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4 23:5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记忆深处,庄严的升旗仪式同样烙刻在我学生时代的二十年中,成为教师也已近二十年了,周一升旗这样的程序已成为习惯汇入我的血液。每每此刻,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中不由得在庆幸,自己从事着一份神圣的工作,每周都有如此庄严的仪式让国旗在全校师生的注目下升起,让“祖国、红旗、北京、心脏……”这些神圣的词语在心中诵读。升旗仪式让渺小的我感觉自己离国家、使命如此之近,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骄傲自己生活的土地。是的,我生命中的升旗仪式都在北京,北京对于我不只是首都,她还是我的家,生于斯、长于斯,四十年来缘分不尽,皇天后土,京城的特质在血脉中传承。哦,北京,你是我灵魂的家园。
古人云:“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是的,北京便是处于此等重要之处。北京是古都,是国家的首善之区,对我而言是家、是故乡。平凡如我,不能像奥运冠军那样为国争光,让五星红旗为世人升起;也没有机会像探险家那样远赴蛮荒,让五星红旗飘扬于天地之间。但我自豪我庆幸,我是北京人,儿时我就把足迹留到那些书本中记载的神圣之地——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如今这些地方都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我的家乡是拥有“世遗”最多的城市;作为东道主主办地,我参与了1990年的亚运会和2008年的奥运会,无数的国际级盛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国家的骄傲、是北京的骄傲、是北京人的骄傲。
北京是个与时俱进的城市。时光倒流三十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北京是恬淡的、闲适的,没有多少汹涌的人流、车流,马路没有现在宽,楼没有现在高,那时的生活更多是朴实、安详。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我的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多了、车多了,高楼多了,我家大院的小马路眨眼间成为宽阔的四环,路边的冰激凌店被气派的高楼取代,年年变、月月变。如今回想起来,世纪更替的那几年是北京变化最快的时候。从此,豪华取代了闲适,快节奏取代了恬淡,这些变化如胶片的影像应合在我青春的轨迹上。
现今的北京,蓬勃而不失稳重、喧嚣躁动中不失往日的成熟大气。在人到中年的我眼中,北京不是过去的家了,她更多彰显着首都的特质,接纳着全国的精英,体现着发展与变化,以千年古都之貌展现代都市之姿,让国民心向往之。更重要的,在新世纪的十年之际,我们有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寥寥八个字概括了北京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传承的特质,引领新一代的北京人在建设北京的漫漫征途上大步前行。
作为首都公民的一员,传承和发扬北京精神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作为首都教育工作者的一员,践行“北京精神”就在我的日常工作中。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爱国无需空洞也并不遥远,因为爱就在我们心中。感谢教师这个职业,使我每周都有一个隆重而庄严的场合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唱着国歌,望着五星红旗在旭日中升起,身边就是祖国“八、九点钟的太阳”,心中不由得感到深深的责任和使命。爱我的学生,爱我的岗位,爱我的工作,就是热爱祖国最直白的方式,是践行北京精神最具体的表现。师范出身的我们都知道,所谓“师范”即“学高为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其从业人员必然要成为社会的楷模,教师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通过具体的教学教育工作影响学生,从而造就出掌握一定文化,具备一定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社会成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只有把尊重师德规范变成自己深刻的信念,才能有为人师表的自觉行动。教师的言行,点点滴滴,随时都注入到学生的心头,起到影响和感化作用。学生每时每刻都注视着教师的言行举止。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受着象教师这样的严格监督,也没有任何人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如教师一样的深远的影响。
教师是塑造年轻一代美好心灵的工程师,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学生从教师行为中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这是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相互接触,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认识人与人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因此重视对学生的德育的影响至关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不但靠教师口头上的教育,还要靠老师的行为品德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与教育。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不断突破自我。北京携古都之重,行创新之路,以现代都市的发展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体现了北京人民的创新精神。北京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创新,高超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技巧是每名教师追求目标,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要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提炼教学经验。
弘扬北京精神,共建和谐社会是新时代对北京人的要求。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身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即是个体,也是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只有相互包容、和谐,才能做到集体进步,从而达到整体提升的目标。作为教师,既然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就要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甘于自律,用人类社会中的最高道德行为标准约束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亲其师而信其道”。工作中做到师生和谐、集体和谐,有利于群体共同发展。
