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移动实习工作报告

移动实习工作报告

时间:2022-02-03 09:4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移动实习工作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移动实习工作报告

第1篇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创业实践 大学生兼职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内外多数国家的教育学者等专家都在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大学生的就业面临极大挑战,如何有效将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在移动互联网高度渗透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了新工具和新方式。

与此同时,企业面临人才的高流失和高空缺率的用工常态问题。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信息的颠覆性改变,新生代员工难以驾驭、与企业黏性大幅度降低成为众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通过招聘兼职员工,一方面节省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培养人才。对于高校,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国高校进行全面深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加强与企业横向合作,检验学生实践成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构建面向“大学生――企业――高校”三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资讯平台。

二、“职上职下”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分析与设计

为了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如图1所示,本文提出了“职上职下”大学生创业实践求职类社交APP平台设计构想。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在分析现有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本平台以具有企业实习、实践需求的大学生、高校、企业为主要目标客户群体,以学生用户为中心,通过学生用户来沟通学校和企业,在平台功能设计上考虑了各类用户需求,真正实现了“大学生、企业和高校”的多方共赢。本平台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其功能设计是完全不相同,通过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地实现了功能的具体。还引入了社交化网络模式,真正沟通了多方需求,实现了多方互动。

针对学生用户,符合“指尖上的族群”的上网习惯,社交APP平台可以为其提供企业实习资讯、实习培训指导、实习档案、O2O实习招聘、创业实践游戏互动、实习实践经验分享等服务,通过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操控、人性化的功能、完美的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吸引大学生加入平台,实现特定需求人群的高度聚集,为后续商业价值开发奠定基础。学生用户在录入信息经过身份验证之后,可以求职信息、参加实习培训、获取O2O实习资讯、参与实习经验游戏与互动分享,后台会基于数据分析为学生进行个性化推荐。

针对有实习岗位的企业用户,社交APP平台可以为其提供O2O实习招聘、优秀学生推荐、实习学生管理跟踪、高校实践基地建设中介等服务,专业高效地满足企业季节性、短期、长期的用人需求,部分解决了企业人才招聘问题。企业用户需要提供经营许可证等有效证件进行资格认证,认证完毕后可以企业简介、岗位职责、时间、工作地点、薪资等信息。平台可以通过对学生实习档案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实现优秀学生推荐。

针对高校用户,基于对学生实习档案的记录跟踪,可与需求有规模、较稳定的企业洽谈校外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等横向校企合作,进一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改革。

在传统的平台中,校企合作仅仅是简单的创新项目的合作,对于一些普通的项目并没有深度的合作。通过本平台的研发与实践,将学生-高校-企业三方面进行了联系,弥补了传统平台的不足。且目前缺少面向“大学生、企业、高校”带有国家政策倾向性的平台,所以目前市场蓝海较为明显,可以受到市场的欢迎以及用户的喜欢。

三、“职上职下”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创新性分析

现有研究对校企合作创新关注度不高,但相关理论体系还有待完善,并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这些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空间。本文研究致力于丰富和完善这一研究领域,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本模式设计基于多方式、多阶段、深层次的需求调研结果,用户体验较好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实施了多方式、多阶段、深层次的需求调研,进行了产品原型设计与改进,用户体验较好。本模式设计充分分析目标客户群偏好的社会化媒体平台,运用专业调研手段深入开展用户需求调研,设计产品功能完备,用户体验好。

(二)精准化实习推荐,基于场景的O2O模式实习推荐

“职上职下”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可以进行大学生与企业的双向选择互动,实现精准化实习推荐,使用户达到最大程度的满意。利用地点反查坐标,GPS定位用户的移动设备位置,实现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推送,尝试O2O模式的实习推荐。

(三)用户积聚效果突出,商业价值无限

本项目平台具有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操控、人性化的功能、完美的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积聚了大学生用户群体,伴随用户数量增加,可以拓展商品销售、广告等商业模式,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和中华英才网等“大而全”传统网络招聘网站,信息筛选成本高。在精准化个性营销的时代,本模式以贴合用户需求的“专而美”的特色抢占移动端竞争先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定位。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渗透率达到高位,传统网络招聘网站的移动端升级步伐迟缓,本项目产品能够在移动端竞争中抢占先机。

(四)有效沟通“学生-企业-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资讯,实现“多赢”

本项目平台满足了有创新创业实践需求的学生用户需求,解决了企业实习用工问题,检验了高校实践教学效果,促进了校企创新创业实践合作,实现“多赢”,用户体验较好。

第2篇

来公司实习已经有快一个月了,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讲,在思想上似乎已经经历了很多次反复的琢磨、修正和重新定位。上周五下午我看了两位就要通过转正的plc工作部员工的工作报告,触动了我写下今天的这份文稿,其中小杨写道:“在这几个月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因为对工作目标的不明确,所以在工作上存在一些失误,因为工作分工的不明确,所以对工作很迷茫,不知道究竟做什么,加上工作比较辛苦,所以工作态度不太认真,缺少了开始的那种责任感。……”我觉得这段话跟我有一段时间的感觉出奇的相似,所以如果我不想碌碌无为的混下去,想要做出点成绩来,我就必须好好计划一下。同时也是想做一些工作,以此来尽量避免今年4月份新员工到公司以后还会出现同类问题。通过跟您的多次详谈和我自己长时间的思考,同时也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我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我想初步做出以下的一些200*年工作计划和职责定位。总的来讲,工作岗位还是定在总经理工作部,同时工作方向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同时也是我200*年的工作目标:

1、 人力资源 :主要是员工招聘、培训,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部分工作,做好相关招聘工作计划,同时也可以兼顾一些别的相关工作;

2、 行政管理: 在这方面我有很多东西要学习,这也是我选择做行政工作的原因之一,我会先从行政管理的理论上学习,明确行政管理的工作范围、目标、职责等等,然后再跟您学习、请教;

