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7 22:00: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企工作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每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备受瞩目,其原因就在于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在上一年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同时也能了解政府对于新一年工作的战略部署。回到股市,透过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又能发现哪些投资机会呢?
GDP目标定为7.5%
首先,政府定下了7.5%的GDP增长目标,这是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将GDP增长预期目标定为这一数值。表示,“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由于2012年GDP实际增长7.7%,超过了年初确定的7.5%的预期目标,所以7.5%的这一预期目标有利于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早在本刊2013年底举行的年度投资报告会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吴玉立就提醒投资者关注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的确定,他表示,“如果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即表明政府可以大胆地去做防风险的措施。那么经济将会呈现一路下滑的态势,这将导致整个市场投资机会比较平淡,甚至没有;但是如果政府将目标定为7.5%,则表明整个经济运行格局会是一个继续大分化的格局,新兴行业、小行业的增长将会比较乐观。”中信证券在两会后的研报认为,定在GDP增长7.5%的目标,明确增长消除悲观预期,政府将主要通过改革和转型来实现稳增长。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GDP增幅7.5%、CPI控制在3.5%以内,这对股市构成最大利好。
不过,亦有业内人士对此持不同的观点,华泰证券分析师徐彪认为,“未来之路隐约可见:经济下滑跌破目标增速,政府逐渐加码,但是,由于手上筹码有限,经济虽然下滑态势趋缓,但依然朝着7%滑动,最后被迫启用房地产这个核武器。A股市场将面临1到2个季度的下行,直至重磅对冲措施出炉。”
报告涵盖多个领域投资机会
上述是业内人士对股市整体的一个判断。具体到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国防科技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并强化日常战备和边防海防空防管控。2014年国防预算支出将增12.2%,从2013年的7201.68亿元上升至8082.3亿元,国防预算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呈上升趋势,体现了国家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进一步重视。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继续看好军工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特别是海空装备建设及军民融合方向。主要涉及个股包括:航天动力、航天科技、航天信息、广船国际、航天长峰、中国嘉陵、航天电子等。
第二:报告提到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因此,国企改革仍会是2014年的重头戏。因此,可关注广州、上海等地方国企改革相关机会。主要涉及的个股包括:上海石化、佛塑科技、粤水电、省广股份、星湖科技、交运股份、友谊股份等。
第三:报告指出,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看好环保股在2014年的投资机会,细分行业值得关注,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和清洁能源。涉及到的个股包括中电远达、龙净环保、燃控科技、永清环保、三聚环保、威孚高科、三维丝等。
第四:报告指出,要促销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这将利好通信设备、网络服务等上市公司。同时,报告还提出,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涉及到的公司包括共达电声、航天信息、洲明科技、同方国芯、中青宝、顺网科技、国民技术、中兴通讯、烽火通信、富春通讯、日海通讯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看点在于GDP的目标值设为7.5%。这一数字已经备受瞩目,广为议论,而笔者认为,该数字背后还蕴含了更多的信息:一、显示中国经济开始告别高增长时代。“十二五”GDP的增速定为7%,7.5%只是一个过渡数字,今后几年GDP迈向7%应无悬念;二、中国从高增长转入中等增长速度,将是长期、稳定的状态,既说明原有的模式不可持续,也说明中国开始了新增长模式的探求,“拐弯自然减速”,副总理的这一说法替代了以往冒进的“弯道超车”论;三、在随后人大的首场新闻会上,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7.5%也是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笔者理解,很可能GDP目标值在以前是最低值,而今年可能成为最高值。
今年“拐点”的特征,还体现在对“改革”的反复强调上。据统计,《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有70处提及“改革”。今年改革的决心很大,但难度更大。由于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推动起来难度很大,进度颇受考验。此外,现在要推的改革已经逐渐成为系统性工程,需要来自最高层面的顶层设计。比如说,《报告》提及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里面,“进一步改变政府职能,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多处都涉及到需要修法才能有大的推进的内容。在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里面,单看“深化财税金融制度改革”,其中提及的分税制的完善,如果不修法也只能是改良性质的小打小闹;预决算制度也与之有相似之处。
难道就停滞不改了?应该不是。“两会”前,《人民日报》“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社评,显然发出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声音,虽然改革的路径图还没有浮出。种种迹象显示,改革的深化很可能从国企改革开始推进,或者说国企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报告》也提出“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
资本市场也在改革,制度的变化会使投资者更多地瞄上蓝筹股,但大的社会与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使资本市场现有蓝筹股群体面临考验。截止现在,我们还会认为已经上市的相当部分央企属于大盘蓝筹的范畴,但如果国企的改革能够深入下去,央企的超然地位当会受到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各大行业的版图会不会因此而改变了?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那么,蓝筹股的队伍也会出现快速变迁了吧。
现在的蓝筹股里,首推银行股。银行业去年的利润登峰造极,但可持续性较差。央行研究局局长也承认,我们的银行业没有经历大的冲击,我们的利差比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高,利率市场化的结果必然是利差的收窄。《报告》中提及的重点工作之一“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如果能实质性推进,或者说按这个必然的方向发展下去,银行面临的竞争将是以往没有过的。银行业尚且如此,其他有超然地位的国企,特别央企的经营背景也需要认真考究了。笔者以为,投资蓝筹没错,但要小心蓝筹变脸。
在今年的全篇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一词出现了6次,“网”字出现了14次。国家对于互联网发展的重视,可见一斑。撸起袖子加油干。在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报告多次涉及了互联网相关的主要工作。
加快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加快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全国统一政务服务平台。我们一定要让企业和群众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
在电信等领域迈出国企改革的实质性步伐
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今年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度警惕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
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我国经济基本面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比较高,可动用的工具和手段多。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们有信心和底气、有能力和办法。
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
扩大数字家庭、在线教育等信息消费。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
