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任务型教学论文

任务型教学论文

时间:2022-11-08 05:48:03

任务型教学论文

第1篇

商务英语课程通常是在第5或第6学期针对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目前来讲,当今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商务英语背景积累不足。商务英语翻译植根于商务背景,离开商务知识谈翻译犹如纸上谈兵。而很多开设此门课程的院校,并未在开课前学习相关商务英语课程,即便开设相关课程,商务背景专业性较强,学生学习理解起来较为吃力,相关的背景知识积累不到位。例如,学生对国际贸易知之甚少,在进行信用证翻译时感到非常困难。

(1)学生翻译策略缺乏。传统的翻译课堂教授方法诸如直译、意译、拆译、分译等,而商务题材语言形式有新的变化,常常需要调整翻译技巧。而课堂上沿袭的老方法,却难以在新题材上施展,方法和文章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

(2)教材陈旧。商务翻译是立足于新经济潮流下的学科,应当不断保持变化。然而目前所用教材无较大变化,章节设置僵化不合理。若不推陈出新,一味地照搬教材,势必脱离实际。商务英语翻译有别于普通英语翻译,其严谨性、规范性、专业性都要求译者具备相当强的实践水平。在有限的学期内,只有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演练场景,模拟任务完成过程,方可促进学生掌握技能,培养出合格的商务翻译人才。

2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笔者近年来在课堂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参与热情高、学习效果良好。有别于传统的讲授教学,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认知的能力,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做”中学,“用”中学,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准备阶段、任务实施阶段、任务强化阶段。其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强调目的语的输入来完成任务;

2)创设真实任务场景,注重任务完成过程;

3)注重学生的合作、讨论等探究性学习形式。在这样的商务英语翻译课堂上,学生主动去分析文章,推敲字句,总结翻译技巧。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发现、分析、最后解决问题的环节,学生建立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热情。笔者现通过具体步骤来说明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以下是产品说明书汉译为例谈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任务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分配小组任务,小组拿到任务后开始搜索资料,初步探究。笔者将选取的材料“欧莱雅纷莹专业染发组英文说明书”(约450英文)发给小组(开学时学生自行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5~6人)因此,在课前的3~4天,班上每个同学都已经拿到产品说明书,并且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任务:搜索相关资料,完成本篇翻译,下节课之前进行课堂讨论。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需要调动一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借鉴平行文本,得出译文。这一过程中,得出的译文不一定理想,但学生对于此类文本特点、所用方法已经有了探究,若在下一阶段加以点播、归纳,便可以进一步完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提前发给学生的任务,难度应稍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选取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增强趣味性。同时,介绍给学生一些资料检索方法如Google通配符搜索,以及一些电子资源诸如Answer(shttp://)、联译网以及巴比伦、灵格斯字典等。

(2)任务实施阶段。在这一环节,笔者要求学生通过答疑的方式来检验小组任务完成成果。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概括背景知识、累计词汇、掌握翻译策略。比如笔者提出问题1):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产品说明书?学生会结合实际回答诸如化妆品、电器等。这时候给出问题2):根据平时经验以及本篇任务可以总结一些产品说明书的特点吗?对于产品说书的特点规范性(formality)、专业性(technicality)、简洁性(conciseness)、说服性(persuasiveness)。学生在任务初探中对于说明书已经进行了大量搜索或翻译工作,对此已有所了解,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特点并给出相应的原文句子。问题3):各小组有哪些疑难句子或词汇短语等,哪个小组又能解答?这时一个小组抛出的问题是短句1applicatorbottlecontainingthedeveloper中的developer的含义如何确定。其他小组给出的解答包括发展瓶、开发商瓶、敷用瓶等。这时候,笔者将先前介绍过的信息搜索法演示给学生,跟学生一起找到最好的译法为敷用瓶。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本文中其他的专业词汇如operatingmanual、instruction、directionforuse一并积累。学生找出的疑难句子包括shakevigorouslytoobtainanevenmixture(.用力摇晃使其充分混合),此处将名词mixture翻译成混合,用到“词性转换法”这一翻译策略,此时补充更多句子如Therewasasuddenfallinthetemperature.Thisisanovelofplotandstructureandcommitment。当小组之间讨论完毕,一位同学自愿做最后的总结,总结该篇文章的难点以及所用到的翻译策略。笔者做补充并且点评小组表现。

(3)任务强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选取同一类型、所用策略相似的平行文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规定时间内交至教师邮箱,并且在译文后附上翻译总结。比如本次染发说明书任务后笔者布置了简易衣橱的说明书翻译,内容安排主要侧重训练学生专业词义检索、词性转换翻译策略。任务后笔者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篇译文在课前作简短总结。

3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在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计划、组织、监督、评审的重要作用。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在于教师计划是否科学、组织是否有效、评判是否公平。合理地选择资料,提前布置好任务,周密地组织讨论,整个活动才能保证有序开展。事实上相较于传统课堂,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平时要广泛涉猎寻找任务素材,多研究班级讨论案例,寻求更好的方案。

(2)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是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参与、体验,获得经历,提高应用能力是任务型教学的意义所在。通过分小组讨论、小组互评、个人总结等方式,学生能积极投入到任务型课堂的建设中来,主动而非被动地、探究式而非填鸭式地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学生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巡视,对于羞涩、不愿开口的学生积极鼓励,引导启发学生投身任务写作。在这里,笔者发现适当地开展小组竞赛,根据小组表现,给予个体一定的奖励,是进一步巩固激发成果有效办法。

(3)任务的合理性。任务型教学的实质在于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而任务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既定目标能否达成。任务最好立足于当下,关乎学生实际生活。如果能关注当下资讯,细心观察,能得到不少启示。比如笔者本文中所选的“纷莹专业染发组”,源于对班上女生染发的观察;又比如说,在合同翻译时,选取雇佣合同范本来作为任务,契合学生当下实习找工作所需。课后,有学生笑称翻译文章后自己成了染发小能手。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任务便有了生命力,学生便有了动力,事半功倍。

4结语

第2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任务设计教师

教育部新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教学建议部分强调: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本文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教学实践,从任务型教学的定义,任务的设计,教师的作用,任务型教学的特点,任务的完成等几个方面对任务型教学做简单的阐述。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earning,简称TBL)出自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科学研究和课堂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指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二、任务型教学任务的设计

