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22:3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实现人自身的美化。我们的时代需要美德,我们的生活更需要净化,那么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语文学科就应当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课堂是主要阵地,教材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可靠依据之一,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抓住德育渗透的最佳期,力求课上发挥多功能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育人的整体效应,有效的进行德育渗透。
那么,语文学科课堂教育渗透的途径有哪些呢?
1.借助教材,潜移默化,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语文较之其他学科,更有其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现行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形神俱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语内容,体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我们必须抓住这现成的有利条件,力求做到一个"渗透"。当然这是一个相当复杂、困难的问题'我们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逐步提高。在这方面我首先注重引导,达到陶冶,使学生受到教育,我讲《背影》一文时有意识的启发学生,作者的父亲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了他许多的关爱,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去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这让作者很感动,泪光中几次再现父亲的背影,也深深地爱自己的父亲,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承受着父亲那伟大深沉的爱,让我们也来说说自己的父亲,这样就可以用作者的情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其次是抓好阅读,引导学生发掘文章的灵魂,使之受到教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人肺腑,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催人泪下。当代革命先辈为追求全民族的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百折不挠,前仆后继,无私无畏,其不朽业绩,更是光照千秋。如此等等举不胜举,这就是语文学科无与伦比的德育优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大力发挥它。在学习这些作品的同时,使之在熏陶感染中得到净化和提高。
2.借助教材点燃学生心灵美的火花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应借助教材点燃学生心灵美的火花,教育学生爱祖国的河山,壮丽多娇;爱祖国的文明著称于世;;爱祖国的英雄,人才辈出;爱祖国的繁荣,蒸蒸日上;从而使学生立下报国之志,充满爱国之情,帮助他们确立美好的理想,使爱国主义具体化。如杨朔散文《荔枝蜜》就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激发点,文中浓墨重彩描绘了蜜蜂采花酿蜜的情境,突出蜜蜂勤劳、团结、无私的特点。讲述中向学生提问:"大作家杨朔要做一只小蜜蜂,那么我们要做什么呢?"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争先恐后,有的要做一块砖,加到祖国建设的大厦上去;有的要做一颗钉,加在现代化运行的钢梁上;还有的要做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默默的奉献……仅此一问便激起他们毫无愧色地成为"现代的宾客,未来的主人"的美好的信心。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极为重要的门径,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也是可靠的依据之一。在授课时,伴随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使教材闪现出固有的思想火花,从而逐步完善和发展,提高课堂教书育人的整体效应。
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学科教学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想要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好汉语这种文字,提高学生语文方面的素质,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国家的语言,提高祖国文字的运用能力;还应该在语言教育出发,将更多的教育因素利用起来,培养学生民族方面的观念和对国家的感情,让更多的学生更加具有爱国心和远大的志向。
一、文学对德育的影响
语言文字和其包含的意义是无法分开的,文学本身是社会性的行为,文学也属于一种社会产品。而文学作品的作者都是属于社会的,是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也包含了一个民族、个体以及群众的整体利益,而利益则涵盖了经济政治、感情、愿望以及意志等等,这些都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可以说文学是有一定意识形态方面特征的,其对人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影响要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课程。语文这门学科的工具性非常的明显,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努力提高学生语文方面的素养,也是这个科目教学的目标;语文本身还具有明显的人文性,其有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虽然不同老师的观点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老师都认可“文以载道”这个说法,认为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最高的目标便是利用语文来进行汉语教育要素的挖掘,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在德育中语文学科的特点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
(一)感染性
在语文中进行特与是将理论教育和情感方面的熏陶结合在一起的,并且其结合能够更好的对学生造成影响。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包含了文学成分,情感教育方面的材料可以说非常的丰富,这也将语文在德育中的优势很好的展示了出来。
(二)分散性
和政治的系统教育不同,语文虽然德育的内容非常的丰富,但是其是分散的,而单元和单元之间、课文和课文之间在德育方面是没有直接联系的。
(三)隐蔽性
语文课本中课文虽然主题非常的明确,但是在德育方面,其表达方式往往是比较隐蔽的,隐藏在文学作品中,一般都不会直接表达出来,特别是那些文学性非常强的文章更是如此。
(四)复杂性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很多以往没有涉及到的内容也进入到了教学中,这也导致了语文的内容比较的复杂,在教学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二、德育教育的传统
进行德育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并且在德育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计划、目的和针对性,努力的将社会道德方面的规范,转化成为一个人的意志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在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并且其是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的,阶级性非常的明显,统治者也非常的重视。
德育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在我国德育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能够帮助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并且其教育层次包含了思想、道德以及政治等方面。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我国培养出更多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能够提高我国的文化水平和整体品德素质。在我国,德育是和经济、政治影响的,并且还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有这直接联系。
三、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德育是得到心理学理论支持的
在进行语文教育实践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仅仅依靠一些系统科学的理论,解释起来会比较的困难。一个学科若是仅仅总结经验和理论思辨,那么其价值很难真正的发挥出来。但是随着心理学的进步和发展语文教育研究的角度和范围也有了新的定位。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教育特点规律的发现和揭示提供了基础。也是因为心理学的存在,让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稳定性、普遍性和客观性更强。想要对小学语文中德育进行研究,便必须需要心理学方面的支持。
(一)对心理学研究中品德概念构成要素以及内涵进行研究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成果也愈加的丰富,而认知心理学派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解释则是个人根据一些固定的道德行为规定来对自己行为进行规范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倾向或者特征。
(二)在利用小学语文进行德育的时候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实际发展水平进行
根据心理研究已经得出结论,学生的一些道德行为是长时间形成的,小学生本身已经养成了一些道德习惯,但是水平却比较的低下。在小学时期,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一些基本的道德习惯,并且随着年龄的上升,其稳定性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个阶段学生的道德动机也在不断的成熟。在小学时期,特别是那些低年级的学生,其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可塑性都非常的强,在进行德育的时候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进行,选择合适的办法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品质。
在小学时期,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会给学生的一生造成重要的影响,而在德育的过程中语文的作用优势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本身便是一门工具学科,思想性非常的强烈,也正是因为如此,语文在德育中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结语:
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德育的时候,还可以借鉴教育史、国外教育以及教育学方面的内容。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德育的时候,老师必须真正的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德育的贯彻,帮助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成功(教育),2013(01)
[2] 龙菁.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J].成功(教育),2013(08)
[3] 曾孝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1)
