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级工程师个人总结

高级工程师个人总结

时间:2022-03-20 15:12: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级工程师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级工程师个人总结

第1篇

个人职业素养提升计划范文(一)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各个领域的竞争也趋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以后,每一个中国人都立即融入信息时代,享受丰富的资源,但更多的是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的时代更需要新型的人才,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必须接受新的观念,以新的方式锻炼自己。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度里,人才的竞争显得异常激烈,尤其是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的就业都成了问题。由此可见要想在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就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由此,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就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方向,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气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介质工程2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力系统,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该专业方向设置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两个专业模块。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电路、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电气测试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介质物理、电气绝缘测试技术、高电压试验技术、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与CAD、光电通信原理、电力系统过电压及保护、电缆材料与电缆工艺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于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也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自我评估: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关爱他人,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还算努力,成绩良好。

职业生涯规划SWOT分析法

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

1.勤奋刻苦

2.认真仔细

3.目标明确

4.逻辑分析能力强

5.有责任感

6.积极乐观

弱势因素(W)

1.交际能力一般

2.领导能力不够强

3.不够冷静

4冒险精神不够

机会因素(O)

1.专业好,现在市场需要电气专业的人才,就业领域广。

2.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才需求量大。

威胁因素(T)

1.我们学校电气专业不是最强的。

2.高职高专培养了大批极专业的技术人才,他们有技术上的优势。

通过SWOT分析,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明确的认识,我必须通过大学剩下的四年时间努力提高自己。

总体规划:

大一: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和计算机。在大规划下要做小计划,坚持每天记英语单词、练习口语,并从大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学下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修读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并尽早做好资料准备。大一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可适当参加社团活动,担当一定的职务,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练好兵。

大二:在这一年里,既要稳抓基础,又要做好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准备,并要把一些重要的高年级课程逐一浏览,以便向大三平稳过渡。这一年,手中应握有一两张有分量的英语和计算机认证书了,并适当选读其它专业的课程,使自己知识多元化。可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如下乡、义工活动,也可尝试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兼职,多体验不同层次的生活,培养自己的吃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大三:主动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并把大四的课程尽量挤入大三这一学期,以便大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求职或考研。大三是到了快要把自己抛向社会的时候,因而要多向大四的师兄师姐打听求职信息、面试技巧和职场需求情况,请教写求职信、个人简历的经验,并在假期开始为自己心目中的职业进行实践。

大四:目标既已锁定,该出手时就出手了。求职的,编写好个人求职材料,进军招聘活动,多到找工作网站和论坛转一转。现在是冲刺期,落足功夫,争取把目标拿下。在同学们为自己的前途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毕业论文这一关可马虎不得,这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检验,要对自己负责。

总结

我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有计划的规划自己的未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让我更加清晰的认清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让我更加明白这条路该如何走。但是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

个人职业素养提升计划范文(二)

一:自我评估

自己的兴趣、爱好

就自身而言,我认为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其实是比较广泛的,具体的讲自己对电脑、以及音乐方面比较感兴趣,同时还比较关心国家的新闻。而我的爱好也是基于这些兴趣之上的喜欢玩电脑,喜欢看电视,喜欢看书,喜欢听音乐。也喜欢和别人聊天。

认识自己的职业性格

性格的态度特征:

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一个人上台面对下面一群人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所以我不擅长交际,所以我不会选要交际的职业,不能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发展。

性格的情绪特征:

我的性格在情绪上是典型的北方的那种,比较容易冲动,情绪欠稳定易波动。有时候事后连自己也觉得可笑。

性格的意志特征:

我的性格在意志方面是比较果断、顽强有点倔强、坚持对一些事情不会轻易放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意志力控制方面做的不是很好,这或许是我的一个比较大的缺点,在对事物的预知上是属于乐观。

性格的理智特征:

在想象方面,我是属于主动想象的类型,是那种发散型的类型,同时我认为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是现实主义与幻想主义的结合。有时也经常幻想。

二:职业选项:

我的职业我自认为自己比较适合工程师这一类的

工程师:

什么是工程师?工程师是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是职业水平评定(职称评定)的一种。其下,有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职称;其上有高级工程师,专家等职称。当然,这也只是对从事工程建设或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一种标定而已。

按职称(资格)高低,分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中级),助理工程师(初级)。

通常所说的工程师,是指中级工程师。工程师职称是要上级主管部门评定,全国通用。其中,要考中级英语职称考试和应用计算机考试。

三、确定职业目标:电气工程师

岗位职责

产品电气设计:包括电气图纸绘制、电气部件选型等;

电气外包部分供应商评估,以及外包部分技术的引进和转化;

解决技术问题并估算成本和时间;

样机试制,参加现场试验并处理电气故障,提出产品改进措施;

确定最终产品或系统,并准备生产文件、使用手册等相关文件资料;

监控产品使用以提高未来设计。

任职资格

电子、电气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英语四级或同等读写水平;

五年左右配电产品制造行业工作经验;

熟悉电气布线、电气控制柜设计、电气部件选型;

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谦虚踏实;

能够熟练操作

四、阶段目标及其实施规划

在20XX-20XX年之间,我的主要目标是顺利在职业学校毕业,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好所有科目,同时我要了解社会对工程师需求,多看一些关于电气方面的书。

在20XX-20XX年之间,要达到助理工程师的资格。能参加现场生产试验并处理电气故障,提出相关产品维修和改进措施。

在20XX-20XX年,我要能熟练操作公司所有电气产品,达到电气工程师的要求。

为了这个目标能力吧

激励自己的话是: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也变让另一只脚往上登。

五、结束语

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

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

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

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

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

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

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前,

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

第2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培训计划;职业晋升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职业生涯,根据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霍尔(Douglas T. Hall)的观念,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那么,究竟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究竟应该如何进行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呢?职业生涯和培训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原则

任何企业关键岗位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主要遵循以下几点,每一点和培训计划都息息相关:

1 发展战略导向: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前提要和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我司关键岗位人才引进和培养恰巧与公司五年发展规划相呼应,公司要基于发展规划来确定关键岗位人才引进和培养需求,员工要基于公司发展规划来设计自己在公司的中长期发展。

2 适度超前储备:面对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及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性,关键岗位人才引进和培养要适度超前并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避免在人才使用上出现临时抱佛脚和以次充好的情况。公司前几年实习以岗定人,人员设置极其有限,当部分员工离职时发现不了替代的人员,于是在每年应届生招聘中,加大了储备,为其定置合理有效的见习计划。

3 内部培养为主:基于行业的特点和公司的现状,关键岗位人才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即使外部引进的人才也要继续进行内部培养,使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针对各个车间员工工种的不同,定置了各工种培训计划。培训科目从意识到技能,从一周内到长期计划,然后每个岗位评级进行测评,合格者进行加薪或升职。入厂后对于各工种特殊性进行了长期的培养计划从学徒期-成长期-成熟期-教练期都有了统计的计划,这样我们对于各类人群各类工种都有了一个合适的发展规划。

4 领导问责培养:各级部门负责人对下属部门的关键岗位人才培养工作负直接责任,人员培养的成效将纳入年度考核。各部门领导平衡计分卡中都涉及人才培养达标率,对于培养对象年底都有一系列考评体系,直接影响到各部门领导的年终收入。

5 优胜劣汰培养:对关键岗位人才不论资排辈,实行“赛马制”滚动培养,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在实际工作中证明自己的能力。我们对于各个关键岗位都设计了任职模型(表1),关键岗位采用一年一聘原则,对于年终考核较差的员工立即淘汰,结合关键岗位任职模型聘用更加适合的人员,对新人的成长有了激励的作用,对老员工无形中也加大了他们的压力。

关键岗位任职模型基本结构(表1)

岗位名称: 岗位编号:

核心能力

必备经验

其他要求

岗位关系 可升迁至此的岗位

可相互转换的岗位

二、 建立适合的人才发展通道

多通道个性化,可能处在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同的感触,也有着不同的想法。有些人突然间发现对自己的前途比较茫然,不知道将来要去干什么。有些人则想走出国门镀镀金,提高一下自身素质,为以后获得晋升,得到高薪打个基础。公司培养关键岗位人才,应该坚持专业培养与综合培养同步进行,不搞一刀切。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为人才选择和设计针对性的发展通道和培养方法。一般企业对新进学生设计三个通道:

6.1技工类人才成长路径

技工类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通常经历下列过程:新进大中专毕业生经过1年到初级技工,经过1年到中级技工,经过2年到高级技工,经过3年到I级技师,经过2年到II级技师,经过2年到III级技师,经过3年到I级高级技师,经过2年到II级高级技师,经过2年到III级高级技师。

高级技师III级---------------

2年

高级技师II级----------------------

2年

高级技师I级-----------------------------

3年

技师III级---------------------------------------

2年

技师II级----------------------------------------------

2年

技师I级-----------------------------------------------------

3年

高级技工-----------------------------------------------------------

2年

中级技工-----------------------------------------------------------------

1年

初级技工-------------------------------------------------------------------------

1年

新进毕业生----------------------------------------------------------------------------

