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0 17:07: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滇派园林;云南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
当前,国家一方面已经逐渐不再成为圈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栅栏,另外一方面,国家同样也不再是独占地区的、民族的长期依存发展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围墙。这从当今国际局部地区的不断冲突中可以看出来。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必然导致国家、地区、区域资源在社会发展的开发、保护、利用过程中,也呈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这也不难从当今国际纷争、政治纷争、经济纷争中看出来。资源合理有效可持续的保护、利用、开发在国家、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当前乃至下个世纪,寻求区域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建立客观、合理、有效的发展产业模式,谋求经济的共同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滇派园林的现状
滇派园林是云南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一环,既体现云南的资源特色,也体现云南的社会生产力量。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高原低纬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兼具的边陲重地,在发展中国经济的过程中,兼顾云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从中国近、现代史中不难看出。发展滇派园林也就是居于云南特殊的地域资源提出的,它既是专业理念,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理念。滇派园林是应用云南资源分布的立体性特点,利用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山水映象和生态元素,参与人类环境修复,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园林、园艺活动,或劳动结果的展现——园林、园艺。园林活动成果,是满足人类发展的环境需求,而园艺劳动的结果,是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园林、园艺活动均是以满足人类自身要求,同时,又兼具发挥环境功能,如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除讲究各类生物对象的生存需要外,还提出了生物和谐共荣、多样性、持续性的发展理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源适度开发利用和提高持续、科学、发展意识的理念。滇派园林概念的提出,具有全球性、广泛性、群众性等特点,以及打破国家、地区范围,种族、政治、阶级划分的特点。
由于云南特殊的地域环境,云南在从事各类经济活动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经济社会的发展须立足于长效的资源开发,滇派园林理应成为当今云南发展的一面旗帜。
2发展滇派园林的对策及措施
2.1克服急燥冒进,将滇派园林经济纳入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实施。
滇派园林是利用云南的地域资源或造园技术实施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类云南园林园艺派别。前些时,云南曾经以发展绿色产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十八种生物资源”开发曾经创造过辉煌,至今也发生着重要作用,如此种种,可以看作是滇派园林的原产地经济(微观经济),但是,利用资源结合技术开发异地经济(宏观经济或地域经济)作为滇派园林外延式经济发展亟待开发。
2.2政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培植滇派园林产业。
政府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滇派园林发展关心、支持,加强地方立法,建立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和激励机制,地区资源保护、利用补偿机制,引导和培植滇派园林产业。
2.3政府下大决心,斥资引凤,强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
一方面,政府注重产业开发的同时,一方面要注重产业文化、理论体系的研究,引进和培养一批滇派园林的产、学、研队伍及学科带头人。
2.4应用推广先进的技术及产品,提高滇派园林对云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发展滇派园林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资源的合理利用、技术的有效结合、区域的和谐发展、产品的创新,形成云南经济发展的旗舰,拓展省内外、国内外市场,努力提高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2.5广开言路,聚思广议,发展滇派园林的外延,丰富滇派园林的内涵。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教育设置专业缺乏前瞻性,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设置专业时考虑市场需求不足,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被重复设置的“热门专业”,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而不少区域经济发展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又十分匮乏。以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按“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评价要素来看,学校专业设置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质量上,尚不能体现“高”;从结构上看,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对应的专业还不具规模,如动漫、文化创意;与市千亿产业对应的专业仅有汽车;从总体规模上看已经具备,但存在均衡性问题;从效益上看部分专业的规模效应还未体现,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也是省高职院校的共性问题。由“十二五”期间省高技能紧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可知,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与2008年相比,7年之内增加52.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5万人。2020年,高技能人才达到25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1%以上。由表1可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专业点数、在校生数较少,第一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由表2、表3可知,面向“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的纺织、食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专业、专业点数及在校生数偏少,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几乎还是空白。
2.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客观来说,高职院校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他们的科技开发能力不如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技术攻关能力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其专业业务工作的实践经验相比一般企业从业人员十分匮乏,课堂讲授与企业生产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使得教师开展的社会服务与企业的要求不对接,服务效果不够理想。服务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内容和形式有待拓宽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的内容还比较单一,还只停留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上,缺乏针对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的科技研究与开发。
二、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
1.明确办学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高职教育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制定培养目标,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承担起经济发展中技能型人才保障任务。学校坚持“五个三”的办学理念:“面向现代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三个面向),坚持“城市导向、区域导向、市场导向”(三个导向),瞄准“新兴产业、新兴行业、新兴职业”(三个方向),实施“高技能教育、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三种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造就“能工巧匠、岗位专家、行业大师”(三种层次人才),实现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与差异化发展。2014年,学校进一步确定了“服务经济结构调整,面向市场紧扣产业设专业;服务职业人才培养,依托行业深挖内涵建专业;服务国计民生工程,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兴专业”的总体思路。专业结构布局以土建、教育类专业为特色(行业、企业背景),以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为骨干(区域经济重点产业),以财经、文创、管理、服务、传媒类专业为重点(生产、生活类服务行业)。
2.以“订单培养”等形式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学校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用人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如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与长安福特公司合作,在校区内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双方联合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举办“长安福特订单班”。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科达集团”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开设“新型墙体材料制造生产副厂长”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将成为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订单式培养,该校机电学院焊接专业毕业生月薪超过6000元,打破了高职毕业生拿不到高薪水的成见;学前教育专业、初等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生均6个岗位,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汽车类、建工类、机械类等专业近年来就业满意度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精心打造职教集团,积极构建区域校企交流平台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紧密联系。截至目前,该校已成立和加入了五个职教集团,政、校、企合作全方位展开,与近300个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合作开发与设计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程、实训手册;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学;接纳学生实习、就业。企业因其成熟的文化、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企业管理、较强的就业岗位储备,成为学校校企合作的可靠战略伙伴。如,该校学前教育学院以学前教育职教集团为依托,通过各级专家评估并获批承担《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高考》组考资格。
4.发挥各二级学院特色专业比较优势,面向社会服务城市学校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和初等教育学院发挥“师范教育”优势,为省尤其是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现市小学、幼儿教育界的名师、骨干教师80%以上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其中不乏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学校汽车学院、机电学院及电信学院承担“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项目,基地主要承担汽车维修工、模具设计师、数控车工、维修电工等7个工种中高级职业技能实训及鉴定基地工作。职业网球学院、外事外语学院积极服务WTA顶级赛事。赛前,网球学院承接了此次活动600多名志愿者的培训,全院师生全程参与、成功策划并实施培训方案。电信学院智能楼宇专业师生共同走进“国家级城市住宅试点优秀小区”常青花园社区,对社区高标准道路、水电和现代化的电子监控管理系统进行调研,并帮助维修社区监控系统;参与社区信息采集工作,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信息查询网站系统,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义务为社区开办电脑培训班,为大家讲解计算机及网络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充分发挥技术专长为城市社区提供服务。
5.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增强教师服务行业、企业、社会能力,学校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每年外派120多名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邀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走进课堂,并为行业大师成立“服务大师工作站”,请他们定时到实习基地,手把手教学生学习技能。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促进了他们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拓展了社会服务领域。
6.学校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各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项目学校注重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科技开发,既服务了区域经济,也锻炼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企业服务能力、技术指导能力、项目研发能力。机电学院与交科港口机械工程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负责张家港保税码头汽车滚装物流系统规划分析项目。建工学院与新八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合作签订协议,为对方制定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施工方案,所编制的《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质量》QC成果获得省建设工程一等奖、全国建设工程二等奖。财经学院教师担任上海库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调研项目的项目经理。创艺学院教师参与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WTA赛事策划、组织管理和平台宣传工作。汽车学院教师参与市泽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骐铃系列车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区区域创新域创新7型车辆及部件的设计开发、售后技术文件(维修手册、零件图册、使用说明书)的编撰。机电学院教师参与焊接技术专业教师、科玛公司人员共同开发“焊接教学训练模拟器”软件。酒店学院教师为多家知名酒店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学校还承担了工作室项目。如,建筑工程学院的“造价工作室”承接工程造价项目。酒店管理的“中国服务大师工作站”为酒店行业提供营销咨询、开业策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经营分析、管理顾问、餐饮连锁推广等服务;为专业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考证、酒店兼职、实践教学等服务。学校一直支持各学院、各专业教师积极依托“产学研”项目服务地方,学校有7项“产学研”项目获市教育局立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追求生源扩张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历史,内涵发展、品牌构建、凸显特色、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现实趋势下,城市职业学院将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服务中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在服务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作者:李慧李萍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研究综述
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其宗旨和生命力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比较重视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为国内职教界的热点论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杨虹认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杜祥培认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他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存在价值之所在;二是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发展动力之所在;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标志之所在。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与内容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学者们对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功能定位。廖惠卿认为,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为:学校对接社会的纽带,教师水平提升的途径,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高维峰从高职院校与社会有效互动的角度,认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可分为实现基于资源互补的社会服务、扩展至校外教学的社会服务、推动人才养成的社会服务。(2)服务区域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张效民认为,普通高职院校的服务区域,或只为本地区服务,或最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兼顾全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区域则要广泛得多,大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还面向全国。(3)服务层次定位。以技术服务为例,在低层次技术、中间技术、高新技术三个层次技术中,普通高职院校通常以提供中间技术服务和较低层次的技术服务为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可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工作。(4)服务形式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张效民认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除了成为上述“三个中心”之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阐述得非常明确:“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学界据此进行了更广泛却也更具体的多元性阐释,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观点:(1)三元说。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服务,二是技术服务,三是科研服务。杨光宇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二是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三是满足周边院校、中西部院校的发展需求,以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交流、服务,达到资源共享。(2)四元说。吴一鸣、哈满林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促进地方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张琼、桑雷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责任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企业发展;二是服务社区建设;三是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四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仇雅莉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开展职业培训,为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开展技术服务,为行业和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四是对口支援与交流,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3)五元说。苏文锦认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责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技术传播;三是技术推广;四是技术培训;五是技术服务。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应该突出“五个重点”:一是专业服务,以调整学院专业结构,重组专业体系为重点;二是科技服务,以参与行业、企业的课题研发为重点;三是培训服务,以具有突出优势的岗位培训为重点;四是志愿服务,以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行业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五是文化服务,以参与所在社区、区域的文化建设活动为重点。
