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银行论文

农业银行论文

时间:2022-09-15 14:36: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银行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银行论文

第1篇

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步伐,农业银行积极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及大数据的价值应用,确立了“大数据体系建设必须以应用为核心,数据平台开发与业务应用统筹考虑,要做好内部的数据治理,逐步拓展数据来源范围,充分利用内外部数据资源,不断提升对全行经营管理的支撑水平。”的总体战略思想,即:数据是基础,应用是目标,平台是支撑,治理是保障。

1.强化数据治行理念大数据革命必将颠覆银行传统观念和经营模式。通过营造“数据治行”的文化,建立分析数据的习惯,落实全行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治理,切实提升“大数据”开发利用的综合能力,将现有数据转化为信息资源,让决策更加有的放矢,让发展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2.建设大数据平台构建处理能力强、扩展性好、开放度及共享度高的大数据存储加工平台,整合行内外、各种形态、跨历史周期的海量数据,并构建统一、全面、稳定的企业级数据模型,为大数据的分析利用提供基础的数据、环境、模型及配套工具等全方位立体式支撑。

3.打造数据分析应用体系构建适应大数据分析的多功能、跨渠道、多粒度的分析挖掘模型和应用体系,为服务质量改善、经营效率提升、金融模式创新提供支持。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全方位调整产品结构、营销模式,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理、成本绩效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

4.实现智慧银行的目标智慧银行是指,通过大数据技术不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敏锐洞察并引领客户需求的高度智能化的金融商业形态。智慧银行可提供“银行始终在客户身边”的全场景金融服务,为客户创造最佳服务体验。

二、农业银行大数据平台概述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农业银行在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道路上锐意开拓,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以四大基础平台、五类数据服务为核心的大数据平台。

1.四大基础平台(1)企业级数据仓库随着银行业数据利用能力的逐步提升,业务分析呈现跨领域分析、高度整合分析、长周期历史分析等特点,企业级数据仓库通过对行内跨领域海量数据的高度整合和模型化,形成对客户、账务、产品等的统一视图,使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农业银行企业级数据仓库以存储和处理结构化数据为主要目标,全面涵盖了农业银行存、贷、中间业务等行内业务条线的核心类数据,实现PB级数据的高效存储,可以满足全行在各个领域数据分析和价值发现的各类需求,并为全行数据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撑。如通过网点的多维度、全方位、长历史周期数据挖掘给出网点资源配置建议,提升运营效率,优化业务流程。(2)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以存储和处理行内非结化数据为主,辅以来自行外的社会数据。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和深度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品牌建设等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基于对社交网络各类非结构化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获取行外目标客户;通过机器学习、语音识别、情绪识别等技术,对客服语音记录进行深度挖掘,发现客户的需求。(3)实时流计算平台传统数据计算平台多以批量计算为主,数据处理能力较强,但时效性较差。农业银行的实时流计算平台采用业界最先进的流计算框架,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交换、处理和应用,主要用于实时营销、实时客户服务、欺诈监控、大额动账监控、系统运营监控等各类对时效性要求比较高的业务场景。如结合持卡人的行为偏好为客户实时推荐精准的营销信息、优惠信息和特惠商户信息,并为特定客户群体提供实时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提示。(4)高性能数据处理平台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亟须一个高性能环境的支撑,农业银行高性能数据处理平台采用大内存处理、分布式、闪存等新技术,以高性能计算为主要特点,实现对海量结构化数据、非结构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全面分析和深度挖掘。如通过大数据语义分析和情绪分析追踪海量网络信息蕴藏的经济金融“微信号”,借此判断未来的市场走势,为前瞻性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2.五类数据服务农业银行基于四大基础平台的优势,大力发展应用系统建设,形成了五大类数据服务形式有机结合的数据服务体系。(1)指标检索服务通过构建全行统一的指标库,为各个业务条线提供常用指标的检索服务,在此基础上提供各类经营管理、监管报送等指标采集、加工及报送服务。(2)即席查询服务采用特定的工具,构建功能强大的查询支持库,满足各类灵活查询、临时查询及特殊复杂查询需求。如果说报表是经营管理的瞭望塔,那么灵活的即席查询就是执行经营决策的指南针。以客户营销为例,即席查询服务可以为全行的客户经理提供多角度的客户信息查询,针对当前市场热点,提供具体的业务指导。(3)定制化信息服务通过iReport智能资源视窗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分层检索、灵活配置和个性展示,并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不同层次及不同偏好,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信息订阅,联动邮件、短信、微信等渠道提供主动信息推送服务。(4)多维分析服务多维分析可以帮助业务人员实现多维度、多视图、多层次的分析,并可以通过下钻、上钻、切片、旋转等操作,提供更加动态、智能的数据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如从机构、时间、客户、产品类型、渠道、营销活动等多个维度对产品盈利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有效推动产品优化和创新。(5)深度数据挖掘服务海量数据中蕴含的规律和价值通常不直观,大数据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海量数据的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农业银行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了多个特定领域或主题的数据挖掘实验室,包括客户洞察及精准营销、信用评价及风险评估、舆情分析与客户情感管理等,紧跟市场发展动态,直面业务热点、难点,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巨大价值,为业务发展和经营决策提供更加深入的洞察和更加有力的支撑

三、农行大数据应用实践

农业银行在构建大数据体系时坚持以应用为核心,统筹部署数据平台开发与业务应用,加强业务创新与数据利用的良性迭代,实现传统业务和新型业态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了数据对全行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支撑作用。借助大数据这把利剑,实现了“营销更精准、服务更贴心、管理更精细、监管更透明、风险更可控、决策更智能”,有效促进了全行经营理念、业务运营、组织流程的不断创新,为全行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引擎。以下三类应用案例可充分说明情况。

1.精准营销基于大数据的客户营销“三步曲”:获取客户、客户画像、精准营销(如图1所示)。通过大数据强大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充分挖掘行内外的潜在客户;通过大数据实现对客户的360°立体画像,在掌控客户行为、洞察客户情感的基础上,准确地预测客户需求,从而实现精准营销及交叉营销。以贵宾客户信用卡精准营销为例,农业银行通过综合行内外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发现、决策树等数据挖掘算法,构建了完整的精准交叉营销模型库和应用体系,动态实现目标客户识别、客群划分、优先级划分、产品推荐、渠道推荐等功能。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渠道,通过合适的方式,为合适的客户推介甚至定制合适的产品,实现差异化、个性化的精准营销。2.热点分析农业银行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了热点问题专题分析模型库,对当前的热点事件进行定期跟进、深度分析和动态监测,为策略制定、产品创新及运营模

式优化等提供有力支持。以互联网理财客户分析为例,该项分析旨在揭示个人客户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与农业银行资金流失的关系。首先采集研究机构等第三方数据,融合内部数据,对整体购买规模进行分析;挖掘购买互联网理财客户的特点,对这一特定客户群体进行综合画像。从而知道“正在发生什么。”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回归等方法,对即将流失的客户进行智能识别,针对不同的客户特点制定不同的客户挽留措施,知道“即将发生什么。”最后,通过对客户和资产流失的深度分析,提出产品层面的创新策略,并给出具体建议;产品优化和创新后,再次综合分析新产品的市场效果,并对产品进行持续优化,实现数据挖掘和产品创新的迭代。

第2篇

关键词:农业银行;财务风险;资产质量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9日

引言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银行业遭受了巨大冲击。同时,我国银行业在市场竞争力、风险管理、行业监管等方面较薄弱,有必要认真研究国内外金融业的成功与失败以取长补短,推动我国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而其中资产质量是当今衡量企业现代化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必然成为企业制定竞争策略的重要依据,而资产质量风险就更加不容忽视。资产质量的复杂性内容决定了其分析方法的多样性,这里主要运用会计指标分析的方法进行必要的综合分析。

一、理论基础

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就是信贷业务,所以信贷资产在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最大。那么,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高低不仅从财务收入上来说会影响到自身的安危,同时在宏观上对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最基本的风险管理就是贷款质量的管理。贷款质量指标也是中央银行考核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监控指标,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这种风险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动形成的。具体运用到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总额准备金率,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以及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率。

二、“农业银行”资产质量风险分析与评价

(一)“农业银行”资产质量风险指标的构建。中国银监会在印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评价和分类监管指引》(银监发[2007]81号)的通知中指出资产质量评价标准如下:

1、定量指标:不良资产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单一贷款比以及最大10家贷款比。

2、定性因素:(1)资产风险分类准确,偏离度较低,偏离情况能够得以及时纠正;(2)不良资产的处置措施有力,不良资产持续减少,资产质量趋好;(3)实行综合授信管理,单一客户的授信集中度维持合理水平,风险可控。

(二)“农业银行”资产质量风险指标的计算与比较。资产质量风险指标的分析又分为两类:

1、货款质量指标分析。其具体指标有如下两个:(1)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良贷款率高,说明商业银行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则风险小。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2)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余额/不良贷款余额。

2、单个资款比例指标分析。对于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而言,“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个必须信奉的原则。依据这一原则,世界各国都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性问题予以监管,衡量贷款集中程度的主要指标就是单个贷款比例指标。它又包括:(1)单一贷款比=同一借款客户贷款余额/资本净额;(2)最大10家贷款比=对最大10家贷款户发放的贷款总额/资本净额。

为了控制贷款集中过度风险,商业银行法规定:单一贷款比不得超过10%,最大10家贷款比不得超过50%。此外,计算上述指标时应以本外币合并数计算。

(三)“农业银行”资产质量风险指标分析与评价。农业银行资产质量风险各指标的具体数值见表1,从定量角度分析。(表1)

根据表1的统计,截至2013年底,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7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将近20亿元;不良贷款率1.22,下降0.1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2,76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91亿元,其占比3.82,下降了0.77个百分点。虽然不良贷款的存在对风险有很大影响,但是贷款的拨备覆盖率从上市前2009年的一百多个百分点上升到2013年的三百多个百分点,所以不良贷款对风险的贡献性的影响可以减缓。

三、“农业银行”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概括起来,本文从定量的角度来将农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进行分析,并给予一定的建议。

资产质量方面,农行占据三农业务主导地位。农行营业机构过于分散以及分布在欠发达地区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农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提升速度缓慢,反映到经营层面体现为资产质量低于同业水平。而作为国内唯一将农业信贷业务占为主导的国有银行,如何将不良信贷资产保持在较低水平,这是农行在上市路演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农行如何持续改善资产质量;二是农行如何持续提升盈利能力,从而提高化解不良贷款的能力。根据本文数据统计到农业银行资产质量方面近几年的情况,近几年农业银行的发展相对稳定,对于不良贷款控制得当,为了保持这样的资产质量良好态势,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储量相当大,这有可能影响到其盈利水平,所以风险依然存在,需要在盈利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保持当前资产质量风险,后续本文会对于农业银行盈利能力风险进行监控分析。

资产质量的稳定需要确保,更要建立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是决定一家银行能走多快、走多远的根本因素,目前仍是制约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最大短板。要确保资产质量的稳定,增强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就应该强化集团风险控制措施,加大存量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从源头上防控风险。同时,进一步完善覆盖全机构、全业务、全类别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快风险量化工具的开发及应用。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信贷市场的中坚力量,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巨额的不良贷款却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削弱了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竞争能力。因此,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农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方法,尤其是资产质量风险方面的控制,对于增强农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与获利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丘永萍.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J].农村金融研究,2010.9.

