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热点话题

社会热点话题

时间:2022-02-27 11:39: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热点话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热点话题

第1篇

一、高校利用网络热点话题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媒介基础

新媒体技术对现代时空的突破,使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据2013年人民网对河北省高校的调查显示,超过99%的大学生每天上网,其中以浏览新闻为目的占54%;每天使用网络在2小时以内的为78%,超过2小时的为69%;不是每天都上网的仅占0.6%。同时,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了解社会热点话题的最主要的渠道,占到85.71%的比例,而且这其中有82%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和同学讨论网络热点话题,其中33%选择经常主动和同学讨论。可见,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热点关注和参与度很高。由于网络热点话题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及时性的爆发性的增长传播,另一方面网络热点话题又借助人际传播进一步影响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以高校完全可以通过这种相互借力的方式提供多平台,让大学生多关注网络热点话题,满足大学生畅所欲言的诉求,同时,借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真正调动大学生关心思考国计民生和民主主体意识,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手段。

二、网络热点话题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分析

网络热点话题通常是社会建设成果或是社会深层矛盾的集中反映,尤其是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或大量反映出时代主题、凸显社会公平正义,或社会负面影响极大的网络热点话题层出不穷。其反映的利益价值属性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契合之处。

将网络热点话题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挖掘思考审视问题的能力

探索能力和探索意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大学生对社会发生的或网络制造出的新事物、新热点问题探索愿望更加旺盛,他们这种好奇心、探索心的一旦满足,也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缺乏指导,对这些网络话题认知层面上不够深入,独立思考能力和反思力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上有待提高,而复杂多样的网络热点话题背后,通常都一定的发生背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有问题的解决方式和后续影响。因此,高校应当引导大学生探讨对话题的深入挖掘思考能力,通过对网络热点话题的解读,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审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观察问题和探寻事物的视角更趋于理性化,分析问题趋于成熟化。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网络热点话题由于代表性强、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所制造的舆论已经大大的影响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乃至生活方式。大学生关注网络热点话题,是提升自我认知和不断充实自我的一个途径。但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思想不够成熟,缺乏实践中的磨练,对网络热点话题缺少从全局上把握的思想方法和辩证思考能力,在一些网络不良舆论的诱导下,严重阻碍和影响了其辨别是非的能力,甚至引起思想上的混乱,导致“高参与、低理性”、“高热情、低能耐”等现象。这就需要高校思政教育以这些网络热点话题为契机来引导学生的正确的价值导向,提高大学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比如通过一些典型的网络热点话题分析还可以上升到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上升到民族思想和时代精神的高度,还可以是表达公众的共同愿望和利益诉求,还可以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情况,从而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正气、激发爱国热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也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将网络热点话题引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一)“线上”引导途径

高校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构建立体化的思想教育网络平台,改变了过去“一对一”、平面化的教学方式,转向 “多对多”、立体化。

1.开辟思政教育网络阵地

学校、院系的官方网站或校园BBS开辟公共热点专题栏目,主动参与对网络热点话题的报道,辨明网络热点中的价值观念,及时引导网络舆论。但专栏建设上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网络热点话题的选题问题。由于网络信息海量,网络热点话题也包罗万象,通常涉及文化、社会时事、经济、娱乐、时尚生活等多个领域,有些话题甚至比较低俗。在选择网络热点话题引导时可以把握三类:一类是有争议性的社会性热点话题,如“茂名市民游行反对PX项目”事件、“老人该不该扶”、复旦投毒案等话题,这些话题社会争议大,有一定的相关利益的主体或者涉及价值观念的博弈,所含道德、法制、环境保护等内容丰富,学生参与度高,价值观引导性强;二类是网络政治类热点话题,如“中国梦”、官员腐败、紧张的国际区域关系等话题,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度;三类是通过校园论坛、从大学生喜欢浏览发帖的社交网站或及时与学生的沟通座谈等方式获得大学生对网络热点话题的关注内容和看法,更能真实捕捉到他们的思想动态。因此,专栏在选题上需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紧紧围绕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弘扬时代主旋律,或选择与大学生生活、学习、个人发展有关的热点话题,并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使有正能量的舆论热点“红”起来。

二是注重对专栏的建设。前几年,很多高校或政府的一些宣传机构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类的红色网站,但因为各方面投入的不足从而削弱了网站的质量及持续发展的后劲,学生缺乏浏览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做热点话题专栏时,要尽量使专栏内容丰富,页面美观,使专栏的内容和形式在充满思想性、严肃性的同时,也要表现多样性、鲜活性,以生动活泼的内容和形式去充实、渲染、陪衬和烘托。除了个别严肃的热点话题外,其他热点话题甚至可以采用贴近年轻人的网络语言和图片,视频、FLASH动漫等形式,给人以轻松爽快之感,充分地调动大学生的视觉、听觉,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大学生对栏目的关注度。另外,要保证专栏的实时更新和维护,不断给专栏注入新鲜活力。

2.鼓励开“名师博客”

博客是名师思想的“源代码”,学生通过对名师博客的关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思想引导和精神感染。像湖南大学就组织了第一至四届师德标兵和部分教学名师在新浪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网均开通了“湖南大学名师团体博客”,现已成为湖南大学的一个品牌;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强校长的微博,有两万多忠实的学生粉丝;在上海交大思政教师阮海涛的博客每日点击率达20万,被学生称为“心灵花园”。因此,高校可鼓励开设名师博客等网络社交平台,利用名师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发挥网络媒介的育人功能,当然名师在博客中可多引入对网络热点话题,观点可犀利麻辣,可循循善诱,可敞开心扉说真话、抒心声,目的在于通过正面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明确正确的“三观”,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3.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要跟上

需要建立两支网络宣传教育队伍作为人员保障。一支可以是由校宣传部、党总支委员、专职思政类老师、辅导员共同组成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收集并梳理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课堂反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网络上主动发声,有准备、有针对性地积极回应学生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思想上的困惑,为他们消除思想疑惑,化解思想矛盾,传递正面引导信息。另外,考虑到高校教师平时工作忙,投入时间有限,还可以建一支隐形队伍。高校不妨定期培养学生中的网舆引导员,指导和依靠他们及时掌握有效信息,去引导网络热点话题的舆论走向。这些大学生更善于运用网络语言,让他们在学校论坛或者其他社交论坛或网站新闻评论上,巧妙地介入其中的热点话题讨论,或主动设置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的关注,期间渗透主流价值观,引导话题方向,借此开展隐蔽性思政教育。

