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1 05:0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鲁滨逊漂流记梗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梗概《鲁滨逊漂流记》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鲁滨逊的英国年轻人因为遭遇海难而只身一人流落荒岛。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勤劳的双手利用被冲到岸边的沉船中的物资,他在荒岛开荒种地、蓄养禽畜,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家园。在一次与土著人的遭遇中,鲁滨逊解救了一个土著人俘虏使其成为自己的奴隶,并为他取名“星期五”。在“星期五”的帮助下,鲁滨逊战胜了重重困难,最终回到了故乡。
(二)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笛福创作《鲁滨逊漂流记》时正逢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大发展并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时期。工业革命的浪潮使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了欧洲各国的统治阶层,而国内饱和的市场使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成为必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鲁滨逊漂流记》的问世满足了欧洲资产阶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他们发动侵略的催化剂。
(三)作者介绍丹尼尔•笛福,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出身中产阶级,本人即是殖民扩张和殖民地贸易的支持者与拥护者。《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基本可以视为作者笛福的代言人,他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思想观念,能够充分表现出十八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的殖民欲望。
二、《鲁滨逊漂流记》展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有过若干关于中国的描写,一方面是出于西方人对古老的东方文明的猎奇心理,一方面也是将东西方的落后与先进进行对比——通过对古老东方大国严重失实的描写来烘托工业革命造就的先进西方文明。因此,在这样一部以冒险为基调的小说中也展现出了典型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鲁滨逊作为笛福的代言人可视作十八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西方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的一言一行充分展示了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原则。
(一)中西方物权观念的差异物权观念就是对待财富、物质的态度、意识和观念。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时,虽然刚刚死里逃生,他却立即想到将这个荒岛纳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于是自己任命自己作了总督;当从土著手里解救了俘虏“星期五”时,他又本能地将“星期五”纳入自己的私人财产范围内,使“星期五”成为自己的奴隶;而其他国家的船只出现在荒岛上时,鲁滨逊第一反应就是跳出来申明自己对荒岛的所有权。通过鲁滨逊踏上荒岛后的一系列行为可以发现,作者笛福本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中产阶级出身对他的创作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资产阶级对于物质、财富的看重已经超越了一切,因此西方国家很早就立法申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由资本主义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反观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虽然其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传统儒家思想仍然在中国国民的思想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关心田产、实惠等这些看重私有财产的行为在儒家眼中变成了“小人”的行为,为“君子”所不齿,追名逐利的人也成为了儒家批判的对象。
荒岛上的鲁滨逊利用漂到岸边的沉船上的物资开始渐渐修筑起自己的“城堡”后,每天勤奋劳作,不停地种植、养殖……当物质越来越丰富、生活越来越舒适时,一开始仅仅为了生存而拼命劳作的初衷慢慢变成了积累财富的欲望。这一过程直接体现了十八世纪西方“理性主义”主导下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人们意识的影响。启蒙运动一反十个世纪以来西方基督教的神学统治,将人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了世间万物的最顶端。对人性和人权的尊重与崇尚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潮,而启蒙运动的根本目标则是实现个人自由和解放人性,实现对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追求。伴随启蒙运动而来的就是西方的人文主义运动,它的主旨在于表现个人的自我追求与实现。