处大石山区,原始植被保护较好,气温恒定,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红水河流经境内21公里,河道曲折迂回,水流湍急,山峻水秀,水汽充沛。老年人一般很少外出,在屋前屋后劳动,种植玉米、喂养猪羊等,主要饮食是玉米稀饭和苦麻菜,常食野生山葡萄或饮葡萄汁,肉类食物也为自家养殖。老年人生活来源取之于自然,与大自然的生生息息紧密结合在一起。孝道蔚然,民风淳朴。菁盛乡偏离闹市,受物欲的刺激较少,保持良好的民风,有崇尚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家庭和睦。在访谈中,笔者侧重询问了6位百岁老人的家庭情况。这些百岁老人的家庭成员都很关心老人,经常嘘寒问暖,善待有嘉。晚辈都很亲近老人,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是先考虑老人。据王翠全四儿子讲述,2012年春节老人家的后辈全都赶回家看望老人,摆了4桌还坐不下,老人望着这么多子子孙孙笑得合不拢嘴。生态资源开发已具雏形1.宜种植生态经济作物的大石山面积广。菁盛乡将近95%以上的土地是大石山区,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森林资源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占全乡总面积的76.2%。《菁盛乡“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山葡萄、金银花、中草药等生态经济作物。山葡萄、金银花为藤状植物,适合大石山区的地理特征,是保持水土流失,石漠化治理的首选植被。在菁盛乡各个弄场几乎都能发现土生土长的山葡萄,有的已布满整个弄场。在文华村有一株葡萄藤,主干周长1.63米,占地8.7亩,现已被国家林业部、农业部鉴定为树龄百年以上,当地人称之为“千年葡萄王”。2011年这颗葡萄王产葡萄果6000多斤,果实丰满,汁多籽少,酿出的葡萄汁,口感甘甜,清爽顺滑,醇香沁脾,无一点杂味。公司+基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主要由成立于2011年5月的广西大华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首先发起。该公司选址在菁盛乡文华村,距都安县城1个半小时路程,距菁盛乡政府1个小时路程。公司主要致力山葡萄的种植与野生葡萄酒的开发,在以绿色低碳种植模式和有机生态技术集成作为发展的指导方向下,引导农民走出传统的模式种植。2011年起,公司已采用低碳方式开发了28个弄场,39个自然屯,种植了1万多亩野生山葡萄。同时,公司还将利用这种开发模式,延长葡萄产业链,开发葡萄猪、葡萄山庄、葡萄酒庄、葡萄大道等项目,将产业开放式开发,带动农民种植山葡萄,增加收入,治理石漠化。广西大华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进驻菁盛乡后,先后吸引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低碳产业投资中心、中央新华社、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总站、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领导前来视察指导工作。以占领高端市场为主的产品销售方式。据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所检测,菁盛乡野生葡萄富含有4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钙、镁、钾、钠,以及9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锰、铬、锌、钼、硒、锶、锂和铜等。常食这些葡萄可增进食欲,其中的一些酚类物质还能软化血管,减少心脏病的发生。由于山葡萄采用低碳种植,绿色生态,产量不高,要想获取利润,必须采取以占领高端市场为主的产品销售方式。广西大华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将这些山葡萄酿出中高端葡萄酒,以直销模式进入市场,杜绝假货保证质量,控制产量提高知名度。该公司先后与广西水果技术指导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广西农科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广西生物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校达成开发高质量葡萄酒和其他生态产品的合作意向。
菁盛乡长寿生态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前已述及,菁盛乡长寿生态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存在的制约因素。菁盛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利润,以此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推进整乡扶贫开发。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实际状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恶劣的地理环境,菁盛乡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迄今,全乡未有一条连接县城的水泥路,贯穿全境的忻(城)至大(化)二级公路尚未贯通。虽然,最近几年全乡13个村实现村村通公路,但都是简易盘山公路,多处仅容一车通过,山陡路险,下雨经常滑坡坍塌,路面坑坑洼洼,极其难行。即使如此,整个菁盛乡还有多处居住10户以上的弄场没有通公路,全靠两只脚板在石头上行走。红水河虽过境21公里,河深水险,已修了航灯,但通航日期仍是遥遥无期。在都安大化大石山区大会战中,菁盛乡多数处村屯通了电,仍有些自然屯未通电,晚上只能点煤油灯和蜡烛,一些老人至今未过过有电的生活。大多数弄场接受不到手机、网络、电视等通讯信号,在广西大华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驻地打手机,要到后山才有点微弱的天翼3G信号。全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对整个长寿生态资源的开发必然会造成严重制约。(二)经济总量低难支撑大规模开发菁盛乡是广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比例最高的乡之一。2011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061.2万元,财政收入1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70元,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621元,远远低于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整个菁盛乡无一家中大型 企业,自生开发能力相当弱小。这样的经济总量,就是举全乡之力开发长寿生态资源也是杯水车薪,无以为继。而整个都安瑶族自治县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计算,全县有贫困人口32万,未通公路的自然屯多达3380,需修公路7622公里,不通路、行路难的人口达2.65万户12人,单就这一笔开支就足以让县财政捉襟见肘。另外还有10万人饮水困难,33.51万人饮水不安全,3.5万户11.7万人居住危房。就是县政府将整个扶贫资金按乡平均,投入菁盛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况且长寿生态资源的开发所需的周期长和前期投入大。(三)社会投资难以向大石山区倾斜从吸收社会投资来看,都安的投资环境也不理想。据中国人民银行河池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显示,都安全县吸收投资额仅占河池的6.4%,比平均数9.09%低近3个百分点,低于存贷款比率,仅占广西的0.27%。按人均计算,整个都安吸收投资额最低,吸收投资的环境最差。目前,整个广西的投资取向偏向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城市,这四个城市吸收将近全区一半以上的投资额。另外,桂林、柳州、玉林、梧州等地的抢先开发,也成为吸收投资的热土。2011年,河池市吸收投资额仅占全区14个地级市的4.9%,远低于平均数,与经济总量相匹配。可见,不管是政府的扶贫资金还是社会投资,都很难倾向菁盛这一大石山区。如此低的吸收投资能力,对实施长寿生态资源开发造成很大的障碍。(四)来自同区域同资源优势的竞争目前,长寿生态资源的开发在整个河池乃至全广西都形成了气候,单就葡萄酒这一产品来说,在河池就有都安密洛陀、罗城山野等成熟品牌,并且都是采取山葡萄、毛葡萄为原料,占据了中低高端市场。在200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王五一研究员等勾画的“巴马—都安—东兰”长寿带上,巴马抢占先机,且获得了“世界长寿之乡”的称号,先后开发百魔洞、水晶宫、长寿村等旅游项目,每年能吸引上百万的游客,几十万的候鸟人来巴马度假休闲。开发出矿泉水、山茶油、香猪等长寿产品,并形成了长寿资源开发产业链。整个长寿产业的产值占全县GDP近90%,长寿资源开发在巴马已形成气候,并逐渐完善和成熟。同时,东兰也为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积极准备。除此之外,在广西还有东兴、昭平、岑溪等县申报获得了“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这些被认定的“中国长寿之乡”的县必然会在长寿产品、生态旅游方面大做文章,吸引消费者,对地处边远的菁盛乡开发长寿资源开发带来很大的冲击力。
菁盛乡长寿生态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一)开发特色生态产品,走特色扶贫路菁盛乡要在交通不便、资金有限的的情况下进行资源开发,需要吸引像广西大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这样致力于大石山区扶贫开发的企业,实施进乡驻村式开发。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开发模式,利用好市县扶贫办、水果办、农业局等对山葡萄种植的优惠政策,发动各村屯大力种植山葡萄、金银花等,喂养葡萄猪,并与公司签订合同,订单收购,保障农户利益。在积累一定的种种养殖经验后,可以对山葡萄、金银花、葡萄猪等产品进行研发,开发出化妆品、保健品、生物制药、生态食品、长寿食品等。将全乡的特色产品统一包装上市,走特色扶贫路。(二)用文化包装资源,提升整体知名度菁盛乡虽然偏居大石山区,仍有其独特的文化韵味。除前面提到的百岁老人、千年葡萄王、红水河风光秀丽的几道湾外,还有匹夫关、灭瑶关、刁坳关、弄美关、娘娘关五大雄关,这些雄关都是古代战场,记述着当年的刀光剑影,其架势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度和雄姿。另外,菁盛乡人才辈出,当今全国知名、广西着名的作家凡一平、陆汉魁就生于斯、长于斯,另有像蓝志流、蓝宝华这样的作家多达20人,菁盛算得上是个名副其实的作家之乡。菁盛虽然贫穷落后,但投资教育矢志不渝,先后有2人考入清华大学,每年上一本线都有若干人。长寿生态资源的开发就要好好利用这些文化优势,进行产品包装,要利用百岁老人、千年葡萄王等特色资源实施产品开发,增加文化内涵;要极力宣扬红水河的三道湾秀美风光,并组织知名人士对其命名,设立观光台;要挖掘五道雄关的前世今生,探寻挖掘曾在雄关发生的历史故事,增加历史厚度;要利用作家、大学生群大肆宣扬菁盛的各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介绍引进投资,提高整体知名度。(三)利用好各项政策,整合资源竞争力对于新一轮扶贫开发,上至国务院、自治区、河池市委市政府、下至都安县都出台了很多政策,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扶贫工作做了系统的部署。菁盛乡党委、政府要积极研究这些政策,利用政策的优势,极力地争取扶持资金,将辖区的公路、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要做好协调工作,早日实施忻(城)大(化)二级公路的全线贯通。特别是要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2015年石漠化整合治理工程工作方案》进行解读,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开发大石山区,治理石漠化。同时,还要研究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配合自治区、市、县实施红水河生态旅游基地的开发,争取将境内红水河的三道湾列入生态旅游项目,同步开发。除此之外,还要对周边的交通情况布局进行研究,如河池到南宁的铁路,都安到河池的高速公路建设,西江航道的开发等,切实按照交通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四)在开发中竭力保护好长寿生态资源长寿生态资源是菁盛乡实施脱贫致富的两大筹码,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要保护好,实施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要全乡弘扬孝道,对9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定期身体检查,建立百岁老人档案。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会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才会有良好的产出功能和开发的潜力,因此长寿生态产品开发和生态 环境保护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必须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可持续发展型的转变。菁盛乡自然环境十分脆弱,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对项目的选址、用水用电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要在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把自然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而产生的自然更新能力做为生产力的有价要素加以保护、培育和利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换增值。
结束语
菁盛乡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但只要菁盛乡党委、政府能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心,有像广西大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这样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入驻投资开发,借助其自身的各项优势,保护好生态资源,利用好各项政策,菁盛将会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扶贫攻坚道路,为广西大石山区新一轮扶贫工作提供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女性文化 生态资源 文化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68-01
纵观中国艺术发展史,可以看到,作为民族文化精髓的“和合”文化在不同阶段的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但是,现代以来人性遭遇到零散化、空洞化、幽暗化甚至游戏化,问题多多,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一种掠夺、占有,在艺术接受方面人们忽视了经典文本所体现的“和合”文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倡导和建构生态女性文化批评,不仅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目前的形势下,建构“生态女性文化批评”,既有中国几千年丰富深厚的本土思想资源可以挖掘,又有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资源可以引进,其学派建构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民族丰富的本土生态资源加以厘定。
