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4:5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系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历来受到广泛关注,而对于学生而言,毕业展是对自己大学期间艺术学习与艺术创作的总结,毕业展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毕业作品不仅仅是考核学生的毕业资格,同时也成为美院学生对自己青春记忆的总结,因此对于毕业展,大多数学生可能抱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态度与感伤来创作。致青春,致爱人,向艺术致敬,这些感情因素构成了毕业展中重要的风景线。
青春气息,传统与当代的多样化
本次研究生毕业展是中央美术学院将研究生毕业展引进美术馆展览的第二年。2012年之前的美院研究生毕业展与本科生毕业展一样,都在美院的多功能厅、地下展厅等展厅展览,而将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引入美术馆,也体现了中央美术学院对于研究生教学的重视程度。
今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继续呈现了传统与当代共同发展,艺术呈现方式多样化的面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实验艺术、设计、建筑构建了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院长提出的“大美术”的构想。具体到国画、油画这样传统的专业,仍旧呈现多样化,国画创作中既有传统写实的作品,也有创新的材料实验作品,传统创作继承了中央美术学院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而这是徐悲鸿以来形成的美院的创作传统。
与此共存的是国画中的材料实验与新水墨的表现方式,其中尤其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胡伟工作室为代表,呈现了国画创作的新思路。油画与壁画等专业的创作现状大多保持了以往美院毕业展的水准,既有传统写实的作品,也有前卫的材料实验与新媒体介入的作品。
总体而言,美院2013年研究生毕业展具有浓郁的学院派气息,有创新,也存在保守,体现了即将走出校园的年轻艺术家在未来艺术创作中的取向。所以,了解美院毕业展,是了解未来年轻艺术家创作趋势的重要风向标。
纯艺术专业之外,设计专业的作品同样受到关注。在本次研究生毕业展中,设计类的亮点就是新媒体,设计学院数码工作室的创作既有传统的影像记录,也有新媒体光电结合的前卫呈现,也有定格动画的作品。总体而言,设计专业的作品展依旧呈现多样化状态。
毕业展作品与798和草场地的展览作品相比,可能大多是稚嫩的,但正是由于这种稚嫩,央美的毕业展少了几分艺术市场商业化气息。展览中的作品大多透露出新鲜的气息,体现了年轻一代即将走出大学校园的艺术家的纯真的创作态度。毕业展是一面镜子,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央美的艺术教育的高水准,同时也反映了新一代年轻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方向。毕业展作为研究生毕业的启程标志,预示着这一批即将踏进艺术生命新阶段的年轻艺术家的未来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何去何从,毕业生众相
陈明强,2013级实验艺术系毕业生,师从吕胜中教授。在本次研究生毕业展上,陈明强作品是他精心制作了两年的《爱甲》。作为实验艺术系第一届“先锋班”毕业生,在《爱甲》之前,陈明强已经创作了“国挺”系列、“幻影”系列、“有效延伸”系列、“厕所涂鸦”系列等成熟的作品。经过本科毕业几年的历练与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积累,毕业展对他而言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本次毕业展期间,和其他忙碌于毕业展的同学一样,陈明强充实而焦虑着。在毕业展的同一天,陈明强还要参加自己在元典美术馆“感应器”展览的开幕式,同时也要为自己留校教师资格审查做准备,他的这个毕业季是忙碌的。在谈到这次的毕业创作《爱甲》时,陈明强说,作品是献给妻子的礼物。在2013年,陈明强和自己相恋多年的女朋友结婚了,在拍摄结婚照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成为了婚纱照的配角。出于对这点的不满,同时也是出于对爱情的思考,陈明强用两年的时间,用日常家当、旧水壶等材料制作了这套《爱甲》。陈明强说,爱情是浪漫的,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的日常琐事中。与此同时,他今年的毕业论文则是关注中国的结婚证的变迁史。可见,陈明强的毕业作品、毕业论文和自身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谈到以后的创作倾向,他说想寻找大众文化和当代艺术作为精英文化之间的平衡点,希望在作品呈现上能够进入大众。
毕业之际谈到自己未来,陈明强回顾了自己“先锋班”毕业的几年生活,觉得创作之路异常艰辛,但最终坚持下来,深感自己的创作方向越来越明确。他从美院毕业到宋庄,从宋庄到黑桥,再到重新回到美院读研,经历也是同时期美院研究生的经历。现在,陈明强依旧等待学院最终的结果,顺利的话,他将成为实验艺术系未来的年轻教师,穿梭在学院与当代艺术实践前沿之间。
刘少宁,2013级国画系毕业生,师从毕建勋先生,创作一直坚定着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来自农村家庭的刘少宁保持了一贯以来的朴实的品质,与他的同学华其敏先生的学生孙峰一样,他们一直在关注底层与农村的故事。本次的毕业展,刘少宁展出了作品《爱洒高原》,这幅作品从准备创作到最终装裱,历经一年多的时间。
刘少宁的创作一直以写实为主,这也是很多美院学生的方向。当代艺术中对于写实的边缘化,使得很多美院学生对此感到困惑,刘少宁认为自己在很长时期内是受到这种否定声音的困扰的。5月19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的“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上,贾方舟就做了《写实在当代艺术中的可能性的发言》,谈论了写实与当代艺术的关系。最近一年以来,写实重新被艺术界关注,美院的写实力量可能预示着未来艺术发展的一个潜在的写实艺术家群体,其中刘少宁的创作可以看作是写实创作在美院的面貌。
在谈到自己未来的去向时,刘少宁更倾向于进大学当老师,但在此之前,可能要经过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不过,对他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画画好,所以,未来的发展还是会围绕着国画创作展开。刘少宁也坦言,自己在未来有进一步的学习计划,比如攻读博士,不过当下最重要的是找工作,因为在毕业创作期间没时间找工作。
除了陈明强和刘少宁这样的青年艺术家之外,美院其他年轻的未来艺术从业者都从毕业展中获得了一些展览机会,比如最近在草场地荔空间的展览“浮游:当代艺术展”中就出现了刚在美术馆展览结束之后的吴梦诗的作品。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在美术馆展览为很多学生创造了后续的机会,有很多类似于吴梦诗这样的学生,得到了自己走出学院的展览合作机会。
论文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本文结合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分析了影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因素,从多个方面对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论述。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检验,是集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活化程度、学识水平和创新思维的主要标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科学地组织各项工作,形成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单位严密组织、指导教师认真负责、评阅答辩严格标准的教学氛围,做到加强“三个突出”、落实“五项检查”,关注薄弱点,制定激励措施,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前提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教学体系,是毕业前的综合训练,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升华,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川学校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从制度保障、时间安排、场地设备、资金支持等方面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环节,并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实与加强校内外毕业实习基地,有效保障毕Zi9,:计(论文)的各项需求。各教学单位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前成立由院系主管领导牵头的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业特点与自身特色,制定本院系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