[4] 黄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
《中小学德育大纲》规定:“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它要求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就一定要渗透德育与美育内容。而语文学科中很多课文,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与美育渗透,让德育美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他们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既教会学生学习,又教会学生做人;贯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主体教学方法,让其有自主思维和意识的参与,把教材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达到教育人的良好效果。德育与美育渗透的具体方式:
1.结合教材,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例如《劝学》一文中,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来说明学习和改造的重要性;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事例推论及人,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过讲解,使学生总结出作者的用意,“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文章又用“蚓和蟹”“骐骥和驽马”等进行正反对照,来论证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通过这篇文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达到的。从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充分利用教材,向学生传输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例如:学习《荷花淀》这篇课文时,就有意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赞颂那些敌后方的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劳动妇女,她们不争荣誉,无怨无悔。甘在最底层支持抗日这项人类最伟大的事业,颂扬她们勇敢机智、无私奉献的精神。
3.充分利用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行德育与美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展现美的情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录音、感情范读、学生诵读,师生共同接受作品熏陶感染,利用作品中美感的因素来调动学生的感情,把作品中蕴含的美的情操、美的思想潜化在学生的心里,教会学生做人,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无比热爱和赞美的感情。对赤壁江山的赞美,对当年在此鏖戗的英雄豪杰如孙权、刘备、周瑜的赞美,实际上就是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德育与美育渗透的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明显。现行教材,十分重视教育性、直观性,教材图文并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组织教学,可以使形象更为生动,内容更加丰富,其教育教学的效果也会远远超出教材的期望值。
5.充分利用作文教学进行德育与美育渗透。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也应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与美育的责任。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地感受和体验,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
6.充分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例如培优抚差,因为人数较少,就方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辅导,自然德育与美育渗透也能更具体、实在、形象、直接。作业批改中教师可以通过写评语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使之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
7.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进行德育与美育渗透。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如语文活动比赛。既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既能让学生们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能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总之,德育与美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课文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与美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与美育渗透,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有用之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82-01
一、创设情境,以情动人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作者深厚感情的产物。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才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引起感晴共鸣。通过心灵的共振,情感的认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审美水平的目的。
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引人入胜的课前导语和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也可以是声情并茂的朗诵;可以是背景材料,作者生平的适当介绍,也可以是教师饱含激情的讲解分析。总之,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文易法,恰当选择,灵活运用。一旦学生进入情境,思想教育的渗透也就水到渠成了。比如教《海上日出》、《可爱的草塘》等文情并茂的课文,如先向学生展示有关的风景图片,再播放配乐的课文朗读,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陶醉在祖国山河的雄奇、优美、壮丽的景色之中,体验到自豪、激动、奋发向上的情感,热爱祖国的炽热,真挚感情油然而生,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水融。
二、感悟体验,激感
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有人说感悟的心理历程是“循文、明象、体情、悟道”,即感知语言文字,再现事物表象,进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意图和方法。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品味其中的感情,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一句话,要激活经验,“以读求物,读中见悟”。只有感悟才会使思考有深度,感悟是情智交融的,感悟重于综合,感悟主要是同化,感悟的主体是参与者,感悟是全线相联,感悟是人心与文心的融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亲身感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对课文塑造的生活原型有设身处地的真切感受,催化自己的情感,与作者心心相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到情的熏陶、理的启迪。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起共鸣。才能真正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为此,教师必须做到:1把全体学生看作感悟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人;2营造情感氛围,提供感悟契机;3架设一座沟通学生“主观存在”与教材“客观存在”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获得生命体验,进入感悟境界。这种内在的感悟,是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其中的重要表现。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和控制各种暗示信息,使其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暗示中潜移默化地进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语文德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它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说服力,最易激励学生模仿,教师应以知传知、以情传情、以行导行,取得育德的高效。比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第一,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在快乐、舒适的气氛中感受个人非常强烈的肯定体验。第二,精读1—4自然段,让学生真切体味到叶圣陶先生给“我”改作文的情绪,联想自己的习作主动进行追忆的体验,通过想象记忆,把自己值得珍视的这段学习生活情感经验重新提取出来,联系课文进一步强化、巩固、整理、挖掘其价值和意义。第三,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品读5—10自然段,接受庇护性体验,感受到在叶圣陶先生家做客的那种温馨与快乐,接受“与空间完全融合,非常宽松,得到庇护,得到喜爱”的体验。第四、深读第11自然段,整体感知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接受新体验中把课文蕴含的精神财富和语言知识传承给学生,通过情感的陶冶,使它们得以接受,最后,通过创造性体验,让学生把从课文总结受到的综合信息重新组织、调整、创造,与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最终内化为个人的人格特征。
三、挖掘教材,熏陶品德
(旺苍东城中学四川旺苍628200)
【摘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文道统一历来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怎样适时地将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呢?树立渗透意识,巧用课堂载体潜移默化,移德育之花接教材之木:摸准脉搏、研究学生、深挖教材;对话教材精粹,触发写作感点;借用诗歌之媒,传扬德育精魂;思考热点,观察人生,找寻写作契机;回望历史,传统与文明碰撞。
关键词 教材;德育;写作;契机;灵魂;碰撞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与高考备考工作中,在学习与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自己也有了一些感悟:在践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应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语文教学协调发展。
精神化的语文课能让学生的心灵畅游于情感的花园,体验人生百味,实现人生的价值。文道统一历来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怎样适时地将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呢?如何在新课改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如何在作文写作中巧用教材,以体现“点铁成金”之妙用,让学生在作文中有米可炊呢?那就得树立渗透意识,巧用课堂载体潜移默化,移德育之花接教材之木。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既能有效落实教师“教书育人”的任务,又切合学校的“德育首位”办学理念。因此,我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准脉搏、研究学生、深挖教材
