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总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总结

时间:2022-03-13 00:45: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四年级语文总结

第1篇

    转眼间,一学期工作已经结束,我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也暂告一段落。现将这一学期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此,我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努力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每一堂课我都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学生愿学。 

二、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依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在教学中,针对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我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每天早上,我都坚持和学生一起诵读优美的古诗文,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多读多想,并且要求学生在日记中写学完古诗、课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为前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强化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努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五、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2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四年级; 语文课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需要用一定方式巧妙灵活的上课,方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要尽力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而情境教学最为核心的意义在于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效率,激发其参与性,令他们做到主动学习,并相对独立的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此种做法也有利于保证大伙的积极性,避免昏昏沉沉的局面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素质教育相契合的。

一、小学四年级学生特点

首先,学生树立自信心的主要时期就是小学四年级,别人对该年级的学生进行评价过程当中,他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感受到外界的鼓励,进而变得更为自信; 有些会强烈的自我肯定。对于自身评价过高,惟我独尊的学生会产生自负心理。反之,成绩不理想或者某些方面不足的学生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进而会产生自卑心理,导致自信心丧失。所以,语文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做出决定。其次,某些同学天性聪敏,刚入学时尽管并未努力,却能保持相对较为优秀的成绩。然而进入四年级后,随着各项知识的深度逐步提升,孩子一旦粗心大意,成绩很有可能会立刻下降。四年级时作文的出现也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每位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很重视如何提升学习成绩的问题。

二、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特点

对于小学四年级语文而言,主要涵盖了以下功能:

( 1) 提升学生的表述能力,使其在说话处事的过程中逻辑清晰、顺畅无阻,避免沟通障碍的局面发生;

( 2) 获得一定程度的知识积累,这是语文素养的根基。究其原因,唯有具有了足够的古、现代文化的积淀,才不至于在未来的交流中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对于表达能力的提高可谓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累积、认知能力、理解水平往往影响着其对语言含义、语言情感、语言技能的领悟。因此,很有必要鼓励各位畅所欲言,使学生在沟通的过程当中获得灵感和升华,体味语文的乐趣。其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教师在里面诱导学生领悟的主要内容就是它语言环境刻画的优美,语言应用的精准,思想表达的深刻,见解叙述的独到。

三、情境教学法及其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 情境教学法简介

情境教学法于20世纪中期在西方国家盛行,而我国是在70年代末引进该教学法,进而被中国语文教学界熟知,教师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在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同学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活灵活现的场景,使得每位同学皆能以放松的心情融入其中,促使学生产生共鸣,使其思维更清晰,明确学习动机,活跃的参加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学习技能,并且在心理机能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该教学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主张的唯智主义的限制,其最为突出的优势在于能够将言、行、情统一起来。此法可分为问题情景、真实情景等诸多形式。唯有利用其寓教于乐、趣味性高的优点才能充分调动各位的积极性。结合课堂科目特点以及学生特点进行课堂情景模式的应用。

2. 充分融合语文课程特点,创造语文学习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影视方法演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播放一段段悦耳的音乐,将两者和课堂内容有效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加生动地领悟到课本中的语言文字。

这种方法为学生树立了开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心境与自然景物完美的融合,使各位充分感受灵感迸发带来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任意发挥,要结合四年级语文学科的特征,教授基础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要让学生乐于表达的根本观点相符,而不可以为演示美丽的画面而演示画面。

3. 发挥学生情感作用,引导学生自发融入语文学习

学生是教学情景发运用的对象,也是在课堂中的主体。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 学生的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同时,老师所建立的语文教学环境需要学生在各个方面上的接受,特别是在情感上,要想使学生积极的参加课堂情景活动并产生浓烈的兴趣,就要真正从学生的心理方面考虑,使他们在心理上接受该教学方法,这样,老师所建立的教学情景才能拥有深刻的意义并发挥更大的效果。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四年级 作文教学

一、迷茫中的困惑――英语作文教学能否背上“快乐行囊”?

伴随着英语国际化趋势的到来,英语教学日益收到重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语言学习特点,小学四年级阶段是培养和开发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如果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势必让孩子从小就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而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中,“写”这一项技能最关键,可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基于英语写作涉及词汇、语法、表达等方面的各项技能,所以写作就成为小学四年级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结合小学四年级阶段学生英语写作现状,提出应该如何尊重科学的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结合笔者近几年的英语教学,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在英语作文写作中都会出现畏难心理和畏难情绪,主要呈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心理因素影响,基础环境薄弱。

在实际的课后接触中,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写作是一门相对来说较难的课程。这个可能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见效比较慢,耗时比较长。其次,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因为词汇量的缺乏和语言语法的不熟练而感到困惑,甚至是自卑情绪。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写作课程中,出现信心不足的状态甚至是畏难情绪。这种情绪及消极态度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信心和动力。

对于英语写作来说,基础环节是指遣词造句基本功,一般来说,小学生在基本功方面的欠缺比较严重,如词汇频发、语法误用、中式英语、词语赘用、搭配不当及标点符号方面的问题等。基本功存在问题的学生写出来的英语句子经常让人费解。如形容男子漂亮时,竟然用pretty或者beautiful,句式上还存在诸位不一致、时态错误等问题。中式英语比较常见,经常会出现“In China have different places of interest”类似的中式英语。

(二)写作内容贫乏,缺乏合理逻辑。

从平时的测试和写作作业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所写的作文思路不开阔,内容比较贫乏,思维不活跃。由于思路的阻碍加上懒于思考,写出来的句子都是平淡、单调的,作文中存在很多空话,句式缺乏变化,作文苍白无力。

