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子测量实训总结

电子测量实训总结

时间:2022-11-07 18:24:57

电子测量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职;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课程设计

1 引言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ion,简称VI)是基于计算机的仪器,虚拟仪器允许测试人员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通过软件重新定制硬件,创建自定义的解决方案,实现计算机和仪器的密切结合,是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掌握虚拟仪器技术已成为毕业生应具有的、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实训设备,虚拟仪器技术以最少的硬件投资即可改进整个系统,非常适合高职教育体制的实训基地建设。《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课程的设置,能够满足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电子测绘领域高职毕业生培养的需求。

2 《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课程设计

《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课程是我院电子测量与信号监控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课程依托教师自主设计的虚拟综合实训平台,结合校企联合开发的课程项目和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在电子测绘、轨道交通等方面职业能力,为电子技术等多门课程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

2.1 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内容选取前期以Labview基础知识学习为主,后期以项目教学为主,项目以信号发生器等常见仪器设备的开发为主。课程项目根据企业当前所需技术,用传统仪器与虚拟仪器相结合的方法,以地铁轨道信号设备的信号分析、处理及基于声卡的虚拟仪器信号发生器设计等为案例开发。课程教学内容安排顺序,通过简单游戏开发,学习Labview基础知识;设计以声音采集卡为媒介的简易信号发生器;完成多通道数据采集装置的综合项目,从简到难,使学生逐渐掌握虚拟仪器开发流程和设计方法。表1是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2.2 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

2.2.1 虚拟仪器系统构成

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为依托,实现各种仪器功能。图1是常用的虚拟仪器系统方案。虚拟仪器实际上是一个按照仪器需求组织的数据采集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和制造各种仪器。虚拟仪器的研究中涉及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计算机数据采集和数字信号处理。

2.2.2 虚拟综合实训平台的硬件系统

本课程的实践平台按照图1的虚拟仪器系统而设计,以“NI6221数据采集卡”为核心,以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单元,组成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系统。再结合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系统集成。平台开发以来,在企业项目开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数据采集和数字信号处理方面应用较多。平台可以实现通用台式仪器的全部功能以及一些在传统仪器上无法实现的功能。经过多年的教学和总结,该平台目前包括虚拟仪器教学实验箱、USB高精度采集卡和图形化软件开发工具、仿真工具等,此外基于Labview图形化系统的设计,能够辅助完成大部分课程的课堂教学,学生竞赛及科研项目,非常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技能训练。虚拟综合实训平台的硬件总体框架如下图2,利用模块化硬件,结合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的应用。软件能帮你创建完全自定义的用户界面,模块化的硬件能方便地提供全方位的系统集成,灵活的可编程软硬件平台满足对同步和定时应用的需求。只有同时拥有软件、模块化IO硬件和用于集成软硬件的平台,才能充分发挥虚拟仪器的优势。

由Labview软件构建虚拟仪器实训系统,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物理量的测量中,在实际应用中,平台可以完成多个实训内容,可供电子、通信类专业学生作为设计性、创新性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使用。

2.3 实训内容

课程开发了一系列实践项目,包括:示波器、频谱分析仪、数字电压表、温度测量系统、光强检测与控制系统、红绿灯控制系统、红外传输系统、电机调速与测速开环系统、电子秤设计、步进电机控制与霍尔元件检测、电机调速与测速闭环系统、模拟电梯超重报警系统等。学生可以在实训中完成测试、测量和数字信号分析,从而为嵌入式设计、工业控制以及测试和测量项目开发中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

2.4 课程在高职电子类专业中的定位

在电子测量与信号监控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是核心课程,该课程在培养目标中起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其他岗位能力起着支撑作用,在课程体系中起着呈上启下的核心作用。

3 课程对学生的培养

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可以完成仪器电路的设计、参数分析与计算,调试与测量,嵌入式技术的学习,掌握并熟练使用各种电子设备及仪器、测量技术等,利用现有计算机资源,Labview图形化软件、数据采集等,完成测试、控制、自动化或者其他创新性的应用开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能够配置、创建、、维护和修改已有的解决方案,掌握仪器定制或自制步骤,面对简单的测试任务,能很快的组建测试系统。

4 总结

高职《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课程设置,适应当前虚拟仪器技术岗位的发展需要,课程就业方向明确,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优势。通过课程,学生掌握了电子测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大大提升学生电路设计和应用能力;课程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掌握新技术的数字化仪器仪表的开发流程;借助虚拟综合测试仪平台,学生体验具有先进技术、开放性和高集成可扩展的工作环境,参与企业实际的项目设计;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体系,帮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动手能力训练,同时平台在实训设备的功能和设计方法、水平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陈栋,崔秀华.虚拟仪器应用设计[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第2篇

为综合利用分公司关停的机组,因地制宜,变废为宝,进一步扩大技能鉴定站的培训规模,拓展培训项目,将机组技术改造成火电综合培训基地,特到**电厂进行了前期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调研时间:2021.6.15——6.18

调研单位:**电厂培训中心

调研人员:公司培训处相关人员

二、调研情况:

**电厂培训中心,位于**,起步较早、培训项目和设备完善,管理规范,成规模、有亮点,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此次考察调研重点是依托关停机组打造检修实训基地,建成的国内首台200MW整机培训系统。

该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关停机组的系统、设备,改造建设成国内首台200MW整机培训系统。共分锅炉本体、汽机本体、电气、管阀、热工等检修基地,可对新入厂员工、检修人员及电力学校的学生进行现场培训,是集团内部重要的检修综合实训基地。

三、机组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通过这次调研考察,对下一步公司机组培训基地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现将建设方案汇报如下:

从系统隔离、设备管理和投入资金等方面考虑,建议优先将机组进行设备改造。改造将分为发电流程现场培训和检修实操现场培训两个功能板块。

发电流程现场培训针对的是在校大学生和新入厂员工,通过现场直观的认识、零距离接触电厂燃料输煤、制粉系统、锅炉本体、汽轮机本体、发电机和升压站等系统设备,全面掌握火力发电整个流程,对电厂的主辅机设备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锅炉本体方面计划从锅炉12.5米喷燃器平台开孔进入炉膛,在炉膛里转圈焊接平台和步道,利用光电效果,向参观人员展示炉膛内部震撼的视角效果,同时在大顶开孔,可以延步道上至汽包平台。汽轮机本体方面计划揭去汽轮机大盖和上汽缸部分,将汽轮机整个剖面横向展示出来,结合发电机部分进行实体展示。

检修实操现场培训针对的是机电炉、热控专业检修和运行人员,利用现场电机、水泵、管阀等辅机设备,可开展燃料、热控和机电炉主机检修方面的培训。具体项目如下:

(一)热控专业

1.DCS系统

#4、6机组DCS系统相对于系统设备逻辑组态,其软件已不适应当前时代。但可以从点的生成,控制逻辑搭建,画面组态,到卡件控制就地设备等一体化培训,包括后期的故障原因分析、判断、处理。

2.测量专业

现#4、6机组就地、变送器小间测量设备如压力、差压变送器,压力表、压力开关以及相关测量取样的表管、孔板喷嘴等均未拆除,完全可以利用,实现技能化培训。

3.程控保护

大多设备未拆除,完全可以实现程控保护技能专业化培训。机侧主保护为飞利浦MS6000系统,炉侧安全门已做改造,对热工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下来就是灭火保护。只不过是200MW机组较小,还有些保护设备及系统没有,可考虑酌情构建。