二、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影响因素。加强“三个突出”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缺乏吸引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中常规、经典、虚拟题目偏多,部分课题仅仅是名称、数据等内容发生变化,研究过程模式化、程序化。题目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内容和学生将要就业的单位实际生产状况脱钩,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师资不足。招生规模连续多年扩大,一线教师绝对数下降,导致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上升,加上教师必须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难以保证,工作负荷较重;同时应对扩招需求,教师队伍扩大较快,年轻的新教师直接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在指导能力、方法和经验方面的欠缺导致指导质量下降。三是质量监控体系难以实施。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环节多、耗时长的教学工作,为加强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监控体系,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制度多、要求多、可操作性差、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致使很多监控环节流于形式。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校在工作中加强“三个突出”。
1.突出毕业设计题目与教师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
根据我校以工科专业为主的特点,强调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注重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的培养。2008年,我校工学类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比例为科学研究l5.5%、生产实践64.2%、教师及学生申报的自拟题目20.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与教师科研、学生实习及拟就业单位生产’科研等相结合,尽量采用科学、技术、生产等领域能体现专业特点的实际问题,题目的内容具有实践性,学生参与热情高,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得到训练和大幅度提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学科特色,校内指导教师与外聘指导教师相结合
教师比例下降和年轻教师增多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学校以建筑类为主的工科特点,我校采取了聘请校外指导教师的方式,既有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又充实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提高了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指导质量。在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时,学校通过与实习单位签订委托协议书的方式,规定双方的职责与义务,对实习单位资质、指导教师资格严格要求,实行校内校外双师制。外单位指导教师必须是总工或正高工,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一名学生,一对一指导;校内配备年轻教师作为助理指导教师,加强沟通与规范管理,弥补校外指导教师在校内规章制度和规范方面的不足;助理指导教师负责最多不超过六名学生,实行全程跟踪负责制,同时向校外指导教师学习实践指导经验。校外指导教师的引入,与校内指导教师的传统指导方式和方法也形成了对比,促进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几年的毕业设(论文)检查情况表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实践能力和设计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教师队伍也得到了加强和锻炼。
5.突出检查关键点,由关键点控制实现全过程监控
理想的质量监控是指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详细了解每名学生、每个环节的实施进度,能够及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反应。但毕业设计(论文)涉及的学生数量众多,耗费的时间在3个月左右,很难将所有的监控落实到位,从而使很多监控环节流于应付制度、填写表格的形式。因此,对质量监控不能全盘一手抓,要分环节,重点查找各环节监控的关键点。环节进行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与管理要求能够直接反映到关键点上,因此可以通过集中精力对关键点进行监督、检查,实现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切实、有效的监控。
三.落实“五项检查”,开展基于监控点的多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监控
我校制定监控体系过程中,将毕业设计(论文)分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初期准备与开题、中期进度监控、后期答辩与归档、学期末专项检查五项检查工作,根据监控的关键点,详细制定了检查要求和检查内容,明确教务处、各院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和对学生的要求。各院系根据检查内容和时间安排自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对检查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和提交检查记录。学校组织专家组对毕业工作进展进行专项检查和抽查,加强监督和管理。
1.监控选题源头,严把指导教师资格关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基础,更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关键,题目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后续工作的进行,因此是监控的重要环节。选题环节包括两个监控关键点,一是题目的类型,二是指导教师资格。对题目的监控,要求改变目前由指导教师选定题目的状况,按照题目申报、审查公布、学生选题(学生申报题目)、选题确认流程进行,实行双向选择,严格实行一题的原则。各院系按专业对题目进行类型统计,由教务处进行检查,加强工程实践、教师科研等题目的开设。严把指导教师资格关,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严格控制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最多不超过8人,平均指导学生数小于6人。教师资格、指导人数的监控促使各院系必须吸引校外工程专家,组建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
2.强化初期、中期检查力度,确保设计进程
初期检查主要从组织管理工作、教学文件、师资力量的配备、设计选题、物质条件及学生的开题情况等几个关键点进行检查。重点包括课题符合教学培养目标的情况、课题名称、内容、工作量及要求,课题结合工程或科研的实际情况,任务书下达完成情况等。
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设计进度、教师工作状况、学生设计状况、教研室组织管理等方面。重点包括指导教师、学生到位情况,指导教师对学生课题的了解情况,存在的问题;外聘指导教师的管理、质量保证等措施落实情况等;题目展开情况,是否与进度计划相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初期、中期检查,实现对毕业设计过程的有效监控,确保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到位情况和设计进度的执行情况,能够及时了解毕业设计进展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5.后期检查严把教学最后关
后期检点包括课题完成时间、写作规范、论文评阅、答辩安排、成绩评定等情况。严格审查毕业生的答辩资格,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予安排参加答辩。各院系成立由学术带头人、优秀教师等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全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下设若干个答辩小组,各答辩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所有答辩成员于答辩前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答辩的有关事项,严格答辩程序和纪律,明确评分标准,统一答辩要求,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严格控制优秀率和优良率。答辩完成后,各院系对年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认真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完成对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归档、保存工作。
4.强力度专项检查,促进工作不断改进与提高
