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会议论文

计算机会议论文

时间:2022-07-03 10:5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会议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会议论文

第1篇

由此可见,高学历读者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必将越来越多。本文以“”网站为例,对读者如何获取和利用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作一探讨。

1 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已成为目前环境下读者尤其是高学历读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于获取免费的全文电子文献信息资源,更是受到读者的普遍青睐[3]。众所周知,期刊文献在各类文献类型中处于利用率前列,但其最终被利用的是期刊中的论文文献内容,所以,全文论文资源的利用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大量会议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的免费全文论文信息,更是读者难以获得的资源目标。目前,大多数网络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中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全文论文资源,一般都采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有偿服务方式。这从数据库公司商业运作的角度讲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需要大量浏览论文全文进行参考或合理引用,而又受到种种条件制约的读者而言是非常不便的。因此,搜索和寻找网上免费的全文电子论文资源,使之可为更多读者更方便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2“”网站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及其分类

2.1网站简介

随着网络文献信息数量不断增加,拥有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的网站也开始出现。除了在一些综合性网站中设有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栏目外,一些主要收录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的电子站也在增加,其收录的全文电子论文资源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动态增长性,“”网站就是收录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较多的网站之一。它成立于2001年,现已并入学生大网站旗下,有5台专业服务器托管于中国电信,是集教育性和资料性为一体(含全文电子论文)的网站。该网站的论文检索方式有分类检索和主题检索。主题检索采用默认为中间匹配的关徤词检索。利用主题检索的优势可将分散在各类中同一主题的论文集中检索出来,如:输入关徤词“图书馆”,可由各类别中检索到46篇论文,而通过分类检索的“公共管理/图书馆管理”类检索,则只能检索到26篇论文。

2.2论文资源

“”网站收录的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起始于2003年,一直收录到当前时间,并且一直在持续增加。由于它收录的全文论文一律为最简单的网页格式论文,所以阅读和下载极为方便。其收录的论文资源相当丰富,数量很大,截止笔者2007年10月26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共收录71486篇。其中绝大多数为免费论文,部分为仅黄金会员可查看的“黄金论文”,还有少数为购买的收费论文。每篇论文均设有:分类类系、论文题目、来源、发表时间、作者、编辑、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信息。且无任何免费全文阅读和下载的限制,读者利用极为方便。该网站的全文论文资源可由“论文库”栏目进入,并在其主页上设有现成论文、今日更新和相关文章等栏目。

该网站收录论文的专业领域,以社会科学类论文为主,收录论文比例为71.7%兼收部分科学技术类论文,收录论文比例为28.3%。论文共分为14大类,98个2级类,另细分出38个3级类。其分类较为详尽,为读者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了方便。其详细分类情况及其收录论文数量统计数据见表1其第二种分类“现成论文编号”的分类为:计算机会计学kX经济学jX管理学six通信学xx工业学y营销学yx金融学rx教育学yx电子学dzx社会学hx材料学cX外语wy文学w法学X药学理学x电影处第三种分类为:在首页左侧共分为21大类,通过鼠标指向大类,可自动显示其辖属的所有下级类目名称。其分类情况与上述14类略有不同,可将部分纖别单独列出,便干读者直唼检索

3. 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的下载和利用

3.1在线阅读

这是读者直接在线阅读利用免费全文电子论文资源的利用方式,也是最为简单方便的利用方式。不过,由于需要占用较长的上网时间,所以,对于采用非包月上网计费的读者而言不太经济。

3.2自动下载

这是在上网时将论文全文全部打开,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自动下载保存功能,将论文全文自动保存在临时文件夹中,可供以后在离线状态下阅读。它的最大优点是在网上打开论文的时间短,费用低,较为经济,可大幅度节省上网时间和费用。

3.3“另存为”网页格式文件

为了尽可能地保留与原文格式相同的信息原貌,可在原有论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文件”、“另存为”,保存类型默认为“网页,全部”,将其保存为与论文原文相同格式的网页格式文件。此格式论文文件可在不上网时打开阅读利用。

3.4保存为其他格式文件

根据读者的需要,也可将论文全文通过采用“全选”、“复制”、“粘贴”等操作,保存到某种类型的格式文件之中,然后再加以阅读利用。此类格式文件常用的有:体积最小的“记事本”(.X1格式)文件;可保存图片和表格的“wod(.cOc格式)文件;便于播放的“Poveipoin”(幻灯片格式)等各种类型的格式文件。

第2篇

[关键词] 工科研究生 科研能力 提升路径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日益增大,研究生培养条件也得到了逐步改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却存在诸多不不如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工科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论文水平不高、科研素质有限等方面。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学校的招生、课程设置、科研环境,以及导师能力、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但是,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需要和内在要求,所以,高校应积极应对,加强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提升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几大路径

科研能力既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也属于教育学范畴。在质量管理领域以及教育领域,质量管理理念强调质量和效率,而教育理念强调如何定位教育。结合质量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来定义科研能力结构,将科研能力主要分为科研规划能力、资料分析能力、科研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板块构成。

本人结合自身所在的专业,对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路径有以下几点思考。

1.在课程设置上增设科研方法训练的内容

当前,很多高校工科院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还只是限于传统的理论课程,没有专门针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开设专门的课程。对科研方法的掌握是提升科研能力的必要途径。教给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智慧,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在工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上,增设科研方法系列课程,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科研方法系列课程的开设,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传统的课程形式,可以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学校科研管理的老师、期刊编辑、图书馆馆员等各领域专业人士开设各种专题讲座,内容可以包含文献综述写作、研究设计、课题申报书的撰写、科学研究方法介绍、中英文专业文献检索等等。新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课程的同时,研究生通过查阅文献,独立选题,进行科研设计,尝试撰写各种面向研究生的课题申报书等系列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为今后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加强对学生学位论文写作的指导

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科研能力的高低。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研究生训练和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搜集和处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综合体现。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可以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学校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对研究生论文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成工作。

在初步确定选题的基础上,导师应首先从文献资料的搜集、文献的阅读、文献的管理、利用等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在掌握充足文献的基础上,进而指导学生进行论文框架的设计,论文的章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应当在正式写作之前,对章节布局进行大体设置,使之结构合理,以防止盲目写作、偏离主题的现象发生;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实验验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应在实验的设计、综合处理与操作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教会学生独立开展实验并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实践活动

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研讨会。研究生在校期间,如果能参加一次全省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并提交会议论文,对于研究生而言将是一次很好地锻炼。参加学术研讨会是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最新专业知识的捷径,导师应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提供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的机会。

鼓励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日益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能发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科研创新意识。导师应起到应有的指导性作用,带领研究生积极参加挑战杯项目,以提升其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行动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为了鼓励研究生学术创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很多高校都划拨了专项经费成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接受在校全日制二年级研究生和一年级研究生的申报。研究生通过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可以大大提高科研创新的热情,并借助这一平台取得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关涉到整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步调的快慢,各个高校必须将培养具有较高科研素质人才的教育思路贯彻到研究生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要从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力度、为研究生提供各种科研实践的条件等多方面进行优化与整合,切实有效地推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以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学渊: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探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王淑翠,郭清,刘乐,孙鹂,李宇阳: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机制创新和实践探索[J]. 医学教育探索,2010(4).

[3]翁凌燕:浅谈理工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J]. 中国电力教育,2009(9).

[4]阮利; 肖利民; 祝明发: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0(13).

[5]孟万金: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1(11).

[6]章晓莉: 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07).

[8] 瞿海东, 陈慰浙: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构及其差异[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01).

[9]王晓光,徐军:工科研究生科研实验能力评价数学模型[J]. 理 工 高 教 研 究,2006(3)。

[10]胡忠举,刘文辉:坚持“导-研-本”路线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8).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4-5787-02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and Firewall Technology

ZHANG Rui

(Hinggan League Frontier Defense Detachment, Inner Mongolia Frontier Corps, Ulanhot 1374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the openness of the network to bring convenience, but also brought confusion to the network security issues. For example: the computer network are often victims of a virus or hacker attacks, so that important files and data los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better ensure the security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o avoid destruction and violation of, therefor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s a firewall to protect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m puter network security and firewall technology,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and firewall technology to analyze, and described the use of fire wall technology in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firewall technology; analysis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有: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被篡改和复制,以及拦截和查看,甚至遭受恶意的病毒攻击等。这些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着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出现系统瘫痪或重要数据的泄漏,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为了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安全环境,我国除了从法律和政策方面建立网络安全体系,还从技术方面进行完善。由于网络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因此防火墙技术是目前保护网络安全最为有效地技术。不仅能够对网络传输的数据进行检查,还能对整个网络进行监控。

1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技术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是保护使用者在进行信息传输时,不被外界所窃听和篡改,及复制,同时还要避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害,以确保网络通信的连续。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是在确保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要确保各方面流动或存储的数据不被更改和破坏,及泄漏。

防火墙技术属于一种隔离技术,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安全的一道屏障,同时也是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手段。防火墙不仅能够对网络信息流进行控制,增强网络间的访问控制和安全性,还能够抵抗攻击,阻止其他用户非法获取网络信息资源。防火墙除了能够保护数据不被窃取和复制等,还能够保护内在的设备不被破坏,同时还能够确定服务器是否被访问、被什么人访问、什么时候访问等。

2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技术分析

2.1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

其一,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的威胁。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造成的威胁主要是自然和人为两种。前者主要是自然灾害和设备的老化、电磁辐射和干扰,以及恶劣环境等造成的威胁;后者是病毒和黑客攻击、网络缺陷和管理的漏洞,以及恶意的操作等造成的威胁。除此之外,TCP/IP协议和网络结构的缺陷,以及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都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其二,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影响原因在于网络资源的共享和开放、网络系统的设计不够完善,以及人为的恶意攻击等。由于资源共享的目的是实现网络应用,任何用户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资源的访问,因此,攻击者只要通过服务请求就能够轻松访问到网络数据包,为攻击者提供了破坏的机会。同时合理的网络系统在确保节约资源的条件下,保证其安全性,相反就会构成安全的威胁。随着网络的广泛,黑客和病毒的攻击是计算机网络最难防御的威胁。

其三,利用数据加密和网络存取控制的方式确保对网络安全的保护。前者主要是通过链路和端端加密,以及节点和混合加密来阻止数据被恶意的篡改和破坏,以及泄漏等;后者主要是通过身份的识别和数字签名,以及存取权限的控制和备份恢复等来阻止非法访问造成数据的丢失和泄密,以及破坏等。

2.2防火墙技术分析

其一,包过滤性的防火墙。该防火墙主要是在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和传输层通过一个过滤路由器实现对整个网络的保护,只要与源头和目的地址、协议类型,以及端口号等过滤条件相符,就能够进行数据包的转发,相反就会丢失数据包。并且该防火墙工作透明,不仅效率高,而且速度也很快。但是该防火墙无法支持应用层协议,不能防御黑客的攻击和处理新型安全威胁。

其二,NAT和应用型的防火墙。前者是将IP地址转换成临时注册的IP地址,当内部网络对外部网络进行访问时,如果是通过安全网卡,防火墙就会自动将源地址与端口伪装,然后与外部相连。相反,如果是通过非安全网卡,那么访问是经过一个开放的IP与端口。防火墙对访问安全的判断是依照已经预设好的映射规则进行;而后者是运行在OSI的应用层。它不仅阻止网络的通信流,还能够实时监控,其安全性非常高。但是该防火墙影响系统的性能,使管理更加复杂。

其三,状态检测型的防火墙。该防火墙与其他防火墙相比较的话,不仅高安全和高效性,还具有很好的可扩展和伸缩性。该防火墙将相同连接的包看成整体数据流,并对连接状态表中的状态因素进行辨别和区分。虽然这种防火墙性能很好,但是容易造成网络连接的延缓滞留。

3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防火墙技术的运用

从整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是通过网络的管理控制,以及技术的解决办法,确保在网络的环境中,保护数据进行使用和保密,及完整性。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有物理和逻辑安全。但是根据使用者的不一样,对网络安全的理解也就会不一样。如:一般的使用者认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是在网络上传自己的隐私或者是重要的信息时,能够保护信息不能被窃听和篡改,以及伪造。而网络的供应商们则认为,除了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还要考虑各种对网络硬件破坏因素的保护,以及在出现异常时恢复网络通信的保护。

1)加密技术。即信息的发送方先对信息做加密处理,密码由和接收方掌握,接收方接收到经过加密处理的信息后,用解密密钥对信息进行解密,从而完成一次安全的信息传输。加密措施利用密钥来保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2)身份验证。通过对网络用户的使用授权,在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通过身份认证,建立起相对安全的信息通道,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非法用户的介入。

3)防病毒技术,主要涉及对病毒的预防、检测以及清除三方面。

其一,在网络建设中,安装防火墙对互联网之间的交换信息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控制,构成一道安全屏障来保护内网与外网间的信息和数据传输,确保网络不被其他未经授权的第三方侵入。

其二,网络的连接如果是由路由器和互联网相连,服务器有WWW和DNS、FIP和Email等,且IP地址确定,同时该网络拥有一个C类IP地址。那么该网络首先要进入主干网,对主干网的中心资源采取访问控制,禁止服务器以外的服务访问。然后,为了防御外来非法访问盗用,在连接端口接收数据的同时,就要检查IP和以太网的地址,丢弃盗用IP地址数据包,并将有关的信息进行记录。实际的操作过程是:预设控制位102,当防火墙与IP、以太网地址访问到某个地址属于非法访问,那么防火墙就会自动将路由器中的存取控制表进行更改,过滤非法的IP地址包,以阻止外来的非法访问。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运用,网络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问题。由于网络安全不仅与技术和管理有联系,对网络的使用和维护等也有联系。虽然目前防火墙技术是防止网络威胁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网络安全存在多方面,仅依靠防火墙技术是无法满足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需求,因此,只有将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结合进行研究,才能提供更好的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威,潘小凤.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探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程卫骥.浅析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及防范措施[C]//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册.2011.

