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报告风险控制

财务报告风险控制

时间:2022-10-28 16:38: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报告风险控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报告风险控制

第1篇

(一)发电企业投资盲目

发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得到发展就必须进行投资,通过投资来获取利润,利润越大,越有利于发电企业的整体发展。目前,我国的发电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多缺乏理性地认识,盲目的跟风,看到有利可图的事业就进行投资,没有对其进行前期的考察和后期的调研,往往导致投资的失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对于发电企业的管理者而言,要着力谋求企业发展的利润最大化,在注重发展主业,做强做大老本行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产品的投资,大力发展多种产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比如电厂的副产品,之前的废灰废渣,可作为生产砖瓦的原料等;依托主业进行磨煤机衬板的生产等等。甚至有的发电企业进行房地产开发和投资。但是在进行投资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工作,通过对产品市场的调查分析以及产品后期的服务等方面来决定投资与否,通过对产品的潜在价值分析和公司的财务承担能力来决定是否追加投资。在日常的投资活动中,企业管理者要积极总结投资经验,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投资方式。另外,发电企业还要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的投资制度,完善财务部门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学有效地投资办法,为之后的企业投资奠定基础,为企业发展谋求最大利润。

(二)资本回收策略不科学

发电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多产,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一次性贷款的多少取决于发电企业的商业信用,信用越高,一次性贷款金额越大。我们知道,发电企业的销售利润与商业信用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会谋求销售利润的最大化,但是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购买者并不能进行直接消费,而企业为了带动本身的发展,只能通过赊账来进行产品销售。而在赊账的过程中,企业对客户的信用度并不了解,所以在后期的收账过程中会带来诸多问题,有些账目甚至会成为死账收不回来,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利润,同时也严重影响日常资金流动带来影响,还款日期到的时候,企业如果依旧能没有回笼资金就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偿还贷款,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商业信用,给企业的日后发展带来影响。如何更好地规避这一问题呢?我们知道,企业进行赊账是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但是选择错了赊账客户只会给企业的利润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为了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在进行赊账过程中要严格考察客户自身的经营状况,是否具备还钱能力等。对于那些有能力偿还货款的客户可以给予赊账,但是对于那些无力偿还货款的账户就不应该赊账给他。同时,企业在进行赊账时还要选择还要有选择的进行,不能盲目的将所有产品都进行赊账处理,应当选择部分产品,这样也有利于企业定期的收回货款。

二、发电企业应对风险管控的措施

(一)加强发电企业的未来发展信息的收集

未来信息对于发电企业信息使用者和决策者来说是最重要的方面,要重视对未来预测信息的披露工作。发电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在作出财务报告时,除了要对前期的工作进行财务总结同时提出前期财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还要着重加强对未来信息的预测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应当十分详细地对企业未来经营和发展信息做出披露。通过对市场变动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变化方向来预测未来市场产品需要的方向和数量,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生产中所需要的大致成本,以及产品的开发可能性等。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当充分配合市场部的工作,通过对市场的整个调研来对财务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向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可参考性更高的财务报告,为企业的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二)编制衍生金融工具财务报告

在最终形成的财务报告中,不仅要包含总结和预测还要将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财务报告的一部分纳入进去。通过衍生金融工具对财务的报酬与风险转移和价值变动、潜在风险等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保证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下还要经常的变动财务的编制方法和结构,避免一成不变下造成的财务结构错误以及管理者的审美疲劳,导致之后的在审阅报表的时候有了着重性而忽视了其他数据的现象。同时衍生金融工具还能够适应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过程。另外,衍生金融工具还有利于完善财务报表的整体内容,将普通报表所不能涵盖的数据全部财会研究涵盖进去,例如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交易中支出的保证金和期权费等数据。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风险管控机制

发电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风险管控机制。对财务部门日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总结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则,通过不断的实践过程来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有效地财务风险管控机制。管控机制有利于规范每一名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同时也能够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管控机制的形成能为企业的投资生产保驾护航,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性,为之后的财务报告的权威性奠定基础。有效地管控机制是企业良好快速发展的基础,相关的财务人员应当对管控机制引起充分的机制并且遵守机制的相关内容,只有这样,财务风险管控机制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笔者所在公司,为建立以业务流程为对象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达到完善和优化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目的,特制定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办法。该办法中明确规定了风险控制实施由集团公司各业务归口部门负责组织。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是财务风险控制实施的归口管理部门。企业在实施风险控制过程中要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各归口管理部门反馈,以便及时处理与改进。

第2篇

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发债是公平与效率原则的要求,也是解决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必然选择。但地方政府发债的确潜藏着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如果没有适当的控制,地方政府可能过度借债,因为从政府的角度看,由发债而获取资金至少在短期内成本为零。当然这种风险对任何借债融资者而言都是存在的,但对地方政府而言,风险程度更为严重。因为一旦地方政府不能还本付息,中央政府有可能成为债务的最终承担者,这就极易造成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当地方政府只能通过非公开的方式借债时更是如此。因此,建立起有效约束地方政府发债行为的机制是地方政府发债的前提。

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的基本财政管理制度

无论是市场控制还是规则控制,其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基本的财政管理制度的建立。这些基本的财政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政府预算要划分为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经常预算是指为经常重复发生的为政府活动提供资金的预算,这些项目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其特点是具有可预测性;资本预算是指一次性资本项目,如建筑物、道路桥梁和大型维修项目的预算。经常预算支出通常是用经常性收入来满足的,资本项目支出则通过借款融资满足。理由如下:首先,由于资本项目通常需要一次性大量初始投资,而经常预算项目由于其重复发生,一般比较稳定,且易预测,如果将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合并在一个预算中,大规模的资本项目将导致收支失衡,赤字产生。而几乎所有国家的法律都规定,地方政府预算必须平衡。其次,资本项目融资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通过借债,政府很容易获得资本项目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二是由于资本项目长期发挥作用,所以其成本应在其使用周期内分摊,这也符合代际公平原则。如果地方政府预算不作此划分,中央政府和监督部门将很难了解地方政府发债是为资本项目融资,还是为弥补短期赤字,这一信息的缺乏破坏了债务控制规则,地方政府发债可能会失控。

统一的会计准则任何控制方式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必须充分掌握发债者的财务信息。因此,债务控制要求地方政府公开披露自己的财务信息,以便市场和监管者评估政府的信用风险。政府应该披露哪些财务信息呢?或者说,财务报告披露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财务信息的披露标准不统一,不同政府之间就难以进行比较,也就无法判断每个政府的信用风险是高还是低。因此,统一规范的会计准则是实行有效债务控制的必备条件。那么由谁来制定标准呢?如果由政府机构制定标准,“裁判员”与“运动员”身份的合二为一,就难以避免标准的偏颇,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由于政府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是公众、投资者和金融市场,因而标准的制定者必须具有保证标准公正的公信力。

地方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有效的债务管理和控制要求对地方政府建立统一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财务报告的编制和信息披露应以以下目标为准则:一是所有的信息都要按照会计准则准备和披露,使不同政府之间的信息可以比较;二是可以衡量政府经常性收入量,以确定政府还本付息的能力;三是可以衡量政府的流动性资金储备是否恰当,以判断当经常性收入不足时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同时,信息披露还要求建立现代政府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时提供有关政府支出各个阶段的真实信息和各级政府的财政运营情况。

政府的财务报告必须完整,即它应该包括地方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信息,包括所有的资产和负债。报告内容不仅包括政府本身的财务情况,还要报告政府所设立的以及所担保的所有组织的财务情况。此外,政府之间的资金往来,如资金转移支付也要在财务报告中显示出来。财务报告完整性原则的设立是为防止地方政府的预算外行为。一旦财务报告给地方政府提供了可以将预算内活动转移到预算外的可乘之机,债务控制手段将失效。

建立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真实的制度财务报告对政府的信用评级至关重要,但如何防止政府为提升信用评级而在财务报告中弄虚作假呢?独立于政府部门的审计是政府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的保证。审计是对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是预算过程不可或缺的阶段。审计的对象是政府及财政预算。公共预算由政府编制,立法部门代表公众审批。在执行过程中,作为信息优势者的人政府是否按照立法批准的预算执行,不能完全由政府自己报告,而必须由代表人民的检查机构进行审计检查,这就是独立审计存在的意义。

透明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联邦政府或中央政府对政府间转移支付必须作出清楚可行的制度安排。这意味着资金分配要按照确定的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以保证转移支付的透明和可预测性。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对地方政府的硬预算约束。当转移支付制度公开透明,并具有可预测性时,地方政府还本付息能力及其信誉质量就较为容易确定,这样做还可以使债券购买者和地方政府打消由中央政府最终担保的念头。而当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规定模糊不清、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主观随意性较强时,中央政府作为最终担保者的想法就会流行。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关键是消除中央政府作为地方政府债务最后担保者的任何因素。只有这样,市场才能通过分析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对地方政府施加更为有效的约束,地方政府借债成本与信誉风险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政府间转移支付截留制度当地方政府无力还本付息、违约风险出现时,为使地方政府的财政免受重创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一种有效做法是截留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并以其设立转移支付预备金,这种做法为投资者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护。在转移支付截留预备金制度下,地方政府可以清楚地预见自己收入的减少份额,从而采取正确的行动。在设立转移支付截留预备金制度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应具体化那些能够缓解违约风险的政策。转移支付截留预备金的设置消除了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提供最终担保的可能,在增加了中央政府信誉度的同时,也鼓励了信用市场的发展。