因此,个人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旧时人对神的依附此刻转变成个人奋斗和对物质与财富的追逐。然而中国儒家思想中对于个人追逐财富和物质却持相反态度。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儒家将追逐物质、名利视作“鄙夫”的行为,对“鄙夫”患得患失的心态表示了无情的蔑视。中国自古以来推崇的是“无恒产、有恒心”的君子,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生活格调。这种安贫乐道的思想若被十八世纪的西方人听到,一定会将这种东方古国的传统观念视为“异端邪说”而加以鞭笞。总的来说,资本主义社会强调个人拼搏与奋斗的开拓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本身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种思想给予了当时的人们以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去争取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过分追求财富的后果就是演变为侵略与扩张,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本质上的缺陷和弊病,是无法避免的。
(二)中西方对待外部世界的差异工业革命催生了人文主义思潮的迅速传播,资产阶级对于财富和金钱的追逐已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因此,在工业革命到达繁荣的顶端时,出于获取更多财富的目的,对外扩张和侵略已经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英国的国策。笛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鲁滨逊漂流记》,充分表明了作者本人对于扩张和侵略的支持与赞许。因此,当鲁滨逊在荒岛上站稳脚跟后,他开始无所顾忌地掠取荒岛上所有的自然资源并为自己所用:砍伐荒岛上的树木筑起高高的围栏,捕捉荒岛上的野生动物豢养为家畜和家禽,解救了土著俘虏后立即纳为自己的奴隶并开始持续不断地向“星期五”灌输自己是其救命恩人的思想……这一切都极为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海外扩张、掠夺财富的现实图景,也表明了笛福本人的种族观点。而中国社会一直以来对待外部世界的观点都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儒家极力宣扬的“仁”的思想中,讲究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十分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君子行为。这种与西方世界截然不同的传统思想与十八世纪西方社会咄咄逼人的扩张意识相比无疑处于“下风”,再加上封建王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力衰弱,最终被西方列强的枪炮打开国门也是历史的必然。
(三)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描绘的中国古典建筑全由木头与泥浆堆砌,完全不能与西方的宫廷相比。然而,西方古典建筑惯常使用的石块虽然确保了建筑物的稳固,但也使其显得笨重、沉闷、呆板。反观中国传统建筑,大量使用木材的建筑手法能够使体积庞大的宫殿既牢固又显得轻盈,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斗拱与飞檐等构造更加衬托出建筑细部的灵动,能够与外部的自然环境结合得更加融洽而不突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道法自然”的传统思想境界,其中含蓄内敛的文化精髓是不具备千年文化积淀的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
(四)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鲁滨逊作为一位热爱冒险的年轻人,被笛福安排造访过中国。然而在与一位中国官员会面的宴会上,鲁滨逊见到的中国饮食让他难以下咽——米和水熬成黏稠的浆糊状食品外加一些出处不明的可疑材料,以及其他完全不能搭配的食材胡乱混合的菜品等等——这些莫名其妙的食物让鲁滨逊全然没了胃口。这种对于中国饮食的描写在十八世纪的西方人看来或许还情有可原,因为彼时真正到过中国的西方人屈指可数,但在现代东西方人眼中就显得十分可笑。中国饮食早已被视作世界美食的代表之一,且不提菜系中的代表精品、宫廷菜或私房菜,仅仅是中国普通百姓的家常菜就已经足以让众多西方人感叹。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一位首次来到中国的欧洲记者就曾感慨:“看了中国人的饮食,才明白以前西方人吃的都是大便。”中国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还有诸如全鱼宴、全竹宴、豆腐宴、素斋、满汉全席等特色美食不胜枚举。相比之下,西方传统饮食中的牛肉、奶酪、沙拉则显得相对单一和乏味。不过在十八世纪对中国缺乏了解的欧洲人眼中,这种单调的饮食已经是美味,这也证明了小说产生的现实背景的历史局限性。
三、结语
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统一体,缺乏关爱生命终极意义的教育,无疑只能让生命停留于生物的层次。语文的人文性赋予了它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指以学生个体的自然生命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的、人文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个体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创造美好人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呢?
