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装配实训报告

装配实训报告

时间:2023-02-01 15:11: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装配实训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装配实训报告

第1篇

关键词:中职;钳工;实训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基于能力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其实训教学不再是纯粹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模拟验证实验,而是注重职业实践的工作过程分析和归纳,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转变观念,改革传统实训教学的固有习惯。变注重理论知识模拟实验为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变课堂验证评价为企业评价,让学生形成企业生产意识及市场论证意识;变模拟训练为真实工作情景操作,提升学生岗位工作适应能力和从业能力。针对中职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应具备“模具制造”“模具装配”“模具维修”三大职业能力的要求,做到理论与职业实践过程紧密结合。突破传统实训过程的模拟训练,突出企业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以工作任务引领实训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强化钳工技能实训的实践意义

(一)提高认知意识。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是加工制造业的重要的工程概念,是巩固知识、掌握工艺方法,形成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基准、测量、检验、精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互换性等相关概念在加工业出现频率高,这些概念都能在实训和考核得到强化和检验。

(二)培养岗位意识。钳工技能实践教学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其质量评价标准、方法,检测工具使用。通过实训使学生建立产品质量意识和经济价值观。

(三)培养安全意识。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严格遵守安全文明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安全与保护能力,环境保护能力养成,保障设备安全,工作环境安全,养成文明生产习惯。

(四)培养创新意识。由于实训目标、内容、考核方法等贴近职业工作过程,实训过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技能技巧,更能促进学生浓厚探求意识的形成等。

(五)情感意识的培养。明确专业学习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实训的动机;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不仅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增强了自信心。

二、钳工实训的教学特点

(一)钳工技能是以手工加工为主:錾削、锉削、锯削、划线、攻丝、套扣、刮削、检测、装配、维修、焊(割)等内容;机械加工为辅:车、刨、钻、铣、电火花、线切割等内容。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综合运用各种技能的能力要求高,要求教师做好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

(二)加工工艺复杂、尺寸精度高,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模具装配性能,要求教师技术全面而精湛。

(三)对《机械制图》识图、读图要求高,且应具有相应的机械设计常识,金属材料工艺学等专业知识,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组织程序,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

(四)技能训练重手工操作,单调、枯燥, 耗时,重复动作多,劳动强度大。要求教师合理设计训练方案,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三、紧凑渐进型实训教学实践与体会

(一)近三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钳工实训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地安排好实训时间和内容,既能实现实训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以一周时间完成“手摇冲压机”零件加工制作、装配、检验为例,谈谈梅州农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钳工实训的做法。

1. 实训前的准备。实训前,制图教师安排学生画重点零件的三视图,让学生对实训图形熟透;重点要求学生按实训小组对重点零件(滑块、凸轮)的结构形状、技术要求、加工工艺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强调基准的重要性,突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一致性原则,使学生实训时对加工误差有较深刻的认识。

实训指导教师编制好《手摇冲压机实训指导书》,材料(板料由各小组负责分割、裁料。凸轮、压杆、手柄由同学车工实训时制作)、工具、量具等准备好。

学生按4~5人为一实训组,由动手能力出众,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成立质量评定小组,学生个人质量评分由个人自评、质量评定小组和指导教师评定。

2. 具体实训步骤。(1)下达实训任务,要求每人完成一套装配件,作实训动员,强调劳动纪律,安全文明生产及注意事项。(2)指导教师对本次实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个别特别重要零件进行详细加工工艺分析并作加工示范。

如滑块(附图)的加工制作:形状22×24×30四方体,通孔¢8H9,而8mm凹槽尺寸窄小,长度加工方向受限,加工困难。孔¢8H9在尺寸24中间、左右对称。此滑块加工的重点是保证¢8H9的中心线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难点在于8mm凹槽的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为Ra1.6μm,总体而言加工难度大,如果加工误差较大将造成安装困难。加工工艺:加工基准面加工相互垂直面立体划线加工划线表面钻孔¢7.8(铰孔底径) ¢8H9铰孔钻孔¢9深8mm8mm凹槽钻¢7孔(去除材料)后用窄錾錾削整形锉削成方形槽验收。

3. 出现废品的主要原因与应对方法。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也将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如钻头磨损、铰刀崩刃、材料缺陷、丝锥折断以及材料表皮较硬锉不动等现象,学生要主动和指导教师商讨、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问题。

4. 指导学生对加工零件进行装配调试、检测(组装、配钻、测量、修配等)。装配时强调每个零件的尺寸精度、形位误差的重要性以及对装配性能的影响,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使学生对互换性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5. 实训考评后评选出优秀小组、个人,学校张榜表彰。促学生在练中赛,赛中练以增加个人和团体的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6. 编写《手摇冲压机实训报告》。内容包括:1)实训任务、实训内容、实训目的、实训要求等。2)实训过程:要求突出对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进行详细编写。抓住难点,对安装、调试、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3)市场调查:对总装需要的所有材料、工具、量具、标准件的规格、性能、价格进行市场调查,并比较手工加工和机加工成套件成本。4)用CAD画装配图,对本次实训的感想、体会和建议。

7. 实训效果分析。由于学生从准备图纸下料(毛坯)工艺制定加工制作测量装配调试检验实习报告。从事完整的学习过程,摆脱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传统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目的与要求且更加接近于工厂、企业的用工要求,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体会。

1. 理顺实训项目与内容。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提高实训效果,可把实践教学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调基本功训练,普通零件图形,技术要求低。第二阶段:图形相对难些,重点偏向零件制造加工、装配与检测。第三阶段:侧重对机械零件、部件的修复、装配、精度检测等内容。第四阶段:综合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优化实训教学的组织过程。

(1)分解阶段训练目标。第一目标是认识图形,掌握基本加工技能。第二目标是掌握三视图的识图、读图知识,掌握编制零件加工工艺方法及加强基本功综合训练。图形相对难些,对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装配与检测等提出要求。无疑这一过程使学生在原有知识面基础之上有深层次的认识,旨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第三目标是掌握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测量方法;掌握装配图的相关知识,能分析装配图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掌握模具装配的拆装工艺及模具维修技能。第四目标是掌握复杂模具、典型设备的拆装工艺;掌握机床故障分析处理及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等技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初步具备排除典型机床故障能力。

(2)动态辅导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际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组织实施,做到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顾及全体;关照落后,引导、示范、鼓励。对优秀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重点加强他们的基本功训练,让他们脱颖而出。

(3)实训主题突出,训练指标各环节一一突破,每次训练结果有考核、评价。阶段训练项目期中集中整合考核、评价,最后全面整合考核、评价,达到质与量的提高。

(三)应注意事项。

1. 教师能力培养。由于钳工教学、实训的特点,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教师要有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做到实训组织工作周密细致,日常管理及时有效,对存在问题能迅速指导与解决,确保实训方案科学合理。

2. 理论知识的处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对理论进行必要的处理,做到精讲多练,因材施教。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实训的艰辛与成功的乐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 指导教师每天对学生实训情况进行总结、归纳、点评。重点针对学生所学专业概念进行解释,以强化学生对专业概念的理解。