我国地方政府发债的制度建设

虽然我国地方政府发债既紧迫又必要,也具备了发债的经济条件和基本的技术条件,但中国目前并不具备地方政府发债的制度条件。允许地方政府发债首先必须进行两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地方政府财政管理制度建设;二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制度建设。

地方政府财政管理制度建设一是

在《预算法》中明确规定地方政府预算要划分为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没有这种区分,很难控制债务资金的使用方向和风险。目前,我国政府预算没有资本预算和经常预算之区分。虽然我国1991年颁布的《国家预算管理条例》中明确要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编制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1995年实施的《预算法》也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编制复式预算,但实践中,政府的经常性收支和建设性收支是混杂在一起的,在此情况下,如果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监管部门很难有效控制地方政府的发债用途,债务风险由此而生。

二是《预算法》中明确规定政府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性。法律要明确要求,地方政府预算不仅包括预算内收支,还要包括全部预算之外的收支;不仅要向立法机构、政府和公众披露预算收支,还要公布所有的预算之外的收支。只有这样,投资者、信用评级者、监管者和审计者才能完全了解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掌握其还本付息能力,作出正确决策。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预算的透明度都很差,最突出的表现是预算没有覆盖政府所有的财务活动。预算外收支不仅大量存在于非基本政府单位或部门(如事业单位),而且也大量存在于基本政府(行政单位)内部,如土地运作收入等。

三是《预算法》中要明确规定,政府间转移支付,特别是中央对地方的资本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应依据确定的公式进行,并公开透明。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特别是资本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是地方政府资本投资的来源之一,如果这部分资金分配不规范、不透明,地方政府及债券购买者、信用评级者和监管者同样无法掌握地方政府的全部财政收入,从而无法判断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是否适当,而这是投资者、信用评级者和监管者行动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专项转移支付既不规范也不透明。专项资金的分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讨价还价能力,在此情况下,即使是地方政府本身也很难确定自己的财政收入规模,更不用说政府之外的组织和个人了。

四是《预算法》中要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定期财务报告制度。法律必须规定地方政府定期进行财务报告以及财务报告的原则和内容。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每年政府的财务情况只能从财政部门提供的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报告、财政部编辑的《中国财政年鉴》、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料上获得零星的、不完整的一点信息。这种政府财务信息报告方式的缺陷如下:首先,没有向使用者提供方便有用的财务信息。政府财务信息的分散形成了信息搜索的障碍。同时,这些文件提供的信息难以起到了解和判断政府财务状况、监督政府负责任地按照公共利益要求高效率地使用公共资金的作用。其次,信息不完整。只报告政府年度预算内收支情况,没有预算外收支信息,更没有政府的资产负债信息,任何人都不能通过阅读这些报告和统计资料了解和掌握一个政府的财政运行情况。第三,没有统一规范的会计标准,也就不可能有可靠真实、具有可比性的政府财务报告。即使地方政府愿意公布自己的财务信息,也不知道以何标准公布什么内容。

五是建立独立审计制度。中国目前的审计部门还是行政部门的组成部分,经费来源于政府,人事任免受到政府控制。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即使审计部门对预算作了审计,暴露了一些问题,也不能摆脱政府内部审计的局限。内部审计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不可能对政府实行真正的监督和检查。因此,建立独立于行政部门的审计机构,实行对立法机构、公众负责的审计制度是对政府财政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审计的前提。是保证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不可或缺的制度要求。

第3篇

内容摘要: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财务舞弊案件时有发生。尽管财务舞弊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是其重要原因。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财务舞弊的重要防线。本文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探讨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报告演进

1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演进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演进

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源于两方面的动力:外部审计的飞速发展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压力。早期使用的术语主要有两个:内部牵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牵制指致力于分离责任的技巧,而内部会计控制则是先由早期的会计师广泛使用的概念,其完全包含的内容并不清楚,所以当时内部经营控制和内部行政控制也得到了应用,指除内部会计控制之外的一切控制。内部控制的第一个定义见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一份研究报告:内部控制——一个协调的系统和它对管理层和独立会计师的重要性:内部控制由组织的计划和组织内部为保障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和鼓励坚持规定的经营政策而采取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组成。

1973年审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ofCAP)的第一期审计标准声明(StatementofAuditingStandard,SAS)中,提出了会计控制和行政控制的概念。在1977年《外国贿赂行为法案》(ForeignCorruptPracticesAct,以下简称FCPA)中,内部控制借用了SAS1号中会计控制和行政控制的定义。1988年AICPA下属的审计标准委员会(ASB)废除了会计控制和行政控制的提法,提出了内部控制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在内部控制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具体概念及界限是模糊的。1985年成立的全美反欺骗财务报告委员会,即Treadway委员会于1987年提交的报告中指出了内部控制解释和概念多样性的存在,并且指出它所研究的欺骗性财务报告案例中,大约有50%是由于内部控制失效的缘故。为改变此种概念混乱的状况,于是Treadway委员会随后成立了COSO委员会(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来制定内部控制指南,并于1992年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这是内部控制史上的第一次飞跃。COSO把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完成,其目的是为了给以下类型的目标的完成提供合理的保证: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守法律和规章。整体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包含五个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1996年AICPA采纳了COSO的定义,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200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为内部控制是由公司的CEO、CFO或者公司行使类似职权的人员设计或监管的,受到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的财务报表编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GAAP)提高合理保证的控制程序。

(二)内部控制报告的涵义演进

与内部控制概念相比,内部控制报告(ManagementReportingonInternalControl,简称MRIC)的概念晚出现了几十年,其最初雏形见于审计师责任委员会,即科恩委员会(theCohenCommission)1978年的报告中。该委员会建议管理当局应提供报告确认管理当局对财务报告的责任,并要求管理当局对控制系统进行评估。

Treadway委员会在其1987年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管理层报告的概念(ManagementReports)。管理层报告必须承认管理当局对于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的责任,讨论他们履行责任的方式以及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意见。

COSO于1992年对内部控制报告进行了界定。COSO1992年的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报告是管理当局依据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后将结果提供给外部使用者的报告。

英国的Cadbury报告也提出了管理层报告的概念,建议由企业管理当局定期对本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报告,然后再由注册会计师对其加以审核。

SEC于2003年8月的第33-8238号最终规则,首次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overFinancialReporting,以下简称ICFR)的涵义进行了明确定义。SEC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一个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类似职权的人设计或监管的,并受到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对外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迄今为止,我国并没有对内部控制报告进行专门的概念界定。2006年上交所内部控制指引提出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但没有对其进行明确定义,只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内容方面进行了规定。从实践来看,我国公司也没有专门向外披露完整的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散见于公司年度报告的“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或者招股说明书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部分。所以,我国一般称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而非内部控制报告。

(三)内部控制报告的内容演进

内部控制报告编报框架一般涉及内部控制的内容、内部控制责任主体、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注册会计师内控审计等问题。从前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对于内部控制报告的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极具争议性的。美国审计总署(GAO)认为,内部控制报告的内容不应仅限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还应当包括某些营运效率效果控制、法规遵循控制,以便满足公众对于内部控制信息的需要,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从范围上讲,完整意义上的内部控制报告内容和COSO1992年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比较一致。但多数反对者认为,这个报告的内容过于广泛,如果强制要求企业披露涵义如此广泛的内部控制,将会极大地增加披露公司的负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而ICFR内部控制报告认为,大多数机构赞同内部控制报告中只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譬如1977年的FCPA,SEC的旨在执行SOX404条款的最终规则。按照SEC2003年最终规则,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内容应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管理当局维持充分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责任;管理当局评估内部控制的框架;管理当局对最近一个财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当局评价的审计报告。SEC采用了ICFR这个狭义术语,没有采用更为广泛的内部控制涵义。Treadway委员会于2004年10月修订ERM框架,特别强调董事会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角色。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部分企业存在未制定内部会计制度的现象。一是因为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按所有制和行业的统一会计管理体制,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都要做出具体规定,企业必须遵照执行,很少有自主选择和制定内部会计制度的余地。二是部分企业直接以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以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作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致使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随意性过强,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三是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并不懂相关的会计知识,对于内控的制定方面就既没有主观的意念也没有相关的专业技能。

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制度。而目前,很多企业在制定制度时,未能有效地贯彻内部控制制度,就无法确保管理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得到有效实施,无法保证各种管理信息的准确可靠和财产的安全完整。

有的企业不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般来讲,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没有制度必将引起投资者、监管者的关注,相关各方会督促企业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监督执行;而有制度不执行的欺骗性更大,容易给企业发展造成潜在的隐患。

内容设计不全面,账务处理程序欠规范。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包括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其主要内容有: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凭证的格式、审核要求和传递程序;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编制会计报表的种类和要求等。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09年7月1日起实施),促使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走向强制性之路。

3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执行科学的内部控制标准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上市公司应根据上交所的内控指引或COSO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督八个互动的方面来合理设计、执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加强对企业全面风险的管理。目标设定是全面风险管理的起点,企业要按照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设定。在完成目标设定之下,公司应对影响目标设定的风险进行识别,而后相应地开展风险应对,从而设计合理的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督,以便贯穿整个风险管理过程。

(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控制的目的最终都必然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只要人的行为是合规的,对这种合理行为的控制就没有必要;反之,只要人的行为不合规,对不合理行为就必须加以控制。对人的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人的素质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一个企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其内部员工的素质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并形成良好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三)强化控制环境意识