一、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我们的课文篇篇都是文字隽永、文质兼美的佳篇,有描写大自然风光的、有讴歌世间真情的、有阐发客观真理的……构成了色彩斑斓的语文百花园。漫步园间,我们要留心周围,及时采撷一些缤纷的生命小花,馈赠给学生。面对蕴涵丰富的课文,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内涵,筛选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就是在描述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学。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正是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儿子和他的同伴,14条鲜活的生命在被挖掘了38小时后终于获救。教学中我向学生提问:是什么让这些孩子能在废墟中活了下来?学生纷纷发言:是他们顽强的毅力,是那位可敬的父亲给予他们的希望……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去与死神抗争。它带给学生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和尊重。借机我又让学生说说在汶川大地震中同样感人的故事,让我和学生一起感悟大爱无疆的人间真情。
二、让学生通过感悟来体味生命价值
我在教课文《江凡》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江凡为什么由恐惧害怕变得勇敢起来,你有什么体会?”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交流,说出了各自独特的感悟、体验:“我觉得,虽然我们很少会碰到象江凡那样的险情,但我们有时也会碰到复杂、危险的环境,我们只有勇敢地接受锻炼,才能坚强起来”;“我体会到,人在生活中总是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我们不能向困难低头,而要在困难中锻炼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成长”。语文教育的落脚点就是要让学生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语文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教育。在语文课上,除了阅读文本,我也经常通过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在实际体验的背景下,理解别人的需要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例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中老天鹅破冰的时候,我让学生高高举起拳头然后反复重重地落在桌子上,学生没来几下就觉得受不了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想象血肉之躯从高空重重地砸在极冷极硬的冰上感觉,学生都说太残忍了,老天鹅这位破冰勇士太伟大了,一个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但是却能够迸发出如此耀眼的火花,生命值得尊重!在课外,我让学生读贝多芬,读张海迪,读海伦凯勒,读他们身体残疾仍续写生命的勇气,读他们身处逆境生命之花仍绚烂绽放的奇迹,读他们身上浓浓的对生命无比珍惜无比眷恋的情愫,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所有的生命都值得珍爱。
四、在习作中畅谈,让生命意识得到体现
写作,可以促进学生思考生命问题,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敬,体现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自由地抒写自己的生活,倾诉生命情感,表达生命意志,释放生命张力。例如: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在写作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整体把握梗概内容,浏览精彩片段;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他在荒岛上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悟和同学交流:人的一生,不会是一帆风顺韵。在生活中,不确定因素很多,会有坎坎坷坷。当自己遇到困难、遇到厄运时该怎么办?是一蹶不振,还是学鲁滨逊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最后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
总之,语文学科中蕴含生命教育的内容广泛、方式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渗透。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生命是美好的,思想是美丽的,语言文字是美妙的,很多感情是有价值的。让语文课更多地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人生发展相关联,让正义与课堂同在,让真善美与课堂同在,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丰州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说 教学 课型 兴趣
1.发散型。
我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桃花源记》、《孔乙己》等课文时,充分利用这些文章故事情节拓展性比较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围绕人物形象特征,结合当今社会现实,改动小说中的某些情节,让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复活,进行一种再创作的思维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把读写结合起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篇幅较长的小说,可编写故事梗概、故事提纲。对篇幅较短的小说,可引导学生写个续篇。对内涵丰富的小说,可以组织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写个人物形象评析。
2.编排型。
对一些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的课文,如《驿路梨花》、《变色龙》等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舞台剧本,并组织学生排练表演。这既是小说与戏剧知识教学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又是第一课堂教学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相互配合。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进一步巩固了第一课堂的教学成果,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使学生的多种语言能力(如读、写、听、说、做等)都得以更好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启迪。
3.难点型。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有些小说,由于当时创作的时代背景比较特殊,作家用了特定的描写方式,文中描写的环境跟我们今天的生活相比,学生感觉很生疏,理解难度较大。这类作品,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文章难点,采取层层剥笋的方式,突破难点,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在教学《药》一文时,只要抓住第三部分进行重点分析突破,全篇内容就不难理解了。因为茶馆“议药”,不但从康大叔口中道出了革命者夏瑜的坚强不屈及其弱点,也充分揭示了当时群众的麻木未觉。分析时只要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重点分析好第三节,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探索性。
小说的主要特点是多方面、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复杂,环境描写细腻。教师在全面落实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对小说内容进行探索,学生既可以就篇章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典型环境这些“粗廓”处来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某个细节、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一个标点来谈自己的“发现”。既可以谈小说中的成功之笔,也可以谈作品中的不足之处,甚至可以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探索的问题首先应有趣味性,使学生乐意去探索;其次应是课文的关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三是要有规律性,探索的问题一定要能使学生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这样的探索才有意义。
5.讨论型。
