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8 07:2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认知心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医生在大学应该学心理学专业。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心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件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要课程:主要学科:心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等数学。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精神病院实习、企业管理实习、心理咨询实习、毕业论文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
论文题目
论文完成日期 2012年03月 论文字数
申请答辩时间 2011年05月 申请答辩理由:
本文在比较广泛地搜索、整理并系统地归纳总结出英语动词主被动语态之间不对称现象的大量翔实、可靠的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语言学理论展开严谨的科学分析和理论探索。
本文主要研究发现:首先,对英语主被动语态之间的不同选择根源于英语动词的行为本身包含的行为特征,对英语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及内涵的深入认识在英语主被动语态认知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其次,英语主动语态转换成被动语态时会导致部分句子成分的位置移动,这也有可能引起句子语义的变化;再次,英语中存在一些词类,比如,限定词,数量词和代词等肯能影响英语主被动语态的选择;最后,英语语态的选择与转换不仅仅涉及到句法结构,主要信息的变化,而且关系到语用、语义和人类认知心理诸多个方面。
此外,对英语主被动语态之间不对称现象的切入点在于英语动词这一词类本身,所以,以英语词类为切入点或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研究、认识英语语言乃至普遍语言的规律性的东西。
最后如何将英语主被动语态不对称现象的深层原因,比如动词的行为特征,英语句法,英汉思维差距等因素体现在英语动词语法习得和使用过程中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本人保证:所提交论文完全为个人工作成果,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及计算数。
(通过查阅文献和阅读相关资料,严格按照毕业论文的格式和要求,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经过指导教师审核检查、评阅教师审核,所写论文已经达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特申请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经过长时间的充分准备,所有设计资料已经准备齐全,在第一草、二草、三草、征稿等阶段的不断推敲上,已全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内容。现已向答辩组提交的内容有: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毕业论文,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记录表,5、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中期检查表,7、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请表。综上所述,本人已具备参加答辩能力,现向答辩组提出正式申请,望批准!(根据学校要求自己改一下) 指导教师意见:该生认真系统的学习了时间序列的理论和方法,查阅大量文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论文内容充实,层次结构合理科学,格式规范,语言表达清楚、流畅。达到本科生毕业论文水平。同意参加答辩。
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意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越来越个性化,人们对产品包装的要求也逐步增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人与物品之间的交流,这使产品的包装趋向于一个独立的个体。认知心理学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交互式理念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可以使消费者与包装产生互动,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从而提升对产品的关注度。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包装设计;交互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于人类自身,强调人与物品之间的互动性,这些需求都离不开设计。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人,所以设计的任务是“服务于人,创造便于大众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在包装设计中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研究人的心理需求,从用户的认知心理出发,研究包装,产品,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模型可以分析和解释设计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心理现象。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与指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可以说是我们把所得到的信息储存到我们的大脑中,通过经历阅历,成为一种个人认识事物的经验。认知心理学为人的选择行为,对事物的感知,记忆等方面的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2、国内交互设计研究交互理念在我国兴起较晚,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包装中属于新领域。国内早期一些设计师已经对包装交互设计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发表相关方面的专著。
3、认知心理学在交互包装设计上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包装交互设计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国内设计师已经认识到了认知心理学,交互理念对包装设计的重要影响。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站主流地位,认知心理学不是通过人的外在行为来研究内心的过程,而是对信息进入大脑加工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在国外兴起较早,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
2、国外交互设计研究国外交互设计兴起较早,有较丰富的研究资料,其研究理论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著有《设计心理学》注重产品的可用性,还有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强调加强设计与人的感官沟通。
3、认知心理学在交互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国外强调包装设计要与顾客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交互设计以人为中心,更具人性化,与人的情感因素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交互包装设计有引导作用。
二、包装交互设计表现形式
新时代,科技迅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作为设计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才能走在时代的前端,交互设计在包装上的运用可与消费者有更多的信息交流与体验互动,所以发展前景很可观。
(一)包装交互设计在包装结构上的运用
1、包装的整体结构
(1)包装使用中的交互,产品除本身的品质外,就需要靠包装来吸引消费者。交互设计在包装结构上的运用,可以使用户与包装产生互动,从而增加用户的情感体验,使包装形态发生变化,从而更便于消费者的使用。如图1,是麦当劳的外卖包装设计,它与平时我们常见的纸袋打包不同,由于麦当劳是快餐行业,这款包装将薯条,番茄酱,鸡块,汉堡,可乐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方便消费者食用尤其是上班族手里拿很多的文件材料等,这样的组合设计使他们一只手就可以拖住实物,并且方便他们在路上食用。这款设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抓住了顾客的心理诉求,在使用过程中充当了实物托盘,与顾客产生互动,从细节关怀上打动消费者。
(2)开启方式的交互,对于包装开启方式的交互设计,是一个情感经历的过程。这需要设计师对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如图2,巧妙的将茶叶的包装仿造成小笼包的形象,消费者拨开“包子”、“粽子”的外皮,里面的茶叶就显现出来了,而包装并不浪费,还可以做茶杯的垫子,开启方式很生动,使消费者在打开包装时充满了惊喜,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很强,达到了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效果。