[2]王春峰,万海晖,张维.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9.

[3]王晓鹏.基于生存分析Cox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财务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江苏: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3篇

论文摘要:当前,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农业资金的短缺,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都需要农村金融这一经脉的畅通。西北地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农村金融问题的典型地区。如何针对西北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有效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西北地区农村金融中的突出问题,不能局限于对当前农村金融体系的小修小补,必须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改革,完善西北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小额信贷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主体,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所以,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该从农村信用社开始,使其成为真正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1.农村信用社的职能定位和产权制度改革

现有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原则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经济实力考虑其可能的发展方式。为此,中央银行应制定相关的转制标准,以规范其改制。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西北各大城市郊区,农村信用社的势力较强,对这些信用社的重组,取消两级法人制度,将若干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相近的信用社合并组建、转变为地域性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与目前西北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造类似,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和合理的选择。

对广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农村地区而言,如果农村信用社实力较强,可参考上述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做法,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重组为商业银行。贫困地区信用社的业务主要应是支持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脱贫工作,带有政策性业务的成分。因此,它们的出路可以是:转变成股份合作制信用社或互助式信用社,或转制成国家政策性银行即农业发展银行的基层网点机构。当然,后一种做法的前提之一是农业发展银行应将国家政策性长期融资、短期融资和扶贫等政策业务完全担当起来。此外,可以考虑降低或者取消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农户储蓄存款利息税,减征或免征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城建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与陕西省政府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行了财政贴息政策的有益探索,三年来财政共为农户小额信贷贴息1000万元,带动信用社小额信贷、联户担保贷款、农民自身投入和龙头企业投入的资金达1.88亿元,使示范区62.8%的农民直接受惠。

2.以扩大农村信用社浮动利率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

鉴于农村地区资金短缺,储蓄成本、贷款和管理成本都较高的情况,应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2004年10月28日,央行取消贷款利率的上限,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货币政策手段。根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要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利率就必须能够覆盖储蓄和贷款的管理成本、行政成本、违约成本、机会成本等。如果不推行贷款利率市场化,各正式金融机构、非正式金融机构,相互之间就不能展开充分的竞争。另外,根据当前存款利率市场化试点经验,小幅度放开存款利率是无风险的,因为金融机构的变相高息吸储在许多地方已经是公开的做法,农户和企业可以直接从中受益。据统计,到2004年9月末我国最早进行信用社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为7.38%,比改革前大大提高。

3.大力推行小额农业贷款

小额农业贷款,大有可为,这是很多农村信用社用实践得来的经验。国家在农村最主要的两项金融政策是信用社小额信贷和支农再贷款,这正是通过信用社来执行的。2002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并要求农村金融部门要改善金融服务,要求信用社“积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方式”。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贷意义重大,它将促进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丰富信用社的真正内涵和完善其体系,而且有利于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有利于抑制高利贷,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和社会稳定。《金融时报》2002年1月22日报道,西北五省区农村信用社到2001年末,共发放给农户贷款244亿元,开办小额信贷的农村信用社占五省区信用社总数的68%,开办联保小额信贷的占总数的39%,这两种贷款合计余额为39亿元,本息收回率平均在85%以上。加大对农户小额信贷的支持和服务,是一个积极的、可喜的趋势。

二、加强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支农的作用

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下的“市场失灵”将使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和基础产业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其中利用政策性金融实施保护是重要举措,是其它方式和渠道不能替代的。在目前西北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极大困难的新形势下,应该加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充分发挥其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政策性金融的功能

1.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筹措渠道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减少对中央银行的依赖,改变目前资金来源渠道过窄且不稳定的现状,逐步拓宽融资渠道。其一是增发农业金融债券,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发行金融债券是规定中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部分。为了保证农业发展银行债券的顺利发行,可以考虑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的一定比例或者强制要求保险公司的一部分资金必须用于购买农业发展银行的金融债券,并由中央银行予以保证。其二是允许农业发展银行公开向社会发行中长期农业开发建设债券,筹集个人、企业手中的大量社会资金。其三是将邮政储蓄机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通过中央银行划归农业发展银行使用。其四是把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的农业贷款项目和扶贫开发贷款,统一由农业发展银行进行转贷。其五是统一国家支农资金的管理,特别是国家预算拨款用于农业的资金和其他用于发展农业的专项基金,都必须存入农业发展银行。

2.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应在继续支持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收购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同时,通过农业政策性贷款的信贷投向,在农业产业布局和农业区域布局上对农业发展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达到帮助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农业发展银行尤其要扩大农业开发贷款,把主要力量放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上,使农业发展银行真正成为农业“发展”银行。

第一,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重点应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扩大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贷款。一是支持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西北农村干旱地带的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注重支持西北各地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项目。三是作为信贷扶贫的主力军,农业发展银行应对西北贫困地区的各种扶贫经济实体进行支持,特别是那些既和本地资源相结合,又能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第二,强化对农业服务领域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对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的资金支持,为农村经济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发展银行首先应为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业开发组织等提供资金支持。西北农村地区严重缺乏科技人才,通过科技教育投入,为西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科技带头人和合格劳动者。其次,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对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西北地区新、优、名、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给予大力支持,并通过加大对农业科研经费与农业科研成果鉴定转化的政策性信贷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支持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主要是以公路、电网、供水、通信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可以大大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城乡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而这种环境的变化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项目,使农村的农业和非农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分享到农村发展带来的好处。

第四,支持西北地区农村的生态建设。加大农村能源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以及生态资源保护的投资力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水土整治,退耕还林还草,防风固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要支持农业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应该着眼于支农,为了满足西北农村地区的金融需要,就应该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由于西北地区农业的明显弱质性和“三农”的特殊性,完全商业化的正式金融机构必然不能够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因此,主要为“三农”服务的中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就不应该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采取相同的模式,必须是“有限度”的商业化,即中央银行把中国农业银行的赢利性指标压低,以便于补贴其从事“三农”业务所带来的必要亏损;另外,中央银行还可以设立专项贷款,作为支持中国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其次,中国农业银行应该切实建立恰当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农村经济主体的信息掌握,增强对农村经济主体的贷款力度。第三,要完善和规范中国农业银行设在县及县以下农村经营网点的金融服务功能,取消单纯吸储的网点。

在农村金融与经济的渐近式改革中,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抓住我国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才能使农村金融和西北农村各项改革更加有效。农村金融发展,需要社会方方面面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保护农业,发展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够共同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桂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经纬,2003,4:45-47.

[2]宋维佳.我国西部地区投融资策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12:56-58.

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已形成,但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情况有所不同。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构成的总结,重点分别对传统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非正式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简介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并积极活跃起来,形成了包括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传统正规金融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以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非正式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传统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农村信用社;创新型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非正式金融机构主要有私人钱庄、当铺、私人借贷、高利贷、合会等。 

二、传统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情况分析 

1996年以前,农村金融正式安排的主要形式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自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行社分离、国有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来,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呈现萎缩趋势。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重担落在农村信用社身上。但实际运行时,农村信用社并没有真正担起这个重担,它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合作宗旨,农村资金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呈现扩大趋势。为了解决“三农”资金支持,国家加大政策调整力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制定政策时,要更多地考虑到“三农”;中国农业银行转向商业化的同时,政策方针首要还是面向三农;农村信用社继续发挥在“三农”中的核心作用。 

(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情况分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以政策为导向的国有农业信贷机构,其业务范围主要是办理农副产品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办理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并不与农民直接发生信贷业务关系,这使它无法直接延伸到最基层去顾及农户的基本金融需要。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只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服务作用,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可将一部分邮政储蓄、社会保障资金等转存入农业发展银行;鼓励国家开发性金融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开发性金融更多地参与农村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 

(二)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情况分析 

中国农业银行的业务主要放在筹措资金保证支付和清算票据上,近年来,其经营重心明确向商业化方向转变,业务范围也由广大农村向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倾斜。目前,农业银行在农村的业务重点主要放在支持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龙头企业上,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 

(三)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情况分析 

农村信用社的建立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客观上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农村信用社这时就能起到很好的金融服务作用。随着国家清理整顿农村“两会一部”、国有商业银行部分机构从农村市场退出,农村信用社一段时间内在农村金融服务中起到近乎垄断的作用。但农业经济的风险相对比较大,农信社不良贷款也不断增多,农信社要想更好服务三农的同时,又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还需多多努力。 

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主要是为农村建设提供政策指定范围内的资金支持,而市场经济体制促使金融机构追求利益,所以,仅仅以行政命令或者建立以完成农贷资金任务为评价指数的绩效制度是不足以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府应给予农贷行为一个成熟的金融环境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以此激发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在合适条件下主动寻找农贷机会,并最终解决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 

三、创新型农村金融供给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情况分析 

传统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虽然在“三农”服务中起主导作用,但这些传统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因此,国家有针对性地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即允许一些社会资金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并解决我国农村建设资金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从2006年开始,我国已逐步让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在资金供给上已解决部分问题。 

(一)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情况分析 

200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2007年3月6日,经中国政府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成立。2007年3

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邮政储蓄银行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主要是基于邮政储蓄有2/3的网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邮政储蓄是当地居民唯一可获得的金融服务,因此,从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础金融需求,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角度出发,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村网点主要是从服务“三农”的大局出发,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足度。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降低了支付给邮政储蓄的利率,现在的关键是建立对农村的“输血”机制,使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 

(二)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金融服务情况分析 

村镇银行的设立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政策的重大突破,也是农村金融组织模式的一次重要改革,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新渠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但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1)村镇银行的数量近年来虽不断增多,发挥的作用也不断增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农户及农业的资金需求,但和我国众多的农村人口及需要资金的乡镇企业和农户个人比,它们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2)村镇银行多数设立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区域,部分乡镇只有一家,多数比较偏僻及经济发展不好的乡镇根本就没有,同时,这些偏僻的乡镇多数是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的,即使有其他金融机构,多数也只有一家,故这个地区“三农”对资金的需要是很难得到解决的;(3)村镇银行作为新兴力量,多数人并不认可它,对它也不是很了解,导致它发展过程还存在一些困难。村镇银行存在吸储难、利润低、风险高等问题,另外,村镇银行的结算渠道、现金供应问题及存款准备金率等问题至今也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故要想让村镇银行更好地为农村金融服务,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三)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情况分析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2001年11月28日,国内首家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营业。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统筹中,具有重要作用。为适应农村各经济主体对商业性金融的需求,应加快组建新的农村商业银行,一定程度上可由个人和企业等出资组建。但我国银行业不对个人开放,农村信用社改组成农村商业银行时虽然允许个人入股,但不允许个人出资组建商业银行,这必将阻碍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四)小额贷款公司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情况分析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在满足农村金融供给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这部分作用主要是基于部分农户或企业在传统正规农村金融机构那贷不到款,只好选择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然人或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投资,不能吸收存款,它的贷款利率是比较高的。小额贷款公司获得高利率的同时,风险也伴随高利率产生了,加上我国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还没有建立,故小额信贷公司如不能调整好风险与收益的问题,是非常容易退出市场的,这将会带来一系列相关问题。国家的监管机构应做好政策支持和监管,让小额信贷公司真正为农村金融做一些服务。 