任务型教学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即用所学过的语言去做事情。教学内容的真实性是进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任务设计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任务的完成。为此,设计任务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活动应有明确的语言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所以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明确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语言技能,让学生明确要学习和掌握哪些语言知识。

2.活动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各门学科要学有成效,非爱好,非以此为乐不可。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善于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同时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及活动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3.活动的难度要适中,即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

设计的活动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难度既不能超越其发展阶段,又不能太幼稚。活动内容过于浅显,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活动内容过于繁杂,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挫伤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所以教师要设计难易适中的活动,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4.活动内容要成阶梯状

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环环相扣,形成由初级到中级任务、中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回复到中级任务,再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多个小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应当先给学生输入母任务后让学生输出子任务,使任务的呈现作阶梯式层层推进。

5.任务呈现方法的多样性

设计新颖独特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模拟表演法,相关实例法,图表法,讨论法,组织竞赛法。三、教师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多面手的角色。

1.组织者。它是一个外语教师在外语课堂上最难也是最重要的角色。一个成功的课堂活动主要在于组织,使学生准确地知道他要干什么。在组织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告诉学生要做些什么,给学生明确的指导,使他们明白自己的任务,如何开展活动,如何准确高效地完成任务。活动结束后,如何组织反馈等等。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会把一堂课看作是一项大任务,大任务里面又分为若干小任务,一切按自己的安排有序进行,每项任务如何开展,他都心中有数。

2.控制者。任务型教学强调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要求使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在外语教师的控制之下顺利进行,任何疏忽都会使课堂教学完不成预定的任务,达不到既定的效果。

3.交际合作者。“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这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外语教师又是一个交际合作者。教师以平等身份参与学生的任务中,能使学生放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提高外语交际水平,使任务完成的彻底、高效。

4.创造者。源自生活的真实任务有时可能与课堂教学内容并无直接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不能直接选用真实生活任务,而要对源自生活的任务加以设计、改进,使其成为可以在课堂上展开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并有可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恰到好处的设计会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1.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任务型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真实的交流,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提高,只有任务型练习才会给学生真正交流的机会,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

2.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因为真实的场景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约束地真正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而情景教学是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

3.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任务型教学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符合本目标的若干任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体目标。

4.具有师生角色,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

5.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因素。任务型教学追求的效果是让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语言只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投入到自觉的语言实践中去,以完成各项任务而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

五、任务的完成

第3篇

    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

    设计任务教学时安排任务活动要层层推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运用中由浅入深。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我每模块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要把“学生带任务的学习”落到实处,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从准备到点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意识,做到鼓励学生大胆的使用英语。通过任务型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产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能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创造和别人合作共同完成交际任务。

    2、划分小组,合理搭配小组成员。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探究,进一步锻炼学习英语的语言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又让学生学以致用。活动中要注意到学生个体差异,因此,要合理搭配小组成员。根据不同问题,小组成员可多可少,有时让大家自行解决分组,完成任务。加强学生的活动,并能及时给予个别辅导。经过几年的任务型教学实践,我认为,任务型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实践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有很大作用。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不仅表现在学生在课堂内容的学习参与上,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发展。第二部分:以牛津高中英语第四模块第一单元TASK板块为例,探讨高中英语课中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根据本节课的写作目的即为公司的ChocoLocoBar写一则广告的最终目标,在课开始的时候,迎合许多学生喜欢音乐的兴趣爱好,我在网上找到了学生喜欢吃的德芙巧克力的音乐广告,虽然学生可能没有听过,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歌曲赏析和辨析来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然后通过对德芙广告的中英文广告标语的介绍和在网上找到的市场调查数字报告自然导入,帮助学生复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表达方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小数点后的数字的正确读法并对数据变化的各种表达方式如增加、减少、变化、范围和限度通过条形图表的形式出现,形式相对新颖,让学生在读图中自然而然的学会各种数字的句子表达方式,然后再进行该部分的词块总结呈现。在第二次听力活动前,让学生用以上相关词块进行句子翻译练习,学生四人小组操练,老师将一张有六句中文句子的练习纸发给每个小组,由一人说出中文句子,其他三人抢译。由复习与总结如何说各种各样的数字到用所学词块进行翻译练习,此时学生们已经对听力内容中所要涉及到的句型比较熟悉,接着适时进行听力练习。听力任务过程中,适时地停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各个数字的表达和书写,然后再抽取个别同学汇报答案,这种做法提高了最后答案的正确度,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连词的用法,训练学生能够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学生结对练习对话,通过同桌做采访的活动,鼓励学生应用所学表达方式和不同的句子结构陈述理由,表达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然后帮助学生辨别不同形式的句子并要求连线以辩识不同形式句子的能力,再通过阅读书上三则广告并总结广告中所阅读到的广告用语词块,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写作模仿,并为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了写作模版和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了写作的素材,而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自行发挥,广告文章的写作也就水到渠成。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最有说服力的图片和语言向全班同学展示和推销自己的广告产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导演、咨询者和参与者,学生则是活动主体,学生的任务是开放型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方便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与之前的教学活动相比,该教学难度降低,但能保证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层度的提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个体的活动则给整个课堂增添了一抹抹亮色,学生回答精准之处无不增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第4篇

任务型语言学习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的研究者在经过大量的时间之后所共同开创出的一种学习方法。《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对教学方向的规定就是要将“语言运用”这四个字当作核心,而后通过学生可以用英语来“完成某件事”作为不同级别的教学标准,反复强调要让学生们可以灵活运用他们所学习到的语言知识,要求教师们在课堂上一改从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改掉从前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尽可能的把“任务型教学法”带到课堂之中,这样可以让学生们随时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在学习过程之中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中学英语设计“任务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大幅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而认真地去设计课堂之中的任务以及活动正是这一教学方法能否真正成功应用于英语课堂十分关键的一步,在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之中,教师应当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设定一些任务来帮助学生们去学习,培养学生们在生活中发掘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这是初中阶段英语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

对生活产生疑问是思考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也是创新的一个奠基石。通过一些有趣的任务来帮助学生们学习,不仅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他们对于自己能力的自信心,而且会大大提升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程度,从而为真正的拥有并掌握自身的思维迈出关键的一步。而在人物设计的过程之中,要注意任务一定要兼备教育性和创新型。