我校连续几年来,在学期结束后,由主管校长带队,聘请由校内外一线教学和管理的专家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专项检查。根据院系数量成立9个检查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由3~5名校内外专家组成,分别深入各院系,按照文件规范和检查指标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日期设在周末,各院系所有领导、指导教师必须到岗,全程陪同,逐项进行。这有利于及时和专家沟通,听取专家意见,学习经验,改进工作。我校已经聘请了多所高校的主管校长、教务处处长、知名教授作为检查组组长人校检查指导,既加强了学校的工作,也学习到了其他高校的宝贵经验,发现改进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查找薄弱点,解决实际问题
1.开展指导教师培训工作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数量增多和教师队伍的充实,指导教师中新增教师逐年增多,为使指导教师充分了解与掌握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抓住学校的发展定位与培养特色,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学校每年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前,都组织指导教师集中学习与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相关管理制度文件、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指导技巧、注意事项等内容,并要求各院系进一步根据专业特点和规范要求,对指导教师组织多主题的培训和学习。同时,教师通过集中的学习,能够交流经验,群策群力解决指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加强对新专业的指导与管理
新专业开设的逐年增多是许多高校共同的特征。我校将新专业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强对新专业的管理和审查,提前与相关院系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编写指导手册、制度规范,制定从选题至最后答辩的工作流程,挑选优秀教师,积极调动优势教学资源,确保新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高质量开展。
五、制定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学生积极性
1.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
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活动。以专业为单位按当届毕业生数3%~5%的比例,由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提出推荐名单,并由学生本人写出3000~5000字的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经所在院系审核,报学校评审小组评审。对评审通过的学生颁发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证书。
2.开展校级优秀指导教师评选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校级优秀指导教师评选的首要条件就是指导的学生中必须有优秀成绩,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指导工作量饱满,指导效果优良,、学生评价高。评选活动增强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对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经验的总结、交流与宣传过程,有助于全校教师的学习、借鉴,对提高指导水平,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良陛循环的推动作用。
5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校外竞赛相结合
仅仅是校内的评选,不能认清学校自身教学水平处于何种地位,因此,学校鼓励各专业积极参加全国性质的各类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竞赛。如我校艺术系将毕业设计坚持与“中国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主题年竞赛”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展,由学生和教师投票筛选出参加竞赛的作品。此项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夔,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毕业设计整体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增进了各高校之间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及学术交流,找出了与全国同行教学水平的差距,并能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
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数字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负责人
1995年考入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攻读中国画专业本科。
1997年辅修本校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1999年开始攻读本校东方文化艺术系美学专业研究生,师从彭修银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美学。
2002年毕业论文《宋代院体花鸟画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答辩通过,获得硕士学位。 同年,进入天津光荣软件有限公司从事专业电脑图形制作。
2003年10月调入天津大学影视学院动画系任教。
2006年4月调入南开大学软件学院任教。
2010年7月调入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任教。
2011年创建数字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
数字中国画作品《牛头》入选《EXPOSE2》。
数字中国画作品《聊斋补缺,幻化世界》参加“亚洲动漫作品大展”,获最佳个人奖。
数字中国画作品《聊斋补缺,幻化世界》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数字中国画作品《判官》获得WACOM教程比赛一等奖。
数字中国画作品《龙之为物》获得德国ANIMAGO 数字艺术节 一等奖。
数字中国画作品《哪吒闹海》获天津市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二等奖。
数字中国画作品《西游记组画》入选全国首届动漫艺术大展。
数字中国画作品《爱上齐天大圣》入选首届中日ACG大展,获优秀作品奖。
大型公共雕塑作品《荷之精灵》2008年春落成。
大型公共雕塑作品《十二生肖》(雕塑群)2008年秋落成。
我的数字中国画
张旺
构思这篇稿子期间我正在备课,要为学生们的计算机分层填色训练找一张适合的白描作品。多年的中国画熏染以及老先生们的教导都使我认为,白描圣手李公麟的作品当然是第一之选。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一张足够清晰的《维摩诘演教图》,也让我开心不小。
这画是从本科起就多次临摹过的对象,所以拿到眼前时倍感亲切,真如见到几年未曾谋面的老友一般。虽然备课时间紧张,却也情不自禁像上学时那样恭敬地欣赏,仔细地观察品味其中细节,暗自希望再从中找到龙眠先生留给我的启发,也好再更上一层楼。
但忽然间,我对眼前作品图像来源的真伪产生了怀疑。因为,越认真端详越发现画上有很多处断笔的痕迹,更有多处明显是运笔勾线时候手抖没有画稳的地方。上课要用的画不能、也不敢含糊,于是赶快去资料室查阅能找到的所有这张画的资料。一一对比各个出版社的版本后,可以肯定这张局部就是来自人所共识的那幅《维摩诘演教图》。也就是说,我找出的这些不够完美的笔触,的的确确真的存在于以前一直奉为圭皋的传世神作里……
为什么当年我对这些不够完美的笔触视若无睹,并且将其一直作为临摹、敬仰的对象,后来教书了也曾多次将其作为必须临摹的经典推荐给学生;而现在,看着这些有问题的线条,似乎已经影响我对整体画面的欣赏了。究其原因,也许正是我近年绘画创作方式的变化:从笔墨为主的传统方式,变成了以电脑、数位板和压感笔为主要创作工具的数字方式。是这种创作方式,使我对国画白描线条精度的要求在几年间大幅度提高了,锻炼了眼力;使我能发现《维摩诘演教图》上的细微瑕疵,以至于差点误认为它是伪作。
我将这种提高了精度的方法所创作出的作品称为“数字中国画”。
回顾开始“数字中国画”的探索,是在2002年我到光荣软件上班,第一次接触到了数位板和压感笔。那时也就只晓得这种工具是用在游戏、动画、漫画里的。工作要求我熟练掌握它的目的也只是进行单纯的游戏画面制作。不过,用熟后没多久,我就想到它们完全可以用来演绎我喜欢的中国古典人物,进行类似传统艺术的创作。
利用业余时间,我创作出了第一个人物,结合了当年临摹多次的 《八十七神仙卷》里武将和我当时正着迷的“再生侠”。和以前画国画一样也是勾线、上色、晕染,不同的是用压感笔在电脑上画。简单说:我换笔了,我的“数字中国画”便由此而生了。
在体验到新画法带来的创作的同时,我意识到这种新的工具组合已经解决了国画对我来说最大的障碍:落笔难改。后来,我常和朋友们说,真有点孙悟空找到了金箍棒的感觉。
从此画画对我来说就不再有“行拂乱其所为”的那种痛苦,只要坚持正确的存盘,我的努力就都能够收到回报。创作过程总是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的不断出现,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愉快的良性循环:高兴于是画画,画好了高兴,于是再画。潜移默化中,用在画上的时间精力也自然而然得多了起来,画也自然得以不断地进步。又兼我画的内容也大多是真正发自心底喜欢的题材,画面上就洋溢着我那种一直活跃的兴冲冲的感受,一种属于我的风格便得以形成了。