2、包装的拆分组合结构
包装的拆分组合在交互式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可以使消费者与包装产生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增加了消费者使用的乐趣,提升了对包装及产品的喜爱。如图3、图4,是文具小工具的组合包装,整体组合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的盒子,方便携带,同时又可以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喜爱拼成不同的动物形状,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这种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让包装发挥了超越自身的功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互动。
(二)包装交互设计在包装装潢上的运用
包装图形上的运用:交互设计在包装图形上的运用使产品,包装,顾客三者之间产生互动。将产品与包装的视觉形象相结合来完善创意,要产生这样的巧妙构思,需要设计师深入了解消费者的使用缘由,如图5,是一款专门为健身中心设计面包包装,装潢上是一名男子拉开上衣,腹部位置留白,通过开窗展现出面包的形态,好像一个健壮的男子腹部的肌肉,信息清晰易懂,给消费者一种吃了这个面包身材也会如此之好的感受,既宣传了健身中心又宣传了面包,又给消费很强的互动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包装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
如何在市场竞争激烈,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中设计出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包装设计,成为了设计师需要重视问题。包装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对产品进行保护与运输,而是通过包装,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情感的连接。通过认知心理学的应用与交互设计的应用,提升产品与品牌的认识度,给消费者多感官的体验,从而吸引消费者。
(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更具人文关怀科技的发展对包装设计起推动作用,各种新材料的出现更有助于设计师进行包装设计的创新。将新科技与交互设计理念相结合,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设计出方便人们使用的包装,将产品的情感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从而引发对方的共鸣,与其产生互动,激发购买欲。
(二)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更具创新与个性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展的要求,环境的保护需要大家共同承担责任,作为设计师更有义务通过设计体现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保护环境。我们的包装设计即要符合绿色生态环保,利用可再生资源,使产品包装可循环使用,促进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同时还要不失自己的特性,通过交互设计在众多的包装设计中用独特的创意,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交互设计理念独特有新意,倡导与现代科学结合,倡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认知心理学层面看包装交互设计,进一步加深了对用户心理的关注。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
四、结语
包装的交互设计的原则是以人为本,而认知心理学正是了解人的内心的一门学科,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可以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因此设计师要重视交互设计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对其进行有意识的研究。交互设计在包装中的运用丰富了包装设计的语言,增强了消费者五感的体验,加强了产品,包装,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因此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情感需求,加强消费者与包装之间的互动与共鸣,解决实际问题,是做好包装设计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赵伟军.设计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韩淑娟.认知心理学在包装的交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论文摘要:语言能力包括多种能力,以往的理论在阐释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语言能力与语言表现割裂开,二是过分强调某些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针对以上缺陷,本文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阐释语言能力,不但把原本相互脱离的各种能力纳入一个框架,而且把反映处理速度的自动性也纳入语言能力之中。这种框架不但有助于认识语言能力,而且有助于认识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0. 引言
语言能力包括多种能力,以往的理论在阐释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语言能力与语言表现割裂开,二是过分强调某些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结果是所提供的能力阐释并不能全面解释语言表现,例如未能容纳语言自动性、语块的作用、听说读写技能等。针对以上缺陷,本文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阐释语言能力,不但把原本相互脱离的各种能力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而且把反映处理速度的自动性也纳入语言能力之中。这种框架不但有助于认识语言能力,而且有助于认识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信息处理模型
信息处理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认知理论。认知心理研究历史上早已有之,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方法而在20世纪初遭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批评。行为主义心理学采用极端机械的方法研究一般学习和语言学习,因而在20世纪5O年代遭到乔姆斯基的抨击,并因此失去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心理学家重新开始研究内部的认知问题,并开始采用科学的实证法。1958年,DonaldBroadbent首次提出了认知信息处理模型,使该模型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主导范例(paradigm)。1960年,A.Newell等人探讨了以计算机为理论基础的控制论概念与心理学的关系,提出了关于认知的信息处理理论和验证这种理论的方法论。(Newelleta1.1960:SectionP)1967年,UlricNeisser首次提出“认知心理学”这个术语并对新的认知心理学加以界定,认为人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处理系统,认知包括对感官输入信息的改造、减化、细化、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这种过程可以用计算术语加以描述。1979年,认知科学(cognitivescience)这门新学科正式确立,这标志着认知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语言是最复杂的认知活动,信息处理理论对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多重记忆系统
