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04:5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货币理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电子货币的出现只是进一步说明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本来就是观念货币和虚拟货币;电子货币并没使人类退回到物与物交换的状态,不能改变货币的本质特点;电子货币作为交换和信用的产物,像实体货币一样,也受国家法律制约;电子货币与流通中的汇票和支票一样,它的数量的多少是由交易和信用状况决定的,不是中央银行完全能控制的。
电子货币创造了新的、虚拟的货币形式,它使经济结算活动在虚拟空间得以实现,使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生活发挥越来越大的反作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社会活动局面。面对这种全新的货币形式,有人对传统的货币理论产生了种种疑问:电子货币这种没有物理实体的符号取代有物理实体的纸币,充当支付手段,人类的相互交换活动不是又回到了物与物直接交换的形式上去了?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是个人和金融机构共同创造出来的,那么,货币的发行是否可以在法律之外,不受法律约束了?电子货币是经济人在信用过程中创造的,它的供给不以中央银行为转移,那么,电子货币岂不是弱化了中央银行垄断货币供给的特权吗?对于这些疑惑,我们只能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给与科学的回答。
一、电子货币和电子银行
电子货币是以现行纸币为基础,以纸币计算单位为计算单位,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电子货币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一般以磁卡或IC卡形式出现,其发行主体除了商业银行之外,还有电信部门、商业零售企业、政府机关和学校等部门使用的IC卡。(2)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等发行的贷记卡或准贷记卡。可在发行主体规定的信用额度内贷款消费,之后于规定时间还款。(3)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主要有借记卡、电子支票等,用于对银行存款以电子化方式支取现金、转帐结算、划拨资金。(4)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微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一种是将货币价值保存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该类电子货币具备现金的匿名性,可用于个人间支付、并可多次转手等特性,是以代替实体现金为目的而开发的。
电子银行是伴随着电子货币出现的网络银行,是指银行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信息查询、对帐、网上支付、资金转帐、信贷、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网上银行是个虚拟银行,它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只有网址,其分行是终端机和因特网带来的虚拟化的电子空间,客户要想办理银行业务、接受服务,可以在办公室里、家里、旅途等,只要具有一定的通讯条件和一部个人电脑,随时都可以和银行接通,进行即时转帐、查询等各种银行交易。所以,在未来,银行也许不再以雄伟气派的建筑物为标志,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可能不再是银行信用的象征和实力的保证了。网上银行将使21世纪的金融从具有地理概念的中心走向无形的网络体系。随着电子货币广泛应用,所有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使用电子支票、电子汇票和电子收据等,部分取代对应的纸制票据,实现金融交易无纸化。
电子货币作为新形式货币和传统的纸币有明显的差别;纸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体;电子货币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纯粹的、抽象的电子数据;电子货币主要发挥货币的流通和支付的功能;纸币不仅具有流通和支付的功能,还是一个独立的价值额,还有贷款的功能,在借贷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资本;纸币以纸币本身、汇票和支票等形式和银行等物理媒介系统实现结算功能;电子货币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
二、电子货币并没使人类退回到物与物交换的状态
电子货币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货币流通和支付功能,改变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种人类传统的交易方式。因此,有人产生疑问,电子货币的出现,人类的相互交换活动不是又回到了物与物直接交换的形式上去了?
货币的本质是信用符号,所代表的是一定的购买力。人们持有货币不是为了货币本身而是为了它的购买力,也就是为了它所能购买的东西。因此,人们所需要的便不是若干单位的货币本身而是若干单位的购买力。因此,无论是占有黄金、占有纸币还是占有电子货币,都不是为了它们自身,而是为了保存一定的购买力。电子货币作为计算货币虽然没有物理实体,但它仍然使用具有物理实体纸币的单位名称,这种单位名称足以表示购买力单位的形式。电子货币是它的所有者向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支付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而发行者以电子、磁性等形式把仍然依现行货币单位表示的等值货币额储存在消费者持有的电子设备中创造出来的。所以,储存在发行者电子设备中的电子货币依然是储存购买力单位的形式,而表示消费的综合商品的物价指数则是衡量电子货币购买力大小的标准。电子货币与金币、纸币相比,本质是相同的,形式是不同的。金币有含金量,含金量似乎是它的“内在”价值的尺度,其实这是一种错觉。金币购买力的大小,不在于含金量的多少,而在于物价指数的变化情况。纸币和申子货币更是如此。
马克思说“计算货币不过是为了衡量可售物品的相对价值而发明的任意的等份标准。计算货币与铸币完全不同,铸币是价格,而计算货币即使在世界上没有一种实体作为一切商品的比例等价物的情况下,也能够存在”。
马克思认为,除非到地球末日,否则,是不能没有计算货币的。计算货币就是个人、企业和银行帐面上,甚至是人们头脑中、观念上的数字货币。
“电子货币出现人类又回到了物与物直接交换的形式上去了”的观点的错误根源还在于没有搞清楚货币的职能和本质到底是什么。谁都知道,货币第一个职能就是价值尺度,把商品的内在价值表现为由同一单位名称表示的价格。把千差万别的商品转化为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的同一物品。无论金币、纸币和现在的电子货币都是一样的。各国的电子货币都没有使用自己的专用的单位名称,都是用纸币的单位名称。这样,电子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这一功能时和纸币完全一样,一点差别都没有,都是计算货币。
既然电子货币与纸币有相同的单位名称,而单位名称的作用就是表现商品的价格,这样,电子货币就与纸币有相同的功能。所不同的是,纸币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实体表示商品的价格,而电子货币是以看不见、摸不着的纯粹的数字表示商品的价格。
更重要的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商品作为循环中的统一体是处在过程中的价值,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流通领域的哪个阶段上,首先是以计算货币的形态,观念地存在于商品生产者的头脑中。在这里,具有物理实体的商品只是价值的承担者,重要的是这种物品在买者和卖者头脑中用货币名称所表示的价格。即使金币和纸币在充当价值尺度时也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金币和纸币在充当流通手段时,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货币的职能存在可以说吞掉了它的物质存在。货币作为商品价格的转瞬即逝的客观反映,只是当作自己的符号来执行职能,完全由符号来代替,甚至,连符号也没有必要出现,只用货币单位名称在商人脑袋里计算一下就足够了。
可见,只要商人们相互信任,相互讲究信用,那么,货币在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时,就没有必要以物理实体形式出现,而是以观念上的、幻想的、预测的虚拟货币形式出现。这样,金币和纸币也都升华为抽象的数字。与电子货币所不同的是,金币和纸币作为虚拟货币保存在人们的头脑中,电子货币作为虚拟货币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我们不是把计算机称之为电脑吗?用人脑计算和用电脑计算是一样的,只不过电脑比人脑能存储的多、计算得快、准确得多。有了比人脑更先进的电脑,何乐而不用呢?有了比纸币更方便的电子货币又何乐而不用呢?