1.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觉得枯燥乏味,课堂上一般是以图片或具体的事物形式展示,单词和句子反复出现易让学生乏味,呈现方式过于直白和单调,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而运用故事教学法,故事的情节则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a bag,a tape,a book这几个单词时,教师讲了潘多拉魔盒的故事,然后转化场景,让学生扮演神话中的众神,把魔盒里的内容换成课文中出现的文具,每个学生在魔盒中拿一种文具然后问:what’s this ?让学生用It’s a…的句型进行回答,并在黑板上写出这个单词,从魔盒里拿出的文具就奖励给那些回答的正确也写的正确的学生,这种寓故事于教学的方法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动口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求知欲。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很多老师都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很头痛,他们在课堂上不参与教学互动,更不开口说英语,课堂气氛就容易变得死气沉沉。在不同的故事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文水平选择相应角色,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通过故事教学法,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可以让内向的学生开口说英语,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例如,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3AUnit 6《colours》教学中,教师头戴灰太狼头饰 (brown),其他学生充当喜羊羊(red),沸羊羊(green),懒羊羊(white),暖羊羊(yellow)等,狼想吃羊,但羊羊们说我们回答错了颜色就要被灰太狼吃掉,老师扮演的灰太狼问:“What colour is it?”不同颜色的羊回答自己的颜色,喜羊羊答道:“It’s red”,懒羊羊答道:“It’s green”,它回答错了,应是It’s white,他就被吃掉,接着用What colour?提问,每个同学都能开口练习,同学们也在轻松的氛围下记住这些颜色和问句,而不是机械地背诵。
二、小学英语中故事教学的应用
1.故事教学在字母教学中的应用
三年级对学生要求掌握字母的听说读写技能,但字母怎样写,写在什么位置,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难题。因此,有效地进行字母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在教学生书写F和f时,F像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f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它是所有字母里个头最高的一个。融入故事进行字母教学,将字母的具体形态和位置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这样给以让学生记忆深刻,并对字母的记忆产生兴趣。
2.故事教学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用故事将一个个零散的单词串起来,可以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在学walking,jumping,running,swimming,flying时,将这几个单词串成一个小故事,On a sunny day ,a little pig was walking in the beautiful park ,he was so happy to sing :“walking walking walking .”Then he was jumping ,at that time ,he saw a tiger,he was so scared that he shouted :“running running running ” The tiger is running after the little pig . Is piggy back to the wall when there was a fairy turn the pig into a bird, the pig flew, and delighted to shout Flying, Flying, I 'm Flying. Now, the tiger cann’t fly, watching the bird fly away.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尝试着翻译,不仅区别了词汇的不同意思,而且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听说想中学习了词汇,提高了教学效率。
3.故事教学在句型教学中的应用
在讲解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这单元中的句型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等句型进行扩展会话时,教师营造具体的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进而掌握句型,老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在外野餐,老师说:“Would you like an apple?”学生回答:“Yes, please./ No, thank you. ”apple也可用其他的事物替代,邀请朋友来品尝你的食物,以这样的形式展开,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就能真正掌握这些句型。
总之,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融入故事于教学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小学英语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探索学刊,2011(2).
关键词:规训;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2-0059-05
规训是法国社会学家福柯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本意是指规范人的各种手段、方式。至于规训的作用,他认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但是无论是积极的规训,还是消极的规训,它们的最终追求都是培养人的顺从型人格。[1]
学校作为国家培养“接班人”之地,是最典型的规训场所之一,而学校里对学生经常进行规训的地方就是课堂。在学校里,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生活的品质和场域特征对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形成的影响至关重要,甚至关乎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反思学校课堂生活中的规训行为的性质和意义应该成为教育者的关注点之一。
在一次教育考察中,笔者听了N市的一所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升国旗》,授课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这位女教师基本素质很好,音质很美,教态落落大方。教学过程设计得也很紧凑,师生互动也好。但是通过对这节语文课教学过程的观察和教学内容的整理,仍然不难分析出在这节语文课中存在的规训特征。
一、 语文课堂中的规训特征
(一)通过教学仪式实施的规训
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典礼性质的活动,所以一定的仪式是必要的。我国古代的《学记》中对教学仪式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现在的课堂教学也是从仪式开始的。
师:上课!(语气简洁而有气势)
生:(起立)老师好!(参差不齐的声音)
老师并不急于回答“同学们好”,而是先巡视一遍,一边说“ⅩⅩⅩ,站好!”,看到学生差不多都站好了,她才厉声地说:“坐下。”
关于仪式的说法很多,所有的社会学家都一致性地认为是典型的规训手段。孩子在这样的仪式中学会了什么是顺从、什么是秩序、什么是权威。语文课老师兼这个班的班主任(一般情况下,在当今的中小学都是“主科”老师当班主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现象最为突出)。班主任一职的设置是从苏联沿袭过来的,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建设者,因此对学生的威慑比较大,这在课堂的氛围上明显地可以感受到。作为班主任的老师,因为具有了比学科教师多的社会赋予的权威符号,也就多了对学生进行名正言顺的规训资本。
(二)通过课堂纪律的规训[2]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纪律是指惩罚,这是福柯常用的涵义。他的著作《规训与惩罚》也有的翻译为《规训与纪律》。他认为纪律是典型的规训。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的手段,强调了纪律的强制性和公益性,“纪律是为了学生好”,这是很多教育者持有的观点,是他们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是一种道德约束力。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让我震撼:一个是我头顶上的天空,一个是我内心的道德法则。”我们课堂上的纪律应该属于哪种涵义呢?