(二)“线下”引导途径

1. 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可改革

虽然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种种便利快捷,但难免存在着缺乏督导性、系统性,而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任课老师可以结合书本知识,设置热点话题讨论。像上海大学思政课就2011年就进行了相关改革,在每学期开学前向大学生征集热点话题,将这些热点话题进行提炼,教学方式从传统的“章节式”教学逐步向“问题解析式”教学转化,这一新模式已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此外,对部分网络热点话题,还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比如,“保钓”事件,是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的好题材,可通过请专家做学术报告,系统对讲清整个事件的亲因后果,并借机对大学生进行血性与理性的引导。还有如近期的官员腐败热点话题,可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忏悔录,对大学生进行权力观、利益观以及党性教育。

2.开拓社会实践的平台,促使学生知行统一

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拓社会实践的平台,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在实践中体会学校所引导的“三观”教育对自身成长成才的决定性作用。

第2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现实生活;时政热点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初中阶段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经验出发,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具体思想品德课程知识点的教学。”新课标的这一指示揭示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这其中,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的时政热点。

一、挖掘现实生活资源,创设生活的教学情景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有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体验,对于某些事物也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与看法,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工作者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宝贵资源。在此背景下,一线教育工作者只要建立学生现实生活实际与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这两者的密切联系,就能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点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的同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持续投入到相关的学习活动中,并保证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

对此,笔者有着非常深刻的教育实践体会。例如,在学习“礼仪显魅力”这一知识点时,笔者为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假设,在拥挤的公交车上,A不小心踩到了B的脚。此时,会发生哪两种不同的结果?请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经验,对有可能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进行合理想象。由于学生现实生活中都有过因为过分拥挤踩到别人或者是被他人踩到的实际生活体验,因此,很快就讨论出了可能性比较大的两种情况:一是A不讲礼,胡搅蛮缠,也不向B道歉,B由于没受到尊重怒火上升,最终两人言语不和大打出手;二是A在意识到自己踩到他人之后,连忙诚恳道歉,态度良好,这时,B即使脚很痛,也会因为A的礼貌道歉行为,选择大度原谅,两人实现和谐、融洽的相处。

在学生提出这两种可能性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笔者又趁势问道:“从上述两种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讲不讲文明礼貌对事情的解决会有不同的效果。讲礼貌能融洽人际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讲礼貌的话则很可能将小事‘升级’成大事,甚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严重地步。对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同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时,一定要?”“讲文明”“有礼貌”,学生纷纷回答。这表明,借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展开教学,对于优化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真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时政热点话题,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时政热点话题是特定时间段社会广泛关注与讨论的焦点所在,是对社会最新情况与实时状态的体现与反映,其中也蕴含有丰富深刻的初中思想知识。对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必须具备高度敏锐的心理,及时捕捉时政热点话题中的教育教学素材或者资源,即实现时政热点话题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结合。如此既能借助广为流行的时政热点话题调动学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更能帮助学生真正透过表面认清本质,明确时政热点话题背后真正蕴含的深刻的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

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如,伴随着网络购物行为的日渐推广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络平台上购买商品,这其中,能否对不满意的商品进行退换以及如何退换成为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再结合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及颁布的时代背景,笔者在教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知识点时,特意为学生普及、宣传了如下法律条例:消费者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方式购买商品之后,7天之内可以无条件退换商品;网络交易平台不能有效提供销售者真实信息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选择向网络交易平台提出赔偿要求;销售者应当对购买商品消费者的相关信息持严格保密的谨慎态度,不能随意泄露、更不能非法出售或者倒卖……

如此就将社会上引发较多关注的时政热点话题很好地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实现完美的结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进一步了解,更有利于他们借助这些真实的法律条例实现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像消费者的公平自主选择权、依法求偿权、安全保障权等的深刻认知与灵活应用,真正将借助时政热点话题辅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

总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落实与实践对于改善、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有着切实的积极意义与作用。对此,我们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在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尽量挖掘其社会实际生活中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这既是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思想品德知识点深刻认知与理解的重要前提,更是推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真正取得高效率、高质量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

第3篇

1.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由于信息网络的便捷性,微信营销不必局限在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的范围之内,而是实现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的进行。手机网络缩短了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使得沟通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用户可以随时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企业信息的搜索。企业的营销活动也可以根据目标顾客的使用习惯,挑选最为恰当的时间进行,无论客户是主动还是被动地收到信息,最终都可以达到潜在的营销效果。

2.节约企业营销成本。

企业的传统营销方式,例如:报纸广告、媒体广告、宣传活动等等,都伴随着高昂的成本。因此在进行传统营销的方案制定时,必须首先衡量成本与利润,确定合理的营销预算,同时也承担着成本付出所带来的风险。然而,微信营销在节约成本方面的优势却非常明显。公众号的申请和信息推送不需要收费,并且用户在接收信息只会产生一些流量,不会产生其他费用。

3.沟通的交互性和便捷性。

对于刚刚起步的小企业来说,受成本和规模的影响,可以选择的营销方式十分有限。而微信平台却打破了这种限制,每个企业都可以通过微信来进行营销活动。同时,微信营销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信息传递,客户可以通过聊天、评论、回复、分享等方式,对于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反馈,直接与企业进行交流和对话。这种互动的模式能够增强营销活动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使企业及时获得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在最短地时间内对于自身的产品、服务以及营销策略进行调整。

二、微信营销的策略研究

1.确定目标顾客群体。

由于微信的使用人数众多,只有做好目标顾客的定位,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微信营销的开展。因为每一类顾客所适合的语言措辞和表达方式等是不同的,他们对于微信的使用习惯也各异。微信营销所选取的话题要与顾客群体相对应,最大限度地增加营销内容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才能够打动顾客,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2.增强用户体验。

每日定期的信息推送,不仅仅能够增加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机会,还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长时间的信息推送,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对于企业的印象和好感。这种营销的方式不同于主动灌输,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厌烦心理,通过一种柔性的营销方式使产品和服务走进消费者的内心。另一方面,企业要关注消费者对于营销信息的反馈,及时地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的推广路线。

3.提高用户积极性。

打开微信的朋友圈,不难发现,各式各样的微信活动给用户带来了许多乐趣,在某种程度上也吸引着用户进行不断体验,进而产生依赖性。在休息和娱乐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浏览公众号推送的信息,筛选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参与。例如,在朋友圈“点赞”活动刚刚发起时,就受到了广大用户的追捧,不仅仅增加了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无形中宣传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可谓是一举两得。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用户对于优惠活动的兴趣是企业营销的有效工具,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增强用户对于企业的关注程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结合社会热点话题。

微信平台具有时效性,各种信息的传播都紧跟社会的热点而进行。因此企业的微信营销不能够只局限于企业本身,还需要与一些热点话题相结合,借助用户对于热点话题的关注程度,选取一些慈善、关爱等正能量的话题,来提升企业公益性的正面形象。而这种营销策略目前已经被许多企业所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招商银行曾经发起过“爱心漂流瓶”的活动,微信用户可以使用漂流瓶的功能来获取招商银行发出的漂流瓶,通过回复来获得积分,可以为自闭症的儿童提供相应的资助,在此活动期间,有媒体统计,用户每捡十次漂流瓶便基本上有一次会捡到招行的爱心漂流瓶,用户的参与度非常高。

三、结语

第4篇

质疑:拥有透视真实社会世界的洞察力

【课堂回放】

师:孩子们,作为南京人,提起2014年,你马上会想到什么?

