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

时间:2022-06-07 19:20: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

第1篇

卫生服务深入、健康、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为切实落实文件精神,从2007年起湖北医药学院积极参与此项工作,经过湖北省卫生厅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评审专家组的初审和复审, 被批准为十堰市全科医师理论培训基地,至2011年已连续5年举办全科医师培训,本研究的开展正是基于5年来的工作经验。

一、研究目的

(一)效果总结,湖北医药学院已连续五年承担了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取得了学员和社会的认可,然而仍缺少对培训效果的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本研究期望通过问卷调查,以客观的数据展现出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

(二)指导意义,本研究从基本情况、目的和动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知识需求等几个方面对2011年培训学员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总结出培训实施的效果及亟待改进的突出问题,以完善今后的培训方案,更新工作思路,使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更加合理有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11年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三、主要内容(结果、结论)

(一)问卷结果分析。从统计结果上看: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应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态势,35岁及以下人群占主体;学员整体学历偏低,但职称构成上高职称者的比例较之以前有所提高;培训效果良好,大部分学员可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培训内容适应学员要求,契合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技能操作及临床实践方面的培训需进一步加强。

(二)今后工作新思路。针对问卷结果,今后培训工作需在提升学历、合理延伸、因需教学、讲究实用、学以致用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关键词】全科医师;培训;效果;工作思路

湖北医药学院已连续五年承担了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取得了学员和社会的认可,然而仍缺少对培训效果的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本研究期望通过问卷调查,以客观的数据展现出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本研究从基本情况、目的和动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知识需求等几个方面对2011年培训学员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总结出培训实施的效果及亟待改进的突出问题,以完善今后的培训方案,更新工作思路,使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更加合理有效。

一、简述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所谓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其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此次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理论培训结束之际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均是2011年十堰市(神农架林区)乡镇卫生院暨城市社区全科医师培训学员。据统计,共395名学员参加培训,发放问卷390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因学员的漏选、误选等情况,故每一选项有效答案均未达到356个,为保证分析的客观性,统计过程中所有比率的计算都是以该选项有效答案数为基数。

二、问卷结果分析

(一)学员基本情况(见表一)

培训学员来自十堰市(神农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年龄结构上呈现了年轻化态势,35岁及以下者228人,占总数的64.23%;整体学历偏低,以中专和大专学历为主,拥有本科学历者仅占到了总数的23%;在职称构成上,以医师为主,占总数的60.3%,但具有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较高职称的人员也占到了1/5强的人数,体现了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人才建设上的进步。

表一:基本情况(如上表)

(二)学员参加全科医师培训的需求和目的

据统计,参加问卷学员中仅有46人曾参加全科医学教育,其中有3人具有全科医师资格(上岗)证书。学员基于工作需要(249人)、提高自己(89人)、领导要求(2人)等各种原因全部认为有必要进行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其中232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三)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从统计结果(见表二)来看,本次培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知识点均有接近1/2的学员表示已经掌握、另接近1/2的学员表示部分掌握,仅有极个别人表示没有掌握,未反映出难以接受的情况。这说明培训教学难度适中,可为大部分学员理解、掌握。

表二:全科医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及需求现状(如下表)

下面所列的是全科医师工作中相关的知识和有关技能,前半部分为知识掌握的情况,后半部分为希望掌握的部分,数字代表各选项选择人数。

(四)学员对各知识点的需求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见表二),整体来说学员们一致认为各知识点对其个人来说非常需要或需要,无一知识点有学员认为不需要。这充分表明了培训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契合了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工作需要。同时,通过对各知识点非常需要高于或低于200人为基点,可以发现学员们需求程度更高的知识点有全科医学基本技能中的妇幼保健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及全科医学临床操作知识和技术。

(五)学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本次问卷调查最后一部分请学员写出有关培训的问题和建议,学员们对培训比较满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总结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1、更多的培训机会,大部分学员认为全科医师培训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希望以后举办更多的全科医师培训,让更多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有机会了解全科医学知识和理念。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更多参加技能操作和临床实践的机会。

3、培训模式及内容较好,但是时间短,学习任务较重,很多的知识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希望可以延长培训时间。

4、培训要更好的与当地实际及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实际等紧密结合。

5、工学矛盾问题,特别是社区卫生人员不能够脱产学习,无法保障学习时间。

6、加强一些新知识及中医药知识的讲授。

三、今后工作新思路

调查结果表明,十堰市(神农架林区)2011年乡镇卫生院暨城区全科医师培训的教学内容基本满足了卫生技术人员系统学习全科医学知识的迫切需求,培训效果良好,大部分学员认为培训教学安排符合实际需要,培训知识易于接受,并且通过培训提高了自身能力,可为今后工作所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工作思路。

(一)提升学历

全科医师培训是个系统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还必须与学历教育及其它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整体学历偏低,以大、中专为主,因此今后在进行全科医师培训的同时还要重视学员的学历教育。

(二)合理延伸

从知识掌握上看,大部分学员可以接受所学内容,而学员又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强烈需求,因此今后培训应适当增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的内容。

(三)因需教学

根据学员需求,加强全科医学基本技能中的妇幼保健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及全科医学临床操作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四)讲究实用

根据本地区及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开展培训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培训真正可以为学员所用,从而使基层卫生医疗更好的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五)学以致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出学员们对技能及临床实践方面的知识需求最为迫切,故在今后需加强技能操作与临床实践的培训。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郭爱民等.全科医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李鲁,施榕.社区预防医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杨秉辉,刘凤奎.全科医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 王茂斌,王红静.社区保健与康复[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第2篇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兴和县医院外科 012000

[摘要] 目的 调查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现状,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通过调查参加内蒙古医科大学于2013年举办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班”的42名我区社区医学学员,对我区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42份,回收39份,回收有效率为92.8%;39人中医生35(89.8%)人,医技人员2 (占5.1%)人,护士2 (占5.1%)人;35名医生均未接受过规范化住院全科医师培训,仅16名 (45.7%)医生接受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仅11(28.2%)名调查对象认为其所接受的继续教育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仅14(35.9%)名调查对象满意目前的工作岗位。结论 目前全科医学人才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培养全科医学人才需注意兼顾数量和质量,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完整、强大的全科医学人才团队。

[

关键词 ] 内蒙古;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44-02

全科医学是一个新型医学学科,其服务中心是“人”,目标是维护、促进健康,可向社会、家庭、个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1]。全科医学属于面向家庭和社区的,可将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整合临床医学融为一体的最佳形式,是最适宜、最经济的医疗临床服务模式[2]。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骨干全科医师,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主要开展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 为一体的综合社区卫生服务[3]。要加强我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需推行全科医疗,构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全力培养适合中国情、满足我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优秀全科医学人才。本文通过调查参加内蒙古医科大学于2013年5月举办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班”的42名社区医学学员,对我区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总结解决对策,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42名来自内蒙古的社区全科的医学工作者,其中男19人,女23人;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为36.9岁。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现状问卷》对42名学员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员的一般情况(专业背景、学历、职称),职业现状(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岗位满意度等),教育现状(继续教育情况、全科医师相关培训情况、满意度等)三部分;发放调查问卷42份,回收39份,回收有效率为92.8%。

1.3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的数据应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39人中男17人,女22人;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为37.2岁;中专3人,大专25人,本科11人。医生35(89.8%)人,其中助理医师13人,医师15人,主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医技人员2 (占5.1%)人;护士2 (占5.1%)人,全部为护士职称。

2.2职业现状

39人中,15人对目前工作岗位满意,13人不满意,其他11人未填写。不满意原因主要有工作量大(61.5%,8/13)、工资低(76.9%,10/13)、发展空间小(30.8%,4/13)、业务水平不能提高(30.8%,4/13)、工作条件差(38.5%,5/13)、患者少(30.8%,4/13)、医患关系复杂(23.1%,3/13) 、职称不能解决(23.1%,3/13)等。平均每接诊3~50位患者,工作者大多工作时间都用于诊疗,仅有10%左右的时间用于公共卫生方面。39人中认为影响全科医学发展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因素主要有:硬件设备短缺(51.3%,20/39)、技术差(64.1%,25/39)、患者不信任(48.7%,19/39)。

2.3教育现状

2.3.1全科医师的培训情况 35名医生均未接受过规范化住院全科医师培训,仅16名 (45.7%)医生接受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参加岗位培训动机主要为:自我提高需要7(43.7%)人、工作需要13(81.3%)人、领导要求(12.5%)2人;其中认为课程内容较多5人(31.2%)、培训时间较短9人(56.2%)、上级部门重视程度不够5人(31.2%)、培训重点不突出3人(18.7%)、过于形式化4人(25.0%)。16人对岗位培训效果满意度具体见表1。

2.3.2继续教育情况 仅11(28.2%)名调查对象认为其所接受的继续教育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22人(56.4%)认为不能满足要求,6人(15.4%)未填写。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的原因主要有:过于形式化(28.2%,11/39)、工作繁忙(43.6%,17/39);希望获得的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有:讲课(46.1%,18/39)、大医院进修(64.1%,25/39)、网络教育(33.3%,13/39)、专科医生到社区会诊带教(43.6%,17/39)。

3讨论

全科医学已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重视[4]。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人才的队伍已具雏形,全科医生的培训及培养制度已开始建立[5]。但本次研究39人中35人均未接受过规范化住院全科医师培训,仅45.7%的医生接受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28.2%名调查对象认为其所接受的继续教育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仅35.9%名调查对象满意目前的工作岗位,与齐殿君等人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6],说明目前社区全科人才的培养及工作安排未得到科学合理的安排,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区社区组建优秀的全科服务团队,需加大对全科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优化社区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完善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还要培养全科医学人才,这就需要构建满足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岗位需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终身制教育体系,加强对我区社区医生进行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加强对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提高全科人才的全科医疗能力,提高全科医学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为顺应社会的需求,加快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高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执业及技术水平,营造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队伍,是我区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服务质量有效提高的关键[6]。

[

参考文献]

[1] 沈志坤,蒋培余,陈婉玉,等.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对策研究[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2,2(1):6-9.