有些小说涉及到的观点很富有弹性,能提炼出许多不同的看法,教师要因势利导,事先将教材中某一关键的问题的几个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要求大家在认真钻研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辨析,选择一种观点,结合课文内容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论的根据。或者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没有理解的问题,互相探讨。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直接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讨论,也可以先有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来讨论。讨论时要有重点,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统得过死,束缚学生的思路。
6.玩味型。
有些小说,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等课文,不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而且还以真切细腻的描写见长,这些小说就是玩味型课文。对这种课型的小说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精彩句段,通过读、比、议三结合途径让学生细细玩味,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领会到文章的妙笔生花和作家创作时的良苦用心。对这类课型的教学,如果还是按过去的教法泛泛地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给学生留下一个大致的轮廓形象,学生自然就读不出小说的“味”来,不能真正领悟到作品的妙处。
7.评议型。
针对以上情况,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笔者想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的,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可以一蹴而就。学生阅读兴趣产生了,阅读量增加了,视野拓宽了,能力自然会提高。因此,教师不能因为看不到阅读的近期效益而轻视阅读,而应首先转变观念,身体力行,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课外阅读谋求一些有效地指导,为改变当前课外阅读的现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一、制定合理阅读计划
1.带领学生共同确定阅读篇目。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我们在选择阅读往上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阅读前,我们除了将课程标准中的推荐书目向学生详细介绍外,还要听取学生建议,将反映学生生活的精品(如《花季・雨季》)和好作品(如《哈里・波特》系列)列入推荐书目,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欲望。
2.由浅入深,指导循序渐进阅读。有些名著篇幅较长,内容艰深,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啃,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在计划实施初期,我们可先选择一些篇幅较短,文字浅显的名著,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读完,然后再推荐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这样有助于降低他们阅读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阅读的乐趣中慢慢喜欢上阅读。
3.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及进度。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兴趣的转移或课余时间的不足而半途而废,也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单纯追求情节而盲目冒进。因此,我们要对阅读时间和进度作统筹安排。阅读可课内课外相结合,每周日安排一节活动课作固定的阅读课,其余利用课余时间自我阅读,各人根据情况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一天读10至20页,长期坚持下去。
二、循序渐进,培养兴趣
叶圣陶在谈阅读时曾说过:“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语文兴趣的形成涉及到多方面因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体的阅读愿望。在实践中,具体做法是:
1.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激趣。话题自定,可以讲成语故事,可以说我喜欢的格言,可以说阅读概要……这样,在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关注阅读。
2.赏析片段激趣。教师在阅读中撷取精彩片段,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空城记》等,把它们做成“美味佳肴”,师生共同诵读、品味、赏析,来激发学生对原著阅读的兴趣。
3.开辟阅读专题激趣。阅读专题内容多样:可以是课内到课外的拓展、延伸的内容,如亲情专题、专题等;可以是关于学习方法技巧专题;可以是关于热点话题的专题……专题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关联,学生只要听说专题阅读,没有一个不满心欢喜的。
4.组织活动激趣。利用各种集体活动、竞赛,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可更好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开展诗歌朗诵会、故事会、出黑板报、成语擂台赛,等等。
三、创设阅读氛围
1.随文推荐,以图书籍为引子。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有的课文就是课外名著的节选,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阅读的引子,引导学生进入课外名著这神圣的殿堂。对这些课文,我们可用朗读、赏析、编演课本剧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其内在魅力,激发起阅读整本书的强烈愿望。有的教材设有“图书藉”,对所推荐名著的作者及时代背景、内容梗概、作品价值、阅读方法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为学生阅读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些内容,用好这把打开名著大门的钥匙。
2.创设阅读氛围,营造声势。“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教室、图书室是学生阅读的重要阵地,室内可挂有关读书名言的条幅,出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以形成良好的读书环境。现代传媒产生了许多可以利用的资讯,这些资讯能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阅读名著。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前,可先让学生从网上查阅笛福的生平资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绍材料,这样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会深入一些。在活动课上,我们可以播放根据名著《西游记》和《骆驼祥子》等改编成的电视剧或电影,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理解名著的内涵。
四、鼓励探究创造
初中生的思维往往表面化,缺乏应有的深度,阅读只流于表象的理解,而仅仅停留在熟悉作品的故事情节等浅层次上的阅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各种语文活动,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展现作品的动人魅力。
1.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阅读时,学生总会有自己的感情和思考,应要求学生把独特的感受及时地记入读书笔记本。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也可以作为读书笔记的重要内容。另外,教者还可根据作品情况出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写成读书笔记。如读《三国演义》后,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试概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在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说明理由。
雷切尔太太绞尽脑汁,苦苦思索了好久,却一无所获,于是她一下午的兴致就这样给一扫而光了。这段话节选自——《绿山墙的安妮》。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绿山墙的安妮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心得1我在暑假看完了《绿山墙的安妮》,书中的主角:安妮是一个乐观精神中带着幽默的小女孩。
书中故事为:安妮是父母双亡的孤儿,在孤儿院饱尝冷漠。马修和玛丽拉是绿山墙农舍的一对善良淳朴的兄妹,他们本想领养一个男孩帮忙干活,结果阴差阳错,把一个瘦骨嶙岖的小女孩领了回来。安妮一开始差一点被退了回去,可她以自己独特的性格魅力和感染力征服了马修和玛丽拉,也赢得周围所有人的喜爱。
书中描绘的一切,洋溢着灵动的童真和充满乐观精神的幽默,使我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读到安妮的那些奇思妙想,以及她闯下的那些有趣的小祸,我的嘴角便会泛起笑意。另外,书中的语言如同行云流水,使我充分领略到了加拿大乡村,特别是绿山墙农舍周围的如画风景。因此加拿大的建筑“安妮小屋”一直很受欢迎呢!