逐渐有作品在国内外受到关注后,一些采访中就要我讲创作心得,讲我所谓的“数字中国画”优点。开始时,我也只意识到这种新的创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绘画的效率,加快了画家自身进步的节奏。经常到处讲“用传统工具需要大半年才能画出一张的工笔,改用数字工具多半个月就能很充分地完成”,私下也以画得快和作品不断被转载自诩。
然而随着日渐深入的接触,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它的优点更突出的不是在快,而是在慢,是在创作过程中给了画家更多的机动时间与思考空间,是可以让画家画得更慢条斯理。这样一来,画就能更加随心所欲,甚至在画完成后若干时间,还可以在不破坏原作的前提下,进行顺畅的修改,将作品的审美价值再次提升,甚至可以赋予其新的内涵。比如我画的《何物敢称大圣》,本来只是二郎神一个人的肖像画,审视把玩几个月后,左右两侧各加了一个天王,才有了今天的样子。
摘要:文章以高校特色专业资料室为例,阐述了其为特色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以及为研究生教育服务等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并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学院资料室发展建设做了有益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2-0067-03
收稿日期:2013-01-03
作者简介:楚保玲(1959-),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馆员。1院系特色资料室与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关系
作为高校三大教学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文献保障作用,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所属院系、科研单位都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这些资料室是高校图书馆的专业分馆,构成了高等院校特殊的“二级”图书馆系统。院系资料室是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职能机构,是图书馆文献情报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健全和完善现代化的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与建设体系,能大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效促进高等学校的全面发展。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许多高等院校加大了对院系资料室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强化专业建设,将资料室建成学术科研“品牌”,使院系特色资料室在为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服务方面发挥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图书资料“少而精、少而优”、专业性强也是院系特色资料室一个突出的特点。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就是其中的一例。这是因为艺术学科与文、史、哲、经、理、工、农、医等学科相比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及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如其他学科多以文本或语言作为呈现方式,而艺术学科则多以听觉(音乐)视觉(美术)作为其表现方式。笔者以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为例,从几个主要方面对音乐专业特色资料室发展建设以及为音乐专业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发展、研究生教育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2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发展史及现状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是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资料室——艺术院系资料室中专业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等资料种类最多、数量最大、门类最为齐全、历史最悠久的资料室之一。截至目前,该资料室共有音乐类中文图书30,000余册、外文图书5,000余册;专业中文期刊50余种、8,000余册;外文期刊30余种、1,000余册;各类唱片、磁带、录像带、CD、DVD等5,000余盘。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的历史是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她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河南艺术学院;1959年更名为郑州艺术学院;1962年河南省高校调整,艺术学院并入河南大学成立艺术系。199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河南大学艺术学科的基础上成立河南艺术学院,隶属河南大学。1998年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重新组建,将原有的艺术专业的4个系合并,成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图书资料采集和订购工作,资料室现在仍保存着很多印有各个时期印章的图书资料,还有几十种期刊都是从创刊号开始订购的,一直延续到今天,始终为艺术学院的发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馆藏特色及功能
3.1加强资料室建设,突出馆藏特色,为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服务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既然是特色专业资料室,那么所存图书期刊资料就不能像大文大理那些学科一样搞“大而全、多而广”,不能贪多求全,而是要利用有限的经费保障专业所必需的图书资料,做到“少而精、少而优”,以“精”为核心,突出“特色”,必须要与院系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围绕学科专业设置为中心购置、增添图书资料;同时还要保持专业必备资料不缺失,为科研和教学提供完善的、翔实的资料保证,这是该资料室的主要特点。
目前该资料室所拥有和保存的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发起组织编纂的大型音乐类丛书——《中国十部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可以说是“镇馆之宝”。因为从全国艺术院校的图书馆和资料室范围来看,拥有这套大型音乐类丛书的还为数不多。这部民族民间音乐集成丛书卷帙浩繁,共分十部约三百余卷;涵盖地域广泛,全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包括在内;权威性强,一批国家最高音乐学府的专家教授直接参与编写和指导;地方特色浓郁,一大批地方音乐工作者和民族民间艺人参与编写;时间久远,从1979开始筹划到1988年出版第一本书籍,直到2006年才全部完成该部丛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前后历时将近二十年。该部丛书共分为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等。笔者之所以用大量的篇幅详细介绍这部丛书,是因为该丛书对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教师的教学支持和科研成果取得、对音乐专业“音乐与舞蹈”、“戏曲表演艺术”等一级学科申报和成功获批发挥了很大作用。
3.2为研究生教学服务是院系资料室的一项主要工作
作为高等院校的“二级图书馆”——院系资料室,一方面要为本院系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为研究生教育服务。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在为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方面做了很多扎实而具体的工作。