[2] 孙莉.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0):794-797.

[3] 黄星,韦波,张海英,等.欠发达地区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全球医学教育研究,2014,17(1):78-80.

[4] 宋锐,王建弘,吴晓艳.上海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基地教学模式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8上):24-25.

[5] 郑玉玲,张大伟.在新医改背景下培养面向农村基层的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2013,32(6):4-6、11.

第3篇

  医生个人培训学习心得1

  来到新的环境,我即将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对于一个新上岗的员工来说上岗之前有很多情况需要去熟悉,去适应,所幸医院给我们这些新的成员提供一次宝贵的.培训机会。9月1日到5日,我参加了医院组织进行的为期5天的新员工医院感染岗前培训,受益匪浅。

  在这之前我从来都不晓得,什么是医院感染的真正的概念,因此本次培训主要围绕医院感染基础知识、院内感染的控制、预防、医疗废物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等,还进行图文并赏,这一个个举例的实例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啊,尤其强调对各项操作中如何预防医院感染的细节,让我对医院感染产生深深的敬畏。如:血液传播的艾滋病、梅毒、sara、事件等等,诸多实例的讲述,带动了大家投入到医院感染的控制监测和干预、医院感染爆发的处理流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内容的学习。

  在这培训的过程中,让我明确了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外源性感染的预防,而且要加强内源性感染的预防措施。掌握了判断院内感染的原则,既能及时发现医院内感染的苗头,加强防范措施,又能避免草木皆兵,误把物理、化学因素造成的炎性反应当作院感迹象。强化了无菌观念、无菌技术操作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促使护生自觉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这次院感岗前培训中让我学会了,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提高了自我的防范意识,还让我对和平医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医院的发展史到医院的现况、医院的办院宗旨、服务理念、硬件设施、行为规范等都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同时我还认真学习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医疗安全及防范、院内感染等相关知识。培训虽然短暂,但我所受的启迪和教育对我以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仅使我在短时间内了解到了有关信息和服务技能,更重要的是向我传递了一种信息,即学习是进步的源泉,我将以医院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医疗卫生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医生个人培训学习心得2

  俗话说:“玉不啄,不成器。”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我们过惯了在大学中慵懒散慢的生活,自身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现,但当我们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时,这一切都是那么地行不通,然而,我却有幸地参加了台州医院xx届新员工的岗前培训,自己的内心是深有体会。

  首先,通过集体上课,用专业知识来提升人,通过各位前辈、老师给我们授课让我们对医疗的各个方面,各项程序都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给我们拨开了天空中的迷雾。

  其次,用台医文化感染人,台州医院是座百年老院,历史文化悠久,在这里人才辈出,走在医院的每条小道上,都是踏着百年的历史沉淀,“仁心仁术,济众博施”是台医的院训,在这一个礼拜的岗前培训中,我们充分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尤其是陈院长对我们这样说到,“把简单的事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其实这其中包含了一个哲理,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第三,用拓展训练锻炼人,这是一个考验集体智慧的项目,在这三个项目中,我们三队完成了其中的两项内容,而求生这一项没有按时完成,大家心中都很难过。后来,经过总结才知道,虽然我们已经尽力了。但是我们没有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自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而最终可供执行的方案却不多,所以最终导致了我们的失败,从中,我得到团队协作是如何的重要,遇见困难时要群策群力,大家不能互相埋怨,只有劲往一处使,才能最终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索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院领导要让我们进行这样一个岗前培训,而不让我们直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去。此时,我才明白,这是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在自己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我们能更好地融入到台医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去,而事实是我们的确感到了不一般,人是要有点自知自明。在这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是自己要努力的。院领导的良苦用新就是要将我们打造成台医明天的栋梁!

  “滚滚长江东逝水,怎拒那涓涓细流。”正是因为我有了台医的博怀容纳了我们。我们才得以发挥自己的所学,真的,我要感谢台医!带着我们的青春与活力,一起去探索美好的明天。

医生个人培训学习心得3   

  有幸参加了重庆市举办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此次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全科医师的全科医疗思维和社区服务理念、管理经营技巧和应变能力,通过对学员进行系统的现代全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全科医师的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沟通技巧,塑造和谐、向上的全科团队精神和工作氛围。

  培训内容从全科医学概论、全科意思实践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提出的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以浅显而富有说服力的举例和互动教学。让学员真正参与并积极思考,使这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使我受益匪浅。

  一、明确了全科医师的位置和任务

  全科医师、全科医学、社区中心在以前,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以为全科医师只是在基层看看小病,开开药品的低水平医师。但通过了近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我对全科医学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全科医学和临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一样,都是临床二级学科;社区服务中心同样也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地方,而且是更具有人情味、更尊重人的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的服务对象不仅是病人,而且还有没病的健康人群。全科医师不单要会高超的医术,还要懂得与患者沟通,进入患者的世界,不能像临床专科医师一样以被动和以疾病为导向的诊疗模式开展工作,而是要主动对社区居民开展卫生服务、进行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树立以预防为导向的诊疗理念。

  通过这半个月的培训来,我对全科医师的理解从当初认为的:只要会看“发烧、感冒”就可以的赤脚医生,提高到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人性化、持续性与综合性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的经过专业医学训练的高素质医师。

  二、提高了医患沟通的能力的认识

  现实社会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医闹也越演越烈,医生越来越难当。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医生与患者在沟通方面出了问题。20XX年恩格尔(GLEngel)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具有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特征的综合体。

  因此,以“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逐渐被“以病人为中心在培训中,通过授课老师不断给我们灌输“以病人为中心,健康为导向,加强沟通”的社区服务观念。使我在潜移默化中对医患沟通有了新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患者在工作、生活都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压力与问题,躯体的疾病只是患者健康问题的一部分。

  目前大医院的门诊医师的每日诊疗工作十分繁重,每天可能需要看30—40位病人,试问大医院的门诊医师怎么可能花大量时间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而全科医师则不同,全科医师管理的病人数及范围相对专科医师少且固定,可以有较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同时方便对病人的预后进行跟踪随访,甚至可以让患者主动参与自己诊疗方案的制定或调整,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主”的服务理念。这些都可以大大改进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第4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95

临床路径在美国经历了2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已得到普及。随着临床路径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也逐渐广泛、普遍,临床途径的研究和实施病例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外科手术患者,而是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外科向内科、从医院到社区扩展[1]。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引入临床路径管理进行分析,并根据发展趋势进行前景展望,以期能为社区慢性病实施临床路径提供相关参考。

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

临床路径被引入国内,在一些医院及部分病种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北京协和医院将胆囊切除术、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阴道分娩等4种疾病进入临床路径,使住院天数降低了24.68%~31.96%,平均住院费用下降了16.59%~58.31%[2]。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患者、剖宫产应用临床路径,明显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2,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糖尿病住院患者、甲状腺瘤切除术及子宫肌瘤全切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和健康教育,效果较好[4]。我国北京地区已开始进行临床路径在城市社区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社区临床路径、照顾路径和双向转诊路径的研制与应用评价[5]。还有的地区运用教育路径对社区输液、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6]。综观我国目前所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总体上仍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服务规范,加之当前我国大多数全科医师均是由原来的专科医师转岗培训而来,在全科医疗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将临床路径作为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和经费管理工具引入社区卫生服务显得格外重要。

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

实施前的准备: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召集各全科医师团队长讨论推行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成立由相关科室和全科医师团队成员组成的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对辖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评估,根据危险分层纳入不同的管理级别,选择适合实施路径管理的患者作为管理对象。

实施方法:全科医师团队成员进行社区高血压患者临床路径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把对患者照顾的责任落实到全科团队成员个人。要求全科医师团队成员按照临床路径制定的内容和步骤照顾患者,及时记录和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变异进行分析,并修正管理路径中既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定期召开管理路径实施参与者、患者及患者家属会议,充分征询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提高他们对路径管理的认同感。患者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发生高血压相关疾病时,应及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并请专科医生会诊,符合转诊条件时,开出转诊单及时转诊。

质量控制:①对路径管理实施相关团队成员进行严格的培训,采取集中与分组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内容包括:路径的概念、制订过程、意义、差异记录及分析、个案管理的原则、执行中各关键点的注意事项等,最后各小组成员必须通过路径组制定的考核标准。②经常检查实施情况,尤其是对变异的收集,要做到及时、准确。要注意严格按照既定的准入标准,选择合适的病例。在病例发生变异时,应尽快纠正变异,使其尽早回到路径中来。③选择适宜的效果和效益评价指标。④数据录入前重点项目审核,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