3、 行业研究: 这是我这些天工作经验的体会,公司既然要做大作强,没有前瞻性的中、下层管理和业务干部根本就不可能将公司的大厦支撑起来,这也就是老总们整天忙活不行了的原因。很多的信息都集中在了高层,也就是说公司高级管理层和下级员工缺乏良好的沟通,普通员工的视角太狭窄,没有良好的全局观,必然影响个人的成长,集聚起来就将影响公司的成长。目前,我看电信、联通、网通、移动等大型电信运营商都已经深刻的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所以我想在我得工作中加入行业研究这一项,定期提交报告,可能刚开始,甚至1、2年很多东西都不是自己的观点,但是我相信经过1、2年的看、写,每周就算拿出2片稿子,一年下来也有100多,对于个人成长肯定有帮助。从公司的角度来讲,我的这些东西不是针对公司领导的,而是作为中下级员工学习,浏览的,同时也是给社会公众看得,这需要一个网页,可以丰富公司的网站内容和层次,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4、 建立自己的网页,可以是总经理工作部的工作网站,也可以是我的个人网站,这是受您上次跟我讲的做策划的启发,这项工作将跟任务3联系在一起。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抽出时间来学习网页设计和制作,具体操作我将做好工作计划;

5、 建立一个公司的书库。这一点我问过小罗,公司的藏书实在是太少了,想要学点东西都没有资料,每年公司都有专款用于买书,但是使用不到位,关键是没有周详的计划和专人督促,所以我想在明年新人入司之前建立一个较目前更好一些的书库,包括管理类当然主要是技术类的,象我们要学的书籍就可以包括 officexx 系列,网页制作三剑客等等。筹建方式我建议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渠道,一种是公司出钱;另外一种是号召全公司员工捐书,我想我们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本科以上,手头没人肯定都会有很多藏书,有相当一部分其实作为个人都不会再看的了,比如以前的教科书等等,但是作为别人可能就刚好需要,因为没看过,同理,每人都捐一点,自然就多起来了。这里不光是节约钱的事,同时也是培养员工想公司所想,急公司所急,以实际行动回报公司的机会,这个活动一开展,也可以成为今年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当然相应的还有奖励政策,这又跟员工考评联系起来了。这些东西都应该上网的。以上,都是我的一些想法,可能有相对的片面性,甚至无法实现,但是我仅仅想为自己定下一些目标,让工作更有劲头,否则就松懈下来了。匆此先复,余容后禀。还望批评、指正。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111-02

总理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初《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1]。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编辑队伍在不断扩大,2005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10个新职业网络编辑作为新职业之一正式加入三百六十行之列。网络编辑活动是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而产生的,通过生产或整合各种信息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内容服务的一项社会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传媒组织对网络编辑人才的需求激增。网络编辑是指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信息,并且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的工作人员[2]。网络编辑承担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信息采集和编辑任务,成为当代最有前途和最有前途的职业之一。网络编辑不仅是信息的“搬运工”,更是网站内容的缔造者和网络文化的开风气者;不仅具备网络技术优势,更是信息时代“内容为王”的力行者;不仅拥有相关专业知识,更是网络编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兼长者。2005年11月8日第六记者节,三位网络新闻人员被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2005年普利策奖中,网络报纸突破公共服务奖项获得了其他新闻奖项的提名,这在普利策奖历史上实属首次。这一系列的变化无不让人感到网络媒体乃至网络编辑的地位在不断上升,网络编辑作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新兴职业,其重要性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3]。高职院校培养网络编辑人才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之举。在若干年的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如下高职网络编辑人才培养的发展和创新策略。

一、网络编辑人才发展创新策略一:专业定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

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为例,2012年开办的信息传播与策划(网络传播方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具有良好职业前景。从毕业生追踪调查信息来看,该专业学生毕业时以在各类公司和网站担任网络编辑工作为主,但一段时间后有相当一部分转向产品运营、网络营销类岗位,其所属部门有运营部、市场部、产品部。很多人并没有沿着网络编辑员、助理网络编辑师、网络编辑师和高级网络编辑师的纵向生涯方向发展,更多人是横向发展成为运营经理和产品经理等。这正契合了镇江高专培养人才“能胜岗+能转岗”的人才培养策略。在培养网编人才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里,既要集中有专业核心技能的课程和实训,如网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艺术网页设计、网络活动与策划等,又要根据社会要求和实际开设素质拓展课程,如新媒体技术与运用、网络广告和网络营销等课程,按照学校提出的四平台八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制定网编人才教学计划。当前,网络编辑专业设置要适应行业需求变化进行变革,专业定位不再是培养 Web1.0时代狭义的网络编辑,而是培养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紧缺的“大网编”――互联网产品运营人才。不仅培养学生的内容采编制作能力,更要加强移动媒体信息采编和网络传播推广、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综合的互联网运营能力。据此,网络编辑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为:紧密结合互联网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能采编、熟练使用设计软件、懂运营、懂制作,掌握各类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等移动端内容采编制作和运营的新媒体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网络编辑人才发展创新策略二:创新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一)对口企业外聘教师参与专业课教学

校企合作与实验教学是培养网络编辑人才的重要思路。该专业建设按照国务院最新文件精神,深化互联网领域产教融合,进一步聘请行业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探索“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更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实施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建立更多联合实训基地,校企有效对接,实现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与镇江高专培养网编人才专业合作的是镇江报业传媒集团金山网、名城镇江网和七百度网络传媒公司。金山网是国家一类新闻网站,镇江市第一综合性门户网。数名金山网资深的网编直接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如金山网总编辑许益明的“网络活动策划”、采编部主任陈洁“网络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制作”以及新媒体部主任高新的“新媒体的制作与运用”等。网站资深编辑走进学校,给学生进行网站具体编辑实务(网络新闻采编、网络专题策划和网站编辑案例)的介绍,用具体生动的实务让学生消化课堂理论了解实际操作,并使得这种教学方式制度化。这些网站资深专家还通过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沟通,及时解决学生专业学习的若干问题。学生们也利用寒暑假等业余时间在网站实习实践,参加新闻采编和各类网络营销活动,有效拓展了学习领域,保证了学习效果。校企联手、产学研结合,对于更好地推进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大有裨益。

