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4 10:25: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去极端化剖析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二胎男生;问题化;认识;建议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全镇人口6.18万,在校学生1055人,学生来自于本镇及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春节过后,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两个星期之后,我校的初二学生开始接二连三出现离家出走现象,学校对此非常重视,组织教师针对这个现象开展调研,探求原因,以便寻求一些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对出走学生特征初步分析,发现这些学生多是家中的二胎男生。
二胎男生怎么了?他们的成长环境与其他学生有什么不同?他们的想法有什么特别?为什么进入初二第二个学期,他们在学校里不想待下去了,会选择离家出走这一极端的行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二胎男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我们从学生分布、自身特征、家庭环境等方面展开调查,从中清理出问题学生中二胎男生的一些共性,寻找二胎男生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及发展历程,以便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和指导各有关方面,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达到防患于未然。
一、现状调查
为弄清问题的实质,我们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查:全镇初中适龄孩子调查、本校二胎男生及有问题的二胎男生调查、在校问题二胎男生表现调查、问题二胎男生家庭状况调查。
具体情况汇总如下:
调查一:沥海镇初中适龄孩子调查
材料来源:沥海镇计划生育办公室
接待员:王建炎
调查日期:2012年5月8日
调查二:沥海镇中学各年级二胎男生及有问题的二胎男生调查
材料来源:沥海镇中学教务处、政教处
调查日期:2012年5月23日
说明:
(1)问题二胎男生的界定:指问题较多、一个月违纪现象超过4次的二胎男生,成绩较差,期末考成绩位于年级后20%。
(2)占总人数比例=二胎男生人数/年级总人数。
(3)占二胎男生人数比例=问题二胎男生人数/二胎男生数。
调查三:问题二胎男生在校表现调查
材料来源:由各班主任提供,学校政教处汇总
调查日期:2012年5月23日
调查四:问题二胎男生家庭状况调查
材料来源:由学校政教处组织对本校问题学生进行家庭状况调查,发放调查表。(调查表见附件材料。)
调查日期:2012年5月23日
对回收到的调查表进行分类整理,根据班主任的提名属于问题二胎男生的调查表进行汇总,共收到有效调查表36份,经整理结果如下:
家庭结构:四口之家的21户、五口之家1户(大女儿已出嫁)、六口之家的14户(与祖辈同住)。第一胎为女儿的33户,其中11户没有符合政策,年龄间隔短。3户第一胎为男孩。
家长受教育程度:父亲初中学历的28户、高中学历的8户;母亲初中学历的32户、高中学历的4户。
平时主要监护人:双亲监护的12户、母亲一人监护的18户、由祖辈监护的6户。
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很满意的没有、还过得去的10户、不满意的26户。
监护人的主要工作:主要是负责日常生活护理,督促孩子的学习。
亲子沟通情况:良好的1户、一般的10户、沟通困难,基本没有沟通的25户。
孩子作业时间:大多数在1.5小时左右。
孩子睡觉时间:大多数在晚上8点到9点。
孩子在家的主要活动:20人主要是在家看电视或碟;8人上网玩游戏或聊天;5人打篮球;3人外出串门。
做家务情况:调查显示孩子基本不做家务,也不让他们做家务。
生活自理能力:初三学生生活基本能自理,初一、初二生活自理能力不好,洗澡等都需要大人帮助,衣服都不是自己换洗的,需监护人督促。
孩子交友情况:13人基本没有在家谈起要好的朋友,也不出门到朋友家里或让朋友来家里;10人有要好的朋友;13人朋友交往密切。
每周零花钱(包括平时在校的就餐费用):17人70~100元;13人110~120元;6人130~150元。
上网及进网吧情况:20人曾经有过但现在已经不去了;5人偶尔去一下;11人星期天一定要去一下。
二胎生育原因:均为一个孩子太冷清,希望能热闹一些,对孩子的成长会有所帮助。
一胎的现状:22人在读高一级学校,其中16人读大学或大专,6人读职高;10人在单位工作;4人在家待业。
二、农村初中二胎男生问题化成因分析
根据调查获得的材料分析,在农村初中阶段出现一些二胎男生的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发展性问题,其之所以来得唐突,表现得猛烈,既与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关,又受孩子自身发展规律所影响,而外部环境因素又可分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
三、对二胎男生“问题现象”的认识与建议
我们认为二胎男生“问题化”现象的出现,是孩子成长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性现象。初二年级二胎男生接二连三地离家出走是问题焦点的集中体现。对于这个群体的学生如何教育?可能不同以往多女孩子的教育,也不同于独生子女的教育。对于二胎男生中极端行为高频出现的现象,绝不仅仅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量的积累最终导致了这些极端行为的产生。因此,对于二胎男生“问题化”现象的引导、转化,应该首先定位在他的家庭教育方面,健全家庭教育模式,然后通过家庭落实在孩子的身上。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学会倾听,现身说法;(2)合理期望,激励为先;(3)给孩子留下一些空间与时间,“无为”教育,回归自然。
关键词:室内装饰;设计原理;美感;意境;物质材料;技术;风格
装饰设计原理
装饰设计从狭义上可理解为人类对某种物品造型的结构、色彩和纹饰进行的工艺加工处理。所谓装饰设计,广义地解释为人类对自身周围环境所做的一切美化过程,也是人类在身体或者物体的表面加上附属品使其美观,是人类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之一。
装饰从艺术设计角度而言,作为一种艺术方式以秩序化、规律化、理想化为要求,更加注重装饰的行为和结果,同时也追求材料结构与功能特征的美感。
1.室内装饰设计与美感
美感是人对美的主观感受、体验和评价,是一种赏心悦目和陶冶情操的心理状态,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础核心,也是创造美的心理基础。美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要求人要认识对象的美感,必须以直观的方式去感受和了解对象。同时美又不同于一般的感性认识,它还需要理性认识的为内容,美的事物不仅具有感性形象和华丽的形式,还有丰富的内在本质和生活内涵。
室内装饰设计是否给人以美感,首先要看这个设计是否符合空间原理。美的空间必须具有合适的形态比例和材料,相宜的空间尺度和方便使用的设备及光源、色彩的和谐。其次,设计的空间环境要符合形式美的原则,一件好的室内装饰设计作品必须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功能与形式美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美的空间环境,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以及人类生理或心理上的需求,从而引发美感。
2.室内装饰设计与意境
意境是主观与客观思想情感相结合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范畴,境则是客观范畴。审美过程的高级阶段就是主观与客观情景交融,一个优秀的室内装饰设计只要具有个性化、艺术特色以及优美的环境就能唤起使用者的情感共鸣,达到意与境的统一。
意境之所以能引起人的共鸣,首先要有生动的艺术造型形象,室内环境集中了现实美的精华,抓住了生活中能唤起满足人类特殊情感的特征。室内装饰设计寄托了设计师的情感,而装饰作品就成了设计师的情感化身。这样的结合方式,使得所有设计空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室内装饰设计与物质材料和技术
室内装饰设计是艺术与实践的结合,设计师的创意需通过物质材料和技术来实现。室内装饰设计的发展受材料和技术状况的制约,而材料和技术也促进了装饰设计的进步。当今社会中的室内空间不断扩大,形式多样,使室内装饰设计真正进入空间设计和环境设计的阶段。
随着现代装饰材料的丰富从而促进了室内设计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功能的完善以及研究室内装饰材料和技术是当前装饰设计的重要课题。在装饰设计草料与技术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是无视材料和技术的制约作用,刻意追求新材料和新工艺。另一种是强调工业美,把材料和结构形式展示于人前,否定艺术加工的必要性。第三种是坚持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使艺术形式和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让艺术与技术统一起来。
室内装饰设计风格
1.中国传统室内装饰设计风格特点
中国的传统室内装饰设计风格体现着庄重、雅致的特点,就以明清时期为代表,有着大型的建筑,室内有木柱支撑,空间分隔用雕花格扇、漆画屏风和落地罩、门窗等来装饰。
中国的室内装饰设计风格在明代时期就以简洁素雅著称,雕刻的处理都集中在辅助材料上,雕刻图案题材很广泛,有的借鉴于青铜器、浮雕等,有的取材于民间民俗喜好等。装饰设计风格不仅继承了祖辈的传统,有吸收了工艺美术的成果,雕饰材料上更利用玉石、贝壳等进行镶嵌。在色彩运用上,南北方地区色调差异较大,北方由于天气寒冷,偏暖色调,而南方风景秀丽,则色调偏素雅清新。
2.现代主义的室内装饰设计风格特点
现代主义室内装饰设计风格主张设计为大众服务,这一立场改变了数千年来设计只为给少数人服务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达到低造价低成本的目的,从而使设计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欧美国家在二十世纪初相继出现了艺术领域的变革影响颇为甚远,它完全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一些反传统且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诸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层出不穷。一些艺术先驱更是系统地剖析了装饰的起源和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他们以简单的内容形式来重视审美的设计作品,让其符合现代文明的风格,大胆地抛弃了繁琐的装饰手法。
3.传统现代主义的室内装饰设计风格特点
狭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种类型包括传统现代主义,它没有明显的嘲讽,而是在采取古典的比例、尺度与符号特征为发展构思上适当的运用在设计中。传统现代主义的室内装饰设计更注重的是细节装饰,在设计语言上夸张又大胆,因而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和奢华。
传统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中衍生出来的后现代主义进行了反思、批判、修正和超越。而后现代主义因没有在发展过程中展现明显的风格界限也没有形成坚实的核心,落得只有繁多的立足点和各种流派不尽相同的风格特征。
4.新现代主义的室内装饰设计风格特点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针对中国的创新环境并结合西门子全球的创新优势,发展了需求主导、横纵融合的创新体系,以系统地发展横纵融合的颠覆性创新。横纵融合的颠覆性创新从用户需求,尤其是从新市场或中低端市场的极端用户需求出发,通过集成或融合创新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其集成的相关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可以持续改进,并带动其它相关技术持续改进,使得这项创新可以不断纵向发展,不仅满足初始新市场或中低端市场的用户需求,也可以逐渐满足主流市场的用户需求,进而颠覆原来的主流技术和市场。
发展横纵融合的颠覆性创新,系统地培养具有横向创新观念和技能的创新人才是关键。因为传统的创新教育都是以纵向为主,创新者都接受过足够多的纵向能力培养,所缺少的是横向创新观念和能力。
为此,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发展了西门子i.DT(industrial DesignThinking in China)横向创新法,致力于用中国海量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来系统化地发展创新者的横向创造力。
i.DT横向创新法
i.DT横向创新法,是由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徐亚丁博士、创新高级顾问Gautam Bandyopadhyay博士,携其创新培训团队提出并发展的一种创新法,其理论基础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和IDEO(一家始创于美国加州的设计和创新咨询公司)倡导的“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推崇在与用户建立同理心的基础上了解用户需求,以此为出发点来提品。设计思维因苹果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成功而广受青睐。
i.DT横向创新法在设计思维“从用户需求出发”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方法原则和应用。其独特之处在于结合了工业化商业化的应用,以及中国市场、人才与欧美的差异化。
i.DT横向创新法方法论主要包括方法原则和应用两个部分。图1是i.DT的基本方法原则的流程图,共分为确定创新挑战、需求分析、头脑风暴、建立模型和测试反馈等五个步骤。以业务部门的商业目标为输入端,输出端为经过验证的原型,该原型将会进入业务部门的创新路线。这是一个对潜在需求和创新想法多次探索发散和验证收敛的过程。
相比于传统研发,i.DT方法原则的特点如表1所示。
培训创新思维
在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里,作为i.DT载体的“天工馆”是研发团队展开研发项目的创新实验室。每个研发团队都有两位创新教练进行基于真实科研项目的i.DT横向创新思维培训。培训的目标一是为企业培养i.DT训练有素的学员,二是为业务部门提供可供采纳的产品创新路线。i.DT培训模式的特点如表2所示,将提高创造力的方法化繁为简、对创造力的应用能力举一反三,最终达到将横向创新法与纵向科技融汇贯通。举一反三是研发人员有效地进行横纵融和的创新的关键。在i.DT方法论中,每一个步骤和培训方式都让研发人员站在更好的起点、更系统、更简单地进行举一反三。
确定创新挑战
一批新的i.DT学员往往带着既定的业务目标来做创新,并会根据用户“真要做的事”重新定义业务目标。比如,西门子研究院沈宏博士在“天工馆”进行过一个项目课题:为中国市场研发出低于50欧元的尿检仪器。传统的研究方式中,研发人员一般会对尿检仪器的材料与功能进行分析,寻求更便宜、更简单的技术解决方案,如简化尿液的采样步骤、减少仪器用户界面的功能。然而,面对许多“足够便宜且足够好”的中国国内竞争产品,用这样从技术出发的纵向解决方案很难具有市场竞争力。而且“低于50欧元的尿检仪器”能否满足医院和诊所做其“真要做的事”也成疑问。
i.DT会在“确定创新挑战”这一步中,通过形象化地建立项目涉及到的创新生态系统,使项目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及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得清晰可见;通过为项目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建立其角色原型,学员站在角色原型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初步了解利益相关方“真要做的事”。对于“为中国市场研发出低于50欧元的尿检仪”的课题,在供不应求的中低端市场,医疗人员“真要做的事”可能是“为小康家庭及小康家庭以下的病人提供快速并精准的尿检体验”。
“真要做的事”从根本上、从人的角度引导团队对症下药。研发团队往往不能立刻得到准确的“真要做的事”,团队需要带着对“真要做的事”的假设,经历i.DT流程――对利益相关方进行深入的观察采访、进行头脑风暴、建模、测试反馈,对(其他)利益相关方再次观察采访――通过对流程的反复迭代,团队对各个利益相关方的需求的认识会不断加深、甚至改变,最后找出“真要做的事”。基于“真要做的事” 能够真正理解用户需求,并通过综合分析得到项目的创新机会点。
极端用户需求分析
相比于一般的需求主导创新,西门子的i.DT需求分析的独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极端用户,二是让研发团队而非营销部门去做需求分析。
极端用户
极端用户概念来源于不同用户对某产品的接受程度会有排斥和钟爱的极端现象。研究极端用户则会揭示未满足的潜在需求,典型用户并非没有未满足的潜在需求,但他们不会主动地意识到这些需求,这些需求在极端用户身上更易于发现。研究极端用户能够让研发团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发掘出潜在需求。
i.DT极端用户按使用频率来分,可以是频繁使用/不用/少用某一类产品的群体。按经验来分,可以是“骇客”/“菜鸟”级别的用户。从另一个维度上来说,极端用户还可以是“非常规地”/“错误地”使用某类产品。极端用户还可以是在同样的需求背景下,用其他类别产品来满足需求的群体(如对商店灯具和灯光进行研究的项目组,将一家“黑暗餐馆”的消费者作为极端用户进行了观察采访)。
在研究院孙带领的楼宇控制系统项目――“让楼宇说话”中,楼宇控制系统的典型用户是楼宇管理者和控制室的工作人员。研发团队跳出了“楼宇中央控制系统”的思维框架,着重观察采访了极端用户:家庭用户和办公室白领一族。以楼宇的温度控制为例,节能和环保是楼宇智能化的主流方向。然而,如图2所示,该团队观察采访的几乎所有家庭用户都表示,在炎炎夏日的时候,“宁愿多花点钱,也要开足空调保证舒适”。即使需要自付电费,家庭用户都不关心节能,更不用说商用楼宇中的用户了。该团队还观察到许多办公室白领一族与楼宇智能系统“对着干”,用手挡住在阳光强烈时自动降下的窗帘,因为他们想要享受大好阳光!