语文课上,把准脉搏、研究学生、深挖教材 。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是做好学科渗透德育的关键。因为德育渗透不是外加的教育内容,不是离开教材的单搞一套,不是一种说教,而是蕴含在教材当中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理育人、以事育人、以人育人、以美育人、以情育人。教材中既有古代的志士仁人,也有现代的英雄模范;既有文化名人,也有科学巨匠;既有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也有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典型。这些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化作用。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竭忠爱国,坚持理想操守,正道直行,人格魅力千古传颂。苏轼告诫人们:凡是要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应注重实践。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代刀,剖析社会与自己,“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为民族的觉醒执着奋斗一生。这些鲜活的教材,无不为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催化作用。学习了王安石“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后,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无限风光在险峰,人生哪有随随便便就成功。为了梦,去奋斗!”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我逐渐体会到了“一堂好课或者一位好老师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这才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这句话的真意。我也体会到了语文学科中德育渗透生活点点滴滴,处处皆有:现实点、历史点、将来点、兴趣点、关注点、活跃点、沟通点、碰撞点、关键点,一点通百点、一点带一片。老师教活了教材,学生的思维之火就会烈焰腾空,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油然而生。
二、对话教材精粹,触发写作感点
不少同学苦于作文没有素材,其实我们使用的课本就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问题在于有些学生还不懂从中汲取养分。教材里的文章,大多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学生如果能利用好课文,使之成为熔铸考场作文的优秀素材,一定会出奇制胜,夺得高分。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全方位解读课本中的重要人物。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引导学生多角度来解读:信心不倒,志向不灭,艰难困苦中永不言弃。勾践退守会稽山,万般困苦之中,越王毫不气馁。于是,历史因他而绚丽动人,学生也明白了知难而进的含义,知晓了卧薪尝胆的内涵;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讲求计谋定乾坤。越王能听从文种的计谋,在兵强马壮之时不主动提出攻打吴国,而是在“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的情况下才欣然出兵,真可谓“谋虑在先,攻心为上”。再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例,马丁?路德金面对民众激情演讲,告诉了学生有梦想就会有奇迹。赵鑫珊的《人是什么》告诉学生做生活的强者不能懒惰。与教材对话,在涉及信心、坚强、虚心、团结、爱国、理想等话题时,学生就可以把对教材的理解感悟自然地融汇其中,是自己的论证深刻而有内涵。
三、借用诗歌之媒,传扬德育精魂
诗歌音韵和谐,内涵极为丰富,是德育的最佳媒体,利用诗歌的特点,让学生于吟诵中感悟,在涵咏里熏染。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是民族文化的极致,蕴含丰富的德育因素,充分加以利用,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内涵的丰富,也让学生在吟诵中熏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他们会为祖国山河的壮美而击节,为志士仁人的忧思而握腕,叹时光长流之不回,惜岁月更替之难改。哲理深蕴之篇,给人感悟,坦荡磊落之举让人敬服。苏轼虽然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荒凉的黄州,但他仍唱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虽遭楚怀王疏远,但仍忠心爱着自己的国家;“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让人面对困难与挫折,陡生万丈豪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既显旷达胸襟,又示真挚情怀,使人倍感温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面对历史让人感到一份沉重,感到一丝悲哀,不禁深思百姓何时才能成为世界的主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马喻人,让人感受壮士不服老,而继续发奋的跳动的雄心。“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报国的耿耿忠心,能因自身的遭遇而更改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那志向虽迭遇挫折而更坚定。借用诗歌之媒,传扬德育之魂,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触摸诗人的爱国情怀。
四、思考热点,观察人生,找寻写作契机
古语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活用手中教材,渗透德育理念,洞明热点时事,练达身边人情,找寻写作契机。例如学生面对材料作文:继“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呼声后,又有了“做人就做懒羊羊”的惊人之语。一夜之间懒羊羊红了,甚至有粉丝为此总结出懒洋洋的四大生存哲学:定位清晰,能屈能伸,承认不足,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此你有何感想?如何健康立意?学生可从教材中赵鑫珊的《人是什么》中立意做生活的强者不能懒惰;从马丁?路德金的激情演讲中领悟有梦想就会有奇迹,但不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孔子回答:“生无所息”。德国哲学家康德回答: 应该不断的创造性工作。哲人告诉我们:应珍惜把握现在的每一分钟,努力工作,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社会。这些都是对懒羊羊理念的有力一击。
五、回望历史,传统与文明碰撞
“观古宜鉴今,无古不成今。”让传统文明与现实生活相碰撞,定会激起思维的火花。从一代圣人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从中我们看到谦虚、好学,看到了教育家崇高的精神境界。一代名主刘备“三顾茅庐”从中我们看到了礼贤下士,以诚待人,也看到了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一代先贤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从中我们看到了责任,看到了毅力和奉献。而现实中的食品安全、东北虎营养不良死亡、“贴签疫苗”造成信任危机、假酒、毒酒,无不昭示某些人责任与道德的缺失。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根据人的觉悟程度,把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强调人要重视精神的创造,不断提高人生的境界,实现道德价值,甚至是超越道德价值。将历史与今天、教材与现实结合起来,作文中谈历史发人深思,说今天触人心弦,分析精辟独到,怎能不感人呢?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渗透;法制关爱
高中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是社会不断富强的承担者。正处于高中学习阶段的少年渐趋成熟,形成自己的认识体系与价值体系,好奇心盛,模仿能力强,追求个性,在追求新奇刺激的体验时,易受不良思想影响陷入犯罪泥潭。据有关媒体的报道与权威部门的公告,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约占违法犯罪的16%,部分城市甚至高达20.4%。这一严峻的数据与现实给我们学校、家庭与社会敲响了警钟,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也是当前学校要切实开展的工作之一,更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即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育人必先育德,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语文课堂为阵地,渗透法制教育。但语文课不是司法课,把法制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把普法知识渗透到语文学科中,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1深究教材,定“法”切点
高中语文学科更多的是人文情感以及生命教育,几乎没有直接进行法制知识讲述的,要在没有法制知识的文章中进行法制教育,就要努力对教材进行再挖掘,找准法律知识的渗透点。苏霍林斯基说过:“课堂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得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处于一种思索活动。”我们要充分挖掘语文课中法制教育的契机和教育因素,把握课堂时机进行思索活动,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的熏陶,避免空洞的说教。如《氓》,女主人公惨遭男子抛弃,就可渗透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四十五条: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思索女主人公为何被夫家休弃的活动环节时,学生可以逐步认识到古代“三从四德”“七出”等对女子的束缚,加深学生对男女平等的法律知识的认识,让女生树立平等观念,加强维权意识。
2丰富活动,“法”“文”相融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实践活动是一切知识的载体。形式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是传统课堂的补充。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创设浓厚的法制氛围,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法制,达到“法”“文”相融的效果。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需要和政教部门的要求,经常开展各种各样含普法知识的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如开展“实现中国梦,法治伴我行”、“读书使我如此美丽”、“树立理想,告别赌博”等演讲或征文或手抄报活动,甚至可以直接开设法与理的辩论赛。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强化语言逻辑思维,或明或暗地让学生学到法治知识,在不一样的语文第二课堂中渗入法制教育。这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激活思想,开发智能,同时也会使他们对政府部门与消费者的责任与权力有更为形象而深刻的印象,法制意识自然能得到增强。
3巧用热点,披“象”入法