(二)校企合作保证实践环节效果

由于学校实行“2+1”的教学模式,在两年的时间学生掌握专业的核心技能有一定困难。镇江高专与镇江报业传媒集团金山网合作,灵活排课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建了一个学和生产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一个学期完师生共同进入校企合作工作室进行金山网的参观,并且第一时间注册论坛成员参与论坛实践。进入第三学期后,结合具体的专业课教学参加历时数周的网编实训,如网络新闻采编、网络活动策划和网络运营实践等。要求对学生进行考勤并实行指导老师制度,有针对性地强化网编核心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第三年顶岗实习,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所学专业到各地网站和传媒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从事网编实践,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要求,充分调动了高职院校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了企业的作用,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

(三)建立三级专业技能实习体系,保证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的获得

实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网络编辑专业三层实践教学体系,讲课内实践体系、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和校外产学研体系结合构建协同的系统专业实践体系,形成本专业实践育人的特色,分层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如表1所示)。

三、网络编辑人才发展创新策略三:以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构建网络编辑实训平台

由于在校外合作基地建设、合作项目管理、行业教师引进政策等具体问题上存在观念、制度、操作上的障碍,导致在构建实训体系中存在资金、人力、管理上的持续投入力度不够。一是实习经费不足,二是合作上存在各种障碍使得学校主动放弃,三是学生忙于就业、深造,对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因此以学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模拟网络新闻工作情景,构建网编实训体系就成了有效的实训体系组成。

网络新闻编辑实训不再是理论和模拟,而是真刀实枪真功夫。学院和网站新闻系统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工具。系统采用动态采编系统,支持以记者、栏目编辑和管理员等不同身份登录,实现网络新闻稿件采编和的完整流程。镇江高专艺术设计学院的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就由传播班的学生担纲,主要从事公众号的栏目建设、内容策划、文字采集和编辑以及图片摄影后期技术处理等环节。微信内容紧密联系学院师生实际生活,不仅有校园新闻,还有饮食养生、娱乐、星座、职场等内容。艺术设计学院成立微信工作室,配备了学识和技能过硬的老师,从策划立意、新闻采编、摄影图片、影视拍摄后制、网络技术等方面予以指导并把关。专业老师和传播班学生共同策划了一些有创意和校园生活气息的活动,如杯子舞、设计校徽活动选拔、《超能战队》的大白带你参加艺术学院等活动。在微信专题策划上,传播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策划了环绕音乐会学院老师专题、优秀学生专题和校友专题。这些策划的活动和专题对宣传学院、宣传学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每期微信公众号的访问量从最初的10+到现在的2000+。传播班的学生利用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微信运营、策划、图文编辑和以及部分编辑素材整合排版工作,极好地宣传了学院和学校,为学院招生工作和反应艺术学院师生面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有效地提高了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

四、网络编辑人才发展创新策略四:进一步加强完善师资力量

由于网络编辑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交叉的新兴职业,因此,高校开办这些专业通常会滞后于行业企业发展步伐。从高校原有的相关专业转过来的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对应度等方面一时难以适应新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事实上许多高校都亟需建立一支具有新闻采编、网站网页设计、数字技术、媒体经营等领域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这需要多学科交叉型人才队伍,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才不可能事先由高校培养出来。一般情况下,专业教师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和高职院校的教师两部分组成。企业的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方法有限;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网站的实践经验。因此要解决师资的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定期对网站的网络公司的外聘教师进行教学法等知识的培训,同时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用制度要求他们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学习网站的实际操作经验,通过培训、业务进修和企业锻炼等方式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能有效加强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 师静.“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人才的培养[J].青年记者,2015 (12):91.

第4篇

内 涵

政行校企合作办学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行业协会指导并参与,高职院校和相关行业、区域主导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协议形式缔约的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实体。学校搭建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的校、院(系)两级平台,成立以“五个共同”为核心的利益实体,实现“三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其特点是目标共同定、资源共同建、人才共同育、成果共同享、责任共同担,如图 1 所示。

实 践

形成校院两级组织架构

学校建立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通过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政、校、企联合办学体制,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多主体办学、多渠道投资、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增强办学活力。学校制定理事会章程,明确理事会组织机构、性质、作用、权利和义务、活动方式等内容,建立理事会议规则、联席会议制度等。政行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相关机构代表组成;理事会设常务理事会,负责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理事职能;设立理事会秘书处,配备专人,负责理事会日常事务。理事会的主要工作职能有:协商合作发展战略、规划,决定合作发展领域和项目;审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及产业基地建设总体规划与合作办学政策文件;协调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合作发展关系,协商协助解决相关难题和困难;监督共建共享资源及合作成果的利用情况,评估其合理性与有效性。

二级学院组建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是二级学院邀请行业协会、企业等合作办学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建立的校企合作组织。其组织架构和开展工作从属于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负责听取本级校企合作工作报告,审议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和校企合作制度;为二级学院专业建设、校内外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社会服务、学生就业等搭建平台。学校对外合作工作部门负责学院合作办学管理与校级层面合作办学组织实施工作;二级学院设立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负责本单位校企合作项目实施及管理工作。