继续加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领域。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继续加强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76亿元。落实和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完善相关价格、税费等优惠政策,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决不能随意改变约定,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
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制定新兴产业监管规则。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新兴产业统计。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系,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当前,全社会改革热情高涨、激情饱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勾勒出贵州全面深化改革蓝图,确定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年度改革十大重点任务。“两会”代表、委员们在朴实会风中,展示了他们对贵州发展的十足信心。
生态建设不出意料地受到代表、委员热议;改革开放对后发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极其重要性,得到更大程度上的认识强化。
坚守“两条底线”
省长陈敏尔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8000亿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时突破万亿元大关等2013年经济发展“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事件”。
但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是贵州省面临的一个基本省情;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贵州的正确选择,是“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两条底线”是代表、委员们探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关注点,风险与危机意识在“两会”讨论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但是生态本身是非常脆弱的,贵州显然也面临着环境破坏的现实危机。最近贵阳等地已经出现雾霾天气,这引起一些代表、委员的忧虑。因此,在保护环境这条底线上,来不得“半点含糊”。
在中国新一轮改革蓝图中,贵州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负有重要改革责任。代表、委员们除了建议“拒绝污染项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认为生态法治建设也应该及早提上日程,人大代表、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袁本朴建议,各级检察机关要成立生态环境检察机构,用法律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无疑是重要污染源,项目上马的环境评估必须严密审慎、客观公正,只有如此,“拒绝污染项目”才不至于成为口号和空话。一些政协委员认为,不排除当前还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有些地方上马污染项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环境破坏与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不无关系,特别是在贵州“工业强省”的战略背景下,地方项目引进的压力比较大,但是环保底线要坚守,领导干部的环保责任需要加强。有人大代表建议,贵州应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保护领导干部责任审计试点,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任何人都向往洁净的空气和青山绿水,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的雾霾天气对民众生活已经有很明显的直接负面影响,中央和相关省市政府也表达了巨大的治污决心。转变发展方式也有了不少具体的举措,比如淘汰钢铁等重污染产能。这些变化,贵州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都看在眼里并有深刻思考。
贵州还需要“跨越发展、后发赶超”,201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12.5%左右,投资也要有25%的增速,其他各项经济指标目标都较高,贵州各级政府面临的发展压力非常大。
又要生态良好,又要高速增长,这样的发展压力该如何应对?从发展理念上讲,提升发展效率与质量的途径,是坚持改革开放,正所谓“以改革统揽发展全局”。“改革开放是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必由之路。搞改革没有坦途,不改革没有他途。” 陈敏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2014年政府工作十大主要任务,其中包括壮大实体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全力打造“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实施精准扶贫、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行动计划等,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各方面都向全省人民展示了政府在新一年的施政承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实体经济部分,《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产业兴经济兴,企业活市场活,实业强贵州强”,并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跳出能矿产业抓工业,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工业转型思路,深刻体现了改革精神与坚守“两条底线”的发展思维。
提升发展质量
“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部分领域体制性机制性矛盾突出。” “两会”代表、委员们围绕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这一论断,展开了广泛讨论,指出了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制度、政策缺陷及发展风险。不少是来自发展一线的心声,值得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在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够带来更好发展的行业或领域,代表、委员们积极表达了他们的改革期望。比如国企领域,有委员就认为,国企改革面临的困难,从根本上讲,就是“政策门”问题,而今,混合所有制经济被纳入国企改革操作范围,贵州需要尽快启动产权制度建设,引进战略投资者,放宽垄断行业市场准入,尽量“少欠改革账”。
再比如在矿产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其运作市场化程度低、价格机制不顺、信息透明度不足等,势必会导致“圈而不探、占而不采”现象出现,或者更严重的低效率开发,这就需要拿出切实的治理办法,以及制定有效的竞争规则,“让有能力的人”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高效开发与利用。
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也是热点。就目前的政策环境看,民企参与市场竞争的空间本就很狭窄,如果政府服务跟不上,甚至出现“政府违约”,那就“难上加难了”。对此,来自中小企业的政协委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切身体会,提出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比如在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政府在涉及土地规划、政企合作等方面信息不透明,企业用地与土地法规有明显冲突,导致其生产经营风险加大,出现这种情况,责任认定可能是一笔“糊涂账”,不利于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另外,有政协委员讲到,目前还存在消防等部门处罚随意性过大,以及一些建材的不合理垄断,导致价格畸高等问题,加重了企业负担。
产业园区建设也颇受关注,与此相关的政协提案也有不少。其中民进贵州省委的一份提案直陈有些产业园区“规模贪大”、“虚壳”装项目等现象,以及在投融资实力、产业聚集、环境评估、功能定位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个别工业园区处于居民饮用水源保护地“敏感地带”,有的能源化工基地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存在范围重叠,建议拿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
与产业园区建设相关的,还有政府债务问题。在优化、改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过程中,有些地方追求“贪大求洋”,政府举债沉重。“发展要举债,债务是否合理,关键要看资金使用是否发挥了效益。”有人大代表建议说,贵州需要建立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偿还机制。
分类监管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一环,也是各地在改革方案中最先被提及的一个方面。