6.2

管理通道人才成长路径

通过管理通道成长的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通常经历下列过程:新进大学毕业生经过2-3年到主管助理,经过1年到副主管,经过2年到主管,经过3年到经理助理,经过1年到副经理,经过2年到经理,经过3年到总监助理,经过1年到副总监,经过2年总监。

总监---------------------------

2年

副总监------------------------------

1年

总监助理---------------------------------

3年

经理---------------------------------------------

2年

副经理------------------------------------------------

1年

经理助理---------------------------------------------------

3年

主管---------------------------------------------------------------

2年

副主管------------------------------------------------------------------

1年

主管助理------------------------------------------------------------------------

2-3年

新进大学生--------------------------------------------------------------------------

6.3技术通道人才成长路径

通过技术通道成长的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通常经历下列过程:新进大学毕业生经过1年到助理工程师I级,经过1年到助理工程师II级,经过1年到工程师I级,经过2年到工程师II级,经过2年到工程师III级,经过3年到高级工程师I级,经过2年到高级工程师II级。

高级工程师II级--------------------

2年

高级工程师I级---------------------------

3年

工程师III级-------------------------------------

2年

工程师II级--------------------------------------------

2年

工程师I级---------------------------------------------------

1年

助理工程师II级--------------------------------------------------

1年

助理工程师I级---------------------------------------------------------

1年

新进毕业生--------------------------------------------------------------------

从以上三种渠道对新进大学生,或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进入公司后很清晰自己做在的位子以及在公司将往哪个方向发展。但是管理或技术人员互转的时候,在人员定位及分析上把握不够。

7 ABC梯队培养:在国内,真正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有所建树的还比较少。许多企业还没有人力资源部存在,在名称上还保持了“人事部”的叫法,更不用说部门制定人才梯队建设的机制和人才培养的考核指标了。部分企业也将人才梯队培养提升到企业的战略高度,但真正在人才梯队培养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却少之又少。许多公司的中层(部门经理或者主管)没有承担起培养人才的责任,公司也没有把梯队培养作为中层的年终绩效考核和未来晋升的重要考察因素。

随着公司的发展,发现企业的人才梯队培养上十分欠缺,一旦公司某重要人物跳槽或有其他状况,受影响极大。部门关键员工经常外派支持各个分公司,突然间出现人才危机。经过研讨,依据公司组织结构和岗位等级,每个关键岗位均建立ABC人才梯队(表2),保证每个关键岗位都有取之不竭的后备人员。表中,“梯队定员”由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建议,公司高层审核批准。梯队成员可以是内部培养对象,也可以是外部引进人才。B类梯队成员和C类梯队成员都可以是1人或多人。人才梯队的构成我们实习保密方式,除了高层领导和人力资源部,不对任何部门公开。实施中发现对于此话题在公司比较敏感,稍有不甚会带来些副作用,但对于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还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岗位梯队成员构成表(表2)

岗位

名称 岗位现职

人员(A) 梯队

定员 梯队成员 备

B C

人力资源部门还根据公司确定的年度人才培养目标,编制《关键岗位人才培养年度目标计划表》(表3)。表中要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重点项目。培养目标反映在何时达到目标岗位的任职要求,有能力继任目标岗位。培养重点项目依据“现职人员岗位能力评估分析表”中的问题点来设计。

关键岗位人才培养年度目标计划表(表3)

公司年度人才培养目标:

姓名 当前岗位 目标岗位 培养目标 培养重点项目 时间安排 负责人 备注

当然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华鹏公司在职业生涯发展上刚起步,初有成效,在员工自身规划和企业对员工规划的统一上还有矛盾点,需要我们不停的去探索,去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企业也要从战略的层面上,对员工制定长期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三、培训工作探讨

1、新员工岗前培训

新员工入职前需经过公司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安全培训、质量培训等常规培训方式,并对重要规则细则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部门培训;通过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培训可以使员工从各层面了解岗位应知应会,更加的融合到公司的文化中。新员工培训的意义主要如下:

(1)让员工进一步了解一个团队,为融入团队提供保证。

(2) 让企业在培训中进一步了解员工,发现特长,便于安排合适的岗位上。

(3)从创建学习型团队来讲,新员工培训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开始。

(4)从行政管理及组织内部沟通来将,新员工培训可以进行垂直面和水平面的有效沟通

2、专业技能培训

在加工制造业企业,员工技能是企业产品质量保障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如何提升员工专业技能是各个企业HR追求的永恒主题。我们针对每个岗种都进行了岗位培训大纲。每个员工入职后三个月、半个月、一年等各阶段都有培训的主题。一年后根据岗位发展的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良好的专业技能培训结合后续的导师制和员工晋升计划可以打造出专业化的技能团队。

3、导师指导培训

七八十年代,很多企业都使用过师徒结对培训,这其实是很好的技能培训方法,可以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根据员工的培养方向,选取合适的师傅,培养前签订导师培养协议,明确培养时间、培养的阶段要求、培养后的奖励措施,以提高员工积极性。通过阶段的培训,不仅员工从导师处学到先进的技术技能,同时可以从为人处世,工作沟通协调等技能上有所进步提升,还能提升员工的稳定性。

作为人力资源部门,这要尽量细化制度规则,技能测定有理有据,每个阶段进行跟踪,制定跟踪办法,培养期结束后可举行述职答辩排名等方式,以加强员工的竞争,起到比学赶帮超的作用。

4、一点课培训

一点课来源自丰田先进的制造管理理念,是一种在现场进行培训的教育方式。进行OPL训练时,员工集中在现场不脱产进行训练。单点课程OPL的培训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的规定。所以,它还有一个名称,那就是叫10分钟教育。OPL鼓励员工编写教材并作为辅导员进行培训,所以有一些企业把全员参与OPL活动称为“我来讲一课”。一点课通过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把一个某个小方面的技能通过一页纸图片的方式表现出,一对一的进行培训并在公司宣传栏中公示,可以使很多系统的知识通过小小的积累让员工了解全面。

四、总结

通过多年的人力资源实践,深深感受到企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员工源源不断付出的智慧,而智慧的持续不断的积累需要企业管理层通过文化、制度各方面规范,才能得到保障。

员工素质文化的提升,不仅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的保障,更可以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从而招聘到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对公司的使命感。通过管理层重视,管理意识的加强和员工的共同努力,定能达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作者:姚裕群

第3篇

1.1熟悉一线,注重应用

有理论,会教学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又有不同于高等学校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基础理论适度够用的前提下,着重于实际运用。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近半数的是实践课,即使是理论教学其应用色彩也十分强烈。因而,熟悉一线,掌握并注重技术的应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显著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应是理论或技术的“应用型”教师。无论是教授技术基础理论课还是教授技术专业理论课,着眼点都是“应用”。他们具有较强的将理论阐释浅白化通俗化的能力、较强的应用理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较强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1.2重职业道德,具有“关键能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无不重视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品德风范感召学生。教师只有重视个人的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生产、管理、经营一线上的岗位。他们所从事的岗位要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关键能力”是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由德国企业界提出来的,“企业界欢迎的是技能和关键能力两方面都好的员工”。如何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如何培养关键能力?这几个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项教育内容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提出了相应要求,即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必须是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的群体。这个群体的高雅举止、优良作风本身就是一种足以打动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巨大力量,使学生终身受益。

1.3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创新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所以需要有大量的知识来支持。正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一般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同时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他们在与周边世界的接触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吸引着他们去分析、去探索。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在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虽然教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回答学生所有提问,但是,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1.4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特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并不完善或不很清楚。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并无现成的经验和模式。研究先行,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职业教育教师应该能结合实践和亲身体会,善于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即付诸教学实践并进行修正。用研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2现今职业教育教师存在哪些差距

2.1素质有余而“职业”不足

2.1.1缺乏系统的先进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理论和理念

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培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从事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头一次。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和理念的接触比较少,而且这些理论的理念本身也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所以大家对职业教育这一新生事物知之寥寥。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方向;有的教师靠自己对职业教育的主观理解来进行教学工作;有的甚至墨守陈规,以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那么工作效果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目标之间的偏差可想而知。可以说许多教师缺乏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理念。

2.1.2对课程的把握理论多于实践,而且理论落后于实践

由于许多教师对实际接触较少,在许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理论的阐述比重多于对实践的介绍。被动地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泥潭中。而多数职业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是对实践的总结。理论知识总是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而理论知识是相对过时的、滞后的。

共2页:1

2.1.3对职业实践课程知之甚少,操作动手能力差

因为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少有甚至没有动手事先亲自参加职业技术课程实践。关于实践的了解较少,而且落后于实践的最新进展。课程安排的时间紧迫,使得老师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第一线调查、联系、准备。往往就是和学生打打时间差,边摸索边指导。教师中有相关职业资格证的寥寥无几,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

2.2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和民办教育的兴起,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有的学校里既有高中生,还有初中生,中专毕业生,也有成人教育的学生。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特点复杂化和参差不齐。但一些老师还有些不太适应这一转变。在教学这一方面,体现出以成人教育或者以普通高校教育所要求的方法、内容、手段来教育学生,有的甚至采用高中教育的方式和套路。未能做到与时俱进。由于对学生的实际了解不够,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这些或那样的偏差。

