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6 02:43: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服务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 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 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 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 编组、选题;
b、 聘指导教师;
c 制定活动方案;
d 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 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 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 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例附后)
三、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 社会参观活动。
2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2、 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3)市区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市区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5)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6)市区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7)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8)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9)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 0)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1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我市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3、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2004年7月4日
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暑假社会实践工作。
2004年7月5日——7月9日
2004年7月10日—8月23日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04年9月5日前 各班向行政办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 < br> 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班4份,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2004年9月初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1 、 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3、 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
关键词:社会调查;理解;适用
中图分类号:D9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49-01
一、何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
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说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可概括为: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在查明案件本身事实外,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家庭生活环境、帮教条件等情况进行了解,形成的对犯罪主体主观恶性、社会危险性、可矫治性、可谅解性的系统评估报告或资料。
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理解、适用
目前有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规定主要为《刑事诉讼法》,但该规定较为原则、宽泛。若要在实践中发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应有效用,则必须先充分理解其内涵。
(一)调查的主体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社会调查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通常我们认为,公安、检察、法院既可以是社会调查的启动主体,也可以直接是调查的实施主体;但是社会调查一般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精力,目前司法实践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状况,办案人员往往没有足够时间进行细致调查,很难保证社会调查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发挥其应有效用。
因此,如何才能真正使社会调查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实效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社会调查报告必须保证其客观与公正性,本着节约司法成本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可以适时建立多元化调查主体格局,考虑成立一个专门性社会调查组织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来进行社会调查,该组织人员由青少年保护组织、社区服务机构等中立调查机构等组成,并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法律、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使调查员具有独立性、专业性、专职性以及长期性。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时,将此项调查任务交予该组织人员进行。但与涉案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或者与调查事项和所涉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作为该案的调查人员。
(二) 调查的内容
我国对社会调查报告内容的规定主要包括“六部门意见”和《刑事诉讼法》,上述规定对社会调查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这些规定往往是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的信息、生活经历等较为表面的指标来考量未成年人是否具备有效监护或者社会帮教条件,并未涉及到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次内在原因。
所以,笔者认为,在社会调查的内容上,我国可以参考俄罗斯和日本的相关做法,在现有普遍对个人基本情况、家庭背景、受教育情况、居住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做专业的测试,利用专业知识全面分析,深层次挖掘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思想根源或内在原因,进而作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评估、提出帮教建议。
(三) 调查的方式
社会调查启动的时间应该在侦查阶段,手段也应尽可能多样化。但实践中,调查方式普遍比较单一,通常为传统的访谈方式,主要包括:到未成年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走访,通过调查问卷调查、面对面谈话、观察情况、电话采访、书面函件调查;不定时地对未成年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谈话等方式了解未成年人的平时表现。
上述调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调查报告的内容采集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为了使调查内容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我们仍需积极拓展社会调查新方式、新渠道。将各种不同的调查方式结合起来,互相印证,如通过心理测试、医学或精神病学鉴定等方法,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专业的科学鉴定,以期更好地印证走访所得到的信息,分析被告人人格情况和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真正有助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理。
(四) 调查报告的适用
社会调查报告是一个综合反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资料,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品格以及可信度都能起到比较直观的证明作用。实践中,调查报告可适用于公安侦查、审查逮捕、审查、缓刑建议、法院审判以及教育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各个环节中。
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社会调查报告情况,决定是否提请批捕、移送审查;审查逮捕过程中,检察机关可通过参考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综合衡量查明其社会危险性,查明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逮捕的必要性;审查过程中,公诉部门可以根据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做出是否提起公诉、附条件不或者不的决定;在检察院向法院提出缓刑建议时,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所反映的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以及是否具有有效监护、帮教条件可以为保证缓刑的正确实施提供有效参考;审判阶段,社会调查报告可以作为品格证明,在量刑中适用。除此之外,在判决生效后,对未成年人罪犯进行教育挽救过程中,可参照社会调查报告中有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的思想情况调查,摸清其综合表现,对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和前途教育,真正做到帮助未成年人罪犯,使其拥有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陈冰,李雅华.德国少年司法保护简述[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03):59-62.
[2]尹琳.日本少年法研究[M].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176.
(材料一)
市政协骆隆森主席对调查报告作了批示:《报告》写得很实,调查深入,分析中肯,所提意见针对性强,操作性可行,建议政府分管领导给予关注,协调各方给予解决,使单亲困难女职工这个弱势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
(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
20xx年11月,为了贯彻全总、省总的通知精神,市总工会认真研究,并同市劳动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住房保障中心多次研究、协商,提出了“关于解决我市单亲困难女职工就业及生活困难问题的建议”,作为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成都市总工会第一次联席会议议题之二。议题的主要内容是:一、我市单亲困难女职工的基本情况;二、单亲困难女职工的特点;三、关于建立单亲困难女职工再就业救助机制及生活困难帮扶机制的建议。
