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讨论活动发言稿

大讨论活动发言稿

时间:2023-01-19 05:55: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讨论活动发言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讨论活动发言稿

第1篇

文章标题:机关效能建设讨论发言稿

开展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富裕文明和谐广西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自己深深地认识到,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便民利民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它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系到实施“十一五”规划,夯实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上水平的基础;关系到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我区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关系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我们国资委作为一个新设立的政府直属特设机构,工作极具探索性、挑战性和风险性。要履行好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就必须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干部作风与行政效能密切相关,干部作风直接影响行政效能,行政效能折射出干部作风。作为国资委机关一名工作人员,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体现着国资委的形象。自治区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是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同时也是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好契机,因此自己在这次活动中要努力做好三点: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投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首先要搞好思想认识的提高。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既是第一阶段要达到的要求,也直接关系到后三个阶段的顺利开展。而学习是思想认识到位的前提。因此,自己要认真按照国资委的实施方案和学习安排认真学习中央、自治区重要文件、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有关材料,积极参加专题大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充分认识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制意识,克服妨碍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错误观念,把思想统一到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决策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激发参与热情,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政治热情,主动投入到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活动中去。

二、认真查摆,深刻剖析,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尹主任在动员会上指出:我委成立以来,始终把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为国资监管工作高起点开局、高效率运转、高水平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委机关在干部作风、行政效能方面仍然存在如:工作不够主动,激情不够,审核把关不严,要求不高;缺乏大局意识,考虑问题以部门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创新意识不够,不注重学习和思考,不注重通过调研熟悉情况和业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接待基层和企业来的同志,态度不耐烦、不热情的现象仍有发生;极个别人纪律松弛,迟到早退,有事不请假等五个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自己一定根据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影响和妨碍作风建设和行政效能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查找自身和部门的突出问题并认真进行剖析,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三、认真整改,转变作风,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认识到位是行动到位的前提,行动到位是取得实效的关键。在查摆问题,深刻剖析的基础上,一定认真思考,寻找对策,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首先解决什么问题的态度,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努力通过整改,使自己的公仆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务实意识得到增强,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得到提高。

《机关效能建设讨论发言稿》来源于,欢迎阅读机关效能建设讨论发言稿。

第2篇

一、准备动员和学习培训

成立了以中心主任、总编辑、支委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教育宣传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六人领导小组,以中心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于*月*日下午正式启动教育宣传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确定并围绕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委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舆论宣传这两个方面,制定了6个整体性方案:教育宣传中心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学习调研阶段方案、宣传方案、调研蹲点调研方案、为民办实事方案和《*教育》宣传报道方案;建立了4项学习制度:中心领导小组学习制度、党支部集体学习制度、党小组学习制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学习制度。

正式召开了7次领导班子和支委会议;以领学主讲制组织了6次集体学习,普通党员集中学习达22学时。

二、深入调研和为民办实事

由中心主任作为责任人,围绕“教育宣传如何更好地为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加速*奋力崛起服务”的主课题,以全省各市、县(区)为普遍调研对象,以六安市及所辖县区为蹲点调研对象,采取蹲点调研与专题调研、集中调研与分散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跟踪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调研活动。向全省各市县区和调研、蹲点调研对象发放调查问卷325份,回收151份;集中调研17次,其中蹲点调研4次。

11月20日—22日赴松潘,深入到我省支教老师所在的每一所学校,采访慰问了所有支教老师,并集中召开了座谈会。

本着“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宣传中心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培育作用、激励作用、推动作用,确定并开展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单位为有关农村地区奋发向上的薄弱学校捐赠“爱心书屋”和职工捐资奖助品学兼优贫困学子,活动时间初步定为1年。第一批选择六安市裕安区华祖初中作为定点捐助对象,精选了语言工具书、中国古典名著、世界文学名著、新课程教与学辅导、科普佳作等各类图书700多册(套),价值15556.90元;15名党员、2名预备党员等38名全体职工个人捐款总计15600元;12月2日正式实施了捐赠活动。该项目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适当在全省选点推开。

通过调研和为民办实事的实践,形成推进教育宣传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机制制度思路举措与调研报告。

三、精心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

11月27日—12月4日,集中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了扎实成效。

其特点:一是较早启动,周密安排,在时间上保证大讨论的成效。其间召开领导小组会议2次,学习讨论2次,所有人员还都认真进行了自学、个别讨论和精心准备讨论发言稿。二是精心组织,突出主题,在内容上保证了大讨论的成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委厅及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紧扣“用敢为人先的精气神、创科学发展新业绩”的主题,围绕“转什么观念、破什么束缚、创什么机制、立什么举措、办什么实事”,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结合20*年工作和今后工作思路、工作安排,就教育科学发展、教育新闻宣传、教育期刊工作和切实转变转念、找准发展难题、理清发展思路等,认真思考,深刻剖析,建言献策。三是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在人员上保证了大讨论的成效。整个讨论活动参与人员不仅是全体党员,而且还扩大到全体职工,尤其是中心和各部门有关负责人。四是对接媒介,搭建平台,在宣传上保证了大讨论的成效。实时浏览追踪人民网、中安在线、《*日报》以及*教育网、委厅《简报》、论坛等各种媒介,密切与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教育网、委厅《简报》等方面的联系,加强*教育宣传网、《*教育》的相关工作,及时登载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第十指导检查组和委厅有关精神,做好信息报送与宣传报道工作。