2.3部分教师对职业二字有思想顾虑

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员工,毕业生主要从事技术性甚至有一些体力含量的工作。虽然目前许多企业都迫切需要这种类型的人才,但受到传统价值观的影响,社会上有人认为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是蓝领员工,低人一等,比不上白领和金领等。这种思想不仅影响到学生选择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专业,而且有些老师特别是从普通高等院校转制过来的老师,对职业教育有一些思想顾虑,总觉得是培养蓝领工人,技术含量低,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有些偏差,部分教师缺乏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和相应的崇高责任感使命感,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态度并影响到他们的教学与管理的效果。

2.4教师结构不合理

理论教师偏多而实习实践指导教师不足。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都存在这种现象。不仅老师的知识结构上理论部分强于实践部分,而且从教师总量的结构上来看,合格的从事实习实践指导的老师偏少。即使有些专职实习实践教师也是转型和客串。这样势必影响到实习实践课程的效果。

3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3.1树立和强化教师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的特点和内容。它不同于高等普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成人高等教育也有所不同。这些知识不学习是不会知道的。只有正确的理论和观念的指导才有正确的行动。我们应该鼓励教师加强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的学习,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并不断强化这种观念。建议有关院校可以将职业教育的一些理论知识收集汇编后下发给师生员工学习,并纳入考核的范畴。

3.2建立双师型、全能型教师团队

“双师型”是指一个教师同时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和工程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比如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是教授又是高级工程师。在教师队伍总体上应该努力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除了文化基础课的教师之外,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职业实践课教师起码应具有双师性质。各职业院校还应该鼓励教师全面发展,在自己的相关领域内拓展知识和技能。另外,职业院校的具体现实情况也要求教师是领域内的多面手全能型人才。因为各学校专业教师人才总体上来讲是匮乏的,在短期难以引进的情况之下,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和挖潜,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缺,并可以相应的节约支出。第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动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但万变不离其中。一些专业核心课程是不会有多大的结构改变的,还有一些专业课程往往是领域内的知识点的一些变化和发展,老师们如果事先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准备,可以做到未雨缪缪,在开设新课程时可以很快进入角色。

3.3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要注重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建立一支质量高的兼职教师队伍。让他们经过教师的基本培训,取得任教资格。他们更适于做技术实践课的教师,也可以做技术专业理论课的教师。本校专职教师在和兼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中,可以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同时通过和产业部门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锻炼开辟渠道,为学生就业拓宽信息来源。也可以宣传职业院校的学生和形象,借此提高知名度。

3.4探索教师职称评定的新方法

第4篇

二、工匠精神(项目经理,积极创新,四新推广,总结出。。。工作方法)

严管理、求信誉、占稳市场 

三、业绩突出

班组人员变化:

1、荣昌大隆路项目自己担任技术负责人,班组成员荣获全市最美班组与全市最美工匠称号

2、荣昌大隆路项目经理部人员荣获全市优秀青年突击队称号

3、永川三邓路担任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人员荣获全市优秀青年突击队称号,个人担任突击队队长

建设成果:

2、永川S207武永路担任项目经理,该项目采取环保节能新工艺,水稳层采取就地现场冷再生取得很好的效果,得到参建各方与社会一致好评,并在永川开展全市现场教学观摩会,交流分享项目经验。

3、荣昌大隆路项目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按时按质完成任务,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取得参建单位好评,并在重庆市公路局的领导下开展全市现场教学观摩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永川S446三邓路担任项目经理,该项目克服重重困难提前完成任务,得到一致好评,该项目建设成果在重庆市城市提升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系列活动中微视频滚动播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获奖情况:

1、被评为2012-201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共青团重庆市公路局委员会)证书2013年5月

2、被评为2015年度全市交通建设领域优秀青年建设者(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交通委员会)    证书2016年1月

3、被评为2016年度全市交通建设领域优秀青年突击手(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交通委员会 )     证书2017年2月

第5篇

我是xx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应学校毕业设计的要求,在此对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做一个自我评定。

大学生活在忙碌中悄然过去,成为人生美好记忆的一部分。当中有成功的喜欢,有失败的失落。但却把我培养成一个现在的大学生,使我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从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

学习方面,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知识很有帮助,所以在每次考试后,我都会总结一下学习经验。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每每看到自己可喜的成绩,我就会感叹只要你有决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对于我们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光光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计算机类的书籍,并参加了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培训并取得高级工程师证书,成绩优秀。我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

学习固然重要,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挑战自我的机会,如系学生会的竞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结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些经历使我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尝试了,成功的机会就有一半,如果不去尝试,成功的几率只能为零。机会来临时,我们就要好好地把握住。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在开始起行的未来,我会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进步,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为走完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6篇

1992.07~1998.12由刚刚入行逐步成长为专业技术骨干。

1999.01~2002.05(因业绩突出,2000.03提为通信室主任)。

2002.06~2011.02副所长(因技术能力强,承担多个集团公司大型重点项目2002.12破格提为高级工程师,其中经过国家统一入学考试,成绩优良,得以进入XX大学XX学院,2003.10~2007.03在XX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评为优秀5%)。

2011.03~今,XXXX公司副总工程师。

2011.06,经公司提名任命为兼任XXXX科技有限公司(XXXX控股子公司)XX分公司经理,拓展业务,组建团队,实现从无到有。至2014年将团队规模扩大到XX人,公司年度经营业绩达到合同XXXX万元,收款XXXX万元,公司各方面走上正轨,实现了自主经营及盈利。

2015年组建XXXX集团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兼任创新中心主任工程师,开始研究适合高端制造业的应用技术,对集团公司智能制造的创新发展,起到了较大地推进作用!

2019年5月,担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任XXXX中心主任工程师,对于BIM技术开发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作为公司主管信息化和知识管理副总工程师,承担了XXXX公司知识管理牵头工作,梳理了公司各类知识模块,向集团公司科技信息部呈报了总体规划、实施计划,制定了内部知识管理工程的规章制度、编码规则、实施方案、平台开发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积极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发展动态,利用工作间隙和业余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展会、论坛、技术交流活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智慧园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赋能行业等最新技术等的深入学习和研讨,并在实际项目中大量创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进取,与智能化系统的新技术和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保持公司智能化设计在行业专业领域的技术领先,并进一步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去,形成良性循环和积极互动效应;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动向,在前瞻性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不断尝试,不断地进行技术储备和更新,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解决复杂系统的统筹设计能力。

在智慧工厂领域,重点关注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挖掘、数据应用等智能制造相关技术,逐步形成独有的解决方案;

在智慧园区建设领域,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和总结,形成了独有的体系化专业解决方案;

在智能建筑领域,着眼于顶层设计并较为系统性地掌握了IT&IB技术融合,应用于新智慧建筑的顶层设计技术。重点关注绿色、节能、安全技术,在新技术发展,新产品研发的应用方面有所突破;

通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学习积累,无论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很好的表现,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工作中有思路、有能力、有办法,善于解决技术及非技术难题;有大局观,能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公司利益。

在组织纪律性方面,能时刻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任劳任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在个人素质方面,严格自律,遵守国家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全部能力和精力放在解决技术问题上,不搞歪门邪道;

在专业能力方面,能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引领技术发展方向,培养打造核心技术及团队;

第7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

作者简介:刘君(1979-),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德阳电业局变电运行中心,工程师;黄云江(1970-),男,湖南宁乡人,四川德阳电业局变电运行中心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四川 德阳 618000)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101-02

企业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他们工作在生产、营销等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企业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大到国家繁荣富强,小至企业生存发展,高技能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珍贵财富。因此,加快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调动员工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一、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现状分析

以国家电网四川德阳电业局变电运行中心为例,分析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情况。

变电运行中心是德阳电业局下属的一个变电运行专业化生产车间,专门负责该局所辖69座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该中心现有员工185人,其中生产人员166人,占总人数的89.7%。目前,中心生产人员中有高级工53人,技师24人,高级技师3人,高技能人才占生产人员总人数的48.2%。同时,该中心生产人员中,专业技术职称为助理工程师的有105人,占生产人员总人数的63.2%。

在目前取得的最高学历方面,该中心仅有19名员工未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工龄4年及以上的人员有161人,占中心总人数的87%。

从人员的技能等级上看,作为一个专业化生产中心,变电运行中心高技能人才比例不及生产人员总人数的一半,这个比例是比较低的。作为绝大多数人员的学历均在大专及以上的车间,高学历低技能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说明人员自身重学历轻技能,对职业发展缺乏规划,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对于高技能队伍的培养需要明确目标,加大力度。

按照电力行业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规定,技师的申报条件为:取得高级工证书或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在本专业(工种)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变电运行中心成立于2008年9月,自中心成立后,2009年申报技师职鉴53人,当年参加技师职鉴并获得技师证书的有10人;2010年申报技师职鉴21人,当年参加技师职鉴并获得技师证书的仅有4人。无论是申报率还是通过率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无疑是在对“技师职鉴培养”敲响警钟。另据统计,变电运行中心2011年满足技师职业技能鉴定条件,可以申报技师的生产人员有74人。大量的人员滞留在初级职业技能等级阶段,迟迟未能迈上“中级”台阶,以至于“高级”更是寥寥无几(注:初级工、中级工及高级工属于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技师属于中级职业技能等级,高级技师属于高级职业技能等级),严重影响了该中心人员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制约了该中心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的步伐。

