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01 01:06: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黄山奇石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第1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所以推进,在教法的选择上要注意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指导。

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要面对生成顺势推进,适应学生的学习内在需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回归文本去解决问题,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即时资源,引导学生再细读课文,积极思考,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情感得以升华。

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文本精读感悟阶段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我能学”“我要学”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主体促进教师的教,以主导引导学生的学。

后来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课件。在使用的过程中渐渐发现:多媒体课件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改变。在上课时给学生在视觉上带来较大的冲击,配以动画、声音、图片、视频等各种媒体元素,能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和注意,但它却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显得不够实用。

通过实践和不断的深入学习使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文字、声像、读物所提供的知识和内容上。在学习过程中,要对读物进行理解,建立自身的认知结构,就需要学习者和外部世界建立必要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渠道,也是最重要的渠道,就是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但生活并不能等同于课堂,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进入现代语文课堂成为必然。我们必须有效地利用好这个工具。

但是要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就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从情境设置、突破重难点、学练结合、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寻找两者的最佳整合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此,我想以自己授课的亲身体验来与大家分享我的一点感受。

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学科要有学科的自身特点。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学要彰显语文特色。在后来的课堂上,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总结、调整,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硬件条件下,在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始这样使用多媒体课件了。

一、学文识字时利用多媒体

如“鹰、辩、摔”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写错字,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不能因为有了动画演示就忽视了教师的作用。语文识字教学,特别是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身教”大于“言教”,只有教师范写和动画演示相配合,识字教学的“质”才能有保证。

二、创设情境时使用多媒体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就我的学生来讲,没有人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观看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

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让学生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有兴趣去投入课文,研读文本。

三、提纲挈领时利用多媒体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多种。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有机的整合,便会使过去靠老师口若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

四、讲练结合处使用多媒体

仅以学生写作文为例,都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作文学习的效果。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处使用多媒体

尝试讲了《黄河魂》,这节课中,我吸取了以往的经验。采用了先讲课文,让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文拓展。让学生在网页上了解黄河地理位置,听《黄河大合唱》,看黄河壶口瀑布,读有关黄河的诗、词、文章。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黄河,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具有这种不屈不挠的黄河魂、民族魂。这堂课相对来讲是成功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课堂上提出了许多问题,谈了许多感受。在黄河大合唱和壶口瀑布的激流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绪飞扬。

第2篇

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答案或作答后的处理。有效理答,是指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从学生所提问题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独立钻研、讨论切磋。教师善于把握学生回答问题的精髓,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深入浅出分析,做恰如其分的评价、指导,进而完成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达成教学目标的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有效理答,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一、转换思维,镇定理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潜心解读文本,没有自己对文本的正确、细微、深入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我们还能求得教学的创新、教学品质的提升吗?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想法,从解读文本开始,真正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走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教材的开发,但这必须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想超越教材,就必须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而此时,理答要结合课堂教学的进展及变化组织发问,一般情况下,理答要关注两个角度:一是尽量选择学生在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时,学生学习意识上的矛盾激化时,他们思想囿于狭窄范围时或者学生受原先经验影响无法实现知识迁移时,注意力涣散的时候作为发问的最佳时机;二是发问时机应和教学需要与文本价值相适应。因为很多时候就同一问题转换一下提问角度,效果就会迥然不同。

在一次学校优质课评优活动中,教师上完课后提问学生:“学了课文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蔺相如、廉颇”。学生的各种感官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进行相当顺利,课堂充满和谐的气氛,老师完全沉醉于学生的精彩回答中。忽然,一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最喜欢的秦王!”顿时,课堂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显然这位学生“别具一格”的答案迎合了学生求新立异的想法,而此时教师竟一时呆住了,转而微笑着肯定这位男生的答案,继续走着下一个教程。