2013年12月17日,上海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指出改革将“突出企业市场属性,兼顾股权结构、产业特征、发展阶段,逐步实现差异化管理”。其中,竞争类企业将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成为国际国内行业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将按照市场规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对涉及上述分类业务的企业,因企制宜、分类分层管理。
黑龙江国资委在起草的相关文件的初稿中,将国有企业分为保障类、竞争类两个类型,并将在2014年6月末完成全部企业的分类,建立相应的分类监管办法。
山东省国资委则将属国有企业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类三类。并根据各类型企业特点形成相应的考核标准,“重点考核体现股东回报能力的经济增加值和净资产收益率、实行市场化分配机制”。这是山东对此类企业的“取舍”依据。
同样遵循“分类”思路的还有珠海。珠海市政府相关人士介绍,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珠海将按照竞争性、公益性和特定功能性进行分类改革。对于公益性国企,比如珠海水务集团、公交集团等,由国有独资或控股,注重公众利益,国资发挥主导作用。公益性国有企业将深化特许经营权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费用核算和服务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引入市民满意度等社会评价体系。对于特定功能性国企,比如珠海城建集团等,将优化资源配置,按时按质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对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比如格力集团等,则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引入战略投资者,引领珠海经济转型升级,参照世界优秀企业标准,成为珠海经济格局创新转型的领军力量。
安徽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亦列出本年度重点做好十方面工作,首先是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第一项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分类推进不同功能的国企改革,大力发展各类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湖北襄阳国资委在今年国资国企改革重点中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根据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做好国企改革实施方案的设计,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
那么,如何在调整压力下达成今年7%的增长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大的亮点是,明确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目标不会改变。具体而言,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通过进一步改革发展新消费、新投资与新的外贸模式,形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
首先,提升消费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项首要内容。近年来消费整体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回升,而且消费的结构也出现变化。在反腐的背景下,以三公消费为代表的政府消费受到抑制,大众消费稳定增长。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消费、养老家政健康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新的消费领域。
提升新的消费需求,政策保障来自于提高居民收入、减少收入分配差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之相联系的,公共政策更多地关注民生、环保等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今年要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深化医疗改革。环保与节能减排较往年提得更多,包括治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以及发展新能源。
其次,投资仍然是中短期稳增长的关键因素。2014年经济下行主要来自于传统投资领域的减速,尤其是制造业投资与房地产投资领域。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方面给出的药方是增加有效投资,意味着在产能过剩领域的调整仍将持续,同时寻求新的投资点。
2015年,铁路投资规模为8000亿元,保障房新开工740万套,与去年相当。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较往年有很大提高。除此之外,发改委七大工程包还涉及了信息、电力、油气、网络、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与之相对应的,在产业结构方面坚持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
第三,在外贸方面,政府旨在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新的战略重点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推动双边与多边自由贸易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非全新的政策思路,在过去几年已经屡屡被强调。一些关键的提法,如提高有效投资,基本上是老生常谈。实际的问题是,很多目前被认为无效或过剩的投资,在当初发生的时候都是被认为是合理和有效的。那么,如何避免新一轮的重复?
笔者认为,要真正以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供给端的改革至关重要。具体而言,2015年在以下领域能否取得突破是关键。
第一,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和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给予市场更大的空间。值得称赞的是,在简政放权方面,尤其在取消各类行政和非行政审批事项方面,本届政府在过去两年取得了很大进展。而推动和加快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管理,是下一步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政府的职能将更多关注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的投入。
第二,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市场和企业,仅仅强调放松行政管制恐怕是不够的。我们一再看到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教训,说明了一个混乱的市场环境不可能对社会资源进行最优分配。因此,投融资体系改革也至关重要。这包括投资主体的改革,如国企改革是否真正可以打破行业的行政垄断、开放公平竞争,使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商业竞争;如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是否可以建立地方政府的预算硬约束。另外,这也涉及投融资渠道的改革,如进一步推动银行改革,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放松金融管制,发展资本市场,鼓励以投入与产出风险收益为基础的各类融资模式。
第三,在政府的配套政策方面,一方面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另一方面尽快推进价格改革,包括金融产品价格改革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国金证券认为下半年会走出一倒“V”的走势,猜想高度可能会达到4500点。看好成长股,因为成长股在经历了40%的跌幅之后,可能出现一定反弹。个股之间分化会进一步加剧,自下而上精选,回避无业绩高估值的个股。行业及板块配置: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军工。
大环境:政府不希望“牛”市过早结束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投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A股交投活跃,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基础所在,“强”改革需要的是“活”市场。从历史来看,只要是熊市,IPO也会是处于停发的状态。证监会对这一段下跌较为担忧的原因之一就是,资本市场的不景气会影响金融市场改革的进程,所以我们认为,监管层一定会全力去救市。
资本市场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繁荣的资本市场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需要。如果A股市场转为“熊”市,若从现在的3700点到3000点将会意味着什么?我们认为意味着许多的资本市场改革都会停滞。例如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国有资产的做大做强,还有注册制、新兴战略板的推出、中概股的回归,甚至经济结构转型、新兴产业群体的崛起(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以及其他领域的改革,如财税、国企、民生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2006年以来有一个特别好的规律,资本市场动荡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由此我们有两点结论:第一点政策已经全面转向宽松,转向非常的友好;另一个结论是,我们倾向于相信未来这种友好的政策会持续一段时间。由此我们判断,如果政策转暖的话,对于当前的市场没有太多的担忧。