按照COSO的定义,控制环境包括企业的道德观、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和权责分配以及人力资源政策等。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产生认同感,协调人际关系又使员工产生归属感。控制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只注重建设监管当局要求的内部控制,而普遍缺乏强化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建设。因此,上市公司,特别是公司的董事会和高管要转变观念,增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四)强化内部审计职能以加强期末财务报告的风险控制

由于执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因此内部审计部门的定位非常重要。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都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但由于在董事会层面没有相应的专门负责检查监督的部门,很多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向总经理、财务副总、财务总监汇报。这样的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因此,有必要在董事会下面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组织或者由其下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事宜。此外,由于期末财务报告编制的流程设计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上市公司应合理设计期末财务报告的流程,特别应注意一些重要控制弱点的识别和控制,以完善期末财务报告编制的风险控制,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论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由“亚细亚”失败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0(9)

第4篇

1、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企业应在合理保证上述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内部会计控制相关制度。

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措施

2.1不相容职业相互分离控制。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其主要职责,对可能发生风险的岗位要相互分离、互相制约。不相容的职务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管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职务分离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实施职务分离可以有效防止因职权过度集中产生的违纪、违法行为发生。职务分离可以让不相容岗位相互制约和监督,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管理目标。一般情况下,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如果上述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2.2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是指企业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要有规定的授权批准程序,明确各单位办理各项经济业务的职责、权限和业务流程。企业所有经营活动都应规范审核审批程序,确保事事有监管。明确各级人员审批内容和审批责任,确保责任清晰。明确各类经济业务审批程序,严格控制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确保流程化运作,层层把关、落实。企业的授权审批一般分为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常规授权是指在职务分工控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机构明确规定有关业务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与责任,使所有的业务经办人员在办理相关业务时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权限,并在授权范围内办理有关经济业务,承担相应的责任。企业对于金额重大、重要性高、技术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2.3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和完整。

会计系统控制是记录、分类、汇总、分析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并合理保证相关资产和负债真实、合法,为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合理参考依据的管理手段。会计信息控制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职责控制、会计档案控制、会计科目及报告控制等。会计人员岗位职责控制是指在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把相关规定具体落实到会计人员实际工作中的管理方式。会计人员岗位控制是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规范会计人员工作业务流程,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企业应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在会计机构内部确定职责清晰、层次分明的岗位管理体系。会计档案主要包括财务报告、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对账资料、内部票据等,企业应当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保存管理会计档案,并结合单位实际需要,对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销毁和借还利用等内容制定相关制度,要有专人负责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控制制度要求执行。会计科目及会计报告管理。企业要依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设置明细科目、部门核算、项目核算等,确保统一口径、统一核算,以提高会计报表合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还要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管理体系,包括会计报表、分析报表、成本报表、对账报表、经营信息快报,并制定财务报告编制奖惩管理机制,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完整、及时、统一和安全。

2.4预算控制。预算控制就是要求企业从各个基础单位做起,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定规范的预算编制、审核、下达、执行等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算控制和约束企业的行为。预算控制应包括企业全部的经营内容,通过定期的预算检查考核,能够及时发现影响预算完成的因素,并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预算的严格执行。企业通过全面预算控制,对各基层单位的经营目标进行细化控制,可以有效保证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与效率。

2.5财产保全控制。实物保全控制是指企业应当建立财产物资的日常管理规章及定期盘点制度,制定财产登记、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企业的各项财产安全、完整,避免缺失和毁坏。同时还要制定限制接近的措施和财产处理的相关规定。通过执行财产保全的相关措施,能够有效加强实物资产的保管控制,从而使企业资产能够更好地发挥功能作用,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2.6风险控制。企业的风险存在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从会计内部控制方面主要应该注意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受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因素及政治、法律等因素影响,企业风险控制任务较重。首先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重视风险防范工作,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其次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定期进行现金流量、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分析,从而对企业资金周转情况进行分析,掌握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经济效益情况,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另外,对发生财务风险较高的投资行为、筹资行为,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如量本利分析法、净现值法等,保证决策科学有效,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

2.7信息技术控制。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方式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如数据存储的磁性化,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多面化,会计信息的共享等。这些会计信息系统自身的特点,也增加了会计工作的风险。如开发和设计中存在的设计失败的风险,操作不规范和造成的数据错误或丢失的风险,计算机维护不当造成的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风险及其他不可控制的风险。针对以上风险,管理当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安全有效。首先企业要进行系统操作控制。对每个会计人员要进行身份确认及业务授权,操作人员只能按照业务授权进行操作,不能越权操作。其次是进行系统维护控制。企业必须指定专业人员定期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检查和维护,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作相应记录,及时对软件和硬件进行升级,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系统运行的效率。

第5篇

治理功能凸显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从理论上说,它是关于内部控制实践的一般规定性和基本要素的理性认识,包括内部控制的本质、对象、主体、目标、方法、规范和环境等基本概念或理论要素。其内在关系是,以内部控制的本质为逻辑起点,内部控制的主体在内部控制的环境下,应用内部控制的方法,遵循内部控制的规范。作用于内部控制的对象,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见表1)。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是基于审计实践的需要。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首次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 主要是从财务审计的角度立足于查错防弊的目的进行定义的, 包涵了一些属于管理控制的内容;AICPA于1988年正式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了“内部控制”,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三个基本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1992年, COSO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研究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营运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规的遵守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并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区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互为关联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21世纪企业环境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以及风险管理的需要,COSO于2004年9月正式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其中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并形成一个(比内部控制)更为广泛的管理概念和工具。

能否降低盈余管理水平是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体现。没有系统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将形同虚设,而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控制目标,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一系列的政策和程序,是企业加强管理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伴随企业由自然人企业向公司制企业过渡,企业的组织层次发生变化,相应的风险控制也由员工层次向经理层、董事会以至股东大会转换,风险控制也由内部控制发展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目标拓展和控制层次提升的趋势与公司内部治理的治理目标和治理层次几乎完全拟合。此外,风险控制的目标不再仅仅是避免和消除风险,而是要事先设定风险容忍度,企业只是对超过这一容忍度的风险进行控制。

在借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基础上,2008年6月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2010年4月,上述五部委又联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由21 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决定自2011年起逐步在上市公司中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自此内部控制审计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一项重要的独立鉴证业务。这是一种“应用+评价+审计”三者密切联系的内部控制制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要促进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保障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

抑制关系明确

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质量。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限制对外报告信息的故意操纵、降低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中无意的程序和估计差错风险,减轻可能影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企业经营和战略的内在风险。

国外经验证据表明内部控制显著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实践中,衡量内部控制好坏的载体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其是公司管理层针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的书面评价。通常,如果公司管理层自愿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且获得了独立董事或监事会的肯定,或者取得了外部审计师或保荐人的“无保留”审核意见,那么一般认为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在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方面的保证程度就更高,这也就意味着该企业具备更高的财务报告质量或更低的盈余管理现状。国内相关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有一定关系,财务报告质量较高的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财务报告质量较低的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方面动力不足。此外,记录、报告和评估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将提高财务报告质量,能够增加外部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信心。

有效的内部控制具有限制公司管理层操纵会计盈余的能力。内部控制有可能限制程序上的错误、估计中的误差以及盈余管理。良好的内部控制被认为是实现高质量财务报告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对诸如美国安然等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批评多是源于其内部控制的失败。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限制对外报告信息的故意操纵、降低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中无意的程序和估计差错风险,减轻可能影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企业经营和战略的内在风险。内部控制效率这一抽象指标要依靠信号显示机制来体现。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信息披露是重要的信号显示机制。例如,企业管理层往往通过一些信号向外部传递其真实信息,这是目前显示内部控制效率的主要方式之一。进一步来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反映了内部控制的总体水平,高质量公司的管理层有动机将公司高品质的信号(如较好的业绩、较好的内控及风险防范信息)及时传递给投资者,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显示出该公司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与较高的内部控制效率。即内部控制效率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披露详细的内部控制信息,而内部控制效率低的公司不愿意过多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高质量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能够促进公司降低资本成本。投资者能够根据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质量进行识别和定价,将有利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保护和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定价内容中包含了内部控制水平与内部控制效果两个部分。国内相关研究发现,伴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颁布和内部控制基础建设的推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逐年提升,但不同上市公司之间还存在较大偏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与盈余管理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验证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本源的问题,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而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同时,从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的认可角度看,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能够进行有效识别并给予定价,内部控制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资本成本。这其中的溢价部分归因于内部控制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盈余质量。

抑制效应评价

一般来说,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市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定价,投资者能够根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质量进行识别和定价。国外通常以内部控制缺陷来衡量其内部控制效率:如果企业存在重大缺陷,内部控制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内部控制效率较低。我国对内控缺陷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专门的研究,这里列示出部分代表性国外学者对内控缺陷分类情况(见表2)。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方面,仍然存在概念模糊和实务操作性差等问题(见表3)。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如内部控制报告主要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状况介绍为主,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极少且内容空泛,很难从内部控制缺陷角度来验证内部控制水平。如《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将内部控制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但对什么是内控缺陷、内控缺陷的种类、例如,何具体区分三类缺陷、以及如何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披露内控缺陷,均无具体详细的规定。这些制度空白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困难和披露质量不高等问题。在自愿披露的制度框架下,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或许并不是随机的,可能存在自选择现象,即没有受到高质量内部控制影响前,盈余管理程度低的公司更可能自愿选择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面的模糊无疑使得进一步判断企业盈余管理抑制效应更加复杂。首先,很多企业都不会承认自己存在重大缺陷,而是把它归到一般控制缺陷和重要控制缺陷中,从而得出内控有效的结论。例如,什么是较小可能性?什么是较大可能性?什么是合理可能性?财务错报以及企业目标偏离的程度又是什么?有无定量化或定性化的标准?这些仍未明确规定。其次,作为内控缺陷导致后果的标准是企业目标的偏离,这里没有明确这一目标的具体涵义。最后,将内控缺陷按照其影响程度分为高、中、低固然全面合理,但中、低两个层次的内控缺陷目前又缺乏明确清晰的标准。