教师对这个回答的处理显然非常不妥,他默认了这个错误的回答,这样的理答是失败的。教学中教师也敏锐地感觉到这样的理答方法显然太失偏颇,却一时又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答办法,因而错失了一个绝好的教学生成点。其实我们不妨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探问:“怎么样的人才算值得敬佩、喜欢学习的呢?”这一问就把学生的思维角度引到正确的价值观上了。学生在了解了“”的意思之后,教师话锋一转:“的人也能喜欢敬佩吗?”这样不偏不倚的理答解决了学生新旧认识的矛盾,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引领到正确的领悟上来。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理答是不可预设的,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理的回应,有时也会因为学生出人意料的回答或提问而一时语塞,所以教师往往要借助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理答后学生的反应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下一次理答的质量,改善教学。

二、设置难度,有效理答

理答是唤醒学生注意,保持或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经验的教师通常把学生的回答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把原来有较大难度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以此引出下一步的教学决策。

比如在《黄山奇石》的教学中,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仙桃石”形状的基础上,我启发道:“仙桃石”为什么不叫“蜜桃石”或“桃子石”呢?学生只要多读几遍课文,再深入思考便会发现这是因为“仙桃石”体形巨大,而且又落在山顶,不太可能是人间的东西。课文中一个“飞”字和“落”字,便形象地写出了“仙桃石”的神奇。在欣赏了“猴子观海”的画面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几千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的呢?它到底在想什么呢?”此问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有的编故事,有的大胆猜想,在愉快而热烈的讨论中,他们既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黄山奇石的有趣。

由此可见,教师对课文的核心问题进行合理地分解,将其转化成贴近学生思维方式的问题,缘于教师的教学动力,其中理答智慧也足以令人佩服,从而体现了生本课堂“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

三、转移适度,优化理答

第3篇

一、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学生入情入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语言材料、学生个性等特点,巧妙地设置现实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思维。

1.直接引入生活情境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生活有怎样的色彩,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在教学中,只有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现实情境,才能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教学《黄山奇石》、《日月潭》等写景课文时,教师作导游,巧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风景秀丽的山水景色中,从而渲染气氛,为学生理解全好准备。

2.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不是每篇课文的内容都是学生体验过的。为了增强情境的真实性,我们可以让学生模拟想象表演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从现在开始》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分角色扮演狮子、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等,根据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情节,进行对话表演,感受角色的心理。这样让他们在小组内互教共学,互演互评。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

当学生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重点时,教师要创设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促使学生摆脱依赖心理的习惯。如,“你能从这个词语中读出什么?”“你猜一下,下面会发生什么呢?”猜想文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所包含的内容,或延伸问题情境,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有利于深度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并在尝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1.根据课题创设情境

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焦点。围绕课题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主要内容。当学生带着这感受进入课文,那是一种胸有成竹的阅读感觉。在出示课题时,教师可让学生看课题并提出问题,这是学生即将进入情境的有效准备。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从圆明园的毁灭,你想到什么?在学生讨论、交流后,进一步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一是从内容和标题关系去想象;二是从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去想象;三是从圆明园的奢华去想象;四是从圆明园毁灭的结果去想象。通过这样发散思维的引导,圆明园毁灭的情境得以再现,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根据重难点创设情境

根据重难点创设情境是突破课文重点的最佳途径。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探究者。例如,教学《假如》一课时,可抓住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这一难点展开想象:假如你有一只马良那样的神笔,你会画什么?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神笔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去展开想象,创设情境;然后,让他们联系自己的愿望进行比较,从而深刻体会作者关爱他人、关爱环境这一精神品质。这样既能有效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又给学生创造了足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根据关键词创设情境

教材的重点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重点段中的关键词句往往牵动全篇。在初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着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的关键词句进行情境创设,进一步理解作者描述情境的语言文字,并通过点拨、设疑、对比等方法,强化感知,激活思维,加深内心体验。例如,在教《再见了,亲人》的结尾段时,可启发学生围绕“再见”“亲人”两个关键词展开想象:当列车开动时,站台上的亲人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要与亲人说再见?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从而达到丰富课文内涵,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三、补充生活情境,丰富学生阅历

教材选文内容相当广泛,单靠学生自己的经历来创设情境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内容是他们未曾见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补充生活情境,充实他们的阅历,从而达到理解阅读材料的目的。特别是科普类的文章,涉及一些专业的词语,单单从课文中归纳,根本就不能表达出它的意思,因此教师要补充生活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巧用;互联网;信息资源;滋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27-0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自己教学实践更能感受到互联网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彰显的魅力。互联网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教师要精选资源以适度、适时为依据,巧妙地把互联网信息资源与语文课 进行整合。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开拓视野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为小学语文课堂润色。