另外,短期来看的话,A股市场有可能还会走出一波人造的“反弹”市,幅度在4500点左右。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组合其实是超预期的。为什么这么认为呢?有四个原因:第一,从全球资本市场来看,救市应该是很高调的事情,对中国政府而言,也是如此。第二,“真金白银”地去救市,上周末,也是政府打的第二张牌。第三,是28家新股的批文通过但暂缓发行。第四是做空机制的限制。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打出来这四张牌是超乎市场预期的。现在站在3600点至3700点的情况下,我们倾向于反弹的窗口应该逐步打开,而且这种泡沫不存在趋势性的颠覆。
细节决定波动:“牛与熊”的思维变换
细节方面,下半年应该出现牛熊的思维切换,即在一波反弹之后,存在三方面的压力:第一个压力,居民资产的再转移趋势将会显著放缓;第二个压力是全球“QE”边际上的变化;第三个压力是直接融资。
新股发行大体按照证监会计划进行,但具体发行节奏会适度考虑市场情况。如果市场能够反弹到4500点,我们认为下半年新股的发行还是会继续。注册制出来之后,企业上市的步伐将会加快,在注册制来临之前仍有550余家企业排队IPO,注册制出来以后,监管层对这些排队IPO的企业应有所交代。我们统计的数据是,已经过会但是还没拿到批文的企业有10家,已经拿到批文还没发行的有28家。肖钢主席则谈到:目前在排队的拟IPO企业,到注册制实施未审完的,将继续排队。
盈利跟不上流动性,估值不太可能维持过高
我们认为,这波下跌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估值太高,即使在经历三周的“暴跌”后,A股的估值仍然过高。年初以来,四大股指都有上涨,创业板最高有77%的涨幅,从个股来看,有42%的股票上涨超过50%,所以我们认为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在上半年体现得比较充分。
从市值来看,现在的市场总市值差不多是今年3月底4月初的水平,其中上证综指、创业板指总市值分别为35.51万亿、2万亿;流通市值方面,上述两者分别为25.87万亿、1.4万亿。
从三大股指的动态估值来看,也不算太低,目前的数值与今年3月份基本持平。具体来看,动态PE方面,上证综指自高点16.4倍回落至13.9倍(年初11倍),创业板指自高点76.2倍回落至56.2倍(年初36.1倍)、中小板自高点44.1至32.1倍(年初22.8倍)。
下半场:“∧”型走势
如果下半年政策持续走暖,我们倾向于市场下半年会走出一个倒“V”的走势,反弹的高度或在4500点附近。之所以先看一轮反弹,主要有三个理由:第一,新股发行暂缓;第二,国家已经拿出真金白银在市场购买股票;第三,整个政策,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鼓励增持回购等政策,都是偏暖的环境。由此,我们认为市场会有一轮反弹,但反弹的高度不会太高。
板块配置方面,我们看好成长股,因为成长股在经历了40%的跌幅之后,可能出现一定反弹。个股之间分化会进一步加剧,自下而上精选,回避无业绩高估值的个股。
行业及板块配置,我们看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军工。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比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互联网也会像电一样,作为一种生产力工具,给每个行业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传统集中度高、龙头享受渠道垄断溢价的行业,将迎来互联网“破坏式创新”,部分传统行业PE有望获得提升。
“中国制造2025”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
在雾霾、水污染等环保问题趋于严峻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被提升至较高的高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新能源发展的篇幅较上年大大增加,明确谈到了:1)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2)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
2015年是军工的大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提高军工资产证券化为大势所趋,2015年军工行业在资产注入、整体上市、军民深度融合、科研体制改革等方面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这将为资本市场军工资产的发展壮大提供契机,预计接下来军民融合的政策催化剂会出来。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以及经济发展的环境,指出了在当期大的国际环境下,世界经济逐渐呈多级化的方向发展,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我国当前经济的增长方式必须转变,不能再依赖资源的消耗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企业;转变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从1980年以来,中国GDP平均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着,这个速度甚至超过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黄金发展阶段的增长速度,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引起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GDP的增长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仍然保持了9%的增长速度,2011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保8”的目标,指出经济的增长不再追求高速,而是要向质量上的转变,同时提出要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把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逐渐转移,发展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并加快企业创新、优化劳动力素质,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不再依赖资源的消耗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1.当前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几大油田的开采的枯竭,以及煤炭资源的储量也越来越少。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目前工业生产的局面是高能耗化、低产出化,经济增长模式仍然严重依赖资源的消耗,且效益低、污染大、消耗高的增长模式。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GDP能耗总体下降20%的目标【2】。十五期间,我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比重高达76%和68.9%,是世界上煤炭占能源比重最高的国家,和世界平均煤炭消费水平的26.5%以及传统发达国家的21.4%相比,能源结构过于畸形,这使得我国能源系统效率明显降低;同时我国企业在煤炭的利用率上也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据中国能源研究会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能源的利用率仅为34%,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我国每公斤标准煤创造出的GDP仅为0.36美元,而日本则为5.58美元,相当于我国的15倍;另外我国能源浪费数量十分惊人,据陕西煤炭工业局数据显示,我国煤炭的回采率平均不到30%,多数煤矿开采了一次就废弃去开采新的矿藏,显然这样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我国企业要转变发展思路,不要在依赖人力成本优势和资源成本优势,而这两方面的优势近年来正渐渐的失去了。08年金融风暴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制造厂家逐渐的向内地甚至是王越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首先是受了金融风暴的影响,根本因素还是长、珠三角地区经济依然成型,人力成本的优势不复存在。有项调查数据显示,劳动力成本上,这两个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是2000-3000,而越南地区的工资水平只有1000不到。而随着这两地的土地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的逐渐抬升,同时政府又作出相应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措施对那些劳动型产业和高能耗产业政策优惠不再,因此这些生产厂商不得不转移。目前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仍存在着大量的代加工的厂商,许多企业没有自主品牌,有的有自主的品牌但是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因此我国应急需建设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企业作为标榜,来引导广大的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的企业。