创建由市级相关政府部门、学院驻地区政府、重点建设专业市级行业协会、骨干企业和学院代表组成的“政行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及“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为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提供体制保证;建立相应运行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发挥议事、咨询、协调、合作功能,形成学校新的办学管理机构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组织,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搭建“四位一体”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

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是一个由学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原则组成的产学研联合体。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共管”的思路,建设创意产业及创新创业基地,搭建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基地“管委会”为协调机构,以“中心”为专业建设载体,由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实际操作的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运行模式。学校从两校区办学实际出发,围绕重点专业建设,分别在九龙创意产业基地、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成立校企合作组织、协调机构,并按照行业、专业划分成立以专业(群)层面集实训实习、技术研发、创业孵化、社会培训“四位一体”功能的互利共赢合作平台。

在华岩校区建设九龙创意产业基地。九龙创意产业基地由九龙坡区人民政府、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创意产业联盟、重庆广电集团等法人主体合作共建。由学校出场地,政府出政策,引进影视、动漫和艺术设计行业企业,通过产业集聚,建成接纳影视动画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师生进行产品研究开发、参观、见习、实习实训教学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创意产业基地,为影视动画和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专业建设支持。基地主要功能一是对接环境艺术设计、影视动画专业的校企合作办学载体“环境艺术设计创意与推广中心”“动漫产品研发与推广中心”;二是承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传媒类专业学生实习教学,为校企专兼职教师提供社会服务项目,成为企业、学校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三是成为服务于企业技术攻关、员工培训、学生定岗实习的平台。

在合川校区建设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由合川区人民政府、合川区招商局、重庆华地投资集团、瑞思集团、重庆群标移动网谷管理公司等法人主体合作共建。在学校原有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技术推广中心、研究所和微型企业等基础上,学校出场地,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引入企业,建成创新创业基地。学校依托位于重庆“全球移动网谷”的现代化资源和设备设施,为软件技术、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建设提供支持,把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建成社会服务、创新创业、微企孵化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基地的主要功能:一是积极参与合川区“重庆市服务外包示范区”和“全球移动网谷”的建设,投入学校优势技术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二是利用其重点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和移动手机软件产业的定位,引进软件研发、游戏动漫、电子商务、旅游酒店相关企业,按照行业分类共建软件技术、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三是对接校企合作专业和专业群,在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建立“嘉陵江软件开发与推广应用中心”“ 嘉陵江营销管理推广中心”“嘉陵江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中心”。

开创“五个共同”合作办学机制

学校以重点建设专业,九龙创意产业基地、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载体,创新并实践“目标共同定、资源共同建、人才共同育、成果共同享、责任共同担”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校企各方在理事会的推动下,以九龙创意产业基地和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利用政府和行业的支持政策,做好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合作培训、合作开发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构建完整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通过创新学校内部的运行机制,建立适应现代高校发展的治理机制,适应以教学为中心的院系两级管理运行机制,以及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与学生管理保障机制;通过项目的合作,形成校企互利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确保校企合作长效运行。

紧贴“五个共同”为核心的体制机制建设,政行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成立后,理事会从两校区办学的实际出发,在九龙创意产业基地、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分别成立“政行校企合作共建管委会”。管委会以各“研发与推广中心”、研究所、企业等为重点专业(群)建设和生产研发载体,根据理事会授权协调各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工作,即:管委会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进入“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基地”的企业、工作室等,按照行业,专业划分到与重点建设专业相对应的同一个中心,各行业“研发与推广中心”又对应学校相应的专业,相应专业的负责人又是相应行业中心的成员或负责人。正常情况下,九龙创意产业基地、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以“中心”为单位在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的组织下开展工作。 从而形成了“管委会”协调下的,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实际操作的,行业、企业与专业对接,行业、企业的负责人与专业负责人合作,实践“两个平台、五个共同、三个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

构建“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以“五个共同”为核心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实训考核方法的改革,师资队伍岗位结构的改革。在新的体制机制下,按照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实现“三个融合”,即:三段能力(通用能力、专门能力、综合能力)的融合;三种评价方式(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的融合;三种学习环境(课堂学习、职场学习、网络学习)的融合。三个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大的支持和推动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

搞好“五个共同”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合作育人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企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招生就业、课程开发、课堂教学、顶岗实习、教学评价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制定相关制度,使合作育人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资源共建制度:校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在学校教师培训、挂职实践、企业员工培训、学历提升、对外培训与服务等方面进行长期有效的合作,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形成校企双向兼职、共同向外、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

责任共担制度:理事会成员单位签订共管共育的协议明确彼此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加强校企考核与评价制度建设。

合作发展制度:签订政行校企合作办学战略协议,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确定合作原则、合作目标及内容、各方责权利、合作组织领导机构及工作制度等。界定合作办学内容、各方责权利、工作机构及制度。促进校企合作双方的全方位提升。

成果共享制度:制定合作办学项目利益分配意见,为企业开发新项目、新产品、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项目并及时转化成果提供动力。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政行校企参与的内部治理机制,通过内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打破校企员工的身份障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感;建立适应校企合作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以基地及其组成要素为载体,通过市场化运作,构建校企互利机制,确保校企合作长效运行。

建立“双岗双责”的教师交流机制。建立“校企互通”共同培育师资的制度,通过进行校企合作单位之间的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实现专业带头人与企业部门管理人员、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或师傅之间的身份互换,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健全有利于人事制度改革的长效机制,制定校企人员互聘、轮换管理制度,通过推行专业带头人“兼职企业顾问”制、骨干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制建立起适合高职教育理念的教师实践制度。同时,积极推促兼职教师的选拔和聘用,以锻造专兼职双师教学团队。

建立“项目合作”的共赢合作机制。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以及校企合作项目负责制度,加大用于合作企业项目研发资金的支持力度,鼓励二级学院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并挂牌运行;奖励在企业产学研合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员工和企业员工,以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