对此种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就做出了科学的概括:“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货币的职能存在可以说吞掉了它的物质存在。货币作为商品价格的转瞬即逝的客观反映,只是当作它自己的符号来执行职能,因此也能够由符号来代替。这就告诉我们,电子货币的出现并非意味着人类又回到了物与物直接交换的形式上去,而是交换媒介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由具有实体的纸币变为虚拟的、无形的电子数字。
三、货币是交换和信用的产物,也受国家法律所制约
自从电子货币出现之后,有人说,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从金铸货出现以来,货币就国家化,货币供给严格受国家法律所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货币是法律的产物。而电子货币则是客户、商业银行和其他经济机构自发的信用的产物,而不像现行的纸币的发行和流通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认为电子货币可以脱离国家法律的观点至少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不对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私有制、分工和商品交换是货币产生的三个密不可分的要素。货币产生后,作为新的强大的社会力量迅速地瓦解了原始共产制经济,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的社会关系,把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引向文明时代。
马克思说:“一切东西都可以买卖。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可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首先是在交换中产生的,不是由国家法律创造的。现代社会的纸币也是信用的产物,稍有宏观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当代,各国中央银行都通过公开市场买卖、变动贴现率和变动银行存款准备率这三种方式来增加货币供给。而这三种方式的运行都依靠信用。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无论是金币和纸币首先都是交换和信用的产物,政府和法律仅仅是适应交换和信用发展的需要对货币的创造加以管理和保证。
现在新出现的电子货币同金币和纸币一样也是社会交换和信用的产物。当前,在我国典型的电子货币就是各类银行卡。最主要的银行卡是信用卡,也就是银行和其他财务机构签发给那些资信状况良好的用户,用于在指定商户购物和消费,或在指定的银行机构存取现金的特质卡片,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也是持卡人信誉的标志。但是,电子货币同当年的金币和现代的纸币一样也要受国家法律所管理。
当我们强调金币、纸币和电子货币都是交换和信用的产物时,不应忽视电子货币的产生与国家法律的关系。现在,所有国家的货币都是纸币,都是符号货币。这种自身几乎没有价值的符号货币不可能由个人随意发行并且普遍使用的,必须由各国政府决定它的发行,才能保证纸币的稀缺性,保证纸币的购买力。此外,政府还要规定纸币单位的名称,及不同单位之间相互固定不变的兑换比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计量单位、它的等分及名称的规定一方面纯粹是约定俗成的,另一方面在流通内部应该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所以它必须成为法律的规定。这个纯粹形式的手续就落在政府身上。”比如说在我国,“元”为标准计量单位,“角”和“分”都与“元”有固定不变的比例关系。我国的价格标准是我国政府通过法律规定的,其他国家的价格标准也是其他国家政府通过法律规定的。
因此,任何一种货币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时,尽管仅仅是符号,但这个符号都是具有国家属性的,都在一国之内发挥其功能。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带有国家的印记。时至今日,货币的国家属性更得到了充分表现,现在一切文明国家的货币都是国定货币。国家不仅指定货币的名称和计量标准,而且还管理和控制本国货币的发行和流通。货币是国有的,国有货币仅仅是国家授予货币占有者合法化权力的符号。
有的文章说,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是个人和金融机构共同创造出来的,是在法律之外,不受法律约束的自由货币,这种观点同样是片面的,是错误的。电子货币的基础是纸币和银行存款,电子货币所用的单位与纸币完全相同。电子货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纸币的限制,但又时时受到纸币的限制,摆脱不了纸币的限制。那么,既然纸币、银行和金融机构要受到国家法律的约束,电子货币当然也要跟着受到国家法律的约束,它绝不可能在国家法律之外为所欲为。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想到,当年有不少文章说,欧洲美元是不受任何国家法律约束的货币,那也是错误的观点。其实,欧洲美元尽管在美国境外,但它绝不是一个无法无天的货币,欧洲美元归根到底还是美国的美元,还是要受美国的法律所约束,欧洲美元的出现,仅仅说明美国美元的外延。
四、电子货币弱化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特权之说不足为新
人们对电子货币的作用说得最多的是,电子货币主要影响货币供给,这主要表现为在电子货币部分替代流通中的通货以后,中央银行发行的通货仅仅是整个货币供给的一部分,因此电子货币对流通中通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货币供给量。影响最大的是狭义货币M1。M1=通货+活期存款,通货在M1中占比重较大,所以电子货币替代部分通货以后,就必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狭义货币M1,其主要表现是:第一,由于货币虚拟化,使流通中的通货数量减少;第二,由于电子化货币存在的形式不稳定,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也不稳定,从而会改变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数量;第三,由于电子货币既影响基础货币也影响货币供给量,所以电子货币也可以通过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化对M1产生影响。这些看法是正确的,但不足为新。同时这种观点有夸大央行作用之嫌。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要明了到底什么是货币供给?最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说:“货币还是按传统的定义为好:即通常可以被接受和使用的作为交换媒介的任何物品。”“货币供应量可以用国内公众所持有的货币总量来表示”。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位获得者——萨谬尔森在他的大作《经济学》中写道:“货币M1的供给包括处在银行之外的硬币、处在银行之外的纸币和一切银行的活期存款。”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和萨谬尔森《经济学》,只要是中央银行已经发行出来的纸币和硬币,只要是存在银行的一切活期存款,只要是国内公众所持有的货币,不管进入不进人流通都构成货币供给。在这里,笔者斗胆地说,不管《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是多么权威,不管萨谬尔森的名气和对经济理论的贡献有多大,但是,他们对货币供给下的定义是否科学正确,是值得讨论的。
马克思说:“我们这里所说的通货量,指的是一个国家内一切现有的流通的银行券和包括贵金属条块在内的一切硬币的总和。”这就是说,货币供给并不是指中央银行已经发行出来的纸币、硬币和商业银行的存款,而是指进人流通中的纸币、硬币和被开具支票的存款。而那些贮藏在公众手中的纸币和硬币,那些在银行负债账户上还没有被贷出的存款都不能算作货币供给。因为它们没有进入流通领域,没有变成真正的购买力,没有转化为需求。我们一再强调人们偏好货币,并不是偏好货币本身,而是偏好货币的购买力。
因此,那些没有被花费的纸币和硬币,没有被贷出的银行存款,由于没有进入流通领域,没有转化为购买力,它们的货币灵魂就离它们而去,也不构成货币供给。在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就是货币盈余者对外所提供的贷款量。这个数量越多,货币供给越多,反之,货币供给就少。所以货币供给量是由流通领域中的货币量和进人借贷领域中的全部货币量构成的,不应该由银行已发行出来的全部货币量来构成。在我国人们坚持后者,放弃前者,根本原因就是只学习西方的货币理论,忘记了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既然货币供给是由进人流通领域中的对商品和劳务进行购买的货币构成,那么,汇票和支票在购买中代替纸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构成货币供给这是人人都接受的事实。马克思说:“几乎每种信用形式都不时地执行货币的职能,不管这种形式是银行券,是汇票,还是支票,过程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结果本质上也是一样的。”“这一切形式的作用,都在于使支付要求权可以转移。”这就是说,除了纸币和硬币之外,汇票和支票也是货币。
既然我们承认汇票和支票代替纸币在流通中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构成货币供给,那么,电子货币代替纸币代替汇票和支票执行流通和支付手段,理所当然地构成货币供给,这还有什么可疑义的呢?依据马克思的货币供给理论,电子货币既新又不新。所谓不新,就是因为电子货币所起到的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和传统的汇票和支票没有什么两样;所谓新,是因为传统的汇票和支票是具有物理属性的纸质货币,而电子货币是由纯粹抽象的数字表现的没有物理实体的货币。
既然电子货币像传统的汇票和支票一样在流通领域中发挥流通和支付手段的功能,那么,个人和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相互信任创造出来的电子货币就是货币,就构成了货币供给的一部分。随着信用程度的普遍提高,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电子货币在总货币供给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写到这里,我们就会清楚地明白,货币供给量就是在流通中的全部货币,不是中央银行已经发行出来的全部货币。中央银行发行出来的货币进入流通,就形成货币供给;不进人流通,就不形成货币供给。所以货币供给增加与否,不在于中央银行发行了多少货币,而在于有没有交易,有没有货币流通。只有交易和信用去创造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有了交易和信用,不仅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和硬币进入流通后构成货币供给,就是由购买者、销售者和金融机构自行创造的汇票、支票和电子货币,只要进入流通,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也同样是货币,也增加货币供给。货币供给主要是由贸易和信用决定的,并不是由中央银行一手决定的。那么,说电子货币弱化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和控制,这既不了解什么是货币供给,又夸大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作用。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呢?根源还是在于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对货币供给的错误表述。
摘要:1998年央行取消信贷指令性计划以来,信贷规模逐步演变成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一,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传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央行的信贷调控目标与实际信贷增长之间的差异,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的方法论证了信贷规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它们已经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央行不应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此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企业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信贷已经不再是企业融资的唯一形式。因此,信贷规模控制不宜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关键词:信贷规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初,央行提出2006年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的调控目标是2.5万亿元。到一季度结束时,全部金融机构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了1.26万亿元,超过央行人民币新增贷款预期目标的一半,而时间仅仅过去了1/4。与此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呈加速上涨势头。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投放倍受瞩目甚至非议。有很多人士认为,信贷过快增长是造成固定投资过快增长和房地产业过热的重要原因。尽管一季度后央行出台了很多调控措施,意图抑制信贷过快增长。但是到6月末,新增人民币贷款仍然继续上涨,上半年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2.18万亿元,占央行全年预期目标的87.2%,与上年同期相比多增7233亿元,增幅达50%,远远超过同期GDP和投资的增幅。于是再次引起了各方议论,似乎信贷增长成了当前一切经济过热问题的罪魁祸首。
不可否认,信贷的过快增长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不良影响。但是我们也注意到,2005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控制目标是2.5万亿元,实际新增2.4万亿元。到2006年央行仍将新增人民币贷款的调控目标定为2.5万亿元,这显然是不妥的,因为我国GDP现值的年增长率不会低于10%、过去几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亦几乎都在20%以上,因此,年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也应该有相应增长,而不是维持不变。如果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在过去几年里央行制定的新增贷款调控目标与实际增加额之间存在很大的“误差”。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央行将年度新增贷款规模作为调控目标合理吗?影响我国新增贷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二、信贷规模由按计划发放演变成事实上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一切经济活动都有严格的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与此相对应,这个时期的信贷活动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改革开放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因为当时的中国银行是人民银行的一个下属单位,专署外汇业务,彼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事实上是作为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而存在。因此,当时银行信贷集中由人民银行办理,人民银行以“统贷统存”的形式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信贷计划管理体制。贷款总量调控权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人民银行总行对下属各级银行的贷款实行指标管理,下属行只要根据上级银行下达的贷款指标和指定的贷款投向按计划进度发放贷款即可。