需求具有不同层次,因此,想找到潜在需求并不容易。比如,图2中白领一族的基本需求是“控制温度”,这个并不难,但仅满足这种基本需求的产品很难具有市场竞争力。进一层次的可用性需求――“方便地控制温度”会排除一些可用性不高的产品。再进一层次,需求对于利益相关方的意义,是需求分析的目标,让团队站在更高的起点进行举一反三。对于中国一、二线城市智能楼宇中的白领一族,他们能够迅速地消化信息化时代的产品和服务、并普遍追求高回馈的工作和小资生活。所以,只有给“控制温度”赋予了“高品质生活”的意义,才能满足白领一族的真正潜在需求。“自由地调节身边环境的舒适度”是该团队发现的创新机会点和进行头脑风暴的基础。
让研发团队做需求分析
西门子的研发人员大多是硕博出身的某个技术领域的专家。不同于传统理念中端坐在电脑前或实验室中解决技术难题的方式,西门子技术专家需要直面终端用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置身其中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而非定量的问卷调查)。这种跨学科地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信息的方式,使得需求不会作为提供技术产品的生硬输入,而是研发人员跳出常规思维框架进行举一反三的灵感源泉――达到从纵向思考到横向思考。“研究院里的一支年轻的技术团队,用3个月就超前超标完成了工作,而在成熟的市场部门需要一年 !”这是一个i.DT典型案例中一位业务领导审核时所发表的感慨。
头脑风暴
i.DT的头脑风暴专为中国人的思维和合作方式量身打造。通过邀请其他专业领域的成员参与,用画图和建立简易原型,用互动式讲故事,不可发表否定性的意见,“只写不说”(brainwriting)等等方式和规则,来鼓励研发人员跳出常规思维框架,激发他们产生非同寻常的创新灵感和创新触发点。许多理工科出身的研究员都比较内敛,并且往往没有完美的想法就不会轻易出口。但大多数精彩的点子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如何鼓励学员大胆地表达出他们即使只有雏形的想法呢?以“互动式讲故事”为例,教练会让学员们分组,用各种方式互动,讲述关于用户需求的故事,从而营造出轻松的头脑风暴气氛,并通过故事激发想法。比如,在沈宏博士带领的医疗领域相关的项目组,学员们就“如何为儿童患者提供有趣的医疗产品服务”这个创新机会点,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头脑风暴。为了给一个点子找到更多的灵感,一名三十多岁的女研究员扮演成一名7岁的生病小女孩,表演在家中接受定期尿检测试时,跟妈妈对话的情景。她后来回忆说:“我自己就是一个5岁儿子的妈妈,本来以为每天跟孩子在一起就很了解他在想什么,但没想到真正投入地去扮演的时候,还是会给自己和大家带来许多新的发现和灵感。”比如,在小女孩的世界里,妈妈每天哄着她做尿检测试的家用医疗仪是古板而吓人的。如果能将尿检测试过程变成小女孩与芭比娃娃之间过家家般的“沟通对话”,让她期待并享受这个过程,那是妈妈们求之不得的。
除了系统化地训练学员用头脑风暴规则和步骤来激发点子,i.DT教练会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和学员提供定制化的头脑风暴方法和练习研讨会。头脑风暴最后的结果需要经过用户需求、科技可行性、商业可持续性的验证,得出非同寻常的想法。
建立模型和测试反馈
用户需求、科技可行性、商业可持续性的验证需要通过对技术和市场进行标杆调研(对同类产品和竞争对手进行调查分析)。此外,快速建模和测试用户反馈也是验证的重要部分。以i.DT的“四个月培训模式”为例,培训是以快速建模为架构、需求分析为基础、头脑风暴为媒介的。研发团队每个月都有为了达成不同目标的建模任务,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对项目课题进行剖析。“关键功能原型和关键体验原型” 是第一个建模目标,它要求团队从项目中最关键的一两个方面(如模块间连接,或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性)来展开研发;学员经过第一轮练习,常常会认定某个解决方案,看不到项目中的其他机遇。而第二个建模目标“黑马原型”让他们把已有的想法放在一边,针对项目中未触及的关键方面,产生“有低成功率风险”的颠覆性创新原型;前两个建模目标是项目的探索发散阶段,而在后两个项目目标“系统原型”和“功能原型”中,学员会综合考虑人、科技和市场等相关因素,收敛筛选出颠覆性创新(如图3)。
针对每个建模目标,学员都要展开图1中显示的i.DT横向创新流程,即确定创新挑战、需求分析、头脑风暴、快速建模和测试反馈。通过每个目标阶段的反复迭代过程快速产生非同寻常的创新。
建模架构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督促学员形象且具体地与利益相关方测试反馈创新想法、以防纸上谈兵。二是经过阶段性建模目标的细化,使学员面对任何一个复杂的项目时都可以系统性地将其化繁为简。图4所示的“让楼宇说话”项目通过四个月四个建模阶段的项目研发,每个月都根据一个建模目标经历一次i.DT流程:从极端用户挖掘需求、产生想法、建立原型、测试反馈,迭代四个月后,最终获得经过验证的原型。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们能够快速积累项目知识、吸取错误经验,进而高效地选择出需要深入研发的颠覆性创新。
在i.DT中,建模主要不是用来直接验证技术上的可行性,而是用来更好地沟通想法、激发思考、获得反馈的重要工具。在Mattias Lampe博士和喻丹博士带领的这个团队中,相比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软件编程和电子元器件组装,用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建好的纸模帮助学员们具体化他们的想法、与系统集成商测试获得及时并且关键的反馈,使他们能够快速改进创新想法。
测试反馈不仅仅是对用户需求的验证,也是验证科技可行性、商业可持续性的工具。i.DT督促学员以“非同寻常”和“不轻易被复制”为验证宗旨,从而产生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原型,这需要向管理层获得战略意见反馈,从市场业务部门获得商业实施经验,还要求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和与业务部门的紧密合作,而i.DT的培训系统则提供了这样一个理想的横纵融合的创新平台,让具有颠覆性潜力的创新想法不只是停留在专利的阶段,而且能够走入企业业务发展的蓝图中,成为真正走进市场的创新。
我们前面提到“让楼宇说话”的项目中,研发团队通过挖掘极端用户的需求,基于需求分析产生的创新机会点――即“自由地调节身边环境的舒适度”,该研发团队经过i.DT的培训,最后提出了创新产品理念:为楼宇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控制。在安装了西门子智能楼宇系统的智能办公大楼中,室内空间被系统合理地分割成许多子空间。白领一族可以在手机上随心所欲地对周身的温度、灯光亮度、甚至健康指数等参数进行个性化设置,系统会根据楼宇中各个用户的位置和偏好对他们所在子空间的环境进行智能控制,使得用户可以自在地“与楼宇对话”、舒适地办公。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交易费用
一、电子商务概念厘清
电子商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现代电子手段和通信网络技术,有效地进行各类商务活动,以实现整个商业贸易活动的过程。就电子商务的内涵来看,电子商务主要包括网上信息服务、电子购物和贸易、电子银行和金融服务三个大的方面。从企业市场营销过程来看,它则涉及到从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产品开发与研制、原材料查询与采购、产品生产与储运、市场开发与推广、产品销售与结算、销售服务与反馈等整个全过程。
二、电子商务对交易费用的影响
1、对于消费者来说
(1)可以节约搜寻成本。现实中消费者的信息大都是被动得来,信息数量
极其有限。如果消费者主动去搜寻信息就要花费巨大的搜寻成本,同时商品的销售者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广告和宣传。电子商务可以极大地节约搜寻成本。因为互联网本身是一个信息汇集的场所,信息获取成本低,并且能够通过便捷地搜索得到,消费者可以付出较低的成本过滤掉大量无用的信息;销售者在网上广告和信息的费用与传统媒体相比也要低廉得多,在传播范围和时间上受到的限制也更少。
(2)增加消费的不确定性。在电子商务中,顾客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依据的是网上的单方面描述,看不到实际的货物,对货物质量的感知具有滞后性。对于有些质量变化较大的商品,由消费者而非销售者去检查质量是一种低成本的方法,“消费者往往要检查好几个商品以确认买的商品是缺点最小的”。另一方面,缺少了买卖双方的当面交流和钱货两清,交易人极有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用损害对方的方法来增加自己的收益,因此交易的不确定性会增加。
2、对于企业来说
(1)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专有性。首先,从企业整体而言获取外部
信息的成本降低。其次,原来只能依赖下级专人提供的其专有信息,变成了企业整体的共享信息,这是电子商务对下级传递信息作用的替代,减少了信息的专有性。
(2)通过集权影响员工激励。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企业的集权与分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电子商务使公司上层相对于公司下层的信息劣势大为削减,能够迅速获得其他层级的数据信息为决策所用,这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以及上级因有限信息、有限时间造成错误决策的成本,集权与分权状态下的信息成本差别变小,分权动机减弱,从而带来了最优位置向集权方向的移动。
在埃恩和泰勒尔(1997)《组织中的正式权力与真实权力》一文中,作者分析了分权对下属的激励作用。因此,企业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产品购销权力集中管理的过程中,对各分部人员可能损失一部分激励。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对消费者和企业交易费用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其总效用取决于电子商务应用的现实环境。
三、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分析
中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很快,交易量持续攀升,行业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
1、电子商务交易量增长迅速。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的总体营收规模达到138亿元。中国电子商务的消费群体发展速度快,每天有近千万人在淘宝网“逛街”,相当于近600个沃尔玛、家乐福的平均客流量。
2、电子商务的行业应用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在外贸、能源、制造、金融等行业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国电信运营商、软件及系统集成商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服务,移动商务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领域;电子商务服务及网络公司自身正在向产业化力向发展,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电子商务服务业。
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处于上升的趋势,发展速度较快,整体发展态势较好,但是我国电子商务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阻碍,下面以信用缺失为例分析其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现阶段职业道德缺失导致市场上假冒伪劣泛滥,政府对此缺乏有力的打击治理手段,中国的信用评价制度还远没有建立起来,无法通过信用评价去约束商业活动。这使得长久以来,消费者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当仍居于优势地位的有形交易信用度不高时,它就营造了一种可以不讲究信用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欺诈能比守信获取更多的利益,于是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电子商务网站出现以后,它的经营者将发现自己而临着同样的处境,那么他的理性选择就是降低信用度,从而导致“柠檬市场”向电子商务领域的延伸。
电子商务对交易费用存在着双向的影响,现实中信用缺失的状况削弱了电子商务的优势,突出了劣势,导致消费的不确定性增加,使中国的电子商务在实际应用中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有限;在极端情况下,不确定性增加的成本超过减少的成本,电子商务就会增加总交易成本,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三、促进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为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首先,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电子商务的
发展实际上还受到更为基础性的因素制约。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企业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但各项改革还有待深化,商业信用比较脆弱,经济秩序尚不规范,各项法规也不完善。必须克服上述缺陷,才能逐步推进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进程。
(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环境
对电子商务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方面带来的新问题,
有关部门应适时地制订相应的法规予以规范。我国各项法规还不完备,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消费者权益屡遭侵害,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更难以建立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因此,加强经济法规建设,完善和规范一般的商业法律环境是更为艰巨的任务。
(三)建立健全信用制度
关键词:阅读教学 合作学习 创新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不少农村语文教师感觉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过程上,仍然存在着语文实践活动不够丰富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教师放任自流,教师只管 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如何讨论,如何合作则不管不问;二是教师收得太紧,课堂气氛过于紧张、严肃,缺少合作讨论的氛围。由此,合作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其次,课堂中,师生的交流比较肤浅,停留在表面上,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回答。这样,使交流局限于师生的单项交流,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教师往 往关注学生是否能说出自己心中的预想答案,而容易忽视学生的表达中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使课堂上许多精彩的生成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开拓。
再次,阅读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兴趣、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不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听、说、读、写,应该作为语文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对学生朗读指导的过程。
二、有效阅读教学实施的策略探讨
(一)通过合作学习,交流互动,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讨论,有利于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学生人格、品质和心理的健康成长。阅读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加深了学生阅读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我们应该注意:一是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与任务;二是教师要把握好合适的时间和适当的时机;三是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适时点拨非常重要。