为使得从内部控制效率评估盈余管理抑制效应更具可操作性,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采用规则式的内控缺陷认定规范,对内控缺陷的概念、种类以及具体认定办法予以明确。

二是盈余管理抑制效应主要通过会计层面内控缺陷来体现。将会计层面内控缺陷定义为“可以直接导致财务错报的内控缺陷,包括从原始凭证、明细账、总分类账到财务报表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所有过程或环节中的内控缺陷”。具体分为五类,即账户核算类缺陷、账户核对类缺陷、原始凭证类缺陷、期末报告类缺陷和会计政策遵从类缺陷。这类缺陷容易为审计师所审计,且和会计人员息息相关。

三是通过定量或定性化标准对一般、重要和重大控制缺陷进行区分。对某项内控缺陷造成财务错报的“可能性”和“导致后果”进行量化,从而判断是否为一般、重要或重大内控缺陷。例如,可参照我国《或有事项会计准则》规定,对一项或有事项是否确认为预计负债主要考虑其发生可能性,其中“很可能”为发生概率大于 50%但小于或等于95%;“可能”为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极小可能”为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第6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一、中行IFRS的转换过程

编制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的会计报表是中国银行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靠拢并不简单是一系列在总行层面做的会计调整而已,而是对银行核心会计基础的一次重大挑战和变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金融改革的总体部署,中行、建行股份制改造的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就是“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和股份公司的标准和要求,从现在起,逐步实施国际会计准则,完善财务核算体系,执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2004年以前,我行是按照1993年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93制度)来编制财务报告。2004年9月,我行开始在境内外机构全面推行2001年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01制度),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并在11月底完成大量的系统改造工作,为进行IFRS转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5月,我行正式启动了IFRS转换工作,经历了将93制度财务报告转换为01制度财务报告,再转换为IFRS财务报告这一过程。在转换之初,我行详细对比分析93制度、01制度与IFRS之间的准则差异,在与业务部门、信息科技部门和外部会计师共同讨论和对分行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后,确定了信息缺口的最佳采集模式。

在转换过程中,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国家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行克服了准则差异大、境内外机构众多、境外机构所在地监管和会计标准不一、信息系统不完善等诸多困难,历时15个月,顺利完成了2002——2004年IFRS转换工作,首次实现了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包括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进行全面的公允价值计量或披露,对信贷资产足额提取减值准备,对非信贷资产,包括国内外机构的各项股权投资进行了逐项梳理,确定减值金额。同时,在员工福利精算、资产管理公司债券本息担保等重大事项上也取得了一定突破。

2005年8月30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中国银行转换后的2004年IFRS报告签署了无保留审计意见。按照审计后的财务报告,中国银行集团2004年12月31日的所有者权益为2007.55亿元人民币(不含少数股东权益271.52亿元)。

二、IFRS对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影响

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股份制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已基本形成并开始运行。这次股份制改造是一次全新的实践和深刻的变革,总的目标是紧紧抓住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绩效这几个中心环节,把中国银行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

国际会计准则把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归纳为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四个方面,比较重要的财务会计原则包括真实、中立、审慎、完整、及时、公允、透明等等。我认为,对于一家商业银行,特别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商业银行,这些财务会计原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从技术上促进和保证银行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按照国际通行的财务会计准则评价国有商业银行过去的经营管理状况,有两个问题是足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是业务经营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不审慎、不真实,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忽视资产质量和真实效益。二是信息的内部反映和对外披露不充分、不透明,过分使用计划经济工具和行政手段,削弱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实际效能。

(一)全面审慎原则,夯实财务基础

过去,我们是按照1993年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告。93制度的规定相对宽松,对于资产减值损失、预计负债等项目没有明确要求,没有从账面上真实反映经营效益,导致银行容易忽视资产的质量问题。过去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分追求业务的扩张,而不注重发展质量的问题。1999年和2004年,中国银行两次剥离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超过过去数十年的账面利润总和,暴露出国有商业银行在执行全面审慎原则、夯实财务基础方面的重大缺陷。

中国银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这是重要的契机。进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转换,银行就要考虑业务发展对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影响。盲目扩张必然加大银行的运营风险,带来资产质量的下降,进而是资产减值损失就会增加,导致经营效益的恶化,影响到银行在资本市场的业绩表现,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种种负面影响。IFRS强调“全面审慎原则”,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业绩观,提高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从制度上保障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

按照IFRS披露的更加审慎的财务信息也进一步改进了我行业绩考核的方法,即从强调业务扩张速度转变为重视核心业绩指标(如资产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等)的完成情况。目前,在强调推动业务发展的同时,中行坚持资本约束优先,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从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转向强调质量和效益,合理安排资产业务发展的总量和结构,防止授信资产过度扩张,不断优化资产质量。

(二)公允价值导向,真实反映效益

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鼓励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反映企业价值。例如,《国际会计准则39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要求将金融资产按持有目的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类、可供出售类、持有到期类、贷款及应收款类等四类金融资产。其中,前两者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分别计入损益和权益。除符合现金流量套期的衍生金融工具外,所有的衍生金融工具都必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进入损益。

对于银行而言,持有的部分债券、衍生金融产品等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往往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历史成本发生较大的偏移,其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预测的未来现金流现值。此次我行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金融资产与负债按照持有目的,区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对部分金融资产与负债,以公允价值进行了计量。相对于传统的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的做法,有关财务数据可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从持有金融工具到报告时点间市场状况的转变,同时也可揭示企业所面临的未来市场趋势,便于报告使用者对于企业的风险与收益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三)提升管理理念,加强风险控制

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银行需要有强大的风险驾驭能力。因此,IFRS特别注重银行各类风险信息的披露。例如,为了反映银行资产负债到期日的匹配程度和银行对其他流动性资源的依赖程度,IAS第30号《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披露》要求银行披露其流动性状况。IAS第32号《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对金融工具的披露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企业披露每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率风险、公允价值,披露金融资产的最大信用风险和集中度等等财务风险管理信息。

庞大的信息披露量与复杂的信息披露度是银行管理层前所未闻的。为达到IFRS的要求,管理层必须理解IFRS中所阐述的关于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先进概念的含义,进而理解先进概念中蕴涵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将科学的管理理念运用到银行的日常运营、流程改革和系统改造中,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和建立功能强大

的数据库,增强银行防御风险的能力。

目前,中国银行对所有的资产与负债,实现了分货币、分到期日以及再定价日进行披露,从信用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公允价值、行业、地区等多个维度反映了中国银行集团所承担的风险,以及管理层针对各类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策略。可以看出,采用IFRS,对于改进银行的内部管理理念,深化银行内部的流程改革,提升银行内部的管理水平尤其是风险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在对资金产品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时候,我们发现实现对所有的资金产品全面采用市值进行估价,必须建立额外的产品估价及风险控制流程。为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不相容的职责应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承担,该项功能既不能为资金交易的一线人员承担,也不能由资金业务结算的后线人员负责,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来对资金产品进行定价及风险控制。在考虑由哪个部门来进行该项工作时,就涉及管理流程的改革问题。通过设立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资金产品的估计,实现了按照责权利相适应的原则对职责进行划分,通过相互牵制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建立权力制衡机制,明确各管理部门和职能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从而使业务流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四)增强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

透明度建设也是中国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行近几年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积极推进审慎的会计制度建设,执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与以前年度披露的信息相比,财务信息的披露更加透明,内容更加翔实,信息披露的质和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从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标准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到按照贴现现金流及迁移模型的方法计提准备金,从衍生金融工具表外确认到对所有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复杂的嵌入式及混合式衍生工具)进行公允价值表内确认,从按照成本计量债券投资到根据持有意图进行公允价值或摊余成本计量,从采用应付税款法确认所得税到按照资产负债法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方方面面,无不体现出中行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透明性不断在提高。

IFRS是公司财务报告的国际语言,是各国投资者借以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有利工具,按照IFRS披露真实、可靠、透明的信息,加强了报表使用者对公司财务报告中数据的信任度,吸引了国际知名的战略投资者加盟中行,实现了股权的多元化,促进了中行与国际先进银行在业务发展、公司治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银行营运的基础设施领域,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商业银行上市后,其对外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是反映银行股价高低的晴雨表。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还加强了外部监管者及中小投资者对银行的监督约束作用,有利于强化公司治理,大大推动银行建立有效的市场激励和效益约束机制,锻炼和提高银行的市场适应能力,有利于银行长远发展。

(五)提高人员素质,培养会计人才

进行IFRS转换工作恰是检验一个银行员工整体素质的试金石和提高员工素质的好机会。被推向转换前线的中国银行的员工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转换过程中体现出了勤勉好学、勇于思考的精神,在夜以继日地为报表转换奋战之余,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我行的员工,包括各级管理层对IFRS的认识和了解得到了很大提高,锻炼出一批能懂会用IFRS的专业人才,大大提升了我行员工的整体素质,为进一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7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程序