生:(齐)南京青奥会。

师:那么,2008年呢?

生:(齐)北京奥运会。

师;2008年,我国不仅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还获得了一个国际大奖。(出示,齐读)

生:(齐) 烟灰缸奖。

师:这可是咱中国第一次获得这个奖。咱们一起来猜猜获奖理由,好吗?

生1:因为我们国家吸烟的人很多。

师:真的吗?我们来做个现场调查:在咱们的家人中,亲朋好友中,有“烟民”的请举手。用手势表示人数。(调查)在我国,每4人中就有1人是烟民。这可是世界之最呀!

师:(出示)看着这个颁奖词,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1:烟盒为什么就不能漂亮?

生2:为什么香烟生产厂家要把烟盒制作得如此精美?这不是增加成本吗?

生3:为什么烟盒漂亮就是获奖条件呢?

师:说到烟盒,咱们不得不说一部国际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主持达成的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公共卫生条约,也是针对烟草的第一个世界范围多边协议,在这部公约中明确提出“烟盒必须以至少30%的面积刊登健康警示语。”(出示,指读)

师:目的是什么?

生1:提醒大家吸烟有害健康,让大家少吸,最好不吸。

师:我们国家做到了吗?你们看,这是我国同一品牌的香烟的3种不同的烟盒。(出图:出口、新版、旧版)

师:看着这三个烟盒,你想到了什么?你又想问什么?(指说)

生1:为什么我们出口的香烟盒上印的图案那么吓人?

生2:我发现新版烟盒的警示语比旧版烟盒要醒目得多。

生3: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在执教《品德与社会》六上(苏教·中图版)《不和烟酒交朋友》这课前,刚刚从媒体上看到的 8个极不光荣的“世界第一”强烈地震撼了“我”——烤烟种植面积、烤烟产量、烤烟增长速度、卷烟产销量、卷烟增长速度、吸烟人数、吸烟人数增加数量、烟税增长速度、吸烟造成疾病死亡率,中国均为世界第一!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是深受其害吗?尽管到处都贴着禁烟标志,但依旧有众多烟民熟视无睹,旁若无人地大抽特抽;尽管每年“禁烟日”都在宣传,可是对于吸烟的危害,人们好像都知道些,却又好像仅仅知道这些而已。身处其间的我们早已麻木了,早已被同化了,早已没有话语权了。更让我们痛心的是:我国青少年开始吸烟呈现低龄化趋势,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仅为10.7岁,青少年吸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怎样才能让他们自觉地拒绝香烟,可谓是品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因此,基于这一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问题,“我”将“烟灰缸”奖这一热点话题带入了课堂,鼓励他们大声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发现已往熟视无睹现象背后的问题。不盲从,不迷信,有主见,不固执,是一个人主体性的体现。这种独立人格的形成与批判性思维的成熟是同步的。正确的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外在表现。通过将热点话题融入品德教学,儿童就不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视若无睹、置若罔闻。当他们拥有了敏锐的洞察力之后,就有足够的机会看到需要回应的事情,并提出具有个性的观点。

交锋:追求单个问题多种视角的审视力

【课堂回放】

师:人类的发展史贯穿着一系列的战争。有专家提出这样的观点:战争促进了人类发展。有没有同学支持这一观点?(尽管开始是个别人的犹豫,但最终有1/3的同学举起了手,其中以男生居多)

师:其他同学能大声说出你们的观点吗?

生:战争阻碍了人类发展!(出示正反方观点)

师:究竟谁对谁错?咱们还是要通过一番辩论才能知晓。为了让辩论有根有据,除了教材内容之外,我还给双方准备了“锦囊妙计”,你们需不需要?(出示)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师:下面就是我们思想碰撞的尖峰时刻了!我只做三个友情提醒:1.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2.不重复;3.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好吗?

(辩论开始,师相机板书:推动科技进步、减少人口、泯灭人性、自相残杀……)

生1:我支持正方的观点。正是因为有了战争,才使得电脑、汽车、不锈钢、因特网得以发明,战争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生2:我来补充。我认为战争有助于消除分歧。与其坐在台前空谈,不如真刀真枪地打一仗,谁打赢了听谁的。

生3:我反对你们的观点。你们有没有想过,二战造成的经济损失折算成粮食,购全世界人吃上200年。这些钱,用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上多好。要知道,现在还有许多贫穷国家的人民朝不保夕呢!

生4:但是你不要忘记了,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正是因为魏国的强大才使得魏国的老百姓生命得以保全,经济得以发展。再远一些说,秦始皇不就是通过战争统一了中国吗?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要看到战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生5:对,我也同意正方的观点。要知道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都有点不堪重负了。战争正好可以减少人口,有利于对资源的保护。

生6:战争不是保护资源,而是在破坏资源。现在的战争早已不是冷兵器时代了,核武器对人、对环境都是致命性的伤害。你们听说过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吗?直到今天,该地区的生态都没有恢复。

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在现代媒体强大的能量面前,不可能对战争一无所知,毕竟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反恐战争等词汇充斥着各种媒体的版面。但是这些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在我们的学生眼中,仅仅是那些出于尊重而有意筛选过的照片中所呈现的局限悲痛与哀怨,而对于照片所难以涉及的儿童生存、生活的威胁则知之甚少。

战争,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费奈隆从人类学的角度一语中的:“所有的战争都是内战,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同胞。”

当前,让我们更为担忧的是,无数充满血腥暴力的电子游戏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男孩们最为喜欢的PSP游戏更是视战争为儿戏。我们的课前调查结果显示,“以牙还牙”“以暴制暴”“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打战能彰显男儿本色”“战争出英雄”的话语频频出自孩子们之口,而这样的思想不也体现在他们的日常言行中吗?