信息处理系统包括输入、分析、储存、输出等众多系统,其中记忆系统是储存和分析等活动的场所,在信息处理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记忆的实证性研究始于19世纪,起初并没有按时间严格地划分记忆,但发现短时间内的记忆容量是7个单位左右(Ebbinghaus1902)。1890年,詹姆斯(James1890)首次提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分。这种区分后来被广为接受,人们通常把几十秒内的记忆称为短时记忆,把一分钟以上的记忆统称为长时记忆,但强调的是长期保存。20世纪50年代之后,信息处理理论被引入认知心理学,人们开始以计算机为模型探讨大脑的编码、贮存、提取等心理活动。认知科学诞生之后,各相关学科形成合力,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的心理机制,神经心理学利用现代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尤为突出。在此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到记忆不是一个统一体,而是由不同的记忆组成,每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形式与功能。1968年,Atkinson和Shiffrin首次提出了多重记忆系统模型(Atkinson—Shiffrinmemorymode1)。他们从短时记忆中区分出“感觉记忆”(sensorystores),如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记忆,时间约为1—4秒(cf.Carroll1999:47—8)。1974年,Baddeley和Hitch等人提出了“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这个新概念,该记忆在容量方面与短时记忆相同,但具有处理功能,是个信息进出的加工场。(BaddeleHitch 1974) 与此同时,长时记忆也被划分为多种记忆。早期的研究将长时记忆分为情节记忆(episodicmemory)和语义记忆(semanticmemory)(Tulving1972),情节记忆由经历和事件组成,包括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语义记忆是一种广义的概念,相当于一般知识。为了区分语言代码记忆与未经语言代码的记忆,原来的“语义记忆”后来被区分为“百科知识记忆”与经过预言代码的“语义记忆”(Clark&Clark1977:135)。至此,长时记忆被分为三种:一般知识记忆、情节记忆、语义记忆(Richardseta1.1992:158),其中的语义记忆指词、词义、词义组合和分类等记忆。但是,由于一般知识记忆和情节记忆在本质上难以区分,人们后来将两者统称为“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或“心理百科”(encyclopedicknowledge),同时又把经过语言代码的语义记忆称为“心理词典”(mentallexicon)(Clark8,-Clark1977:41O—l2)。之后,根据意识的作用。人们又把长时记忆的所有内容都划分为两种记忆:“外显记忆”(explicit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Graf and Schacter 1985;Schacter1987)。“外显记忆”是有意识参与的记忆,其提取过程属于“概念驱动过程”(conceptuallydrivenprocessing)。“内隐记忆”是没有意识参与的记忆,属于“材料驱动过程”(data-drivenprocessing),即可以通过某种刺激信号触发记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又将长时记忆的全部内容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memory)(Ullman2004)。陈述性记忆是能够通过意识的作用提取的常规知识性记忆,而程序性记忆指的是无法说明和描述的心理程序性记忆,例如技能和习惯。(Stillingseta1.1987:312—3)。程序性记忆可以独立储存,也可以寄生于陈述性记忆之中,使陈述性记忆带有自动性。以上对记忆的区分形成了现在的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其中的每一种记忆都与语言处理有关。
3.长时记忆中的语言记忆
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内容无所不包,能反映人在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中的一切经验和活动。根据各方面的研究,长时记忆中的储存包括范畴、命题、概念、词汇、程序、情景、表象、语言范例等多种内容。这些内容都与语言有关,例如语言规则是范畴,词汇是概念,语义是命题,语言声音和书写符号是表象,说话和书写动作是程序,情景与语言交际有关,语言范例就是语块。同时,长时记忆也贮存人们所说的原话(cf.Kess1992:167—8)。下面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3.1词汇{己·}乙
人们最早研究的是词汇,因为词汇与概念和范畴密不可分。按照现代心理学的分类,词汇与百科记忆属于不同的记忆,但实际情况很复杂。心理百科无所不包,包括许多概念层次结构(hierarchyofconcepts)或命题层次结构(cf.Clark&Clark1977:408),下层概念比概念上层具体,每个概念都代表一组互相关联的事物、活动、情景等。在这些概念中,有些经过语言代码,有些只是一种认识,没有语言表达的词汇。因此,心理词汇只是百科知识的一部分。除了语言代码方面的区别,两者之间在内容方面也有所不同,因为心理词汇中的每个词条还包括词的发音、词形、词义和词性等。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记忆中的词义是抽象的系统意义(sense),这种意义是概念,也同时存在于心理百科之中。因此,两种记忆可以交叉和参考。以程序语义学(proceduralsemantics)为代表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词是指导人们确定词义的一组心理程序,词义的答案在心理百科之中。例如“男人”的语义成分是[男性(x)&成人(x)&人类(x)],这些成分不是答案,而是指导大脑在心理百科中搜索的问题(ibid.:439—43)。无论如何解释,词汇与百科知识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3.2语言规则记忆
记忆中的语言规则包括语音、句法、语义等规则。对本族语人而言,这些规则大部分属于程序性记忆。根据研究,音位规则比较抽象,但作用很明显,可以帮助大脑把听到的语音按照音位规则进行组合(Day1970)。语法以范畴的形式储存,在组织句子时发挥作用,如“性”、“数”、“格”、“时态”、“主语”、“谓语”等。句子结构比较抽象,但实验证明,人们对句子成分的心理反应与语言学家的分析一致(Carroll1999:131—4)。语义规则与逻辑知识和常识有关,人们在少年时期就已经掌握,例如儿童经常把TheCOW waskissedbythehorse理解为TheCOW kissed thehorse(Fraser,Bellugi&Brown1963)。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儿童逐渐了解到形式结构不一定与命题结构一致,然后学会了通过形式结构理解概念结构的方法。由于实词可以帮助人们直接进入概念结构,人们有时甚至过于自信而不再分析形式结构。例如研究人员(Fillenbaum 1971,1974)用Don’tprintthator1won’tsueyou.为实验材料,让受试听后复述,结果是60的受试没有发现won’t这个错误,而是说听到了Ifyouprintthat,I’llsueyou.在会话规则和语篇规则方面,人们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基本掌握(Carroll1999:298—299)。在母语中,以上各种语言规则多数是隐性程序性记忆,人们自己意识不到。
3.3语言范例记忆
长时记忆中不但储存语言规则,也储存大量的语言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强调语言规则在语用中的作用,没有重视记忆中的这些语言形式,觉得它们对语言能力影响不大。从2O世纪7O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觉得语言规则的作用被高估,因为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日常语言的主要特征不是创造性,而是重复性和可预见性,语用的基础主要不是抽象的规则,而是具体的词和“语块”(chunk)或“范例”(exemplar),如词组、搭配,习语、句子、句子骨架或“词化句干”(1exicalizedsentencestems)(Bolinger 1975;Pawley&Synder1983;Bod2006)。范例来自日常的经验和积累,有的是通过死记硬背获得,有的是通过规则和联想逐渐形成的语言自动反应模式。无论怎样产生,他们在记忆中的储存和提取与词汇一样快捷。大量的范例形成一个系统,这种系统具有多头储存、直接使用、快速高效等特征(Bod&Cochran2008)。这种认识得到多方研究成果的支持,例如大规模语料分析发现,词汇的组合既遵守开放式规则,也遵守习语规则,但在通常情况下,习语规则占据优先地位(C.f.Skehan1998:32—3)。相关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发现,做过脑部手术的癫痫病人可以忘掉语法规则,但没有忘记一些固定用法(Stillingseta1.1987:312—3)。基于这种认识,2O世纪90年代左右,Skehan等人提出了语言“双模式心理表征”(dual—moderepresentations)的观点。该观点承认大家认可的语言规则的作用,但认为还存在大量的语言“预制件”。以此为基础,他们提出语言能力包括两个系统,一个是以语言规则为基础的系统(rule—basedsystem,简称为“规则系统”),另一个是以范例为基础的系统(exemplar—basedsystem,简称为“范例系统”)。这两个系统都发挥作用,但具体的作用视情而定。人们在通常情况下为了快速和流利而主要启用范例系统,但在需要语言创造性和精确性时则会较多地启用规则系统。
3.4语言四通道记忆
自从索绪尔在2O世纪初定调以来,语言学长期研究抽象的语言系统和语言能力,不重视语言的外在体现。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改变,因为在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处理理论中,语言的输入、处理、输出都在一个框架之中。感觉记忆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种感官输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后以表象的形式储存。在处理新的信息时,这些表象被激活,用来辨别和处理新的信息,例如在闻到一种味道时,我们立即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断定这种味道的类型。在五种感官输入形式中,有三种与语言有关:听话、视觉阅读、盲文触觉阅读。通过声音和书写符号两种媒介,抽象的语言体现为具体的声音语言和视觉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储存在长时记忆之中。在听话和阅读中,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是两个不同的神经系统,两者不可替代,会听不等于会读,会读不等于会听。在语言输出方面,说话时用声音为媒介,通过发音器官的动作产生语言。书写时用书写符号为媒介,通过手部动作产生语言。这两种动作通过不同的神经系统完成,也不可相互替代。因此,会说不等于会写,反之亦然。从记忆角度分析,长时记忆中的范例不仅仅是一种结构预制件,而且带有声音表象、书写符号表象、发音程序和书写动作程序。这种记忆与输入和输出的四个通道相联系,可为语言四通道心理表征,都属于程序性记忆。当然,是否同时存在四种表征还要取决于个人的学习情况。