2.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对于企业来说,转变企业的增长方式无非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社会方面的因素;二是企业自身。社会方面包括政府和市场【1】。对于一个企业,来自政府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就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来说,这应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发展方式不是说转变就可以转变,这种抽象的东西不是说像自行车掉个头拐个弯那么简单,一家企业在某地落户经营,久而久之,必然会形成一种习惯,一下子就改变这种生产习惯是比较困难的,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还需要经济上的支持,如某些能耗产业,许多老旧的设备由于能耗过高,需要更换新的符合环保标准的设备才能实现低碳化生产,但是更新设备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这时候如果政府能对这些企业在为降低能耗上更新设备而给予经济方面或政策方面的支持,就会在这个行业内形成影响,最终降低整个行业的能源消耗水平。其次是市场方面,记得姚明宣传的一个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确实如此,市场上没人需要的产品,厂家肯定不会去生产的。也许还可以反过来讲,正是企业生产了什么产品,才会引导消费者去购买什么【3】。这样来说企业和市场的影响是相互的,消费者地购买意向能帮企业制定怎样的生产方针,而企业也能引导消费者购买怎样的产品。
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还需要制度和技术创新以及品牌建立。这一措施已经提了几年,到现在越来越沦为形式化、口号化的宣传标语了。目前我国企业创新方面做得相当不够,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目前大量缺乏技术创新性人才,这跟我国的教育背景有关,我国教育历来注重的是基础和理论类型的教育,而一般来说人在10-18周岁是思维塑造阶段,如果在这阶段只注重基础和理论方面的学习,往往到后面高等教育阶段会形成思维定式,创新思维缺乏;其次是我国企业目前自主创新的理念以及研究资金支持还不够,没有意识或者说不敢花钱投入创新研究。用一张表来表示我国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见表1
表1 企业研究实验发展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单位:10亿本国货币单位)
或许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进行自主品牌创新,代加工生产企业也能产生效益,也能解决大量的劳动就业问题。举个例子,富士康国内著名的代加工生产厂商,苹果旗下的ipone4S就是其代加工生产的,4S刚上市期间,大陆的上市16G版上市价是5181元,刚上市3天就售出了400万部。4S的代加工费具体数据我们找不到,找出其旗下的另一品牌ipad
,其代加工费用约为每台11.2美元,按其工序计算,平均每个员工不到1美元,占其售价的2.24%,而90%的利润都落入的苹果的腰包,这是多么大的利润差距,我们还有理由不进行自主品牌的创新吗。
3.结语
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时间处于发展中国的阶段,如何在提升我国经济实例的基础上,又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是我们这代人要研究的课题。因此我们要尽快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简新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日前,发改委体改司有关领导,也在今年首次改革进展情况会上表示,2017年将全面深化改革,努力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强调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就是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铁路、军工企业的混改方案
进入2017年第一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要领导在公司年度总结会议上表示,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创新的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经营权责,抽丝剥茧看铁路混改。并强调铁路搞混改,不仅仅在体制,更要抓好其他四个方面。
第一,敞开融资大门。今后铁总融资方式不再单一依靠银行,而是多措并举,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动脉,民间资本进入后,不仅可以缓解铁总资金紧张的局面,更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利润回收步伐。
第二,支线铁路的建设与经营是今年铁总混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最好方式是成立股份公司,铁总是主要控股者。
第三,2017年将进一步优化权责划分,充分发挥两级机构的优势和主体作用。重点抓好八项民生工作,股民可以通过股票获取铁路红利,投资者不仅有经营权,更可以参与利润分成。
第四,大力推进铁路资产资本化经营。各铁路局作为一级单位,今后将获得更多的自。长期参与铁路货运的业主,在运价和灵活性方面也将获得更多的机动性,从而提高铁路的货运指数。
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做好以上四个方面的同时,还将重点推进铁路企业债转股,深化铁路股权融资改革,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等。
与此同时,另一家重量级央企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也了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计划。制订了军工混改试点的初步方案并确定了4家试点单位。其中,在上市公司长安汽车中推行中高管持股试点,在集团开展军工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和论证,探索实施汽车产业股权激励计划等方案。
为此,有专家认为,今年的军工体制改革进程将会提速,军工企业将会成为国企混改的又一突破点,并有可能采用三种方式进行。首先是资产证券化,这是军工企业混改的重要路径;第二种是科技型的企业采取员工持股的方式;第三种是非核心业务采用军民融合的方式。
专家还认为,未来几年军品总装和研究所资产经过改制注入上市公司的预期会不断增强,兵工集团打响发令枪后,后续其他各大军工集团将陆续跟进推出混改领域的实施方案。
除此以上两家央企外,中国联通、中石油、中船、国网、中国南航等多家央企也都在近期加速推进各自领域的混改计划。
如中国南航集团提出,2017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将重点研究引入先进互联网企业、与全球行业领先者交叉持股或联合设立子公司等;还通过并购重组,加快相关业务整合和市场化运作。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也表示,2017年在搞好混改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到位的基础上,重点调整优化资产资本结构,加快推进产融结合,以海内外企业整合上市为路径,以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化工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
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密集落地”和不喾⒘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日本经济新闻》等都给予了积极评价。
如路透社报道,自去年年末以来,从央企混改到地方国企混改均涌现出不少强势个股,如中国联通去年四季度以来最大涨幅近翻番,西仪股份今年以来升幅近五成。在去年年底中央强调推进混改后,市场预测今年混改推进速度将会加快,前景值得人们看好。
地方国企混改将大范围铺开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7年1月,密集的地方两会相继召开。供给侧、新旧动能转换、国有企业混改、环境保护等陆续成为各地方的改革重点,各项改革举措正在加速推进落实。
人们认为2017年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大范围铺开,一是围绕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深化并购重组;二是为增强活力、提升效率,引入民间战略投资者,而员工持股、资产证券化等也将提速。
近日,作为引领地方国企改革的三大标杆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相继公布了2017年国企国资改革方向。
北京提出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企业调整重组,研究推出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等改革试点并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重镇,国企改革的推进迅速,手段也最为多样。他们在强调整体上市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二次混改,优化股权结构,进行增量的优化和存量的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上海提出集团整体上市的思路在已经召开两会的各省份中可谓“一枝独秀”。
还有,浙江省在地方国企混改中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多年来民营经济发达与国企融合程度高是他们的主要特点。2017年浙江省国资委根据“6+1”试点经验,建议省属集团或上市公司巨化股份、物产中拓、浙能电力及物产中大等单位抓紧改革措施的落实。
总之,梳理今年部分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国企混改办法各有侧重。首先,中西部省份的国企集中在资源型行业、传统行业,如自来水、公共交通等公益性国企,在混改中更多是采用吸引民营资本参与。而东部省份的国有企业在商业、竞争领域方面有上市基础,改革主要提倡公司上市。
因此我们看到,不管是上市,还是股权交易、资产证券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国企混改都少不了民营资本的参与。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放宽民营资本准入,营造民营资本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共同话题”。