如何提高技师职鉴通过率,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改善被动局面?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制度意义重大。

二、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提高员工整体的技术技能水平,保障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电力作为一个专业技术密集型、安全风险较大的特殊能源行业,无论是从保障日常安全生产、建立坚强电网的角度,还是从提高供电质量、优质服务的角度出发,都必须拥有一支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同时,当前电力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员工队伍主要依赖于本行业、本企业自身的培养,人员流动性很小,能从外界引进输入的人才少之又少。随着“三集五大”管理体系的构建,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是日趋明显。

高技能人才队伍能够带动员工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只有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增强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2.有利于激发员工在岗学习的热情,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技能学习氛围

有研究表明,根据企业生产和劳动组织工作的实际,生产技能岗位员工队伍结构应为橄榄型分布,即以高技能人才为核心,以技能人才为主体。按照电力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建议把高级技师、技师作为企业内高技能人才,高级工作为企业内技能人才进行管理。

提到岗位培训,很多班组会有这样的现象:老员工对于本岗位、本专业的技能学习没有热情、应付了事,“新技术不想学,老技术学不精”;新员工想学习却找不到人给予系统地指导,摸不清学习的途径和方向,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错过了学习技术的黄金时光。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就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为员工提供专业学习的平台,激发员工的求知欲、岗位成才梦想,从而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技能学习氛围。

3.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技能人才梯队,促进企业员工队伍的快速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企业高技能人才主要靠自然成长,周期长、效果差,企业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

从目前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的申报条件来看,一名大专学历的员工从进入企业到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至少需要4-7年的技术学习和实践积累。同时,即使已经成为高技能人才,也还需要一定的工作经历才能够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掌握关键技术,才能具备处理解决高难度技术或工艺难题的能力。由此看来,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从企业层面建立起一套长期有效的培养和管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办法。

建立合理的技能人才梯队,从初级到高级再到专家,通过这些人才的“传、帮、带”效应,一步一步稳固建立企业的技能人才队伍,促进企业员工队伍整体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方法探索与实践

1.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要建立有效的实施办法和管理制度

要使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常态化、规范化,建立与之配套的实施办法和管理制度必不可少。要总结、分析本单位各专业员工的技能水平现状,详细列举各等级高技能人才的申报条件,并对每年满足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人员的报名、培训、管理、考核做出详细规定。各单位最好在每年年初统一公布参培人员名单,列出培训大纲,做到人员和班组“早通知、早组织、早准备”。

变电运行中心在2011年年初就出台了“中心生产岗位人员参加高级技师、技师技能鉴定培训管理规定”,该规定在详细列举了上述内容外,还对参培人员及该人员所在班组提出了具体的奖惩要求:未通过职鉴考核的人员和通过率未达标的班组均要受到绩效考核。这一做法大大增强了员工尽力参培、顽强拼搏的决心,同时也提高了人员的团队意识和班组对员工培训的促进作用。

2.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前提条件

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培训机制,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方方面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能为参加培训的员工增添信心和底气。变电运行中心最初筛选出来满足技师职鉴申报条件,却一直没有通过技师职鉴的人员有74人之多,不可能“一口气吃个大胖子”,该中心通过自愿报名、班组推荐、人员目前岗位、年龄等几个条件挨个的筛选、做思想工作,最后确定了46人的2011年职鉴人员名单。

名单一经确定,马上在该中心网站上予以公示,一方面是为了让参加的人员和其所在的班组早做准备,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运行中心领导的重视和决心。培训期间,中心领导多次到培训现场与员工交流学习情况,为员工鼓劲打气,帮助员工树立信心。

3.高质量的鉴定考核前培训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有力支撑

保质保量的职鉴考核前培训,能让参培人员尽快进入角色,熟悉设备、总结经验、沉淀知识、理清思路,以最佳姿态参加职鉴考核。因此,培训部门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培训计划、授课内训师、学员组织等相关的组织措施细化到点、到人。

2011年,变电运行中心根据省公司技师职业技能鉴定时间计划,结合中心班组的实际工作情况,将年初计划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46人分为6期,为保证培训质量和避免工学矛盾,每期6至10人,每期15天左右。培训期间,参培人员分别要参加运行中心组织的集中授课培训和省公司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整个培训过程,运行中心都安排刚获得省公司“2010年度优秀技能人才”的经验丰富的内训师担任指导教师,统一安排理论培训和上机实训地点,并对培训过程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培训课程与授课方式等细节都是中心领导与授课内训师一起确定,统一执行的。特别是所有参培人员的培训期次(时间)都是由中心领导与班组提前商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请假、缺课、调期,如需请假必须经中心培训分管领导许可。

由企业统一组织的职鉴考核前培训,将员工职鉴的个人行为,提升为集体行为,既能够更好地把控和提高培训质量,还能够帮助员工解决“工学矛盾”的后顾之忧,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学习。

4.做实日常技能培训的“基本功”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坚强保障

技能培训没有投机取巧,只有靠踏踏实实的学习,一点一滴的积累。高技能人才所具备的处理解决高难度技术或工艺难题的能力,不是靠“临时抱佛脚”突击出来的,只有做实班组的日常技能培训,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多学勤练,才能在关键时刻厚积薄发。

自变电运行中心成立以来,如何体现专业化管理优势,将培训工作做细、做实、做精,一直是该中心领导最为关心的问题。中心领导多次提出:培训工作要“分层次、分类别、重过程、抓质量”,做到培训的“计划、实施、管理、考核、反馈”闭环管理。除了要求班组要将常规技能培训的重点放在现场,运行中心每年还重点组织开展了生产人员技能弱项培训、中心优秀技能人才竞赛及培训、求知大讲堂等培训。2010年,运行中心有6名生产人员获得“四川省电力公司优秀技能人才”称号,这些优秀技能人才又在中心担任重点培训的内训师及考评员,利用优秀师资带动和提高整个中心的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工作。

5.充分发挥人员自身的学习力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重中之重

企业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和组织,只是从外因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只有员工自身学习能动性的发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内因加上外因,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

运行人员的日常工作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单调,倒班制的上班方式使人员集中起来培训也较为困难。培训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员参加,必须得从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上下功夫。变电运行中心从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制定、班组培训内训师选拔、培训效果评估等多方面着手,倾听员工的想法,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同时,在培训考核方面,从运行中心成立以来,员工每个季度的培训成绩,都会作为该员工的“成长类”得分,按比例计入其季度绩效得分,与员工的绩效工资和岗位晋升挂钩,激励员工“立足岗位成才,不断学习进取”。

在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国家电网德阳变电运行中心参加技师职业鉴定的46名员工,共有24名通过了职鉴考核,无独有偶,这一数字刚好也是该中心截止2010年的技师人数总和,使该中心的高技能人才比例大大提高。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生产建设的核心骨干,是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当前国网公司推行“三集五大”管理模式的关键时期,“大运行”、“大检修”的管理模式需要现有的生产人员成为掌握多种技能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将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紧密联系起来,创造出最适合本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方法,企业才能不断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先灵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科技信息,

第8篇

[关键词]轴线 越轴 三角形原理

中图分类号:J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246-01

轴线是影视制作人员入门时就应该掌握的知识,它是在物体运动的方向上或者人物关系中一条假想的连线,它影响到运动的方向和人物关系的表现。它包括:关系轴线(人与人或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的一条假想的连接线)、视线方向轴线(人或动物的眼睛的视线方向线)、运动轴线(人物运动的轨迹线)。

轴线是前辈们根据人们观看事物的习惯规律总结出来的一种画面语言语法,并且制定了一些画面组接的原则,就是要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统一。

摄像师作为第一观众,就需要按照观众的观看习惯,观看被摄对象的活动,即摄像师必须始终要将摄像机安排在轴线一侧区域内进行机位和角度等的调整,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和位置关系应保持一致,相同方向、相异方向都是形成空间统一感,不至于给学生造成错觉的保证,相反方向的连接会把空间关系搞乱。在轴线同侧拍摄的镜头相连,镜头中物体的运动和人物关系能够保持上下一致。如果从轴线两侧分别拍同一方向物体或者两个人的关系的话,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或人物视线就发生变化,用影视语言来说就是越轴了,越轴后的画面,被拍摄对象与之前所拍摄画面的主置和方向不一致,从而导致镜头方向上出现矛盾,若硬性组接,就会使观众对连接的画面空间关系产生视觉混乱。主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动作轴线的作用就越明显,越轴给观众造成的错觉就越严重。

为了避免长时间被摄体背景单调,场面调度章节里面也归纳了一些合理越轴的方法。

1、 利用人物调度进行越轴。在二人会话场景中,其中一人运动越过轴线,从而树立起新的轴线,使两个镜头过渡顺畅。

2、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原先的轴线。摄像机始终是摄像师调度场面时最为积极主动的因素之一。虽然越轴镜头不能直接组接,但是,摄像机却能通过自身的运动越过那条道轴线,并通过连续不断的画面展示出这一“越轴”过程。

3、 应用中性镜头越轴。中性镜头,即“骑”在轴线上拍摄的镜头,画面中活动的主体劈面而来或背向而去。把中性镜头拔出主体向相反偏向活动的两个镜头之间,可削弱相反活动的抵触感。