上课开始前,老师重申课堂教学纪律,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也有点类似“成语接龙”形式。老师说:“小手——?”孩子们齐声回答:“背背后。”
老师说:“小嘴巴——?”“闭闭紧。”孩子们一起附和。
老师说:“小眼睛——?”孩子们一样地扯着喉咙喊:“看黑板。”老师纠正说:“是看大屏幕,不是看黑板。”(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应用到每个班级,教学手段的进步从这样的一问一答中也可以反映出来。)
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还不断地通过语言符号和手势,以及物质奖励、组织活动来维持和强化纪律意识。
“我要让坐得最端正的孩子来读课文。”
“你总是插嘴,什么时候不插嘴了,老师什么时候才会叫你回答问题。”
“坐得好的同学今天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
“你,坐下!”(配手势)
等等。
座位的摆放也考虑到了维持纪律。学生的座位都是孤立摆放的,课桌与课桌之间是不连接在一起的,有效地阻止了学生之间的窃窃私语和频繁往来。对于敢越轨破坏纪律者,则实行空间的隔离,实行身体上的规训。违规轻者就在自己的座位上站着,从听课的形式上被孤立而成为另类。违规严重者或者屡教不改者则有专门的位置。在教师讲台的左首有一个专门的桌位,谁在课堂上调皮捣蛋,那个位子就是谁的。现在坐着的是一位男孩子。即使坐在那儿,也没有改变他活泼好动的性格。每次发言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有几次还举到了老师脸上面,甚至是自己跑到讲台上去,但是每次老师都不叫他回答问题。
(三)通过教学内容的规训
这节语文课上不仅有很多明显的外在的规训,更有内在的规约和惯习的型塑。
这节课的内容是《升国旗》,内容是: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我们立正,向您敬礼。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学校是国家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过去。这一点,李书磊在其著作《村落中的国家》中有很好的描述。[3]国家意志的突出实现了教育国家化的需要,但是又往往冲淡了甚至是破坏了教育的原旨与初衷,使教育沦落为一种工具和道德的说教,其中还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师:“红旗为什么是红的?”
生:“因为它是红颜色的。”
师:“这个红颜色是怎么来的?”
生:“染的。”
师:“谁染的?”
生:(犹豫了一会儿)“不知道。”
正在老师想要告诉学生答案时,一个学生激动地举起手来:“老师,老师,我知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老师释然,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棒,棒,棒,你真棒。”让那些对国家意志一点概念都没有的孩子去理解国家标志的含义确实有点难度。
课后我问那个回答出“正确”答案的男孩,你是怎么知道红旗是由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他说是从书上看到的。我又问他,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他摇摇头。这让我不免对这样的教学产生怀疑,学生通过连自己都不明白的回答获得了老师的奖励,而那些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的学生却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是教学吗?这是规训吗?是什么呢?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
师:“五星红旗是伴随着什么升起来的?”
(学生沉默。)
师:“想想你们刚才看到的大屏幕上的画面。”
一个学生很激动地站起来:“老师,老师,我知道,是随着那根线一起升起来的。”
师:“胡说,不对。是伴随着国歌一起升起的。你没有看到‘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吗?”(一脸怒气)
(学生无语。)
师:“升旗时,我们该怎么做?”
生:“要敬礼”
师:“敬什么礼?”