一、深刻的本土生态哲学资源
古代中国很早就对天、地和人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产生了朴素的辩证自然观,这就是“阴阳”和谐的有机自然观。所谓阴阳,就是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消长的因素构成的。这种阴阳和谐观念在《周易》、《老子》和《国语》等著作中都有记载,尤其在《周易》中对这种“阴阳”和谐的有机自然观进行了详细表述。比如《周易·系辞上传》上就有记载,“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种“阴阳”和谐的有机自然观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的生态观是一种自然生态观。老子在《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说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推崇的“道”就是自然界自身的规律。儒家学说则是一种伦理生态观。《中庸》主张“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孟子·尽心上》进一步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提倡把人类之爱扩展到对自然物之爱。
二、丰富的本土生态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很早就有生态意识,中国文化重生、贵和富有诗意。所谓重生,就是指“以生命为重,不仅注重人生,也珍惜自然界的生命。”荀子就指出,人不仅要珍视自己的生命,还应推已及人,珍视他人、他物及天地间的一切生命。他在《荀子·礼论》中明确提出,“礼有三本:大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
贵和是指以和为贵。“贵和,以和为贵,不仅注重人伦和谐,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里的‘和’,也就是中国古代哲人自然观与社会观的生命化成为的“和合”文化。”孔子就倡导“和为贵”(《论语·学而》)。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精神,就是中和的人格精神——直道中行、刚柔相济、外圆内方等等。《论语》中较为直接说到中和的人格精神的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等等。
老子在《老子》(第42章)中提出,“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和”,就是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管子曾直接提出过“和合”的概念,“蓄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管子集校》第12章)。除此之外,墨子、荀子等人也曾提出过“和合”的概念。
三、精辟的本土生态经济资源
尽管在经济方面,中国古代没有像在哲学和文化方面提出那么多观点,但是还是有学者很早就深入到这一领域进行了探索,阐述了一些精辟的见解,丰富了本土生态经济资源。早在春秋时候,管子、孟子等就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思想。管子在《管子·八观》中曾说,“山泽虽广,草木毋禁;壤地虽肥,桑麻毋数;荐草虽多,六畜有征”,结果将“闭货之门”。孟子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同时段的人们都在关注着生态经济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孙兰明确提出要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观点,“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如果人们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那么,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其结果是“鲜不为患”。
课题来源: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视阈下河北女性艺术研究”(项目编号:HB11YS035)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李国平,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通讯作者:郭江,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区生态补偿。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编号:12&ZD072)。
摘要从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和政府财政支出两个角度探讨能源资源开采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补偿费偏少的问题。煤炭企业每开采1 t煤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约为11.12-12.9元,最多只能补偿因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的1/3,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远远低于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的水平要求。能源资源富集区地方财政的生态环境支出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难以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治理经费所占比重偏小,限制了生态环境治理经费的支出;另一方面,现行财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地方财政增收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导致地方财政支出资金来源不足,造成地方财政不能满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要求。最后,从明确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的原则、改革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税费体系、增强地方财政的增收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完善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费来源渠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治理;补偿费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042-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07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开采,往往都是以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为了有效地矫正能源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现象,通常采取生态补偿的手段使这种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生态环境补偿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实践多属于“抑损”型的生态补偿,是获益的经济系统对受损的生态环境系统的补偿[1]。恢复治理因资源开采破坏的生态环境,需要大量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作为保障。当前我国能源资源富集区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主要来自来两个途径:一是资源开采企业上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二是政府财政拨款。但是补偿费远不能满足资源开采带来的巨大生态环境破坏[2]。生态环境补偿费的不足,直接导致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进一步研究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本文以榆林市作为研究对象。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拥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随着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截止到2010年,榆林市煤炭采空区达499.41 km2,每年新增70-80 km2;已塌陷118.14 km2,每年新增30-40 km2。至2007年,榆林市因煤矿采空区塌陷造成2 805户、9 585人受灾,损毁房屋4 500多间、耕地2.4万多亩、林草地65 800多亩;湖泊由煤田开发前的869个减少到79个。目前,榆林市的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未达到治理的要求,其中生态补偿费不足是影响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结合榆林市的实际情况,从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和政府财政两个角度探讨能源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偏少的问题及对策。
1能源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分析1.1能源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
我国能源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主要有两类,一是生态环境治理费,二是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生态环境治理费属于事后行为,能源资源开采企业缴纳生态环境治理费后,政府将代替企业承担起生态环境治理的责任。征收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属于事前行为,该行为一方面能够激励企业认真履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以获得保证金的全额返还;另一方面,约束企业规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责任的行为,使其为忽视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付出代价。虽然,生态环境治理费体现了“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使得能源资源开采企业为自己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买单,但是,能源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往往治理难度大、周期长,甚至有些破坏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企业上缴的生态环境治理费可能不能满足整个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的费用开支。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作为生态补偿费的有效补充,能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企业参与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行为。生态环境治理费和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能够从事前、事后两个阶段,有效地保证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的完成。
根据各级政府部门的规定,榆林市煤炭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主要涉及以下名目:水土流失补偿费、煤炭矿井废水处理费、煤矸石排污费、地表塌陷补偿费、煤炭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等。具体标准见表1。
综上,榆林市每开采1 t煤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为11.12-12.9元。
李国平等: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1.2能源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破坏的损失水平
李国平等[3]根据煤炭开采给当矿区大气、水、土壤、植被等造成污染破坏的统计资料,以2003年为计算口径,估计出陕北地区平均每开采1 t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约为34.63元。茅于轼、盛洪和杨富强[4]以2005年为计算口径,估计全国开采1 t煤炭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约为69.47元。吴文洁和高黎红[5]从环境污染损失和生态破坏损失两个方面对榆林能源资源开采的环境代价进行估算,得出,2008年榆林地区平均每开采1 t煤炭会带来约 78元的生态环境破坏损失。
本文以2009年为计算口径,分别对李国平等、茅于轼等、吴文洁等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折算,得出他们三人的估算值分别为:41.40元/t、78.52元/t、77.45元/t。需要指出的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破坏状况的估计的复杂性、计量数据收集的难度和计量方法的差异,是引致以上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
1.3能源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与生态环境破坏损失价值的比较从当前榆林市煤炭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标准来看,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远远小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损失价值。如果以李国平等估算的生态环境破坏
表1榆林市煤炭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
Tab.1Compensation paid by coal mining
enterprise in Yulin City
项目
Item征收标准
Collection
standards依据
Basis生态环境
治理费水土
流失
补偿费5元/t2009年实施的《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得知陕北地区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的标准:原煤5元/t、石油30元/t、天然气0.008元/m3。矿井