4.自动调节

大多设备未拆除,完全可以实现自动技能专业化培训。现有各类执行器。仅电动的就有6种型号,气动有调节型及两位式。

5.烟气CEMS系统及其它脱硫仪表

大多设备未拆除,完全可以实现烟气CEMS系统及其它脱硫仪表技能专业化培训。现有各类脱硫类仪表。

(二)电气专业

1.高低压电机检修:包括电机解体、抽转子、定转子检查、轴承检查、更换、测振动、测温。

实施方法:现场检修,电机与本体对轮解开,电机电源引线拆除后,完成电机检修,需测振、测温时,连接电源引线,和运行人员沟通送电测振、测温。

2.6KV开关:SN10-10型、ZN28-10型、ZN73型)检修(包括开关解体检修、机构检修、二次回路检查、特性试验。

实施方法:在6KVⅣ段或6KVⅥ段、脱硫6KVⅣ段或脱硫6KVⅥ段选择停运的开关进行。

3.励磁系统的检修:包括刀闸、灭磁开关、整流柜。

实施方法:#4机或#6机十米励磁柜均可进行。

(三)汽机专业

1.汽轮机轴承及油档检修

通过现场解体,全面认识汽轮机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掌握支持轴承的拆卸程序,检查步骤,回装要求。认识了解油档的安装调整方法。

2.高中低压缸揭缸检修

全面了解掌握汽缸检查清理内容,滑销系统的检修,隔板与隔板套的检修,隔板中心测量,隔板中心调整;汽封拆卸、清理,汽封间隙测量调整,全方位的学习汽轮机的通流间隙测量调整知识。

(1)前箱揭盖学习主油泵检修,滑阀检查清理,危急遮断滑阀杠杆间隙调整,飞锤解体检修。

(2)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门关闭器解体检查,门体解体测量检查。

(3)给水泵检修,通过轴瓦检修,掌握乌金瓦研刮方法,质量要求,学习轴瓦间隙、瓦口间隙、瓦盖紧力测量方法,测量转子总抬、半抬、总窜、半窜的方法,掌握技术要求,通过拆大端盖,抽芯包,芯包解体,中段检修,转子小装测量晃度,密封环镶配,回装后中心找正来学习给水泵的检修方法和步骤。

(4)通过现场不同类型的水泵、油泵培训单级泵、多级泵的检修方法,掌握技术要求。

(5)现场不同的高压电动阀门,低压阀门通过解体培训学习检修步骤,技术要求,还可研磨阀门来达到修复阀门的目的。

(6)系统隔离,培训办理热力检修工作票。

(四)运行培训项目

1.汽机专业

熟悉DCS画面、掌握DEH系统控制原理,对汽轮机本体、主蒸汽、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汽轮机抽汽系统、辅助蒸汽系统、凝结水、除氧器系统、给水系统、加热器疏水系统、汽机轴封蒸汽系统和汽机疏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开闭式水系统、汽轮机油系统、凝汽器和抽空气系统、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氢冷定子水冷、密封油系统进行实地观看、培训、学习,掌握各设备、系统巡检内容、作用、原理、结构及其系统、设备投停操作方法及故障处理方法。

2.电气专业

实地了解和掌握电气一次设备发电机、励磁机、变压器、电动机、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UPS、厂用系统、直流系统等设备的作用、原理、结构及故障处理方法;能进行6KV、380V系统接线方式及停、送电的操作;能熟悉所有电气二次设备及控制、保护、测量、信号等二次设备的作用、结构、原理;能熟悉和掌握机、炉动力配电箱、热力配电箱各负荷的接线方式、停送电操作方法、操作要领及故障处理方法。

3.锅炉专业

实地对锅炉本体系统、汽水系统、旁路系统、风烟系统、制粉和燃烧系统、给水减温水系统、吹灰系统、疏水和排汽、除灰除渣系统相关设备进行直观了解、学习,掌握其作用、原理、结构及故障处理方法;能在DCS画面熟悉锅炉各引、送风机、热一次风机及制粉系统的启停逻辑,启停方法及相关联锁功能;熟悉掌握FSSS控制系统,特别是锅炉吹扫的作用及其逻辑,熟悉点火逻辑,掌握就地手动门、电动门、调整门作用、结构、型号、操作方法;掌握各油箱油位计、水箱水位计、轴承油位计的作用原理及故障处理方法。

改造费用需生产技术部相关专业进一步进行评估。

第3篇

【关键词】 电子实验;技能操作训练;动手能力

技工学校电子专业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电路中一些基本电量的测量方法,基本仪器的使用以及由实验的方法去验证有关的定律、现象,而且要求学生能对一些较复杂的放大电路进行静态调整、测量和动态测量。但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①班级学生多,工位、仪器不足。大多三、四位学生为一组,共用一个实验台,每位学生独立操作动手条件受到限制。②指导老师偏少。一位课任教师承担一个班级学生的实验指导工作,力不从心。③部分学生基础差,他们来自边远的山区,入校前连最基本的实验仪器都没见过。所以影响电子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完成一个电子技术的实验课题,首先必须对电路中所用的元器件要有所认识,学会检测,对实验设备、测量仪表、仪器的使用要掌握,而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需要花很多的时间,要在一次的实验课内完成,并对电路的定律和现象进行验证,这是很难做到的。如何解决实验课程设置要求与实际存在问题之间的矛盾。本人认为可以将部分复杂的电子实验与技能操作训练相结合。

1 实验与实习的异同

1.1、实验中调整、测量的内容与实训中的调试内容相同。例如:《电子电路基础》实验二、三、四

①都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连接好待测电路;

②对放大器静态进行调整、测量。内容包括测量静态参数IB、IC、UCE、UBE,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并能对静态工作点进行调整;

③对放大器动态的调整、测量。内容包括测量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电路的频率特性、输出电压等。

1.2、调整、测量、调试所用的实验设备、仪器、仪表相同。都要用到万用表、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和稳压电源等。

1.3、实验与实习不同之处在于:实验课更重视学生对实验设备、仪器仪表的使用,注重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某一定律,某一电路原理和现象。而学生实习课,更加偏重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注重工艺要求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电路测量调试能力。在课时的设置上,实习课比实验课时间充裕,指导老师也比较多,且在实习中,每位学生拥有一套实习工具,一套要装配的电路元器件,每一个电路的装配电路图都是由学生自己精心设计的,经过反复检查,直到完全正确,布局合理美观,才能按照装配工艺的要求,正确地、独立地安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要调试的电路已经非常熟悉,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他们可以带着自己装配成功的电路板,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批到实验室,每人拥有一个工位,在老师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独立完成电路的调试、测量,从而提高了电子实验的效果,有效地完善了电子实验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实验课的处理方法

技校电子专业实验课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

2.1、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把电路中常见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基本实验设备、仪表、仪器的正确使用;各类放大电路的静态测量;作为学生电子实验课的重点。首先让他们掌握元器件的识别、检测,教会他们正确地使用实验设备、仪器、仪表,再让他们学会一些基本电量的测量,去完成一些较简单的实验,例如几个放大器的静态调整、测量。

2.2、对较复杂电路实验部分的处理方法:老师可以事先有所准备地在实验课的后半段,以演示实验的方式完成整个实验,先让学生对所做实验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而这部分的学生动手实验可以放到电子实习课中完成。从而将实验课与实训课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实验课题应用实例

例如:《电子电路基础》课的实验四如图(一)所示

题为《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这个实验的目的是:①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②进一步熟悉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而我在上这堂实验课时,是这样处理的:

(1)学生动手实验部分,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图(一)正确连接好电路,会用万用表欧姆档判断电路的连接情况;②学会使用和调节实验台上的稳压电源,并能正确地连接到电路中; ③学会使用万用表的电流、电压挡测量电流、电压,并正确读数;④测出图(一)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学会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2)用演示实验的方法为学生演示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项目教学 实验实训平台 构建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浙江省电子专业已全面实施课改新方案,核心课程教材已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即将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与设计都基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并将支撑知识细化为若干任务与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每一个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以“情景导入――确定任务――知识准备――任务实施任务小结评价”几个环节,完成“做―学―做”设计。