学生写作逻辑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写作过程中的逻辑较紊乱,没有清晰的思路。这和学生的写作习惯有联系,那就是写作动笔前不构思、不审题,没有在写之前想好写哪些内容,应该怎么写。

(三)衔接出现问题,审题出现误区。

写作缺少衔接是学生作文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和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不注重罗技线索有关,因而导致比较松散的文章结构,通篇只能用简单的句子堆砌。由于句子之间没有适当添加贯穿衔接的连接词,段落和句子之间的过渡显得不连贯,牵强附会,文章断断续续,影响信息的表达效果和传递信息,导致文章主题模糊不清。

部分学生在动笔之前,没有认真审清题目,这就导致一个比较严重的后果――文章不能紧紧扣住主题,造成偏题、离题。有的学生因为不熟悉各种写作体裁,导致通篇文章的格式不正确。写作过程的修改环节往往被学生忽略,大部分学生的文章都是一次性给老师讲评完就放在一旁置之不理,更不懂得如何把之前的文章逐字逐句推敲一遍,认真修改,从而导致有些语句、语法错误在下一次作文的时候依旧存在。

二、巧为径,乐为舟――为英语作文教学送上一把香甜的青草

笔者给英语作文教学总结了六个字――巧为径、乐为舟。笔者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理念,才能为英语作文教学送上一把香甜的青草,以下是笔者关于英语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情境教学法是几年来的热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很多学生都觉得课程与生活实际相距甚远,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调动学生对于英语作文表达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英语作文。

如要求学生写作“Go shopping”的作文时,为了让学生掌握购物这个功能,笔者把教室划分为几个“商业区”,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钱”去购物,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买得最多。在这个任务中,每个学生都扮演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生成。比如结合英语作文:“新学期开始了,你这一学期都有什么课?你喜欢英语还是语文?你最擅长哪个学科?现在就请你介绍一下吧。”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比如给一个情境:现在是新学期,你会怎样介绍自己?学生可以结合我的名字、我在什么班级、我的爱好等展开话题。结合英语作文:My name’s ?摇 ?摇.I’m in ?摇 ?摇,Grade 4.This term I have ?摇 ?摇 subjects.They are English,?摇 ?摇...

(二)开展词汇教学,为英语作文打下基础。

词汇是作文的单位和元素,一般来说,词汇量积累比较多的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更容易得心应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之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感到压力和困难,主要原因在于无话可说,而词汇教学的深入开展,学生的词汇量的积累从少到多,有效为学生英语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灵活语法教学,为学生写作铺垫道路。

语法是作文的灵魂,不少学生在语法学习中感到英语作文写作犹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主要原因在于语法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更不会灵活运用,通过灵活语法教学,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写作铺垫道路,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语法教学是难点和重点,通过灵活语法教学,可以为学生写作铺筑道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义尊重、了解英语的行文特性,如英美国家对年龄比较敏感,经常用senior citizens或grey hair委婉地指代old age,比如英美人结婚,宾客对新郎说;“Congratulations!”对方会立马高兴地说:“Thanks”.如果宾客对新娘说:“Congratulations!”对方很可能会不乐意,误认为你在说她“骗到了一个好丈夫”。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务必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习俗观念,否则就有可能在文章的写作中闹出笑话。

(四)扩展课外阅读,以本为主调动自主性。

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英语作文写作能力的驿站,通过课外阅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朗朗上口优美的英语课外读物。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教师在扩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脱离课本,学生阅读课堂教学的开展要以课本为本,全面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总而言之,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值得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为学生的英语作文学习和拓展之路注入精彩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2]刘玉萍.让写作贴近学生生活――我市小学英语作文教学大赛观摩有感[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

第4篇

近期,贵溪市教研室主任童翔带领市教研组成员,与冷水、耳口、余家三校片区教师40多人齐聚冷水中心学校,开展了本轮三校联合体活动。

整个活动在刘芝老师执教《麻雀》中拉开了序幕。富有情趣的语言、精妙的课堂设计、优美的教学课件,让冷水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陶醉在语文课程改革的乐园里。紧接着,蒋淑媛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谈话开始了第二堂教学观摩课――《香甜的水果》。蒋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以直观教学的方法,充分利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以新颖的教学设计和独特的教师魅力不断寻找教学的闪光点,大大地激活了课堂,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学美术的乐趣。与以上两节课平行展开教学的还有麻地小学老师吴兰芳执教的三年级英语Unit 5 Let’s eat,冷水中心小学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烙饼的策略”。

观摩课结束后,贵溪市教研室的童主任、刘老师、崔老师、辜老师、冯老师和三片区教师分别就四堂观摩课,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进行了中肯的点评。

在语文课点评中,辜海燕老师、刘平老师指出:本次语文教学观摩课,刘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设计,创设有情有趣的课堂情景,充分发挥教学课件的辅助功能,紧扣课文教学的重点,以读为本,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要多样性,课堂上要有目的、有策略地延伸拓展课堂,真正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做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余家中心学校老师徐进贵指出: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内涵,教学中要尽量体现作者写作意图。

在英语课点评中,崔景荣老师指出,课堂教学要把握好教学节奏,对教材的理解要重点放在对词语的教学上。同时,学生自主性活动要力求简单,不要复杂。耳口中心学校教师祝鹏指出,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活泼轻松的学习氛围。余家中心学校教师冯美琴指出,游戏中要设计比赛机制,对学生的评价要多些,形式要多样性。