我也联系过生活实际,安妮那种乐观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的缺点主要在:不积极和不乐观,我曾想改掉这毛病,积极差不多解决了,还差乐观,所以当时才选择《绿山墙的安妮》看的。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小挂件,我见了以后,觉得一点也不好看,便问妈妈:“妈妈,这个挂件不好看,我不想要可以吗?”妈妈皱皱眉头说:“凑合着用吧!”我仍不顾一切地说:“不要,就是不要,妈妈你留着自己用吧!”妈妈生气了,骂道:“哎!你这么不乐观,以后长大了怎么办呀,妈妈好心帮你买个挂件送给你,你却不领情,不乐观不好呀!”之后,妈妈让我在房间里反思,她出去了。我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一边掉着眼泪,一边想,觉得这件事是我错了,我为了礼物的外表,却不管它中的意义与道理。惭愧完后,我写了封信给妈妈:
妈妈:
您好!
妈妈好心送我东西,但我却毫不领情,这同时也表现出了我那不乐观的性格,我想说,对不起!我做得太过分了!
您的女儿:蒋昕瑜
2011.8.20
送玩信后,感觉特别舒服和放松,从那以后,我那不乐观的性格也慢慢变成乐观了,其中,有妈妈与安妮一同地教导!
《绿山墙的安妮》送给我了许多许多“东西”!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心得2“她约莫十一岁,穿着一件又短又紧泛黄灰的绒布罩衫,罩衫十分脏。两条红色的辫子拖在背后。那张苍白、瘦小的脸蛋上长着不少雀斑。一双大眼睛充满了精神和活力。她的身上蕴藏着非同一般的灵魂。”同学们是这样议论她的。我也十分好奇去认识了她安妮----《绿山墙的安妮》中的主人公。
在一个偏僻的农村阿丰利的一所叫绿山墙的农家。农家的主是一对孤身卡斯伯特兄妹,哥哥叫马修,妹妹叫玛丽拉,他两想收养一名男孩。可是阴差阳错,人家给他们带来的是一个小姑娘----安妮。安妮虽然从小丧失父母,经历种种生活磨难,却生性乐观,极富想象力,她像一股轻新的风吹进了原来闭塞的绿山墙,她的善良和率真博得了同学和乡亲真挚的友情和关爱。
虽然安妮从小丧失父母,被孤儿院收养,可是她并没有成为一个性格孤僻内向的小孩,而是整天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幻想中。一棵棵野梨树,在她的眼中,成了“身披雪白衣服的新娘”;一条林荫道,在她的眼中,成了“欢乐的雪白之路”;一个芭里塘,在她的眼中,成了“闪光的湖”一座远离道路的房子,在她的眼中,成了“一盏明灯”……
她除了有美好的幻想还有善良和率真。她愿意真心的为一个朋友付出,海枯石烂不变心;她不管是陌生人还是熟人,只要他们一有困难,都会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他们。安妮的善良和率真不但感动了村民,也感动了我。
安妮善良、率真,爱幻想,少年儿童最普遍的性格特征都在她身上体现。我已经喜欢上了安妮,你呢?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心得3一栋宁静,绿树环绕的房子,一个热衷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一对不善交际,善良朴实的兄妹,再加上许许多多和蔼可亲的邻居、朋友、老师……这些纯朴而善良的人们演绎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这便构成了一部甜蜜的儿童小说——《绿山墙的安妮》。这部由加拿大浪漫派女作家露西·M·蒙哥马利所着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因为一个偶然的错误来到了绿山墙之家,虽然她也经常出糗但她用自己的善良,纯真,对生活的热爱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一对朴实的兄妹俩的照看下,她成了一个水仙花般的“清秀佳人”。这个开朗大方的小女孩令我学习!
