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4 12:54: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园环境创设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幼儿园环境创设要遵循的前提原则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注重适宜性,即要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能力等,只有适宜幼儿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才能起到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例如,我园曾经有一个班,试着创设了民间游戏环境,在教室内布置一些游戏图片,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图片,让幼儿们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这一环境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是这种游戏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验证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要使创设的情境适宜幼儿,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创设环境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情,目的是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二是在创设环境中,教师能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表现,明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三是在创设环境后,教师要精心策划,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环境,教学相长,同学同乐。
2.幼儿园环境创设要重视三维空间环境
幼儿上课的教室是最主要的学习活动环境,要重视这里的室内外空间,科学布置,合力创设,要展现丰富多彩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幼儿知识的拓展。在幼儿园常规生活中,作为幼儿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和所创设的环境,恰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熏陶、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具体做法举例如下:第一,充分利用地面、墙面,在地面、墙面上展示与教学相匹配的内容,使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能有所收获。第二,在空间的布置中,悬挂一些有教育性的物品。悬挂物可选照片、图画,以及幼儿自己的图画、手工作品等,这对孩子既有教育性,也能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3.幼儿是环境的主人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对于环境布置,往往是教师依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想象,为幼儿精心打造,常常难以受到幼儿的欢迎。一位学者曾说过:经过幼儿自己动脑筋想象和自己动手劳动而设计的环境,印象更深,不容易忘记,也更加珍惜。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环境,难免会脱离儿童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放手去引导幼儿学会自己布置、创设环境,培养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在创设过程中,孩子们观察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体验参与的快乐。幼儿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体会到了“我能行”、“我是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表现出“我的环境我创造”、“我的环境我喜欢”,真正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从小培养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
4.幼儿环境源于幼儿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环境,而真正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是从生活中探索和提炼出来的,这样的环境具有教育性。幼儿的身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想让环境适应幼儿的发展,这就需要教育者创设随着幼儿的成长而发展的环境。因此,我们要把环境的创设定位在“伴随幼儿一起成长的充实生活”,即幼儿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创设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因为真正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源于生活。
5.幼儿动态环境的创设
动态环境能很好地引发幼儿的活动欲望,不断变化的环境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好奇心正是鼓励幼儿积极学习的因素之一。动态环境的创设正是满足了好奇心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幼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幼儿的情况等因素,适时变化,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参与。教师要正确引导,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及时总结,讲过程、谈收获、说想象。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环境的创设在幼儿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纲要》中关于幼儿环境的要求,其核心精神就是要为幼儿创设健康成长的环境。为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要调动社会各界来创设良好的园内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二、幼儿园环境利用的实践
关于幼儿园环境的利用,目前也有一些有代表性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在瑞吉欧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的做法所遵循的理念是:幼儿园所有的空间对幼儿的教育皆有用处;环境要随着幼儿的需要而变化,让幼儿和环境亲切“对话”。又如在蒙氏教育中,其核心理念是:创设有准备的环境以及家的感觉,幼儿环境的利用要达到教育性、主体性、艺术性目标。
1.幼儿园教育和自然环境的联系与利用
我们知道,幼儿园教育充分利用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自然环境是大自然的恩赐,用好自然环境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有社会教育意义。例如冬至到了,幼儿教师可结合这个节气的风土人情,和学生包饺子,给学生讲冬至的故事。再如,春暖花开的时节,幼儿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春意盎然的景象,还可以讲述春天里的故事,使幼儿更深刻地体会春天的含义及特点。
2.幼儿园课程和创设环境的联系与利用
幼儿教师在对环境创设时,要特别重视墙饰与课程的联系。墙饰可以把课程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既是课程的延伸,也使幼儿自身的体验更直观、更丰富,从而巩固课程所学。例如:我园曾举办的主题活动——“惊奇一线”,其目的是让孩子们从自身感受中体会“线”的作用。活动步骤如下:首先,教师指导幼儿在中国地图上把学生去过的城市先找出来作上标记,让学生感受“线”路的分布;其次,教师引导全体学生统计曾经使用过的“线”;再次,学生先小组之间分享,接着推举代表在全班交流在各地见过的不同的“线”,教师帮助学生制作关于“线”的统计表,进而引导学生在相应的地图上标示。这种展示交流,给学生以真实的体验和直观的视觉,使幼儿在创设的环境中交流,从而获得新知;将幼儿的原有经历与课程有机联系,与课程形成一个整体,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3.艺术审美教育和幼儿学习的联系与利用
在教学实践中,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是同时存在的,艺术审美教育与各领域教育是相融合的。其实,艺术审美教育和幼儿学习紧密联系,是幼儿学习过程与环境创设过程的有机融合。像上文提到的墙饰环境对幼儿知识的吸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艺术、设计等兴趣。在艺术中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不失为幼儿教育的一个好方法。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本土资源
创设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纲要》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纲要》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环境的教育价值显得更为突出。
在此基础上,我选择我县周边不同发展层次的农村幼儿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提供的量化资料,分析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现状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农村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的现状
(一)幼儿园发展现状
我县幼儿园的前身都是由布局调整合并后空闲的校舍转型而来,学校规模不大,校舍陈旧,幼儿玩教具几乎为零。在这样的基础上起步,建成一所独立的农村幼儿园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我县幼儿园不仅需要进行幼儿园的校舍维护,还需要购置玩教具,但由于没有外界资金支持,很难改善办学环境、购置大型玩教具,这些都制约了幼儿园的长期发展。
(二)师资队伍短缺
农村幼儿园师资短缺问题表现为多方面,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专业化水平很低,合格教师缺口很大。从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以来,农村幼儿园逐渐发展起来,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也由以前布局调整后的小学教师转型而来,更有很多幼儿园聘用了许多代课教师,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非常严重。“教非所学,学非所教”比比皆是,好多教师是“赶鸭子上架”,没有一点幼教专业知识引领,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令人堪忧。幼儿家长常报怨“保姆”式教师。