三、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刘志范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七种:一是明确服务理念;二是调整专业结构;三是丰富办学模式;四是拓展服务内容;五是理顺运行机制;六是参与高新技术攻关;七是提供送教下乡服务。王一群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一是高职院校要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共识;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区域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四是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五是服务区域经济,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社会共享。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刘锡奇、崔承刚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主要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模式、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模式、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联合研发模式。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范式主要有:一是基地式服务型,就是以基地共建为平台,着眼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与共建行业或企业的合作,实现服务社会之目的;二是项目式服务型,这是依据行业或企业的生产、研发之需要,学校发挥学科和专业人才的优势所开展的互助活动;三是教育集团式服务型,这是社会教育资源和高校教育资源高度整合并优化重组机制下的服务模式;四是活动式服务型,这是动态化、高灵活性的一种借助“活动”完成的服务方式。黄生文、张文波、张小平认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运作可采用:一是跨越式发展模式;二是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模式;三是企业办学或企业管理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特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五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模式。
四、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课程内容陈旧、科技含量低、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没有突出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叶华认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二是高职院校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三是高职院校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在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工作不够主动;三是联系不够紧密;四是服务不成系统。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几年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周世青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原因一是认识上的不到位,二是能力上的不适应,三是机制上的不完善。
五、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与途径研究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方美君认为,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主要有四条:一是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二是明确服务定位,突出服务特点,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三是加强内涵建设,培育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争取政府、企业支持,强化服务的规范性。祖天明认为,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办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二是构建科学的课程和培训体系,打造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环境;三是进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为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四是进一步完善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为社会服务的基地。顾丹霞从六个方面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行了阐释:一是主动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增强专业办学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二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零距离对接;三是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广大教师在科研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五是牢记社会责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六是构建辐射网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研究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贺修炎、欧阳培城总结和阐释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对口支援社会服务的“贵州模式”、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和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学生社会服务模式等。
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陈建新等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探讨了高职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四个适应”即办学方向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变化需求、专业设置适应区域发展需求、教学改革适应就业转型需求,“三个联动”即学院发展与区域发展联动、学院发展与城市建设联动、学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联动,“两个承接”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重任,实现“一个打造”即打造高水平示范院校促进地方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廖惠卿等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阐释了高职院校要走颇具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文中总结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社会的实践经验和办学思想,“主动更新观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为社会服务的保障能力”“建立服务机制,营造为社会服务的内部环境”“拓宽服务内容,构建为社会服务的开放模式”,科学构建了“一依托三适应”即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政府的开放办学模式,探索和实践了“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闯出了一条从订单培养到“教学工厂”颇有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
七、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展望
论文关键词: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高等教育;改革
一、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各方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让学生适应市场有效地就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高等学校应该面向就业市场,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用人单位青睐的人才,这已成为共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求贤若渴,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第一线和艰苦行业以及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找工作难,许多学生学非所用,人才资源浪费,高等学校和用人机构双方处于人才供需不平衡的胶着状态。出现这个问题既有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如旧的就业的思想观念、旧的用人观念等。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脱离市场和社会需要所致。
一是教育理念存在误区。众多高校办学定位过高、办学目标趋同。高职高专热心于“专升本”,升了本就要办成多科性大学,进一步争取评上硕士、博士授予单位,以办成国内(或省内)一流国外(或全国)有影响的多科性、综合性、研究型的巨型大学为发展战略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认为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则“低人一等”。
二是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不少学科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与人才供需机制相脱节,高校尚未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进退机制,出现结构性人才供给过剩,导致结构性就业困难。从表面上看,学校招生要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但实质上更要考虑原设专业的师资、设备等资源,要停办一个专业是很困难的。因此,高校不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例如,根据麦肯锡公司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有8个专业是2007~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即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等专业。这与我国所设置的普通本科专业布点数排在前10位的大部分专业是相同的,而同时这些专业大部分也是目前报考火热、招生数量多的专业。
三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陈旧。我国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仍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向苏联学习后形成的模式,按二级或三级学科制订教学计划,因此,课程体系单一,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材内容陈旧、过时,重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对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思想、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即高校的课程设置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四是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高校许多教师的教学仍然是“满堂灌”的上课方式,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考核方式也主要采用闭卷的一张试卷纸定成绩为主,许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用人机构对人才的需要。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只有3%的人能达到服务业起点职位要求的能力水平。
五是重理论,轻实践。尽管很多高校都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设备、师资、实践教学场所等条件限制,实践教学往往被弱化,致使大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不强。麦肯锡公司公布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中国拥有160万年轻的专业人士,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占全部大学生的33%。而德国只有20%,印度则只有4%。然而,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使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中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中国高级人才的供应悖论。
因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机理分析
1.社会需求和就业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高等教育在国家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是由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结构决定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与经济社会的人才市场形成互动,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应该与社会人才结构大体相当;另一方面,劳动市场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需求结构及数量的变化趋势,包括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的更新必须与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需求的变化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以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2.社会需求和就业是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来体现。在这四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根本的职能。高等学校通过培养专门人才,使受教育者就业,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同时,高等学校虽然可以通过科学研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社会咨询服务等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然而,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最终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上。应该说,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的根本职能。高等学校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来服务经济社会是有限的,通过人才培养来服务经济社会才是根本。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通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社会需求和就业是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
3.社会需求和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社会需求是客观决定的,而个人需求是主观决定的,社会需求和两个人需求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高等教育究竟应该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还是满足个人需求为主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但是,无论是满足社会需求还是满足个人需求都应该通过就业来实现。可以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好业。为此,高等学校就必须了解用人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学生就业状况及时调整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
综上所述,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相当长历史阶段的理性选择。只有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才能使高等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三、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做法
1.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找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已经成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这就需要把就业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由于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价值必须在经济建设中体现出来,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归根结底要靠毕业生就业、创业及就业质量来体现和扩大。因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高等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必须发生根本性转变。高校只有通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就业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才能增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每年本科毕业生读研的比例不到10%,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是以直接就业为目的。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只有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才能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完善我国因教育结构不合理而导致人才结构失衡的缺陷。