大讨论涉及以下内容和课题:一是用科学的态度、历史的眼光、理性的思维探寻和剖析教育的过程、现象和问题,广开言路,深刻思考,深入讨论;二是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将教育宣传工作全面推进到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三是本着建言献策的目的,以开诚布公的态度,探究了对委厅进一步推进教育宣传事业发展和教育宣传中心建设的有关建议。

四、大力做好舆论宣传和信息工作

把舆论宣传和信息工作本身视作为教育宣传中心的学习实践,充分运用自身宣传媒体,对接中央、省以及委厅各种媒介,切实搞好委厅及本中心学习实践活动的舆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教育》开辟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自11月号开始重点报道;*教育宣传网与委厅活动同步,开辟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并在《教育要闻》、《特别报道》、《工作动态》等板块,分中央精神和中央大型主流媒体的有关宣传报道、省委精神和省大型主流媒体的有关宣传报道、委厅精神和*教育网的有关宣传报道等几方面,组织了*0多篇宣传报道。

向委厅上报了20多份文件和宣传信息材料,6篇(次)被*教育网及其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委厅《简报》刊发。

《*教育》还将根据委厅的安排,有选择性地发表处级干部心得体会与交流讨论文章,并将组织编辑出版委厅(含委厅领导、各支部、有关处室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辑。

五、一手抓学习实践,一手抓日常工作

把学习实践活动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把各项工作结合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做到学习实践与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第3篇

2014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规划管理局坚持“改革创新破难题,砥砺奋进攻重点”总体要求和“三区一城”发展目标,按照县委“五个突破、四个着力”部署和“快、好、严”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规划突出体系和水平,管理注重精细和效益,队伍提升素质和能力,加快构建规划体系,维护规划刚性权威,引领促进城乡建设。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始终牢牢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认真抓好前期筹备。成立了教育实践活动领导机构,落实了阵地、人员和工作经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召开好动员大会,营造出浓厚的氛围。二是有序开展学习教育。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3次、干部职工集中学习6次、党组书记上党课1次,专题讨论5次,组织职工参观烈士陵园、群众工作陈列馆1次、参观石牛广场1次、开展法制培训1次、邀请县纪委领导进行警示教育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次、观看“焦裕禄”典型事迹1次,干部职工撰写心得体会33篇、专题讨论发言稿80余篇,人均完成学习笔记1万字左右,印发、上报简报2期,县门户网站采用18期,日报刊发2期。三是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局党组采取“干部下访、问卷查访、座谈面访、交心约访”等形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对我局领导班子和个人在“”方面存在问题的意见建议,找准找实领导班子和个人在“”方面存在的问题。四是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建立整改台帐,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局党组班子进行改进作风公开承诺,领导班子成员“约法三章”,局“三公”经费情况及局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等事项全部在党务公开栏予以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五是扎实开展走基层活动。解决企业实际困难6件,化解群众诉求4件,到联系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2次,为困难群众送去了3000元慰问金和价值1万余元的大米、菜油和春耕物质。六是认真撰写好对照检查材料。组织干部职工进行“”表现大讨论,梳理形成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表现材料;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领导班子及成员严格按照要求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并报县委实践办审核,为下一步召开民主生活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快规划编制,构建规划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宜居宜业,充分满足人的需要和发展,推进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坚持塑造特色,绿色发展,培育城市文化,保护山水生态,新区展示品质,旧城完善功能,防止建设同质化,坚持协调统一,各项规划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建设必须符合规划要求,防止建设盲目无序。待上县规委会审议;工业园区控规正在进行方案深化设计。完成综合交通规划、消防规划、给排水规划和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规划;电力规划、燃气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城”核心区风貌规划及片区修建详规有序推进。

三、加强规划管理,提升建设品质

(一)健全制度,理顺规划管理机制。印发了《重大审批事项(业务部分)审批职权和程序规定》,修编了《县城市管理技术导则》、《县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批流程》、《用地红线图和规划条件书核定流程》、《行政审批事项工作流程》等程序流程,进一步优化了办事流程和缩短了行政审批时限,严格依法依规实施行政权力。建立重大项目和公共服务事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加快推进城镇建设。