(二)在教学中,不断地更新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

同时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型为探索发现型,鼓励和支持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寻求答案,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中的教学相长,并培养学生自主、自强、自控、自信的心理素质。

(三)“任务”一定要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任务型”教学法中所涉及到的“任务”一定要贴近教学目标,而且任务涉及到的一切信息都应当尽可能的保持真实,而且在任务的选择上要切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不能为了设计任务而设计任务,只有任务可以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渴望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除此之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之中出现新的教学问题时随机应变,及时将“任务”进行调整。

三、中学英语运用“任务型教学”的效果

笔者自身具备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也很关注任务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的应用问题,因此也在此提出一些自身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心得以及体会。

(一)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融入一些小组学习的因素

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教学内容多以学生合作和互动的形式完成,小组分别安排各自成员的任务。每个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与小组有机地融为一体,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学习,以最大努力完成学习的任务,提高学习的质量。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学习效果的比较,小组合作学习把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通过小组间的竞争,可以增强小组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克服学生学习知识薄弱给教学带来的困难,在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强。这样可以把任务型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英语知识来源于生活,是人们探索世界的手段

初中生毕竟年龄并不大,社会阅历也相对较少,生活经历匮乏,同时抽象的逻辑知识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理解掌握英语知识形成了障碍,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理解感悟,这就要求我们联系实际生活,建立课内课外联系机制,体会生活中的英语思想。此外,只有不断加强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愿意学习英语,乐于参与,才能学好英语。

四、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任务型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05-01

在阅读教学中,任务型阅读教学虽然改变了传统的讲读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是任务型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弊端也普遍存在。下面,笔者针对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几点改进的措施。

1 任务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L期以来,阅读教学沿袭讲读法,沿袭“五步教学法”,以下面的教学套路而进行:

(1)导入;(2)播放录音材料;(3)教师针对阅读材料提问,学生一一回答;(4)归纳段落大意;(5)讲解语言点;(6)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新课改下,教师们虽然意识到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实践教学中,换汤不换药,“新瓶装陈酒”。教师们认为,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就是任务型教学了,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实质,导致阅读教学低效、无效,带有传统教学的浓重色彩。

2 任务型阅读教学的类型

任务型阅读教学,包括交际性和非交际性,非交际性的任务以语言任务或教学任务为主。

2.1 交际型任务

阅读教学中的交际型教学,一般以对话、表演等形式开展。如学生past and present的阅读课文时,设计一个角色表演活动;学习Fashion show时,让学生走上讲台,介绍自己的服装,开展“时装秀”展示活动;学习Friends时,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学习Pet时,介绍自己的小动物等。

其次,阅读活动中的“问”和“答”也是基本的交际性的任务活动,课堂上,教师应精心设计任务,安排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阅读教学中。

交际性型的任务很多,如角色表演、猜谜语、采访、讨论、写日记、辩论等。教学中,巧妙设计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动起来。

2.2 非交际型任务

非交际型任务,是以语言的学习为基础的任务,如根据情景猜测单词的意思。例如学习Natural Disaster的Reading时,教师呈现台湾大地震的惨景,呈现Timmy生还的情境,给出句子Timmy is of the survivors in the earthquake.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survivor”?

非交际型的任务型阅读教学,方法也很多,如句型转换、替换转换、多项选择等。

3 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所谓任务型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任务,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参与的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3.1 预测课文主题

根据内容,设计话题,预测课文要谈的主题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如学学习8下unit7 Reading时,教师呈现ORBIS的图标,简单介绍ORBIS的眼科飞行医院的医护人员的生活与工作情况,创设“采访者”和马医生的对话的情境,提出问题: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让学生预测,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马医生如何回答,这样,谈论ORBIS,预测对话内容,为有效阅读做铺垫。

3.2 选择文章标题

为文章选标题、写标题是中考任务型阅读的必考题型,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不让学生看标题,而是通过听、说、读之后,根据课文内容,给出2-3个标题,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好的,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

如学习Natural Dsiaster的Reading时,先呈现Timmy经历台湾地震的前后经过,再播放听力材料,然后给出两个标题,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和听力材料,为文章选择一个最佳的文题。(1)An earthquake in Tai Wan.(2)A survivor in the earthquake.

这两个标题看似相同,实则中心词不同。一个是“地震”,一个是地震中的“幸存者”。因此,让学生讨论和争论之后,再细读文章,再次确定哪个文题更好,这样,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3 填写图表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图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表格中的相关信息,训练学生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

如对于8上Unit1的阅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下面的表格:

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完成信息表格的填写,根据表格内容,要求填写Betty、Max、May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因此,阅读时,应注意外貌描写和性格特点的词和短语,以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的能力。

3.4 小组合作,讨论段落大意

对于文章的主题的提炼和段落大意,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说得算”。而新课改下的互动课堂,文章的主题和段落大意的提炼,应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而阐述观点,小组讨论,完善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The story of Xi wang的教学,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段落,教师应“慢一步”,让学生自主讨论和探究,归纳出段意:

Para1: The growth of Xiwang.

Para2: The danger Xiwang is facing.

Para3: The importance we should protect Xiwang.

Para4: The action we should take.

任务型阅读教学以任务驱动阅读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计任务、精心安排活动,突出任务引导,指导阅读探知,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们的悦读的天地,从而打造靓丽的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任务;教学;医学;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173-02

一、引言

医学英语写作不仅要求作者具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有良好的医学英文写作水平,普通英文写作和医学英文写作存在差异,医学英语写作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公共大学英语教学无法满足医学生对医学英文写作的要求。不少研究者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多种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但任务型教学法在医学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的研究并不多见。所以,本文试图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医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将帮助提高医学英语写作教学。

二、研究现状

1.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是任务型教学法发展的前期基础。1983年,在班加罗尔实验的基础上,珀拉胡在印度首次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等是任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Freez(1998,P.17)总结了在设计任务时的六个特征:

(1)重点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2)强调交际与有意义的活动和任务。这些有目的的活动任务是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成分。

(3)学习者是在参与活动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际性的和有目的的交互活动掌握语言的。