废水
引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尤其是生态旅游市场的增长更为显著。而湿地生态旅游作为我国现代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湿地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社会里经济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湿地生态旅游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必须重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合理的开发资源。
一、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湿地是指人天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我国湿地面积达到了6600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目前已建立900多个湿地公园,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丘陵到高原山区,从沼泽湖泊到河流海岸,湿地面积分布广,湿地资源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多彩,而且经济价值高,开发潜力大[1]。
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湿地面积广,湿地资源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多彩,大力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采用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片面的追求效率,忽略了资源的保护,从而值得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影响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人口、经济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必然,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是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才能带给人们更好的旅游环境,从而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
三、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题
(一)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
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许多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大兴建设,乱砍乱伐,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堆积,严重破坏了湿地自然景观,使得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二)环境污染加重
我国经济增长一直采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向环境中大量的排放污水、废水,这些污水、废水直接或间接的流入到湿地,使得湿地环境遭到破坏,湿地生物物种不断减少。
四、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一)加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宣传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的保护意识低,没有认识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故此,相关部门应当加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利用网络、广播、报纸等途径向人们传达湿地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要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教育与宣传工作下达给旅行社,从而调动广大人们群众参与到湿地旅游资源保护工作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更好地保护湿地旅游资源,为人们以及湿地生物物种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部门可以打造明星效应,将本地区的特色宣传出去,从而更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旅游[3]。
(二)实行分区管理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向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然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不合理的开发势必就会造成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就当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行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对质允许观光的地区要限制游客进入该区域。另外,湿地生态旅游地区还可以采取定时、限量放人的方式来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保护[4]。
(三)加大开发力度
在现代社会里,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湿地生态旅游地区应当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旅游。首先,要结合湿地生态旅游地区的特点来完善公共服务,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其次,要完善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在各景观带的框架结构上可以选择节点进行开发,完善交通线路。另外,要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景区内为游客提供语言导航,从而带给游客全方位的旅游体验[5]。
(四)打造特色,走品牌化道路
随着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湿地生态旅游地的选择性也越来越大。相比较而言,那些有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地区更容易引起游客的旅游欲望。故此,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善于打造属于本地区的旅游特色,将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融入进来,从而更好地吸引游客,如,开发亲子旅游项目、结合当地的特点举行一些特色活动等。
五、结语
[关键词] 生态旅游;现状;原则;开发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3-0091-03
[作者简介] 唐 莉,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湖南 永州 425200)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生产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弛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论证,方能投产。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三大类。(如表1)
三、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母庸置疑,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2194个(列为国家级的243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26个。各类森林公园1900多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627处。这些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人们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只修到2000多米,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
3.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只有按照旅游经济活动的规律进行,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为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1.永续利用原则。“永续利用”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使人类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但顾及到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顾及到不对后代人进一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策略。尽管它不意味着为后代和将来提供一切,造就一切,但它却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2.保护性开发原则。针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应体现的总的原则是: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开发取得收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否决权。
3.特色性原则。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4.协调性原则。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整个生态区的环境相协调,既有利于突出各旅游资源的特色,又可以构成集聚旅游资源的整体美,使游客观后感到舒适、自然。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也追求效益最大化,但这个效益不仅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必须高度地协调统一。而当三者出现矛盾时,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一切为指导原则,即经济效益必须从属于上述两种效益。
五、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措施
生态旅游资源要开发、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游客太多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其主要开发措施如下:
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森林公园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她以神奇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园的风姿,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1900多处,年吸引游客达2亿多人次。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资源得以正确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
2.统一规化、有序开发。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在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另外,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等。
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在开发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生态环境质量会严重下降,使生态旅游无法开展,而且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大植树、种花、种草力度,尽快提高森林和绿地的覆盖率,力争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编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规划。应对应有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从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的开发。应建立各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各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
3.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生态旅游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弊大还是利大,这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发旅游,而是取决于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制。因此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
4.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我们应多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一是要突出特色,二是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此建立新型的生态旅游市场体系,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5.提高参与性,改变单一的观光结构。在21世纪中,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
6.完善逗留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开发。
7.加强生态旅游研究和人才的培养。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程道品,阳柏苏.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评价[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2).
[2]吴章文,孟明浩.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探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1).