规范全科医疗行为,提高社区干预效果:通过制定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标准流程,并经有关专家的论证和循证医学的验证,可以达到对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标准化,减少全科医师团队成员之间由于医疗水平造成的差异,避免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Lawson等提出采用临床路径管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7],根据既定的路径实施有预定计划的管理,既保证了社区干预效果,节约医疗费用,也可指导社区高血压患者在发生病情变化时,及时合理地进行双向转诊,从而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浪费,同时又可降低高血压社区管理的难度,减轻工作压力。

促进全科团队成员间合作,完善社区干预模式: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临床路径是由专业技术人员经集体讨论而制订,是对患者最佳的处置方式。规范出合理的社区干预措施,能让参与路径管理的全科团队各个成员了解其在整个流程中承担的角色,可以让新进的全科团队成员在短期内掌握高血压社区干预管理的规范和流程,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同时通过总结路径管理中的个案差异,能及时发现既定路径管理的不足,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完善和改进。

临床路径实施的影响因素

疾病本身的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临床路径的制订一定要符合社区干预实际和患者疾病的客观规律。在社区干预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路径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不符合路径治疗的患者不纳入,允许部分已经进入路径而因一个或多个理由终止路径。

全科团队成员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要加强对全科团队成员的培训教育,强调全科团队成员在社区干预管理过程中的自主决策,以保证社区干预管理的安全和有效。

患者依从性的影响:高血压患者依从性是指患者遵从有关改善生活方式与膳食的建议,保持随访及按处方用药进行治疗的程度。社区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身干预管理,药物的合理与安全使用、血压定期监测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对于患者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肾血管并发症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路径管理中,患者本人的依从性是保证路径管理效果与促进患者转归的关键因素。

引入应用的前景

临床路径这种有效的医疗管理方式在国外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国内还处在起始阶段。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病种质量管理的现代模式,无论从提高医疗质量,还是降低医疗费用上,均表现出其良好的作用[8]。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扩大和保障体系的完善及制度的配套,临床路径以其能够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经营效益、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等优势,在我国各级医院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慢性病防治和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中,将得以广泛应用[9]。通过把临床路径引入到社区慢性病的干预管理中,使系统的全科医疗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支持,记录相关情况,督促患者及家属认真遵照执行,从而提高了社区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保护能力,丰富了他们的基本保健知识。尽管目前社区慢性病干预引入临床路径国内实践较少,但临床路径作为降低成本,维护或改进服务质量的医疗护理的新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的干预管理中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田丽.临床路径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4):734-735.

2 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等.临床路径应用于剖腹产手术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28.

3 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等.确定多术式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范围和住院时间方法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报,2003,25:63.

4 黄秋红,戴霞,包小娟,等.应用临床路径开展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40.

5 庄再生,骆红,郭传印,等.应用临床路径管理社区高血压人群效果评[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7,15(14):13-14.

6 张桂蓉,呼庆红,李琳,等.糖尿病患者社区家庭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3):179-181.

7 Lawson M,Lapin B,Velasco E.Tonsillectomy and adenoidectomy pathway plan of care for the pediatric patient in day surgery[J].JPerianesth Nurs,1997,12(6):387.

第5篇

述职报告是简明扼要的介绍自己的基本工作情况,如所任职务,任职时间。然后要详细介绍自己的岗位职责范围,即自己分管的工作、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目标。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骨科主治医生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骨科主治医生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作为一名骨科医生,我的工作职责是投身医学事业,为人民大众的医疗卫生、健康保健贡献自己毕生精力。参加工作至今的实践工作,我对自己工作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下面是我本年度的述职报告: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素质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在党的十__大上的报告,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充分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理论知识,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党政策,领会上级部门重大会议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同党同领导保持一致,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及教育活动。

二、恪尽职守,重视自身道德修养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刻苦的作风,同时要对病人有高度的同情心,术前多与病人沟通,多细致询问病情,术后多察看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三、勤学苦练,不断提高专业技术

工作以来,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骨科医生除了应具备的以上的素质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术是做好骨科医生的前提。

注重临床科研工作,积极参加科内各项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关成绩,并能坚持理论结合实际,总结临床资料积极撰写论文,同时认真完成各院校实习生及外院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并能以身作则,积极指导下一级医生完成学习诊治工作,并负责教学三基培训、讲课等,进一步提高自身基本理论知识。

四、医疗安全工作

医务科针对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制定了《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术能力培训;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举办急诊系列知识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举办《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的专场讲座,结合身边的或本院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教育广大医务人员如何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专业法律法规,在全院上下掀起学法懂法守法的热潮。通过我们的努力,有效扼制医疗纠纷发生的势头。

五、个人总结

通过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科室各项工作任务,但工作标准和工作质量与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思路还需要更加宽阔。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大政治学习力度,提高工作质量,团结一致,扎实工作,高标准完成本科的工作任务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任务。

在过去的1年里,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我自己及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将继续踏实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组织上对我的培养和期望。

骨科主治医生述职报告

作为骨科主治医师的两年期间,本人认真履行主任职责,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现从三方面述职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打造良好团队精神。

骨科的工作就是“无规律”、“不由自主”,一年到头都忙忙碌碌,加班加点连轴转,没有脚踏实地的作风,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是难以胜任工作。

甘于奉献、诚实敬业是外科工作的必备人格素质。两年来,本人踏踏实实地做好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靠一时的热情和冲动,坚持每天从零开始,以积极热情地态度投入工作,只要工作需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翻过去的一页已成为历史,成就只能为将来医院发展奠基。如果说做了一些工作,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这主要与每位院领导的支持和认可分不开的,与在座的每位同事的关心帮助分不开,与科室全体人员的团结协作分不开。

但自己深知离各位领导的要求和同事们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做好医务科的管理工作,我决定做到以下几点:

1、服从医院领导,完成医院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定期在院内组织政治学习,抓好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

2、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发展及加大业务管理力度,重点抓好专科建设、科技兴医,以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品牌效应与知名度。

3、进一步抓好医疗常规及规章制度的落实,协助医疗纠纷的调查处理、教学管理工作。

4、着重加强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加强业务学习,加快医务人员知识的更新,提高医务人员的竞争意识,以扎实的业务水平和技术优势来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来带动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5、以医疗安全为保障高质量、高绩效的工作量。医疗安全是前提,没有医疗安全作保障,提高工作量和增收节支均将成为无的之矢,医院的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

6、科室与医院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医院的发展建立在各科室发展的基础上,但各科室的发展又以医院总体发展为依托。

如果没有医院的总体发展,科室的发展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好比一局围棋,要有良好的总体布局,局部的胜利才会对全局有意义,围棋中光顾了局部取胜而失去整局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相信大家,各位同仁以大局为重,辩证地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我科有值班同志放弃值班后应有的休息时间,长期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值得表扬。

骨科主治医生述职报告

我是一名中医骨伤科的医生,从医9年来,本人一直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做为天职。自古以来,凡成大医者,皆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高超的医术。

所以,在从医这些年来,除了给病人治病,我更强烈的感觉到,医学的进步,需要我不断的学习。就像一句老话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下面本人将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注重医德医风

“为医者,德为先”,医德是医务人员立身之本。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始终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服务宗旨。

在思想上,我时时处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的组织纪律从严要求自己,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提高政治鉴别力和防腐拒变能力,始终做到重事业、淡名利,以满腔热忱地为患者服务,事事处处以病人为中心,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病人需要,我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关爱病人,甘于奉献。

二、和谐的医患关系

工作中,我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做到耐心接待,认真解决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尽量减轻患者、家属的压力,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工作是很辛苦的。身上时刻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还常常受到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责难和不理解不配合。

但是,当与死神的拔河终于获得胜利;当瘫痪在床的病人能站稳他的脚步;当痛苦的表情被放松的微笑所代替,作为医务工作者,那一份满足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那是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平凡中的快乐。

路遇时一句不经意的问候,相逢时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在无形间拉近我们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我们带给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能力,他们让我们在凡俗的生活中得到自信和升华。

三、专业技术情况

做为中医骨伤科主治医师医师,我必须为其他人做好表率,做好榜样。取得主治医师资格9年,我主要从事中医骨伤科门诊工作,还从事门诊急诊急救工作,对门诊急、危、中重病人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同时带领全科医护人员不断学习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更使全科医护人员意思到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当然,我并不满足于这点儿进步,要知道,医学是无止境的!我们在医学上每前进一小步,就能救活和治愈成百甚至是上千的人。所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新技术,希望自己能够带给病人更多的福音,让更多的笑容在患者脸上绽放!