(二)严把“五关”,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严格执行《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严把红线和规划条件核定、建筑方案审批、规划许可、定桩验线、规划核实关,杜绝违反规划审批项目,杜绝违反规划条件增大密度、增大容量和降低公共公用设施标准,杜绝施工图设计“走样变调”。2014年上半年共组织2次县规委会,审议规划12个。核发项目选址意见32宗用地913亩;用地规划许可36宗49.7万平方米;核定建设项目用地红线63宗,规划条件60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31.64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85.09万平方米;召开专家组会议9次,审查项目建筑设计方案11件,规划总用地面积24.9万平方米;工程规划许可414建228.3万平方米,其中城区32件194.2万平方米,乡镇382件34.1万平方米,行政审批违规、错案为零。

(三)治理“三违”,保障规划有效实施。深入开展“三违”治理行动,加强规划监察常态巡查,对违法建设实行露头就打,重罚强拆,坚决维护规划刚性。半年来,除诺水河镇、涪阳镇、铁佛镇外的45个乡镇,共清理违法建设1281宗114万平方米,其中,经认定为“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1270宗110.5万平方米,经认定为“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11宗3.5万平方米。我局直接查办的典型案件29宗,已结案24宗,其中:处罚款18宗,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罚款165.9万元;作出拆除决定5宗,建筑面积3755.92平方米,已拆除3宗、面积320平方米,移交1宗。

四、狠抓维稳,促进社会和谐

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始终把开发项目遗留问题衍生的拆迁、还房、合同等矛盾纠纷,项目建设涉及的采光、通风、土地等相邻关系矛盾纠纷以及违法建设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作为重点,坚持依法依规、事要解决,采取主动约谈讲解政策,召开会议引导沟通的办法,集中化解。上半年受理事项21件,办结率100%,化解率100%,进京到省为零,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和非正常上访明显下降,管理效果初步显现。

第4篇

40岁那年,她开始校长生涯。从河南省厅属学校,到北京的民办学校,再到公办学校―― 她的十年校长之路,正被很多人研究效仿。

如今,刚刚履新中关村三小校长的刘可钦,正在跨过自己从教的第30个年头。而她面前的这所学校,也正好校龄30年。“三十而立”―― 似乎这份意外的不谋而合,把她也带回了三十岁的年纪,看到的全是未来,兴致勃勃勾画的全是新的梦想、新的期待。

当然她也偶尔会回到过去,并在这个时候浅浅地告诉记者:“当老师与当校长所不同的,是后者需要更智慧地躲在幕后。”

把自己藏起来

“校长,打起来了!”话音未落,一位老师冲了进来。原来,因为小朋友A打了同班同学,被打同学的家长一怒之下便在教室门口揍了一顿小A,就此引发了双方家长的“混战”。

这是一个每天都会有无数未知在等待着自己的地方。当刘可钦出现在“案发现场”的时候,“战斗”已经有了新的格局:全班同学都加入到对被打同学的声援当中,拒绝小A和他的家长跨进教室半步。

对刘可钦而言,小A不是一个陌生的孩子。“这个孩子有一些攻击倾向。他的班主任为他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这位班主任常常和小A一起,陪他吃饭,教他游泳,甚至会带他回家住――她努力地想通过情感的灌注来改变他。可是,小A的表现却如同石头一样,没有丝毫变化。

此刻,小A变成了“过街老鼠”,连老师们都说,班主任已经尽力了,既然所有孩子都不 接受,那就给他换一个学校吧。

刘可钦在人群中思考一个问题:孩子换了学校,如果换得不好呢?即使换好了,这儿留给他的,也是一个失败的印象――一个学校不接纳他的印象。“我觉得对不起这孩子。”

刘可钦和小A聊天,“我突然发现,他对另一位老师很信赖,在那位老师的课上,他不闹。”她找到这位老师请教,结果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盲点:“孩子的性格特点,会被班主任有意识地放大,比如他做得稍稍可以的时候,班主任就开始表扬他,这样反而让孩子不好意思,孩子会想‘我还是不要这样好了’,反倒不敢再往前,就缩回去了。”

谁会想到鼓励却让一个孩子退缩!刘可钦明白了,正是因为班主任在孩子身上付出得太多,当没有获得相应的反馈时,就不能再从容地面对,而这样的不从容,就反应在对孩子成长规律的火候把握上。

问题原来是在班主任身上。那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小A安排到那位老师的班上。可接下来,刘可钦却变得异常小心起来。

“换班由我来提出好吗?我提出,那就是行政命令,这位班主任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何况她在孩子身上付出了这么多,挫败感会更强烈。由那位老师去说吗?那位老师势必也会为难――这样不是让她来告诉大家‘我的同伴不行’吗?”