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和深化,我国的信贷管理体制也随之不断改变。在1979年少数地区试点的基础上,1980年全面推开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控制”的办法,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批准的信贷计划核定各省、市、自治区分行信贷收支的差额,各分行在完成存款计划和不突破差额的条件下多存可以多贷,传统的“统存统贷”体制出现松动。在1980年全面推开信贷差额控制办法的基础上,1981年又开始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管理体制。这一体制与此前实行的信贷差额控制办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扩大了范围,并首次提出了可以开展同业拆借。
随着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职行使央行职能,信贷管理政策有所改变,但仍实行较为严格的计划管理的办法,即由人行核定各专业银行的年度信贷计划,除固定资产贷款是指令性计划外,其他贷款均为指导性计划,继续实行多存多贷的政策,多吸收存款可以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此后,直到1997年底,仍旧实行年度信贷管理计划,但是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指导性计划逐步扩大,各银行的贷款自由度逐步提高。
必须承认,长期以来,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在控制货币总量和调整信贷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其他国家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和特定的金融体制下,也曾经使用过这一管理办法。
1997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管理的通知》,宣布从1998年1月1日起对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的管理,取消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在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有,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的限额控制,不再按年分季下达指令性计划,改为按年下达指导性计划;人民银行根据国家确定的经济发展、物价预期调控目标,考虑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各种因素,确定全年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目标,编制货币供应规划和基础货币规划,在此基础上确定商业银行年度贷款增加量指令性计划,作为商业银行执行自订计划的参考和依据;人民银行不再下达按行业区分的贷款分项计划,信贷资金的投向主要通过信贷政策加以引导,商业银行按市场原则进行选择。但是,三家政策性银行仍实行指令性计划。
根据1998年以来有关年度《中国金融年鉴》提供的资料来看,1998年和1999年央行对四家国有银行的年度新增贷款额做出了指导性计划。2000年的情况未明示。2001年至今,央行在每年初发表的上年度“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本年度全部金融机构的新增信贷规模制定预期调控目标。事实上,自1998年实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新增信贷规模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事实上的中介目标之一,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传统教科书所列的主要中介目标。近来,我国有学者建议将银行信贷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三、对1998年以来各年度新增贷款情况的分析
1.新增贷款调控目标数与实际数之间的差异较大。自1998年央行对信贷管理实行改革以来,在最初两年,央行仍然对四家国有银行年度新增贷款的指导性计划数。2001年央行开始按季《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2002年初的《2001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回顾了年初制定的“货币信贷预期调控目标”,除制定了各层次货币的增长速度外,同时制定了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目标为13000亿元左右。2003年之后,将新增贷款规模限定为人民币新增贷款额。自此,央行在每年初都制定货币与信贷预期调控目标。例如2006年初,央行在其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2006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2000年度的情况不详,通过查阅《中国金融年鉴》和央行网站,未能获得2000年初是否对货币信贷的增长制定计划或调控目标。
通过对1998年至2005年(不包括2000年)央行制定的年度新增贷款的预期目标与实际发生额的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差异较大,误差值的平均值为3500亿元。
2.影响贷款增量的主要因素:存款增量。一般认为,先有存款后有贷款。当然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观点,但是从增量上看,贷款增量取决于存款增量。这至少在银行监管上能够找到依据,即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能超过75%。以下模型研究将此作为前提条件。
我们首先将2003年以来各月的新增贷款与新增存款的散点图画出,根据图示我们可以判断新增贷款与新增存款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根据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
我们运用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共42个月的新增贷款与新增存款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看到,每月新增存款中大约有55.4%用于了贷款,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基本一致的:一则我们银监部门规定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能超过75%,二则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差持续扩大,银行大量的存款只能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等低收益债券或持有超额准备。
回归分析还说明存款增加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2006年1—6月,我国金融机构的本外币新增贷款达到22264.74亿元,比上年同期新增贷款增长53.3%,这是由于同期金融机构吸收的新增存款为31121.8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4344.86亿元。新增贷款的增长快于新增存款。
3.理论上,信贷增加额这一指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理论上看,央行将信贷规模作为调控目标具有很大的控制难度。央行作为货币发行机构,并且考虑到其可以采用的调控手段(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它能够影响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而信贷从货币供求的角度来看属于货币需求,而不是货币供应。
货币供给与信贷投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从增量上来看,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M2=DK+QT
其中:DK表示新增人民币贷款;QT表示其他货币需求,例如政府债券、企业债、金融债等投资工具。
可见,新增贷款受到M2和QT同时影响。在M2确定时,如果QT的量很小,那么DK就会变大,它们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从QT包括的主要项目来看,例如国债发行时机和发行量,央行是无力控制和决定的,因此央行欲控制新增贷款的规模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央行将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规模同时列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就有可能导致以下几种情况出现:一是目标和工作重心错乱,一会儿关注货币供应量,一会儿关注信贷规模,都想用力、都想控制,结果必然导致顾此失彼,以致任何一个目标都不能很好实现;二是权力越位,直接干涉商业银行的经营,要求后者增加或减少信贷投放。正如以上所论述的,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首先取决于吸收来的存款,如果存款增加了,它就会设法贷放出去,以获取存贷利差和投资收益。商业银行吸收进来的存款,一般会被划分成为三块:首先会拿出一块做准备金,以备存款客户随时提取,其比重取决于法定准备金率和银行一般备付需求;扣除准备金后的存款(即“可支配资金”)将会用于贷款和投资,商业银行可能将可支配资金全部用于发放贷款,也可能全部用于投资(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也可能将资金在贷款与投资中配置。现在再回到理论的货币供求上来分析,在货币供给上央行是可以直接调控的,但货币需求上特别是对货币资金的配置上,却是商业银行的功能和职责。商业银行会根据自身的偏好、目标等来决定可支配资金在贷款与投资之间的配置。总之,在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完成股份制改造、日益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商业实体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如果再继续将新增贷款规模作为调控目标,不仅会干预商业银行的独立经营,而且对于自身来说,无异于给自己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实现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4.实际运行中,信贷投放规模越来越受到其他融资手段的制约。从实际融资结构来看,信贷融资只是各种经济主体多种融资手段之一,信贷融资与其他融资手段之间是互补关系,如果其他融资手段提供的融资多了,那么,信贷融资的规模就会相应减少。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建立资本市场以来,我国社会投资的融资形式日趋多样化,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已经成了企业可资利用的重要融资方式,并且不仅限于在国内发行股票,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境外上市融资额超过了境内。由于资本市场的波动与周期性,股票和债券的融资额往往是不稳定的。在资本市场活跃时,企业直接融资额就会多,反之,当资本市场低迷时,直接融资难度提高,获得的资金就会少;与此相呼应,信贷融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信贷在中国整个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中的比重是非常不稳定的,有的年份高,有的年份低。在这种企业融资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银行信贷投放是不会稳定的,也是难以准确预测和难以控制的。
四、基本结论:信贷规模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即信贷规模(年度新增贷款)不适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央行不宜和不应控制信贷规模。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5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由此可见,法律亦未将控制信贷规模的功能明确赋予中国人民银行,也没有明确将新增信贷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当然,信贷规模这一指标对于观察宏观经济的运行是有用的,我们不能因为它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就忽视它。在一定程度上,它是观察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晴雨表。
参考文献
(1)刘锡良、曾志耕等著:《中央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沙因的组织文化模型以系统论的观点认识组织文化,其理论要点在于:一是以层次的观点来阐述各种文化元素之间的关联与影响,并阐明了各层次间的关系;二是个人和组织之间是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交互过程表现为力求和反复建立一种心理契约的过程,最终形成一个组织的基本假设;三是基本假设和信条的形成过程中,领导者是关键;四是基本假设一旦形成,就会变成组织行为模式的终极根源,作为一种文化习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支配组织成员的行为,只有充分了解一个组织的基本假设,才能真正地了解组织文化。
二、沙因组织文化理论在货币金银文化中的诠释
货币金银文化是央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人民银行改革发展进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体现央行货币金银工作职业特征,引领货金系统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规范行为、凝聚力量的观念意识和行为模式。作为央行员工,货币金银部门的干部职工首先必须遵循央行核心价值观和央行精神,在履职中的一言一行,首先展示的是央行文化。但是从职能与业务性质来看,货币金银部门在人民银行各职能部门中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货币金银文化具有央行文化的一切特性,同时又因货币金银工作的特殊性而具有一些自己的特征。
(一)物质层面的货币金银文化表征
货币金银文化的物质层作为外显的文化载体,从宏观方面看是货币金银部门的工作性质、在央行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工作环境、被赋予的工作任务,从微观方面看是员工对内的行为方式及行为结果,是办公室的情境布置、库房的设施配备、的履职环境等。具体说就是员工之间的合作共事和人际协调,是点捆卡把、实物处理、账务核算等发行基金的运动和处理过程,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残损币兑换及回收、小面额货币投放、假币收缴治理等现金服务领域的监督管理,以及印章、密钥、凭证、账表、登记簿等对货币金银工作理念的外在展示,还有在这个过程中员工表现出的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等。