(4)需要学习者完成的任务活动既可以是生活中真正的任务或活动,也可以是在课堂内为了教育目标而设计的任务或活动。

(5)在任务型大纲中,任务与活动是根据任务难度来排列的。

(6)任务的难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如学习者过去的经验、任务的复杂度、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及完成任务时有哪些可以得到的支持等。

蔡兰珍(2001)研究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写作的社会属性,建议应该给学习者相互合作学习的机会,对提高英语写作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Ellis(2003)对任务进行了如下定义:

任务是一个工作计划,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而要求学习者对实用的语言进行加工,这一目标按照正确或合适的前置性的内容是否被传送来评价……一个任务是计划达到承受一个相似,直接或间接,语言活动方式的语言使用结果。任务可以是从事生产的或接受的、口语的或书面语的技能,及各种认知的过程。

2.医学英语写作。王燕(2005)针对目前医学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根据普通英语写作和医学英语写作的差异,探讨了医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杨苏(2011)针对医学英语论文中缩略语使用的现状和问题,阐述了公认的缩略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了在医学应用文章中使用缩略语时的注意事项。刘伊娜,王明树(2014)认为在医学英语论文的翻译中,英语注重形态的组合、多静态词、被动句、注重物称、修饰语后置、重心在前、长句复合句较多、注重形态等,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动态词的使用主动句、注重人称、修饰语前置重心在后、简单句多、轻时态和形态,从多方面探讨了英汉差异。杨安亮,田少华,王学生(2015)基于近十年的关于大学英语的期刊文献,从具体内容、成因及影响入手,探讨了学术英语、专门用途英语、通识英语教育对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三、任务设计

虽然不同学者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持不同观点,但总体归纳为三步骤,即任务前、任务环和任务后。本研究将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三步骤模式进行医学英语写作课堂任务设计。

1.任务前。上课前,学生进行了预习,上课开始,老师检查课前任务,课前任务是搜查关于Package Insert的相关背景知识。学生按小组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写下关于药品说明书的相关的单词和短语,比如instructions,leaflets,indications,precautions,validity,storage conditions,specification,stability,drug,and so forth.师生共同将词和短语分类。有的小组带来一份英文药品说明书,讲解了英文药品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随后,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英文药品说明书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听短文填空。

2.任务环。(1)任务。学生被告知这节课的任务是在学习第六单元药品说明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每组写一份英文药品说明书。老师利用PPT讲解了第六单元药品说明书的相关内容,比如英文药品说明书的构成,注意事项等。(2)计划。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小组草拟药品说明书,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英文药品说明书的写作,并有一名代表负责记录成稿,小组内学生不断地用英文讨论修改药品说明书,并考虑由谁代表小组报告任务结果,这一阶段,学生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老师在教室观察,必要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讨论,参与课堂活动。(3)报告。每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向全班报告英文版药品说明书,组内学生可以补充,组外学生认真听,必要时改进自己组的任务结果。有的学生报告任务结果时很紧张,没能很好地展现组内讨论的任务结果,有的学生信心十足,很好地报告了组内讨论的任务结果。

3.任务后。老师对每组的药品说明书进行了积极的评价,纠正了一些错误。分析总结了药品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trade name,description,indications,contraindications,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adverse reactions,cautions,package,storage conditions,and to adhere to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physician.强调了药品说明书的编写注意事项,阐释了重点和难点,列出了关键的语言点。

课堂最后,老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搜查关于“Medical Correspondence”的相关知识。

四、结束语

本研究以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医学英语写作的特点,尝试了医学英语写作课堂中的任务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型教学法在医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本文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医学英语写作课堂中的任务设计也许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在组内沉默不语,觉得组里的其他学生可以替他完成任务,因为任务不是要求他独立完成。建议未来的研究探讨医学英语写作教材,设计更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课堂任务。

参考文献:

[1]蔡兰珍.“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1,84(4):41-46.

[2]何筑丽,国林祥.医学英语写作与翻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9-165.

[3]Ellis,R.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4]王燕.从语篇体裁角度谈医学英语写作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60-63.

[5]洪班信.英语医学论文及摘要写作[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610.

[6]王燕.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265.

[7]杨苏.浅谈医学论文中英文缩略语的使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5):345-347.

[8]刘伊娜,王明树.医学英语论文撰写中英、汉表达差异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4,43(5):630-631.

[9]杨安亮,田少华,王学生.十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J].语文学刊,2015,(01):110-112.

Abstract:There are special features and requirements for medical English writing,which is different from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he study tri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in medical English writing class. It summarizes that TBLT is feasible in medical English writing class. The medical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y be improved by the research results.

第7篇

论文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要求 问题 对策 实例

论文摘要:任务型教学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使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学习语言,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理论的提出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们在面对新要求的同时,也遇到了新问题。该文从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和任务设计实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施现状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型语言教学源于1982年英国教育学家珀拉胡介绍英语教学时采纳的新教学方法,提倡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澳洲语言学家大卫·钮南(DavidNunan)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1]。任务型教学法主要关注外语教学的心理语言学过程和认知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围绕意义展开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其学习过程沿着开放的途径行进,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任务型外语教学在我国逐步兴起。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国专家们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也有所差异。程晓堂(2004)指出,任务型教学主张为学习者提供一系列交际任务,要求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来完成这些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语言[2]。李万铁、李雁卿(2007)则提出任务型教学是以模拟真实交际为基础的教学方式[3]68-73。

(二)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正确定位教师角色。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所起到的作用不应该仅仅是课本内容的灌输者,更应该是中介者和设计者。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把教师支配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实现一种课堂时间分配的简单排列组合。其实不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也不等于把课堂时间全都还给学生,应该尊重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该“教学生如何学”,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和学的关系,就是“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4]。教师事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任务计划,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任务的选择;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多和学生协商。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显得非常重要,既不能放手不管学生,也不能事必躬亲,甚至越俎代庖。