4.语言能力的构成
4.1记忆内容
在信息处理框架内,语言能力主要从内容和自动性两方面分析。在内容方面,语言能力不仅仅包括语法和词汇,还包括百科知识、语义规则、范例储存、四种通道的程序性记忆等多种内容。具体地分析,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点:1)各种规则,例如音位规则、句法规则、语义规则、语篇规则;2)词汇知识,例如词汇量和每个词条中的词形、词义、句法属性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或联想;3)范例储存,例如词组、习语、谚语、常用的完整句子、词汇化的句子骨架以及这些语言单位与语用情景的联想;4)四通道语言心理表征,具体包括听觉表征、视觉表征、发音程序记忆、书写程序记忆;5)百科知识记忆。在以上这些记忆中,百科记忆是语言能力的背景知识,其它都是语言能力的直接构成成分。只有在以上记忆的基础上,大脑才能在任何语用方式中进行输入、处理、储存、输出等心理活动。
4.2自动性
由于工作记忆的容量只有7个单位,注意的焦点通常只有一个,大脑的处理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语言能力必须包括自动性。自动性存在于所有的记忆类型之中,这点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到:1)各种规则熟练之后产生自动性;2)熟悉的词汇本身是个具有自动性的认知单位,激活之后还能引起许多联想;3)词汇构成更大的语言范例或语块,这些语块可以通过死记硬背而成,也可以来自多次构建,但都可以像词汇一样能自动反应;4)具有生成能力的范例在激活后需要根据情况略加编辑,但编辑所需的认知资源有限;5)词汇与百科记忆具有内在的联系,词汇可以激活百科知识,百科知识的积累始于婴儿时期的经验和学习,经验和学习首先产生图式,然后形成范畴和各种更高级的组合,成为各种具有自动性的认知模式;6)听、说、读、写等活动都是复杂的心理程序活动,如果不能自动反应,就会导致整个处理过程瘫痪。
一、认知心理学与地铁空间设计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中期,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指的是对人的认知或认知过程的心理学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的是采纳信息加工的立场和观点对人的认知过程的心理学研究,这也被称之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本文所指的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
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模式识别和知识的组织等。其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取、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1、认知心理学原理在地铁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地铁空间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编码的过程。地铁的内外部空间的结构与功能、整体与局部、材质与装饰、色彩与形态等,都是通过一些符号的组合来表达其实质。那么,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编码,使之与公众的长时记忆中的已有信息进行匹配,从而达到认知呢?这无疑是地铁空间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编码过程是物体凭借符号传达信息的过程。一般来说,产品的造型信息编码可以分为视觉编码、听觉编码、触觉编码、味/嗅觉编码等几种形式,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而共同发生作用。
以视觉编码为例,对于地铁空间设计而言,视觉编码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地铁的功能、结构、生产技术,而且与设计师的意识,人们的审美观念有紧密的联系,具体表现为形态、色彩、材质等几种形式。
具体来说,形态的心理也就是点、线、面的感知心理。点给人以醒目、活泼、静中有动的感觉,并有集中、收敛、突出的作用。直线刚劲、坚固、简明、具有力量感、方向感、硬度感及严肃感。而曲线柔软、温润、丰满、给人一种轻松愉快、光明、希望、柔和、优雅的感觉。面都是通过具体的形来表现的。同一个面,如果所取之形不同,给人的感知心理作用也不同,比如长方形、三角形和椭圆形等。在这个意义上,地铁内外的空间设计应该合理的运用点线面的心理效应及三者的相互组合,来正确、生动、合理的传达设计者的理念。关于材质,丹麦设计家克林特说“选择正确的材料,择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材质,才能塑造率真的美。”材料的感觉特性又称材料质感,它是人通过对产品的色泽、纹理、软硬、轻重、糙滑等形状的感觉,产生的一种对其所用材料的质的特征的直观把握和审美感受。具体选择何种材料,除应考虑工程学上的安全因素外,还应从地铁设计想要提供给公众的感受和体验出发。
2、认知心理学层面的地铁空间设计策略
地铁内部服务设施的设计,应遵循操作简单实用的原则,以便于公众在乘车时在对地铁内部空间及设施解码过程中省时省力,轻松愉快。这也符合“认知最省力”原则。
这里的可识别性分为两个角度。一是地铁内外部空间的标识系统的可识别性。地铁是一种定时快速的公共交通工具,站间运行速度与到站至发车的间隔时间都非常短。因此,地铁车站都必须有明显的特征和标志,从而帮助公众迅速解码,以免误乘和错站。如车站造型的特殊性,线路色彩的差异性,确保乘客做出快速正确的判断。并且应设置清晰、醒目的指示标牌,引导人们的走向。可识别的空间还有助于人们形成清晰的表象,对于定向、找路、交往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可识别的空间中,人们感到情绪上安定并有行为的自由,对环境有种控制感。二是非标识性导向系统的可识别性。大部分人乘坐地铁不仅是为了方便,更多的是为了节省时间,而不熟悉的乘客每寻找和阅读一个标识便花费好几秒时间。这在认知心理学的层面上,不利于公众快速、省力的解码。那么不靠标识系统导向那应该选择什么来导向呢?实验证明:色彩、材质、装饰、形态等都具有导向功能,还有一个使得这些所有导向方式得以实现的基础元素,就是记忆。要让一个地铁站成为导向可识别空间的典范,最好的效果就是能让地铁站像家一样为公众所熟悉。
在地铁空间的设计中应融入城市的文化特色,因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息息相关。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大都是从机场、火车站、地铁等大型公共交通空间得来的。地铁可以展示一个城市的性格、魅力及文化风貌。地域风貌和文化特色在地铁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对于公众的解码至关重要。国际上,很多城市都非常重视地铁的文化特色。莫斯科地铁(图1)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以宏大的规模和华美的风貌闻名于世。整个地铁系统有一百多个车站,均以不同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为主题,采用彩色玻璃镶嵌及各种浮雕、壁画,并配以各种灯饰、雕塑等艺术品,有“地下宫殿”之美誉。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铁(图2)保留了原始的挖掘痕迹,空间尽是天然的岩层和石料,结合车站的结构特征,经过人工处理,风格独特,将本身位于地下空间的地铁空间倾向于纯粹现代的表现,整个地铁空间变得神秘莫测,充满未知和期待,在车站站台候车也变得不再单调和乏味。
二、社会心理学与地铁空间设计
社会心理学中最有影响的认知论研究纲领,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列昂・费斯汀格所创立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其理论假设的两个基本点是:一、人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固有的维持其内部协调状态的倾向,假若这种倾向受阻或协调状态遭到破坏,个人就会感到紧张和不安。这种紧张和不安迫使人设法排除阻力,解除紧张,于是产生一种力求协调的动机。二、不协调出现以后,人们不仅试图去减少不协调,而且总是避免不协调继续恶化,以阻止不协调因素(信息)扩大。
1、社会心理学在地铁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如前所述,社会心理学的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人具有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而认知矛盾往往会打破心理上的平衡,使个体出现不愉快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会促使个体做出一定的行为,以重新恢复心理上的平衡。以地铁空间为例,由于人们容易将地下空间与死亡、埋葬联系在一起,同时处于地下空间可能会担心建筑坍塌而被掩埋其中的危险,而且设计简陋和通风不好的地下空间给人的感觉是潮湿和不 舒适,结果可能导致幽闭恐惧。这种种心理状态都是心理不协调的表现,而这种不协调则导致公众心理紧张和不安。紧张和不安又导致人们产生态度的改变。态度改变有两条路径:一是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认为不是地铁环境的问题,接受环境并对用围环境产生正面评价。二是坚持自己原有的观点,认为地铁空间很难受,让人窒息,对环境做出负面评价。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采取后者,也就是说,通过对地铁环境做出负面评价,从而消除认知上的不协调。由此可见,认知一致性理论对于地铁空间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2、社会心理学层面的地铁空间设计策略
要避免公众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对地铁及其空间产生不良态度,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整体风格的统一性。地铁空间设计在凸显线路文化特色及独特定位的前提下,应保持风格的统一。比如,香港地铁“迪土尼”线(图3)就将地铁空间设计成主题公园的风格,车站和列车的设计以缤纷欢乐、刺激惊险为主题,让旅客踏进车厢,在三分多钟的车程中即开始体验迪斯尼旅程的欢乐。