(二)引导想象,丰富体验,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 维。为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基本理念,《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在“大语文”教育观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 于课本。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加速学生的拓展阅读,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宽加厚。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受文本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学生又不应该是简单的接受文本内容,而是自觉地参与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发展思维,特别 是对文本内容中由于省略号或空白等造成的悬念,更会做出种种补充和拓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合理的 续想,从而开拓学生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使学生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转换角色,平等宽容,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教师角色应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由“导师”向“学友”转变、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把学生学习的课堂“放心”地交给学生。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转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 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 挖掘创新的潜质。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质疑解疑的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
参考文献:
[1]吴玉花.阅读课教学初探[J].教育革新,2007(07).
[2]邵琴.批注式阅读初探[J].考试周刊,2001(47).
(1.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1100;2.临沂大学建筑学院临沂276005)摘 要:从南海岛礁高性能混凝土所处的外在环境、水泥熟料矿物的水化产物进行分析,对海工岛礁高性能混凝土应使用的专用水泥、钢筋及混凝土抗腐蚀外加剂等进行剖析,对实现海洋岛礁混凝土工程使用海水海砂混凝土提出建议,期待水泥与混凝土同行们作专门研究。
关键词 :南海岛礁;海水海砂;混凝土盐类侵蚀;氯离子吸附外加剂;混凝土耐久性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制定了《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要求到2016年,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海洋工程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发展急需的大尺寸单晶硅、宽禁带半导体及器件、石墨烯、海水拌养混凝土、新型防腐涂料等重点新材料实现批量稳定生产和规模应用。该方案提出支持南海岛礁建设用海水拌养型混凝土产业化,珊瑚礁、砂集料海水拌养混凝土就地取材利用率大于75%,28d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劈裂抗拉强度大于5.OMPa,海水拌养型混凝土年产能达到20万rri3并在南海岛礁建设中实现示范应用;支持适用于南海岛礁建设的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化,耐火等级达到A级,抗压强度大于lOMPa,抗折强度大于2.5MPa,墙体材料吸水率不大于15%,热惰性大于2.5Cal/Crf12.℃.s,新型墙体材料单线年产能达到lO万m´3,墙体制品在南海岛礁建设中实现示范应用。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国是海洋大国,近年来海洋岛礁工程建设正面临繁重的任务,民用及军用码头、海上机场、海上风力发电站、海上灯塔及雷达站、岛礁边防工事等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岛礁高性能海洋混凝土最核心的技术就是水泥基胶凝材料技术和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最近20年来,针对海工混凝土及其外加剂技术,国内外已经有大量文献公开发表,但对于使用海砂集料、海水拌养混凝土的研究文献很少。既然国家提出南海岛礁建设用海水、海砂拌养型混凝土产业化,将海砂集料、海水拌养混凝土就地取材利用,我们就要分析这类混凝土所用的各种原材料。从原材料分析人手,设计经济技术合理的岛礁高性能海洋混凝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1南海岛礁高性能混凝土所处的环境
1.1南海海水表层温度
南海海水表层水温在25℃—28℃左右,年温差3℃。4℃,盐度为35%。,潮差平均2m。最冷的月份平均温度在20。C以上,最热时极端达33。C左右。
1.2海水组分
海水主要成分为水,盐类约占3%—3.50/0,其中海水中的cr含量约为19000mg/L,约1.9%。主要盐分含量见表1。
1.3海砂
《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2010)将“海砂”定义为:出产于海洋和人海口附近的砂,包括滩砂、海底砂和人海口附近的砂,标准规定海砂中Cl-≤0.03%。根据卞立波等人测试表明,海砂中氯离子含量可以达到0.123%。
1.4南海海洋混凝土腐蚀环境
从南海海洋混凝土所受侵蚀危害来看,因常年海水温度在20。C以上,冻融危害不存在;因混凝土原料海水海砂带入的Cl-,大气和海洋中的Cl-、海水中的s042-离子侵蚀及Mg2+盐的腐蚀是影响海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考虑因素。
2水泥熟料矿物特性及水化产物分析
众所周知,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组分水化反应如下:2(3Ca0.S102)+6H20—} 3Ca0·2S102´ 3H20+3Ca (OH)22(2Ca0.Si02)+4H20—} 3Ca0·2Si02´ 3H20+Ca (OH)23Ca0. Al203+6H20-*3Ca0 .Al203´ 6H204Ca0. Al203. Fe203+7H 20- 3Ca0. Al203´ 6H20+Ca0.Fe203.H20
3Ca0 .Al203. 6H20+CaS043Ca0 .Al203. 3CaS04´31H20或3Ca0. AI203.CaS04´ 12H20
β-C2S的水化与C,S相似,只不过水化速度慢而已,水化产物均为C-S-H凝胶,但其CH生成量比C3S的少1/3倍。在纯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C-S-H凝胶的分量占50%—70%,CH质量分数为25%~27%。改变熟料矿物成分之间的比例,水泥的性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为生产海洋岛礁混凝土专用水泥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
3海洋岛礁混凝土需要的水泥及特殊专用抗腐蚀外加剂
当前,高性能混凝土已经成为国家基本建设重点推广的绿色建筑材料,其最大特点是混凝土掺和料(含粉煤灰、矿粉或硅灰等,占胶凝材料总量的30%—50%)和混凝土外加剂的广泛应用。海洋岛礁高性能混凝土也具备以上基本特点。从南海海洋混凝土所受侵蚀危害来看,冻融危害基本不存在;因海洋中的氯离子侵蚀或混凝土原料海水海砂带人的氯离子是引起钢筋锈蚀膨胀而造成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而长期受海水中S042-离子侵蚀及Mg2+盐的腐蚀是危害海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次要因素,如图1所示。
3.1Cl-及S042-侵蚀及Mg2+的腐蚀介绍
关于Cl-及S042-侵蚀及Mg2+的腐蚀介绍,国内外文献很多,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
(1)氯离子的侵蚀引起钢筋锈蚀
一般而言,引起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因主要有2个:混凝土保护层碳化和氯离子侵蚀。其中,氯离子侵蚀的危害最大,相应的研究工作最多也最深入。通常情况下,碳化对混凝土本身负面影响较小,其副作用主要是降低了混凝土孔溶液的pH值并促使结合氯离子游离转化为自由氯离子,二者均显著加速了钢筋的锈蚀进程。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化学反应式为:
CH+C02CaC03+H20; CaC03+C02+H20 Ca(HC03)2
使用海水、海砂及海石的混凝土原料所含的氯离子和海洋环境中氯离子,通过扩散、渗透和吸附等作用进入混凝土中,随时间推移到达钢筋表面,随后与钢筋钝化膜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导致钝化膜局部破坏而引起钢筋锈蚀。此外,氯离子的侵入还会降低CH溶解度,继而降低孔溶液的pH。
脱钝后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是一个电化学过程,在阳极的反应为:FeFe2++2e;在阴极的反应为:H20 +1/202+2e2(OH)
阴极、阳极反应生成的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铁:Fe2++2(OH)Fe(OH)2
氢氧化亚铁与水中的氧作用可生成氢氧化铁:
4Fe(OH)2 +0,+2H20-+4Fe(OH)3
钢筋锈蚀会造成结构钢筋断面面积的减损,并且其体积为铁体积的2—6倍,产生后会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剥落,使水分更容易进入,促使腐蚀加快发展。
(2)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
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侵蚀机理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些结论。一般而言,硫酸盐侵蚀有以下化学反应
1)形成钙矾石。SO。2。与水泥石中的CH和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钙矾石),固相体积增大94%,引起混凝土的膨胀、开裂,这种破坏一般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比较粗大的裂缝。另一方面,钙矾石生长过程中的内应力也进一步加剧了膨胀。这和液相的碱度密切相关,碱度低时,形成的钙矾石为大的板条状晶体,此类钙矾石一般不产生有害的膨胀;碱度高时如在纯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形成的钙矾石为针状或片状,甚至呈凝胶状析出,形成极大的结晶应力,因此合理控制液相的碱度是减轻钙矾石危害性膨胀的有效途径之一。
2)形成石膏。如果硫酸盐浓度较高时,则不仅生成钙矾石,还会有石膏结晶析出。一方面石膏的生成使固相体积增大124%,引起混凝土膨胀开裂,另—方面消耗了CH,而水泥水化生成的CH也是C-S-H等水化矿物稳定存在的基础,因此导致混凝土的强度损失和耐久性下降。
(3) MgS04腐蚀
MgS04是硫酸盐中侵蚀性最大的一种,其原因主要是Mg2+和SO12-均为侵蚀源,二者相互叠加构成严重的复合侵蚀,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MgS04+CH+2H20=CaS04´ 2H20+Mg(OH)2
MgCl2+CH=CaCl2+Mg(OH)2
这种反应生成的石膏或钙矾石引起混凝土的体积膨胀,同时反应将CH转化成Mg(OH)2,CaCl2溶于水析出,Mg(OH)2无胶凝能力,发生溶蚀现象,造成混凝土多孔,强度下降,腐蚀程度逐渐加大。
3.2海洋高性能混凝土需要什么样的水泥
(1) C3A含量
硫酸盐侵蚀的实质是海水中的硫酸根离子与水泥石中的CH和铝酸盐矿物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因此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是影响硫酸盐侵蚀程度和速度的重要因素,由于海工混凝土中含有30%—50%的矿物掺和料,其潜在活性的发挥必然会消耗掉部分的CH,故水泥熟料中C3A的含量是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有学者研究证明,混凝土膨胀随水泥中C2A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长,若C3A含量高,且C3S含量亦高时则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更差,这是因为C3S水化生成大量的CH;不过若C,A含量不超过10%时,C3S的影响并不显著。当然水泥中的铝酸三钙(C3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氯盐起固化作用生成不溶性水化氯铝酸钙(C3A.CaCl2.lOH20),又称 “FCle(-el”盐,降低了混凝土中游离氯离子的量,C3A含量高的水泥品种有利于抵御氯离子的侵害,但是“Fdedel”只有在强碱性环境下才能生成和保持稳定,当混凝土的碱度降低时,其会发生分解,重新释放出氯离子。海洋高性能混凝土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量掺和料逐渐水化后,混凝土碱度有所降低,故海洋混凝土所用水泥仍然要限制C2A的含量,一般控制在熟料的60/0以下为好。
(2) C3S,p-C2S在水泥熟料中的比例数量
由上分析可知,CH的存在是引起海洋混凝土遭受硫酸盐和镁盐侵蚀的重要因素,但是CH也有它的重要作用,一是维持钢筋混凝土的碱度,保持钢筋持续为钝化状态,对钢筋阻锈有利;二是CH的存在可以维持C-S-H凝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三是CH的存在可以激发海工混凝土掺和料的活性,使混凝土更加致密,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增强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这样综合考虑,水泥熟料应该适当降低C2S含量,适当增加β-c2s含量,使水泥水化产物中CH数量绝对值相对减少。至于海工混凝土所用水泥熟料中C3S、p-C2S分别达到多少为佳,要综合考虑,经过试验才可以确定。笔者建议:海洋混凝土所用水泥中孰料C,S含量宜控制在25%~ 35%,p-C2S含量宜控制在40%—50%。《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2010)规定,海砂混凝土宜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品质应符合现行的《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之规定,但其中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5%。
(3)海工高性能混凝土中CH的数量问题,值得试验研究
由于混凝土中水泥占200kg/m3~ 300kg/m3,矿物掺和料占l50kg/m3—300kg/m3,随着时间的延长,混凝土中究竟还有多少CH可以和外部环境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或溶出性腐蚀,值得人们去考虑。有一点可以肯定,为了使混凝土特别是海洋高性能混凝土更耐久,保持最低水泥用量是必须的。相比较而言,对于海工混凝土氯盐对钢筋混凝土的侵蚀危害是需要重点防御的,而硫酸盐和镁盐在海水中相对氯盐较少,这类盐对混凝土的侵蚀危害相对弱一些。
3.3研制海水海砂混凝土专用特殊外加剂
美国某专利产品KF海工混凝土专用外加剂,使用量lOkg/m3~ 13kg/m3混凝土,就可以实现利用海水海砂来拌制高性能海洋混凝土,其作用机理为KF与海水、海砂等材料拌合后,与水泥颗粒、氯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C4AF(铁铝酸四钙);C4AF在此成为混凝土的骨架材料,不溶于水,成为混凝土的组成部分。我国宋启明、朋改非、冯乃谦等专家学者也曾经研究过氯离子吸附剂对混凝土及砂浆抗氯离子渗透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4 C50级海水海砂岛礁混凝土中CI含量
《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南海岛礁建设用海水拌养型混凝土产业化,珊瑚礁、砂集料海水拌养混凝土就地取材利用率大于75qo,28d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劈裂抗拉强度大于5.OMPa。表2为C50级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及其中的氯离子含量。