全面客观地认识战争,让战争从游戏的场域中走出,进而还原它本来面目,就成了《战争何时了》一课教学的立足点。“战争是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一极具争议性的热点话题激起了千层浪。研究表明,讨论可以刺激儿童认知发展,特别是倾听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声音,更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热点话题的讨论,让我们的课堂最大限度地呈现了各种不同观点,孩子们第一次发现,面对同一个话题竟然可以从如此多的视角出发,在民主平等开放的辩论活动中,孩子学会了更有条理地思考,进而更加大胆地尝试应用已知知识。用伯里克利的话来说,这样的讨论会产生“明智的行动”。当然,作为教师,不管大家如何各抒己见,都要坚持一个原则: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建议:习得理智建设参与问题解决的决策力

【课堂回放】

师:希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人们的生活如此悠闲,你想不想去?不过,我劝大家最近还是不要去。知道原因吗?

生1:近期,希腊的机场、铁路、公交、环卫、公共部门、学校、医院等部门都举行了,希腊全国瘫痪!

师:一方面希腊政府背负巨额债务即将破产,另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愿意为希腊提供大量贷款,可希腊人民为什么却不答应呢?他们抗议什么?(出示)

生1:希腊人抗议削减养老金……

师:这不好吗?

生2:当然不好。工资比以前少了,扣的又比以前多,这么一来,拿到手中的钱就更少了。

师: 前不久,德国《图文社》给希腊总理写了一封公开信(出示,齐读)

师:看了这封信,你有什么想法?

生1:希腊和德国同为欧盟成员国,但是德国人比希腊人要辛苦得多。

师:这两国还有什么不同?(出示,指说)

师:救,还是不救呢?(四人小组商讨并填写“决策树”,指名每组3号发表观点)

如果说《奥林匹克的故乡》一课的教学,从教材中涉及的“食——地”关系拓展到“人——地”关系是向抽象能力迈出了一大步的话,那么,将希腊面临的债务危机纳入课堂教学,让课堂与世界联结,让儿童的经验与世界联结,则需要更大的勇气。“有没有必要让孩子们讨论这么宏大而又敏感的话题?”这是老师们普遍的质疑。不过,当下课铃响起时,孩子们意犹未尽的神情,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面对“救,还是不救”这一两难抉择,没有必要仓促得出结论。我们引入热点话题的主要目是确定可选方案,并了解更多关于该问题的信息。事实上,放慢速度以免孩子们草率得出结论(一个该由团体得出的结论)正是这里需要的。我们需要他们自己发展起与此相匹配的能力和情操。当孩子们搜索出某一个具体决定的所有可能选项,并预测每一选项的结果时,他们就参与了批判性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而这将使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变得更周到;决策过程也给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很多机会。

第5篇

[关键词] 婚恋剧;日常生活叙事;话题;轻喜剧风格

谍战剧、穿越剧的余热还未散尽,婚恋剧已火爆荧屏。今年伊始婚恋剧便接踵而来,从《夫妻那些事》到《AA制生活》再到《新女婿时代》等,婚恋剧可谓大行其道。婚恋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常说常新。其实婚恋问题也一直都是电视剧创作的主要表现内容,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多散见于家庭伦理剧中,90年代后随着电视剧题材的日益丰富和婚恋问题的日益凸显,摄像机开始把镜头对准男女婚恋情感故事上,婚恋剧应运而生。回望20世纪末《过把瘾》《蔷薇雨》《牵手》等经典剧目初露光芒后,婚恋剧便如“离弓之箭”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稳占荧屏,成为荧屏上的常青树。新世纪后《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金婚》《婚姻保卫战》等也均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这些婚恋剧从不同视角、不同程度真情演绎了诸多婚恋故事,其日常生活叙事亦向人们展示了普通人婚恋中的情感冲突与危机,让观众们在荧屏上寻到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更难能可贵的是婚恋剧的创作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当今热点话题,彰显轻喜剧风格不断突破创新,以此来满足大众日益攀升的审美文化需求。

一、真情演绎多个婚恋故事

艺术源于生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转变,人们的婚恋观、价值观和社会归属感都在经受着严峻考验,在这种境况下的都市男女开始对爱情和婚姻产生了怀疑和新的看法,婚恋问题成为社会焦点话题。此时围绕婚恋形成故事创意的婚恋剧因贴近现实生活、关注人们情感世界而成为荧屏新宠。

回望20世纪90年代,婚恋剧虽数量不多,却不乏经典之作。《过把瘾》(1992)成功地将镜头聚焦至婚恋男女的情感世界,展现了都市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苦苦追寻,开创了婚恋剧的先河。《蔷薇雨》(1997)以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生动地刻画出女性在婚恋中的喜怒哀乐,深情谛视了现代女性的心灵律动。《牵手》(1998)则首次正面踏入婚恋“雷区”,将破坏婚姻的最大杀手“第三者”搬上荧屏,使得在至今的婚恋剧中,观众仍可或隐或现地探寻到“第三者”的身影。20世纪末这三部婚恋剧对婚恋情感问题的初探,为新世纪婚恋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世纪初,婚恋剧展开了对婚外恋的深入探讨,相继播出了《让爱做主》(2001)、《结婚十年》(2002)等剧,让人们深深体会到“第三者”对婚姻的猛烈冲击。直到从《中国式离婚》(2005)里那一场场歇斯底里的吵闹中,人们才把视线由外部转移到内部,其实有些婚姻危机,并不是来自外部因素的介入而是源自内部的深层次矛盾,该剧告诉了我们即使没有第三者的介入,婚姻依旧可能脆弱与无奈。“婚姻要门当户对,或者说,要条件般配,不能只凭感情。再深的感情,在门不当户不对条件上不般配所带来的生活琐屑中,也得给磨没了。”这句出自《新结婚时代》(2006)的经典台词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结婚是否要门当户对;婚姻中的城乡冲突如何调和;结婚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族的事等凡此种种,让我们看到婚姻中无法承受之重。《双面胶》(2004)把婆媳矛盾推上了风口浪尖,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交锋使婆媳暗战过招,让夹在中间的丈夫左右为难,由棘手的婆媳矛盾所引发的夫妻情感隔阂,成为婚姻中又一重要屏障。随后的《麻辣婆媳》(2006)、《媳妇的美好时代》(2010)、《当婆婆遇上妈》(2011)等剧都或悲或喜、或多或少地向观众传授了婆媳相处之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直都是人们对婚姻的美好期盼,《金婚》(2007)便向观众呈现了这样一个幸福和谐的婚姻范本,向我们诠释了幸福的真谛:平平淡淡才是真,吵吵闹闹也有爱。“婚姻就是一场男人和女人争夺话语权、经济权、掌控权的战争。”①在《婚姻保卫战》(2010)中,打响了一场为维持夫妻两性平衡发展、保卫婚姻的有爱之战,让我们懂得家庭和事业其实是可以协调发展,共促进步的。“婚后要不要生孩子?何时生?”《夫妻那些事》(2012)则为我们上演了一场婚姻家庭育儿喜剧。