20____年-20____年间,我参与抢救180余例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98%以上,成功转诊300余例患者,专业方面师从董福慧教授,独创采用腕“休息位”固定法治疗Barton氏骨折12例获显著疗效,解决了Barton氏骨折复位后不易固定的难题,自创“划船法”治疗粘连性肩周炎68例,方法简便实用,疗效显著,并在《____》杂志发表相关论文,获得好评。

20____至20____年本人考取____大学医学院就读中医本科,致力于软组织损伤的中医辩证治疗,尤其在膝关节疾病等软组织损伤方面有独特见解及较强的诊治能力,利用手法加局部外敷、中药熏洗等方法治疗膝关节病变10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并在《____》杂志发表相关论文2篇。

20____年本人受聘____社区卫生工作站组长,勤于学习,以身作则,多次组织本站职工参加院内业务学习,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任职期间发表国家级论文2篇,省级3篇。

由于热爱教学工作,于20____年,本人带教顺德大学20____届全科医学大专班共8名,指导实习生对全科医学的了解和提高临床实践技能、热爱社区工作,成为合格的全科医师,获得好评。

同时本人还重视科研项目研究,20____年申报《____》获____省____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立项编号:(____)本人为此项目第一负责人,科研已结题,并在国内期刊发表相关论文。

本课题采用针药结合对____市老年男性肾阳虚部分患者(中医诊断标准确诊)52例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比,用药后的T均值明显升高,E2均值下降,E2/T之比值也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温针灸法配合补肾阳中药有促进中老年男性性功能作用,并可调节中老年男性体内性激素水平使之达动态平衡。取得显著疗效,对提高佛山市中老年男性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20____年获得先进个人和医德医风奖项。专业技术水平受到领导及同事的认可。20____年考取全科医师。

在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自己在实践中学到的学下来,留作参考。本人于20____年3月在《____大学学报》发表省级论文:《____》。20____年6月还发表国家级论文两篇,《____》和《____》。

第6篇

1.1缺乏有效的管理

管理问题是制约CME发展的一大障碍。大多数CHS机构没能根据本社区的现状和人员培训的需求,制定符合CHS发展需要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严格付诸实施。对于人员培训,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即使制订了相应的制度也未能严格执行,使培训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起到培训的作用。作为全科医师继续教育较好的上海,针对该市卢湾区、静安区、闸北区、虹口区、青浦区、金山区共15所CHS中心的252名全科医师进行调查,发现16.3%的调查对象从未参与CME项目培训,44.4%的人员对现有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持“基本满意”态度,38.1%“不太满意”,13.5%“不满意”[10]。究其原因,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此加强有效的管理,将CME的完成情况与人员职称聘任、人才的优先培养相挂钩,以及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每年上级部门对学分登记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1.2培训形式及内容仍不满足需求

目前CHS机构主要培训方式有网络培训、进修学习、参加学术讲座、会议等,其中以理论培训为主,技能实践培训为辅,但这样的模式不能满足CHS人员的继续教育需求。目前“你讲我听”为特点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增加知识,但是否能够真正地应用于社区服务人员的临床实践尚待商榷[11]。虽然网络培训省时省力,但普及率低。姚卫光等[12]对广东省CHS人员培训现状调查发现,CHS中心人员培训仍然采用传统的脱产(24.3%)、半脱产集中授课(47.6%)和自学为主(20.4%)的培训模式,课程仍主要为临床诊疗知识,缺乏对健康教育、医患沟通技巧、社区健康管理、心理学、人文医学等方面课程的培训。因此进行继续教育需要CHS人员真正参与进来,调研他们感兴趣的培训内容,征集继续教育选题和形式,积极调动、全体参与对调动CHS人员参加CME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1.3经费投入不足及资源分布不均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CHS服务机构培训经费投入也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于经济差的地区投入较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CHS机构重视程度是影响CME经费投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CME经费的投入不足,CHS机构人员很少能有机会参加针对性培训或参加高水平的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进修培训的医院、高校等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且高级别的培训班也主要在大城市举办。

2对策

2.1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

CME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校学习向终身学习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是培养和造就掌握现代医学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13]。因此,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HS管理人员、CHS服务人员应从根本上认识到其重要性,转变“重治病、轻其他”、“医学教育只是复习和补课”等观念,应积极引进高学历人员、改善人员学历结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转变观念、加强宣传教育。积极鼓励和支持CHS人员参加CME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认真完成CME的CHS人员,尤其是仔细完成学习笔记、认真总结经验,并积极与实践相结合的人员,设置专项奖励[14],使CHS人员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践行终身医学教育的理念,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CME培训,并认真对待,而不能让培训流于形式。

2.2加强机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CHS机构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机构管理水平。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做好学分登记工作,并以此为依据,将机构每年的CME完成情况与政府对机构的投入相挂钩,实行奖惩相结合的机制,对于完成较好的社区增加投入,并给予适当奖励。而且还应将社区CME的完成情况作为CHS机构领导的重要考核指标,与CHS机构领导的待遇相挂钩。同时个人CME完成情况还应与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聘任相挂钩,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考核重要指标。此外,还需严格培训考核制度,保障CME的培训质量,采用笔试、操作、笔试与操作相结合,写心得体会等方式,促进人员掌握各项培训知识和技能,以达到继续教育培训目标[15]。

2.3加大CME经费投入,合理配置培训资源

CME经费来源单一也是造成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经费的投入是CME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社区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费用主要由CHS机构负担,经费有限。因此,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我们还应合理地分配和运用经费,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功效。各社区应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CHS发展需求的年度培训计划,有目的、分批次、有针对性地选派人员参加各类学习。根据经费的多寡,安排相应形式的培训学习,如进修、网络培训等。

2.4拓宽CME渠道,丰富培训内容

第7篇

一、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

200*年,全科同志始终以“认真做好医政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积极主动地参加卫生局组织的各种培训会议和学习活动,不断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掌握各种业务知识和卫生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医政管理工作

(一)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200*年医政科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原则,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和省、市卫生工作要求,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通知,在全市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全年坚持每月都深入到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督导、检查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督促其整改。

2、针对个别医疗机构妇产科存在的医疗隐患,及时筹备并举办了“全市妇产科医疗纠纷防范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对孕、产妇的产前保健、产程观察、产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催产素的正确应用等问题以及医院妇产科医疗纠纷的防范,进行了全面、集中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降低了我市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3、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为内容,积极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基层,到镇(街)卫生院举办医疗护理质量培训班。引导和督促镇(街)卫生院广大医务人员(包括乡村医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全面掌握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进一步提高了镇(街)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强化了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4、组织有关专家,采取随机抽取的形式,从全市各医疗机构中抽取200*年以来的出院病人住院病历265份,进行病历评审。共评出甲级病历241份、乙级病历24份,甲级病历率90.9*,评审结果在全市进行了通报。通过病历评审活动,提高了全市的病历书写质量,强化了病历质量管理。

5、为进一步提高镇(街)卫生院的急诊、急救水平,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简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过程,切实防范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按照卫生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通知》精神,11月底准备组织全市镇(街)卫生院开展人工心肺复苏术操作、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电动吸痰器吸痰法技术比武活动。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街)卫生院的急诊急救能力,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让病人在医疗服务全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人性化关怀和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护理管理工作

1、参加了国家和省卫生厅举办的各类护理管理培训班,并多次在镇(街)卫生院举办护理质量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活动,做到每月到镇(街)卫生院督导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查找不足,严防各类护理纠纷的发生。

2、200*年完成了180*的护士执业注册及计算机录入工作,并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50*人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报名工作。

3、组织参加了市卫生局和护理学会举办的2005年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护士风采活动,获得了较好的名次,通过此次活动,对内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对外提升了我市护理队伍的整体形象,使病陪人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中医工作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的预防保健和诊疗作用,进一步做好了我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的有关工作;按照市卫生局要求,积极指导镇街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运用中医药50项适宜技术,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简便的中医药服务;协助做好了中医药行政许可证项目管理的研究调查工作;完成了全市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的报名工作;做好了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个人的有关工作。

(四)镇(街)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整顿工作

按照市政府办公室《整顿镇(街)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通知》要求,200*年制定并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整顿工作的通知》,继续对全市21处镇(街)的一体化管理工作进行了清理整顿,进一步加大了对全市各镇(街)一体化工作的督导和管理力度,积极督导和协助各镇(街)卫生院对本辖区内的卫生所逐村逐所的进行认真梳理、整改,对于一村存在多室的卫生所坚决进行合并或停业。最后,为检验整顿效果、进一步强化一体化管理,对各镇(街)卫生院已设置的各类卫生所,重新采取逐村逐所的形式进行现场校验和验收,凡是验收不合格的卫生所一律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已经验收合格的卫生所予以校验或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纳入正常的一体化管理轨道。截至目前,200*年全市共校验农村一体化管理的各类卫生所850处,新批准农村一体化管理的各类卫生所222处(其中紧密管理型卫生所34处、目标管理型卫生所188处)。通过今年的一体化整顿活动,更加强化了我市村级卫生组织的管理,严厉打击了所外行医和非法行医活动,净化农村医疗服务市场,进一步巩固了农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五)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和省、市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文件精神,2005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

1、为认真做好此项工作,专门健全了领导组织—“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大队长的“市卫生行政执法大队”。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了计划周密、声势浩大、效果显著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整个活动坚持:依法行政与“监督、规范、疏导、打击”相结合、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与规范管理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相结合、日常监督发现非法行医和群众举报相结合的原则。为摸清*内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卫生局专门抽调了3*卫生监督员,医政科全体同志共同参与,分为九个小组,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从8月9日开始,对*内所有的医疗机构逐街逐巷的进行调查摸底,此次摸底共登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7*,彻底弄清了我市*医疗机构的现状。

2、对*现有的211处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进行了年度校验;对举办人不在现场、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擅自扩大诊疗科目、擅自变更执业地点、擅自医疗广告、治疗室不合格、出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违法行为进行了认真查处,依法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整改意见。通过校验,规范了部分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促进了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3、在前期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此次活动,对*存在的159处非法医疗机构严格依照法定程序立案后,逐个进行了调查取证,依法做出了行政处罚。据统计,我市自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全科同志带领监督人员共进行监督110*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8*;取缔无证行医82处、非法义诊2处;作出罚款决定11.*元;没收药品6*箱、医疗器械一宗,价值*余元。