第4篇

1.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信息存储和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它所存储的文献信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数字信息资源库,其内容包罗万象,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数字化取得了集成化的效果并拓展了时空范围。

1.2数量巨大,传播速度快

网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更新的速度更快。传统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仅限于本馆馆藏,而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呈现出数字化、多媒体、类型多样、数量庞大、跨越时空等特点。互联网上可以查找到6000多个图书馆的馆藏数据库、美国几千种期刊的全文数据库、我国2000多种期刊的全文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的数字化和传播的网络化,打破了文献传播的区域限制,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广泛,并为更多的用户所使用。

1.3范围广,具有共享性

数字信息资源是通过网络在全球性分布,构成复杂,信息源不同,价值不同,体现了广阔的社会性和共享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传播介质,网络中的数字信息资源是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文献信息资源存储的数字化和传播的网络化,不仅让我们有本地馆藏文献信息,而且还拥有异地馆藏的文献信息。不仅有本学科的文献信息,而且拥有不同学术领域的文献信息,实现了全球性的文献信息的资源共享。

2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2.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最基本原则。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以了解读者和用户的需要为前提,因为开发出来的产品只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利用,才能实现其价值。各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传统馆藏优势,大力开发网上信息资源,建立本馆实体和虚拟馆藏资源特色数据库。这样,不但针对性强,而且避免了重复建设,同时也为实现网上资源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打下了基础。

2.2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馆藏文献资源合理构成和配置的重要依据。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是馆藏资源使用价值的最佳体现。图书馆要根据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和需求变化,开发真实准确可靠的信息,以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3系统性原则

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动态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故要注意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合作,加强联系,提高整体效益。网络环境下,要注意掌握和发挥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和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优势,使其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从而形成连续系统、完整统一的馆藏体系,为读者提供全面、真实、系统、便捷的服务。

2.4标准化原则

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在于共建共享,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要标准化。因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整个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各个节点之间的访问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实现,只有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下才能顺利进行。

2.5安全性原则

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威胁主要来源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软件爆炸、信息垃圾、存贮设备故障和信息威慑等方面。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必须认真考虑和妥善处理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保证数字图书馆网络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一方面,采集数据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过滤,从源头上防止不洁数据和病毒程序的混入;另一方面,在资源建设的同时必须考虑到采取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技术、VPN(虚拟专用网)技术、加密技术、网络病毒防治技术等。

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3.1加强馆际协调与合作

针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建议成立一个由科研、高校及公共图书馆三方组成的跨系统有权威性的协调机构。在其领导下制定资源共享网络组织原则和条例,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发重点项目的数据库,减少盲目性和重复建设。

3.2强化虚拟馆藏资源的建设

由于网络资源的海量、无限、无序等,为读者利用网络资源带来了许多困难。图书馆在充分了解本馆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收集网上数字信息资源,注重对网上数字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加工、组织,使之成为方便读者利用的本馆数字信息资源,为用户有效利用数字信息资源、提高检索效率提供便利。

3.3突出特色资源建设

网络环境给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色化是图书馆配置信息资源建设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特色馆藏进行挖掘整理,建立本馆特有的专题数据库,形成很强的个性化特色信息源,通过网络进行数字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3.4构建网络学术资源导航系统

资源导航系统是根据馆藏特色及科研需要,对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信息进行收集、组织、整理,为用户利用数字信息资源所提供的指引系统。即针对特定学科主题,从研究机构、文献资源、电子出版物、馆藏期刊、会议论文、新兴领域和与本学科相关的网站几个方面收集整理数字信息资源,并制作相关的网页,形成一个专业性强、范围广的学科发展需要的数字信息资源导航库。这是数字信息资源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3.5加强信息资源网站建设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网站的建立不仅仅是图书馆传统功能的拓展,更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作为一个信息提供机构,图书馆的根本任务在于为读者提供最方便的信息服务。互联网的发展使图书馆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能否抓住机会成为网络世界中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关键。可以说,图书馆发展最大的变化是:以网络为中心而不再以图书馆建筑为中心,以利用网络提供有序的数字化信息为中心,而不再以提供传统印刷型资源为中心。

3.6加强图书馆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第5篇

关键词:心理计量学;试题反应理论;测验与评量;测验与统计

中图分类号:B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5-0466-07

1 序言

笔者(本文第一位作者)于公元1991年6月回到台湾,在政治大学教育学系服务。旋即于《测验与辅导》与《研习信息》(1991a,1991b)期刊上,投稿发表留学美国的简短学习心得《测验理论的发展趋势》,以介绍当代心理计量学(psychometrics)在欧美国家的发展状况。后来,由于受到重视,复应邀在训育委员会委托政治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承办的“心理测验之学术及实务研讨会”学术会议上,正式进行详细的论文宣读(1992)。

笔者在此,再次扼要地重点回顾该次大规模文献评阅的结果与心得如下,以作为本文的引言:(1)测验理论派别:两大一小。测验理论分古典测验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CTT)与试题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等两大派学说理论,以及一派较小规模的推论力理论(generalizability theory,GT)。前者的使用人口较广,理论较被熟悉,相关研究文献较多;而后者的接触人口较窄,理论较为陌生,相关研究文献较少。

(2)代表人物及其著作。Gulliksen(1950,1987)的专著是古典测验理论之始;Cronbach,Gleser,Nanda和Rajaratnam(1972)的专著是推论力理论之起源;而Lord(1980)的专著则是试题反应理论的滥觞。其实,上述各家学派理论的发展,并不是断然没有交集,至今,他们仍然是并存的。

(3)两本重量级的经典作品。一为美国加州 Annual Review 公司所出版的《心理学年度评论》(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年刊,另一为美国心理学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所出版的《教育测量》(Educational Measurement)。前者,约每隔四至五年,即针对过去几年间有关心理计量学领域的某个研究主题文献,进行整理和评阅,并提出该主题的研究发展现况与趋势之说明。后者,乃有心理计量学食谱(cook book)或百科全书(encyclopedia)之称,约每隔二十年,即针对过去二十年来整个心理计量学的重要领域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评阅,并提出发展趋势的回顾与展望;第一版于1951年发行,第二版于1971年发行,笔者毕业(1991)时,则刚出版第三版,由Robert L.Linn教授所主编(Linn,1989),而最近一版是第四版,则由Robert L.Brennan教授所主编(Brennan,2006)。

(4)两个发展趋势。在该次学术会议上,笔者归纳文献后,提出测验理论有两大发展趋势的看法,那就是:理论的发展愈趋向数学化,理论的应用愈趋向计算机化。

(5)三个发展方向的未来建议。笔者亦于当时提出心理计量学未来可朝下列三个方向发展下去:1)建立多向度试题反应模式(即multidimensional item response theory,MIRT)及其参数估计所需的计算机程序;2)计算机化适性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AT);3)结合认知科学的研究,往认知诊断测验或评量(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CDA)领域发展。而此三个领域,正是当前(从公元1991年~至今)心理计量学领域中,正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研究议题与方向。

上述重点评论,后来均被收录引用在笔者的专书著作《教育测验与评量:成就测验与教学评量》(1997,2002,2011)及《试题反应理论(IRT)及其应用》(2009)里。笔者根据有关测验与评量发展史的文献评阅结果,归纳提出近百年来有关测验与评量的发展趋势如下:

(1)能力或成就的评量观点,已由传统重视单一心智能力或成就评量的纸笔测验,逐渐走向强调多元心智能力或成就评量重要性的实作评量;

(2)命题、测验编制,及施测方式,则由原本盛行的人工化复本测验,逐渐走向题库式的计算机化适性测验;

(3)测验结果的解释与做成决策,则由原先强调常模参照测验的用途,逐渐趋向重视效标参照测验的应用;

(4)测验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亦愈发趋向重视数学化和计算机化的结合。

本文的目的,即在序文的背景下,评阅近二十年来(从公元1991年笔者回台至今),心理计量学文献出版数量在台湾测验学界发展情况的回顾与展望,以作为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信息桥梁。

2 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

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二十年来,心理计量学的研究在台湾的发展情况,笔者检索台湾现行的两大研究文献信息检索系统:一为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另一为台湾硕博士论文索引系统。前者为国家科学委员会所出资建置,后来统一委由国家图书馆负责管理,后者则为国家图书馆所出资建置并负责管理。从这两个信息索引系统中,最可以窥见这二十年心理计量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在台湾的发展情形。

由于每位作者所使用的关键词未必一致,甚至对论文主题的归类,也有译名不一、类别不一、甚至到了众说纷纭的程度。因此,笔者依据书目索引的表达方式,将心理计量学列为待检索的关键词(key words),并将其相关的译名及可能归属的类别名称,如:测验与评量、教育统计、试题反应理论(IRT)、测验与统计等,凡出现在所检索的论文标题、关键词,及摘要等范围里,通通列为检索的对象。兹分别针对上述两个信息索引系统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呈现在表1和表2以及图1到图4里,笔者再于后续文章里针对此检索结果进行说明。

2.2011年度篇数偏少,可能是尚未完整上传建档所致。

3.检索日期:2012.8.12.

2.国家图书馆于公元2010年,将中华民国期刊论文索引系统改版,分为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和HyRead台湾期刊论文数据库。

3.检索日期:2012.8.17.

从表1和表2所示可知,心理计量学在台湾学术发展的情况,确实有逐年成长的趋势。然而,相对于二十年来,整体研究人口的成长趋势来看,心理计量学还是属于相当冷门的学科。所谓的冷门,即是指这领域的研究人口,相对于整体研究人口的成长数量来看,比例是相对偏低的。由于可能撰写有关心理计量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者,多半是毕业自教育学门或心理学门的人才,表3所示即为二十年来相关学门毕业的硕博士研究人口的成长情形。若以表1和表2的数据相较于表3来看,可知学位论文或期刊论文的产出比例(以每年度的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或期刊论文数,除以每年度毕业的硕博士人口数之比例)是相当低的,因此说,心理计量学在台湾算是一门冷门的学科。

2.心理学门包含在社会及行为科学学门里计算,没有单独列成一类。

3 对过去的回顾

中国测验学会算是台湾历史悠久的学术团体之一,所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测验学刊》,至今(2012年)已历时五十九年,可说是历史久远的学术性刊物之一。该刊物算是目前台湾心理计量学领域论文的主要出版园地,但由于论文归属的分歧,心理计量学一词在台湾并没有统一的译名与界定范围,因此本文所检索的关键词就包含了其它可能归属的名称,如:测验与评量、教育统计、试题反应理论(IRT)、测验与统计等。所以,本文采用较为广泛的检索方式,凡出现在所检索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及摘要等范围里的论文篇数,统统列为检索的对象。虽然这种检索方式无法做到十分精确,但长远看来,却也反映出长期的发展趋势。

一门学术领域的发展,若能配合政府施政政策的推动,将能如火如荼地进展与发展茁壮;以美国为例,当布什政府推动“带好每一位孩子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LB法案)时,即带动心理计量学的学术蓬勃发展,并且造成这方面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形,即为明显的一例。回顾这二十年来,台湾有一项考试方式的变革,与心理计量学的发展最具有息息相关,那就是台湾教育部在2001年推动国民中学基本学力测验(简称国中基测)的升学考试变革政策,但该政策的推动结果,却没有获得如美国推动NCLB法案那般促进心理计量学发展的效果。

国中基测是台湾近二十年来,为改进高中升学考试方式所建置发展的大型测验题库(余民宁,2004)。原先即以效标参照测验(criterion-reference testing,CRT)观点设立,并以Rasch模式作为建置与计分的理论基础,初期建立各考科为1分至60分的量尺分数,现在已改为1分至80分的量尺分数。这种考试方式的变革,虽然启用了新式的测验理论(即IRT中的Rasch模式),但却缺乏全面引用欧美的专业测验制度与配套措施(如:试题回收,不再公告题型与答案等),而仅将传统100分制的考试得分,透过beta binominal transformation计分公式变成60分制或80分制的特定量尺分数,而不是采用国际上常用的量尺分数(如TIMSS或PISA等大型数据库的学业成就评比所使用者——以250分为平均数,标准差为50分的量尺分数),结果一来徒增民众认知与习惯上的困扰,二来却没有达到当初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降低学生的考试压力,却反而增加升学的考试压力。因此,在下一轮的教育革新中,教育部拟于2014年起推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时,即实行免试升学的方式,届时,推动十余年的国民中学基本学力测验将转型成国中毕业会考(各学科的学习成就仅分成三等级,不再使用量尺分数),不再是国中毕业生升学高中或高职的考试依据之一。国中基测的升学考试方式,届时将再由现行的常模参照测验(norm-reference testing,NRT)做法,转变回到原先预设的效标参照测验方式。

笔者省思评估此一考试方式的变革,无法像美国推动NCLB法案一样,一举推动让心理计量学成为台湾测验与评量中的主流学说,其原因有下列几点:

(1)台湾民众被传统的考试习惯所左右,认知观念已经积重难改。例如,传统的考试习惯是:考试完毕即公布试题和答案,且采用百分制计分,答对几题可以得到几分是大众可以自己计算得知的事。然而,心理计量学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尤其是IRT的理论和应用更是如此,像国中基测如此的新式测验方式,其考题的研发系将定锚试题(anchor items)透过严谨的等化(equating)与衔接(linking)设计程序,将不同校准过(calibrated)试题参数的考题,建立在一个相同量尺上的测验题库后,再抽题组卷成当年度使用的考试题目;如此严谨、复杂、专业的作业程序,已远远超过传统考试制度的做法。但考试传统上考试完毕即公布试题和答案的做法,却正好危害到该题库的安全性与专业性,造成它在题库试题逐渐用罄之后,已成为与传统考试没有两样的测验方式。

(2)补习班及报章杂志的宣传广告、家长们对子女升学的看法,与明星学校的光环等价值观的扭曲,反映出民众认为考试不是一件专业工作的认知,这才是造成心理计量学发展的真正瓶颈所在。由于学校考试频繁,补习班、学校、出版社所出版的测验卷价格低廉,测验试题多半是剪辑自坊间的考试参考书、过去的考古题,或教师不用心命题的题目,且多半都是依据古典测验理论且采用传统百分制计分方式的考试,这些举动造成民众对心理计量学专业形象的误解,间接认为考试不是一件专业工作,不需要像IRT那么复杂的理论依据与专业做法,也可以把考试工作办好。所以,愈发强化民众对考试传统习惯作法的认知,造成新兴的测验理论(如IRT)甚难在台湾的测验与评量领域中生根与发展。