要做到教学改革与教材的建设同步,必须打造理实一体的“实验实训平台”。近年来,电子专业的教学模式都是理论课与技能课分开进行授课的,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在基础课论课堂中,大部分学生感觉理论学习无趣,部分学生有开小差、睡觉的现象。在技能课课堂中,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技能训练就是做实验,但实验、实训的目的他们不清楚,没有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没有养成对科学探究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了让学生对专业课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学情,开发适合教学的实验实训平台,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生动的感性认识,使他们通过“做中学,做中教”形成新技能和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使其建立学习信心,提高操作技能。综上所述,在电子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立足于加强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技能和理论水平的实验实训平台,这对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概念的界定

实验实训平台就是以实验、实训的方式将课堂理论教学置于真实的或者是虚拟的实验实训教学环境中,通过情景学习、演示实验、动手实验或仿真实验等方法,以确定任务、协作学习、学习评价等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主体,辅以多媒体技术、实物和课程课件,建立一个服务于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和积累实验实训基本技能的实验实训平台。

三、实验实训平台构建与实践

《电子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课中设置了10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都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通过典型的项目学习,使学生掌握检测、焊接、安装等技能。为了教学项目的有效实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实验实训平台,通过自制实训操作视频,结合实物和图片、借助优秀学生作品等形式帮助中职电子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

(一)自制实训操作视频,构建“动感”的实验实训平台

笔者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完成一个教学项目必须要学会检测、焊接、安装电路等技能,这对于没有任何操作基础的高一年级学生来说,困难太大。于是,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将元器件的检测、焊接的步骤、测量的步骤、安装的步骤等内容拍摄成了一个个小视频,有效地将实训内容进行了分类,对教学难点、重点进行了强调,对操作动作进行了分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引导、示范作用。

操作视频的制作过程中,笔者以高二、高三年级中技能较强的学生作为拍摄对象,为了教学的需要,笔者将学生容易出错的操作过程进行重点拍摄,比如焊接的过程,万用表的使用过程,电路的安装等。通过这些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找出操作误区,纠正错误,学习正确、规范的操作过程。除此之外,笔者对平时的实训课堂也进行了观察,将学生的工位、坐姿、操作的过程进行了视频积累,回放这些视频,能让学生学习工位的整理,纠正不良的坐姿,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规范的操作要领。

(二)结合实物和图片,构建“直观”的实验实训平台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遇到最多的问题是:学生对元器件的符号和实物对不上号;有的学生不能识别元器件的极性;有的不能把握焊接(包括布线和焊点)的质量;有的不能正确摆放元器件的位置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和学生共同将常用元器件的实物和符号进行了图片收集和查寻,制作成实物和符号的对照表,并纳入学习指导书中,便于学生学习时查阅。同时,将学生实训时的电路板拍摄成照片,主要有焊点、元器件摆放、元器件成型、输入输出引出线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测量电位、正确使用万用表,将部分电路的测量点进行图片积累;万用表的挡位选择、红黑表笔的连接也进行了图片积累。这些直观形象的实物和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找到学习的目标,有效地完成实训任务。

(三)借助优秀学生作品,构建现有的实验实训平台

展示优秀学生作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资源再利用。该课程中重要的一项技能是测量,笔者借助优秀学生的电路作品,对进行电路功能的分析和电位测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学生完成电路制作后,笔者根据学生制作电路的成功率进行教学安排。如教学任务:“数字译码显示器”电路的安装与检测,参加电路制作的同学有49人,电路功能实现的有37人,笔者从这37人中选取12个工艺优秀的电路进行数据测量,之后笔者将全班49人分成8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数据的测量。

利用优秀学生的作品(电路)作为实验实训平台,可以避免部分学生因自己的电路未成功而无法进行测量技能的训练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优秀的学生作品再利用,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学习优秀学生技能的“闪光点”。

[教学案例]

笔者以教学项目《组合逻辑门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中的学习任务《数字译码显示器》为例,围绕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即情景聚焦、任务确定、知识准备、任务实施和任务小结评价等环节来阐述实验实训平台的构建与实施实践。

第一阶段:情景聚焦

《数字译码显示器》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多,笔者例举了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来导入本次学习任务。

第二阶段:任务确定

任务1:正确安装译码显示电路。

任务2:正确测量数码显示器的输出端电位。

学生了解了“数字译码显示器”在生活中的运用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本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制作好的电路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并演示数码显示器的显示10个数字的过程。

第三阶段:知识准备

1.复习巩固:8421BCD码译码过程;七段数码显示器的排列、数字组合和两种接法。

2.知识准备:CD4511数字译码显示器的框架:计数器、译码器、驱动器和显示器。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将抽象的8421BCD码译码过程转化成直观的示意图,学生一下子就能理解译码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对抽象的电路符号进行认知,笔者将数码显示器的实物和电路符号进行对比展示;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字译码显示器的组成,笔者将电路拍摄成图片,对电路的每个部分进行分解说明。

第四阶段:任务实施

项目的实施是项目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包括元器件的选择,电路装配,电路调试和电路检测。笔者通过教师示范演示、学生动手实训,组长和教师跟踪管理来完成项目的实施,具体见附图1。

1.元器件选择

该学习任务的元器件主要有CD4511集成电路、半导体数码管、电阻、双位按钮开关、发光二极管等元器件组成。识别最有难度的是CD4511集成电路、半导体数码管和发光二极管,因此在实施任务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查阅学习指导书,之后帮助学生识别CD4511集成电路各引脚的功能,半导体数码管的正确接法,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

2.电路装配

元器的装配包括:元器件成型、焊接电路、电源线的连接等。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有选择地将操作重点和难点进行汇总,并将课前准备好的视频进行播放。如CD4511集成电路的焊接过程,数码管的引脚的摆放,是“电路装配”环节中的难点,笔者首先通过课件视频对焊接过程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CD4511集成电路的整个焊接过程;第二,将焊接的要领在图片的帮助下进行分解讲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让组长对整个焊接过程进行演练示范。突破教学难点后,要求学生独立进行焊接和装配,在这个过程中,组长和教师对组内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再次示范和讲解。

3.电路调试

电路安装好以后,学生要对电路进行调试。电路的功能和调试的结果在布置任务时已经通过了视频和实物进行了展示。(这里不再继续展开)。

4.电路测试

电路的测试分成三个任务来完成具体如下:

任务一:测量译码输出。①操作示范,以显示“0”时为例,突出操作步骤:一接通电源;二选择万用表挡位;三测量电位并读数,四填写数据。②学生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测量显示“1、2、3、4、5”时,a-g各段的电平,完成数据表格1―5的填写。③结果反馈,反馈测量的数据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任务二:转换表格。①明确“约定”,a-g端有输出时为1,无输出时为0。②转换表格,并完成真值表。③总结规律,先将8421BCD码译成十进制数,根据数码管的排列顺序,将点亮的abcdefg发光段填1,不亮的发光段填0。

任务三:填写真值表。根据译码过程,直接写出显示数字“6、7、8、9”时,各发光段a-g的输出电平,填写真值表。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将电子班的49位学生分成了10个小组,每5人一组,再从49个电路作品中挑选了12个优秀作品,让学生进行分组测试译码显示器的输出。在学生测量前,笔者通过教师系统示范、操作过程分步讲解、小组长示范操作三个形式,借视频、图片、电路成品等实验实训平台来完成教学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整体到局部,从视频到实际操作,逐步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90%学生掌握了装配和测量技能。

5.跟踪管理

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元器件的正负极判定错误(特别是三极管的EBC)、焊点不够光亮、布线不够平直、电位不会测量、不会排故等。小组长和教师通过辅导及跟踪管理,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及时的讲解、示范,而且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快速地掌握了技能、技巧。

第五阶段:任务评价

1.学生任务评价

任务小结可以通过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来总结本次项目制作的心得体会。评价表见表2