4、积极查处医疗机构内部出租、承包科室等违法行为。200*年共立案查处了*中医医院外五科承包案、*滨湖南医院皮肤科承包案、*卫生院承包科室案等多起非法出租、承包科室的案件,依法纠正了这些医疗机构的违法行为。

5、多次主动与市计生局联合,对全市使用b超和流产药物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没收了违规使用的b超机一台、计生用品及流产药物一宗。

6、依法与药监局联合,对*内的部分药店进行了监督检查,查出存在“座堂行医”的药店三家,并进行了立案处罚。

7、加大对重大案件的查处力度,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诊所非法行医案、*门诊部非法行医案等,都依法进行了立案查处,从严从重作出了行政处罚。

8、在打击非法行医过程中,我们除了在工作日进行正常的监督检查外,根据我市非法行医的特点,还采用了中午查处和夜晚查处相结合、节假日查处和周六、周日查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新开办的非法医疗机构,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取缔一个。对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非法医疗机构采取突击检查和蹲点守候相结合的办法,严格进行查处,使非法行医无处藏身,收到了很好的震慑效果。对6处拒不执行卫生行政处罚决定、违法行为较为严重的非法医疗机构,依照卫生行政处罚程序,依法申请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8月31日,卫生行政执法人员配合人民法院对此6处非法医疗机构进行了彻底取缔,没收了药品、器械、医疗广告牌一宗。

(六)医疗纠纷的调查处理

今年,全市共发生较大的医疗纠纷*,涉及市人民医院、*卫生院、*医院等。在局领导的亲自指挥和带领下,通过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全科上下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积极主动的靠上去调查处理,在医患双方都较为满意的前提下,全部调解完毕,妥善处理了医患纠纷,及时化解了社会矛盾。

(七)医学科研、教育和各类人员的体检工作

积极督导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医学科研、教育活动。全年科研立项38项、通过技术成果鉴定13项,在市级以上杂志发表科研论文293篇;完成了医学会、中医学会、护理学会的年检工作;组织并成功举办了全市第一期“全科医师培训班”,单独完成了2005年我市全科医师的教学、培训任务;2005年组织*医院完成大中专查体任务1300*;为严把征兵体检质量关,积极为部队输送合格兵员,2005年按照政府征兵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共组织安排征兵体检206*,较好的完成了05年的征兵体检工作任务。

(八)药品管理工作

继续以医疗单位内部的药品管理为重点,积极加强药事管理组织建设。不断督促各单位严格按照规定从合法渠道采购药品,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药品在临床使用,严把药品入库验收和出库登记手续,做好药品的在库保养。严格执行效期药品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降低药品损耗,认真执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的定期盘存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指导部分镇街卫生院实行了药品微机联网管理,监督镇(街)卫生院(医院)建立了规范的药品代购分发中心药库,进一步加强了农村药事管理。

(九)卫生支农工作

为加强镇(街)卫生院的医疗技术力量,继续做好卫生支农工作,200*年制订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城市卫生机构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通知》,安排了我市7处市直医疗机构,采取对口帮扶和下乡支农两种形式,支援10处镇街卫生院。200*年度医政科坚持经常性的到受援镇(街)卫生院(医院),检查7处市直医疗机构选派的6*名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做到了及时认真进行考核,严格按照规定实行管理。

(十)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和聘任工作

200*年,为认真落实*卫生厅《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暂行)》的规定,全科同志根据我市一体化管理的实际,严格按照《乡村医生聘任实施办法》的规定,安排和督促各镇(街)卫生院(医院)采取定岗、定编、择优聘任、三岗分离的形式,对已通过省、市考试的204*乡村医生,结合各卫生所的实际需求,择优进行乡村医生聘任,认真开展首次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工作。为坚决杜绝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严格做到依法聘任,防止弄虚作假。目前,全科同志对各镇(街)卫生院已聘用的乡村医生,正逐所逐人的进行审核,现已审核完毕18处镇(街)。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继续督促各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配合文明生态村建设,积极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到社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共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各镇(街)卫生院(医院)共设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5*。

第8篇

关键词:家庭医生 素质模型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自2011年以来,我国颁布了多项政策文件,指出现阶段家庭医生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现状,并计划打造统一规范的家庭医生服务和培养模式,强调家庭医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为贯彻落实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切实推进我国家庭医生服务制的发展,家庭医生素质特征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医疗卫生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本研究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市Q区下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展开了调查,探索构建家庭医生素质模型,以期为我国家庭医生的培养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提出家庭医生素质模型假设

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上海市Q区家庭医生的管理现状,如工作分析、考核指标等,并针对该区41名家庭医生开展行为事件访谈,提出家庭医生素质模型假设。该模型包含定位与发展、信息处理、学习与发展、职业认可、尊重患者、沟通技能、人际技巧、抗压能力、应急能力、组织协调、制度执行、服务精神、团队协作、满足需求、成就导向、耐心、同理心、坚韧性、影响力、责任心、决断力、主动性、预防服务技能、医疗服务技能、保健服务技能、健康教育服务技能、康复服务技能、计划生育服务技能、时间管理、行业自律,共30项素质特征。

2.问卷设计及实地调查

根据上述家庭医生素质模型假设,设计相应的调查量表,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进行度量,要求调查对象在5-1分范围内对各项素质特征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

2015年5-6月,笔者对上海市Q区下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280份,回收268份,其中250份有效。

二、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分别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和Amos 17两种数据分析软件,开展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

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数据显示,Cronbach's Alpha 值为0.971,KMO值为0.950,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P =0.000,这说明问卷数据信度较高,且适宜做因子分析。

接下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选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共提取4个公因子,方差总体解释量为68.925%。因子1包含影响力(载荷系数为0.745,以下各指标后括号内数字均表示载荷系数)、坚韧性(0.774)、主动性(0.738)、成就导向(0.738)、同理心(0.729)、决断性(0.712)、耐心(0.703)、责任心(0.685)、尊重患者(0.620)、服务精神(0.564)、行业自律(0.527)共11项素质特征,命名为“个人特质”,其Cronbach 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52;因子2包含组织协调(0.727)、时间管理(0.675)、信息处理(0.632)、人际技巧(0.620)、抗压能力(0.596)、应急能力(0.561)、团队协作(0.559)、定位与发展(0.551)、沟通技能(0.536)共9项素质特征,命名为“非医技能”,其Cronbach 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20;因子3包含预防(0.825)、医疗(0.798)、保健(0.646)、健康教育(0.581)服务技能4项素质特征,命名为“普遍性医技”,其Cronbach 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78;因子4包含康复(0.706)、计划生育(0.683)服务技能,命名为“针对性医技”,其Cronbach 内部一致性系数 α为0.821。素质模型假设中的4个素质特征被剔除,分别为职业认可、学习与发展、制度执行、满足需求。该结果显示,提取出来的因子载荷系数均为0.5以上,各公因子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α均在0.821-0.952之间,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可靠性。

2.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进一步检验家庭医生素质模型的有效性,笔者运用Amos 17软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χ2/df值为2.165,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869,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825,规范拟合指数(NFI)为0.833,增值拟合指数(IFI)为0.879,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878,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93。上述拟合参数结果说明该模型拟合度和稳定性均较高,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所提出的家庭医生素质模型假设。

三、结论

本研究选取上海市Q区家庭医生作为调查对象,该区地处上海市地域广阔、人口规模较大的郊区,因此该模型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家庭医生素质培养及管理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及推广价值。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未来我国家庭医生的素质培养及管理过程中,除提升家庭医生的医技能力外,还应重视和加强家庭医生非医技能、个人特质的培养。本文所提出的家庭医生素质模型各维度及指标,可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家庭医生招募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边俊士,井西学,孙逊等.国内卫生系统有关胜任力的研究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7):447-448

[2]潘艳.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具备的素质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4):353-354

[3]左朝辉,冉玉春.社区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7):257

第9篇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基层卫生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增强做好基层卫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年,我县的基层卫生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县基层卫生工作的目标要求,真抓实干,扎实工作,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县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在县初保委组成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瞄准先进县目标,紧抓重点、主攻难点,求真务实,扎实工作,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顺利通过省级评审,荣获初保先进县称号。

(二)、乡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各单位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响水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做到不重复,不乱设置,合理整合和配置卫生资源,基本实现了一村(居)一室或联村设室的要求,全县145个行政村(居)共设置村级卫生机构142个。加大村级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乡镇都能按照标准和要求,因地制宜制订建设改造方案,能改造的改造,能扩建的扩建,尽可能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高的效益。所有的村级卫生机构在面积上都能达到60-120平方米,室内做到4-7室分开,50%以上的村级卫生机构达到环境整洁、温馨,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比较优越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得到了居民的欢迎。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转型工作进展顺利。

各单位都能按照卫生局对服务站转型的要求,选择条件好、面积达到要求的卫生室作为转型的对象,自加压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扩建和兴建工作,在室内的布置上,严格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做到流程合理、设备齐全,今年我县累计卫生室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达57个,建站率达40%。由于工作到位,我县有10个服务站被市评为优秀社区卫生服务站,另有10个服务站得到了省扶持,争取省补助资金15万元。