生:“少先队队礼”
师:“不对,是行注目礼。”
李书磊在《村落中的国家》一书中曾经提到:在所有的小学学科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就是语文了。听了这节语文课让我相信事实确实如此。
(四)通过教师表情的规训
除了上述规训的途径和方式之外,教师还有一种特殊的规训方式:表情。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情也是一种重要的支配力量。积极的表情给人以激励,消极的表情给人以压抑。在这一节课上,老师的主要表情以“板着脸”为主,可以看出一脸的紧张,偶尔松弛。由于孩子们总是不断地制造事端,捅乱子,所以老师就必须不断地训斥、发火、怒目圆睁,从而制止这些行为,或者制造严肃的学习氛围,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不要给孩子们好脸看,否则他们会蹬鼻子上脸”,这是很多老师的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之一。孩子们在这样的表情支配下,也慢慢地变得谨小慎微,学会“看脸色行事”。老师严肃时就坐得端正些,老师面部表情偶尔放松时自己就也放松一下。一节课中,老师的表情最放松的时候是看到孩子们随着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旋律边唱边摇摆身体,同时露出天真活泼笑脸的时候。这情景让人很容易想起《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之声》这些经典大片中的场景。
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语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曾几何时,微笑却成了紧俏品。为此从1948年起,每年的5月8日被定为世界微笑日,以鼓励人们微笑着面对生活。美国人专门研究证明微笑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三倍以上。真的印证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你的笑对我的一生都很重要。
二、 对规训特征语文课堂的思考
可以说,这一节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规训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的。从身体到灵魂,从时间到空间,形成了一个对学生进行规训的严密网络。当下的课堂教学还难以排除规训的影响,同时,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课堂需要什么样的规训?这是我们需要的规训吗?
现代教育试图用规训的技术、规训的道德、规训的知识为人们装备上最具有生产力的功能,教给我们获取各种利益的手段,但是这些纯技术的手段是无法燃起生命和精神之火的,只能像石头一样,砌成身体之间的墙,这墙无法为生命和精神展开一条可能性的路,仅仅是禁锢生命,阻隔爱。没有了爱,教育也就不再是教育。因此,从人出发,为了人的独立和尊严,指向人内心的自由和发展,关注人性的解放和涅槃,这才是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与宏大旨趣。[4]
(一)纯粹规训的弊端:反教育行动
现在的学校教育形式来源于工业大生产的模仿,具有典型的批量生产特征。追求规模效益和生产效率也成了不少学校的宗旨之一,于是规训作为一种促进生产的手段受到重视。然而,纯粹的规训是一种反教育、背离教育的行为。学生被视为流水线上待加工的“产品”,学生被当作“物”来加工,当“容器”来填充。教育实践被理解成一种技术化、程序化的简单过程。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被肢解与遮蔽,丰富的情感世界被践踏和忽略,知、情、意、行等被“知识”的逻辑所替代,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教育的“异化”。教育培养出的产品只能是“机器人”“木偶人”“空心人”。纯粹规训的教育不是教育的本意,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类似马戏团训练动物的训练。不能宽容学生,尤其是小孩子的所谓出轨、破坏行为,一味地强调规训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
再者,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靠规训是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尤其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时间去适应小学的生活,更需要时间去感知、领会、思考、运用,去理解什么是学习。在这个时候,“慢”可能是最重要的要求。“节省了”时间的教育未必是成功的教育。真正的学习过程也必须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离开了学生本人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可能发生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过程,只有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无数事实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当下,我们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学校,不喜欢学习,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在学习,而是被作为“作业机器”在不停地做题。[5]
(二)规训者与被规训者:人的工具化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当教师纯粹采用规训的手段、或者大部分采用规训的手段来教学时,他就成为了规训者,他就实施了“目中无人”的教育。譬如对标准答案的追求、对学生人格的漠视、对课堂教学的例行公事般的敷衍等。教师在培养“工具性”的人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会说话的工具”。这样的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都被工具化。[6]
人天生就是学习的动物,学习是人的本能。这一本能决定了人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就曾经讲过“教育是点燃火焰,不是灌输”。他极力倡导“产婆”式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将知识生产出来,是学生精神的、智慧的“助产士”。现代的人生发展观也认为无论成人和孩童都在继续成长的历程中,只是成长的模式不同而已。“不同”是顺应身心发展而成的事实,孩童和成人各自呈现不同人生阶段的精彩,其中无高下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把“不同”当作“不对”的思维模式,是在教育中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就是以成人为中心,用“成人知识”抹杀孩子的独特性、创造性,以炫耀成人的“有知”以及掩饰已经拥有的知识的荒谬,结果把孩子变成成人的“复制品”,失去了童年的天真与青少年的浪漫。[7]