2.专业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幼儿园要办成特色的幼儿园离不开专业骨干教师的带领。农村幼教专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由于地域、交通、经济利益等现实条件的制约,导致这样一种普遍现象:能力强的专业骨干教师千方百计调离农村,来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幼儿园任教,而那些专业水平不高、没有调动的教师则会安于现状,听之任之。长此以往,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将会越来越差,教学质量也必然走下坡路。
(三)环境创设单一化
从最薄弱的基层起步,以最差的师资入手,创办农村幼儿园,可想难度之大,幼儿园环境创设可以说是纸上谈兵。幼儿园和教师从最简单的做起,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购买了一批玩具、教具、材料来布置幼儿园。这些虽然在园内堆积成片,但没有诠释幼儿五大领域的内涵和外延。
二、农村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的对策
既然农村幼儿园没有城市幼儿园的雄厚资金后盾,没有优秀专业幼教教师的引领,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要从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入手,从自身做起,办具有自己当地特色的农村幼儿园。我园结合当地现实情况,以自我为中心,利用地理位置办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幼儿园,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我园在2007年迎接了全国幼教现场会,2010年迎接了河北省幼教现场会,省内外幼儿园到我园参观学习。
(一)挖掘本土资源,创设环境,改善办园条件
本土资源指的是幼儿园所在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等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资源、社会发展资源等。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环境对幼儿园环境进行装饰和布置,制定在教师指导下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则,促进幼儿和环境的互动,使幼儿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我园利用冉庄地道战这一历史文化、魏村古城香业的地方经济、华北大平原的地方经济作物等本土资源创设出具有本园特色的环境。如我们有“冉庄文化列车展”“丰收长廊”等特色。在“丰收长廊”中,我们发挥幼儿园地域的优势,在园内建成了种植园,让幼儿亲自参与种植全过程,把幼儿亲自种植的作物,放到丰收长廊里进行展示。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一个个成熟的果实精心打扮起来,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陈列在“丰收长廊”的展示台上。
(二)改革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我们只有将教师教育置于教育的现场之中才能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师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教师的素质不仅包含专业知识和技术体系,还包含很多。对教师的培训目标应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方面,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不同教龄、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确立培训内容。培训前要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给他们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他们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培训中要发挥教师的实践经验作用,让每位教师有充分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权利,使教师在互动中不断成长、发展。培训后要组织教师及时反馈、总结,了解培训的实际成效和不足,并把这些信息融入新一轮的培训中,提高教师的培训效能。
(三)促进幼儿和教师和谐发展
在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环境时,教师要进行设定,对材料进行选择、收集、归类,利用本土资源创设蕴藏无穷智慧和活力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和幼儿进行互动,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来装饰园内文化,使幼儿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和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交往能力、自我表现能力也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这拉近了教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了“对话”。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该文章为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现状分析与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向: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的现状分析与指导策略。
作者简介:
在中国百年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的金秋,我们育红幼儿园又迎来了一批活泼、可爱的新小班小朋友。我们是小蒙三班,是一个全新的班集体。作为老师,面对全新的幼儿、全新的家长,深感责任重大。
(一)、幼儿情况分析:
1.男女比例不均衡
我班共有幼儿23名,其中女孩9名,男孩14名。男孩多,女孩少。男孩天性活泼、好动,这会给班级的常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有部分幼儿未上过幼儿园,他们初次从家庭走入幼儿园,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生活。在情绪上可能波动很大,需要老师更加耐心的引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3.由于幼儿大多是祖辈带的较多,这些孩子比较娇气、霸道,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幼儿园逐步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尤为重要。
(二)、家庭情况分析:
1.家长期望高:
我园是省一类幼儿园,我们班级又是蒙氏特色教学班,家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很大期望。因此,我们的工作只能精益求精,不能让家长失望。
2.通过学期初的家访工作,发现我班个别幼儿吃饭较慢,体质弱,容易出虚汗。这些都提醒我们老师要更好的安排幼儿在园的生活,更加细致的观察幼儿的表现,注意幼儿的活动量,避免引发相关疾病。
(三)、班级工作人员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两位教师和一名保育阿姨。我们对幼儿都非常有爱心和耐心。李老师担任计算、美术、社会的教学。黄老师担任语言、音乐、健康的教学。保育阿姨主要担任班级的卫生和幼儿的保育工作。我们三位将同心协力,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健康的成长。
二、班级常规工作:
1.采取“以大带小”的方式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坚持正面教育。我们的教育以表扬为主,多树立榜样,多鼓励、引导。但不忽视孩子的不良倾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帮助幼儿形成是非概念。
3.善于发现和把握教育契机,将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4.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力求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紧凑、有序。
三、生活护理与卫生保健:
(一)生活护理:
1.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幼儿增添衣物。
2.午睡时,教师巡回检查,及时为幼儿盖好被子,防止幼儿感冒、受凉。
3.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活动量和活动时间。
4.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饮水量。
5.按时按量给生病的幼儿喂药。
6.鼓励幼儿自己吃饭。提醒他们细嚼慢咽,帮助他们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二)、卫生保健:
1.良好习惯的形成:
教幼儿正确的洗手,安静进餐,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不乱扔垃圾等。
2.良好生活环境的创设:
坚持教玩具、班级、午睡室、毛巾的定期消毒等。
3.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配合保健老师作好幼儿的保健工作。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精神面貌。
四、家长工作:
1.家访:开学前,本班教师对每一位新生进行家访,了解、熟悉幼儿情况,并与家长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沟通。
2.随机交流:利用入园、离园时间与家长客观反映幼儿在园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配合解决。
3.利用“家长园地”橱窗,向家长推荐有关家教等方面优秀文章,引导家长关注新的教育观念。
4.召开家长会。利用每个学期两次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工作重点和班级工作总结。
5.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鼓励家长来园参与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的表现,更好的配合幼儿园的教育。
6.定期开展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学习一些育儿经验和有关保健方面的知识。
五、班级活动:
九月份:
1. 欢迎新生入园。
2. 提醒家长为幼儿带有关用具。
3. 学期初的家长会。
4. 摆设蒙似教具,向幼儿规范要求,初步开展生活常规工作。
十月份:
1. 迎“国庆”幼儿早操表演。
2. 班级进行环境创设。
3. 练习拍球。
4. 蒙氏月工作总结。
十一月份:
1. 班级环境创设。
2. 秋游活动。
3. 家长开放日活动。
4. 幼儿生活自理技能比赛。
5. 蒙氏月工作总结。
十二月份:
1. 班级环境创设。
2. 家长学校讲座。
3.“迎新年”游园活动。
4. 蒙氏月工作总结
元月份:
【关键词】乡镇幼儿园 区域环境 现状 解决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课题《海南省乡镇幼儿园室内环境本土化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jKj2012-90。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36-01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获得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环境的教育价值,在创设环境时也并未做到科学合理。以H省为例,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乡镇幼儿园仍然没有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严重“小学化”。
一、乡镇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现状
目前,H省大部分现有乡镇幼儿园缺少规范的教学和办公辅助用房,户外、室内活动空间狭小,班额规模超标,游戏器械贫乏,幼儿活动环境单一,园舍面积和设施设备基本达不到规定标准。
为进一步了解H省乡镇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现状,笔者向全省各乡镇的80位幼儿园园长发放了调查问卷。测试结果显示,100%的园长认为“在幼儿园中创设区域环境很有必要”;有79%的园长表示本园有区域环境创设但形式单一,11.8%的园长表示本园有区域环境创设且种类丰富,仅有9.2% 的园长表示本园完全没有进行区域环境创设。这说明,乡镇幼儿园已开始重视区域环境创设,已有一定成效。但突出问题是区域形式单一,操作性和教育性不高。具体分析如下:
(一)资金、场地不足
资金和场地的丰足是保障乡镇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问卷调查中,36%的园长认为本园区域环境创设贫乏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场地不足,由于条件有限,幼儿园并未针对区域环境创设作出规划和经费预算,区域创设基本依靠教师自觉创作。同时,由于乡镇幼儿园数量不多,班额严重超标,导致活动室内的空间几乎都用于桌椅的摆放。在资金和场地的限制下,“重教学而轻区域”倾向严重。
(二)教师能力有限
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质量。在问卷调查中,17%的园长认为本园区域环境创设贫乏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能力不足。乡镇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不高,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往往在教学活动组织、儿童教育观上有较大偏差,教学技能也不够全面、扎实,很多教师对区域环境创设感到无从下手。
(三)对区域环境创设的认识不够
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区域活动已逐渐成为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辅助形式。然而在乡镇幼儿园中,大部分教师对区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并未正确认识到区域环境创设的重要价值。在问卷调查中,47%的园长认为本园区域环境创设贫乏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区域环境创设的认识不够。即使是设置了区域,教师们创设的区域环境普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区域种类重复,材料投放缺乏教育性和操作性等问题。
二、解决策略
由于乡镇幼儿园自身的局限和特殊性,进行区域环境创设必然需要一段漫长探索的过程。笔者认为,要充分领会《纲要》强调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内涵,乡镇幼儿园在进行区域环境创设时,应把“如何创设有本土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作为彰显自身优势的重点。
(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针对资金和场地不足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乡镇丰富的自然资源。运用乡镇现有的自然材料创设区域环境,开展区域活动,让幼儿通过真实体验获得发展。
1.户外活动区域创设。大自然是幼儿取之不尽的游戏资源,科学利用乡镇的自然条件,可以创设促进幼儿身心特点发展的区域环境。如:某乡镇幼儿园在园外开辟了大片种植区。分区种植农作物、蔬菜和花卉等。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进行“播种、除草、浇水、观察、记录、收获”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认识农作物、蔬菜、花卉种类;也享受劳动的快乐,开阔了视野,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幼儿园还把此类活动归为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之一,真正体现“生活即教育”。
此外,还可建立家园饲养区。家长引导幼儿在家中饲养、观察,教师在园内引导幼儿记录总结,并开展“每日一谈”的活动。以此引起幼儿的浓厚兴趣,实现“家园共育”。
2.室内活动区域创设。乡镇幼儿园的室内区域环境创设的空白现状,主要源于室内场地限制。幼儿园可在室内设置“墙面区域”――利用装饰材料在墙面上分类划分出几个区域,布置相应游戏情景。同时,在室内设置游戏材料储存角,把各类游戏材料按区域种类作标注并分别装好,自由游戏时间再组织幼儿进行挑选,把材料拿到相应的区域墙面空间去游戏,或者搬到空旷的室外游戏。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水平
由于乡镇本身的条件有限,很多乡镇幼儿园面临专业教师十分紧缺的困境。同时,现任的幼儿园教师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学习,在教育教学技能较差。在问卷调查中,80%的园长认为,解决区域环境创设问题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教师技能培训”。笔者认为,教师技能培训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更新教育观念,还要有操作指导来引导教师内化吸收。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专家理论指导,辅以优秀教师的操作演示,并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园内的区域环境集体创设活动,才能真正让教师领会区域环境创设新理念,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加强园园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乡镇幼儿园的发展瓶颈很大程度上是内涵建设的困境,由于缺乏优秀师资,教师较少获得学习机会,笔者认为,加强园园交流,共同创建资源共享平台能最大程度实现资源优化,平衡各地优秀资源的分配。首先,乡镇幼儿园之间应加强交流,结盟并成立管理机构。将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定期开展各类交流学习活动。
1.优秀园开放参观。由管理机构组织开展优秀园开放活动,邀请各乡镇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参观该园的区域环境创设,由班级老师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座谈、讨论等活动交流环境创设的理念。
2.送“教”上门。园所之间可互派教师进园带班,在特派教师的引领下开展环境创设活动,教师亲身示范如何进行区域环境创设,帮助幼儿园创设环境,开拓教师的视野,给予她们创作灵感和欲望,也让更多的教师通过观摩获得学习机会。
3.创建资源共享平台,将各幼儿园的资源包括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统一归编,制作目录,所有乡镇幼儿园的教师都可凭证借阅,通过资料的流通发挥优秀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爱华.通过活动区游戏来实施《指南》.
[2]李季湄 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43.
[3]杨枫.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8.
[4]叶蔚青.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 2008,11:49-50.
[5]张晗. 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研究[J].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第2013 ,33 (12):14-16.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区域活动;应用
区域活动是一项符合幼儿发展特征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顺应幼儿园教学改革的体现,是幼儿园活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活动可以有效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促使幼儿在不断的自我探索中得到成长。当前,很多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时,由于对区域活动的理解不够深入,使得活动流于形式,不能达到真正启发幼儿、锻炼幼儿、提升幼儿的教学目的。所以,在幼儿园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积极思考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问题,从区域环境创设到区域活动开展途径进行积极探索,实现幼儿园育儿目的。笔者将分别从: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环境创设策略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应用,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本身就属于“隐性课程”,幼儿与教师作为环境创设者。据笔者研究,目前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大部分幼儿园对于环境的规划不够,仅仅是对教室区域进行创设,以此来营造有效的教学环境。因此在环境创设中缺乏精神文化的引导与激励。很多幼儿园对于活动室的投入力度相对较大,从而导致,“重形式、轻教育”倾向的出现,对于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缺乏认识。
再者,目前很多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通常观赏性相对较多,例如:科学室,有些幼儿园会引进许多科学器材,试图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但实际上,很少会有幼儿园会将这些科学器材供幼儿探索,主要是怕损坏的现象出现。并且,这些活动课程的设置通常是一周两节,或者更少,久而久之,幼儿园环境成为一种摆设。此外,环境创设中所用材料相对贫乏和单调,美观、豪华的现成材料用得多,自制材料用得少,而且自制材料显得简陋、粗糙,缺少教师对材料的再创造。
总之,目前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会对幼儿的发展造成阻碍,幼儿园教师应引起注意。
二.环境创设策略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应用