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高校提供学术型人才,同样也需要其提供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因此,各高校要依据自身的办学优势,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般地,教育部直属或有关部委所属大学的百余所学术型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应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地方本科院校是应用型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职业型高校是高职高专,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为主。尤其,一直以精英式教育为主的地方院校应切实转变传统学术型本科人才的质量观,可以将培养熟练掌握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一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一线生产和经营的技术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2.政府引导及政策支持,促进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注意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在制订相关本科教育政策时强调要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路,引导各高等学校明晰自身的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安于定位,各种类型的高校都可以办出特色,成为国内知名、有国际影响的高校。各高校都应该力争在各自的层次和类型中成为一流高校,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形成分层次、分类型的多样化格局。
另一方面,要深化高校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和组织机构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正在实现市场化,但教育体制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化。高校还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致使不少高校缺乏改革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科专业设置立足于自身的办学条件,而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使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矛盾突出。因此,应给予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主权,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动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使高等学校的办学逐步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
3.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适时地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既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出发也要考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适时地调整全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这也是学校服务定位的重要体现。自扩招以来,因为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比较好,传统专业的扩招比较明显,但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一些专业上,尤其是一些新兴专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高校依据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培育新专业的增长点,积极增设满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建立科学的专业进退机制,适时地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使新专业建设既适合需求又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使新专业建设起点高、条件好。
4.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虽大学生数量庞大,但其毕业生就业问题并不像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么突出,这其中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由于这些国家的高校能够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合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即以学科课程为主,这种模式对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作用非常显著,而对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不适应。因此,高等学校,尤其是教学型高校,在保持其学术传统的同时,应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综合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的开发和建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5.产学研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通过科研和社会服务密切学校及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学校与企业形成互利互惠的良性互动关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产学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确保人才的规格和质量,满足社会与企业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二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实现校企双赢;三是毕业与就业有机结合,将学生就业的愿望与用人机构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相结合,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毕业实践教学环节与用人机构就业的岗前培训相结合;四是订单式培养,即结合用人机构人才需求设置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用人机构的人才规格分流培养。
论文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为高校的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办出技术教育特色是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必然,文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领域和形成机制。
论文关键词:分类发展;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
当前,我国有高校2600多所,学生总规模2980多万人,每年毕业生600多万人,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各高校开始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在大众化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走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无疑是每一所高校的必然选择。
技术本科院校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兴起的一种高等院校类型,是以从事本科层次技术教育为主的院校。以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体,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此类院校往往具有比较显著的行业背景,隶属于地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加强传统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不仅是技术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高等院校特色发展问题,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是决定高等院校办学水平、优势、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要素。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在特色,在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征程。《规划纲要》对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为高等教育发展绘就了蓝图,为推动高校特色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为高校的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质量,2010年中央财政开始设立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办学特色鲜明、符合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高校。可见,办出特色是获取中央财政支持的一项重要条件。2011年上海启动了“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建设规划编制及项目申报工作,项目启动的目的在于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上海高校按照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出的“扶需、扶特、扶强”原则,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逐步建立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实现卓越发展。
由此可见,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要问题,国家教育战略及落实教育战略的各项政策导向均为各高校特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是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技术本科院校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产生的一种高校类型。此类院校往往由高职高专院校升格或几所院校合并而成。虽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许多办学成就,但由于办学时间短、底子薄等原因,技术本科院校在改革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办学理念不明确、特色学科专业少、高水平师资缺乏、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等制约学校特色发展的诸多问题,并受到来自普通高校的挑战,一些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开始凸显。
办出特色是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应对挑战、争得机遇的必由之路。技术本科院校只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才能在高校如林的激烈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才能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在特色发展过程中,技术本科院校要明确高校办学特色的几个特质:一是独特性,办学特色应是本校所特有的,是高校遵循教育规律的自主创造;二是优质性,特色是水平,是优势,其基本要素就是高质量的教育;三是稳定性,办学特色应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并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征,传统是特色之基;四是发展性,办学特色不仅是对过去优良传统的理性总结,更要反映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五是认可性,办学特色是在竞争中产生、保持并发展的,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并被公认的。
二、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为一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是技术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应然之举;作为一种战略,特色发展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在战略实施上,应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凝练办学理念: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引擎
办学特色强调整体性和目的性,以独特的办学理念为逻辑起点,用发展战略贯穿全局和始终。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特色发展的灵魂与精髓,是对办学目标和办学行为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是一所高校中相对稳定的因素之一,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引领着一所高校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这样的大学的行为和认识,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
一所享有良好社会声誉,并被社会公认的富有特色的高校,都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顾,教学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是其办学特色形成的依据。印度技术学院(IIT)仿照麻省理工学院而建,坚持“科技与人文并重,多样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理念,进而构建了个性化和终身化的技术教育体系,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内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理工类顶尖院校。上海电机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为谋求与其他本科院校的错位竞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将紧扣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求,大力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致力于为企业工作现场提供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的优秀人才,并将“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以此为起点,确定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建设一流的技术本科院校,全力推动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办出技术教育的特色和水平。但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已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技术本科院校还不多,确立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的独特的办学理念,还是今后一个时期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艰巨任务。
(二)强化学科特色: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核心
学科建设始终是高校的战略举措,是体现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基础,是高校办学特色中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离开特色学科专业,学校的特色发展战略就失去了根基。所以,高校要不遗余力地持续加强特色学科的优势,并努力将其做大做强,形成具有绝对排他性和不可撼动的优势。学科发展有特色,水平高,就可以带动学校其他方面工作的发展,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某些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以这些学科为突破口,率先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如,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年轻大学,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重点发展了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商业与心理学等新兴学科专业,目前凭借这些领域的卓越成就已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佼佼者。
高水平的学科支撑高质量的教育,建设特色学科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战略重点。无论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本科院校都应重视特色学科建设。那么,技术本科院校应建设什么样的特色学科?如何建设其特色学科?这是值得每所技术本科院校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其发展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对照《规划纲要》要求,技术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思路上,应当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历史积淀实施差异化战略。
首先,要明确学科研究方向,重点大学重在开展“顶天”的基础研究,技术本科院校则有责任承担起“立地”的、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性研究,要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实际,重点开展技术应用研究。同时,技术本科院校也要瞄准国家当前的重大发展战略,积极争取承担和进入国家或行业重大、重点项目,结合高技术的研究,不断创造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其次,要明确学科发展路径,技术本科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要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基本路径,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采取与企业共建、共设发展研究院等产学研联合体的方式,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进步,发展高新技术,实现技术知识的转化。技术本科院校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形成学科力量的集聚,构筑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创新平台。再次,借鉴国内外许多一流大学都以某一种或几种学科群为优势和龙头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共同发展的经验,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技术本科院校更要确定学科发展重点,要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出发,结合区域、行业、学科发展情况,重点支持优势明显的学科,实施人财物的政策倾斜,促进其在区域内、国内获得自身地位,并逐步形成以特色学科为核心的学科群,带动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