建议认为对单亲困难女职工应从四个方面给予帮助:一是建立下岗失业单亲困难女职工再就业救助机制。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公共职业机构免费为下岗失业单亲困难女职工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要免费办理《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可在申请小额贷款时放宽担保条件,给予扶持。二是在本市各公办(含公办民助)小学、初中、高中接受教育的单亲困难女职工家庭子女,可申请市政府给予书杂费减免,通过高考进入大中专院校且享受低保的单亲困难女职工家庭子女,建议其学费由民政部门按学年给予适当助学补贴。三是对享受城市低保和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40%,且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亲困难女职工,优先办理成都市城镇困难人员医疗补助,对患重大疾病的单亲困难女职工实行特殊门诊医疗补助。四是对无房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6平方米的单亲困难女职工,可申请廉租住
房租金补贴,并优先排序解决。对涉及符合廉租住房条件对象的单亲困难女职工住房拆迁时,建议在拆迁安置政策基础上,采取一次性发放5年的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的办法,专项用于购买拆迁安置房。
(材料五)
省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张宗源对“关于解决我市单亲困难女职工就业及生活困难问题的建议” 作了批示:“单亲家庭比例逐步加大,作为特殊的群体社会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其中单亲困难女职工的困难如何解决更应提到各级党政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不然会影响下一代的培养、社会的稳定。此建议很好,建议省人大内司委阅。”
(材料六)会议原则通过了市总工会提交第一次联席会议协商解决的两个议题。
关于女职工部提出的议题之二“关于解决我市单亲困难女职工就业及生活困难问题的建议”中建立单亲困难女职工再就业救助机制及生活困难帮扶机制的问题,会议议定,由市总工会、市妇联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协商研究,采取妥善措施,为单亲困难女职工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培训,免费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培训证书〉;为单亲困难女职工子女提供入学就助;为患病的单亲困难女职工提供医疗补助,用多种方式为单亲困难女职工解决住房困难的问题。
这次会议情况以市政府成办发[20xx]166号形成〈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成都市总工会第一次联席会议纪要〉。
(材料七)
20xx年7月,市总工会和市妇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房管局联合行文,以成工发[20xx]12号文下发《关于对我市单亲困难女职工实施再就业援助及生活帮困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援助帮困对象及范围;援助帮困内容及申报程序;援助帮困办法及组织领导等。《意见》要求各级工会要建立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单亲困难女职工档案,按照《成都市单亲困难女职工建档审核表》填报,以摸清底数,掌握实情,作为我市再就业援助和生活帮困的重要依据。
(材料八)(材料九)(材料十)
20xx年“三八”节,市总工会举行了关爱单亲困难女职工送健康活动,为100名单亲困难女职工免费进行了妇科体检。
【关键词】 社会责任内涵;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单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目标的企业行为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正在成为政府、学者和企业日益关注的焦点。三鹿毒奶粉事件后,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尤为关注,因此科学、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绩效显得尤为迫切。
企业社会责任是在企业经济实力所能承担的范围内,通过各种制度或行为对社会和相关利益群体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目的是保证这些群体的正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这些相关利益群体包括股东及债权人、政府、消费者、所在社区及公益性、员工。行为或制度包括法律、法规等强制性的,也包括一些自愿的行为。
一、企业社会责任包含的内容及履行绩效评价指标
(一)对股东及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内容及履行绩效评价指标
根据“受托责任观”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让其资产保值增值,对债权人的责任体现在保障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将企业的偿债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由于上市公司往往是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而中小股东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尴尬境地,特别是近年来上市企业披露虚假信息或者隐瞒信息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构建如下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披露虚假信息或隐瞒信息被公开谴责次数。(见表1)
(二)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内容及履行绩效评价指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府对企业承担着服务和监督的责任。企业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这是企业对政府应履行的基本责任。具体而言,作为企业,首先要自觉纳税,不偷税漏税、非法避税、不生产仿冒伪劣产品、不违章作业。其次,积极响应国家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因此企业对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遵纪守法,特别是与企业息息相关的税法,保障国库收入。构建如下指标:资产纳税率、税款上缴率、罚项支出比率、税收增长率。(见表2)
(三)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内容及履行绩效评价指标
消费者是企业产品的购买者、享用者,因此企业对消费者的首要责任就是保证提供的产品是安全可靠的。若企业提供的产品对消费者的身体具有损害或者存在安全隐患,则消费者可就此提讼,要求赔偿。其次企业对消费者责任体现在消费者具有知情权。要求企业在对产品进行宣传时,不能夸大产品的功效,更不能对产品的不足之处进行隐瞒或者只字不提,否则就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对消费者的责任首先体现在产品质量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其次是客户对其相关服务要满意。构建如下指标:客户满意度,产品质量不合格曝光次数。(见表3)
(四)对所在社区、公益性社会责任内容及履行绩效评价指标
企业作为社区的一部分,必须对所在社区的居民、环境等方面负一定的责任。如应当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此外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会影响所在社区的环境,如排放污水、废气,产生噪音,泄露有害物质,引发地质灾害等危害居民生活的行为。因此企业应当对所在社区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企业对社会公益活动所负的责任最为广泛,同时这种责任也是基于传统道德意义上的社会责任。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等等,因此企业对所在社区及公益性的责任体现在环境保护及企业相关的公益性捐助。构建如下指标:捐赠收入比率;单位营业利润资源消耗率;成本降低率;环保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见表4)
(五)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内容及履行绩效评价指标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可以归纳为:基本保障责任、就业教育责任、参与管理责任。基本保障责任是指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不应以为员工提供工作为由损害员工身体、心理的健康。就业教育责任是指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升迁机会和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参与管理责任是指企业要为员工提供一定的参与企业管理的渠道。因此对员工的责任首先体现在员工安全要有一定的保障,其次要投入经费保证员工拥有再学习的机会。因此构建如下指标:员工教育、培训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员工安全事故发生次数、福利及劳保费用占收入比重。(见表5)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根据对社会责任履行绩效评价的分析,多级递阶层次结构的最高层为社会责任履行度,中间层从股东及债权人、政府、消费者、所在社区及公益性、员工五个方面出发,以五个方面所构建的指标作为方案层。
本文表1-表5中对社会责任履行度(A)的影响程度指标主要来自问道网(),通过对乳制品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问卷调查发现,乳制品企业应当承担责任的群体中,依据其重要程度依次排序,分别是顾客、员工、环境保护、社区、企业股东、政府等。此外,参考了《2010年3.15中国婴童行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发现产品质量合格仍旧是社会责任领先企业的最主要体现。
本文采用方根法,为了保证应用AHP得到的结果基本合理,须进行一致性检验。定义一致性指标为CI= ,当判断完全一致时,有λmax=n,此时CI=0。CI值越大,一致性越差。但随着n的增加,判断误差就会增加,因此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见表6),用更合理的随机一致性指标CR=CI/RI来判断一致性。一般情况下,当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根据表7-表12所示,所有判断矩阵CR
在计算了各级要素的相对重要度之后,即可从最上级开始,自上而下地求出各级要素关于系统总体的综合重要度(见表13),即进行层次总排序。
对目标Z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CI总= CIi=0.0071,RI总= RIi=0.3803,CR总=CI总/RI总=0.0071/0.3803
=0.01867
确定各指标(C1-C18)的权重后,便可以对各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评价,评价函数为:Zu= aBjβBj,其中aBj是第j项指标对应的组合权重系数,βBj是第j项指标各个企业的数值或评分。依据上述模型对乳制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绩效作出评价。
【参考文献】
[1] 赵 杨,孔祥纬.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分项评价模式[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48-55.
[2] 路秀平,任会来.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现实选择[J].会计之友,2010(12):87-88.
[3] 刘文纲,梁征伟,唐立军.我国零售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17.
