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

时间:2022-07-14 12:10: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资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资源

第1篇

关键词:免费;共享;博物馆

Abstract:Citymuseumasaculturaloasishasalwaysbeenthefocusofacademicresearch.However,thestudydonefromtheperspectivesofurbanplanningandmanagementarestillweak.BasedontheresearchonGuangdong’sfreemuseumpolicy,especiallythevisitors’behavior,theplacestheyvisited,thetimespent,andtheirinteractionwiththemuseum,thepapertriestoprovideconstructiveproposalsforthesharingofurbanpublicculturalresources.

Keywords:free;sharing;museum

博物馆承载着纪录文化的社会功能,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已成社会共识,并且被国际博物馆协会明确地写进了章程。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已成为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一大趋势,在不少国家已成惯例。2008年3月,我国在一些省市部分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试点后,受到公众普遍欢迎,广东省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免费开放的“非日常化”和人数限定等制约,节假日观众量激增,平时却门庭冷落,而且虽“免费”开放但“从没进去”的人还和过去一样“在门外”。免费政策如何“普惠”所有人?公共文化设施怎么才能真正让公众共享?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为将来在全国大范围推行博物馆免费开放提供一些实证依据和建议。

一、“免费”后的普惠:

参与主体行为的“样态”解读

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公共资源对公众免费开放后,人们开始关注博物馆的参观主体——人,而非参观客体——馆体建设、馆藏品(物),这是对过去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忽略主体意识的重新定位。2400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从“以人为本”的尺度来考量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从免费开放博物馆中参观主体数量与质量的罗列分析,是对公众“共享”公共资源内涵的本质回归。

1.参观人群类别变化

免费政策始行前,广东省博物馆的客流承载力长期处于富余水平,参观量因为“票”的门槛受到限制。以2008年3月为例,每天参观人数最小值仅为18人,最大值亦不过750人,日人均流量为111人。免费开放后,人流量态呈跨越式扩张。3月30日博物馆观众近4000人,远高于3000人/天的限制标准,公众强劲的文化渴求因“免费”得以有效释放。“免费”举措的实行使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资源的闲置与浪费现象得到极大改观,也能充分体现博物馆的公益性、非盈利性及公众的参与性等基本原则。

同时,免费开放前后广东省博物馆的参观人次亦随节假日等外部因子作用而迥异。在日均人流量总体增加的同时,周末人流增加更明显。

①年龄结构。免费后,18~45岁年龄段的游客成为博物馆参观的主体力量,比例高达67.8%,约为次主体——18岁以下中小学生年龄段人数的4倍多。由于参观主体文化素养较高,大量的集体访谈资料显示这一人群对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高度赞许。

②收入水平。调查显示,免费后的广东省博物馆受到中下收入阶层的积极响应,5000元/月以下收入水平的被调查者已占总人数的88.3%,低层收入人士(800元/月以下)也有24.7%的比例,“普惠”政策效益初显。

③受惠范围。因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其吸引范围表现出以所在区为生源点的圈层式距离衰减,是典型的传染扩散形式[1]。诚然,广东省博物馆的受惠人群为广州市市民,且渗透于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片区。相当多的市民表示“自己屋企博物馆免费,我吾捧场边个捧”(自己家门的博物馆免费了,作为市民的一分子应有义务支持),彰显了他们的区域认同感与归宿感。

2.参与行为时空分析

①时间分布。参观者的访馆时间反映了博物馆内一天的人流节奏与规律[2]。根据广东省博物馆分别在工作日、节假日8小时开放时间参观人次的资料汇总,较之尚未免费开放的广州市南岳王墓博物馆,其人流量体现均衡态势。通过实地观测,节假日上午及下午参观的主体人群为家庭,且多是父母陪同孩子游览;中午则以三两成行的大中学生居多,而相当部分的被采访者将博物馆看作闹市氛围的休憩场所。工作日前来的主力军为成群结队的朋友以及晨练、午睡过后顺路参观的老年人。

②参观形式。国外相关研究表明,社会交往是博物馆游客潜在而重要的动机之一[3]。相当数量仍未实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的游览主体单元仍是旅游团与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成员可能仅仅处于服从导游或者上级领导的安排,参观愿望并不强烈。自免费大门开启后,广东省博物馆则呈现与其他收费博物馆截然迥异的繁荣景象。局外观测资料的威弗指数量度与抽样调查进行的数据分析有效证明,游客已把参观博物馆看作是增进与家庭或朋友交往的一种方式,调查结果显示,47.4%的游客选择与朋友同行,23.7%的游客与家人一道前来参观游览,其中绝大部分是父母带孩子观赏,藉此增长见识,寓教于游。较小群体的组织形式更能激发公众个体的游览意愿,他们在“免费”契机引导下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欲望。

③交通方式。“免费”后,广东省博物馆的参观群众大多选择公交车或地铁为交通方式,两者使用比例分别为50.7%和29.3%,凸显使用主体低收入性。这些方式的高频率使用,与省会城市市内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不可分离。以广东省博物馆所在区域为例,正门毗邻的越秀中路承载6条公交线;其5分钟步行半径内设有三元里——万胜围段的地铁2号线。经济水平并不富裕的普通大众因这类“亲民”而完善的通勤手段使其参观意愿与出行次数增加,进而成为主导参观群体。

广东省博物馆免费后的参观人群类别具有以下特征:因免费时间的突变增长,多元主体获得文化资源共享。其中,省城广州市的中青年家庭和大学生群体成为参观者结构的新生力量。他们处于中下收入阶层,但依然存在潜意识文化诉求。相对免费前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较高的参观者,他们的行为更多体现为休闲娱乐场所的模式,具有较高的随意性。因此,免费后的省博物馆的人群结构已从“倒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富裕阶层已逐渐向中下阶层过渡,“共享”初衷得以体现。

二、“免费”后的忽略:

特殊群体与阶层的守望

1.残障人士

在对广东省博物馆主体建筑无障碍通道的设计考察后发现:其坡道、楼梯、电梯3个重点都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对残疾人和老人的关怀与尊重。以广东省博物馆主要楼梯的设计为例,对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可以发现,除扶手直径为7cm,这一项略超过了规范所要求的5cm以外,其他均符合要求。

物质载体的完备却不能成为残障人士在“免费”后走进博物馆的媒介,5月2日前来参观的唯一一位肢体残障者在接受调查时说:“来这里是要有勇气的,因为周围正常人总是用异样的目光看我,不是自己非要看是不会来的”。可见,除硬件设施完善,人性化的软件服务跟上才能逐步消除这一群体的参观焦虑[4]。

2.打工者(新市民阶层)

广东省博物馆四周有不少施工或装修工地,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本调查选取了11个深度访谈样本,职业类别为保安、装修工人、施工人员等,藉此试图解释“博物馆打工者罕至”现象的深层原因。

①博物馆认知度。社会距离量表(又称鲍格达斯量表)分析显示,打工者接受省博物馆的认知度分布于“毫无知晓”与“初步尝试”两大阶段,而后者的行为实现根究于工地与博物馆的邻近效应。相当比例被采访者对广东省博物馆一无所知,绝大部分的务工人员从未有广州市内其他博物馆的参观经历,仅有一人曾到过广州南岳王墓博物馆。

②自我休闲意愿。打工者的工作强度较普通职业更大,他们每天仅有晚上的2~3小时为自由支配时间,而广东省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时间为9:00~17:00,需求与供给时间产生强烈错位。与此同时,他们主要以逛街、打麻将等蓝领普遍喜好的活动为自我消遣方式,并认为这些活动既经济又适合。可见,他们的诉求仅停留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爱与归属需要阶段,每天极度辛苦而单调的工作状态迫使他们急需寻求简易的社会群体生活实现压力缓解。更有不少打工者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生理需要还未得以有效解决,参观博物馆等文化消费自然被排除于需求边界之外。③教育文化程度。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少部分为高中或中专水平,更多的只具有初中或更低文化水平,教育素养的不足、个体自卑感被激发、潜在的自我认知约束等因素,使他们对博物馆等文化殿堂望而却步。

实行“免费”政策后,参观者主体在数量上大规模增长,在质量上类型相应变广,由此实现了“共享”初衷由量态到质态的初步飞跃。然而,某些弱势群体——残疾人士与打工者(新市民阶层)的守望,仍是人人“共享”公共文化资源终极目标达成的阻碍因子。

三、“共享”的终极目标:

设施与服务多因子满意度

1.博物馆设施服务环境分析

为探知“免费”开放广东省博物馆后服务环境是否保持舒适性与游客满意度,本调查立足参观者对周边各细微配置构件的感知体验,以“5非常满意”、“4比较满意”、“3说不清”、“2不大满意”、“1很不满意”为度量层次,寻求各因素所表征的参观者服务环境质量评价。调查显示,广东省博物馆总体设施建设广受游客好评,各项满意度平均值皆在“比较满意”之上,且无任何“很不满意”的评价。其中,参观者对展览种类、展厅环境舒适度、展品质量、展厅整洁程度、展览形式等体现博物馆主体硬件风貌的因子评价最高,对馆内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以及讲解质量等两项评价较低。