20*年,基层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单位领导重视不够;二是基层卫生组织还不健全;三是社区卫生服务层次比较低,全县普遍存在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质量不高的等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在2009年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确保全面完成基层卫生工作任务

2009年的基层卫生工作,以巩固初保先进县成果和推进农民健康工程为龙头,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努力开创全县基层卫生工作新局面。

(一)、创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

抓住政府重视、支持农民健康工程的机遇,积极创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推动全县农村卫生工作开展。一是积极抓好农民健康工程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在去年通过市级农民健康工程三个示范乡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积累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全县工作开展,今年再完成示范乡镇5—6个,使农民健康工程示范乡镇达到70%的要求。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机制。适时调研分析创建情况,制订创建计划,贯彻落实各项创建内容和措施,组织工作实施,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做到督查与指导相结合,针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着力推进重点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和工作难点,集中精力,大力推进,保证总体达到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标准。

(二)、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紧抓机遇,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要严格按照《响水县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转型力度,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率,年内再转型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转型7个以上服务站,力争以县为单位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5%以上,以乡镇为单位服务站覆盖率达70%以上。对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紧紧抓住省扶持苏北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机遇,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落实责任,要严格按照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标准,逐条逐项落实到位,在服务站建设上,坚持以兴建为主,积极与乡镇村沟通,争取村无偿提供地宅,坚决按照统一图纸,集中采购设备,统一使用标识,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到位,在资金上以卫生院向乡村医生借资为主,再由卫生院出一点,争取政府支持一点,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做到产权清晰,流程合理,环境温馨,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2、着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我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覆盖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水平较低。因此,加强内涵建设成为首要任务。我们将以乡镇卫生院转型为契机,在四个服务转变上功夫,真正形成防、治、管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综合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力争1-2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得到省扶持。

(1)、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在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的同时,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内涵建设,要紧紧围绕农民健康工程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质量管理,制定社区服务工作规范,做到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加强对慢性非传染病人的管理,健全健康档案,保证慢病病人和60岁以上人员的建档率达100%以上,管理随访率达90%,逐步推行健康档案微机化管理,各乡镇60岁以上人员微机化建档率达100%,要积极开展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制定双向转诊的具体办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上级医院建立社区转诊病人的绿色通道,方便社区病人转诊;积极推行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建立家庭责任医生联系卡,引导责任医生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对转诊病人跟踪服务,既当医生,又当就医参谋,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从政策引导、方便就医、提供优质服务等多种途径入手,推进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抓好各项资料的收集归档,确保台帐齐全,内容翔实;建立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健康档案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健康进家庭活动,将卫生知识送到每户居民,真正为农村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服务。

(2)、增强队伍素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离不开全科专业队伍。一是开展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的岗位培训。年内举办1-2期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培训班,邀请市级专家来响水授课,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努力使专业队伍在观念上和服务方式上得到根本性转变。二是建立继续教育制度。要求各乡镇都能选派责任心强、工作踏实的人员进行全科医生培训,力争各单位有80%的人员都获得全科医师证书。三是严格执行晋升中、高级人员下基层服务制度,不断传播服务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加强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管理。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补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切实履行告知义务,确保没有一个乡村医生不知到补偿教育,各乡镇是补偿教育的教学点,要抓紧做好教学场地的准备工作,严格管理,保证教学质量。通过队伍建设,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劲。

(3)、规范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是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各单位要按照《响水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业务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财务统一建帐、药品统一调拨、建设统一标准”的“五统一”制度;加强乡村医生培训考核,采取多层次的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进一步探索乡村医生和村卫生机构规范管理和考核的方法,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逐步建立健全乡村医生档案,以乡村医生注册的相关资料为基础,统一填写“乡村医生登记表”,收集乡村医生注册申请表,变更表,个人相关身份证明,执业证书等复印件和表彰奖励情况、考核情况,一人一袋,统一编号造册,使乡村医生档案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规范乡村医生诊疗行为。切实履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所赋予的乡村医生职责,依法加强对乡村医生诊疗行为的管理,加大对村级卫生机构的督查力度,强化检查指导,依法查处个体单干、超范围执业和医疗不规范行为,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诊疗技术规范。

三、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10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所在,是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新医改以来,福建省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此进行总结,对“十三五”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医改以来,在缓解基层人才薄弱问题上,福建省陆续实施了许多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如全科医生培训计划、千名医师帮扶乡镇卫生院、万名乡村医生规范培训等,取得了一定成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队伍数量和结构有了很大改变。根据福建省卫生统计提要显示,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9855 人,比2009年增长113.17%;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8001 人,比2009年增长 35.62%。基本医疗方面,2014年基层医疗机构共诊疗人次数10818.9万人次,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人次为1415.6万人次,比2009年增加511.28万人次,增长56.54%,占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的6.7%;卫生院诊疗人次为2416.9万人次,比2009增加419.89万人次,增长21.23%,占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的11.4%。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人次数1368.9万人次,比2009年增加了61.75%;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数2356.1万人次,比2009年增加了21.23%。[1]

可见,2009年以来,在新医改精神的指导下,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人才保障机制滞后,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现象依然严峻,全省普遍存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和人员编制紧张等问题。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问题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总量不足。 2013年福建省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床位数为0.86张,每千人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337人,每千人常住人口注册护士为0.312人。而2013年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床位数为0.99张,每千人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06人,每千人常住人口注册护士为2.05人。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与全国平均数相比,差距甚远。访谈中有的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表示,由于缺乏医技人员,有了医疗设备,也没有人懂得操作,造成资源浪费。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每人每天担负诊疗人次14.01人次,比2013年增加0.41人次。卫生院医师每人每天担负诊疗10.03人次,比2013年增加0.71人次,卫技人员工作负荷量大。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面临着“招人难、留人更难”的困境,尽管每年都提供大量编制用于对外公开招聘卫技人员,实施“五个一批”措施,并放宽招聘条件,将招收人员学历要求从本科下降至大学专科,同时为稳定新录(聘)卫技人员队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制定了许多政策。如福州市要求“新录(聘)用人员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自录(聘)用之日起计算,在最低服务年限内,原则不予办理辞职相关手续。如特殊情况,须经组织研究同意方可辞职或解除聘用合同。若未经同意,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一律按照自动离职处理”。但每年实际招收数仍与计划招收数相距甚远。每年计划招收的卫技人员大部分为临床医生、影像医生(放射医生、超声医生)及检验医生等紧缺型卫生技术岗位,大多数医师岗位没有招到人员。紧缺岗位如临床医师和B超医师几乎无人报考。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称中高、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偏低。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取决于各自的职称等级,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行的职称比例不合理,缺少高级职称人员,限制了医护人员发展空间。比如福州市事业单位一般的高、中、初级岗位总体结构比例为9:36:55,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中、初级岗位结构比例为5:28:67,比例少于其他事业单位编制。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的主体是近年来加入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年龄相近,三、四年后都将取得中级职称资格,中级职数竞争激烈,且有限的中级职称职数用满后就无法聘任,更无法报考高级职称资格考试。据调查,目前福建省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中级职称岗位已聘满。受高、中级岗位职数的限制,卫技人员考取高、中级资格后却难以评聘上岗。许多乡镇卫生院院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都认为,现行规定的职称职数总数太少,而初、中、高职称比例也不合理。机构存在大量的中级、高级待聘人员,而副高级职称人员也觉得自己已到顶点,没什么奔头了,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也无法安心在基层服务。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机会少,卫技人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慢。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少,目前的医务人员工作任务重,服务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以来,门诊人次数逐年攀升,致使基层卫技人员的基本医疗业务量激增。医务人员除了为辖区居民提供日常诊疗服务外,还承担着为辖区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处理、卫生监督协管、65岁及以上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等12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所承担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是按户籍人口予以核编,即:每万人核编7-10名卫技人员。但福建省是人口流入大省,因此,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服务人口远远超出了核编的工作任务。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无法安排医技人员去参加学习、进修或者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技人员外出培训多数为短期或以会代训的形式,客观上影响了卫技人员的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和锻炼。此外,基层医疗机构科室多数设置不够齐全,仪器设备相对落后,就医环境普遍简陋,到基层就诊病源数大大减少,且基本为常见病,导致基层单位卫技人员临床经验积累不足,在医疗服务水平方面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基层全科医生服务模式滞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福建省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医疗资源下沉,引导居民有病先到社区首诊,从而推动“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由于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全科医生总量严重不足,且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多以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健康管理、 营养咨询等相关知识、技能则相对欠缺;全科医生多数为各科室的骨干医生,忙于开展日常业务工作,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成为居民的“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也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才匮乏的原因分析

(1)基层医疗机构员工收入偏低,积极性受到影响。 在绩效总量限制下,与其他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相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偏低,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在基层医疗机构,扣除个人所需缴交的社医保、住房公积金,高级职称医师实际工资为5572元/月,中级职称医师为4392元/月,初级职称为3382元/月。据了解,在同样有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保障的情况下,有B超资质医生市场月收入水平在10000元左右,省市医院的护理岗位平均工资均达7000-8000元,工资待遇的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卫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全额拨付的机构绩效工资较平均,无法拉开骨干医生和一般医生收入差距,造成骨干医生收入下降,更是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调研的机构普遍认为,由于医患关系紧张,相比之前,很多病现在能看也不看了,建议病人去上级医院,无形中又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2)空编现象突出,临聘人员多。福建省基层医疗机构都面临着人员正式编制少和大量聘用临时人员问题。我们调研的基层医疗机构总编制人数 354人,其中在编在岗人数 221 人,占编制人数的 62.42%,实际在岗人数 329人,其中临时聘用人员