第2篇

根据课程的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扣当地南通科技投资集团、南通柴油机厂等大中型企业对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等工作岗位要求,按照“行动导向理论”和将工作流程课程化的改革方向制定课程改革思路,确定了本课程设计的职业定位、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等三个前提。其中职业能力为基于数控设备装配与调试、维护维修职业的能力。工作过程为基于数控设备装配调试、维护维修典型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设置。从软件和硬件两大方面对课程进行建设。软件建设方面主要是加强课程小组执教水平和能力建设,通过教学理念培训、到企业进行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同时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课程实施小组的成员,共同进行课程设计、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联合开发项目化教材、实训报告与指导书和课程网站建设等;硬件建设方面主要是进行课程实训条件建设,包括校内数控机床装配、调试实训室建设与完善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二、项目化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岗位需求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FANUC系统的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为对象,以“装配、调试、检测、维修”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化的方式将五大项目十六项任务有机的统一结合起来。任务的设计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原则。在每项任务中设置了学习目标,任务分析,必备知识,课后思考与任务,知识拓展等环节。编写了项目化教学教材以及对应的教案、课件、实验指导书和实训报告,并进行课程网站建设,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动的平台

三、项目化教学实施

项目化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的作用是资讯的提供者、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每个任务都按“任务告知、任务的引入、分析讨论、知识讲解、行动演示、分组训练、交流评估”七个步骤顺序执行。每个任务开始前,教师给学生下发工作单,告知学生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学生在课后根据工作单完成执行任务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引入相关任务并进行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分析任务并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通过观摩教师的操作示范,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共同完成指定的任务,并予以说明和展示。最后教师要对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点评,并进行总结。每项任务考核过程中,除了具备任务完成的效果与质量的考核项,还设置了考核学生软技能的项目,旨在通过考核,引导学生形成安全操作规范意识,学会应用知识,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项目化教学手段

1.采用引导方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受到抑制,影响学习效果。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给学生营造解决某个项目任务的氛围与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引起机床某个故障可能的因素有哪些,再引导对其中的部分因素是否能排除等,最终使得学生找到故障的原因并解决。

2.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该课程的前续课程有数控机床及应用等课程,学生虽然对数控机床的结构与运行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但动手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可提供一些专门供拆装的机床机械结构,如主轴,工作台,丝杆等,让学生在实验时间和实训周动手拆装体验,掌握机械结构装调维修中的关键与注意环节。

3.采用仿真软件教学

让学生亲自实践机床设备的维护是必不可少的,但受到实验室开放时间,场地等情况的制约,时刻动手实践真实设备也不现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使理论课堂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仿真软件,在软件仿真环境中执行数控机床装配、调试、维修中的各项工作任务,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便于教学互动。另外学生在课后可随时随地使用仿真软件练习,更有利于学生数控机床维修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掌握。

4.采用团队学习法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在接到工作单后,学生发挥各自的认知能力,相互帮助、分工合作,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进行执行任务前的工作准备,并制定初步的解决方案和行动步骤。

5.采用角色扮演

学生扮演维修人员,教师扮演维修主管人员或设备使用人员下达或提交维修任务,学生根据工作单进行技术准备,进入设置好故障的模拟现场,观察和确认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此时教师转换为技术支持者,审核维修方案,学生按照批准的维修方案查找故障原因、排除故障、清理现场,最后填写维修工作记录。

五、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为课程项目化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课程使用的校内实训室主要有数控实训中心、数控机床维修实验室和CAD/CAM仿真机房等。数控实训中心具有多台XH714加工中心,XK5032数控铣床、线切割机床和高速数控雕刻机等。数控机床维修实训室提供了多台供拆装的CK6132数控车床,多台西门子802C数控车床维修综合实验台、发那科0i-M数控铣床维修综合实验台和西门子802Dsl加工中心维修综合实验台等。CAD/CAM仿真机房的计算机安装了数控机床维修仿真软件。校外实训基地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产品有摇臂立卧式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和龙门加工中心等。这些产品涵盖了课程教学所需的数控机床典型机械部件装调和维修、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装调和维修、数控机床整机调试和数控机床常见故障诊断和恢复等内容,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工程实践场所。

第3篇

关键词:模具;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教改

0前言

模具是装备制造业发展之柱石,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品能否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一。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急速发展,工业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之对应的模具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可以说模具的发展是制造业各有关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之一。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随着模具技术的提高,我国模具人才的发展却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速度,目前模具行业的人才缺口很大,尤其是缺乏高级技术的人才,数量是一方面,质量又是一方面,主要在于学校的培养跟不上行业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我国模具事业的发展,学校的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建设思路与举措

1.1梳理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找短板,明重点

根据模具生产过程及工作岗位能力分析、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等,找出目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不足之处,为重点建设什么、怎么建设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在图标识下划线的文字是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看出目前岗位能力存在的不足主要有:1.具有模具结构的设计能力、2.模具CAD/CAM软件的使用能力、3.成型零件加工、4.产品缺陷分析、5.模具结构分析及改进技能。根据上述分析,需对目前的模具专业课程进行改革重建,融入模具CAD/CAM/CAE方面的行业流行软件和最新知识,改变以往传统的零碎的教学方式为项目化教学方式,改变以往试卷考核的评价方式为以产品检验设计的评价方式,改变以往闭门造车的理论教学方式为校企融合共建共教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1.2课程资源开发

(1)教学项目配套的软硬件

教学项目配套的软硬件包括:理论教学模具、实训教学模具、模具虚拟装配软件:

①理论教学模具

教学功能:理论教学模具按照真实模具的制造方法制作而成,采用进口彩色透明材料作为模具的坯料,将模具的构架及模仁及运动等,用不同色彩区分开来,丰富内部层次感,并更加明显地观察模具细微的相对运动,具有可视性和实用性两大功能兼备的优点。该模具系列涵盖了注塑模具在教学项目所需的各类结构,可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

教学效果:通过对各类模具结构的认知,了解各类零件的形状与功能及装配工艺关系,能快速理解各部件在加工中的尺寸关系,及必须掌握的尺寸公差,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实训教学模具

教学功能:铝合金实训拆装注塑模具是提供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的模具。该模具采用进口加硬铝合金制造而成,可反复拆装。与注塑机配合可进行高温注射成型,能用通用塑料与模具配合生产塑料制品。学生学到与工厂实际操作流程和注塑工艺过程,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得到企业的认可。

教学效果:通过安全方便的模具装拆,学生可以清楚认识到模具结构,让学生实际操作、拆卸、装配、测量等理论实践相结合,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升操作技能;实训教学模具系列配置注塑机,可在课堂上进行装配、调试,生产出制件,以提高学生对产品成型的直观认识。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组装,能达到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学得会的效果,形成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局面。

③模具虚拟装配软件

将真实模具在UG软件平台上,全立体、全仿真、实时互动,虚拟模具与真实拆装模具相辅相成,形成虚实结合的实训模式。具备功能:

a.可模具拆卸、装配全过程的立体动画演示,并同步伴有文字说明,学生可自主完成交互式拆装操作全过程,系统能自动判断其正确性,并能指示下一步可选择的正确操作方法。

b.通过运动仿真读懂模具工作原理,能够以透视、局部、剖面、旋转等各种手段全方位观察模具机构运动全过程。

c.通过知识索引功能立即搜索、查看模具相关设计零件及标准件等模具资料及丰富模具案例的三维设计、二维工程图、采购清单等数据。

d.强大的自动考核功能对学员进行自我训练及作为教学考核及考试所用。

教学项目与先进的教学模具、教学设备、模具虚拟拆装软件结合将改变老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让老师与学生产生真正的互动,学生有了实际参与的环境,将以往枯燥乏味的模具技术理论和让老师用语言难于表达的模具结构,用实物清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2)模具制造课程开发

学校培养模具专业人才的弱处在于缺乏实践,所以理论不能转化为工作技能。实训条件具备之后,应加强模具的制造和注塑,以注塑出的产品来检验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其教学内容为:成型零件的数控加工、模具装配、模具在注塑机上安装与调试并成型出产品,培养综合使用模具CAD/CAM/CAE软件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能力,提高模具CAD/CAM/CAE软件的使用能力、成型零件加工、模具钳工装配、产品缺陷分析、模具结构分析及改进技能等岗位能力;其课程开发借鉴业内技术先进企业典型产品生产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专业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培养为目的,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企业标准,按照模块化、分级别的原则开发实训项目,满足不同学情、不同层次学生和企业或社会人员培训需求。