2.满意度影响因子聚类剖析

参观者对服务环境的评价约束于其对博物馆内不同领域设施的认知程度。然而,主观评价最高的因素并非意味其与参观者感知服务环境质量呈高度相关。根据调查,有以下5种因素影响博物馆参观者的满意程度。

①形象宣传。包括宣传资料、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专供特殊人群的设施、展品质量等,这些皆为广东省博物馆体现自身风貌的重要元素,是群众了解本馆形象的直接窗口,因此,免费政策实施后的博物馆应借鉴企业形象设计及顾客满意战略的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并加大在形象塑造方面的投资,寻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形象建设的管理策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训练员工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观众满意度是衡量博物馆形象的唯一标准[5]。

②展品诠释。包括展览种类、展品更新度和讲解质量等,它们成为增强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众多初次参观者对文物、展品兴趣的关键渠道;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除了专业人员对知识的诠释之外,应该寻找并多引入贴近观众生活经验,奠基在不同文化层面的展示元素作为展览起点,抛弃以往说教的色彩,向着亲和、人本、交流的方向发展,使博物馆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博物馆要强调观众的参与意识,大众的参与对博物馆的生存是最重要的。免费政策实施后的博物馆更应该借助高科技手段,广泛采用声、光、电及多媒体新技术,使广大观众产生全身心的感觉和体验。

③展览空间。包括展厅环境展览形式和休息场所等,它们都是影响博物馆观众心里容量的重要因子;免费后的博物馆应在宜人的展览空间中使观众获得从耳目到心灵的审美愉悦,它不仅让历史与文明相遇成为可能,还是一个创造未来与释放无限活力的处所,也是一个与美丽对话的场所[6]。

④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备与否,应该作为一个博物馆是否真正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的标志。其实,任何一项公共服务设施都应以人性化的设计为本,要想不断提升观众的满意度,博物馆就必须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设施越来越高的诉求;必须加强博物馆导览服务优化标志系统,引导观众尽快实现目标发现与定位,使他们不致因迷失方向而困扰。

⑤配套服务。包括纪念品、小卖部、饮水设施、卫生间以及双语文字注解等,这些配套服务设施是群众参观行为中辅助的游览节点,也是博物馆是否以人为本尽善尽美实现免费共享的细节体现。

3.合理承载量分析

以上5大影响参观者满意度因素的提出是广东省博物馆服务环境作为真正“共享”载体的必要条件,可是,所有因子仍约束于整馆建筑承载量的合理控制。广东省博物馆现实行“免费不免票”的措施,即规定每天参观人数上限为3000人。因失去价格机制约束,博物馆“价格排他”的特性亦不复存在,并从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属性更变为拥挤性公共物品的属性[7]。因此,从拥挤临界点视角探讨广东省博物馆的合理容量是公众满意度的前提。陈列区是博物馆建筑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大致可分为观赏空间、休息空间和交通空间3部分。博物馆合理观众人数应为3部分参观人数之和。遵循国内已有计算博物馆人均面积的合理方法,笔者据调查及一些实际量算得出理论上博物馆在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合理参观者的人数为1478人。而据前文所述,3月30日免费开放后的广东省博物馆有近4000名访客,按照观测高峰时段人数占全天总人数比例(40%)计算,不难发现博物馆若不实行限票政策就会超负荷运营。

总之,“免费不免票”的措施应该在即将大面积实行免费政策的博物馆中推广与实施,同时博物馆应从影响参观者满意度的5大因子对其进行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无论参观者特征行为还是博物馆服务环境,才能有效呈现顺应“共享”潮流的强烈态势,互为需要,互相作用,促进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刘俊.博物馆游客行为研究: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40-44.

[2]马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行游轨迹及时空分布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70-83.

[3]博物馆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调研课题组.2004~2005年中国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J].中国博物馆,2005(2):30-35.

[4]张微.论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对残疾人的教育[J].博物馆研究,2008(1):10-13.

[5]王晓曦.博物馆靠什么提升观众的满意度[J].博物馆研究,2006(3):18-23.

第2篇

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具体形态,为世界各国所倚重,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国际竞争已从硬实力之争让渡到“软实力”之争,而文化产业就是“软实力”之争的重要支点。文化产业关乎一个国家的共同思想基础,关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塑造,关乎全民创造力的激发,关乎国家文化安全,关乎民族国家国际合法性存在的地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就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

与其他产业一样,文化产业需要在政策、资金与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然而,更重要的发展要素在于资源与创意。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文化产业管理者、实践者与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诚然,创意对于文化产业而言的确是重中之重,但文化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深圳之所以能成为文化产业强市,并不是说他跟文化资源无关,恰恰是拥有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一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拥有不同文化资源背景的人才,二是深圳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必然是他所拥有的文化资源。

有了文化资源,再加上好的文化创意,才能生产出有市场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也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罗登宜先生很好地实践了此两者,他的《刘淑贞史话》一书既为我们增添了优质的文化资源,又通过他的才能与灵感,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创意。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同时又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资源,供他人进行挖掘、开采、利用与再生产,催生新的更多的创意,后人在其绘制的文化资源版图上,可以自由地拉伸与扩张,生产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刘淑贞史话》有三个鲜明的特色:

一是史料详实。作者披阅了大量的地方史志,拨开故纸堆中的繁杂记载,围绕刘淑贞这个历史人物,通过解剖一个地方土司家族史,令人信服地展现了元末明初边地贵州水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图景。

二是语言质朴。全文不着一个华丽的词藻,但却有着一种清新流畅的艺术美感。作者并没有刻意设计出出人意外的、故弄玄虚的迷幻般的故事情节,却凭借山间清泉般的白描,让现代社会深受各种“神剧”轰炸的人们,有了一种神清气爽的舒畅。“史话”如同老人的炉边夜话,给那些被现代文明涂抹多重油污的孩童,洗却了对人类昨天、今天与明天的迷惘,涤荡出人类本就质朴的一颗真心。

三是故事极具张力。《刘淑贞史话》仅仅是“水东文化”资源延展的一个开端,绝不是完结。作者极具匠心地为当地人及所有读者勾勒出“水东文化”的基本脉络,从而成为一个有张力的文化生态系统:首先,通过对刘淑史这个伟大女性的刻画,丰富了中国历史上的优秀女性文化,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将不仅仅是花木兰、武则天、李清照等,而应该还有刘淑贞与奢香。其次,与刘淑贞相关的历史人物,如其夫宋钦归顺明朝的故事,其祖宋永高、宋隆济、宋阿重的故事,其后裔宋万化、宋嗣殷参与“奢安之乱”的故事,元末明初边地战事及边民政治生活故事等,都成为有待深入挖掘的文化资源。最后,《史话》的极具张力是把历史与目前国家的民族团结、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主题联结起来,穿越千年历史厚重,与现代生活息息相通,具有很强的当下观照与现实价值。

第3篇

一、发挥港口优势,唱响山海之歌,确定文化产品经营方略,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

连云港在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地位确立后,它就成了新时代世界人民建设发展的新丝绸之路,有利于连云港市经济发展和文化的对外交流。它要求我们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市场接轨。而市场机制是促使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基础运行机制,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本土文化,抓龙头,抓时机,创造精品,建成有实力文化产业体系,让文化产业成为连云港新的支柱产业。文化领域大多是公益性,但意识形态属性延伸,也有经济属性,因为文化并不全然都是文化活动,而且文化产生本身也可以成为经营的对象,所以要针对实际情况,必须遵循一些规则。

首先,港口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走向。将港口的演艺业、娱乐业、旅游业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文化产业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产业,因为它主要消耗文化资源本身是可以不断重复的,也可以通过开发更加丰富,更加有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产业都进入市场运作,有相当的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以政府购买的方式,或者直接由以社会公益的方式向社会来提供,从古至今,文化设施都设立在人口集散最多的场所,在港口更是独占优势。其人流量的优势,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因此,港口的商业经营价值、房屋土地价值、娱乐消费价值等一些资源都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走进市场的先天条件。

其次,文化产业走向市场和不断完善,是带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必不可少的物质准备。连云港要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在经济增长中文化产业所占的比例,还是要从战略上考虑。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必须让文化产业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并以此带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向深度发展。文化娱乐业是以文化部门为主渠道,文化单位有的是房屋、土地等存量资产,充分开发和盘活,启动自力,借用外力,提供发展和开发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内、国外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文化项目,方法上采取租赁、出让、股份等形式吸引外资,实施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下的大联合,走出一条容吃、住、行、玩为一体化服务,规模经营的文化产业路子。

再次,文化产业要融入经济建设之中,形成独有的港口特色文化内涵的新创意。要打出港口的品牌和声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独有的港口文化产业的新创意,使其成为经济建设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并把港口文化产业变成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还注重文化功能,港口文化品牌的创塑要向外发展,引进外来资金技术,把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定位在宣传港城,树立港城形象,让国内外更加了解连云港,让投资者信任连云港、建设连云港。从而让文化产业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走出市门,走进全国,走向世界。

二、利用旅游资源,开拓市场空间,寻找科学发展投资主体,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趋势。