综上,笔者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诸多问题,为了营造良好的幼儿园教学环境,教师应将环境创设策略应用其中,以此激发幼儿兴趣、有效实施师生角色转换,另外,还应注重区域材料的投放,教师及时指导,从各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笔者将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充分遵循幼儿兴趣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中,幼儿园老师应该依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幼儿园教学目标等实际因素,对区域环境的种类进行确认和调整。通常,幼儿园的教学目标会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做出改变,所以,幼儿园教师所创设的区域活动环境及所投放的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兴趣特征,实现阶段性的育儿目的。同时,幼儿园教师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要注意每个孩子都有各不相同的智力结构及优势领域,所以教师应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在围绕一个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尽量多设置几个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材料,让幼儿能够在这种丰富多彩的区域环境中,得到学习和提高。当然,区域环境也要依据各区域特色加以布置,其主体的创设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二)有效实施角色转换
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通常扮演着引导幼儿,指挥幼儿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传统幼儿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对一切教学活动、课程安排进行设置,是幼儿的全权代表,因而致使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一直得不到体现。而区域活动中,活动创设与课程安排需要结合幼儿的动态发展、兴趣爱好、价值所在进行灵活调整,并非一成不变。因此,这种活动教学的灵活性很大,需要幼儿教师全面掌握幼儿的实际情况,并在教学引导中自然的完成角色转变,更好的开发幼儿、培养幼儿。如在区域主题活动中,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的实际活动情况、学习情况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在观察过程中决定是否对幼儿加以适当引导;在践性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幼儿自己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做一个引导者、观察者,让孩子去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困难。
(三)注重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区域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便是活动材料。因此,在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中,幼儿教师首先应该考虑材料的安全性与可操作性,对于旧材料的使用应该做好清洁工作,并在投放过程中考虑材料的层次结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要结合其发展差异进行不同的材料投放,并注意材料投放的适量性、启发性、引导性,以免重要材料投放不足使得区域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或因材料没有结合幼儿兴趣致使教学活动的主旨没有得到体现。区域活动的材料是幼儿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是幼儿学习的物质基础。《指南》在说明部分明确提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性差异,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上我们应该做到材料的多层性。什么样的材料就可引发什么样的活动,达到相应的目标。所以区域活动的材料一定要有层次性。材料的有效投放,关系着区域活动开展的成效,所以,在投放材料中幼儿教师要注意材料的探究性,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己动手、自己动脑,在多层次、多样性的材料中,得到兴趣的提高、脑力的开发和动手能力的锻炼,将区域活动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四)教师进行适时指导
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己探索时,幼儿教师要准确把握好介入时机,对幼儿活动提供适当的指导。若发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遇到困难或遭受失败,这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并加以适当的活动引导;若发现幼儿间有材料争抢、打斗等攻击行为,教师要立即予以制止进行直接干预;在区域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要让幼儿对活动材料进行整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都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活动的自主探究性。在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中,幼儿教师要对活动进行记录、反思,不断发现活动的价值所在,对不适当的地方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对幼儿进行个性化的评价,激励幼儿,使其在区域活动中完成与区域环境的互动,进一步促使幼儿得到智力、脑力、探索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幼儿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措施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总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始,应结合幼儿园教学改革目标,根据幼儿的实际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兴趣特征、智力特征等,对区域环境进行合理创建。同时,在活动材料的投放中,应该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启发性、层次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综合发展。要实现区域活动目标,还需要幼儿教师对活动宗旨进行深入思考,全身心的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当然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而且要能够掌握一定的区域活动理论知识。只有在活动创建中不断的思考、总结、改进,才能使区域活动开展更加的有效,以达到更好的幼儿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冷淇.浅谈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实践策略[J].学周刊,2014(02):198-199.
[2]庄宏玲.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1,05:70-72.
[3]李萌欣.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探究[J]. 亚太教育,2016,12:9.
1、贴近孩子生活的环境创设
孩子是幼儿园的主角。因此,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方面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孩子为中心,创设一个贴近孩子生活的,让孩子喜欢、孩子热爱的环境,这样才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情感,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促进孩子更好的学习。如:在区角里创设适宜孩子玩耍的“娃娃家”,“小小厨房”等。一次我走进大班教室,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在区角里认真的切树叶,便悄悄的走到他旁边轻轻的问:“你在做什么呢?”他仰着可爱的小脑袋,认真地说:“我在切猪菜”。我吃惊的问:“你会切猪菜?”“会呀,我天天都看见奶奶这样切,我想帮她切,但是她不给。”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好奇的心,和一种求知的欲望。看到别人做什么他也想模仿,想亲自去操作,但是大人们都以为孩子还小,这不会那也不会,而不经意给他们去碰,以至于一些孩子上了初中高中还不会洗碗、洗菜等现象。幼儿园的区角正是让孩子动手模仿,实际操作的好场所,可以任由他们模仿他们想模仿的角色,体验其中的乐趣。
2、贴近自然的环境创设
孩子都天生好动,爱吵,爱闹是他们的天性。而目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幼儿园布置大多是一个摸样:杂乱无章。走廊、墙面挂满各种不同的饰物,有教师作品,孩子作品,家长作品,有用的无用的,统统挂满,摆满整个活动室和走廊。室外却是光秃秃的,只有水泥铺就的操场,钢筋混泥土垒砌的高楼。这样的情景给本人的感觉就一个字:累!老师累,家长累,孩子也累。在这样久居的孩子性格能温和、安静吗?
农村幼儿园的孩子更喜欢动,更喜欢闹,本人认为创设一个安静的、舒适的、贴近自然的环境,以静的方式来治农村孩子闹的天性更为合适。每年都要有计划的做好绿化美化工作,多种树,多栽花,让孩子嗅着花草树木的灵气健康成长。把幼儿园创设成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有假山水池的一个幼儿园,这是何等优雅的环境,我想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应该是温和的。我国有名的南京市幼儿园,给每个走进幼儿园的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田园式的,诗一般的幼儿园。那里大树参天,回廊绿意,鲜花盛开,迎面扑来的是一阵阵花香,安静、优雅,处处充满诗意,没有幼儿园特有的吵闹和杂乱。身居这样环境生活学习的孩子性格应该是温和的、充满智慧,创新思维活跃的。
3、有知识体现的环境创设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充分利用室内外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幼儿的无意识学习的能力,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吸收知识,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如幼儿园墙面的创设主要以孩子的主题活动为主,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孩子可通过和家长的收集资料获取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获得这些的相关知识。除了课上的学习活动之外,环境对于学习内容的体现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对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创设专栏,供孩子们继续学习、总结梳理经验。