四、非正式金融供给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情况分析 

非正式金融机构主要包括:私人钱庄、当铺、私人借贷、高利贷、合会等。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非正式金融机构因此得以迅速发展。非正式金融机构为农户和乡镇企业融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市场交易,表现在:非正式金融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从事违法活动和高风险投机甚至是金融欺诈活动,存在着极大的金融风险。风险虽然比较大,但非正式金融机构至今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农村金融供求的现实客观性:从资金供给方面看,是因为民间借贷的利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到金融机构存款不方便;从资金需求方面来看,主要是正规的金融机构信贷手续繁琐、服务态度欠佳,而民间借贷迅速、便捷且多不需担保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方式,即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断重构。但事实上还是没有解决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要想真正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还需更好地发展现有的这些农村金融供给方式的作用,让它们实现服务“三农”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内容摘要:当前农行市场营销手段相对落后,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行倡导理性营销理念非常重要本文从恩施实际出以,对理性营销重要性、必要性、内涵及理性营销战略的实施作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农业银行完成股改并顺利上市后,在更为激烈的币场竞争甲,要有效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入力倡导理性营销观念,建立理性营销经营机制。本文结合恩施农行实际,对这一问题作出粗浅分析。

(一)

市场营销理论应用于工商业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它被农业银行所重视只是近几年的事。由于应用时间短暂,市场营销观念在农行上下尚没有深入人心,市场营销策略很少或根本没有得到研究和采用。目前农行普遍使用的营销手段落后,加上其它历史原因,致使农行综合竞争力落后于工.、中、建等商业银行。造成农行落后面貌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采用先进的业务营销策略,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具体业务营销组合策略,没有一个全行性的业务产品营销组合策略指南。因此,当前在全行倡导和树立理性营销理念非常重要。

去年暴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在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次级房贷市场盲目扩张摒弃了经济和金融的客观规律我们认真研究和汲取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需要以求真务实的理性态度正视业务发展中的问题,按照金融规律办事情,正确处理扩入金融规模与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关系;处理好金融企业提高自身效益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推进金融创新与加强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

就当前金融业务发展形势而言,一是信贷资金供需矛盾加剧,优质客户关系维护难度加大,农行业务份额流失的可能性增加;二是在信贷资金供应趋紧的形势下,容易引发少数客户特别是国家重点调控的“两高一剩”以及潜在风险较大客户的资金供应链断裂,形成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三是客户经营成本攀升,发展速度放缓,对提高业务定价水平增加了难度。因此我们要切实抓住机遇。强化理性营销,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凭借大行的系统性优势,通过强化内部挖潜和系统调剂等多种方式,优先满足重点客户的规模需求,为营销竞争性客户抢占先机;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保优退劣、保重点压一般”以及产品组合营销等多种手段,有效推进农行客户、信贷和经营结构的优化调整。

从区域、同业及客户层面看,恩施地处西部,被纳入西部大开发区域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不断涌现,为农行营销和储备优良客户提供较大空间。在此形势下,资本市场会迅速发展,金融“脱媒”、银行混业经营、投行业务专业化经营趋势逐步显现,而农行在高端客户和产品领域竞争乏力的困境将进一步加深,与同业和系统先进行相比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营销体系特别是直管直销体系有待完善;风险管理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行际间发展不平衡、客户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较重、中间业务尤其是投行业务发展不足等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在当前实际上已经从紧的宏观调控形势下,少数行存在“因规模紧而放松营销、因规模紧而忽视维护”的不作为现象。因此,金融服务和风险控制的高要求迫使我们必须坚持理性营销。大幅度提高优良客户占比,不断调整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改善中间业务收入结构,优化城乡业务结构,以促进经营利润不断提高。

(二)

“发展是硬道理”。对于农行也不例外。纵观国际国内形势,严重的现实己经容不得我们有片刻的歇息。我们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时几,加快白身发展,但发展不是盲目的,必须以坚持科学发展为前提,不断创新机制,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超越自我。就恩施农行业务而言,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把“一优三大”(优势行业、大市场、大客户、大项目)作为本行资产业务战略定位,毫不动摇地支持重点区域、客户和业务,不断提高资产业务效益贡献度和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坚定不移地把优化结构作为资产业务下作的主线,深入调整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培植新的增长点.夯实持续发展的根基。三是要坚定不移地把产品和服务创新作为推进营销的基础,大力实施方案营销、团队服务和产品组合营销,强化直接营销,不断提高营销服务效率。四是要坚定不移地把机制创新作为推进营销的动力,不断建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责、权、利对等的营销激励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及责任约束机制,进一步激发营销潜能。五是要坚定不移地把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促进营销丁作的坚强保障,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加强程序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积极培育合规文化,确保业务安全运营。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种理性营销理念的基础上去付诸实施,因此很有必要认识和了解理性营销的真正内涵。

1、理性营销包含营销分析、计划和控制。现代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营销分析、计划、控制”的新时期。我们农行要在注意广告、促销、友好服务、创新和定位之后,还必须认识到要使用自己的经营业务保持忧势地位,获得持久的良好业绩,必须加强对农行营销环境的调研、分析,制定农行的战略目标、经营策略、营销计划,从而实现科学的经营目标二就恩施农行的业务现状分析,当前要在依据辖内市场经济发展结构和走势,组织落实总行、省分行经营市场发展策略的同时,积极针对本地经济发展实际。以分行本部和各县、市(区)支行等经营机构为依托,立足恩施市,辐射全州城乡,走“参与大市场、面向农工商、支持好项目、获取高效益”的路子,在经营管理上形成高起点、高标准、快节奏、高效益的局面。

2、理性营销需要明确市场位。尽管农行目前是最后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国有商业银行,我们的业务经营在很多方面与其它先进行相比还存在差距,但在当今世界的金融市场上,也没有哪一家银行能够同时成为所有顾客心目中的最佳银行。没有一家银行能提供顾客需要的全部服务。任何一家银行必须有所选择。它必须研究它的各种机会,并在市场上确定一个位置。理性营销要求按实际业务范围把一家银行同其竞争银行区别开来,以成为某一细分市场中的较佳银行。定位的目的在于帮助顾客了解竞争银行之问的真正差异,这样顾客就能挑选对他们最适宜的、能为他们提供最大满足的银行。恩施是农业大州,随着西部崛起战略和强县扩权进程的深入推进,“三农”和县域经济强劲增长,为农行加强“三农”金融服务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但州内银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城区市场,竞争同质化、白热化特征突出,而农行的市场定位以及主要的竞争优势在农村市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赢得先机,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三农”和县域市场有所作为。

3、理性营销必须不断创新营销机制。科学发展观理论告诉我们,发展首先要满足其顾客不断发展的金融方面需要。一项成功的创新为富有革新精神的银行必然会带来竞争的领先地位。然而,金融服务相当容易模仿,优势的寿命很短。当然,如果一个银行能始终不断地创新.它就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理性营销需从不断创新的角度来考虑向顾客提供新的、有价值的服务。当前惠农卡是农行利用自身优势在市场中推进的一项特色产品,拳头产品,我们完全可以也必须要将惠农卡的推广发行作为加强“三农”金融服务、抢占县域市场制高点的利器,打响“惠农卡”的品牌效应,尽快把“惠农卡”业务打造成农行最具特色和最具竞争力的业务。

4、理性营销要树立良好形象。现代商业银行形象策略是综合创意策划、厂告宣传、公共关系等诸手段,将以特定理念为基础的银行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用标准化的、个性化的行为规范和视觉传达表现出来,以达到塑造形象和对外识别的目的,是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吸引投资者的有力手段。理性营销应把不断维护农业银行良好形象摆上重要位置。

商业银行形象策略是一项高智力、高投资、高技术含量的创意性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跳而就。因此,理性营销中的形象策略,应立足于农业银行自身经营特征、优势和整体战略目标,遵循以下原则有序地进行。

(1)借鉴创新。要以借鉴国内外一般企业形象战略为基础.运用现代形象战略技术,组织专门人才,结合农业银行实际和中国国情进行开发性、适应性研究等,以形成独具特色和个性的农业银行形象。

(2)统一规划。科学地统一组织策划,是实施形象策略的基本要求。作为全国性大商业银行.要塑造的是整个农业银行的形象.使每一个机构都能以一致的整体形象出现,因此要在认真调查农业银行内外环境、经营职能、标志特征、机构人员设置、定位目标等因素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布置、统一行动。

(3)全员参与。农行全体员工既是形象策略的执行者,又是形象策略的基本要素,其言行举止乃至服饰都反映了农业银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代表着农业银行的形象,因此首先要在农业银行全体员工中进行思想观念的革新,使之充分认识到银行形象与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关系,从而使农业银行的形象战略实施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4)循序渐进。塑造形象策略是一项长期经营战略,切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而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分解整体目标为阶段性的目标,因时、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分阶段实施。

(三)

实施理性营销战略涉及面十分广泛,本文结合恩施农行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1、坚持“五个并举”,力求全面发展。要确保农行业务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既要发展资产负债业务,又要发展中间业务;既要加强城区行的竞争优势,又要继续保持和扩大农村行的传统和比较优势;既要集中解决当前存在的业务增长缓慢的问题,又必须保证质量,辩证处理好速度、规模和效益的关系。要在思维、体制、机制创新、手段和技术上实现“五个创新”:在拓展业务范围上要练好“五手功夫”:进一步在抓好负债业务的稳存、增存工作上下功夫,在整合客户资源,培育高端客户上下功夫,在加强信贷计划调控和信贷管理上下功夫,在清收盘活、处置不良资产上下功夫,在拓展中间业务、开发和推广新业务新产品上下功夫。坚持做到“五个并举”:即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并举,农村业务与城市业务并举,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并举,个人业务与公司业务并举,自营业务与业务并举,这样才能彼此兼顾,实现业务的全面发展。

2、推进“五个转变”,促进理性营销。理性营销的本质是一个价值观认识问题,即要由规模导向变为价值导向,这需要密切结合市场环境、客户需求以及同业竞争的新变化,积极主动推进战略转变。从恩施农行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当前7需推进“五个转变”:一是在营销理念上,由注重扩大银行效益向银行与客户共创价值转变,着力提高客户特别是主流企业忠诚度;二是在营销方式上,由经验性、关系性营销向战略策划型营销转变,由单一产品营销向产品组合和方案营销转变,由单兵、单层营销向团队式营销转变;三是在客户结构调整上,由注重大客户、大项目营销向强势拓展高端客户和前瞻性退出劣质客户并重转变;四是在业务结构调整上,由注重资产业务营销向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并重转变,突破性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五是在风险控制上,由“重营销、轻管理”向营销和管理并重转变,逐步建立全面风险控制体。实现了这五个转变,营销才会充分体现“理性“二字,也才能促进公司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3,聚焦“三个形态”,实现持续发展。市场营销必须讲求战略战术,所谓战术,就是一种策略或手段方式的正确应用。发展业务同样要以传统4P策略为基础,以新4P策略和服务营销3R策略为两冀,以4C策略为扩充的营销组合策略来指导农行业务产品营销,而战略上则要注重要素分析、动态和趋势分析,要强化市场调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这个市场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特别有三个层次的市场需要作好研究,银行客户购买金融商品(服务)的动机千变万化,概括起来可分为理性动机和非理性动机。理性动机是银行客户为获得收益回报、资金流动性、分散风险、方便性以及得到长期金融支持等理性利益而产生的动机。非理性动机则是银行客户为获得自我满足,被承认、被赞赏、个人权力、影响力等情感性利益而产生的动机。无论是哪方面的动机,都包含了三种形态:已实现的需要、待实现的需要和潜在待开发的需要。而商业银行就应该研究和把握客户这三个层次的需要。只有未雨绸缪,才可能实现可待续发展,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带给我们的一大启示。