[3]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3).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计算方法
1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目的和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分配问题,致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表现出类似上述的各类自然生态问题。为根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制定并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生态环境用水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研究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对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区域间、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需考虑的几个指标:①河流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河道内应保证60%的水质达标水量,流量减少会直接影响其生态功能。人类为维持生活、生产和生态的河道外用水,一般不应超过河流径流量的40%;②湖泊的面积与水量:城市水体面积的比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是城市生态的重要指标。采用河湖占城区面积比来反映城市水生态状况;③湿地指标:湿地面积比率反映了湿地影响的大小。以湿地面积、湿地水体面积和湿地比率作为衡量湿地状况的指标;④地下水指标:地下水位直接反映了地下水储量,如果地下水位很低,不仅不能补给地表水,而且湿地和河流就很难蓄住水,地表植被也难以生长。抽取地下水后,地下水位应不低于保持原植被的水平,更不能造成地面沉降;⑤水质指标:水质状况决定了水体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和发挥功能的大小,污水危害生物的生存,降低水的生态功能。水体水质是反映水体好坏的定量体现;COD是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实现“总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污水处理率反映了污水治理的程度,决定着进入水体污染物的总量。流域排污总量,应在河流径流量的1/40以内,以达到自然稀释,超标的一定要达标排放。
3湿地生态环境用水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但关于湿地生态环境用水的核算,还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目前关于湿地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核算,大多参照河流生态环境用水进行核算。如湿地基本生态环境用水量,可采用湿地的陆面和水域蒸发量代替。
4回补超采区地下水生态环境用水量
在地下水超采区,用于保护与恢复地下水位所用水量即为回补超采地下水生态环境用水量。1993年世界银行的水资源政策文件明确了地下水可再生性维持的标准,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决不能超过地下水补给量,但缺乏有关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确定标准,因此计算比较困难。
(1)全局出发,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主要目标就是协调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保证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实质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水的分配效率,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合理解决各部门和各行业(包括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竞争用水问题。
(2)建立健全水权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用水的权属管理:在过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下,水资源使用成本近乎为零,挤占生态环境用水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水资源任意开发利用,很难避免无序侵占和浪费。当水资源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其使用价值相应提高,这就更加剧了资源的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而这种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更加明显,如河道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等。
水权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利于明晰用水者的权益界定。特别是生态环境水权的确立及其水权主体的明确,则将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用水,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从国外经验看,生态环境水权通常由政府机构监管或由专门成立的非政府公共机构享有。南水北调水资源的分配为调整界定初始水权、确立生态环境用水权提供了最好的契机。而这一水权,在初期可以暂时由流域机构等各级水权管理机构分级监管,待时机成熟后再转入特定的公共机构。
此外,水权制度的引入,可以改变过去取水许可以一次性授权水量分级标准而不控制总量的弊端,真正实现由流域机构统一管理水权,并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际水权管理权限的划分等法定程序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相应的水权,必要时省也可以通过市(地区)际水权管理权限的划分等法定程序授权市(地区)分级管理各自的水权:从而,在总量上控制、限制和避免超量用水,真正保障生态环境水权名实相符。
(3)实施水资源分类分级优化配置管理:目前,在流域内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下,水资源的管理方式较为粗放。首先,从水资源的特性上看,尚未将可更新的水资源(如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与难以更新的水资源(如更新时间达千年以上的深层地下水)加以区别对待,也未将可以导致地面沉降、含水层破坏的承压水超采与一般潜水超采相区别。这实际上模糊了生态环境破坏成本,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今后的水资源管理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以及承压水超采的限制,一方面在取水(水权)许可中严加限制,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水资源费等手段提高取水成本。
其次,在流域水管理中还有必要建立鼓励水资源优质优用,污水监管的管理模式。如,一般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农业用水标准的,可以再利用;农业回归水经过必要的处理后,还可以进一步用作湿地、河口冲淤等生态环境用水。而水资源优质优用的目的,则是通过对不同水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可利用水量。其关键在于,污染的控制方式。一方面,需要通过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总量,促进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生态环境污染,提高水资源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合理利用导污、治污、天然降解等治污手段,最大限度地合理提供生态环境用水。
此外,还应注意到,由于流域生态环境破坏积重难返,生态环境的恢复必定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因此,选取合适的治理恢复目标极其重要。从用水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分析,上游生态环境用水是最容易获得和保障的;河流的排盐、排沙及鱼类泅游等功能的恢复、河口冲淤平衡的实现以及河口生态恢复则可能需要数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5结语
生态环境用水还是一个新近提出来的新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需要。但对于“生态环境用水”的内涵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这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目前,生态环境用水量分析和计算方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需要加大其研究力度,提高生态环境用水量分析的合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衷平,杨志峰,崔保山,等.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5,(8).
[2]赵斌,董增川,徐德龙.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分质供水及模型[J]人民长江,2004,(2).
[3]胡永宏.综合评价中指标相关性的处理方法[J]统计研究,2002,(3).
[4]赵翔,崔保山,杨志峰.白洋淀最低生态水位研究[J]生态学报,2005,(5).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物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量
中图分类号 F0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2-0167-08