内部控制评价程序直接决定着内部控制评价组织实施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只有按照规范合理的程序科学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评价结果才具备可靠性、实用性,本文认为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至少包括以下程序:

一、制订评价工作方案

企业管理层作为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主体,在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前应组织相关人员制订明确的工作方案,并经相关权力机构批准后予以实施。工作方案至少包括包括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实施机构、实施步骤、费用预案、评价方法等。

二、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决定内部控制评价的方向,制定内部控制评价范围时,应围绕公司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企业内部控制重点环节、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等方面有个整体评估,把可能引发财务报告缺陷、非财务报告缺陷的重要风险点列入评价重点,并充分考虑公司法人治理运作是否规范;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相关的会计控制、业务流程、财务报告编制及认定的程序、重大会计事项(如资产减值的确认、会计估计及会计变更等)处理程序等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等。

三、对现有制度及流程风险进行评价

企业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对公司整体内部控制目标进行评估以确定主要风险控制点,并判断企业是否适应规避风险的需要设立有效的控制措施。比如公司在设定可能引财务报告重大缺陷造成财务报重大错报的风险时,应充分考虑大额应收帐款的控制程序、重大资本性支付的控制等,在此基础上为内部控制测试工作提供参考。但风险评估本身就隐含着很大的风险,需要很强的专业判断,需要专业人士采用专门的方法按规范的流程才能够完成,且评估过程中还要保持评估范围、评估对象、评估方法一致性。

四、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进行评价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只有设计恰当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控制内部风险,但评价内部控制也有性应充分考虑:

(一)制措施与企业及公司管理层设定的目标是否关联;

(二)制制度有关控制措施是否完整全面并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防范企业的风险;

(三)制信息流转是否顺畅从而能及时可靠保证信息处理目标的信息需求,公司是否能通过风险媒体、内部刊物等媒介及时实现与相关信息需求方的信息沟通;

(四)制各个环节的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职责分工是否明确,相关当事人的执行能力是否能足以处理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有无其他备案措施。

五、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设计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得到有效的执行才能发挥应有的防范风险的作用,公司在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时应充分考虑:

(一)是否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结合企业实际建立了风险数据库,按可能风险的大小进行排序,并采取有效措施;

(二)有没有发现内部控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况并分析产生上述情况的主客观原因及公司是否有处理由于内部控制不到位而采取的其他预案;

(三)公司不相容岗位是否实现有效分离,公司管理层职责权限分配是否合理,相关管理人员对自身职位描述是否很清晰;

(四)财务报告会产生重大的会计政策变更的判断及相关处理流程是否合理,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对财务报告出现异常时公司调查和解决的方式方法是否合理;

(五)是否建立完备的监督体系,对监督实施过程中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处置是否确当。

六、与管理层或相关当事人沟通评价结果

内控评价工作结束后,内控评价工作人员应汇总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结果,为保证评价结果准确性,评价人员应对评价工作底稿进行二级、三级复核,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认定并要报告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缺陷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评价报告初稿,向被评价单位进行通报,与被评价单位沟通形成一致意见后,经被评价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提交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将评价小组确认的评价结果和初步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其他事情,独立、客观地编写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报送企业管理层或相关决策机构审定,并按对外披露的有关程序履行对外披露的义务。

七、跟踪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结果

内部控制管理是不断变化、不断反复的过程,部分内部控制缺陷由于生产经营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消失,部分内部控制缺陷由于及时进行了整改而消失。企业经理层收到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后,应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的重要性及可能对生产经营目标产生影响的重要程度分清轻重缓急落实纠正措施,评价人员应在公司落实纠正后重新对相关联控制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重新测试与评价,以对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八、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最终成果的反映,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至少说明: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组织与实施基础情况、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实施、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标准与依据、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有效性的确认等等。

参考文献:

[1]姜卫.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J],现代商业,2011(29)

第8篇

关键词:财务核算;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1.企业财务核算的常见问题

1.1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在缺乏外部监督与管理机制下,将会导致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的发生,而这正是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存在的现象,财务制度不健全、报表不统一,甚至一些小微企业根本未编制财务报表,财务相关数据、信息不真实,对投资者及检查人员抱有应付歹毒,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隐瞒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与营业收入。加上财会人员主要听从经营者指挥,账簿设置、记账、核算、调账、销账等随意性较大,最终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加剧企业信用恶化,最终导致结果是企业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处融资和贷款,严重制约企业正常运营与长远发展。

1.2 会计制度缺失。会计制度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企业能否有序运行,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管理并不完善,管理秩序上缺乏财务报销等正规流程。加上企业内部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与收支审核制度等的缺失,更是严重损害企业根本利益。

1.3 财务核算模式单一。我国企业财务核算模式单一主要表现在合同管理意识薄弱、成本控制实施不到位。首先,合同管理意识薄弱,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并未建立起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导致在与乙方签订合同时,合同条款理据不明,各项合约拟定不合规,在乙方毁约时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其次,成本控制实施不到位,企业在成立时会对成本作预计与控制,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很难实施到位,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其缺乏资金,且融资渠道窄,在出现资金问题时就捉襟见肘。

2.企业财务核算问题引发的财务风险分析

2.1 内控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加上自身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等)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企业内控制度的不健全,比如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分析预警制度、财务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有的企业内部甚至缺乏对这些基本制度进行划分,导致财务部各项制度混淆不清,财务人员难以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相关工作。在此情况下,企业财务将变得极为脆弱,难以真实防范财务风险。

2.2 投资风险加大。在会计制度流失及企业自身会计基础薄弱之下,企业经营者对投资项目获利能力、现金流量等难以做出正确预计,因而也就导致决策失误,最终使得企业投资风险加大。主要表现为:误以为企业还有可用资金而扩大投资项目或加紧投资进度,而实际上资金难以一次性调用;投资时可行性预测不准等。加上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只考虑短期利益及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却忽视了长期利益,因而在投资中将存在盲目投资,忽视长期规划的重要性;在生产中盲目生产,忽视产品在进入生产后有成熟期与衰落期之分,在衰落期时应适当减产而研发新的产品,但中小企业显然难以有该意识。最终导致企业在盲目投资与生产之下,加大企业投资风险与营运风险,促使企业营运资金紧张,最终可能因为资金匮乏及高负债而一步步陷入财务困境。

2.3 现金净流量减少,引发资产风险。在企业合同管理意识薄弱和成本控制实施不到位之下,无形中会增加企业财务负担,对于资金紧缺的中小企业而言,就很容易引发资产风险。加上外部政策风险的增大,将会导致企业财务核算不当,多计或少计成本、多结算成本或错误列支,导致企业难以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范围,致使企业现金净流量减少,一旦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问题,那么企业就有面临破产和被并购的风险。

3.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3.1 加强内部稽核制度

首先,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监控体系及相应的考核制度,从各方面加强对企业债务、资产、投资回收、现金回流、资产增值等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内控制度都能严格参照国家会计法规规定执行,并在有法可依情况下加强各项内控制度划分和提高执行力度。

其次,企业还应明确考核责任人,并制定相应考核措施,赋予考核责任人奖惩权,对财务部是否正确做好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进行评价,最终根据评价结果对财务部相关人员给予奖惩。

再次,企业应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包括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便企业经营管理者及投资者能及时看到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报告。定期报告主要是针对企业一季度的财务进行总结以及下季度将开展的财务工作安排所做的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则是针对公司当下所开展的可能关乎企业将来运营的重大财务支出及资金何时将收回成本所做的报告。

最后,企业应编制和实行预算控制,编制内容应包括目标、责权、控制措施。为确保企业编制预算控制能的有效实行,企业应制定预算控制后的反馈制度,对各项预算控制结果做出评价和反馈,并通过反馈结果及时调整错误预算,最终从源头有效控制企业盲目投资、生产造成的大量资金支出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3.2 完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

首先,针对管理层面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企业应明确管理层工作职责,让管理层担起责任,共同协助财务部做好企业财务工作,并让双方互相监督,避免一些不法人员私自挪用公司资金或故意错算资本而从中牟利。

其次,对业务层面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业务部应制定与企业紧密相连的业务目标,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与策略,与财务部建立起合作关系。

再次,建立统一资金结算中心,并最终根据统一资金结算中心对各项财务支出进行评估和犯规,严格核算各项资金支出,预防资金被不法人员流失滥用,造成企业资金盲目流出,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最后,针对评估机制层面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及时建立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跨部门的对外风险控制评估机制,以确保前面方案实施的可能性。

3.3 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强化风险预警意识。企业管理者与财务管理人员应将财务风险预警意识贯穿于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中,在思想上时刻保持警惕性,做好带头作用,引导财务工作人员时刻做好财务风险防范。

其次,严密关注企业现金流。可通过财务部提供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而得出结果,如果一家企业在长时间经营活动中出现现金净流量不间断地减少或出现阶段性减少,那么该企业经营活动中一定存在问题,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要做的就是找出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比如可通过对外筹集资金或者虚拟收入的方式对现金流进行粉饰,以掩盖企业所面临的现金净流量不断减少的现象。在做好这些工作之后,企业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改变经营策略,挽回现金净流量,避免再次出现现金净流量不断减少的情况。