同时,参考全国模具大赛的指导意见对课程进行改革完善,国家级大赛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精心制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注塑模具CAD/CAE/CAM及注塑成型竞赛规程》中有关竞赛的总体要求概述是:①依据给定的产品3D数据模型,进行3D模具初始方案设计;②应用注塑模CAE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生成分析报告;③根据优化的设计方案完成并细化模具3D结构设计(模具3D装配图)、以及绘制指定零件的2D图工程图(符合标);④编制模具设计说明书;⑤根据现场机床刀具条件,完成型芯型腔以及有关零件的加工制造并填写指定零件的数控铣削工艺卡;⑥根据现场提供的模具零件,完成装配模具;⑦将模具装到成型设备上,填写模具试模工艺卡并进行试模,最终成型加工出合格产品。从以上①~⑦点可以看出,大赛的内容体现了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生产工作过程的核心内容。在开发模具实训课程时,可将全国模具技能大赛内容融入到课程内容中。

第4篇

关键词:数控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方案

综合实训课程是学生学完全部专业课程和单项实训课程之后的一门实训课程。它通过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将一个个独立的知识、技能进行融合、提升,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用以完成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任务。

一 、综合实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一)综合实训课程的总体思路

在综合实训课程开始之前,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企业调研,去寻找合适的项目。选好后写出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实训选题。实训期间,由学生进行详细的设计。设计完毕,经指导教师审核后方可付诸实施。最后由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互评,得出结论,并给出每个人的实训成绩。

对于数控技术专业,我们选择了复杂零件的加工作为学生训练的内容。由学生自选某一个实际生产的复杂零件作为项目的研究对象。首先对其进行工艺分析,写出详细、可行的工艺步骤,然后设计专用夹具并加工、装配好,利用该夹具装夹零件毛坯,用自己编制的数控加工程序进行加工,最后再设计检验方案并检验零件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则要对相应环节进行修改后重新加工,直至合格为止。

(二)实训的内容及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训学生进行分组并确定选题后依次由学生完成如下工作:

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结合学校现有的设备情况,设计该零件的整个工艺流程,要详细、完整、可行,包括从毛坯制造到成品检验入库,从选用某种加工方法到每一次走刀的切削用量都要写清楚,并填写工艺卡片。

夹具设计:对于该零件的部分加工工序,用通用夹具进行装夹无法达到定位要求(或效率低下),此时要设计专用夹具进行装夹,要画出夹具的完整装配图及其全部零件的零件图,还要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有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夹具、工艺设计完毕后由指导教师进行审核,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由学生进行修改。审核通过后,才可以进行下面的工作。

夹具制作:利用机床自行加工制作夹具的零件(标准件可以外购,个别校内无法加工的零件通过外协加工),装配后进行检验。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调整,对个别不合格零件要重新加工,直至装配、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复杂零件的加工:采用自己制作的夹具装夹零件,按照设计好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保证加工精度要求。

检验;先设计检验方案,然后进行检验,并得出检验结论。如果所加工的零件不合格,则要对以上相应环节进行修改后重新加工,直至合格为止。

写设计说明书:写出详细、完整的设计说明书,要求条理清楚、结构完整、内容正确、格式规范、表述清楚、论述有力,论文要求全部打印。

整个实训的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自己选题、自己定方案、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自己检测,就连车间的管理、生产的调度、设备的安排也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仅起引导、监督、作用。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收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保障措施

合理选择项目;该课程的实践中,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内容必须典型,在工作中能够综合应用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难易程度要适当。项目的选择要考虑学校现有的设备、场地、图书资料、经费等条件,必要时可将学生分班轮流进行。

早布置、早动手;由于综合实训课程的制作工作量大,又会受场地、材料、外协加工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虽然设计方案经过专家审核,但在制作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且每个项目组的情况各不相同,如果都等到综合实训开课时才布置任务,可能会导致个别项目组不能完成任务。另外,由于是加工制作的题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不仅仅是练习,更要加工出具有使用价值的合格产品。在调研、选题、拟定方案过程中,如果时间能够比较充足,可以做得更细、更完善一些。因此,应该提前将任务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前期工作。

加强组织管理,做好协调工作由于各个项目组的题目都不一样,每个项目组都要制作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零件,这些零件又各不相同,其所需的材料、工具、量具、刃具也千差万别,因此库房管理员工作量很大。同时,每一个零件的加工大多需要两三种机床,这就给机床的协调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果这些工作不协调,就会影响到项目制作的进程。

二 、综合实训课程方案的优点

(一)训练全面

该课程涵盖了数控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工艺设计、夹具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装配、精度检验、计算机应用,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培养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学生的训练较为全面。

(二)能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是以工作岗位的能力需要为核心目标的教育形式,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环节之一,将设计与制作相结合,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三)能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只是由教师评价,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兼顾每一个环节,发现所有细微的问题。综合实训课程实际的制作项目过程中,设计得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就逐渐显露出来,学生自己就会发现并想方设法改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四)能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

一方面,在制作过程中,各种加工方法基本都能用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平时训练时,由于学生能明确地知道这些知识在综合实训时还要用到,所以训练时格外认真,因此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因材施教,给优秀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5篇

模具测绘实训是高职院校中模具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模具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前一个重要的模具结构认知教学环节。模具测绘实训是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配合、工程材料等课程之后,以对生产中使用的真实模具的拆装及主要结构认知为主线,完整测出模具零部件尺寸,画出零件草图,然后经过整理,再画出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及零部件装配有全面的认识。模具测绘不仅是模具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学习手段,更是模具制造岗位必须掌握的一项工作技能。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认识典型模具结构,了解模具工作原理、模具零部件的功用、零件相互间的装配形式和配合关系以及模具零件的加工要求;能正确使用模具拆装常用的工具和辅具,掌握模具拆装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会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培养产品测绘能力;学会模具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能熟练使用CAD软件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培养制图能力。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能力。掌握模具拆装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具备产品测绘能力;掌握对测量尺寸进行协调和圆整的原则和方法;熟悉模具行业常用相关标准、资料和手册,会正确选用并查阅;能正确选定模具零件的尺寸精度和配合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其他技术要求;具备一定的识读、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制图能力。2.方法能力。具有独立制订工作计划、协调计划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能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分析、评价和总结;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及利用各种途径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3.社会能力。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具有创新精神。

二、基于行动导向法的教学实施过程

不管在什么领域,所有职业的工作过程的结构大体上是相同的,一般都可以简要地划分为确认工作任务、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和结果记录等这几个阶段。针对模具企业工作过程,将工作内容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相融合,结合模具测绘实训要求,把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获取信息、制订工作计划、作出决策、实施工作计划、反馈信息、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计划、实施和评估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一)资讯

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师生共同解读“任务背景”、“工作任务书”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并获取与完成工作任务有直接关系的信息。1.基本知识技能回顾。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制图、公差、材料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钳工工具使用、检测量具使用等技能进行回顾。2.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每个小组思考讨论该项目的关键信息,领会任务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对“模具的分类、模具结构及其组成、模具的基本工作原理等模具原理性知识;模具拆装工具与使用技巧、模具测量工具与使用技巧等技能性知识;模具拆装步骤和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信息查阅、收集、学习理解并研讨、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查找相关专业书籍,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并对学生收集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通过此环节,学生可以领会到复杂的项目需要进行分解处理,同时通过分工、协作,其自学能力以及信息收集整理、交流协作等能力得到提高。