连云港地处江苏北部,发展的不平衡和经济增长的滞后,不具备发展现代工业的基础现实决定着生态经济的发展前景,文化的多样与旅游经济的提高,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和文化的利用,打造以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新支柱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1、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文化资源重要的是一种独特性,要用独特的视角去利用自己拥有的文化资源。连云港的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是,蔚蓝的海,青翠的山,壮观的潮,天然的金沙滩浴场,可让人尽情享受大自然;吴承恩笔下神奇的花果山,群猴戏舞;水帘高悬,洞天福地,名人石刻,让人留连忘返;像宝石般镶嵌在海中的秦山岛、前三岛等海岛,可观壮丽海潮和威力无比的龙卷风暴,这是我国沿海少有的奇观之一;乘船在海湾漂流,处处是景,海浪的杰作把海岸巨石雕凿成红一片黄一片,奇岩怪石,让人百看不厌;面对港口忙碌的码头,垂钩者尽得陶然之乐。还有羊窝头上看日出、连岛游海堤,宿城观瀑布等美不胜收的景观。可以说连云港占尽了人间的山光水色,这是大自然厚赐给连云港人的造化,文化人应把它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全方位的开发利用。

2、开拓市场空间,从大文化观念出发,才能寻找科学发展投资主体。把文化事业当作产业来办,以市场化来实践效益原则,讲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宗旨。一是,把文化项目推向市场。2008年连云港市文化局已推出39个公益性文化项目,用来对接市场。从设计名胜古迹纪念品,制作民族文化艺术品,创作文学艺术作品,培植演出市场等文化人得心应手的绝活做起,这是文化产业化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昌盛迈出的可喜一步。二是,注重拓展文化产业空间,把文化产业扩大到能够通过文化现象打通行业、区域的限制,构造一个海阔天空的大文化世界。三是,努力做到投资主体多元化,能公能私,市场动作能活能死;人员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严格管理,强化竞争。四是,学习国外多方融资、跨国经营运作的经验,既解决文化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又带动文化产业,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五是,增强文化竞争力不从心,随着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日益增加,新世纪经济赛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竞争,而文化力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必将激发其他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相互渗透,现代市场经济趋势就是向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推进。所以港口旅游业发展,在带动全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在旅游业中无处不体现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外延,这就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趋势。

三、延伸文化主业,提升文物价值,立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拓宽产业道路的有效途径。

文物是具有深厚文化渊源的珍贵文化遗产,历史文物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无形资产,尤其在我们强调和谐发展,强调科学发展观,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强调绿色GDP在这个时期应该说有特殊的意义。文化产业的特点,就是它的自然消耗比较低。虽然任何一个文化都必然是有物质消耗的,文化产品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文化形态加上一个物质载体,它的传递过程也会有资源消耗,整体上讲,文化产品它的资源消耗的幅度比较低,另外一个文化资源本身可以重新利用,如果正确加以开发和利用的话它就会越来越增值,是一个累加的效应。笔者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建设并重。连云港厚重的文化,国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大宫调”、“淮海戏”、“将军崖岩画”等,优秀的文化遗产、传统美德处处可见,历史文化和可开发的文化资源比比皆是,山水秀丽与便捷的交通给文化交流提供条件。在发展经济社会的同时,必须保留和弘扬这些文化资源,把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建设并驾齐驱,才不至于出现经济发展环境恶化,道德滑坡。

2、将文物管理权限进行充分利用。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这是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用在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化部门是对文物古迹有绝对的权威解释、保护权和宣传功能,开发、占有文化智力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进行精神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将历史文物宣传出去,建立大陆沿线的全国性文化旅游网络进行传播,以文化有偿服务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以文物价值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发挥文物、文化商品的巨大增值功能,以投入到文化服务中去。比如开发珍贵文物仿制品,既可以自行仿制、经营,也可以与外单位、个人及外商合作开发,还可以拍卖仿制权等。也可运用竹编、木刻、针锈、贝雕等极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开发出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文物文化旅游工艺品。使古今优秀的港口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人需求的文化服务产品,使无形虚拟的文化变为有形的产业,使固定文物裂变为滚动宣传品,让无形资产创出经济效益,这在文化产业中开发的潜力是很大的。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文物商品、文化商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这样才有市场,要逐步呈现文物、文化商品市场经营和人民需求互动之势。

4、推动产业渗透和文化主业延伸。文化产业渗透的空间很大,如:市民族博物院推出的文化服饰和传统婚庆仪式,市博物院可把建筑装璜与文物古迹神话传说图案挂勾等;这些商品因为有了文化的渗入而增值,而文化经营者从中获取报酬和效益;大力发展《西游记》动漫业和演艺活动,使连云港的历史文化富于新的经济价值。这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又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缩短开发周期,这是文化产业短平快的发展路子。

第4篇

关键词:甘肃;文化旅游;资源

甘肃地处中国西部,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资源丰富,行政区域东西狭长,两头稍大,状似如意,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多彩的甘肃旅游文化资源。境内云集了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源远流长的伏羲文化,历史悠久的大地湾文化,横贯东西的丝路文化,纵横南北的黄河文化,精美绝伦的石窟文化,保存连续的长城文化、内容丰富的宗教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俗)文化,它们曾使甘肃的经济文化载誉国内外,如今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发挥了具足轻重的作用。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集中体现在莫高石窟的壁画艺术上,它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多元文化的融合点。敦煌文化更多的表现为艺术的殿堂和丰富的文献资源,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文化洗礼,那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梵文等繁多文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生活多个领域。敦煌文化对于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伏羲文化。人首蛇身、一画开天、道启鸿蒙,开物成务的人文始祖伏羲,创造的伏羲文化,可谓与天地凖。社会经济方面,结网罟、养牺牲,以教畋渔,促进了原始畜牧业的发展;政治制度方面,伏羲立九部,以龙纪官,实践了人类社会最初的社会管理制度改革;日常生活方面,制嫁娶,定聘礼,人类由原始群婚杂居转向夫妻家庭制度;作历度,定节气,奠基了现行的中国历法;制琴瑟,作乐曲,初显了中国礼乐之文明;尝百药,制九针,开创了中华医药研究和针灸之先河;思想观念方面,画八卦,立占卜筮术,形成了中华哲学发展衍变的文化主脉;造书契,代结绳,实现了中华民族认知的大飞跃,开启了中华文字的起源。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长河中,伏羲文化因其固有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又使之具有强烈的多民族文化认同性和强大的发展潜力。

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它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时间提前了1000年,证实了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就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开创了后世宫殿式建筑先河和最早的“混凝土”地面等等。这些对于探讨东部地区考古编年与序列和了解黄河上游新古器时代诸文化发展和相互关系,发展考古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丝路文化。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丝绸西去,天马东来,丝路文化也沿着“长安——天水——定西——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这条线逐渐成发展,各族、各国人民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的敦煌文化,开通了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民俗、宗教、语言等多个领域的广泛交流和融汇,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播、物种引进,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以及创造人类新文明奠定极大贡献。如今的丝路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开发价值。

黄河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流程913公里,诞生了灿烂辉煌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和农耕文明。黄河两次流经甘肃,跌宕起伏,一泻千里,造就了众多峡谷与盆地,蕴育了源远的黄河文化。在甘肃,可欣赏天下黄河第一湾玛曲黄河首曲、永靖黄河三峡、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景泰黄河石林等黄河风光,体验独特的乡风民俗,探究中华民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其本身系结合草原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民族(俗)文化和宗教文化而形成的文化体系,这种兼收并蓄的包容性造就了炎黄子孙尊重自然、感恩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谋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开展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窟文化。 甘肃素有“石窟之乡”的美誉。从最东头的庆阳北石窟寺,泾川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到麦积山石窟、甘谷大象山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再到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再到最西头的安西榆林窟、敦煌莫高窟,堪称“石窟走廊”。这些资源正在被中外越来越多的游客称道和向往,为人们从各个层面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极具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长城文化。 甘肃堪称长城的历史博物馆,涵盖秦、汉、明三代长城及晋、宋、西夏和元代的城障,各代长城的西部起点均在甘肃境内。甘肃境内保存的长城长度超过3000公里,沿线遗存、遗物丰富,“天下雄关”嘉峪关、“长城第一墩”、阳关、玉门关、汉长城及烽燧等古长城遗存,都成为凭吊历史的旅游名胜,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

民族(俗)、宗教文化。 甘肃民族众多,现有45个民族,44个少数民族,世居甘肃的、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

从分布情况而言,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州和张川县,散居兰州、平凉、定西等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1个县、市外,其余65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从来看,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甘肃并存。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是回、东乡、撒拉、保安、哈萨克;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蒙古、土族、裕固族。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一些民族中也有信仰,但人数不多。

第5篇

北京的西区是中国知识经济的策源地,这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创意经济,打造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也正因为此,在国家鼓励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背景下,各种艺术园区悄现海淀。

近两年,在海淀区杏石口路沿线,自西向东,中间建筑艺术区、坦博艺苑、马奈草地、元艺术中心、和园国际艺术城等已悄然浮出水面。还有已获得政府立项、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的“创意北京”项目,正在加紧做前期工作。由海淀区文联、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海淀区创意产业协会等大力支持和倡导的杏石口路-----西区艺术A大道,已呼之欲出。

这些以创意和艺术为主题的园区,正在尝试将国内外高端艺术机构和人才吸引到北京西区。海淀区这片以高等教育、高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沃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注入崭新的文化艺术养份,得以更加健康和谐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这其中,30万平方米的中间建筑位于这个大道的最西端,最靠近西山,也是这个大道上最早面向市场的项目。