《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CJ206-2010)规定,在潮湿及有氯离子腐蚀的环境下,混凝土中可溶性Cl-含量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不大于0.06%,说明海砂海水拌制的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远远超过规范要求。这时,为了满足海工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掺加钢筋混凝土抗腐蚀外加剂也就是钢筋阻锈剂及专用特殊氯离子吸附固化外加剂,就成为必需。钢筋阻锈剂和专用特殊氯离子吸附外加剂的品质就成了海水海砂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结语
摘要本文以评论电影《绝代艳后》中的女装服饰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剧情、演员角色的成功之处,探究片中服装设计的特点和功能,期望能为影视服装设计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洛可可艺术 曲线造型 装饰 启发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荣获第79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电影《绝代艳后》,讲述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尼瓦特的故事。影片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女性开始对复古的洛可可宫廷服饰狂热起来,使其成为一种最新的时尚追求。由于人们对18世纪法国服饰特点的留恋,近几年很多流行元素都可以从洛可可时代的服装里找到,有花边、非常贴身、突出曲线感的服装都拥有广阔的市场。
一 影片反映的背景
17世纪末18世纪初,法国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争和凡尔赛宫的挥霍无度,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1715年继位的路易十五不再争夺王朝的权力和扩张殖民帝国,他用享乐、安逸、文雅的举止为法国树立了榜样,加之当时法国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又为当时更为繁复和精致的服饰风格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一种更加精致、奢华、纤细和繁丽的洛可可服饰风格便应运而生了。
电影《绝代艳后》的导演是索菲娅・科波拉,主演是柯尔斯滕・邓斯特,这不是一部一般历史风格的大片,影片中索菲娅・科波拉用了一个新的角度来看主人公――法国王后。电影开始的背景是玛丽・安托尼瓦特公主被包办婚姻,从奥地利送到法国去嫁给一个她素未谋面的王太子。玛丽・安托尼瓦特王后的奢侈在历史上很有名,她的奢侈把已经陷入危机的法国财政拖入了泥潭。法国人民挨饿受冻,最后终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法国大革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篇章。玛丽・安托尼瓦特王后的丈夫是路易十六,法国封建王朝的亡国之君,他们对亡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导演索菲娅・科波拉展现的却是了另一个视角,玛丽・安托尼瓦特王后的奢侈仍然没有淡化,但却侧重地挖掘了她奢侈背后的种种缘由。主演邓斯特没有什么古典气质,基本没有王后的那种高贵气质,导演索菲娅・科波拉之所以选她出任主角,是看中了她能充分表现小女生的纯真,电影在这方面表现得很好。
二 《绝代艳后》中的服饰风格
设计师为了再现18世纪皇室贵族女性的十足女人味和高贵典雅的气质,花足了心思,而最终费尽心思的服装确实创造了电影服装史上最为女性化的服装,所以人们在欣赏《绝代艳后》中的各种女装时总是会说“这是美的享受,是女人们的盛宴”。
1 服装色彩效果
这部电影在视觉上堪称精致,每一个镜头都兼有干净和柔和的特点,有一种颜色是格外显眼的,那就是粉色。也许是科波拉本人对粉色的极度偏爱,本片中粉色是很重要的颜色,玛丽・安托尼瓦特的服装和很多饰品上都突出了粉色,配合柯尔斯滕・邓斯特圆润粉嫩的脸,总是让人想起风靡导演家乡的玩具――芭比娃娃。
为了再现昔日王后风采,女主角柯尔斯滕・邓斯特每天被折腾4个小时之久,穿梭沉浸在数不尽的奢华宴会中,绚丽的礼服一套接一套换个不停。玛丽・安托尼瓦特以奥地利公主的身份出现时,并未梳戴发髻而是让金发束带流泻肩上,天蓝色裙装的造型充分表现出了天真无忧的少女娇羞之态;鲜艳桃红缎面的宫廷礼服与羽毛帽子,好似绽放已久的艳丽花朵期盼被人注视;黑色绒布的宫廷式蓬裙加上白色毛皮围领,极端对比的华丽材质代表了她面对蓬帕杜侯爵夫人时的强烈不悦;带有许多抓皱、裙摆曳地的浅绿色礼服,高贵优雅却又显出几分清冷的寂寞无依,渴望并等待丈夫归来拯救自己;全白蕾丝编织的帽子与礼服,让初为人母的她像是被光辉笼罩,耀眼动人。
2 服装造型效果
视觉力极强的电影《绝代艳后》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部影片的服装造型,衬托出的丰满、俏美的女性造型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
玛丽・安托尼瓦特在影片中更换了数套玲珑多彩的服装,再现了18世纪的法国女人的优雅气质。上衣紧紧包裹着女人的曲线,玛丽・安托尼瓦特那性感的身段,摇曳生姿,但又小心翼翼,坚守自己固有的姿态,那硬硬的、高高的紧身胸衣就是为了撑住她高傲的身躯,撑住她内心的自尊。剧中真实的再现了使女性倍受折磨的紧身胸衣,折射出当时社会妇女地位的低下。女人们随着时代和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而改变着自己的胸部、腰肢和臀部,如片中所展示的的妇女们那样,但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当时社会风气是把女性身体的自然形态当成了必须矫正的东西,最终要把一个女人从腰至肩塑造得几乎像V形花瓶,通过把腰至胸部分尽量缩小的做法,来达到突出乳房的目的,以此显现女性特征。
片中玛丽・安托尼瓦特王后必备的服装要素包括夸张的裙撑、打褶的花边、繁复的缀饰、低胸衬裙、印花布料,在造型设计上多以古典优美的X形轮廓为中心,强调裙及袖的层次和质量。影片中服饰在空间艺术上,提倡用立体包装一个起伏不平的曲面,合理设置立体构造线,展现服装的四面体造型,达到体现人体美的目的,这是与西方艺术审美观一脉相承的。
3 配件装饰效果
《绝代艳后》中的女装除了它鲜明的外轮廓造型就是那层层叠叠数不清的各种装饰了,大胆应用多种装饰物和现代装饰手法于一身,影片将服装的优雅与精致演绎到底,并以服装为载体将这种优美雅致的生活方式传播到整个欧洲甚至更大的范围。
《绝代艳后》中的服装将已有的款式装饰得更精致化了,使其更加优雅。装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没了装饰,就没了片中获奥斯卡奖的女装。精美透明的蓄丝花边、带有金丝银丝的彩色缎带、以假乱真的布艺绢花、弯弯曲曲的立体褶饰花边、精致考究的刺绣、薄如蝉翼的丝绸飘带、宽窄各异的裘皮毛边、色彩艳丽的羽毛、剪裁合理的自然荷叶花边、五彩缤纷的穗饰流苏、昂贵的珍珠金银宝石首饰等等,甚至是皱皱巴巴的面料――影片中女装的装饰物可谓层出不穷。女装中永远没有光秃秃的衣襟、裙摆和衣领,即使袖口的花边通常也是两层、三层,甚至是五层六层。片中女装的胸部永远是装饰的重点和装饰的中心,特有的一排从大到小的蝴蝶结在脚部至腰间展开,不同大小的缎带蝴蝶结又同时出现在胸前、袖口、裙摆、脖颈、头发上。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之外,还有那围巾、帽子、披肩、手套、手帕、手杖、扇子、阳伞同样花哨,这么多装饰物和装饰手段同时运用,增加了影片对历史的仿真度,给人优雅、精致、繁琐感外,却从不使人眼花缭乱。相反的,画面显得干净豁朗。仔细分析,可发现服饰设计制作者们精通设计细节,利用节奏韵律将对称平衡、对比变化、调和统一、破规变异等设计原理运用的得心应手,才造就了《绝代艳后》女装无以伦比的人工装饰之美。
三 服装在《绝代艳后》中的作用
服装是影视最重要的艺术伙伴之一,千姿百态的服装给影视增添了艺术观赏性,经典的电影服装往往能带动时装潮流,引领时尚市场,成为时装界的流行看台。电影服装来源于生活服装,同时也经常渗透、影响着生活服装,影片《绝代艳后》是一部女性味十足的影片,而最能反映女性形态的,除了面容与体态外,就是女性的服装。
服装在影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服装甚至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影视服装是有“针对性”和“定位性”的,服装可以定位剧中人物的身份,定位剧中人物的性格,定位影视作品的时代气息,定位影视的整体节奏,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因此在影视中,服装的意义更主要的是发挥它作为一个影视元素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1 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人们在观看影片或电视剧时,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演员的外貌及着装。服装是对人物内心反映最直观化和象征化的外在表现,对人物形象的深化所起的功能,是其他道具无法比拟的,演员们因为服装而使所饰演的角色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2 定位影视的时代气息、人物身份和性格
在影视中,要想将一个时代演绎得极为真实,就必须要展现出那个时代的气息,而要想展现一个时代的气息,就必须赋予剧中的每一个人物时代感。在电影《绝代艳后》中,四处流传着洛可可风格奢靡到极致的繁复之美,将欧洲宫廷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尤其当我们看到剧中人物的装扮时,这种感觉更为清晰。剧中女主角的每一身装束都带给我们一种奢美的享受,她以粉红底子小碎花点缀的16世纪钟型蓬裙出场,紧身的对襟上衣俨然有夏奈尔时装的感觉,俏皮的粉红羽毛小帽子非常的浪漫,完全贴合于路易十六的时代,银色假发也显出了那个时代独有的奢靡。即使隔着镜头,似乎也能闻到香粉的味道,这更加刺激了观众对于那个时代的敏感的神经,令观众情不自禁地向往。甜心领上衣有抽丝滚边,艳丽不俗的粉红,来得如此刺激,繁复的羽毛袖套,又为艳丽增添了几许高贵。服装的华丽,夸张艳美的发型,还有那绣着各种花的真丝扇子,使女主角显得可爱且美艳,令人心旌神摇,那似乎已不再是一个艳后的传奇,而是一个女人与生俱来的梦境,浪漫粉白的钟型裙,卷云状花纹边饰、扇子、镶有荷叶边的衣服与帽子,轻巧的刺绣,繁丽的花朵,都轻盈地在女主角的身上相映成趣……正是透过这些极尽铺张的华丽,让人们领略到了洛可可时代的风貌。
3 对观众影响巨大
影视现已成为流行服装的T型台,影视中明星们的服装往往最能体现时装设计的最新潮流。明星们的打扮对于追求时尚的人来说永远是一本读也读不完的“完全流行手册”。《绝代艳后》荣获第79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后,很多女性开始对复古的洛可可宫廷服饰狂热起来,使其成为一种最新的时尚追求。由于人们对那时候服饰特点的留恋,近几年的很多流行元素都可以从洛可可时代的服装里找到,有花边、非常贴身、突出曲线感的服装都卖得极好。
4 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发
片中主要是洛可可风格的服装款式,基调较适用于正式的社交场合,因而多采用较高品位的设计语言。该主题的原型有过分复杂繁琐、矫揉造作的装饰特点,在设计中应避免单纯而表面地理解和模仿原型样式。整体地把握设计的基调,合理而有选择地运用并强化原型样式中的局部装饰特点,是这类整体设计的要点。片中柔美、浪漫的色彩,是现代服装设计永恒不变的情怀。以轻柔的浅粉色调为中心,形成明亮、柔美而优雅的色彩倾向;服装面料多采用质感温软的材料,浪漫而华贵,如具有优雅和透明感的缎子、绡纱和蕾丝花边等;在秋冬季的材料中,多采用诸如马海毛、高比例兔毛及具有丝光感和柔软毛型感强的材料,并注重面料的表面凹凸感与浮雕感的表面处理。
立体设计、立体裁剪的方法在现代时装设计,甚至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起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片中女装的设计者们,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经验和启发。首先是立体结构,如著名的华托褶(华托服后背的立体褶),首次将立体结构应用到服装的衣片设计裁剪中,立体造型的褶饰实现了飘逸、轻盈的服装款式,使女装外轮廓造型耳目一新。其次是立体饰褶、服装面料的缝缀再造,增加了服装在视觉上的浮雕感、立体感,这种立体的装饰方法在服装设计上新颖独特,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礼服设计和生活女装设计。再次是面料使用上的斜裁技术,现代女裙、衣片设计制作中大量运用斜裁技术,使女装更妩媚、飘逸。
《绝代艳后》的上映,使得众多的设计师重拾洛可可女装精华,现代洛可可风格女装绝不是18世纪服装的翻版,它重现的是洛可可风格服装的某一设计要素。《绝代艳后》反映的是洛可可时期的服装特色,非常强调女性美。片中服装的颜色和款式也相应的非常女性化,强调女性感觉,大裙撑、收腰、低领、丰盈的装饰配件,用一种夸张的语言突出了演员的曲线。在服装的设计理念中永远不要忘记――表现性感,追求性感,尤其是女性时装的设计。
影视服装是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影视服装的功能与设计,对我们今后从事日常和影视服装设计、服装生产和市场开发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彬:《服装色彩设计》,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徐南:《服装在影视中的作用》,《戏文》,2007年第3期。
[3] 邓伍英:《试论服饰文化在影视作品中的视觉表现》,《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1期。
1 案例教学对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外引课程,其研究内容主要是西方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差异很大,常常会让学生有种“所学非所用”的感觉。同时,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加之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中介载体,将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案例教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为经济学案例往往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其中不乏一些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2 有利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关键之一。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机械地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其后果是学生只是靠死记硬背学习经济理论,考试一旦结束便统统忘掉,无法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案例教学则与之不同,案例教学往往是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置身于事实环境中,主动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锻炼了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助于解决所谓“黑板经济学”和高分低能的问题,有助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
1.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案例教学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使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根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编撰恰当的案例,这就需要教师不仅有扎实雄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对现实的经济问题有较强的敏感性,并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有深刻认识。其次,案例教学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挑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充当着“导演”的角色,必须对讨论的问题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做出统筹安排,此外,还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做好组织工作,使案例讨论或辩论能够有序进行。最后,还要通过书面报告或其他形式及时对案例教学进行总结。这些均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2 我国经济学案例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学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许多影响深远的经济学教课书都有配套的案例教学资料。如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和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在哈佛商学院,平均每名主讲教师有一名研究人员配合工作,包括案例的收集、调查和编写,并且定期出版案例集供教师选用和交流。我国经济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高校认为案例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个人的事,既没有相应的经费和人力投入,也缺乏组织上的支持。教师由于缺乏财力、时间去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编写工作,加之又不计工作量,直接打击了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客观上限制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和推广。