同时人们还看到,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抓住股权改革这个关键点。
目前,股权改革在许多地方企业中已摸索出不同的几种方式:第一类改革,即不同国有企业相互之间的参股,或者是控股。这样就形成了权利的分散和企业的优势资源的整合,这样有利于企业监督权的分散。比如在金融、能源、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已有许多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第二类改革,是在境内外的外资企业参股。企业走出国门,首先要国际化、本土化。所以它们在落地时往往是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来建立新的项目和公司。这样的话,企业的股权就随着当地的法律制度来进行改造,取得的效果也很明显。
第三类改革,是企业在国内和境外进行的IPO改革,即企业员工持股。这类改革在境外比较多,在境内比较少。在海外的一些基建项目和一些制造业项目让出公司一部分权利,目的主要是鼓励员工积极性。
第四类改革,是企业在兼并、收购当中对民营资本股权的转让。
简言之,2017年将是地方国企改革全面落实的一年。总体上看,地方国企改革的步伐将会快于央企,力度也可能大于央企,积累的改革经验更丰富。
积累经验解决存在问题
目前,随着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经济活力,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2017年是混和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年,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要加快改革步伐。所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通过股权多元化达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率的目标,如果国有企业引进民营资本,不能达到治理及调整经营机制的目的,混改就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目前人们看到国企改革进展缓慢,办法不多,成效不大。一些基层单位仍在等待观望,出现“中央热、地方冷”的局面,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要建立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利益共享机制,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转制科研院所等类型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经营管理层、业务骨干等以现金、技术、知识产权等多种方式入股,并建立员工持股的有序进退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要界定国有资产流失状况,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杜绝办法。否则,在推进混改时总是被动和小心翼翼。另外,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定价在操作层面上,也应该有明确的依据。同时,也要支持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企业,使股权结构更为多元化。
当前国企国资改革还存在企业盈利能力与地位作用以及拥有资产数量不匹配,资本回报水平差的问题;有的企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明确,造成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产权流转操作应该继续增加透明度,程序应该不断规范、市场化评估应该继续加强。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和晋升主要通过竞争机制进行,而国有企业用人制度存在过多的行政色彩,二者不同的用人制度在改革后要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办法和用人机制。
国企与非国企有着不同的创业背景和发展历程,有不同的经营管理机制。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心理的双重差异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不同企业之间的企业管理和文化融合的重大考验。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涉及到大量的时间及交易成本,如审计会计服务费、资产评估费等,一旦评估或合作失败,成本沉没都会给非国有企业带去很大经济压力,这种高风险及成本的消耗使非国有企业在投资国有企业时格外慎重,因此如何解决问题消除非国有企业顾虑,也是一个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煤炭企业;内部改革;市场机制
2011年3月5日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显示了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国企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国有煤炭企业作为自然资源资产企业,在整个国企比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对国有煤炭企业改革也成为政府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的重头戏。本人认为国企改革不应仅从改制着手,还应该加大内部改革力度,针对当前国有煤炭企业活力不足的形式和现状,本人认为,国有煤炭企业对内部改革应当引入市场机制。
一、煤炭企业内部缺乏活力的几点原因
(一)国有煤炭企业产权结构不合理
1997年政府对国有煤炭企业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制,一大批国有煤炭企业成功实现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突出问题是国有股一股独大,而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企业内部缺乏活力。经验证明,国有股一股独大,必然使政企很难分开,国有企业很难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国有煤炭企业又属于战略能源性企业,更容易受到政府的特殊保护。企业生存在政府的庇护和摇篮中,没有生存的危机和竞争的压力,造成企业内部组织涣散,人员松懈,从而使企业内部活力不足。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一股独大,其他股在整个股份中占极小比例,并且有的仅仅是象征性参股,这些股权人在经营决策表决中没有分量,在企业经营监督中作用微小。管理缺乏监督,必然导致机制缺乏制约。私营企业之所以近年来频频占领国企在市场上的巨大份额,根本原因就在于私企多种股权并存,产权分配在多个股东手中,股东为追求他们的经济利益最大化,集思广益,殚精竭虑,不断改进企业的管理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挖掘和发挥职工的潜能,并且各股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形成了完备的经营管理体制,使企业具有充沛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煤炭企业管理体制不科学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体制不科学也是企业内部缺乏活力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现有管理体制缺乏竞争、激励和约束三大机制:1)激励机制。组织行为学各种理论都重视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职工的创造性和活力来最大程度为追求利润而服务。煤炭企业现有的管理体制没有正确实现对员工的激励,部门的设置,工作的流程,绩效的评估等都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社会格格不入。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员工的积极性,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2)竞争机制。煤炭企业对外与其他企业存在着煤炭资源、市场份额等竞争,但企业内部机构与机构、人员与人员之间在生产和绩效等重要方面却没有存在什么大的竞争和量化考核机制。没有竞争的内部环境,部门盈利与亏损结果一样,员工干多干少获得报酬一样,如何会激发活力呢?3)约束机制。没有约束机制企业同样也没有活力,现代国有煤炭企业内部缺乏制度约束,职工工作组织纪律差,工作效率低下,整个组织内部缺乏战斗力。管理体制决定了员工能否为企业创造最大程度的利润,国企必须把职工推向市场,让其感觉到生存的压力。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企业内部改革引入市场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就是要打破原来企业体制不科学,管理不规范,内部缺乏核心竞争力,对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局面。本人认为,煤炭企业内部改革应当引入市场机制。
(一)市场机制的本质是优胜劣汰