时下,人性化设计成了设计的风向标,地铁空间设计也不例外。人性化是指厂家在设计产品时力求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从而真正实现科技以人为本的目的。人性化设计理念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在设计和制造时都把“人的因素”作为首要条件来考虑。地铁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包括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关注特殊人群;完善空间标识系统,消除乘客地下空间的方向迷失感;完善预警防灾设施,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等。
三、色彩心理学与地铁空间设计
色彩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上研究人类如何感知、评价色彩以及色彩如何作用于人和环境。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感时,必然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色彩与情感相互联系,比如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明快与忧郁感、兴奋与沉静感、舒适与疲劳感等。
1、色彩心理学在地铁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人们总是用视觉来最先感受环境,而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最先闯入人们视觉的是色彩,色彩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视觉美感,而且影响着人的情绪及工作生活效率。公众每天上下班及出行花在地铁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地铁空间的设计需要运用色彩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保证公众在地铁内外环境当中能够顺利、便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满足人们安全、舒适的心理需求,弱化地下空间中的密闭感。
地铁空间设计首先要观照色彩的象征性和表现力。在社会中,色彩非常容易带有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情感和象征等语言和意念。色彩的象征及表现力,对大多数人来讲是共性的。地铁空间设计还应考虑色彩联想的运用。色彩的联想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联系在一起。色彩联想既受到人的经验、记忆、情感、知识等方面的影响,也与民族、年龄、性别、性格有关。因此,可以在设计中融入轻松愉快、自由创意的元素,通过色彩的联想引导乘客产生愉悦的联想和情感。
2、色彩心理学层面的地铁空间设计策略
运用色彩的色相、明度、彩度的组合以及配色原理,增强地铁空间标识系统的识别性。比如,地铁空间界面色彩设计要尽可能地采用高明度色,并在具有色度倾向如或暖或冷的基色上,适当布局一些彩度较高的点缀色,以增加空间轻松、生动的气息。
服务于地铁空间文化塑造,通过色彩景观规划凸显城市传统与文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积淀和特色,要把色彩作为改善环境、表现城市文脉和延续城市特色的重要元素。地铁空间色彩规划要以此为基准,坚决杜绝“色彩污染”的现象。
运用色彩搭配营造轻松愉快的乘车环境。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很少单独使用某一种颜色,一般都会将多种颜色搭配起来使用。因为多种颜色的搭配能制造出多种多样的心理效果。地铁空间设计应将本线路或者本车厢的主色调和辅助色调很好的搭配组合,给乘客以美感、舒畅的心情。
注释:
[1]葛鲁嘉:《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两个理论基点》,《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江湘芸:《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王聪:《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不足与创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第10期。
[5]周江霞、张景斌、周珍:《认知方式与空间认知能力的关系研究评述》,《数学教育学报》2007年第8期。
【关键词】语法辅助;词块教学法;正确性;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49-01
一、相关理论基础
语法辅助的词块教学法的研究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语言学。Sinclair(1991)根据认知心理语言学的观点,指出语言习得包括两大体系:一个是以语法规则为基础的分析性体系;另一个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套语体系。前者在记忆中所占空间小但强度大,提供了无数个句子的可能,保证了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根据Sinclair的观点,语言加工过程一般遵循两条原则:习语原则和自由选择原则。习语原则是指大量地使用现成的词块来组装语句,而自由选择是指选择合适的语法和词汇来搭建语句。英语写作者要想自由表达思想,不但要大量记忆词汇和掌握其用法,更要注重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将词汇搭建起来,组成正确的句子。由此可见,语法结构在英语句子搭建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Nattinger&DeCarrico’s(1992)将词块分为多词词块、惯用表达式、短语限制语和句型框架四类。其中符合语法规则的多词词汇、短语限制语和句型框架就是以语法规则为基础的可分析的半固定结构,是可通过合适的语法和词汇来搭建并扩展的。
依据上述理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法意识,注重句子语法的正确性。因为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词块教学,更要注重对其进行语法分析,强调句子语法的正确性。
语法辅助的词块教学法,融合语言“形式”和“功能”,体现出语义、句法及语用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语法结构,又注重语言在具体环境中的运用。不但能够弥补词块法中摒弃了语法分析的弊端,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中采用的具体措施
(一)向学生灌输词块理论和词块教学法,介绍词块在写作中的功能和优势,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二)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标出词块,增强识别和学习词块的能力,尽可能引导学生分析复杂词块中一定的语法结构。从词块的角度对某些语法结构进行语用功能和语义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某些固定语法词块范畴,而且能在语法结构的基础上扩展并正确运用;
(三)进行跨文化学习,帮助学生分析和对比英汉表达的异同;
(四)归纳重点词汇的相关搭配、固定用法、句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文体,将不同的组篇模式以及表示不同功能的词块介绍给学生,并分析输入期间相关的语法现象;
(五)教师在精读课的教学中可以找出课文中含有重点词块的句子,并对词块进行标记,要求学生将其翻译成汉语;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词块,让学生进行汉译英的练习,此外,通过汉译英学生可以使用一些课本中没有出现的词块,这样就加大了学生词块的输出量。
(六)复述课文和背诵课文根据文秋芳(1996)的观点,背诵和朗诵能够强化语言输入,加深对所学语法知识的理解,提高词汇、句型和固定表达的记忆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从而使其语言输入规范化。在课文讲解之后,教师设置课文复述环节,即教师提供课文中的重点词组尤其是关于课文关键内容的词组、课文中的生词组以及具有语篇功能起着衔接作用的词组,要求学生在不看课本的条件下复述课文。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形成语感,在写作中会无意识地模仿写出背诵过的句子,可以提高语言输出的正确性。
三、结语
将语法辅助的词块教学法引入英语写作教学,可以解决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语法错误频出、语言表达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语篇连贯性差等问题,教会学生尽可能地运用含有目标语法的词块。监控学生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不断修正,重新认识,准确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准确性。从而能写出语法正确、语言地道、语篇通顺连贯的篇章,进行有效的书面交际,提高其书面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顺利实现外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丁言仁,戚焱.背诵课文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1(5).
[2]程晓棠.关于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4).
[3]柯静.语法辅助词块法应用于大型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3).