目前音乐专业招收研究生有中国音乐史研究、西方音乐史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音乐编辑学研究、音乐人类学研究、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音乐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作曲技术理论研究、音乐表演理论与应用研究(含声乐、戏剧、器乐、键盘)等近十个方向,常年在校的全日制研究生三个年级共约120余人。近几年,音乐资料室在原有图书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音乐专业招收研究生专业方向购置了大量包含现当代音乐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图书资料和工具书,新增订几十种专业期刊和报纸。代表性的有《中国十部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300余卷);《中国音乐学研究文库》丛书(约30卷),荟萃了当代音乐学界最具代表性学术人物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外文工具书《新格罗夫音乐词典》(20卷本);传统古琴音乐丛书《琴曲集成》(10卷本);《中国音乐年鉴》(1987年~2009年)等等。专业核心期刊和各大音乐学院学报有《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音乐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等等。大量的专业书籍及学术期刊,为研究生在校学习研究专业知识、毕业论文写作及资料查询、毕业创作音乐会等,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理论支撑。同时,音乐资料室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术氛围较浓厚,有利于研究生学习交流,这些都为提高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楚保玲:加强高校特色院系资料室建设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楚保玲:加强高校特色院系资料室建设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3.3兼职承担科研统计任务是院系资料室工作的又一特色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除了做好日常的为教学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服务以外,还兼任着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科研成果的统计工作。这项工作从2002年开始,对音乐专业的每位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成果按类别(如著作、教材、核心论文、一般CN论文、项目、获奖等)和年度归纳整理,全部输入电脑,建立详细的教师科研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逐步完善。这项工作一直做到现在,积累了大量的科研信息资料,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这套电子化系统管理的科研档案数据资料,为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申报硕士学位点、申报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成功获批,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后勤保障作用。此外,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还对历届毕业研究生的论文及开题报告按年级和专业方向进行归类整理,放置专门独立的小区域分类保管,为方便读者查阅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该资料室还注意搜集保管本专业教师编纂出版的各个时期的专著及教材,丰富了资料室馆藏的种类。4网络环境下进一步加快高校特色资料室发展建设的初步探索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它们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的生产、加工、存贮、检索及传播使用等各个环节。以网络数字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环境为高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提供了更加广泛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为其工作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强烈地冲击着资料室传统的工作模式。因此,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要求,为现代化教学科研提供更完善和高效的信息服务,探索网络环境下院系资料室改革的新思路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改变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院系资料室“各自为政”的封闭状态和管理模式,减少因此而带来的大量文献资源的重复浪费,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为现代的主动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特别是教师和研究生)对信息的各种需求,充分发挥院系资料室在高校教学与科研中的积极作用。
4.1抓住机遇,促进资料室网络化建设
抓住高校大力发展校园网的契机,自觉将资料室自动化系统作为校园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参加校园网建设。2010年暑假期间,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在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购买设备,组织人力,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资料室馆藏的35,000余册中外文书籍、9,000余册中外文期刊的全部目录基本信息输入电脑,把具有专业特色的文献资源转化为数据库资源,并入学校图书馆数据库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有效地整合了院系资料室的资源,同时也使资料室图书自动化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4.2利用校园网资源提高特色资料室服务质量
利用学校和图书馆的现有资源和网络优势进一步扩充资料室的专业资源涵量,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河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已覆盖全校各个院系,河南大学图书馆建成了“现代化技术应用管理系统”局域网、光盘局域网,连通了校园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装载“中国学术期刊”、“维普科技期刊”、“万方硕博论文”、“数图电子图书”“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数据库。这些彻底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广大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快出科研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多渠道全方位地学习补充专业知识技能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在把院系资料室各具特色的文献资源转化为数据库资源后,也为资料室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从而进一步扩充专业资源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学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以及院系资料室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总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在为特色专业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发展服务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后勤保障作用,同时也加强了特色专业资料室的自身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惠滨.高等院校院系图书资料室专业和特色问题刍议[J].教书育人,2005(5).
[2]李婉华.网络环境下高校资料室建设与发展[J].世纪桥,2008(8).
[3]杨惠滨.高等院校院系图书资料室专业和特色问题刍议[J].教书育人,2005(5).
1987年春季开学,我正式回到阔别30年的母校――安徽师大艺术系任教。尽管这里还有当年教过我的老师,尽管这里的环境我无比熟悉,但是,作为一个非音乐本科出身的我来说,要在高师音乐专业传道授业,其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回顾自己多年来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的提升,自信心又油然而生,毫不犹豫地接过了第一门课“中学音乐教学法”。开始跟班听了原授课老师的几节课,后来就走上了大学的讲台。当时使用的是王克、杜光的《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由于我对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学比较熟悉,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因此对教材领会得比较深刻,讲起课来十分得心应手,就是带学生教育实习也是自己以往常做的工作,应该说开局是良好的。
但是任教一年后,系领导又安排我开第二门课―外国音乐史。由于这是以往系里没有开过的新课,所以给了我一个学期的准备时间。自己过去没有学过欧洲音乐史,但是由于在金寨师范期间,曾经收集阅读了大量中外音乐家的资料,出版了《大音乐家的小故事》一书,还曾发表过有关外国音乐家的两篇文章。因此,便以此为契机,先学习了高师外国音乐史教学大纲,然后去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分别聆听了周耀群老师和沈旋老师的课,得到许多启发和帮助。但由于这些音乐专业院校欧洲音乐史教时多,教材分量重,不能够“原汤原汁”地吸收,必须按照高师大纲的内容和课时重新编写教材。于是我便夜以继日地通览各种版本的外音史资料,然后提取其要点,自己动手编写教材。经过两三个月紧张的“爬格子”,一份12万多字的《外国音乐简史》终于脱稿,再经过编配音响资料等准备工作,便如期开课了。应该说,这段时间是我人生历程中工作最繁忙、最紧张的阶段,但也是收获最大,受益最多的时期。感受最深的是教师自己动手编写教材是最好的备课方式。通过广泛地搜集资料、阅读文献,然后再梳理、提取所需要的内容,用自己的思维表述方式编写成系统的教材。尽管这个过程比较长,但是一切都是通过自己大脑的深思熟虑来完成的,因此,不仅有一定的创造性,而且记忆深刻,为日后备课、授课提供了丰厚的心理积淀。