4、 利用插入镜头越轴,或者说是利用外部镜头越轴。从而缓解跳轴的觉得。

5、 应用特写镜头越轴。突出部分某人物心情反响的特写,可以临时会合人的留意力,削弱或消弭活动时的抵触感。

6、 利用两级镜头越轴。在大全景或近景中,动体动感削弱,抽象不分明。因而在两个速率不很快的、相反偏向活动的镜头之间,拔出一个大全景或近景镜头,可冲淡人的视觉留意力,从而削弱相反偏向活动的抵触感。

7、 应用多轴线越轴。当被摄主体有两个以上轴线时,镜头可以越过一轴线而从另一轴线取得新的角度。

无论是哪种越轴方法,其主要目的都是缓解人们在观看过程中对轴线变换的适应度。

根据视频制作中的轴线规律,在实际拍摄制作中,机位布局会布置在关系轴线的一侧,通常会布置一个相互联系的三角形机位布局,这就是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它的优点就是所拍摄的画面中,这两个被摄人物各自处于画面固定的一侧,便于观众认识方向的统一性。

三角形原理通常会产生三种基本变化,以两人对话举例。

1、位于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分别处于两个被摄人物背后,靠近关系线,向内将两人拍入画面,称为外反拍三角布局,优点有二。其一是两个人物可以互为前后景,使构图具有明显的透视效果;其二是更容易引起观众对面向观众的人物的注意,若将背向观众的人物拍虚效果更好,

2、三角形底边两台摄像机处于两个拍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称为内饭拍三角布局。这种布局能够充分引起观众注意,相比外反拍三角布局,对演员的限制小,所以在拍摄和剪辑中运用广泛。

3、位于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的视轴互相平行,称为平行三角形布局,这种布局常表达同等地位的不同对象。

一般说来,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对大多数普通观众而言,故事情节是他们最关心的,看影视作品对他们就像坐过山车,故事一定要上上下下不停折腾,情节吸引人,跌宕起伏,他们才会有满足感,至于主题是先看到故事再悟到主题的。而对剧作家而言,是先确定了主题才会有故事的。 就好像画画首先要知道画什么、表达什么,然后才好下笔。

至于结构紧凑合理,张弛有道;主角发展曲线合理,背后动机明确而强烈;故事概念新颖;对白精炼,符合人物性格,且不失幽默等等均属于讲述故事的技巧和手段。这些也是观众关注的内容。

而镜头语言的运用,观众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就出现了许多制作粗糙的影片有较好票房的现象,也就使得许多学习专业影视的学生以收视率评价一部影片的好坏,制作中故意打破轴线规律,创作一些所谓的视觉冲击,使得观众云里雾里的,就像网络用语与日常对话产生的差异一样,以为“新”就是出彩。

一个优秀剪辑师的重要原则就是要镜头之间的衔接尽可能的自然流畅,希望接点不为观众所注意,尽量不让观众感觉到镜头的转换,让观众在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看电影,感受故事与人物。

作者简介

第9篇

【关键词】网络;数据存储;数据备份;数据安全

近年来,镇江供电公司企业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部署了大量的计算机设备、业务应用系统,网络资源已经几乎布署到了每一个专职岗位。随着这些应用的不断完善,大量的业务数据和个人文档需要备份,这样,数据存储的矛盾就日渐突出。在很多情况下,计算机存储的数据丢失可能演变成一场灭项之灾。因此信息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能力是计算机网络用户首先关心的问题。网络数据存储技术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数据存储的安全性、高效性、可靠性、可管理性以及快速恢复能力和强大的网络特性。存储备份技术不仅仅指数据的简单备份,而且还包括内容及备份的管理等多方面。

1、网络存储技术

网络存储技术是基于数据存储的一种通用网络术语。网络存储结构大致分为三种:直连式存储(DAS):这是一种直接与主机系统相连接的存储设备,如作为服务器的计算机内部硬件驱动。到目前为止,DAS仍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数据存储方法。存储网络(SAN):SAN是指存储设备相互连接且与一台服务器或一个服务器群相连的网络。其中的服务器用作SAN的接入点。在有些配置中,SAN也与网络相连。SAN中将特殊交换机当作连接设备。它们看起来很像常规的以太网络交换机,是SAN中的连通点。SAN使得在各自网络上实现相互通信成为可能,同时并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网络存储设备(NAS):NAS是一种采用直接与网络介质相连的特殊设备实现数据存储的机制。由于这些设备都分配有IP地址,所以客户机通过充当数据网关的服务器可以对其进行存取访问,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客户机也可以直接访问这些设备。

2、Wallstor网腾WIP6系列IP SAN存储系统

Wallstor WIP6系列网络存储采用一体化NAS/IPSAN/FCSAN设计,支持多功能模块,便于用户按照自己的环境要求选用合适的功能,该存储性能突出,易于管理,安装简便,能够真正做到即插即用。Wallstor存储系统基于成熟稳定的嵌入式Linux系统,高性能的四核心xeon架构平台,纯64位设计体系,通过对Linux内核及rootfs的精简和对RAID算法、存储协议栈、网络协议栈、文件系统的大量优化,可以满足普通中小企业的数据存储需求。

3、镇江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在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方面的需求

大容量存储:信息集中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大量数据的集中,因此,存储容量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高效、可靠、可管理的存储硬件和软件,能够满足服务器数据集中、个人文档数据集中的存储。

数据备份系统:业务应用数据作为镇江供电公司信息系统的核心,对数据进行集中地备份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备份系统。

4、实施解决方案

为解决镇江供电公司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业务数据和个人文档的数据备份矛盾,我们在设计存储系统时,充分考虑了系统基本功能的实现和它们的伸缩性、扩展性和集成性方面的需求,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具体拓扑图如下:

存储方案设计:经过对多个存储设备方案的分析、比对,我们最终决定存储设备选用Wallstor网腾WIP6系列IP SAN存储系统,客户端使用FTP、CIFS、ISCSI target盘等各种网络协议,通过高速传输端口进行各类数据的上传、下载。对于重要数据,可以进行权限管理以及分级权限管理来保护,增加其数据的安全性。Wallstor网腾存储系统具有以下特性:

存储系统能够支持多种RAID算法,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支持CIFS,NFS,AFP,iSCSI,WebDAV等各种网络存储协议;针对文件系统、块设备、RAID算法以及网络协议栈做了多种优化,可达到超高的存储性能,在大规模监控应用领域可以满足几百路码流同时写入;无需复杂且耗时的安装过程,将硬件安装完成后,直接开机即可运行,通过浏览器进行配置和管理;内置专业备份软件,支持Windows,Linux文件备份,操作系统备份,各种数据库备份,可以为您提供整套的存储备份解决方案;内置文件系统检测和恢复工具,可以在文件系统损坏的情况下对文件系统进行最大程度的恢复。

备份方案设计:我们在备份方案的设计上为用户提供了完全备份、差异备份和增量备份三种备份方案。完全备份:备份全部选中的文件夹,并不依赖文件的存档属性来确定备份哪些文件。在备份过程中,任何现有的标记都被清除,每个文件都被标记为已备份。换言之,清除存档属性。差异备份:备份自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有变化的数据。差异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那些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它不清除标记,也即备份后不标记为已备份文件。换言之,不清除存档属性。增量备份:备份自上一次备份(包含完全备份、差异备份、增量备份)之后有变化的数据。增量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它清除标记,既:备份后标记文件,换言之,清除存档属性。

5、总结

信息时代的核心无疑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核心则在于信息的处理与存储。由于越来越多的信息变成了电子信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迅速增长更大大增加了对信息存储产品的需求量和对信息备份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因此,在镇江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存储、交流、管理和备份数据无疑是决定公司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在网络存储备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虽然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只有结合镇江供电公司自身的特点,找到最适合公司发展需求的技术途径才是根本。既不可以盲目跟风新技术,也不可以对数据增长带来的需求视而不见。

参考文献

[1]吴海涛.网络电气自动化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4:42-43.

[2]张丽萍.基于XML的多数据库系统集成数据模型[J].低压电器,2013,24(7):23-25.