(3)考试方式变革的目的与手段不一。当初国中基测的设计目的,是在评估教育部推动九年一贯课程教育改革是否有达成既定的目标成效,因此是立基于效标参照测验观点所建置发展的,而不是在作为升学考试之用;因此,才会引进严谨的Rasch理论模式,作为建置题库、测验,与计分的依据,并以此作为教学诊断、补救教学,与改进课程纲要参考之用。然而,因为推动此方案的部长过于鞠躬尽瘁而死于任内,后继的部长不明原委,乃将它拿来作为改良式的升学考试之用,实施十余年下来,结果造成学生的考试压力不降反升的现象,台湾民众对此政策措施的批评声浪不断。

除了国中基测是政策性推动的考试变革之外,二十年来,台湾的高等教育虽然也蓬勃发展,攻读心理计量学领域的人口也有缓步增加的趋势,但专责考试业务的机构(如: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四技二专入学考试中心、考选部举行的各种国家考试等)多半仍以古典测验理论作为主流的传统考试方式,致使专攻当代测验理论(如:IRT)的人才就业状况不胜理想,且民间企业对此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又不大,这也都是间接造就此领域成为冷门科学的原因之一。

由于上述几点原因可知,心理计量学在台湾的发展,已然错过许多可以成长茁壮的机会。现行考试方式在台湾的推行,可说是根深蒂固很久了,心理计量学学者在短短二十年间的努力,即想引进与推行西方新式的考试方式,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这还需要时间去倡导与教育民众,以及耐心的等待才行。

4 对未来的展望—代结论

在全球华人的地区,甚至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韩国、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东南亚及美加的华侨地区等),华人家长都把“接受教育”当作是促进子女往上层社会流动的一大关键所在。重视教育,是全球华人家长的共识。而如何评估子女的学习成就好坏,相较而言,当然只有诉诸于较为客观、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因此,全球绝大多数华人子弟的成长岁月,从小到大即是在读书与考试中度过的。华人对考试制度和精神的认知和熟识程度,俨然已融入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已融入每一位华人的血液里,DNA里,想要一夕变革,谈何容易。

然而,心理计量学在欧美西方国家兴起,也不过才百余年的事。西方人藉由科学探究的精神,百余年来,已将考试方式变成是一门科学,虽然心理计量学对西方人来说也是一门冷门科学,但近二十年来,仍朝着笔者所说的数学化与计算机化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这不得不令人佩服西方人探究学问的精神与做法!凡是主修心理计量学的人都知道,一项专业化的考试,从组成考试委员会,邀请专家命题,修审试题,分析试题,等化与衔接,题库建置,到最后的组卷施测等过程,都是相当严谨、繁复、专业化的程序,也都是在一群专家代表(含:学科专家、测验专家、资讯工程专家、行政官员、一般教师等)负责规划、监督,与执行之下,才能顺利完成的作业。但是,华人(甚或是亚太地区的人民)的想法可不是这样,他们对考试的传统看法,已经太过根深蒂固了,想要他们尝试不同的新方式做法,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调整得过来。

兹举一例如下,即可说明此现象。过度重视考试与要求考试完毕即公布试题和答案的看法和做法。民众呼吁说“人民有知的权利。不公布考题的话,民众怎知考题的对错与好坏?”,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没有错、很有道理,让考试主办单位很难拒绝考生这项要求。但这样的看法和做法,就不容易使考试成为一项专业工作,当代的新兴测验理论(如:IRT)便无法派上用场,考试就仍停留在原始的传统做法上。殊不知民众的这种呼吁,其实是以邻(愈晚参加考试的学生)为壑——也是造成学生考试压力不减反增现象的来源之一。历届考题都公布了,愈晚参加考试的学生所需准备的考古试题就愈多,花费在准备考试的经费、时间、压力就愈大,未来的考题为避免与考古题重复,便会愈出愈叼钻、愈偏离考试与评量的原本目标——最后倒霉受害的,还是愈晚参加考试的学生莫属。结果,读书与考试即消磨掉大半年轻学子的学习热忱与探究学问的精神,难怪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的国际评比结果显示,参赛的亚太地区代表(包括:韩国、日本、香港、台湾、和新加坡,除新加坡外)学生数理成绩表现优异(包办国际评比成绩的前五名),但却相对缺乏对学习数理科学的兴趣与热忱(Mullis,Martin,Gonzales,& Chrostowski,2004;余民宁,韩佩华,2009)。这种现象都是由于过度重视考试的结果,学校的考试太过频繁,且每次考试之后都公布答案和试题,考题的命题已然愈趋叼钻,考试已偏离评量的原始目的,造成学生应付考试的能力很强,但却无法体会学习与考试(评量)的目的为何,更不用说能否体会出学习的乐趣与培养出探究学问的精神与热忱为何,这些现象都将不利于未来人才的培育。

考试制度是中华文化的千年传统,说要变革,以全盘引用新式的测验理论观点,谈何容易。因此,展望全球华人的地区,想要把考试方式变成像西方国家一样的专业测验方式,可能还需要透过长期的教育和倡导,才能教化民众未来能够接受更专业、更科学、更效率化考试方式的变革,而这才是心理计量学未来能在华人地区蓬勃发展的契机所在。

致谢:本文的撰稿,笔者拟感谢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101年度补助大专校院奖励特殊优秀人才之奖励经费的支持(补助文号:国科会101年7月30日台会综二字第1010050707号函)。参考文献

教育部统计处.(2012).2012年08月01日,取自http://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余民宁.(1991a).测验理论的发展趋势.测验与辅导,109,2186-2188.

余民宁.(1991b).试题反应理论的介绍(一)——测验理论的发展趋势.研习信息,8(6),13-18.余民宁.(1992).测验理论的发展趋势.国立政治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所承办“心理测验之学术及实务研讨会”的学术会议论文宣读.台北:国立政治大学.

余民宁.(1997).教育测验与评量:成就测验与教学评量.台北:心理.

余民宁.(2002).教育测验与评量:成就测验与教学评量(第二版).台北:心理.

余民宁.(2004).从调查数据回顾基本学力测验的实施.中国测验学会主办“2004年年会暨教育与心理测验学术研讨会”木铎奖得主专题演讲及论文宣读.

余民宁.(2009).试题反应理论(IRT)及其应用.台北:心理.

余民宁,韩佩华.(2009).教学方式对数学学习兴趣与数学成就之影响:以TIMSS 2003台湾资料为例.测验学刊,56(1),19-48.

余民宁.(2011).教育测验与评量:成就测验与教学评量(第三版).台北:心理.

Brennan,R.L.(2006).Educational measurement(4th ed.).Washington,DC: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Cronbach,L.J.,Gleser,G.C.,Nanda,H.,& Rajaratnam,N.(1972).The dependability of behavioral measures:Theory of generalizability for scores and profile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Gulliksen,H.(1987).Theory of mental test.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50 by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Linn,R.L.(1989).Educational measurement(3rd ed.).New York:Macmillan.

Lord,F.M.(1980).Application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practical testing problems.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ullis,I.V.S.,Martin,M.O.,Gonzales,E.J.,& Chrostowski,S.J.(2004).TIMSS 2003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Findings from IEA’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 grades.Chestnut Hill,MA:Boston College.

Review and Expectation of Psychometrics Literatures in Taiwan from 1911 to 2011

Yu Min-Ning Chen Po-Lin Syu Jia-Jia Chao Pei-Ch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Taiwan 11605)

第6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经管专业;顶峰体验;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12-03

毕业设计(论文)模式最初由前苏联引进。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学习前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改革,其中前苏联关于高等教育的环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答疑、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1]

目前,国内高校从高职高专、独立学院(民办学院)到普通本科学校在大学生最后阶段基本都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课程。2004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中指出了高等学校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意义及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管理、指导教师管理及学风建设等意见。[2]但是早在2001年就有复旦大学的一项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否应该取消”的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取消。而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存废之争的激烈论辩,主要集中出现在2004年和2009年。[3]这两次论辩都是由某个特定事件引起的,网上辩论双方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和缺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是关于其存或弃仍然是众说纷纭。[4]虽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质量堪忧,但笔者认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存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和不足,这是导致其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早在1983年,王广生等就认为毕业设计(论文)不同于课堂教学,其所学的内容是书本上找不到的,是需要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探索和发现的。[5]刘继红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包括学习、探索、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是大学期间检验学生知识技能的手段,并且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做准备[6];刘秀红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培养了学生运用各方面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学的能力[7];肖翔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次重要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实践和创新技能。[8]

笔者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本身就是一个小的系统,其包含系统内部及外部环境:系统内部是利益相关者(高校、教师、学生)之间的组合及连接,外部环境是系统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及不足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探讨。本文分别从外部环境角度、高校角度、教师角度、学生角度等四个视角分析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意义及不足之处,并将其总结如表1所示。

鉴于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王宇提出“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毕业设计这个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模仿前苏联的办学方式是否会有所变化,有待于进一步实践探索”。[14]美国作为众所周知的全球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长期教育实践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困境和反思,其与毕业设计(论文)类似的顶峰体验课程的开设和历次改革对我国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二、 借鉴美国顶峰体验经验构建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

“capstone”(顶峰体验)一词最初是指建筑物上的“拱顶石”或者“压顶石”。当建筑物上放置“capstone”时,预示着工程的完结。因此,“capstone”引申为事业、工作等达到圆满时的顶点。在教育行业中,顶峰体验课程被认为是通往一段学业、研究行将结束时所提供的课程[15],它主要是针对大学准毕业生在大学阶段能够将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应用的课程或者经历[16],其含义与“大四研讨会”无二。顶峰体验的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是一段实习经历、制作关于专业发展的报告、在校外发表的会议论文,等等。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顶峰体验课程的内容不是通用的,顶峰体验课程应该可以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学科知识技能的实践活动,以使得他们在将来能够把知识应用于真实的环境。

自从我国开展广泛的教学改革以来,许多高校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而且有些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改革源于在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和反思。顶峰体验课程在美国作为一种教学体系的设置,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借鉴研究。顶峰体验课程在我国很多高校的文科类、工程类专业中有不少的研究借鉴,它还应用于实践教学、教学体系设置及毕业设计改革等方面。

由当前毕业设计(论文)的缺点和不足可以看出,毕业设计(论文)总体上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不一致以及忽视毕业设计(论文)后的跟踪反馈情况等问题。国内学者在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方面也有不少的研究。桑玉军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融入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提出构建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7]施小平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出发,结合具体实践,探讨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18]本文在借鉴顶峰体验课程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如图1所示的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模式就是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高校投入必要的资源(教师、财物、时间等),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之前召开动员会,确定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流程,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根据学生主观能动性、个人兴趣爱好、将来职业发展方向等优化选题方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计算机技能及写作方法论等方面的指导。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学校毕业设计(论文)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通过中期检查等手段获知毕业设计(论文)进展、师生信息沟通等方面的信息,有效调控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在毕业设计(论文)最后的检验和评价阶段,毕业设计(论文)主管部门应通过与目标和标准的对比,科学合理的评分,及时总结经验,将整个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反馈到下个年度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过程中。

[ 参 考 文 献 ]

[1] 佟君.关于毕业设计与顶峰体验课程的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2]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R].2004.

[3] 江胜清.论“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对当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J].宿州学院学报,2012(4):93-96.

[4] 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5] 王广生,张立群,王如泉. 应当重视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J].高等教育研究,1983(4):15-18.

[6] 刘继红.谈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及其提高的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3):83-84.

[7] 刘秀玲.强化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指导[J].中国高等教育,2000(9):35-36.

[8] 肖翔,马忠,屈波.研究型大学管理类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3):27-29.

[9] 杨天怡,霍丹群,何敏.新形势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11):72-73.

[10] 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0(9):78-79.

[11] 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12] 陈艳娇.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设计方案新构思[J]. 江苏高教,2011(5):93-94.

[13] 张宝春.重视与加强对高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2(5):65.

[14] 王宇.清华大学毕业设计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5(2):43-49.

[15] Smith L D. CAPSTONE COURSES C AN OVERVIEW[R].Stellenbosch University,2011.

[16] Holdsworth A,Watty K,Davies M. Developing capstone experiences[R].IEEE,2009.