采访一开始,中间建筑的开发商―北京西山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晓华没有惯常的寒暄和客气,而是直接地进入了主题。

中间建筑董事长黄晓华介绍说,过去两年的北京房地产市场,既有高端的住宅、写字楼,也有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大力发展的廉租房、有两限房、经济适用房;从产品序列上,有城区的紧凑型集合产品,也有城乡结合部和远郊区县的一些低密度产品;而中间建筑,是在政府着手打造创意产业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专门为一些特定创意人群打造的特殊产品,这也是真正市场细分的产物。

黄晓华坦言,作为一个项目的经营决策者,在与崔凯等有影响力的一批中国建筑师的合作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作为城市化建设参与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房地产开发商责任很大。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无论大小,只要你在参与这项工作,我们都应该审慎对待所拥有的土地资源,尽力避免建筑对环境的冲击影响,尽可能精细的做产品,诚信的对待客户,做有市场需求、质量过硬的好房子,做好自己,也许这才是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开发者。

“而中间建筑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经过我们经营团队对项目资源的审慎考量后的产物,从项目立项之初,我们就希望能在北京风景最好的西山区域为国内外的艺术家、各界的创意人士量身打造一个符合艺术创作需求、属于他们自己的建筑群落。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参考了大量国内外艺术园区的先进成熟经验,并在清华美院等艺术家朋友和很多国内一流建筑师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现在的产品形态。”

黄晓华紧接着说,未来完整的中间建筑创意园不仅有适合于艺术家个人的工作室,还将有长期用于艺术展览、展示、交流的场所和各种配套设施。未来建设好的中间建筑将是一个能够满足艺术工作者们创作、交流、展示等多种功能的复合创意园区,我们希望生活在西区的朋友们不仅能够体会到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更能够感受到创意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

关于京城艺术部落

关于京城艺术部落,黄晓华董事长坦言:“城市总有它自己的文化空间。这种空间或是文化机构,或是文化设施,甚至是一个公园或一片绿地。因为是一种必需,文化空间数量、种类的多少及其所能发挥出来的实际作用,都是考量一座城市文化生态与文化肌理的基本因素。城市文化空间的出现,有两个基本途径,一个是人为催生,一个是自发形成。政府建设属于前者,东边的798等艺术区、草场地艺术东区、北京艺术车间、宋庄画家村、观音堂文化大道等则属于后者。前者关乎政府对城市文化的认识水准和推进力度,后者则关乎一个城市的民间文化活力。而中间建筑则属于第三种情况,即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下,为广大创意人士及小型创意机构量身打造的适合其创作、生活的聚集区。”

“对城市文化空间的解读,建筑本身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有意思的是其作为文化空间的存在形态:中间建筑期待用适合于创意艺术类需要的产品吸引并汇聚相关人才,形成了一个包括绘画、雕塑、影像、装置和设计等各种门类的城市艺术文化群落。而且,群落内部的交往也会在日后园区全部建成后日渐活跃起来,08年我们在中间艺术馆举办的各种艺术展览就是例证。这使得中间建筑在作为创意园区之外,在相当意义上具备了文化空间和文化地标的性质:也许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园区是全面对外开放的,即使我们拥有的是不对一般的市民全面开放的相对私密的个人工作室,但对于入驻的艺术家之间的交往本身也使这一文化空间获得了某种开放性。”

黄晓华董事长顺着作为一个开发商的责任又说到了北京艺术园区的发展,直至落到我们今天采访的主题,创意园区在西区的发展以及中间建筑在其中承担的角色。中间建筑艺术区在做什么?

谈到项目本身,黄晓华董事长着重为我们介绍了中间建筑在未来一年内要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创意活动,“2009年,我们将以此为依托,推出面向国内外高端艺术机构和个人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意在促进中外创意艺术机构和人才的交流,为北京西区引入更多艺术资源和艺术创意人才。”

艺彩芬呈:芬兰设计艺术展

黄晓华董事长介绍说,由芬兰艺术交流基金会、奥卢市政府、芬兰艺术理事会、奥卢地区理事会共同发起,由芬兰艺术家,产品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和摄影师共同参加的以环保为题材的大型展览将于2009年4月25日-2009年5月25日在中间艺术馆举办。

据了解,在世界享有盛名的艺术设计师Päivi Mikola作为芬兰设计艺术展的首席设计师和艺术总监,将率领以Sirpa Kivilompolo、Päivi Mikola、Kimmo Nissinen、Satu Pisilä为代表的设计师组;以 Sakari Matinlauri、 Moosa Myllykangas、Lauri Rankka、Anni Rapinoja、Riikka Soininen、Veikko Törmänen、Petri Yrjölä为代表的艺术家组;以Anni Kinnunen、Antti Laitinen、 Vesa Ranta为代表的摄影师组;以 Ari Järvinen、 Ansi Lasila、Jukka Laurila、 Lauri Louekari为代表的建筑设计师组倾心加盟本次芬兰设计艺术展。

芬兰在全世界设计领处于领先地位,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国内艺术界熟悉认知程度还不高。这是芬兰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次大规模,涉及面广的主题展览;此次活动会借用媒体资源平台全方位立体多角度的宣传推广设计艺术展。

始于未始:空白展诠释想象

2007-2008年,由北青传媒打造的第一届和第二届空白艺术展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两地举办,并取得了轰动的社会效应。

黄晓华董事长告诉记者,2009年,我们将继续与北青传媒合作举办第三届《空白展》,今年的空白展将延续2008年的国际性,参展艺术家人数更多,跨越了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几大国度,完全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生活经验,将带来更加激荡的灵感碰撞;创作手法更丰富,作品包括了绘画,装置,雕塑,影像,观念,平面设计,陶瓷,家具设计,漫画,景观设计等等更丰富的创作手法。

展览预计从十月中旬启动,持续两个月。

“中间艺术馆之所以连续两年和空白展合作,正是看中空白展所宣扬的人文内涵和中间建筑的不谋而合,希望两者相得益彰,在推行新锐的观念艺术的同时,也能将空白展打造成中间建筑的艺术营销品牌。”黄晓华董事长说,除了以上两个比较大型的展览外,我们今年还将引进一些在国内设计界还尚属空白的设计艺术展览,比如北欧的‘照明设计展’等等。

第6篇

一、工作时间

全县于2020年4月10日正式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并于2020年5月14日完成。

二、工作范围

本次普查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古籍、美术馆藏品、地方戏曲剧种、传统器乐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6大类开展普查。

三、工作成果

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广泛收集、整理、分析、评价以及实地核查,摸清家底,完成文化资源的普查。

1、古籍

按照本次普查要求,全县对古籍资源开展普查,经调查核实,无古籍类资源成果。

2、美术馆藏品

按照本次普查要求,全县对美术馆藏品资源开展普查,经调查核实,无美术馆藏品类资源成果。

3、地方戏曲

按照本次普查要求,全县对地方戏曲资源开展普查,经调查核实,无地方戏曲类资源成果。

4、传统器乐乐种

按照本次普查要求,全县对传统器乐乐种资源开展普查,经调查核实,无传统器乐乐种类资源成果。

5、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收集

按照本次普查要求,全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普查,经调查核实,全县共有2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名录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9项(国家级2项,省级3项,县(市、区)级14项),新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5项。

6、不可移动文物

按照本次普查要求,全县对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开展普查,经调查核实,全县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21处,其中复查110处,消失1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未定级文物52处。

7、可移动文物

第7篇

中国电影大片一直都在人们无数的期待和失望、赞扬和批评声中蹒跚成长。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大制作、大投入、大场面、大票房为特征的商业电影模式,为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文化市场上赢得了巨大的商业和国家利益,因此,对大片的追求在《卧虎藏龙》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后,便一下子成为中国电影价值突破的目标,进而形成了从《英雄》到《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国大片系列。

中国电影要参与世界电影市场竞争,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家的成功经验,当然要有“拿来主义”。当前关于大片的争论,不在于中国电影要不要“拿来”,而是在于这种“拿来”究竟能够为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为国人审美文化的提高带来些什么,增加些什么。也就是说,作为大片这种商业电影发展模式,究竟应该和我们的文化发展建立起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的大片制作应当有怎样的一种大片观?