从2012各大春夏时装周上,我们不难发现,2012春季婚宴礼服有四大流行趋势:透视与蕾丝两大元素在这一季联手,那尊贵高端的手工绣制,呼应了这一季节花的元素主题,搭配透视薄纱若隐若现的性感展示,突出了时尚人群的至上品位;橘色成为引领主流的色调,靓丽夺目的高纯度暖色,是在告别刺骨寒冬、迎来明媚温暖的春之大地;单肩礼服曲线流畅,材质轻盈飘逸,如果想表现妩媚风情的锁骨,那么单肩的款式是不二之选;露肩礼服在视觉上让腰与肩的比例更加协调完美,也是今春婚宴礼服的一大时尚风向标。
宫廷风新娘长耳环正流行
婚礼上,光有美轮美奂的婚纱、精致的头纱当然不够,一位完美新娘怎能忘记耳畔晶莹闪烁的那一对?凯特王妃在婚礼上佩戴的梨形镶钻长款耳环,款式经典简约,独具复古宫廷风格。不仅能完美衬托出新娘的脸型,更可与精致盘发完美搭配。各大品牌都推出了宫廷风钻石长耳环,如Faberge梨形镶钻耳环、Tiffany黄钻及白钻镶嵌耳环、De Beers梨形钻石耳环、Louis Vuitton钻石耳环、Harry Winston钻石长耳环等。
另类婚纱照颠覆传统
比起东方人对婚礼的庄重要求,美国新人对婚礼的态度显然活泼得多,最近在美国流行的婚纱照就特别另类。新人们会颠覆过去婚纱照浪漫典雅的传统,改选一些意想不到的场景,比如沼泽地、火车铁轨边、洗车厂,更疯狂的还会将全身涂上油漆,或是溅得满身泥浆,不一样的场景,不一样的动作,但欢乐却是永远的。当然,拍摄的时间会改在婚礼之后,这样就可以尽情“糟蹋”那袭白纱了。
浪漫风琴褶点亮伴娘礼服
你听说过风琴褶吗?也许你觉得它很陌生,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复古风格礼服都有它的踪影,特别适合伴娘穿着。含蓄的圆领风琴褶伴娘服,别具大家闺秀的端庄气质,令伴娘灵秀不古板;小露性感的透视风琴褶伴娘服,清新不,圣洁而华丽有度;朦胧中性的风琴褶伴娘服,明艳动人,唯美至极;个性十足的拼接款风琴褶伴娘服,能凸显伴娘不俗的个性品味。
“蜜月志工”成为2012年最潮蜜月方式
2012年最流行的蜜月方式是什么?探险旅行、生态旅游等蜜月方式越来越受到新人的青睐,而参加社区服务的“蜜月志工”能让你的蜜月之行更有价值。很多旅行团都会提供一些包含志愿服务的蜜月旅行。你可以参加一些由地球观察研究所组织的可靠项目,比如哥斯达黎加棱皮龟考察、希腊海豚保护等。如果对重建加勒比群岛上那些被飓风摧毁的小镇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相关网站查询更多信息。
【关键词】提高 思想品德 策略 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 先有兴趣,再有热情,然后才会有心灵的震撼和言行的向善;才会有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热情和动力。教师教学的成败皆源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只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会变成轻松愉快的心路历程,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可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以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十一课《竞争与合作》的教学为例进行一些初浅的探讨。
1.在看中学
精心剪辑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观赏影视短片中激发学习兴趣。影视短片等可视资源,在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能起到立杆见影的作用。在《竞争与合作》的学习导入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女排雅典奥运会夺冠的片段,然后设计一个问题情境:“中国女排夺冠是竞争的结果,还是合作的结果?有谁来试一试当一回体育评论员?”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其探索知识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就会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来中。
2.在唱中学
巧妙选择优秀歌曲,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激发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唱歌,而且会唱很多歌。如果教师能做一个有心人,将品德课中的观点主张与学生熟悉的歌曲结合,并适时让学生演唱,不仅可以调节紧张的氛围,愉悦身心,还可以收到化难为易的功效。如在教学“提高竞争意识”时,组织学生传唱《爱拼才会赢》,提高竞争意识的观念就融合到“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的歌声中了。这能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3.在演中学
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生活情景短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情景短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对表演小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使学生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正确对待竞争对手”时,教师要求学生将阅读教材《竞争的典范》一文经过艺术加工,改编成生活情景剧,推选三人分别饰演文中三个主人翁,让学生在诙谐的角色表演中领悟到在竞争中高尚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是人类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也是人们创造奇迹的原动力 ,这样,学生参与 的意识不断增强,知欲望被激发出来。
4.在讲中学
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科技故事、新闻故事中含有很多哲理,其曲折神奇的故事情节常常引人入胜,让人听后产生联想,得到启示。学生对讲故事很有兴趣,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绘声绘色。学生要想把故事讲好,总会用心去搜集,用心去选择,用心去感悟故事的寓意。如教学“竞争能激发个人的潜能”时,让学生讲《鲇鱼效应》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渔民的沙丁鱼总能鲜活上市的奥秘:在鱼槽里放入沙丁鱼的天敌――鲇鱼。学生们在听完这个故事后讨论“沙丁鱼为什么能活下来”的过程中得出了教学预期的结论。这个故事的关键在于揭秘过程,它不仅让学生耳目一新,而且让学生想象思维豁然开朗。
5.在玩中学
让学生在玩游戏中明事理,激发学习兴趣。说起玩,没有哪位学生会不喜欢。教学中的玩,要玩出花样,玩出新意,要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思品课教师若能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戏,就会很好地辅助教学。 如在教学“集体性竞争中依靠团结合作取胜”时,设计一个“用肚子顶球”的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七组(每组六人),每组发5个蓝球,要求六人一起依靠前一个同学的背和后一个同学的肚子将蓝球运送50 米,中途不得用手扶球,也不能掉球,比一比哪一组速度快,比赛完后每组选一名同学解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比赛结果可以预想,可能有的小组能顺利完成比赛,但速度比别组慢;有的小组不能顺利完成比赛。比赛完成后,代表谈感受就会言之有理、情真意切,真可谓是胜者可喜可贺,败者悟有所获,其乐融融。
6.在辩中学
创设辩论平台,激发学习兴趣。疑则生辩,辩则释疑。现实中的观点,总会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自然就会带来争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去捍卫自己的观点,如果教师能较好地利用这一身心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就会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学“竞争需要合作,合作可以提高竞争力”时,安排学生辩一辩“合作、竞争,谁更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正方反方自然会各呈观点,针锋相对,据理力争,课堂上将会是激情飞扬,全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们在乐趣中学到了真知,明白了“任何竞争都离不开合作,合作能更好地竞争,竞争与合作同样重要”的道理。
7.在实践中学
1、组织开展4次全市性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确保重点行业及重点时期安全稳定,排查生产经营单位3800个次,排查治理各类隐患4700多个,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100%。解决了交通和中心渔港消防安全两处重点安全隐患。
2、为46家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21家非煤矿山企业、360多家烟花鞭炮单位办理了生产经营许可手续,全部在承诺的工作日内办结完毕。
3、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目前已经有46家工矿商贸企业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年底可完成50家的既定目标。
4、会同组织部门对全市130多名安监干部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组织开展了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开展了安全生产咨询日、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安全生产执法岗位练兵竞赛、“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各类安全培训班89期,培训5707人。