建立“多元评价”的质量监控机制。学校合作办学理事会从整体利益出发,全面考虑各办学主体之间的关系与联系,建立接受政府、社会、企业、学校评价的应对机制。一是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作为合作办学的主导者,他们代表国家的利益,实施对学校办学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二是社会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构,它们代表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对学校进行检查和评估。三是企业作为合作办学的人财物投入者,参与制定合作办学、培训、科研及社会服务保障制度,形成合作办学全程监控机制。四是学校内部通过教学督导、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毕业生质量跟踪等方法和手段进行质量监控与自我评价。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多主体监督的质量监控机制实现了依据办学目标,对合作各方的教学质量、科研服务水平进行评价、测量、调整或修正,保证学校各利益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建立“搭台唱戏”的集聚效果机制。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建立,推进九龙创意产业基地、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的发展,有效促进基地企业引入,这种通过政府出政策、学校出资源、企业出项目,政行校企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富有效率,充满活力。

合作发展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为加强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理事会成员单位将合作共建管理信息平台。建成集校企合作门户网站、合作项目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网络教学实施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平台。为校企合作开展项目建设、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提供网络支持,满足学生边工作边学习、校企共同管理、学业成绩评定的信息化需求;为行业企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支持提供及时快捷的途径,实现校企、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学校支持行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成 效

学校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成立一年来,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先后促成学校与297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协议,签订150余项合作项目,年均提供4500余个就业岗位,合作内容涉及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新产品研发与推广、员工培训、师资培训等诸多方面。九龙创意产业基地、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先后入驻企业30家,研究所与技术推广中心11个;为企业开展横向课题21项,合同总金额168.3万元;获55项专利授权,其中国家发明专利4项;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80余次,获得30万元的重庆市应用技术推广资助1项,为企业技术服务(含社会培训)年收入304万元,获得企业(准)捐赠104万元;完成重庆市科研项目29个,国家开放大学项目5个,国家社科联项目2个,重庆高教学会项目3个,重庆市“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3个;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81部,合作共建工作室、实训室30个,完成各类企业人员培训2万余人次,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职业道德”(行业)、扶贫雨露计划月嫂培训等各类社会培训40余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8000余人次。

第5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护理教育;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给予式”教育模式,逐渐过渡到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吸取式”的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翻转课堂应运而生,我国相关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将翻转课堂引入护理专业教学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本文在分析翻转课堂的发展的基础上,就其在护理教育用应用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翻转课堂的概述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又称翻转教学(Flippedteaching)或翻转学习(Flippedlearning),指教师在课前提供不同形式与教学相关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对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师生利用上课时间进行面对面的答疑及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1]。学生们在课前利用各种资源去了解、认知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在上课前,对知识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节省了课堂上重复灌输知识的时间,老师在课堂则中扮演激励、解惑、澄明的角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也监控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2]。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2000年,MaureenLage,GlennPlattandMichaelTreglia在论文中介绍了“翻转教学”的模式及取得的成绩,当时他们并没有正是提出“翻转课堂式”的名词[3]。同年,JWes-leyBaker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将互联网作为翻转课堂的工具,进一步明确是翻转课堂的基本形式[4]。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两位中学老师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使用[5]。2013年,来自乔治梅森大学NooraHamdan博士及来自皮尔森大学的?KariM.Arfstrom博士联合翻转教学网共同了《翻转课堂白皮书》,里面提出了翻转课堂的四大支柱:灵活的学习环境(FlexibleEnvironment)、学习文化氛围的转变(LearningCulture)、精心准备的学习内容(Intention-alContent)、专业的教育者(ProfessionalEducators)。他们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拘一格,但这四大因素是影响翻转课堂成败的关键[6]。就此,翻转课堂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翻转课堂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2.1翻转课堂在理论教学中的的应用

张玉红等在《妇产科护理》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听课变为学习的主导者,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宗旨,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7]。黄绍金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结果显示,翻转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知识理解和记忆、锻炼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等优于传统教学模式[8]。李佳将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应用于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理论教学的部分章节,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缓解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9]。赵红等人将微课方式“三位一体”翻转教学法应用在《基础护理学》的理论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效果[10]。杨慧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在护理管理学课程中利用微信和微课建立该课程的交流学习平台,实施翻转课堂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主观评价上都有积极肯定。但有部分学生表示有压力,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学习,学习任务的加重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11]。

2.2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颖借助移动教学平台对《护理学基本技术》进行翻转教学,并通过考核、问卷调查护生理论、操作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态度,统计分析教学评价效果,得出此教学模式在提高护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态度,培养护生的各种执业能力方面有促进作用[12]。刘继红采用小组捆绑式对学生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通过“团队协作、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和理论知识”7个方面进行评价,认为此法优于传统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13]。庄淑梅对56名护理本科生采用微课进行护理实验教学,从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自主学习能力测评三个方面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得出目前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护理实验知识和操作技术的掌握和应用[14]。杨志刚、刘佳等将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应用在外科学基础静脉切开术教学,并利用改良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评分表及调查问卷客观评估学员学习效果,初步结果显示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操作性强、关键细节的内容上较之传统教学方法有明显优势。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反映课堂讨论的部分内容与讲课视频内容有重复,有可能会影响预习的主动性[15]。

2.3翻转课堂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阶段,也是缩小护生理论与实践差距的重要过程,在繁忙的临床实习、工作中带教人员采取有效的带教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16-17]。胡莹莹将在急诊病区实习的63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施以传统式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教学法,结果显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实习护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满意程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18]。文芳等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实习护生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微视频及查阅文献,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知识内化阶段,学生通过汇报自主学习的相关知识,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及补充发言,使所学的知识点进一步强化,最后,教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不足及错误之处予以补充纠正,该研究认为此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19]。但是,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律性及临床老师的带教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3新形式下护理教育开展翻转课堂的机遇与挑战