(三)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是其立身之本。能否培养出特色人才是高校特色发展战略价值的最重要体现,也是一所高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上,国家强调办学特色,其根本目的也是希望以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去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所以,判断一所高校办学有没有特色主要看其所培养的人才与其他高校相比是否具有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并最终体现在毕业生以及毕业生日积月累的社会声誉上。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一流大学重在培养精英化的学术型人才不同,技术本科院校更多应是培养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应是未来的行业技术领军人才,行业建设者和振兴者,其特点是理论基础扎实,并能将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灵活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实践,他们主要在工作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素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其基础知识宽于高职院校学生,其实践能力强于传统大学学生。
人才培养过程特色是特色人才形成的途径与保障。技术本科院校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要努力构建校企共建机制,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推动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项目攻关,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实验室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技术理论和技术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和渠道。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特色的主要尺度,质量是特色的归宿。所以,技术本科院校在追求特色发展的时候,必须牢牢把握“质量”这一标准。那么,如何检验其教育质量,其根本评价指标就是学生。首先,要检验我们的人才培养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其次,要看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度,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上;第三,要看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一所高校是否具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本科院校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过程中,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适应工作变化并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形成机制
技术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不仅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际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还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院校办学规律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因此,在考虑特色发展战略时,必须认真思考并探索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形成机制。
(一)改革创新是特色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不少高校自身成长的经验总结。当前,技术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新兴力量,在发展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观念不够解放,大学文化积淀不够深厚、办学条件有限、学科专业特色不鲜明,学生创新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学校社会影响力不够等问题。解决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发展中面临的这些有碍学校办学特色提升的问题,改革创新是根本推动力,必须解放思想,开放办学,深化改革,破解学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改革方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按照教育规律,推动学校在办学理念、学科与科研发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闯出一条新路,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产学研相结合是特色发展的基本路径
当前,技术本科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各界的全面合作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技术本科院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向行业企业,加强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满足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校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技术应用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办学活力,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办学资源。
技术本科院校应认真研究地方产业结构发展规划,结合自身优势,找准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行业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贡献,从而不断强化学校科研特色,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技术本科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融入行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联盟,在产学研合作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人才培养、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并根据本校实际,在立足主要服务面向的基础上,产学研合作应积极向相关领域拓展和延伸,扩大服务面向,构建多层次有梯度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特色发展的源泉
论文摘要: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使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需求日渐增长。在成人教育发展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应当找准定位,发挥本校专业优势,整合校外资源,协调服务好校内院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为本区域及外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当下,终身教育的理念在全社会渐渐形成,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成人学历继续教育需求趋于减弱,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使各种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日渐增长。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进入转型时期,非学历继续教育正在走向继续教育大舞台的中央。作为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非学历培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景象,各种培训铺天盖地竞相登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时期,社会上非学历培训已浸染了市场化的色彩。在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中,走在科技、文化与教育发展前列的高校应当占有自己的领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职能之一,其服务方式主要有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知识创新。具体实施渠道可以是教育服务和科技服务等。高校继续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渠道主要是教育服务。
一、分析条件,恰当定位,找准学校继续教育工作发展的着力点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其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的需求又是多样的,有技能培训、资格认证培训、知识拓展培训、娱乐健身培训、生活艺能培训等。不同的高校,由于所在地区特点不同,学校本身条件与特色不同,其继续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内容与方式也多有不同。学校应根据地区特点、社会需求、本校条件来定位,选取适合的继续教育工作方向,确定自己的工作思路,形成本校特有的继续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如南京晓庄学院是以教师教育见长的高校,面对近年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加快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务之急的形势,高校最有条件做的就是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专业提升提供培训服务。因此,我们确定把做好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培训作为继续教育转型时期开拓工作的着力点。明确“学历教育要着眼本省农村,教师培训要服务南京兼顾省外”的发展思路,树立“优质服务,打造品牌”的办学信念,在保持成人学历教育规模(2010年在籍生近9000人)的同时,着力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
二、关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创新和特色为本地做好继续教育服务
为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校肩负的社会责任。地方高校尤其应当为学校所在区域的发展做好服务,以其在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满足当地的社会发展需要。
如南京晓庄学院继续教育十分重视为南京的教师队伍建设服务,组织精干力量,积极承担本省、本市各类教师、校长培训任务,不断创新,认真完成各个培训项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精心安排培训课程,遴选理论水平高、对基础教育现状熟悉的高校专家,聘请中小学教学一线的名优教师走上培训讲台,采用集中讲课、案例研究、交流互动等形式进行教学。在理论课程之外,我们强化实践指导,安排学员到中小学名校,由名师指导,跟班听课、研课并上实践课,情境模拟、现场剖析,再辅以研讨沙龙、集体交流、远程学习等方式进行培训教学,努力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设计“教学做合一”的教师培训,让学员“在做上学”,形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师培训特色。
在培训中,我们追求两个“为先”,即培训服务为先和培训效果为先,主动服务学员,创新培训方法,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办班水平,受到一线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欢迎。
三、扩大服务半径,开发经济社会发展薄弱地区培训项目,为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而献力
在做好本地继续教育服务的同时,高校也应努力扩大服务半径,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到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开辟项目,到继续教育的空白区域去发展事业。这既可为缩小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而出力,也可避开本地激烈的市场竞争,另辟蹊径,创新发展。而且既能为社会进步作更多贡献,又能提升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如学校继续教育实行了“种好‘责任田’,扩张‘自留地’,开发中西部,联合发达省”的工作策略。其中“责任田”就是本省、本市教育行政部门交给的本地教师、校长培训任务;“自留地”就是高校自主开发的培训项目;我们在完成好本省、本市师训、干训任务的前提下,努力自主开发新的教师培训项目,借助拥有的教育资源,向新疆、内蒙古等中西部教育薄弱地区进军,为那里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服务。同时,与北京、上海、浙江等教育发达省市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办班,互动互助,互利互惠。
到目前,我们自主开发的外地培训已涉及八个省市自治区,融入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富有特色的培训模式得到外地同行的认可。这些项目的实施明显地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锻炼了学校的继续教育工作队伍,促进了地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而其过程中生成的许多新教育资源又反哺于高校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 转贴于
四、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用好区域优势,增强继续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需要多种教育资源的支撑。教育资源既包括学校本身的师资、设施、场地等,也包括高校所在地区的各种可用于教育服务的社会资源。不同的高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各有特点。高校应善于将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用好用足,并视需要对它们进行恰当的改造与整合,让它们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效用。
南京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文化场馆等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可分为下列三种:人力资源、环境资源、信息资源。
人力资源的组成主要是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教研人员和一线中小学名师、名校长以及企业优秀管理者等方面人才。他们合成了一个理论功底深厚的、具有不同学术风格和研究专长的、有丰富的管理和教学经验的团队,形成我们的继续教育培训师资库。我们根据不同的培训教学需要请他们讲学。
环境资源的组成主要是各具特色的中小学、幼儿园、区县教师进修学校以及陶行知纪念馆等一些场馆组成。它们作为学校的教师培训、校长培训实践基地,为参训者实践考察、跟岗研修等活动提供教学现场。我们借助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力量,与之合作联手承办外地教师培训。在合作培训中,学校发挥理论研究成果丰富的优势,区进修学校发挥实践指导性强的优势,在和谐的整合之下,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目前已有四十多所优秀学校、幼儿园和四个场馆被作为学校教师培训实践基地。
信息资源是指在培训办班期间,在本市举行的大型教研活动、教育研讨会、教学展示会等活动。我们适时组织学员参加这些活动,使学员从中获取多种有用信息。
五、做好校内协调服务,充分发挥各院系在继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利用本校资源开展继续教育,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要依靠力量是校内的各个专业院系。在实施继续教育过程中,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应当主动为校内院系服务,为他们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让他们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通常情况下,高校的专业院系的教师长于本专业的研究与教学,但对校外社会上继续教育市场往往不甚了解,在培训项目的开发与承揽、培训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方面缺少经验。这需要继续教育学院主动服务,根据他们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帮助,牵线搭桥,协助开发,将院系的专业优势与市场的培训需求恰当对接,为他们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继续教育学院还应协助院系做好组织、协调、管理工作,让院系能集中精力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搞好继续教育的教学与研究。
除了帮助师范院系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继续教育学院也努力为非师范院系开展继续教育提供帮助和支持。学校与学校驻区合作成立了建邺社区发展学院,为建邺区的社区干部开展素质提升培训,与建邺区社区干部共同进行社区工作课题研究。同时,协助经济管理学院安排社工专业、文秘专业的学生到街道、社区当社工,为大学生调研社会,服务社区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素养,增强才干。继续教育学院还协助安排学校社会学专任教师去街道挂职,让其接触社区工作实际,指导社区工作研究,促进其专业教学及科研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这些工作的开展,使高校在为地方发展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地方为高校提供的大学生实践教学资源,出现了高校与地方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艳辉,高校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lO,(2):1—3.
[2]张怡,叶启明,论广州地区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创新[J],现代企业文化,2009,(20):182—183.
中国的人类学同行一直都想知道:我们与西方人类学有什么差距?
从中国的边关文化到英国的约克古镇,从春风不度玉门关到英国春天的广阔牧场,从国人对西方化、汉化的态度,到对英式牧场围栏的看法,我们采用更多的是价值判断还是道德判断呢?此次我们的英国之行,希望能给你一些新的感受和的答案。
短短几天的英国之旅已经结束了,留下来的是除了一些难忘的精美照片,还有我对中国人类学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思考。
关照过去还是现在
——英国与中国的人类学存在多大差距
中国的人类学同行一直都想知道:我们与西方人类学有什么差距?此次英国之行给了我部分的答案。
最近,我在整理2009年在中国昆明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的有关论文时发现,很多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者所调查和研究的依然是西方古典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内容,他们更多地关注的是乡土的村落社会、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礼仪等,对中国经济社会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如食品安全、经济社会转型、产业转移、城市化进程、市场化程度、产权明晰问题等众多方面都关注较少。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7届世界大会将于2013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大会筹委会主席曼彻斯特大学人类学教授约翰·格勒希尔(John Gledhill)在向全世界人类学者发出邀请时讲到:“尽管曼彻斯特是与工业革命紧密相连的城市,但是,如今曼彻斯特已经开始再次思考自己作为后工业化的城市。当代人类学需要再次定位自己的学科内容,以适应快速变迁的世界,我们的会议主题为:‘培养人文精神,面对现实世界(Evolving Humanity, Emerging Worlds)’”。
在访问英伦期间,我们感受到了英国人类学家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2011年4月5日,我们到萨塞克斯大学全球化研究学院,拜访了英国及英联邦社会人类学家联合会主席James Fairhead教授。James Fairhead主席谈到,目前,英国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两个主要特点是:对现代科技革新的研究较多、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变化关注较多。2011年4月6日,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博士Daniel Reborts对我们谈到:一些人类学家不愿意跟政府合作研究现实社会经济问题,力图保持学术的独立性。其实,这种做法不可取,人类学家应该正视和研究现实社会经济问题。
在工业化时代,经典的人类学民族学以探讨和还原过去的传统经济社会为主要任务,但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人类学民族学应该如何谋求生存和发展之道呢?从英国人类学同行身上,我们感觉到,他们与时俱进的步伐似乎比我们快一些和大一些。
约克古镇
——对西方化、汉化的感想
很多中国人在参观了浙江、江苏和安徽等一些地方的古镇之后,都爱高谈阔论,或说古镇风貌保留不好,或说古镇缺乏传统文化内涵。这是一种价值判断还是道德判断呢?