第7篇

[关键词]CFD传热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119-02

引言

传热学课程是湖南城市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我校重点建设的课程。由于传热学课程的知识点多,课时在教学改革的推进中又不断被压缩,在这个矛盾中,学生们常感觉对知识点的学习不够深入,有许多问题想进一步进行深究却无法实现,导致教学质量有所下降。作为教师应当如何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该门课程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是当前传热学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及难点。要解决以上矛盾问题就必须提高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将目前常用的计算机辅助手段引入传热学教学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现象。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是利用质量守恒,牛顿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这三大定律的最基本形式,即积分方程或者偏微分方程转换成离散代数形式,然后求解代数方程得到离散的空间或时间上的流程数值,从而揭示其物理特性和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成为十分热门的研究领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换热器流固热耦合三维流场仿真、电子设备热设计、通风空调设计、多种翅片管换热及流动特性模拟、多孔介质区域流动模拟、建筑风场模拟、复杂几何结构气动外流场模拟等许多工程领域。目前已有部分高校教师尝试将CFD技术应用到 “传热学”的教学中,该教学方法能够将各种课堂上学习的传热现象在屏幕上生动、形象地通过CFD软件模拟,对于稳态问题,可以通过计算结果的云图方式表示出来,对于非稳态问题,可以以动态变化的动画形式表示出来。通过模拟画面与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对比,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另外,计算机模拟又能十分灵活地改变各种参数,参数变化后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在学习传热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反映传热学基础理论比较晦涩难懂,特别是讲到对流传热部分,大篇幅内容都是讲经验公式,让学生印象不深。作为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具体动态地将传热现象讲授给学生,容易造成传热学理论知识学习无法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对于传热学这样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该现象需要尽快转变。传统的教学把实践部分的教学放在实验室中,但是由于学校实验经费、实验条件以及实验课时等问题约束,使得实验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要,比如实验室的器材无法给每个学生都能动手的机会,导致许多实验都成为演示性的实验,理论与实际不能相结合的问题突出。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传热学课程,其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而该学科在本专业中十分重要,对传热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

CFD技术与传热学教学相结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捷径,传热学中的一些传热过程是可以通过CFD软件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演示性模拟的,特别是对一些在实验室环境难以实现的实验,更能体现出计算机模拟的优势。而且模拟过程以及结果都以彩色画面在屏幕上展示出来,很直观,能增强学生对传热过程的感性认识。在课堂上也能传授一部分CFD软件的应用入门知识,学生们掌握一定的应用基础知识后也能独立地动手来模拟甚至探索书本以外的传热现象,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难题也更愿意探索深究其中的原因,如此良性循环不但能增加课堂生动性,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得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手段的改进

(一)多媒体教学

目前在课堂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PPT,其特点是形象、生动、容易制作,但对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这样的工科专业而言,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PPT在直观性方面还有待加强。而与实践没有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法必然与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精神相背离,也与大学教育的本质相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教学手段除了多媒体PPT教学外应该加入一部分CFD软件的模拟教学内容。例如在导热问题数值解法基础一章中,如果按照教材中所提示的,在课堂中用PPT演示区域与时间的离散化,就会相当抽象,对于初次接触导热问题数值解法的学生们来说比较晦涩难懂,但是如果引入CFD技术,比如通过fluent软件中的前处理软件gambit对某一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网格的划分,就能生动形象地解释离散的含义,有利于学生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二)双语教学

在课堂中,特别是课件中应引入双语教学。一方面,要了解传热学的最新的研究进展必须查阅外文期刊、国际会议论文集以及相关领域国际知名研究人员的研究报告,如果在该领域进行研究,无论是参加国际会议还是撰写科技文章,都需要用到专业英语,因此在课堂中学习相关的专业英语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各类CFD软件都是英文界面的,掌握好专业英语对CFD软件的理解也能提供很好的帮助,以FLUENT软件为例,该软件为全英文的,目前也有许多该软件的教材,教材的形式往往是以实例教学为主。在这些教材中,对实例中的操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而对于专业英语学得好的学生,其中各种参数的设置含义将十分清晰,学习效果也将事半功倍,而如果专业英语不太好,对于参数设置半知半解,学习完这些教程也没有理解其实质,往往事倍功半。学生如果想自学该软件也必须学好专业英语。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除了课堂上,传热学教学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提升其创新能力,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实验为主,这一点作为实践教学的根本,必须继续加强,一方面积极推进学校实验装置的建设,把硬件设备建设好是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的基础。另外,作为实验的补充,将CFD技术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十分可行的,CFD技术引入实践教学后能提高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该技术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将有用武之地。在设计CFD实验中,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条件,来保证学生们的题目都不相同,都必须进行独立思考,避免了互相抄袭的现象。同时CFD试验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一个设定条件的改变都能影响最后模拟的结果,这势必会带来课下更多的学习探讨,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不光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更要自己动脑学习,除了掌握所学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总结

将CFD技术引入“传热学”课堂教学中,通过CFD软件强大的图形显示功能,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基本理论,能有效解决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难于讲解的问题,提高多媒体课堂教学水平。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加CFD试验部分,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传热学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陶文铨.数值传热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邓权威,刘欣华.CFD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以传热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09,(10).

[3]李雪梅,黄丽芳,李金成.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4,(3).

[4]刘彦丰,粱秀俊,高正阳,等.关于传热学课程创新教育综合改革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2,(4).

[5]温正,石良臣,任毅如.FLUENT流体计算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8篇

[关键词]GCCCE;知识建构;协同学习;数码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4-0062-07

一、引言

第十四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The 14tIl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简称GCCCE2010)于2010年6月1日至4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GCCCE2010大会主题是“迈向知识建构的新纪元”,该主题彰显了GCCCE社群的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如何使资讯及通信科技成为学习者的“学习伙伴”,以促成或加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社群学习,并最终达成知识建构的目标。延续GCCCE2009的风格,本次大会还是采用研究群的方式进行,会议征文、演讲、论文报告、讨论会或者论坛等活动都围绕九个主题研究群:(1)流动学习与元所不在学习;(2)悦趣化学习与社会;(3)华语文数码化学习;(4)电脑支援合作学习与人工智慧的教育应用;(5)创新学习环境构建与教育软件设计;(6)数码化测验与评量;(7)数码学习与人力发展;(8)中小学教师论坛;(9)博士生论坛。会议内容包括大会主题演讲、各主题研究群子会议特邀演讲、、论文壁报展示、大会论坛主题研究群子会议讨论会、中小学参访等。

本次大会吸引了近600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美国、马来西亚等地和新加坡本地的学者和教师出席。会议共收到论文313篇,最终被录取的论文中,包括63篇长论文,134篇短论文,壁报32篇。此外,七个会前工作坊总共录取了34篇论文。GCCCE首次对被录用的优秀论文设立奖项,大会遴选出了6项最佳论文奖,9项最佳学生论文奖和4项最佳中小学教师论文奖。

二、大会主题报告综述

本次GCCCE大会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的韩长泽先生和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陈之权博士做主题演讲。其中,祝智庭教授的演讲紧扣大会主题,观点高屋建瓴、深受与会人员好评。

(一)协同学习系统支持深度知识建构

祝智庭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协同学习系统支持深度知识建构:理论模型与使能技术》。祝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包括主要政策、重大项目、目前状况及未来路向,然后特别介绍了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关“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内容.指出纲要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之后,祝教授着重探讨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文化的影响以及协同学习系统支持深度知识建构的内容。

1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文化革新

祝教授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文化的革命性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表征形式,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这有利于“优质教育”目标的实现;(2)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进而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引起教育者权威的削弱,带来趋向于民主的教育模式,这将会促进“均衡教育”目标的实现;(3)教育信息化改变了师生的时空结构,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形态和学习方式.受教育者可以用IT来实现自我强化,这会促进“公平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教育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重构教育关系?祝教授认为要回应这个问题,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关注教育信息化变革中文化支点的作用,因为文化和学习关系密切。国际研究表明,文化为社会互动设立了情境,也塑造了新知识的产生、合法化与传播的过程。同时,交流、知识分享与学习都倍受当事者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2 “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文化诠释

祝教授引用了荷兰著名学者吉尔特・霍夫斯太德(GeertHofstede)教授有关文化的定义,即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而文化的表现有三个层面:(1)制品符号;(2)行为方式;(3)理念价值。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理念价值。教育的信息化给文化的三个层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1)在制品符号层面,我们的教育系统见证了教具的变迁,从粉笔、黑板到投影设备、电子白板,再到各式各样的便携式多媒体设备。(2)在行为方式层面,借助于信息技术,学校教育正在经历着从教师“满堂灌”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模式转变,现在的学校越来越强调教学活动的探究性、互动性、协作性、建构性以及学习活动的分布式安排。许多研究都证实了信息技术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计算机劝说/感化技术,它是一种通过设计、研究和分析交互性计算机产品,以达到改变人们态度或行为目的的一类技术,简称为CaptologyfComputers as Persuasive Technologies)。(3)在理念价值层面,信息技术介入社会和学校课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如今,世界各国纷纷都将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多元化意识,以及开放性思维的下一代作为新世纪里战略性的教育目标。

祝教授认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会导致传统社会中主流的本体文化受到技术文化(作为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这两种文化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涵化”的过程。如果外来的技术文化是健康的,它将会带动本体文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进化,这是“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命题中隐含的一个重要假设。

在传统时空框架下,每种文化体内个体之间通过教育传承文化,这是一个濡化的过程(Eneuhuration),而不同的文化体之间通过成员之间偶尔的接触(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对彼此产生影响,这是一个涵化的过程(Aculturation)。在信息化时空框架下,由于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单种文化体内部和不同文化体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成员之间

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这就加快了濡化和涵化的过程。同时,文化体内每个成员对文化体本身有一种反作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原有文化体的“嬗变”。

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文化变化问题,祝教授提出了一个具有文化弹性的教学传通系统模型(见图1),并总结出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学传通的四项基本规律:(1)媒体时空律: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时间――空间维度调节功能,时间调节能力与其存储空间容量成正相关;(2)资源控制律: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依赖于各自对于资源空间的可控性,可控性越大,则其互动越大;(3)信息共享律: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水平依赖于工作信息空间的共享性,共享性是协作学习必要条件;(4)角色分配律:一个角色可由多人扮演,一个人可扮演多个角色,角色功能或可由人工智能体替代。祝教授以媒体时空律为例解释了教学传通规律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在解释媒体时空律时,他阐释了在网络环境下,M.Moore定律是如何被打破的,即教育计划对于学习者需求的响应度产生于对话,对话越多,结构越高。之后,他还介绍了网络无尺度现象、六度理论以及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内容。

3 深度知识建构的协同学习框架与使能技术

祝教授指出,协同学习将是联通时代里学习的范式,教育者可能的教学策略是利用“协调空间”功能,构建便于学习者连通的“小世界”。例如,高等教育领域内探究型学习可以利用六维资源来系统学习某一领域知识,六维资源包括某一领域的关键学者、关键会议、关键项目、关键期刊、关键社群、关键网站等。而基础教育主题教学中一个典型的单元教学空间也可以通过六大主题资源来整合内容,它们包括知识类、工具类、评估类、素材类、案例类和社群类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理解协同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祝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提出了一个促进深度知识建构的协同学习系统框架(见图2),它是一个由结构化的技术工具和活动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以达到个体协调发展与群体有序互动的学习支持框架,这一框架遵循“深度互动、汇聚共享、集体思维、合作建构、五场协调”的深度学习原理,落实面向多维高阶学习目标的知识建构操作理念,指向课堂知识创新与个体现调发展,这一框架特别强调集体短时和长时记忆的教育价值。特定使能技术的利用可以促进协同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生,这些使能技术按照其结构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低结构技术、中结构技术和高结构技术。低结构技术包括笔记、黑板、头脑风暴、小组学习、低结构活动等内容。中结构技术包括Note―book、Diigo、del.icio.us、furl、flickr、交互式电子白板、ClassTalk、Blog、ClassTalk、电子表决器、MSN、Skype、Google Talk、协作概念图工具、Cell、Chat、BBS、Wikipedia、M~OCW、主题半结构化的活动等内容。高结构技术包括由祝教授团队研发的协同标注工具(ClassCT)、协同思维工具(ClassGT)、协同建构工具(ClassKB)、主题结构化的活动等内容。

在报告的最后,祝教授介绍了影响协同学习框架理论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观点,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全脑学习,全人教育”理论,脑基学习理论(BBL:Brain-Based Learning),多维交互学习理论、人类潜能纬度等。

(二)台湾过去和未来的资讯教育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资讯室韩长泽主任做了题为《从过去十年看未来十年资讯教育的发展――2020你还是一位老师吗?》的主题演讲。报告以不同时期(1800年、1907年、2007年、2009年)的教室变迁图开始,展现了资讯科技对学校教学的深刻影响。报告用发问的方式引导观众关注资讯科技带给未来教育和教师的挑战,报告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你希望2020年还是老师吗?如果2020年你还是老师,你能适应吗?你该如何适应?”报告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1)台北市资讯教育的政策回顾;(2)台北市过去十年资讯教育领域代表性项目介绍;(3)对台北市未来十年资讯教育的畅想。

1 台北市资讯教育的政策回顾

1997年,为应对资讯化社会的需求与达成生活资讯化的目标,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出台了《台北市资讯教育白皮书》,并于1998年6月制定了第一期三年(1999-2001)计划。之后的几年内又陆续出台了第二期三年(2002-2004)计划、第三期三年(2005-2007)计划和第四期三年(2008-2010)计划。其中,后两期计划由各校自行研定。第一期三年(1999-2001)计划共包含五大目标:(1)建立优良的资讯教学环境;(2)提升教师运用资讯科技于教学的素养;(3)培养学生现代化的资讯能力;(4)发展资讯化的课程教材与软件;(5)积极有力的行政配合与充分运用社区资源。第二期三年(2002-2004)计划同样包含五大目标,它们是对第一期目标的延续,目标包括:(1)建立优良便捷的资讯教学与学习环境;(2)强化教师运用资讯科技融入各领域之教学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统合社会教育机构资源与充分运用社区资源;(5)强而有力的行政支持。

在未来十年中,台北市教育局推动台北资讯教育的愿景是“校校有宽带、班班有网页、处处可上网、师师用电脑、生生乐学习”。台北市各校推动资讯教育的主要方式包括:(1)校内成立“资讯教育推动小组”,由校长及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校内资讯教育政策拟定与决策;(2)校内设一位资讯组长,由教师兼任,负责资讯教育业务推动;(3)校内设数位系统管理师,由教师兼任,负责系统维护;(4)校内每一学年及每一学科。设一位种子教师,协助教导其他同学年(学科)老师.学习资讯科技或融入教学。

台北市教育局规定各级学校资讯设备分配原则包括:(1)每校普通班、特教班、专科教室及附幼班,每一间教室均有一台电脑、一台投影机、一个投影幕及一个电脑网络插座;(2)每三班分配一台A4黑色激光打印机;(3)电脑教室分配原则为,高职每十班建一间;高中每二十班建一间;国中每三十班建一间;国小每三十五班建一间;(4)每一间电脑教室里配备的设备包括学生电脑(依班级学生数分配)、电脑桌椅及A4彩色喷墨打印机、A4黑白激光打印机、A3彩色喷墨打印机、稳压器各一台、广播教学系统一套;(5)标准的多媒体教室的配备包括互动电子白板、电子讲桌、投影机、移动式电脑教室、无线网络环境。

2 台北市过去十年资讯教育领域代表性项目介绍

(1)运动场地资讯设备开发项目:在过去的十年内,台北市教育局下属相关部门自行开发了系列运动场地资讯设备:移动式投影机(2001年),室外移动式电视推车(2002年).室内游泳池背投影教学设备(2003年),室内球馆背投影教学设备(2003年),室内球馆投影教学设备(2004年)。借助于这些运动场地资讯设备,室外体育教学实现了有效的改良。目前,