4、有孩子间和孩子与家长间互动的环境创设
在创设环境的时候,教师要注重环境的互动性。首先,孩子们在学习相关主题后,会有表达表现的欲望,他迫切的想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讲给他人听,因此,教师要尊重孩子的这一特点,帮助孩子创设一个表达表现的空间,让孩子们充分的发挥这种表现的潜能,帮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增加孩子的自信。其次,我们还要重视一点,就是让我们的家长知道幼儿园里给孩子们提供了哪些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实施与开展丰富了孩子的哪些经验与技能,家长可以通过教师主题墙和互动墙的环境创设,了解我们的教学进度和内容,回家后帮助孩子巩固知识、丰富经验,让孩子收获得更多。例如开设一个展示台,把孩子的作品及时展示在这里,另外开设“家园直通车”专栏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信息。
6、环境创设要突出简洁美
现在幼儿园呈现给大家的感觉就是花花绿绿,画的、吊的、贴的摆的,塞满每个角落。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学习的孩子,审美也会疲劳。本人认为环境创设应该讲究简洁。简洁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有计划的进行创设,把幼儿的作品作分期展示。把该处理的作品做简单的处理,因为不同作品的表现形式,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孩子的作品是简单、凌乱、单一又抽象的,因此在其他人欣赏的时候很不容易看出孩子的内在发展变化。因此,如何让大家感受到孩子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就得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让环境变得美观,有内涵,并且能够表现出孩子的韵味。这时只能通过边框的修饰或者小装饰的搭配来实现幼儿作品的美观。
另外在环境创设时所采用材料色彩的选择也应该讲究,要做到凌而不乱,主次分明。一次考察中,走进一个活动室,立即给人一种神精气爽的感觉,整个活动室采用了蓝、黄两个为主色调,桌子、柜子是蓝色的,墙上饰物的叶子是蓝的,期间配着星星点点的黄色小花,配以其它少许色彩。把活动室布置得很温馨、舒适。
时间:XX,11,13
地点:深圳宝安区机关幼儿园
人员:广二师国培a、b班全体成员
考察过程:
深圳的考察我们期待已久,天还没亮我们就早早的来到二师门口等车。一路兴奋,八点半左右来到目的地。
今天正赶上宝安区课改展示活动。教科培的领导先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区里教师培训方面的工作经验。他们的培训包括外修和内修两种。外修就是送教师到外地学习,每学期至少有十几个班,每次出去都有十几天的学习过程,回来后把信息和同伴交流共享。内修就是宝安区内的培训活动。他们的活动主要有七种类型:1、五段互动式培训;2、半日观摩集体教研;3、明师工作坊;4、特色讲座;5、网络互动式;6、教坛三人行;7、一课一席谈。重点介绍的是五段互动式培训。这种方式能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得到融合,让教师感受思想冲击力,形成自身的教育理念。第一段为主题讲座,依据《纲要》、《指南》的相关要求进行阐述,重点讲述其中一个类型即接下来第二段要进行课例展示的类型;第二段为课例实践,这个课例要求是原生态课,不经过试教的,展示时要借班上课,促使大家在第一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碰撞。第三段为辩课互动,这个过程是参与者论述观点进行辨证的的过程经过辨证对教育思想将有更高的提升;第四段为点评提升跳出活动向参会者明确提出本主题的具体要求,包括重申教学理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结合点评人自身学识和经验提出教育教学的具体要求参考借鉴意义的做法,;第五段为研修反思,要求参与者根据活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自己的反思和总结。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幼儿园的环境和区域的创设。这所幼儿园环境非常优美,坐落在小区里,有两个户外活动场地,能提供所有班级同时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的各个角落摆放着孩子们的运动器材,墙上还张贴着活动规则、各班级活动时间及场地安排表等,可见平日的工作室是严谨有序的。在我们参观和拍摄的同时还这么在我们周围专注的玩着,一点也不受我们的干扰,可见平日的工作室是严谨有序的。在活动室里,活动区的设置也是丰富多彩的,益智区、阅读区、娃娃家、美术区、构建区等,各区里琳琅满目的摆放着孩子们的活动材料,墙上张贴的、顶上悬挂着的都是着孩子们的活动成果,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整个环境给人温馨的感觉,体现着关爱和美感吸引着孩子们积极参与,做到让还这环境与幼儿有效的互动。
活动总结:
幼儿园首先是孩子的乐园,我们应该为孩子创设温馨的环境,创设有益于幼儿尝试、体验和学习的环境吸引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成功逐渐成长。尽管我们内地班级里孩子很多,我们也要克服困难,为孩子的游戏创设条件,把游戏还给孩子,把童年还给孩子。
教师是幼儿园活动的主要承担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着幼儿园的质量,培养优秀的教师非常重要。幼儿园应该重视教师的成长,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支持教师学习,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有人说一流的幼儿园在做环境,二流的幼儿园在培养教师你,三流的幼儿园在关注孩子,其实这三点工作是分不开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形成合力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主题墙 应用现状
现代课程理论表明:环境创设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隐性课程,是“无声教材”。而幼儿园主题墙作为环境创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富于装饰性、教育性等多重功效,既能对活动室起到装饰和美化的作用,又是教师教学的再现,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展示和记录,是师幼及幼幼之间信息与经验的交流窗口。
经查阅文献可知,国内外更关注托幼机构整体环境的研究,并未涉足主题墙的针对性研究,多数研究集中为经验总结,方法比较单一,也没有对现状和原因做深刻的调查和细致的分析,研究结果缺乏全面性,还有很多方面亟待改进和发展。
本文则在调查本地区幼儿园主题墙应用与创设的现状基础上,对幼儿园主题墙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重申了主题墙的价值,并提出了多层次的创设建议,希望为幼儿园主题墙利用率的提高及科学合理的创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本文将主题墙定义为蕴含教学主题的,与主题活动、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强调的是在装饰、欣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墙饰的教育功能,实现与幼儿的“对话”,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
二、主题墙的价值体现
马拉古奇说:“我们的学前学校的墙壁会说话,也有记录作用,利用墙壁的空间暂时或永久的展示幼儿及成人的生活。”而主题墙作为一种会说话的环境存在很大的教育价值。
(一)对于教师来说,它是教学内容的再现,是教师想法的再现,促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以寻求最理想的教学方式。
(二)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它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参与主题墙的创设一方面能够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判断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师幼、幼幼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幼儿在协作中增强团体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主题墙形象的内容与艺术的手段不仅向幼儿介绍了知识,还愉悦了幼儿的身心,使幼儿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在与之互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感知能力,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对于家长来说,它是家长了解幼儿园和幼儿的重要途径,能使家长了解到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了解到幼儿的学习过程及表现,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
总之,我们应该看到主题墙的价值,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创设与积极的应用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对教师、幼儿与家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现状分析
经过访谈和观察分析后得知,目前幼儿园主题墙的应用与创设存在以下问题:内容方面,主题墙的应用率并不高,墙面环境仍以装饰为主;墙面环境的更新频率比较低;教师为内容选择的主体,内容脱离幼儿,而且体现的年龄层次并不明显;内容涉及的五大领域也不全面。在展现形式方面,多为涂料、废旧材料、纸类绘制的卡通形象及幼儿绘画作品和照片,传统文化的选择与运用较少;颜色则以鲜亮为主,并未考虑其他因素;部分布置高度过高,致使幼儿最佳视觉区的内容单一。在组织形式方面,幼儿与家长的参与过少,教师仍为创设主体;幼儿对墙面环境的关注持续不长。在教师的认识及态度方面,对主题墙及其功能及目前创设中存在问题的认识比较片面。
(二)原因分析
墙面环境的创设是一项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的工作,一些幼儿园考虑到教学进度、经费及教师的精力,多在检查、评比时更换,评价的往往是墙面的美感及教师的制作技能,墙面环境过多地注重画面的美、造型的美,而考虑到幼儿好动的性格、有限的动手能力及家长有限的参与机会和时间,参与多限于资料和材料的收集及部分简易制作,内容的选择、墙面的布局及布置工作一般由教师完成,教师也就成了墙面环境的创设主体。教师充分创设的时间往往在假期幼儿离园之后,同时由于幼儿兴趣点和喜好的差异,为了减少争论和不必要的麻烦,墙面环境的内容一般由园长和教师决定,不会过多地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不会征求幼儿的意见。而且一些教师认为传统文化缺少童真、童趣,担心幼儿不感兴趣,形式上便选择了易于幼儿接受的、不同材料绘制的卡通形象,运用各种鲜艳的颜色吸引幼儿,使不同年龄班及班级之间的墙面环境过于雷同,无法体现班级特色,年龄层次也并不明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个方面,而由于班级墙面是有限的,又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教师往往过多地选择纯装饰性、卡通形象的墙面环境,致使艺术领域的展示过多,而理应渗透这五大领域的墙面环境便受到空间的限制,只能得到教师的侧重选择。