没有了“创意”,就没有了文化资源的再生

文化资源是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能源形态。与石油、矿物等自然形态的能源形态的不可再生相比,再生性是文化资源运动的一个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文化资源与其他种类的资源形态另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它除了能够创造经济价值之外,还能够产生文化价值。我们在今天从事任何形式和内容的文化生产,不管我们的主观意图如何,都和文化资源的生成有着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逻辑关系。电影当然也不能例外。美国的电影大片不仅是美国文化资源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就是美国文化资源再生和积累的一种文化机制,没有了好莱坞的大片,犹如没有唐诗宋词就不是中国文化一样,美国的文化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大片是美国文化精神创造的一个文化结果。

今天,大家都在讲“创意产业”。所谓“创意产业”本质上应该是创造的,就是把未曾有过的东西创造出来。这种创造是内容的创造,是意义的创造,是形象的创造。正是这样的创造,为后人记录了历史,为后人的再创造提供了智慧、素材、土壤和灵感,而所有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资源。可是,在实际的产业化过程中,我们却常常为了“产业”而忘了“创意”,没有了“创意”,也就没有了文化,没有了文化资源的再生,也就无所谓民族文化资源的积累,大片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灵魂。

要建立新的电影文化资源、电影文化传统的创建方式和新的制度形态

文化的生态体系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运作基础,它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一旦我们忽视了文化产业、包括电影产业对文化资源再造不可替代的作用,任凭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在我们手中迅速腐朽,无法维系我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养成的文化资源体系,并且不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创造而再生,那么,我们的文化体系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走向崩溃。而当前的大片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批评,恰恰就在于它在消耗我们传统文化资源的时候,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盼的应当拥有的文化资源积累和创造。因此,电影大片在中国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应该是一种新文化资源的不断再生和积累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电影产业也才能不断获得它所需要的文化资源的内容支持。现在所谓的大片,不都是对已有的文化资源的利用吗?没有内容支持,就没有电影产业。

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只有在文化资源的不断再生中才能得到实现,这应当成为我们的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新文化发展观和中国电影的新文化大片观。电影大片的制作,不是要削弱中国电影产业在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建构方面的能力和职能,而是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新的电影文化资源、电影文化传统的创建方式和新的制度形态。人们之所以对大片提出各种各样的批评,那其实是在集体无意识的背后对大片在民族文化资源再生问题上的崇高期待。人们之所以肯定和以一种景仰的心情述说着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那是因为这些电影在今天还在滋养着人们的灵魂和心田。可见这在当时的中国文化镜像中电影曾经怎样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文化观呵!

不但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换成文化产业优势,更要转换成文化资本优势

我们经常说,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是文化产业小国,提出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但是,我们的发展思路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而应当是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换成文化资本优势。资本是能带来价值的价值。文化资本又是能够给我们带来远比一般资本的本来价值更为富有增值性的价值形态。文化资源优势如果不能转化成文化资本优势,不能产生新的文化价值形态,就很难推进我们文化的发展。所谓形成文化资本优势,在今天,就是要有助于形成社会主义新的核心价值观,并且以这种新文化核心价值观去从事新的文化创造。因此,文化精神、文化资源的不断培育和再生,应当是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一切文化产业革命运动的伟大目标,而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才能实现对于资本的伟大超越。

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新文化变革。这场新文化变革与以往任何一次文化变革运动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文化产业及其发展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动力机制。在这场新文化变革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有科学的新文化变革观,而且作为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电影发展需要有“新文化大片观”。中国的文化产业正面临着文化责任、文化使命和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双重目标,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创造性传承与电影产业化目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不仅会对我国整个文化产业的走向与格局的变动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将对构建和实现和谐文化所必须要实现的伟大目标产生深刻的影响。树立中国的新文化大片观,应当成为我们发展与开拓中国新电影事业的新美学选择。(作者系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

专家点评

第8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海洋;文化资源;保护利用

文化创意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朝阳产业",作为新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它具有极高的附加值,不仅在内容和业态等方面对创新经济发展起到引领推动作用,而且它通过对城市产业体系的优化、培育以及对城市空间的积极影响,从而驱动城市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为诸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换代提供了发展机遇,也为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提供了契机。北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海洋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支撑和原动力,为此,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充分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探索独具北海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道路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海洋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二者的关系

何谓海洋文化遗产?金曲良教授在《海洋文化概论》中说:"海洋文化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海洋文化的范围极其广阔,包括海岛文化、航海文化、海洋文学、海洋旅游文化、海洋经济文化、海洋环保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制度文化、海洋科普的研究和海洋文化历史遗产保护等等。

当今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是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它是依托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资源,在现代高新技术的促进下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创意活动中,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使消费者获得独特体验,提升其观念价值的产业。在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其内容涵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及其他辅助服务等各个领域。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具备创新性强、附加值高、辐射性强、融合性好、知识集聚性高等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和海洋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海洋文化创意产业是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海洋文化是海洋创意产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海洋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海洋文化发挥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二、北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不足

北海市位于广西北部湾东南部,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与广东省湛江市接壤,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据史料证实早在7千多年前北海就有人类的足迹,2千多年前汉代在北海的合浦设立了合浦郡,管辖海南、交趾(今越南)、广东的徐闻等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之一,历史悠久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同时,北海还是一个拥有奇特多样火山地质地貌、海洋生态景观资源的城市,辖区内还有珊瑚、红树林、儒艮等自然保护区。北海海洋文化资源的匹配度之高在国内外十分罕见,它是开展地质、地球、生态、建筑学等教学科研活动的极佳场所,同时也为发展海洋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创作元素。近年来,北海坚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思路、培育特色产业、扶持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多项措施加快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但是目前文化创意产业总量仍然很小,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其产品在同类城市中仍然缺乏竞争力。

(一)北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北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北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确定重点发展文博、工艺美术、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动漫创意等八类文化产业,并以南珠产业、动漫创意产业和演艺旅游产业为突破口,通过重点文化企业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引导和促进北海市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北海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经过几年努力,北海文化产业已走在广西前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洋文化产业优势,艺术精品层出不穷。投资近千万元,历时三年创编的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的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作为庆祝广西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剧目,在南宁成功首演,还先后代表国家文化部到亚洲的马来西亚、韩国、斯里兰卡等国演出;该剧2009年5月在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隆重演出,首开地级市歌舞剧院在深圳文博会演出的先河。大型舞蹈史诗《咕哩美》和大型舞剧《碧海丝路》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广西"桂花特别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荣誉;"海丝情缘"艺术团出访马来西亚、斯里兰卡、韩国获得巨大成功,谱写了北海对外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增强了北海文化的影响力。《碧海丝路》还作为广西两台参展剧目之一进京向十献礼取得圆满成功;粤剧《珠还合浦》参加"羊城国际粤剧节"优秀剧目展演广受好评,参加全区第八届戏剧展喜获桂花奖银奖;北海水彩画品牌风生水起,"北海水彩画"晋京展和广州展等,在艺术界引起轰动,在中国画坛享有较高声誉。二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地位日渐重要。近年《海恋》、《渔家情》、《数渔火》、《幸福网》等一大批以海洋文化为背景的音乐作品也相继在一些国家级的电视展播和评选中获得大奖。最近北海市有原创动画电影《还珠传奇》、动画片《海上丝绸之路》"、北海贝雕文化艺术博览馆建设工程项目、历史舞剧《碧海丝路》等6个项目入选中国文化发展重点工程。三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滨海旅游业初步结合。近年来,北海依托独特丰富的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通过兴建汉文化主题公园,创办北海老城文化传播公司、北海老城影视拍摄基地等产业项目,举办北海国际海滩旅游文化节、北海国际珍珠节等节庆活动,给北海旅游业注入文化灵魂,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现从单纯的"自然景观旅游"向"自然景观旅游与人文景观旅游相结合"的转变,使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联动发展。

(二) 北海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文化创意产业基础薄弱。北海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晚、底子薄、规模小、缺特色。党的十六大之后国家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划分。在北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则是近两三年才开始提上议事日程。现在虽初步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因产业基础薄弱,总量仍然很小。2012年北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只有17.65亿,仅占GDP比重2.8%,数字化影视制作、动漫、网游、数字出版印刷以及文化旅游与实景演艺等新兴文化业态极少。二是文化创意产业缺乏竞争力。目前,北海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远远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分布在一些书报等文化用品的制作销售,而旅游文化服务业、演出业、影视业、动漫业、网络文化业、文化娱乐业等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占城市经济的比重不高;创意文化产业中对海洋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发利用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项,并且力度尚未能向纵深发展,产品的市场份额不高,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的知名度不高,缺乏竞争力。三是海洋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度不高。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对海洋文化资源挖掘面窄、利用程度低;大量的涉海文化资源如海洋历史文化、地质地貌文化、海洋生态文化、海洋体育文化等诸多资源利用尚未能有效开发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也未能有效融合。四是缺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人才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北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北海因缺乏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化经纪人、制作人、策划人、人和高层次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创意人才以及文化产业领军人物。而且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严重不足,很多涉海文化元素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利用,从而制约了北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北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主要路径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潜力巨大、市场广阔的产业,是文化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其自身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它既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又能促进地域文化的保护利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挖掘利用海洋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仅是北海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更是北海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依托利用城市的主流文化为发展支撑,提升文化产品核心竞争力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海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增强地域文化内涵,推动北海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将是北海未来发展的亮丽名片。其主要路径是: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政府要对文化创意产业中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要制定切合城市长远发展定位的规划,通过规划引领、推动全市文化产业近期、中期、远期科学发展;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要依托文化产业创业创意聚集区(基地),发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培育知名文化产业品牌,推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主导文化产业集群。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大力促进涉海动漫影视、创意设计、数字传媒等产业发展;扶持壮大一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地方经济支柱性产业。