3.1我国护理教育开展翻转课堂面临的机遇

当前,互联网在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互联网+”行动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新焦点问题[20]。翻转课堂是以微视频为导入载体的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型教学模式,是基于多元化信息资源的教学中心转移[21]。因此,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2011年萨尔曼•可汗以数千个涵盖不同领域的教学视频为基础,成功创办了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可汗学院,使翻转课堂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关注[22]。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发展,翻转课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背景、教学理念及实施方法[5]。斯坦福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等多家高校也逐渐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23]。普渡大学VickiSimpson等人将翻转课堂引入护理教学中,认为该教学模式在学生参与、学习的灵活性及和学习的自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24]慕课的发展也推动了翻转课堂的发展,国内外许多优秀的在线资源教育平台如Udacity、Coursera、edx及我国的爱课程和网易云课堂联手推出“中国大学MOOC”、上海交通大学创立“好大学在线”等的发展也为翻转课堂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在线视频资源[25-26]。

3.2我国护理教育开展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

3.2.1对教师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传统教学模式的流程是“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授课内容进行课后复习,是一种“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则打破了这一流程,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以学定教”的模式[27]。首先,教师要具有熟练的视频制作技术或者充裕的资金支持与专业的制作公司合作共同完成课前视频制作这一过程,另外还需具备可供视频播放、便于学生检索的网络平台;其次,从传统课堂上单向“传授者”到翻转课堂上双向的“引导者”、“协助者”、“探索者”,要求教师除了对授课内容熟练掌握以外,还需把握课堂的氛围、与学生的互动、兼顾不同学生的需求等多方面的节奏,否则翻转课堂可能会流于形式。

3.2.2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要求

从翻转课堂的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利用学生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课中进行讨论、汇报和反思,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独立思考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针对翻转课堂是否适应所有的学生这一问题,很多专家也有不同的意见。叶艳胜等人认为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索精神和互相协作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和个人反思的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成功体验[28]。尹华东在研究中得出翻转课堂能够增加学习兴趣,但对增强学习动机效果不佳[29],杨慧等也得出对于学习自主性欠缺的学生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尚待观察[11]。因此,适合不同学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061•2017年04月牡丹江医学院学报Apr.2017第38卷第2期JournalofMuDanJiangMedicalUniversityVol.38No.22017

3.2.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评价体系不健全

教学评价是验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学方法顺利实施和推广的必要依据[30]。目前,在我国护理教育领域使用比较多的评价方式是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结合自主学习能力测评的方式[14,18,31-32],也有部分研究者使用自制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或者采用访谈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9,21]。翻转课堂学习过程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因此,李成严等人认为评价体系也许包括前期评价、相互评价、主观评价和期末评价4个过程[30]。田国双等人也提层次分析法的教学评价方法,此种方法将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分析结合起来是一种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33]。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统一评价模式。

4小结

第6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返乡创业;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 80(2016)02-0095-03

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带动网络创业”的举措,符合目前“互联网+”的趋势,使创业创新呈现出网络特色。

高等教育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顺应这一趋势,在体制机制方面要创新,以在支持大学生、农民工和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渠道下沉

(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电子商务模式分:B2B、B2C和C2C,后两者更可能为返乡创业人员初期所采用。

1.B2C平台的特点

B2C模式是企业对消费者模式,如网上超市、网上商店。特点主要是完全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商品挑选、交易支付、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B2C模式分为两种:一是自营式,自己进货出货,销售在自家网络上,可能还有配套的库存和物流,如亚马逊;二是纯平台模式,只提供平台,使商家展示商品和网络买家选购商品,如天猫。此外,也有两模式兼有的。

2.C2C平台的特点

C2C平台以个人消费品为主。它本质是:网上撮合成交,网上或网下进行交易。主要特点有: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及配套服务;用户身份复杂数量多;商品信息量大但质量不一;交易次数很多但单次成交额较小。

(二)渠道下沉

信息消费背景下,互联网经济渗透到县域经济,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和发展,渠道下沉是电商的必然选择。这种必然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导向和鼓励,二是一二线城市网购增速放缓,而农村地区潜力待挖掘。一方面,地域、城市的差别没有影响互联网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另一方面,农村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的需求强劲。

二、返乡创业的模式

返乡创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解决就业、加快支柱产业发展、增加收入和发展本地区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模式主要有:

(一)“大学生村官创业”模式

大学生村官创业是指大学生村官利用身份优势,选择特色农产品或相关产品及服务,找准其在销售推广过程中的困难,利用政府部门的优惠扶持政策,实现产业化运作。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形式因地而异,包括:“生产基地+大学生村官”、“生产大户+大学生村官”、“专业村+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贫困农户”,大学生村官创业具有识别创业机会、政治和技术方面的优势。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

在返乡创业人员的引领牵头下,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大户、鼓励推动小规模农户及贫困户入股,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进行创业。

(三)“个体创业”模式

个体创业是大学生或外出务工人员在农村选择合适的创业机会和项目,自我经营实现利润价值。

三、返乡人员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创业存在的问题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作为一个新的蓝海市场,返乡人员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创业潜力巨大,但也存在诸多开拓难点:出外务工人员及大学生的返乡创业意愿不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物流成本高;部分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差,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低;农民在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的习惯尚未形成;品牌意识薄弱的农村地区山寨产品泛滥。除此之外,返乡创业人员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还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流动资金筹措较难

改革后的商业银行信贷政策,使各支行贷款审批权变小,而返乡创业人员往往把“原始积累”耗在投资阶段,企业投产后,从银行获取贷款较难,流动资金缺口大,履行大批量合同的能力有限。

(二)创业企业人才瓶颈问题

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导致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失,使企业招工困难。而且多数企业位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工作环境差,技术人才很难长期留住,阻碍企业发展。

