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物入侵者的例子

生物入侵者的例子

时间:2022-04-09 21:47: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入侵者的例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物入侵者的例子

第1篇

北京的福寿螺、伶仃岛的微甘菊、闽江的水葫芦、西双版纳的飞机草、正在毁掉海岸滩涂的大米草……从森林到水域,从湿地到草地,从乡村到城市,几乎随处可见这些生物入侵者”。

中国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前,旨在阻击生物入侵的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全国127个研究院所的472名专家与会。专家们认为,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生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日益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

近年来,见诸报端的外来生物入侵事件日益频繁,“紫茎泽兰”、“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克氏螯虾”、“美国白蛾”等等举不胜举。与会专家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判断。

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万方浩说:“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经过8年到10年的时间才会发现一种生物入侵,但是这几年,每年都会出现一两个新面孔。”

“从海关截获的情况看,外来入侵物种的批次和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大约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检疫部门时常会截获一些‘高危分子’。”万方浩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郭予元在研讨会上说:“近10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多种,平均每年新增大约两种。”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福祥也认为外来物种入侵日益严峻。他说,从农业植物检疫方面看,仅2005年以来我国广东、辽宁、海南等地就先后发现红火蚁、黄瓜绿斑驳病毒、三叶斑潜蝇的疫情。

此次研讨会的主办单位包括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中国林科院、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昆虫学会等我国研究外来生物入侵最权威的机构。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外来生物入侵正呈现出传入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

中国是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郭予元说:“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目前有400多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中国有50余种,占了一半左右。”

据介绍,危害严重的外来物种主要包括: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蔗扁蛾、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等。

万方浩说,爆发性的已入侵物种肆意蔓延、扩散成灾;毁灭性的新入侵物种急剧扩张、疫情不断突发;危险性的潜在入侵物种兵临国门,形势异常严峻。

郭予元说,在国际贸易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生物入侵造成原有生物群衰退、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农林牧渔业损失严重,全球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民众健康受到威胁。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认为,生物入侵不仅动摇农业基础,削弱粮食安全,而且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健康,乃至引发社会恐慌与人类灾难。外来生物入侵的现象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生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外来生物入侵的通道

专家认为,人为因素是造成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主因。一个外来物种引入有可能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也有可能因生态系统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而成为入侵者,从而在新的环境中大肆繁殖、扩散并造成危害,改变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功能。

盲目引种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最典型的例子是水葫芦。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将产于南美洲的水葫芦作为猪饲料引进,如今水葫芦已遍布华北、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使著名的滇池变成臭水塘,我国每年要花费上千万元用于打捞水葫芦。

“外来物种的大量入侵,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是人为活动造成的。”万方浩说。

海关是许多有害生物进入中国的另一通道,原产美国的红脂大小蠹在中国的大爆发就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山西为发展煤业,买了一批美国加州的带皮原木做坑木,由于入境时没有经过处理,红脂大小蠹藏在树皮内“偷渡”而来。因没有天敌、气候干旱等原因,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山西大爆发,并迅速传播。还有进口物品的木质包装箱,也常常成为有害生物的另一“偷渡”通道。

专家建议,我国应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根据某一物种的生物特性、繁殖特性作出评价,分析引进利弊后再做决定。

打响外来生物入侵阻击战

我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森林、草地、水域、湿地、农田、城区等都因为生物入侵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万方浩说,外来入侵物种不仅直接危害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损害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部分外来入侵物种还对人畜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2006年3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组织发表报告说,美国、印度、南非等三个国家受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370亿美元、1200亿美元和980亿美元。

万方浩说,我国农业部门根据入侵生物每年造成的农林作物减产以及防治这些入侵生物所需的费用等测算,仅11种外来入侵物种给农业、林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70多亿元,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表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在农业转型及生产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说,生物入侵关系到人类的人口、食物、健康、资源、能源和环境六大问题。历史教训已有不少,目前又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新变化、新行为,给生物入侵赋予了新的特征,生物入侵的态势、频率和数量更加深化。

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万方浩研究员说,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种类的灭绝,构成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及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威胁因素,其经济代价是农林牧渔业产量与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的防治费用。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入侵外来生物造成的巨大危害。据万方浩介绍,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展的研究课题包括973计划“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课题研究、“十一五”支撑计划“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安全性考察”等,全国组建了近20个全国性的生物入侵工作组,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严重的省份也开展了重大课题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郭予元表示,关于外来生物入侵防控策略的科研和管理机制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科研的重大国家需求。尽管我国对外来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外来生物入侵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目前在外来生物的入侵机制和防控策略方面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生物入侵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政府和科学家的努力下,我国生物入侵防控研究已经形成了与国际平等对话交流的能力,步入了国际生物入侵研究的前列。”万方浩说。

我国生物入侵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的成果。据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入侵机制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包括:阐明了B型烟粉虱的非对称型互作理论,揭示了粉虱共存系统中的生殖干涉行为和互利共生机制等,其中,科学家们在对烟粉虱、紫茎泽兰、松材线虫等的入侵机制与特征方面的研究尤其值得一提。据万方浩介绍,加强外来危险生物的入侵机理、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开展早期预警与预防、检测与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解决外来生物入侵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2篇