(二)支持货币金银文化的价值观
货币金银文化的支持性价值观,是需要货币金银员工共同遵守的理念,体现为货币金银员工的日常行为准则、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等,贯穿于对工作目标的确定、工作方法的选择以及对员工角色的理解上。货币金银文化的支持性价值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项:
1.严防风险。
货币金银部门的工作对象是国家待发行的货币准备基金,属于直接与现金打交道的部门,所以防范和控制风险是货币金银部门首要和永恒的主题,发行基金的运动和处理过程包含交接、运输调拨、出入库、库内保管等等,无论哪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都不能违规操作和出错出乱。
2.加强监管。
现金服务涉及全社会每个人、每个经济主体,是受众面最广的金融服务。作为管理人民币流通的货币金银部门,必须勇于担责,加强监管,加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服务工作的业务指导及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他们按规定做好残损币兑换及回收、小面额货币投放、假币收缴治理等工作,不断提高流通领域人民币整洁度,完善流通中人民币券别结构,进一步压缩假币生存空间,使假币危害降低到最小范围,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现金服务。
3.责任意识。
货币金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货币金银员工责任意识的重要性。首先是各级库主任、库副主任、部门负责人等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严格按相关规定落实好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要落实好查库制度,要按照规定的频率、内容和方式进行查库,要坚决杜绝走过场、形式主义的查库行为。其次是库房管理、会计核算、反假货币等岗位操作人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增强制度执行力,要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同进同出同操作”、“账务核对”等操作流程及规章制度。
4.正确的义利观。
货币金银人员每天面对巨量现金,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利益的巨大诱惑,必须正确对待金钱和物质享受,把道德修养与物质利益的满足结合起来,建立义利统一的价值观。
5.爱岗敬业。
相比央行其他部门,货币金银部门工作更为繁杂具体,特别是库房管理工作,体力劳动强度大、责任重、环境恶劣、内容单调,但因工作场所封闭,与外界联系较少,他们的付出与辛苦往往不为外人所知,因此要做好货币金银工作,不但要不畏艰难,还要甘于奉献,甘于默默地付出。
6.学习的理念。
随着时展,货币金银工作日趋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既有搬票子进、扛箱子出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会计核算、调研、监测、分析等复杂的脑力劳动,完成货币金银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智力因素越来越高,货币金银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修炼,拓宽知识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7.倡导创新。
随着我国现金流通量的持续增长,传统的人民币流通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面对新问题、新情况,客观上要求货币金银部门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货币金银管理手段、更新业务操作技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三)基本假设在货币金银文化中的表现
货币金银文化基本假设层,是那些早已在货币金银人员头脑中生根的、不被意识到的信仰、价值观、规范等。当解决问题的方法被反复运用并被证明其正确性与价值后,就会成为理所当然的。比如在货币金银的实务操作中,组织中任何一个人违反制度(价值观)执行了违规操作,立即因其违反制度的行为得到了相应的惩戒与教育,受到了领导以及同事的负面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制度被不断地强化、定型,证明它的价值,久而久之,成为不被意识到的、理所当然的处事之道,则合规操作、严控风险的理念就会在违规者以及其他观察者的头脑中生根,最后演变成一种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会主动约束个人的行为,并指引他去评价与纠正他人的违规行为。个人的合规意识融入群体的合规意识,就演变成了组织文化中基本假设的一部分。反之,如果个人的违规行为经常发生且很少被纠正,对货币金银文化的直接影响就是,制度(价值观)永远停留在“应当是什么”的层次,进入不了“是什么”的层次,也就是说永远都是挂在墙上的制度,变不成人们心里的制度。
三、几点启示
(一)注重利用物质层彰显货币金银文化价值内涵
加强货币金银文化物质层建设,一是搞好办公场所的外观文化、门厅文化和楼道文化,制作准确反映货币发行文化精髓的标识。要做到严谨庄重、统一协调,达到展示货币金银文化成果、增强货币金银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的作用。二是统一规范办公室设置和办公用品的标识。办公物品的摆放、电脑桌面的设置、墙面饰物的悬挂,都要体现货币发行文化的韵味。办公用信笺、工作标牌、服务指示牌等要统一规范,充分体现货币发行特色。三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体现货币金银文化特色的文体活动,使货币金银干部职工在活动中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和升华思想。一个好的环境,起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的作用,所以要注重通过各种有形的文化设施、形象标识以及集体活动等来表述货币金银文化长期积淀下来的职业精神和价值内涵。
(二)建立体现货币金银特色的价值观是货币金银文化建设的基础
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枝和梗,是组织的精神脊梁,是任何一个组织维系其正常生命力不可缺少的支撑力。在货币金银文化建设中必须注重构建体现货币金银特色的价值观,并注意使其与个人价值观高度融合。首先要对货币金银多年形成的文化进行梳理,传承和发扬其中的精华,废除和摒弃其中的糟粕。其次是根据单位实际和部门历史,结合地域文化,总结和提炼核心价值观,并进行系统地设计和规划,建立价值观建设的长效机制。采用各种手段将价值观细化为具体的工作规范和行为指引,使之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能落地。
(三)形成稳定有效的基本假设是货币金银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货币金银文化建设远不是挂几条标语、喊几句口号那么简单,建设货币金银文化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在正确价值观的支撑下形成稳定有效的货币金银基本假设,成为货币金银员工潜意识中关于货币金银工作的信条。这些基本假设应当被货币金银员工牢牢记住,指引他们在碰到各种情况和问题时作出正确反应。只有形成了稳定的基本假设,并且这些基本假设与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得到高度统一时,货币金银文化才能发挥最大的传播效能。要形成货币金银文化的基本假设,有赖于充分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更重要的是建立货币金银文化的刚性运作模式,真正将货币金银文化理念内化到员工一切集体行为中去,使所有员工每天的决策、做事的方法都符合这一运作模式。
(四)领导者是货币金银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一、选题要恰当
1、符合专业要求。最好写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方面的内容。
2、选题要是自己相对熟悉的。选择相对熟悉的选题起码有两点好处或必要性:一是有利于写出较高的质量,二是有利于顺利答辩。
3、要有新意。要尽可能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跟上时代的脉搏。
4、选题不要太大。选定一个大致研究范围后,可从一个特定角度、一个特定领域入手,定位到一个较小的具体题目上。例如,江阴市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研究就可以细化出许多小选题:江阴市企业自主创新的人才支持体系研究;关于江阴市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层次的思考等等。
5、研究对象的地域范围不能太小。研究对象的地域范围应在县级以上,一般情况下尽量不要以一个乡镇、一个企业作为特定研究对象。
二、确定具体题目要恰当,安排内容的结构要合理
选题范围明确后,要恰当地确定具体题目,重点注意两个关键点:其一,论文题目只能围绕一个中心、体现一条主线。其二,论文题目与内容要完全相吻合。特别要重视让题目能涵盖内容,避免“大头戴小帽子”。
论文内容的结构安排要严谨、合理,每一部分内容相互之间要有密切的逻辑联系。
三、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论阐述,从而强化论文的理论支撑
可以有三种做法:
1、集中介绍、评述相关理论。
2、穿插在论述过程中进行理论阐述,用相关理论原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3、建立理论模型。
四、要强化现实针对性
可以采取两种方法:
1、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或案例分析。
2、多用事例、数据来说明问题。
五、重视技术要求:
1、论文各部分内容序号的标注
应该用“一、(一)、1、(1)”而不要用“第一章、第一节”作序号。
2、数据、资料的运用
数据、资料要新,最好是近三年的,重要数据、资料要注明出处。
3、年份的标注
年份的标注要用四位数表示,如1999年、2006年等。
4、论文的字数
每篇论文一般应在20000字左右,不少于18000字。
5、参考文献
标列的参考文献不能少于15篇。
6、论文几部分内容的分布
(1)封面;(2)目录,一般为三级目录;(3)正文,正文部分首先是题目,题目下面是内容提要(200-500字),之后是关键词(3-5个),再后是正文的具体内容。(4)参考文献,要列出论文或著作、作者、出版或发表单位、时间。
7、论文打印字体、字号
孙华妤,女,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国际金融与商务研究所所长。已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2012年11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过努力从助教升任至教授;2010年3月―2012年11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时担任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12月至今,在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担任教授;在2013年7月同时担任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2014年5月至今,担任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与商务研究所所长。
二、研究领域
孙华妤教授长期从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特别聚焦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国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关系等领域。强调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必须从中国转型经济和发展中经济特点出发,参考和借鉴西方理论和经验时务必对其前提条件和现实环境有细致和深刻的理解,不能简单奉行“拿来主义”。
三、研究成果
孙华妤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诸多论文,在2008年教育部的“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活动中成为入选者。2013年发表的《操纵人民币汇率的可能与现实》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13年发表的《人民币升值并非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有效途径》荣获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优秀报告)。2008年的《贸易差额的衡量:基于所有权还是所在地》荣获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004年《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负面冲击与钉住汇率制度危机的理论分析》荣获第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二等奖。近年孙华妤教授的研究重点在人民币汇率和汇率制度改革上,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有: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研究:目标与手段(项目号11AZD039)。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后危机时代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战略研究(项目号10AZD017)。3、教育部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利率管制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外自主性的衡量(项目号09YJA79003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外部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应对策略(资助编号NCET-08-076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和经济稳定增长的协调关系(批准号05BJL056)。6、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项目《外汇储备规模和损益的再审视一从政策角度》。
四、主要论著
1、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升值压力的缓解:利率机制和政府对策,金融研究,2004年第6期。
3、“不可能三角”不能作为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依据,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
4、利率市场化:目标、障碍和对策探讨,金融论坛,2004年第9期。
5、通胀和通缩时期中国货币数量与价格的动态关系,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10期。
6、化解热钱流入形成的升值压力――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和政策措施,世界经济,2005年第4期。
7、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下经济的自动稳定性,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8期。
8、贸易差额的衡量:基于所有权还是所在地,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5期。