在数学课点评中,耳口中心学校夏幸福老师指出,在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下,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升华。冷水中心学校胡永图老师指出,教学中应让学生更深入地明白知识的生成。余家中心学校老师胡天平指出,教学要注意衔接,要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美术课点评中,童主任指出,教师利用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拓展练习时,水果图片的欣赏激发起了学生浓烈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创作的作品质量很高。在课堂小结和给作品取名保存时,同学们大胆的、富有想象力的回答引得听课的老师们笑声不断,课堂的氛围相当民主、和谐,以至于下课后还有同学来告诉我这节课真有趣。这节课不管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是情感目标达成度都比较好,同学们一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学生学习兴趣高。

观摩课点评交流后,教研室童主任等和三校片区教师在中心学校会议室进行了总结。总结中童主任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并对活动提出了建议,片区之间教学资源可以共享,教研活动主题选定要注意符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

课改新风,是一泉甘露,汇入了全体教师的心田,同时,它又是一股洪波,让全体教师心潮澎湃。在与会教师雷鸣般的掌声中,三校教研联合体活动圆满结束。

第5篇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开放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丰富学习内容与方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但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课外活动,或者是实践活动,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为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深入理解它的含义、内容、理念、宗旨等,以真正利用综合性学习,助力学生发展,推动课堂变革。

一、引导读演型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并非单一性的,也不受过多的束缚,形式上丰富多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兴趣为发散点,进行综合性学习。其中,教师可以以发展学生各种能力,如读、说、听、写等,与学生一起开展读演型、读做型、读编型等类型的综合性学习。实践证明,这些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相切合,因而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教师设计读演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分配角色,设计对话,将父亲的角色表现出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扮演“父亲”“警察”“救火队长”“有些人”等角色,将父亲坚定、求助、救助儿子的心表现出来。由此,学生积极形成一个“演员组”,深入文本内容,以读演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父亲”的角色、对“儿子”救助的希望、不放弃的精神等。又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小故事会》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创编故事内容,完善自我发展。这类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于小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能够带动参与,诱发出更强的学习欲望,这与它形式的开放性是分不开的。为此,教师应设计灵活、自由、符合学生兴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引导体验型学习,增强学生个性感悟

1、走进自然,体验感悟

自然的“灵”“动”都来自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体验感悟。尤其是小学生,对于自然万物都非常好奇,融入自然时时常会感到兴奋不已,并且得到些许独特的体验感悟。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体验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有亲近自然的机会,并在大自然中吸取灵感,助力语文学习。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春天在哪里》时,教师设计灵活开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亲近自然是第一步。置身于大自然中,学生可以用眼观看春天、用手触摸春天、用心体验春天,使自身得到愉悦的感受,并对春天有全新的认识。其次,选择主题,展示成果。内容和方式多样化,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选择。如大自然的春天,可以是春天的花草、山水、树木等;春天的作品,可以是春天的歌曲、春天的画、春天的文章;我写春天,学生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情感、遐想、期待、故事等。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灵动精彩,又符合学生“探鲜”“发现”“个性发挥”等特点,并且能够与其它学科融合起来,体现出学习的交叉性,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发展。

2、走进生活,体验感悟

调查属于体验的另一种。通过设计调查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可以真正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与受访者交流,从中了解他们的思维、想法、看法等,并且得出一定的感悟。此外,通过调查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我,并且学会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自我发展。例如,在长春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家乡人说普通话情况的调查》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调查体验,取得很好的活动效果。普通话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规范性语言,是人们生活中交流运用最多的。但由于地域差异、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使用普通话情况仍然较为滞后。为此,教师设计了“家乡人说普通话情况的调查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调查。首先,各组学生需要明确调查对象。其次,明确调查方法,主要以观察和采访为主。再次,确定采访内容,主要为:本地方哪些字的发音不够准确?这个地方中主要有哪些方言?谁的普通话讲得较好?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小组再进行一次普通话宣传活动。在成果展示时,及时地点评必不可少。教师更要照顾学生心理,适当激励,以催生出更强的学习动力。这样的生活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中了解家乡人的普通话情况,再以宣传方式促进人们认识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三、引导网络型学习,发展学生信息能力

第6篇

本文是由上传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自己经历的教学路程,有艰辛,有欢乐,留下很多回忆,教学中有过失,也有成功,在此将自己的教学工作总结:

一、教学方面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是课文中积累的句子,正说明了做好教学,就得下苦功夫,努力去研究教材,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在这一学期里,我不断努力,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如何督促学生完成作业!通过上网查寻新的教学方面,最适合学生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上课中大胆提出问题,和学生互动交流,随时到教室和学生讨论问题,交心谈心,树立了学生的榜样,让学生明白读书的乐趣,知识的重要性。期末考试成绩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问题及改进方法

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因素,比如:学生积极性没有提高,在课堂上有时学生不能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教学方法上欠佳,还应从多方面去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应创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应加强培养。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还应多花时间去制作一些课件,寻求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总之,好的教师就应该多下苦功夫去研究教学教材,多花心思去和孩子们接触,探讨学习方法。真正把教师和孩子融为一体才是最好的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知道学习的意义,树立远大的抱负过后自然就会为些目标而奋斗!