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会产生新的知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社会发展的源泉与时代脉搏,关注我们生活的当下,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每个社会热点,可能都存在法治的影子,成为普法的“象”。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民生问题,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道德精神,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识法、懂法的沃土。万物皆可着我情,万“象”则可披入法。例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极尽语言之能事,把阿房宫写得富丽堂皇,大广声色。学生在了解秦始皇因骄奢逸,不体恤民生最终招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惨烈后果后,就能悟出“骄奢败国”给后人的警示,也是作者借古讽今,给当朝执政者敲响警钟,以补察为政的得失。此时,便可引入近年来出现的贫困县耗巨资建设豪华办公楼现象,让学生知道全国政协、监察部早已将“清理政府部门豪华楼堂馆所”列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花巨资兴建豪华办公楼便是违法行为,依法严惩。
4训练作文,与法共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工作,教师有意引入公德法制类的题目或材料作文,使学生在构思写作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法律水平。写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是一种输出形式。它既能体现出认识主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人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作文教学与训练中引入法制事件,能不断诱发学生思考探究、分析比对、反思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这种与法共进的作文训练,实质已经融入法律知识,且化法于无形,融爱于无痕。如,把“老人倒地扶不扶”的话题材料引入课堂,让学生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也借机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引导学生要在谴责肇事者和见死不救的行为的同时,还要深刻反思这一事件折射出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学生经过作文写作,增强法制观念,同时也规范自己的法制行为。语文是感性的,法制是理性的。法制教育适时适当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样做在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同时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又积极地宣传了法律知识,达到了普法的目的。这种隐而不露的语文课堂,蕴含的是教师与学校最深沉的爱,它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依法行事、遵章守法的法律素养,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使其成为法制社会里德才兼备的未来之星。
作者:罗冬松 单位:新丰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光学《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中国法院网.2003-07-02
[2]李波《浅议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太原《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9)
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人们喜欢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形容教师的工作,原因就在于,教师传播的不只是知识,同时也在洗涤人们的心灵。初中学生正是性格形成期,此时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样,我们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精心雕琢,才能让他们成为一块块的宝石,而我们雕琢的方法不是只传播知识,而且还要注重道德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21世纪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这样的人的培养是离不开教育的,因此,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任就落在了教育者的肩上,尤其落在语文工作者的肩上,这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工作者既要教书,还要育人,所以做好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存在以下现象:社会责任感不强、承担任务的自觉性较差、分辨是非能力差、社会实践能力差、抗挫折心理素质差等。具体表现为不信守承诺;缺乏感恩、宽容和谅解;消费攀比现象严重等。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生能直接接触形形的社会,由于思想不成熟,缺乏识别和自控能力,对社会的反面现象如黄、毒、赌等缺乏应有的辨别和自制力,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极大的阻力。其次,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也是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当代学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百依百顺,造成“娇生惯养,迁就放纵”的不良影响。此外,家庭变故,孩子自卑也是缺乏良好德育教育环境的体现。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突然变故,学生在思想品德、性格心理诸方面都发生变化:心灵受到挫伤,性格变得孤僻、自卑,老师也无法与之交流,致使德育教育工作受阻。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德育的特殊性在于:充分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将道德原则“渗”而“透”至学生的心灵。目前,在不少中小学生中存在学生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诚信、价值观比较模糊、自我中心意识较突出等现象。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语文德育最大的特点,和谐而充满诗情画意是语文德育的追求。 在实际教学中,实效低下是困扰语文德育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是由社会环境和语文德育自身因素造成的。教育者很难改变社会环境,但语文德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有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现在有些学生迷恋电脑游戏,心浮气躁,面对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快餐文化,难以辨别真,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以情动人,激发学生情感是影响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一种强大动力。因此,要求教师在讲课中要有良好的情感参与,讲解中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充满激情,使人感悟,令人振奋,从而博得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如笔者在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时,用充满激情的语调总结全文:回顾这篇课文,作者离开自己的祖国,心情异常复杂。这包括对亲友送别的由衷感激,对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眷恋,对自己离国而去的深深自责,对祖国前途命运的热切希望。从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郑振铎先生的殷殷爱国志、拳拳爱国情。教师的激情,感染了学生,使他们对作者无比热爱祖国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使他们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师和学生都是德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绝对不能仅限于教师的教或者仅限于学生的学,而是应该二者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积极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而且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地对症下药。比如,在学习《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爱子之情和爱国之情哪个更重要。在深入地分析中,理解赵太后的爱子心切和触龙以大爱代替小爱的博大情怀,同时从中也学习了触龙的心思缜密和说话的巧妙,让学生不仅得到思想上的提高,而且还为触龙和赵太后的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爱精神所感动。通过这样一个故事顺势引导学生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尊敬师长、热爱祖国等,就会让学生在刚学的故事的感动中自然而然地相信和效仿,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课和语文主题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为新形势下的大语文谱写出崭新的一页。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大学生 真善美教育
引言
探索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途径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内在品质的升华,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我们需要积极地发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发掘语文教育背后的人文魅力,从语文教育的知识层面、理论层面、道德层面启发大学生对于人性中真善美的思考,促进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我们将从实际的教学工作经验出发,结合语文教育的理论知识,探索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结合途径。
一、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语文教育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具备美感的全面人才、发掘语文教育中的真善美的本质,分别表现在:首先是为了捍卫语文学科的尊严,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科技型人才的需求,忽视了大学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通过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发掘语文教育在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力, 是捍卫语文学科尊严的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缺乏对于语文教育的这一研究,没有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支撑,语文教育对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还不够,为此我们必须探索相关的融合途径改善这一问题;其次为了加强自身的修养需求,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全面性,克服对语文教育的狭隘认识,无论是语言、文章、文学等语文方面的研究综合到“语文教育真善美探讨”的根本上来,这是一个关乎修养和心灵的改善过程,从语文教育的基础教育过程来提高受教育者的修养,无论是从加强“德”的修养,还是知识面“智”的加强,或者对技能的提高“才”的改善,都是语文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修养的提高。