生态足迹自20世纪90年代初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1]首次提出,Wackernagel[2]对模型进行改进以来,其应用范围从国家尺度发展到县域尺度[3],逐步延伸到旅游[4]、温室气体排放[5]、交通运输[6]等领域。WWF 2000年起每两年一次《Living Planet Report》,对各国生态足迹进行报道,是国际评价各国发展可持续性现状的权威报告[7]。传统生态足迹基于消费,供给和贸易,但贸易在计算中往往因缺少数据而难以涉及,因此,熊德国等[8]提出生产性生态足迹的概念,它指一个区域每年从生态系统中实际取得的生物产量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面积,真正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压力。2007年,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的总体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准[9],为了平衡省内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鄂西生态圈构建也于2008年提上日程[10]。两型社会和生态圈的构建,其根本在于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用生物资源(生产性)生态足迹对湖北省17市州1998-2008年的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及其组成进行了计算,以期为湖北省“两圈”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100 km左右为半径,呈放射状分布的城市群,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九城市。圈内的人口占全省的50.4%,面积占全省的33%,经济总量则占全省的60%,工商业主要指标占全省的57%-60% (2004年)。鄂西生态圈,指由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构成的圈域;该圈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最大的水电基地,是湖北省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该圈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依托富集生态资源发展可持续经济的后发优势。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使用的数据包括1998-2008年的湖北省17市州农、林、牧、渔业生物资源生产量[11-12],耕地变动数据[11],土地利用数据[13],人口变动数据[11],国土面积数据[11],湖北省部分生物资源单位面积生产量数据[11],中国相关生物资源单位面积生产量数据[14],世界相关生物资源单位面积生产量数据[15]和湖北省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分布及面积[16]。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数据分析及图表制作,采用MapInfov8.5进行专题图绘制。
何伟等:湖北省“两圈”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2期2.1 生物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2.1.1 基本模式
生态足迹是将资源消耗量按照区域的生态生产能力分别折算成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六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Aj,计算方法如式(1):
Aj=eFj∑ni=1CiEPi=eFj∑ni=1(Pi+Ii-Ei)EPi(1)
式中: Aj―第j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hm2,其中j=0,1,2,3,4,5分别代表以上六种土地类型;EPi―第i类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t/hm2;Ci―第i类产品的资源消费量,t;Pi―第i类产品的资源生产量,t;Ei―第i类产品的资源出口量,t;Ii―第i类产品的资源进口量,t;eFj―第j类土地类型的均衡因子;n―该土地类型所涉及的产品数目。
2.1.2 应用模式
生态足迹所涉及到的“全球公顷”往往不适于较小区域生态足迹的计算,因此,研究者提出了“国家公顷”[17],“省公顷”[18]。本文研究尺度为市州级别,采用“省公顷”更符合实际(见表1)。生态足迹包括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能源生态足迹及贸易所产生的生态足迹,本文仅就生物资源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of biological resource,EFBR)进行计算,如下:
EFtotal=∑4j=1Aj=∑4j=1∑ni=1eFj×PiEP1(2)
式中:Aj―同上,分别是可耕地、牧草地、林地和水域。
2.2 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模型
本文的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ecological capacity of biological resource,ECBR)舍去化石能源地和建设用地,包括其他4种类型,其中生物多样性用地与各地区国土面积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ECtotal=(1-bd)∑4j=1ECj=(1-ARAL)∑4j=1aj×yFj×eFj(3)
式中:aj―第j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实际面积,hm2,分别是可耕地、牧草地、林地和水域;yFj―第j类土地类型的产量因子,这里取由“省公顷”计算得到的1998-2008年各市州土地产量调节因子;eFj―均衡因子,同前;ECj―第j种土地类型的总生态足迹,hm2;ECtotal―4种土地类型的总生态足迹,hm2;bd―保护生物多样性而排除的生态用地面积比例,%;AR―该地区自然保护区所占国土面积,该值既可是实际值,也可是预估值,hm2;AL―该地区国土面积,hm2。
2.3 人均生态足迹
将总生态足迹除以其总人口数,即为人均生态足迹(EFBR per capita,EFBRC),如此可得人均生态承载量(ECBR per capita,ECBRC),如式(4)和(5)。
EF=EFtotal/N(4)
EC=ECtotal/N(5)
式中:EF―人均生态足迹,hm2/cap;EC―人均生态承载量,hm2/cap;N―人口数量,cap。
3 结果与分析
3.1 武汉城市圈生物资源生态足迹(EFBR)及其组成
圈内各市州耕地足迹所占比例均最大,牧草地足迹比例最小;武汉城市圈水域足迹占全省的比例达到55.1%(11年均值)。各市州11年来的EFBR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除孝感和黄冈外,其他市州变化不大(见表2),其中黄冈市EFBR变化最大,极差为4.89×105 hm2;鄂州最小,极差为9.87×104 hm2。9市州中,黄冈的EFBR最大,它的耕地足迹大于其他圈内市州,水域足迹和林地足迹也较大。孝感EFBR排名第二,其耕地生态足迹也位列第二。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同时也是武汉城市圈的核心,EFBR排名第三,其水域生态足迹在圈内最大,占全圈比例达21%(11年均值)。咸宁的EFBR次于武汉,其林地足迹(1.42×105 hm2,11年均值)大于黄冈林地足迹(1.24×105 hm2,11年均值),对其林地足迹贡献较大的是木材采伐,该市林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61.98%,在全圈中木材采伐量最大。黄石、仙桃、天门、潜江的足迹值相当,鄂州最小(见表2)。综上所述,武汉城市圈EFBR组成以耕地为主,其他生态生产性用地足迹比例较小,足迹值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3.2 武汉城市圈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ECBRC)
生态足迹为地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作用总体程度的评估,往往受到当地生态环境及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限制。ECBRC可以反映当地的生态生产性用地的生态效率,即一个人需要多少地才能维持生存与发展。1998-2004年,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孝感、天门ECBRC值较均小于省均值,2005年以后,只有武汉和黄石ECBRC值仍小于省均值(见表3),一直维持在0.05-0.15 hm2•cap-1之间;2005年前,黄冈、天门、鄂州和孝感的ECBRC值保持在0.10-0.15 hm2•cap-1之间,2005年后,在0.15-0.20 hm2•cap-1之间;咸宁ECBRC值2000年前保持在0.10-0.15 hm2•cap-1之间,2001年起在0.15-0.25 hm2•cap-1之间;仙桃1998-2003年的ECBRC值保持在0.15-0.20 hm2•cap-1之间,2004年下降到0.10-0.15 hm2•cap-1之间,但2005-2007年在0.20-0.25 hm2•cap-1之间,2008年在0.25-0.30 hm2•cap-1之间;潜江11年的EFBRC值均大于省均值,2005年后甚至大于0.25 hm2•cap-1。武汉城市圈整体的ECBRC值小于省均值,人均对土地面积的占用最小,但近几年的ECBRC呈增加趋势。
3.3 武汉城市圈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ECBR)
黄冈武汉城市圈ECBR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见表3),2004年达到最大值,为4.58×106 hm2,根据各市州11年的平均ECBR大小对市州排序为:黄冈(1.05×106 hm2)、孝感(8.08×105 hm2)、武汉(7.13×105 hm2)、咸宁(5.60×105 hm2)、天门(2.42×105 hm2)、黄石(1.76×105 hm2)、仙桃(1.55×105 hm2)鄂州(1.49×105 hm2)、潜江(1.28×105 hm2)。按式(3)计算保护生物多样性用地比例,我省保护生物多样性用地比例为5.45%,武汉城市圈该比例为3.12%,武汉城市圈达到省比例的市州有鄂州和仙桃,鄂州的该比例达到了23.81%,其他市州低于该值,咸宁、天门、潜江的该值为0(2006年底)。在保护性用地比例目标一定的情况下,各市州才能得到真实的ECBR,因此,各市州应该从保护本地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制定适合本市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用地比例。
3.4 武汉城市圈生物资源生态赤字(盈余)
生态赤字(盈余)是衡量发展可持续的标准之一,当生态足迹-生态承载量>0时,出现赤字,反之出现盈余,武汉城市圈1998年出现生态盈余,并逐年增大,2005年出现生态赤字,并呈增加趋势。近年来,仍有生态盈余的市州是武汉、孝感、咸宁,出现生态赤字的市州是鄂州、黄冈、天门;一直维持较高赤字的市州是黄石、仙桃和潜江(见表4)。
3.5 鄂西生态圈生物资源生态足迹(EFBR)及其组成
鄂西生态圈除神农架外其他各市州的EFBR均较大(见表5),水域足迹和林地足迹在该圈均占到很大比例,且总量对全省的贡献很大,11年平均值显示,该圈水域足迹和林地足迹分别占全省水域足迹和林地足迹的45.6%、86.9%,牧草地足迹仅为0.8%。各市州EFBR整体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各市州近11年来的EFBR均有较大变化,其中,荆门的EFBR变化最大,极差为8.64×105 hm2;神农架的变化最小,极差为6.25×104 hm2。襄樊的EFBR最大,其耕地足迹变化不大,林地足迹大于圈内其他市州,且逐年增加,水域足迹较大,但占总足迹的比例较小(3.9-8.2%);荆门排第二,林地足迹逐年增加,并接近耕地足迹所占比例;荆州的EFBR总量排第三,足迹贡献主要来自于水稻、油料、水产品、板栗;十堰、随州列于四、五位,十堰林地覆盖率达51.6%,其核桃、油桐籽等产量居于全圈之首,随州水域足迹占全圈水域足迹的三分之一,为全圈最大,占全省水域足迹的六分之一,为全省最大;宜昌的非耕地足迹占其总足迹的70%以上,这与该市境内有山区、平原、丘陵的格局有关,恩施自治州地貌与宜昌类似,不适合水稻等作物生长,但该市薯类产量居于圈内首位;神农架为圈内乃至省内开发最小,人类足迹值最小的区域。鄂西圈生物资源丰富,土地广大,其EFBR占全省比例为59.1%(2008年)。
3.6 鄂西生态圈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ECBRC)
2000年以来神农架和十堰EFBRC值小于省均值,而其他六市州大于省均值。神农架的ECBRC为省内最大,ECBRC值一直大于0.3 hm2•cap-1之间;十堰除1998和1999年小于0.15 hm2•cap-1,2000-2007年一直在0.15-0.20 hm2•cap-1,2008年在0.20-0.25 hm2•cap-1之间;荆州11年以来均小于0.15 hm2•cap-1,2001年起在0.10-0.15 hm2•cap-1之间;随州一直大于0.20 hm2•cap-1,2006年起人均值大于0.30 hm2•cap-1;恩施于2001年,2003年人均值大于0.15 hm2•cap-1外,其他年份均小于该值;宜昌的ECBRC除2004年外一直在0.05-0.15 hm2•cap-1之间;襄樊ECBRC逐年增加,一直大于0.15 hm2•cap-1;荆门ECBRC一直维持在较高数值,一直大于0.25 hm2•cap-1。鄂西生态圈整体的EFBRC值大于省均值,人均对土地的占用较大。