2011年4月6日,我们到英国著名的古镇——约克进行了考察。在约克古城区,依然保留有比较完整的古城墙、古桥、古教堂、古街道、老民居、老集贸市场等。与此同时,我们在约克古镇也看到了大量外来的美式快餐店——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以及意大利饭馆等,还有不少新式商店——婚纱摄影店、现代时装店、房屋中介门脸,而且有不少纪念品店销售的不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商品。在约克镇表面的古老下,我们也感到了其遭受不少的外来文化冲击。
由此,我们认识到:第一,保持一个古镇不受外界因素的入侵,是不可能的。在中国,做不到;在英国,也做不到。第二,英国虽然是西方国家,也会遭受其他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各国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别,也会相互影响。
在中国,我们经常担心:中国文化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做少数民族研究时,我们感觉到,很多学者担心少数民族文化将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甚至冲击。约克古镇告诉我们: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也会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不但会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汉族文化也同样不但会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还会受到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不同民族文化是相互影响的。一种没有吸纳其他文化能力的民族文化应该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英国牧场的围栏
——拆掉还是保留
最近一些年,我曾在内蒙古、青海和甘肃的一些牧区做过调研。当地干部和牧民普遍反映:还是以前的游牧好。他们分析道:1980年代之后,当地政府参考汉族农区分田到户的做法,在牧区也采用分牧场到各家各户的政策,于是,出现了一片一片带着围栏的牧场,不但不利于游牧,而且造成了草场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他们的结论是:应该把牧场的围栏统统拆掉,恢复原来的游牧方式。国内绝大多数研究草场和牧区的学者都赞同当地干部和牧民这种观点。这是一种客观分析还是主观臆断呢?
2011年4月,我们在英国从伦敦坐东线火车到爱丁堡,又从爱丁堡乘西线火车经曼彻斯特、伯明翰回到伦敦。来回的一路上,我们看到在铁路的两边满山遍野都是碧绿的牧场。英国根本不像一个经历了工业化的国家,好像还处于畜牧经济阶段。我们所见的每一片绿草肥美的牧场都带有(木制的、铁制的、土垒的)各式围栏。
如果把英国牧场的围栏都拆掉,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科斯因1937年发表《厂商的性质》一文和1960年发表《社会成本》一文,创立了产权理论(或称“科斯定理”),指出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不是由于市场缺陷而是由于环境资源产权的不明确所致。哈丁1968年关于“公地悲剧”的研究最能说明这一点。通俗来说,在英国,有了围栏,才能让每一家牧民更清楚自己的草场范围,更有利于牧民保护自己牧场的生态环境。同理可推,在中国,草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不是因牧场围栏造成的,而是别的原因(比如,牧民还不适应从游牧向固定牧场的转变、草场使用和管理不当、自家牲畜数量太多等)。
思考
从英国的约克古镇到广阔的牧场,从国人对西方化、汉化的态度到对牧场围栏的看法,我们采用更多的是价值判断还是道德判断呢?更多的是客观分析还是主观臆断呢?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服务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6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53-02
一、明确“一个定位”,调整优化学科设置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基本功能。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高校是社会的引擎,高校与现实联系日益紧密,对地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不同的高校要做好自己的科学定位: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应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地方高职院校要坚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明确“一个定位”,就是要明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普通本科高校的共性在于:大多位于中心大城市以外,由地方政府主管;学科建设的主要经费来源于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学生和教师主要来自本区域,学生毕业后大多在本区域就业,其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服务,与当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民办高校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技术的人才,提供职业智力支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普通本科高校“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前面的是实力不菲的重点大学,后面的是发展势头强劲的高职院校,即本文论述的民办高校,可以说是形势逼人。地方高校的长足发展,不仅立足地方支持,拓宽学科导向,在客观分析发展形势的同时,民办高校也要整合已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学科特色,提升综合实力。
地方民办高校学科建设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后危机时代,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民办高校和重点、公办高校一样,都要顺应时代潮流变化,及时调整优化学科设置,突出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实现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显著提高,探讨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主动成为区域内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成为原始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主要载体和平台,成为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学科建设重在调整优化学科设置。美国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教授认为,分析高等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要“从学科开始分析”。高校学科是按照学问的具体分类,以进行某门学问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及应用本学科服务社会的学术组织。建设学科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但不少民办高校忽视学科建设,存在着学科重置率较高、学科设置趋同化等问题,造成培养出来的人才趋同化,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标准多样化的需求,也造成了办学特色缺失、综合竞争力下降。有的高校没有具体分析自身的基础和条件,盲目赶热门、抢市场,使得原来赖以安身立命的传统学科和基础学科受到冷落,面临生存危机。学科建设的盲目性使得有些高校什么学科都有,却什么学科都办不好。民办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调整优化学科设置,集中人力、物力打造重点学科。民办高校在办学基础条件、学术队伍力量、科研技术设备、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管理水平等方面都不及普重点甚至普本大学,只有集中优势资源在某些点上有所突破,才能形成学科建设的亮点。要注意发扬自身优势,继承并改造传统学科,整合传统学科的师资、设备资源,寻找新的学科专业生长点。
二、抓住“两个关键”,不断提升学科水平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民办高校全面发展,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住人才建设和平台建设这“两个关键”。
人才建设,要做好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发达国家的高校在制定自己的人才战略上,采取培养与引进并举、精心培养和高效使用并重的政策,努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全球范围内围绕学科建设的人才争夺战正在展开,而且愈演愈烈。因此我国民办高校引进人才,要用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条件,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不在量大,而在于有针对性、前瞻性,即要引进学科建设急需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特色学科的形成,要有出色的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的学科队伍。优秀人才的汇集,必然使学校拥有无与伦比的师资队伍,必然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
培养人才是民办高校人才建设的重要任务。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民办高校要特别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在职培养等形式,培养本校学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人才,不仅仅要培养单个的人才,更要注意培养学科团队和学术梯队。普通民办高校要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不断优化这支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努力造就本校的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要做好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形成自身特色研究领域的中心人物,决定着学科的发展方向。每一个特色学科领域的形成,是以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成就为依托的,特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非常重要。学科带头人要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较宽的学术视野,善于把握学科前沿,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培养和选拔年轻学科带头人,要注意跟踪调查分析他们的成长轨迹,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一个学科的成长发展光靠学科带头人是不够的,打造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学术梯队,才能保持学科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能否发挥人才作用,关键在于是否合理使用人才。地方民办高校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对引进和培养的人才,在申请课题、分配制度、晋升奖励等方面,要改变已有的官本位倾向,引入竞争性的人才晋升选拔机制。同时,要有开放的眼光,在人才的使用上,不能局限于仅仅使用校内的人才,也要从社会上广泛挖掘学科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采用聘用、兼职等形式,向他们“借智借脑”,使这些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
做好平台建设,就是要打造学科建设的保障体系。学校要为特色学科建设提供必备的平台。高校教研、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科建设的软、硬环境建设,包括学科文化建设和学科基地建设。学科文化包括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风学风、科研态度、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学术风格等。学科文化建设,是通过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来创造有利于学科发展的文化环境。只有建立一个民主宽松的学术环境,才能有利于群体力量的发挥。也只有人尽其才,才能形成团队精神,才能为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学科基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学科基地建设的目标是在区域内形成学科组织研究与内容研究一体化的示范、辐射点。学科基地包括实验室、资料中心、研究所和试验场站等。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信息服务平台,缺乏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最新的科研信息和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和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就无从谈起。民办高校要集中有限资金,加大学科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及时更新实验仪器设备,设法建立公共学科基地平台,实现学科建设的资源共享。同时,民办高校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科的运行与管理机制,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三、注重搞好“三个结合”,努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民办高校要坚持开放办学,注意做好校企结合、校际结合、校地结合,以此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科建设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各类应用人才,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成为所在地区的智力源和人才库。加强产学研用的结合,是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依托人才、技术和实验条件等优势,与地方生产经营服务部门联合开展科研工作。地方民办高校要学习、借鉴国外高校融资经验和开放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可以直接转让给地方企业进入生产销售,为学校发展赢得资金。
搞好校企结合。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民办高校要积极与地方企业加强联系,建立校企联合机制,争取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事实上,不少地方民办高校与当地或其他地方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采取的“订单式”培养、合作办学,培养了一大批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较好地满足了企业对“能动手”本科生的需求。
搞好校际结合。校际结合能够有效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知名学校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在这一点上,高校要加强与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多种方式利用他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大校际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的范围和数量。要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要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高校融资方式,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校友捐赠制度,不断壮大学校发展基金。还要建立并发展校际信息网络,实现校际信息资源共享,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搞好校地结合。搞好校地合作,就是要建立起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机制,实现校地“双赢”。普通本科高校要充分发挥智力库的作用,通过“政府出课题,学校来承担”的方式,帮助政府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政府培训干部、大型会议、会展、考试、咨询服务等活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派中青年骨干到地方挂职,既锻炼了干部,又服务了地方。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区域内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为高校提供资金、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支持,政府可以选派干部到学校兼职、挂职,加强与高校的沟通交流,促进地方干部文化素质的提高,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决策水平。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是中心,学术队伍是根本,科学研究是关键,平台建设是基础,学科专业布局是标志,管理创新是动力,这些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地方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依托,两者只有实现良性互动,才能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红娟、易颖俐.浅析民办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环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6).