关键词:情感共鸣;积累语言;学习氛围;经典文化;语文素养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地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如何使农村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浅见:

一、努力寻找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无论教师觉得课文内容如何精彩,讲得如何天花乱坠,学生都学不进去。因此,在教学时应努力寻找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点,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喜欢听课、喜欢学习。如:我在教学“生物入侵者”时,就从学生熟悉的紫茎泽兰的危害说起,学生一下子兴趣盎然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课堂气氛很活跃,我又给学生举了昆明湖的水葫芦、新西兰来自澳大利亚的袋鼠等例子后,让学生去看课文,看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知识,结果学生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思想想表达,觉得语文就是反映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觉得学语文有意思,从而喜欢学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加强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语文中感受、体验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语文内容的丰富多彩。

二、培养课内外积累语言的习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纵观语文试题,无论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还是阅读理解和写作,归根结底都是考查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如果学生的语言贫乏,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再好的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如果找不到相应的词汇来表达,能叫语文能力好吗?因此,积累语言是语文学习中的重头戏。积累语言首先要利用好教材资源。教材中有很多名家名作中都有精美的句子。如:冰心的《谈生命》中的“要记住……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等文字精美且富含哲理,不妨让学生反复背,并在表达中学会运用。再者还要在平时课外阅读、逛街或看电视时,看到或听到的好的词、句也把它抄录下来,随时背诵。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后,学生渐渐地发现自己的语言更丰富了,说话写作都更有文采了,也更喜欢学语文了。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爱经典文化

老师经常抱怨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追其原因也不完全是学生的责任。老师应多做些引导和熏陶。如:我教学鲁迅的《风筝》时,就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了他的经典作品《阿Q正传》,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还觉得特好笑,结果在那几天课余,发现学生们在争着看这本书。教学《智取生辰纲》时给学生讲有关林冲、鲁达、李逵、武松等人物的故事情节,学生也很喜欢听。我想老师经常这样熏陶感染,学生定会喜欢上阅读的。

第3篇

关键词: 说明文教学 立足语言 文体 文本

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现实及将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都有其他文体不可替代的语文教育意义和价值。然而在新课标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说明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笔者试图找到名师的课堂实录,以汲取营养,然而找到者甚少。教师厌教说明文,学生厌学说明文,使说明文教学园地荒芜杂生,说明文教学面临尴尬,遂生怪现象。

1.无“体”无“文”。即不抓住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不依“文”而教。如在《故宫博物院》的教学中,我校某老师为体现别具一格,完成简单的导入和文本阅读后,即给每组一张大素描纸,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故宫游览图。此过程占去近二十分钟,然后教师选画得规整的组上来展示。此时,课堂已过半。这种课堂是非语文化、无语文味、有悖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质和根本任务的。为片面追求课堂的“语文”而散文化,从文学的角度进行教学,不进行理性解读,把说明文上成散文课或另辟蹊径,成“四不像”。更有为补充某领域知识,花大力气、长时间补充知识,把语文上成常识课、科学课。语文教学要淡化文体,但不是无文体意识;课堂需要新颖、需要深度、需要广度,但不能为延伸而延伸,花大量时间耕他人之田。

2.重“体”轻“文”。说明文无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无散文优美的意境,无诗歌悦耳的韵律,无议论文雄辩的睿智。有的只有“‘说明白了’为成功”(叶圣陶语)的宗旨。于是,“课”如其“文”。教师往往一改散文教学中的风趣、点染,转而严肃。课堂以文体教学为主,将文体知识作为教学目标,生硬地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抽象的概念一个个强加给学生,把说明文肢解为相同的几个要素,以“类”盖“个”,使文本失去“自我”。在把握语言上,教师将语言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准确性”,使说明文语言独特的美学特征被无情埋葬,使学生认为说明文就是浅近、呆板、枯燥的解说,产生厌烦、味同嚼蜡的心理。

究其原因,这与教师和导向有关。说明文的知识性、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和庞杂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选择的困惑和艰难,这对教师的文化科学素养,再学习,丰富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提出了挑战。可有些教师将“课文内容”和“教学内容”混为一谈,甚至抓不住文体特性和文本特点这两个解读文本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施教者不知“教什么”更符合它的“文本性”,“怎样教”才适合学生的学情,才符合语文的特点,说明文教学就逃脱不了技术化倾向,避免不了枯燥乏味、非语文化的命运。

现行语文教材打破了文体组元这一传统形式,以主题组织单元,中考的作文题目也大多要求“文体不限”,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甚至不少语文教师文体意识淡薄。而对于说明文教学所承载的任务,新课标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而部分专家认为,说明文要通过学习科学言语,促使学生形成逻辑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养成科学论证的严密性的思维习惯。课堂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如果导向不一致,那么一线教师就会无所适从。