(二)计划

小组内每一个学生根据在资讯阶段收集和整理的信息,以报告的形式制订模具拆装、测绘工作计划,初步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教师不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价和干涉,只给出启发性建议和引导,并记录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出现的问题。此环节培养学生综合提炼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工程知识应用、技术方案写作等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决策

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各自的计划,并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交流和比较,然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具拆装和测绘工作计划,经与教师充分交流后形成小组最终工作方案和步骤。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如谁负责拆装模具、谁负责测量尺寸、谁负责画零件草图并记录尺寸等。通过此环节,学生能提升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正确判断和制订工程方案的能力。

(四)实施

各小组按照确定的最佳工作步骤和计划开展工作。根据小组分工,做好模具拆卸、尺寸测量、草图绘制、模具装配复原、试模等工作,并单独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CAD图纸。做好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记录和要点记录,并完成工作总结报告。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控制场面和观察细节,对各小组所画结构简图进行指导和检查;对学生的钳工基本操作方法、安全文明生产等进行指导和评价记录;对学生测量工具的使用、草图绘制质量等作评价记录;对模具装配质量作评价记录。此环节培养学生利用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技能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提高学生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提升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素质。

(五)检查

1.小组自查。学生对装配复原的模具进行人工合模验证,并在成型设备上试模,验证模具工作是否正常,模具间隙是否调整均匀;检查图纸中视图表达是否正确、尺寸标注是否完整、形位公差是否正确、表面精度是否合理等。2.教师检查。教师主要确认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记录问题情况。通过此环节,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精神、职业能力上实现了提炼升华,通过参与自己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成就感,认识到了自己的智力潜能;同时,老师也能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优化组织教学。

三、基于行动导向法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6篇

一、更新教学理念,设计好实践项目课题

目前车辆工程专业的校内实习主要是对现代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设备等新结构、新技术等进行拆装、检测、诊断、调整和修理等专业实践内容,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拆装工艺、检测诊断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基本技能。因此要注重工学结合,突出由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第二课堂等环节共同构成校内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在贴近社会真实环境条件下进行实训,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保证实施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计划的落实。

二、从细节入手,注重实践过程指导和考核评价

1.规范演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演习示范操作是实训指导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样板。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部分要着重示范,较难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要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汽车总成零部件拆装为例,学生不按工艺流程检修和拆装零部件,不按实验要求操作仪器和设备,认为实训的目的就是把汽车零部件拆散再装好,而没有仔细地观察零部件的结构,研究其工作过程,推敲工作原理。所以要求教师在讲解实验之前,首先介绍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讲解实验工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拆装设备及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师在具体到某一实训项目的讲解过程中,做到边讲授、边演示、边动手,使学生做到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

2.坚持现场个别指导和集中指导相结合,提高学生实操技能

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时进行及时指导是实践课教学的中心环节。针对学生中存在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个别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必须做到眼勤、脑勤、耳勤、口勤、手勤和腿勤,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准确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耐心地帮助学生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对活塞连杆组件进行装配的时候,教师要提醒“活塞的装配标记和连杆的装配标记位于同侧”,“发动机上安装活塞连杆组时,使装配标记朝向曲轴前端”,“安装活塞环”的同时要注意各道环的安装顺序和方向,各道活塞环的开口相互错开的角度和在活塞上的布置,要求学生们在装配中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在批改实习报告时,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偏差,对实习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不足和成功之处等要及时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

3.将技能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严格的技能考核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笔者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就将校内实习与汽车类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在学生完成每个实践项目课题后,按照技能等级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这样,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习中真正的有压力、有动力,使得学生体会到态度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及时找教师解决,使学到的知识更扎实,操作技能得到升华,为他们今后的工作积累知识和经验。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三、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室建设,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第7篇

关键词:设计制造;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企业都愿聘请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也希望员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这一基本需求,虽然国家和高校对此进行了教改探索,可是这种现象还没有彻底改变。因此,当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和探索我国工程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培养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为此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借助校企合作,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湖南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简称:机械设计)专业作为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加强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在专业特色、教学体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意识培养等环节展开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对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是本专业多门专业课程的综合应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一些高校都把现代制造综合实践教学作为重点和亮点进行投资和建设。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绝大部分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相继购买了数控设备,为此急需一批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现代制造综合实验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丰富学生生产实践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数控加工全过程,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创新能力,构建“三层次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1.“三层次”,即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

“三层次”实践教学体构,形成了由单一到综合,由各自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分层递进。(1)基本技能层:包含大学化学、大学物理等通识基础课程及学科基础课程的实验,机械零部件测绘课程设计,以及金工实习、电工与电子实习、企业认知实习等环节,此层次重点进行基本技能训练。(2)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包含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实验、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此层次重点为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初步设计能力的训练。(3)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包含工程项目训练、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课外科技活动、企业轮岗训练、毕业设计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

2.三结合,即课内课外相结合、校企结合、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结合

(1)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能力训练,与课外开放性、自主式科技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2)校企结合:发挥学校、企业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学校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育与在企业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相结合。(3)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结合:培养履行机械类工程师职责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和弘扬并实践以“求真、求实”为主要特征的工程人文精神的培养相结合。

“三层次及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构,即由浅入深、分层次、分模块地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分层推进的工程实践教学体构。

二、培养创新意识,探索基于产品设计制造的综合实践内容与模式

我校机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厚基础、适口径、有专长、强应用”,与企业用人要求实现“零距离”融通,专业原有的实践教学体构已不适应市场新要求。为此,本专业确立了以机械产品、装置设计制造为教学项目,以实践实训为教学手段,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教学重点的大型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基于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即综合实践),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现实要求。

“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是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学校完成的最后一项综合实践项目,当校内所有理论学习完成后,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具备一定功能和用途的产品总体设计,包括零件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检验装配,并对加工、装配环节进行质量分析,撰写设计说明书。我校2002级机械设计专业于2005年开始实施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近十年来,对综合实践内容及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根据对2006-2015届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我校实行综合实践教学是成功的。

综合实践作为训练平台的目的是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企业用人要求实现“零距离”对接,积累工程经验,培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只有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综合实践教学的目的。

1.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比较复杂并且有技术难度的机械产品或装置作为实践项目。所以,我们精心挑选了各种传统产品,如各类油缸、减速器、千斤顶、齿轮泵、机床夹具、冷冲模等,同时将机械创新设计的竞赛项目无碳小车、指导老师科研子项目等作为实践项目,使其既能在机械工程学院范围内实施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学院现有的设备资源。若选择难度较大的汽车发动机等产品作为实践项目,虽然工程实际意义巨大,但因其技术难度太大,一般高校也不具备这种加工能力,从而达不到综合实践的教学目标。若采用单个的机械零件作为综合实践项目也能进行工艺设计和加工制造,但是远远达不到机械产品、装置所具有的综合实训效果。

2.教学环节设置的创新

按照实际工程环境真刀真枪地进行工程化的综合训练,具体设置是以专业班级为基本实施单位,8?10个同学组成一个项目合作团队,实行项目组长负责制,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将产品研制分成四大模块进行:即产品造型设计(含产品三维造型、工程图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产品装配及分析总结。按模块划分将综合实训分为四个时间节点,每个模块分别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和重点,同时又通过实践项目把四大模块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学生经过以上四个模块的实训后,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整个实训产品的研制,每个学生需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并撰写相应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个模块的具体任务是:第一个模块为产品造型设计,主要任务是按给定的项目(指导老师给定功能及技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掌握的设计工具设计出给定产品三维图及各零、部件工程图设计并完整给出零、部件相关技术要求,重点是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培养。每个团队按给定功能及技术参数设计出两个以上不同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原理结果最优,又能进行加工生产的方案作为团队实训产品,后续三模块环节实训将以此优选方案进行实训产品试制。