第6篇

关键词:金融效率;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1-0024-06

一、文献综述

“效率”一词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概念,在论述问题时被广泛应用。帕累托将其定义为“对于某种资源的配置,如果不存在其他生产上可行的配置,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的初始时情况一样良好,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更好,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称为“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更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不能使一部分人受益同时又没有其他人受损,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此时经济恰好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谢作诗认为经济效率的标准含义是指资源配置实现了最大的价值,经济效率的标准含义和帕累托标准是等价的[2]。金融效率是衡量金融组织好坏的标准。在所有的经济体中,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西方或者东方,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便利经济资源的配置和拓展。关于中国的金融效率已有多人进行研究,但对金融效率没有一致的概念及统一的标准。王振山认为金融效率指的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也就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将有限的金融资源(货币和货币资本)进行最优的配置以实现最有效的利用[3]。郭新明认为金融效率指一个金融结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开始金融交易活动,降低交易费用,激励金融参与者更加用心地工作,促使储蓄更有效率地转化为投资,效率指标是衡量金融制度是否健全的关键指标[4]。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都认为金融效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配置效率、运行效率和适应性效率。2003年以来,国内有学者开始关注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一种观点则认为非正规金融的配置效率较差,如刘民权等(2003)认为由于受信息和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制约,非正规金融的业务活动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才有效率。其他人则对非正规金融制度的配置效率进行整体上的分析[5]。另一种观点认为非正规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崔慧霞(2005)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对于降低成本、减少内部人控制、减少道德风险、节约信息和监督成本有重要的作用[6]。周天芸(2004)认为中国的非正规金融制度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7]。卢峰、姚洋(2004)则证明了中国非正规金融中商业信用配置资源的相对效率比一般的是要高一些[8]。但这些看法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持,对于运行效率和适应性效率的关注相对较少。

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规金融机构在资金方面给予经济发展大量的支持与帮助,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城市到处可见,服务品种遍及存款、贷款、理财、信用卡等多方面,而且服务态度良好,与之相对应的农村情形却大不相同,在西部偏远农村,村民要翻过几座大山才可以见到一个小小的储蓄所,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本文从配置效率、适应性效率和运行效率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配置效率

对配置效率的衡量更根本的是在产出方面,即在当前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下,资金是否被运用到产出最高的领域。这可从单位贷款所支持的经济增长量(GDP增量)加以考察。通过表1看出,农业GDP/农业贷款、乡镇企业增加值/乡镇企业贷款和全国GDP/全国贷款相比较均有较大差距,这恰恰说明农村剩余资金大量流向城市这种制度安排没有在资源配置上起到应起的作用,如果减少农村资金外流,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三农”,则资源配置状况将会更加优化[9]。

相比较而言,当前增加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投放量引致的资源配置优化效应更加明显。从配置效率的角度衡量,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是缺乏效率的。当然,这种低效的资金配置的存在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济的渐进转轨做出了贡献,可认为是改革的成本,或是为取得制度改革过程中利益受损一方的支持所做的补偿。当前传统农业己在向现代农业转变,而乡镇企业也与标准的现代企业日益趋同,资金已成为紧缺的生产要素,增加对农业尤其是对农村企业的资金供给,不仅仅能够提高农民收入,还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

(二)适应性效率

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创立之初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两者主要办理有担保抵押的大额贷款,针对农村的小额无担保抵押的贷款一概不予理睬,而中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特征正是规模小、风险高、无担保,这样,正规金融机构完全不适应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长期以来,只有农业发展银行办理农业业务,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则将资金大量流入能够提供担保的大额的非农领域,资金大量外流表现出来的是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分散的金融需求的不适应。随着改革的深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也开始寻找适合农村的发展思路,邮政储蓄则改组成邮政储蓄银行,适应性逐渐加大。

(三)运行效率

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四家机构的经营状况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整体长期低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运行效率有所提高。

1. 农业银行在1997—2007年营业收入逐年增加,但营业利润却一直为负,只有加上投资收益后税前利润才转为正数(1998、1999两年依然为负)。其他研究指出,与其他三大国有银行相比,长期以来,农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是最差的一个[10]。截至2007年年末,中国农业银行的驻县城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到30.3%,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下降了3.7%、2.6%和0.4%[11],这表示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改制之后对农村的关注度大幅度提高,运行效率相应提升[12]。

2. 农业发展银行1997—2006年经营规模不断缩小,在机构、人员没有发生大的变动的情况下,人均效益必然不断下降。营业利润在2001年转变为正,而在此之前需要财政的大量补贴才能运转,这表明农业发展银行在收缩政策性贷款范围的情况下自身效益有所提高。但这并不是国家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目的,农业发展银行所发挥的政策性金融作用与国家对它投入的巨额资金相比并不相称,持续下降的经营规模必然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有关的案例分析也显示了农业发展银行运行效率低下:财政补贴不能直接落实到农民手中,信贷资金不能封闭管理,同时粮食的敞开收购和顺价销售难以保证。表明其运行效率有提高的潜力。

3.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长期不好,近几年有所好转。仅从《中国统计年鉴》上有关的分析报告看,行社分家后,1998—2000年全国农村信用社连续三年增亏,根据谢平等提供的具体数据,2002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5 147亿元,不良率为37%,资不抵债缺口总量达3 019亿元[13]。作为一个整体,农村信用社在技术上已经处于破产边缘[14]。从2004年农村信用社进行产权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17家、农村合作银行113家和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社1 825家后[11],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体系。截至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比改革之初提高了20%,达到11.2%,不良贷款比例9.3%,与刚刚开始改革之时相比下降了28%[12]。

4. 邮政储蓄银行在2007年初成立之初就积极探索小额贷款业务等服务农村的有效形式。产权制度开始起步,法人治理架构初步建立。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理念为“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定位,发挥邮政网络优势,强化内部控制,合规与稳健经营,为广大城乡居民及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截至2011年10月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资产接近人民币4万亿元(6 352亿美元),在中国商业银行中位列第六。

2012年1月21日,经中国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50亿元,拥有3.7万营业网点,3万亿元个人储蓄存款,9亿银行账户,400多万小额贷款用户,1 000多亿元支农资金。2011年2月10日,全国邮政储蓄个人存款余额总规模突破了3万亿元,达到30 299亿元。11月9日,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突破7 000亿元。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

与正规金融机构发展相对应,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也从配置效率、适应性效率和运行效率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配置效率

从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来看,“中国非正规提供的融资规模为9 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96%”左右。上文己经证明,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缺乏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信贷支持,而把资金投向了城市和国有企业,如果将资金投向农业和乡镇企业是可以带来更大的产出的,而对农业和乡镇企业提供资金的正是非正规金融组织。从实地调查结果来看,非正规金融组织为其附近的缺少资金的经济行为提供了方便,提高了闲置资金的配置效率,也使资金闲置者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意义。

(二)适应性效率

与存在几十年的正规金融相比较,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了几千年,以乡村“熟人社会”为基础,具有分散化、灵活、信息优势。非正规金融所进行的交易正是建立在地缘和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它不需要复杂的审批手续,没有僵化的规章制度,彼此熟悉,甚至连彼此的祖祖辈辈都了解,因此不容易相互欺骗,或者欺骗的成本很高,因为有族长或者左右的监督和惩罚,这种惩罚有时候不是经济上的惩罚,而是风言风语的摧残,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贷款中的道德风险,从而有效避免正规金融机构所担心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就是一种硬性的约束,能促使社会成员自发服从、自我执行,有助于促进社会信用关系的改善,并节约社会成员之间的协调,违约概率极低。同事非正规金融能够充分利用乡村既有的信息资源和组织资源,合同都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的长期行为的基础之上,同时它具有重复交易的特点,大大降低了缔约的交易成本。较好的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高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三)运行效率

据银监会统计,2007年末我国有7 800万农户获得了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3.2%[11]。2007年村镇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7.6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4.62亿元。村镇银行扩大试点范围到全国31个省(区、市)。截至2007年底,自从开始7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来,小额贷款公司总共计发放贷款3.9亿元,整体运行良好,可喜可贺的是目前已有6家公司实现盈利,经营利润共计1 682.29万元,而且小额贷款公司的正规度也在逐步向银行类靠拢。《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报告,小贷公司短期贷款余额1 952.57亿元,2010年实现账面利润98.3亿元。截至2012年6月30日,全国小额贷款机构数量5 247家,从业人员数58 441人,实收资本4 257.03亿元,贷款余额4 892.59亿元,发展迅速,运行效率良好。

四、效率比较分析

(一)边际成本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逐渐加大,非正规金融组织服务在规模和范围方面逐渐改变原来的状态,比如业务活动范围就已经扩展到百里甚至千里之外的陌生人,这样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贷款机构对贷款人的情况和发展前景掌握的难度加大,可以想象规模扩大到某一点时会失去其在降低交易成本和获取信息方面的优势[15]。同时,非正规金融组织之所以一直是在地下经营,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其具有管理体制和先天的制约,当资产迅速增加到一定范围时,经营管理的成本会高于正规金融机构[16]。因此,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边际成本呈现先下降达到某一点而后上升的趋势,从图形上看,呈现出“U”形(如图1所示),图中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边际成本曲线只有一个交点M。在点M之前,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规模小,边际成本曲线较为平坦,由于其具有交易成本方面的优势,在正规金融的边际成本曲线之下[13]。

设f1(x)和f2(x)分别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边际成本函数,它们满足:

1. 当xf2(x),当x>M时,f1(x)

2. f1′(x)

由上可知,显然有:M>M0(如图1所示)。

(二)平均成本

假设正规金融的固定成本为cf,由于现实状况,非正规金融没有固定成本。那么,正规金融的平均成本函数c1(x)、非正规金融的平均成本函数c2(x),分别如下:

c1(x)=■+■■f1(t)dt(1)

c2(x)=■■f2(t)dt(2)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平均成本极小化条件分别为:

■=■-■■f1(t)+■f1(x)=0(3)

■=■■f2(t)+■f2(x)=0(4)

其中式(3)无解,因为

■-■-■■f1(t)dt+f1(x)=0

■■=0(5)

故正规金融的成本最小规模为无穷大,这是由假设条件“f1′(x)

而由式(4)得:

■■f2(t)dt=f2(x)(6)

设x=M1,即M1为非正规金融平均成本极小化的规模值,有如下方程:

■■f2(t)dt=f2(M1)

设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平均成本曲线交于点M2,如图3所示。由图1和图3可知,M2与M、M0、M1之间的关系为:M2>M>M0;M2>M1>M0。其中,M2为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平均成本相等时的规模值,M0为非正规金融边际成本最小处的规模值,M为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边际成本相等时的规模值,M1为非正规金融平均成本最小处的规模值。