2.教师应不断提高技能。首先,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是任务设计的能力。教师应在遵循任务设计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功能性(functionality)、实用性(practicality)的原则下,明确任务目标(Goals)、主题(Topic),把握好活动类型(Activities);并设计好任务步骤(ProceduresorSteps)。其次,教师应当具备人际沟通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在任务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引导和促进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当具备综合的教育技能。任务是围绕意义展开的活动,教师在任务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广大外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言的三重功能,即“语言既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知识的载体,同时还是思维工具”[5]50,认识到学科系统思维训练的必要性。所以,任务型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现行的评价制度与任务型教学不相配。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是“一试定终身”的终结性评价,而任务型教学要求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现行的考试考核制度及高考制度目前还不能与任务型教学的评价系统相配合。它不但不能刺激新的教学法的发展,反而起到潜在的妨碍作用,所以,教师们对使用任务型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次,任务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很多教师认为实行任务型教学太难了。在使用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并不能真正理解该教学法,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实施任务型教学。是故,在使用该教学法的过程中,因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放弃。再次,较为规范的任务大纲尚未形成,导致任务选择随意性的问题无法解决。现行的教学大纲虽然比以前的大纲重视任务型教学法,但真正系统的任务型大纲并未形成;加之学生和教师身上背着升学的压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执行的仍然是课改之前的传统产品式大纲,而产品式大纲忽视学习者的因素,不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四)对策建议

1.改变评价制度。这样就有可能尽快地、正确地确保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的顺利实施。无论是任务型教学大纲的制定还是执行归根结底要取决于我们对学生、教师的评价体系。如果我们仍然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师生标准的话,那么任务型教学法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小范围的“试验”,甚至还有可能沦为一纸空文或纸上谈兵。当然,形成多年的现有的评价体系,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转变过来;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至少几代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只要我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并不断为之奋斗,就能逐渐看到改变带来的良好成果。

2.进行任务型教学技术培训。坚守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不少教师的教学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水平,利用节假日对他们进行培训,并定期、不定期地请教育专家到教学一线指导工作,有利于教师们将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该教学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教学信心。同时,鼓励学历不达标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运用任务型教学。为此,学校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激发这些教师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动机。既要鼓励教师们自觉、主动地参加相应的教学培训,也要为他们的再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3.制定任务型大纲。任务型大纲存在三种形式,即程序大纲、过程大纲、任务大纲。程序大纲是由珀拉胡在印度实施的。珀拉胡创设了三种类型的任务,即信息差任务、观点差任务、推理差任务,并广泛运用于其教学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和学习过程,即任务的完成。目的语规则系统的形成是无意识的,是交际任务的“副产品”。在任务的选择上,任务是预先确定的,未经过对学生群体的需求分析;在难度分级上,只是停留在经验之谈上,表现出随意性。布瑞恩和坎德林于1984年提出了过程大纲,强调意义协商,把师生协商融入大纲设计。但未建立事先的任务需求识别,对任务的难度分级和排序提出了一系列可能的标准,却没有解答。朗和库鲁克斯于1992年提出了任务大纲。强调大纲提供的任务要经过需求分析,使任务能够做到学用一致,有利于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促进二语习得。任务大纲的改进并不能避免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任务的穷尽性和层次性一直困扰着任务大纲的实施,并且任务的难度分级和排序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6]6。

总之,从以上对任务型大纲三种形态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任务的分级和排序是语言学者一直追求的核心问题,更说明其在该教学法中的核心地位。而我们在未来任务型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应围绕任务的分级和排序,借鉴上述三位学者的理论并结合各地各层级学校的具体情况形成有针对性的任务型教学大纲。

4.英语任务型教学应基于对任务的分级和排序,构建以分级为基础、以围绕任务为中心开展阶梯式的教学活动。

在过程大纲中,布瑞恩(1984)提出了一个任务分级的设计模式,在四个层级上提供了多种选择,最终如何选择由使用者自己决定。参与者要在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中参与各个层次的教与学的活动。

二、任务设计的实例

现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英语教材第一册第11单元——Popmusic的教学任务设计的实例介绍如下:

任务:进行一场小型的辩论会。

目的:通过辩论,让学生领悟国内外具有代表意义的流行歌星的成功历程,体味他们成长与奋斗的艰辛,达到励志教育的目的。

语言技能: Discussing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success

Step 1:Pre-task

(The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two famous pop stars.)

1.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关于周杰伦(作为国内当下流行歌星的代表)和猫王(作为国外昔日流行歌星的代表)的各种资料(including photos\ personal information\song

s, etc.)。

2.学生在组内和组外进行信息分享,相互展示。(The students share their information in groups and then the group speaker gives a short report . )

3.为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获取、记录信息要点,筛选有用信息,在课前把印有Jay Chou和 Elvis Presley ( The Hillbilly Cat) Birth time、Birth place、Schooling、Hobbies、Famous songs、Achievements栏目项的空白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完善信息内容的任务。

Step 2:While-task

(Before the task begins, the teacher could tell some stories of ups and downs of life experience about the two famous stars.)

1.在教师介绍完两位pop stars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写出辩论比赛的双方观点。

甲方:Tal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success.

乙方:Effo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success.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后按照观点重新分组,并让学生推选出参加辩论的选手。

3.改变座位,先由甲、乙双方轮流陈述观点,然后采用对辩的形式强调各自立场,以在规定时间内有效陈述点多的一方获胜。

Step 3:Post-task

教师:对学生的辩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

学生:(The students will finish the task inpidually after the class.)

1.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the feeling the students get after studying the unit and express what they have learned from the pop star they adore.

2.Present the writing in the next class.

在辩论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在选手发言结束后,针对其发言进行提问或反驳,这种有意识的打断,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形成一种师生间或生生间的互动,使得任务更加真实和深入,学生在提高口语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听力水平和应变能力、逻辑和辩证性思维能力。但教师对任务的干预要把握好度,不能影响辩手的思路,而应该在必要时启发他们的思维。教师应扮演好中介者和设计者的角色,引导辩论赛的进程,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表达本方观点的热情;而不能左右学生的观点。

参考文献:

[1]NunanD.DesigningTasksfortheCommunicativeClassroomOxford[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9.