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大自然界中存在着广泛的竞争,强的生物生存下来,弱的生物消失,它们为了生存,必须去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存能力,即“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市场机制完全克隆了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它也强调“优胜劣汰”这一残酷而合理的规律。我国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来的经济体制违背经济规律,违背大自然的生存法则。组织行为学致力于人在组织内如何行动的研究与应用,以提高组织运行的有效性。1957年格拉斯.麦克格雷戈(Douglas.McGregor)提出了“X理论与Y理论”,对组织中的人做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绝大数人厌恶劳动,并尽可能避免劳动,把寻求安全与保障放在首位。但人是自然中的生物,并非生就懒惰,偷闲是生活经验造成的结果。人都具有生存的潜能,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让其发挥出来。这里所谓的“适当条件”放在企业管理体制当中就是市场化管理,要打破平均主义,坚持按劳、按能等分配,反对不劳而获。它促使职工努力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积极工作,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发挥个人潜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增强与别人竞争的能力,增加劳动收入。国有煤炭企业内部缺少的正是这种市场化管理方式,现有的管理方式既没有使员工切身感受到外部市场对企业的竞争压力,也没有感受到企业内部经营好坏与自己的干系,更少想到企业一旦破产后自己将何去何从。
(二)市场机制的内容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资源分配最优化
市场是调整经济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主体主要按照市场的需求来支配自己的经营行为。在不违背市场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市场博弈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最大经济利益。正是这种调节作用,使社会资源流向趋于最优化。市场机制的这种巨大的调节指导能力,在中国经济改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私营企业的内部管理方式虽然还不是很完善科学,但它已经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市场调节作用的精华,员工的收入基本上是按照员工对企业贡献的多少来分配的,各部门之间为追求总部资金能最大程度分配给自己而去不断努力提高自己部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种市场机制的优越性如果能够在煤炭企业内部运作起来,企业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不论在企业各种资源合理分配方面,还是职工追求绩效最大化方面,组织氛围将会大大改观。尤其是职工被现有体制掩埋的巨大工作潜能将会释放出来。
(三)市场机制与国有煤炭企业经营机制的成功对接
上述市场机制的优越性能否在国有煤炭企业内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成功对接。本人认为应当可以,理由如下:
(1)社会组织和系统是要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在外部大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小组织团体内部如果不与大环境保持一致,“闭关锁国”,很容易与时代落伍。国有煤炭企业不是养闲人的地方,追求经济利润是企业的根本目的,而不是承担许多社会责任。职员首先是社会中的人,其次才是企业组织的人,把职工推进市场中,让其参与市场竞争,是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由职工组成的企业各单位部门也应当如此。上海国有企业十年来成功的两大特点,其中一个是:在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通过形成“企业优胜劣汰,职工能进能退,社会保障覆盖全社会,经营者竞争上岗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五大机制,大大改善了上海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国有煤炭企业也应当与时代保持一致,与时俱进。
(2)煤炭企业组织系统可以建立市场机制而实现市场化管理。社会之所以有竞争,是因为社会主体有各自的经济利益追求。煤炭企业虽然产权绝大数为公,但部门之间资源分配不一、职工素质能力不同、财务核算独立等因素可以使内部存在竞争。1933年松下电器在日本开始实行的事业部制,按照产品类别划分成一个个类似分公司的事业单位,各事业部分别有各自的下属工厂,形成从产品试制到生产、销售、收支等统一经营的独立核算的事业体,各事业部彼此之间通过市场竞争关系进行协作,并且是按市场竞争的原则来建立合同关系。完全把一个企业变成了一个市场经济社会。煤炭企业也可以仿照这种组织方式,让各煤矿、部门之间存在市场份额等竞争,让职工之间存在绩效和收入等竞争。
三、国有煤炭企业内部改革如何引入市场机制
(一)深化产权结构,加大非公有股权比重
根据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第六款规定:“改制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合资、合作、出售等方式,逐步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大力优化投资结构。可看出中央大力支持多种股权并存,煤炭企业应当抓住这次改制机遇,吸纳职工参股,社会入股,逐步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惟有如此,市场机制的引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来,市场化管理方式才能运作起来。
(二)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改制企业要建立以产权关系为基础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本人主张煤炭企业应建立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事业部制的市场化管理体制。董事会要注意保护各股权人的股权利益和保障共同参与经营管理,监事会要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切实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总公司要起到财务银行监督和市场监督的作用。事业部制的划分要按照如煤电铝等产品类别进行分类,具体事业部制的操作程序可参见罗锐韧著作的《哈佛管理全集》中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组织与经营管理》和其他事业部制的优秀案例,本人在这里不再详细说明。在对员工的管理上,要建立一整套竞争、激励和约束三大机制,使得每一个人都关心自己企业的经营活动,让劳动者关心并看的见自己的劳动成果,把劳动者的物质福利和整个公司的业绩紧紧联系在一起。
(三)灌输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
由于国有煤炭企业的历史原因,职工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市场化管理方式,历史形成的思维和行为惯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这种管理方式不解而造成抵触。所以在市场机制引入过程当中要做好思想工作,用新的管理理念保证职工思想稳定,使职工逐步适应这种管理方式。针对国企职工因历史原因形成的竞争能力欠缺的情况,管理者应当对他们加强职业培训,使员工有能力进入和适应充满竞争的管理环境当中。还要保证企业稳定,竞争淘汰下来的人可能会有情绪不满之处,所以要求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把深化改革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锐韧.哈佛管理全集[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2] 蔡树堂.企业战略管理[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为抢抓机遇,各省市摩拳擦掌。在201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31个省份均明确提出部署“一带一路”规划,并先后推出对接方案,呈现全国一盘棋的格局。
各地竞逐新机遇
在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一带一路”的省份不足5个,到2015年,31个省份均提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的诉求。
具体看来,各地主要从寻找自身定位、制定对接方案、搭建平台和推动项目实施等方面争相主动融入并借力“一带一路”推动发展。
新疆早在去年9月就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出台《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行动计划(2014―2020年)》,随后于年底成立全国首个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目前新疆建设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方案分为金融服务、交通枢纽、商贸物流等几部分,计划开展290个重大项目。
被中央赋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定位的福建在对接方案中提出,将发挥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城市港口优势,完善集疏运体系和口岸通关功能,积极打造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将重点开展围绕扩大沿线国家双向投资、拓展“海丝”市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海洋合作四大领域的项目。据了解,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厦门大学和马来西亚合办中国―东盟海洋学院以及中国与印尼的海水养殖业合作等项目正在落实推进。
上海市通过搭建贸易网络、参与投资贸易标准制定、汇聚国际投资贸易服务机构等举措,成为“一带一路”落实的先行者和领跑者。广东省也积极规划,仅前期三年内就有数十个重大项目。