作者简介

第10篇

2月28日,Windows Server 2012 云创益大赛颁奖典礼上,微软大中华区副总经理兼市场战略部总经理、首席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的几句玩笑话为云计算增添了一丝趣味性。

于2012年9月18日与Windows Server 2012产品同时启动的云创益大赛,历时5个月,共吸引了9760选手报名参赛,其中有3996人参与问答互动,在团队赛阶段共有103支队伍参加企业级比赛,大赛官网访问量达到180万次,有500多篇媒体报道、12384条微博互动,为IT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云、应用云、体验云的交流共享平台,引发了IT草根达人与企业用户广泛而热情的参与。此次大赛让大家切磋技艺,互通有无,让云计算理念深入人心,强化云技术,落地云应用,彰显云价值,培育云人才,鼓励云创新,更加强了云计算生态系统合作,让更多开发者、技术人员、合作伙伴、用户与微软一起在云中创新,从云中获益。

“大赛给我的感受是‘两高’。一是大家参赛热情很高。大赛选手来自全国各地,除北上广外,还有浙江嘉兴、福建福州、山东青岛、海南海口等,选手也分布各行各业,有大学教师,有部队网络高级工程师,也有系统集成商、运维公司的工程师等。二是作品质量比较高。不论是大型企业集团的数据中心优化,还是中小企业桌面云;无论是混合云,还是动态数据仓库高性能计算云平台;无论是感知数据托管与应用服务PaaS平台,还是版权交易服务云,都让人刮目相看,水平都很高。”大赛评委之一、云计算专家、知名CIO彭劲松如此评价大赛。

“其实,不只是评委花费了大量心血,微软也投入了众多资源。我也总结一下,微软的投入有‘两牛’:第一是‘超牛’的体验,第二是‘大牛’的工程师。”谢恩伟说。据介绍,微软的“云领中国行——云计算IT体验营”给IT专业人士带来超凡的云实验与互动体验,巡回中国14个城市的IT体验营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25场,超过千人的IT专业人士争相参与。另外,在北京举办的深度指导实验室(Deep Dive Lab)是微软首次在中国举办从实战角度出发的技术培训研讨,微软投入了擅长架构、数据库、虚拟化等各方面的近10位工程师,这些技术“大牛”现场一对一对参赛队伍进行培训辅导。现场指导结束后,微软工程师还将丰富的技术资料发送到选手邮箱,并持续跟踪辅导,这些细节都让参赛选手非常感动。

应用花开 云中创益

青岛海关的数据仓库云平台10TB数据量的三表联合查询仅需1分30秒;珠江投资整合IT,降本增效,实现万人级别的门户、人力混合云;感知数据托管与应用服务云平台交通行业应用可同识别套牌车、违章停车;益海嘉里集团云数据中心空间节省过半,能耗减少2/3;广州天河云办公平台实现政府大楼、学校、街道办事处等多场景、多环境的移动办公……越来越多的云计算应用正在落地生根。

“之前海关的数据都由各个部门分散去做,而我们想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将这些数据梳理并构建一个体系,从而提升海关整体的数据处理能力。” 青岛海关云架构师任林口中的方案,正是他的团队(青岛海关XRZ队)参加微软Windows Server 2012云创益大赛团队赛的作品——动态数据仓库高性能云计算平台(简称数据仓库云平台)。

动态数据仓库项目其实已经在海关运行了多年,但采用的是分布式的部署方式。全国目前共有46个直属海关单位,600个隶属海关和办事处,通关监管点近4000个。分散的数据管理方式显然存在着不便于统一管控、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等弊端。任林介绍,他们首先将基础设施云化,再基于微软并行数据仓库(Parallel Data Warehouse,简称PDW)进行高性能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将数据处理执行从原来的节点迁移到了云引擎中,并将应用进行了重新设计,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据任林的团队测试,在海关数据仓库云平台上,4TB数据量的两表联合查询仅需29秒,10TB数据量的三表联合查询仅需1分30秒。依托Windows Server 2012提供的云计算平台和PDW带来的高性能数据仓库,海关的综合管理业务平台提供了即席查询、固定查询、多维分析、报表指标等各种数据处理功能。云计算与高性能,也让海关各个部门高效联动审批成为可能。

不断增加的业务系统,飙升的IT管理成本,层出不穷的应用部署问题,传统IT架构反应速度慢、管理难度大、用户终端多样化……是所有大型企业集团IT系统面临的共同问题。大红袍参赛队队员、珠江投资控股集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即广州合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阮闯介绍,他们的方案:合道云——大企业投资管理云平台选取了SaaS应用创新的参赛方向,运用Windows Server 2012 Hyper-V实现网络虚拟化,满足了多租户下不同集团公司的网络需求,并借助Windows Azure提供的域控、数据库、报表、流程、访问控制等功能,完成混合云的部署。合道云平台的所有应用和系统均使用Windows Server 2012、SQL 2012和IIS、.Net实现部署各种运行环境,跨越公有和私有云,最终实现了投资混合云、人力混合云的创新应用。

“以珠江投资人力招聘为例。招聘网站的访问用户具有季节性,在特定时间内或有大量用户集中访问。在每年的集中招聘季节时,合道科技可将安全级别要求较低的企业招聘网站到公有云上,以方便外部大量用户的访问和求职数据提交。当集中招聘季节过后,合道科技即可收回资源,等到下一个集中招聘季节再提供服务。”阮闯说。

“Windows Server 2012在很多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如虚拟化、存储、网络等,作为系统架构管理员的我来说,这些功能真是大爱啊!”大赛V梦想参赛队队员、苏宁环球集团系统架构管理员叶锋介绍,数据中心优化后,苏宁环球集团基础架构更加灵活、管理更加高效便捷、服务更加高效、可用。以优化后的数据中心架构为基础,还可以超越虚拟化实现以业务视角构建的服务平台,提供敏捷的自动化交付及流程管理,真正过渡到云环境。

同样参赛的云脑部落队队员、益海嘉里集团数据中心工程师杨欢也介绍:“借助Windows Server 2012盘活数据中心后,益海嘉里IT系统存在的不足,如多地数据中心、硬件资源紧张、资源利用率不足、高排放、高能耗等状况得到改变。”益海嘉里集团数据中心优化后,IT系统实现物理占用空间节省过半,能源消耗减少2/3,应用与服务交付时间减少八成,云数据中心整体效益初见端倪。

除了大型企业用户的应用,大赛中也呈现出很多小企业的、业界热点、新潮的应用。比如,在物联网方面,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深入,数据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大。对车辆识别数据的整合和复用,可以给交管部门带来很多方面的价值,如交通流分析、交通数据挖掘和预测等。

由北京工业大学云计算研究中心的李响、丁维龙、赵卓峰组成的团队漫步云端,充分利用微软Windows Server 2012,搭建了感知数据托管与应用服务平台,从而达到了让租户快速、透明地部署诸如交通感知数据的获取、计算、存储类应用的目的,降低了感知数据及相关应用的建设成本,满足应用/数据托管和运维的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漫步云端之所以选择微软Windows Server 2012,一方面是因为微软能够提供IaaS、PaaS层面的全面虚拟化功能;另一方面,是因为微软Windows Server 2012的客户体验非常好,特别是可以实现轻松的安装、部署。北方工业大学云计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卓峰认为,感知数据托管与应用服务平台在技术上为未来交通感知数据的集中应用提供了可能。当前分布在道路上的摄像头通常服务于不同系统、不同应用,形成信息孤岛,而在数据集中后,这些摄像头拍出来的数据可以被不同应用共享。比如说,用于识别套牌车的摄像头,也可以用来拍摄违章停车、闯红灯等违章行为,并应用于相关系统。

在桌面云、移动办公等方面,云势未来参赛队的方案和现场演示也让人眼前一亮。BYOD(自带设备)已经成为当前IT应用的一大热点。但是,如何更好地支撑BYOD,实现多设备同步、协同,为员工提供无所不在的实时数据服务,却依旧困扰着很多企业。由云览信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李瑾、杜翔宇、孙铭远组成的云势未来团队,利用微软Windows Server 2012的虚拟化功能,为企业搭建专属的用于实现多设备和数据协同的数据中心,为企业的云+端解决方案提供无缝支持。记者在演示现场看到,即使是数据量很大的视频文件,也可以借助云势未来的云览平台在几秒钟内快速通过互联网从一个终端传到另一个终端。

由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都在线)产品主管崔锴、工程主管刘铮等人组成的团队(CC队)队的方案展示了Windows Server 2012为他们的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商业价值。“首都在线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高端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所以,为用户提供更高性能的云主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崔锴说。

大赛呈现出各式各样的云应用,也选拔锤炼了各具特色的云人才。

我为云狂 云为我用

9760人报名,180万次官网访问,1.2万次微博互动,参赛选手区域分布遍布全国,职业分属各行各业,网管员、云架构师、运维工程师、大学教师、部队网络工程师、系统集成商工程师样样都有,他们挖掘出了更多云计算和云应用。

“用一句玩笑话说,参赛选手是‘给点阳光就灿烂’。有了云创益大赛这个平台,他们的创造力、能动性、爆发力一下子就被点燃。”大赛主办方之一,中国计算机报社社长李树翀介绍,大赛选手来自全国各地,除北上广外,还有浙江嘉兴、福建福州、山东青岛、海南海口等,选手也分属各行业职业,有来自河北经贸大学的教师王春海,有来自某部队的网络高级工程师周小国,有来自系统集成商河南华坤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苏繁,还有来自北京运维公司护航科技的工程师吴逢亮等。

选手们挖掘并展现了Windows Server2012在服务器虚拟化、存储与可用性、服务器管理、远程访问、Web及应用平台等方面的众多亮点,包括VHD原生启动、重复数据删除、DHCP灵活地址分配、无需共享存储的实时迁移、DirectAccess 等。参赛团队行业、企业类型分布广泛,既有年营收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又有政府用户、知名IDC、创新公司,还有草根达人团队。

从浙江求学到北京扎根,从负责某大型航空运输集团的运维外包项目到从事国内著名金融企业驻场服务,工作近十年来,吴逢亮身边不变的是Windows Server产品的陪伴。他十分看重Windows Server 2012的批量激活服务技术。他认为,对于企业来说,Windows Server 2012的批量激活服务技术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只要在域中部署了有通用批量授权密钥(GVLK)的Windows Server 2012,那么连接到域的计算机都会透明地自动激活。这意味着,只要是连接到域的计算机,都会保持激活状态,并且与域控制器保持定期联系。