二、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具体思路
(一)知识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融合
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方式首先是通过知识层面展开的,毕竟知识是语文教育中非常关键的教学目标,通过语文知识、文学知识等的探索和发现来寻求和真善美教育的结合。所谓“真”,我们可以理解为真诚或者对真理的追求,就语文教育的过程本身而言也是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以及相关的能力,这也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工作,一方面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文字理解能力,另一反面能够帮助被教育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对语文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表现出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中“真”的结合,求真是语文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格养成和创造型人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帮助。对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分别是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智力。文知识包含了很多,主要的内容是以语文为主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总括,系统地来说有语音、文字、词汇、逻辑、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语文教育要想通过知识层面促进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发展,就应该更加注重知识层面的传授,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够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此语文教育应该将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的阶段中,语文能力是一种利用语言来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沟通等方面。文教育想要健全人格和塑造创造型的人才就必须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知识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语文智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全面地提高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通过知识的教育环节的设计和安排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二)理论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
从教育学理论层面探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即只要通过语文德育的角度来思考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使得被教育者能够从语文教育中获取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从而提高被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这种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核心所在,从教育学的理论层面证明了语文德育教育对被教育者思想层面的影响。文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通过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对被教育者的人文修养的提高,这也是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理论支撑。
语文教育中很多课文和文学作品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多的课文和文学作品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爱国主义、革命理想、道德理想等元素。这些都是语文教育积极的引人向善的特点,承担着对于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使命,是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结合的完美做证。具体的融合过程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充分地考虑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节操、品德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三者的培养过程改善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效果。其中人的思想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看法,所谓大学生真善美的培育最为主要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即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富有责任感等积极可贵的思想品质,语文教育要想通过教育学理论的观点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时思想境界的提升也能反过来影响到其语文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语文德育教育的理念能够透过教育学的手段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培养大学生情操的逐步养成,透过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的魅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对大学生情操陶冶的目的。所谓德行,指的是人在日常处事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坚韧的性格特点。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追溯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本质,语文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探索、谦逊谨慎等珍贵德行的养成。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研读理论,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教育学理论的相关特征和语文教育的德育效果,培养大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发掘人性中真善美的能力。
(三)美育学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语文教育从美育学的角度而言指的是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审美意识的提高,语文教育能够通过美育学的思想改善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心灵的构建,即通过美育的过程促进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即使得大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认识到什么是美,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崇尚美。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这就需要从大学生本身的审美意识、审美因素、审美能力出发。其中审美意识是指人类思想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审美观点、审美倾向、审美标准等;对于语文教育的过程而言,这种审美标准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是全面提升大学生审美理解和感知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发展创新型的人才有着审美能力的支撑,具体到实际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将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纳入教学的重点考虑,通过语文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审美意识的效果。
(四)语文教学体系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构建一个以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至为重要,通过这个以美学宏观角度完善语文教学的系统构建,全面地促进语文教育中对人性中真善美的培育过程。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能够对以“美”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有深入的理解,构建这种语文教学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智力教育,更不能笼统地认为是道德教育、审美教育。而要将语文作为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充分地渗透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文章、文学三个教育重点,充分地挖掘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通过语言、文章、文学三者的相互促进和补充,完成适应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但是这个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极其复杂和宏大的,它既要考虑到东西方美学的特征,又要考虑到马克思美学的逻辑和总结作用,通过美学的观点充分地发掘语文教育中语言、文章、文学的独特魅力,从而从智育、德育、美育的提高完成大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塑造。进而实现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那么这种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育过程怎样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真善美教育呢?首先是“求真”,求真是从认知的角度开发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智力、创新技能等能力的养成,这是一个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其次是“向善”,即通过美学的语文教育,积极地通过文章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向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最后是美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崇美”,即从美学的角度思考,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对语文中文章、作品、语句等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能够促进学生们健全自己的心灵构建。
结语