台北市室外体育教学的一般模式包括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短片预习教学内容;教师在运动场地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讲解;学生们进行渐进式练习;拍摄及撷取学生练习的录像;课后复习;学生观看自己动作录像;基于录像内容,教师帮助学生个别矫正。

(2)移动式电脑教室项目:所谓移动式电脑教室是指教师教学以笔记本电脑取代台式电脑;每台笔记本电脑均具有无线上网功能;以一台活动推车装载;可推到任一间教室使用;充分达到资讯科技融入学习。该项目于2005年启动。

(3)数字远端遥控天文台项目:通过数字远端天文台,学生可在家中遥控观测星象,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使用数字远端遥控天文台。该项目于2006年在南湖高中启动。

(4)“无线台北城”项目:项目口号是“无线台北、学习无限”。2006年1月1日一9月30日,台北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在台北市主城区安装了4418个户外型无线网络接受器。全市约134km2地区(相当于主要人口聚集区的90%)均可无线上网。

(5)学生在家使用在线即时教学系统:项目预期成效是建立无线即时教学模式;为因故短期无法到校上课学生提供网络同步学习的机会;缩短学习落差。该项目由建成国中负责。

(6)台北市校园气象网项目:在校园里安装数字气象站,每五分钟自动更新数据,并上传至校园气象网站(hRp://weath-er.tp.edu.tw)服务器上;师生们可方便地查考当日、当月与当年气象资料,气象信息主要以数字式与图形式数据呈现,他们也可便捷地调阅历史资料。该项目的目的是提供中小学自然科学中大气科学的教学资源与发展探究式教学的基础;数据化记录台北市长期的气候变化;建立全球领先的微观气候测候网;提供无线科技应用实例;广泛运用于市民生活、休闲与都市防灾领域。该项目由新生国小负责。

(7)校园网络电话项目:台北各级学校已于2005年底建置语言闸道器,校际间互通及学校与市府大楼间均可透过网络电话联系。2009年,国小各班级均加装一支网络电话;开放行政人员及教师申请070网络电话号码。

(8)校园监视系统项目:2007年完成各校校园安全网络监视系统建置;可透过Intranet监视校园及校园死角;警察、行政人员可透过PDA籍由Internet及Intranet进行校园安全监视;有效提升校园安全;建构一个完善可有效持续经营发展的数字化校园安全监控环境。

(9)编印国中、国小资讯素养与伦理教材;资讯素养与伦理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网络资料收集与识读、网络礼节、不当资讯与相关法律、网络沉谜与成瘾、网络交易、网络交友与恋情、著作权合理使用、网络新思维与新挑战、网络新世界等十大单元。2009年10月,台北市教育局康宗虎局长亲自推广资讯素养教材。

3 对台北市未来十年资讯教育的畅想

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0年里,资讯科技在台湾校园内得以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未来的10年里。网络无线化、内容数字化、功能多样化、体积小型化、价格普及化的趋势会愈加明显。网络的普及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质教学资源,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名师之徒,学生们可选择的学习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报告介绍了台北市南湖国小负责的未来教室项目,指出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是3D技术、触摸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以及轻薄型的平板电脑的大范围普及与应用。在资讯科技的帮助下,未来教室功能将定位在以下四方面:情境模拟、教学互动、远距离视频、摄影剪辑。未来学校教育将突出以下特点:问题导向型学习、合作型学习环境、远距离互动教师、个性化学习平台、教学与学习网络社群、电子化学习、教师专业职能培养。在未来学校里,学习无所不在,国际和校际交流便捷,情境体验学习普遍。

报告特别提到,资讯科技在教育中应用的成功与否和教师的作用息息相关。从过去10年的经验发现,老师的教学辅助工具不会变化太快,但学生学习的工具却是多样的,老师可以拒绝使用辅助工具,但却无法禁止学生使用辅助工具。为了迎接未来资讯时代的挑战,在未来数年内,教师们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提升自身资讯素养。要意识到,资讯技术的运用并不是让教师退出课堂,而是让他们转变成学生学习更好的协助者,资讯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教与学变得更快乐。

(三)新加坡华文校本教学研究途径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陈之权博士做了题为《探索“校―研―教”三方紧密合作的华文校本教学研究途径》的主题演讲。报告指出,近十年来,新加坡华文教师队伍在教育部的鼓励下掀起了校本研究风,各校纷纷以改进华文教学为出发点探索教学课题。校本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由高校专家学者拟订课题,邀请中小学教师参与其中的合作课题;另一种是中小学教师自行开展的,以自己的学生和班级为对象开展的行动研究、课例研究或其他以老师为研究主体的校本研究。不过这两种模式都有明显的缺陷:在前一种模式中,研究的连续性不强,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比例不高;而后一种模式对教师的研究能力要求比较高,对于绝大部分从事华文教育的一线教师而言,这是比较有难度的一个挑战。

为了弥补这两种校本教学研究的缺陷,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开始尝试由学校决策者、教学实践者(教师)和学术人员共同参与的“校―研―教”三方协同研究活动,报告介绍了两个研究案例,一个是小学生协作写作活动,另一个是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两个项目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报告分析了这两项“校―研―教”项目成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课题均来自华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2)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框架,并根据框架设计教学策略;(3)教师参与教学策略的制定、修订和调适;(4)教师对新教学法背后的理念有较清楚的认识;(5)在研究过程中,校领导、研究员、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经验与专长,并对研究的课题、目标、策略取得共识;(6)研究团队主要由研究人员、学校老师组成,校领导参与,大家以共同进步为出发点,以团队为研究的集体单位,具备成功的“学习社群”的特点,能在和谐的气氛下释放知识、分享经验、建构新知新能;(7)团队成员抑制了“矛盾性期待”在研究过程中优势互补,借鉴彼此的经验、专长,共同设计实践性强的教学策略,促使研究取得进展。

三、主题研究群子会议报告综述

本次大会共有九个主题研究群子会议,会议邀请了11位学者做了主题研究群子会议的特邀报告,其中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的《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北京大学尚俊杰副教授的《教育游戏、研究性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黄利发先生的《“十分华文”――一个少教多学的网络华文教学模式》,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的《大学课程在线:教学录像国内分享的成本效益分析》,北京大学郭副教授的

《基于学习者学习行为和习惯的LMS研究与设计》,国立台中教育大学郭伯臣的《资讯科技于测验上之应用――以感觉统合实作评量与认知诊断电脑化适性测验为例》.香港大学王敏红教授的《工作中基于绩效的学习和知识管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刘雍潜教授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与培训的研究》,北京大学郭副教授的《从一门网络培训课程到‘虚拟’教师培训学院》等。此外,九个主题研究群子会议还分享了225个课题的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包括长论文、短论文和壁报。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介绍个别特邀报告和部分荣获最佳论文奖的研究报告。

(一)流动学习与无所不在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做了题为《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的特邀报告。报告首先讨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资源建设的新需要,指出当前学习技术主要关注封闭结构中学习资源的共享,但忽视了学习资源持续的发展和进化能力,忽视了学习资源动态的、生成性的联系,忽视了通过学习资源在学习者、教师之间建立的动态联系。为了满足泛在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对学习资源生成与进化、职能与适应等多方面的需求,余教授与他的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学习资源组织方式――学习元。报告主要介绍了学习元的核心理念、结构模型和基本特征,指出它是一种具有可重用特性、支持学习过程信息采集和学习认知网络共享,可实现自我进化发展的微型化、智能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其基本特征是生成性、开放性、联通性、可进化发展、智能性、内聚性、自跟踪、微型化等。报告最后探讨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无对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伍柏翰博士与他的团队做了题为《基于知识工程技术的移动化护理课程实习导引系统》的报告。报告指出,在传统的护理课程临床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方式现场教导学生对病人进行身体评估,正确判断各种疾病以及掌握每种疾病的护理程序。不过,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很难兼顾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进度,因此会影响身体评估单元的学习效果。本报告呈现了一套移动化护理课程实习引导系统,并提出以知识工程技术中的凯利方格为基础的学习引导模式。透过移动载体而呈现,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与标准病人互动,同时,通过感应技术,学生可以使用移动载体进行学习过程中的资料输入。报告呈现了移动化护理课程实习引导系统在具体实习中的应用,指出使用该系统的学生对疾病判断的学习成果显著高于以传统方式学习的学员。因此,报告得出结论,基于知识工程技术的移动化护理课程实习引导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员的学习成效。

(二)悦趣化学习与社会

北京大学尚俊杰副教授做了题为《教育游戏、研究性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特邀报告,其中指出,教育游戏可以从三方面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1)将学生置身于虚拟的、游戏化的情景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得学习更有趣;(2)利用游戏的虚拟性实现一些传统教学中难以实现的场景,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3)在虚拟的仿真学习环境中可以提出假设,并实际验证假设。在教育游戏中的“做中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其他高阶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正是研究性学习和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关键要素。基于多个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报告深入探讨了教育游戏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实践游戏化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举措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台湾师范大学萧显胜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做了题为《具有学习伙伴机制的在线游戏学习行为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数字游戏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注意力和对游戏内容的专注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教育游戏软件的学习者一定会非常关注其中的学习内容,他们很可能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的娱乐要素上。为此,萧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设计了一套具有学习伙伴机制的在线游戏学习系统,以此来解决游戏与学习内容松散联结问题。研究以台北市国小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内容是考察在使用该在线游戏学习系统后,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学习者在游戏行为上的差别。研究发现,学习者和具有学习伙伴机制的在线游戏学习系统的互动能帮助学习者增加其物理课程相关知识(“电与能源”专题)的学习成效。报告最后提出了改进在线游戏学习系统的建议,包括学习伙伴在设计时可加入选择形象部分;学习伙伴的功能上应争取做到以人工智慧的方式来感知学习者的状况和状态,并据此提供相应难度的教材内容。

(三)华语文数码化学习

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黄利发先生做了题为《“十分华文”――一个少教多学的网络华文教学模式》的特邀请报告。“十分华文”概念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是何克抗教授对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结合他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经验后提出的创新模式。“十分华文”网络华文教学平台由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开发,2008年开始在6所小学和4所中学中试验.2010年,有20所小学和4所中学使用该平台,其中有近3000个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参与其中。它的基本原则是“以语文运用为中心”,借助“教育电子坊2.0”(edumall 2.0)平台。“十分华文”为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语文课文中的每一课都设计了平均十多篇利用相同主题或生词撰写的文章,学生通过生词的重复运用和主题文章来学习生词和语法,并练习写作,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做到学以致用。这一教学方法把教学、阅读和写作放在同一堂课上完成,改变了以往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学生放学后再进行阅读和写作的传统华文教学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十分华文”项目的学生几乎百分之百用电脑上课。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参与过“十分华文”项目的学生对华文更感兴趣了、识字量、表达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台湾国立台南大学吕明蓁博士和他的团队做了题为《新移民华语文数字化教材的试探性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新移民在华语文学习中会遇到许多障碍,主要原因是每位新移民背景不一,对教材的适应情况因人而异,因此,政府在推动新移民识字学习的成效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报告介绍了一套自编的、数字化的新移民华语文教材。为了测试该教材的效果以及它对学习者学习动机与意愿是否产生影响,研究人员邀请了22位新移民华语文学员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的数字实验教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员认为,数字化教材对华语文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不过,学员们对数字化教材的网站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没有注音辅助,不熟悉器材操作等。研究建议数字化教材还可在两方面得以改进:(1)数字化教材实施时应考虑到数字鸿沟问题,因为很多新移民在资讯素养上仍然不足;(2)数字化教材还可以编写得更加友好些,比如多用图片替代文字,以此降低学习者在学习新科技时的挫折感。

(四)电脑支援合作学习与人工智慧的教育应用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王其云教授与他的团队做了题为《利用Facebook来教和学:研究综述》的报告,王教授的研究通过四大在线数据库(Academic Search Premier,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lete,ProQuest Educational Journals.andERIC)搜索到了16篇英文书写的、主题与“Faeebook教育应用”有关的实证研究,对这16篇实证研究的内容分析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I)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Faeebook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3)Faeebook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以及(4)Faeebook的使用概况。报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当前有关Facebook的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研究,而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之中;(2)研究发现Faeebook的运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影响显著,但有关Faeebook是否促进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不是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3)报告发现,影响Faeebook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信任,隐私问题、教学法问题以及师生的个性问题。

(五)创新学习环境构建与教育软件设计

国立台中教育大学王晓教授代表他的团队做了题为《运用概念图辅助国小学童提升基础逻辑设计能力之初探》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围绕着一个用概念图辅助学生学习Scratch程式语言,以提升学生基本逻辑设计能力的研究。该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概念图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否会在小学生学习Scratch程式语言的历程和完成作品过程中带来差异。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研究邀请了8位国小五年级学生参加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实验教学活动。通过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在前测和后测问卷中的表现,比较两组学生完成设计作品的时间以及评量作品的完成度。研究发现,采用概念图教学策略后,实验组的学生对课程主要概念的了解程度比控制组学生要高,平均完成作品的时间比控制组学生要短.作品的完成度比控制组学生要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卢贵利博士与他的团队做了《可扩展的教学管理信息统计组件研究与设计》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统计功能设计和技术实现上的不足,提出构建一个可扩展的教学管理信息统计组件,该统计组件在统计的功能和统计的技术上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以满足教务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多样化需求,实现灵活的个性化定制及多维关联统计功能,并支持多种不同的图形显示方式。该统计组件提供了对外接口,软件开发人员可在组件基础上进行开发,不仅能够提升程序开发效率,而且能方便地针对特殊需求进行扩展,比如,(1)增加统计的维数,提供更加复杂的多维统计分析;(2)针对具体的统计项,做到特殊统计项特殊处理;(3)对一些统计结果实现复杂的数理统计功能;(4)扩展统计结果的显示形式,如用三维表、曲线图等显示统计结果。此外,开发人员借助于统计组件可以灵活方便地开发统计程序,提高程序的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