为了保持墙面环境的美观和持久,避免幼儿破坏,一些幼儿园将部分墙面环境布置过高,幼儿最佳视觉区的墙面环境内容过于单一,以幼儿绘画作品、照片为主,甚至有的幼儿园以有花纹的瓷片代替装饰。再者,一些教师自主创设的、脱离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墙面环境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喜爱,加之教师不进行讲解或者不结合教学,使幼儿无法理解墙面环境的内容和意义,减少与之互动的机会,致使幼儿的关注不会持续太久。
目前部分教师对主题墙各个方面理解的偏差,当然与教师本身的素质、专业水平及教龄有关,但最重要的则是实践方面的欠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只有在更多的创设及运用的实践中,才能加深对主题墙的认识和理解,发现问题并纠正偏差。而教师的实践,往往取决于幼儿园对环境教育及墙面环境创设的重视程度,取决于园长的素质、教育理念及管理思想和水平,而公立幼儿园由于制度的规范、师资素质的保证及国家资金的支持,在墙面环境的重视程度及创设质量方面,要比民办幼儿园好很多。但是目前还存在因家长不正确的人才观,迫使一些幼儿园将传授知识放在幼儿教育的第一位,教师虽然知道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墙面环境的教育功能,但无能为力。
四、对幼儿园主题墙应用与创设的建议
(一)内容方面
1.墙面环境的内容应突出教育性。可以与课程相结合,体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根据教学计划进行阶段性布置;也可以与活动衔接,像“骨架”一样把主题活动涉及的内容和流程展现出来。
2.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及发展需要。例如某一段时期幼儿间的交往出现了问题,我们就可以设置人际交往方面的主题引导幼儿。
3.内容要涉及五大领域。我们可以按五大领域合理划分墙面区域,将同一主题涉及的五个方面或不同主题下的不同内容进行对号入座,使教学目标更清晰、直观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4.要注重传统文化的选择。可作为装饰增光添彩,也可进行专门的主题活动,如古诗书法、京剧脸谱、剪纸、布艺、皮影等民间工艺,尤其是我们唐山本地的皮影戏,以此发挥艺术的感染力,陶冶幼儿的情操,萌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展现形式方面
1.动态调整,合理布局。主题墙的内容应根据课程内容、主题活动、幼儿兴趣需要和心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要跟随教育活动的进展进行动态化调整,教育活动开展到哪个阶段,墙面环境才应当相应创设到哪里,到所有教育活动结束时,一幅完整的主题墙才得以呈现。但为了使活动室的墙面时刻保持美观,可以选用涂料和贴纸进行固定的打底装饰,在此基础上不断添加、更换内容,但要注意墙面的布局不能太满太杂,而应适当留出空白,以免产生视觉疲劳。
2.选择适宜的高度、材料及颜色。每个班级分为上位墙和下位墙,上位墙由于比较高,应设置成展示墙,以欣赏为主。而1米2左右的下位墙属于幼儿的最佳视觉区域,应以互动墙为主。
在装饰材料方面,可选择各种涂料及废旧材料,但应注意环保。而对于下位墙,可以装饰皮革或人造革,使墙面更柔软,防止幼儿碰伤;也可镶贴易清洗、更换的瓷片和KT板。
在颜色方面,应考虑年龄层次和周围的环境。例如小班可以选择纯度高、色泽亮、对比明显的颜色进行装饰;同时,颜色的选择应注意与活动室内的家具、地面、窗帘等在色彩上协调一致,避免花哨、杂乱,给幼儿造成视觉上的不良刺激。
(三)组织形式方面
主题墙的创设仅仅依靠教师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我们应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家长为合作者的模式,充分发挥主题墙的教育功能,实现幼儿与环境间的良性互动。
1.幼儿为主体,教师去引导幼儿参与内容的选择、信息和材料的收集、制作工作、画面的布局及互动。但是对于托班、小班的幼儿来说,要考虑到他们年龄小、经验少、能力相对弱等情况,适当地让其参与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收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学习成果和作品的粘贴,跟随教师进行互动就好。而中班、大班的幼儿,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便可以将部分墙面留给幼儿,让幼儿做主导者,使主题墙顺应幼儿的发展,成为他们表达经验和想法的空间,实现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2.家长为合作者,可以提供主题墙内容的建议,帮助幼儿参与信息、资料的收集,在家长开放日或亲子活动中与幼儿一起进行制作。
(四)教育者方面
首先,应当规范教育人员的招聘、考核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
其次,要重视教育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环境教育的灌输,并且积极探索进行环境教育的各种方式。
再次,要积极向家长传授环境教育及主题墙的相关知识,并且引导家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身临其境地感受主题墙的魅力所在。
最后,要合理制定评估检查制度:是否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课程相关、主题活动或各种教育宣传主题);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是否渗透五大领域;高度的设置情况;材料、颜色的运用情况;幼儿与家长的参与情况;幼儿的互动情况;能否对幼儿产生积极的作用。通过正确的检查和反馈,不仅能提高主题墙的创设质量及教师的创设水平,而且能使主题墙真正为幼儿服务。
五、结语
环境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实在。主题墙丰富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是环境教育理念倡导下的大势所趋。本文根据访谈获得的信息,对唐山市幼儿园主题墙应用与创设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与对策。由于研究水平有限,本文对很多问题的分析还基于表面,提出的建议也有不足之处,但随着人们对环境教育及主题墙创设的重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会越来越全面和深刻,主题墙的应用与创设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德能.幼儿园环境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2]汝茵佳.幼儿园环境与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3]管倚.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及其教育功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策略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家庭独生子女的数量偏多,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幼儿在此阶段的认识能力及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对于此种特点,幼儿园教育就要着重体现出游戏化,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到知识。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意义
活泼好动是幼儿此阶段发展的特性,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从幼儿的特性出发。游戏作为幼儿的天性,课程无非是达到幼儿受教育的方法,从表面上看二者并不存在联系,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上来看,游戏反而会影响到学习的进度。在幼儿园教育中,无论何种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引导及教育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深层意义来说,课程与游戏相结合能够充分体现出幼儿教育主体的地位,能够使幼儿自己进行选择及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主体情绪的表达及释放,并且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习到幼儿应该掌握的知识。故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将幼儿自身发展作为中心内容,使幼儿自愿接受教育,能够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升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为幼儿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
二、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建设具体实施方案
教育的载体就是课程,课程游戏化建设与幼儿成长特性高度适应,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使幼儿能够在亲身体验中更好的掌握到知识,为此,课程游戏化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游戏化理念。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建设需对教育理念加以明确,树立正确的认识,并c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体现到幼儿园管理与建设中的各个角落。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管理,将全新幼儿教育理念引入到课程设置中,不断提升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质量。
(二)游戏化课程环境的创设。要想建设好课程游戏化,环境创设是重要因素,幼儿园需要根据课程的调整而对环境进行不断的改变,从明显环境到隐匿环境皆需如此。幼儿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环境互动,环境创设需提供给幼儿多种选择,同时还要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玩具及器材,使幼儿更容易被吸引,并注意这些设施的安全性。具体而言,游戏化课程环境建设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围绕课程内容进行环境的创设。根据幼儿兴趣与需求、课程目标及内容进行环境创设;第二,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参与到环境创设之中。新阶段的环境创设大部分是由幼儿教师完成,没有出发体现出幼儿的意识,故此需从儿童需求出发,使其参与其中,体现其个性,方可更好的融入到环境之中;第三,动态环境的创设。环境创设要随课程内容而改变,随时进行调整,使幼儿能够时刻充满新鲜感[2]。
(三)游戏化活动区域的建设。游戏化活动区域的建设需将幼儿的想法与感受作为出发点,这会尽可能的引起幼儿的关注,并将游戏活动中的获得的经验应用到生活之中,提升幼儿生活上的各项能力。活动区域建设要充分体现出合理性,数量过多或是过少都会影响幼儿游戏的积极性,而且活动区域的设置也要恰当,如果设置不当,会产生相反的效果[3]。例如有的幼儿园为了节省空间,在走廊入口设立图书角,颜色及造型都能够吸引幼儿注意,而且选择了适合幼儿的读物,但进入走廊后就是幼儿活动区域,使幼儿无法专注于图书,这样的活动区域设置就欠缺合理性,所以,需要引以为戒。