3.7 鄂西生态圈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ECBR)
宜昌鄂西生态圈ECBR整体呈增高趋势(见表4),根据各市州11年的平均ECBR大小对市州排序为:宜昌(4.11×106 hm2)、十堰(2.16×106 hm2)、襄樊(1.64×106 hm2)、荆州(1.26×106 hm2)、恩施(1.16×106 hm2)、随州(6.69×105 hm2)、荆门(6.02×105 hm2)、神农架(3.38×105 hm2)。鄂西生态圈保护生物多样性用地比例为6.64%,圈内达到省比例的有十堰(14.48%)、襄樊(6.38%)和恩施(6.24%),其他市州低于该值,荆门为0,鄂西圈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其生物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是湖北省、华中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巨大的基因库,但本圈仍应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比例,为开发生态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创造物质基础。
3.8 鄂西生态圈生物资源生态赤字(盈余)
鄂西生态圈1999年以来保持很高的生物资源生态盈余,并且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2004年盈余值逐渐减小,以后均小于2003年水平。保持生态盈余的市州是十堰、荆州、宜昌、恩施和神农架;出现过生态赤字的市州是襄樊、随州;一直保持生态赤字的市州是是荆门(见表4)。
4 结 论
武汉城市圈生物资源生态足迹组成以耕地为主,各市州生物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小于省均值,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先升高后降低,各市州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由大到小排序为:黄冈、孝感、武汉、咸宁、天门、黄石、仙桃、鄂州、潜江,生态赤字呈增大趋势;鄂西生态圈林地足迹占主要地位,其总量对全省的贡献较大;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大于省均值,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呈增高趋势,各市州由大到小排序为:宜昌、十堰、襄樊、荆州、恩施、随州、荆门、神农架,一直保持很高的生物资源生态盈余,但盈余值有减小的趋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Rees W E.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 [J]. Environment Urban,1992,4:121-130.
[2]Wackernagel M, Rees W E.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M]. Gabriola Island, B C, Canada: 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 61-83.
[3]Bicknell K B, Ball R J, Cullen R, et al. New Methodology For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New Zealand Economy [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8, 27 (2): 149-160.
[4]Gossling S, Hansson C B, Horstmeier O,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as a Tool to Assess Tourism Sustainability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 43 (2-3): 199-211.
[5]Bastianoni S, Pulselli F M, Tiezzi E. The Problem of Assigning Responsibility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4, 49 (3): 253-257.
[6]Chi G Q, Stone B. Sustainable Transport Planning: Estimat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Vehicle Travel in Future Years [J].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ASCE,2005, 131 (3): 170-180.
[7]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 Living Planet Report 1998-2008 [OL]. 省略/ news_facts /publications/living_planet_report.
[8]熊德国,鲜学福,姜永东. 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 [J]. 地理科学进展,2003,(6):618-626. [Xiong Deguo , Xian Xuefu, Jiang Yongdong. 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 Applied to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3, (6):618-626.]
[9]张毅, 周立耘,王伟健,等.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N].人民日报, 2007/12/17(006). [Zhang Yi, Zhou Liyun, Wang Weijian, et al. Wuhan City Circle and the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City Group Approved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rea [N]. People’s Daily , 2007/12/17(006).]
[10]徐和平,李彦睿,张莹. 加快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N]. 湖北日报,2008/08/15(001). [Xu Heping, Li Yanrui, Zhang Ying. Accelerate the Ecocultural Tourism in Western Hubei Circle Eonstruction [N]. Hubei Daily, 2008/08/15(001).]
[11]湖北省统计局. 湖北统计年鉴(1999-2009) [G].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9. [Hubei Provincial Bureau of Statistics. Hubei Statistical Yearbook (1999-2009) [G].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1999-2009.]
[12]湖北省统计局. 湖北农业统计年鉴(1999-2009) [G].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9. [Hubei Provincial Bureau of Statistics. Hubei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Yearbook (1999-2009) [G].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1999-2009.]
[13]湖北省土地管理局. 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M]. 武汉: 1997.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Hubei Province [M]. Wuhan: Survey on Land Use of Hubei Province, 1997.]
[14]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9) [G/OL]. stats.省略/tjsj/ndsj/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1999-2009) [G/OL]. stats.省略/tjsj/ndsj/.]
[15]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FAO Databas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G/OL]. faostat.省略/site/339/default.aspx.
[16]中国环境保护部. 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OL]. datacenter.mep.省略/main/ dbCenterDataList.do?tableName=ZHB_T_NEW_RESERVES_MAIN.[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ist of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L]. datacenter.mep.省略/main/ dbCenterDataList.do?tableName=ZHB_T_NEW_RESERVES_MAIN.]
[17]顾晓薇,王青,刘建兴,等. 基于“国家公顷”计算城市生态足迹的新方法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295-298. [Gu Xiaowei, Wang Qing, Liu Jianxing, et al. New Method of Urban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 based on “National Hectare” [J].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5,(4):295-298.]
[18]冯娟,赵全升,谢文霞,等. “省公顷”在小城镇生态足迹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省晏城镇生态建设为例 [J]. 地理科学,2008,(2):209-213. [Feng Juan, Zhao Quansheng, Xie Wenxia, et al. Applied Research of “Province Hectare” in Analysis for Small Towns’ Ecological Footprint:a Case Study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Yancheng town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8,(2):209-213.]
[19]胡鸿兴,何伟,沈虹,等.湖北“两圈”区域发展可持续性评价与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4):351-359.[Hu Hongxing, He Wei, Shen Hong, et al.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ircles”in Hubei Province[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0,(4):351-359.]