第7篇

(一)《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第二、三学段的习作目标中分别提出如下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二)语文教师最头疼的工作莫过于批改作文,要终日埋头于堆积如山的作文中间,忙得焦头烂额。辛辛苦苦批阅的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却只注重分数,对于评语不屑一顾,老师的心血就付之东流。这种状况令大多数语文教师大为头疼,却又无可奈何。

(三)作文互批互评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机会参与批改他人的作文,这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件新鲜事,能让他们兴奋起来。过去,他们对老师是仰望,认为本子上的圈圈点点,勾勾画画神秘莫测,非老师不可完成。如今,他们要亲自触摸那神秘的东西,其兴奋程度可想而知。

(四)作文互批互评能让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长此以往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学生在互批互评的过程中,发现别人文章中的错处,并修改,这本身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地学到别人的写作方法,借鉴别人文章中的好词佳句,从批改他人的作文中获取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习作水平,这是我们提倡学生作文互批互评的终极目的。

二、培养学生作文互批互评在哪个学段开始最合适

学生互批互评的研究最佳起始阶段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开始学写作文,对作文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三年级的习作基本上是老师全批全改,精心写评语,评讲作文。对作文的批改和评价不会是一片空白,鉴于此,在这个学段开始培养学生的互批互评非常合适。

三、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作文互批互评产生兴趣

一是借助大作家,著名诗人修改自己文章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叶圣陶先生给学生时代的大作家肖复兴修改作文的故事等。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班队会上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懂得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道理。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而且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用进步吸引学生。学生初步尝试自评和互评之后,大部分学生都会感觉到自己的习作有小小的进步,感受自改与互改作文带来的喜悦,老师要立马抓住这个契机,激发他们互改互评的兴趣。

四、如何指导学生互批互评

(一)做好改前指导。在学生进行互批互评前,教师要做好改前指导。四年级的第一次作文之前,老师就要先上本册第七单元第26课课后的知识链接“叶圣陶先生给中学时代的作家肖复兴修改的习作《一张画像》,学习用符号修改作文”。建议这个知识点用两节课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文章需要修改的内容:错别字,不恰当的词,用错的标点和不通顺的句子。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第二课时,学生明确这些符号的特定意义后,明确了要修改的内容之后,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第一单元的主题写一段话,写完之后,先学着用修改符号自批,然后同桌的同学互批。老师现场作指导。最后收齐学生的作文,一一认真检查,个别辅导,人人过关。这个改前的指导非常重要和必要。

(二)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四年级上学期学生作文互批互评的训练重点,只批不评。每次作文都先安排自改,然后互改,由老师写评语。老师的评语分两部分:一是对学生作文作评价,二是对改作文的同学批改作文的水平做评价。老师把写好评语的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中后,要求作者和修改者必须共同阅读,这样做可以逐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年级下学期,可以指导学生在修改好文章之后写简单的评语。同样,学生在互评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写评语指导。学生初始写评语可以用较固定的填空式的方法写评语。在下半期的时候,就要指导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写开放式的评语,让评语中肯且不失新意,百花齐放,各有特色。

五六年级进一步规范修改作文的符号,让学生不仅能改文章的错别字、不恰当的词、用错的标点和不通顺的句子,还能看文章是否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和恰当的写作手法,文章是否有真情实感。经过一阶段的训练,在用字、遣词、造句、表达、情感等方面都已能够进行较好的评改,再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对文章的选材进行评改,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合适,是否注意详略。这样阶梯式循序渐进的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使学生切实掌握互评互改的方法。

五、作文互批互评的形式有哪些

讨论式批阅。讨论式批阅的原则是小组内成员讨论共同完成。这种集体评价最公正,最完善,因为分歧的意见可以通过讨论获得比较一致的见解。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对本次作文的要求更明确,对别人的优缺点达成共识,从而完善自己的作文。

互补式批阅。这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进行互补的一种批阅方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互相批阅,就可以互相借鉴,从而提高能力。

抽签式批阅。常给固定的一个人改,时间一长,也会出现厌烦的情绪,教师可采取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抽签式批阅,也就是指学生无法选择,抽到谁的作文就改谁的。这种批阅方式对学生来说有一种新鲜感,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六、教师在互批互评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中年级学段 传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063-01

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素质化发展”已成为大多数课程教学的教学指向和指导方针。新课程理念指明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强调“认知、能力和情感目标”三位一体的教学。对于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人们普遍认为中年级学段的教学是重中之重,而针对这一现象,有效地对重要阶段进行重点教学也是各个学校在不断摸索和改进的。对于小学中年级学段的教学,要从开展有效的阅读、抓好习作的起步、加强口语的训练、促进良好习惯入手,达到语文知识的传承目的。

一 把语文课程的有效阅读常态化

语文是一门交流型的语言学科,阅读是这一学科的根本所在,只有良好的阅读,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对于小学语文中年级学段的教学而言,阅读特别重要,所以要把有效的阅读教学常态化。首先,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制订明确的阅读目标。在新课改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小学各年级段都有明确要求。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通过导读、预习、思考、练习的方式对每篇课文的阅读作出要求。给小学生制订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对阅读学习就有了方向感和指向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其次,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重点指导,帮助学生达到阅读的目标。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理解性和质疑性地阅读,基本做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划分段落、简述内容、答题质疑”。最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疑难解答,教师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给予学生引导、启发和点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做到检测和总结梳理。不能面面俱到或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会造成学生的依赖性,也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把语文课程的习作起步深度化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写作的启蒙是要重点培养的,这也是一大难题。因此,写作启蒙的教学要分为三部分深度化地进行。首先,对学生进行初级写作的训练,通过小学生对自由命题的写作,达到“能说会道”的水平。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做到:畅学生所想,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师生一起参与,从不同角度出发,认真配合,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写作关系;注重引导,要把学生培养成“潜力股”。其次,对学生进行更具体的写作训练,通过小学生对半命题式作文的写作,达到“随意发挥”的水平。对于具体的写作训练,就是结合小学生的心理活动、思想状态,引导他们在故事描绘和句式训练之中慢慢进步。最后,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写作要求,让小学生在统一命题中“全面发挥”。这一过程就是在统一命题范围内,鼓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要求的习作,通过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培养小学生的自我锻炼习惯和学习能力。把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深度化,有助于语文知识的传承教育。