[2]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万铁,李雁卿.任务教学法用于外语口语教学中的误区及建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7,(8).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第8篇

【关键词】材料成型CAD/CAE/CAM课程 实验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68-02

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这类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工科专业来说。作为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材料成型CAD/CAE/CAM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材料成型中的产品三维造型、材料成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数控加工等现代化的成型技术和方法,其实验教学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前沿应用软件及技术的掌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对数学、力学、机构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要求较高,而且该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授课,部分理论知识对本科生来说还很抽象和深奥;同时,在前期的学习阶段,学生对机械加工、工艺编排等实践操作知识也掌握很少,因而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不佳,尤其是学生无法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有效的融会贯通。因此,探讨该课程的新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材料成型CAD/CAE/CAM实验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材料成型CAD/CAE/CAM课程涉及材料成型工艺学、工程力学、计算机模拟、机械加工工艺等理论知识,以及三维造型、计算机仿真、数控加工编程、有限元分析等实际操作技能。可见,该课程内容宽泛、理论性强,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材料成型CAD/CAE/CAM课程的教学要求为:根据相关的设计理论知识,熟练运用UG软件,对中等复杂程度的塑料、五金等产品的成型过程及其成型设备,熟练进行运动仿真、有限元分析、成型过程模拟、数控编程加工等操作。

材料成型行业由于其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都较强,对于没有生产经验的本科生来说,难以有效地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和生产过程中,这是导致学生就业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围绕教师展开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和练习为辅,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是针对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课程而设计的。而材料成型CAD/CAE/CAM课程以教授UG软件的操作技能为主,以讲解材料成型的优化设计和加工的理论知识为辅。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应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因此,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多年以来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并结合具体的课程要求和实际情况,本文提出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法来进行材料成型CAD/CAE/CAM的实验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最初出现形式是德国工科院校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与我国的教学情况不同,德国的工科院校同时兼具职业教育的功能,对学生同时教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目标是高级工程师。为了适应智能制造的需要,我国当前的工科教学改革目标也逐渐向这个方向靠拢。

一般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以适当的实际项目例子为先导,将相关教学内容设计为不同的任务,并将其作为驱动,通过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对应的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用理论分析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完成相关任务过程中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此外,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分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抽象总结和团队合作等能力。

二、材料成型CAD/CAE/CAM实验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实验教学任务的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材料成型CAD/CAE/CAM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并行设计的思想,在成型产品定型生产之前,运用高性能的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材料成型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确定最优的成型加工过程,从而大大缩短设计过程和提高设计效率,并预先解决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和难题。实验教学的任务是:学生熟练运用UG软件,对塑料制件、五金制品、铝合金产品的成型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和模拟,确定合理的成型方案。本文主要以塑料制件为例来进行阐述,其他类型产品的教学过程类似。

根据实际生产过程,首先确定塑料制件的成型过程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成型性能分析、注射模具设计、零件加工、模具装配、注塑生产。于是,可以将教学任务划分为6个任务,分别涉及和覆盖不同的知识点。任务1:利用UG软件的三维造型功能,完成产品设计的任务。这主要涉及力学分析、曲面设计等课程的理论知识。任务2:利用UG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功能,完成成型性能分析的任务。这主要涉及热力学分析、塑料成型工艺等课程的理论知识。任务3:利用UG软件的三维造型功能,完成注射模具设计的任务。这主要涉及塑料模具设计、机械设计等课程的理论知识。任务4:利用UG软件的数控编程功能,完成零件加工的任务。这主要涉及模具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等课程的理论知识。任务5:利用UG软件的三维装配功能,完成模具装配的任务。这主要涉及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互换性等课程的理论知识。任务6:利用UG软件的运动仿真功能,完成注塑生产的任务。这主要涉及成型设备与操作、生产管理等课程的理论知识。

以上划分的6个教学任务,完全覆盖了塑料制件注射成型的全过程,同时也涉及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通过操作演示、分组讨论、讲解辅导等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对应的实验操作,并要求学生正确撰写实验报告,让学生在熟练掌握UG软件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实际设计和生产过程。而且,通过上述的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能够同时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真正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围绕实际任务而展开的,以学生的实际练习和讨论为主,教师主要担当组织和引导工作。主要实施过程为:

第一,为了满足相关教学的要求,配备有高性能计算机(i5-6500的CPU、8G内存、专业绘图显卡)的实验室,并安装UG8.5、Office2010、AutoCAD2010等件。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台单独的计算机,可以独自进行相关的操作;并与教师计算机构成一个主从局域网络,以便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以及进行分组讨论和操作演示。

第二,合理选择实际塑料制件。选择复杂程度适宜的制件是执行本教学法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制件使得教学过程可以涉及预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控制教学进度。实际教学中,选择中等复杂程度的制件:具有多个不同类型的形体结构或简单曲面,具备侧抽芯的结构。为了避免学生抄袭,应确保每个学生的制件都是不同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同组学生的制件也不能差别过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同组学生一般选择同系列或相近规格的产品,不同组之间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差别。

第三,在每个任务开始之前,集中向学生讲授或复习所涉及理论知识。一般来说,理论教学所占用时间较少,只需学生能够正确地找到相关知识即可,具体的学习过程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此外,还需要讲授相关的UG软件的操作命令、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技能,从而使得学生具备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四,在理论教学之后,要求学生独立进行任务操作;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于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自行解决,其次要求在小组内解决,最后才通过教师进行解答。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习惯、更快的学习速度、更良好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完成一个任务之后,再进入下一个任务。

第五,教师根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和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总结和分析,指出解决方法和途径,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充分的练习。同时,还需要设定和把握好任务进度,对于完成任务较快的学生,可以额外增加一些更深层次的子任务或要求。最后,在每个任务完成之后,进行讲评和成绩判断,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三、材料成型CAD/CAE/CAM实验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为了验证所提出实验教学方案的效果,笔者在某校三届学生的材料成型CAD/CAE/CAM课程教学中实施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该方案能够进行实际的设计操作,教学过程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讲解和简单的演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该方法围绕实际产品的真实设计过程而展开,并且通过学生独立完成相关任务,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融会贯通,有效地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在教学中接触到真实的材料成型设计过程,学生在第四学年的工作面试的成功率较高,而且还能在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工作。此外,该方案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工协作能力,这对学生将来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学生由于对实际产品的真实设计过程进行了学习,较好地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后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在总结已有实验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的具体特点、专业要求和实际教学条件,提出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际应用于材料成型CAD/CAE/CAM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围绕实际产品的材料成型过程展开实验教学。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相互融会贯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梦寒,李玉凤.网络教学在“材料成形CAD/CAE/CAM”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