(三)从规训走向教化:教育原旨的复归
现代的教育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政治的功能、经济的功能、文化的功能、环境保护的功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功能,等等。在越来越多的功能下,教育自身的功能却越来越被掩盖,被忽略,被漠视,日渐式微。外在强加于教育活动之上的目的常常变成教育追求的单一标准,遮蔽了教育人的视野,限制了理智开展的自由度。这和消费领域从福特主义走上后福特主义的理念具有相似性。然而教育不是消费品,没有了教育自身功能的实现,教育所附加的哪些功能的实现就会大打折扣,其他功能的实现必然大受影响。这可能也是当前人们抱怨教育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
对于教育目的的认识,历史上有两种鲜明的观点,一种是教育的社会目的论,一种是教育的个人目的论。但是在杜威看来,这都不是教育的目的。建立在“教育即生长、即生活、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这一教育本质的认识基础之上,杜威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还说:“教育本身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8]从而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理论认为: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不存在有“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主张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将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斥其为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表现。这种外在、虚构的目的具有静止的性质,始终是一种固定的、欲达到和占有的东西。它存在于教育活动之外,使教师和学生所从事的活动变成了为获得某个东西而采取的不可避免的手段,活动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变得无关紧要。这种外部的目的观将手段和目的进行了分离,“和目的比较起来,活动只是不得不做的苦事”;相反,从活动内部产生的目的作为指导活动的计划,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其间的区别只是为了方便。“每一个手段在我们没有做到以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了进一步活动的手段。当它标示我们所从事的活动的未来方向时,我们称它为目的;当它标示活动的现在方向时,我们称它为手段。”[9]在活动的内部目的里,手段和目的实现了有机统一,活动也相应地成为一件令人愉悦之事。
杜威在其“教育目的论”中,指出了教育的外在目的的缺陷,并阐释了其必定带来的危害。他说:“如果家长或教师提出他们‘自己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当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是荒谬可笑的。”[10]如果教师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的强加于儿童,其必然导致:一方面,教师由于受各种外在因素的支配,他的思想不能和学生的思想以及教材紧密相连,同时,他的智慧亦得不到自由运用。另一方面,学生常常会处于两种目的冲突之中,即:符合他们当时自己经验的目的和别人要他们默认的目的,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育复归教育的原旨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回归原旨就是要由当前的规训导向转向教化追求。
《诗·周南·关雎序》里说:“美教化,移风俗。”但是我们理解的教化和西方理解的教化的涵义却截然不同。传统上我们认为教化是政教风化、教育感化之意。在西方,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他认为教化“最初是在中世纪神秘主义中诞生,以后被巴洛克神秘主义所继承;再后演变成由克罗勃斯托克的《救世主》而来的主宰了整个时代的宗教上的唯灵论;最后这个词在赫尔德尔那里成了‘达到人性之完满教化’这个基本概念”。[11]由此可见,在西方的话语系统里,教化指的是一种旨在使人发生“极其深刻的精神转变”并且因此“达到人性之完满”的驯化活动。综合东西方的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教化的“主旨就是以自然的方式、在尊重个人自由的基础上促使人的精神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形成,它包含着精神培育和精神的自我创造相结合的意蕴”;“爱是教化的根本表现”;“教化的爱的意义在于激发人的自我完善的状态,促进个性的完整,从而使每个人从蒙昧的状态上升为有德性的状态”;“对于教化而言,我们无法放弃教育改造社会的使命”。[12]
我期待小学低年级的充满“孩子气”的课堂。刚入学的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他们背上小书包跑向学校的步伐是轻盈的、快乐的。这是他们向往学校、向往学习的最关键原因。在他们眼里学校就是乐园、学园、花园,而不是规训他们的地方,更不是他们“受罪的地方”。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没有“笨孩子”,没有“沉默的大多数”,他们那么积极踊跃地发言,乐意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他们自己也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那高高举起的如林的小手就是明证。应该让每个孩子都发出自己的声音,稚嫩是他们的本色,错误是他们的权利,每一个成人,哪怕他是老师也没有给他们提供所谓标准答案的资格。只有愚蠢的人才会那样做。老师要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欣赏每一个孩子。要有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的耐心保护每一个孩子。为他们创造适宜学习、发现、探究的一切条件和公平的机会。小学低年级的课堂,孩子应该是课堂的主角,可能他们会搞得一团糟,可能他们会乱成一锅粥,但是只要有教师智慧的引导,孩子们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的回报。小学低年级的课堂,知识的学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知识过程的体会和感受,方法的摸索和实验,还有对他们旺盛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保护和激发。那样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是生命的流淌和交汇,是智慧的启迪和再现。老师就像是园丁,给予他们充足的养料和温暖的阳光,静静等待拔节的声音。
参考文献:
[1][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43-144.202-203.