经过几个学期的奋力拼搏,我的教学终于被大家认可了,不仅被定为学科带头人,而且获得了硕士生导师的资格。于是我又开始承担了指导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工作。虽然给研究生开了音乐教育课程论、音乐教育哲学、音乐美学概论、音乐论文写作等多门课程,但是我始终认为给研究生上课不同于本科,必须突出“研究”两个字。我开出一些必读文献,让他们自行阅读,在上课时教师讲课和师生讨论结合起来。说实话,咱们音乐专业研究生和大文科研究生在文字工具掌握方面差距比较大,这势必影响到以后的论文写作,因此,必须加强写作锻炼。于是我决定组织两届在读研究生共同编写一部《简明音乐教学词典》,草拟了千余条词目,按照工具书的规范要求,分配给他们撰写,最后由我逐条审阅定稿,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最后终于修订完稿并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时,大家有说不出的欣慰和喜悦。当然,编写工具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除了指导他们写好毕业论文之外,我还不断鼓励他们写一点富有学术性的文章,将的成果列为考评成绩内容之一。今天,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生工作有了飞速的发展,不仅音乐教育硕士生授予点遍及各地,而且音乐教育博士点也从无到有,并在不断发展壮大。这里,企盼我们的音乐教育研究生培养工作,不仅要重视授予点和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更应该关注研究生教育本体质量的提升,能够培养出更多面向中国音乐教育实际,具有真才实学和一定研究能力的研究和教学人才,以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到高校工作后,我深知不仅要搞好教学,而且还必须进行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因为教学是知识技能传授性的,而科研则是学术创造性的,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构建起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的能力结构。特别是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必须以自己的科研成果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如果导师自己都没有一定质量的学术,那就不可能有效地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因此,到高校工作后,我开始对自己以往的写作成果进行了一些反思,感到过去虽发表了不少文章,但多是知识性或评述性的,比较浅薄,大多缺乏学术性。而高校的科研是对本学科的专业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要在广泛学习和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个人富有创造性的学术见解,因此,必须避开“人云亦云”和“平庸俗套”的樊篱,虽做不到“语不惊人誓不休”,但是每个选题、每篇论文都要有新意、有特色,力争有创见。这个目标的设置可以说是比较明智的“自我发现”,但是要转化为“自我实现”,却是相当困难的。我深知自己不是天才,但我坚信“勤能补拙”,必须继续发挥前半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实际成果来改变他人认为我“是中师来的”、“不是学音乐专业的”等既实事求是,又略含贬义的评价。于是我除了教学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搜集资料、思考问题和学术著述上,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系资料室的有利条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关注音乐学术前沿,以开阔的视野去捕捉一些有现实意义、有学术价值的选题。坚守“夜猫子”工作方式是必需的,今生做学问一大体会是:夜深人静是最容易产生灵感火花的时段,要不失时机地捕捉它、完善它。由于音乐教育隶属人文学科,它与教育学、心理学、音乐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研究音乐教育的时候,就必须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不能够狭隘地仅关注音乐教育本体,必须将研究的论域扩展到相关的交叉学科。因此,我在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评论等领域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经过十余春秋的奋斗,终于迎来了硕果累累。至退休前,除了承担并完成了一项国家级、两项省级科研课题外,还在《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教育》等刊物上六十余篇,出版了两部专著,先后获各级科研成果奖励五项。结合教学方面的《音乐教育学概论》被列为校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后通过验收并评估为优秀课程等成果,1989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1993年又破格晋升为教授,先后获得省政府特殊贡献津贴和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当然,这点成就并不值得炫耀,但却使自己感到活得充实,不仅没有虚度年华,而且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每当回忆起我个人的经历时,就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许多老师经常反映的音乐课不被重视,音乐教师在学校和社会地位低的问题。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实,关键在我们音乐教师本身要有过硬的本领和优秀的工作。试想如果我们出色地教好每一节音乐课,如果我们将课外活动组织得红红火火,如果我们能够拿出一些创造性的教研成果,那一定会使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当然,要为音乐教师(特别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首先在咱们音乐界就必须尊重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因为他们不仅队伍庞大,而且是提高全民族音乐文化素质的中坚力量。他们当中不乏音乐教育的行家里手,业绩斐然者大有人在(如入选到名师大讲堂的佼佼者),理应尊称为“音乐教育家”。但是传统的音乐教育家的桂冠往往是那些有成就的大学专业教师的专利,在中国音乐家协会里面,中小学音乐教师几乎没有自己的席位。对此,我曾撰文《“音乐教育家”辨析》,为中小学音乐老师鸣不平,该文虽公开发表,但是收效甚微。因此,我们更大的期待是寄厚望于广大音乐教师的自强不息,激活自己的职业自豪感,依靠自身的拼搏与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以赢得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尊重和信赖。
(待续)
廖家骅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三十多年前,王达麟的名字震烁于海上画坛。1983年他从交通大学文学艺术系西画班出来后,扛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上海美术馆新馆落成后的第一个大型展览。那幅《红台布上的静物》在一片喧哗中,冷静地坚持艺术的纯粹与初心,还稍稍流露出一点拒绝潮流的偏执,反而让每一个走过这幅作品的观众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多看一眼。就是这一眼,整个上海美术界记住了这个陌生的名字。
1987年,上海有一个中青年画家代表团赴香港举办画展,组织者在上海画家中选了14位画家的作品,7位国画家,7位西画家,他们中有陈家泠、韩天衡、杨正新、张桂铭、李山、洪基杰、夏葆元、张健君,王达麟是这批精心挑选出来的画家中,唯一一位在登记表“职业”一栏中填写“工人”两字的画家,而且也是出访香港亲临现场的6位画家之一。开幕当天,王达麟的作品《红台布上的静物》就被人买走了。几天后,他带去的四幅作品都花落香江。
香港回来,王达麟又策划并参加了上海展览中心的《五人画展》,呼应了知识界、文艺界的思想解放运动,在美术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这位很是被人看好的油画家突然“失踪”,让人未免恍惚。其实他没像那一拨画家那样出国深造,而是选择去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作为引进人才在深圳美术馆担任陈列部主任、艺术形象设计主持及策展人。
1989年冬天,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深圳再次处在世界关注的焦点。王达麟在深圳博物馆举办了第一个个人作品展《王达麟油画展》,他将近些年来创作的一批共50件油画搬到深圳,题材基本体现了他的专攻方向与擅长,还有少量的抽象画。这个时候,中国确实需要冷却一阵,但又要从冷却中思考,或者通过更广泛的话题来获取思想资源。王达麟的作品色彩非常大胆,对比也很强烈,笔触所到之处,洋溢着热情与追问,苹果、瓶子、鲜花、窗帘、桌子、青花大罐……从构图到色彩再到细部处理都极具现代感,每个对象仿佛处于矛盾纠结、低回沉吟、跃跃欲试、激情酝酿的状态,与当时人们的心理活动几乎同步。
金太是他的“贵人”
《王达麟油画展》开幕前一小时,已有一个闻讯赶来的观众买走了一幅画。王达麟来不及消化这份惊喜,又看到一位仪态万方的女士款款朝他走来,她就是被向香港艺术界尊为“金太”的董建平女士,艺倡画廊的主持人。
在这之前王达麟已经与金太结识,这次听说他办画展,金太就从香港赶来祝贺。她用犀利而精准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展厅,并与王达麟匆匆地交谈几句之后,就果断地对他说:艺倡画廊可以给你在香港再办一个画展,不知你是否愿意?