三 把语文课程的口语训练规范化

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阅读能力,口语的表达也很重要,理解得再好不会表达也不行。在中年级学段的教育中,语文课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结合,不能只在书面写作上下工夫,对口语的表达也要加强训练。在现今的小学教学中,多数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好,这不仅表现在语文学科。很多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能够理解,但因为表达能力差,只会写而不会口语表达。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是指导学生正确地学习、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里的使用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在中年级学段的口语训练教学中,要遵循先简后繁、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原则。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时,教师应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只有掌握的词汇、知识达到一定量时,才能表达得尽善尽美。在掌握大量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将语言组织通顺,条理清晰,再结合所学知识就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对于交流就会更加积极,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四 把语文课程的良好习惯培养日常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习惯能改变一个人,它的力量是具有持久性的,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影响其一生的。对于教育而言,要想学生好好学习,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教育中,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把全部所学真正地掌握。小学生刚刚步入学习的大门,在这个阶段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化教学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视。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让学生了解到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他们的学习更轻松,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去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五 结论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把中年级学段的传承教学放在首要位置。这个阶段处于低级学段和高级学段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以后的学习意义重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培养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寻找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教学,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提高,达到语文知识的传承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舒红霞.师生情感交流实证研究[J].教书育人,2008(9)

第9篇

《生命生命》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青少年时期,渐渐地会开始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塑造自己,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问题,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生命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和空泛的生命道理这一层面,因此,有关生命的话题学生是渴望了解的,进行生命的思考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具体到对《生命生命》一文的阅读来看,四、五自然段中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文中三个生命个体所展现的生命精神内涵,学生在体会时会因对作者的不了解,对生命话题的认识较粗浅而产生学习困难。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词,会背诵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赞叹之情和珍惜之情,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赞叹之情、珍惜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包括杏林子相关资料及文中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命话题,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生命生命》,这节课让我们同台湾作家杏林子一起继续探讨关于生命的话题。

(师板书课题,生读)

二、感悟生命形态

1、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小飞蛾的生命形态:

⑴ 导入:

第一个走入我们视野的是一只飞蛾。(生读第二自然段。)

⑵ 思考:

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蛾?找出印证自己观点的语句,谈谈你的体会。(生读,思考,全班交流,练习朗读重点。学生思考的结果肯定是多方面的,如可恶的,可怜的,顽强的,了不起的等,师可相机引导生思考讨论:作者重点想表现的是哪一方面?)

⑶ 现场采访:

热爱写作的作者捉住飞蛾我们很容易理解,放了飞蛾我们也能理解,但为什么会“忍不住”放了它呢?假如你是作者,能否接受我的采访,为大家解开谜团?(师采访生,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评价,可适时引导学生再读“但……放了它!”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品读第三自然段,感悟香瓜子的生命形态:

⑴ 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⑵ 汇报读,生互评。

⑶ 学生再读。思考交流:你认为自己从香瓜子的生命故事中收获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是还可以相机组织生再读引人深思的句子。)

3、小结:

这些文字哪里只是在讲述小飞蛾、香瓜子的故事,这分明是一曲曲生命的赞歌呀!

三、寻找生命意识

1、了解作者的故事,体验自我生命的存在:

⑴ 师深情讲述杏林子的生命故事:

(出示杏林子相关图片和资料)

简介杏林子:

她的文字曾感动和鼓舞了无数人,她十二岁时突然患上了至今人类都无法彻底医治的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从此,钻心的疼痛与她伴随,直到她六十一岁离开人世,她只上过小学,在关节坏后,她依然坐在轮椅上,膝上架着小木板,创作了数百万字的作品,这篇文章就是从她那苍白的扭曲的手指间一个字一个字地流淌出来的。

⑵ 带着感受读杏林子的内心独白:

(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句子:这就是我的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组织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师可以相机引读,如:“咚、咚、咚……”听着那强有力的心跳,杏林子对自己说……听着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杏林子对自己说……,等)

⑶ 体验生命的存在。这就是杏林子的生命,单单属于杏林子的。你的生命,单单属于你的生命呢?(组织生静静感受生命脉搏的跳动后自由谈感受,并练习朗读这句话)

2、品读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⑴ (继续出示句子“我可以……对自己负责。”)师引读:杏林子接着写到:我可以……,也可以……,如果你是杏林子你会怎样好好的使用它?又有可能怎样的糟蹋它?(生在此可能会思维受阻,师可以相机补充介绍一些杏林子的生活细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⑵ 结合学生发言小结。

⑶ (引读“一切……对自己负责。”)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自己”,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你是怎样理解的?(生谈自己的见解,师相机引导朗读)

四、探索生命意义

1、(出示课文末一段),生自由读。

2、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用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读着这句话,你想到了谁?(生思考,全班交流,师相机总结提炼出“无限的价值”的含义)

3、小结,指导朗读。

五、留下生命思考

1、全文小结:

杏林子已经用自己光彩有力的生命历程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也将做出属于自己的回答,也许我们要用上一生的时间。

2、品读文题:

让我们在对课题的朗读声中结束这一课吧!(引导学生用多种读法读课题。)

【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飞蛾

价值? 香瓜子

第10篇

关键词:段落教学;教学目标;构段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78-01

构段方式主要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承接关系以及因果关系,通过对不同构段方式的段落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段落之间的区别,对于这些段落的深入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总分关系