[3]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35.
[4]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5]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序.
[6]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
[7][12]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26.364-365.
[8][10]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51-152.
[9][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7.
[1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1.
Observation of and Reflection on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WANG Kun
(Xuzhou Higher Normal School, Xuzhou 221116, China)
一、高站位――“区域名师”培养工作的认知与思考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关注,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正因如此,哈尔滨市香坊区教育局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将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作为教师培训的工作重点,将建立一支以名师团队为引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全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将“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作为“香坊区凝心聚力谋发展,倾力打造教育强区”的关键所在。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打造“区域名师”团队工作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以培养区域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以“生命化教育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课题为牵动,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更新教师培训手段,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区域培训机构及中小学校作用,加大区域教师培养力度,逐步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香坊区名师”队伍。
二、抓管理――“区域名师”培养工作的组织与保障
“物无规矩难方圆,人明法度知分寸。”为确保名师培养工作有效开展,香坊区教育局、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建立并完善了专门的名师培养工作机制。我们本着从实际出发,从实效着眼的工作思路,把“培养名师、发展名师,带动区域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终目标,先后启动了名师培养工程、内涵建设主题工作年活动,制订并下发了《香坊区名师培养活动实施方案》《香坊区中小学校“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香坊区名师认定方案》《香坊区名优班主任团队培养规划》《香坊区班主任名优梯队培养计划》,并建立了《名师跟踪考核档案》。此外,我们还确立了“自下而上”的工作原则,将名师团队的打造分为三大环节,即学校开展名师打造活动学校推荐上报、区域评选确定名师候选人名师候选人培养与认定。“自下而上”的培养与管理,让香坊区的名师培养工作总体呈现出认识高、参与广、措施实、效果好等特点。
三、重实效――“区域名师”培养工作的策略与行动
1.师德教育,注重《规范》落实,坚定“区域名师”专业情意
借鉴于镜观己形,借鉴于人律自身。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香坊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实施“名师带动”工程,发挥名师带动作用,更是香坊区名师培养工作永恒不变的工作重点。为此,香坊区教育局继开展“名校”“名校长”“名师”和“名教研员”评选活动之后,还开展了“名师”巡回演讲活动,来自全区二十余所学校的3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走进全区各中小学。他们中有“将师爱进行到底”的宋月娥,“用知识回报家乡父老、用行动为新农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温宏卫,“默默奉献、躬身耕耘”在职业教育战线上的陈景祥,教育育人、“静待童心‘卤’我心”的鲁丽静,爱生如子、“安心从教志不移”的王丽艳,关爱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温巨荣。朴实的话语、感人的事迹震撼了香坊区教师的心灵,更让全区教师体会了“甘为人梯,春风化雨育英才”的奉献精神;感受了“热爱学生,一片丹心育桃李”的深情;领会了“言传身教,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情怀;坚定了“鞠躬尽瘁,一腔热血撒杏坛”的决心。
2.读书交流,充盈教师知识体系,提升“区域名师”理论素养
琢完白璞方成玉;吹净黄沙始见金。专业化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认为:教师的成长是没有捷径的,名师的成长更是如此。从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阅读、反思、实践的角度来看,作为教师,尤其是有志于成为“名师”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与其一味模仿那些已经成名成家的“名师”的讲课方式,执著于背诵“名师”的授课教案,不如从最根本的成长路径开始,在阅读中丰盈和充实自己,在阅读中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2010年3月,“香坊教师学习研究会”在香坊进修学校领导的倡议下正式成立,成员多为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青年教师,成员由一开始的十几人发展到今天的近五十人。专家(凌宗伟、孙明霞、姜广平等)的参与和关注,更是有效提升了研究会成员的学习力和思考力。几年来,研究会通过专题讲座、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多次学习交流活动,会员们一同学习、交流分享彼此学习与成长的快乐,发挥了教研员在教师读书学习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培养进修学校教研员读书习惯、提高教研员阅读能力的同时,2013年4月,我们又在“香坊教师学习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旨在提高全区教师阅读意识与阅读能力的“书香致远教师读书联盟”,倡议区域内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读书与写作的行列之中,截止到2013年6月,已经有以区域名优班主任、区域学科名优骨干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在内的162人加入其中,QQ流、沙龙研讨等活动,丰盈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了“区域名师”团队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快速提升。