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全新思想和途径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全新发展方向,也是较为理想的语文教育理念。为此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理论、语文教育中美育学特征、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的具体特征,通过对这些角度的思考,发掘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潘纪平,柯华桥.语文审美教育原理略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2]杨道麟.高师院校中文系的学生务必探讨语文教育真善美[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关键词: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有效课堂
一、引言
怎么样才能学好语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师和同学。有人说,“语文课有什么好上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不听课,照样能学会”。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它却不是易事。而实际上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上花的课外时间是少之又少。他们平时掌握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大多仅是靠语文课堂上的45分钟得来的。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管窥之见。
二、提供学习方法指导
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学生要会上语文课,在课堂上就要会听,而学生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所以,学生要上好语文课,就要做到听觉和视觉并用,边听边思,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三、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新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实践证明: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必须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要创造自由的教学环境,必须提倡充分的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始终记住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与学生的活动是相互的,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
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这样学生既可以增加信息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阅读实践活动。
因此对学习必须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自主参与学习。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经常设计一些问题,提问学生,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开动思想“机器”,使他们积极投身到课堂的双边活动中。只有双边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主动性不是主要放在设计课程上,而是注重在课堂上如何控制学生。
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如用小故事引入,或借助录音、录像等手段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教师在课堂上还应针对不同的重难点,相应地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程度低与能力强的同学都得到成功鼓励,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对学好语文充满信心。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理清文路、捕捉要点、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
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的需要选择相关的小问题进行研究,而且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空间。语文学习需要在讨论中得到深化,但教学任务的繁重、时间的紧迫,却往往使讨论开展了却又草草收场。在这个过程中,能力弱的学生可能根本就还没进入状态,能力强的讨论也不深刻充分,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真正的能力培养、自我发展收效甚微。所以,教师必须设置高素质的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并且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授之以渔,在充足的时间互相聆听,探讨得到最终结论,这种真正的讨论参与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发学生兴趣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语文课堂上的研讨不同于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可以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的欲望。教师把学生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肯定他们的勇气,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正处于成长和心理发育期的高中阶段学生来说.是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到这点,才真正完成了语文教学教书育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钮绪纯.新课标下语文自主课堂的建构[J].语文学刊.2009(13)
[2] 汪建芳.一主三导四互动――对优化英语讲评课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1)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专业化; 特殊性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策略与标志。语文学科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占据了整个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的核心地位。
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1]简言之,就是教师职业争取成为专业的过程,这一过程旨在强调教师作用的改变和教育模式、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各个体系与思维的重建。这就要求以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为依托,从而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自我。同时,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国家、地方、学校及其教育环境的合力结果,是全民素质逐步提高的有力保障。
(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及其特殊性
关于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教育界可说是各执一词,不过其基本宗旨大致相同。靳健指出:“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自身的专业内涵,提升言语水平、思维水平、美感水平、教学水平、专业态度与自主意识,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2]然而,语文教师专业化真正走上发展之路需要的不仅是理论范畴的定性与研究,而是应付诸于语文教师提升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
语文是思想的工具,是人类交际的情感工具,它使得人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逻辑思维变得清晰,情感因素能够深入,它促进了理解力层次的跨越式提升,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语文中那美轮美奂的精致语言、博大精深的文化涵养以及广袤无边的意蕴情怀构成了语文学科独特的人文气息,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理所当然就决定了语文教师专业化内容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在教法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语文教师在储备精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要求具备一定量的教育理论知识。其次,在大多数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的今天,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想特点,进行情感性疏导教育和启发式说服教育;再次,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具备不断实践与探索的精神,比如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随着对象、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同时,也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另一方面,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赋予了它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更大优势。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从本学科出发,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引导学生融入课本情境,并和学生共同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实施德育的无痕渗透,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真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衡量语文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3]。同时,在面对日益强势的西方文化霸权威胁的今天,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古老文明礼仪的弘扬,也是语文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
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一)语文教师职业心理的困惑
⒈客观形势下职业情感的冷却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材的频繁变更,新的内容与方向自然需要教师们开始新的摸索与实践。且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与路径,加之语文教师工作量之大,使得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提高与进步,只是一味追逐课改教材。语文教师在拼命的“工作”与“劳动”,但没有“发展”与“创新”,只有磨损。
同时,高考语文试题的不合理,客观题增多,主观题减少,甚至主观题部分也很少涉及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考察。在如此的语文试题的引导和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语文教师只强调学生所谓知识的纯增长,而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涵养则很少涉及。例如,一直被认为最为灵活的作文课,语文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去观察与感受,而是传授作文“万能模板”,学生作文风格趋同。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曾说过:小说家之所以创作乃源于描述人类存在状态的热情。当语文教师丧失了对自己职业的热情,则何谈其职业期望与职业信仰?