(四)课程游戏化建设需提升教师能力。幼儿课程游戏化主要实施者就是教师,故此,幼儿教师的能力对于课程游戏化程度的影响尤为重要。提升幼儿教师的能力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定期组织幼儿教师游戏理论学习,使幼儿教师能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第二,对游戏化教学的内容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对游戏内容加以改进,选择更适合教学的游戏;第三,提升幼儿教师的洞察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进行观察,在适当的时候传授给幼儿相应的知识,这就需要自身具有较高的洞察能力。游戏的宗旨在于如何正确的引导幼儿,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出自身作用,可利用社会实践课程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发现生活之中美。如幼儿园可随季节变化组织相应的活动,像是采摘节、植树节、万圣节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能够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亲子关系建立,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使幼儿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建设,是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的教育方法,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建设之一。现代社会发展更注重于幼儿教育工作,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是顺应时代及儿童发展的必经之路。课程游戏化可以满足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幼儿能够自主探索,突出其主体特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对经验及教训进行及时的总结,并作出正确的处理,唯有如此方能不断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丁月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 2015(12):64-66.
文化名人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所谓园本文化,是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领导、教职工,以发展幼儿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园本精神、园本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同时,园本文化也是园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幼儿园的历史、园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幼儿园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幼儿园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园本文化,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启迪幼儿心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园本文化是幼儿园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二、幼儿园环境文化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并提出:(1)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2)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3)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发展社会性。
因此,幼儿园教育离不开环境教育。孩子每天学习、生活在幼儿园里,耳濡目染地接受幼儿园的教育,他们的情感、态度、习惯、性格甚至能力,都受到幼儿园环境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必然要谈园本文化;谈幼儿园的发展,必然要研究环境对幼儿的作用。
三、南京一幼的环境文化
南京市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南京一幼”)是一所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教育文化积淀的教育办幼儿园,创立于1949年,是南京建园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教办全托兼日托幼儿园,是江苏省、南京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南京师范大学香港师资培训的主要基地,我们的教科研信息迅即,每年都有许多来自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专家来我园参观交流。南京一幼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国际社会生活的健康孩子,构建出蕴含“诗性智慧,游戏精神”课程理念的“三叶草”园本文化,并着力打造与此相应的环境文化。三叶草又被称为幸福草、幸运草,传说中找到有四瓣叶片的三叶草,就会得到幸福,是幸运的表现。因此,南京一幼的三叶草文化,真正的含义就是幸福教育,为了孩子终身幸福的教育。
南京一幼的课程文化特质可以用八个字总结:“诗性智慧,游戏精神”。诗性的智慧,蕴藏着对真、善、美的渴求;游戏的精神,弥散着生命、成长、创造的气息。南京一幼人追求的是:自然流淌的田园诗意、于无声处的教育诗意、别具一格的审美诗意、顺势而为的管理诗意。
因为我们追求清雅和恒久的视觉舒适感,所以南京一幼的环境文化可以概括为三个特质:清新韵雅、质朴亲切、鲜活广博。
我们追求别具一格的审美诗意、开放的空间、生命的驿动、细节的意趣。
幼儿园是首诗—
灵动的个性,
探究的乐趣,
美丽的心情,
一首用心感受的诗。我们渴望,
让纯真的诗意穿透孩子的童年生活,
让美丽的诗意穿透我们的教育生活,
让梦一样的诗意闪烁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
孩子们的一切,
我们的一切,
幼儿园的主要人际关系包括: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关系、教师和幼儿的关系、教师和家长的关系等。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幼儿园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要重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环境。在一所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构成了幼儿园主要人际关系的网络,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构建幼儿园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是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下是我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与体会,对幼儿园人际关系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关键词:
幼儿园;和谐;人际关系
1构建和谐的幼儿园环境
1.1创设快乐和谐、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1.1.1我园园舍整体设计具有科学化、儿童化特点,宽阔平整的塑胶场地,即科学又安全,展示出了幼儿园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理念。多功能的大型户外玩具、体育器材、家长、教师自制的户外玩具等丰富的设施,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幼儿园自然环境生机盎然,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幼儿阅览室、图书室、资料室,让师幼感受到了“最是书香能致远”的读书环境;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索室,激发着每一个幼儿科学探索的愿望。
1.1.2走廊文化富有特色。为了打造“快乐教育”“礼仪教育”“品格教育”等特色主题,幼儿园在走廊上张贴了“十个好习惯”“十个好品格”的内容,通过图形并茂的画面,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走廊上处处悬挂着名言警句及快乐教师格言,时时提醒着教师快乐工作。
1.1.3班级环境寓教于乐。幼儿园每个班级都会根据课程实施的主题、班级的文化及特色,进行班级环境创设。班级里各区角设置合理、材料丰富,为幼儿提供了游戏、学习的天地,促使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2创设温暖的精神环境,打造快乐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人,打造一支快乐的教师队伍,才能有效实施我们的快乐教育课程。为此我们每学期都会组织教师学习快乐教育理论,让老师们了解为什么要保持快乐,那是教育的需要,是孩子的需要,是自身的需要。同时让老师知道如何保持快乐积极向上的心态,知道和谐是快乐的基础,与单位和谐,与同事和谐,与家长和谐,与幼儿和谐。为了让老师们在工作中能时常保持快乐的状态,园长和老师们共同总结出了快乐教师的十个标准:如,每天经常保持微笑;批评带着幽默;讲课生动有趣;喜欢体育运动;愿意读书学习;凡事积极进取;有一点闲情雅致;有一大帮朋友;拥有一颗童心;了解孩子熟悉流行的事情。在园长的带领带动下,老师们积极调整心态,工作虽然很忙很苦,但也会开怀地去工作,欣然地去生活。幼儿教师承担着幼儿保育教育工作的重任,她们每天都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幼儿,每天都要处理许多繁琐的事务,劳心又劳力,非常之辛苦。幼儿园的管理者要真正关心教师,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育、教学、办公用品,努力提高教师的待遇,丰富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关注教师身心健康,让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也要理解领导的良苦用心,发挥自己的才能,主动做好工作。
2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2.1热爱幼儿,建立良好的教师与幼儿的关系
2.1.1教师应对幼儿表现出支持、重视、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这是建立师生间积极关系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社会的基本条件。教师要善于理解幼儿的各种情趣情感的需要,不对幼儿有偏见,公平的对待每位幼儿,教师要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不吝惜自己的笑容、不吝惜自己抚慰,让幼儿感觉到老师是喜欢自己的、信任自己的,这样幼儿就会有安全感、被接受的感觉,幼儿就会快乐、幸福,幼儿就会充分表现自己,好奇心、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大胆、活泼的性格就会慢慢地培养起来。