2.教师任务评价

笔者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对知识理解10%、技能掌握20%、合作能力10%、安全文明生产10%和工艺及功能40%。评价方式为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这样能使评价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利用实验实训平台,我们还需要通过开放实训室延长学生的操作时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平台的教学环境。笔者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将学生进行分层,并安排了不同的实训项目、实训时间、实训地点和管理者,具体如表3所示。

笔者在实践中试着让学生参与到实训室的管理中来,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管理人员。他们需要完成以下几个任务:任务一,帮助教师完成实验实训课的准备,如清数元器件、布置实训场地、准备实验仪器。任务二,辅助教师安排工位及值日生工作。任务三,教师课堂的小教员,帮助同学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四、几点体会

(一)实验实训平台能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发展

实验实训平台是基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学程序与教学策略应用的具体体现,它需要教师系统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提高综合教学能力,打造实验实训平台,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掌握教学方法和实验设计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操作能力、实践能力。

(二)实验实训内容能体现技能训练的层次性

如典型电子产品项目安装技能训练有以下几个阶段:第一,能够熟练识读电路图;第二,能够熟练识别、检测所需元器件;第三,正确安装、焊接,基本调试好电路;第四,测量有关数据(电位、电压、输入、输出波形等)。每一关都是下一关的基础,只有完成前一关才能开始下一关,通过台阶式训练,以确保学生技能的提高。

(三)实验实训内容能体现技能训练的重复性

以实验实训为平台,促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多个途径的“实验技能”训练,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焊接技能、测量技能、元器件的识别技能的反复训练,在不断的强化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打造实验实训平台,关键在于它能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生动的感性认识。

通过“做中学”让学生体验、内化和反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实操展示、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的演示学习,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动作技能的正确清晰表象,而且还能在不断的操作训练中提高装配技能。

(四)“小老师”形式解决学生学习技能的差异

学生的学习能力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有13%左右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技能项目,有9%左右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在较短的时间能完成实验实训。为了扶优补差,笔者将这些较强能力的学生培养成了“小老师”,在实训座位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每条生产线安排了2位组长,主要随机解决本组成员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再找老师。

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同组之间的同学进行技能交流,锻炼了“小老师”的能力,提高了个别后进生的技能学习,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电路的制作效果明显提高,完成的时间大大缩短,未完成的学生从原来的13.7%下降到4%左右,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五)“开放实训室”延长解决了学生操作时间

实训室的开放延长了学生的操作时间,为学生对技能训练和提高提供了教学环境。学生参与到实验实训管理中,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通过实训室的开放,努力打造实验实训平台的教学环境,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使技能薄弱的学生不再为完不成学习任务而失去学习兴趣,使技能较强的学生在掌握课堂学习任务的同时,可以拓展本专业技能知识。

五、几点思考

(一)构建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验实训平台

通过自制操作视频、操作图片、现场演示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课堂教学的实验、实训平台。项目教学中要求对每个项目进行安装与调试,但由于平时教学课时比较少,笔者就组织学生提前制作电路,为测量数据提供一定质量的实验平台。创设的实验实训平台是完全符合日常教学的内容,为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二)当实验实训环境允许时,创设“真实”的实验实训平台

当实验实训条件允许时,应当通过真实的实验实训平台来完成教学活动。真实的实验平台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不管是哪一层的实验,教师都必须亲力亲为,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设计好理论内容与实验内容的结合点。一般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设计方案。根据教学项目和任务,立足于现有的实验实训平台,进行方案的设计。第二,验证方案。教师要亲自到实验室做实验,一是确认实验实训方案能否实施,二是确认实验方案是否最优,三是确认实施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故障;第三,修订方案。例如二极管正负极检测时,教师首先要设计一个方案,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电子百拼套件),分组(前后四位同学),选择教学场地(教室)。第四,教师亲自搭拼电路,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参数(电源、开关、二极管、电阻)。第五,修订方案,研究具体的细节。

此外,由于受到实训室硬件环境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对所学的理论知识都一一进行实验研究,在进行实验实训平台的设计中,教师可适当借助仿真教学等教学手段,但“能实勿虚”。

(三)当实验实训环境不允许时,创设“虚拟”的实验实训平台

当实训条件不允许时,教师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实训平台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从实验的角度去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时,仍应立足于实验实训的理念,充分发挥多媒教学“图、文、声、像”优势,展示基本电路、仪表、元器件,增加操作性、综合性,方案的设计可以灵活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该内容是中职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比较抽象,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了交流电正半周、负半周时四个二极管的导通情况,以及在负载电阻上产生的电压方向。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在虚拟的教学实验中,学生看清了桥式整流工作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虚拟的实验实训的操作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此外,电子仿真实验不需要有大量和高档的实验器材,只需要电脑和软件,这个软件里有虚拟元件,并能连接成具有实物功能的电路,再接上虚拟的电源和测量仪器,闭合开关后就可以自动仿真,达到和实物实验一样的效果。

总之,笔者通过实验实训平台的构建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实践,做到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核心技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验实训平台管理、实验实训时间的控制、实验实训数据分析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唐湘桃.基于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设计.2009年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获奖作品(下册),57-60.

[2]刘怪恒.电工实验探索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子世界,2012(1).

第5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electrical products and more advanced electronic products. In face of such a market, th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skill talent fr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have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skill and high operational level.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o teach students in the electronics well, train e-skills and abi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grasp the teaching link of e-training courses.

关键词: 高职;电子;实训课;教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E;training courses;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177-02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与设备愈加先进,运用范围也愈加广泛。为此,做为一名现代电气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专业技术,练就一手过硬的基本技能是职业教育和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现就如何提高培养高职学生电子专业技能谈析下面几点。

1 基本功训练要扎实

先进的电子科技与先进的电子产品都是由电子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发展而来的,学生要掌握先进科学、先进技术就必须把基础环节打牢,否则将一事无成。

电子基本技能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焊接技术;第二是元器件识别与质量判断;第三是分析产品线路工作原理及元器件的作用并组装电子产品,第四是故障点查找与修复。其中焊接技术为电子操作技能中的基本功。一个电子产品焊接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与寿命,所以这一环节一定要严格训练,严格把关,为培养良好的技能水平奠定好基础。

焊接技能要让学生分几步来掌握:一知道焊料与焊剂的种类,会依焊接产品性能来合理选用;二会依据焊件规格熟练选用烙铁型号;三熟练掌握焊接技能中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烙铁吃上适量焊锡下焊,此种方法比较难掌握,但一定要多加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第二种是用焊锡丝放在焊点处熔焊,此种方法较易掌握;四是训练去焊技术,这一环节不可轻视与焊接技术同样重要,要快速准确去掉元器件才为合格。具体焊接标准如图1。

2 电子产品组装与制作

产品组装训练实质上是将焊接技术与元器件检测判断合而为一的一个系统操作训练过程,然而,最好的电子实习产品是收音机,因为它包含了弱电的方方面面。现就我院校制作产品超外差收音机为例,阐述一下此环节训练要点。

第一步,训练识别检测元器件。在产品组装前,首先要将坏元器件一个不少的检出调换,否则组装的产品不能正常工作。主要训练学生会用万用表不同档位检测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中周、二极管、三极管等技术数据,筛选出好的元器件组装产品。

第二步,使学生熟知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这个环节必须严格训练,为组装和调试及下一步维修工作打好基础。训练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总体到具体,循序渐进的步骤实习。如图2,首先让学生熟练学会并绘制方框图工作流程,知道信号在每个环节上的变化,接着学习图3收音机工作原理,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应着两图来掌握,例如方框图中的天线,在原理图中学生马上要知道是T1的a、b 端,本机振荡是由CB与T2构成等。然后再掌握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及作用是什么,信号由输入端到输出端变化过程要清楚。