二是选取的案例质量不高,本土化案例库建设滞后。许多高校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有些甚至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甚至传记文学的内容,将原始材料不作处理直接拿到课堂上来,缺乏对经济学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因而也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有些在案例的选择上以国际案例为主,认为通过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案例,就可以结合理论知识研究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但是这些取自国外、直接翻译的案例,因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不能反映我国的实际,应考虑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的结合,因此应该更倾向于国内的案例。目前虽然国内各有些高校已经自己编着了案例教材,但并不理想,缺乏经典案例,而且案例更新也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三是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为案例教学法本身决定了教师在上课时,不能简单就内容而讲内容,而应对所讲的内容追本求源,通过了解案例的时代背景,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和案例分析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应该采用的手段与方法等。由于理解的偏差,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把案例介绍给学生,做简单的分析总结。也有的教师把案例教学与教学举例混为一谈,单纯为吸引学生兴趣、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而引用案例。有的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过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自身应用的“导向”作用。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没有标准答案,应实行开放式讨论,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百家争鸣,甚至允许跑题。还有些教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对学生讨论中的片面言论或错误之处急于纠正,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评点,学生怕说错,在发言时有顾虑,致使一方面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其不能自由地、充分地展开讨论,另一方面使学生们过于关
注教师的评论,不能很好地吸收他人长处,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此外,使整个讨论过程屡屡被打断,教学环节不能流畅进行。 3 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
3.1 积极筛选合适的本土化案例
案例教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必须从我国、国外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取现实案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和时效性;要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紧密相关,使学生在所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自由思考、互相交流和产生思维的碰撞。
案例要尽量本土化。国外案例教学的实施早于我国,也积累了一些好的案例资料,但是,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本土案例。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必须熟悉国内经济发展历程,积极地用所学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去剖析个案,有利于提高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主要在国内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在文化、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只有首先明了国内的经济环境与实情,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经济发展经验并加以借鉴。当然在国内案例占主体的情况下,国外案例也可适当讨论一些。由于我国已加入WTO,经济开放度逐步提高,因此也需要了解国际经济环境,但国外案例在讨论之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辅导和提示,如国外的文化背景、体制等与我国的差异[3]。
3.2 积极引导学生适应案例教学
引导学生课前积极准备。在未完全进入案例教学之前,学生要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并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多学科知识,从多个角度对问题加以分析和判断;还要有语言表达与心理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准备。当面对的是刚刚接触案例教学的学生时,最好先由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介绍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初步掌握了案例教学的方法时,可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引导学生课堂表现与参与。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参与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老师和全体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确需要鼓足勇气,需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有时,由于缺乏、甚至没有学生主动、自愿的发言,使案例教学变得十分被动和尴尬,强制提问代替了自由发言,课堂讨论变成了老师的自问自答。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是案例教学又一成功关键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的合理组织至关重要。如教师要有亲切、热情乃至奔放的语言和形体动作,以此感染学生;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宽容的、人性化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消除紧张感。可以组织圆桌讨论,而不要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让学生感到平等亲切。可以组织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演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对于积极参与的同学给予小小的物质奖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下面就针对语文教学流弊,谈谈三点对策窍门:
一、把兴趣引进堂――让他自己活动起来
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学语文,才能学好语文。实践证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采用单纯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方法,照本宣科,面面俱到,题山文海,生怕半点遗漏,把本应是高度创造性的劳动变成了极端机械性的劳动,使得学习活动带上了赌博性和强制性,导致了学生厌学、怕学、少学或不学。有的教师想努力尝试某种新的教法,但往往不能持久,随个人的兴趣而定,随意性较大,又缺乏研究,对教材深度挖掘不足,其结果教法仍走不出单调枯燥的套套,仍烙有呆板的印记,最终还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学科内容本身的特点去激发学生兴趣以外,主要的还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被动思想,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适当地教学方法,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如:设计精巧的导语,吸引学生;创设乐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以满腔的激情,感染学生等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乐其师,信其道”。语文教师要能与学生建立真诚的关系,并以饱满的热情,充满爱意的眼神和微笑,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学习激情,驱动学生的知、情、意、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从而达到使学生学好语文的目的。先生说得好“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
二、把“演员”请上台――让他自己参与进来
目前,语文教学改革虽有一定的力度,但不少教师仍停留在传统语文教育教学的轨道上,灌输教材中的思想,偏重于死记硬背,很少顾及学生自己的思想,更谈不上启发学生去怀疑或发展前人的某些观点、思想,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或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学生,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看客和听众,而无法也无机会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了不良课堂教学气氛。
我们的课堂不是教师一灌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 ,不是只传授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不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总的一句话,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听众的课堂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 。这种课堂并非仅仅是三尺讲台,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教师只是台边导演,学生才是台上演员,要让学生走上讲台。叶圣陶先生认为:“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实际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的目的应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求知欲,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应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达到自得、自动、自学的目的,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表现自己,并体现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为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还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先生也曾说过,“最好能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三、把方法揉进题――让他自己感悟出来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把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迁移后上升为能力,那就必须对学生有个全面的、不同层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计一些有针对性、阶梯性的简明扼要的问题,使学生能拾级而上,并能有所感悟,从而总结一些解题、答题的经验。但据了解,有不少教师由于对学生层次认识不清,或应付而已或简而繁之,机械地布置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没有针对重难点,进行精心设计练习,更谈不上以题带知识点,教给学生方法,训练学生能力了;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布置一些空洞的讨论题目,简单的题目复杂化,挤去了学生的大量的读书时间及语言训练的时间。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不容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理论知识。”例如,如何做语段阅读题?我们认为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读初知,这一步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通读的习惯,提高理解、记忆的程度。第二,深入剖析,这一步要进行1、对应性阅读。即细读文后试题,审准题意,找准与解题有关的对应性段落。2、提炼性阅读。即根据试题要求从原文相关的段句中提炼有效的信息,作为解题的材料和依据。3、组合性阅读。即根据题干要求将有效信息组合成严密的答案,或取关键性词语,或摘重要语句,或调整原句,或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还要做到①结合语境,获取信息,②综合“零散”信息,③读出隐含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组合。第三,统观评价,“统观评价”,即对全文内容、中心意思以及主要写作方法的整体领悟,此时,也才有了评价文章,形成自己独到见解的前提条件。“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是统观的几个要点;概括要做到“一准二全三简明”。评价的涵义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判断作者的意图,倾向和可能存在地偏见等,对阅读内容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一步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在真正读懂全文,并联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通过这样的三步,不仅训练学生从易到难拾级而上的能力,而且达到了以题带知识点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感悟力。