1.互联网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重在一个"巧"字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媒体资源异常的丰富。网上的教学课件更是琳琅满目,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方便。教师若有所需,只需在百度中搜索,课件便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如此的"拿来主义"为我们教师节省了备课时间,可真的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吗?回答是"不能!"有例为证:记得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课前临时决定下载课件,但课 后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1)课件与本来的教学设计思路差异较大,课堂衔接不连贯。(2)展示课件与对学生的引导 结合不当。(3)学生上课看热闹,课后效果差。课后我反思,网络上的媒体资源可以"拿来",但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巧妙整合。

1.1 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巧"在适度。人常说"物极必反"。网络资源包罗万象,教师在搜集资源制作课件时真是望生成龙,总想把一切都给学生,可是课堂 毕竟时间有限,我们教师应"忍痛割爱"结合实际,取其精华,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为语文教学画龙点睛。

1.2 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巧"在适时。同一种资源用在不同的时段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记得我给两届学生同样教学《高原一株柳》时,多媒体资源用的都是一样的视频。在一届学生的课堂教学中用视频时,要求学生边看边联想,把你想到的描述出来。结果学生浮想联翩,联想的内容异常丰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 作能力也有帮助,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另一届学生教学本课时,把这段视频用在 学习完课文之后拓展练习时,让学生练习写作时播放。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比较局限。同样的多媒体资源,同样的年级段, 只是播放的时段不同,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大相径庭。这样的教学效果给了我一个启示:教师不仅要精选信息化资源,还要巧妙地安排媒体资源使用的时段,让语文教学更具有艺术性。

2.利用互联网信息化资源为语文课添光彩

互联网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大变革,信息化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也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精选媒体资源,巧与语文课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资源优势,让多媒体资源为语小学文课画龙点睛,为我们的语文课添光彩。

2.1 利用互联网信息化资源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少年儿童正处于各方面成长的特殊阶段,视觉、听觉敏锐,注意的稳定性受 时间的限制。信息化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来考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审美 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在设计《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分析课文时,感觉让学生通篇采 用朗读分析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在备课时我灵机一动搜集了视频,孩子一定喜欢。在教 学时发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厌学情绪时,教师播放这段视频。在课堂上视频一播放,学生们立刻打起精神,真个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看完视频后学生兴趣盎然、激情高涨。这时再给学生布置任务,他们更乐于接受。我心中暗自感 叹: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心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发挥其优势作用,调动学生的 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的语文课堂就会"活"起来。

2.2 利用互联网信息化资源创设情境。人常说:"触景生情",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孩子来说外出游山玩水是一种奢望,《草原》此类文章的,学生只能从文字中体会景色的美,那只是一种抽象的美,很难有身R其境的感觉,对大自然 的赞美只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既然网络资源已普及到农村,多媒体设备全面到位,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化资源让 我们的课堂教学穿越时空,去看看烟台四季的海,去欣赏内蒙古大草原的迷人风光,给学生真正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草 原》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搜集了草原视频和表现草原美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通过声音美、颜色美和景物美为学 生创设情境。在教学时,我以导游的身份组织教学,学生成了内蒙古草原上的一个个游客,我们一会儿欣赏草原美景,一 会儿欣赏老舍的《草原》美文,一会儿学生又是小导游介绍草原美景。整节课情境无处不在,学生在课堂上旅游,在快乐中学文,在游戏中锻炼了能力。最后学生舍不得离开,对草原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第5篇

一、未雨绸缪――课前充分准备

在?Z文课堂上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教师的课前准备主要是备课和上课用具的准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到识字后进行表达练习的总体要求。在设计课堂学习环节的时候,安排相应的内容和环节。确定教学环节后,还要准备上课必备的教具。如在设计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做什么事最快乐》的时候,除了安排朗读课文、随文学习10个生字外,可以设计“我会演”“我会说”两个实践运用环节,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情,就会感到快乐”的道理。然后,让学生说说在班级中做什么事情最快乐;在家里、在公共场所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增加表演的趣味性,除了针对课文准备青蛙、啄木鸟、水牛和蜜蜂的头饰外,教师还可以准备马、狗、蜻蜓等动物的小头饰,让学生在表演时能选择使用。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军人站岗、环卫工人扫地等图片,让学生在说话练习的时候,思维从动物角度拓展到社会生活角度。总之,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语文课堂上带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二、躬行实践――课上注重表达