(六)数码化测验与评量

美国雪城大学的雷静博士做了题为《技术应用与学生学习结果:对研究方法的一次实证检验》的报告。报告指出,国际上有很多研究关注有关技术应用与学生学习结果的关系问题,有的研究发现技术应用促进了学生学业表现的提高,有的研究显示技术应用与学生学习表现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还有的研究发现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业表现有消极影响。雷博士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不一致的结论是因为有些研究关注的是技术应用的数量(学生花在计算机上的时间投入)对学习结果的影响问题,而有的研究关注的是技术应用的质量(用什么技术,如何用技术)对学习结果的影响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技术应用与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雷博士用实证的方法检验了技术应用的数量(时间投入)和技术应用的质量(学生使用技术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若仅仅考察技术应用的数量(时间投入)和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两者无显著关系。若考察技术应用的质量,即特定技术的应用,与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两者显著相关。不同类型的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结果有着不同的影响:一般技术应用和学生技术熟练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特定专业技术应用与学生技术熟练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社交技术应用对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学生对待学校的态度方面有积极影响;娱乐,探索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习惯有积极影响。不过.这些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业表现都没有显著影响。基于这些发现.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1)教师在技术应用方面应更多地关注技术应用的质量问题;(2)鉴于研究并没有发现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业表现有显著影响,教育者们要理性对待技术应用的影响问题;(3)鉴于不同的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不同影响.建议教师在技术使用时设定相应的教育目标。

(七)数码学习与人力发展

香港大学王敏红教授做了题为《工作中基于绩效的学习和知识管理》的特邀报告。报告指出.电子化学习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用作培训员工的重要手段,可是,在实践中,电子化学习的效果并不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好.主要原因是培训中的学习内容和员工们的工作需要联系不紧密,因此员工们表现出的学习动机不强。为此,王教授提出了一种基于绩效的电子化学习方法。该方法强调将特定组织,机构的目标和员工的学习需要用具体的绩效内容表达出来,并将它们与电子化学习的内容紧密相连。为此,王教授提出一个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组织,机构的使命和愿景被诠释成一系列具体的绩效目标,这样,员工们能明确知道自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应该达到哪些具体工作目标。同时.这一模型也支持工作场所中的知识管理和社会性学习。基于KPI的应用。组织/机构中增加的知识资产可以得到有效地归类和管理。在组织/机构电子化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所在部门的KPI,他们可以更有的放矢地开展电子化学习。报告最后展现了一个基于KPI模型的电子化学习系统,检验了它的实践效果,研究发现,工作中基于绩效的电子化学习和知识管理在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方面有明显作用。

(八)教师论坛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林秀钦博士和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的张宝辉博士联合做了题为《学校情境中三名生物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变革的过程研究》的报告,报告呈现与分析了来自新加坡一所中学的三位生物教师应用一款计算机建模软件BioLogica进行生物教学变革的实际发展过程。研究采用对照组和实验组以及前测和后测比较的方法.考察了教师应用特定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同时考察了教师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教学变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三位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变革取得了

成功,究其原因,信息技术本身的特性(易用性、明确性以及与传统教学的兼容性等)、教师的技术应用态度、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实践共同体的运用与否、尝试新教学的预期代价、教育评估系统、变革人的有无等因素是影响教师技术采纳和应用表现以及整个试验课题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得出五条启示:(1)学生取得学业进步,是教师最为珍视的精神奖励,也是他们采纳技术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2)现有的教育评估系统,使得教师在面对外来的新事物时.非常保守和小心;(3)在信息技术应用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助教师实现变革所需的“角色转换”;(4)教师的教学经验影响着他们对革新内容的价值认同,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动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更关注信息技术能否满足自己当前教学所需,如改进教学方法、减轻教学负担,而年轻教师更注重新工具、新教学本身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喜好情况;(5)为变革建立起一个优势互补、凝聚力较强的教师团队、减少探索的风险。

(九)博士生论坛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的钟宜静(音译,Jhong Yi-ing)博士做了题为《以社会文化观点探讨移动学习在教育上的应用》的报告。报告以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探讨其学习理论在移动学习环境中的应用。报告首先介绍了移动学习的概念与特点,指出对学生而言,移动学习意味着自我负起学习责任,可以随时取得帮助,真实的学习情境,完整的学习记录和多样化的学习形态。对教师而言,移动学习意味着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情境可扩大至真实环境,以及教学管理任务的增多。报告指出,将社会文化理论应用在移动学习会引起的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1)最近发展区使移动学习产生对话式的教室言谈;(2)合作学习促使师生共享发展课程成为可能;(3)移动学习要更注重情境学习,情境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不过,移动学习中也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学习者急于寻求答案的意愿;学习者经常期待得到教师的协助;移动学习可能偏重单一技能的传述,开展完整的活动可能有一定难度;针对移动学习的教材设计会比较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最后指出,有效地将社会文化理论应用在移动学习上需要师生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一些调整:(1)师生教学角色需要调整,教师应由知识传授者转为为学生提供支架或社会支持的学习促进者或教练学生则必须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需要强调社会学习和鼓励学生学会共同解决问题,因为学习是一种共同参与的社会化过程.教师要负责建立适合发展合作关系的学习环境;(3)教学要重视情境学习,强调学生必须在情境中.透过对学习材料的主动探究与操作,了解知识的意义和实用性,学会如何解决真实问题、完成任务、促进反思和知识建构;(4)教师应采用合适的评价工具对学生移动学习的过程与成果进行科学评价。

四、结语

总的来说,GCCCE2010大会内容丰富,会议整体安排沿袭了GCCCE2009的风格,会议内容,无论是会议主题报告,还是九个主题研究群于会议中的报告,都突出了今年会议的主题,即迈向知识建构的新纪元。来自五湖四海的华人学者深入探讨了当前计算机教育应用中遇到的各种实践性问题以及未来会面临的一些前沿性问题,与会学者普遍意识到当前全球计算机教育应用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即资讯与通信科技已经进入到了教育系统,已经为广大师生所熟悉,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一起努力做的一件事是:如何使信息与通讯技术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真正的“教学伙伴”和“学习伙伴”,以促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最终达到深度知识建构的目标。

大会最后预告了GCCCE2011的相关信息:GCCCE2011将于2011年5月底在浙江杭州举办,承办单位是浙江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鉴于近两年来GCCCE会议论文质量的逐年提高,会议筹委会将考虑出版EI收录的大会论文集,届时欢迎海内外华人学者踊跃投稿与参会。

第9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1月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12月,中国网民已经突破9400万,上网计算机数量已经达到4160万台,而1998年网民仅210万,上网计算机74.7万台,可见中国互联网惊人的成长,由此带来的必然是对数字信息产品的消费的急剧增长。但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数字信息产品的市场研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从数字信息产品的特征分析入手,探讨数字信息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2数字信息产品的特征

2.1共享性和无形性

数字信息产品可以同时被多人使用,不同的人能够同时使用同一信息进行决策,由此获得的效用既不会被分割,也不会被削弱;数字信息产品是无形的,在购买前,不能像实物产品那样可触摸、观赏。

2.2产品交易的特殊性

物质产品在市场上交易后,所有权发生转移。数字信息产品提供出去后却没有失去所有权,起码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可共享,可多次出售、转让,从而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生产成本构成的特殊性

数字信息产品是高科技知识的结晶。初期需要极高的投资开发,投入巨大的智力资本和资金资本,这里绝大部分是沉没性成本,即停止生产,就无法收回成本;但产品复制成本非常低,几近零水平。数字信息产品这一高固定成本、低甚至零边际成本的特点决定了在数字信息产品市场中,大规模生产可以使供应商利润达到最大化。这种成本结构产生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你生产的越多,生产的平均成本就越低。

2.4使用价值体现的间接性

物质产品可以被消费者直接使用。数字信息产品的使用是一种综合分析、增益才智的过程,其使用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同一数字信息产品,不同部门、不同人使用后,效果会有很大差距,即使同一个人使用,不同时间其使用价值也不同。

2.5高科技性

数字信息产品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身科技含量很高。

3数字信息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营销学家将影响企业营销目标的各种可控因素归结为“4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形成“4PS”的营销策略组合。“4PS”的营销策略理论对数字信息产品的市场营销也是适用的。但由于数字信息产品的高科技性对其影响甚深。而高科技产品需要专业人员来掌握,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专门人员来营销。因此最为有效的数字信息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应是在“4PS”基础上,增加人员(People),即采取“5PS”市场营销组合。

3.1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策略中至关重要的策略。营销组合中的其它策略也是围绕产品策略进行的。制定数字信息产品策略,需要重点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

3.1.1数字信息产品的质量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是衡量数字信息产品质量的标准。在进行数字信息产品生产时,要从“三性”出发,努力提高数字信息产品质量。

3.1.2数字信息产品组合面对用户对数字信息产品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数字信息产品应是一系列产品的组合,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以提供知识服务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为例,目前,它所提供的数据库不仅针对期刊、报纸、会议论文、专利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而且它还针对各行业提供行业知识、政策法规以及统计数据等。这些信息产品组合可以最大范围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1.3数字信息新产品开发数字信息服务要有预见性和敏锐性,经常进行市场需求调查,研究消费者心理,不断开发新产品。要重视激发消费者应用新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产品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工作,使它对顾客有最大的价值。要对产品进行个性化和定制化,就要了解顾客的需求。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所提供的交互沟通能力,为生产者提供了研究顾客的机会和工具。利用网络可以深入了解顾客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兴趣、偏好,习惯等。许多网站都提供免费电邮注册,但申请时需填写有关个人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顾客的另一个主要途径就是观察他们的网上行为,网站运行记录文件包含了许多关于顾客行为的有用信息。

了解了顾客的需求与偏好后,才能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更有效的调整,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譬如世界闻名的路透集团,其核心业务是提供金融信息。它向全世界数十万个终端提供数据。它把特定行业感兴趣的新闻包装起来。这种包装通过提供信息过滤和搜索服务为产品增加了价值,这对饱受信息超载折磨的消费者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比如你处于造船业,你可以从路透集团购买一份服务,只给你发送有关造船工业的新闻。

3.2价格策略

数字信息产品服务涉及到产品定价问题。灵活运用价格策略,对数字信息产品营销至关重要。单从市场因素考虑,用户在消费数字信息产品中所获得的效用应该是其价格形成的基础。同一数字信息产品,对于不同的用户产生的效用差别很大,用户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不同的,在定价时应区别对待。根据影响数字信息产品定价的因素,数字信息产品的定价方法应采用需求导向定价法。

3.2.1差别定价策略基于数字信息产品成本结构的特征,充分利用消费者对同一信息产品的评价存在差异特点,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与其评价相适合的价格。

3.2.2捆绑定价策略将不同的信息产品打成包以一个价格出售。这个价格要低于单个产品的价格之和。使用捆绑式产品定价策略,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提高效用。

3.2.3收益分成策略用户对数字信息产品的理解和接受有一个过程,可以采取先试用,后付费的方法,也可以根据用户使用数字信息产品获得的收益,按一定比例收取费用。

3.3渠道策略

运用渠道,借力发挥。把渠道营销当作一项工程来做,简单而言,就是和其他的ISV(独立软件供应商)、IHV(独立硬件供应商)、SI(系统集成商)先进行产品的兼容测试,然后签署战略合伙伙伴协议,共享市场信息,相互捆绑销售。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3.1在数字信息产品的销售中,往往是和集成项目联系在一起,接下项目后,然后再转给其他专业的SI来做,因为人家有雄厚的实力,丰富的开发经验,能够深刻把握客户需求。只要SI绑定住你的数字信息产品就行。通过这个合作,双方在技术上清除了障碍,以后会有更多的合作。而且也达到了销售信息产品的目的。

3.3.2共享市场资源。通过与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把自己网站的LOGO与对方交换,把自己的客户资源,市场信息与对方交换,对方的展会、论坛要去参加,自己的展会论坛也一定要邀请对方参加,最好在会场上发点资料,做个演讲。大家都增加了宣传的次数,个体的力量成了群体的力量,而且是相互宣传,更增加了宣传的效果和可信度。

3.3.3通过资本运作来博取市场。与一些官方或者有官方背景的企业进行资本合作,利用他们的资金和市场运作经验,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在政府购买的决策中的“影响力”。而对方也希望有明显收益的项目为自身利润的增长点。让对方占据自己公司的一定股份,让对方有所动力去为你“说话”,把你的事当作他自己的事去做。在与他们进行资本合作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甄选,其次,技术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上,这是自己最基本的东西。可以以成立营销公司的模式,一方出产品和售后服务,对方出资金和市场操盘,从而让双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实现双赢。

3.4促销策略

3.4.1有形展示数字信息产品的无形性,使消费者摸不到,碰不着,对产品的认识相对困难。使无形产品有形化,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可以采取服务单位形象展示,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字信息产品加工平台而充分体现数字信息产品高科技的特点,组织用户联谊活动和参观活动,对成功的服务案例进行宣传,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包装,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宣传等多种方式。

3.4.2用户培训数字信息产品在销售中的难题是:一方面,销售人员不太熟悉用户系统等技术问题,提供的产品服务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用户系统的技术专家又不太熟悉信息产品的技术问题。通过培训,可以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供求双方的密切合作。

3.4.3激发需求

定点定时在各地展开促销活动,可采取散发传单、上门服务等形式进行促销。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

3.5营销人员

3.5.1专家营销专家营销=顾问的工作态度+专家的工作方法。专家营销的核心是帮助顾客购买满意的产品,教会顾客更好地利用所购买的数字信息产品。

3.5.2顾客关系营销数字信息产品的高科技性以及对一定设备的依赖性使得用户对数字信息产品的认识难以做到始终如一,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另一方面,数字信息产品成本构成与定价方法使得建立与用户的长久合作关系尤为重要,依靠用户的重复使用或扩大用户数量能带来显著的收益。

第10篇

随着“云”技术与物联网进一步的发展与成熟,各种应用平台及各种终端使用数量急速增加,有效信息散落在海量信息中,专业用户在互联网中对有效信息获取和处理更加艰难,反而增加了设计管理成本。海量信息与信息获取的不对等,产生了更高的成本,而这也制约着专业利用信息的效率。成熟的同步云平台可以针对专业用户对信息需求有着专业性、高效性特点,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流程模式提高广大设计人员整体的信息利用水平,为设计管理提供便捷,缩减设计管理成本。