9、汇率的四个事实――伯格斯坦《汇率的四个神话》背后的事实,武汉金融,2006年第6期。
10、中国货币政策独立和有效性检验:1994―2004,当代财经,2006年第7期。
11、传统钉住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1998到2005,世界经济,2007年第1期。
12、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以改革促进内外均衡,国际贸易,2010年第4期。
13、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金融,2010年第7期。
关键词:理论课;研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253-02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对实践课和语言课比较感兴趣,对理论课的学习则缺乏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觉得实践课和语言课在现实中比较有用,理论课在现实中的应用性较差;另一方面,理论课显得枯燥和抽象,不像实践课和语言课那样有趣易懂。因此,高校教师往往会产生疑惑,究竟怎样才能增强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和上好专业理论课。下面我们从师本教育和生本教育之间关系的讨论入手,提出改善高校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意见。
一、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之间的关系
“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教育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育是两个极端,前者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和权威地位,后者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和主动地位。然而在现实中,试图完全把两者割裂开来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大多数情况下教学是两者在某种程度上的融合
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或者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在现实中都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是两者在某种程度上的融合。在中国,本科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比重较大,在欧美的本科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比重较大。
(二)不同教学理念适用于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对象
认为一种教学方式好于另一种教学方式的观念是不恰当的。例如,对于实践性强动手要求多的理论课,以学生为中心比较恰当;对于难度很大、数理推导多的理论课,或者内容多、时间短的理论课,以教师为中心比较适合。又如,对于喜欢主动学习和课后专业阅读量较多的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比较符合;而对于习惯于被动学习和课后专业阅读量较少的学生,以教师为中心往往比较适合。
(三)辩证地看待两种教学理念在当前我国本科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
虽然一直以来师本教育的弊端备受诟病,但是,从师本教育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被普遍采用的现实来看,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比较适合当前中国高校的具体情况。黑格尔讲过一句话“存在即是合理的”,以教师为中心目前还是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具体国情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虽然比较先进,但是由于其超越了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阶段,因此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并未被普遍采用。
二、改进高校理论课教学的几点启示
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比较适合当前中国国情而被普遍采用,然而,适合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虽然具有授课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高效性的优点,但却往往是以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代价的,这对培养新世纪创新性、自主性和综合性人才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现阶段的理论课教学中,一方面,从当前的中国国情出发,“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仍然是不能摒弃的;另一方面,在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尽量多地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做到两者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既做到教学的系统性和高效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自主性和创新性。
那么,如何在现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尽量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引入研究式教学
“填鸭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很可能会磨灭学生对探求知识的兴趣;而探究式和研究式教学是主动性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探求知识的一种乐趣。下面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英国本科教学的情况,然后结合中国本科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研究式和探索式教学。
研究式教学和探索式教学贯穿于英国大学的本科教育中,成为英国本科教育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英国本科教学包括:第一,演讲课。一般来说一天只有一节,教师每次在台上讲授一个主题的专业内容,为下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介绍新观点,并列出一系列课后参考书目,学生则在下面听课记笔记。第二,讨论课。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们集中讨论一个预先布置好的课题。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在讲台上作一个短暂的发言,然后收集和分析不同的观点,最后由老师进行补充和归纳。第三,课程作业。学生在进行独立研究之后需要写课程作业,每门课程几乎都有1~2个课程作业。课程作业包括小论文、项目论文和问题研究三种类型,这是评估学生的该科目学习成绩的主要内容。
英国大学本科生的课后阅读量很大,每天要阅读50~60页的专业论文,可以从阅读中获取大量的专业信息;中国本科生的课后阅读量小,获取专业理论知识的渠道主要来源于教师课堂讲授。由于课外阅读量小,因此,在讨论课上中国大多数大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随便应付,理论课的讨论课经常流于形式,讨论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中国本科教育的具体国情下,盲目照搬英美国家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是要在坚持现有教学方法的情况下,部分章节的教学可以引入像英国这样的研究式教学方式。例如,在《货币银行学》“货币供给”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定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然后列出诸如“中国货币供给过快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中美货币供给的比较研究”、“中国货币乘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等一些问题,让学生择题研究并形成课程论文,最后开设讨论课由学生短暂发言和讨论,讨论结束之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
(二)融入启发式教学
教育理论家曾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有些内容适合教师讲授,例如抽象难懂的内容,这时需要以教师为中心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做到条理清晰结构分明,并且授课速度较快;有些内容适合学生讨论,例如容易理论联系现实的内容,这时可以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授课。笔者的做法是,在讲授过程中着重问题的创设,创造氛围,根据课程的需要提出各种前后连贯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最后再由教师总结理论和提高认识。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往往比较抽象,学生不太好理解;实践比较具体,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增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现实到理论。在讲解某理论之前,先分析现实的一些现象,然后从现实的分析入手逐步导入理论。第二,从理论到现实。在讲完某理论之后,运用该理论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增强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情况的能力。
倘若理论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学生们会觉得理论在现实中是有用的,可以激发他们对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可以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要求。例如,从现实到理论的分析中,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归纳,然后由教师进行系统讲授;又如,从理论到现实的分析中,先让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然后由教师归纳和总结。
三、改善理论课教学需要配套的改革措施
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或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比重,如果没有学生的配合,单凭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效果往往不佳。例如,教师布置学生课程论文,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学生马虎应付,甚至去网上拷贝一些资料应付了事。又如,教师布置学生课后阅读一些论文,多数学生不会去读或者随便应付一下,只有小部分学生才会认真去读。在学生课后阅读量小以及对待课程论文不认真的情况下,“以学生为中心”收效甚微,这也是许多教师在尝试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但发现其效果不好之后,只好又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老路上去了的原因。在高校的理论课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课后大量的阅读,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效果往往不好,学生在讨论课上回答问题时,或者多数学生保持沉默,或者所说的东西显得苍白幼稚,只有少数优秀学生的回答才令人满意。因此,要提高“以学生为中心”授课方式的效果,必须增强学生对课后阅读、课后写作等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对课后阅读、课后写作和课堂讨论热情不高,具体原因包括:一是现在学生学习的功利心较强,对于实用性较差的理论课学习热情不高;二是现有高校考试制度和管理制度比较适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不适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前者属于内因,学校无法改变;后者属于外因,学校可以改变。因此,在高校理论课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需要对现有高校制度的配套改革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要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对现有高校制度进行改革。具体包括:首先,改革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试这种单一考核方式,偏重于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忽略了考核诸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当改革高校的考核制度,除了考试之外,还可以引入课程论文、讨论表现、平时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其次,改革当前高校严进宽出制度,即从“宽出”制度转变为“严出”制度,以提高本科学生培养质量。以本科毕业论文为例,因为学生知道最后都能通过,所以多数学生都不会认真对待,导致本科毕业论文粗编滥造、抄袭成风,老师对此毫无办法,只能听之任之。但是,如果学校设置一定的淘汰机制,能真正淘汰一些糟糕的毕业论文,那么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必定会显著提高。除了本科毕业论文之外,学生对待其他学习事情的不认真态度,大多与过于宽松的大学考核制度有关。第三,应当增加教师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时间。教师上课来下课走,学生课后难得见到教师一面,当大学生课外阅读或者独立研究遇到问题时无处可问。由此可见,高校有必要规定每位教师必须开设Office hour,让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去办公室找教师问,直接与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 黄晓燕.哲学理论课的创造性教学方式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62-163.
[2] 程汉华,刘云涛.“导问式”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66-68.
[3] 周剑雄,苏辉,石志广.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4):55-57.
[4] 唐毓磊.发现法和探究式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147-148.
[5] 张丽平,顾飞荣,吴菊芳.高职院校英汉翻译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在英语专业学生中的应用[J].中国英语教学,2009,(2):103-113.