这是一个考验校长智慧的时刻。

刘可钦先小范围地找来几位老师交流,她说:“不管这次换班最后能不能留下孩子,至少我们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努力,在尽可能创造条件,可问题是:怎样操作才能让老师不难过,孩子也受益?”几位老师很认可这样的想法,最后提议,校长不要下命令,试试由年级组长来“协商”。

最后的结果是,小A的班主任高高兴兴地把孩子送到了另一个班“借读”,两位班主任甚至为此结成对子,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关注”中总结反思。

后来,这个案例就被发展成“小留学生制度”:如果孩子在班上表现不好的时候,可以给他换个班――如此,便把教室之间的墙壁打开了。

再后来“小留学生制度”被老师们再一次延伸发展:假如一班的孩子发言积极却少了些严谨,二班的孩子规矩懂事却缺了点活泼,那么两个班的老师就可以互派一些学生“留学”考察,每个孩子“留学”一个月回来后将做一个专题报告。“校长需要关注的,就是那些差生,不要让他们在‘留学’过程中感觉被遗弃,所以我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提醒老师,每一次派孩子走,不要派同类的孩子,以免孩子之间分群、贴标签,一定要让所谓不好的孩子能够与好孩子为伍。”

这个案例,出现在学校许多位老师的教育手记里。但记者发现,在这些记录中,刘可钦从来没有成为主角,都只是淡淡地站在远处。

讲台前与教室后

刘可钦说,我梦想的是当一位女企业家,或者女军人,“那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可以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地做事情”。谁料她最后进入的,却是这个最需要小心翼翼、最需要慢下来的教育领域。

1981年,刘可钦未出师范大门,就被自己的母校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的校长点名要走。和80年代其他老师一样,她也将提高分数作为教育的第一大目标。为此,她揣摩历届考试题目,钻研答题技巧,猜题押题,加班加点给学生补课。一年一年下来,课堂上的学生越来越安静,听话的学生越来越多,她改作业、批试卷用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到1990年,她教的班级数学课成绩优秀率达98%,54名学生有38名考上了一类重点中学,还有8名考上了其他重点学校――这一纪录在当地至今无人打破。

9年毕业班的辉煌成绩,让刘可钦成为了一位大有名气的教师。然而,当业务逐渐熟练,她却逐渐失落:教育就是面对每天重复的教学、教材、学生?

她隐隐不安,开始寻找传统逻辑之外的答案。

早在1981年,顾明远先生就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引发了教育界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大讨论。十年后,“要不要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怎样以学生为主体”、怎样把理论应用与实践并接受检验成为当务之急。

就这样,“名师”刘可钦被校长推向前台,任务是:与北师大的教授一同,开展系统的以发展小学生主体性为目标的教育实验。

刘可钦的事业河流,开始拐入一片完全不同的水域。

优秀教师不会上课了

“那时的口头禅是‘摸着石头过河’,可当时连石头在哪儿都不知道,就跟着下河了。”刘可钦的第一个挑战不是理念的建构,恰恰是她最拿手的课堂――“我不会上课了!”

原来一直熟练地教毕业班的刘可钦,一直被称为调控六年级大学生的“高手”,面对一年级六七岁的学生时,竟然不知所措。“我发现我的‘小孩儿话’竟如此贫乏,‘好,好啦,请安静,注意听老师说’,‘小手别动啦,抬起头来,眼睛望着老师’……”每堂课几乎都要停下来好几次,孩子们似乎不愿意听她讲课,刘可钦不得不靠“纪律”维持,但小不点对她的“指令”居然无动于衷,他们任意地闹着,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稍一严厉,他们又被吓得可怜巴巴地望着我,让我无话可说。”为了让孩子们感兴趣,刘可钦不时地给他们盖大苹果印章,发小红花,可日子一久,他们也就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欣喜。

“我曾经的美妙想法,就这样被现实冲得一塌糊涂。”一边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独特和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一边是课堂的一团糟。刘可钦开始想念从前“满堂灌”的规矩课堂了。

其实,刘可钦当初经历的,正是大多数经历课改的教师所要经历的,也是一位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

刘可钦真正起航,是从一节彻底失败的公开课开始的。“因为有专家听课,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来设计这节课,还把许多名家的精彩片段都搬来了,期望能得到专家的赏识。”

课堂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情境:20枝铅笔,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几枝?我给学生准备了很多学具,每个小组还发了一张统计表,让学生填写分的过程。但是我的话音未落,学生都在喊“分4枝”,我一听就慌神了,当时的教学案例都毫无例外地说要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分,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除法的意 义。下边的课怎么上?我赶快打断学生的思路,“别慌,咱们慢慢想,要认真地分析一下,谁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啊?”