有什么不愿意的?王达麟听了这句话差点跳起来。
金太思维敏捷,雷厉风行,等深圳的画展一结束,这批展品全部移至香港艺倡画廊。在香港的画展开幕之前,金太又把王达麟叫到跟前,递给他一份协议。金太决定王达麟的作品,为期两年。王达麟望着金太,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匆匆浏览一过,当场拔笔签名。这次画展果然不出金太的判断,获得了超过预期的效果,展览期间就出售了二十几幅展品。
后来王达麟又知道,艺倡画廊创建于亚洲四小龙快速崛起的1981年,又很快聚集起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由她的画家遍及世界各地,在华人艺术家中有赵无极、群、丁雄泉、朱铭、赵春翔等,后来又有张桂铭、陈家泠、陈钧德、李山等上海画家。
不久,王达麟经由深圳市长亲自批示,作为特殊人才被破格引进,在深圳美术馆担任陈列部主任、艺术形象设计主持及策展人。一到新岗位,他就给深圳美术馆设计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外立面,广受业内外人士的好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几乎就是深圳的文化地标。让他欣慰的是金太主持画廊的职业精神,以及通过对画家作品的精准判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天赋,让王达麟深深折服。他觉得金太之于他的事业,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贵人”。
王达麟说:“金太生活在香港这块土地上,中西方文化在此交融、碰撞、互相欣赏,这里得风气之先,香港人视域开阔,艺术圈的人士尤其如此,金太就是这个领域里的佼佼者。她身上有一种文明优雅的气质。比如包容,她从不轻易臧否一个人,对竞争对手也多从积极方面来揣测,对合作者总是以鼓励、肯定、协商、引导为主。再比如从容,她拒绝市场炒作,厌恶泡沫,故而从不滥用定价权,对画家作品的定价都经过反复斟酌,然后给出与香港市场相对应的合理价位,更深入的功课是在她对市场的培育,与收藏家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她总是说:画价要‘一块一块地涨’,收藏家、画家、艺术市场都要统盘考虑,照顾到彼此的利益。一夜暴富的传奇在香港很多,但更多的是转瞬之间倾家荡产、灰飞烟灭的实例。”
金太让王达麟感到踏实和温暖,这是制度、环境、秩序、职业道德、人个修养等因素让他收获的真实感觉,并让他在远离故土时不再孤独和飘零。
1993年,金太为王达麟举办了第二个展览《温馨诗情――王达麟》,画家欣然呈现最近数年对艺术本体的思考,而且市场反应也相当积极,虽然画价定得有些偏高,不少买家却容不得自己的犹豫,果断下单。金太却在一片喝彩声中悄悄提醒他:“我有些忧虑,你是不是走得太快了点?”
还有一次,王达麟发现自己的画价与他所尊敬的几位老前辈相差无几,未免有些惶恐,他对金太嗫嚅:“我的画……能不能卖得便宜点?”金太用上海话大声拒绝:“瞎三话四!你不要干涉我,我会控制成本的。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博物馆、美术馆,我知道国内外艺术市场的现状和走势,我心里有数。”
金太说:“只要你觉得自己地真诚地表达,加上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就会打动买家的心,他觉得值得收藏。这不单单是一件画,而是一位知心朋友。你要努力做到这一点,永远也不要愧对买家!”
王达麟向我由衷感叹:“现在我真正体会到赚钱不是金太的唯一目的,更不是终极目标,她是在营造香港的文化环境。金太教我如何遵守现代社会的规矩,如何做一个可以行走在全世界的文明人。”
必须坦承“我没有把握”
世纪之交,在世纪末情绪的笼罩下,中国艺术界也处于一种焦灼不安的情态。尤其是当代艺术,像一群疯狂的野马,奔腾在世界各个角落,雨点般的马蹄搅起遮天蔽日的尘土,各种主张,各种样式,各种举止,各种传说,令人头昏眼花,牛马莫辨。他们一次次在拍卖会惊天动地的槌声中书写传奇,一次次在出其不意的出镜时令大众出现间歇性休克,一次次在与主流话语的博弈中收获预料之中的浮名,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在形成一个掷地有声的诘问:中国艺术,你的出路在哪里?
在这样的气氛中,王达麟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第十一届硕士研究生班。到了北京之后,他发现在所有的学员中他的年龄最大,而更令他“亚力山大”的是这帮学弟个个身手不凡,要么出自艺苑名门,要么在学校里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在王达麟眼前,只有山重水复,烟霞满天。
画人体,王达麟如饥似渴地画着。为了“两年内解决素描问题”,他甚至自掏腰包请模特儿加班加点,给自己开小灶。这些模特儿后来都成了他的朋友,在他面前轻松地摆出最优美的姿态,使他能够准确地把握人体中最微妙的动作与表情。就这样,一年后王达麟的人体素描能力大大提升,并且能够融合自己的阅历与经验,画出比描摹对象丰富十倍、二十倍的内涵来。
比如他在这一时期撰写的《我对素描艺术的思考》一文中就表达了如下见解:“当代艺术中,素描完全可以自由地创作和变化,这是一种艺术形态在特定时应产生的进化。”“在我看来,素描永远是绘画艺术的一个本体,一个永远的主题。”“艺术的力量在于一种不可知的暗示,素描就是如此。”
这就与过往许多人认为素描是基础,是必修课,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必由之路的陈旧观点很是不同,他的观点予人登高远望、奔腾入海的感觉。而且他的种种认识或者说创造性的观点,为后来的素描创作注入了一种自由精神,获得了艺术本体论的理论支撑。
也在同时,王达麟开始在整开的牛皮纸上用丙烯颜料尝试画出不一样的人体素描来。“这是我的第一次试验,如此大的纸本上怎样去表现立于我面前的人体对象?在试验之初,我必须坦承‘我没有把握’。然而我的敏感和审美直觉告诉我,由此产生的画面它会很美。”
结果给出了意外的惊喜。他拿到香港给金太看,这位目光犀利、沉着镇定的艺术经纪人差点惊呼,后来她在文章里是这样说的:“……在全牛皮纸上几乎等大的人体素描,造型精确,‘骨法用笔’,力透纸背,充满了阳刚之美,每张都是力与美的赞歌,实属见所未见,给人巨大的震撼。
我个人觉得他在人体素描的成就更在他的油画作品之上。”
现在,经过十三年的创作,王达麟已经积累了近千幅素描和油画人体原创作品。除了女人体还有别人画得很少的男人体。他认为男人体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有种陌生感,更在于“这两者是不可缺一的,只有画过男人体,对人体画的创作才算完美。亚当与夏娃在一起才能成就伊甸园的美丽故事。画人体也是这个道理”。