5、协助市政府完成了2012年安全生产责任书的签订工作,责任书的签订率达到100%。
6、为30个新、改、扩建工程安全设施办理了“三同时”手续,全部在企业提出申请15日内组织专家予以了审查。
7、对20多起事故进行了调查处理,全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2小时内赶到现场组织调查处理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市政府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8、截至目前,我市本年度在目标责任制考核安全生产指标中并列第一名。
二、中心工作
1、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创先争优、落实禁酒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工作要求。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没有发生违风廉政纪律的事件。
2、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将所有行政审批许可全部转移到行政服务大厅进行窗口办理。严格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一次性告知等服务机制,对办件时限、流程进行一次全面梳理优化,能压缩的压缩,能简化的简化,提高行政服务效率30%以上。
3、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晟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来与市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水产品精深加工,目前已经完成投资525万元。
4、开展包村扶贫工作。投资13万元,为包扶村硬化水泥路一条,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村庄美化、绿化、亮化。
三、诚信建设
关键词:福建社区快递网点;服务水平;对策
《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发展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合理布局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网点,加强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促进流通一体化。社区快递网点作为快递服务端点环节,对快递服务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福建社区快递网点服务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价格优势和便捷性使网络消费成为福建居民消费的重要方式。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5月,福建快递服务业务量23164.5万件,同比增长52.4%。随着快递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快递企业纷纷以网点形式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扩张。从设置上看,各企业大多以地市划分设立公司或分部,再以社区为中心下设服务网点,最后根据路线划分派送范围。以中通快递在厦门网点设置为例:目前,中通在厦门设立了27个分部,每个分部又以片区下设社区网点,如集美分部设立北部工业区、集美生活区、后溪镇、杏林分部、海沧、灌口镇分部、海沧东孚等7个社区服务点。依托快递企业分支机构和加盟网络,社区网点在全省实现了低成本扩张,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网点设置和数量参差不齐:经济较发达的厦门、福州等地,社区网点设置层级和数量较多,覆盖面较广。
为加强快递企业及其网点的管理,福建近几年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通过《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11-2015)》《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快递服务标准》等规范快递服务;2013年广泛展开“收寄验视制度”;2013年厦门市编制了福建首部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发展调查报告;2013年泉州市邮政管理局规划建设集快递分拣作业、电子商务仓储、快递从业人才培训、对台快件集散诸功能为一体的快递物流电商园区等。这些举措不同程度改善了快递服务质量,规范了快递网点经营,推动了社区网点经营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设施设备不足。多数社区网点一般租用简单的场地同时进行办公和快件堆放,没有单独的快件处理场所和专业设备,信息化水平低,缺乏与客户有效的信息衔接从而导致分拣处理速度缓慢,快件在网点存放数日仍未派送。其次,大部分网点用三轮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进行收派,速度慢且快件往往暴露在烈日或暴雨中,造成快件破损。此外,快递员仅携带电话收派快件,未能实时更新快件状态信息,快件查询跟踪困难。
(2)缺乏严格的操作规范。多数社区网点一般凭肉眼或简单的询问接收快件,然后进行包裹,没有严格的检验程序。派送时有时不能按收件地址派送到位而约定地点或以不在派送路线要求收件人上门取件,个别派送员甚至未联系收件人就以无人收货或疑难件处理。更有派送员要求先签字后交货或代为签字。此外,野蛮分拣、随意堆放,快件丢失破损等现象屡见不鲜,据统计,2014年5月福建快递申诉中,延误和丢失申诉分别为1.9和1.2,比重较大。
(3)网点覆盖不全。从社区网点设置上看,普遍覆盖不全。如圆通速递在厦门集美的社区网点:对大、小嶝、自然村庄、部队、农场 、林场及偏远村组不进行派送。这给客户造成了一定影响:需先进行网点查询后才能发货或者下单。此外,由于加盟门槛较低,网点的兴亡变化较快。有的社区网点常因经济实力不够或规模扩张变换地址和联系方式造成客户寄件取件困难,直接影响了其服务的稳定程度。
(4)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很多社区网点“家族企业”性质较为明显。除了少数规模较大的网点拥有学历较高、具备专业技术的人员,很多工作人员多为亲戚或家人,在接受简单培训后即上岗开业,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使得网店经营杂乱无序,与客户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甚至言语攻击。招收派件员的门槛较低,只要求熟悉交通路线,自备交通工具或者拥有驾驶证,随招随用,派件员流动率高,责任心弱。
(5)缺少监管机制。总部对社区网点的监管往往不到位,相关部门也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和手段,这使得各网点在经营过程中“按自己的规章”办事,对消费者提出的申诉和理赔采取推卸或者拖延态度。此外,服务价格缺乏监督,导致行业垄断。2014年《厦门市快递市场价格自律公约》实行寄件“价格底线”,这一行为被认为涉嫌行业价格合谋式垄断。
二、福建社区快递网点服务发展对策
(1)总部加强对社区网点的支持,统一采购或配备快件自动分拣设备、手持终端等专业设备,提高快件分拣速度,降低成本;加快研制快递专用派送设备,保证快件在收派过程中的完好;利用统一联网的快件监管中心加强对快件的跟踪和查询,提高社区网点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2)严格规范快件操作,网点接收快件时做到开包检查,初步核实寄送物件属性,包裹前再进行二次检验确保快件的安全性;快件在网点内从收件到派件整个过程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分类堆放,避免快件污染、碰撞从而导致破损丢失,实行快件责任到人。派送快递应履行合约送达收件人所登记的地址,实事求是;由客户根据快件情况进行星级评分或网点工作人员电话回访将客户满意度作为员工绩效和薪酬考核标准之一。
(3)分散式配送模式下各快递公司出于经济效益考虑部分社区不设服务网点或不进行派送,针对这一情况,可利用多个快递企业合作,共享运输工具和人力等资源,通过区域分派和派送线路整合规划,实现对偏远和业务量较少区域的联合配送,扩大网点覆盖面。
(4)尽管社区网点主要的工作是完成快件收取和派送,较为简单,但仍需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通过内部环境优化和薪酬福利制度激励和稳定快递队伍。对网点内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通过培训考试,实现快递业务员持证上岗,提高网点工作人员服务素质。
(5)总部加强对社区网点的调控,综合考核网点经营运作规范、作业服务操作、设施配备、消费者满意度等,对经营混乱、服务质量差的社区网点予以整改或淘汰。监管部门加快完善快递市场准入和退出自律办法,督促社区网点严格落实快递服务标准,对快件延误、损失、破损等情况设立行业标准线,超过标准线的网点设立奖励基金,反之收取一定罚金;加强对服务价格的监管,避免行业抱团垄断,以成本核算为中心,制定价格标准。
三、结论
社区快递网点是快递服务开展的关键环节,其服务水平关系快递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网点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对快递企业而言,应当加强对社区快递网点的管理,通过硬件和软件支持,不断提高社区快递网点的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快递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丹.福建省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2):40-41.
[2] 苏桂芳.电商业下龙岩市快递服务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8):117-119.