课堂开始骚动,有的学生说:“老师,你这样分,太麻烦了。我一看就知道是4根。”还有的学生说:“我已经预习过了,我知道怎样来计算,因为4×5=20,所以20÷5=4。”我一时不知道怎样调整教学,而学具成了他们手中的玩具,以至于我让学生说说除法的一套“术语”时,他们交流的却是怎样用小棒拼成一个房子!

备课时更多的研究教材,却忽略了学生的知识背景;交流时更多的注重预设,却少了及时生成;思维上,更多的是模仿,却少了创造。刘可钦第一次对经典案例产生了质疑。一节前所未有的失败课堂,却成为了一节对教育深刻反思的价值课堂。

从“课堂”走向“人”

刘可钦开始重新学习当老师:什么时候该顺其自然,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何时介入,何时不用注意什么,也知道了有些时候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数学课开始变得精彩纷呈――统计全校学生的课余爱好,计算学校的师生比例,给自家的客厅画平面图,到银行调查存款利率……孩子们甚至开起了“数学研究会”,互相出题,解答疑难,举行讲座……

刘可钦说,她特爱模仿前苏联影片《乡村女教师》中的那句台词:我的名字叫瓦尔瓦拉・华西里耶夫娜。似乎那串长长的名字里,有着作为教师的某种美好。她想要找到那种美好。

当学生迟到时,刘可钦不会批评他,而是说:“你瞧,我们都在等你呢。”“我们都在为你担心呢。”检查学习效果时,刘可钦不会说:“不明白的请举手!”而是让“听明白的点点头”、“完成任务的笑一笑”。当昨天哪个孩子没来上学,今天来了,刘可钦会夸张地说:“嘿,你昨天怎么了?我们都想你呢!”

刘可钦说,教育里有一扇小小而奇妙的门,推开它,便满是阳光鲜花。

教育叙事一:“不,这是很妙的”

小飞,个字不高,对数学有着少有的痴迷。有一次,学过加法表之后,我让学生自己再创造一个与书上不一样的加法表。每个学生都结合自己的理解制造了一个自己的加法表,虽形态各异,但都能很好地把学过的加法算式整齐地罗列,看得出他们对这项作业很感兴趣。小飞高兴地拿来一个新的加法表给我看,他解释了半天,我才听懂这是一个加减合一的表,我怕别的学生看糊涂了,就小心地向他建议:“你能不能把它们分开写在两张纸上呢?”“不,这是很妙的。”他说着,就把它贴在了教室的玻璃上,一脸的自信自豪。

下课了,我看到在他的加法表前站了许多人在欣赏,小飞正详细地给同伴介绍他的加法表的功能。我凑过去,发现有的同学在提问,小飞在解释,问题还相当有深度。小飞得意地看了我一眼,我明白我的担心多余了,大家都能看懂小飞的有减法的加法表。在最后的评比活动中,小飞的加法表获得了“最佳创造奖”。

教育叙事二:“让他打队牌吧”

小兵是个特殊学生,由于先天的原因,他的动作极不协调,走路歪歪扭扭,磕磕碰碰,行走都有困难。他妈妈为难地对老师说:“给您添麻烦了,凡是集体活动都不要让他参加,免得拉班级的后腿。”就这样,课间活动时,小兵形单影只;体育课上,他呆坐在教室里;集体活动时,他纹丝不动。这个角落里的孩子,渴求的眼光却让人生疼。

机会终于来了,学校要举行广播操比赛,我决定让小兵参加比赛,小兵很兴奋地为比赛的事情忙碌着,表现了少有的热情。练习广播操时,小兵十分用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但是,由于身体的原因,他在队伍中显得很不和谐,他满头大汗,却总也跟不上节奏。大家成立了互助小组帮助他,但收效不大。同学们开始放弃了,只要小兵一出现在队伍中,其他同学开始不满。敏感的小兵意识到了什么,他开始逃避了。

我和同学们沟通,希望大家给小兵一个机会。他们说小兵会让我们班得倒数第一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位置,可小兵的位置在哪里呢?

“老师,让他打队牌吧,打队牌的学生不需要做操。”班上的孩子从我的焦虑中读出了小兵是不应该被放弃的伙伴,于是便开始想办法。当我们把想法告诉小兵时,小兵笑得那么开心。比赛那天,小兵举着队牌和大家一起笔直地站在队伍的最前列。虽然整个场上只有我们一个班有队牌,但小兵举得那样认真,他一动不动,小脸涨得通红。

从此以后,孤独的小兵没了,开朗的小兵活了。

爱学生,仅仅是笑脸相迎么?仅仅是不批评孩子么?仅仅是孩子头发脏了给他梳梳头么?“不是的。爱是尊重、信任、宽容、接纳。”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这时的刘可钦有了一种“高雅、睿智、亲和、自信的气质”。