Apocalypse to improving the teaching of theoretics course incolleges
- Based on the dialectical know of theteacher-based educationand thestudent-based education
LU Wan-qing 1,FENG Jie 2
(1.Finance department,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college,Guangdong foreign language and foreign trade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2.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enter,Zhi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
[论文关键词]汇率;汇率制度;分类及特点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汇率与汇率制度的相关情况。主要内容分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的分类、特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固定汇率制度的退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成员国汇率的监管原则。
一、汇率及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互折算的比价,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表示方法。汇率可分为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是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实际汇率是一个人可以用一国的物品和劳务与另一国的物品与劳务交易的比率。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内价格/国外价格。
经济学家采用了很多理论和模型来解释汇率是如何决定的,这里只介绍纸币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可以预期名义汇率的近似值,为评价和选择汇率制度提供依据。该理论根据的是单一价格规律,这种理论认为,任何一种通货的一单位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的物品。一种物品如果不以同样的价格在各地出售,就存在着未被利用的利润机会,由于套利的存在,总有商业行为会从价格低的A国购买该物品到价格高的B国出售,从而使B国该物品价格下降,直至两国价格相同。由此,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都具有相同的购买力或实际价值。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购买力平价描述了长期中决定汇率的因素。购买力平价理论告诉我们,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取决于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
如前所述,名义汇率等于外国物价水平与国内物价水平的比率,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反映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差别。当物价水平变动时,名义汇率也变动,而任何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的调整会使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量平衡,因此,名义汇率取决于物价水平也就取决于每个国家的货币供给与需求。当一个国家的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并引起物价水平上升时,就会引起该国通货相对于其他通货贬值。理论上,要想测算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的变化趋势,就要对两国的物价水平进行评估。如果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供给增长较快,造成国内物价水平上扬,美国内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则很有可能导致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贬值而不是升值。而实质上,我国的外汇市场是由银行间外汇市场和柜台结售汇市场组成,由于我国实行强制结售制度,商业银行和企业结售汇周转头寸以外的外汇收入必须进行平盘,由中央银行进行买入或卖出的交易。新晨
二、汇率制度及其分类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确定货币的汇率、汇率波动的界限和维持汇率措施的制度。总体上,汇率制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汇率制度,一类是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或汇率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并保持其变动幅度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政府对汇率的确定和变动不加干预,任其在外汇市场上根据其供求状况自行涨落的汇率。1999年1月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根据各国现实汇率水平来判定其施行的汇率体制,将汇率体制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硬盯住汇率体制,其中又分为3类:(1)无独立货币,如美元化的东帝汶,澳元化的基里巴斯以及欧元区国家。(2)货币联盟,指一种或几种完全可兑换货币形成的固定不变的汇率。其货币政策是基于联盟的水平,不允许联盟中任一国家在货币政策上存在自主性。联盟内实行单一的对外汇率政策。例如西非经济与货币联盟、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3)货币发行局,货币机构只发行完全基于外汇资产的一种货币。汇率由政策和法律固定,国内货币基于外汇储备。具备国际收支的自纠机制,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则自动收缩货币供给,缩减支出。例如香港等。各国货币对外汇资产依存的种类和比例各不相同。
人力资源的工作价值需求包括:劳动者期望的工作价值,它是劳动者自我认可的完全价值,称为人力资源价值需求期望值,用EXU表示;劳动者期望的工资报酬的货币价值,称为金钱需求期望值EXU金钱;劳动者期望的工资报酬以外的非货币价值(如工作环境、晋升、荣誉等价值),称为其他价值需求期望,用EXU其他表示。
他们之间的关系为
EXU=EXU金钱十EXU其他(1)
设劳动者在一般意义上的有效劳动量为Q,它代表了人力资源能力为企业的工作付出大小的度量尺度。企业员工通过有效的工作或劳动,一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也实现自已的价值需求。设单位劳动量的货币工资报酬为P,则EXU金钱可表示的函数关系为
EXU金钱0F(Q.尸)(2)通过对企业单个员工的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不同劳动者对金钱价值需求期望情况,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用EXU}}曲线来加以描述。图1中的Qo为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的最大有效工作量;Po为对应的单位劳动货币报酬。
EXU}}曲线,是Q与P在劳动者个人心目中以认同的组合方式形成的,不同的Q,P组合点,表明了劳动者对金钱的需求价值,通过一系列组合方式,表达了处于不同位置或不同层次劳动者对金钱需求价值的度量与界定。下面就对EXU}}曲线进行分析。图1中,EX人钱曲线(实线)是一个近似于椭圆部分的图形;虚线为EXU''''}},它是经过激励之后金钱需求期望变化曲线,见图1所示。
对于EXU金钱曲线变化,开始时,尸与口是正方向运行,而到达几点后,则呈反方向运行,因而以Po点为界点,有了三种不同的情况:1)P<Po,Q<Q。时,为金钱需求区域。即凡点以下部分,对劳动者而言,他的金钱需求尚未得到满足,他需要通过勤奋工作,提高劳动量来获取更多的金钱,以满足他对于金钱的更多需求,如住房、医疗、保险、消遣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所需要的金钱。此时,劳动者已经不愿通过在原来的EXU金钱限制下,以较低的工资进行多于平均劳动时间的工作,也就是说劳动者的现实劳动货币工资期,低于理想的劳动货币工资期望值,即Px口<Pox口。。这时劳动者为获取自己必须的金钱,要么辞去现有工作,寻找另外的高于现在劳动货币工资报酬的工作,或者在不冒丧失劳动安全感的风险前提下,采取消极怠工,以保证取得现有EXU金钱的前提下,寻求在剩余时间里,获取比同样时间的本职劳动所获得价值多的其他劳动价值,以弥补现有劳动金钱价值的不足。
2)尸二尸。,Q二口。时’,即Eo点,暂且称之为金钱需求满足点,也可称之为金钱厌倦点,它是劳动者理想的货币工资期望价值点。此时PoxQ。个货币正好是劳动者的最大金钱需求量。这个点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在现实条件下,企业所能获取的最大劳动量,对于劳动者而言,也是他目前所具有的最大能力。
3)P<Po,Q<Q。时,非金钱需求区域,即Eo点以上部分,此时劳动者的EXU金钱,在一定程度上以工资为象征的劳动期望值,早已经在Po点达到了满足。对于劳动者而言,一定量的货币,即PoxQ。个货币,足以满足他对于金钱上的需要,也就是说劳动者对劳动价值需求的货币追求已达极限。因而他不再愿意超越Pox口。这个上限,在保证Px口=Pox口。货币价值的基础上,劳动者将潜在的能力和剩余时间不再用在提高货币的劳动价值上,而是用于对非金钱价值EXU其他的追求,也即在这个时候,劳动者认为,单位的EXU其他>单位的EXU}},,所以就出现了图1中,Po以上曲线的反方向运行。
通过EXU金钱曲线,不但可以分析劳动者对金钱价值需求的变化,而且还可分析劳动者对金钱以外的其他需求,根据劳动者不同层次的价值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需求理论,企业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施,最大限度地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潜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2企业激励机制
劳动者在为满足自身价值需求的工作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这些价值都是通过他们的有效劳动Q来体现的。因此,企业所得到的人力资源价值KV,完全体现在劳动者的工作中。所以有HV=F(Q)(3)
就单个员工而言,一定时期和条件下,企业所追求的是HV最大,即为企业追求劳动者在自我的本职工作中付出最大劳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所以,对于不同区域上的劳动者价值需求,应当建立不同的激励机制,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以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1)对于第一种情况的金钱需求区,劳动者的主要价值需求表现为对金钱的需求,这个区域的劳动者人群往往为企业的低层员工,单位劳动的工资报酬较低。因此企业就应该通过建立竞争的、劳动量与金钱收人挂钩等激励机制,促使劳动者愿意付出更多的劳动,实现一定时期的最大人力资源价值。
2)对于第二种情况,是劳动者从对金钱价值的需求转向其他价值需求的分界点,也是劳动者在现实条件下付出最大劳动的工作点,此时企业应当密切关注员工的这种需求变化,采取一定的手段,使劳动者稳定在该工作点,发挥现有的最大能力。
3)对于第三种情况,劳动者期望的金钱价值需求已经满足,他现在更需要的是金钱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此区域的员工通常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单位劳动的工资报酬很高。在此区域,尽管企业给员工的单位劳动量的货币工资报酬尸在不断提高,但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Q<口。),并未发挥他现有的最大能力,甚至还在减少。此时,企业应充分听取这些员工的意见,满足员工的其他价值需求,并给予激励,如改善工作环境、晋升、荣誉等,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他们劳动量接近Qo,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3人力资源的价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值提升以上从静态的角度,讨论了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潜力、价值需求与计量,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劳动者价值需求,企业应当建立不同的激励机制,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静态最大化。事实上,从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看,由于现实环境条件的改变,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劳动者具有的潜力会越来越大,这种巨大的能力将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也就是说,在另外时期和条件下,人的潜力被挖掘出来,P从原来的P。变为Po。与此同时,人的需求也是不断上升的,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劳动者价值需求会上一个新的层次。
因此,社会、企业应当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人力资源的潜在能力[4)t刺激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人的劳动价值期望值,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通过不断完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使图1中的F.xv金钱曲线向右上移,成为Exuy}曲线(见图1中的虚线曲线)。由此看出,PxQ的提升,使得po"xQo"x...xpoxQo,是在提高Q同时也提高了尸。这不但延缓金钱满足点的到来,也提升了金钱满足点的需求价值,创造出更大的企业价值和人力资源需求价值,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周卉萍.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1•工业企业管理,2001,(2):95-1以
罗伯特•F•以哈特利.管理得与失[M].高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薛笑萍.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我的老朋友盛松成给我寄来一本他和翟春联合署名的新书《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以下简称《供给》),我有爱不释手之感,认真阅读了吴晓灵、余永定二位的序言和盛松成所做的前言,草草翻阅了一下书中的重要章节,认为应当立即向银行界的广大朋友隆重推荐一下该著作,希望财经院校和研究机构朋友们能认真研读一下该书。