在学院里,王达麟的另一份收获就是与靳尚谊先生建立了师生般的情谊。靳尚谊当时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并不承担教学任务,但他还是对这个勤奋的学生给予了热情指导。
还有一位油画界老前辈对王达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他就是孔柏基先生。王达麟早在80年代初就拜见了孔先生,对孔先生的人品艺品是由衷敬佩的。1979年孔柏基来到当时各方面条件还相当差的莫高窟,钻进尚未整理的洞窟中,在昏暗的光线中临摹了三百多张画。这次敦煌之行对孔柏基的艺术人生影响极大。到了1984年,王达麟也去敦煌写生,在莫高窟呆了半个月,克服了重重困难,画了四百多张。这次敦煌之行,对王达麟的影响同样深远,受益至今。
再回到央美的语境。毕业前,每个学员都要交一份毕业作品,而且“一定要有自己的符号,没有符号就不给分数”。经过一番苦苦思考,王达麟就拿出了一件具有个人鲜明标志意义的雕塑作品《方苹果》。
界碑的美,存在于告别的时刻
这件雕塑作品是一个偶然。他先在写生纸上画了一只苹果,然后将它从已经获得经典意义的静物素材中剥离出来,再将苹果与生俱来的轮廓线拉直。被人们司空见惯的饱满而甜蜜的苹果就以简单而墩实的四方体物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它被抽离了审美经验中的味觉和质感,还有轮廓线所强调的性别柔性,所以显现出一种超自然的冷峻意味,在获得超稳定结构的同时无情地重组了人们对苹果的永恒记忆。
纵观世界艺术史,许多伟大作品的产生都产生于偶然,犹如一枚果实,被一只鸟儿啄食后带到远方,夹在粪便中遗落在沃土,然后发芽,慢慢长成一棵大树,风霜雪雨,满枝芬芳。
王达麟的“方苹果”是从草稿到油画,最终以雕塑震动京华的。在这一过程中,他尝试过用多种材质来实现哲学层面的演变,经验中的甜蜜果肉被慢慢抽离,生物层面的异化使文化层面的内涵越来越充盈,外延不断扩展。诚如他所言:“总的来说,我与极少主义相对应的地方在于表面形式的简单和内在含量的广泛与复杂。”
王达麟似乎在潜意识中解开了苹果的密码,于是赋予它足够的锐度、硬度和荒诞性。王达麟在毕业论文里这样写道:“它肯定的造型,坚挺的线条,大面积的色块相互交融,所呈现的一种理性、力度和规则,犹如凝固的音乐,那般超然地平静,其当代性也洋溢其中。”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只突兀的方苹果中发掘出丰富的话题。就我的感受来说,方苹果的形态具备了丰富的启示性。比如,它变得不可把握,变得外强中干,它与人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它从源头怀疑人类与自然、与历史的关系……
王达麟还在后来将单只的方苹果装置化,消解了方苹果初始形态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世纪之交的这只《方苹果》不仅以油画、雕塑、综合材料及装置等姿态参加多个展览,还被画家冠以种种名目,比如“拥抱满含激情而又冷漠”、“过分熟悉而又陌生”等等,但观众在公共空间一眼就认出并深深记住了这个具有后工业时代符号的硬朗形状,在它面前映射自身的困惑与恍惚,并将这种世纪末情绪进行一番过滤、沉淀后,带入了21世纪。现在,《方苹果》仍置放在北京君悦大酒店的大堂,向所有注视者及行色匆匆的旅行者致以真诚问候。
在一片赞叹声中,只有一个人刻意回避这只“方苹果”――是的,就是王达麟。
他是这样向我解释的:我本质上是一位画家而非雕塑家,我致力于油画和素描创作,这是我的彼岸。方苹果只是一个偶然,我爱它但始终保持警惕,不愿意让这次偶然成为我艺术旅程的终结者。如果非要追究它的价值的话,顶多就是我个人艺术历程上的一块界碑。
界碑的美,存在于告别的时刻。
游子归来,重建与故乡的关系
地球转得太快,岁月恰如奔腾不息的河流,浪花飞溅之间,彼此的脸上又增添了几条皱纹。金太退居二线了,画廊业务全盘交给她的女儿姚金昌玲女士打理。新一代掌门人将重设棋局,开拓属于她的疆土,花开花落即为美丽的轮回,枕流漱石,坐看云起,就让金色的阳光刺穿我们的胸膛吧。
现在,游子王达麟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上海,黄浦江上的风依然温暖而湿润。吃过大饼油条,吃过葱油拌面,吃过小笼馒头,逛了城隍庙,在淮海路上喝过咖啡,欣赏过马路对面从未见过但又仿佛邻家小妹风韵犹存的女人,最后像个隐身人那样悄悄地走进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熟悉的街景似乎没有太大的挪移和切割,但眼前的一切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后来他才想明白:变化最大的是迎面走来的那些陌生人的眼神,写满了焦虑、盘算、恍惚,被抹去的可能是昔日上海人一贯从容淡定,还有智慧、自信和知足。
也许就因为这个原因吧,当别的画家都在追风逐雨地描绘城市建筑和街景的时候,都在试图从熟悉的景观中发掘一些富有世俗趣味的细节的时候,王达麟选择了避让。他觉得画好了这个城市的人物,就等于画好了这座城市。城市的一切历史与变故,其实都在人物的眼睛、嘴角、鼻梁上表现得非常充分了。
游子还乡,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母题,也是美术创作的灵感源泉。王达麟则在沉思:我将以怎样的作品重建与故乡的关系?他经常在窗前托着下巴沉思,以至暮色四合也浑然不觉。
有朋友感觉到了他的渴望与迷茫:也许为他举办一次画展,可以消解那份沉重的乡愁?
在外面飞翔了一圈,倦鸟归林的王达麟,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苹果是圆的”而不是有坚硬的锐角和棱边的。是可以咬一口就留下清晰齿痕的,有值得期待的味觉的,而不是让人一不小心就碰个头破血流的。
现在,王达麟为画展准备的展品徐徐展开在我们面前:《一对水果》《酒杯与一对红石榴》《苹果与香蕉》《萨克斯与黑色转椅》《中提琴与白色转椅》《木马与贝尔电话》《绿色中花的静物》《白色爱马》《草原上的中提琴与白色画架》《玩具小火车与水果》……王达麟的静物,不是浸泡在福尔马林中的标本,也不是积满灰尘的教具,画面中有自己的故事,有他者的表情,有城市的记忆,有虚拟的历史。也因为,人们在他重新架构的物象前驻足,久久思考,寻找自己与字迹漫漶的日记本。
他的马在喘息,他的人体在水融,他的怪兽像人一样行走着,他的机器人在思考,他的积木在爬升……我最为倾心的是小尺幅的人体,粗线条,没有浓黑重彩的张扬,有时还呈现黑白灰三色的低调,但一律的硬扎、肯定、毫不犹豫、随心所欲,性别特征夸张而令人信服,非如此不能功德圆满。画家似有神助地在油画布上惊雷滚过,仿佛短短几秒钟就从艺术本体上获得了纯粹的人在色彩与行为上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这就是艺术的真谛,就是艺术的力量,就是艺术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