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中缺少了想象,就像人类缺少了空气一样。”从这句话中我们足以能看出想象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而这部小说中的安妮就是一个十分钟爱想象的孩子。我曾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爱想象的孩子,在幼儿园上美术课时,自己凭着想象画了一朵十分美丽的花朵,但老师却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画的花来画,这孩子只好把自己的画擦掉,再照猫画虎……三年后,孩子上小学了,在一次美术课,老师让孩子们自己画,但这无从下手,他的想象已经被埋没了。所以说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你的梦想!
在我们的记忆中,安妮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糗事,可正是这种糗事使她学会了成长,使她懂得奉献,使她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从这些糗事中也能吸取到教训,才能更上一层楼,直到你登上智慧的顶峰!
这个小女孩安妮渺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热情,让每一个人为她的个性所感染;被她的言词所吸引,被她绮丽的幻想而动容!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心得4暑假刚开始,妈妈就给我买了好几本书给我“啃”,有《秘密花园》、《鲁滨逊漂流记》,还有《绿山墙的安妮》……说“啃”,一点都不夸张,我几乎是以一天两本的速度看完。
要说印象最深的,要属《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我足足花了一天时间看完,读完后,我深深地喜欢上了书中的安妮,也为她的生活所感动。你想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我来告诉你吧!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的小说。纯真善良而又热爱生活的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岁时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瑞拉兄妹领养。马修和玛瑞拉本来想领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领回来的是满头红发,老是喋喋不休的安妮。喜欢幻想和极具爱美之心的安妮给她们惹了很多麻烦,安妮不断地闯祸,也不断的改正错误,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安妮快乐地成长。
我最喜欢第十八章“安妮大显身手”。这章主要写了黛安娜的妹妹米尼得了喉炎,安妮非常细心地照顾米尼。我想:一个从孤儿院里出来的孩子,而且只有十一岁,竟然会照顾病人,这让我非常惊讶。再对比下自己,别说照顾别人,就连妈妈生病了,还要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我觉得非常惭愧!这方面我应该向安妮学习!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就去看《绿山墙的安妮》吧!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心得5《绿山墙的安妮》我已经读了好多遍了。这本书讲的故事梗概如下:一个叫安妮·雪莉的女孩,出生不久父母便相继去世,被寄养在孤儿院里,十一岁时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阴差阳错地被住在名叫“绿山墙”的农庄里的一对中年兄妹马修和玛丽拉领养。安妮虽然孤苦伶仃,却十分热爱生活,她活泼乐观、勤劳上进、天真浪漫、酷爱幻想,这些优秀品格逐渐改变了她的境遇,使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她知恩图报,本来已经获得了上大学的奖学金,但当马修突然去世、绿山墙农庄陷入困境时,为了报答马修兄妹的养育之恩,她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在农庄附近的学校里工作了,以便照顾年迈体弱的玛丽拉。最终她成了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
这本小说用朴素、精炼的语言塑造了安妮·雪莉这样一位勤劳、善良而又自强不息、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从安妮的成长经历使我认识到,人生在世,就要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人待人不可自私自利、忘恩负义。只有这样对待生活,才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我非常喜欢安妮。掩卷细思,安妮身上有许多我不具备的优点。这其中最让我影响深刻的,是她勇于改正错误的品格。少年时代的安妮天真浪漫,满身童趣。她一次次地干“坏事”,因而闯了不少祸,但她却能在每次犯错之后积极改正,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她的这种品格很值得我学习。安妮的外表虽然并不美丽,但她却十分自信,乐观地对待命运对她的安排。有一次,她不小心从屋顶上掉下来了,虽然摔断了脚踝,她却很乐观地说,“还好没有摔断脖子!”她这种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不幸和挫折的性格,也是很值得我努力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