第三步,知道电路中每个元器件担负的作用。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在产品出现错误时,能正确分析原因并找出故障点,提高检修速度及准确性。例如图3中电容CA与CB主要是用来调整谐振频率f大小,电容C2、C3等是用来通交隔直,C8是退耦电容等,这些学生一定得熟练掌握。

第四步,组装产品。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焊接技术把不同元器件规范正确的焊接在线路板上。遵循安装工艺要求操作,即先装低矮和耐热元器件,再装大元器件,最后装怕热元器件。

这部分教学尽量把相关的无线电常识介绍于学生,如信号是如何产生,如何传播,其它类型收音机又有什么特点与不同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心里就很清楚,很透彻,培养了兴趣,提高了效果。

3 故障检查与排除

故障排除实训,主要结合学生自制产品出现异常现象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查找、学会排除。教会学生应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就是利用万用表检测线路各种技术数据,具体分为两个步骤步,第一步测静态值,第二步测动态值。以两步测试数据值就可断定功能模块是否正常,也就是找出故障范围。

例如我院校一学生组装图三收音机,整体检查正确,测静态值,得出结果为A、B、C三点正常,D点无数据,经检查功放输出部分元器件都安装正确,焊点也较好,但无静态值,不用说此部分肯定有故障,继续测试电压值,发现测到a点处有电压,b点处无电压,显然变压器输出断路,然而观其元件,焊点、管脚都完好,问题判断为线路内部,拆下测试,线圈断开,经排除修复,收音机正常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发展与提高,实训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强化电子专业技能课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加强电子理论课教学力度 电子实训课一般安排两到三周时间,除去基本功训练,剩余的时间也不多了,在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阶段中,深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因电子产品是一个非线性器件,不知因果关系就无法准确查找,同时实训当中,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上对技能帮助明显要好些。

4.2 变动实训中不合理环节 如焊接训练阶段需增设焊具体元器件,如可买些便宜的电阻、电容让学生练习焊接,这样可以为下一步学生制作打好基础。另一个是增设故障检修环节教学,以学生自制的故障产品和专门设置的故障产品为例,强化调试与检修环节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检修技能水平。

4.3 制作典型产品 市场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实训要尽量从典型产品入手,教会学生方法、解决问题能力,保证部分产品在实训课教学中精益求精,符合高职教学要求。

4.4 实训教师技能经验有待提高 理论与实践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两者绝对不可脱离。只讲理论不讲实践就带不好学生实习,只讲实践不讲理论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分析解决,更引导不好学生,所以在教学环节上老师首先应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提高教学技能水平的途径,一是老师自身要多多钻研,二是教师尽可能多接触实际总结经验、开阔眼界,这样教师将会更好的做好专业教学工作,服务于高职办学特点。

参考文献:

[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2008.

第6篇

[关键词]电机实训电机课程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82-02

一、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新世纪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也必须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与提高。电气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担任的是:电子、电气产品生产现场的产品测试、设备操作和生产管理;电气控制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与维护;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维护服务、电子电气设备施工以及电子电气类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技术管理、操作、质检管理及维护检修等方面工作。电机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电机与控制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而实训课的开设,增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还能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下一阶段专业课程打下扎实基础,且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一般实训课程为一周或两周,传统做法是老师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接一些简单的控制电路或到工厂参观一些有关电机与控制的设备,这样实际上是把实训变成补充课堂的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实训教学模式

科学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实训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应针对不同专业如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楼宇自动化、检测等专业所开课程的需要,去选择各专业较适合的课题,如有偏重于电机与控制技术应用等技能训练的,有偏重于电机设备检测和维护使用的,也有偏重于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查与安全检查的等。教材可要强化和突出电机与控制技术的技能训练,不必强求验证性的实验,也不必受电机与控制基础理论体系的制约,而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要根据不同的课题,确定不同的要求。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我们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要求掌握检测绝缘材料和仪表使用、安全用电与操作以及常用电工工具使用,掌握常用电机、变压器的性能、规格、种类、使用及其拆装程序,还应娴熟地运用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配线和调试。操作工艺技能方面:应掌握直、交流电机控制的基本电路工艺和应用,还能控制电路的安全检查与故障检查,能熟练运用直、交流电机控制的基本电路电气元件以及选配。综合操作技能方面:要能大体上掌握常用电机控制等电器设备、以及电机线路装置的生产工艺、调试、安装和维修,并要独自调试和维修常用的电机控制设备。在电机实训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完成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具体电机实训教学中,可将一个班学生分成3-6个组,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手册和资料,挖掘他们内在潜力,让各组学生自行设计控制电路,也可以特意设置电机故障,老师把关,之后各小组互换进行故障检查和安装,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成绩高低不均,在分小组时应有意搭配开,以高带低,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实训室全天开放,指导教师、班干部和实训组长各负其责,个别程度低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课,白天的实训内容还可在晚自习中进一步巩固和消化。

三、实训考核体系

电机实训考核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要考核目标,是检查学生在电机实训中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检测。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考核:这一考核占30%,内容为:电机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学生应结合电机理论来分析解答。例如用实训中测量的一些数据来计算电机的一些参数,以控制电路故障排查去分析出故障点的具置,以给出的实训课题尽快地设计出合格的电气控制电路来,等等。

技能考核:这一考核占60%,技能考核可和理论考核同时进行。它的主要内容是:把实训的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任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不同任务,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着重从准确性、正确性、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等方面来即场评分,如此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心理素质、安全文明规程执行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实训报告及出勤情况:这个占10%,实训报告根据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具体实际问题去讨论、分析,最后得出体会和总结。出勤情况则由组长负责,做细致记录和汇总。

四、实训安全问题

实训安全问题是实训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应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在行动上应多加督促。只有不断地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才能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训过程中对用电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是安全的重要保证。在进行电工电子的实验实训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决不允许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通电试验。在教师也应戴好绝缘手套,两脚站在绝缘较好的材料上,尽量用一只手操作,避免两相触电。并且保证双人操作制度。当一个人操作时,一个人在电源开关侧,一旦发生问题,立即断开电源。在检修设备时,首先要断开电源,然后再检修。检修完毕后,确认设备无短路、断路等故障后,再给设备通电。通电时速度要快,防止产生电弧。对所使用的电气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外壳有电等故障要及时处理,同时要做好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但实训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可预见几个方面工作应做好紧急救治工作。应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如有损伤严重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发生触电事故的紧急救治,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时,不要慌张,应冷静,绝对不能用手去拉触电者。首先要想办法切断电源,如果有导线搭接在触电者身上时,附近又没有电源开关时,要用干燥的木棒或其它绝缘物体将导线从触电者身上移开,然后对触电者进行救治工作。当发现触电者呼吸停止时,要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向医院求救,争取最佳抢救时间。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对暂时无法切断电源的,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不导电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决不允许用水浇注灭火。同时要及时通知消防部门。

五、可行性和效果

实训中,应早熟悉电机的各种技术数据、并据此计算出实训中所需要的数据、画出绕组的展开图,掌握电机的结构、电机的拆卸方法、线圈的绕制、电机的嵌线等电机制作工艺,但实训的质量是衡量学生获得技能高低的关键。若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实训,不仅速度慢、故障点较多,而且若电机嵌线结束后再找故障点相当困难,如果故障点发生在嵌线问题上,还要拆掉重来,有不少学生就囚为这个问题,实训结束时任务还没有完成。这样,课堂上的难点问题在实训中也没有解决,实训收获不大。如何提高实训质量呢?在实训中,对难点、易发生故障的点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学生着重强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实训实例分析

实训中采用的是6极、36槽、功率为1.5KW的小型异步电动机,采用单层、链式、短节矩绕组嵌线。嵌线时发生的故障,可以通过下而的嵌线方法、嵌线技巧加以避免。首先确定好每相绕组的组数,然后再进行绕线。根据一路反串规律,每相绕组的组数等于磁极个数。例如:我们学生实习的电动机2P=6,那么每相应有6个绕组。要求学生把绕好的三相绕组按“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方式摆放几次,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短节距绕组的端部连线力一式的印象,从而减少嵌线过程中出错的机率。