最后,应建立事后现金流评估机制,对现金净流量是否被粉饰、现金净流量是否不断减少、如何挽回现金净流量以及日后现金净流量的把控等作出评估与反馈,从根源上严格把控企业现金净流量流失。

4.结论

企业财务核算与风险防范是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重点工作,通过分析得知财务核算问题与财务风险的发生息息相关,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制度缺失、财务核算模式单一情况下,将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投资风险加大、现金净流量减少、引发资产风险,而要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有必要加强内部稽核制度、完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作者单位:苏州博宇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

第9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信息化;框架;环节;途径

风险管理要求将信息系统建设融入企业或单位的战略发展中,从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应对、信息沟通、风险监控等多个层面与经营活动充分结合,保证企业或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企业或单位经营效率与效果。促进发展战略的实现。客观地讲。无论企业或是行政事业单位。现实中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多源于信息技术的自然推动,而并非植根于全面、完整的风险管理理念或是财务会计理论的内在发展要求。但随着企业或单位自身发展与内外环境的变化,如何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引入财务信息化建设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企业或单位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已经越来越迫切地摆在财务工作者面前。笔者以行政事业单位为切入点。尝试研究风险管理理念下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关键环节及实现途径。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在《基于全球视角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估研究》中,从经营及法律、控制设计、客户、员工、环境责任、财务与经济等16个方面举例说明风险来源的主要构成;而在其《企业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工具与技术》中。又从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灾害风险四个方面对一般企业风险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同样必须正确分析所面临的各类风险。立足于财务部门来看,除了外部环境风险、单位发展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等一般性风险外,最直接而又最为现实的经济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人员受限于编制,流动性不足,容易形成意识性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在人员配备上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机构人员编制的规定,客观上财务人员入口受限、出口有限。流动性严重不足。大部分财务人员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与少部分员工对市场经济体制反应敏感并存的现实,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在防范个别人员的意识性风险。这与企业单位重在防范整体性意识风险是完全不同的。

(二)地域分布广泛,资产分散性强,容易造成决策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多按部门、按系统在全国、省、区、市、县呈树形分布,各类国有资产遍布辖区内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上级决策与下级决策、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大量并存。特别是由于资产分布地域广泛难以监管所带来的上下级管理松散及疏漏,在工程建设、大项经费开支、大宗物资设备采购、国有资产报废处置等领域存在着不按经济规则、法律法规办事。以及真假“一言堂”、“拍脑门”决策现象,更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决策性风险。

(三)资金流向繁杂,目的性多样,容易产生监管风险

企业虽然资金流动频繁、流量较大,但仔细分析,其资金流动主要围绕经营业务展开,范围基本可固定在其经营业务的上下游业务往来单位。而行政事业单位,往往既具有社会服务职能,又具有自我建设发展职能,相当部分还具有有偿服务乃至赢利的拓展职能,从建设发展角度来看其目的性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虽以社会服务为核心而展开。但资金流动涉及的相关单位比较繁杂,不同类型的机构与个人都大量存在,这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监管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与风险。大量的风险控制活动,必须更多地建立在财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之上。

(四)会计核算简单,经济反映功能不强,容易诱发财务风险

与企业会计相比,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在适用范围、计量基础、会计要素、平衡关系、核算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特殊之处。严格讲,无论是会计制度或准则建设,或是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要求,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都要比企业会计简单得多。近年来广泛为学术界、实务界讨论的诸如预算会计、财务会计与基建会计统一性问题,权责发生制的有限引入问题,资产管理与会计计量及核算问题等等,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较多依赖于传统会计理论,创新程度比较有限,已经与真实、准确、快速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全貌的要求出现了较大差距。这种制度设计与调整上的不足,事实上很可能引发大面积财务风险,进而影响一届政府或单位党委的形象。

(五)信息公开有限,安全性脆弱,容易带来信息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在采集、整理、利用、管理及各类经济信息上必须遵循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凡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的信息都是不能公开的。事实上,随着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恰恰又会越来越多地大量使用上述敏感信息。加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普遍起步较晚。信息安全建设较为薄弱,在信息公开受限的大背景下,既要保证信息被正确有效使用,又要保证不出现信息误用,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确实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二、风险管理理念下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基本目标框架

每个单位的每个层级及其利益相关者都需要获得内部及外部的大量信息,以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信息与沟通成为有效实施内部控制、防范经济风险的重要条件。在日常财务管理中,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一是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与记录,二是在财务报告中对会计信息的揭示与披露,三是管理层与执行层及单位内部、外部的信息交流。这些工作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替代人为操纵干扰来实现。风险管理理念下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框架问题也因此应运而生。

笔者认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如何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逐步取代财务会计手工模拟业务,如何使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逐步取代点、线、面式的传统财务会计作业方式,如何使用现代仿真模拟技术逐步取代拍脑门式的传统财务会计决策方式,而更为关键的则是要把握住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石――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与风险管理理论。从财务会计理论角度讲,信息问题是财务会计理论概念框架中的根本性要素;从风险管理理论角度讲,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而从信息化角度来看,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与披露等问题应该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性要素。会计信息的采集、整理与提供,恰恰就是财务会计所要求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流程,一个完整的信息流与一个完整的财务会计工作流完全吻合;而将这三个流程不断持续化的过程,即构成与

风险监控、控制、评估等活动相衔接的全面风险管理。概括地讲,在上述理念指导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确保采集、整理与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二是确保经济风险控制得到及时、有效的实施。这一框架大致可由以下三个部分的信息系统构成:

(一)以加强财务部门内部控制为着眼点,构建保证财务部门内部效率运转的一体化财务业务应用信息系统

应紧密围绕预算编制执行、资金资产管理与经费收支核算这三条财务管理的主线,建设适应全面规范管理要求的业务处理系统,构筑统一的财务信息数据平台,有效实施财务部门内部控制。按照分级控制、权限操作、业务整合、信息一体的原则,建设包括预算编审、执行系统和分析系统在内的预算管理系统,包括公用经费标准和决算系统在内的公用经费管理系统。包括会计账务、存款现金、银行账户、票据收入管理系统在内的会计管理系统,以及资产管理系统、保险基金管理系统、住房资金管理系统和工程建设经费管理系统等一体化业务应用系统。

(二)以促进事业部门规范管理为着眼点,构建保证事业任务建设合法台规的模块化财务保障应用信息系统

服务保障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核心。从风险管理角度看,重点是通过建设模块化保障系统,促进事业部门合理算钱、规范用钱和有效花钱,保证单位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维护单位各项资产安全,促进单位中长期战略的实现。具体讲,一是建设数据交换系统,确保单位内部信息共享,保证会计信息的互信、真实与有效。二是建设日常办公系统,做到辅助决策,实现会计信息与内部监管信息在单位内部的有效沟通与传递。三是建设财务保障系统,实施实时管理,确保单位党委领导和财务部门对各项事业任务的建设投入、维护投入和资产占用情况随时随地可查、可控、可管。

(三)以实施依托社会联管联控为着眼点,构建实现与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互联互通的复合化财务监管应用信息系统

主要是实现两个层面的功能性目标:第一层次目标,配合行政事业单位支付结算方式改革。建立资金支付结算信息管理系统,重点防范资金风险。第二层次目标,逐步实现与财政、金融、纪检、监察、社会保障等机构的网络互联,建立财务监管决策支持系统,防范各类财务风险,基本实现监管自动化和反腐信息化。

三、风险管理理念下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实现途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做到有效防范来自多方面的经济风险,关键是要围绕人员控制链、经费控制链、资产控制链、资金控制链和信息控制链的形成发展铺开,通过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会计准则制度信息化、内部控制流程信息化、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化,实现财务保障与监管的创新发展,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安全的科学发展道路。

(一)从信息系统建设上着眼经济风险控制

按照前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框架,主要应分步推进实施。当前的重点。从业务处理系统建设来看,一是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衔接,充分反映预算与资产管理相结合改革的要求,防范二者脱节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二是实现预算执行系统与资金集中支付系统的数据衔接,充分体现强化预算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精神,防范资金支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意识性风险与决策风险;三是实现其他各子系统问的数据衔接,充分显示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改革的进展,防范财务部门内部业务流转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管理风险。从财务保障系统建设来看,一是实现事业建设任务经费需求与财务资源保障可能的数据衔接。二是实现资金计划、调拨、支付的一体化。围绕财政资源有效配置和资金合理调度,降低资产配备和资金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管理风险。从监管应用系统建设来看,则要实现资金管理的全流程监督、资产管理的全寿命监督、经费管理的全绩效评价和财务人员管理的全方位覆盖。确保资金、资产、经费安全,确保人员可管、可控。

(二)从信息化流程上强化内部控制监督

一是抓好信息化流程设计,从工作模拟走向流程重塑。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仅要使用信息化手段模拟“预算一计划一采购一拨付一结算一决算”的开放式现实工作流程。使每个系统节点能够提供准确可信的信息,而且要从全方位风险控制的角度将互相独立的各业务流程整合为相互关联的业务流程网格,防范业务系统条块隔离形成的先天性管理流程风险。二是抓好信息化流程管理,从人为监控走向自动监控。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尽可能消除人在管理决策中的非有效性主观影响。降低意识性风险,而这个作用主要是通过流程管理来实现的。流程管理既涉及到信息系统程序设计、运行维护、数据处理、硬件设备等工作,又涉及到信息系统风险控制机构的建立,特别是对系统内部流程、用户角色、操作权限、业务归属等方面的风险控制,以及增加风险评估与报告渠道,提高经济风险管理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三是抓好信息化流程评价,从主观绩效评价走向客观绩效评价。从“事”变“钱”到“钱”变“物”,再到“物”发展成为新的“事”,引入客观的绩效评价体系,把财务保障活动与事业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科学发展。