[2] 忻福良.民办高校面临的困惑及求解途径(期刊论文)[J].教育发展研究,2004,(05).
[3] 陈磊.民办高等教育研究[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高职院校的,学研结合是基于现伏要求的,不是凭窄想象的,产学研结合是我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产学研结合可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从而获得更加有力的支持,以维持高职院校长,人发展。高职院饺立足地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本来就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产学研结合能够让学校融人当地社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高职院校在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同时,也可以取得地方对学校的支持,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现在高校办学,特别是高职院校办学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短缺,草靠学校白筹资金发展恐怕是不能长久的。因此,必须争取政府财政拨款,争取企业投资赞助或者合作。高职院校做好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明显的贡献,再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就好办得多。
产学研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把学生顺利输入社会。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必须搞好产学研结合。前面我们提到,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究其原因很尺部分在于学生的理沦知识与市场需求小能很好的衔接。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为丰,虽然有·定数量的实验、实课时,但这些课时也主要是在校内完成的,学生缺少直接与{t会、市场接触的机会,很难获得将来就业所需要的验和能力。产学研结合面向市场、面向经济社会和社会进步,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以及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师资的根本措施。从原国家教委《关干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1:作的原则意见(教改1995J15号)的“十分之一双师犁’教师”,到2004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砰估方案》中提出的优秀标准规定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合格标准应达到50%。应当说,“双型”教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普遍要求。但目前“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大瓶颈。招聘和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吸纳十会上的专家、学者和企、家担任客庵教授等方式固然可行.但冶标不治本。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是解决达一难题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产学研基地,组织教师到基地学习、实践;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或产品研发,或者利用本专业的技术力量,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促进教师知识向能力转化,在产学研结合中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可见,产学研结合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是高职院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是增强毕业生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能力的要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
高职院校产学叭结合,走的就是校企合作的路。主要有以下儿种类型:
(一)校企合作,完善育人方式类。
立足于培养高技能应用犁人才的目标,利用校双方的优势,共同培养人才。
1、“教学交替”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一五”规划纲要》都提出“£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种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培养期间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每次时间不超过半年。这种模式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育人全过程,适用于理论技术要求比较高,实训时间要求长的专业。
2、“2+l”模式。这是一种双向参与、分段培养的教育模式,即在三年的高职教育过程中,两年在校内学习理论和实验基础技能,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适合于宽口径专业,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十分有效,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二)校企合作,解决学生就业类。
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企业重点消化吸收学校的毕业生,解决学生就业的合作方式。
1、“实训一一科研一一就业”一体化模式。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在学校原有专业内挑选自己所需要的专业学生,与校方共同培养。采取各种形式,通过优质课程与有效实训的整合,吸收学生参加企业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科技活动,重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能力。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学生在学习中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工作,毕业时,企业当然会优先考虑录用。
2、“订单式”培养模式。这也是国家教育部门极力提倡的校企合作方式,这种模式以企业用人协议(或者叫订单)为依据,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制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对口培养”。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培养的全过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还有一种更加精细的合作,就是合作办企业命名班,企业直接参与该班的招生、管理和教学,学生毕业后全部进入企业工作。
(三)校企合作,校企各取所需类。
“合作”本身就有“共赢”的涵义,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必然是以获得利益为目的的,学校也需要利用企业的条件。产学研全面合作模式就成了校企双方各取所需的最佳选择。
产学研合全面作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在教育教学中,全过程、全方位合作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确定教育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以互利互惠、优势互补为原则,共同利用教育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学校利用企业生产过程培养学生能力,利用企业厂房设备降低办学成本,利用企业消化毕业生;企业利用学校教育资源,进行员工培训,利用学校科研能力,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和课题研究,开发出合适项目可以尽快进入生产。这种模式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理想模式。
当然,要做到全面合作并非易事,合作中有许多需要解决的矛盾和困难。现在比较实际和比较通行的做法就是校企合作建设生产型实训基地,由提供实训车间和配套设施,企业配备设备、管理、技术和工人,学生在基地内进行生产型实毕业生优先被录用。
三、结语
应该看到,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高职院校为求生存发展丰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的,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却很少。多数合作中,企业仅仅是给学校提供部分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等。这种合作,并不能算真正意义的产学研结合。真正的产学研结合应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其目标应是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良性循环机制的、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最终能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的整体效益。当然,这也跟部分高职院校,特别是一些刚刚由中专升格而来的院校缺乏科研能力,不能给企业提供帮助等原因有关。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还需继续深入探索。
[1]傅建中,李建法,沈红卫.产学研结合——地方高校创建特色之路[J].中国大孪教等2007
[2]王秀清,马傻哲.强化产学研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3]邱永成.高职产学研结合教育的思考[J]机械_职业教育.2007(12)
[4]孙云早,孙秀英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摘要:河北省提出的“沿海经济隆起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概念,单纯沿海自身的隆起是“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对其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以沿海经济为龙头,以沿海地区为增长极,促进河北省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省。无论从河北省制定更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还是从实现工业化角度来看,河北省都需要打破内陆思维方式,积极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有了沿海经济隆起带,有利于推动河北省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河北省沿海城市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使其在京津冀都市圈中崛起。
关键词:隆起带;沿海经济;河北省
一、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含义
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河北省要建设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是河北省到2020年内需要团结奋斗的战略目标,在这一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河北省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构筑区域发展的新格局”。基于此,“沿海经济隆起带”是河北省实现“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举措,对于这一战略举措的解读,要从其字面的基本含义及战略目标所要求的综合含义的两方面进行统筹理解。
(一)字面的基本含义
“隆起带”的本义是指高于四周的、形态上为巨大突起的地带。显然,这是一个具有比较意义的概念,这一地带的隆起程度,受制于四周范围的多大和多高。结合修辞学与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沿海经济隆起带”有如下两种解释。
一为“沿海经济的隆起带”,以“沿海经济”来修饰“隆起带”。在这里,“沿海经济”(coastaleconomy)是指位于海岸带的经济活动,主要指依靠沿海才能发展起来的海洋经济(oceaneconomy)、或发展的更好的其他产业经济。海洋经济主要指海洋捕捞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等海洋产业,无沿海的地理位置就无这些产业的形成,而靠沿海才能发展的更好的产业经济就比较广泛,比如钢铁业,不靠沿海也能发展,但如果沿海,就能降低成本,从而发展的更好,如一些钢铁工业向海洋港口附近集中,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能依靠海运条件进口铁矿和煤炭资源,产品出口也比较方便,日本钢铁工业一直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沿海型布局,绝大部分的钢铁企业分布在面向太平洋的带状工业区内,形成近1000公里的沿海钢铁工业带。
二为“沿海的经济隆起带”,以“沿海”来修饰“经济隆起带”。在这里,“沿海”指的是沿海地区(areasofthecoast),是指有海岸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的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上靠近海岸线200公里左右的范围一般都是经济比较发达和活跃的“隆起带”,全球临港经济占世界经济GDP总量的60%以上,世界上35个国际化大城市,31个是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前10名又都集中在港口城市。在我国,沿海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由1990年的54%上升到2005年的65%以上,人均GDP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就河北省来讲,沿海地区包括唐山、秦皇岛和衡水三个地区,海岸带总面积达10364.2平方公里,其中陆域2372.2平方公里,在487公里海岸线上不但分布着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等港口,而且还有1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其中大部分为盐碱荒地,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可以建设沿海工业基地。因此,从经验和远景上看,河北省可以通过整合港群体系、高效利用盐碱荒地等措施,积极推进曹妃甸工业区、沧州渤海新区和秦皇岛临港经济区建设,发展沿海经济,形成一个隆起带,以此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从而带动全省的发展。
总体上看,第一种解释是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来理解“沿海经济隆起带”,第二种解释是从生产力布局的角度来理解“沿海经济隆起带”。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今后河北省要大力发展沿海经济,使其成为河北省更好更快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撑点,从生产力布局的角度看,就是使沿海地区成为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又一增长极。
(二)战略目标所要求的综合含义