一、在少年刑事案件的审理中发现的突出
和近十年的少年刑事审判实践,笔者注意到这样两方面较为普遍而突出的问题:
(一)在日常生活中,问题少年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表现在:
1、家庭结构的异化使少年得不到监护。绝大多数犯罪的少年,其家庭都存有变异,有的父母离异或分居、有的父母一方早亡、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使少年跟随祖父(母)生活,这种变异的家庭环境导致少年丧失了在正常家庭中应有的关爱、呵护、督促、。
2、教育的强化使少年得不到教育。在应试式的教育体系下,学校和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将分数和名次看得很重,导致了部分对本来就不太感兴趣的少年,因承受不了学习和其它方面的压力而自动辍学或被退学,享受不了义务教育权,更谈不上接受法制教育。
3、会发展的变化使少年得不到管理。社会各行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游戏、暴力、黄色音像制品的泛滥,使那些因缺乏家教、缺少文化而辨别能力特差的少年刚踏入社会就无法应对,整日沉溺于网吧、影厅不能自拔。在我们曾审理的未成年人杨某盗窃案中,杨某初中毕业后整日无所事事,便游戏于网吧,连续三天三夜不归,把父母给的所有零花钱都扔在了游戏厅不算,还偷摩托车卖钱上网。其父母无奈地说:“是网吧害了他,他却把网吧当成比亲人还亲!”这些家庭管不了、学校不管了而过早流入社会的少年,政府却没有相对应的机关和部门去管理;对于那些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影厅,政府的查处也缺乏力度。
总之,在少年最应得到关爱、教育和帮助的特殊时期,家庭、学校、社会却未能各尽其职,教育和管理更未能形成衔接机制,让少年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而最终成了“罪犯”。
(二)在刑事诉讼中,由于种种原因,司法机关在实际操作中的“出格”同样使问题少年的权利得不到保护。表现在:
1、审讯方式的违法使少年身心受伤。刑诉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人到场”。尽管规定的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但是出于对少年维权的职责和使命,这种“可以”也是“必须”和“应当”。然而,在实践中,笔者在所见的公安机关的讯问少年的笔录中却鲜见记载法定人在场。显然,公安机关在审讯少年犯罪嫌疑人时,省略了对法定人的通知,这不但剥夺了法定人对少年犯罪的知情权,且使突然间失去自由,又处在讯问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少年心理再次受到伤害,其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2、关押场所的混乱使少年沾染恶习。由于条件限制,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在采取留置盘问或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时,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不加选择地混乱关押,使之形成了交叉感染,这些未成年人在审理中流露着与其年龄和学历不相称的恶习,给改造和矫正增加难度。
3、法律规定的零散使少年权益受损。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等精神,在审理少年刑事案件中有相对固定的合议庭或少年法庭,而公安、检察机关却无相应的针对未成年人侦查、的特别规定,更无相对固定的人员侦查、少年案件。在实践中,对少年案件的侦查、、审理和改造,尚未形成侦、检、审、改一体化,难以全方位的维护少年的合法权益,难以使公、检、法、司真正做到全面的配合、支持和衔接。
总之,在问题少年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时,因无专一的少年刑事诉讼制度,司法各机关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执法的力度对青少年维权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惩罚、教育、改造、挽救少年工作的开展,要求不一,规定不同,甚至有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构建独立的少年刑事诉讼制度
近年来,由于市场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们人生观、世界观、享乐观的改变。同时,随着娱乐行业的不断翻新,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给那些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的少年提供了犯罪的温床,少年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适应形势和实践的需要,人民法院对少年刑事审判方式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圆桌审判、暂缓判决、社区服务令等新型的审理和判决方式,从不同的层面上体现出对问题少年的人文关怀。但少年刑事案件进入审理程序的基础和前提是公安机关的侦查和检察机关的指控,因此,少年刑事审判的改革必须建立在侦查和指控方式改革的基础上,只有配套改革,并建立完整而独立的少年刑事诉讼制度,才能满足预防和挽救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求。
(一)公安机关侦查应具备的程序。
公安机关的办案民警作为少年犯罪案件的初始接触者,其法律形象,对这些刚进入真实法律程序的少年尤为重要和深刻,在办案过程中,应给予问题少年以公正的法律形象。具体应做到:
1、立案侦查的第一时间内,首先与分片民警、社区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并将可通报的案情及与案情有关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交往等情况形成书面交换意见材料(即社会调查报告)一并移送。
2、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对少年刑事案件的侦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不妨碍侦查的情况下,应通知其法定人到场,这既有利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教育、挽救和感化,又有利于消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人对侦查人员可能采取刑讯逼供、诱供骗供等违法行为的误解,体现执法的公平与公正。
4、采取留置、刑拘或逮捕时,应要求关押、看守部门将未成年人与成人分开关押,防止这些本身是非辨别能力差的未成年人在特殊环境中沾染难以矫治的恶习。
5、那些推上一步则可以成为罪犯,帮教一下则可成为栋梁的少年,公安机关应根据具体案情、结合该少年自身的可塑性、少年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教育环境等情况,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选择最恰当的处置方式,从而节约法律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社会负担。
(二)检察机关审查应具备的程序。
作为侦查与审判中间环节的审查机关,其在工作程序上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具体应做到:
1、应有相对固定的人员主诉少年犯罪案件。
2、完善和补充公安机关提交的社会调查报告。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人作进一步的调查,对社区相关人员就未成年人的可塑性作进一步的调查,以便于选择处置方式。
3、慎重选择处置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第(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第(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因此,检察机关应根据具体案情,结合未成年人今后成长的需要,对符合条件的应选择不或作其他处罚,将处于罪犯身份“边缘”的少年拉进健康而合理的成长环境,以减少对少年不必要的伤害,减轻社会、家庭的负担,同时,节约法律资源。
(三)审判机关作为少年刑事案件的最终裁决者,在每一个环节都应选择最恰当的处置形式。
在审理少年刑事案件时,除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诉讼法》、《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外,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从立案受理到宣告判决及“两个延伸”工作中应特别做到:
1.立案时要求检察机关必须提交:
①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的提交,从上可以反映出该未成年的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社会交往、个人嗜好等特性,给处罚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从形式上可以反映出,公安、检察机关与社区已有的沟通和联系。
②公安、检察机关移送的理由和处理建议。有些轻微的少年刑事案件,由于未成年人的可塑性大,公安、检察机关足可以依法做出以外的适当处置,但两机关都不厌其烦地侦查、,在增加案件数量的同时,增加了未成年罪犯,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如我们审理的陈某盗窃案,陈某辍学后到原学校宿舍玩耍,内心很想也开口跟同学说想借其手机玩几天,同学未答应,陈某便趁隙窃走,带到外地打工,半年后回来托人还给那同学,但公安已侦查完毕向检察机关,检察机关也依次向法院,该手机作价1000元,刚达我省盗窃数额的最低起点。陈某的这次盗窃究竟以刑事案件处理合适,还是以心理疏导、社会矫治合适,不言而喻。因此在时必须要求检察机关说明理由和处理建议。
2.庭审中应当做到:
①审理别具模式。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严格按照刑事诉讼程序,但可以选择有利于对未成年教育和改造的模式,区别对待不同案件性质中的不同的未成年人,以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因为未成年人在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感化和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在判决以后的帮教工作中,庭审中的“善待”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如我们偿试的第一例圆桌审判的郝某介绍案,她在改造过程中多次主动写信反映在高墙内的情况,反复称“温暖”的庭审给了她改造的决心和勇气。
②“审”与“教”并重。案件不经过审理,事实难以查清,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除了要“审”清事实外,更重要的是以事实教育未成年人: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以别人的事例空洞说教,未成年人没有体验,无法领会,而以他(她)自己的事例来分析总结,帮助他(她)吸取教训,则更有说服力。