[2]余世浩,黄尚宇,等.材料成形CAD/CAM综合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

[3]袁福华,田振清.任务驱动在AutoCAD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学,2014(1)

[4]唐田秋,张蓉.任务驱动在“模具制造工艺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

[5]李海,方必军,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材料工艺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第9篇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高级英语教学 应用 

 

1.高级英语课程特点与教学要求 

高级英语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高级阶段(本科)的精读课,课程的重点是:(1)提高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即能掌握和使用所学的词汇,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和使用,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即能用英语解释、用汉语翻译文章中的难句,使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论。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精读课文及作者的观点,通过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独立解决语言难点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写与译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检验学生对所学语音的掌握和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语言和知识,使其达到熟练的程度。教材精选了32篇文章供学生仔细阅读,并且补充了许多新的语言现象和文化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其题材、体裁、词汇量、语境等不可能太广,所以只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泛读,以达到在多种语境下观察、体验已经学过的词的各种形式,学习已知词汇的新词义,在不依赖词典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猜出生词的大概意思。 

同时,自学考试本身的特点也对自考生是一种影响。为了拿到国证,学生必须通过对考纲规定课程的考查,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以课本为中心,希望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把握课文重难点,以期能顺利地通过考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选择合适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既达到并完成考纲的要求,又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语言的积累与语言能力的提高。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与筛选,我最终选择了任务型教学法。 

2.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和优势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发展和完善得益于语言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外语教学等理论的支持。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学习法,它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所谓任务,Crookes(1989)认为它是指特定目的的一项工作或一个活动,在教育课程中,它主要用于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工作或活动。语言学习的“任务”就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实践。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是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为理论基础,符合二语习得内化过程的理论假设。 

与传统的精读教学相比较,任务型教学法从重视语言知识转向重视语言交际能力,从重视教师的作用转向重视学生的作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且符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创造真实或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者。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因而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 

第10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高中作文;指导方法

顾名思义,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将任务驱动作为作文的核心,并将写作任务设定得更加明确,与之前材料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提供给学生叙事性的材料,材料内容一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写作的目的、内容更加单一明确。其次,就事论事进行任务驱动,针对具体的材料事件进行分析。最后,再围绕任务的中心,对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进行多方面的论证说明,通过交流呼应,展开文章的论述。

一、锻炼审题能力,规范写作要求

要想使文章写作不偏离中心,就要确保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在任务驱动型的作文写作中,若文章主题不明确,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指点,将会导致整篇文章偏离主题。因此,锻炼学生的审题水平是提升任务驱动型作文水平的关键。通过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其能够更快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使学生按照写作要求完成作文,从而为高分作文的取得奠定基础。以2015年新课标卷的作文为例,材料内容是“因父亲经常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接听电话……展开多角度讨论”。题目中要求学生以信件形式对父亲、小陈、媒体、警方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教师应先组织学生对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写作对象进行深入挖掘,明确材料中的事件;其次,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分析;最后,组织学生以写信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材料给定的情境中进行辨析,从多方面说明论证。

二、关注时事材料,强化时事评价的训练

在近年来的高中语文作文分析中,时事素材在考试中可谓是热点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多关注时事素材,并将其用到文章的写作素材、分析论证中,为学生奠定任务型作文写作的基础,且让学生了解时事,能有效缓解学生考试中的紧张感,使其对文章的中心领悟得更加快速,从而提高作文写作成绩。以某地区语文卷中“号角,为你长鸣”主题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例。教师可将抗战老兵和革命先烈为引入,向学生阐述文章的写作主体。利用“阅兵礼上老兵颤抖的敬礼令人动容”这一新闻,让学生将其运用到写作素材中,使作文内容更具时事性,并能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的好习惯,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总之,教师应对时事素材在任务驱动型作文训练中予以足够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时事素材中的观点思想,并强化学生对时事评价的写作训练,不断提升学生对时事素材的应用写作能力,为学生任务型驱动作文的写作提升奠定基础。

三、辨析概念,比较论证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大特征就是在材料中会出现多个角度、人物的做法观点,并通^这些人物对事件的不同看法揭示出相反或者相同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对材料进行把握和研究,对每个因素进行深入辩证引论。教师可先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点四面”原则深刻分析,再对学生展开引导教学。一点即立德树人的中心,四面分别包括依法治国、创新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充分把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立意,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将命题透彻分析。再以前文中新课标卷的作文为例,材料中的女儿(小陈)因父亲的违规行为,对其进行了举报,从传统道德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是不孝的,违背了传统文化中“亲亲相隐”的理念,但是从当前的法律层面进行分析,这种行为又体现出对父亲安全的关心,并最终做出了“大义灭亲”的行为,是值得称颂的。由此可将作文的写作方向定位为法治社会的法治精神,并对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进行适度批判。同时学生也应注意在写作中,应从多个角度对文章进行论述,包容异见,文明交流。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高考改革中的一次尝试,对于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阅读领悟能力都有了进一步要求。对于学生而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难度较大,比传统的材料作文需具备更高的写作表达能力和辩证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指导,使学生能在材料阅读中不断进步,充分领悟作文的任务中心,积累时事素材,从而更好地应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

参考文献:

[1]丁永辉.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VIP制度”素材运用指导[J].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1):122.

[2]黄儒.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 2016(9):20.

第11篇

在探索中。本文将围绕任务型教学这一主题, 简述其概念、意义和特点,并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现状,通过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口语课进行实践, 并总结自己的看法和反思。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任务口语

1.引言

作为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语言教学思路,任务型语言教学基本上反映了外语教育界人士对外语教育

的最新认识和外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我国中小学,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主要基于课堂教学实践。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

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但是近几年的新课改对于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都是在探索中。本文将围绕

任务型教学这一主题,结合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和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以

真正的发挥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同时借此机会与各位

同行探讨交流。

2. 任务型教学的概念、意义和特点

任务型教学(Task- 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20 世纪后期外语教学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

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习得理论和学习模式。目前,大部分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语言教学的

层面上,从教学的角度提出 "要注重语言的意义与功能"。比如程晓堂(2004)提出交际教学和二语习得

理论推动其理论的形成,N. S. Prabhu (1983) 则在他的任务型教学大纲中指出任务的执行应在学习小组

中进行。任务型教学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

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简言之,即用语言做事,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其特点是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交际性和拓展性。任务型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创造性地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学习小组中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

合作等方式学习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语言学习的乐趣。根据David Nunan

(2011)在他书中的论述,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有三: 任务前--任务实施--任务后。

3.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学习了任务型教学理念之后,本人在所教的班级中积极地尝试了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

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任务,并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基础能力,充分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喜悦。下

面我主要以高中口语课两个例子简述一下。如高一教材上unit 8 speaking一课为例,此课标题为"

sports",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喜爱的运动(talk about your favourite sport),本人的课堂

教学步骤如下:

步骤一(任务前): 1)向学生展示一些体育运动的照片,学生说出英语单词,教

师在黑板板书:football, baseball,table tennis,swimming,running etc.