(二)明确产业定位,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特色文化是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依托载体。北海海洋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这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内容,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当前北海"国家级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发展形态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正逐步形成。一是以海洋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例如明信片、纪念工艺品等,并形成海洋文化系列。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扶持等手段扶持企业将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充分发挥创意文化产业的作用,加大文化产品的内涵挖掘利用,如加大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涠洲旅游度假区等4A旅游景区创5A力度,推动区域特色品牌的发展,通过政策倾斜,使文化创意元素及产品进入园区、景区,促进文化产业品牌的提升,提高特色品牌的价值。还应明确涉海元素文化品牌战略,如打造涠洲岛火山文化、合浦汉文化、贝雕文化、南珠文化、海丝路文化、涠洲岛珊瑚文化等文化产业品牌,并申报保护商标,通过各种渠道提升文化产品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产业间融合发展,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北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注重挖掘利用好地域内的海洋文化资源,创作出独具北海地域内涵特色,为北海的旅游、演艺、工艺品等相关产业提供高科技、高技术含量、富有吸引力产品与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充分利用海洋文化的资源要素和自然生态资源,着力打造海洋文化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海洋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通过打造"北部湾国际休闲度假区核心城市"的契机,打造北海银滩旅游度假线、涠洲岛火山探险线、海洋生态养生线、南珠文化线和古海丝路线,利用好北海的各种海洋资源,依托北海便捷的海陆空交通枢纽便利,围绕海洋文化中的海丝路文化、南珠文化、客家文化、家文化等品牌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的客源,大力发展具有寻根寻祖、名人名居、探奇探秘的北海特色的旅游产业。将经典线路与桂林、柳州等广西主要景点连成一片,引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特色旅游发展。适应文化旅游产业的配套性需求,盘活北海传统剧目等艺术表现形式,扶持北海歌舞剧院、北海非遗保护中心等文化艺术团体,创作更多有代表性的、融合北海海洋文化的艺术精品。如打造"以海丝路文化"、"以北海的珍珠文化和滨海旅游为依托,打造"梦幻珍珠"大型海上实景演出。扩大北海具有多元文化的海洋特色的文物及北海南珠、贝雕等工艺品的展出市场,通过将海洋文化产品与旅游市场相结合,满足游客体验丰富北海多元文化的需求,提升北海文化旅游业全面发展。

第9篇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民族状况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各少数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浩瀚博大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保留在少数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多层面文化,包括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生活和礼仪风俗、制度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因素,一般包括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传承、信仰崇尚以及节日文化等主要类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基础,是维系各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支撑着民族的心理、意识,体现在独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之中。高校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时不能忽视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深化,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如果高校德育仅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论教育,脱离民族学生的实际,忽视少数民族道德的特点,将缺乏针对性和认同感。如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贯彻落实高校德育目标,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弘扬主旋律,顺利的实现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又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途径因材施教,提高德育效率,是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和改革中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

    生活即教育,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可以让学生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化,提升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构成中,少数民族文化在与汉民族文化交融渗透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社会调节功能,它承担着调整少数民族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的任务,是各民族用于调适本民族内部,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各种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推动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的本质是“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1]。

    伦理道德与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相结合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就通过民间习俗、宗教仪式完成。带有经验性的伦理道德以乡规民约、各种禁忌、人生礼仪、节日庆典、谚语歌谣等形式散布和融汇在实际生活之中,这就使它比一般的伦理道德更具普遍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具有更为直接的社会功能。如果学校德育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赋予其时代的特征,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道德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增强德育的人文底蕴,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丰富德育内容和提高德育效果,真正解决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宗教、民族风俗、民族节日等各种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表现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以及体现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语言文字或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道德观念对宗教、民族文化产生极大影响,而宗教、文化等又是道德观念的载体,各民族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式得到充分的表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内容蕴含在民间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宗教禁忌、格言谚语之中,以习惯法、乡规民约、社会舆论等社会调控方式保证其实施。这些道德内容渗透在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婚姻家庭,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之中。综合起来,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道德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着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2]。在道德价值上,各民族都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爱国主义观念贯穿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之中。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以顽强的精神开拓了祖国的疆域,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解放前,仅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呈现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族群的发展和繁衍,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朴素的集体主义观念,这种团结互助的整体意识世代相传,构成了各族人民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并成为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重贤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观念作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规范在维护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社会道德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可以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几个方面考察。概括起来,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以物质文化的形式或以精神文化的形式,在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等方面普遍渗透着文明礼貌、与人为善的原则;诚实守信、公平合理的原则;遵守秩序、言不越规、行不逾矩的原则;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原则;勤劳勇敢、谦虚谨慎的原则。这些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坚实保证。

    (三)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道德

    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伦理道德是优秀的传统德育资源,善待自然的观念以广泛的影响力保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为的延续。总的来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为主,反映出朴素的自然观与道德观。在宗教信仰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与生存环境、与整个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现着对生命的崇敬,对待死亡乐观豁达的态度,这些观念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形成了大量世代相传必须严格遵守的生态伦理原则。

    三、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主要途径

    德育在选择、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内容,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德育通过发挥自身的传递功能,保存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积淀,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和继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以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桥梁建立起共同的道德基础,确立核心价值观念,在课堂上,课外教学活动中,在校园文化里树立文化对话意识;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利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德育资源构筑和谐的德育体系。

    (一)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取得实效。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中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相一致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伦价值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致的人生和价值取向等优秀德育资源都可以赋予其时代的含义作为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结合实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出具有本民族、本地区、本院校特色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程资源。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民族观,适当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观念以及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教育。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主题活动也是有效途径。

    (二)在隐性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地理环境、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的千差万别,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由此给高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在提升德育实效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善于运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进行植入式、培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以及班级管理等隐性德育环境的创新,关注时代的德育新视点,进行文化浸润、人文关怀,提升民族认同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中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主力军,仅重视德育师资的理论修养,忽视对民族地方高校师资的民族文化知识培训是不利于成功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德育工作者不了解民族文化知识,课堂上单纯进行理论灌输,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民族德育资源,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是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认同感,造成民族地方高校中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通过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师资队伍中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把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灵活地运用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同民族的历史结合起来,才是使高校德育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要培养一支既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同时又熟悉少数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德育队伍,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

    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

    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德育要求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问题,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德育目标的实现找到有效途径就必须在开发和利用传统德育资源时遵循指导的原则,不断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文化资源,“扬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

第10篇

关键词:饮食 饮食文化 旅游开发

饮食作为旅游活动的六要素之一,不仅能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保证了旅游活动的丰富性。伴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扩展,饮食文化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饮食文化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居住区域不同,故生活习惯、饮食文化风格迥异,根据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食物来源及食物结构,可以大致划分为采集、渔猎型饮食文化,游牧、畜牧型饮食文化,农耕型饮食文化。若从区域文化差异和各民族文化关系来认识,则又大致可分为东北、华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西南地区少数民则饮食文化,华东、华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笔者以西南凉山彝族地区饮食文化为例,谈谈饮食资源的开发问题。

一、彝族饮食文化资源概况

彝族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等省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喜种杂粮。彝族的杂粮以荞麦为主,肉食主要以猪、牛、羊为主,将其制成“坨坨肉”,蔬菜也仅有酸菜。彝族日常饮料以酒为主,民间有“汉人贵茶,彝族贵酒”之说。 我们会具体分析彝族的各种饮食资源。

首先是苦荞文化。凉山州是我国苦荞麦最大的生产基地。凉山彝人以苦荞麦为主食,一般将之做成荞麦粑粑。这种苦荞产于高寒山区,被誉为“五谷之王”,含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安神、活气血、润肠、通便、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正是基于其极高的营养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凉山州已开发出苦荞茶以及苦荞饼等相关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其次是肉食文化。彝族人待客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招待远方的客人要杀猪宰牛,牛、羊、猪在宰杀之前,要拉到客人面前走一趟,表明是专门为客人杀的。宰杀完毕后,将肉剁成块下水煮熟,然后起锅后再撒上辣椒、花椒、食盐等佐料。烤烧后会先将内脏让客人品尝,然后又把肉和酸菜一起煮成酸菜汤。这样主菜就基本齐全了。

再次是酒文化。彝族多居住于高寒地区,彝民不论男女老少皆嗜酒。他们喝酒时,常先把酒倒进大碗里,依次轮流喝着这一碗酒,这是对客人的敬重,所以在招待客人时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是餐具文化。凉山彝族的餐具处处体现了彝族风情。彝人的餐具特色在于漆器,漆器原材料来源于生长在高寒地带的优质紫荆木材。用紫荆木作胚胎,加上传统手工技艺,经割漆与制漆、胎骨选择与处理、横旋木胎、上色与彩绘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配色用传统的黑、黄、红三色,三色间隔使用。用红、黄两色作为主色在黑漆底上调配,这样就形成鲜明的冷暖、强弱、明暗的对比,具有一定的空间感。

二、彝族地区饮食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讨

首先,该地区的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尚处低级阶段,仅仅为品尝旅游,即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谈不上任何饮食的营养搭配功能。所以该地区不能将饮食以文化资源的形式加以挖掘,使其成为旅游目的之一。其次,彝族地区的饮食文化资源仍以传统享受性为主,没有具体体验性活动。随着游客的探知欲的提高,旅客早已不满足于常规的“坐、等、吃”的享受模式。对于平日难得一见的民族特色饮食,凉山州旅游餐饮市场基本没有为游客提供参与性活动。再次,当地宣传力度有限。基于凉山旅游发展的现状,仅靠商家的宣传难以成气候,所以应该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挖掘其内涵。

凉山彝人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打造其文化对策如下:

1.从餐厅建筑和装修风格上展示彝族风情。

2.将一些与饮食有关的传说、典故、做法以文字和图画等形式展示。

3.以表演方式烘托文化。在客人进餐时欣赏各式彝族表演,使客人能够近距离体会彝人文化。

总而言之,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推动着文化产业继续发展。而“吃”不仅仅是旅游过程中的六大要素之一,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来说,在游览了民族风情,受到民族文化感染后,独特的饮食文化将展现其特有的饮食观念,特殊的文化形态还让旅游者更真实、更深刻地体验到旅游的精髓。因此,加快地区饮食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地方经济良性发展,而且影响民族文化的发展。所以要在旅游活动中加强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而推动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毛震.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第11篇

关键词:宝鸡市;民歌文化资源;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021-02

一、宝鸡民歌文化资源概述

(一)宝鸡民歌文化历史

对于宝鸡来说,由于其自身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为其形成和发展独特的人文环境提供和创造了有利的便利场所和客观条件。比如张家尧民歌的形成,以及其唱腔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性特点,主要是由于当地与关中平原接壤,很多居民都是由秦川腹地迁徙而来,文化和习俗经过长期的融合,当前民歌一方面体现出地方山歌的韵味,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婉婉调和关中眉胡,其唱腔介于两者之间。而且在地理位置上与湖北、湖南、四川等地较为接近,因此当地居民的说话腔调具有一定的“胡广腔”,民歌的歌调与江南一带较为接近,其中尤其是山歌的歌调,其江南水乡韵味十分的浓厚,婉转动听[1]。比如“华亭县”“磨炒面”以及“洞宾歌”就是明显的陇南调,而且由于原著居民比较多,因此小调、劳动号子、山歌等唱腔又具有显著的土著人韵味,被称为“土著调”[2]。

(二)宝鸡民歌文化现状

所谓的民歌,指的是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流传至今的,体现出浓厚地域特点的传统歌曲,在各种不同地区来说,都具有自己特有的民歌形式,也只有用当地的语韵和方言演唱才具有原有的韵味。其中凤县民歌作为宝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当地传统民歌的传承,也是对当地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劳动生活的体现。在当地的古庙逢会、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等时期,会表现出多样化的民歌演唱形式,比如化妆演唱、对唱、联唱、合唱等形式[3]。

二、宝鸡特色文化产业概述

对于宝鸡的特色文化产业来说,具有较大的文化资源潜力,能够实现产业化的运作。一是对于宝鸡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来说,十分的丰富,比如石鼓山遗址、雍城遗址、周原遗址、北首岭遗址、九成宫遗址、马援墓、班固墓、秦穆公墓、秦公一号墓、太平寺、石窟慈善寺、扶风法门寺、诸葛亮庙、周公庙、蟠溪钓鱼台等。而且宝鸡,也被人们称之为“青铜器之乡”,发现了很多青铜器遗址、甲骨文以及相关文物。二是宝鸡还具有独特的民俗资源,具有独具一格的民间艺术,比如草编、泥塑、脸谱、社火、刺绣、剪纸、木偶、皮影等遗风古韵[4]。其中,被称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凤翔,是当地的旅游名县、文物大县和文化大县,凤翔剪纸、木板年画、泥塑、青铜器复制工艺品、泥塑羊、泥塑马闻名遐迩。三是具有较为显著的自然资源,号称为“宝鸡八景”的景观以及新开发的旅游景区都具有十分浓厚的历史文化,在这当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紧密联系,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四是文化产业能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开发出各种艺术精品佳作。近几年来,宝鸡市的市场中文化产业所占的比重和规模不断增加,其经济效益和从业人员都不断增加,其中电子、音像、印刷等出版物不断增加,在市场经济中增加了文化资源的配置[5]。

三、促M宝鸡民歌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策略

宝鸡具有很多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历史资源,这都是当地形成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本,也是实现其特色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当通过某些手段将这些文化资本通过产业化的形式转化为文化力,就会体现出巨大的消费能量,最终形成相应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宝鸡民歌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形成发展,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其合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一)准确定位,加强产业培育和规划

实现产业区域布局优化设计,通过对优势资源的借助来聚集优势文化产业,并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综合考虑和关注价值定位,加强对产品观念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注重;准确把握行业新动态和新兴业态,加强方向定位,并注重开发文化领域中的新兴产业、新兴媒体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对产品的布局定位,促进其形态的丰富,构建产业集群,促进整个文化产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的同时发挥其集聚效应;明确项目定位,将当地的周秦文化凸显出来,在开发核心项目的时候注重对衍生产业的催生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强化品牌建设,明确市场定位,注重产品的错位开发,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开发;明确消费人群,这也有助于产业结构、市场定位、出游方式、盈利点等问题的明确,通过错位发展的角度来加强对潜在市场和空白市场的开拓;注重文化产品简单与复杂、低端与高端并重[6]。

(二)加强对文化大市场的建设以及对对外形象的塑造

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建立,根据地方文化的特色以及风土人情,可以建立相应的文艺团体,并依据“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建立乡村文化市场。与此同时,加大招商力度,增加自身的资金成本,注重对文化市场主体的壮大、培育以及引进。二是加强培育消费市场,抓住未来经济中的制高点,并注重对人们消费习惯的培培育,打造出新的文化消费主体和热点。通过对文化消费的积极引导,能够使文化消费市场激活,在工艺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装潢、室内外装修等视觉文化中有效的结合工艺美术、民间艺术以及传统艺术。积极有效地发展网络、舞台、影视、图书等视听文化消费,通过文化消费的发展逐渐壮大文化市场,并积极地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强对立体化产品市场的建立,根据宝鸡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将其打造成最大的西部文化产品交易中心,通过工艺美术品、民间艺术品、古玩市场以及书画市场等形成集聚效应,将周边的文化市场消费带动起来。四是加强塑造文化产品,注重打造和挖掘西府曲子、西府风俗文化、姜炎文化、周秦文化以及佛文化,加强对剪纸、脸谱、泥塑等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开发。五是加快建立信息市场,通过建设各种电子商务,能够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而实现资源共享[7]。六是加强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加目标消费群体。

(三)积极建设并推进产业集群

首先,加强对民间工艺美术产业集群、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集群以及周秦文化产业集群的构建,相互之间共同构成完整的产业链,积极打造集销售、展示、生产、设计以及策划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条,并具备一定的品牌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其次,实现产业集群布局的进一步优化,通过对集群效能的充分应用,有助于实现内部层级性的有效带动和凝聚,依据品牌力量来获取相应的项目,抢占市场份额。再次,注重发展特色化和专业化的集聚区,有步骤、有主次、有重点地建设和培育部分文化产业集聚区,逐渐构建成有活力、有特色的产业项目群。最后,注重集中多种文化资源,将内生力量明确为短期内的休闲度假游。而且注重特色产业中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套衔接,形成错位竞争、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

(四)加大推介宣传的力度

采用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加强对各种媒介和网络的有效应用,注重各个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并加强开发高端消费,增加高端消费者。将相互之间合作交流的突破口确定为文化旅游管理,打消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空间限制,加强跨区域管理。其中最关键的是加强文化旅游产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延伸和共享。其基础是客源市场合作,将市场宣传和市场形象统一化,实现客源互换和客源组织的统一。加强在中国文化网、央视国际、新华网等级别较高的媒介中宣传推介,并且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多语言的信息,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还可以积极地举办和参与各种活动,比如各种类型的推介会、艺术节、展销会、交易会等,这有助于国内外市场影响力的扩大[8]。

(五)注重梯度开发文化产业

为了实现文化产业结构的梯度开发,首先作为增长极的主体产业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作为支柱的支撑产业应该有更加明确的市场目标,更好地带动和发展新的衍生产业。文化产业规划的梯度发展,最关键的应该是积极有效地将文化旅游业发展为市场中的主Р业,其主导、中心和基础分别为商务旅游、文化旅游和观光旅游,同时加强专项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充分地发展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 许项发.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1):68-72.

[2] 史佳苗.基于城市间的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合作模式探析――以天水、宝鸡为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5):128-131.

[3] 熊伟,索新全,陈碧红,段小虎,李清.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点线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宝鸡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

设的制度设计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4).

[4] 赵建昌.基于专家调查的宝鸡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及开发策略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72-76.

[5] 白银峰.宝鸡旅游产业精品化路径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96-105.

[6] 李虎民.西府的名片宝鸡的浦东――陕西东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点项目建设巡礼[J].城市开发,2016,(10):24-27.