88人,占实际在岗人数的 26.74%。在调查的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除了两个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编,其他均存在空编现象,其中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编的原因是之前是企业的医院转型而来,人员太多,但其中许多不是医疗技术人员,而是辅助人员,更是增加机构的负担。临聘人员一般都面临工资待遇不高,没有医保、社保、养老保险等保障,因此,这些人员更不安心工作,流动性大。这更不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3)乡村医生福利待遇低,卫生院难以对其进行管理。乡村医生没有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社保医保得不到保障。大多数村医不愿意纳入药品零差价管理,公共卫生实施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同时,乡村医生老龄化严重,影响了乡村一体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村医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处境。

此外,由于近年来卫技专业毕业生资源紧缺,而省市医疗机构的不断扩建吸引了大量的卫技专业毕业生,而每年为数不多的新进人员还需参加为期2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参加中级资格考试,致使基层卫技人员极度短缺。

总之,由于基层硬件环境较差、工资待遇偏低、个人发展受限等不利因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普遍对工作不满意,鲜有安心在基层工作的,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不到、留不住”医疗人才。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待遇水平

北京大学李玲(医改方案主要设计者之一)教授说,在中国,只要激励机制正确,基层医务人员和院长就能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当然,激励机制的关键是方向和目标要准确[2]。因此,完善财政支付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对于发挥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在国外,医院的人员支出一般占总支出的60%以上,而在我国,这个比例还不足30%。[3]在当前事业单位绩效总量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和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如江苏省徐州市就明确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控高线确定在本地区基准线的150%。[4]

(2)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分配政策。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医疗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纳入绩效工资总额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增量部分用于二次分配,允许基层医疗机构自主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和奖金分配办法,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多劳多得。

(3)赋予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及院长(主任)一定的自,实现绩效考核与经费分配权的对等行使,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强化其管理责任。

(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称比例

(1)增加基层正高职称和中、高级职称职数。根据工作量和实际需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标准,满足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需求。如果编制零增长,建议空编内专技临聘人员享受与在编在岗人员同工同酬待遇,工资福利均按在职同类人员职称每年的平均工资标准发放,基层财政根据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计算,按空编内实际外聘人员数补助经费,并列入每年财政预算。

(2)赋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较为灵活的用人政策。为了吸引和稳定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队伍, 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本单位的岗位需求、个人表现等经考核通过后可以单位内聘的形式聘任高、中级职称,并享有相应职称的工资待遇,所需经费由财政专项补助予以下拨(解决)。同时规定,凡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师和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中级资格考试和高级职称考试;而对于在基层评完职称服务未满5年的到二、三级医院就职给予降级使用。

(3)为了保障村卫生室网底建设,允许各地区为村医核定专门编制,用于引进医学生和招聘具备执业资格人员 。三是组织开展空编问题专题调研督查,督促空编地区对符合岗位要求的编外人员开展公开招聘工作,纳入编制管理。[5]

(三)加大基层卫技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

(1)加大培养力度。一方面,鉴于现阶段医学本科生难以下沉到基层,可考虑定向培养大专“3+2”,补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另一方面,建立医疗联合体。县(市)级医院招聘的本科医学生在县(市)级医院经过一年的锻炼后,再分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其关系仍隶属于县(市)级医院,让他们安心在基层服务。

(2)加大培训力度。新医改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许多医务人员得到了培训机会,提高了工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但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数量少无法外出培训等原因,基层医务人员参加培训的机会还是偏少,他们反映护理人员及医技科室人员培训的机会更少。因此,今后政府政府要加强对基层卫技人员的培训,制定有效和长远的培训计划和各种类型的培训模式。一是盘活现有基层人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利用院镇(街)协作,邀请省市三甲医院专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举办讲座、传授医学新知识、解惑疑难病例,有针对性地安排基层医技、药剂、护理、公共卫生等人员专业特点,进行短期培训,有效促进现有卫技人员的知识更新,提升专业水平;二是加强对中、青年骨干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训,输送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脱产进修深造,开展适用技术培训、转岗培训及医学学历教育等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卫技人员的诊疗水平。

(四)积极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着力转变基层全科医生的服务观念,推广以人为本,树立“亦医亦友,亲情服务”的基层卫生服务人文理念。一是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和社区(乡村)医生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采取预约、主动上门服务等形式,开展基层签约服务,不断改进和提升全科医生居民健康管理、营养咨询等方面医疗技术水平,为居民提供全面、连续、及时且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全科医生“守门人”作用。二是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完善和落实家庭医生基层签约方式、服务内容、绩效考核、医保支付等方面政策,加强对家庭医生的考核管理,完善家庭医生岗位的激励机制,鼓励家庭医生多劳多得。

(五)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环境,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访谈中,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都表示,为了减少医患纠纷,他们都尽量把病人往上级医院转,造成了新的“看病难、看病贵”,这有背于新医改的精神。因此,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宣传,增加医疗透明度,使社会给予医务人员真诚的尊重和认可;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关心卫生工作、支持卫生工作、参与卫生工作的良好风气。

总之,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短缺等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多措并举的系统工程。只有重视并不断加强此项工作,才能真正让更多的医疗卫生人才热爱基层、奉献基层、服务基层,从而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分级诊疗”顺利实施,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根据福建省2014年卫生统计提要整理.

[2] 李玲.健康强国:李玲话医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24.

[3] 刘益兵,吴伟.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卫生人才,2014(10).

第11篇

高职教育中应充分体现职业和岗位特点,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为重点,按照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1]。为提高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以高职高专教育规律和医学发展趋势为导向,构建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好地为本地区医疗卫生行业服务;自2009年起,我校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改革,并有幸获得了美国中华基金会(CMB)的资助。将原有的“2+1”培养方式改革为“1+2”模式,经过近四届学生临床实践,与医学生传统的临床见习比较,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更好地探索适应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临床见习模式提供依据。

一、课程体系改革要突出实用性

课程是根据教育目的要求,将各个学科和学科内容,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人特点,按照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顺序进行和谐组合而成的教学内容体系,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2]。我校三年制临床专业的“1+2”模式,就是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要在临床医院从事为期一年的临床见习学习,然后一年再去医院实习。与传统的“2+1”培养有所不同。二年级开始学生几乎都是临床课程,教学任务均有临床带教教师完成,而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安排几乎是1∶1。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二年级第一学期周数为18周,开设的课程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以及中医与中医技能实训”等课程,学生在本学期临床教学过程中学习时间为16周,结束后进行为期2周的综合考试。二年级第二学期周数为14周,开设的课程有“五官科学、卫生适宜技术实训、康复医学、传染病学、护理实训、临床技能综合实训”等课程。此外,除临床综合教学外,学生还要到县级综合医院和疾病控制中心(或社区),分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带动考核方面的改革,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或一门课程,带教教师都要进行理论或实践能力的考核。内容与国家助理医师考试的内容衔接,从案例分析到考试的题型等,让学生都要有所了解;操作技能的考试模拟助理医师考试实行多站式。

二、构建优秀的临床师资队伍

基于临床专业(全科医生)职业能力的专科层次课程体系,推行以基层、社区为基础的教育结合的培养模式,毕业后能适应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全科医师培养的需要;改革后的三年制临床专业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将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见习学习,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从一开始步入临床,就建立起一种理性认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学生的启蒙教师是临床医生,临床医生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他们既是大夫也是教师。为此,学校与临床教学医院相互沟通,遴选出优秀的带教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将有丰富临床教学经验、实践能力较强的专家请进课堂;另一方面临床医院在不影响临床工作的前提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对临床医师进行教师规范化培训,经过遴选、试讲,教学督导专家把关,由优秀的临床医生组成临床教学师资队伍,为临床专业学生一年的见习学习提供保障。

三、在临床见习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体现教师言传身教作用

临床教学中带教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尊敬教师不光是因其高超的医疗技术,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还因为其在医疗实践中具有高尚的品德。这些往往通过潜移默化影响着一批批的学生[3]。因此,作为临床教师要注重在临床实践中言传身教的作用,比如,在查房中教师以身边的实例告知学生,如果与患者沟通不当、沟通不及时很可能成为医患矛盾加剧的导火线。向学生传授与患者交往的技巧,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在临床课程的讲授中,教师通过增加社会伦理、法制、医患纠纷等的活生生教学案例展示给学生,临床实践证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感觉收获很大。

(二)注重教、学、用互为一体的应用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面向基层、社区等医疗机构,教、学、用是否集为一体,不仅仅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改革上,更重要的是今后能否适应岗位的需求。针对现行高职临床专业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存在的思想不重视、时间不保证、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施设备缺乏等,而导致实践性教学效果差;多数学生在实习后仍然不懂得自己的岗位职责;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等等。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对卫生人才需求的客观变化,加强临床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必须对现行的实践性教学进行改革。