刘可钦开始收获不一样的教育辉煌:每天到学校,孩子们都会老远就喊“刘老师”,有的男孩伸着双手跑过来,在她平伸的双手上一按,一跳,什么也不说,又兴高采烈地跑开了。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围着问这问那,小手在她身上抓来抓去,一天下来一身白衣裙布满了灰手印。“有一年,六年级学生毕业时,送我一件礼物,打开一看――啊,一条雪白的裙子!他们说,刘老师,我们在你身上留下的手印太多啦!”刘可钦回忆时,眼里满了幸福。

新校长的“歪理”

2001年,“幸福的刘可钦”迎来一纸调令,让她去一所新学校出任校长一职。

省优秀教师,全国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一等奖,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奖,全国模范教师……刘可钦正在教学的海洋里酣畅淋漓,甚至在各种教研中乐此不疲,让她此时放下正热情满满的教学第一现场,去顾全有关吃喝拉撒睡的“杂事”,她不乐意了。

“若一个人当老师当得还可以的时候,就应该让他去当校长;而如果他当老师当得很有感觉了,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让他去当老师――我自认为就是那种当得比较有感觉的老师,所以应该坚定不移地让我做老师。”这是刘可钦当时试图说服领导取消调令时的一套“歪理”,“但是当时领导跟我说:你呀,40岁以前想干的事情,40岁以后该干的事情。我顿时没话说了,乖乖去当校长了。”

用刘可钦的话说,她是带着对过去的无限怀念走向新学校的,似乎,那不是一次履新,而是一次重要的告别。

然而,十年后,当她一次又一次地走进新的学校,她知道,曾经那段当教师的经历,都是为后面的一路而预设。

从原点出发

2005年5月的一个夜晚,刘可钦写下这样一段话:“哲学家罗素曾说,人的一生应当像一条河流,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于狭窄的河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然后河道越来越宽阔了,水流越来越平稳了,浩浩荡荡、无拘无束地奔向永恒的大海。今天我已过四十不惑的年龄,希望自己也能像这条渐行渐宽的河,深沉平稳地流着,给别人,也给自己创造着幸福,不舍昼夜……”

而在此前三个月,她刚刚到任北京中关村四小校长一职。在这所创办仅两年的学校里,她的河流如愿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

拒绝“跑园”的校长

簇新的大楼,里面坐着28位老师和200多个学生。第一次站到这个校园里的刘可钦,有着和清洁员相同的感觉――太空了。

怎样开局?刘可钦望着在座的老师们。同事 们说,春天到了,之前两年的这个季节,都是校领导带头出去跑周边的幼儿园,向幼儿园介绍学校,目的是请幼儿园向家长们推荐中关村四小。

这是刘可钦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每到一所幼儿园,同事先向园长介绍这位新校长:刘可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特级教师……现中关村四小校长。刘可钦第一次发现自己的那一堆名誉与“敲门砖”之间竟有着如此直白的关系,“园长们都还比较客气地让我进了办公室”。

但走了几所幼儿园后,刘可钦不干了,“干部把该走的走完,把宣传资料发完,但我是不走了。”说完刘可钦就坐在办公室里不肯动了。

她发现,这所学校真正面对的,还有很多比走访幼儿园更重要的事情――

这所新建的学校,很多工作都处于从头起步的阶段: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教师的招聘与录用、基本教育教学设备的配备、基本教学常规的建立,都还需要花费较大功夫。

老师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人的价值取向、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不免受到原来学校文化的影响,作为同事却又缺乏共同的教育理念,自然谈不上团队教学优势。

家长群体的受教育水平普遍高于教师群体,家校关系要形成教育合力,还缺少有力的杠杆。

…………

刘可钦转身忙活上了。“真正的吸引力不在幼儿园,而在咱们,在我们的课程,在我们的教师,在我们的文化!”刘可钦开始动员,她要让这所学校生长出自己的力量。

第一朵火苗

这里急需的,是一种氛围,一种让这所学校“不空”的氛围。心里不空了,眼里也就自然不空了。

怎么入手?那就让老师“动”起来。一线教师的“动”,一定是源自对现场的研究。于是二十多位老师开始了陌生的“研究”。

当真的进入研究,老师们发现,不做研究时,到处都是问题,但真要研究时,选择和确定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却并不容易。比如“开放课堂”研究小组,7位老师坐下来讨论做什么时,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大家连“开放课堂”究竟是什么也说不清楚。老师分头查阅大量理论书籍,试图找到一个“完整、准确、科学”的定义,想看一看“别人怎么做”,结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最后发现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只好另辟蹊径,先把定义放一下,“在课堂中摸索一段时间”,允许“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的切入点”,先“通过实践摸索”,在实践过程中“定期交流”。

可老师们很快又碰壁了:教学中的问题太多了,什么时候是个完?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有些问题根本不算课题,这样研究下去没有价值。还有的老师认为,研究问题不如写论文来得快。