“无需部署批量激活的管理工具——密钥管理服务(KMS),也无需向微软索要独立产品序列号。” 吴逢亮介绍说,整个过程不需要用户干预。

“云创益大赛让我看到了外部的世界,我受益匪浅。若用一句话总结Windows Server 2012体验成果,那就是‘简约而不简单’。”参赛者之一、某部队网络高级工程师周小国告诉记者,尽管界面十分简约,但是Windows Server 2012的功能和内涵较多,其集中式桌面部署优势显著。它通过集中的管理控制台,为系统的管理和配置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接入点,所有的VDI或基于会话的集中式桌面部署管理都可借由该平台来实现。

来自系统集成商的参赛者、河南华坤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繁说:“我所认识到的关于Windows Server2012的新功能与新特性,都是基于我的工作和生活的经验,更多的操作技巧还有待深挖。在云创益大赛中,有许多熟知云计算的IT客,也有钻研新技术的技术人员,大家提交的云创益作品,也让我了解到了Windows Server 2012 更多的技巧。”

团队赛参赛选手,青岛海关云架构师任林介绍:“海关IT系统复杂多样,我们对Windows Server 2012采用逐步引入的方式,并投入了很大精力进行兼容性测试。”为了保障数据仓库云平台服务的高可用性,任林团队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基于Windows Server 2012、System Center 2012建立了兼容性较高的资源管理体系。“通过Windows Server 2012和System Center 2012,平台能够支持各个主流厂商的软硬件和基础环境,比如我们可以兼容管理Linux、VMware等系统,基本满足了需求。”任林说。

CC队队员、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都在线)产品主管崔锴告诉记者:“在Windows Server 2012时代,我们只能给用户分配4个计算核心和64GB内存,而Windows Server 2012使我们能够为用户提供多达64个计算核心和1TB内存的虚拟机。这样显著的提升对于我们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Windows Server 2012让我们能够借助微软的产品更好地为高端用户服务。”

不只是在专业技术方面,大赛还给选手提供了共享平台,在个人表达、沟通、社交方面对选手们也是一次锻炼。参赛选手丁亮告诉记者:“对着机器久了,感觉表达能力都有所衰减似的。第一,云创益大赛能把有共同语言的IT 人放到一起切磋技艺,互通有无,教学相长;第二,大赛能锻炼、提升我们的表达、沟通能力;第三,还能扩大社交圈子,提高社交能力呢。”

生态系统 合作共赢

IT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持续创新,而真正能提供创新原动力的就是人,无论这个人是来自IT厂商,还是来自用户。在整个创新的过程中,IT企业、用户、媒体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圈,无论是哪方推出的创新产品或创新技术,最终将普惠至整个生态圈的每一个人。

云创益大赛受益的不只是参赛者。

“用户的需求是驱动整个产业向前发展的车轮,而需求都是由一个个人提出的,又由一个个人解决的。我们用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业务上、市场上的新问题,需要用IT来解决。”彭劲松说:“虚拟化、云、物联网就是这样一个个诞生的。‘云’是现在产业界最火热的名词之一,我们也一直在思考,需要与生态圈中的人一起认识云,使用云,管理好云。”

大赛评委之一、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颜阳则对记者表示:“云计算将改变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促使企业创新和转型。目前,一般比较标准化的业务可以放在云端,一般企业的应用还是需要通过数据分层(级)的方式,进行云计算实践。云计算方面的人才则需要自我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要顺势而为,不宜跟风。整个生态圈要合作共赢。”

第11篇

需要补充的背景知识是,IBM内部的员工分级为,毕业生刚入职是90,此后技术和管理类岗位从band 6开始,一直到band 10,然后再按字母从band D到bandA再到band AA—有一种说法是band D可能就是内地员工的天花板了。

一位在IBM工作多年的IT男,对这个分级系列各个岗位的职责有个非常生动的总结:公司里人数最多的是 band 6和band 7,大部分活都是他们干。此外,band 8和band 9主要在写邮件,band 10主要在con-call,band D嘛,你们都懂的,主要负责制定每年的target和strategy。

这种描述可能未必严谨,但多少能说明问题。由此也可见,在IT界,职业之路相对还是挺清晰的。换言之,我们还以IBM为例,你是愿意做所谓的“码农”还是立志以后也去写邮件或者con-call呢?前者也许纯追求技术,接下去可能就得靠讲沟通、讲管理、讲协调了。

任仕达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王桂生说,IT技术的高速发展迫使技术人员需要始终位列技术前沿,但人到一定年龄学习能力会下降。因此,IT企业的技术人员在工作多年后或多或少都会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

EMC中国研究院人力资源总监狄巧认为,除了继续钻研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从技术研发转做技术管理,或是成为咨询顾问都是技术大类的IT技术人常见的发展。此外,考虑到收入、转变工作方式等因素,转行在IT企业做销售或市场也是比较适合的发展方向,因为IT企业的售前售后服务同样需要技术工程师的支持。

凯捷咨询跨国企业业务高级经理韦玮的建议是,选择“朝阳技术”很重要。如果你的工作是在一家汽车企业的IT部做云计算,那么你将来从汽车转到快消品或其他行业都能有所作为,因为这是一项适用于多个领域的通用技术。所有IT技术出现的初衷都是为了提升业务的效率,所以“懂业务”给IT行业员工的职业发展增加了无尽可能。

专注技术领域

技术专家

优势:有核心的技术能力,不容易被取代,职位安全性

比较好。

缺点:很多公司缺少职业生涯的上升通道。而管理类的

职位或销售类职位升职会多一点。

对技术人员来说,最容易想到的发展方向就是在技术领域深造,向首席工程师、主架构师、程序开发高级顾问等高级技术类岗位努力,成为IT技术某项专业领域的专家。

任仕达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王桂生说,立志走这条道路的员工应把工作能力的80%至90%都集中于技术学习。IT行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技术专家必须实时站在技术最前沿,具备掌握新技术和突破技术难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技术专家还要有良好的项目实施能力,以及开发能力,所以还需要去考一些相关的资格认证。

另外10%是自我管理能力。如果你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位是技术专家,那么这也意味着你的工作更倾向于个人独立完成,而非团队协作,因此升职也不会使你增加管理团队的职责。类似微软、惠普这样的大型IT企业在软件、硬件的开发上都有首席科学家。他们虽然平日都在实验室专注于技术研究,但也需要和公司高管、客户经常沟通,以便从实际领域掌握研发的趋势与方向。

但是,这条道路并不是每一位技术人员都能坚持到最后。王桂生说,IT技术的高速发展迫使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常常会有三年前你学的东西一大半都过时了的可能。不但这个过程比较辛苦,而且人到一定年龄学习能力会下降。一些人在工作多年之后只能开始依靠自己过去的经验,并逐渐遇到瓶颈,难以突破。

不过好处是,IT行业也并非以资历为主导。EMC中国研究院人力资源总监狄巧说,对于技术的精通更为重要。有的人40岁在做高级工程师,有的人40岁走上管理路线,有的人40岁已经做到CEO。还有像马克·扎克伯格二十几岁就当上了市值过亿的公司的CEO。

王桂生觉得,成为专家需要一些性格因素作为助推:立志于成为技术专家的人都得能沉得下心来,深入地钻研自己的领域。不断学习,并实时地将新技术总结归纳应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

咨询

咨询顾问这份工作依然是属于技术,但对技术专家和技术管理而言,业务角度比较单独。

狄巧将咨询顾问的工作总结为解决问题,考虑什么样的业务需要用什么样的技术配置方案。

如果把研发人员的工作看作产品制造,咨询的工作就更侧重于产品应用,即通过站在客户的角度,告诉客户如何使用一项产品。

说到底,IT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给客户提供服务,所以咨询顾问除了要有技术方面的知识,还需要了解客户业务,懂得市场需求。狄巧的建议是,咨询顾问需要有更多系统化的知识。因为很多时候,一位客户所需要的系统都是集成的,其中包括A的存储设备,B的硬件设备,C的网络架构,而咨询顾问的工作就是针对如何把它们搭在一起向客户给出意见。

通常来说,当技术人员精通产品研发过程的知识技能后,会开始有机会接触销售,了解销售要求、客户应用需求以及产品价值。如果对这些开始产生兴趣,可以考虑向咨询顾问方向发展。

对于咨询顾问的胜任要求,主要是掌握产品应用知识、技术结构知识和客户沟通技巧三个方面。王桂生建议,想从技术岗位转向顾问咨询的员工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准备,一是积极参与客户的项目实施过程了,与客户多交流;二是学习别人的应用方案,但不如与客户一起做项目学习得更快更彻底。不过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多与客户交流,倾听它们的业务和需求。管理

在国内,不少技术人员在个人追求上更倾向于管理岗位。技术管理方向的上升通道比较清晰,今后可以向开发总监、项目总监,甚至CIO等高层管理岗位发展。

在王桂生看来,一名技术管理者需要有50%的技术背景以及50%的管理能力。他既要掌握技术前沿发展动向,又同时需要具备领导力、人员管理能力、与业务部门和客户部门协调等的非技术能力,并能够充分把握市场。

例如,在对一个项目的管理中,负责人需要同时把握项目内容和人员管理。他必须对整个研发方向有充分把握。一方面与客户和公司就项目的研发方向做好协调沟通;另一方面将项目的要求,跟研发技术人员做好沟通,管理他们的工作内容和进度。做高端研发的人对技术的运用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并不十分适合客户需求,这就需要管理者来实时做出调整,确保整个项目的流程和走向符合公司、客户的需求。

对技术管理岗位来说,项目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各方面资源都是必须的。因为这份工作不再像是技术人员那样靠一个人就能完成,在工作中一定会涉及到与技术人员、客户等多方面打交道。

虽然管理者会需要取得一些类似PMP的资格认证,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并没有那么公式化。最重要的还是对IT技术有热情,对新东西有好奇心,对实施项目完成后有成就感以及拥有能够驱使整个技术团队一同向前的信心。

王桂生

任仕达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C =CBNweekly W =王桂生

C:在IT行业获得高薪职位的员工他们自身通常有哪些特质?