【关键词】

设计管理;同步;BIM;云计算;设计协同;移动互联;数字信息;私有云

越来越多的专业用户成为协同平台的使用者,平台的涌现使信息收集方式与渠道更加灵活,各类信息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另一方面不同云平台之间无法实现同步的现状也使得用户深受信息分散的困扰,对更加便捷、灵活、有包容力的云平台的愈发渴望。基于设计管理中的同步云平台研究,将大大提高有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效率,同时给予使用者更加专业、有针对性的信息,减少分离垃圾信息的精力和时间,从而提高广大设计人员整体的信息利用水平。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的搜集与整理成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市场提供众多的云平台提供的服务型侧重点各有不同。条理化的思路,整合应用对于广大设计人员的日常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设计管理中的同步策略及“云”应用的实现可以减少信息搜寻成本,增加信息可用性,提高设计效率,提高公司软实力。本文为设计方法研究与BIM数字管理技术结合的综合性研究,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相关的研究构架体系。这是一个基于系统架构支撑下的建筑信息化组织与运营策略研究。旨在探索BIM设计应用标准和方法,重在优化现有设计应用标准。本文也是我们部门设计方法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1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了更好地保证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及方便数据的异地管理,云平台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云平台”是由搭载了云平台服务器端软件的云服务器、搭载了云平台客户端软件的云电脑以及网络组件所构成的。它允许开发者们或是将写好的程序放在“云”里运行,或是使用“云”里提供的服务的平台,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如图1所示。“云平台”这个名词在2006年由Google正式提出,早在2002年Amazon就已经出现了云计算产品。“云平台”这个概念从互联网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购买服务器存储空间,然后把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存储空间里保存,需要的时候再从服务器存储空间里把文件下载下来。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并为我们所熟知,比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可获得到大量信息。”———源引百度百科。全球著名市场咨询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的《制造业视野》(IDCManufacturingInsights)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制造企业将“移动”及“云计算”列为供应链四大新兴技术中最重要的两项。目前国内的建筑设计公司对于设计管理方向的同步云平台还处于初期实践阶段,“云”应用管理主要还是基于局域网邻域的“私有云”管理[1],而基于“公有云”的应用主要还限于数据类的管理及一些市场通用的APP应用,基于“公有云”的安全及权限管理等关键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目前已有一些设计机构在同步云的及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部分的成果,解决了图形类的同步传输,以及基础的软件应用[2]。而在软件研发领域,基于设计全流程的云端应用也已开展了相当一段时间[3](如图2),取得了相应的推进。

2研究项目

2.1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目前我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一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管理已基本完成了全专业局域网协作,这一方式的本质核心与“云”平台的核心非常相似[4]:设计人员在获取权限之后,可以通过本机连接到局域网,从而共享和获取相应信息。这种平台为同专业的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共享、各专业之间的配合沟通提供了一种可能性。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这种局域网平台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本文所探究的同步策略以及“云”平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在局域网协同管理模式下的进一步深化。已经完成的《基于设计院体系的BIM平台的研究》[4]、《基于协同与替换模式的整体式BIM》[5]等一系列的研究都为本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铺垫。而从外部环境来看“云”平台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所重视。相关的成熟的“云”应用层出不穷,并且有着进一步整合的趋势。当今信息污染、信息饥饿与信息危机共存的“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发生源的海量化导致信息的极大冗余。面对杂乱无序的信息,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有信息识别能力,能够正确分析、判断信息的质量及其利用价值,有效排除污染,通过对大量而无序的信息进行精心筛选、整理和深加工,发掘出有价值、可利用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有效应用,提高设计人员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以及信息利用能力与信息的整合应用能力。信息的整合应用能力是企业提高效率,获得客户,赢取利润的最重要因素。高效的信息组织可以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信息整合能力的提高可以直接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我们的竞争:改变运作结构,从而改变竞争规则支持低成本以及差异化战略使我们有机会酝酿全新的业务。

2.2项目的研究重点时代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物联网领域所发生的进步举世瞩目,他们必将会以一种新的形态超越如今的互联网,在目前很多领域上移动互联网已完成了这个超越。人们在使用各种应用的时间边界和空间边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项研究期待解决非特定产品体系下的云端应用解决方案。重点分析研究多用户登陆,并行和交叉作业,深入研究移动互联背景下的协同机制,充分利用已有的“云计算”和“云存储”平台。把分散式分布式和传统的线性逻辑结合起来,并关联大数据。此外异地管理,资源协同作业,提高效率,提高准确率,使数据流传和同步。轻量化,便捷化,降低产品冗余数据及操作,提升普通设计人员的体验感也是我们研究的关注重点。更多地考虑我们每一个设计师的日常操作习惯并让其得到延续是本项目推进的核心。让设计师可以以更为熟悉的方式达成以往技术所达成不了的成果,这是管理的目的。我们期待建立一个良好的协同模式,形成完整的生态链。而在后续拓展上各种移动端与未来的物联网的大趋势也会是本课题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2.3项目的应用前景与展望凯文•凯利是我们现在数字化生存的鼻祖,他对未来的思辨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在他著名的预言著作《失控》中就这样描绘我们这个世界。“印度街道的车水马龙的画面始终复线在我的脑海,熙熙攘攘的人群,伫立不动的牛群,钻来钻去的自行车,慢慢悠悠的牛车,飞驰而过的汽车,这些乱七八糟看上去乱七八糟的景象,实际上是社会的状态,也是一种生态,看似很乱,有序各个部分在有序活动,按照自己的目标和需要的功能前进。[6]”在我们这个基于数字生存的时代,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去中心化,我们需要用最小的规则手段来改变我们现有碎片化的设计生产模式。有效的协同可以将复杂的项目逐级、分项拆分,简化。项目通过协同设计建立统一的设计标准,在此基础上,所有设计专业及人员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设计,从而减少现行各自由于沟通不畅或沟通不及时导致的错误。真正实现所有信息元的单一性。同时,协同设计也对设计项目的规范化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更快、更好的完成工程项目。[7]而更有效的同步策略及云端的整合则是协同模式最重要的依附平台与生态基础,只有通过它才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操作,最小化个体的无谓操作。

对于现有最流行的BIM其关键技术是数据而不是模型,研究基于云平台的协同设计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合理的“云”技术应用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整合数据资源。传统的办公场景当中,从硬件来看,台式机、笔记本、打印机、投影仪、USB等等无数的硬件设备之间的交互,数据的交换,今天都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加以实现。而软件层级,Office、邮件、浏览器、文档、包括与设计相关的各种应用,如今也在Pad和PC之间完全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实际上目前这个生态已经基本成熟:横向连接办公设备,让所有的硬件办公设备全部是可连接的、可打通的。纵向互通跨设备的不同时间节点上所产生的各类数据。横向设备打通,纵向数据打通,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协同可以真正的落实,成为主流的设计方式[3]。此外从设计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基于“云”的解决方式也可以更好的串联整个设计环节的各个领域。信息和数据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地流动起来。知识与数据的整合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我们无法改变。与其被动的接受莫不如我们更加积极地去应对,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邓雪原,苏昶,孙朋,王国俭.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建筑协同设计平台研究与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2(3):96-103.

[2]田园.智慧云.科技改变生活.智慧互联.设计创新———北京土木建筑学会2015年会专题报告.2015.09

[3]吴吉明.从构思到实现———移动平台上的设计与云应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5(5):11-20.

[4]吴吉明.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的本土化策略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1,3(3):45-52.

[5]吴吉明,倪琛,张庆利.整体式BIM_基于协同与替换模式的多平台整合应用[J].DADA2015数字工厂国际会议论文集.20105.07.

[6]凯文•凯利.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OutofControl:TheNewBiologyofMachines,SocialSystems,&theEconomicWorld.ISBN9787513300711.

第11篇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文献检索课; 教学改革; 互联网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4.9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6-0046-04

1前言

编辑出版学与图书馆学是联系非常紧密的两个学科,在编辑出版专业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是该专业的必然要求,除了安排常规检索工具的教学内容之外,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模块的教学内容尤为特殊。一方面,作为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风向标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初级)的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该领域人才需要掌握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知识[1],在信息素养教育课中培养该专业本科生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传播模式可以为编辑出版学中网络出版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对象。笔者在编辑出版专业信息素养教育课“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模块的教学中尝试拓展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案例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

2国内信息素养教育课中“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模块的开展情况

早在1996年,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刚开始走向普及时,万方、丁晓清就指出文献检索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中应向学生讲授Internet的知识,指导学生从Internet上获取有用信息[2]。1997年,凌美秀最早提出在网络环境下经济文献检索课应调整教学目标:“为即将来临的新世纪培养出能熟练地利用信息技术,具备驾驭信息环境、灵活取得一切信息资源为己所用的能力的人才”[3]。2010年,彭奇志、柯平指出信息检索课教材要与学科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把更多更好的学科案例融入教材,要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例如:RSS、Open Access、Blog等[4]。目前,这些已制订好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如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都含有网络信息的获取及使用工具的指标内容,这为信息素养教育课开展“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模块的教学提供了标准依据。

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很多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模块的教学内容仅局限于开放存取资源和搜索引擎,该部分课时量占总课时量的比例很低。2010年,钟宇对北京地区15所211重点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除中央财经大学未设置该部分内容外,北京大学等14所高校在文献检索课教学中都涵盖了互联网资源利用的内容,都包括免费学术资源的利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在学时分配上,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占整个教学学时的比例很小,一般只占3%~10%[5]。

与此同时,部分单位在某些专业文献检索课“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模块的教学中做了较大地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从2001年开始将搜索引擎作为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教学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学时数为3—6学时。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2004年起开始为本科生开设30学时2学分的选修课《搜索引擎》[6]。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在该专题教学上的成功与所嵌入的医学专业有很大关系,早在1998年,杜诗军就介绍了在因特网上免费检索MEDLINE的方法[7],目前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可开放存取的比例很大,医科学生掌握互联网医学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中国科技大学罗昭锋老师在《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教学中引入搜索引擎、RSS订阅、免费文献分析软件(HistCite等)的教学内容,选修该课程的人数越来越多,目前已经成为一门全校热门的公选课,他本人公布的2011年春季课程调查报告显示:该课程十七个教学模块按内容评价的得分排名中,RSS信息订阅排第一,免费文献分析软件HistCite排第二,搜索引擎部分排第十二[8]。

部分单位在“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主题模块教学上的成功说明了在信息素养教育课中根据授课专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讲授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知识,能够得到很好的教学评价。作为编辑出版专业来讲,“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模块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地拓展,为了适应该专业的需求,教学内容上不能局限在互联网开放资源和搜索引擎上,也不能停留在片面的讲授检索方法和技巧方面,要和该专业的相关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突出网络出版、信息传播、信息共享、信息利用等主题,以期达到嵌入该专业的目的,为该专业同学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提供研究和实践机会。

3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特点调研

2011年10月,笔者对编辑出版专业本科三年级的3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27份,主要了解到以下情况:在利用互联网查找信息时,93%的同学查找多媒体资料(图片、音频、视频等),89%的查找新闻,74%的查找生活信息,67%的查找新名词、新概念,56%的查找图书,37%的查找期刊,4%的查找统计数据;在利用互联网检索信息的目的调查中,81%的同学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74%的是解决课程学习中的问题,70%的是针对英语、计算机等考试,63%是为了撰写论文;在互联网上查找不到所需资源的主要原因,81%的同学觉得是广告信息太多,78%的觉得网络信息杂乱无章让人迷失方向,70%的人选择不能正确使用检索工具,26%的觉得存在病毒等安全问题,26%的人选择没有满意的工具,19%的觉得网络资源没有利用价值;在建议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上,没有一个人选择“一人讲,大家听”,85%的人选择案例教学,81%的人选择上机辅导实践;在信息资源管理工具的使用中,74%的人选择浏览器收藏夹管理,63%的人选择文件夹管理,30%的人选择网络书签管理,没有人使用单机版笔记本、网络笔记本和文献管理软件管理信息资源。

以上数据充分展现了我校编辑出版专业本科三年级同学在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和利用上的特点。同学们主要利用互联网查找生活、学习中需要的生活和学习资源,在检索、管理能力上还存在一定欠缺,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价值认识也还存在片面性,对传统的“一人讲,大家听”教学方式不太认可。

4编辑出版专业信息素养教育课“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模块的教学设计

4.1 该模块的总体设计

基于本校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的信息需求特点,借鉴国内“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模块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对该模块的教学作了6个部分的立体化设计(如下表所示)。

4.2 导览部分的内容组织与教学

编辑出版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科大类,笔者在备课之初就从编辑出版专业所属的新闻传播学大领域出发,挖掘这一领域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些新事务和新发展趋势,在讲解方面也注意从专业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主要从6个方面全方位地认识互联网信息资源,让学生体会到互联网信息资源不仅很丰富,而且很多资源也是高质量的,是有利用价值的,让学生明确哪些信息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

4.2.1 从信息资源的类型来讲:除了介绍可开放存取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信息、标准等常规资源之外,还引入了学习资源、统计数据、预印本、后印本、开源软件或免费软件(新闻挖掘软件等)、新闻、网络社区、个人主页、博客、微博、维客、播客等内容。讲解方面,首先进行概念引入,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再接着通过具体实例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每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介绍每种类型资源的特点、时效性、传播特点、利用价值等问题。

4.2.2从学科类别上来讲:主要通过互联网中各学科开放存取资源的数据来说明开放存取资源的丰富性,引用了黄如花教授关于Elsevier收录期刊可开放存取情况的调查数据[9],还有张红芹、金洁琴、徐宁对Elsevier、Springer、Wiley收录期刊可开放存取情况的调查数据[10],通过这些数据让学生们有些定量的认识,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互联网上下载期刊论文的全文资源,鼓励学生自行调研国内各学科期刊开放存取的情况。

4.2.3 从信息资源加工程度上来讲:按照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专著、论文等)、二次文献(书目、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综述、报告、年鉴、手册等)划分信息资源,特别强调这四种层次的信息资源在网络时代的特殊性,比如讲解零次文献时可通过新媒体中碎片信息的舆情案例来讲解。