我对货币供给理论的兴趣始于30年前。1985年我和邓乐平、周慕冰刚刚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财金系黄达老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时,黄达老师就是因为承接了国家社科基金“七.五”重点课题“货币供求量问题研究”,招收学生同时也解决了课题的完成人手问题。当是之时,曾康霖老师所带的两名硕士生邓乐平和周慕冰的论文选题恰好是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问题,所以招收邓周顺理成章,邓乐平入学后博士论文仍以货币需求为题,周慕冰则继续做自己的货币供给问题研究,为了增强这个“七.五”重点课题的现实感、时代感,黄达老师在“货币供求问题研究”课题组还特别吸纳了央行的两名同志:吴晓灵和王庆彬,吴晓灵当年从五道口硕士毕业到央行工作,已暂露头角,而王庆彬外号叫“王现金”,从事了一辈子货币流通和现金管理工作,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当年的社科重点课题只有5万元经费,但在黄老师的领导下,这5万元每年开一次全国性讨论会(分别于黄山、北戴河和大连),还出了5本书,在今天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儿。现在的各种论坛和研讨会多是罗马大会性质甚至比罗马大会还糟,主要请一些大领导,大领导来念稿子,念完稿子拿高额出场费后走人,举办会议方注重的是媒体报道情况和论坛收益状况,至于讨论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关注点;但当年的理论研讨会,都是真讨论真研究,从经济学界的巴山轮会议、莫干山会议及至1989年的京丰会议都是认真讨论问题的,而黄达老师每年组织一次的货币供求理论研讨会更是研讨会中的典范,每次会议都就中国的货币供求及货币政策问题进行认真研讨,每次研讨中都有争论和碰撞,我与邓乐平、周慕冰还有王传伦老师名下的学生贝多广,每次都受益多多。
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开始行使央行职能,而此前人行也像商业银行一样办理工商企业贷款业务。所以,我们这三位首届金融学博士生正赶上中国金融改革在体制和政策上的风云变幻年代。此前的货币供给理论以黄达先生的银行资产业务创造信用创造货币为代表性理论,而到中国人民银行成为行使央行职能的调控型机构后,货币供给理论也开始尝试用西方的央行控制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影响货币存量、央行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乘数这一套东西来说明和解释中国的货币供给实践,周慕冰的博士论文《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给机制》就是用现代货币理论观点解释货币供给机制问题的开山之作。
盛松成的新著《供给》是在他于1993年出版的《现代货币供给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新问题新经验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盛本人认为该书对中国的货币供给理论研究和货币政策实践具有以下意义:(1)研究货币供给过程对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未来较长时期中仍具有重要意义;(3)一般意义上的价格型调控仍会涉及货币供给;(4)研究货币供给过程是中央银行调控的需要。从以上四点自我评价看,盛松成本人更重视的是《供给》一书的实践参考价值。但我认为该书的理论意义,即在货币供给理论总结方面的里程碑贡献也不容忽视。
两篇序言,吴晓灵序四平八稳高屋建瓴,余永定序则深入细致坦率陈词,在中国为人作序的名人中,能认真地读一读求序作品并直言不讳地指出作品的欠缺或不足,余永定可能是绝无仅有之人。这不能不让人心生敬意。由此可见,余永定的真学问和真性情。余永定在序言中用很长的篇幅讨论货币创造过程和M1与M2之间的关系,这让人想起40多年前,货币学派与后凯恩斯学派在大辩论中一直明确提出的一个辩论主题,即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影响人们对货币政策是否重要、货币政策能否独立有效地发挥作用这两个根本问题的判断(1968年11月14日,在纽约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第七届亚瑟・K・所罗门讲座上,沃特・海勒和米尔顿・弗里德曼分别代表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进行了一场经济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辩论,辩论内容被记录在次年由W.W. 诺顿出版社出版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对话》一书中)。余永定在序言中认为M1是由货币政策决定的,M2中的定期存款则是公众行为决定的。这个结论让我颇感疑惑,因为M1中的现金取决于家庭持币行为,活期存款多寡,企业和家庭愿意保持什么样的定期存款比例或活期存款比例,这本身又是由经济体系中的微观主体行为决定的,而不取决于央行的货币政策。
我又想起大约五年前的一件事:吴晓灵在接见一名上海媒体记者时曾提出“央行货币超发论”引起轩然大波,财经界一些半懂不懂的人跟着搅和说“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都是靠货币超发造成的”、“央行货币超发了多少多少亿”等等,当时带有误导性的社会舆论曾促使三个重要人物公开表态,首先是时任央行副行长马德伦的表态、其次是曾担任八年央行行长的戴相龙的表态,第三位是时任央行研究局局长的张健华的理论表态。在目前信息便利条件下大家网上搜索就可以查出当年央行货币超发舆论的形成、学者观点及上述三人的表态情况。我当年也卷入了这场讨论,印象很深的是张健华所说的央行货币超发可能存在倒逼机制。张健华当年陷入的矛盾状况是:一方面否认央行有货币超发行为,另一方面又说倒逼机制的存在是货币超发的客观原因,这又等于是承认了央行的确存在货币超发问题。盛松成的《供给》一书显然还没直接触及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外生性、央行货币是否超发、为什么中国M2总量很大却常常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如2013年)、商业银行普遍的“逃表”“出表”行为对货币供给货币创造的影响等等这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要在这里说一下,即盛松成在《前言》中说“1998年人民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直接控制,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并于当年5月恢复公开市场操作”云云。这段话着实让人费解,我现在是《银行家》杂志的主编,每年要与大量的中小银行打交道,现在中小银行反应最强烈的就是央行每年的信贷指标控制问题。人民银行只不过是把1998年之前的信贷规模直接控制改成了一个好听的名称曰“合意贷款规模管理”而已,实际和1998年之前换汤不换药,这一做法对央行总行没什么,但央行各地分支机构却视“合意贷款规模管理”和实施这一管理的神秘法宝《差额准备动态调整公式》为维持央行分支机构监管权威的灵丹妙药,而这个“合意贷款规模管理”在我看来也是极具中国国情特色的货币政策执行方式。希望盛松成兄、吴晓灵兄和余永定兄以后也能对这个问题给以关注。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如果合意贷款规模管理作为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的的确确能在中国的货币创造和货币供给行为中发生作用,那张健华所说的货币供给存在倒逼机制就似乎不无道理。我们可以联想一下2009年由于天量放贷造成的中国货币供给飞跃式增长,当然我们还可以回想一下30多年前刘鸿儒老师在五道口讲课时说过的“中国的现金供给多年来一直是一种被动的事后的结果”这些准确反映中国国情的话。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货币供给理论如果完全按照美国那样用央行控制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乘数来调节货币供给存量和货币流通状况那一套似乎也不太合适,因为从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央行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强力运用、央票对冲行为的频繁发生、再到合意贷款规模这一信贷扩张人为限制手段的运用,这种种情况都表明,在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方面,我们也确确实实在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东西不但是深受西学影响的人不了解,就是长期呆在国内如果不深入实际进行调研的人也可能会不甚了了。研究中国的特殊国情及特殊国情下的特殊实践也许就是我们这些以中国经济金融为研究对象的人的生活乐趣所在。
最后,再一次向财经高校师生和银行系统的朋友推荐《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这本书。
关键词:货币需求;菲利普斯曲线;协整;识别
中图分类号:F2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061-02
一、引言
实证研究中,人们一般假设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有两种: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从而将货币需求模型设定为:
M/P=f(Y,z)(1)
其中,M/P表示实际货币余额,Y表示规模变量,通常为实际国民收入,z表示机会成本变量。受到数据可得性的约束,人们不能充分考虑z中所有经济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只能在短期利率r 、长期利率r 和通货膨胀率?驻p之间进行取舍,以期尽可能有效地反映持有货币的收益和成本。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人们对具体度量指标的选择不尽相同,但主要的分析方法完全一致,都是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Banerjee,Dolado等(1993)分析英国数据,发现lnY、ln(M/P)、r 和?驻p之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施加特定的约束条件,可以得到货币需求函数和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王少平、李子奈(2004)检验了我国货币需求的随机协整性,发现其长期稳定性依赖于时间趋势,并通过比较各种货币和利率指标选择下调整系数与货币政策目标的相符程度,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变量为M 。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度量指标,对货币、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四个变量进行系统的协整分析。首先对这些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而后通过施加约束条件从协整系统中识别出两个重要的长期经济关系――货币需求函数和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的经济解释。
二、样本数据选择与单位根检验
论文选择M 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定义变量mp=ln(M /P),其中P为消费者物价指数,用其折算以反映变量的真实水平。货币需求的规模变量Y选择GDP,同样用消费者物价指进行折算以得到真实GDP,令y=ln(Y/P)。年通货膨胀率等于相邻两期价格指数的对数之差,?驻p = ln(P /P ),选择1年期利率r作为持有货币机会成本的度量。所有数据的样本区间皆为1978―2007年,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8),部分数据间接引自易纲(1996)。
变量的单位根性质是进行协整分析的前提,因此进行协整分析之前,先对系统中各个变量进行预检验――单位根检验,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由于mp和y含有明显的线性趋势,我们使用(?啄=0,?琢≠0)和(?啄≠0)两种检验式。而r和?驻p明显不含线性趋势,我们使用(?琢=?啄=0)和(?啄=0,?琢≠0)两种检验式。它们的结论非常一致:在5%的显著水平下,不能拒绝这些变量的单位根性质。
三、协整检验和长期经济关系识别
为检验和估计货币需求及其他可能存在的长期经济关系,对mp、y、?驻p和r四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系统明显为时间趋势所主导,而且在估计菲利普斯曲线时,需要考虑实际GDP的线性趋势,因此,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时,这里考虑的是协整方程和变量都含线性趋势的基准模型。考虑一个n维向量序列X=(mp,y,?驻p,r)’,其中存在s个协整关系,则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可以设定为:
?驻X =?滋 +?琢?茁'Z +?祝 ?驻X +…+?祝 ?驻X +?着 (2)
其中,Z=(X,t)',?茁为n+1×s矩阵,每行都表示一个随机性协整向量,?琢为n×s矩阵,其元素给出相应的调整系数,?祝 (i=1,…,p-1)为n×n矩阵,?滋 为n×1矩阵,E(?着 )=0,E(?着 ?着 ')=?赘。
我们在式(2)的基础上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模型的滞后阶数p=2,关于残差的检验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之下,不能拒绝无自相关和正态性的原假设。以此作为基准模型,Johansen检验的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姿 )检验的结果如下:
在10%的显著水平上,两个统计量的结论是一致的,四个变量之间存在两个线性独立的协整关系,即s=2。由于系统中存在两个协整关系,为了从中识别出特定的长期经济关系,必须结合经济理论施加必要的约束条件。mp、y、?驻p和r 四个变量之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自然而然的将其解释为货币需求关系和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相应的识别约束分别为(0,0,1,0)?茁 =0和(1,0,0,0)?茁 =0,前者约束通货膨胀率?驻p不进入货币需求函数,后者约束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与真实货币余额mp无关,从而?茁的两列?茁 和?茁 的估计分别对应两个长期经济关系的参数。此外进一步约束协整方程中的线性趋势项不出现在货币需求方程中,原因在于很难对货币需求函数中的线性趋势赋予合理的经济解释。标准化后,两个长期经济关系分别为:
mp=1.023y-1.875r+0.017t+v (3)
(0.0159)(0.314)(0.014)
?驻p=-0.097y+1.521r+0.010t+v =0.097(y-0.103t)+1.521r+v (4)
(0.064)(0.126)(0.006)
括号内为对应系数的渐近标准差。式(4)中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表明,y的年增长速度约为10.3%,由于受到短期动态调整的影响,稍高于9.07%的平均水平。从长期来看,1%的y高于其平均水平的增长对应着0.097%的通货膨胀,而1%的长期利率变动与1.521%的价格变动相对应,后者的显著关系颇有些出人意料。式(3)的货币需求关系中,y和r 的系数与经济理论完全吻合,1%的长期利率增加意味着长期内真实货币需求降低1.875%,而y和mp接近对等的变化似乎意味着货币需求函数中mp对y具有一阶齐次性,将其表示为过度识别约束:
0 0 1 01 1 0 0?茁 =0(5)
检验该约束条件的LR统计量的值为,LR=0.01=x(1),在此约束条件下对长期经济关系重新估计,除式(4)中y的系数设定为1外,其他系数及渐近标准差都没有显著变化。