(三)从信息意识观念上加强经济风险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单纯是系统建设的技术性问题。信息系统的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都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与效益。在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下,每个参与者都有义务将各自分管领域中的风险降到最低,特别要加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差别意识、持续意识和开放意识的培养与教育。要时刻绷紧信息技术发展随时可能诱发财务管理风险这根弦,以永不停息的开放姿态学习国内外企业财务信息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对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数,既要在危难之时有可行的应急处置预案,更要通过监测与预警技术防患于未然。要区别不同风险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实现信息系统风险等级保护,实现各层面的相互约束与联动,在实践中推动财务信息安全管理的科学发展。

(四)从信息技术上创新风险管理手段

风险往往是与价值相关联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应着不同的风险,不同的风险又需要采取不同的信息技术来控制与管理。从信息的分层特征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风险控制的关节点主要存在于信息来源、信息寿命管理、信息加工过程控制、信息频率控制、信息精度控制和信息安全控制等六大方面。可以说,每个关节点都有相应的信息控制技术体系作为支撑。行政事业单位在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新成果提升财务风险控制技术与管理质量的同时,还要重点做好风险控制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资源的重组。

第10篇

审计整合模式对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有着巨大的影响,其对使用企业财务信息的各方以及注册会计师等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一)转变企业管理理念,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在给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加强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推进了企业管理的发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降低企业内部风险:在内部控制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的审批制度以及业务流程,两种类型的审计整合加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使得管理层更加了解企业具体的经营发展情况,减少了内部舞弊现象,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内部风险;②内部控制能够让企业内部之间既保持联系又相互制约,促进了企业日常业务开展的规范性。 

(二)促进会计师的发展。内部控制审计的提出能够拓展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当前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众多企业及公司已经着手加强二者的整合,可见两种审计类型的整合是未来企业审计的重要趋势,整合审计也在为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这就给会计师行业带来了新的动力,为促进会计师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需要明确的是,在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经验、专业人员等方面也面临着重要的挑战。 

(三)提升审计效率。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性质不同,但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联系,这就使得二者的审计结果可以相互利用、相互提供数据基础,这就大大降低了审计的成本,从而提升了审计效率。具体来说,两种审计方式都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情况进行评估测试,以此来确定审计方向,而二者获得的审计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减少了审计资源及信息的人力、物力及时间,而如果由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整合,还减少了两种审计关于资料的沟通成本,这些都会提升审计效率。 

(四)降低审计风险。单一的财务报表审计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并作出内部控制评价,这种分析和评价并没有内部控制审计准确,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能够提供正确的内部控制信息,从而为降低财务报表风险提供了数据基础。如果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出现错误,也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正确性验证,这就大大降低了审计风险,提升了审计质量。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二者终极目标一致。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目标有: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合理的利用资源、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等等,从内部控制审计目标中可以看出,其主要是为了提升财务报告的质量。财务报表审计要符合会计准则以及相关会计制度,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以此可以看出财务报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让企业的管理层以及相关信息的使用者得到真实的财务信息。 

综上所述,虽然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在审计流程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其有着共同的提升财务报告真实度和质量的目标。由此可见,将这两种类型的审计整合是可行的。 

(二)二者审计模式相同。财务报表审计采用的是以现代风险为导向的自上而下的审计模式,主要以企业的风险评估为基础,并对影响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审计范围及重点,实施审计程序。内部控制审计中主要通过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整体风险的了解,来得出测试控制的思路,之后在进行相关审计流程。由此可见,从审计模式上来说,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都是自上而下的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因此,二者的整合是可行的。 

(三)二者审计程序相关。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能够被相互利用,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能够对企业内部控制形成初步了解,这就给内部控制审计提供了帮助,同时注册会计师能够通过审计程序发现企业的重大错误,这就能够将相应控制点的控制缺陷体现出来,从而对内部控制审计确定方向和范围。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点的审查,同样能够指出相应的账户是否存在问题,从而为财务报表审计提供帮助。 

三、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策略研究 

(一)同时实现两类审计目标。首先要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测试,以此来获取充分的证据,证明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意见。同时,通过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帮助财务报表审计在实现更加合理的内部风险控制。 

两种审计类型虽然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但具体的审计范围以及样本量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因此,要想实现两类审计的目标,就需要对财务报表审计策略进行相应的改进,使之能够适应内部控制审计,以此来同时实现两类审计目标。同时,为了加强二者的整合,还可以适当的通过财务报表审计中的测试成本节约来抵消内部控制审计中所增加的成本。只有实现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性整合方案,才能够同时实现两类审计目标,才能够实现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 

(二)审计结果的相互利用。①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在形成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的同时要考虑到财务报表审计对于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测试;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在评估风险时要考虑到内部控制审计中对控制和运行的测试结果。如果在任何一个审计流程中发现控制错误,要及时对该项错误造成的财务报表审计在实践、范围、性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②会计师应当根据财务报表审计结果来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有效性的评价和分析,例如相关程序的风险评估、舞弊相关风险评估,违规操作和行为问题以及实质性程序中的问题等。 

(三)统一审计队伍。我国对财务报告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中,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会安排两个审计小组分别负责财务报告内部审计工作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财务控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简称财务控制)是对各项资金收支活动(包括资金筹集、投放、耗费、收回和分配)及其管理活动的控制。建立和加强企业财务内控机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实现企业的财务大循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消除资金管理中的弊病,以保证现代企业资金的集中使用,优化资金结构并促进资金流动的顺畅、有效和合法,进而保证企业财务战略和经营战略的实施,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为此,必须做到资金的统一调度、统筹安排。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企业应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

不同集团、单位之间,资金、人员和审计的控制差别不是很大,但由于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环境的差异,不同单位具体的财务内部控制的模式与效果也大不相同。对于加强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预算控制

(一)财务预算的作用

财务预算是一种涵盖了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控制机制,它可以将一些可能发生的资金浪费控制在业务发生之前,可以使企业高层管理者摆脱一些繁琐的日常复核工作,便于单位的事前资金调度,以发挥单位的资金效益、降低单位财务拮据风险。因此,财务预算制度应成为现代企业的一项最为重要的财务制度之一。企业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比较、分析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及时地采取改进措施。预算编制实际上是一个决策控制过程,它可以降低系统性财务风险。

(二)预算制度的内容

整个综合预算体系的内容分为:资本预算,即对资本性项目的运作所作的计划安排,按年度编制;经常预算,即对日常经营发生的各项目的预计,经常预算按年度编制和按月度滚动编制;财务预算,对单位资金的筹资、投资以及调度进行预算,由财会部门按月、旬等期间进行编制。

(三)预算制度适用的部门

根据年度投资计划下达的任务书,由各部门、各子公司根据经营使用需要按年度编制;经营性部门编制收入预算,对收入、成本和费用项目进行预测和计划。非经营性部门编制部门预算,对部门费用支出进行计划安排。

(四)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预算编制的决策权掌握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最高层的管理者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编制预算时,可参照前一期的实际发生数为基础,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如物价变动、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等,同时考虑单位下一年度的战略计划。预算编制一般先易后难,采取分阶段建立、逐步规范化的方式,留有一定空隙,并对参与编制人员进行培训。综合预算的最后审批权应该为公司董事会。

(五)预算的调整

预算是在合理预计的基础上编制的,目标一经确定,一般不予调整,但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做出必要调整: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遭遇不可抗力等。如需调整,企业应根据要求重新编制预算方案并经批准后实行,作为经营考核的依据。

二、会计控制

会计控制是指利用会计的一些特殊方法与手段,对各部门及下属单位的财务进行监督、管理与控制。一般常用的会计控制主要包括:

(一)银行账户分账制度

即现代企业集团公司为具有对外经营职能的各部门、分制机构等设立两类银行账户,规定A类账户只能存入款项,不能支取,由集团公司控制将存款转入本部账户。B类账户只能提取款项,不能存入款项。集团公司根据预算计划将款项划入该账户。银行分账制度与预算制度配合使用。实行银行分账制度后,各单位有收入只能存入A类账户,不能使用,由公司统一支配;支出只能来源于B类账户,公司财务总部可以根据各营业单位的成本、费用支出预算,按时、按需地将资金划入B类账户,以供开支的需要。这样,不仅简化了公司的预算控制,而且有效的杜绝了各级单位资金以收抵支、账外循环的状况。银行分账制度的有效运转依赖于严厉的约束制度来维护。公司一旦发现两类账户混用的情况,无论金额大小,立即追究主要责任人责任,以防银行账户分账制形同虚设。

(二)会计科目统一制度

有时集团公司出于对各部门及下属单位进行有效控制目的,而在会计科目上要设置一些特殊的科目名称:如对分别设置上级拨入资金、拨付所属资金,内部往来以及其他会计科目等。会计科目的统一,有利于公司的会计监管以及报表的合并;同时,也便于个内部往来单位间账目的相互核对与控制。

(三)财务报告

现代企业是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它经营的内外环境决定了它必须与外界保持经常的信息联系,而这种联系的保证就是信息的不断地流动。现代企业在对财务报告编制实施控制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精确性与可靠性的必不可少,应当强化对以下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明确财务报告编制的岗位分工和职责安排;财务报告准备编制过程中,应当明确有关对账、调账、差错更正、结账等流程控制;编制财务报告方法、格式、审核批准报告等操作流程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等规范要求。