(三)创业路子拓宽较难

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返乡创业选择的模式大部分是个人家族式,多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小型加工厂,具有明显的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低、名优特产品少、产品定单少、深加工产品少的“三低三少”特点。

四、推动返乡创业人员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创业的主要策略

(一)加强转变农村创业思想观念

考上大学或外出务工被传统观念认为是“跃出农门”,因而,部分大学生或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会有观念上的阻碍。首先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例如广播、报纸、电视来宣传一些回乡创业成功的典型,特别对农村地区重点宣传;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回乡创业人员的重视和支持;第三,增强现代新型媒体的宣传,如微信、微博等;第四,院校对在校大学生作积极正面的回乡创业的引导。

(二)破解返乡创业融资渠道困难问题

对于众多返乡创业者,首要难题是经营成本和融资,除了国务院最近推出的“定向减税”、“贷款财政贴息”和“普遍性降费”等措施,各地还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农村信用联社为依托做活小额信贷;二是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三是建立县或地市级创业扶持奖励基金。

(三)优化环境以吸引和留住返乡创业人才

加强建设农村创业体系:一是有效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在创业初期减免税费、简化审批环节;二是土地制度的扶植,利用集体控制或闲置的荒山、滩涂、土地等;三是成立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基地,或以现有的产业园区、开发区为依托发展返乡创业孵化基地,推动网络创业,做内贸电商、内外贸一体化电商或跨境电商。

(四)引导做强返乡创业形成现代公司

引导家族式企业成为“现代公司”:一是做大零散产业,组织规范并引向工业园区,形成品牌效应;二是把特色产业做强,以产业发展平台使其集约化,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三是把优势产业做好,吸引下游产业产生集聚效应。

(五)加强对大学生及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培养

创业者必须打有准备之仗,一定要对包括大学生和农民工在内的众创者进行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培养。院校在加大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外,还要加大民工技术培训力度。

五、适应互联网+推动返乡创业的院校体制机制创新

(一)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形成的引导和激励机制

l.渠道来源机制

一是针对高校原有的电子商务等管理或商科类的专任教师、辅导员、就业中心等职能部门人员。首先,对教师进行农村创业理论素养的培训;其次,激励教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研讨会,获得最新的创新创业知识和经验;再次,激励教师做农村电商的相关项目,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最后,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拨付经费鼓励教师成立企业或自己创业。

二要从招聘引进人员方面着手,建立动态的开放的招聘引进长效机制。首先,要改善师资结构,从企业吸收既有一定的学术背景,又具备丰富的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或农村创业成功人士,到校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再次,还应该邀请县乡镇政府人员、返乡创业孵化管理者、风险投资家和法律人士等来校做兼职教师。

2.建设科学的富有活力的用才用人机制

以电子商务应用研究室或创业工作室为纽带,以项目做支撑,设立创业创新津贴,特色创业课程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教科研工作等奖励基金,促进教师积极开展教改和教科研工作。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机制

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要注重激发大学生活跃思维;二要考虑课程的实效性。要特别设置农村创业相关课程,同时要根据学科专业开展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其初步设想如表l。

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从传统的满堂灌式向开放、讨论式的互动教学方式以及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评价上要提倡多元化,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和教育的多元化,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弹性学习机制,如:微课、慕课、论坛、创业实践平台等。

(三)创新创业校园氛围的建设机制

创建开放自由、积极进取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特别是农村创业的愿望,首先是减轻思想负担,其次是建立创新创业知识宣传机制,鼓励创新的文化引导机制,成立返乡创业社团等。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重点面向在校大学生,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其也要面向外出务工人员和退役士兵等返乡人员。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利用寒暑假或专业课设置顶岗实习校外环节;2.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建企业实体,承接电子商务相关项目,如跨境电商运营、移动电商、网络营销项目等;3.组织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4.面向返乡社会人员开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训。

(五)完善高校创新创业管理组织机构及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反馈机制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53

1“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重要性

伴随互联网与大数据快速普及应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速度也越来越快,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产业也已经找寻到新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还处于“互联网+”模式初步发展阶段,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等各方共同努力实践与创新,也是最近一段时间学术界与金融行业关注的热点。针对“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展开深入研究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因是:首先,通过对比“互联网+”模式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对于传统风险管理模式所表现的新特点、更强的生命力以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指出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互联网化不单纯是未来的蓝图,更是现在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更有效率、更低成本、更有效控制风险的经营管理模式。当前经济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已经缺乏效率,应该由更具有效率的“互联网+”模式下发展。其次,通过对“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研究,针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对策。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可以促进“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2“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阻碍

2.1商业银行对“互联网+”模式的认识不足

伴随互联网金融不断深化发展,自2015年3月在政府两会工作报告上率先提出“互联网+”行动规划的制定,此规划旨在促进物联网、移动互联及云计算等同现代生产、制造与服务行业有效融合,充分调动起互联网针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及集成方面的效用。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视角来看,阻碍商业银行发展变革首要问题便是商业银行对于“互联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认识不足,当前社会,一提到网络经济不应该只是想到提高利润,而是要从思想上发生质的转变。针对商业银行具体发展而言,更是要从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但是就目前来讲商业银行大部分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发展“互联网+”模式经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企业管理层的文化水平不高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等因素使得他们对于“互联网+”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只是处于表面程度的认识,因而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认识上的不足使得他们认为“互联网+”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和传统风险管理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方面由于了解了“只言片语”的“互联网+”模式,盲目的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推广,跟风的心理使得其争先开展“互联网+”经营,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并不了解“互联网+”模式下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