③邀请社区帮教人员参加庭审。依照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而未满18周岁的“一般”不公开。笔者认为,对少年案件,特别是有判管缓免可能的少年,应当邀请社区帮教人员列席庭审,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关于该未成年人的情况,特别是经庭审教育后,该未成年人的饿认知情况,为今后的帮教作必要的准备。
3.判决必须考虑:
①尽量少用监禁刑。对少年被告人判处实刑应当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而作出的选择,如:法律有明文规定的不符合缓刑条件的恶性犯罪、暴力型犯罪等等;在可缓可实之间,应尽可能少用监禁刑。因为少年正处在早期发育成长阶段,监禁刑不仅让他们失去自由,而且与正常的社会隔离,监禁式的封闭改造,失去亲情的关爱这对他们所带来的消极无疑是很严重的。
②应有父母和社区帮教人员在场。无论是监禁刑还是非监禁刑,在宣判时都应有父母和社区帮教人员在场,宣判是刑事诉讼程序的终结,是向后延伸工作的开始,法院也将由主角转为配角,因为大量的帮教工作,是少年犯的家长和社区帮教人员去完成。因此,宣判时,监护人、帮教人员在场是很有必要的。
③选用最合适的处置形式。在选择方案对少年被告人进行判决时,应以维护该少年的权益和他们未来的前途为重,选用最合适的处置形式。
(四)设置判决前随时撤案的权力。
对哪些可不作为案件处理的少年违法行为,尽管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已移送,但在判决前,如认为作撤案处理比其他处理更合适,则应当随时撤案或作免予刑事处罚决定。
三、少年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与社区矫正的联系
社区矫正与我们长期以来对少年犯所采取的社会帮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社会帮教是少年刑事审判中“两个延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矫正则在此基础上对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少年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要求公、检、法三机关,特别是与问题少年最初接触的公安机关,在对违法犯罪的少年的处置形式上不拘一格,即依法对违法犯罪的少年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予以处置。不容置疑,对那些偶尔失足、可塑性较好的违法或犯罪的少年更多地处以非监禁刑是人性和国情所趋。但被处以非监禁刑的少年,如果没有严密的矫正措施辅以教育和管理,则无疑于放虎归山。我国少年犯罪逐年增多的状况也足以表明,我们既要建立较为完备的少年司法制度,又要建立一套预防和控制少年犯罪的组织体系。
《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即《北京规则》明确指出:“应当充分注意采取积极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充分调动所有可能的资源,包括家庭、志愿人员及其他社区团体以及学校和社区机构,以便促进少年的幸福,减少根据进行干预的必要,并在他们触犯法律时对他们加以有效、公平及合乎人道的处理。”该一方面强调的是开展各项工作以预防少年犯罪;另一方面则强调对犯罪少年实行非刑事化、非监禁化的处理。由此可见,国际对少年犯罪处置的主流早已趋向非刑事化、非监禁化、轻刑化。
因此,社区矫正在少年司法制度中占突显位置。少年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让那些少年在合理的环境中接受矫正,所以,这一制度的改革必须建立在社区机构和矫正力量都很完备的基础上;没有社区矫正作保证,少年刑事诉讼制改革的目的则难以达到。少年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与社区矫正密不可分。
四、社区矫正的运作体系
社区矫正制度的最初起源是为了改变监禁给改造对象产生负面而设置的一种非监禁的处置方式,特别是在犯罪少年的改造过程中,这种矫治的非正规化是为了避免监禁处置使少年“再次受到伤害”,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即是“以为主,以惩罚为辅”的教改方针。因此,社区矫正的适用空间和实践意义都十分广泛。其功能已不仅仅限于对判处非监禁刑的少年的矫治,还包括对那些有恶习和犯罪倾向的少年的帮助。
由于少年犯罪逐年上升的趋势,少年犯罪被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人们越来越迫切地希望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少年犯罪,希望政法部门加大对诱使少年犯罪的各种违法经营的惩治和打击,社区矫正工作由此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03年12月4日,我省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南京、苏州、连云港的24个街道(镇)全面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人民的愿望和政府的措施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但是社区矫正工作毕竟是一项刚刚启动的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鉴于社区仍是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志愿者的协助下开展工作,结合少年刑事审判实践中的需要,笔者构想,社区矫正工作应按下列体系运转。
(一)社区矫正的对象
根据我国《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社区矫正的对象应包括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少年:
⑴有轻微偷盗、抢劫、赌博行为的;
⑵多次进入网吧、夜不归宿的;
⑶多次观看黄色、暴力影像制品并传播的;
⑷经常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的;
⑸因违法犯罪行为已受到罚款、留校察看等处分的;
⑹被不或被判处管制、缓刑、免除刑事处罚的;
⑺有其他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的。
(二)社区矫正的内容
社区矫正的主要目的是让具有各种各样恶习的少年在社区组织的有益活动中得到改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自愿地锻炼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遵纪守法的公民。由于各少年的个性特点及可塑性、违法犯罪的恶劣程度、家庭配合情况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具体矫正内容也应有针对性地展开。这些违法犯罪的对象:若是因种种原因导致的退学或辍学的学生,则应调动教育部门、团市委、关工委的力量,对他们进行看护教育,并做好转化、复学工作;若是刚走出校门的闲散少年,则应调动教育、劳动、工会等部门的力量,为他们创造就学和就业的机会,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若是网隐较大、受黄色或暴力传媒影响较深的少年,则应会同文化部门,向少年推荐好书、好节目,加强对他们进行娱乐消费的引导和管理。总之,要因人施教,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项有益活动,才能真正矫正好这些问题少年。
(三)社区与政法各机关的衔接
社区是政府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其工作千头万绪,联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明确了自己所要矫正的对象范围后,除了应对本社区内一定年龄段的少年的基本情况有所掌握和了解外,更重要的是做好与学校、政法各机关的衔接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应侧重如下几个方面的衔接。
1、暑期来临前,主动与学校联系。
大多数犯罪的少年是在初中毕业前后,成绩较差而人生即将或已经面临选择的时间段内,因缺少疏导而误入歧途。初中毕业前,有的少年由于成绩较差升学已无望,所以破罐破摔,别人拼命学,他们拼命玩,如我们审理过的三少年盗窃案,他们在晚自习时翻围墙进网吧玩到深夜,仍未过瘾,又提出玩更刺激的,于是,三人便串街过巷偷自行车和摩托车。有的少年是因为初中毕业后无业在家,学上不了,田种不了,工干不了,不知道该干什么,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而此时家人的埋怨多于鼓励,家人的放任多于引导,所以学校去不了,家里又呆不了。社区在暑期这个“好孩子”与“坏孩子”分水岭的特殊时期,主动与学校联系,将尚在彷徨的这些少年组织和管理起来,等于让少年在走近十字路口时,就能看到红绿灯的引导,学校的接力棒便移交到了社区。当然衔接是双方的,教育部门也应当要求学校提前、主动与社区沟通,将校内即将初中毕业而又可能不再上学的少年交接给社区,并将平时经常逃学或有其他不良行为习惯少年的情况,与家庭、与社区交接。这种衔接就是将学校教育、家庭管教、社区管理和引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防止这些抵抗力较差地少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过早地流入复杂社会。
2、少年违法犯罪时,主动与公安机关联系。
少年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公安机关作为政法机关的最前哨,在少年违法犯罪时的第一时间内,与其家庭、社区相关人员联系。而作为社区,一方面也应主动与公安机关联系;另一方面应着手整理和调查该少年的家庭状况、在校表现和日常交往等情况,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公安机关提供全面翔实的社会调查报告。同时,做好备案登记工作,便于记载今后一系列矫正情况,分派专人跟踪服务,积极参与公安的侦查、法院的“两个延伸”工作。
3、提供切实可行的教改建议。
在对违法犯罪少年处罚的过程中,法院、公安机关会主动与社区联系,将对少年的处罚情况通报社区。在此之前,作为社区应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教改建议。政法各部门为了帮教少年犯而提供的教改建议更多的是站在法律的角度和角度,而社区组织由于贴近少年的家庭和生活,情况了解全面和具体,往往有切实可行的教改建议。
4、具体实施教改方案。
社区是具体的教改意见实施者,尽管的社区组织并无多少正规人员和组织资金,但其具有帮助和挽救社区内的违法人员的功能和职责。应主动承担教改方案的实施,并定期不定期地向政法机关通报。
总之,政法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对少年被告人的情况了解都必须到社区,社区在调查、帮教少年的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也必须向政法各部门联系和沟通;因此社区是联系政法各部门的纽带。同时,社区又与学校和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学校联系家庭的中心和桥梁。
五、少年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价值
少年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价值,使在身心和社会方面需要得到照顾和帮助的少年,在平和、自由、尊严和安全的情况下获得法律保护,同时具有下面三点法律价值:
1.审判环节成为“两个延伸”的衔接点。“向前延伸”,即法院针对少年案件受理以前的社会调查工作:“向后延伸”,即法院针对少年案件宣判后的帮教挽救工作;法院在立案时,要求公安、检察机关提供关于未成年被告人的社会调查报告,使案件从受理到宣判的审理环节演变成了“两个延伸”工作的衔接点。