实训中总结出一种快速嵌线方法。嵌线方法不仅关系到线圈嵌放的位置是否正确,而且关系到嵌线的速度。根据实训的经验,对传统的嵌线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简单、易懂、既能确保嵌线正确又能提高嵌线速度的嵌线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先嵌U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槽,其上层边暂不嵌;空一槽,再嵌w相最后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槽,其上层边暂不嵌;空一槽,再嵌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V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U相第二个线圈的上层边;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W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V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V相第二个线圈的上层边,后而依次推。最后嵌U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W相最后一个线圈的上层边。

嵌线过程中,由于铜线被多次利用,短路、断路故障较多,若嵌线完毕后再查找故障不仅耗费的时间较长,而且故障点也难以查到。因而我们采取在极相组的连线上套上绝缘管,同时,每槽嵌线完毕后,都要用兆欧表测试各种绝缘情况及短路情况。当绕组的绝缘被破坏后,若绕组中的导线与定子铁心、机座相碰就会造成接地故障、在同一线圈内可能会造成匝与匝之间的短路、在极相组间可能会造成极相组间短路和相间短路。对各短路故障根据相应的测试力一法采用兆欧表进行测试,若测得的电阻为零或很小,说明发生了接地故障或短路故障,应立刻查找并排除;若测得的绝缘电阻大于0.5兆欧,说明绝缘符合要求。

(二)实训效果

实训改革后,既能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通过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电机维修中级或高级考核,这样才能在就业应聘时,优先被用人单位录用。我校电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电子、电工、电气控制等基本操作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能很快地适应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并能顺利在用人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在我院对用人单位企业的调查中,用人单位企业反映毕业生的突出长处就是动手实践能力强,毕业生普遍反映在我院学习期间,动手实践能力是他们最大的收获,这是我院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结果。同时,我们还应积极营造工业现场环境,创造工业现场气氛,建全贴近实际的电机实训室,我们将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以适应用人单位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香普等,电机维修实训,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04.

[2]丁守成等,电机系统综合应用实验教学的研究,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10.

[3]朱运利,对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功能的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5.

[4]彭显刚等,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方向教学改革与实践,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第7篇

1教学目标

1.1提高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开放式实验的方式、或电子设计竞赛的方式进行[1]。集中培训指将所有学生集中起来,老师集体辅导,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方式进行。开放式实验是把学有余力的学生集中起来,每周上一到二次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电子设计竞赛是把少数相对较好的学生集中培训,可参加全国或陕西省举办的各种竞赛,倘若获奖,将对学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1.2提升综合设计能力

通过选题、方案论证、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装配调试、系统测试和总结报告几个步骤,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及系统架构能力[2]。

1.3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自选方案,将创新性作为考核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3]。

2实现方法

2.1进行理论教学改革

以前我们的理论教学方式是以课本为主,习题为辅,提高学生做题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只会做题,不会做实验。很多学生在课前问老师实验应该怎么做,这就表明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或者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但不会灵活运用。因此,我认为能在理论教学中加入一些实践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4]。

2.2结合EDA(PSPICE、MULTISIM等)技术

在老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行设计电路,然后在软件上仿真验证,使学生对课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5]。

2.3开放实验室

我们的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室设备齐全,规模较大,承担着全院的基础实验课。但课余时间基本不用,应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实验室应在整个学期都对学生开放,期间学生可以自行约定时间进实验室,为学生的个性化设计提供必要条件。

2.4开放元器件

学院应拨一定经费,可由老师统一购买元器件发给学生。

3实施步骤

3.1选题

(1)采用难度适当的指定题目或自选题目。

(2)鼓励使用结合实际应用的最新芯片与开发工具。

(3)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量饱满,经努力能完成任务。

3.2提出设计方案

(1)查找资料。

(2)元器件市场调研。

(3)方案论证。

3.3设计方案点评

(1)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2)备齐器件。

3.4设计方案实施

(1)系统实现。

(2)系统测试。

3.5总结

(1)提交总结报告。

(2)提交最终作品。

4课题举例音响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4.1实验目标

(1)小型多级放大系统设计、实现与联调方法。

a.多级放大系统增益分配设计。

b.多级放大系统级联调试方法。

(2)音调特性控制方法与实现原理。

(3)音量控制方法与实现原理。

(4)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与应用。

(5)音响放大器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4.2实验内容

(1)功能要求:具有话筒扩音、音调控制、音量控制、电子混响、卡拉OK伴唱等功能。主要技术指标可自定。

(2)音响放大系统及模块设计。

(3)音调控制特性仿真。

(4)测量内容a.测量音调控制特性,并绘制音调控制特性曲线。b.测量频率为1kHz时的输出功率Po及整机电压增益Av。

(5)测量整机频率响应特性曲线。

(6)实际系统音效及控制效果试听。

4.3实验教学过程与要点

(1)音响放大系统框图、信号流程与工作原理。

(2)音响放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

(3)电路安装与调试技术。

4.4实验结果与验收要求

(1)带载特性参数测量与实验记录结果的比对。

(2)系统音效试听。

(3)结合实验内容进行提问。

(4)根据验收情况,给出并登记验收成绩。

5遇到的困难

当然要开设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还有许多困难,比如实验室协调问题、经费问题等,我相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知难而上,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第8篇

本文所涉及的龙芯平台,是指江苏省教育厅为省内部分学校统一配备的龙芯电脑教室。龙芯电脑教室由一定数量的学生用龙芯灵龙一体机,一台教师机和电子白板组成。教师机上安装了与教育相关的软件。

二、当堂训练的意义

当堂训练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当堂训练是在教师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前提下,共同完成当堂学习任务的各个环节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加深对当堂所学知识的重、难点的理解。当堂训练,能及时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反映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现行主流当堂训练的不足

现在运用比较多的当堂训练形式为纸笔训练。在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当场指定一定数量的课后练习或当场发放课前印好的练习,指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纸上完成。这种当下流行的当堂训练不足之处在于:1.浪费纸张,不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2.教师工作量大。当堂反馈测试后,教师要逐一批改,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3.反馈不及时。学生当堂训练测试结束后,要等教师批改后才能反馈给学生,往往要到第二天才能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降低了当堂训练的效果。

四、龙芯平台在当堂训练中的三种运用

1.极域电子教室,助当堂训练及时高效

运用龙芯电脑进行当堂训练,在初中化学学科有独到的优势。扬州中考近年来题型基本固定,其中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不定向选择题,两项选择题分值占卷面总分的40%。龙芯平台为教师量身订制了极域电子教室软件,极域电子教室有测试功能模块。测试模块可用的题型有三种: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适用。

教师可在课前编辑试卷,把相关的题目逐题录入电脑,有Word文档的也可逐题复制,设置好答案、每一题的分值和总分,并设定测试的时间。

在具体运用时,只要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后,打开程序,开始测试,当堂训练测试题就瞬间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完成后点击“提交”,提交答案,到规定的时间也会自动提交。提交后,运行评卷程序,软件能立即进行批改,同时完成相关的统计分析。教师可将学生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也能让学生及时看到统计分析结果,该软件能为教师提供平均分,每一题的正确率,每一位学生的测试成绩,并且能反映出每一个学生各题的错对情况。高效及时的统计分析结果让教师了解本节课学生收益情况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学生通过学习达成了哪些目标,目标达成度如何。也对自己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有了快速的了解,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该软件的不足之处是不能给出题目的解析。要充分发挥该软件的作用,提高测试的反馈激励功能,教师还需用其他软件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用RedOffice把题目、答案和解析准备好,然后,通过极域电子教室文件发放模块,发给每一位学生,供学生自我学习。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有选择性地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提高。