作者简介:
不久前,一台名为“摇起来吧科学”的特殊的摇滚音乐会在纽约市一家音乐俱乐部亮相。纽约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约瑟夫・勒杜(1949-)教授率领一支民间摇滚乐队参加了演出,勒杜演奏电吉他。他这支四人乐队的名字叫“杏仁岩”,另外三人也是纽约大学的老师。他们进行这场演出是为研究感觉信息处理障碍症而筹款。
音乐会的幕后策划者除了勒杜外,还有纽约市“感觉与情绪网”的心理学家詹妮佛・约・布劳特。参与演出的既有科学家,也有职业音乐人,包括著名歌手兼词曲创作者、1973年出生的洛福斯・温莱特。
勒杜的具体研究领域是情绪记忆之下的生物学机理。他认为,摇滚乐是激发人们对神经科学的兴趣的完美手段。他说,“我们所有的歌曲都隐含着一个心/脑视角。我们坚信,通过音乐能使一些人对粗糙的概念发生兴趣。”比如,2006年该乐队的首场音乐会就演唱了几首涉及神经科学概念的原创歌曲,包括《疯狂的抑郁》《第十九次神经崩溃》和《妈妈的小帮手》。
音乐会上,杏仁岩乐队表演了收录在其新唱片《头脑风暴》中的一些曲目。有的歌曲涉及一些科学内容,比如,陷入情网会怎样扰乱正常的思维加工过程。歌曲《激情之罪》中,一位因嫉妒而昏了头的情痴唱道:“我因为自己的一桩罪行而被判死刑/我收不住手/我被愤怒和痛苦攫取而铸成大错。”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Daniel Levitin教授也是一位歌手兼吉他手,除了认知心理学外,他还研究音乐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教育学,是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在这场音乐会上演唱了一首1989年走红的老歌“恶意的游戏”的仿作。原歌唱道:“不,我不愿陷入情网”,Levitin则改唱道:“不,我不愿意把我的脑袋切成两半”。把脑袋切成两半,指的是过去治疗羊癫疯的一种方式。Levitin早先曾在唱片业工作,他说,这段经历对后来从事科研很有帮助。“我总感到吃惊的是,制作三分钟的歌曲就需耗费很多时间,为了获得理想的录音效果就得录制很多遍。他解释说,有些实验需要反复做,撰写科研论文需要反复修改,这些工作所要求的耐心程度同灌唱片相仿佛。”
乐队中的科学家成员还包括:神经科学家、古典吉他手David Sulzer和基因学家Pardis Sabeti,后者也是波士顿“千日乐队”的成员。参与演出的除洛福斯・温莱特外,还有好几位职业乐手。洛福斯・温莱特坦承,他上学时,没有一门科学课程及格过。那么他为什么要支持这场筹款义演呢?他说,“科学家已经成了新的被压迫群体,而我总要声援被压迫者。”12238
关键词:知网 翻译方向 论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23-01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我国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我国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强调本科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大学四年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措施,是毕业生综合成绩测评的重要手段。
一、基于知网的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理论基础
上世纪末,知网信息平台迅速崛起,为我国期刊、论文及相关文献的检索和收藏提供了充实而广泛的空间,在网络、文献和资料大量涌现的时代,给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在目的论指导下,基于知网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趋向于以论文写作的预期功能和论证目的以及作者的期待为核心,在不改变论文写作初衷的前提下,对所研究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更好地突出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为目的。从目的论视角审视基于知网的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一方面从微观角度规范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另一方面,对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修改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二、基于知网的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的三种方式
1.基于知网资源的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
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必须充分运用知网信息共享这一优势。知网对于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宝库,通过知网可以检索到非常有价值的英汉翻译方面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资料,其中关于英汉语言学、英美文学、英汉教学方法和跨文化交际等与翻译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资料数不胜数,并且这些资料具有丰富性、廉价性和方便性等特点。论文作者不再是单纯而被动的论文撰写者,同时也可将自己的资源上传共享到知网,成为信息的构建者和者,做到以写促学,形成以交流促共享的新的毕业论文写作局面。
2.基于知网工具的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
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过程,也是每一个毕业生通过知网技术和平_,并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自主研究和创作的过程。强大的知网信息平台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一个以毕业生论文写作者为主体,强调互动和创新的论文写作过程。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服务的知网信息平台工具主要包括在线导航、在线搜索和引擎等几大特殊功能,优质的在线服务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这不仅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简明的信息平台,而且还为毕业生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与写作素材,使毕业生更好地深入到毕业论文写作中,对所研究论题有更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便于更深入地研究。
三、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1.坚持以论文作者为中心
论文写作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是论文作者积极自觉地构建主观写作意图的过程,是写作的主体。因此,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理论与实践整合的基本原则应是一切都要为促进论文作者实现有效写用为核心目标,充分考虑论文作者的认知心理和认知特点、写作动机、自身素养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2.坚持论文写作实践植根于理论层面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与统一是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的另一重要原则。这就要求论文作者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理论作为写作指导,而不是用惯性的思维选择一个从众的不适合的理论。当然,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在知网的使用过程中切不可局限于某一种单一的理论。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对待知网的运用方面应采取应题而异的资料搜索方式和论文写作方法,根据不同的论题和论点,从知网选取不同的理论。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是我国现阶段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客体,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直接反映出我国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将知网信息平台与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泓.谈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J].情报科学,2002(5).
[2]朱凡.数据库利用教育史文献检索课的核心[J].情报杂志,2002(6)
[3]栾颖.The PAD Class Teaching of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J].海外英语,2017(1).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教学
一、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简单回顾
英语写作是一项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主动性技能。我国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本大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写作学直到近年来才被当做一门科学而得到系统的研究。在过去30多年中,在发生认识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各种语言学理论和教学法的冲击下,英语写作教学的专家们,尤其是美国写作教学的专家们,针对如何改进写作教学法做了许多探讨,使英语写作理论和教学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英语写作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母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思维,对这一问题,国外的专家如Cummiin等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
还有的专家从语篇特征的角度来研究写作过程。如Kaplan首先提出对比修辞的概念。他认为,母语所固有的语篇结构模式在通常的情况下会影响二语写作。受其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文本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二语写作成为潮流。现作学不再像传统写作学那样,对学生的成品进行孤立的、静态的研究,而是从宏观角度把写作现象作为整个写作活动链条的一个环节进行动态的考察,以找出写作活动中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从而指导课堂的教学活动。
在写作教学中尽管有许多的研究成果,可是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从历年来的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评分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虽然能够做到基本切题,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想表达不清,中式英语比比皆是,令人不知所云的句子时而有之。此外,语言错误层出不穷。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受国外写作教学研究的影响,我国学者和大学英语教师也纷纷撰书立说,讨论和研究写作教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做了大量的实践。可以说,这些研究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为我们的写作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应用代表最新语言教学的图式理论来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二、图式理论
“图式”一词源自古希腊文,原意为“外观、形象”,后来转意为“对最一般的本质特征的描绘,或略图、轮廓、抽象图形”。康德首先将图式一词引入到哲学领域。他认为,图式是一种概念的感性结构方式、结构原则。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1932年认知心理学家ErederlckBartlett在其著作中首次将“图式”概念应用到心理学研究领域。经过实验,他认为,我们对语篇的记忆并不是基于直接的复制(slraightrepro-duection),而是解释性的(constructive)。