三、内部独立审计与监督

(一)设立独立性、权威性较高的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它环节的主要力量,因此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监。企业应当建立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内部审计不受管理层的制约,以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为企业正常经营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必须从为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和既定方针的实施而进行的传统的财务审计向以提高企业效益、增加企业价值为宗旨的管理审计发展,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和检查,评审各部门的经营业绩及工作效率,评价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程度及人际关系,发现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揭示企业内部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针对经营现状,提出增进效率、提高效益的建议,以确保企业高效运作和发展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授予内部审计部门职权

内审人员应有权随时接触各单位或部门的会计资料、各项计划、预算、报表等文件、资料,有权参加有关财务会议,有权对严重事态采取应急措施,有权随时向公司最高领导直接报告重大事项等,有权针对单位经营管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但内部审计人员没有直接的经营权,不能直接指挥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他们对经营活动的干预应通过其他管理人员间接的进行。

(四)提升内审人员素质

企业要将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去。同时,要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考试和考核制度,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定期后续教育工作,使内审人员成为既懂财务会计、熟悉审计业务,又具备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期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更好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五)强化内部审计报告制度

内审部门的审计调查结果、形成的审计结论及管理建议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向单位最高管理层报告。常规性的审计项目,应当每月进行一次报告。专题审计应当在审计终结后一周内提交专项审计报告。年度审计报告必须在年终报表编制结束后一个月内提交。内审报告应该形成规范的格式。

四、财务风险控制

(一)加强资金控制

1、建立资金使用风险管理机制。资金使用风险包括:因资金使用不当所造成的不能按期付款的风险;资金无效管理所造成的风险(如一方面下属投资单位大量资金闲置,另一方面另一下属投资单位进行大量贷款;及对应收应付账款缺乏应有监督造成的资金流失风险。资金使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资金的集中使用及财务大循环,通过合理的内部价格转移,来制集团单位之间可能出现的资金使用风险、并出现资金短缺及浪费现象。产生资金使用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因缺乏应有的资金管理机制和正确的资金信息而使资金调度不合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控制是影响企业集团及其下属单位生存与发展最直接、最关键的财务控制。

2、把握资金风险控制原则。企业为了加强资金的管理,原则上应遵循公司建立的统一资金管理制度,实行资金大循环管理,全资投资单位必须按预算制度进行资金的使用与调拨。即在企业内部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资金结算中心,由公司负责具体经营,参照银行业务的运作方式对下属公司提供资金结算等业务,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财务监管。资金由结算中心统一调度,这样不仅可以集中资金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地增强集团在银行的融资能力,同时还能对下属单位的资金运营和业务进行适当的监控和管理,排除重点财务风险的隐患。

3、注重资金使用风险管理程序。企业财会部门必须根据预算按周编出资金使用计划,建立应收账款的催讨制度并按月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客户进行询证。企业各部门如有超预算收支时,应提前一周通知财会部门。全资投资单位在进行资金使用风险管理时,应服从公司的统一调度。

(二)加强担保风险管理

为防范连带贷款责任,现代集团公司应加强和区分下属单位与投资单位的担保风险管理。下属单位是非独立法人,不可以独立地到市场上去筹措资金,只能靠单位调拨资金。投资单位在市场上筹措资金,如属全资投资单位,必须事前得到公司批准;如属控股、参股单位,必须得到该单位董事会批准。独立全资投资单位要在市场上筹资,事前必须得到公司的批准。参股下属单位要在市场上筹资,在得到原单位董事会批准后,要报公司备案。全资投资单位在得到公司批准的筹资计划后,公司可为其计划内贷款提供担保,亦可采用投资单位财产抵押贷款的方式获取资金。如果必要,经过公司董事会批准,公司可以以全资投资单位名义进行贷款,贷款利息由投资单位承担,但资金使用权可属于公司。参股、控股单位向市场进行筹资时,公司原则上不为其提供担保(除非上述担保能为公司带来较大利益,但必须事先得到公司董事会审批)。参股、控股单位以单位财产抵押贷款时,公司可以董事会身份提出条件,原则上抵押资产金额不得超过合作方投入的实收资本净额。

总之,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结合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复杂而特殊的属性特征,加强现代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已刻不容缓。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对于推进现代企业产业

化与市场化的进程、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淑红.试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4(1).

2、Eugene F.Brigham Michael c.Ehrhardt.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郑石桥,周永麟,刘华.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系统[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4、杜胜利.CFO管理前沿[M].中信出版社,2003.

5、杨雄胜.高级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韦德洪.财务控制理论与实物[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 风险 对策

随着我国企业的规模不断发展,对企业资金管理的理念、模式、手段都提出了巨大的考验。本文结合我国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在分析了常见的企业资金风险存在形式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的资金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更有利于资金在集团内安全有效运转,达到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一、企业资金管理的理论概述

1.企业资金管理定义

企业资金管理,就是对企业的资金流、资金调度、资金结算和资金运作等进行的系统化管理。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功能的延伸与细化,它处于集团整个管理体系的中心位置。资金管理强调对企业资金流的控制,侧重于加强和完善资金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余缺调剂与放大效益。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形式

资金管理是对企业的资金流、资金结算、资金调度和资金运作等进行的系统化管理。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形式分为三种:即集权式管理、分权式管理和折中式管理。集权式管理是指下属公司所有资金都集中于集团母公司资金总库,利用金融机构网上银行和资金管理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实现集团企业资金的集中开户、集中结算、集中运作,并在此基础上实行集团统一授信、统贷统还。

二、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分析

1.企业集团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集团公司治理问题: 有些企业集团对子公司控制力偏弱,集团公司甚至沦为一般的管理职能部门,下属公司对总部的资金管理要求执行不力,条块分割严重,在集团范围内调配资金难度大,难以形成合力,不能发挥资金协同效应;① 资金余缺不均,分散占用,企业集团无法对资金实施有效监控;②资金调度不力,资金利用效率低下;③集团内部资金监控体制不健全;④资金管理的手段和方式落后,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管理模式;⑤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程度不高,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2)外部监管的制约。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资金流动受金融监管制约存在一定的政策障碍。从现行金融监管法规看,目前中国对企业间的直接借贷行为在政策上基本是予以禁止的,例如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第61条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规定办法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这样,企业集团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着一定的政策障碍;(3)人力资源风险。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或用人不当,会引起未经授权的支付发生,或员工产生舞弊行为,致使公司资金损失。如前不久报道的某出纳员利用单位印鉴管理制度不完善、银行对账单审查不严等漏洞,5个月内侵吞公款161.8万元;(4)高风险业务风险。包括股票买卖、外汇交易、商品期货及衍生品交易、金融期货及衍生品交易、委托理财等投资业务。若市场价格向不利方向变动,或交易对手违约,或选择的证券机构违约,或进行违规越权投机交易时就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破产;(5)财务报告风险。

财务报告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没有按照规则或者提供不真实的信息给使用者,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而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仅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和形象,而且有可能面临由处罚引起的交易成本增加。

三、企业资金风险防范对策

1.增强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意识

内部控制是我国企业资金管理的一项长期战略,对改进我国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控制能力、提高运营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控制策略如下:(1)企业资金管理资金业务组织结构的规范性。做到前台交易和后台结算分离、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分离、业务操作与风险监控分离,建立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2)企业资金管理业务经营权限与额度的确定。应当充分了解所从事资金业务的性质、风险、相关的法规和惯例,明确允许交易的业务品种。 (3)企业资金交易业务的风险控制。企业资金管理应当建立完备的资金交易风险评估及控制系统,制定符合该企业特点的风险控制政策、措施及定量指标,开发和使用量化的风险管理模型,对资金交易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及时的、审慎的评价。(4)对高风险风险控制。企业资金管理应当明确金融衍生品的性质、风险揭示和对冲策略,并根据本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确定风险限额和相关交易参数。

2.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当前,财务人员工作重心已经由传统的财务核算逐步转向管理分析和决策支持。财务人员的管理与控制职能更加突出和有效,在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从事后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更多地转向事前预测和事中监督控制,工作范围进一步拓展。更重要的责任和更丰富的工作内容,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核算方法和内部会计制度的成效都取决于设计水平和高素质的人员贯彻执行。为此,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财务软件与计算机知识培训,对多种业务实施全面的制度设计与遵循性训练,同时经常检查和评价每个职工的工作成绩,会大大有助于提高会计核算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成效。

3.强化财务信息的决策支持职能

在集中核算与细化管理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建立先进的财务分析机制,建立资产负债、损益、成本分析模型,通过与标准指标范围对比,确定重点关注方向,对关注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因素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揭示其客观影响要素和内部管理等深层次原因,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决策建议,规避潜在风险,改进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财务状况质量。使既有信息和手段的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实现财务工作的终极目的,为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服务。

4.实现集团信息集成化管理

为实现企业集团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以及财务的实时管理,在集团内部必须实现财务的集成化管理,才能实现对资金从源头进行控制,通过远程处理、在线管理,实现对财务的动态管理和对业务的全过程管理。实现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到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演变,要经历“三步走”的目标:第一步,实现集团内部财务上的集成;第二步,实现集团内部财务与业务的集成;第三步,实现集团与整个价值链的集成,这是集成化财务管理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欧日香: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与投资管理的集权与分权.审计月刊.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