极域电子教室考试功能模块,把教师从简单机械的评卷中解放出来,减轻了教师劳动强度,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等其他工作,也增加了教师工作的幸福指数。

测试结果还可以为教师编制错题集提供帮助。教师可以把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复制出来,快捷地形成错题集,为以后有针对性地教学和训练收集资料。

2.视频情景再现,给力实验现象描述

学会描述化学实验现象是初中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了一年化学之后,还不会描述实验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学会描述实验现象。在实验后请学生描述,然后再把课前准备好的视频播放给学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验证,逐步学会描述实验现象。视频还可以暂停,让学生把某些关键点看得更仔细更清晰,再结合教师自身的讲解强调,让学生抓住要领和关键点。

视频再现特别能给力个性化教学,差别化教学。通过视频反复播放,可以让部分学习能力略差的学生反复学习,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一些实验现象、操作步骤,由于间隔的时间长了,学生的记忆模糊了,此时可以通过视频再现实验场景,唤起学生的记忆。这样做简洁高效,提高复习效率。

3.电子白板图片库,让当堂训练动起来

第9篇

高职教育 电子技术 传统教学 能力培养

数字电子技术是通讯、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电子测量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包含数字逻辑基础、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目标既不是大量的理论知识的研究,也不是针对某一领域的实践操作,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讲授每一个理论知识点,其枯燥性和抽象性影响了学生开展综合性和创造性实践能力,学完一个知识点不知道有何用处。学生难以掌握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小项目的设计制作入手,引入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传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采取单调的形式(讲解)和简单的教学媒体(黑板)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图文并茂的讲解某一知识,试图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该知识点及其应用。整个过程教师控制和掌握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单方面的信息输出,缺乏有意识的学习情境设计,足够的信息反馈,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易受影响,学习的效果不佳,方法能力和实践能力难以实现。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验证,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老师也只是看重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教条式的教学模式严重的约束了学生的自主行为,限制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往往一个学期结束,学生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一知半解,模凌两可,更别说达到了教学要求。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践应用支撑,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很茫然,无目标。

二、项目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1.由项目设计制作过程学习知识

为了学生创造性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把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开放式的认识、思维和工作方式,在自我控制的学习环境中,构建解决问题形式和途径。为此,我们把数字电路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分类规划,通过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实例,设计出能涵盖各类知识点的小项目。这些小项目一是与生产生活相联系,我们周边能看到听到的,甚至是我们在用的;这样可以减轻高深和神秘感,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二是简单易做,通俗易懂,可以直观形象的展示电路的功能和特性。三是项目产品调试简单,结果明了。

2.科学设计项目,合理安排技能训练

数字电子技术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制作项目产品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因此应精选最基本的也有较高实用价值的项目。抢答器是各类电视选秀节目中常用的一种产品,学生们都知晓。四人抢答器,若A、B、C、D为抢答器的按钮开关,任何一人先将某一按钮按下,与其对应的发光管被点亮,表示此人抢答成功,而紧随其后的其他开关再按下,对应的发光管不亮,表示抢答无效。可由集成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和六非门74LS04及发光管等组成的电路来完成。首先给出该项目的工作任务,包括该项目的原理布线图、所需元器件、电路功能检及故障排除等。其次,根据任务的要求完成电路的安装与功能验证。要完成该项目,最重要的是读懂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要不然照葫芦画瓢,虽然完成了抢答器的制作,但对其工作过程及原理一知半解,显然达不到教学的要求。故而由讲解抢答器的原理引入门电路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器件、电路的应用为主,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避开集成元器件的内部结构;掌握器件的外部特性,极限参数和使用注意事项。为了更好的掌握各集成门路引脚及逻辑功能,可以专门安排技能训练课,在实训室完成各逻辑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通过这样的实训,可以更好的掌握逻辑门电路的基本知识。这样带着既定目标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达到事半工倍的效果。掌握了门电路的基础知识,很容易读懂和理解抢答器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最后,在实训室完成抢答器的安装、调试和功能验证;写出实训报告和总结。

上述教学方法是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互相联系的模块,将理论教学、实训与实践,项目设计制作三大部分进行了一体化的组织设计,各模块有机衔接,教学过程依次展开;构成一个完成一项目,知识一贯通的现代教学链。加强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互相交融,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的特点。

3.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传统实训模式是老师在实训前做大量工作,如调试集成芯片、电阻等元器件,然后合理的安插在实训台上;教师把一切都准备好,学生只要按部就班的连接电路即可;长此以往,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内在潜力得不到发挥和发展。经验证明,如果实训前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不知所措,既不能完成项目的制作,又不能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充分的理解项目原理,明确任务,才能有条不紊做好项目。

4.引导学生重视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结束,学生应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解析整个项目过程,利用列表、图示等方法对项目结果进行科学处理,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将其写成总结报告,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报告的书写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项目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是论文的基础。

5.建议设立单独的项目考核制度

学期结束,学生的学期总成绩应由理论考试成绩和项目制作成绩两部分构成,并且项目制作的成绩应占到总成绩的50%。项目考核应以重在过程,不唯结果为指导思想,强调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突出创新思考和创新能力;改变以总结报告为主的考核方式,综合整个设计制作过程来评定,这样可以更准确的检测学生的水平与能力;避免高分低能,有利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培养具有科学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三、结束语

项目教学新模式应该说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教学理念与工学结合的理念相吻合,现有的教学实训设备就能满足。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学习情境,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显得非常迫切。通过这些新模式,逐步淡化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界限,强化应用技能的训练,走出一条知识与能力并举的全新的高职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生电子竞赛;竞赛培训课程体系;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92-02

1 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1997年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来,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多项,山东省奖励若干。电子设计竞赛的举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电子竞赛为契机,完善当前竞赛培训课程体系,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 完善竞赛培训体系

赛前选拔 首先,根据竞赛的时间,由学校教育处拟定竞赛通知,在全校二、三年级的电子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选拔。首轮选拔由学生自行填写个人情况表并参加面试考核。该过程主要考核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并是否参与过类似科技活动或工程训练项目等方面。对于此次选拔未能通过的学生,根据个人时间与兴趣,也可参加暑期的课程培训,由此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也可为今后的竞赛提供后备力量。二次选拔在暑期课程培训后进行,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参加竞赛学生名单,并由学生每三人一组,根据个人专业特长自由组队,并上报组委会。

题目讲座培训

1)竞赛题目解析。培训之前要对历年竞赛题目进行解析、归纳。近几年的竞赛题目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通信类、测量类、控制类、电源类。细分的话则包含运动控制类题目,高精度、高速度的仪器制作类题目,电源制作类题目,射频收发系统类题目,信号采集类题目,信号放大类题目等。对于仪器制作类题目运用到的知识点有振荡器、滤波器、放大器、CPLD、TTL电路、单片机等;电源制作类题目运用到的知识点有A/D、D/A、DDS、稳压电路、单片机等;射频收发类题目包含调制解调电路、射频功放电路、滤波电路等;信号类题目包含运算放大电路、波形产生电路、滤波电路等。

2)完善培训课程。根据对竞赛题目的解析以及归纳所能运用到的知识点,建立竞赛课程培训体系。题目所涉及课程广泛,包含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设计、单片机原理、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测量技术、EDA等课程。根据所涉及课程及知识点开展专题讲座培训,主要包含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实训、FPGA系统设计与实训、PCB印制电路板设计开发培训、模拟电路设计实训、常用仪器仪表系统设计与实训、小车及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训、电源系统设计与实训,以及射频传输、SOPC、嵌入式及操作系统培训等相关专题。竞赛培训课程内容必须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以最新器件的功能应用为前提,着重培养学生对最新知识、最新器件的获取能力。

实训项目模拟 以3人为一组队进行实训模拟,为竞赛作提前的检验。指导教师以历年竞赛题目为参考,给出实训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模拟。本队成员集中讨论,分工协作。