第二个模块是工艺设计,主要任务是按照所设计的零件的工程图结果和技术要求,并结合现有的工艺的文件,重点是制造技术的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着单个零件为一个工作小组,各小组要编制相应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卡,并进行工序卡的编制,每位学生至少完成一道以上工序(卡)文件的编制。所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卡、每道工序中的安装定位、切削三要素、刀量具等工艺基本要素必须齐全。

第三个模块是零件加工制造,主要任务是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机床并能出色地完成零件的加工,以此来验证所编工程程序是否合理,重点是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工程制造技术问题的能力训练。这一模块仍以单个零件作为独立工作小组并以零件各工序卡编制者为主操作各类加工设备,完成各工作小组零件加工试制,对加工制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第四个模块是产品装配调试及分析总结,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装配调试并撰写设计说明书,重点是训练产品装配调试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装配技术问题的能力,以项目团队为单位,在各工作小组完成了产品零件的加工试制后再对实训产品进行装配调试,最后撰写设计说明书。

三、注重过程管理,创新考核评价标准

综合实践环节采用“工程化”的模式,且有很强的专业性。为此,作为教师,必须加强现场实时的指导,多关注过程管理,保证这个环节的效果。综合实践不能只看实训产品的最终研制结果,更要注重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所学到的技术能力,还有他们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术和方法。所以综合实践应该更多的是模拟工程实际环境,采用“工程化”模式的标准,从工程的实际出发,也能使学生参与到工程实践的氛围中,通过相关的实践的锻炼,积累工程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工程实践的能力。针对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各类工程技术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能力,也培养他们自己想办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环节时间跨度大,实训内容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注重团队协作,更是其考核评价建设的关键。只有加强过程管理,创新考核标准才能达到综合实训的最终目标。在本环节中采用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过程管理,突出能力培养,提倡个性发展;建立了按模块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即评价也分四个模块进行,每模块都采用五级制评分,在四个模块中以个人最擅长,并且能力最强的评价模块成绩作为本阶段的总成绩,这样就能够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特长完美结合,又能把实训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与考核评价相结合,并且在这个环节中只要学生能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会提高自己的工程能力。最后,还要让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

四、结语

我校已开展“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活动近十年,探索出了一条基于创新能力的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实训新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每位学生都基本掌握了一般机械产品的研制过程,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实现与企业用人要求“零距离”融通,同时培养了学生科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求职能力。因此,近年来,我校机械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这样的就业率也一直处于我校各专业的前面,也证明了我们教学改革目标的正确性,培养的学生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某些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如课题能够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或技改相结合将更具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部分课题创新显得不足等。

总之,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实现了产品设计、零件设计、加工制造和装配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大型综合实践的适应性和综合水准,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相信,一定能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型机械相关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建华.重视工程教育,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5-127.

[2]刘迎春.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R].应用型本科改革与发展建设研讨会报告,2009.

第8篇

《汽车机械制图》课程是职业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生学习机械基础、机械制造等课程的基础,如果没有图样的指导,学生将无法分析和选择加工汽车零部件方法、从而无法制造出合格的汽车零部件,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者眼高手低,一接触实习车间的实践机加工就发懵的问题,如何能打破这一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成为当前教学非常棘手的问题,打破常规教学,让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堂教学与实习车间无缝对接让呆板的课堂讲解转变为学生动手与动脑能力的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用较短的时间掌握相关操作技能的要点,反过来又可以通过实践促进绘图理论的理解。结合自己对理实一体化的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模块式教学,实施理论指导实践

《汽车机械制图》课程的知识点可以分为基础知识模块、点线面模块、组合体模块、零件图模块、装配图模块,各模块之间层层递进联系密切,我认为在基础模块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目标与自学指导,让学生自学初步认识绘图工具与使用方法,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工具的使用要点,展开互动式讨论纠正学生绘图中使用错误,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即高效又正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纠错中形成正确的知识。

点线面模块采用"实践带动理论"教学策略让学生参观实习车间找出四种典型零件,分析其形状找出共性问题并结合"口诀"教学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分清各种点线面的位置及特点为下一步的组合体教学打下基础。例如点的投影可以用机床顶尖为实例以点的"投影永远是点,点的位置是三坐标决定"的口诀加深点的理解。

组合体模块为形体过渡到零件的一个关键环节应采用"理论强化实践"的策略,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各种零件的组合类型及组合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零件的千变万化和基本体的形态,紧紧抓住"读"和"画"两大环节,然后在加以典型组合体练习,采用"头脑风暴"老师不直接说出答案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完善形体分析能力,并写出实习日记,让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加以巩固和提高。例如组合体中综合类较多可举支架类模型讲解组合特点和形体分析方法,辅助采用动画立体模型展示准确分析变化形式,集思广义通过不同的思路构建形体空间想象能力,并准确补画视图的图形与漏线。

零件模块采用"参观和测绘"相结合的策略,第一步让学生参观车间内的机械加工顺序,并加以记录,回到教室再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与记录对比总结出典型零件的几个相关要素;图形、尺寸、技术要求等并最终找出零件的一些共性特点,为下一步同学们学习装配图打好基础,特别注意和已学过的机械类专业课结合让理论知识点与实践相结合适应实习生产强化学生对图纸的理解。例如参观直轴的加工方法注意分析每道工艺的流程卡片及图形中的尺寸,回到教室后观看直轴视频分析直轴的图形、尺寸、技术要求加以提炼简化更容易区别其它类型零件第二步测绘零件通过测量零件的尺寸绘出草图并画出标准图纸体会零件四要素的重要性让理论在测绘过程中转变为实践经验。例如在课堂中分组让同学们测量轴类、支架类、箱体类等几类零件既可以用到绘图知识又可以用到测量技能,通过同学们的协同合作提高工作相率的同时还提高学生的机加工工艺分析能力。

二、合理控制理论与实习时间,让学生逐步适应生产环境

由于前面的模块知识需要一定时间的生产实习才能有效的转变成技能,结合前面的五个模块制定实习计划,基本比例为1:3即理论为1实践为3,例如在零件图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解各零件的特点为10课时实践测绘与标准绘图应为20-30课时,通过学生的逐渐认知、了解、掌握等4个层次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采用综合实训的方法,让同学们撰写实训报告

第一步经过车工与数控实训,同学们从图纸分析到零件加工顺序分析到零件机加工步骤,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攻破了动手能力差的难题。

第二步撰写实训报告,指导学生完成从画图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修正,扎实走好每一步。

四、合理选用实习环境,根据理论课的要求布置

根据模块的不同选择实习环境,例如在讲点线面的时候以钳工实训车间的工件为目标,便于学生观察零件图可采用机加工车间或仿真模拟实验室为目标,需要时可在专门的绘图室进行练习,在不同的尝试中来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出相应建议

第9篇

一、架构CDIO特色的工程图学教育体系

(一)目标明确的教学内容

1.徒手绘图。在产品设计初期,徒手绘制二维或三维草图可以迅速、便捷地表达设计意图;在装配、维修现场,由于缺少绘图仪器和计算机,需要先徒手绘制草图,再形成规范的工程图样;在进行参观、学习、交流时,徒手绘图可以快速捕捉学习信息和设计灵感。同时,有研究表明,在提高学生的空间视觉能力方面,徒手绘图比计算机三维造型更为有效。徒手绘图的教学应侧重于学生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的掌握,而不是对目测尺寸准确性的强调。