总分关系是文章中一种常见的构段方式,总分关系包括以下三种:先总后分、总分,先分后总。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中高年级(四至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文章时,教师可以逐步的分析各个段落的构段方式,使学生可以了解段落中各个句子的关系,只有通过理解每一个段落的内容,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在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课文《桂花雨》中,“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真是迷人。”这一段便是一个典型的总分的段落结构。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便可以对这一段进行详细分析,比如,首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该段落共有几句话,该段落的中心句,该段落的特点等等,然后教师可以总结,比如,该段的中心句就是其他句子的总结,如果中心句出现在段首,那么我们就将这个段落称作是总分结构,如果是段尾,就称为分总结构,如果中心句首尾都有,那么就为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最后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该段落格式写一段句子,举一反三,不仅写出总分格式的段落,也需要写出分总、总分总格式的段落。通过段落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每一个段落的分析,理解整篇文章。

总而言之,通过使学生对于总分关系段落的学习和理解,可以使学生对于文章段落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由于总分关系的段落又包含不同的格式,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不同段落的讲解使学生分辨出这三种段落结构的不同。

二、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也是文章中常见的一种段落结构,这种构段方式经常用来描写景物。在新教学模式下,使学生认识到段落中的并列结构可以使学生对于文章段落的层次结构认清,分清文章强调的重点。通过对并列结构的段落的教学,学生可以理解语言的魅力,主要是由于在并列结构的段落中,作者会为了段落的意境,避免词语重复,会运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写作时学习这种方法。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黄山奇松》中的倒数第一段:“黄山松千姿百态……更加神奇,更加秀美”中,在教学当中,教师首先可以询问学生以前是否学过类似的段落,或者可以询问学生是否可以在课堂上说出类似的段落,这样可以测试学生对于这种段落结构是否有了解以及了解的程度。教师也可以通过举例说明种段落结构的特点,比如,举例说:琴棋书画、江河湖海等等,都是并列结构的成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是并列结构的句子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于并列关系有一个更加全面和具体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并列关系段落的写作练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并列关系结构段落的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具有并列关系结构的段落,学生对于该段落的层次认识会更加清晰,会认识到段落主要内容,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确。教师应该通过并列关系结构段落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词语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写作或者是交流当中,从不断的练习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三、承接关系

承接关系结构的段落主要就是指句子或者段落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后面的句子或者段落是在前一个句子或段落的基础上出现的。如果缺乏承上启下的句子,那么就会影响该段或者文章的表达。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于承接关系结构段落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段落或者文章的因果关系,会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语言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课文《莫高窟》的学习当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过渡句――“莫高窟不仅……宏伟壮丽的壁画。”主要是通过教师对于文章各个段落的分析,即每一段落都是陈述的关于哪一方面的内容,比如,在分析完第二段,分析第三段时,会发现这两个段落分别是围绕着彩塑和壁画,第三段首句便是承接这两个段落的过渡句。

对于承接关系结构段落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在描写景物时如何从一个角度过渡到另外一个角度而不显得唐突,这样会有利于文章的表达,使文章通畅易懂。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使用这种手法,在练习当中完全掌握。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对于文章中比较典型的段落进行详细分析,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只有通过练习,学生才能对于各种段落掌握得更加充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11篇

(江苏省无锡市杨市中心小学,214154)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简单:教师讲、学生听;依据简单: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过程简单:重结果、重训练。这样,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不为学生所喜爱,导致“高分”背后隐藏着学生的均衡发展、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理解和素养的缺失。所以,“简单”一度受到追讨。但是,随后的“不简单”也造成了“形式上五彩缤纷的花哨、内容上乏善可陈的肤浅”以及“简单问题的人为复杂化”等弊病,使得数学课堂似乎在另一个极端上越走越远,逐渐玄虚。这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热播的一则广告:

某名星一身

某品牌男装,画外音——简约而不简单。“简约”是外在的风格,由此凸显的与众不同的内涵就是“不简单”。简约而有内涵,这不正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性追求吗?

一、追求简约的数学课堂

“简约”,不是简单地降低教学要求和学习难度,也不是随意、无为,而是改良、提炼,是把目标、内容、方式、过程等诸方面做“精”,其最好的体现就是教学中的精讲、精练。

(一)简约的课堂体现在精讲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今天这节课讲得真累。”每当此时,我总是不禁插言:“这节课都是你在讲吧?”教师想得多、讲得多,的确未必效率高。走进课堂,会看到有的教师因为找不准教学起点,或不明白教什么,不清楚教到什么程度,或唯恐自己不讲学生就不懂、不会,而在课堂上不是频频发问,就是喋喋不休地讲解,结果上完课,学生一片茫然,不知所学,更没有对教师的哪句话留下深刻印象。显然,这样的数学课堂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是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发展的。

有意义的讲解是必要的。但,教师的讲很有讲究,要做到: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言:“孩子小,一节课别讲太多,多了孩子弄不清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他以为你讲的都重要。”讲课千万别反复地讲,一定要精而又精,在孩子精力最集中的时候把内容都讲完。那些不重要的地方少花工夫,旁枝末节上的要求多了,就抓不住本质了。所以,教师的讲应该是“精讲”。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为例,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感悟不能从教师嘴里获得,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的沟通也不能靠教师讲。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时,教师要抓住“4.75+3.4”中出现的小数点对齐和末位对齐的算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辨,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形成算法,进而探索小数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时,教师可以变“讲”为“导”,以“回忆整数加减法,今天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整数加减法中我们强调末位对齐,而小数加减法不一定是末位对齐,那么整数的计算与小数的计算是否矛盾”等问题,启发学生发现整数的末位对齐和小数的小数点对齐其实是一回事,都是为了把相同的计数单位对齐。