婚恋剧为我们真情演绎的这林林总总的婚恋故事,让观众看过后,自然而然地对自己的婚恋生活进行自省,以期盼建立幸福美满的和谐家庭。

二、日常生活叙事策略

“所谓日常叙事就是以日常生活为核心,围绕日常生活进行文本构建、意义阐释和审美表达,在这里,琐碎的、被人们习焉不察的日常生活事件与生活空间成为叙事、审美、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体现与挖掘的对象。”②这里所指的日常生活是相对于社会活动而言,其家庭生活是它的主要内容,为此以展现人们家庭婚恋情感生活的婚恋剧采用这种叙事策略是理所当然,也是最佳选择。日常生活叙事把镜头对准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在不遗余力展现其间情感纠葛的同时,也在吵吵闹闹中见证了男男女女的分分合合。2004年婚恋剧《浪漫的事》站在平民的立场,以普通人的视角,娓娓讲述了同一屋檐下母女四人的不同婚姻感情遭遇,以真挚的人文关怀,细致入微地呈现了普通百姓尤其是女性真实鲜活的情感状态,用视听艺术诠释了日常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泛黄相片、旧式藤椅这些生活道具以及彭玉、倪萍等老戏骨生动自然的表演为本剧的日常生活叙事增色不少,让观众有种亦真亦幻的感觉,仿佛这就是你我的故事。

2007年婚恋大戏《金婚》把日常生活叙事策略发挥到极致,使日常生活叙事成为荧屏叙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该剧采用编年体的形式一年一集地讲述了一对平凡夫妻文丽和佟志50年的坎坷婚姻史。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他们从相知到相爱,从青年到老年,风风雨雨互相搀扶,相濡以沫共同走过,堪称一部“婚姻百科全书”。一部50集的长篇电视剧既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表现,也没有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更没有梦幻般的传奇色彩,有的只是家长里短的真实写照和一对欢喜冤家喋喋不休的争吵,却收服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心。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原貌呈现,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使观众真正体会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美是生活”的真正寓意。生活中的锅碗瓢盆、酸甜苦辣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因此日常生活叙事带给我们的其实是温情质朴的真实美。

婚恋剧的日常生活叙事策略虽重在表现男女主人公婚恋历程中的细腻情感和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但也绝非“生活流”似的全程记录,而是适时的“断流”,把最能表现主题的横断面搬上荧屏,同时在必要处放大或缩减生活细节,使其更有利于婚恋剧的叙事。

三、婚恋剧的叙事新突破

新世纪大众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的兴盛给婚恋剧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回应,婚恋剧一方面保持和延续了其日常生活叙事的审美呈现,另一方面也在不断结合当今热点话题、彰显轻喜剧风格来与时俱进、寻求新变。

(一)结合当今热点话题

时代的变迁会衍生出新的话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多元化的发展使得话题不断,婚恋剧要想吸引观众的眼球,就得抓住观众的兴趣点。就像“话题剧”导演赵宝刚所言:“现在单纯讲一个好看故事的电视剧,对观众的吸引力有限。关注社会焦点问题、有话题的电视剧才能赢得市场。”③不负观众厚望,新世纪后婚恋剧积极寻求新突破,紧密结合当今婚恋热点话题,直面现实,契合了观众心理。从《中国式离婚》中的离婚话题,到《我们复婚吧》中的复婚话题,再到《婚姻保卫战》中的保卫婚姻话题;从《突然心动》中的婚外恋话题,到《双面胶》中的婆媳矛盾话题,再到《夫妻那些事》中的丁克话题;从《新结婚时代》中的凤凰男、孔雀女话题,到《裸婚时代》中的裸婚话题,再到《AA制生活》中的夫妻理财话题,婚恋中的热点话题已与婚恋剧叙事艺术之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光这一个个有时代话题感的剧名,就在第一时间博得了观众的好感,并且伴随着高收视带来的高网议,话题更加引人关注。除以上话题外婚恋剧还表现过剩女、闪婚、七年之痒等话题,而且还有恐婚、隐婚、啃老等热点话题有待开发创作,可以说是话题不断,但我们要找寻最切合时代的话题,创作最精品的剧作,切不可为话题而话题,为迎合而迎合,传统伦理情、正确婚恋观等灵魂性的东西不能丢,否则就会有悖创作初衷。

(二)彰显轻喜剧风格

“电视剧自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上了娱乐的烙印,这一方面和高科技的时代背景、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心理压力愈来愈大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电视剧的接受方式有关:家庭是一个可以释放紧张的生存、工作和人际关系压力的场所,电视剧是饭桌上、聊天中的调味剂,观众希望从电视剧里得到娱乐和消遣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最权威地决定了电视剧应关注其娱乐的功能。”④为适应观众的这种娱乐心理需求与观剧环境,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婚恋剧融入了喜剧幽默元素,彰显出轻喜剧风格。《媳妇的美好时代》一剧便是在温馨而又轻松的氛围中,向观众展示了“80后”小夫妻是如何处理婆媳难题和化解生活困境的。剧中幽默搞笑情节比比皆是:毛豆豆和余味第一次见面就因一碗面大吵了一架;两人三次相亲都有缘碰到对方;豆豆初次见余味父母,结果俩婆婆当场打成了一团;余味、豆豆要结婚,筹婚准备工作成为俩婆婆的竞技比赛项目,等等。《媳妇的美好时代》摆脱了《双面胶》里婆媳矛盾的沉重,大量诙谐幽默元素的融入,让人看过、乐过后仍不失温情,充分彰显了该剧的轻喜剧风格。除此剧以外,还有《婚姻保卫战》《裸婚时代》《夫妻那些事》等一批轻喜剧风格的婚恋剧先后粉墨登场,让观众从一个个温馨的家庭中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新变化。在大众文化消费语境下,婚恋剧轻喜剧风格的运用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是符合大众欣赏习惯的,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婚恋剧像一面镜子,烛照了现实生活,表达了人们的情感诉求,契合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它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人们婚恋生活中的“教科书”。“写不尽天下夫妻情”⑤,随着人们生活日益丰富多元化以及“80、90后”小夫妻逐渐步入婚姻殿堂,还会发生一些关于婚恋的新老故事,婚恋剧也会越来越精彩,可以说中国荧屏的新婚恋时代已经到来!