重庆、江西、江苏等地关于“一带一路”的对接方案均已成形。其他省市也在密集召开专家研讨会,加紧制定实施方案。而按“一带一路”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设想,全国各省对接“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将在今年9月完成与国家规划的衔接。此外,工商银行、中交建等企业也纷纷成立“一带一路”领导小组,支持“一带一路”海外项目的建设。
“一带一路”初见成效
经过从中央到地方有条不紊地筹备和推进,“一带一路”正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尤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与投资、能源与资源、双边与区域合作等领域,成果显著。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涉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投资项目共计114项,公开信息已披露近20项重大项目。各地方“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达1.04万亿元,跨国投资规模累计约524亿美元。其中铁路、公路、机场占到全部投资的68.8%。
在外贸领域,虽然今年一季度整体外需低迷,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下降,但不少省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国家贸易额均保持了稳健增长。根据商务部数据,福建省与沿线重点国家进出口总额为101亿美元,同比增长3.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广东省与沿线重点国家进出口总额278亿美元,同比增长6.5%,增速高于全省9.6%;浙江省对沿线国家出口194亿美元,对浙江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8%。“一带一路”对西部省份的外贸拉动效应也非常显著。据南宁海关统计,今年1至4月,广西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518.5亿元,同比增长20.4%,高出整体增幅8.1%。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速同样可观。一季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7家,同比增长18.4%;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6.8亿美元。
“一带一路”的推进,为资本“走出去”也带来了新机遇。据统计,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25.6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9.9%。其中,江苏、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省份表现突出。
在工程承包方面,一季度国内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15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40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6%和10.3%。其中,新疆赴境外投资和承包工程企业已有145家,协议投资额34.77亿美元,实际投资额10.65亿美元,中亚是其主要投资目的地。
此外,为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已搭建起面向国内外政策沟通与信息交流的“论坛” “博览会” “洽谈会”等平台。
“‘一带一路’预计将拉动2015年GDP增速0.25个百分点。”民生证券研究报告称。
政策护航“一带一路”
在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国内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迈出了很大步伐,也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企业“走出去”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
高铁、核电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没有融资支持很难推进。“虽然中国是资金最丰富的国家,却也是获得资金成本最高的国家。”广东核电集团总经理助理刘开新感慨,在项目的贷款利率方面,国内的商业银行能够为大型项目提供的美元长期贷款,包括中长期的出口买方信贷,最优惠利率的综合成本在固定利率的7%以上。而OECD成员国,目前日元的长期出口信贷利率为1.99%,韩元为5.44%,美元为3.31%。
针对核电项目,刘开新建议,一要使用国家优惠贷款专项和国家外汇储备的微贷,商业贷款利率不超过4%;二要推动中信保承保政策突破并降低保费;三要提供资本金的投资支持;四要给予项目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国才建议,国家从政策上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实施PPP项目,对于海外PPP项目在利率、税收上给予适度优惠并在PPP项目上给予金融机构一定的支持和考核要求,协助金融机构接受PPP项目融资的模式,降低对担保的要求并缩短审批时间。
企业“走出去”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海外投资环境和日益突出的风险。我国企业尚未建立对海外市场的长期跟踪机制,信息不对称、缺乏整体把握,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难以及时响应。
“政府层面应尽快制定国家整体对外投资战略,并加强与有关国家的投资合作对话机制,建立多边投资保障机制。”国家开发银行国际业务部副局长宋磊认为,政府部门还可在宏观层面加强指导,进一步加强境外投资的产业引导、国别引导和风险预警,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科学机制的依据。
在政策“走出去”的同时,电力、高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标准也要跟上。例如,为避免核电强国和新兴国家以技术标准、制造质量等为借口或手段提高准入门槛,制造垄断和壁垒,还需加速中国标准体系“走出去”。刘开新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国际认证和接轨步伐”。
今年两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能够实现对外贸易10%的增长,这是国务院、也是商务部对中国人民的承诺。实际上,当中国政府决定房地产政策不变之时,外贸问题已经变得十分关键。因为,“做空中国”的国际势力,已经把房地产和贸易“双碰头”式的下跌,作为中国经济“硬着陆”的理由,也是最为重要的、做空中国的理由。
这样的认知很重要吗?当然。金融市场就是这样――具有自我强化的“反身性”(简而言之,就是相互决定性)。当人们已经把“双碰头”视为经济“硬着陆”的指标时,一旦发生“双碰头”,做空行为将进入,而这样的做空及其相关舆论的配合,必然导致市场预期的强化,反过来真实地压制房地产和外贸方向的投资,结果使“双碰头”愈发严重,硬着陆不可避免。
所以,面对一种金融市场的判断和认知,避免市场真实实现的基本方法就是:不要让市场理由真实出现,甚至要避免事物向着市场预期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贸易稳定应当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不过,我们必须看到,中国今后的贸易形势和贸易环境都会更加艰难。媒体消息称:纽约时间3月6日,美国众议院高票通过了一项关税法案,旨在授权美国商务部继续对中国和越南等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这一方案,此前一天的3月5日,居然获得美国参议院的“一致通过”。现在,只等奥巴马签署,一旦签署法案立即就会生效。
2009年10月,河北兴茂轮胎有限公司在“美国商务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中胜诉之后,中国企业屡有胜诉案例。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并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所以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已经承负了“额外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的重税,如果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商品进一步征收“双反惩罚性关税”那将属于重复征税。
这样一条“根本性的理由”,使得美国对中国的所有“双反调查”都失去了法律依据。但现在情况变了,如果奥巴马签署了这项法案,意味着只要美国商务部认为中国商品存在补贴或倾销行为,美国对中国企业可以重复征税,而且合法。
奥巴马会不会签署法案?会。因为这是“政治”需要。为了强化国内中产阶级群体,构造国内良好的就业预期,他们一定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门槛。一来争取选民,二来不为美国百姓觉察地增加政府收入。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有利于美国制造业的恢复。
我们一直在强调,美国正在争夺全球的实业资本,这当然包括中国在内,中国企业要想绕过美国贸易壁垒,唯一的办法就是到美国本土去投资。同时,在华的美资公司,如果把自己在华生产的商品运回美国市场,如果这样的生意也被美国视为中国对美出口的话,那美国企业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过去,美国在华企业对美国商务部提出过诉讼,就是因为他们运回美国的商品被收取惩罚性关税。
我想,我们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开始负增长。实际上,美国对华的贸易态度,也属于中国投资环境的范畴。
破此困局很难。除了中国需要转移外贸战场之外,我认为,我们必须找到“谈判筹码”。谦谦君子的中国,在这方面的能力太少,而且“与狼共舞”不仅是要学会狼的行为方式,更需要学会狼的思维方式。现在,我们是在以“羊”的思维方式学习“狼”的行为准则,而且拒绝“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