当然,做到精讲绝非易事。首先,教师要苦修“外功”。即力求自己的课堂语言简洁明了,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一个问题可以解决的,就不要罗嗦、重复,避免无谓讲评和举例。其次,教师要研修“内功”。教师讲什么,讲得精不精,都离不开其“内功”,也就是对学情的认识和对教材的解读。只有对学情把握得准,对教材钻研得深,悟出的道理才更透彻,确定目标才更明晰,设计的过程才更精当,教学的重点才更突出,才能切中肯綮,讲在点子上、问在巧妙处。第三,教师要正视自己的角色地位,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应该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而教师能不讲的就不讲,能少讲的就少讲;但是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易混、易错、易漏,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等非讲的就一定要讲,并且要讲出本质,讲出深度,讲出高度,讲出精彩。

(二)简约的课堂体现在精练

练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起着巩固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发展数学思维、增强应用意识的重要作用。机械而重复的练习,虽能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但不能形成学生的数学智慧。所以,学生的练习决不能是教师在教材上的任选几题,或不假思索的随意补充,它应该形式多样,发挥固知增能、衍生智慧的作用。

事实上,每一个练习背后都蕴藏着一定的思想意图,如果就事论事,为做题而做题,就没有多大价值。所以,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设计针对性强、承载一定数学本质的练习:如果要达成认知目标,就设计能帮助学生及时理解、巩固新知和初步形成数学技能的达标性练习;如果要帮助学生辨析问题和解决疑惑,就设计动态生成的解惑性练习;如果要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就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层次性练习;如果要扫除学生的认知障碍,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就设计思辨性练习;如果要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就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综合度高的应用性练习;如果要加强学生探究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就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合作性的研究性练习。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组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42+35)×2=42×+35×;

27×12+43×12=(27+)×;

15×26+15×14=();

72×(30+6)=。

2.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的内画“√”。

(28+16)×7,28×7+16×7;

15×39+45×39,(15+45)×39;

74×(20+1),74×20+74;

40×50+50×90,40×(50+90)。

3.想想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涉及乘法分配律。

(1)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图略),并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2)计算28×13,想想算式和计算过程有什么联系。

4.填一填、想一想。

(1)先填出前面横线上的数,再写出与它有联系的算式(比比谁写得多):64×____+____×36=____。

(2)任选其中的一组算式,算一算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5.和平路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情况如下表。

(1)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3)先比一比每一题中的两个算式,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再把问题(2)中的两个算式与问题(1)中的两个算式比一比,对乘法分配律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以上练习,既有新知的巩固,又有新旧知识联系的沟通,更有思想、方法、经验的拓展与提升,会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除了练前的精心设计,练后的讲评也不容忽视。讲评前,教师要做好统计分析,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弄清根源,分清性质,发现合理成分;对于学生的多种解法,要分析不同思路的差异。讲评时,教师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自己反思、修正。只有这样,才能“精练”出彩,学生才能获得丰富的解题方法和和内化的解题能力。

二、追求有内涵的数学课堂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体现的是课堂上讲得精要、练得精当,但这不能等同于简单;在干净利索、不枝不蔓中应该有精彩的生成、生动的体验、深刻的见解——也就是课堂还要有内涵。

(一)教学内容有内涵

数学在教育意义上不但表达真,而且祈求善,臻于美。从这种意义上讲,数学学习就不能仅仅是数字、符号、公式、规则、程序、步骤等知识、技能的简单组合,而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内隐的思想、方法、经验、情感……因此,数学教学要摆脱功利的纯知识、纯技能学习的束缚,为了学生数学能力及素养的提升,把教材内容蕴涵的教学价值点转化为可行的、有效的“教学事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找规律》的教学为例,内容表面上是“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但其中渗透着丰厚的数学内涵,所以教学的着力点不是规律本身,而是借助“找”的过程,使学生习得“找”的方法,并从中感悟隐藏的数学思想,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有100个连续的自然数,若每次用框去框住其中的两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生成“研究100个数不方便,可以先研究1至10十个连续自然数”的探究需求,让学生在形成一定探究方法的同时,感悟“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探究时,可以先研究10个连续自然数,框数的个数依次从2个改成3个、5个和8个,让学生猜想、操作、思考,初步感知规律,并在丰富的活动中锻炼思维,掌握学法,积累经验,形成一定的探究精神。然后,可以继续研究15个、100个、a个连续自然数,让学生用前期探究获得的经验和思想进行推理,进一步建构和深化对规律的认识,最后用符号表示规律,这不是人为拔高学习要求,也不是人为加重学生负担,而是在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有条理、深层次的数学思考。找到规律的同时,学生获得的是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学好数学的智慧。设计如此教学内容,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教材解读的深度,而且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需求和思考方式。

(二)教学过程有内涵

史宁中教授说,要注重“过程”中的教育。的确,过程比结果重要。因为,数学经验的形成、数学方法的掌握、数学思想的感悟、数学价值的领悟以及数学学习探究精神的形成都源于过程。所以,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在实实在在的观察、猜想、操作、判断、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凸显数学内涵,让学生真正形成方法经验,感悟思想价值,提升思维和精神品质。