2.基于工程实际的项目式教学。在进行了投影基本原理、组合体及表达方法的讲授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制图能力,后续标准件、零件图及装配图的内容实践性较强,采用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项目式训练,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零件图的讲授,采用课堂教学与工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课堂上对核心内容进行讲解后,带领学生到校工厂进行参观实习。学生通过对实际零件的观察、思考,可以加深对轴套类、箱体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典型表达方案的理解;通过对各种加工方法及零件加工过程的参观和实践,体会不同加工方法所能形成的表面结构及组织结构,理解零件图技术要求所规范内容的必要性。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不仅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对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很快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对学生形成工程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也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在装配图的教学中,选用不同规格的齿轮油泵或减速器等实体模型,安排学生分组完成查阅资料、测绘、零件图及装配图的三维造型、生成二维工程图、撰写项目报告及答辩等一系列过程,作为三级项目计入期末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齿轮油泵或减速器的用途、工作原理及性能等;每人要对装配体中一个典型零件进行测绘,并绘制二维工程图样;全组同学合作进行装配体三维造型,分析装配关系、拆装顺序、各零件结构特点和功用;撰写项目日志、项目报告,制作PPT汇报答辩。三级项目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在“做中学”、“做中思”,通过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CDIO的培养计划旨在设置丰富的实践项目并辅以工业实习,利用课堂和现代化学习场所使其具有活泼的、实践的、团队的特色,及时与外界沟通,通过广泛评估与评价不断改进计划。

(二)全面立体的教学方法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在展现图解过程、立体模型、零件结构和装配关系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甚至有完全取代板图教学和实体模型的趋势。但是,多媒体动画解题过程过快、交互性不够等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之下,教师通过板图则可以更清晰地将解题思路、作图规范展示给学生,同时又便于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进行调整,师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目前,学院设有实体模型室1个,定期补充典型组合体、零部件及装配体模型,供学生观察、测绘使用。考虑到模型成本及开放时间的限制,我们建立了虚拟模型库,其中包括组合体模型、典型零部件及其加工视频、零件测绘操作视频、装配仿真视频、计算机绘图教程视频等,在学校网站上开放,供学生使用。我们还在学校网站上建设了辅助教学系统,包括与教材配套的CAI课件及习题解动画。此外,我们还利用实时通讯工具以教学班为单位建立群,对普遍性问题及时进行在线答疑,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做出适时调整。

(三)科学严格的评估体系CDIO的学习评估体系指出,不同的能力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专业知识可用试卷或口头测验;CDIO相关的能力则可以用记录、报告、自评、互评等形式进行。如果能将100分钟的期末考试延伸至平时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可促进教学的高效实施。1.随堂测验。在讲授完每章内容过后,选取综合本章主要内容的一道考题,以统一作业纸的形式进行随堂测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运用本章知识,做到“查漏补缺”,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作答的能力。2.零件表达。综合表达方法和零件图的知识及实践,对不同类型的零件进行测绘。每位学生需测绘2个不同类型的零件,根据零件结构、考虑其加工方法确定表达方案;按照其加工过程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最终分别绘制尺规工程图、二维计算机工程图各1张。3.项目报告及汇报答辩。基于装配图的三级项目实训用时多、权重大的特点,从项目开始就明确提出具体的目标及任务,合理安排进度,按阶段提交项目日志,不仅可以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而且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心得与困惑,进行有效沟通。对于整个项目过程和最终的汇报答辩,都制定严格的评分细则,做到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期末考试。学期末,对所有班级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的方式,更公平、全面、准确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最终的课程成绩主要由以上几方面组成,其中随堂测验与平时作业成绩占10%,零件表达及其他章节的工程图样占10%,装配图三级项目占20%,期末考试占60%。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综合、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将考核延伸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图学教师的工程培训CDIO教学体系对图学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工程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大多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踏上讲台,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而作为基础课的教师,工程及科研工作又相对匮乏。因此,需全面提升图学教师的工程素质,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图学会议、机械论坛等相关学术活动,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工作等,都有利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组织图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二级项目、一级项目或机械创新大赛等,不仅有利于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更有利于课程的衔接、融合。此外,聘请一支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级工程师队伍,作为兼职辅导教师充实到理论及实践教学中去,也是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二、结束语

CDIO教育模式是一种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强调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特色明显的专业知识,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强,批判与创造意识优秀,沟通交流和思想表达流畅,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团队合作精神与领导力。基于项目的工程图学全新课程体系的引入,改变了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体现了“知行合一”、“做中学”、“做中思”的教育理念,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习评估体系,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顺应了企业、科技、经济发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作者:梁瑛娜 董志奎 单位:燕山大学

第10篇

关键词:民办院校 模具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250-01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市场经济客观需要的必然产物。它打破了国家包揽办学的局面,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扩大了高等教育机会。我校——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前身: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建于2004年11月,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唯一的独立学院,得到母体学校的全面指导和支持,选派著名教授、管理骨干任学科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及行政负责人,在专业建设上实行“对口支持”机械工程实验中心成立于2006年8月,是学院重要的实训、实践基地。机械实验中心建筑面积共4565平方米,仪器设备总资产871万元,中心在现有15个实验室的基础上增设模具实验室。规划的可用于该实验室布局的场地面积在120~130平方米。

1 模具实验室建设的意义和目的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之一,为响应我校“大三计划”培养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方针,机械工程专业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这个方向上,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模具技术人才为出发点,去建设一个全新的模具实验室。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们在模具实验室通过“拆”,认识各类不同模具的组成结构、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了解主要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流程;通过“装”,了解模具的装配过程和装配流程;通过“测”,弄懂模具内各零部件配合关系,学会分析模具的精度;通过“绘”,了解模具的结构设计过程。

2 采购的思路、计划

模具采用外购的方式,成本相对较高。首先着手考虑需购置的模具的种类,包括冷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其它类型的模具。

2.1 冷冲模具,可按冲模的导向方式,作如下3类的购置

(1)无导向冲模,又称敝开模,多用于单工序冲压、生产批量较小或冲压件精度要求低的情况。上、下模的相对位置由压力机滑块导向精度来保证。

(2)导柱模,是上、下模之间用导柱和导模来保证其相对位置精度的。一般有二导柱和四导柱的布排方式。导向形式又分滑动导向和滚动导向两种方式,使用滚动导向的模架可比滑动导向模架提供更高的导向精度。

(3)导板模,用导板导向的模具,用导板(兼作卸料板)直接为凸模导向,对小孔冲模,可以同时保护小凸模。导板模在工作时,凸模不应脱开导板。导板导向可与导柱导向联用,与导柱联用的有导向卸料板,可保护冲小孔凸模,减小小凸模折断的可能。使用导板导向的另一种形式多用于大型覆盖件拉深模、整形模等。

2.2 塑料模具,按成型工艺分类,作如下3类的购置

(1)压缩模。

此类模具,将配制好的塑料原料倒入凹模上端的加料室,上下模闭合使装于加料室和型腔中的塑料受热受压,成为熔融状态充满整个型腔,当塑件固化成形后,上下模打开利用顶出装置顶出塑件。

(2)压注模。

此类模具,成型的一般过程是,先闭合模具,然后将塑料加入模具加料室内,使其受热成熔融状态,在与加料室配合的压料柱塞的作用下,使熔料通过设在加料室底部的浇注系统高速挤入型腔。塑料在型腔内继续受热受压而发生交联反应并固化成型。