由图3可以看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规模有一个边界,也就是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最优分界点,此时由非正规金融承担融资任务是更有效率的选择;当Md>M2时,非正规金融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均分别大于相应正规金融的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此时由正规金融承担融资任务则是更有效率的选择;当Md介于M与M2之间(即M2>Md>M1)时,非正规金融边际成本大于正规金融的边际成本,其平均成本则小于正规金融的平均成本,由于决定总成本的是平均成本,这时由非正规金融来提供供给的总成本更低。可见,从发展的规模来看,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不是何时何地都绝对的有效率,它们的效率发挥有分界点M2,在规模大于M2时,正规金融更有效。相反,非正规金融更加有效。

五、结论

在所有的经济体中,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西方或者东方,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在本质上一样的,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在时间和空间上便利经济资源的配置和拓展。金融制度的多样化非常符合现代信息经济学的预期。所有金融制度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在风险分担和提供激励的两难冲突之间的最优折衷,所以不存在一种制度在所有条件下比所有其他制度坏,也不存在一种制度在不同条件下比所有其他制度好的情况[17]。这样,每一种制度都有起作用的约束条件,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来看,约束条件包括规模、信息和风险,而后两者的问题都是随着规模的改变产生的,通过规模表现出来。从分析发现非正规金融在一定范围内则表现出较强的配置效率和适应效率。当风险不确定,市场规模较小时,非正规金融有效;当风险可以通过抵押担保等形式被确定,市场规模较大时,正规金融占有优势。随着市场主体活动范围无限扩大,农村非正规金融基于血缘、地缘的软信息优势将不复存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将逐步替代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但从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现实发展情况看,农村非正规金融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0]。在规模小的时候非正规金融组织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当超出一定的边界,就不发挥原有的作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的发挥受到规模限制,这导致了其在规模和范围上略逊一筹。首先,小范围内的经济主体面临的风险无法通过多样化进行有效分散,导致关联风险发生的概率高;其次,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资金转移,使大量的不能资金在更宽广的空间进行配置,造成效率损失;再次,金融是一个追求规模收益的行业,然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小笔经营会使得单笔金融业务的运作成本无法通过规模的扩大进行分摊。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谢作诗.效率、边际等式与成本分离[J].经济经纬,2004,(5):7-9.

[3]王振山.金融效率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4]郭新明.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安排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刘民权,徐忠,俞建拖.信贷市场中的非正规金融[J].世界经济,2003,(7):61-74.

[6]崔慧霞.农村民间金融的脆弱性与相机治理 [J].经济体制改革,2005,(5):80-84.

[7]周天芸,周彤.中国农村人际圈层与抵押替代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1):46-52.

[8]卢峰,姚洋.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4,(1):42-56.

[9]李永平.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观点、评价及对我国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21):73-75.

[10]李建军.中国地下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1]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N].金融时报,2008-09-25.

[12]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R].金融时报,2008-09-25.

[13]成思危.跨国公司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4]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5]张希慧.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规范边界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1):26-29.

[16]姜旭朝,丁昌锋.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J].金融研究,2004,(8):100-111.

第7篇

一、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资金总需求与金融机构资金总供给矛盾突出,涉农金融机构较少且高度集中,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格局仍占主导。

据保守测算,黑龙江省2亿亩耕地,每亩生产投入500元,按60%贷款需要600亿元;发展5000万头生猪和1000万吨奶,按50%贷款需要450亿元;农村1800万人、600万农户,按20%的农户每户建房贷款10万元,需要120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0亿元;全省1200亿斤商品粮,加上包装贷款可达1500亿元以上。上述四方面信贷总需求就达4000亿元。截至2012年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3821.9亿元,满足不了上述四方面测算的需求。

目前,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面临四大突出矛盾,即农业弱质性与信贷资金趋利性的矛盾,农业金融服务需求结构多样性与金融功能单一性的矛盾,农业资金需求量大与资金吸纳能力差的矛盾,农业地区闲置资金“充裕”与金融机构使用效率低的矛盾。

农村金融发展受到四大突出矛盾的影响。截至2011年末,黑龙江省拥有省级银行类金融机构65户,其中发放涉农贷款年末平均余额超过10亿元的只有8家。“三农”所需贷款主要依赖农村信用社等县域银行类金融机构。2009至2011年,省农信社累计投放农业贷款2472亿元,农业贷款增量份额占全省金融机构的85%以上,支农主力军作用凸显。

(二)大农机、大合作和城镇化的推进,悄然催生信贷主体和资金需求量发生质的变化,银行类金融机构涉农产品创新及信贷投放能力,尚不能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实需要。

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1万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1774个。农民社员发展到20.6万人,带动农户近100万户,约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4。合作社服务内容由初期的以生产技术服务为主,逐步向销售、运输、贮藏、加工等环节延伸,许多合作社经营活动已扩展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经营全过程。农村经济组织以及经营结构的变化,使得信贷主体和资金需求量均产生了质变。仅以黑龙江省558个千万元规模的大型农机合作社为例,每个合作社承包流转1万亩土地需支付300万元左右承包费,加上购买种子、化肥、柴油和农药等生产资料需300多万元,每年筹集正常生产资金600多万元,558个合作社每年需要33.5亿元。但因合作社缺少有效抵押物等原因,省内银行类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较少,造成合作社融资难,融资贵。近三年来,省内银行类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仅为84.26亿元,与千万元规模大型农机合作社每年生产资金需求相差近一半。

(三)农村信用社现有体制已不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与肩负的支农责任、主力军作用不相匹配,急需逐步分类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实行省、市、县三级法人体制,全省设立了7个市地级联社(法人管理机构)、6个办事处(省联社派出机构,非法人管理机构)、81家县级机构(法人经营机构)。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股东小、股权分散,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形成,原有高度分散、小额多户式的传统信贷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要。

(四)国有银行占有存款资源数量巨大,综合存贷比率较低,支农贡献度极低。存款资源大部分上存,较大程度上造成县域存款资源严重外流。

据统计,截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至2012年9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6大国有银行省内分支机构存款余额合计为10197.3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总数的66.8%;贷款余额合计为4084.7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总数的40.49%,存贷差6112.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投放746.7亿元,占其贷款余额的18.28%,占其存款余额的7.3%。存款资金的大量外流,使本来十分短缺的农村资金更显捉襟见肘。同时,还带来“挤出”效应,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可贷资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信贷资金需求,于是采取高息拆借资金方法,间接加重农业信贷成本。

目前,金融机构正在逐步转变“三农”弱质产业观念,一系列针对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链条的金融创新模式应运而生,集约化、批发式“大农金”的概念正在形成。但省内金融机构多限于本系统内实施推广,银行间相互借鉴较少,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财政促进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财政金融政策一端连着财政,一端连着金融,是引导金融资源合理流动的有效杠杆。要充分运用财政金融政策,积极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方向。

(一)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发挥地方金融机构了解省情、贴近“三农”的优势。

1.在贯彻实施国家对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助政策的基础上,省政府注入村镇银行资本金。建议通过有资质的省属企业,每年有重点地选择10户拟组建的村镇银行注入资本金,每户不超过500万元,省财政股权5年内不参与分红。按照黑龙江省目前村镇银行每户资本金平均3200万元测算,每年大体需要省级财政资金3200-5000万元。

2.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给予村镇银行民营资本初始投入额5%的财政奖励政策。按照每年15户村镇银行每户有3户非银行类民营企业(每户占总股本5%以上的大股东)参与占总股本30%测算,每年大体需要财政奖励资金720-2250万元。

3.在深入贯彻实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扩大政策实施范围,给予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对小额贷款公司年末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给予2%奖励,促进小额贷 款公司加大支农力度,实现持续发展。按照2012年全省381家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年末余额超过15%部分约25亿元测算,需要财政奖励资金约5000万元。

(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财政扶持政策为支撑,依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围绕解决农村“信用不足”问题,发挥政府“增信”和“调控”功能,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贷款主体发展。

1.重点选择和支持部分县(市)建立县域融资性农业担保机构。借鉴美国等国家为农场贷款担保成功经验,选择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有意愿的县(市),建立县域融资性农业担保机构,主要为区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贷款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有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贷款有效抵(质)押不足造成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研究制定农民、合作组织等农业贷款主体既有的直补资金、农业保险受益权等预期财政补助资金作为银行贷款担保的措施,引导和撬动信贷资金投向农村。例如:银行根据农民未来应得到的财政直补资金情况,为农民设计直补资金担保信贷产品,解决农民资金需求,同时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提高涉农金融机构发放农户贷款积极性。

3.试行县级财政资金存放与银行类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贡献度挂钩,发挥财政“调控”作用,有效引导和激励商业银行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有效遏制县域存款资源严重外流问题,实现不花钱也能办成事。县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域金融机构处于“金融支农”的最前沿,县(市)财政部门可结合县域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以银行类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贡献度为主要考核指标,按照“统筹安排,奖贷挂钩;存量(暂时)不变,增量调剂;动态管理,考评兑现”的原则,研究制定“县级财政资金存放银行类金融机构考核激励办法”,加快实现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目的,有效解决存贷比过高的县域银行类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短缺问题,促进和拉动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长。

4.发挥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将经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范围,以缓解合作社贷款难、银行难贷款问题。

5.研究探索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规模和险种,开展银行与保险合作,充分利用农业保险“增信”作用,促进参保农户容易获得贷款。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分为种植业(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养殖业(奶牛、能繁母猪)两大类、6个险种。建议结合实际,开办森林、甜菜、马铃薯等方面的农业保险,在稳步扩大原有保险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办新险种,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6.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风险分担和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有效降低和分散银行、担保机构涉农业务风险。借鉴国内部分省市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制定银行类金融机构新增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办法,对其年度新增涉农贷款,按照一定比例(5‰)给予风险补偿。研究制定担保机构涉农贷款担保代偿风险财政补助办法,对担保机构为涉农贷款担保新发生的代偿,按照日均担保责任额的一定比例(10‰)给予风险补偿。

7.积极支持农村物权改革,促进农村产权市场发展,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财政部门应积极配合和支持有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关部门推进农村物权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深化林权及流转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和房屋流转管理制度改革,激活农村静态资产,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使农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土地经营权、土地收益权等均能够作为银行贷款担保和抵押物。促进农村产权市场发展,加快农村各类可流转资产权益的确权、颁证进度,完善市场化流转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转平台和机构,建立有农村特点的物权、产权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村资产和权益合法、有序地转化为可交易金融资产。

(三)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市场化、金融化运作模式,充分利用金融机构专业优势、市场优势,形成政府资源与市场资源有机结合,支持农业重要领域的发展。

1.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重点农业项目,推动形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投融资体系。借鉴财政部“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建议从目前省财政支农资金中拿出5亿元资金,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包括地方财政资金)参与,设立10亿元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省财政厅负责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并实施监督管理。投资基金委托省属有资质的企业负责运营管理。投资基金受托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将财政资金投入到政府重点支持的农业生产领域和产业项目,实现政府资金市场化运作。

第8篇

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全文如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金融结构作为金融体制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我国不仅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大国,国家对农村金融更应有扶植政策,以促进农村金融对农业服务。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对我国农村金融结构发展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现状分析。