3.网络研讨,拓展教师发展空间,更新“区域名师”教育观念
当今社会,网络日益成为教师工作中的一种必要方式。网络教研、研讨、交流等由网络演绎出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加强了教师彼此间的沟通。我们先后组建了“香坊教师学习研究会”“书香致远教师读书联盟”QQ群。2011年,我们与“1+1教育社区”进行合作,开设“香坊研训”专栏,并在区域名优班主任、名优骨干教师培养过程中,倡议教师在“1+1教育网”上完成注册并建立自己的“1+1教育博客”,引领“区域名师”自主交流。
基于网络的交流与研讨,为“区域名师”搭建了展示与交往的平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促进教师在碰撞与交流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并在反思与交流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
4.课题牵动,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提高“区域名师”研究能力
人们常说:“教育科研的自觉与否,是区分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分水岭。”“区域名师”的研究能力与研究水平直接决定其在教育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十二五”期间,香坊区将“中小学校生命化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构建”作为区域课题全面铺开,成功召开“慢课堂・满教育――生命化教育的区域实践行动”高端论坛。其中,“区域名师”香安小学宋月娥执教的《一面五星红旗》一课,得到与会专家和教师们的好评。课后,宋老师同来自全国各地的生命化教育团队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研讨。
此外,在生命化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香坊区教育局、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先后聘请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张文质、故事妈妈黄欣雯、在解读《论语》中收获幸福的陶继新、践行生命化教育理念,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成长的孙明霞走进香坊区、走进香坊名师团队,为香坊区名优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通过新年诗会、学术沙龙等形式,创造“区域名师”与专家面对面探讨交流的平台,让“区域名师”认识到,教师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线。
5.走进高校,开阔教师教育视野,促进“区域名师”专业发展
在名师培养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绝不仅仅是评选出几位名师、学科带头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一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敬业、乐业、精业,并在“标杆”的引领下,培养更多的未来名师,构筑以优秀中青年教师队伍为基础、以学科带头人为骨干、以名师为标志的高素质教师群体,从而推进香坊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香坊区将“培养名师,发展名师,带动区域整体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中小学名师培养活动的核心思想。围绕这一理念,香坊区教育局成立了“名师成长工作室”,聘请省、市教育专家、教研员作为名师的导师,引领名师候选人的业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香坊区教育局还组织名师候选人远赴华东师大、东北师大脱产学习,并带领区域语文学科骨干教师连续多年参加在山东济南召开的“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全面提升“区域名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了“区域名师”的专业发展。
6.回归课堂,实现师生教学相长,锻造“区域名师”专业技能
如果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守护教育的根基则在课堂,课堂作为知识传递的交接地、教师耕耘的责任田,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核心环节。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成长,往往都是通过一节节的课堂教学体现出来。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尊重生命的,是师生生命生长的田园、生命享受的乐园、生命创造的学园、生命慰藉的家园。
在香坊区名师培养的过程中,全方位、立体交叉的培养方式引领广大“区域名师”积极投身到生命化课堂的建构过程中,也正是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实现了师生的教学相长,锻造了“区域名师”的专业技能。
四、促发展――“区域名师”培养工作的收获与成效
香坊区的名师培养活动,促进了“区域名师”业务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区域名师”学科课程引领作用得到凸显,逐渐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教学风格,如王开杰老师的“思者有度,想域无疆”的教学风格、宋月娥老师的“温以润之,工而复平”的教学风格,均受到领导、教育专家的认可。而“区域名师”的快速成长更让我们欣喜地看到:
1.香坊区名师培养工作,让“区域名师”具有了远大的人生抱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区域名师”的专业情意。
2.香坊区名师培养工作,让“区域名师”具有了乐学善学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名师”的知识结构。
3.香坊区名师培养工作,让“区域名师”具有了刻苦的钻研精神和较高的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名师”的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