那么说明文该怎样突破尴尬,使教学行之有效呢?笔者认为应当坚决地站在语言文字的立场,用语文的眼光深入解读文本,并用语文的方式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语言表达技巧等。因为任何作品,归根到底是言语形式。而语言的魅力不仅在于词的张力,以及由其构建的文学美,精当的表达、清晰的思路也是美,这又恰恰是说明文的独特之处。因而说明文阅读,就要关注语言,关注语言形式背后的“对话”意识,关注语言何以要如此表达。正如王尚文教授在《语文教育学导论》中说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言语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这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

1.抓住语言文字,读懂“写什么”。阅读说明文,读懂才是目的,但这个“懂”,必须是在语文课程范畴内的“懂”。试想如果学生对所读文章的信息都没有理解,对所举例子不知所云,即使知道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就代表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发展了么?本校某次初三月考,有题为《叫三声夸克》的说明文阅读,其中一题是:“‘一语双关’中的‘一语’是指什么?‘双关’又具体指什么?”这是一题最基本的对信息的提取和整合题,但居然得分率极低。这足以说明如果语文课不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纯技术化地探讨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的教学岂不是伪教学?语文课不是科学课、常识课,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的任务是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培养读懂科学知识的能力。

2.从语言不同角度,感知“怎样写”。借助语言文字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写了什么,还要明白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时,笔者把“揣摩语言,感知作者怎样通过语言形式,从多角度来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作为主目标之一。在找出表现故宫特征的句子后,着手落实这一目标。

师:你从哪里读到了“宏大壮丽”?请找出来。

生1:我发现了“万、七十、九千多、五十多”等数词,这些词说明了建筑群的宏大壮丽的特征。

师:我们把运用数词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叫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生2:我注意到“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这句中的“矗立”。

师:如换成“站立”或“立”,不行吗?

生2:不行。“矗立”有高耸直立,兼高而大之意。

师:看来,这里选用了合适的动词表现事物的特征。

生3:我找到了“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重重”、“层层”、“道道”,说明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生4:用了量词叠用的形式说明了殿宇、楼阁、宫墙之多。

学生从具体言语中获取了说明的信息,领会了说明语言的特性,也在多种形式的比较中,亲身体会和品味了语言的魅力,懂得了阅读说明文也要走进文本语言中去的道理。而后,在分析“精美”特征时,学生学以致用,能自觉地从语言的不同角度感知特征。

说明文语言包括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等的词句,都要求准确无误。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咀嚼、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说明文的用词艺术。当然,如果一味停留在语言咀嚼上,那么无疑是一堂散文课。河北沧州市第九中学徐红霞老师在执教《奇妙的克隆》时整堂课主要品析说明文语言,沿“品析什么怎样品析品析得怎么样”这一思路分析了平实性说明准确简洁和生动性说明的形象传神的特点。陈树元老师的评价是:忽略了指导学生对具体语言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一文体思想内涵的领会,造成教学不扣体,学生不入体。如前文提到的,我校某老师要理清《故宫博物院》的说明顺序,大可不必花心思画图纸,只要让学生入到文本中去,找出方位词,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就能把握说明顺序。

3.透过文字,挖掘人文内涵。说明文同其他文体一样也体现着人文内涵、作者的情感态度。如《故宫博物院》,内含中国古建筑文化,透着作者自豪之感;《说“屏”》有着中国人诗意、精致、含蓄、内敛的生活情调、精神世界,体现喜爱之情;《生物入侵者》则是作者关注自然、保护生态的忧心。这些均可通过言语来挖掘,只要教师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意识,就可通过对具有人文情怀的言语的品读赏析,帮助学生领悟说明语言运用的妙处,滋润学生的情感世界。如刚才徐红霞老师的课中,如果注意到三个“越”字,“那么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句中两个“首先”的品读,也就可避免批评中的缺少“科学意识”和情感把握了。再如《故宫博物院》中“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不能不”双重否定,感情如此强烈,惊叹跃然纸上。

4.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在说明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而忽视读写结合,其实说明文可从文章构思、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入手,依托语言、活化语言,并相机融入必需的听说读写训练。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学习说明文特殊的表达方式,又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如《故宫博物院》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默读课文,按照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图(见教科书)。然后撰写解说词,以播音员的身份口头介绍故宫博物院。这个设计并没有回避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只是把它们“化”在了教学之中。这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怎样抓住特点,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解说,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如在“读写结合,拓展延伸”环节中出示两个题:一是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我们学校。二是让学生抓住事物特征,从多角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这可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的能力,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把所感、所知转换为所有,落实语言的运用,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说明文教学主张回归“语文”,不是要变成语言赏析课,而是立足文本,改变线性的逻辑分析,改变形式上的文章解剖,站在语言文字的立场上,试图把说明文教学的课堂还给“语文”,还给学生。就像宁波的沈建军老师所言,语文学科的整合对象应立足文本,从语言的价值出发,从学科边缘中判断和筛选一些为语文教学所用的对象。如果失去语言价值,就必然失去对教学的意义,丧失语文的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1]陈,董水龙.构建科学文本的阅读图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7).

[2]沈建军.例谈语文课中学科整合的适度空间.语文学习,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