2006年银监会以低门槛、严监管为特点,开放农村金融市场。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准入的政策,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多新的信贷产品,有效促进和改善了农村金融结构,使我国初步形成了农业政策性业务由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商业性的农业高端业务由农业银行承担,农业基层业务由县级和乡镇级的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承担的多层次农村金融结构。随着农村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发展,现行的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性特点日益突出。

(一)农村地区投入结构失衡。

由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的特征相违背,农村金融机构中农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重点由农业转为工商业,其业务范围由农村逐渐转移到城市。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年报,到2010年末,全部涉农贷款余额1.5万亿元,占其贷款余额的30%,其中直接用于农业的贷款只占10%左右。其他3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也设有分支机构,但这些机构主要是吸收存款,除了向大型乡镇企业贷款外,基本上不向农民、小企业贷款,最终导致大量农村资金的外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村区域主要的政策性银行,随着粮棉油流通体制的变革,农业发展银行从最初的综合性职能演变为主要承担粮食收购贷款等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对农村企业和农村发展投放的信贷资金很少。

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与农户金融需求对接的有效贷款保证手段等问题,使得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对农户大额贷款的惜贷和减贷现象,农户的大额贷款非常难获得。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结构的调整,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作为农村经济主力军的乡镇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迫使其走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的科学道路,企业增加值近几年占全国GDP的比例逐年提高,超过了25% ,然而,乡镇企业贷款额占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额的比重却逐年降低。一方面,乡镇企业平均生命周期较短,容易给金融机构造成坏账呆账,其贷款申请容易遭受拒绝;另一方面,乡 镇 企 业 由 于 自 身 资 金 实 力 较弱,自有资金很难满足中长期投资需求,而其在金融部门的信贷大多是短期贷款,因此所借资金的周期与企业需求也不相匹配,再加上我国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的资格或能力,所以资金缺乏、借贷资金的周期不匹配严重制约了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农村金融结构效率不高。

要保持较高的效率性,金融机构必须具备有效的产权、充分竞争和严格的破产约束,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这3个方面都不具备。无论是农业银行还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改革都不彻底,产权关系不明晰;农村金融机构种类相对单一,自然地区垄断现象严重,无法开展竞争;为三农服务的政策限制和信用社主力军的垄断地位,使信用社破产约束失灵,农业银行是国有银行,大到不能倒闭,也存在破产约束失灵。因此,提高运营效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的缺乏使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整体上处于低效率运行状况。

其表现,一方面是利率的非市场化。由于我国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不高,资金供给的政策性因素依然存在。虽然信用社贷款利率可以浮动,但毕竟都是在为三农服务的大政策指导下的浮动,真正的市场利率尚未形成,更何况存款利率仍然是计划利率,这自然限制了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政府对农村金融采取的强制性制度安排。 1998年以来,4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了6万家左右县及县以下网点机构,分支机构总量减少的比例平均在39%左右。县及县以下区域的主动撤退,自然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独占地位,其实质上更多是由于政府对农村金融的一种强制性制度安排,主要体现为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保护。农村信用社由于本身制度缺失所带来的困境,亏损挂账高居不下。

(三)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功能错位。

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功能应立足于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和手段。它与个体私营经济在产权设置、运作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多的相似性,从而能产生一种制度上的天然亲和力;农村信用社规模小、机制灵活、管理层次少、自主性强、运行成本低,比较适合农村个体私营企业融资需求的特质。

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功能错位,存在与国有商业银行争业务、争市场的现象,盲目扩张规模,偏离了合作制的发展方向。农村金融机构在资金投向、服务对象上没有突出以农村经济为主、为三农服务为主,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各种区域性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不乐意为农村经济提供融资服务,部分农信社的定位根本不在小农贷款甚至不在农业,而选择工商企业和国有企业,这使得资金本来就不富余的农村地区资金更加匮乏,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不能填补国有商业银行服务方向转变和机构设置转变改革所留下的农村服务空白,无力承担起改革所赋予的重任。

(四)农村民间金融缺乏管理和引导。

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在我国被视为非法,多以地下金融的形式存在。由于金融管制、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正规金融在农村信息不充分等种种原因,民间金融组织在我国农村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然而,民间金融既没有立法,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手段,只有在严重风险发生时才予以清理。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中契约关系不发达,主要依靠道德伦理准则约束交易行为,在信息不对称、外部管理缺位的情况下,一些投机分子和不法分子利用民间金融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给农村经济金融稳定带来了风险隐患。无论从组织类型、分布还是资金规模来看,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活动的广泛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监管却相当滞后。

目前我国金融业几乎为国家所垄断,相关法律主要针对正规金融,如《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尚无专门以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为规范对象的法律。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只是散见于各法律法规之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规定等。这种制度环境不利于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如在市场准入制度上,虽然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有所降低,但目前也仅有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一些特定的金融机构让民间资本得以合法进入,更多的合会、私人钱庄及其他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仍不能合法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二、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建议。

(一)建立涉农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加快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农业是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高风险、低产出的行业,为弥补金融机构提供农业金融承担的政策风险和损失,世界各国对农业金融业务提供政策补偿是普遍的做法。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虽然承担了大部分政策性支农任务,但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却没有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这不仅加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负担,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活力,而且遏止了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针对农村地区开办金融业务风险多、自然灾害影响大、农民收入低、还款能力弱等问题,我国应建立健全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一是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运用存款保险机制对有问题的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及时监测和早期纠正措施,促进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业保险在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三是进一步加快信用环境建设,增强信用机构与农民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分散信贷风险的机制,减少信息成本或者降低交易费用,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

(二)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提高农村金融结构效率。

农村金融机构应改变过去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等突出问题。农村信用社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主体,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首先应从农村信用社改革开始,在坚持股份制改革大方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采取符合当地特点的具体组织形式,把地方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目标模式。根据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应把农村信用社看作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允许地方财政代表地方政府入股,用优惠政策支持信用社化解支付风险。

从农业银行的比较优势来看,其优势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应该在农村。农业银行应加强县以下机构建设,提高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在农村金融市场上通过资金优势、网点优势、队伍优势和技术优势为三农服务。在此基础上,政府相关部门应适当放松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优化农村金融结构,特别是要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大力培养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充分调动农村金融组织向三农投资的积极性。

(三)加强农村金融结构管理体制建设,准确定位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结构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经济政策。农村金融机构是服务于农村经济的金融主力,根据服务对象的多层次性和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差异性决定其经营上的多样性。在经营中提供各自特有的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分布广、经营灵活、市场敏感度强的金融机构。在市场定位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找准服务方向,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树立适度规模经营、稳健有效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和优质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

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机构适度竞争,允许社会资金参与现有金融机构重组和参股新设农村金融机构,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应以市场配置的方式,从外延、内涵上积极拓展空间,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活动,以吸引和方便客户。一方面,扩大传统业务规模,更新观念,改变以往经营方式,做到人无我有、以特取胜另一方面,要增加业务品种,走出传统业务的狭小范围,在积极扩大资产与负债业务创新的同时,抓住中间业务的开拓和发展,使之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农村金融机构还应完善经营规则,积极发展农民个人消费信贷,利用农村金融机构擅长经营零售业务的优势,把经营触角拓展到农民消费这块金融服务的新领域。

第9篇

论文摘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然而,我国现阶段农村的金融现状却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本文立足于这个现实,分析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现状,和中国农村目前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及成因,并对我国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出路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直以来,以“农业、农民、农村”为代表的“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和现实的问题。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缺乏有效的农村融资金融产品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急需构建相应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体系。但从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资金的投入是重点。于是,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确保资金有效地使用与投放,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便成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和公共产品的投融资制度,建立有效的多元化农村资金分配与公共产品投融资渠道体系才是解决目前农村金融需求的核心和关键。

1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1.1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政府仍然应发挥主导的作用。据统计资料,建国以后至2005年,除个别年份外,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额是增长的,特别是1992年以后,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上升。1990—1994年保持在9%~10%,l995—1997年下降至8%左右,1998年以来尽管国家把国债投入的30%用于了农业和农村,但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2000-2003年继续下降至7%左右。财政投入不足10%的水平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

l-2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农业投资内部而言,我国农业投资主要由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及其他费用这几部分构成。据统计资料,我国政府农业投资的使用方向特征十分明显,即农业投资中的主体部分投向了农业事业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这几项所占比重超过了按这一口径计算的90%,投向农业科技(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只是农业科研投资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和其他方面的项目很少。农业基本建设中,主要投向了大中型水利建设。例如,2005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2450.3亿元,其中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费占73.1%,基本建设占20.9%,科技三项费用占0.8%,其他占5.1%。而不同的投资方向对农业增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3区域差别大,西部地区资金支农力度低

从区域来看,由于历史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原因的影响,比较而言,西部及中部地区对农业投资的力度相对薄弱,资金运作的效率总体上也低于东部地区。据统计资料,除人均财政直接对农业项目支出外,其他指标同东部相比,西部都有一定的差距,其中人均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当年净增存款额、当年净增贷款额、农业贷款余额、外商对农业的实际投资额差距都在50%以上。

1-4金融支持不够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以下三大问题:(1)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增长不足。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业发展银行构成,但从发挥的作用看,这四家机构在农村的作用并不明显。中国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赢利动机的存在,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一放弃农村,进军城市;邮政储蓄仅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过于单一;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已演变为“收购银行”,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局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而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主体地位不突出。于是,实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增长,以追求赢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主要原则,难以达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的。(2)农村信贷需求满足度不高,民间借贷现象突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已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表现却异常活跃;虽然屡遭政府取缔或禁止,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3)农村金融产品单调,融资渠道狭窄。以重庆市为例,农村可选择的金融产品仅有存款、贷款、保险等,且基本上是城市金融产品的简单移植。采取的可融资方式主要限于间接融资,尤其是短期、小额贷款,且涉农贷款多为1年期以下,按农户养殖的生产周期,年均利润40%~50%计算,若贷款1000元1年后到期还本利,农户无法实现简单再生产,更不能进一步滚动发展,再加上额度偏低,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农村企业债券尚处于空白状态,重庆27家上市公司中仅2家间接涉农。

2农村金融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2.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形成能力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形成能力不足,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农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基础落后,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农业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抗风险能力弱。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区域经济布局不合理。农业生产需用的固定资产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特别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了对农副产品低价收购的政策,更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因而投资农村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润;农业投资经营规模在现有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制度下上不去,不易取得规模报酬。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的特点非常明显,不仅难以吸引非农业部门资金,就是农业部门自身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大可能转入农业进行再投资。

2.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一些本来应该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通过政府的行政权威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造成基层政府事权大于财权。而基层政府财力不断萎缩,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级占17%,而有着2千多个县级财政、4万多个乡级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2%,这种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就从客观上限制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2.3投资环境不理想,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

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外部性和社会性,基于资金的趋利性原则,除了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协调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公共财政资金外,其他的农村金融机构、企业和国外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投资于农村公共产品。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制度的对策建议

3,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应逐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并且逐步调整财政支农投入份额及其递增比例,主要是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占计划内基本建设投入总额的比例、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农业科技三项费占科技三项费的比例等,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还要适应wto规则,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政府扶持农业政策。改变传统的以高关税和价格支持为主的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向通过“绿箱”政策进行的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转变,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减少农村农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3-2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与力度