为此,针对我校三年制临床专业的学生在临床一年见习学习中,重视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以培养全科医生能力为核心,重视专业理论,强化应用能力,同时与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衔接,提高学生综合应试能力为出发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为此,在临床教学中,模拟临床诊治过程,将“典型病例”以疾病诊疗过程如问诊、体格检查、实验辅助诊断、鉴别诊断、临床观察、预防等进行归纳,使学生举一反三,强化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增加学生学好本专业的兴趣和信心。例如在讲代谢性疾病时,以糖尿病为例带教教师首先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到病房询问病史,查看临床化验单等,在教授本章内容时通过典型的“三多一少”糖尿病病例,提出问题,如患者为什么吃的多还饿的快,体重还减轻?胰岛素为什么能降低血糖?血糖升高一定是糖尿病吗?根据病例分析患者再发展下去可能的并发症有哪些?等等。让学生先思考,再进行机理的讲解,达到预期的病例分析与机理相互结合的效果。

同时,将卫生适宜技术纳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卫生适宜技术,将来到基层能更好发挥作用。充分体现教、学、做互为一体的应用。比如讲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通过病例分析、与病人面对面的交谈、病例书写,到教师手把手教给学生推拿治疗的过程,学生亲自体验,既学到理论知识又掌握了临床技能,可谓一举两得。

四、强化技能培训

根据目前卫生职业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按照职业岗位的划分来进行实践性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临床技能实训,社区、疾控中心等的见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增强学生对各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彻底改变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与临床执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衔接。真正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更有实践能力的高等卫生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一年的临床见习学习中充分利用临床医院的有利资源,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临床见习教学的效果提高了,拓宽实践教学层面,再回到临床从事一年的实习过程,形成了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教、学、练结合,不仅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为步入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重构考核模式

课程改革后,依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引导学生的学习由知识的记忆向知识的应用方向发展。努力施行多形式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日常知识积累的考核,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考核、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等。以外科学考试为例,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平时的成绩占10%,主要考核学生日常学习过程,比如查资料、出报告、参加志愿者等,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由带教教师和组长完成。操作技能考核占30%,实践操作环节考核要重点考查学生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技术的应用能力等,引导学生的学习由知识的记忆向知识的应用方向发展。期末卷面考核占60%,题型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题型要一致。考核结束后要注重考核结果的反馈、总结、整改,充分发挥课程考核指导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功能,使考核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六、结论

1.重新构建的课程体系,体现了以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彻底改变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与临床执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衔接。使学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2.利于临床教学医院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为岗位的需求,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改变了见习教学中带教教师应付,学生学得马虎,思想上不重视、教学模式单一,而导致实践性教学效果差,学非所用的不利局面。

第12篇

一、半年工作总结

(一)农村卫生工作

1、根据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实施第二轮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要求,我县新招聘了6名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2、今年争取到第一批扩大内需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及辅助设施建设项目2个,总投资100万元,三汇镇、涌兴镇中心卫生院各50万元。

3、对**,**,**镇,**镇,**,**镇,**镇等七个卫生院扩大内需建设,总投资633万元,预计八月底主体工程竣工。

(二)城市卫生工作

1、县医院外科大楼改建,系香港政府灾后援建项目,待香港政府提交立法会通过后实施。

2、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完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项目开展工作,在基线调查、慢病管理、疾病控制等方面均按规定的方案进行,先后派出15名医护人员到省市培训全科医师、全科护士。

(三)公共卫生

1、加强了疾控中心和县医院传染科的设备装备,加快了县妇幼保健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建设。

2、进一步落实了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先后印发了《**县卫生系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县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县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方案》、《**县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工作计划》、《**县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对和疫情处置预案》、《**县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甲型H1N1流感预检分诊会诊转诊制度》、《**县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修订了《**县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真正做到了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3、加强了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了医疗救护、救灾防病处置等组236个,落实县、镇、乡应急人员共340人,同时组建了卫生应急专家组数据库共49人。对机关工作人员、县属医疗机构分管领导和应急办主任以及各乡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或公卫科长共100余人,进行了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和考试。

(四)新农合医疗制度稳步完善

1、参合资金筹集。今年全县参合110.97万人,参合率为97.3%,筹集资金7609.88万元。其中:农民个人缴纳221.94万元,县财政补助440万元,中央补助3597万元,省财政补助3350.94万元全部到位。

2、参合农民补偿。今年1-5月累计受益人数325225人次,补偿金额4468.4万元。其中:门诊288029人次,补偿金额485.37万元;特殊门诊4661人次,补助金额98.42万元,县内住院补偿27796人次,补偿金额3043.46万元,县外住院4749人次,补偿金额841.15万元。

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解决“看病贵”问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工作的通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收到较好效果。

(五)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措施有力

1、圆满完成了与我省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我县公民闫勇和与其接触的有关人员的医学隔离观察和居家观察任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好评。

2、加强了狂犬病防制。今年初,全县有犬46484只;1至4月底共灭犬10467只(其中限养区犬只503只,伤人畜犬88只);现有犬只35726只(其中新增犬692只,观赏犬164只,警卫守护犬72只)。在现有犬只中,免疫犬25584只,免疫率72%;办证犬19491只;栓养犬20931只。犬伤暴露857人次,犬伤暴露后规范处置857人次,规范处置率100%;发生犬伤牲畜1例。处理违反《**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行为13起,实施行政处罚13人次,处罚款850元。

3、对结核病、艾滋病、霍乱等重点传染病加强了宣传、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强了管理,落实了责任。

(六)妇幼卫生工作成绩显著。

1、4月21日,在达州市妇幼卫生及社区工作会议上,我县荣获全市2008年度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两个一等奖。

2、新生儿疾病筛查2300例,筛查率达到42.15%;对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妇幼医生68人进行了妇幼卫生报表网络直报培训。

3、努力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今年1—5月,住院分娩率为80.13%,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86%;高危孕产妇按规定程序转诊率达98.5%;高危孕产妇管理695人,管理率达99.86%;产前检查率92.88%,产后访视率92.47%;系统管理建卡率92.38%,卡册回收率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1.75%;新法接生5078例,新法接生率99.98%,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0‰;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20/10万;婴儿死亡52例,死亡率10.4‰;新生儿建卡5010例,建卡率达98.64%;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0.01%,生长发育监测率99%。

(七)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为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今年对乡村医生业务知识进行了集中培训、考试、考核,为全国首次乡村医生换证、注册奠定了基础。

2、加强医院制度化建设,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公开服务承诺,公示收费标准及药品价格,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尽可能地让病人来则安心,走则高兴。

3、抓继续医学教育。今年上半年已发放好医生网卡563张。对乡村医生远程教育学员进行了模拟考试,为毕业考试打下基础。其他进修培训工作正常进行。

(八)无偿献血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1—5月,全县共计无偿献血892人次,献血量达29.59万毫升,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

(九)卫生执法力度加大

1、对医疗市场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成立了两个清理整治组,分别由杨汝奇副局长和瞿海林副局长带队,对全县医疗市场、娱乐场所进行了拉网式清理整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2、加大卫生执法力度。在元旦、春节、清明、“五一”节假日期间出动卫生监督员210人次、车辆50台次,按照《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管理条例》的要求,检查餐饮业285家、超市4家、农家乐13家、酒店5家、娱乐场所10家、旅游景点2个,对存在的问题,责令单位及时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节假日居民食品卫生安全。

3、认真开展打击餐饮消费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出动卫生监督员138人次,监督检查785家,监督乳制品49个样、火锅底料12个样,样品合格率100%.

4、对全县123所学校的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进行了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学校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工作,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上岗率达到97.7%,对个别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把整改落到实处。:

5、加强了医疗机构、血液制品监督管理。出动卫生监督员319人次,车辆41台次,检查医疗机构216家,取缔非法行医4家,责令停业3家,警告12家,限期整改15家,没收药品73个品种,没收器械20件,罚款5.34万元。

(十)中医工作不断加强

1、开展**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培训师资60名,分批对全县60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7所村卫生站确定的师资力量进行培训,目前,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正按照局安排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2、为全县中医药在岗临床人员100余名(50岁以下)温习中医四部经典著作培训报名。

(十一)医疗行风明显好转

1、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印发了《2009年全县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2、按照县纪委要求,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和“卫生系统商业贿赂案例分析及警示教育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3、加强了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收费项目、标准、药品价格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收费透明度。严格执行《达州市医疗服务价格》规定。

4、实行首诊责任制,医务人员做到热情接待,仔细诊断治疗。医生对不属于责任范围内的,引导病人到相关科室进行诊治,无推诿患者现象发生。

5、医务人员对病人实行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减少了大处方,滥检查的做法。

(十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

1、我局组织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正副职领导多次学习《**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管理办法(试行)》,《**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围绕“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我该怎么办?”开展了深入学习讨论,明确了责任及过错责任追究,每个职工自觉把责任落到实处,主动把责任区清扫得干干净净,办公室设备存放得整整齐齐,窗明几净。

2、坚持每周五对责任片区进行集中清扫和日常卫生监督,保证了责任片区整洁、有序。在日常卫生监督时,我们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的、意义向广大居民宣传,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功德意识,引导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十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

3月27日,卫生局召开了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了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观动员大会精神,同时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印发了《**县卫生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调研阶段日程安排》,明确了工作目标、步骤、方法、要求。做到按规定动作进行。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领导撰写调研报告15篇,党员干部写学习心得300余篇,办学习专栏8期,信息简报36期,宣传标语8条。全体干部职工理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县农村卫生基础差,底子薄,诊疗水平普遍较低,卫生服务能力依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