2.2金融产品数据信息方面的风险管理问题

具体来讲,现代化信息管理是当今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而“互联网+”模式下企业也是才开始实施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的,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覆盖范围和应用效果不佳。虽然采用了这种管理方式,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健全且完整的管理体系,很多操作并不是很规范,造成管理功能较为单一,对商品仅仅进行简单的处理,而没有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其很多管理人员的信息观念不足,没有形成信息管理意识,同时相关专业知识不够高,不能很好地操控计算机、网络等ι唐返男畔⒔行处理和记录。由于现今“互联网+”发展规模较大,金融产品种类繁多,如果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手段进行管理,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同时也会在无形中加大成本的支出,并且提高错误产生的概率,大大降低了经营效率,很容易造成货物储存记录和信息的丢失,并不能正确地遵守客户要求造成数据仓库一片混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并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大幅下降。

2.3缺少“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

可以说在企业的发展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才资源对于企业的经营以及后续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往往较为缺乏的是专业性质的技术人才以及综合能力符合人才,而这些人才正是企业能够壮大和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就目前来讲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方面还比较匮乏。一方面拥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人员对“互联网+”的内容并不了解,而对开展“互联网+”经营比较精通人才又对银行风险管理环节不甚了解,因而当前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及风险管理人员也只能是“隔岸相望”,而且据相关调查我国有四成的银行对于技术型的人才比较缺乏,而有将近八成的企业对开发“互联网+”及规避“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的相关人才又比较缺乏,而究其背后原因在于我国的培训机构针对“互联网+”的相关培训还比较少,同时银行也没有在内部建立完整的相关人才培养体系。

3“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途径

3.1确立先进的互联网营销理念

针对上述商业银行整体对“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认识不足的问题要想促进商业银行“互联网+”模式的真正发展就要提高银行管理层对“互联网+”模式下相关风险的认识,进而确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从商业银行的领导者来讲,作为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决策者,必须要在了解透彻“互联网+”模式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互联网+”模式下银行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深层次认识,对比较成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培养自身对于企业发展“互联网+商业银行”的危机意识,以及培养自己对“互联网+商业银行”的发展远见,从自身角度对发展与发展风险进行认识上的最大化提高,在此基础上确立出比较先进的“互联网+”模式下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理念。同时还要在银行内部进行对“互联网+”及其风险的大力宣传,对银行管理层要着重灌输与教育,从而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互联网+”发展氛围。同时还要对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结合“互联网+”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3.2构建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强化对产品风险管理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不难看到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传统互联企业威胁逐渐加大,为了更好应对该挑战,商业银行务必做出改革,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研发符合时代背景与满足客户需求金融产品。实际上,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推行金融产品并不在少数,但该产品风险管理问题上却让人大跌眼镜。对于上述中金融产品数据信息方面的问题来讲,促进其发展的解决对策应该是加强自身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做好相关产品风险管控。从加强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来讲,具体来讲商业银行要将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作为推行金融产品的基础,要创建银行统一金融产品目录及仓库,同时还要针对市场其它金融产品做对比分析,在建设过程中既要结合商业银行的不同经营以及产品特点,又要考虑到数据库的基础用途,在数据库的建设上要严格遵循“科学”、“合理”以及“实效”的三项原则。在产品更新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和准确,更新信息与实际的金融产品相对应,突出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优势,从整体上做好金融产品风险管理。

3.3全面升级征信体系

搭建多边平台同时借助第三方平台全面升级客户征信数据库,对客户的信用评级进行延展与细化,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变革。征信活动为商业银行对投入市场交易活动中个人或企业信用情况加以调查与评估风险管理手段,信用评级为其核心量化产物。传统型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手段和穆迪、标普等专业化评级企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数据信息采集与积累为导致差距主要原因。因为数据数量限制致使企业客户的评级结果趋势性与稳定性还不及个人明显。在“互联网+”背景下,急需商业银行同外界平台数据库有机融合,构建多边平台形式,凭借互联网科技引擎将数据边界打破,采集与深挖互联网当中企业与个人交易情况、行为习惯等内容同时将这些信息补充先前征信数据库当中,就可以实现从多角度对比采集来的数据信息,并互相验证与识别,做不同形式数据转化与融合,进一步实现跨区、跨平台与跨业务,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信息共享互联,丰富与提升数据库准确性与全面性。丰富数据基础加上评级模型能够让模型更加清晰的分层,使模型驱动因子变得更加合理,对主标尺更为细致划分,从而有效提高模型区分度、准确性与表现力,使各个业务单元运用模型时更加有信心,同时主动性与自觉性也得到有效增强。而且回馈效应还使得模型对风险具有更高灵敏度与前瞻性,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总体水平。

3.4加大对“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针对上述中商业银行缺乏“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问题来讲,最好的对策应该是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和学校进行合作,可以通过与相关的高校签订实习合同,提供给即将毕业的高校生来企业实习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向高校宣传企业,为后续“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顺利招聘予以保证。还可以在学校进行专项人才的培养,与学校达成共识在商务课程中加入“互联网+”及该模式下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可以最大化的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商业银行也不能完全将培养电子相关人才的重担交给学校,还该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相关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在职员工可以开设定期的培训班,聘请经验丰富的讲师来进行授课,同时还可以在培训完成之后进行技能检测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的实现对有关人才的培养。

4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网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门户网站、BBS到微博、微信,互联网正在发生着巨变,互联网也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习惯。“互联网+”模式则是作为网络经济衍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当前“互联网+”模式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青睐,同时该模式运行也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和规范,冲击原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企业经营者思想和理念产生影响。现代“互联网+”模式被结合到企业经营中已经越来越普及,成功的应用“互联网+”模式不仅能让企业经营效率更高,还可以带给企业较大的经营利润。因此从以上方面来讲对于“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深入了解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理论上理解的不够透彻、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具体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钻研,能够更好的把控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1):109112.

[2]梁慧.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挑战与应对[J].统计与管理,2014,(01):59.

[3]林雪.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4,(1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