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和力度,纠正中央和地方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的范围与结构偏差,抑制地方投资规模盲目扩张。根据地方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性,对政府投资领域逐步进行分类界定,明确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非竞争性的投资领域,对有收费机制、收益稳定的公共产品投资项目(如供水等),完全交给社会投资者投资;对一些有收益机制但效益难以做到投资收益平衡的设施项目,政府通过适当的补贴等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规范、有序地投入。一般认为,凡是能够通过市场调节的领域,由市场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如农业生产中农民使用的农机具、农药、化肥、薄膜等流动资金的投资适宜由农民来承担。因为这些投资所形成的效益分割,成本与效益对比关系比较明显。

3-3完善农村金融公共产品供给支持体系

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是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通过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实现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政策性贷款的指导和统一管理,以确保农业发展银行发挥支农的主导作用,增加农村农民收入,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构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运转良好的农村公共产品金融支持体系,逐步建立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农业银行为两翼,国家开发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等机构为有效补充的稳定的活跃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

此外,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及保险体系,为供需结合创造条件。尽快组建成立农产品、农业贷款担保中心等信用担保体系,解决当前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的现状;授予更多的保险机构参与农村保险市场,通过奖励、补贴、政策优惠等,推动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农村信贷保险等业务,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农村资金市场风险,促进供需有效结合。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体系 改革

一、农村金融的概念

农村金融要想发展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受农村金融发展的反作用限制,所以农村金融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性地位。我国对货币流通、信用活动与资金运动这三种密不可分行为,用农村金融活动来统称。它是农村经济发展下出现的一种产物,是一个金融部门,为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直接影响农村金融活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农村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宏观体现,而农村金融则属于微观行为,他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二、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

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现的重要组成,是金融体系在农村的运行和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又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理论上它包含内容多样的金融组织形式和服务品种,如银行信贷、保险、证、结算、信托投资理财等。

在我国农村经济基本是由县域的城镇工商业和乡村经济组成,城镇工商业主要是围绕农副产品加工、运销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展开,乡村经济基本是从事农林牧副渔第一产业生产。由此可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地域上市指县以下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或是金融活动农村金融体系泛指,在县及县以下由若干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或活动组成的为农村经济发展融通资金的金融组织体系。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自七十年代末,我国就致力于农村金融体制进行革新,也略有成效,但在很多方面还显现出有待改进。

1.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

(1)整个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目前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致使许多依政策性建成的信用社、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能发挥其应有效应,加上一些担保租赁、商业性保险机构、证券等金融机构在农村还未设立分支机构,加剧了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健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点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2)现有机构组织的功能缺陷。农村信用社不能全面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单一,对政策性金融重任难以担当;邮政储蓄资金另作它用,减少了对农业的支持;农村金融里商业性金融的主宰地位面临挑战。

(3)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不健全。拒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农业有5亿亩农作物受到灾害,占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这些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却只能靠传统的方式进行弥补,即农业风险保障由民政部门主管的灾害救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广的农业保险,仅这两种救济渠道解决农村保险业需要面对的问题,显然是力所不能及。

(4)民间金融缺乏约束手段。农村民间的融资活动和金融组织,在政策压制和地方性自发抵制的情形下仍然屡禁不绝,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为禁止和取缔民间金融组织,各地方政府出台不少制度措施,这一现象在很多地方农村里虽有减弱趋势,但至今还是在不少地方存在。

2. 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缺陷

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制度有待完善;供给不足明显存在,有形成局部寡头垄断现象出现;资金优化配置受到影响,由未形成统一的资金供求市场价格机制造成;适应不了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金融产品供给短缺。

3.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

监管的方法单一;严密的分业监管;监管的涉及面狭窄。

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存问题的探讨,作为政府主宰产物的农村金融体系,并不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使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及农村金融业本身的壮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束缚。所以建立一个全新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框架,让农村金融活动中占主体地位的金融部门发挥出应有职能,这一符合我国农村经济特性的金融新体系构建势在必行。

1.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

(1)处理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保持农村经济发展、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时相互关系的良好处理,是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经济发展中产生了金融,经济制约金融,金融支持了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一样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2)从实际出发,按市场需求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在我国经济发达区域,仍以农户分散占有土地的小农经济为主,零散农户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应予以自办金融权,逐步构建与小农经济的合作金融,降低资本从农业流出,为分散的农户和农业发展服务。经济落后区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性金融条款协助,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建设基础设施,丰富产业结构,合作金融为农户供应融资需要,使农业不再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

2. 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

(1)拓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领域,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职能。扩展农业银行业务,改善农业发展银行单一负责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局面。现在我国农业发展银行不能很好发挥其功能,是由于业务面狭窄造成,远未实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发挥商业性金融的支农作用,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向农业投放贷款时,国家可在最低限额或比例上做出相关规定,或建议商业银行存款增长到一定比例时,多出部分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农业建设。考虑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分流大量农村资金的现状,不妨借鉴国外的方法,例如在某一地方获得的存款,要有不低于多少比例的贷款使用在该地方的经济发展上,规定了各行分支机构的资金使用比例。

五、结论

论文通过对现在农村金融体系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探讨农村金融相关理论概念和实践操作基础上,结合前人有关研究资料,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提出以上浅见。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7(2):13~21.

[2]高帆.中国农杖中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及其解除[J].中国农村经济,2008(12):69~73.

第11篇

论文摘要:分析了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现状,探讨了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困境,并对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制度进行了规划。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发展的趋势。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引导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农业发展中资金投入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现代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要求有大量的资金做保障;现代农业由传统农业的单一初级生产发展为种、养、加、储运、销以及包括一系列 社会 化服务在内的一体化经营,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来支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先进设备的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 人力 资源 开发及减少自然风险和 市场 风险对现代农业的制约等,都需注入大量资金,因此,有必要探讨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状况,以期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现状

1.1 资金来源 西部农业融资渠道主要由 财政 和信贷投入构成。财政支农资金从 1978~2006年增长了21倍多,而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比重由 1978年的 13.4%降至2oo年的7.85%。从 1999~2o07年,农业信贷占国家信贷总额的比重一直在3.5%左右浮动,各 金融 机构 农业贷款总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农业贷款在金融机构信贷总额中的比重过小,且呈逐年缩小之势。以四川省为例,近年来尽管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幅度较大,但投入总量与农业发展的需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为:①财政支农投入稳定性差。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增加,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逐年下降,根据2000—2006年 统计 资料计算,四川省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年平均增量仅占地方财政支出增量的5.16%。②支农信贷比重呈下降趋势。③ 农村 资金外流日益严重。

1.2 融资组织 为现代农业服务的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 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 3大金融机构。政府对现代农业的信贷支持主要是通过这 3个金融机构来实施。贷款方向包括需扶持的行业、农户、龙头企业等相当部分的农户资金由民间借贷提供。但民间借贷形式单一,且不具备相关 法律 效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以血缘、亲缘作为借贷依据,由于出于自发、规模小等天然的制约因素民间借贷者至今没有建立专门的民间借贷组织。因此,目前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资金来源还是相当有限。

1.3 融资 环境 农业投入高风险、低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制约了资金向现代农业项目的流动。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总体条件比较恶劣,自然灾害多,2006年西部地区 l2省市受灾面积 17 212.2千 hm ,占全国的比重为 41.9%;成灾面积10 661.5千 hm ,占全国的比重为43.3%  。同时,农产品的供需价格缺乏弹性,致使农业产出的不确定性和农业 投资 的市场风险加剧。另外,现代农业中龙头企业具有经营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企业产权不清晰的特点,并且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一般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所需的流动资金量比较大,而可用于贷款抵押的资产却严重不足。同时伴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各金融机构都在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资产质量、撤销乡镇网点、集中贷款权限。据统计,西部地区很多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有空白,目前我国2 868个乡镇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西部共有2 645个‘‘零金融机构乡镇”,占我国总数的8o%。

2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困境

2.1 制度安排存在缺陷 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融资困境主要是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农村金融制度的不完整以及制度变迁的强制性和不彻底性。金融是现代 经济 的核心,农村金融制度是支持服务“三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的金融供给还不能有效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原因受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特点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强制性的特点,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每一步都源于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供给行为,难以反映和满足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二是不彻底性,对在现有农村金融制度面i临深层次问题时,政府采取了一种回避和拖延的态度,把改革的矛盾和困难后移,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结构问题、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资产质量等。这些问题的累积无疑会加大改革深化的难度,堆积整个农村的金融风险。

2.2 投入总量少 。结构不合理 农业 投入不足主要是指 财政 支农资金与国家财政总支出之比、农业信贷与国家信贷总额之比、农户农业支出与家庭总支出之比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国家财政和信贷对农业的投入少,具体表现在: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从近些年财政支农支出数据来看,增长幅度较大,但与全国农业生产状况和发展要求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欧美国家的财政预算用于农业的开支,一般占财政总支出的2o% 一50%,但是我国只是在 10%左右浮动。从财政支农资金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可以看出,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②投入结构上,财政对 农村 公共 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仍需加大。在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结构中,用于 行政 费用、人员支出多,真正用于农业建设性支出的少;用于大中型带有 社会 性的 水利 、 交通 、供电等方面建设支出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比重较小;用于基础性、公益性项目支出过高,而一些关系到农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实用性项目,如农业品种改良、科技投入、重大病害控制、食品安全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支出比重偏小;传统农业产业领域投入多,与现代农业相关的科研、信息、第三产业等领域投入少。目前我国每年对农业的科研投入为 60多亿元,约占家2.37%与发展中国家 0.7%一1.o%的平均水平 。直接 投资 多,引导性投资少。这些措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所需的资金投入。

2.3 信贷组织不完善 农村信贷组织体系不尽完善,信贷支持现代农业的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农业发展 银行 政策性 金融 业务单一,服务范围仅限于种植业中的粮棉油收购环节,服务农业产业化功能残缺。农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收缩农村地区的网点和收回县级网点的放贷权等行为导致其失去了大部分存款和中小客户。2007年 2月的股份制改革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更加突出了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性质,短期内其资源会远离投资回报率较低的以小农 经济 为主的西部农村地区。 市场 定位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 工商 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主,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现代农业中龙头企业的信贷需求。其结算体制不健全的问题难以满足龙头企业全国性、畅通性、快捷性的结算要求。新成立的村镇银行虽然是独立法人,但从 调查 情况看,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都是商业银行,且持股比例均达到51%,从高管人员的委派到银行业务的经营,商业银行对村镇银行都有绝对话语权。村镇银行的贷存比仅为30% ~4o%,大部分资金上划给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的这一发展模式很有可能使其成为新的农村资金“抽水机”  。

2.4 环境 不优化 具体表现在:一是西部很多地区都没有建立农户贷款信用担保机构和农业 保险 机构,缺乏对农业贷款的信用保障和风险补偿机制;二是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民大多经济实力弱,缺乏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增加了贷款风险;三是农村金融客户分散,流动性大,贷款金额小农村 金融机构 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的难度大, 成本 高;四是农业企业的逃债行为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存在政府干预和执法不利的情况,使得金融债权的维护缺乏外部保障。正是因为西部地区的 融资 环境较差,不良贷款率高,银行才会较少在区域内提供贷款,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区或资产上,从而形成西部农业越是需要资金却越得不到资金的悖论。