⒉主观意识下职业能力的缺失
常有人说语文教师是最无专业性可言的职业,甚至有些语文教师也如是认为:语文本身无深浅。于是,很多语文教师忽视其职业能力的进步,他们照本宣科、“贩卖”别人成果。“教师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已成为制约语文教育的‘瓶颈’”[4]。同时有很多语文教师本身就缺少一种个性品质,缺少一种激情与气度。一个画家曾说:画风景不只是涂颜色,更重要的是画出风景里的空气。同样,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一种内化了的超脱情怀与人格魅力。正如王荣生所说:一度认为最无专业性的语文教师,隐含着高度的专业要求。
另一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语文教师之间更缺少协同合作与沟通互动。自古文人相轻,虽说语文教师算不上真正的文人,但明显具有了文人的某些“心态”,他们不去吸收,不去反思,专业知识进步缓慢,科研能力也只停留在局部的个体的论文水平上。这严重阻碍了教师职业能力的优化,违背了合作发展的原则。
(二)语文教师知识含量的贫瘠
林祖荣指出:“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决定功能”,而“一个教师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怎样的?我们认为,构成这个结构主体的是这样三个板块: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5]同时,孙宏安指出:“教师的专业化指的是教师成为本专业的行家,成为专家”,“教师的专业是一种特殊的与学科专业相关的社会职业,因此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直接需要”[6]。当然,这里提到的专业知识具体则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广阔的人类文化视野。
总体而言,我国的语文教师基本能胜任自己的岗位,但不可否认,在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趋势下,语文教师普遍存在较大问题。
1.学科专业知识不精
现阶段,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仍凭借教参“打遍天下无敌手”,他们熟悉教材内容,但他们忽视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语文教师迷失了发展的方向,学科知识更新缓慢,远不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由于我国师范教育的先天不足,语文教师时常出现知识性差错和书写不规范等问题,且讲课多就事论事,失去了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原则。语文是宽泛的,同时也是深奥的,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比较宽厚的知识,才能取之左右而逢其源。
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知之甚少
在国外,许多国家都规定教师在就职前必须接受教育科学方面的专门训练,而在我国,近年来也努力朝这方面发展,只是在现阶段的师范院校中,教育学、心理学科目均作为公共课而“一笔带过”,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仍处于薄弱阶段。如在语文教师中,有些教师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他们不懂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甚至陷入连自己的教育经验都无法总结的窘境,于是开始了漫长的盲目探索和经验积累,必然要走不少弯路。在现阶段,中学班主任工作大多由语文教师担当,这说明语文教师更应站在教育科学理论的前列,掌握必要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将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能力,如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自身也要有自我反思的能力、灵活应用教材的能力、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教育界已明确提出:现代教育需要的不再是只有某种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是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
⒊人类文化视野狭窄
面对今天的教育对象,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因为语文课广泛涉及着包括生活、社会和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大量信息渠道了解到许多新鲜知识,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仅广泛,而且具有相当的深度,这往往使语文教师汗颜,甚至出现了教师无法自圆其说的尴尬局面。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熟知文史地,还要适当了解一些数理化知识,也要广泛关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形成教师不同寻常的知识链条。当然,一个教师不可能成为“通才”与“杂家”,但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是不无裨益的。
三、对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的反思
在现阶段,我国语文教师的专业化还处于较低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教师教育主要还是由两大系统构成: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职前教育主要由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承担,在职培训主要由各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然而“这一教师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也欠规范”[7],无法全面地指导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这就需要国家、学校对教师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同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需要教师专业情意的确立。
⒈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是前提
教师的经济待遇不仅影响教师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教师队伍的社会声望和政治参与能力。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教师的经济待遇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还比较低,个别地区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广大教师含辛茹苦,却两袖清风。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实质上就是不承认他们的劳动价值,势必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并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所以,要努力做好这个前提工作,使教师成为社会上优秀人才的首选职业,同时,这也是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国家及学校不仅要注意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同时要关注他们的教学热情与参与性,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生活需求。
⒉改革传统师范教育,形成全面发展的职前教育是关键
师范教育主要承担教师的职前培训任务,是发展基础教育第一位的工作。同时教师队伍的质量的提高,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性措施鼓励和吸引大批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然而“有师范教育以来,师范院校都把所教学科作为第一专业,在课程设置、课时分配上都向所教学科倾斜”,“而对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与改革重视不够”[8],致使师范教育先天不足,从而导致我国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缓慢。要增强师范教育的吸引力,必须尽快改善师范院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学术水平与专业水平,这不仅可以吸收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而且也是提高教师职前教育质量所必需的。所以,师范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如加强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同步提升,走好职前教育这一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⒊优化教师培训模式,发展高质量的在职培训是手段
“教师的在职培训,实际上就是教师的终身教育,它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经常性的工作。”[9]然而,由于我国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缺乏互动以及不合理的培训课程与方式,使得在职培训多流于形式,极大地影响了培训目标的达成。
为了使教师的在职培训得以顺利进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经费、待遇、结构等方面做出实质性调整,严格把握好项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法等方面的各个环节,制定出知识、能力、精神具体而富有层次的培训目标,设计出前瞻、系统而实用的培训内容,使用多元、创新与合适的培训方法。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一个十分广阔的活动范围,除了传统意义上教师之间课堂教学观摩、互相研讨、进修外,还可以开展其他的培训模式,如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反思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等,这要求在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对教学和学习的理解,从而积极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语文教师自身专业情意的确立
教师专业情意的确立,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一个教师成为“好”教师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长期形成的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和价值的理想与信念,它涉及价值观、信念和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通常所说的专业理想、专业精神包括在其中),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精神内核。同时,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只有以身立教、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当然,教师只有在良好的自我意识下才会表现出适度的自爱、自尊、自信、自强等心理品质,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贡献感,并自觉地根据自己的职业信念激励自己,对自己献身的职业充满自豪感和荣誉感。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外,也要有一种内在的专业情意,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满怀自己的专业信仰,载着独特的语文学科,走上独特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黄琼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0).84
[2]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314
[3]刘秀林.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资讯,2006(4).126
[4]夏伶.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专业化[J].长沙大学学报,2008(4).153
[5]林祖荣.专业化发展关键词之一:知识结构[J].教师之友,2004(6).34-35
[6]孙宏安.学术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教育科学,2009(4).55
[7][8]刘湘溶.简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4(7).23-2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 德育 途径
引言
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必要。小学语文教学在渗透德育方面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教师凭借小学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各种语文活动来进行。