皮亚杰(1986)认为,图式是后天形成的,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在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中,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两个核心概念:同化和顺应。同化表明了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而顺应表明了在客体的作用下主体得到改造的过程。所以,同化和顺应这一对机能代表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现代图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Rumelhart(1980)认为,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是怎样被表征,以及对知识的表征如何以特有的方式促进知识应用的理论。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表述方式,图式是一种贮存知识经验的抽象结构,是人的已有的结构化的知识基团,它影响着人对客观事物或各种刺激情境的理解和反应。Rtmlelhart把图式称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在这个知识结构或“砌块”中,除了知识本身以外,还有这些知识被运用的信息。图式理论认为,新的知识必须与现存的知识框架(ex-istingknowlegeframework)相联系才会得以处理加工,高效的读者往往通过激活必要的知识框架从而对所读文本进行解码。与皮亚杰理论不同的是,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记忆中表征知识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心理结构的网络”,并认为图式的发展不仅通过同化、顺应而实现,还通过附加、协调、重构等方式以达到对语篇的理解。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之上的现代图式理论,为我们正确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提出了新的视角,因此,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尤其是被广泛应用到语言输入性的阅读教学和听力教学中。但笔者认为,图式理论同样可以应用到语言输出性的写作教学中。三、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图式的不同性质和特点,一般将图式分为以下三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语言的形式结构、语义结构等的了解。一种语言的形式结构、语义结构和一定的哲学、逻辑、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语篇理解的基础。内容图式是指关于物体、思维或现象的概念或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它既包括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具体阅读文本中涉及的有关学科或专业方面的知识。形式图式也叫结构图式,是指关于文本篇章结构的知识,即对文本格式的安排、结构排列等的熟悉程度。下面我们从三种图式形式来分析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英语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对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要激活有关的图式,使图式中的空位得以填充,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者对词汇、语法和习惯用法等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在语言图式的建立阶段,以往主要强调学生词汇量的不足是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其实,词汇量在2000左右就足以满足大学写作大纲的要求,而大学生的入学平均词汇量在3000左右。那么是什么造成大学生的习作词汇贫乏呢?根源还在于学生的有关英语语法图式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没有充分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巨大差异,即英语族人在描写情景、表述时间、位置时通常遵循从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而汉语则恰恰相反。在用句子表情达意时,英语族人通常使用完整的句子,即“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而且也只能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相互之间由一致关系联系着”,而汉语绝大多数属于“话题一说明”框架,如果主语是显而易见的,则常会被隐去。因此在写作中,汉语写作图式对英语写作产生了负迁移,学生的习作常常因语法不正确而造成表达上的歧义和费解。学生以汉语思维来构造英语句子,就出现了汉语和目的语相混杂的现象。
为解决学生在语法图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语言图式的根本作用,积极建立丰富的语言图式。语言图式的建立要依赖于大量的阅读输入。因为大量的阅读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熟悉词的用法,掌握句法知识。充分运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同化和顺应理论知识,能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特征的了解,使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时能够把头脑中所存储的材料与写作题目所需材料相似的组块进行串行或并行,从而做出相应的筛选和重组。学生的语言知识越丰富,贮存的语言知识组块越多,就越能够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主要包括依赖篇章情景的图式和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的图式。在内容图式中对写作影响最大的是文化图式。在对内容图式进行阐述时,曾通过实验证明了文化因素在对语言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如果阅读者头脑中缺乏原文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图式,理解就会出现障碍。在英语写作中,我们的目标读者不仅仅是教师,更多的时候是英语族人,是为了与他们进行交流。但是,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头脑中很步考虑目标读者,即英语族人的文化图式,在写作中经常会用到许多汉语的成语典故,结果令缺乏相应的文化图式的目标读者感到如坠云雾中,不知所云。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如何激活目标读者的内容图式知识是写作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内容图式的构建,引导学生注意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在写作中自觉运用文化图式知识,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3.形式图式
中西方在哲学观念上的差异是形成各自对应语言形态特征差异的能动的理性根源。汉语民族的模糊性思维客观要求其语言在使用连接词或逻辑联结词时具有灵活、简约的特性,因而使该语言必然呈现出意合的特征;而西方民族“形式逻辑”式的思维则客观上要求其语言在表述逻辑关系时必须依赖于语言连接词或逻辑联结词,因而使其语言必然呈现出形合的特征。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内涵界定 ; 发展动因 ;国内研究状况;不足之处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94-01
一、绪言
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当今的语言学研究的三大主线,而认知语言学是今年来受到整个语坛研究者广泛关注的一门交叉学科。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一大批学者开始全面地关注认知语言学,各类学术专著、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数量猛增。认知语学越来越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已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学派。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内涵界定、发展动因以及发展情况等多种角度来进一步解读这一新兴的实用学科。
二、内涵界定
作为认知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国内外不同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解读。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我认为,认知语言学可以由两个共识来定义,称为概括性共识和认知共识”。
认知语学大师Dirveny则认为:“认知语言学可以被定义为分析语言和其他认知域以及和其他认知机制之间关系的一种语言理论。”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从自身学术背景出发,根据不同的着眼点来对认知语言学进行定义。认知语学巨擘Taylor则坚持认为,“我使用‘认知语言学’这一描述性的术语来表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场广泛的运动。它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研究取向、方法、和侧重点。然而,他们通过一些共同的假设相互联接在一起。”
国内学者也曾用富有魅力的方块字来解读认知语言学。王寅在他的《认知语言学》中认为:“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和欧洲的新的语言学科,它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的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自从Langacker, Lakoff, Talmy等国外知名学者创造认知语言学至今,有的学者们或从学科本体属性出发来界定认知语言学,或从派别分类的角度来定义认知语言学,或从学科研究方法的维度来解读认知语言学。正如“所有的故事共唱一首主题歌”,学者们在对其内涵界定时还是具备一定的共性。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家们都努力寻找语言的具有广泛概括性的普遍原则;另一方面,作为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在界定认知语言学时必须得到来自认知相关学科的解释。
三、发展动因
(一)认知动因
作为认知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知语言学与认知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而认知语言学探讨了认知科学的体验哲学观,阐述了以空间体验为基础的人类身体体验是认识的始源。从认知语言学诞生至今,它的每一次蜕变都受到认识学科的影响,因此,认知动因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动因之一。
(二)语用动因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语用学是认知语言学形成与发展的直接动力。 语用学坚持认为语言学研究应当重视语言本体与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来进行语言研究。其中,语境主要包括语言环境、社会环境、人的认知体系等方面,这样,人的认知体系也就自然成为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语用学的自身理论也在不断完善,这也促使研究者对部分语言现象的形成机制归因于人们自身的认识以及语言使用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三)心理动因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现象是蕴含着心理因素,因此心理动因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动因。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史溯源,Lakoff、Ross等认知语言学大家在70年代后开始接受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论与互动论,都主张抛弃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论,提倡研究感知体验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引进这些心理学的理论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日益多元,研究者开始着眼于原型范畴、范畴化、隐喻等认知语学核心问题的研究,并对人脑如何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进行认知语学的解读。
(四)哲学动因