2.1.2教师应当以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幼儿。善于疏通而不是压制,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而不是以教师的权威去要求幼儿。这种自由而不放纵、指导而不支配的民主的教养微笑式服务能使幼儿感觉到被尊重和鼓励。这样能使幼儿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幼儿的大胆、主动、自信活泼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同时,地幼儿的自我接纳、自我表现控制能力的发展都会有促进。
2.1.3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时,要尽量采用适宜的身体语言。如:微笑、点头、注视、肯定性手势、抚摸、轻拍脑袋、等等。在师生交往中应尽量采用这些“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这些方式表达了老师对幼儿的关心、接纳、、鼓励等。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最好保持这种较近的距离并保持视线的接触。恰当的眼神、表情的使用也能使幼儿对教师的情绪状态和对自己行为的反馈有更明确更深刻的体会。有些教师一见到孩子,就把脸绷起来,非常严肃的背着手,把孩子吓得大气也不敢出,这样的氛围怎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何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呢?我认为,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应该用微笑在晨风中迎接每一个孩子,这会在他们的心中洒下缕缕阳光和阵阵春风,一天的生活也将在温馨、亲切的氛围中开始。当教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会让哭闹的孩子安静,会让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更会让孩子在生动活泼中走进知识的殿堂。课间休息时,教师用真诚的笑容与孩子交谈,会拉进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孩子的胆怯心理。离园时教师用真诚的微笑目送每一个孩子离去,留给孩子的将是数不尽的依恋和不舍。微笑是教师与孩子沟通情感的桥梁,幼儿园教师要用自信、轻松、真诚的微笑让孩子动起来、乐起来,在微笑中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打开心扉、消除自卑,用微笑让孩子感受灿烂的阳光,让他们每一天都快乐健康地成长。
2.2幼儿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之间的活动,正确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神身心愉快地、健康地发展。同龄幼儿不仅有普遍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也有特殊的个体特征。幼儿教师不仅要在集体的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普遍的发展,而且要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自由结伴,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思想交流,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交际能力、合作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动作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在游戏中幼儿能够相互学习,共促发展。
3结语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合作;区域活动
1引言
虽然近年来家园合作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调查显示,大部分幼儿教师并不知道主动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并未起到明显的作用,幼儿园也并未形成利用家长资源的有效规则和方式等,一些幼儿园虽然能够开展与家长有关的活动,但是缺乏规模和规律性。鉴于家长资源对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影响,切实落实家园合作是目前幼儿教师必须重视的课题。
2激发家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
如果家长能够参与到区域活动建设中,作用自不必说,但是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对于教师来说较为困难。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活动发过程中,一些家长对自己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认为自己将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幼儿园就要承担一切教育责任,诚然,幼儿园和教师需要对幼儿的教育活动负责,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家长面对教师的建议,会以工作繁忙等理由推脱,并且由于家长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在面对教师的提议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给予充分的理解,通过更加平和的方式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并寻找办法,例如抓住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让家长了解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自己在家园合作教育中的地位,对于提高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重要意义。
3让家长充分了解区域创设
调动家长的参与兴趣后,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家长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幼儿发展,要让家长了解区域环境和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要向家长明确区域创设的目标,例如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采用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代替原有的口头讲解形式来让家长了解情境创设的意义和内容,引导家长带领幼儿与区域环境产生互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第二,幼儿园教师要齐心协力,引导家长参与到区域活动设计工作中来,例如某个班想要创设环保活动区,在建设区域之前,教师先让家长了解了环保活动区的性质和功能,鼓罴页の区域活动创设出谋划策。
4为家长创造感受区域活动的机会
为了加强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联系,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建立了家长委员会,而家长委员会起到了家园联系的纽带、桥梁的作用,委员会能够进行幼儿园和家庭信息的双向传递,将幼儿园和家庭资源充分整合起来,为提高幼儿教育水平添砖加瓦。家长委员会要及时或者定期向家长展示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取得的成绩,介绍开展区域活动的意义和目的,通过家长委员会进行扩散和宣传,并及时了解家长参与区域活动后的感受和想法,为后续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随着幼儿园逐渐开放,在开放日中,幼儿园可以向家长展示幼儿区域活动,让家长走进活动区域,感受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引导家长针对性的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的注意力、主动性和积极性等,让家长能够通过不同的角度了解幼儿,认识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5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
通过创设环境来让家长感受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将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结合起来,也是让家长了解区域活动的一种途径。幼儿的发展是在有外界环境的交互中实现的,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展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作品,这样既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又让家长了解了幼儿区域活动的具体内容。有的幼儿园还充分利用楼梯、花园、走廊等公共空间创设环境,展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完成的作品,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让家长欣赏了不同班级的区域活动作品,家长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区域活动给幼儿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6通过多种形式利用家长资源
第一,可以利用家长资源搜集区域活动所需的物质材料。对于区域活动来说,要顺利开展,其基础就是区域活动材料,为了节省成本,为幼儿树立节约的榜样,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废旧材料再利用的方式开展区域活动,但是有时需要的材料一时找不到,导致区域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或者效果不佳,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教师在活动区域设置了材料回收区,让家长和幼儿将日常生活中收集到的纸制品、塑料制品等资源定期汇集到回收区,供教师和幼儿制作活动材料。家长的资源较为丰富,基本上能够满足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需求。
第二,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助教,由于设置材料回收区的形式仍然较为被动,因此教师可以在向家长提出建议的同时,引导家长主动提供一些材料,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7结束语
综上,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家长资源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对区域活动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恰当的引导,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通过家园合作来共同促进区域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楼丹.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学问,2012,(11):58.
[2]吴慧芬.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