4.2.4 从版权状况来讲:主要从公共领域的学术资源、让渡版权的资源、灰色资源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引述著作权法关于作品保护期限的规定,讲述开放存取运动的情况、让渡版权的情况及知识共享协议等内容,适当提及灰色资源的使用问题,强调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中需要尊重知识产权、尊重法律、合理合法地利用资源的权利和义务的问题。

4.2.5 从传输协议上来讲:主要介绍Web资源、FTP资源、P2P资源这三种典型资源的特点、传播方式以及相应的检索工具。

4.2.6 从来源上来讲:介绍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数字图书馆、科研机构、学会组织、学科门户、教育机构、出版企业、商业公司、社会群体或个人等主要源的特点和信息的种类、时效性,权威性等情况。

4.3 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工具部分的内容组织与教学

这部分介绍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搜索引擎的用法,讲授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主要类型及特点、初高级检索功能,重点通过案例讲解布尔检索、二次检索、相关性搜索、限定域搜索、精确搜索、截词搜索等高级功能。

在介绍搜索引擎的检索方法时,也强调搜索意识的重要性,明确一个观点:搜索能力是现代人的重要能力之一,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学习、工作的质量,搜商是衡量搜索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11],同时也指出搜索引擎在收录资源的范围、信息收录的时效性上存在的不足。

4.4 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方法与利用途径的内容组织与教学

这部分从资源浏览、分类检索、资源评价、共享网络、管理工具、分析工具等几个方面介绍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方法与利用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1)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浏览和发掘有哪些方式,如何触类旁通、追本溯源?从直接浏览、偶然发现、资源导航网站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2)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类检索:怎样利用学术搜索引擎搜索图书、论文、图片、表格、概念、学术趋势等信息资源?主要介绍谷歌学术、CNKI知识搜索、谷歌图书搜索等工具。

(3)互联网学术信息资源在学术性社交网络中的共享和传播。介绍几种典型的科学社交网络,比如:ResearchGate、科学网、小木虫等,分析这些社交工具如何在科研中起作用,如何实现文献互助、知识共享和协同创新等。

(4)基于P2P模式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共享和传播。介绍百度文库、新浪爱问、电驴等网站的资源共享、传播和下载模式,指出这类共享工具中可能涉及版权的问题。

(5)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介绍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可通过信息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连续性和稳定性、信息的权威性、更新频率、安全性、易用性、原创性、外观设计等指标评价资源,也可以利用参考工具、PageRank值、社区推荐等方法来评价资源。

(6)订阅互联网信息资源。介绍邮件列表的使用、RSS阅读器的选择、RSS地址的查找、RSS资源的订阅和管理等功能。

(7)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本地管理和网络管理。介绍资源管理器、Windows Search的文件管理方式;介绍网站及网页信息的浏览器收藏夹管理和书签管理的方式;介绍利用网络笔记本、记事本等工具管理细碎信息。

(8)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析。互联网信息资源分析的教学以定性分析为主,同时也附带演示一些定量分析工具,介绍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内容挖掘、新闻信息传播的路径分析等内容。

4.5 常见信息资源案例检索部分的内容组织与教学

为了增强教学的互动性,通过搜索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查检可开放存取的图书、期刊、论文、专利、标准、论文、图片、数据、新闻、法律、概念、地图等类型的信息资源,查找学习或未来工作中可能会需要的学习资料,给每个同学2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对于主动答题并答对的同学记录平时成绩1分。

4.6 作业练习部分的组织

在教学完成之后,通过设置一套习题让学生巩固学习的效果,同时也测验和评估学生的平时成绩,习题的内容包括课程中的内容、课程中未安排的内容。也可以根据整个课程的需要,在期末布置具体课题检索题目,比如:国内各学科期刊开放存取情况的调研、零次文献在网络时代的传播影响、知识共享协议对信息资源共享和传播的作用、无纸化阅读和有纸化阅读、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差异、手机阅读情况调查,等等。

4.7 问卷调查的组织

利用问卷星等网络工具进行不记名的问卷调查,主要调研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的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等,为今后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管理提供参考。

5教学中还需要保证的教学条件

“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模块大约占12个学时,占整个课程课时的1/3。安排在图书馆OPAC系统的检索模块之后,在中西文数据库检索之前。上课时使用联网的机房,提供学生及时上机实践的机会,同时要注意控制课堂纪律,理论讲解的时间与实践的时间比例控制在1∶1。利用多媒体设备及相关的软件的交互功能,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案例的选取上,要考虑与专业相结合,要有实际的检索价值。在实验教学中,安排1~3名教师在检索各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

6总结

实践表明,在编辑出版专业本科信息素养教育课中对“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增强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程度,是新时期对该专业的必然要求。这些做法得到了该专业学生的认可,但还有很大的提升余地,需要信息素养教育课的一线教学人员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融入更多更好的教学案例,构建一个立体化的教学体系,打造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通过互联网知识的讲授、信息检索技能的训练来实现对编辑出版专业学生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相关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12.

[2] 万方,丁晓清.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14(2):21—23.

[3] 凌美秀.现代信息环境下经济文献检索课面对的难点与出路[J].高校图书馆工作,1997,17(1):63—65.

[4] 彭奇志,柯平.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分析与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12):75—79.

[5] 钟宇,胡芳.北京地区211重点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0(12):8—11.

[6] 夏旭,梁丽明,李健康.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与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80—82.

[7] 杜诗军,张魏华,许世华,等.在Internet网上检索医学文献[J].医学图书馆通讯,1998,26(3):47.

[8] 罗昭锋.《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2011春季课程调查报告[EB/OL].[2011-09-08].http:///home.php?mod=space&uid=304685.

[9] 黄如花,张静.Elsevier收录期刊可开放存取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5(181):35—42.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不公平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98-03

一、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由于个人出身的不同,我国的国民被人为地划分为城市户口居民和农村户口居民。一般而言,城市居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服务、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当然,这种二元结构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遗产密不可分,这种影响也一直影响到今天。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国的城乡差距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却越来越大。近几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据2008年8月29号《中国青年报》数据,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 646元(农村居民收入4 140元,城市居民收入13 786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在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大部分的情况下,这种城乡差距毫无疑问非常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当然,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试图从基础教育的角度对这种状况进行探讨。根据阿马蒂亚・森[1]的观点,社会的弱势群体的利益并不能完全如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所主张的那样仅仅通过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单方面补偿得以实现,而应该让弱势群体掌握一种参与竞争的能力,用森的话来说,这是一种“自由”。他认为,人类社会最高的价值标准是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自由。这种自由不仅意味着人们具有选择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机会,而且还涉及这种选择的过程。而这种选择过程又必然与人们的能力相关联。用中国的话来说,政府不仅要对弱势群体“授之以鱼”,可能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而在这其中,基础教育就被认为是使得弱势群体获得发展的自由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政府的再分配,弱势群体就能够获得一种起点的公平,这种起点的公平能够保证弱势群体基本的参与竞争的能力。

基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教育公平是指一定社会给予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平等的选择和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包括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其实质是教育机会均等。义务教育是指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实施义务教育,既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也是适龄儿童、少年及其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具有义务性和强制性,免费是其应有之义。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非常严重。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从根本上来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远没有达到教育公平理念所要求的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均等的状态。众所周知,教育起点的公平是一个社会实现有序和正常发展的基础。在市场化浪潮使各种优质资源进一步朝城市聚集的情况下,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在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整体的竞争力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日益突出。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性的表现

(一)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

虽然2007年以来我国已经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但是农村中小学生上学困难和辍学问题仍然比较严重。首先是教学网点的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不少农村地区为了缓解教育投入对地方财政的压力,将过去村办小学或乡办中学进行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上学距离。在边远的山区这可能是造成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的重要因素。二是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泛起,随着我国大学扩招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吸收的能力,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使得一些农村地区的家长们对于读书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在家庭的农业生产急需劳动力或者家庭经济不好的时候,一些家庭选择了让孩子辍学,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辍学现象更为严重。

(二)城乡教育过程不公平

教育过程公平是指教育制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让每个社会成员有机会享受同样的教育。由于历史、政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原因,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巨大差距,导致了城乡教育过程不公平。

1.教育投入的差距

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投入城乡分配极不平衡。这种不均衡的状况可以见下表:

依上文数据,普通初中阶段的生均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比全国平均水平在2002―2006这五年中大约少400―500元,普通小学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大约少200―300元。考虑到农村的初中生和小学生比城市人数要多,农村义务教育这两个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将比城市义务教育这两个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大于上述两个数字。

2.办学条件的差距

办学条件包括许多项目,如校舍、办公用品、图书和计算机等。以计算机为例,以2005年为例,我国城市初中的计算机拥有量为719 486台,平均14.4人拥有一台电脑,农村初中的拥有量为1 135 357台,平均24.5人拥有一台电脑。同年,城市普通小学电脑拥有量为118 164台,平均14.7人拥有一台电脑,农村普通小学电脑拥有量为1 533 132台,平均45.3人才拥有一台电脑[2]。从以上数字可以反映出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

3.师资力量的差距

师资力量的差距可以用教师的学历结构两个指标来衡量。以2005为例,城市小学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比重为19.2%,具专科学历的教师的比重为58.7%,高中阶段毕业及其以下的教师的比重为22.0%,相应地在农村这三个比重分别为3.2%、44.2%和52.5%[3]。城市普通初中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教师比重为61.8%,农村普通初中教师中本科学历教师比重只有24.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城市小学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重大大超过农村的相应比重,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的比重也大大超过农村的相应比重,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的教师占总的教师的比重农村小学的则大大超过城市小学。城市教师学历中本科占多数,而农村教师中本科学历拥有者的比重相当低。使得这一结果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城市在文化、商业和其他方面的天然优越性,一些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老师也越来越多地流入城市小学,这进一步恶化了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的状况。

(三)城乡教育结果不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并得到均衡发展机会。教育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是结果公平的前提与基础。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或决定结果不公平。每一层次的毕业生在学识和能力方面的参差不齐除了与他们的先天素质有关外,还与他们在各个层次享有的教育资源有关。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异深刻影响到城乡不同出身的人的发展前景。以大学阶段为例,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争取更高层次的大学入学机会竞争力相对不足。梁晨和李中清[4]等利用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1952―2002年的学籍资料进行分析之后表明,1990年代以后,农民家庭出身的学生要比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家庭出身的学生进入北大和苏大这类精英型大学的几率要小得多,而前者在全国人口所占的比例要比后二者占比大得多。这决定了他们在毕业后,获得更高起点的工作机会的几率也更小。

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原因浅析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与我国的财政投入体制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地方为主,分级管理的体制,在地方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20多年的农村义务教育的欠账使得这一问题非短期内可以解决,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也不可能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从公共产品投入原则来看,地区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负责,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负责。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提高其国民文化和思想道德各方面的素质的基本途径,是一个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其所惠及的范围不仅仅是公民个人本身,也非公民所属地区本身,而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大计。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政府应该将义务教育定性为一种全国性公共产品,应负担起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拨款和发展等方面的责任。但这只是一种规范视角下的应然状态,种种原因使得中央政府在那个时代选择了这样一种以地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原因在于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对免费的表述为:“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生就学”,在90年代初的实施细则中,则为“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从那时到现在,杂费以各种名目在学生的缴费单上出现,并且在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农民办”的二元格局也逐渐形成[5]。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的财政收入不断向中央集中,乡镇财政成为最弱的一级财政。在本级财政负担本级教育支出的原则下,地方政府在教育分配上偏向高等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得到省市政府的财政投入很少。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基本上是由乡镇财政和农民承担,这造成了乡镇财政负担过重,乡镇进而向农民征收教育附加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2001年以来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向农民征收的农村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的权力,这减轻了农民负担的同时却使得教育筹资渠道更加单一,使本已严重不足的教育经费更加短缺。为了扭转教育投入重心过低造成的教育投入不足问题,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我国开始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基础教育的重心上移到县级政府。这对于缓解乡镇财政压力有效果,但对中西部省份的贫困地区而言,义务教育支出对县级政府来说仍然难以负担。在部分地区,乡镇所征收入经过县财政周转,再下发到各乡镇,与乡镇负责义务教育投入没有实质区别。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本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责的义务教育拨款就成为了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的沉重负担,保工资和保运转就成为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的发展和壮大也无从谈起。于是,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教师待遇不高、基础设施长期欠账、教育质量不高,就成为了横亘在消除城乡义务教育差距面前的一个天堑。

分税制实施的初期中央政府汲取了大部分收入的同时却没有承担相应的事权,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收入不断提高,这为我国义务教育事权重新收归中央创造了条件。继2006年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并取得显著成效后,2007年起,国家又对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1.5亿农村学生享受到了免费义务教育,我国农村地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这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教育史上,免费农村义务教育的实现书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这仅是第一步,离彻底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还很远。

国家实现免费的义务教育并不意味着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就完全得以解决。实际上,长期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累积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弱势地位,农村教育质量严重滑坡。本文所分析的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也并没有因为国家在农村地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就得以完全解决。随着农民家庭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他们也完全意识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可能深刻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这对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倒逼国家在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问题上采取更切实的措施。

四、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现状的对策分析

如上所述,我国义务教育分级管理体制是造成目前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现状的根本原因。因而根本解决方案在于确立以中央、省级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中央有将义务教育事权完全收归中央的动向,所以,我们只能够立足于现实,寻求一种在现有体制下的政策创新。

第一,政府应当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力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争取达到4%。目前我国的教育拨款额逐年上升,但在GDP中的比例依然不高,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教育拨款的努力程度尚有不足。教育拨款占GDP的比重,每增加0.1个百分点,就会增加400亿元以上的教育投入,这对于支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

第二,合理配置财政拨款在各地区、各级教育中的比例,适当向贫困地区和义务教育倾斜。大部分农村地区在经济条件落后、办学资源十分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财力上予以强有力的扶持,才能切实保障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基础,国家对其负有绝对责任。我国应将义务教育作为重点予以倾斜,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国家财政教育经费中承担的责任,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应该采取措施吸引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地区从事义务教育。现今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事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就会自动进入农村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只有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政府提供合理的机会和岗位让新毕业大学生能安心工作并扎根,才能实现国家、社会和大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1]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2007[K].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7[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