第6篇

二、活动背景: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备受海内外关注。随着地方两会逐步落下帷幕,2009年全国“两会”顺利在3月5日召开。全国人民及世界的相关媒体都给予了很大了的关注。“两会”之所以为社会公众所关注,是因为它能反映民意、为民谋利。往年在“两会”前夕,公众都会有一些关注的热点话题表达出来,希望在“两会”上能够得到重视并得到解决。

年年两会,百姓都会有一些关心的热点话题。两会的热点,是社会的晴雨表。两会期间的民意调查显示:医疗、住房、教育、治安、司法、就业、交通、环保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在“两会”上,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不断涌现,充分展现了“十一五”开局之年的新气象。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的时事政治。一方面能够提升自身的思想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国家的相关动向,对于自身以后的发展将有很大的益处。为此,开展有关学习“两会”精神的主题班会显得相当必要。

三、活动地点:12-103

四、活动参加人员:070421班的全体同学及党代表

五、活动内容:召集班级全班同学,紧扣活动主题,展开学习讨论

七、活动流程:

1.确定班会主题以及活动流程

2.按照流程,以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能力为宗旨

3.选定时间和教室

4.召开班会

八、具体流程:

1.准备工作:提前选定时间和教室

2.活动安排:上午10点整,班级人员到位。

3.首先邀请班级的党代表上台为大家讲述一下自身对于两会学习的领悟。

4.接着,由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其他同学依次上台讲述自己所收集的有关两会的内容。

5.主持人总结。

九、总结工作:

组织委员负责汇总各组的学习领悟。宣传委员负责写好总结工作。 对各组的思想内容进行评选,并将优秀小组予以公布。

十、人员安排:

副班长负责确定参加人数,及具体的各组的人员安排。保卫委员负责班会秩序。

第7篇

想要成为微博红人,可使用下列方法:

1、使用实名,起一个非常容易记住的名字。

2、用清晰的个人照做头像,个人简介要有个性。

3、微博内容真实丰富、图文并茂。

4、和粉丝友好互动。

5、及时更新微博,但同一条微博转发不超过3次。

6、对社会热点话题适时发表观点。

7、适当参与公益话题和活动。

8、多发轻松幽默的微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下图是我粉丝里面的部分企业账号,他们大多的粉丝都在500以下,有的更少。这样的还有很多。而现在新浪微博的企业微博还在测试阶段,针对的也大多是还是有一定品牌的企业。这样的本地中小企业如:一家桌游吧、咖啡厅、酒吧或是一家餐馆···我看大多数都是有一处没一处的在微博上发些内容。

在交流中,我和他一起把他现有的推广的方式和资源做了整理,另外也好好看了下做的比较好的微博账号。

把我们整理的一些方法来给大家分享下。

我所接触的这些中小企业,很多都有自己的QQ群、或是博客、有些自己还有网站。

现有的推广方式和资源利用:

1、QQ群、豆瓣小组、人人主页、开心主页或是论坛等。

我接触的这些他们最起码都有自己的qq群,用与和他们的客户交流和经组织活动,一些还有自己的豆瓣小组什么的。这些地方都有自己的活跃用户群体,是很好的扩散你微博账号的时候,随着微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注册玩微博的人也越来越多,都可以将这些活跃的人群,带入微博平台。

2、网站本身的流量:

如果有自己的网站,而且还有不错的流量,可以在网站上开辟微博入口,直接将目标粉丝导入微博上去。据我所知在西直门有家奇遇花园的咖啡馆自己网站的流量就很可观,也可以在自己的网站里面加入微博等社会化分享按钮

3、官方博客:

因为博客流行的比较早,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官方博客无论是在新浪、网易还是搜狐或是独立博客,都可以与微博打通(微博也提供这样的博客工具)相互推广新浪微博博客挂件。

4、邮箱、手机号推送

很多企业都是采取会员制,都有收集用户的邮箱或是手机。在采取推送的方式上不要那么死板,可以利用一次活动或是节假日问候的时候,制作一张精美的邀请卡或是以短信的方式通知。发送到用户的邮箱或是手机上,这样显得自然。

5、现有的产品、环境

将官方微博地址印刷在包装纸上,或印刷在产品单页上。或是在布置到店内的环境壁纸上面,或单独做成宣传页面呵呵看看螺蛳粉先生是怎么在做的。

积极主动的在微博内部寻找目标粉丝

1、利用微博搜索

利用微博的搜索功能,在微博上肯定有人在讨论你的产品或是服务,你可以搜搜与你相关的产品或是服务的关键词,然后找在谈论的这些人,可以主动邀请关注,也可以先关注着。也可以关注这些话题,如果你是一家咖啡厅。那么你可以关注关于咖啡的话题

2、参加互粉活动或是微群

微博上同样也活跃着很多和你一样渴望增加粉丝的人,他们会发起一些互粉的活动或是组建一个互粉的微群,只要你是诚心实意的去互粉的,保证回粉的效率是很不错的

3、参加微博热点话题讨论

微博上每天都有不同的热点话题,可以积极主动的参加。这样会增加你的曝光,如果你发表的观点被很多人认可被@的时候,那么就会有一些人来主动关注你的。

当然如果你有幸让自己的企业成为热点话题的中心点的话,那么增加的粉丝更快

4、锁定目标粉丝

当你在上面利用搜索关键词或是和你产品服务相关的话题,并参与讨论的时候,你会看到每一个人的讨论,或是你在相关微群里面准确的找到这样的人,然后通过锁定的这些目标粉丝,观察他们的粉丝慢慢的挖掘

内容策划和活动的策划

谈到微博运营不得不提的是内容策划和活动的策划。我始终相信在互联网时代,依然还是内容为王,眼球经济。以下这些是流行在微博里面比较好的关于内容策划和活动策划方面的分享。

第9篇

【关键词】科技馆;即时展览;科普教育

科技馆是以展览为载体的科普教育场馆,通常可以将科技馆展品分为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常设展览是科技馆的主体陈列,是科技馆教育功能的核心载体。临时展览也称短期展览,指围绕某一主题临时性展出的展览,它具有展出周期短、选题灵活、时效性强等特点,是常设展览的重要补充。即时展览,是一种特点鲜明的临时展览,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1 科技馆即时展览的特点和意义

即时展览,属于临时展览的一种,是为了克服常设展览内容时效性较差、更新慢的缺陷,以重要科技事件、公共事件、最新科技进展为题材而开发的展览。即时展览的主题具有鲜明社会时效性,这是即时展览最大的特点。所谓“即时”,意指“当下、此刻、实时”,和即时新闻类似,即时展览也是聚焦于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即时展览简单说就是呼应社会正在发生的某一事件而同步推出的展览。即时展览不仅可以对热点事件本身进行深入宣传和解读,更可以利用热点事件形成的社会轰动效应起到事半功倍的展览宣传效果。即时展览是科技馆对展教形式的创新,可增强科技馆对科技动态、社会热点的即时反应能力,应当成为科技馆的一大特色。