第12篇

连云港,作为徐福文化的发源地,尤其是于1982年在赣榆区发现了徐福村(原徐阜村)之后,不断掀起徐福文化的研究热潮。徐福文化天然的对外属性,激励着连云港赣榆区倾其全力深入挖掘徐福文化资源,打造耀眼的徐福文化名片。

一、连云港徐福文化资源

(一)徐福简介

徐福(公元前255年―?),即徐(fu),名议,字君房,徐偃王(诞)第二十九裔孙。生于战国齐王建十年,死于日本原始部落的绳纹时代向弥生时代的过渡时期。秦时齐地琅琊赣榆人(今赣榆金山人),精通医学、天文、航海、冶炼等知识,为当时的著名方士。

徐福因徐福东渡这一壮举为世人皆知,为世界航海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根据《史记》记载,前219年,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且有神仙居住,秦始皇便命其率楼船队和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对于徐福最后率众到底去了何处,学术界更多倾向于最后到了日本。

(二)徐福文化简介

时过境迁,但“徐福研究热”依旧。不管是中国人民还是日韩人民,都在纪念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徐福东渡已不是纯粹的历史事件,徐福也不单是一个“个体的人”,而是形成了具有一定文化特质的文化现象,史学界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徐福文化”。

(三)连云港徐福文化资源的构成

1982年6月,江苏省在赣榆县进行地名普查时,发现了一个叫“徐阜”的自然村,据村里老年人说,“徐阜”原名“徐福”,明清时仍称“徐福村”。依据出土文物和相关遗迹,经过专家考证,该地被认定为徐福故里。有关“徐福村”、“徐福社”的记载就曾体现在《赣榆县志》、《海州志》等连云港的地方志中。连云港赣榆区的金山镇本身就是一个徐福文化资源的集群,包括有形的徐福文化资源和无形的徐福文化资源。

有形的连云港徐福文化资源主要有文化遗址、遗存、徐福祠、徐福像、徐福纪念馆等人文景观,以及地方志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在赣榆区,大量有关徐福文化的遗址遗迹被保留了下来。位于金山镇的徐福村就有徐福种药地遗址和徐福故居遗址;在赣榆区的柘汪镇,也有许多遗址。

无形的连云港徐福文化资源有徐福传说及相关的民间文学。2011年5月,连云港徐福传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福传说在赣榆民间流传由来已久,影响最大的为《徐福东渡的传说》。

二、连云港徐福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一)连云港徐福文化资源众多,历史悠久

连云港作为秦代著名方式徐福的故里,拥有丰富的徐福文化资源,既包括有形的,如徐福文化遗址、徐福祠、地方志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包括无形的,如徐福传说、以徐福其人其事为主题的系列乐舞表演和专题片、徐福节等节庆活动。这些连云港徐福文化资源或本身历史悠久,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赣榆区的金山镇,或说金山镇的徐福村更是承载徐福文化资源的重地,所以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连云港徐福文化资源开发的基地。

(二)关于连云港徐福文化的学术研究成为热点,且数量众多

1984年4月18日,中国《光明日报》史学版发表了罗其湘、汪承恭先生的论文《秦代东渡日本的徐福故址之发现和考证》,首次提出:“江苏省赣榆县徐阜村是徐福的故乡。”这标志着徐福研究进入新阶段,但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的热烈争论。之后,赣榆区受到鼓励,当年就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徐福研究会,于1985年更名为连云港徐福研究会,并创办了会刊《徐福研究》。借助徐福文化这一纽带,赣榆区不断加强与日本、韩国的交流,以推进经济文化建设,尤其是以每届徐福节为契机,展开广泛的国际学术研究活动,如1990年,中国赣榆首届徐福节之际,连云港徐福研究会举行了纪念徐福东渡2200周年学术讨论会。2012年,连云港市在与日本佐贺徐福文化交流座谈会上提出今后将以“徐福东渡与当代社会”为主题展开课题研究。2015年10月,连云港徐福研究会承办了“赣榆2015徐福文化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国际论坛”。

就国内来看,连云港的徐福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2004年10月,市社科联与连云港徐福研究会联合在赣榆区举办了“徐福与海洋文化”研讨会。《连云港论坛》专门编辑出版了《徐福研究二十年》专刊,第二年编辑出版了《徐福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连云港徐福研究会被中国徐福会授予徐福研究优秀单位的称号。徐福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富有历史意义的课题。通过学者们思想的碰撞,我们总会发现,时代在变,徐福精神的价值不变,徐福文化会与时俱进地发展。

(三)政府为徐福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政策支持

文化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就是软实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日益增加的重视,连云港市也在不遗余力地做规划、求发展。2014年由连云港市政府颁布了《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在总规划中,徐福东渡传说被明确为区域文化重点传承保护的对象和地方文化的历史标杆,还被纳入海洋文化类项目内容的规划中,同时加快建成徐福文化生态创意园也被提到建设任务中。

2014年11月26日,市文广新局了贯彻落实《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的通知。《规划》提出建立“三核两翼”的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其中“两翼”是包括徐福文化项目在内的北部海洋生态文化产业翼和南部民俗生态文化产业翼。2015年,连云港市政府在《连云港市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制定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将文化建设放于重要位置。

(四)众多文化项目全面展开

2003年,赣榆区委书记孙荣章提出要打响“观黄海风光,探秦山神路,访徐福故里,游红色胜地”的旅游品牌。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各类学术交流之外,赣榆区对徐福文化资源的开发重视上还体现在修建人文景观、创建旅游景区、开展文化活动、开发文化产品等方面。

1.修建人文景观,展现徐福文化魅力。市级文保单位徐福祠位于金山镇徐福村北,相传是村民为纪念徐福东渡不归而建,1986年在原址上重建,1990年翻修扩建。祠前广场竖有“徐福村”碑和“徐福故里”碑。2013年,徐福祠成功申报为“江苏省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基地”。徐福庙山门外广场东侧有一块赵朴初诗碑,上面刻着赵朴初先生1991年为“中国・赣榆第二届徐福节暨纪念徐福东渡2200周年”题写的贺诗。

2016年3月,赣榆区又在区图书馆内建成了徐福展馆,馆内陈列着几乎囊括了国内、国际所有的徐福研究成果资料。赣榆区的这些徐福人文景观既讲述着徐福的故事,也展示了徐福文化的独特魅力。

2.推进旅游景区创建,打造徐福文化旅游品牌。金山镇徐福生态园和徐福泊船山风景区作为赣榆区的旅游品牌,是每届徐福节展开活动的基地。2006年金山徐福生态园成功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徐福泊船山风景区创建国家AA级旅游区。从2006年开始,徐福泊船山风景区便启动核心区――茶文化体验区、垂钓中心和综合服务区、徐福文化开发基地。2009年,《赣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徐福泊船山风景区建设规划》全面完成。经过努力,2013年8月,徐福泊船山风景区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5年,徐福生态园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区。

整合了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的连云港徐福泊船山风景区东倚泊船山,西偎怀仁山,环拥徐福庙、徐福广场、兴会寺、徐福山庄和怀仁水库等景点,融天工之美与人文韵味于一体。徐福生态园是整个泊船山风景区的核心示范区,园内种植3000亩茶园,十分壮观。

3.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将传承徐福传说和传播徐福文化有效地结合。徐福节是徐福村最为隆重、最具影响力的节事活动。历届徐福节不仅有徐福祭、文艺表演、书画展览、学术交流等文化活动,还有商品销售、经贸洽谈、项目合作等经济活动。从1990年至2010年共举办了八届徐福节。

在1990年首届徐福节上,为纪念徐福东渡2200周年,赣榆区举行了隆重的徐福像揭像仪式和徐福祭祀活动。之后又连续举办了两届徐福节。直到2004年,赣榆区又接着举办“中国・赣榆第四届徐福故里海洋文化节”。2005年,在第五届徐福节之际,由县文化局推出的大型乐舞《徐福祭典》在开幕式上演。第六届徐福节的最大亮点是赣榆区邀请了CCTV7《乡村大世界》栏目采访拍摄“美丽海州湾・赣榆”大型主题演唱会、仿古京剧表演《徐福东渡》和徐福祭祀等活动,使得赣榆“徐福故里”这一特色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延伸至全国。之后的两届徐福节,媒体宣传力度愈加强势。2007年,又逢徐福纪念馆开馆,仅第七届徐福节期间就有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国内外媒体走进赣榆,对节庆活动和赣榆旅游资源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在2010年的第八届徐福节中,共有徐福海祭、旅游商品展销、美食大赛、金鳅食节等十几项活动。正是因为徐福节广泛的影响力,2009年,中国・赣榆国际徐福节入围“2008年度全国节庆活动百强”,并荣获“2008年度中国十佳文化节庆”提名奖和“中国节庆年度大奖”。

4.徐福品牌产品创造产业经济。就目前来说,在赣榆区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徐福品牌产品主要是徐福茶和徐福酒。坐落在徐福故里的江苏徐福酒厂建于1963年,后被阜宁客商孙国银先生投资600多万元收购,重新组建成如今的连云港徐福酒厂,现已经是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且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白酒企业。赣榆区的徐福茶经营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据连云港2006年鉴介绍,当时的赣榆区徐福茶厂已拥有茶园面积200公顶,固定资产达1000万元,主要生产“徐福”牌系列绿茶。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徐福茶被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2009年,赣榆区徐福茶厂参加连云港市举办的首届“花果山杯”名特茶评比,其中选送的“松针茶”在综合评比中脱颖而出被评为连云港市首届“花果山杯”特等奖。徐福生态园里的千亩茶园更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景观。

(五)徐福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重保护、轻开发的问题

徐福传说属于民间文学,需要集体传承与保护,赣榆区政府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传承基地。从1984年开始建立原徐福祠,之后建成徐福纪念馆、徐福像等人文景观,成立徐福研究会、举办徐福节,还于2006年成立金山镇民间文化保护小组,2011年开展《徐福传说》进校园活动,今年又建成了徐福展馆,现在已经初步建成了从国家到地方的四级名录保护项目体系和传承人体系。从市到镇,从政府到民间,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徐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