我们检验能否进一步施加约束条件,将货币流通速度-(mp-y)表示为利率r的线性函数,该假设被显著拒绝,LR=16.34>6.61=x(1)。但如果不限定货币需求函数中y的一阶齐次性,则可以约束时间趋势项系数为零,LR=0.36=x(1),此时估计的两个长期关系分别为:
mp=1.213y-1.705r+v (6)
(0.014)(0.324)
?驻p=-0.136y+1.485r+0.014t+v =-0.136(y-0.102t)+1.564r+v (7)
(0.059)(0.133)(0.005)
就货币需求函数的两种估计结果而言,式(3)和(6)皆很好地反映了一个经济现象――改革开放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不断降低,但前者认为这是一个确定的时间趋势,后者则将其表示为国内总支出y的函数。但从式(4)和(7)两种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显然式(4)更加可靠,因为产出高于其平均趋势对应的通常是经济繁荣阶段,从而通货膨胀会轻微上升,这与式(4)完全吻合,但与式(7)相互矛盾,正基于此,我们认为前者更加合理。事实上,论文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关于货币需求函数随机性协整设定的合理性,这与王少平、李子奈(2004)的检验结论完全一致,但我们借助另一个长期关系,从经济含义角度对此予以了证实。
四、结论
论文在不同的识别条件下对mp、y、?驻p和r 四个变量之间的长期经济关系进行了检验和识别。Johansen检验表明系统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基于特定的约束条件识别出货币需求关系和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利用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现实含义,论文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关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随机性协整设定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两种经济关系的估计结果。
参考文献:
[1]Banerjee, A., J.J. Dolado, J.W. Galbraith and D.F. Hendry. Cointegration, Error Correction, and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Data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Johansen, S. Likelihood-Based Inference in Cointegr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王少平,李子奈.我国货币需求的协整分析及其货币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2004,(7).
[4]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论文关键词:专用记账凭证现金流量表,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
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凭证的凭证。在会计资料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便于记账、减少差错、保证记账质量的作用,是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内容向会计账簿传递的重要中间环节。
在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中,因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和繁简程度的不同,分别使用不同种类的记账凭证。按其适用的经济业务不同,可以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两类。专用记账凭证是专门用于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凭证,按其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与现金、银行存款收付有关,又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通用记账凭证是以一种格式记录全部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记账凭证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也可以使用通用记账凭证。收款和付款凭证还应当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
在实际工作中,专用记账凭证适用于大中型生产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通用记账凭证则一般适用于小规模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调查发现,现在仍有少数大中型生产企业采用通用记账凭证,未使用专用记账凭证;甚至有的生产单位会计人员,以不习惯使用专用记账凭证为由,拒绝使用专用记账凭证毕业论文格式,而继续使用通用的记账凭证。笔者认为,采用专用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以及执行内部会计控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应该推广使用。
一、有利于利用“日记凭证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提高工作效率。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和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
信息的会计报表。由于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财务状况变动以及说明变动原因的信息,它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因而能同被列为会计报表的三张主表。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存款,具体包括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企业应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常见的直接法有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胡关项目本年度的发生额为依据,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将企业全年的收入、费用各支出以及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化重新调整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以确定企业全年业务活动对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现金流量表,难度较大,溯源性较差,采用“日记凭证法”按编制现金流量表,可将直接法变繁琐为简单,并使其完全融合于日常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日记凭证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指依据对影响现金流的日记凭证进行分析汇总,直接从凭证中得出数据并定期(通常按月)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要点:一是经济业务发生时,根据原始凭证填制专用记账凭证。注意在填制影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收支的经济业务的专用凭证时,摘要的填写内容要尽量贴近与之对应的现金流量表项目,以便对专用凭证进行分析时易于区分;二是月末找出影响现金流的专用记账凭证,进行认真分析,并将数据填入现金流量项目汇总表对应项目。现金流量表项目汇总表的格式可参照现金流量表的主表格式。三是根据每月现金流量项目汇总表填制现金流量表主表。将现金流量项目汇总表的各项目汇总金额过入现金流量表主表对应项目,完成当月现金流量表主表的编制。年终,将本年12个月的现金流量主表各项目的“汇总金额”加总填入本年现金流量主表。
二、有利于与业务循环相结合,加强货币资金的监督。
货币资金具有流动性强、涉及面广以及容易被挪用的特点,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核算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资金的收付与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各业务环节均直接相关。使用专用记账凭证进行会计核算,由于收款、付款凭证直接反映了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经济业务,因此,有利于管理人员对经济业务进行跟踪,便于会计、审计人员结合经济业务内容,对照有关的合同、协议等,弄清货币资金的来龙去脉,监督资金的来源和使用,从而能确定货币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毕业论文格式,是否合理合法,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有利于实现出纳员和会计人员的职务分离,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对于不相容职务,如出纳与会计,采购与记账,资产的保管与会计等应予以分离,否则就容易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会法规,出纳人员具有以下职责: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严格审核有关原始凭证,据以编制收、付款凭证,然后根据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会计人员对填制的记账凭证进行真实性、合法性、正确性复核。经确定正确无误后,方可交给出纳人员进行收付款,对不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有权进行处理。这样,有利于划分责任,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综上所述,采用专用记账凭证记录经济业务,对于及时反映企业单位的现金流量,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以及划分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都具有积极作用,应该大力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基础会计》金中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2
《一种简易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吴水兰2009.3.23
关键词:区域金融创新;金融理论;金融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C.DOW、Carlos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W.L.Silber)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E.J.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William.L.Silber),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1995)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他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空间差异要素。二是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要素。三是吸收与辐射功能差异要素。四是环境差异要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金融概念的丰富内涵。
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类型出发,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效果,以及资金流动引起的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随着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资金流动管制有了很大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提出了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
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涵了博弈论的思想。他们的研究较为全面。
刘仁武博士在《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中通过区域金融结构和进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区域金融的均衡、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刘仁武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金融结构健全和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论框架。
支大林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2002)中对区域金融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区域金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提出区域金融成长的概念;指出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区域金融成长的规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三、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展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连续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创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区域金融理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Shaw,E.,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Oxford:OxfordUniv.Press,1973
[2]Austin,TheProvinceofJurisprudenceDetermined,BeiJing:ChinaRenminUniv.Press,2001
[3]杨星.金融创新.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殷得生,肖顺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