3 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融资制度规划

3.1 进行制度创新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融资状况面临的体制障碍,必须要通过制度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才能有效解决。按照西方 经济学 的一般解释,制度创新就是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变迁过程。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正式制度包括明确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领域,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构建农业担保公司和全面的个人征信体系,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民间金融组织应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组织,从 法律 、制度、政策完善人手,积极引导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管,使其规范运营,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多层次的融资需要。

3.2 规范 管理 体制 建立隶属国有独资形式的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农司”)和隶属现代农业担保公司,改变传统政府投资农业的方式,农司应实行“改拨为投”的投入方式,以市场配置资源取代行政审批分配,撬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投资现代农业,引导和集聚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建设中。农司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取得财政资金的放大效果,且区县一级的农业投资公司在取得市农司投资后,又可以实现二次放大,形成一种几何级增长效应。第一次放大是在市级农司,根据相关金融政策,银行对于担保贷款能发放相当于担保资金5~8倍的贷款金额。第二次放大是在区县级农业投资公司,市农发公司将给予每个区县农业投资公司2亿元左右的资金支持,区县农业投资公司可以发放给企业和项目,也可以放在银行作为担保资金取得更多资金投入农业。具体可以采取 4种方式为投资者、企业提供扶持:一是担保贷款。即按照 担保法 ,因抵押物或质押物不能够满足银行贷款要求的企业,现代农业担保公司对其按贷款担保程序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提供贷款。二是信用担保。如果项目投资大、发展前景好,但实施业主实力一时较弱,市农司可为其融资提供信用担保。三是直接投资。即农司视项目具体情况,按照项目投资总额 l%~100%的比例进行直接资金投入,并在项目的经营活动中回收投资和资金成本后,视情况继续经营或退出经营的投资方式。四是贷款贴息。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在建设期间对项目实施主体进行的银行贷款利息补助。

3.3 创新投、融资体制 在资金投入的数量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行积极的 财政政策 ,创造条件,吸引东中部资金和外资参与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农业项目的信息制度,以正确引导社会投、融资活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企业上市融资;加大资本运作力度,采取多种政策促使成长性高的中小型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通过进入 上市公司 获得更大发展;按照境内外 证券 市场上市条件,积极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使其进入资本市场,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强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健全出资人约束机制  。在资金的投入结构上,资金投入重点着眼于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优质粮产业工程;重点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村流通领域中基础设施等公益性项目的建设;同时加大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投入,包括农村义务 教育 、劳动力培训、 文化 建设等方面。

3.4 重构 农村 金融 体系 根据现代 农业 经营主体的需要,

重塑新型的现代农业金融体系,力求建立起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合作性金融为主体、商业性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实行有差别的金融制度安排。首先,政策性 金融机构 的转型。借鉴国外的经验,拓展农业发展 银行 的业务领域,除继续做好粮棉油的政策性业务工作,同时提供建设生产资料 市场 产品及加工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社会 化服务市场,以及 交通 仓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所需的资金,扩大服务功能,为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建立长效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凡属农业政策性支农资金都应通过农业发展银行并由其支付,将来自农村的邮政储蓄存款存入农业发展银行,各类养老基金、医疗 保险 基金和农业发展基金等应有农业发展银行拨付。第二,大力发展合作性金融,恢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金融性质,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的贷款形式,立足于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第三,商业性金融机构应服务于农业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支持小城镇建设、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立,支持县域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农民的兢业,支持农撞大交通网络的建设。

3.5 培育 融资 环境   良好的融资环境是引导资金进入现代农业的关键。在市场准人上,应实行有差别的市场准入政策,在我国目前银行业整体上资金流动过剩,农村地区有资金需求,但金融运行渠道单一,金融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降低新设金融机构的门槛。在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上,应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构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信用评级活动。在保险制度方面,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由国家投入资金组织实施,将国家对自然灾害的救济、补贴方式转化为农业保费补贴方式。对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给予政策优惠。借鉴国外经验,引导建立互助保险组织,建立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在微观组织的培育上,应着力培育掌握现代农业知识的新型农民、拥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龙头企业和以技术支持为主的专业合作组织。

参考文献

[1]国家 统计 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  土,1978-2006.

[2]国家  十局农村社会 经济 调者查司.中国农村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0.

[3]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思路及关键突破[j],农村经济,2008(5):61~64.

[4]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金融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eb/ol].(2008-08-05)http://news.hexun.tom.

[6]周静  质基础[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69—72.

[7]黄俊,王雅鸭 财政 农业科技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o7(3):105—107.

[8]高小琼.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 调查 与思考[j].中国金融,2008 (17):71—72.

[9]成都市观代农业发展 投资 有限公司,成都市农业委员会.成都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投资指南实施细则[ell/ol].http://www.cdnt~.coid.

[10]赵曦.西部经济开发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j].财经科学,2003(5):99—102.

第12篇

一、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独特原因

1.三十年农村经历体验对农村金融有自己感性的认识

作者生于农村长于农村20年,对农业、农民、农村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解,对“三农”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在农村工作整整十年(1993-2003),这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十年,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特别是农业、农村、农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深理性的思考;妻子在乡镇农村信用社工作,家住在乡镇农村信用社内,对经济金融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考研时也曾连续3年报考五道口人行金融研究所,这十年是恰恰是中国金融大调整、大变革、大改革,农村金融更是如此,1994年4月组建农发行,1998年3月职能调整,对农村金融有自己亲身经历、观察和思考。譬如经历工作所在乡镇农村基金会成立、发展、疯狂、关闭和清算,自己并被迫入股,成为基金会的股东,耳闻目睹退股辛酸和艰难;再如目睹农村信用社与农行的“脱钩”和“分家”,二者之间有类似“父子一家”的上下领导关系演变为“兄弟两家”的平等竞争关系,员工由“同事”变为“同行”,目睹它们各种利益纠纷,办公楼、家属院等“一分为二”,自己也只好搬家。在邮政储蓄工作的同学经常讲述,分配给他们储蓄任务,目睹20世纪90年代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争储大战;目睹同事之间、邻里之间等各种各样的资金借贷,给借贷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也有个别意外风险。这虽是作者自己对一地的观察和体验,但是“窥一管而知全貌”,为作者更深入的了解、研究农村金融提供感性素材;同时这种巨变及其带来的混乱对三农造成严重影响,作者有一种非常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为有效更快解决“三农”问题,是作者把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根本原因。

2.全面系统经济学理论学习使作者有更多理性的思考

2003至2009年读研读博的求学,一方面系统学习经济理论,特别是读博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被称为“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①教授及其研究发展经济学导师指导之下,深入学习发展经济学理论,对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更加深刻、更加系统的认识。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国民经济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金融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并逐渐强大,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金融作用和功能的发挥与一国金融体系的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金融改革也基本上是沿着不断完善中国金融体系进行的,然而由于中国经济结构存在明显的二元制结构,中国金融改革也存在城乡二元制结构,城市金融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发达,而农村金融体系明显滞后,这样不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严重影响农村金融作用和功能的发挥。因此,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也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甚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是作者选择研究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该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得到了一批学者的指点,凝聚着众多专家的智慧。张培刚教授在世纪名篇《农业与工业化》中讨论农业国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作者深受大师的思想影响,认为中国在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之中必须注意农村金融的重要作用,应着重讨论如何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以有效发挥农村金融的重要作用。

二、该书可能的创新之处或者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结论

1.明确提出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指导理论

以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是遵循认传统的“机构观”的“结构――功能――行为绩效”的思路,陷入就机构论机构的困境,根本无法适应“三农”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情况,无法满足“三农”对资金的巨大需求;目前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应遵循“功能观”的“外部环境――功能――结构”的思路,即从分析系统的目标和外部环境出发,演绎出外部环境对金融功能的需求,然后探究通过何种载体来承担和实现其功能,根据“功能观”,判断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基本功能缺失,大量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贷款,资金外流严重。

2.准确概括农村金融体系与及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和关系

农村金融体系所处环境――弱质农业、弱势农民、薄弱农村,严重影响了它的拓展,造成它病弱、脆弱;反过来看,病弱、脆弱的农村金融体系也减少对“三弱”“三农”的支持。要“一弱支三弱”,从政策要求上讲,有义不容辞的义务,从现实能力上来看,有心却无力的困境。最为关键的是,尽快建立起适应目前弱质农业、弱势农民、薄弱农村的金融体系,只有全面系统分析农村金融所处的经济环境,才能建立起适应“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不深入分析了解实际情况,就不可能找到农村金融体系虚弱的原因,也不可能建立起适合我国“三农”的金融体系。考虑农村金融及其服务对象的特点,应该采取更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引导各种社会资金投向“三农”领域,鼓励农民和社会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融资能力,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状况,变“抽血”为“回血”、“补血”,反哺县域经济,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3.较为科学合理定位四种官方农村金融机构

农行股份制改造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但须符合基本国情;须考虑农行服务“三农”特殊的情况,也不应该完全按照商业化模式来实施;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规模巨大,离不开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须有利于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长处,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拓宽服务“三农”的领域。

把农业发展银行定位于“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性银行”,充分发挥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三农”的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政策性银行的定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把服务覆盖到“三农”中所有市场失灵领域;加大筹集资金力度,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

农村信用社最大的问题是自身能力虚弱,难以发挥“一农支“三农”的作用;进一步理顺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因地制宜采取三层次产权模式;目标定位于“三农”,业务创新服务于“三农”,力争解决“贷款难”和“难贷款”的情况。

邮政储蓄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抽吸资金,加剧了农村金融中的资金供求矛盾;消除隐形担保、显性补贴、税收优惠的扭曲机制,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机制,增强其服务“三农”功能,实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良性循环。

4.首次明确提出民间金融的独特优势

首次明确提出民间金融的独特优势在于“社会人际关系效应”,并据此分析三类新型民间金融机构。“社会人际关系效应”,它有四种效应组成:(1)“信息效应”,贷款人较好地处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成本效应”,具有对贷款实施监督和跟踪管理的便利条件;(3)“抵押效应”,民间金融能够充分利用民间资源条件进行抵押,最为特殊的抵押品――人的道德或信誉;(4)“信誉效应”或者“道德效应”,来自社区圈子内的道德约束力,具有天然独特的超越经济优势的约束。因此民间金融更适合于为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服务,提高金融的服务范围和主体;民间金融经营灵活,快捷高效,能到达正规金融达不到的地方和领域,所以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村镇银行――农村的社区银行,其社区性体现在农村“村镇”,服务对象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贷款公司――特殊的小额信货组织,小额信贷是以反贫困、促发展为宗旨的信贷方式,完全不同于正规商业银行的特殊的制度安排来解决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问题,我国贷款公司特殊性在于“只贷不存”;农村资金互助社――回归合作金融的机构,合作金融仍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必须积极多渠道融资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

5.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与我国农村经济的经验实证

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与我国农村经济(农业、农民、农业经济)的经验实证关系。利用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VAR模型为基础的协整理论,包括单位根检验,根据滞后长度准则选取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根据特征方程根的倒数值判断VAR模型的稳定性,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这部分的篇幅较大,论述较为规范和严谨,为学习、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读者提供一个规范的参考模板,值得一读。

总之,该书构建完整清晰农村金融体系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和改革提供极其具有参考价值的蓝图,也必将进一步有力推动农村金融研究的发展与繁荣,为繁荣学术思想又添一部重要的力作,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重要应用价值。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