刘可钦发现,另一个问题也开始突显:这里,没有区、市级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数量原本不多的老师每天见面,每周交流,碰撞的火花很快就日渐零落了。

刘可钦的“河流”猛烈地摔向“巨石”。而每一次撞击后,河水就会顺势通向下一段河道。

新的“河道”不久便出现了。曾参与第八次课改前期工作的康长运博士从加拿大访问中途回国,与刘可钦谈及发起一个“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国际合作项目的设想,这与她不谋而合。在康长运的邀请下,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也加入其间。于是,国外、内蒙东胜区、中关村四小,一个上千人的“学习共同体”就诞生了。

这下,28位教师震撼了:一到交流时间,一千多人同时在线,任何有价值的问题都能激起巨大涟漪,还动不动就跟专家对话上了。

哗然,老师们的激情顿时如同拧开的水龙头般奔涌而出。

“不上档次”的“策略库”

这是一次老师自发组织的讨论会。

A老师满面愁容地提出:学生凝聚力不强,小组内没有集体观念,还是各自为阵,到底怎么办?B老师这时说:我班上好像没有这种情况。这时,几位老师异口同声地追问:你用了什么办法?哪知B老师突然茫然了:我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方法呀!大家顿时面面相觑。

曾经走过的课堂经历,让刘可钦明白眼前的一切:深埋在课堂里的财富,常常被老师们自己所忽略。是将曾经自己积累的财富直接亮出来,还是让老师们挽起袖子从头挖掘?但刘可钦明白,发现精彩的过程,对于唤醒教师的意义。“那就从开头讲讲你是怎样组织小组的吧。”刘可钦悄悄绕到教师的“后面”。A老师便开始从小组创设讲起。慢慢地,在同伴的启发下,B老师决定采用以下策略:

分组后,各组成员商量为小组起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别致的组名;

各组推选组长,在组长带领下,制定本组公约;

各组规划自己的目标,并商定本组口号;

组织各组将自己的组名、公约、目标、口号、组员名单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于墙壁上;

…………

接着,大家也将C老师的一条方法加入进去:

在评价的时候,尽量指向小组,而不指向个人。改评选“优秀个人”为评选“优秀小组”,“优秀小组”成员都是“优秀个人”。

老师们的思路打开来了,同伴之间相互质疑、启发、学习,“哦,原来还可以这么做!”“噢,原来我这么做很有价值!”

研究讨论的氛围有了,但到底研究什么老师们一直都没有统一的方向。也许这是一个不错的抓手。刘可钦有了主意。

从自己的困惑说起。刘可钦先让老师们自由表达自己最切身的困扰,看其他老师有没有类似的问题,有什么具体的解决办法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如果都没有办法,那大家能不能想出办法。很快,老师们开始尝到甜头,比如:

课堂开放允许学生不举手就可以发言后,争抢回答问题局面失控:

不需要举手,但是发言者要站起来。

等发言者说完再站起来发言,不能打断别人。

发言避免撞车,如果撞车,礼让原则为:男生让女生;离黑板近的让较远的;发过言的让未发过言的……

这些与老师的教学生活十分贴近,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很快老师们都开始抢着表达,“对不发言或者语言霸权的学生怎么办”、“小组内研究没有深度怎么办”……围绕着这些问题,老师们开始自发进入讨论与研究。当一个一个问题接连解决的时候,一个“策略库”的雏形 开始生成,困扰老师们的“具体难题”与群策群力的解决方案逐渐积累起来。

过程中,老师们在提供解决方案时感受到价值感,在生成方法时体会到成功感,在实践成功时也满有了收获的快乐――这所学校开始不再“空”了。

但是,老师碰到什么问题研究什么问题,刘可钦意识到这仍然处于“问题――解决”式的被动研究局面,于是便悄悄地将策略研究渐渐向主题研究调整:教师个体的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教研活动时就请相关老师围绕自己研究的主题,介绍自己开发的系列策略研究,供大家参考、学习、对话、质疑和充实。于是,从“如何与家长交流策略研究”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研究”,从“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到“学生作业的检查策略研究”……各种主题式策略研究项目开始不断涌现和深入。

中关村四小老师们的能量,开始引起教育界的注意,一些教师来到这里“取经”,一些专家来到这里采集案例。一位采访者这样问刘可钦:“这样的研究课题在一些专家眼中属于‘小儿科’,是上不了档次的,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去研究?”刘可钦笑,说:“教育原本就是这样的。”

看不见的“长袖”

中关村四小开始发生某种化学反应。学生从200多人,变成500多人,再到800多人,1200多人。5年时间,曾经那座空得连清洁工都发愁的校园,已经再也装不下更多的学生了。

各地取经者不断出现在校园里,刘可钦总是说:“学校的发展,主要因为时间在向前,而学校本身在这段时间里是趋向成长的――我只不过恰好在这里而已。”