如何以题带知识点?这对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提高成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毕业班老师更要注重采取这一好方法。现在的中考题型,一般由语言积累运用、阅读和写作三部分组成。语言积累运用部分,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要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常见字词的音、形、义,词的感彩、短语(特别是成语的运用)、同义词的辨析(选词填空)、句子等的理解和运用(病句修改、仿例造句等),对课内外常见古诗词和名句的积累。这些内容尽管占的分值不多,但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阅读部分的复习可分为文言文和现代文两部分。这一阶段文言文部分的复习,是第一阶段文言文复习的强化和系统总结。这一阶段要打破每册的界限作系统的总结。比如,通假字,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这些知识要记牢记准。现代文阅读应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局部揣摩,研究规律。写作部分,连续这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大多是话题作文的形式。若使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一是靠语言的积累,二是靠作文形式的创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言的积累不能靠死记硬背,要采取有效的方法。(1)读好文章。尽管复习时间短,还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读好的文章和原来做过的读书笔记。(2)熟读诗词名句。这些都是语言中的精品,恰到好处的引用和仿用,能使语言表达更精练,更巧妙,从而提升语言的品位。这些题目,特别是基础知识及阅读题部分的一些“给空间题(不是放气球,而是放风筝题)”都非常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及语文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美术学是一门相对边缘和小众的学科,所以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从招生规模和培养模式上来看,高等美术教育可以被定义为精英教育中的精英教育。进入21 世纪后,中国的高等教育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了由精英化向普及化的转变,在办学主体、招生规模和学科门类上都进行了较为急剧的扩张。在这种大背景下,高等美术教育也开始了普及化的进程,但相对于它原有的规模和体量,其扩张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一般的文理科专业。首先是既有的美术院校在办学规模上的快速扩大和细分专业的不断增加;其次是一些综合性院校把美术作为常规性的专业进行增设,甚至一些本来与艺术毫无关联的理工科学校也设置了美术专业。这种普及化进程导致了这样的现状:中国在美术人才教育上有着世界上为数最多的国立美术专业院校和数量最为庞大的师范类美术专业系科设置以及增加速度惊人的招生数额和硕士、博士点。①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本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然而,当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在办学主体外延上过于激进地扩展,已经违背了教育发展和建设的基本规律。办学规模的急速扩大,使得这种发展超越了办学的实际条件。在这种高等教育和美术专业教育普及化的大背景下,学院美术教育出现了内部体制的暂时紊乱和价值取向迷失的现象,严重背离了美术专业的教育规律。这种状况使得一些高校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粗糙化和简单化的短期功利性教育模式,用一种规模化、程式化、类型化的纯工具技能教育来取代应有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艺术教育方式,只注重技能的训练,而缺失了精神性、文化性的孕育。此外,作为艺术教育核心价值的文化品格和精神维度在教育、教学中日渐缺位和式微。这种“快餐式”的美术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文化涵养不足,素质结构残缺不全,在艺术上缺乏深度探索和发展的能力,失去了艺术的创造性和独立性,使得当前的高等美术教育失去了深度的拓展和高度的建树,流于低端化和实用化。当前高等美术教育的文化性缺失和工具技能化倾向是两个具有因果关联的问题,它们在当前高等美术教育的众多不足和弊端中最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这种教育取向使得高等美术教育在经历了过于精英化和专业化的极端之后,又陷入了一个过于技能化和平庸化的极端。
二、现状
高等美术教育在普及化进程中出现的高速和规模化的发展现状是一些高校为了抢得办学先机和获得较好的资源分配所导致的结果。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在一种竞争和攀比的状态下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增加招生人数和扩展专业门类。在近十年中,几个主要的美术学院的招生规模在以数十倍的速度扩大,一些普通的文理科院校也争相开设美术专业院系,社会上则把选择低文化成绩录取的美术高考作为进入大学的捷径。在这些因素的合力推动下,美术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成为了近几年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不正常的“正常现象”。这种艺术的规模化教育在美术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带来了高等美术教育的文化性缺失和工具技能化倾向两个具有因果关联的问题。
文化素质是文化性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高等美术教育中一些学生文化素质的低下成为了一种现象。在现行的艺术类大专院校招生体制的影响下,文化素质一开始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这带给人一种“文化素质不好的人才选择美术或音乐”的印象,使得一批学习动机不纯而且文化素质不高的人进入了美术院校,再加上人们在观念上对文化素质积累的轻视,造成了美术学院学生文化素质的普遍薄弱。这种薄弱反映在学生对人文学科如文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阅读和理解上的空白或羸弱,也包括对专业理论类科目学习的轻视或回避,导致学生往往把美术史论的学习降低为低层次的知识性的学习,做不到真正理解和贯通,以及对专业学习的支持。
高等美术教育中文化性的缺失和断裂,势必导致教学中工具技能化和形式主义的泛滥,“技”和“艺”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比重失衡,从教学大纲到教学计划再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它们的着眼点都是技术。低年级的基础教学是纯粹的绘画技能训练,高年级的创作和设计教学也仍然只涉及专门的制作和追求形式效果等技术内容,所以这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技术程式的教育。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对教材作品的分析评价也是止于技巧和形式的,他们自身的文化局限也使得他们没有能力对学生进行更深层的教育和引导。可以说,当下的高等美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程序化、标准化的理性工具技能教育取代了充满个性化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创造性教育,培养出了大批规范划一的工匠型人才。
人文素质的低下,将会使得学生眼光短浅和心智迟钝,造成思想性和观念性在美术学习中的匮乏,直接影响专业学习的深度和高度,因为“人文学科是传授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表现智慧和价值观念的”,②所以教师和学生就不能理解和发现艺术学习的真正意义,不能理解和判断文化性和技术性在美术学习中的价值关系和正确的位置关系,对技术性有着本能潜在的需求,从而导致了思想性和观念性在教学中的式微。
艺术对社会和生活所具有的文化批判意义,是艺术的职能,也是艺术的责任所在。而在现今的高等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美术还过多停留在对技术语言的单一追求上,这造成了文化判断能力和文化参与能力的丧失。艺术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文人语言游戏,它封闭和满足于自我的形式世界,为了形式而形式,对现实缺少关注和介入。师生在教学和研究中只对已有的绘画文本进行语言的挖掘和挪用,对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的吸收也都只停留在语言形式的层面,而舍弃了其中宝贵的人文批判和人道关怀的精神,这造成了美术专业教学和创作的技术程式化,失去了艺术在文化批判和文化参与中所具有的深刻性和张力,变得空洞、苍白和媚俗。作为我国美术人才培养主基地的高等美术院校的这种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导致美术创作正在越来越远离艺术的文化批判性。
美术应该是隶属于大的文化语境和体制范畴的,所以美术的发展应该与时代文化的发展同步。然而,当前的学院美术教育却满足于把自己置身在一个完全封闭的象牙塔里,与当代社会和文化都是隔绝的或错位的。当代社会在文化形态上已经进入一个强调“感性、多义、差异和宽容、暧昧”的后现代时期,一个在文化语言上依赖电视、电影、摄影、电脑数字等影像媒体的“图像时代”,它所提倡的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在产生大量虚无的文化垃圾的同时,还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等积极意义,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对现代主义单一工具理性文化的一种很好的纠正和调和。然而,当代的高等美术教育却对这种后现代思想以及“图像文化”、“大众文化”采取一种主观对立、排斥和拒绝的态度,有的甚至视其为洪水猛兽般的异术,无视它在技术上和理念上赋予了美术以新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性,在教学和创作中对其做不到介入、对话、交流和利用。这种与时代文化发展相断裂的美术教育显得自闭而落后,而与之相伴的“那种循规蹈矩、照本宣科、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在今天显得既过时,也很力弱”。③
高等美术教育的工具技能化倾向导致了社会整体审美水平的平庸化、媚俗化和浅显化,缺少对审美格调的追求与对高雅文化的培育和传播。这种美术教育的“产品”和结果会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建构和层次产生直接的影响,它所培养的人才受教育理念的影响,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较平庸化;它所传播的追求实用性和流行性的理念,对社会审美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使整个社会的审美生态结构平面化和低俗化,有着被世俗文化和大众文化同化和淹没的危险,失去了美术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应起到的陶冶精神和升华灵魂的审美教化作用。
三、策略
实际上,学院美术教育的文化性缺失和工具技能化倾向已经引起了美术界许多人士的关注,许江就曾指出:“针对艺术学院的专门化教学所可能或正在出现的知识偏颇和视野狭化的现象,要提出必要而及时的警觉。”④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得以可持续和创新发展的背景和营养,艺术离开了文化就变得空泛和苍白,美术教育尤其如此。所以,我们对当前的学院美术教育出现的规模化和技术化的偏差,应该进行及时的纠正,把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全面的融合,以文化为基础来建构和健全美术教育,提升美术教育的厚度和深度,就像易英所提倡的“现代美术学院不是为了单纯的技术教育,而是应该让学生接受创造性的艺术观及其训练,以适应现代社会各个层次的视觉文化对专门人才的需求”。⑤
1.宏观层面的调整和转向
第一,从决策层面对高等美术教育规模化发展热潮进行反思和调研,分析高等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特殊性和限制性,处理好普及和深化的关系。这就要求不能简单地把美术专业的设置当成一种速度和规模的潮流,而要尊重美术专业教育规律自身的特殊性,适当控制高等美术院校的规模和数量,按教育规律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有序的建设。
第二,提高高等美术教育办学的门槛,控制招生数量,提高招生质量,尤其要在招生中增加与艺术相关的人文综合学科的考核,考核美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招生方式的改革,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树立文化是艺术的灵魂和核心的观念。
第三,对高等美术教育办学层次进行更进一步的分化和细化,形成多层次的办学形态,让一些核心的专业美术院校倾向于文化型艺术人才的培养,而一些综合性高校的美术学院则侧重于技术型的艺术教育。比如,高等师范类院校的美术专业可以明确培养美术教育人才的定位,而理工科高校的美术专业设置明确培养设计类人才的定位,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可以明确培养实用型制作技能人才的定位。这样更有利于定位文化介入各个不同美术院校的类型和范围。
第四,从社会文化观念的宣传着手,引导社会树立一种正确的美术教育理念。美术不但有着对现实的技术性美化功能,而且有着超越性的社会文化职责,有着非功利的精神教化的作用。美术不只是进入高校的捷径,也不仅仅是技术的修炼,美术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的审美功能,它在社会文化建设和人的灵魂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开启美术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把当代的美术教育置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进行定位,力求美术理论、美术创作与当代文化的互动和融合。所有艺术的根源都在于现实生活,艺术教育也要跟随时代文化“与时俱进”,在高等美术教育中植入当代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去关注这个时代的思想和精神。这样的美术教育才能保持一种当代性和先进性,并最终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服务。
第六,把文化精神作为美术教育和美术学习的立足点,强调艺术对文化的传承,确立一种新的美术文化教育观点。在专业学习评价体系里,调整以往只重技术而轻感觉、轻思想的片面性做法,鼓励高校将文化观念引入到专业教学中,并结合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力求建立一种既具有文化性和科学性又兼具独特民族性的美术教育体系。
第七,把工具技能化倾向和文化性缺失整合为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面来研究。在这种前提下,可以更全面、更真实地剖析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更为有效和合理的解决策略。
2.微观的具体教育、教学行为的干预和改革
第一,改良原有的高等美术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使专业训练不再单纯着眼于技术和技巧,把专业的设置延伸到创造与文化的综合性领域,并在现有的文化课基础上再增设有当代文化针对性的人文科目,包括美学、艺术批评理论、当代美术史、世界和中国古典哲学、当代哲学、文学、社会学等,并相应地把这些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课程,作为毕业的学分条件。
第二,提高学生在人文学科学习和修养上的要求,从入学开始就给学生制订一个包含美术史、美术批评、文学、哲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更为广阔的阅读规划,把课外阅读和课程设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美术类专业中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以此来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从文化的层面激发学生进行专业的深化学习。