例如,强震球老师教学的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就是一节过程丰实、内涵丰厚的经典好课。角的度量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而强老师独辟蹊径,打破“学生观察认识量角器及角的单位—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总结‘对点、对边、读刻度’的量角方法和步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大量技能训练”的传统教学过程,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比较∠1和∠2大小”的问题情境,层层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索:由光看不能正确判断两个角的大小,生成用活动角量角的需求;由活动角能比出两个角的大小、却不知两个角到底相差多少,引导学生用同样的一些小角度量;由单位小角使用不便,引发把单位小角合并为半圆工具;由半圆工具度量不准,引出把半圆工具细分成180份;由细分后的半圆工具读数不便,引出要加刻度;由根据量角器读出角的度数,引导学生完整认识量角器的构造特点,并逐渐掌握量角的方法与步骤。整个教学,不仅让学生完整而真实地经历了量角工具“再创造”和量角方法“再发现”的过程,而且巧妙地分散了教学难点,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学生能够自主建构的数学智慧。这样的课堂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份精神盛宴。

综上所述,“简约而有内涵”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和追求,这与崔峦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主张“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其实是不谋而合的,简约就是要简简单单地教,有内涵就是关注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12篇

期中考试过去了,对所有校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甚至是煎熬:考前需要密集的给家长电访,问题学生可能考不好的学生要集中召开家长会,学生每晚要加作业,周末甚至平时要加课,成绩出来后,又要电访跟进,考差了的学生要分析原因调整计划,每天从早到晚都忙的团团转。这次期中考试,所幸我们校区的学生都考的很不错,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进步,赢得了家长的赞誉,甚至直接有学生及家长慕名前来,通过这次期中考试,深感良好的口碑才是最好的宣传。

刚来到这个校区时,每次出去发单,总是有家长拒收并带着冷漠的语气说:龙文么,以前我孩子学过,那么多钱进去,也没啥提高,骗人的!每次我都觉得无地自容,红着脸给家长解释后,我总是在想,我们以前真的没有用心做,我们的老师都是好老师,我们的学生都是好学生,用心去做,专注去做,难道真学生的成绩真的就提不高吗?家长总是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吗?

有一个初三的学生,姜**,语文和科学比较差,粗心大意,学习懒散没动力。这个学期召开家长会的时候,费已经快没了,家长说,最早来龙文的时候价格便宜,现在都涨这么高,孩子学了这么久,说实在也没提高。我已经提前跟学生沟通过,了解学生的情况,所以跟家长说,这样,以前有些方面我们确实做的不够,包括孩子自身的情况您也知道,我跟孩子聊过,您再给我十次课的时间,到期中考试,让您看到真正的龙文效应,证明我们的实力。家长续了十次课,每天都给他加练习,周末课上完了也让他留在校区写作业,一看到他状态萎靡不振的时候就叫过来给他“洗脑”。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科学从140多分进步到160多分,语文从90多分进步到110多分,学生整个的精神状态都彻底改变,家长也很欣慰,很感激我们。我们的形象在家长眼中彻底颠覆了。

一个初三的学生,黄**,金卡学员。暑假的时候几次考试科学都六七十分,当时学生总是抱怨科学的酸碱盐怎么这么难,以前的内容也没学好,中考怎么办?家长也担心孩子能不能提高,能不能稳定,对我们报一丝怀疑态度。我跟孩子灌输了一个“只要方法好,勤奋加用脑,什么难不倒”的理念,从战略上藐视,从战术上重视,先让孩子放下心来,认真学,按照老师的计划一步一步来,相信自己,成绩就一定会提高。跟家长沟通要相信孩子,多鼓励孩子,成绩一定能上升。每天按照章节增加练习,错误的讲解后让学生自己反思,上课时讲一个小知识点就列举一个例题,从例题中总结一个方法,提醒注意易错点。按照这样的学习模式,考试成绩一路从班上的中等上升到班级前几名,甚至段里面前几名。学生自己信心高涨,其他科目也进步飞速,全校名次从100名开外上升到三十多名。月考进步后家长还担心成绩能不能稳定,期中考试再次的进步让家长彻底折服。家长说,我们夫妻俩没多高文化,就想孩子学习成绩好点,你们龙文的老师确实用心,把孩子放在你们这里,我们放心!

七年级有个孩子,周**,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学生,在家里面都很少说话,经过我们的辅导,整个人开朗了许多,家长数次到校区来说,你们的老师辛苦了,孩子的改变我们看在眼力,谢谢你们!

两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补习语文数学,语文数学经常拿第一第二;一个高一的学生,补习物理,物理一枝独秀;如此鲜明的例子,不胜枚举。

周星驰的《食神》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只有用心,才能做出最好的菜式。通过这次期中考试,我反思出一个结论:只要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质量上,督促老师备课用心,上课用心,辅导用心,就不用担心孩子成绩没考好,家长不好交代了。

我们需要宣传,需要市场推广,尤其是在许多校区学生人数丁零无几的情况下,宣传推广就显得更加必要。但往往,我们很少去注重我们的教学质量,很少去反思我们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像开头说的那样,我们的老师是好老师,学生是好学生,学生考不好,结论就是龙文不行。不知道有多少老师发单的时候有上面所说的经历,承受过多少家长的白眼和质疑,回过头来,我们有没有认真的反思一下,我们有没有地方做的不好,有没有地方能做的更好。

良好的口碑能带来轰动效应,同时也是隐形的宣传。上面黄**同学的一个同班同学就直接到了我们校区,还说他们班很多同学都知道黄**在这里学。家长来了就直接说,我知道你们这里,孩子有同学在这里,孩子在这里学我放心。

我们校区的下一步思路就是,利用好这次期中考试,做好口碑的效应,以此为契机,敲开学校的大门。相信不久,会陆陆续续有学生慕名而来,我们站前校区会越来越火。

良好的口碑是最好的宣传,良好的口碑也是做好宣传的基础。时刻谨记: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与大家共勉!

龙文教育第一届“龙文杯”教育征文大赛入选作品

原标题:《口碑是最好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