尽管语文学科是母语教育学科,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词汇贫乏,使用的句式少,因而常常会出现一些表达不明确、不完整或不规范的情况。语文教学除了积累字词,还需要教师从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这两个方面注重训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汉字,学习语言运用,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1.结合阅读课进行情境口语表达指导和训练

阅读教学除了随文学习字词外,还应该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创设口语或书面语表达的情境,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表达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如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的时候,根据单元主题自然风光,除了感受课文介绍的黄山奇石、黄果树瀑布和日月潭的秀丽景色外,还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景色,了解家乡,渗透爱家乡教育。因此,在学习这一单元课文的时候,我设计了随文说话练习,请学生向没到过黑河的人说说家乡哪里最美。

为了让学生说得通顺流利,我指导学生说话的方法:模仿句式说话或者独立进行说话练习,无论哪一种,说之前要想好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在口语表达前要先构思,安排好说话的顺序,培养思维的条理性。我告诉学生,可以借鉴课文的句式,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句子向大家介绍。指导后,学生仿照课文的句式,抓住家乡景物的特征进行说话练习。学生自豪地向大家介绍:“我的家乡就数五大连池最漂亮了。这个地质公园里的火山形状奇特,有的像一个大圆锥,有的像一个倒扣的大锅,还有的火山石像奔腾的海浪。”这样的练习既能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式进行说话,又能渗透爱家乡教育,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目的。

2.结合写话练习进行书面表达指导和训练

教科版教材还安排了“能说会写”板块,主要是结合阅读内容,进行语文实际应用方面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写话练习的要求,在口语表达的基础上进行书面语表达的指导和训练。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能说会写的题目是“我想去……”在做练习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通过给学生播放PPT图片,看各地风景的照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我国各地景色之美。然后,先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然后再次强调写之前要先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在动笔写。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进行了口语表达练习,在写话前又进行了口语表达练习。在动笔写的时候,就能够有条理地说清自己想去的地方是哪里,那里的什么景色最吸引你,向大家说清楚。一年级下册能说会写“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时,我也先让学生结合本单元阅读课文的学习,说一说小鹰、小猴等都自己做了什么事,然后,再想一想自己能做什么事,是怎样做的,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这样的要求就是引导学生在表达之前要先想清楚,就是构思过程,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语表达都进行这样的指导,然后再练习。学生在具体说话、写话的过程中就会养成表达之前构思,养成说话、写话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3.结合“语文七色光”进行综合表达练习

“七色光”是根据单元主题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包括基础值和基本技能练习、日积月累、知识窗、综合学习活动。一般包括开心一刻、听力练习、大家一起来等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表达的指导和训练。如在学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时候,语文七色光就安排了介绍的实践活动,根据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介绍物品的综合练习。先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小物品或小玩具,然后和前后桌同学带来的物品互换,说说你怎样介绍。然后将这些物品随意组合,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一段话,说清一个故事情节。这个练习,体现了综合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有的学生将几个小动物玩具放在一起,组织动物运动会;有的学生以笔筒等物品为话题,述说了礼物的来历……最后,教师让学生将活动中自己说的话或者看到的事情写下来。这样的综合活动课既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玩具等物品进行说话练习,说话之后再进行写句子练习,说和写巧妙地结合起来。说和写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说和写的方法,教师也在具体的活动中,结合学习内容进行了指导,学生就能够说得出、说得好了。

4.结合学校活动进行表达练习

除了运用教材内的阅读课、写话练习和综合活动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班队会,结合学校的活动进行表达练习。如结合“六一”儿童节组织的活动、学校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利用班队会课组织相应的主题班会,给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根据情境要求,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实践中进行表达运用练习。

三、日省月修――及时反思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