Dynamic 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Biological Resource:
a Case Study of the “Two Circles” in Hubei Province
HE Wei1,2 HU Hongxing2 SHEN Hong1 WANG Yu2 XU Fuliu1
(1.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导向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目前,生态旅游己成为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并被誉为绿色旅游。
生态旅游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二者相结合的角度考虑,实际上是保护大自然,实现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形式。与传统旅游相比,具有投入低、效益高、环保性和自然性等特点。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保护农村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发挥生态效益,同时也可进一步为农村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真正发挥绿化在文化教育、科学考察、卫生保健、环境教育、旅游观光上应有的功能,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脱贫致富。
生态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现在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区都有以当地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的例子。深刻认识生态旅游在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发展,对其生态价值、社会价值进行全面估量是十分必要的。笔者通过考察麦秸沟流域资源条件,分析其发展旅游的优势,并采用生物游憩资源分析和风景资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从而预测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以期对各地农村生态旅游区建设规划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时也希望能给其他尝试开展农村生态旅游的地区提供借鉴,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麦秸沟流域位于陕西省泾阳县北部的龙泉乡刘德村(108。51~108。54E,34。4115~34。4145N),流域面积860km,属于泾河水系二级支流,为土石沟壑区,海拔高程593~452m,相对高差1401TI左右。流域呈扇状,主沟道长2000m,沟壑密度0.58km/km2。土壤以红土■作者简介收稿日期郝咪娜(1981一),女,新疆石河子人,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研究,E-mail:haomina2004@163.com。
20116-2O
为主,有效土层厚度在0~30cm。天然树种主要为野生酸枣,草主要为菊科蒿草。年均降水量543mm,年均气温l3℃,l0℃以上积温在4100~4500℃;年均日照时数2192h,无霜期213d。
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区是在麦秸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基础上建立的。该地历史上因处旱腰带,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壤养分含量低,年年广种薄收,经济条件比较落后。
当地一名中学教师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拿出自己所有积蓄承包了刘德村北的荒沟荒坡,并且以得天独厚的天然酸枣资源嫁接各类名优枣类品种,使嫁接成活率达90%,很快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外,旅游区还针对当地野草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的特点,积极发展养殖业,喂养奶牛,利用粪便产生沼气,利用土肥供养草(树木)达到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旅游区主要景点如下。
1.1.1各类枣坡。充分利用天然酸枣资源丰富的优势,嫁接各类名优枣种153.3hm2。当年嫁接,当年收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枣类品种有梨枣、冬枣、雪枣、冰枣、晋枣、油枣、干花冬枣,丰富的枣类资源构成景区一大特色。
1.1.2其他经济林和林木。在原退耕坡台地上,营建葡萄园25.0hm,栽植石榴12.0万株,日本甜柿13.0万株,花椒2.0万株,香椿2.5万株,雪松、杨柳等3.0万株。覆盖了12座荒坡地,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1.1.3现代化奶牛场。旅游区针对当地野草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的特点,积极发展养殖业,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现己建成现代化奶牛场1座,有奶牛100多头。
奶牛场利润较高,同时也是旅游参观的绝佳去处。
1.1.4温泉游泳池。旅游区地下水丰富,温泉资源是其一大特色。旅游区充分利用这一特色,建成2600m2游泳池兼蓄水池1个。游客在盛夏避暑旅游观光后,还可在游泳池尽情嬉戏游玩,享受温泉浸泡。
1.1.5其他。旅游区还有窑洞宾馆1座,内有窑洞50多眼,新修旅游道路20多条,并在道路两侧安装路灯,打深井639卷27期郝咪娜等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1693120.8℃,降雨多集中于7~9月,干燥度小于1.52,秋季雨量充沛,日照偏少;冬季干旱,日照多,气温偏高。秋季是造林黄金季节,麦秸沟流域各项气候因素具体如表5和表6。表5中的适宜度由适宜月个数/12个月获得,适宜温度为20~25℃、湿润度为0.4、日照时数为210h以上、风速小于3m/s。
表5麦秸沟流域各项气候因素及其适宜度Table5EachclimaticfactorandtheirsuitabilityinMaijiegoubasin注:资料来源于泾阳县水土保持站20042008年统计资料的整理平均值。
Note:ThedataisfromtheaveragevalueofstatisticsinwaterandsoilpreservationstationinJingyangCountyfrom2004to2008.表6日平均气温稳定的初终日期及积温Table6Startandenddatesofsatbledailyaveragetemperaturesnadaccunmlatedtemperature由表5及表6可以看出,麦秸沟流域5~9月的温度、湿润度、日照时数、风速均符合适宜指标,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1、2、1l、12月这4个月气候干燥,温度较低,日照较短,从气候上来说不是旅游最适宜的时期,但是在这4个月中,麦秸沟流域被白雪覆盖,加上地势起伏、可以滑雪欣赏冰凌树挂,别有情趣,因此也有游人前来游玩。3、4、10月这3个月温度、湿度也比较合适,且正值树木发芽或收获果实的季节,也不乏旅游者前来观赏游玩。另外,旅游区大于10℃积温为4351.4℃,也比较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因此可看出,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区有着丰富的吸引力,一年四季都可以供游人欣赏游玩。
2.1.2地貌特征分析。泾阳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麦秸沟流域位于泾阳县北部的基岩山区,系北仲山灰岩、页岩块断山脉。旅游区周围全为平地,而旅游区内地形多为山地、高地、沟壑,由此形成一定反差,使旅游区突兀于人们面前。流域内沟壑密度0.58km/km,海拔高程在452593m,坡向多为东南。流域地下水也很丰富,pH在7.0~8.4,水质较好,适于农业灌溉和基本生活饮用。
2.2生物资源分析评价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各种枣类及其他经济林种占绝大多数,旅游区利用生态治理取得的良好环境效果,发展生态旅游,取得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植物资源主要有梨枣、雪枣、冰枣、晋枣、油枣、干花冬枣、葡萄、石榴、日本甜柿、花椒、香椿、雪松、杨柳、樱桃、杏、桃、核桃、苜蓿草、黑麦草、苏丹草、露麦科什等2O余种。各类植物资源类型色彩各不相同,具有观赏价值。动物资源有老鼠、狐狸、黄鼠狼、蛇、野兔、麻雀、燕子等。
旅游区以植物资源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特色,植物覆盖面积659.6hm。根据式(1)计算得:绿色植物覆盖率为76.7%。
丰富的植物资源令麦秸沟流域四季景观变化明显,气候宜人。春天花团锦簇,花香沁人;夏天柳溪荫浓,凉风习习;秋季硕果累累;冬日银装素裹,还可以领略滑雪的乐趣。
2.3风景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
2.3.1区位条件。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区距西安市约7Okm,交通便利,可吸引西安市广阔的旅游资源。此外,景区内有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首的战国秦修郑国渠遗址。泾阳县内也有较多的历史遗迹,著名的有泾阳张家山风景区,另外还有唐德宗崇陵、唐宣宗贞陵、崇文宝塔、太壶寺、文庙、云阳革命旧址等共计1O处景点。在旅游资源方面,麦秸沟流域又与其他泾阳县内景点特色不同,它主要突出观光农业,是开辟生态旅游较好的地点,也可成为西安市和泾阳县内其他旅游资源的补充。
2.3.2观赏设施。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区分休息区、游憩游泳区、观光游览区、科学试验区、柿品加工区、奶牛场区、宾馆区。①休息区主要由休息亭、石桌、石椅组成。②游憩游泳区是利用地下温泉上涌这一天然资源修建,兼做蓄水池。
③观光游览区是主体,果树成熟季节还可以吃到新鲜水果,登高远眺,微风习习,让人心旷神怡。④科学试验区由现代化奶牛胚胎繁殖基地和喷灌节水示范田组成,用以探索园区发展的新路子。⑤柿品加工厂与日本人合资兴建,柿种主要为日本甜柿。⑥奶牛场有奶牛100多头,游客可在这里尝试挤奶,并且有工作人员为其煮好,供游人品尝。⑦宾馆区是由具有陕西特色的50眼窑洞组成,对城市来的游客吸引力较大。到了麦秸沟旅游区,游人不仅可以领略自然风光,还可以住窑洞。旅游区的各个景点不仅具有观赏功能,还可以向游人宣传科普知识,起到科普宣传作用。
2.3.3游人数目。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区每年平均约有2.07Y人次前来参观避暑,节假日游人稍多,约占全年游客总数的59.4%,旺季5个月游客总数是全年总数的2/3。2009年开始,园区每年可接待游客2.5万人次。
2.3.4风景资源评价。
2.3.4.1建设年代得分。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区建于1999年,属于20世纪,根据式(2)可得:A=1分。
2.3.4.2地理位置得分。麦秸沟流域距离西安市约70km,属100km以内的范围,故A,=10分。
2.3.4.3优美程度得分。经泾阳农业局、林业局、旅游局、水土保持站等单位专家给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区优美程度打分,旅游区优美程度属于四级,故A=4分。