2.启动政法各部门与社区联动帮教程序。少年刑事审判改革要求公安、检察在移送时必须提交社会调查报告和理由、处理建议,而社会调查报告的提交离不开社区的帮助,法院对少年案件的受理同时也是政法各部门与社区联动帮教程序的启动,便于法院在判决后联系社区对少年犯进行帮教。
3.最大限度的维护少年的权利和未来的前途。少年被告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具体处罚措施的选择上少用监禁刑,选择是合适的处置形式则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少年的权利和他们的前途;同时,节约了家庭、社会及司法诉讼的成本和资源。
六、社区矫正的价值
中科院院士预计5年内取消“一二三本”大学提法(新华网)
毕业生组团写“求职心经” 自曝糗事总结教训(光明网)
全国首个保安本科班开招 2年拿专科 也可4年拿本科(人民网)
北京作家进高校“开小灶” 指导学生论文(千龙网)
研究生调查报告:报考管理、金融专业人数激增(千龙网)
扶持政策屡出 大学生创业门槛仍高(新华网)
内地首届“反贪硕士”毕业 一半考进检察院(凤凰网)
首届全国大学生就业年会召开(新华网)
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举行 促学历学位互认(中新网)
厦门理工学院增新专业 烤面包也能拿本科学历(凤凰网)
胡锡进(环球时报总编辑):中国的不少知识分子如今“不开心”,这影响了社会舆论的基调。如今普通知识分子在社会正式渠道中的话语权不高。应让知识分子获得更多进入社会议题的机会和相应利益,这会改善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空间。如果知识分子对国家未来更有信心,那么整个社会的信心就会更加牢固。
(新浪微博)
谢和平(四川大学校长):我始终认为,学术研究就是我们终身经营的一项事业,学术声誉是学术研究的生命之基。我们什么都可以破产,但是学术信誉不能破产。科研工作者必须脚踏实地,讲究学术诚信,靠造假、靠剽窃、靠抄袭,是绝对不可长久的。 (大公网)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院长):我们讲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做不下去?就是因为背后还有更深的体制在掣肘,或者是分数导向。把身体搞坏了不要紧,只要我能上清华北大就可以了,这就有一部分人目光短浅的问题。是不是废除了高考就解决这个问题了?不是这样的。 (光明网)
暑校(summer school):即“迷你留学”。特指学生利用暑假去美国读大学课程。学生可选大学课程、拿学分、参加校园活动、社区服务,体验混国籍的多彩大学宿舍生活。
家庭软暴力(Soft family violence):指用非暴力手段对家庭成员,在心理和情感上进行长期的、反复的精神折磨的一种无形伤害形式。例如冷漠、歧视、拒绝与家人沟通的态度和行为等。
科技绑架:指科技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损害了人们的健康、自由、人性和道德。例如,少数青少年因自身购买力不足,又对智能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抱有极度渴望,而选择抢劫他人财物甚至残害他人生命。
腐败式毕业:指即将毕业的、没有独立收入的大学生们,用各种奢侈消费的行为庆祝毕业的方式。例如,集体去高级餐厅聚餐、唱KTV、蹦迪等。
共时阅读:指微信公众账号的读者们在同一时间阅读同一内容的阅读体验。每天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定时发送信息,可使读者轻松养成收听习惯,就像到了晚上七点大家会看“新闻联播”一样。
(摘自北京教育手机报)
调查显示美国201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中国教育新闻网)
新西兰将投入数千万美元 吸引更多外国学生(千龙网)
澳大利亚多所大学靠慈善捐款扩展学校资金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美英两国在高教领域合作 全球创新首创计划公布(中国教育新闻网)
韩国各类特色奖学金:戒烟、减肥成功也能获得(大公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经济学课程(中国教育新闻网)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行《教育概览20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院要求无论形式内容都要主动进行创新。除由学校教师所组织领导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外,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学院的社会调查类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系统性,一般工作步骤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是选题。在选题问题上,学校要求学生应当具有开阔的视野,要关注时事热点,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其次是实施。在实施活动前,学校会安排专业教师从事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或是访谈问题。实施阶段则完全放手,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随机应变,由此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是总结。总结阶段,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并且在学校网站上公布调查报告。教师则会给予必要的点评,以及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经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加深了对于社会的认识,从而增强了社会主体意识。在实施调查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当前社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思考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思政教育而言,实践活动是深化思政教育内容的根本途径,是当前大学生思想走向成熟的必要手段。在和调查对象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得到了增强。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职业道德素质学院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基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思政教师的引导下,学校4000多名学生先后参观了周逸群故居。在教师的悉心讲解下,学生们被周逸群烈士无畏的精神所感动,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学院充分认识到,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缅怀先烈的层面上,而是要将爱国主义精神落到实处,转化为每个学生的精神力量。因此,学院将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将爱国主义融入职业道德,引导每个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投入到有益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事业之中,能够遵守社会主义法治,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同时,开展职业教育能够有效地引领和提升学科建设活动,将职业道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为实现学生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其次,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一个学生独立判断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将很容易在市场经济中迷失自己的方向,因此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最后,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一个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职场中的恶劣文化,引导学生走向真正意义的成功。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很容易被不良风气动摇、腐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起坚定的职业信念,增强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为今后的创业活动奠定基础。此外,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深化彼此的内容。在开展职业道德的过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内容,可以起到深化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在对待职业道德问题上,不应该将它狭隘地视为是一种企业文化,而是要看到它的社会性。职业道德是当前最普遍的一种道德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样,将职业道德引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将思政内容转化到实处,加强思政教育的现实感。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现有的思政理论中,结合基本原理,分析职业道德的本质及其重要性问题,从理论层面提升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一步分析职业道德对于社会发展、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将职业道德贯穿到整个理论教学之中,丰富现有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创新考核机制,提升思政教育质量首先,制定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学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政理论,但是不以“知识”考核作为唯一的考核形式,将社会实践纳入到考核机制中,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思所感、所作所为作为考核的依据,由此所得到的考核结果更加全面、准确。其次,采用动态化的考核模式。采用动态化考核模式后,考核内容不再局限于考卷,而是扩展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尤其是课堂学习情况,以及社会实践。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希望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思政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内涵。