今后十五年河北省的战略目标是把河北省建设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一宏伟战略目标是一个具有“革命性因素”的重大战略转向,是河北省在新起点上的更高追求,改变了河北省长期以来的内陆心态和在战略定位上“认识不清”和“目标不高”等的弊端,强调要用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源来积极推进河北省现代化的进程。有了“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一战略目标,其他战略措施、战略步骤等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沿海经济隆起带”作为支撑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战略措施,自然有战略目标对其的综合要求。从“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出发,“沿海经济隆起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发展港口、集聚产业、优化城镇布局、紧密联接经济腹地来实现沿海经济产业带和沿海地区的隆起。这些沿海地区或沿海经济,不但要实现自身的隆起,而且要带动腹地的更好更快发展,单纯自身的隆起是“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对其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以沿海经济为龙头,以沿海地区为增长极,促进河北省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省,如果沿海经济隆起带成为脱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飞地”或“发展岛”,那么从全局的角度看,这一区域发展战略措施就没有完成区域发展战略目标赋予其的职责。
另外,从日本等发达沿海经济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看,腹地经济是沿海经济的持续动力,要想真正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就必须切实实现腹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今后应遵循“隆起沿海、依托腹地、海陆联动”的发展思路,把沿海经济的优势与腹地经济在产业、资金、科技、人才和机制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做到海陆统筹,相互促进,实现沿海和腹地的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二、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必要性
(一)打破内陆思维方式,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需要有一更积极的思路作指导
自20世纪初德国首先编制区域规划之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也都陆续编制了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对优化本国空间结构、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一国或地区如果不客观对待自身禀赋条件和发展阶段、不善于挖掘自身的优势或者挖掘自身优势的方向不对,就必然形不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其制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就有可能不是最优的,也达不到决策层所要求的目标。
长期以来,作为东部区位的、与其他东部省份有较大差距的河北省,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常常有内陆思维方式,习惯于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将自身的定位放在中部地区,倾向于和中部比,在执行中更热衷于向中央争取一些中西部的政策待遇,以京津为中心、服务京津的做法在经济发展的战术层面是合理的,但在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却使河北的主动性有所降低。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为河北省编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从而使规划方案更加合理和规划实施更加主动。
(二)摆脱资源和市场的约束,河北省工业化需要有港口来支持其更好更快发展
从世界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进程来看,有了沿海经济带并不必然能够完成工业化,但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却是大多数国家完成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对河北省来讲,目前处于重化工业迅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需要大量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尽管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扩大国内市场来缓解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和市场的压力,但扩大资源供给和拓展市场的范围也是在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从长三角产业升级与转移途径的经验看,大进大出是支持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和升级的必要条件,只有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才能加速将河北省已有的重化工业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市场和资源进行有效融合,才能为河北省完成工业化和进一步开放开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才能为河北省稳定我国原材料工业大省的地位开辟新的空间。
三、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河北省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海洋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热点和全球竞争的新舞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GDP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沿海国家普遍抓紧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如美国出台《美国海洋行动计划》,加拿大制定了《加拿大海洋战略》,韩国了《韩国21世纪海洋》国家战略。
与海洋经济的这种高成长性和重要性相比,河北省海洋经济呈现出总量小、行业弱、城市产值低、增长速度缓的弱势特征。
1.从海洋经济的总量看,在我国11个沿海省份中,河北省的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和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仅比海南和广西高,在全国倒数第三,从经济发展实力看,海南与广西和河北省不具备可比性,因此,在具有可比性的省份中,河北省实际上是位居最末。2005年河北省的主要海洋产业总值为367亿元、增加值为164.3亿元,仅分别相当于邻省山东的15%,与广东的差距就更大。
2.从行业看,山东省的海洋渔业和海洋盐业的产值在全国位居首位,上海的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的产值在全国排第一;广东的海洋油气业和海水综合利用中高居全国首位;浙江省的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滨砂矿业的产值名列全国第一;江苏省的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值在全国位列第一。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出,河北省海洋产业的各行业在全国都不占优势,当务之急是在摸清这些行业家底的基础上,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下,制定科学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避免盲目的全面开花,而应根据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整合资源、找准突破口,实现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
3.从沿海城市的平均产值看,两个省辖市天津和上海已过千亿元,不具有可比性,河北为93.08亿元,在全国位居第9,比广西和海南高,其他省份的城市均超过150亿,山东为277亿元,辽宁155亿元。
4.从增长速度看,通过比较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发现,河北省的增长速度也比较慢,河北省秦皇岛从1990到2005年增长了1倍,但全国平均增长了5倍,隔海相望的辽宁营口更是增长了30倍,天津增长了10倍。
河北省通过发展沿海经济隆起带,促进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把海洋潜在的资源优势和港口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海洋小省向海洋大省、强省的转变。做大做强的海洋产业通过增量加速发展的方式,对河北省产业结构长期以来“调而不动”的被动局面将有较大的冲击,有利于河北省通过新的产业增长来优化产业结构。
(二)有利于河北省沿海城市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使其在京津冀都市圈中崛起
21世纪是城市的时代,城市在国家间、地区间竞争中扮演主角的机会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个城市就应有良好的城市形象,一个好的城市形象能够帮助城市争取到更有利的竞争优势,获取更丰富的资源,捕捉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且能够挖掘和吸引经济增长要素,大幅度提升城市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城市形象必然凝结着城市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并且能为城市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的价值回报,从而实现城市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有效地运用知识进行管理,无论是作为管理理论,还是作为管理模式,正日益受到高校的关注和重视。知识管理不仅是高校管理改革的新视角,也是高校管理模式探索的新领域。高校构建知识管理模式,要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确立知识管理的目标,创新知识管理的体制,创设知识管理的环境,探索知识管理的策略。
高校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不仅将知识确立为管理的资源及载体,而且将知识作为管理的对象,旨在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创新以及有效的运用,实现知识资源的积累与增值,并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价值,从而提高社会发展的知识贡献率。由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所决定,知识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已成为高校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因此,加强知识管理并构建知识管理模式,无疑是高校管理的重要职责以及管理模式创新的目标选择。
一、高校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
任何一种管理理念和模式,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革与创新。高校知识管理正是适应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以及发展环境、任务的变化而形成的新型管理模式。导致这一新型管理模式产生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经济的特征决定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2l世纪已被普遍地认为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不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社会发展的资源,乃至于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正如美国学者劳伦斯·普鲁萨克指出的那样:“惟一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就是知道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以更快的速度获取新知识。”知识不仅改变着人类财富增长以及经济发展的模式,而且促进并引导着社会发展形态的转变,显然,重视并加强知识的管理,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也是知识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这就决定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传递和创新的主要场所,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任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知识支持的重要职责,成为推动知识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这决定了高校将成为知识管理的主体,并要求高校自觉承担起知识管理的任务。因此,高校知识管理正是与知识经济时代以及知识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模式。
2.信息社会的发展决定了知识管理的紧迫性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内容日益丰富,信息获取及传播的途径不断增多,信息不仅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正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已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重要的管理问题,即信息社会内在地要求加强对信息的管理。基于信息与知识的内在关联性,从本质上说,信息的管理也就是知识的管理。面对信息超载与价值的多元化趋势,加强知识管理已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高校具有引领社会发展的文化功能,以信息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管理,正是高校文化引领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其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显然,高校知识管理已是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模式。
3.教育的人本服务决定了知识管理的现实性
依据教育的人本价值观,教育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所谓人的发展,从横向上看是指人群即发展主体的广泛性,从纵向上说是指人的发展的终身性。教育要有效地服务于广泛的人群以及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其现实途径就是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知识选择的空间以及丰富的知识资源,它要求突破课堂教学以及校本教育的局限,注重于知识的积聚与整合,即通过知识的管理建立起社会化的知识资源中心,并为不同的学习者所共享,这决定了高校知识管理的现实性,同时也说明高校知识管理是与人本化服务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模式。
以上分析说明,高校加强知识管理,是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标志着高校管理职能的拓展以及管理模式的转变。