第三,在高等美术教育初期,消除应试技能化教育的影响,纠正学生对艺术学习只停留于表面化的技术学习的肤浅观念,启发学生自主地体验现实和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学习理念。观看是视觉艺术学习之根本,独立和自主的观看能力是学习美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素质。首先要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和合理的观看方式,再次要求学生把表象的观看和内心精神的观照结合起来,让眼睛去引导和激发技法,而不是由固定的技法来取代眼睛的观察。
第四,改变教育理念,合理把握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在艺术教学和学习的任何阶段都需要将两者兼顾和互融,不能把两者剥离开来进行教学和学习,要让技术、技能训练通过文化精神的参与获得提升和深化。中国当代的学院美术教育应该向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和借鉴,一开始就结合思想观念展开专业学习,改变以往不断重复的单纯技法训练。专业教学要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拓展学生自由和创造性学习的空间。在学习评价上,要兼顾技术和思想性,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一种充满艺术性和文化性的学习氛围中。
第五,把个性化和创造性教育作为整个美术教学的核心方法,因为文化性和精神性的呈现与传递最终都需要承载于艺术创作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语言。在高等美术教育的结果上,应该说个性和创造性是文化性介入的结果。工具技能化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去个性的同化教育,它使学生在学习中依赖程式对语言样式作简单的重复,根本没有起到培养能力素质的作用。而坚持对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素质的培养,是对抗和避免这种低层次的模式化教育的最好手段之一,它能诱导学生进行独立而有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一种真正完善健康的美术专业素质。
第六,把当代各种文化思潮和观念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特别要求学生对游离于美术史课程外的当代美术现状作广泛和深入的解读,充分体会和学习当代艺术对社会现实和文化介入表达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在常规的专业史论课程基础上增加一直缺失的世界当代美术史和中国当代美术史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当代经典美术作品是如何针对当代文化观念展开有效的思考和创作,实现艺术的社会介入的,从而激发学生以当代的资源和个人化的体验展开创造性的思考。
【关键词】作文教学;“悖论”现象;本质任务;能力培养;价值取向;灵感;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它的成功与否牵动着整个语文教学。然而,在中学作文教学的领域里,却存在着一些“痼疾”。
首先是偏重“表现”,忽视“吸收”写作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平时的训练违背写作规律,无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作文时不得不超越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捕风捉影,或无中生有,假话、大话、空话连篇;不少学生写作时搜肠刮肚,作文变成了“挤”文;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倦甚至畏惧情绪,有“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之感;更有相当多的学生写作时在结尾处极力升华,“目的是要使文章显出更高的思想境界。但这类升华绝大多数不是文章的自然发展,而是外贴的‘膏药’” [1],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揉造作。
其次是偏重“最佳”,忽略大多数学生,把重点放在有较高写作水平的极少数学生身上。而且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命题,忽视“需求”作文教学,忽视个性作文训练。让学生一味地按考试需求在统一规定中训练,要求他们完全按照命题者的规范去写“填空”式的作文,作文成了同一种规程制约下的技术加工。其结果是: 多数学生没有表达欲望,或拒写、或瞎编、或迫于无奈而抄袭。
再次是偏重语言,忽视思维文章。表现为有的学生在语言上刻意追求华丽辞藻,文章缺乏思想内涵;有的学生为追求“独创”,体现“与众不同”,写作时钻入死胡同,文章思路狭窄,内容单一;有的学生写作时无病、故弄玄虚,文章立意肤浅,缺乏灵气,甚至令人啼笑皆非;有的学生则盲目模仿、人云亦云,文章缺乏新意,内容空洞,读来平淡乏味。
平时老师的写作理论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或津津有味或云遮雾罩,但在实际写作中,学生们的感觉都是:老师的“理论”一点儿都用不上。
为什么会成为“痼疾”?其本质何在?笔者认为其本质在于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悖论”现象。
一、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与中学写作教学本质任务之间的“悖论现象”
可以这样说,至少在我们国家,还没能形成一套根植于中学生写作实际的“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
现行的理论,无论是教材中编写的,还是中学语文教师实际操作中使用的,都是脱胎于大学写作教学中所使用的“写作理论”,这种理论很大一部分是对文学创作现象的总结,而中学写作教学理论正是对这一部分再简化再抽象,如“文体训练体系”、“模仿—创造训练体系”、“三级训练体系” [2]、 “三阶段训练体系” [3]等无不如此。
这种理论体系有一个预设前提:中学生作文是一种文学创作。在此前提下,才有所谓“积累”、“感悟”、“观察”、“内化”、“文体”等一系列概念的产生。
现在“创新教育”、“创造力培养”满天飞,其实对于中学生写作教学来讲,它并不新鲜,中学生写作教学一开始便定位于“创作”的层次上,关键是这种“定位”是否准确。
先来看一看什么叫创造力:“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知识、经验)进行加工处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种产品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理论、新设想,也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这是目前比较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的创造力的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里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这一句,“已知信息”是“创造”的一个前提,今天大家大谈“创新教育”的时候,很少有人提到“已知信息”这个前提。
再来看一看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中学教育连同小学教育一起被称之为“基础教育”,不需引用资料,我们就知道“基础教育”的本质任务是为中学生今后升入高一级学校或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孩子们今后的“创造”构建起“创造”必须的“已知信息”这个前提条件。我们不否认在中学时候应该培养其“创造力”(“创新教育”的本质),但它不应该是中学教育的本质任务。
因此,“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基础)本质任务不应该是“创作”,而应该是“创作”必须的前提条件——“运用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考力”是“创造力”的前提不必论证,“语言表达能力”同样是“创造”的前提条件,一是思考是凭借语言的,二是思考的结果要靠语言来表达。
文学上的“创作”更离不开这两种能力,超越“语言力”和“思考力”大谈“创造”和“创作”就只能是构建空中楼阁,因此,中学生写作教学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便是中学写作教学的本质任务。
在如今的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中也有“语言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但它不是把这两种能力培养作为培养目的而建立起的理论体系,而是为达到“创作”的目的而创设的相关理论。
“创作力”与“语言力”、“思维力”是相关的,关键是谁主谁次,主次不一样,建立的理论体系自然不一样,中学生年龄层次决定了他们是处在为“创造”而蓄积基础的阶段,因此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应该围绕“语言力”和“思维力”的培养而建立起一套体系,而不应该像如今这样围绕着“创作力”建立起一套体系。
中学生写作教学的本质任务是培养“语言力”和“思考力”,而现在的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却是以培养“创作”作为终级目的的一套理论体系,理论与本质任务构成了一对“悖论”。
二、中学写作教学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与中学生写作实际需求价值取向之间的“悖论现象”
上文已经论述到,中学写作教学理论是脱胎于大学写作学理论而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大学写作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的总结与概括,因此构建在这套理论之上的培养目标价值取向便是“文学家”或“准文学家”式的文学人。
中学写作教学在现实中也正是如此,在中学写作教学者中或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群体无意识”,中学作文成熟的标准应该是:语言上辞藻丰富而飞扬;造句上生动而富有形象感;语言上含蓄而富有韵致;结构上迂回而曲折,圆润而完美;内容上丰富而有情趣,博大而又丰满;主题上深刻而富有哲理,新颖而又独特,等等。在中学写作教学的实际中,无论是教学者平常的作文批改,还是大、中、小型的各种考试;无论是各种作文类刊物编辑们的选编标准,还是多如牛毛的各种作文大赛评委们的取舍标准,无一不使用着这种标准。例如高考作文中的“发展等级”标准[5]。
“发展等级” 标准就是加分标准,它是衡量中学生作文终极目标的一个标准,代表着标准制定者意识里中学生作文的理想境界,而这个标准恰恰正是一个典型的文学标准。
这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与中学生写作实际需求是大相径庭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也就形成了“悖论现象”。
现行的授课模式是“班级授课制”,被称为“是目前占压倒性优势的基本的教学形式”。[6]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原则之一应是面向大多数同学,也就是既不迁就少数达不到这个目标的同学,也不迁就极少数超越这个目标而继续发展的同学。
定位原则之二是面向大多数同学的未来,也就是大多数同学走出中学校园后,他们对“写作能力”的需求是什么。大多数中学生走出中学校园后,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应该是能够运用规范通畅的语言,条理清楚地表达出自己应该表达的和需要表达的信息,而不是什么“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力”只是中学生中极少一部分同学的需要,而我们中学写作教学的培养目标恰恰就定位在这极少数同学的实际需求之上,而忽略或无视大多数同学的需求。其具体表现是:
首先,在作文训练方面,要求过高。
其次,在作文评析方面,教师常作如此“公允”的评价:大多数学生作文平平,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偏离题意,极少数学生的作文立意新,语言流畅、生动等。
再次,把作文课上成文学创作课,使大多数学生处于虚拟状态。
而大多数同学的需求构成的恰恰正是中学生写作实际需求的价值取向,这样,中学写作教学的培养目标、价值取向与中学生写作实际需求的价值取向之间就构成了一种“悖论现象”。
这种“悖论现象”还体现在中学写作教学的“思维训练”上。在中学生思维训练上,人们极力推崇“独创、发散、反弹、奇异”等思维特性,这种价值取向正与当前的“创新教育”相适应,似乎无可厚非。是的,单纯就学生的“思维训练”来讲,这是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倘若把它定位在写作教学的目标上,则是不符中学生未来需求的。
上文已经论述,中学生将来大多数不是去当文学家,不去进行文学创作,他们的文字工作只是社会交际中一般性的文字工作,而这种一般性的文字工作对思维力的要求正与“发散、奇异”之类相反,而是“规整、严谨、条理”。社会交往中所需求的文字表述中文化性质很强,它强调的是在某种固定格式下把你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说出来,包括学术论文。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讲,他们的写作能力中的思维能力是绝对不能定位在“独创、发散、反弹、奇异”等特质之上,而现实中中学生写作思维能力训练正定位在这个标准之上,这又构成了一种“悖论现象”。
三、现行中学写作教学理论的核心——“创作发生(灵感)理论”与中学生写作中的“遵命作文”实际之间的“悖论现象”
以文学创作为重点构建起来的“写作学理论”的核心是“创作欲的产生”,于是围绕这个核心就诞生出了很多学说,其中大家认同的是“灵感说”,于是由“灵感”衍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的运动,就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写作学学说。现行的中学写作教学理论也就由此而诞生,下面我们通过陆机的一段话来加以剖析。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7]
这段话的第一句说的就是现行中学写作教学理论中的“积累”理论,积累于对万物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伫中区以玄览),积累于古书典籍(颐情志于典坟)。引文的第二句是现行的“感悟”理论,感悟于社会生活(遵四时以叹逝);感悟于自然万物(瞻万物而思纷)。引文的第三句是“灵感”的产生,由于积累和感悟做基础,接触到“落叶”与“柔条”便会产生创作的冲动,“灵感”就产生了。
这些理论是绝对没错的,但它与中学生的写作实际是格格不入的。中学生的写作基本上都是“遵命作文”,也就是老师给题或规定话题限时而写作。由上文论述可见,“灵感”的产生主要是主体由客观引发而产生的一种生命体的冲动,这种冲动不可外力强加,也不可给以时间限制,它是“绝对自由”的。因此,中学生写作时,有的学生由于没有表达欲望,或拒写,或瞎编,或迫于无奈而抄袭。中学老师教给学生有关写作的理论,写作时也一点儿都用不上。
有人可能会用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来反驳笔者,在中学生遵命写作中不是常常出现达到文学水平的优秀作文吗?这不错,但用个别极端例子去反驳普遍现象是不合逻辑的。极端例子的诞生很有可能是因为老师的命题或规定话题触发了某些学生的灵感,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暴发“灵感”。
一方面在那里大谈处在“绝对自由”状态的“灵感”,一方面又去命题或规定话题限时让学生写作文,于是,中学写作教学中的另一种“悖论现象”出现了——强调“绝对自由”的“灵感”理论与“绝对不自由”的写作实际构成的“悖论现象”。
也许有人说,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写作,什么时间有“灵感”什么时间写,那么我们说,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倘若有学生说,我这一个学期一学年都没有产生“灵感”(这在作家中也经常产生),那么是不是就一学期一学年也不让其交送作文呢?倘若你让他交,那么就不符合“灵感理论”,这不就成为“悖论”了吗?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临风在她的《中学作文困境思索》一文中如是说: “翻开一些报纸杂志,常能看到文采飞扬兼有思想力度的散文、随笔(我猜测,这些有灵气的作品八成可能是小作者的自由投稿),其中一些篇章还让我们这些中文系的高年级学生心生惭愧。这说明我们的中学生并非不会写作,他们只是被僵硬的作文体系套上了枷锁。”[8]她还给传统作文教学提供了解困的思路:“中学作文教学应该采取富于勇气和远见的变革,彻底突破作文题材、体裁的束缚,不设置写作的,散文、随笔、寓言、小说、诗歌甚至戏剧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写,不拘一格,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学生的写作激情,发掘他们的写作潜能,让他们独有的灵性和个性得到淋漓尽致地挥洒。没有了命题作文的板滞与僵硬,中学生作起文来自然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这样,困扰中学生的两个作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是对作文的畏惧或厌恶情绪,二是模式化写作的惯性思维”[9]。她的这种提议固然可取,你平时可以不限题不限时,但学生考试时还要限时限题,那又怎么办呢?