然而由于即时展览的开发周期短、展出时间短、展览规模小,因此科技馆对于即时展览的开发往往重视不够。但由于即时展览自身具有紧扣社会热点话题的时效性,因此,可以为重大公共事件及时进行科普释疑(如:转基因技术和对二甲苯PX建设的争议)或者为我国重大科技成果进行积极宣传(如:神舟飞船和探月工程等航空航天成果)。因此,即时展览往往比常设展览具有针对性更强和效果更好的宣传引导教育意义。

2 科技馆即时展览的开发策略

由于即时展览的时效性极强,因此,在开发策略上也应紧扣时效性,如果套用常用展览或其他类型短期专题展览的开发流程,往往效果不甚理想。下面从开发即时展览过程中的选题、途径、形式和宣传四方面对即时展览的开发策略做以简要分析。

2.1 选题

确定选题是开发即时展览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由于即时展览具有很强的社会时效性,因此其选题范围必须是当下正在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因此理论上目前正在发生或者未来可预期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均可以作为开发即时展览的选题范围。

科技馆的即时展览,则应当紧扣热门科技事件、公共事件、最新科技进展等题材进行开发。在筛选即时展览的主题时,开发者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2.1.1 社会影响力

即时展览的主题应着重选择社会影响力大的事件与话题,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社会影响力可以通过媒体关注度来体现,媒体关注度越高,越适合作为即时展览开发的主题。这里的“媒体”包括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多种传播渠道,重点应参考电视、网络的关注力度。如:主流媒体的新闻节目、门户网站的专题报道、微博的热搜榜、微信的朋友圈等都是某一事件是否具有足够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参考因素。

2.1.2 预期持续时间

预期持续时间是指某一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和热度所持续的时间。例如:关于龙卷风、寒潮等气象话题的热度往往持续时间为一周左右,而关于神舟飞船、天宫二号等航天成果的话题往往持续时间为几周。预期持续时间越长,意味着展览可同步展出的时间越长,因此也更加适合作为即时展览开发的主题。

2.2 途径

科技馆即时展览的开发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和外部引进。

在开发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三种途径均可予以考虑,特别是合作开发和外部引进的途径都有利于丰富即时展览的形式和规模。但如果面对突发事件需要在短时间内开发即时展览时,开发周期最短的途径应予以首先采纳。

在自主开发时,如果将科技馆已有资源(如:常设展览、视频资料、图文资料、教育活动等)进行集中整理、筛选、编排,从而开发出某一主题的即时展览,是一条高效、快捷、可行的开发之策。因此,需要科技馆加强对已有科普资源的储备和管理,以便在即时展览开发阶段能实现快速检索和利用。

2.3 形式

互动展品、静态展品、图文版、多媒体和教育活动,是科技馆展览最常用的展示形式。科技馆即时展览由于要与社会热点事件同步展出,往往不会有很充裕的开发时间,因此需要优先考虑制作周期最短的展示形式。多媒体播放、图文版和教育活动的开发周期均明显短于实物展品的制作周期,因此在开发即时展览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多媒体播放、图文展版和教育活动等展示形式。至于物展品,则应优先考虑利用展馆已有展品或者联系外单位租借展品的形式;如果开发时间充裕,也则可以考虑自制小型展品。

2.4 宣传

即时展览的宣传工作应在展览开发阶段同步进行。由于即时展览是呼应社会热点时事而开发和展出,因此借助社会热点事件的轰动效应进行展览的宣传工作是必然采取的策略。具体而言可以利用科技馆的网站、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多种宣传渠道,结合展览聚焦的热点话题开展即时展览的宣传工作。

3 科技馆即时展览的开发实践

3.1 “屠呦呦与青蒿素”即时展览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对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振奋国人的消息迅速传遍大街小巷,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事件。因此,中国科技馆在第一时间围绕此热点时事开发了“屠呦呦与青蒿素”即时展览,向公众传播屠呦呦先生的研究历程和成果,起到了普及科学知识和传播科学精神的良好社会效果。

在开发过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科技热点,由于时间紧迫,开发人员采用了制作周期较短的图文展版为主要展示形式,同时依托展厅中生命展区的“细胞工厂”和“细胞显微观察”等相关展品和显微观察实验室等已有资源,开发了“青蒿素大揭秘”教育辅导活动,从青蒿素晶体显微观察、青蒿素的提取、屠呦呦的科研过程等方面进行科学传播,取得了较好的即时科普效果。

3.2 “揭秘世纪寒潮”即时展览

2016年伊始,被称为“世纪寒潮”的冷空气强势来袭,全国南北纷纷迎来罕见低温,“世纪寒潮”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围绕这一社会热点,我们依托中国科技馆“气象之旅”展区已有展览资源,开发了“揭秘世纪寒潮”即时展览。

与屠呦呦先生获得诺贝尔奖的热点科技新闻类似,世纪寒潮也属于突发性的热点新闻事件,因此开发时间很短。我们的开发策略是依托我馆气象展区已有的互动展项和图文版为即时展览主要展示形式。例如:气象云图和大气环流两件展品向大家直观演示了所谓“世纪寒潮”产生的过程和原因。气象观测站可以实时显示当前室外多种气象数据,并介绍各种数据的采集方法。气象现象百科可以介绍L、雪、冰冻等多种气象现象的产生原因。而气象展区目前已有的图文版则完全可以直接用到此次展览中,例如“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的图文版,不仅可以供公众参观,也可以在教育活动中作为活动素材。

此外,开发团队还搜集了介绍寒潮的产生、影响和防范的科普视频在气象展区现场利用“小球大世界”这一已有展品进行播放供公众参观欣赏。“小球大世界”是一个直径2.4米的碳纤维材质的球体,通过投影无缝衔接技术可以在球体上显示各种画面与视频,而且视频画面可以实时更新。

同时,还开发了气象主题讲解的教育活动,将气象展区相关展品和图文版串联成一条参观路线,重点围绕寒潮形成原因、天气预报形成原理、气象灾害应对等三方面知识进行介绍,让公众深入了解此次寒潮产生的原因和科学防范的方法。

3.3 “迷你科技奥运会”即时展览

2016年8月5日至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四年一届的体育盛会历来都会吸引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和广大青少年的目光。为配合里约奥运会这一社会热点时事,中国科技馆于8月5日至21日与奥运会同期推出“迷你科技奥运会”即时展览。