(3)注射模。

由注射机的螺杆或活塞,使料筒内塑化熔融的塑料,经喷嘴、浇注系统,注入型腔,固化成形。

2.3 在以上2大类模具为最大部分的模具的基础上,再小量添置锻压模、冷挤压模、压铸模

此外,模具装配工具的购置也显得相当重要,分加工工具、修整工具、装配及保养工具、拆装工具4个类别来规划。加工工具须包括:台虎钳、钳工装配平台、样冲、划线笔、普通丝攻、螺旋槽丝攻、丝攻扳手、板牙扳手、板牙;修整工具须包括:气动打磨机、气动锉刀机、合金小锉刀、普通小锉刀、钨钢滚磨刀、合金打磨头、火石仔打磨头、砂纸卷、油石;装配及保养工具须包括:内六角扳手(1.5~10公英制)、红丹、脂、塑料水口钳、脱模剂、去毛刺刮刀、攻牙油、顶针油、防锈油、螺丝刀、大力钳、冲凿;拆装工具须包括:内六角扳手(M12、M14)、橡胶锤、铜锤(紫铜)、压力杠、开模器、小磁铁、吊装带、吊环、零件收容盒、工具箱。另外,需要购入一些A3规格的模具结构拆装图,并作防水防潮的过塑处理。

3 场地布局的思路

鉴于规划的面积不大,在充分利用好空间的前提下,还必须考虑到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简捷性。

在场地上,钳台布置为2行,沿场地中轴对称,行距不得小于2.5米,钳台之间的横向距离不得小于1.2米;虎钳布置在横向和纵向都要整齐,朝一个方向。工具箱放置于每一个虎钳旁,工具可全部有序地放置于工具箱中;每个拆装位,可放置一副模具;多媒体置于场地的一段;模具架放置于场地另一端或者两侧。

4 实验室日常运作的管理思路

我学院在打好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兼顾提高学生毕业就业的竞争力,因此,模具实验课是一个很重要很实用的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技能的课程。有必要提出的是,我们一直在很多实验课上已经实行过的预习制度,即是,在实验课前,学生必须阅读过相关内容的专业教材,以实验内容为蓝本撰写预习报告,并通过预习发现疑难问题和实验过程中待解决的问题。模具实验课的实操环节,要求学生高效贯彻拆、装、测、绘的掌握。时刻提醒注意模具拆装实验的安全,安全注意的问题一般包括模具拆卸、模具的搬运的安全;使用螺丝刀、扳手的安全;对模具的弹性零件的拆卸时的安全。此外,还需要注意装拆、摆放模具零件的条理性。

在实验室的教师团队管理上面,我校主张以老带新,年青教师通过旁听有经验的教师的授课、自行完成实验、批改实验报告以积累经验。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联系生产和生活经验;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把安全操作的意识渗透到讲解中,并及时指正学生的不当操作。

5 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等院校以十分有限的建设资金和场地来建设一个全新的模具拆装实验室,必须以最高效率和最大的限度来筹划资金以及人员的调配,做到务本求实。实验内容、实操管理制度的制定都做到紧贴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发挥实验中心作为重要的实践基地的功能,并适当与珠三角民营模具企业合作,为校企合作创造平台。

参考文献

第11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 relying on more than a decade of national practice base platfor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standards of production practice were reformed and innovated. Systemic vision of production practice with other practice, experiment, curriculum design and practice teaching was proposed, the interdepend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other aspects were found out. And through this research, practic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got implementation and validation, students received more efficiently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production practice.

关键词: 生产实习;工业工程;系统性;创新;应用

Key words: production practice;industrial engineering;systemic;innova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226-03

0 引言

哈尔滨商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始建于2000年,通过培养方案的四次修订,使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设置逐步趋于完善,各类实习从形式到内容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与完善,特别是生产实习,在国家级实习基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平台上,从2003到至今的十一年的实习过程中,使所培养学生符合培养方案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生产实习既是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工业工程在美国是以实践为基础成长起来的专业,国外在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方面都非常重视: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美国的企业合作教育主要是增加工程实践环节,大学与企业保持长久密切的联系与协作,使学生有稳固的实习基地,目前已有1千多所学校,5万多个企业进行这种合作,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英国实行一、二、四年级在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实践的教学模式,使他们能在真实的工业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以保证学生受到较好的专业训练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德国,对生产实践环节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学生每次实习结束后,要写出实习报告,由实习单位写出鉴定,关键是实习完成情况和通过与否,是学生能否参加毕业考试的前提条件。通过考察国内外一些高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后发现,我国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及管理方面的课程占的比例明显偏大,而工程技术基础课程则相对较少,从而没有体现出工业工程专业工程的特点。

1 生产实习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思想上忽视 这是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不能得到很好开展的主要因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生产实习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缺少科学定位,目前各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更轻视实习环节的倾向,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在对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形式、要求、时间安排等方面的设计上,缺少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从而相应引起实践教学内容重复、时间安排不合理、管理过程失控、实施目标偏差大、考核方式单一,缺少科学性等一系列问题,另外经费的倾斜力度也不足。以上因素都极大地影响了生产实习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对生产实习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因此对生产实习要有一个明确的导向。

1.2 各环节联系不强 众所周知,工业工程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都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服务于相应的理论课程或课程群,如工业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和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服务于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每项内容前后项之间、横向之间是否缺乏联系,当学生在某一环节中理解不到位时,应在下一环节中得到补充和理解,如果两个环节是脱离的、孤立的,就做不到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的效果,另外生产实习前后学期的各项实践环节的脱节,毫无关联,也是影响学生的动手及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1.3 管理过程松散 由于思想上的忽视导致整个管理过程不科学、不规范,缺乏生产实习的有效实施计划和管理文件,包括学生的请假制度、实习过程对现场观察的认真程度、实习文件提交的时间和质量约束等具体问题。

1.4 成绩流于形式 工业工程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各不相同,考核方式和内容也应有所不同,但仅有的这些不同还不足以遏制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如提交实习手册和实习报告等环节,给偷懒的学生提供了同学之间相互拷贝、在网上下载进行抄袭提供可乘之机,使最终的成绩流于形式,缺乏统一的评定标准,影响生产实习评定成绩的公平性。

2 生产实习系统性构建与实施

2.1 明确培养目标 世界各国的工业工程发展证明,工业工程只有满足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解决工业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保持其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其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效果的考核等一系列程序都必须遵循这一目标,以形成关键目标驱动下的教学模式。另外生产实习是学生毕业前的一次生产大练兵,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能力和磨合期的长短。在几次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不断增加实践环节的比例,调整生产实习的内容及时间安排,充分体现工业工程专业工程性的特点,达到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

2.2 实施计划构建 生产实习在外地进行,除了正常的教学过程实施,还有学生的衣食住行,旅途和现场的安全等,从整个实习计划的制定、工作流程的设计到全面管理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实习规划的实施,是整个实习的主要工作,而实习规划的制定是关系到实习过程实施的关键。在整个实习管理和实践过程中,通过贯彻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达到提高实习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对相关专业的规定,以培养工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宗旨,管理手段的更新,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实习布置的内容,同时还受到企业历史与文化的熏陶。 “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企业精神、一汽人“岗位就是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抗压能力和耐力,都在影响着学生。人性及品格的培养,从不同层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生产实习内容的设计 本校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实习(实训)、实验和课程设计三大模块组成,实习(实训)由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ERP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及毕业实习(集中或分散)等环节所构成,其中两周的生产实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在生产实习环节的安排上分为三个阶段。