另外,教学大纲里对作文的阶段要求经常改变,作为施教者——老师,也感到无所适从。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确实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因此,我们认为中学生作文当中的很多久治不愈的“痼疾”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原因就在于上述种种“悖论现象”的存在。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彻底打破现行中学写作教学理论体系,重建一套中学写作理论体系(尽管很难),重新定位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目标,重新确立中学生写作的价值取向,“严格区分作文教学与文学创作,让作文教学回归初级性、学习性和技巧性” [10]。正视并承认“命题或规定话题作文”自身规律并重新定位它的作用。
与修正作文的命题相配套,中学作文评价体系也应改持一种开放性的姿态。即不再以脱离中学生年龄、心理、生活特点的说教和宣讲为准绳,而“以写作技能的高低作为评判的最主要标准” [11],“淡化作文的道德评判,淡化教化功能。真正让中小学生写‘放胆文’,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12]还作文的本身面目。
此外,如果中学生的学业负担能得到确实减轻的话,那么,社会、教育机构、学生个人应联手改善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之向多学科开放(不仅包括人文学科,也涵盖自然学科),向自身经验开放和向生活开放。换言之,就是提供开放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方面扩充中学生的阅读范围,提升其阅读层次;另一方面又培养他们对社会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从而令他们的写作能基于一个较高的层面,突破作文困境,写出佳作妙文。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一环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在我国倡导了多年,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争论与探讨一直在继续,社会各界广为关注,人们曾寄予很高的期望,但至今改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比起其他基础教育学科的迅速崛起仍显得步履蹒跚、困难重重。有人打了个比方:我国基础学科教学像一支登山小分队,理工科攀跃在山顶上,文科综合类悬挂在半山腰,语文中最基础的作文教学始终徘徊在山脚下。比喻虽不完全恰当,却也真实道出了作文教学总体的发展现状。
直面现实需要勇气,改革现状会有阵痛,但如果不这样,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悖论”现象又势必持续下去。因此,是时候拿出勇气放出眼光了。果能如此,我们便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学作文教学必将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近年来,在多种压力和社会的普遍呼吁声中,我国许多省、市、区也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试验,如取消命题作文,推广有一定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实行自由命题或选择命题,实施自由讨论式的课堂讲评等,收到了一定成效。作为施教者——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为了推进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也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如广东揭东县曲溪中学林建南老师研究出有利于综合运用语文基础知识、渗透各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作文活动课,卓有成效。江苏省泰州中学丁翌平老师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采用了“分组合本”的课外练笔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当然,作文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会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但思想理念的转变最为重要。一是作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头戏,教育主管部门应对作文教学改革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统筹规划,对教学大纲、课堂教学计划中那些已远远不适于国民素质提高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部分作出及时的调整和修订,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加以实施推进,及时解除学校和教师对作文教育改革承担风险、影响升学率等方面的重重顾虑。二是作为教学大纲和课时教学计划的直接执行者的教师,更要有一份紧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放下包袱,抓住契机,切实提升对作文教学改革的认识,这将对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文教学也才能真正走上一条光明之路。
【注释】
[1]谭海生.写作专题研究,第11页.
[2]全称“作文三级训练体系”,197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高原、北京景山学校教师刘腓腓夫妇提出并同年开始实验.
[3]由辽宁省鞍山市第十五中学特级教师欧阳黛娜提出.
[4]俞啸云.中学创造性教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7):24.
[5]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有关“发展等级”:
(1)深刻透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③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结果。(2)生动形象:④善于描写;⑤记叙生动,形象丰满;⑥有意境。(3)有创新:⑦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⑨有个性特征。(4)有文采:⑩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引自《高校招生》,2010年第11期,第32页)
[6]刘宝超.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理论,2011(4):78.
[7]陆机.文赋[J].古代文论名篇选读,1998(7):108.
[8]临风.中学作文困境思索[J].兴宁教育(双月刊),2003(6).
[9]临风.中学作文困境思索[J].兴宁教育(双月刊),2003(6).
[10] 谭海生.写作专题研究,第23页.
[11] 谭海生.写作专题研究,第23页.
[12] 谭海生.写作专题研究,第23页.
参考文献
[1]王鹏伟.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关键词:建构主义 中学数学 教学设计 四个步骤
目前大多数学校里的教学程序是:复习(介绍性地)、讲解新课、课堂练习(个别).这种方法往往不能向学生提供使用高认知水平技能的场所,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1]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从哲学上看,乃是一种认识论.它是认知心理学的新发展,在教育学领域中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本文尝试用建构主义的眼光看数学,阐述什么是数学知识、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以求找到探索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1、建构主义概述
1.1 产生和发展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著名的日内瓦学派创始人、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明确地提出了人的认识并不是对外在的被动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在皮亚杰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1986年在伦敦举行的第10届国际数学教育心理学会的分组会上,冯・格拉斯菲尔德等发表了题为“合成单位及构成它们的运算”的研究报告,引起人们普遍兴趣的正是支持这一研究的理论框架――建构主义.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3]
1.2 建构主义
所谓建构,指的是结构的发生和转换,只有把人的认知结构放到不断的建构过程中,动态地研究认知结构的发生和转换,才能解决认识论问题。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认为人的认知本质是认知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说认知结构)能动地建构起对客体的认识。[4]其主要观点有:(1)知识不是通过感官或交流被动获得的,而是通过认识主体的反省抽象来主动建构的;(2)有目的的活动和认知结构的发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3)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1]
1.3 极端建构主义
一部分建构主义学者认为,数学知识依个人的主观认识而定,任何知识在为个体接受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权威可言。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是不能检验的,也不必要检验。这就会导向“不可知论”。实际上,经过人们反复实践的检验,现实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科学真理(包括数学真理)确实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人的能动性反映在对客观真理的发现、整理、抽象和系统化。[1]
2、建构主义观点下的数学
2.1 什么是数学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活动,那么每个建构者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不同,每个人建构的知识体系就不同.因此,数学知识并非绝对真理,即不是现实世界的纯粹客观的反映。数学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并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直至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5]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对数学知识猜测、质疑、检验和批评。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接纳,教师的话是金口玉言,教材是金科玉律。例如,有这样一个典型例子在很多书上出现过,目的就是测试学生是否具有质疑能力:一艘船上装有大象和小象共80头,其中小象35头,问船长多少岁?这本是没法解的,但学生基本上都是80-35=45岁,也就是学生见数算数,从不质疑,相信老师给的总是对的.如果学生有质疑的习惯,有对知识正确的态度,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了。[5]
2.2 如何学习数学[6]
(1)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理论指出:数学学习不应该被看成对于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
(2)学习活动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同化”是将新的学习对象纳入(整合)到主体已有的认知框架(认知结构)之中,“顺应”则是改造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学习对象.它们都是新的学习活动与己有的认知框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主动的建构活动。
(3)学习是社会性的共同建构活动。社会建构主义认为:认识是一种文化继承行为,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认识活动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辨证统一。认识的主体并非各个单独的个人,而是由各个个体所组成的共同体,各个个体在共同的认识活动中分工合作,即“分配认知”。它是在各个个体交往互动作用的基础上,个体的主动建构活动。维果茨基指出:“概念首先是出现在社会层面上的,只是后来才出现在个人层面上.发生在‘最近发展区’中的学习,是靠师生合作而进行的,因此,必定是社会建构性质的。”
2.3 如何开展数学教学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数学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数学教学理论。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构建和学生相匹配的表象,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观念,理解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建构主义强调,儿童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儿童和成人(专家)对同一数学观念的理解有很大差别,基于不同体验和材料,观念具有不同的形式。但是,人们的主观建构是不可知的。教师无法确切地知道学生的建构是怎么样的。我们能够做的是相互交流,尽可能找到一部分的共同点。具体做法包括:(1)通过使用的语言、选择的参照、选取的例子来评估他们结构之间的一致性;(2)通过考虑那些内在一致的结构之间的表面水平来评估一个人的建构能力。不管他们表面形式多么不同,教师必须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建构,以便提供有效的合理的指导。这样一来,数学教师就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地从外部对学习者进行“填灌”,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与传统教学的三个假设相对应的,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是基于如下三个基本假设:[1]
* 教师必须建立学生理解的数学模式.教师应该建立反映每个同学建构状况的“卷宗”,以便判定每个学生建构能力的强弱;
* 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 学生自己决定建构是否合理.
根据上述教学目的和假设,一个数学教师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上要做以下六件事:[3]
*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激励他们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 发展学生的反省思维;
* 建立学生建构数学的“卷宗”;
* 观察且参与学生尝试、辨认与选择解题途径的活动;
* 反思与回顾解题途径;
* 明确活动、学习材料的目的。
3、中学数学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属性。数学学习的实质是:学生通过对数学的思维构造,在心理上建构数学对象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建构主义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可分为四个步骤。
(1)要创设问题情境,激活背景图式[2]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知识背景,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所以不论是从生活实际问题入手,还是从纯数学问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活背景图式是知识建构的必要一环。只有学生认知结构中的背景图式被激活,才能激活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心理,使接下来的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要有针对性的复习,一方面为新知的学习创设情境,另一方面也可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直接的与新知有关的纯数学的基础知识会影响到新知的建构,学习者的相关领域的知识,乃至最一般的经验背景也会对新知的形成产生影响,成为新知的背景。因此,创设问题情境的另一有效方法就是由有关生活或其他学科的实际问题开始。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意义建构
激活背景图式,只是为新知的建构作出了必需的知识的和心理上的准备,而要使新知得到有效合理的建构,还有赖于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探索.在这一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将学生均匀地分组,每组大致4-6人。学生运用一定的学习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对符合原有认知结构的知识进行“同化”,遇到与原有认知结构有冲突的,则改造已有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以及他们对自己研究的问题建构的数学意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所建构的新的认知结构,并寻求不同的理解,承担发现和改正错误的责任。
(3)利用多种形式的强化训练,完善新的认知结构
数学学习作为一种建构活动,并非一次就能完成的,因为真正的数学学习应当是形式建构与“具体化”的结合。学生不仅要善于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产生新的数学概念,还要善于利用新的数学概念去把握新的具体对象。
利用新的数学概念去把握新的具体对象中的“新的具体对象”可以是新的问题情境,可以是相同类型的不同题目,亦可以是变式后的新题目。例如:在概念的学习中,不仅可以给出概念的肯定例证,也应针对学生认识上的错误给出概念的错误例证;在定理的学习,解题教学或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中,则可以采用编制变式题组的方式通过练习达到完善认知结构的目的。
(4)通过反思和评价,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经过前三个阶段,学生头脑中新的认知结构已初步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完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清晰性和可辨性。要确定新的认知结构是否合理,是优是劣,是否具有较强的同化能力以将相关知识纳入其中就需要有一个对新的认知结构的反思评价过程.这种反思、评价将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最终形成。
对新的认知结构进行反思、评价的最好途径就是知识的系统化和在不同背景中的应用。首先在数学学习中,我们除了要关注某个知识点是否理解掌握,还应该注意对数学理论的整体性分析。通过对知识进行阶段性的系统归纳总结,看新旧知识能否“和谐”地建立起知识的网络,以此检验新的认知结构的合理性.其次尝试用新的认知结构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跨学科的问题,检验新的认知结构是否符合现实。
4、结语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识论,但是教学过程不能等同于认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建构主义的教学任凭学生的兴趣,自由摸索,却从不谈及效率.而我们的数学教学需要把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数学知识的基础部分,在短短的十来年中让学生学习并能理解和掌握,这需要很高的效率.没有效率的教学是走不长远的.用建构主义来指导数学教学是一个充满未知的领域,需要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尝试找到理论与实际最佳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1).
[2] 古晓霏.建构主义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的优化[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04).
[3] 张维忠.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1).
[4] 徐金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