学校和企业、社会机构等建立思政教育联动机制,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对于积极表现的学生,将在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此外,允许学生将各种形式的材料作为思政考核的依据,例如社区服务证明、义务献血证明、企业实习报告、评价等,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从事社会实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客观的评价。再次,改革笔试内容。虽然笔试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是并不表示这种形式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事实上,笔试仍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考核方式。但是,当前笔试最大的问题在于,题型主要以客观题为主,主要考核的是学生的记忆,而不是学生的情感。为此,学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将注重学生主体感受作为重要前提,在题型上以主观题为主,要求学生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是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最后,设立系部考核机制。传统思政教育是围绕“两课”开展的,考核也是围绕“两课”开展的。由于教育内容存在局限性,考核模式必然存在局限性。对此,学校打破了考核范围的局限性,设立系部考核机制,要求系部每学期开展一次思政政治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态度以及和同学间关系等。扩大考核范围,实则是建立了一种长效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意识到行为的重要性,也是帮助学生能够在日后适应企业制度规范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艳
一、非监禁刑的内涵界定
按照是否对受刑人监禁,可以把刑罚分为监禁刑与非监禁刑。目前,从各国和国际社会的相关文献研究来看,关于非监禁刑的称谓尚不统一,有称为“非监禁刑”、“非监禁措施”,还有称“社区制裁和措施”、“替代性措施”等。目前学界对非监禁刑的内涵也认识不一,主要存在广义、狭义之说。广义的非监禁刑既包括了不剥夺自由的刑罚,也包括对犯罪人具有很大影响力或者惩罚性的相关措施,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狭义的非监禁刑仅限于单纯的非监禁刑种,如管制、单处罚金等。我们认为,非监禁刑一词,其实质在于“刑”,非监禁只是其刑罚的一种表现形式。若采取广义说,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监禁措施纳入其中,不免会造成刑事责任理论的混乱。而狭义说将缓刑、假释等非监禁的执行方法都排除在非监禁刑之外,则会显得过于片面,同时也会妨碍缓刑、假释等监禁刑替代措施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更倾向于折中的观点,将非监禁刑的种类分为两部分:一是非监禁的刑罚种类,包括管制、没收财产、罚金、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二是监禁刑的非监禁执行方法,包括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
二、当前司法实践中非监禁刑适用的现状
20世纪中期以后,非监禁刑作为刑事司法改革的成果之一,开始成为欧洲各国刑罚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当前,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实现了刑罚适用模式由监禁刑为主向非监禁刑为主的转换,非监禁刑的使用数量已超过了监禁刑。非监禁刑在其他发达国家也被普遍适用。以美国为例,目前实际在社区服刑的罪犯比例已占所有接受审判人士的3/4,并有持续扩大之势。2000年,加拿大适用非监禁刑的比例为79.96%,澳大利亚为77.48%,韩国和俄罗斯分别为45%和44.48%。我国自从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将“宽严相济”确定为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后,各级法院也高度重视适用非监禁刑罚,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司法实践中,非监禁刑的适用率也有所提升。下面将以2009年至2011年上海市某区法院适用非监禁刑情况加以说明:上海市某区法院适用非监禁刑情况年受理案件总人数禁刑总人数人数占总人数比例(百分比)920.4%020.7%125.5%由图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09至2011年,该院非监禁刑的适用人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分别为20.4%、20.7%、25.5%,但相比于国外平均50%左右的适用率,我国非监禁刑的适用数量总体上仍然不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1)当前法院适用非监禁刑种类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缓刑、管制和单处罚金三类,未见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2)非监禁刑适用以缓刑为主。2009年至2011年,判决缓刑的人数是240人、211人、228人,分别占适用非监禁刑总人数的81%、83%、70.8%。(3)管制适用率极低。管制刑作为我国刑法非监禁刑中唯一的主刑,其适用率相当低,2009年至2011年,判决缓刑的人数是8人、1人、3人,仅占适用非监禁刑总人数的2.7%、0.3%和1%。4、单处罚金的适用率也不高,且有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至2011年,判决单处罚金的人数是48人、41人、31人,仅占适用非监禁刑总人数的16.2%、16.2%和9.6%。
三、加大司法实践适用非监禁刑的对策研究
鉴于当前我国司法实践非监禁刑适用率相对较低的现状,应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行非监禁刑的适用,我们认为,加大非监禁刑适用可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探索:
(一)转变理念,适当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
古谚有云:“刑罚与其严厉不如缓和”。刑罚发展与人类文明同步,文明程度越高,刑罚方法就越合乎人性。同时,随着人们对刑罚效果认识的提高,也将积极探求更为合理的刑罚方法。随着我国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刑罚轻缓化的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刑罚轻缓化的基本精神在于刑罚谦抑的思想,要求国家在运用刑罚规范社会生活时,应适当控制刑罚的适用范围和严厉程度,并力求以最小的刑罚成本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非监禁化理念是刑罚轻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刑罚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如何选择,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也密切相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和推广,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政治理念的重大转变。因此。应逐步转变理念,摆脱重刑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贯彻和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二)加大对外来人员犯罪适用非监禁刑
在我国当前的犯罪人群中,外来人员占据了较大比重。如据上海市某区检察院统计,在2007年至2009年该院受理移送审查的各类刑事案件中,外来人员分别占总犯罪人数的82.8%、81%、84.2%。尤其是外来未成年犯,违法犯罪问题日趋突出。根据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调查报告,该所2003年至2007年度新收押的外省籍未成年犯以27.7%-80%的幅度快速递增,其中,2007年度新收押犯数量是2002年的7.48倍。据上海市检察系统相关调研数据,2007-2009年该市非沪籍未成年人数分别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的74.2%、76%、83%。可见,外来人员已成为当前犯罪的高发人群,外来人员的犯罪情况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前途和发展,也将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认为“,监狱是犯罪的学校,它教人实施最有害的犯罪和团伙犯罪”。从外来人员犯罪情况看,虽然每年被监禁的人数不断上升,但是犯罪率并没有随之下降。这不得不让人质疑,对外来人员适用监禁刑的实际效果。同时,由于监禁刑的行刑成本非常之高,国家每年为关押罪犯支付了昂贵的财政支出。相对于监禁刑而言,非监禁刑是一种比较人道的刑罚方法,又节省财政支出,还在矫正罪犯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已被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所认可,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探索对外来人员犯罪加大非监禁刑的适用,预防和减少外来人员犯罪,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非监禁刑相关立法的完善
针对当前司法实践中,非监禁刑种类单一的现状,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增加社区服务刑,借鉴缓刑模式中包括电子监控、家庭拘禁、矫正训练营等方法,以完善我国的非监禁刑体系。鉴于立法中非监禁刑的适用条件、对象和范围等方面的不足,可以通过完善立法来加以改进,如《刑法修正案(八)》已通过禁止令的方式,对管制、缓刑考验期间,罪犯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避免群众形成管制、缓刑就是免刑释放这样的错误观念。又如对缓刑可以明文规定禁止或限制适用缓刑的犯罪或类型,明确其适用范围,对于“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认定,可以在审前罪犯人格调查制度的基础上,参考专门机构或专业人员的调查报告进行判定;管制刑方面,可以增加管制易科拘役刑的规定,实现不同刑种之间的转换,对于违反规定、逃避管制刑的罪犯将会受到监禁刑的执行;罚金刑作为最直接、有效的刑罚方法,可扩大其适用范围,以犯罪情节为主、兼顾参考被告人的经济状况来构建合理的罚金刑裁量机制;剥夺政治权利方面,不再仅限于政治权利的剥夺,应增加剥夺或者限制其他资格权,以有针对性地适用。
(四)社区矫正制度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