W:获得高薪水的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人群。第一类:对于初级员工来讲,名校IT专业毕业生比较有优势,因为学校牌子硬。第二类:技术实战能力很强,或者原来做过成功的项目。第三类:有相当长的经验的技术管理岗位人才。他们不论是项目实施经验也好,项目管理经验也好资历都非常丰富,待遇也会比较高。

C:在人才市场上,对专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哪方面需求量更大?学历是硬指标吗?

W:总的来讲,不论是技术专家还是技术管理人才,市场上的需求都比较大。不过一定要做出比较,可能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一些。因为IT行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很多岗位空缺出来。即使每年都会有很多新鲜血液进入这个行业,但总体来说,需求上的空缺还是难以完全填补上。

高学历或者名校的相关专业毕业可能对刚毕业生来说比较有优势。因为在参加工作之前,大家都看不出水平,所以学历会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后来还是会以实际工作经验和项目作为最主要的评估指标。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非常喜欢计算机,有些非科班出身的人也做得很好。

C: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W:从IT行业出发的创业者很多都是做技术的。他们对互联网、云存储等领域的技术懂得很多,做出来一个产品,提供某种服务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

我对技术创业者的建议,第一是别高估技术的作用。产品好不代表一定能被市场接受,且有竞争力,技术领先的产品也未必一定受欢迎。应该更多地考虑市场和产品因素,而非技术因素;第二,创业之后,你的身份从单纯的技术人员变成了企业经营者,那么你个人的领导力、人员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的知识都需要及时补上,并且要足够重视。单靠技术是不够的。

销售

转行做技术型销售虽然不如钻研技术或从事技术管理、咨询顾问那么常规,但也是一条比较常见的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与技术人员的固定工资相比,从事销售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对IT企业来说,从事销售工作对相关的技术知识也得有一些了解,因为与你打交道的客户代表也大多对技术很懂行。对于技术知识和销售能力在工作中的运用,王桂生觉得可以算作对半开。

然而,对许多一直纯粹致力于技术路线的员工来说,很难一步跨到销售这份从未接触过的工作岗位上。王桂生建议可以先从做售前、售后的技术支持,开始尝试参与销售的谈判,向客户讲解技术实施方案。如果感觉能够使用与客户打交道的工作模式,可以选择继续朝这条道路发展。

售前支持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向客户讲解方案,进行技术实施方面的沟通。售后支持则负责产品设备销售后的安装和客户的操作培训。

技术性销售周围还有一些支持他完成销售任务的工作。比如售前咨询顾问、售前工程师、售后服务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当然,售前和售后工程师对能力的要求也略有区分。售后工程师的业务要求对IT技术的针对性更强,而售前工程师则需要更多地了解行业。

王桂生说就学习销售技巧而言,各公司通常会有销售培训。不过对于好的销售人员来说更需要一些特质,例如洞察力,跟别人迅速建立关系的能力,让别人产生信任感的能力等。

性格上,如果不是很外向,愿意与别人沟通、分享或者领悟能力不算太高,可能做销售难免会吃力些。

在收入方面,王桂生提醒不要太过乐观。销售的收入主要来自提成,做得好,收入会高于技术人员,做得不好可能还不如转行之前。

IT行业薪酬调查

25分位,表示被调查群体中有25%的数据小于此数值,反映市场的较低水平,以此类推。

平均值,指所有被调查数据的平均值,反映市场的平均水平。

第12篇

关键词:职称;工程技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基于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职称评审在企业人才培养、员工激励、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公司的职称评审机构也在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严格审查程序等措施,不断加大职称评审的工作,但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学历专业不符合要求、任职年限不符合条件、论文质量差、论文抄袭、论文与个人简历和工作业绩不相符等,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进行了认真梳理分析,结合职称评审在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有效措施,以期在促进职称评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方面有所贡献。

一、近三年中、高级职称评审情况

2011-2013年,30人参加高级工程师评审,5人未通过,不通过率13%;183人参加工程师评审,22人未通过,未通过率12%。其中因学历问题未通过2人,论文质量差15人,论文抄袭8人,论文与个人从事工作不符2人。

二、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参评人员对职称评审不够重视,上报材料不规范

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符合职称参评条件,但本人认为待遇提高不多,参评比较麻烦,以各种理由推辞,放弃参评机会。公司多次催促才草草上报,上报材料不齐全,资料填写不规范,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

2、论文水平呈下降趋势

目前优秀的论文越来越少,论文质量差,有些技术人员平时在施工组织中不善于总结,临近职称评审了东拼西凑,照搬工艺和工法,论文质量一般,文不对题,有的在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上出现低级致命错误,甚至个别人员借用、抄袭别人的论文,助长了不良风气。

3、职称与本人业务水平不相符

一部分人凭学历和年限,评聘了职称,职称与本人业务水平不相符,同样级别的职称,水平差别比较大,并且缺少常态化考核。还有部分人员技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表现突出,但由于学历原因,无法晋升高一级职称。

4、部分评委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

公司成立了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初评会前将论文发给各位评委评阅。部分评委投入时间、精力有限,审阅论文时不够认真,有的简单写几句评语了事,甚至连抄袭的论文也未能核实。

二、做好职称评审的主要对策

1、注重提高论文质量,严把抄袭关

在论方写作的内容、格式、技巧方面,要求参评人员加强与现场实际工作的联系,严格按照参评论文格式要求,加强提升论文写作水平,注重提高论文质量。初评会评委对论文提出意见让参评人员修改完善,对部分无工程实例泛泛空谈及大而全的论文或者直接照搬照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规范、技术交底及作业指导书的,初评会评审时不予通过,取消当年评审资格。

在论文抄袭方面,加大对参评论文的审查力度,今后打算各专业由一个评委总负责,避免公司内部之间抄袭。所有参评论文将采取抄袭网上查证,发现抄袭者,一经核实,将取消其后三年度的参评资格。

2、认真落实评审条件、严格审核评审材料和考核工作业绩。

严格按评审条件要求,从学历、任职年限、专业技术成果和工作岗位等方面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评审。对毕业证、资格证书、任职时间、获奖材料进行审核,采用本人档案、历年人力资源部人事文件、网上学历查询系统相结合的办法,对个人上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材料真实准确。

公平公正地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作业绩考核,职评前,组织公司的各职能部门中层干部对参评人员的工作成绩、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测评,并要求参评人员所在单位领导对参评人员进行业务水平、能力的鉴定。

3、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评审前的组织工作。

由于参评人员较多,为促进评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评审前召开会议对评审工作进行布属,提前组织报名、填表工作。对申报人员进行条件、资历、继续教育等情况的评审前把关,对申报人填报的材料逐项进行检查指导;对业绩材料提出具体要求。由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忙,投入较大的精力对参评人员进行逐人指导,到填写规范、上报材料齐全。

4、建立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业绩档案,对因审查不严造成三人次评审重大偏差的委员,将取消初评委资格。对调离技术管理岗位或责任心不强、不称职的评委及时进行调整。

5、积极搭建职称评审交流平台,加强沟通

由于工程分散,导致参评人员很少有机会沟通、交流,建立了员工职称评审QQ交流群、初评会评委交流群,QQ群的建立,方便了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联系,取长补短、齐头并进,共性问题可在群中讨论,也可以及时将公司政策及动态信息传达到施工一线。各位评委有好的建议或者方法,在群中分享,互相学习,极大地方便了职称评审工作。

6、提高有职称人员的待遇,并适当提高技术津贴的标准。

为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参评职称的积极性,在职务晋升、工资待遇、岗位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并提高在施工技术、经营、科技管理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补贴。

7、专业技术资格实行评聘分开,聘约管理。

对评审通过的人员,在聘任前把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分类汇总,提交公司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对待岗超过三个月、擅自离岗、不服从公司安排、违纪或者有异议的员工,不予聘任。按照受聘的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人员从聘任之日起享受相关待遇。

8、大力抓好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考评,强化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增强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以公司统一组织的内部培训为主,辅以送培、委外培训、员工业余自学,注重培训实效性。定期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考评,原则上每年一次,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