2.3.1 在进入车间实习前,除了安全教育,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做大量功课,在金工实习的基础上,学生要掌握车间及产品信息,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情况;确定每个车间的典型零件、主要装配过程和主要实习内容,如在变速箱厂,以齿轮、变速箱箱体和变速叉为典型零件。在底盘厂,以转向节、十字轴、螺旋伞齿轮的加工,后桥总成装配线为主要实习内容。在发动机厂要预习连杆、曲轴、发动机总成的装配流程及工作原理等内容;教师用照片、ppt及板书讲解预备知识;对生产问题作出预测并结合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设定针对性的实习内容。

2.3.2 进入实习现场后,根据实习教程及实纲的要求,学生们按照分组,严格跟踪自己所负责的五个典型零件和一条装配线,在实习手册上详细的进行记录:每人绘出5个典型零件毛坯草图,并了解其结构;跟踪5个零件的五条生产线,掌握每一台机床的型号、参数、工作原理;记录生产线上每个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了解工序、工步、工位、安装、走刀等基本概念;掌握定位夹紧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如组合定位方式一面两孔,结合变速箱箱体的生产过程就会融会贯通。还要求学生记录一个典型产品装配工艺过程,如发动机、变速箱、减速器、后桥总成等;在所有过程中,观察工件的定位与装夹。除此之外,学生通过注意观察现场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能够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把企业的最新工程管理和机械加工融为一体。

2.3.3 每天实习结束,并不意味着同学们对现场所学知识的全部理解,晚饭后,要求同学们对当天内容进行消化理解,运用工业工程的理念去考虑、记录这一天漏掉了哪个工序或工步,什么时候、在哪里出现了问题,设备和人员是否还需要调整,怎样去做会更好等问题,晚上的讨论分成几个大组,白天现场的指导教师对应指导晚上的讨论,主要完成两部分内容:首先由某些学生将当天的工作流程和产品流程以提问解答、黑板绘图书写等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听取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不同声音,在争论中进行修改,当天的实习手册讨论更正后由指导教师及时批改发给大家,举一反三,不断强化。其次,教师还要利用讨论后的时间给同学们预习第二天的实习内容,使大家对新的内容有的放矢,收到了良好效果。

2.4 构建生产实习与相关环节的联系 三大模块中实习(实训)、实验和课程设计,如何更好地结合,一环扣一环的衔接,生产实习中,每个学生的5个典型零件在课程设计中选出一个继续完成该零件工序卡和工艺过程卡的制定,针对每一工序的切削用量、工时定额、加工余量、走刀长度等进行详细计算,并对其中一道工序的夹具进行设计;基础实验中,开始对自己的5个典型零件进行建模仿真,利用生产系统仿真软件对生产过程进行运行、验证;在专业综合设计中,针对实习中所记录的产品的总成,依次完成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生产计划制订、设备选型、人员配备、加工过程的质量监控、物流系统设计、车间及厂区规划方案设计,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经济分析,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业课设施规划与设计实验中,对前述产品所设计厂区进行仿真设计,这是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综合训练、真实训练,相关的理论教学、实习内容、实验过程、课程设计交叉融汇,形成一体,建立了各实践环节之间的系统性的有机联系。

最后一个实习环节是毕业实习,部分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指导教师安排,进一步跟踪生产流程,有的重返生产实习基地,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完成相应毕业设计题目,如一汽变速箱车间的设施布局及优化、螺旋伞齿轮主动轮生产线分析与设计等设计题目为企业流程再造与车间规划中提供了有价值的构想,使学生也对本科四年的所有实践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思路,并通过各设计专项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把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向工程实践转化,从知识积累向能力生成转化,最终实现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时在招聘和就业过程中,实习基地的实习经历也彰显其优势和作用,在用人单位考察选聘时普遍得到认可,有利于直接获得就业机会,使该专业的就业率遥遥领先。同时在就业后的工作中学生也能够做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在竞争中存在获胜优势。

2.5 不断创新,健全量化考核体系 目前各院校生产实习的考核大都是老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实习报告情况做定性评价,很少有定性的评价依据,评价的结果随意性大,公平性差。建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生产实习量化的考核体系,客观评价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对问题的总结归纳与分析能力、文字表述及实践创新等多方面能力,用多侧面、有重点的科学的考核方法取代单一考核方式,采取现场表现观察;收工后的讨论问答;讲台展示记录;每天实习手册批改情况;由学生、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完成的实习鉴定;返校后提交的实习报告等多种考评方式,各个阶段以具体指标计入成绩,学生对全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足够重视,争当优秀实习生,获取荣誉证书,使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发挥最大效能。

3 结论

在与工业工程专业相关的生产、服务系统进行了探索与改革,通过十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主要体会:

①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对实习过程中的流程,以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为前提进行重新的理论研究与整合;以企业生产为研究对象,对生产实习的核心内容进行创新设计。

②借助现有的硬件基础设施,运用系统仿真软件,建立研究对象的系统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各种生产系统分析和工程验证,使实习、实验和课程设计有机结合,紧密联系,达到实习内容的最优设计与改善。

③严格管理过程、提高实习质量,使考核过程贯穿于实习过程始终。

参考文献:

[1]贾国柱.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国内外比较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3):130-134.

[2]陈世平.国内外工业工程学科建设及专业教育比较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0).

[3]张绪柱.工业工程实验与实习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李军,张学龙,贵文龙.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11,148(12):203-205.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项目教学法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同时,也是学生完成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变、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变的重要过程.并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气动、液压、传感器、PLC、网络及通讯等技术的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先进设备的广泛应用.必然需要大量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修、检测和管理工作 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进行项目实训课程教学探索.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1.实训课程的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集气压技术、液压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PLC及其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 课程紧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即检测、控制与执行三大技术环节展开.同时引入最新的网络控制技术。训练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和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实训.使学生既能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知识.义能从事机电设备或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安装、调试、维修、维护以及设计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2.实训课程的内容与模式

围绕实训目标.综合实训的内容应根据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 机电一体化的综合实训可以选择某一生产流程的模拟控制系统或典型的机电产品为实训载体.通过对某生产流程或产品的模拟仿真控制.掌握生产岗位的控制操作技术 我校选用了自动化生产加工系统(Modular ProductionSyste111简称MPS).在实训过程中以该系统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并采用行之有效的项目培训模式 所谓项目培训模式.就是打破教材本身的框架.围绕一个典型设备展开.将学习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并结合实际操作.将所要求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融于培训过程 训练时,首先结合实际的装置.了解该装置所能完成的任务及工作流程。其次.分析该装置的硬件组成.让学生明白各部分硬件的组成元件.各自完成何种功能:再说明本设备所包含的技术和应掌握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实际操作,如拆装、调试、故障诊断、维修及保养等,掌握机电设备的装配、操作和维护该设备应具备的能力 再次.将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归类.并做一定的延伸,使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所发展。

3.实训课程的时间安排与实训条件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主要技能专项实训后.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或就业前,综合运用本专业(岗位)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校集中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实训时间为四周 我校建立了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由师生参与自主研制的PI C实训室、校企共同投入建设的气动控制技术实验室及自动化生产加工系统实训室等组成.供开展实训课程使用.并且实训期间实训室进行开放式管理。

4.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

为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对机电学生考核的标准为:(1)是否有创新,即能否运用所学的理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能否就所给的条件提出合理的观点和可行的处理方法;(2)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3)是否能搜集资料,报告内容是否合理;(4)是否有团结协作精神:(5)写作与表达能力;(6)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考核的形式:理论与技能考核相结合。考核成绩的评定:理论测试成绩占20%;实训报告成绩占25%:实践环节占55% .其中拆装操作占20% ,编程、调试与排除故障占25% .安全与环保意识考核占10%。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的实施过程综合实训可促进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一般是针对岗位群.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 以往的课程教学比较强调课程中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掌握.忽视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