2.3.4.4稀缺程度得分。麦秸沟流域属于区县级风景资眼,充分改善区内水、电、路条件。现代化奶牛繁殖基地正在筹建,占地4.0hm的喷灌节水示范田也即将建成,日本甜柿加工厂已经动工,旅游区正朝着多元化发展,先后被县委组织部授予党员科技示范基地称号、被团省委授予保护母亲和青少年示范基地称号。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方法及内容。对旅游区内的景观、景点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是对旅游区进行全面评价的前提条件J。对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区的调查采用了对当地群众走访、到有关部门查找资料和现场调查等方法。调查主要内容如下。
1.2.1.1观光景观布局调查。包括流域面积大小、范围、酸枣分布;大枣类型、分布、产量状况;枣农间作景观布局;葡萄、梨、苹果产量;观赏设施布局等。
1.2.1.2环境质量调查。包括区位和交通、大气、水和地质环境等。
1.2.1.3景观资源调查。包括地表景观、水体景观、气候景观、历史遗址遗迹、民族风情和旅游特产等。
1.2.1.4生物资源调查。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包括野生动植物资源、生物资源种类、数量和植被覆盖度等。
另外还有人文资源调查和自然灾害调查。
[关键词]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民族旅游;生态旅游;资源保护
发展就意味着开发。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总是先开发条件好的地域,然后是差的难度大的。我们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就属于后一种开发型。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业必将深化和加强。
根据国家旅游发展规划蓝图,我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是基于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特征。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优势体现在生态环境特点突出。响应国家号召及经济发展的需求,民族地区尤其西北边疆地区,更多致力于生态旅游建设,势必需要对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开发,而开发本身意味着破坏,发展边疆地区民族旅游,即保护发展民族文化与经济,也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迁、异化和流失,对边疆地区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构成了威胁,因此,为了和谐发展,必须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在此,就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如何与环境资源保护达成协调步伐,做些初步的探讨。
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一)民族地区资源系统庞大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地貌发育比较典型,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旅游资源神秘性强,诱惑力大,现已开发的和尚未发现的潜在资源相当丰富。
(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品位较高
旅游资源的特色和魅力即旅游资源的品位。我国民族地区许多旅游资源为全国乃至世界所瞩目。而且,按照旅游流的发展规律,由于资源的垄断性特征,使得旅游目的地将更趋重于自然的、原始的、生态的、纯粹的资源环境。
(三)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组合较好
民族地区地势独特导致资源分布不平衡,垂直地貌密集组合的地域系统,层层分割,导致多变的景象,使得资源类型丰富。资源优势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决定性条件。
曾经基于探索阶段的生态旅游,现在已被重视,发展得红红火火,但是在强劲发展生态旅游的势头下,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两者的矛盾愈加激烈。
那么什么是生态旅游?1965年海兹尔提出“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 tourism)”,他认为生态旅游有四个要点:减少环境影响,增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让当地居民受益,满足参加者的娱乐需求。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ain提出生态旅游这个独立术语,指出两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概念被正式提出,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意识到它的潜在利润、长久效益、比伐木农耕等其他资源利用方式的破坏性小,能将开发保护相结合等优势,纷纷将生态旅游作为发展本地旅游业的目标;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政府、企业、研究人员、当地居民、非政府组织等介入生态旅游的队伍越来越庞大,生态旅游得到迅速发展。1994年我国召开第一届生态旅游研讨会,成立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96年我国在联合国支持下召开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将生态旅游研究推向实践。97年在北京举行的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认为生态旅游对于保障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在30多年里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和研究,都包含一个中心思想,就是生态旅游它不仅仅是人们花钱消费自然、享受自然,更多的是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和自然和谐;不能只有当代人享受而剥夺后代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诸多问题
(一)盲目开发利用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的损害和浪费
大量游客聚集景区,人员和车辆对土地的踩压,对土壤和植被造成损害,出现土壤板结、压实、水分渗透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增加,影响植被生长,破坏景点。如内蒙古的草原生态逐年沙化,森林面积缩小,城
市扩张建设占用草原、森林植被,造成生态质量下降。
(二)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景区之内大建人工设施,导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景观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比如有的景区规划建设有景区公路、森林小火车铁路,大量的宾馆、饭店等建筑设施对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很难恢复。
(三)景区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过度接待,人员污染严重,水域污染范围扩大。如内蒙古草原植被中开拓出的旅游景点越来越多,接待量越来越大,生活垃圾增多,使得草质枯黄稀疏,环境污染严重,旅游环境质量降低,同时旅游资源共享水平也相应降低。
(四)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出现诸多不良变迁和问题
一是民族文化受侵犯。如现代文明进驻少数民族地区,日常生活被打扰,古老的民族习俗和民族制度被任意改变。大量的民族文化遗址、遗迹遭到破坏。二是民族文化庸俗化。出现景区拉客宰客、商品以次充好等惟利是图和犯罪现象;还有在民族旅游的文化演示中,为满足旅游者的猎奇心理,故意追求原始落后文化,把已经被摒弃多年的封建迷信活动和陈规陋习展现出来,大大贬损了民族文化价值和旅游形象。三是民族文化过度商品化。如景区内为吆喝生意,经营者随意穿着民族服装,不了解其内涵,粗制滥造,丧失了民族魅力。四是民族文化淡化、同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当地人为了迎合外来游客的需要,盲目崇尚时尚和现代,塑造与民族地区淳朴民风格格不入的景观形象。如景区内的霓虹灯、广告牌、快餐店等,扼杀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综观诸多问题,我们要发展生态旅游,首先要保证可持续发展,优先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优先解决好开发与保护的问题。西方很多国家对此的努力,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禁止在国家公园中建豪华宾馆;韩国在“简”上大做文章,自带过夜设施,不设垃圾桶,生活垃圾自己带回;新西兰排斥贵族式的“豪华游”,鼓励人融于自然。环境教育普及,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我们看到,我国的生态旅游仅属于初级阶段,还需在很多方面加以重视和努力。第一,需统一规划,有序开发。要有研究有计划,不能以行政命令决定断然开发。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合理规划设计,规划好功能区,保护好核心区,开发试验区,坚持持续利用的方针,对核心区加以严格保护,不对外开放旅游;在试验区开展科研和生产;在旅游区开展旅游业务。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各区域的功能和作用。第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制订合理可行的规定和措施。在保护区建设旅游设施和进行旅游活动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必须是可持续利用的,减少旅游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依据实际情况和总结摸索实践经验,在组织机构上逐步完善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第三,严格执法力度。要坚决杜绝偷猎、乱开采、乱开伐等现象发生。第四,在民族旅游开发中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是文化的同一性,要维护保留民族文化的特色和本质。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确立民族文化保护主体和职责;出台有效的保护模式,如数据库和文化遗产博物馆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共同维护和保持民族优良传统。第五,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提高国民素质,普及宣传环保理念。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目标和立足点定在保护后代的旅游需求上,并以此为指导,做好环保的各项工作。把生态教育作为我们国情教育的必修内容,全民树立保护生态的意识,使我国的生态旅游建设能够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旅游学刊.2004,(4).
[2]傅文伟发展旅游和环境管理.摘要.
[3]旅游科学.2002,(3).
[4]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