通过对认知语言学与哲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哲学动因也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基本动因。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哲学基础,而体验哲学从本质上解释了认知语言学的思想:承认客观世界对认知的决定作用,也重视人的主观认知机制在范畴化、概念化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受体验哲学的影响,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通过身体体验外部世界,以自身为参考物形成多种认知视角,了解事物之间、概念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四、国内研究状况
受国外认知语学浪潮的影响,国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也是日益升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桂诗春出版《心理语言学》一书,它成为国内最早探究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著作。90年代初期,国外一批认知语言学著作包括《语义学与认知研究》、《隐喻与认知》等。就被陆续翻译或介绍到国内。国内一批如沈家煊、束定芳、熊学亮等知名学者开始全面地关注认知语言学,各类学术专著、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数量猛增。特别是近年来,认识语言学国际知名学者来华进行学术讲座,活跃了国内认知研究的环境。如今,中国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日益多元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认知语学本学科理论研究;象似性与语法化问题;认知与隐喻、转喻;范畴化与原型理论;认知与语用学等。国内认知研究紧跟国外步伐,多管齐下,在认知语法、隐喻、认知语用、认知与教学等方面成果丰硕。
五、结语
文章通过梳理学界对认知语言学内涵的争鸣,总结了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四大动因—认知动因、语用动因、心理动因以及哲学动因,展示了认识语言学作为一个新的语言学派的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以及在中国发展的状况,以期读者对认知语言学有初步认识。我们不难发现,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一股“认知语学”的强劲风潮从北美和欧洲大陆刮向了华夏大地,波及全球语坛,由此,我们可以预言:认知语言学在21世纪必定将大有用武之地。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属于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范畴。影响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由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组成,文章通过对内外两方面的分析研究,达到深入认识成人学习的作用。
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存在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人的心理发展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的外部表现——各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变化,还有人的心理需求水平及个体心理整体结构和整体性特征——个性的形成与变化”。①也就是说,分析成人学习的心理保障应从个体内部的认知发生、动机作用、情绪以及外部世界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加以展开。
一、个体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影响个体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老化,“在成年期的发展中,老化是最明显且最突出的发展现象,也是影响成人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②心理老化相比生理老化而言,更具有根本的意义。个体对老化的知觉水平决定了后者对成人发展和学习的作用程度。在成人学习中,心理老化的积极意义主要通过认知、情绪以及动机等内部因素展开。
(一)认知能力
认知对于成人学习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成人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由此得出成人发展和学习的可能性会缺失的结论。就感知能力的研究而言,总体来说,成人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成人晚期,由于成人生理老化引起视力、听力、嗅味觉能力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摄入量以及信息的加工处理速度等。而关于成人记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一般意义上,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反证。进入成年后,“成人的机械识记的减退幅度较大,而且开始减退年龄也较早;理解识记减退的幅度较小,减退的年龄较晚;总体而言成人在机械识记方面不如青少年,而意义识记则超过青少年。”③实验研究表明,成人倾向于有意义地学习,即运用已有经验与知识保持和再现新材料信息。在此意义上,对于成人而言,如果没有生理障碍,学习能力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一般而言,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它是关于智力的理论。自从桑代克对成人学习的心理论证后,应该说成人智力的研究伴随成人学习过程研究的始终。韦克斯勒、卡特尔、沙伊、阿纳尼叶夫等人进一步深化了此领域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智力理论是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和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卡特尔提出的晶体智力以积累经验或获取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学习或训练获得的,有效地论证了成人学习的合法性。而沙伊则从皮亚杰智力适应的前提出发,提出智力下降在60岁后才逐步明显。这一系列研究有效地反驳了成人乏能论、成人大儿童论等错误观念。成人认知能力对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成人认知规律的有效认识,可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成人教学、成人课程、教材以及成人教育目的的有效性和科学化。
(二)情绪因素
成人情绪问题是比较低级的情感形式,它往往由外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整合作用而成,是成人特性的表征。影响成人学习的情绪也是多元的,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反应。成人学习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霍尔认为,成年初期的情绪由青年期的“疾风怒涛”,逐步过渡到“相对平稳,定型化”。而到成年中期,成人能够依据情境体验具体地权衡、调节、判断或压抑自己的情绪,由于生理上的更年期、疾病、老化、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成年中期易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障碍,此时,学习活动更应关注对危机的克服。进入成人晚期后,随着老人的退休,其情绪更具有个性化特色,从共性上看,老年期情绪更多地以情绪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年学习和老年教育更多地应关注老年人的情绪、态度的调整。当前,针对成人的教学、考试,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教育存在普教化倾向,忽略了成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导致了成人对学习焦虑、恐惧、厌恶等情绪。
(三)动机因素
目前,有关成人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类型研究多着眼于社会因素的规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学习理论有米勒的势力场分析论、霍尔的学习取向模式、鲁滨逊的期待价量模式、布谢尔的一致模式、塔夫的预期效益论和克罗丝的连锁反应模式等,这些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社会因素与成人个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又有自身不同的侧重点。如米勒强调社会阶级或成人社会职责的变化产生的学习动机需求;鲁滨逊关注学习动机的强度和变化;克罗丝分析了影响成人学习的有关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成人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具体的运作机制,可划分为动机的产生、动机保持与强化以及动机归因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并非一次性终结的,而是在循环往复地发生作用。其中具体到动机的产生而言,由于成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上将持续一生,诸如社会职责的履行、工作训练、社会变迁、突发事件等都能诱发出一定的需求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各类相关社会因素经过成人认知加工,产生动机需求,由此进入下一过程。动机产生后,多方面的成人学习障碍问题——最根本的是对学习需求的认知问题——制约了成人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也就出现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强度问题,它是利弊因素在成人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转向学习动机的归因问题,也就是成人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内部的积极努力、能力的结果、外部的好运、机遇的归因等都可以产生继续积极学习的动机,反之,则会阻碍成人继续学习,使得已有的经验变为不利的消极因素。对动机作用机制的正确认识,一方面,可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成人学习的目标取向提供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能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提供若干思路。
二、社会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成人个体内部与成人学习心理具有生态环境的保障意义,是复杂的集合体,具有多样、多元性,也成为当前成人社会心理学者研究的热点。成人学习行为是自我动机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成人学习需求来自于生活环境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氛围。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使其形成一个合理的作用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期望、社会群体和教师心理。
(一)社会期望
成人学习相对儿童学习而言,具有更多的社会规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成人学习具有道德价值的功能,尤其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已经被作为成人的一种生存的基本权利,学习是一把生存的钥匙。社会的价值观念要求成人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来自企业、职业领域的科学论证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理论表明,成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生产的高效益和产品的高质量,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成人学习的认可;另一方面,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文主义的回归,导致成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和学习上升为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两方面的整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期望。心理学对成人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社会对成人发展与学习的高期望值基础上,每一个具体阶段都规定了一定的发展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的积极期望具有规范和制约成人学习的功能。因此,有效的社会期望能够促进成人学习的顺利展开,这一作用形式尤其适用于社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