二、高校知识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其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加以理解。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知识本身,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活动和知识人员等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哈佛大学教授汉森和罗利亚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以系统的方法发现、选择、组织、摘取信息,向需要知识的人传递有用的信息。美国德尔福集团执行副总裁卡尔·费拉保罗提出:“知识管理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这可以看作是对知识管理一般含义及共性特征的描述。
就高校的知识管理而言,是指在教育目标的引领下,管理者依据知识管理理论,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掌握和利用学校内部及外部知识,有效发挥学校师生员工的知识潜能,提高学校个体与整体的知识学习、知识积聚、知识创新的能力,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体制、机制与途径,增强知识服务的功能,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知识管理的基本过程或环节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取,即在对现有知识进行整理及保存的基础上,拓宽知识获取的途径,选择新的知识获取手段及方式。知识的整合,即将分散无序的知识进行归纳,形成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与体系。知识的共享,即建立社会化的知识平台,形成高度开放并具有公共性的服务机制。知识的应用,即加速知识的传播、扩散,并有效实现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创新,即把社会实践与科学探索的成果,转化成新的知识资源,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更新。
基于对高校知识管理内涵的理解,高校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知识管理的目的性,即通过知识的有效管理,提高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把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
第二是知识管理的组织性,即通过高校的组织体系以及相应的体制,从而使知识管理成为有序的过程。
第三是知识管理的人本性,即确立教职工是知识创造与管理的主体,并使知识成为教职工自我发展的资源。
第四是知识管理的开放性,即在对社会知识进行集成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服务,使知识为社会公众所分享。
第五是知识管理的文化性,即依据科学的价值观对知识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使其发挥文化引领的功能。
第六是知识管理的创新性,即通过相应的政策制定,形成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知识创造的潜能。
第七是知识管理的系统性,即不仅使知识管理体现于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同时使知识的整合、传播、创新等环节组合成完整的系统。
显然,高校的知识管理是由多种要素、多个环节组成的有机系统以及有序的体系,而不是机械地对知识进行处理的简单行为,正由于此,高校的知识管理才具有模式的意义。同时,高校作为知识资源的中心,知识创新的基地,其知识管理体现着自身的办学功能与社会职能,并由此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而不是知识管理的一般要求在高校中的机械运用,正由于此,高校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模式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这说明构建具有高校特点的知识管理模式,正是高校管理改革乃至学校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课题。
三、高校知识管理模式构建的对策思考
高校不仅是知识资源的中心,而且在知识的管理上具有自身的优势,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柱性功能。但同时必须看到,相对于社会发展以及高校服务社会的文化功能来说,高校的知识管理从总体上说仍然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或者说还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知识管理的战略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知识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尚不健全,知识管理的有效性还不足,集中表现为知识管理还没有真正构成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这说明,高校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还将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高校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标志着高校管理模式的转变,在本质上是一次创新性工程,为此,提出如下几点思考或建议。
第一,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主要内容是:高校的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由此强调了教学与学生的管理,并积累了有效的经验,但高校同时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知识支持。知识支持与人才支持虽然具有内在的相融性,但知识支持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由此使知识管理成为相对独立的领域,也使之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赋予知识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高校知识管理的职能。这不仅标志着高校管理职能的拓展,同时标志着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
第二,确立知识管理的目标。主要内容是:高校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要素,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由此决定高校的发展目标,不仅要以人才支持率来衡量,同时需要追求对社会发展的知识贡献率。知识贡献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这也是高校社会评价的重要指标。世界上许多著名高校之所以始终处于社会发展的中心,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其中,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无疑是主要原因,但对社会发展的知识贡献率较高同样是重要的原因。因此,知识管理不仅应当纳入高校发展的目标体系,而且应当形成以知识贡献率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管理目标。
第三,创新知识管理的体制。主要内容包括:形成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管理机构,制订知识管理的战略,整合知识管理的资源及职能,尤其要注重于知识管理政策的完善以及知识创新激励机制的选择。这不仅标志着高校内部组织结构以及职能分类的相应变化,同时将引导高校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功能整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知识管理模式构建的过程,同时也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过程。
第四,创设知识管理的环境。主要内容是:教职工是知识管理的主体,应当使所有教职工都充分认识知识管理的意义,形成知识管理的认同感,增强高校知识管理的社会责任感,确立知识管理的价值取向,实现教学、科研与知识管理的融合。提高知识管理的自觉性及管理的能力,同时基于知识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知识贡献率,扩大高校知识服务、文化引领的功能,由此确立起高校作为社会知识管理中心的地位,从而获取社会的支持。这不仅是高校知识管理环境的创设,同时标志着高校知识管理文化的形成。从本质上讲,高校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既是高校发展环境的优化,也是高校管理文化的创新。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信管;协调发展;学科建设
1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管专业概述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国管理学科中发展最早的学科之一。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对科学管理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依托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首先发展起来,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已经建立了一支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在国内,知识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风险管理等这些领域是当前学者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它们仍是未来几年的重点研究领域。信管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点专业之一,目前全国有五百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但它又是~个年轻的新专业,其教学内容与课程如何设置,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我校信管专业成立于2000年,目前已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近1000人,专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和研究过程。
2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管专业发展中的问题
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和信管专业的发展与国内其他高校一样存在着很多共同的问题和不足。
2.1学科建设不足和差距。
①学科方向:现有的四个研究方向,优势特色不明显,缺少优势特色学术方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
②学科队伍:学科梯队成员职称和学历偏低,硕士生导师人数少,成果水平不高,获奖层次低,没有国家级奖励。
③科学研究:整体科研水平偏低,缺少国家级课题,横向课题少,科研经费略显不足,发表高水平国家级论文或检索论文数量不多。
④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研究生招生不景气,招生生源和途径单一,梯队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次数少,与国内外学术机构联密切。
2.2专业建设不足和差距。
①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尚不充分,本专业教师职称与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本科学历年轻教师较多。在教师队伍方面专业师资队伍的职称等结构尚欠合理,低职称教师数量偏多。由于年轻教师多,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受到了影响。
②课程建设方面:受师资队伍高职称教师比例低的制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尚处于较低层次。
③教学和科研研究方面:由于年轻教师较多,忙于教学与学历提高,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教学、科研项目与成果缺乏。
3如何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方案研究
3.1学科建设方面要采用目标管理,任务分解到人,激励和考核并用,重在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创建良好的科研条件,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科对外影响。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的同时,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取得一批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中应用并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进一步重视学科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广泛吸引省内外优秀的专家学者专职或兼职从事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
①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建设。积极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选送有潜质和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到著名高校进修、培训;鼓励更多的教师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逐步形成适合学科发展,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优化的教学、科研学术群体。
②积极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队伍成员要跟踪学科前沿,积极申请国家级课题。
③紧密结合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需求,加强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④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和加强学科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⑤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为我校讲座教授,进行讲学,共同合作承担科研课题:派出人员去国内外著名学校进修提高。
⑥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完善学科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学科实践基地,为学科队伍成员和硕士研究生提供广泛的社会实践舞台,使教师更了解经济社会的需求,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3.2专业建设方面。
①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在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专业培养方案既要求具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也要有其灵活性,要根据发展需要和毕业生动态反馈调整完善培养方案,因此,新的培养模式应侧重考虑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训练,拓宽基础,扩大口径,同时还应有地域特色。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