刘可钦说得对,也不对――翻找这所学校的精彩故事,刘可钦都不是主角。但在每一个精彩故事的背后,都有她如水墨背景般的身影。

管理叙事一:来来往往的人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个人专场演讲,演讲者是一位一年多以前离开学校的D老师。这次,他希望能重新回到这个团队。

一年多前他离开时,学校中层产生了分歧:一部分认为学校好不容易将他培养成骨干,不能就这么轻易地让他走了,而另一部分则认同刘可钦的看法,“任何一位老师,都不是学校的私有财产――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有了更好的前途,你会怎么建议?”这位“翅膀硬了”的D老师“很顺利”地走了。走之前,学校甚至帮他刻录光盘,记录他在四小的成绩。一年多后,他再次找到刘可钦时,刘可钦笑着说:“回来好呀,不过,你得经过一场考试,考试通过了,就可以回来。”D老师望着她,刘可钦继续说:“学校为你办一场个人专场演讲,你的考试是:如果最后观众的掌声超过了5分钟,你就可以回来。”

D老师慎重地站到讲台上,开始讲述在离开的这些日子里,他所经历的,他所感悟的,他所学习的……演讲的最后,所有人都被浸染了,忍不住鼓起掌来―― 掌声持续了十分钟之久。老师们说,这是听过的最精彩的演讲之一,而重新回来的D老师说,这是他一生最精彩的时刻之一。

而E老师从没有过这样的个人专场演讲,因为,她的专场是在有延庆的校长、老师到来的时候。到时,她便是学校的首席接待,从日程安排,到会议室督查。只因为,她来自延庆的一所学校。这是这所学校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一位从别的学校来到这里的老师,需要全权负责原来学校的到访。“你们原来的校长如果邀请我去,我一定去,回报他培养这么好的老师。因为你们,我们就成了‘亲戚’。”听上去,刘可钦的逻辑有些奇怪,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里有关人事的来来往往,便成了一件愉快而透明的事情。

管理叙事二:“校长好像也没做什么事情”

小青是一位积极上进、进步很快的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感觉良好。有一次来宾交流,他结合自身的体会谈了一些做法,从学校的组织运转到文化建设,从课堂研究到教师发展。最后有客人提问:你刚才讲的好像都是老师们自己主动做的一些事情,校长在管理中做了哪些工作呢?

小青老师摸摸头,“校长……好像也没……”说到这里,又卡住了,似乎要说“好像也没做什么事情”。站在一旁的访谈主持接着说:“哦,你的意思是说校长没做什么工作?”

小青老师连忙用手势制止:“不,我是想啊,其实校长也不用做什么。”

接着他说:真没看到校长具体做了什么,但我们能感受到进步的背后总是有她。比如,学校总有许多项目,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自愿组成小组开展工作,包括与来考察的老师交流讨论、上研讨课,也包括小型会议的组织、召开,小课题的研究等,学校每学期都有一次“我们作为研究者”的学术讲坛,让老师们站在讲台上分享自己的经验。每学年一次的“教学风格研讨月”,鼓励教师课堂上要上出自己的风格。

小青继续说:“往往这个时候,校长和其他领导,都会帮着我们整理发言稿,包括要用的ppt文稿,让我们体会一个普通的案例或故事,如何通过再思考,呈现在众人面前。噢,我们的体会是,在成长和成功背后,都会感受到来自校长的肯定和支持。”

一位老师的“每周一得”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些外校的领导发出这样的感慨:‘这里的老师真棒,把校长的活都干了,这校长也太好当了吧?’呵呵,好不好当只有我们自己人才知道。”

十年校长之路的历练,刘可钦说,校长的工作是“帮助成功”而不是“督促完成”,是“引导发展”而不是“强迫进步”,是“创造机会”并“提供支持”。而那段当教师的经历,会帮助她做得更加巧妙。

忽然间我懂了

中关村三小,这是刘可钦当校长后,经历的第四所学校。

每当课间六千多个孩子、近四百位教职员工黑压压地站满操场的时候,刘可钦的心总是紧张而又柔软。

在刚过去的那个学期,她说,她并没有出台什么举措,只是在与大家的共同工作中学习,“观察老师的工作方式、状态、心情、课堂,观察干部的工作方式……以便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正谈论的时候,刘可钦突然想起自己曾经那个“当女企业家大刀阔斧做事情”的梦想,便不由笑了起来。

在当老师的时候,刘可钦总会想起一句话,那是一群孩子描述好老师的样子时,有个女孩子写的一句话:忽然间我“懂”了――竟不知道是她在教我。刘可钦想,这是描写好老师最美好的句子了。如今做校长了,刘可钦认为老师描写好校长最美好的句子,也将是 “忽然间我‘能够’了――竟不知道是她在激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