1、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1.1是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不够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小学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不注重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二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德育内涵挖掘不深、不透、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三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功底不够扎实,在思想认识上不注重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这些都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面对这些问题,只有不断地使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注重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切实加以解决。
1.2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充实小学德育手段的需要
教育部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另外,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小学德育手段;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充实小学德育手段。
2、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1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
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比其他学科的特殊优势就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它是直观、形象、整体的,对学生影响深远。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得到情绪体验。这样的课堂,语文教学与道德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得到了道德与美的陶冶。
2.2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课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故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平时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学生非常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多半是欣赏其有趣、好玩。而不注重观察活动过程,这时老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的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就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在写作的过程中同样渗透着德育教育。
2.3在合作讨论中渗透德育
教师上课时要紧扣课文重点提问,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在不知不觉中,教师引导学生步步逼近问题中心,找出问题的答案,使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处于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这样,他们不但学到了语文知识,而且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课时,向学生展示了桂林的美景,指导学生认真观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最后集中讨论,理解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桂林山奇、秀、险,水静、清、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感情,使他们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从中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触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操。
2.4精心指导朗读,强化德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者要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得通过语言在朗读中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不论是精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的教学,都要重视读。这样,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课文,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爱憎的火花,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想作者所想,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
2.5渗透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理想、价值和态度以及人性的看法。最根本的是人活着为什么?人应当怎样活着?在教学中注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将会受到深刻的人生观教育,更会制约着他们如何选择各自不同的人生方向和道路。而今的学生,受经济社会的影响太深,他们的意识里没有了古人的高尚情操,更多的是功名利禄,倘若人人如此,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点责任怎能落到他们的头上?因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从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古代圣贤或者是近代、现代、当代英雄人物为典范,学习他们的精神,逐步形成他们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抓住一些优秀、典型的课文,有机地进行渗透。
3、总结
语文教学中,就是要这样将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力争在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中自然地完成德育。德育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风雨兼程、同舟共济,就可以使德育之花在语文课堂上自然盛开,处处绽放。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夏家发、杨再隋主编.小学语文教育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关键词】课程设置;高职语文;人文素养;课程改革
语文课程是高职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培养的不二法门。由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高职院校都加大了对该课程的改革力度,开始按照新课标要求,对语文教学格局进行着不断优化,各种改革举措逐一得到了落实。为保证学生发展全面性,保证学生素质水平,高职又开始将人文教育以及德育教育等内容,融入到了课程教学之中。
一、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手段
为对语文教学进行优化,保证人文教育内容在课程教学中的高质量渗透,各高职学校首先应对自身课程设置进行调查,要按照素质教育需求以及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对语文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理念进行完善。要将人文精神作为教学目标核心,并按照新课改相关规定要求,对学校语文教学进行科学布局,使其能够重新回归到人文教育主线之中,要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以及完善课程设置的方式,对这一教学目标实现提供保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应适当加大阅读技巧、中国文学以及写作技巧等部分的教学比例,要对语文教学中所包含的人文素养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将满足学生基本人文需求作为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举例以及讨论等手段,对学生人格素养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的精神水平能够得到切实优化。此外,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置时,应加大中外人类优秀文化内容添加比例,要与学生一起,就正确人格品质与价值观标准,展开深度探究。
二、结合学生专业,突出高职特点
由于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学校教育有所区别,其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所以在尝试将人文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时,要结合学生自身专业,要按照专业的特点对语文教学进行合理调整,像增加专业术语教学以及常识教学内容等,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流程,形成全方位专业教学体验模式,使师生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也能掌握更多专业技术知识,使他们可以更加重视语文学习,明确语文课程所含魅力,确保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时,能够从中获取相应信息,来对自身专业知识结构进行不断完善,使他们能够更好对自身专业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其实提升学生综合素水平,确保能够达到人文教育以及语文教学双重目标。同时人文教养的渗透,也能对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素养培养起到良好辅助作用,能够为学生就业增加有利筹码。
三、健全考核制度,强化考核标准
通过对人文精神考核标准与制度研究发现,由于该精神的加入,考核评价体系有着较为突出的总结性与激励性特征,高职院校应从长远角度入手,利用这一体系所具特点,将人文精神加入到教育考核之中,实现对教学考核标准以及制度的优化,以配合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形成理想化教学考核模式。学校在进行教学考核优化过程中,要为教学考核指导性作用的发挥提供可靠保障,未达到这一点,不仅要对校内教学资源以及师资团队力量进行合理利用,同时要对教学课程安排以及教学方式运用进行优化,要保证人民精神所具有的自觉主动性与重要作用,可以在考核中得到充分体现。学校管理者要对本校语文教学进行合理规划,应该教学考核标准中,对人文素养培养进行重点突出,要将人文精神真正融入到各个考核指标之中,改变以往对于学生语文成绩过度关注的弊端,要对学生德育教育水平以及其他综合素养意识进行考核,确保整体考核指标体系能够真正做到量化,可以切实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以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做好相应的铺垫。例如老师可以在平时考试以及期末考核中,增加人人精神相关内容考核项目与标准,适当加大技能性知识的考核比例,确保学生能够走出过度关注成绩的学习怪圈,不断提高自身语文学习能力以及人文素养水平。
四、明确改革实质,完善语文学习观
以往教学过程中,老师会更加注重语文工具性特点,多以基础性知识点教学以及基本语文训练技能为主,虽然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语文教学预期,却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会对人文素养培养形成一定阻碍。因此为保证人文教育效果,教师需对语文学习观念进行正确认知,要明确课程改革意义与实质,清楚认识到语文不仅是工具性学科,同时也是容纳性较强的教学课程,其能够对文学、天文以及地理等知识内容进行有效融合,确保学生可以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各方面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并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更多知识学习方式,能够主动对各知识点进行学习,从而确实提升学生课程学习效率,保证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五、结束语
人文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高职院校需要通过不断努力与研究,明确两者间的互通之处,掌握改革实质与正确的语文学习观,从而通过对完善考核制度、结合学生专业以及优化课程设置等手段的运用,逐步完成语文课程改革工作,使人文素养可以真正与课程教学融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性语文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人文教育体验,进而逐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