2) 提出任务: Do you like sports ?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

步骤二(任务实施): 1)学生分小组询问并讨论,最后以对话的形式表演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用不同问句:

Which do you like best,… or … ?

… is your favourite sport ?

3) 学生再次操练,并熟练引用这些问句。

4) 提出"听"的任务。要求学生听一段关于最喜爱的体育运动的对话,说出正确的对应单词并用画画的方

式把这个运动画出。

5)学生展示:各组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步骤三(任务后): 教师进行总结。

再比如高二教材下unit17 speaking部分,口语主题是谈论你的家乡或你所在的省份。我试着出任务主

题 :"邀请你的同学到你的家乡一游",并且板书了一些常用句型,学生按要求介绍自己家乡的人口、气

候、位置、旅游资源等内容。因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我发现各小组谈论起来异常热烈,表演对话的

时候也精彩纷呈。我灵机一动,在步骤三本该是教师进行总结环节让学生来代替我总结,结果学生做得有

板有眼。这节口语课学生体验到了语言学习的乐趣,也增强了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4. 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任务型教学理论,我对高中任务型教学形成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4.1 目标要明确

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明确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语言技能,让学生掌握哪些语言知识。同时,教师作为

促进者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积极地看和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学

习环境。

4.2 活动内容要真实可完成

任务设计的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

欲望,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形式多样,让学生的口、

脑、耳和四肢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4.3 任务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由浅入深.

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且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其实任务型教学就是一种途径,学生是在一项具体

的任务中去学习,目的是能使人的思维具有指向性和方向性。因此,教师设置任务时不但要明确目的,还

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形成一定的梯度,逐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

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4 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任务型教学理论中提到"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小组活动

能减轻学习者的焦虑心理,营造自然轻松的气氛,促进彼此间更多地协同与沟通。实践中我也发现小组合作

对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有一定的效果,比如成绩好的学生会辅导同组中成绩差的学生,他们会更有团结精

神和集体荣誉感。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小组学习也有消极的一

面,有些成绩差的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性,有些还会不自觉的用中文聊与任务不相干的话题。因此教师应积

极引导学生,力求更好地发挥出小组学习的优势作用。

5.结语

诚然,任务型教学有它的优点,即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效率等诸多优点。但是,在实施这种

课堂教学法的同时,本人也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还有待进一步共同探讨研究。 总之,不管采用哪一种教

学方法,都不要生搬硬套,还要多实践总结,依具体情况而行。

参考文献

[1] N. S. Prabhu Towards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A] .InC.N.Hemel

Hemstead:Prentice Hall,1983.[2]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方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任务型教学 完善措施

任务型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认为学习是满足学生个体需要的过程,在教学目标上情意功能的突出是首位的,要让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均衡发展。它强调教学中满足学生基本心理的需求,特别是归属感和影响力,这充分体现了情感性的重要性。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析

1、关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

近年来,教师实施任务型教学的热情不断“降温”。比如一些全国核心期刊论文中关于任务型教学的论文所占比例微不足道。这一现象必须引起相关人士深刻的关注与思考。不可否认,任务型教学理论本身不存在问题,关键是理论的实践者和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对象都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任务活动泛滥,脱离实际基础英语教学

老师没有理解任务型教学的内涵,容易误解为只要是任务都对学生有利,殊不知兴趣性与真实性是任务型教学的最大特色,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任务根本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了。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理解任务型教学的真正内涵,切不可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来实施新型的任务型教学,更不可大量地布置任务,脱离实际基础英语教学。

3、老师容易盲目跟风,方法不当

从最近国内刊物发表的关于任务型教学方面的文章来看,出现了一些很明显的问题,甚至在概念上有出错的现象。比如盲目跟风、方法不当等等,没有真正找到任务型教学与我国英语教学的相同点。并且,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地教育水平的发展很不平衡,老师切不可盲目追求新型教学方法而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一切为了学生,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可靠的,只有这样老师和学生才会持续平衡地发展。

二、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其具体运用

1、教师要追求新的思想观念,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为了完善英语任务型教学,老师必须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去进行大胆的摸索和总结,教学理念与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基本需要,这样老师的思想观念才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老师必须全面学习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避免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任务型教学并不是对所有学生都合适,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的拥护者也并没有对所谓的“传统”的方法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任务型教学理论只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锦上添花。我们应当以任务型教学为主体,在以完成语言活动任务和真实活动任务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其它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来达到符合语言运用学理论的教学要求,即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主线,贯穿其他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把新的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教师应根据学生与课本内容的不同,结合以往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多注意总结,灵活运用,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2、灵活使用课本,统筹规划整体教学进度

教材是知识的灵魂,教师要学会与课本进行高效的对话,吃透教学内容。所有的环节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们是相互依靠、高度统一的。只要“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思想明确,教学各环节可以相互扶持,从而促进教材“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能。因此,我们不能拘泥于某一教学环节、只靠教材,而要整体把握、灵活变通、合理取舍。

3、把握好任务型教学的最好时机,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任务型教学的最好时机,这对学生们的发展至关重要。还是拿《牛津初中英语》来说吧,它的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合作、交流、实践、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学习和交流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学习的快乐。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用哪种教学方式,不妨试一试把握好教学的几个最佳时机,在教学内容中挖掘瞬间迸发出来的灵感,给学生们极大的鼓舞,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总而言之,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大胆实践。笔者认为,关于任务的设计探索在目前还不够完美,比如如何把握任务的难易度和各个任务之间的衔接等等,有待于老师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使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姜静 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0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