“屠呦呦与青蒿素”和“揭秘世纪寒潮”两个即时展览的主题属于突发性的新闻事件,而奥运会这一主题属于可预期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因此相比于前两个即时展览,“迷你科技奥运会”即时展览有相对较为充裕的开发周期。因此在采用图文展版、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发团队尝试了自制小型展品和联系社会科普资源合作的开发途径。开发团队聚焦于奥运项目中的科技元素,自主开发了吹气跳高、迷你高尔夫、足球弹珠台、巧投铅球等小型互动展品或教具。同时,还陈列展示奥运会多种球类项目中外貌相似的比赛用球,旨在通过吸引公众现场辨认,来普及奥运知识和科学原理。在积极自主开发的同时,开发团队还注重加强社会科普资源的引进和合作,与坐落于清华科技园的高科技公司深入洽谈,联合开发了一套应用于HTC VIVE系统的VR射箭体验展项。由于展览展出时恰逢暑期,因此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即时科普效果。

4 建议

科技馆即时展览的开发有其独特的流程与规律,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今后见到更多的科技馆同行对即时展览这一独具特色的展览形式进行更深入地探索与实践,从而丰富科技馆的展览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十七大以后,网上的官民互动出现了新的发展样式。今年两会在即,网上的官民互动也渐入佳境,其发展引人瞩目。

两会前,在人民网与新浪网共同推出的两会特别报道“有话网上说”中,“部委建言”栏目很有新意。在这个论坛式的栏目里,国务院所属部委一一列出,网民可以针对特定部委发贴。到2月28日,发贴量已达14453条。

这些贴子中,有的抱怨教育乱收费不堪重负、有的反映农村教师收入太低; 有的批评基层科技人员承担核心任务,但收入不对称。总之,民意民情、民苦民怨在这个栏目中跃然网上。

两会前,人民网还与搜狐网共同推出了两会网上民意调查,列出了30个热点话题,请网民投票,从中选中2008年两会百姓最关心的10个热点话题。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网名医生哥波子)是最早开博的官员之一。在今年大雪灾中,他深入一线, 并将他的救灾照片在博客中发表。由于照片中有人为他撑伞惹来网民热议。网民将他和温总理艰难登山照对比,严辞批评。这位副厅长查实情况后,将事情原委详细在网上陈述,将一边倒的批评变成了官民互动、相互理解的过程,成为春节后网上的一大热点,医生哥波子博客的访问量超过54万次。

去年“黑砖窑”事件过程中,时任山西省省长的一直高度关注网上的反应。他说: “有一次,我起码打了十几个省厅和地市官员的电话,问他们‘有没有上网看看?’,都说没有,都不重视网络。”他在后来的一次会议上要求,今后一定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民意表达。他要求各部门提高在网络时代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宣传新闻部门研究建立完善新闻和加强网络建设,在敏感和热点问题上及时回应公众、反馈信息,受理新闻线索和群众反映问题。

十七大以后,官员开博越来越多。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副市长王树清、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山西省吕梁市副市长成锡锋、辽宁省沈阳市环保局局长李超、河南省郑州市物价局局长陈军安等不少官员都加入了“开博”行列。

其实,在任何政体中,下情上达、上情下达、上下互动,都是有效行政的重要前提。在历史上,大英帝国的北美殖民地民情鼎沸。殖民地行政当局将情况和建议送达英国本国需时数月。议会完成立法,将新的指示送到北美又需数月。圣旨到时,形势已经大变,无法收拾。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利益关系环环相扣,行政治理的难度相当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百姓有效沟通、相互理解、诚意配合,才能创造解决问题的有利气氛。

两会的各种网上专题都是下情上达的方式。已有网民提议两会上请总理上网,与百姓面对面沟通。总理上网并不是惟一的形式,但在两会期间有关方面安排网上的上情下达,与百姓面对面网上沟通一回,确是值得期待的。

第11篇

思想政治是倾向于理论性的课程,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深刻记忆知识。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课堂中创建教学情境,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中能够更好地互动,并且课程进度不会受到影响。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很难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某一课程中,因此,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十分重要,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出课堂问题,学生在学习知识内容时会深入考虑相关问题,不断地探索发现,这样课堂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提升。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

1.问题性

首先是要突出问题,在创设情境时会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知识点中存在的问题,将其作为情境的依据。这样所开展的课堂活动能够紧紧地围绕主题,避免出现内容过于复杂学生掌握困难的现象。高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已经很强,但体会重要知识点的能力仍然需要锻炼。情境带给学生的是思考问题,最初学生可能很难掌握这种学习模式,但随着教学模式的全面推广,学生学习能力也能得到完善。问题引出形式是十分关键的,要以学生的思维方法为出发点,这样才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提升学生个人学习能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也能不断地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尝试自主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内的配合得到准确答案。

2.探究性

情境设置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结合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来进行,在应用期间还能够体现出情境的差异性。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快速投入到教学中,一改课堂中被动的学习状态,与教师一起探讨知识。教材中的知识比较笼统,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很困难,在情境中融入拓展知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并培养利用课余时间来搜索知识素材的良好学习习惯,对日后的学习内容有很大帮助。情境创设以及问题探索作为教学方法应用时,教师可以对现在班级中进行试验,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新的学习模式。过渡阶段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可以在教学任务中全面落实应用。

3.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情境创设中保持师生平等的学习关系,可以为教学任务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之外,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该模式正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意识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亲身的感受与体验,使德育直击他们的心灵,内化为他们的思想认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

1.拓展旧知识引出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可以得出,任何一个新知识都能够通过上位学习、组合学习,恰当地设计先行组织者,寻求它与旧知识的联系作为新问题的增长点,促进新概念的生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许多新知识都与旧知识有所联系,教师可以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出新的问题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而且在接受新知识时更有思想准备和知识基础,最终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理论知识都比较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也缺乏学习兴趣。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选用一些生动有趣的传说、成语、寓言故事等,结合知识点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调动学生对新的知识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哲学这类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

第12篇

每年高考,作文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一份好的作文题不仅对科学检验考生实力起决定作用,而且对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各行业都会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

继2004年北京作文题目以“包容”为话题之后,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以“说‘安’”为话题,北京市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高级教师、北京新干线学校教学校长张继革认为,无论是“包容”还是“说‘安’”,都是当前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这样的作文命题富有时代感,而且考生有话可说,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张老师充分肯定了北京高考作文命题,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2005年的高考作文较去年的“包容”涉及的面更广泛,给考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信息、社会和世界的整体追求和平社会的大环境来写。2005年的高考作文也体现了新教材改革中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立意更加新颖,开拓了思维。

该校的薛老师认为,由于2005年考生自己发挥的空间很大,在语言上和表达形式上,都会出现一批非常不错的作文。(记者:王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