1)制定方案。首先根据题目和参考器件或芯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芯片以及器件的功能、使用方法,制定出相关方案。

2)制作PCB印制板电路。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中,元器件布局和电路连接的布线是关键的两个环节。布局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后面的布线工作,而且对整个电路板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要求元件应均匀、整齐、紧凑地布放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3)焊接、调试电路。调试电路是关键的环节,通过调试发现和纠正设计方案的不足和安装的不合理,然后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使电子电路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调试的方法首先是不通电检查,检查焊接的连线有没有“虚短虚断”,焊接器件的引脚有没有错误;接下来通电观察,观察电路有无异常现象,集成芯片有无发烫现象,如有异常应立即断电;然后进行静态调试,在不加入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点的电位,观察直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调试,在输入端加入合适信号,测量动态指标,如果发现不正常现象,分析原因,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

4)撰写论文。论文的撰写应包含方案设计、电路设计、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等。方案设计是指对该题目设计的可行性方案,提出选择方案的理由以及方案的优缺点。电路的设计主要指电路原理的叙述和主要参数的计算。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包含测试用的的仪器、测试的步骤和结果的记录。

3 注重学生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与团队精神

1)培养创新能力。当前教育的方式多数是填鸭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缺乏积极的思维活动。大学生电子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竞赛过程中,面对难题要不断钻研、敢于克服、勇于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时也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践证明,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在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上要明显具有优势,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1]。

2)培养团队精神。在竞赛过程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注重与别人讨论和分享成果。优异成绩的取得靠的是队员的协同合作、优势互补,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电子竞赛是一项团体的比赛,试题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各组成员内部必须充分交流、集思广益,才有可能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佳绩[2]。

树立正确的参赛观 在竞赛中取得佳绩是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幸事,但参加竞赛的目的不是盲目追求奖项。国家举办电子竞赛旨在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有些学校一味追求奖项,以奖项来衡量教学,并以高额奖金作为激励,这与举办电子竞赛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通过参加电子竞赛来巩固课堂知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而不以追求奖项为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参赛观,参与竞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知识结构,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讲,将来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是一种优势。

4 竞赛后工作总结

后备力量培养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面向学生的科技类活动日益增多,“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此外还有“山东省大学生电子竞赛”“嵌入式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多项赛事。每年在各项赛事如火如荼开展期间,学校需更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计划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的创新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验中心等实践教学区为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切实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场所。

加快资源共享 利用虚拟网络平台,建立资源库。将历年来学生参赛作品及项目论文等纳入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在日常学习、科研与教学中注意相关资料的积累,将科研课题和学生创新实验、创业训练项目进行汇总纳入题库,以备竞赛之前学生使用。将开设的培训课程及相关专题建立网络共享,带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

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以利于指导队伍建设 竞赛结束后总结分析,与兄弟院校间进行交流,借鉴汲取其他院校在竞赛培训中的经验。组织兄弟院校间的科研活动或专题讲座,了解不同的文化氛围,为科研注入新的活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竞赛指导教师要在知识水平、实践经验、科研能力上实现自我提高[3],了解新技术、新器件的应用及发展,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层面。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为实现多元化、开放性、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支优秀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韦文详,等.由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引发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1-13,175.

第11篇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企混编师资团队,积极探索(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从实训环境、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教学实践证明,改革与实践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关键词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5-008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计划资助项目“高级访问工程师” (编号:FG13①的科研成果。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 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还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在国家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与多家电子企业合作建立以生产性实训为主体的实战实训环境,建设以校企“混编师资团队”为主体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积极探索《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经过近五年的教学改革与实施,在实训环境、师资队伍、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课程性质及定位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无线电技术等电子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 陶在学院“新四块”课程体系中属于岗位能力课程。课程依据电子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专业所面向的电子产品制造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课程以高职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学内容依据企业调研、行业发展需要并参照“无线电装接工”的国家职业标准,实践操作从企业真实生产案例获得,注重操作规范、装配技巧和检测流程,充分展现职业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实用性、操作性等特点。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承担各类电子产品的装配、生产工艺和管理的工作任务,同时通过电子生产与管理的过程培养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的理念。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努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零距离。

二、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1.引企人校,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自2009年起,学院与南京新联电讯仪器有限公司、南京泰之联无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调整原有的焊接装配实训室、调试与检验实训室和维修实训室,按照企业生产实训要求设立了产品装配生产车间、产品调试维修车间、仓库、管理办公室,由公司出资装修和营造企业氛围。

同时,企业提供了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扫频仪、失真度测试仪,数字存储示波器、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等电子测量调试仪器设备59台套,总价值约320万元。“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承担学院的教学任务,保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还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

同时, “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专任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院每年安排2-3名专任教师到“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实践,截止目前已经有14名教师在“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企业实践,专业教师在“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学习了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同时在基地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训任务,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引企人教,构建校企混编师资团队。根据“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学院派出H名专职实训教师、2-3名企业实践专任教师、1名管理人员,企业派出1名副总工艺师、3名助理工艺师、3名工艺员、1名助理工艺员、2名检验人员、2名管理人员、3名生产辅助人员,形成了一支20多名教师和企业人员构成的混编师资团队。 闽混编师资团队构成后,校企联合对混编师资团队进行培训,提升专任教师在实际生产流水线上的时间指导能力,提高企业技师,工程师的教学技能与水平。

在课程教学中,企业工程师主要负责企业文化、装配工艺、调试工艺、测量与维修的工程实训等实战教学,校内教师主要负责基本装配焊接技术、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常用焊接工具的使用等基础教学,两种师资根据各自优势,通过实训项目相互结合,协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并实施教学。通过深入南京新联电子、泰之联、爱立信、三宝科技等企业,与公司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访谈以及毕业生问卷调查,明确了电子制造类岗位对学生电子产品生产技能的要求,并确定了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加强校企合作教材的建设,通过与企业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以企业真实典型产品(如数传电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计数器、无线信号屏蔽器等仪器设备)为载体,选取满足工程性、实战性实训要求的项目内容,将企业生产工艺及管理、调试测试知识融人教材,撰写校企合作教材。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是实训类课程,总学时为56课时,实训2周。课程教学第1周安排在校内电子产品装配实训室,主要进行电子产品装配技能的基础训练,第2周安排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学习及以企业真实产品(如数传电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计数器,无线信号屏蔽器等)为载体的生产工艺、调试工艺、测量与维修的工程实战训练。

4.校企共评,完善课程考核机制。课程考核改变以往学校教师作为单一主体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考核机制,形成校内教师考核和企业工程师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机制,问根据实训环节,按项目完成情况、操作规范性分别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在不同实训环节进行评分,制定合适的校企合作考核方案,并通过2年的实施情况进一步完善了考核比例的分配和考核指标的细化。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考核按阶段进行,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考核。第,周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实训的基础能力考核,占50%。由校内专任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训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平时表现占5%,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考核占20%,焊接质量考核占加%;实习报告占5%。第2周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的综合能力考核,占50%。由企业工程师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给出。其中,工作态度、团队合作占10%,安全文明生产占5%,装配工艺文件制作占5%,装配工艺过程占15%,规范操作占10%,交验合格率占5%。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通过对《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从校企共建实训环境、混编师资队伍、校企合作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12篇

一、技能训练过程中应注重“三个结合”

“三个结合”是指在电工技能训练中要注重讲解示范与示范练习相结合、循序渐进与启发引导相结合、正确评价与反馈整改相结合。

1、讲解示范与规范练习相结合

讲解和示范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准确讲解与标准示范有利于学习者不断的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进而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示范操作必须按照正确的姿势去准确地操作,教师的肢体移动,一招一式,乃至指向解说必须标准、规范,不能有任何的多余动作、不良动作,更不能有错误动作,以免造成学生错误模仿。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有目的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教师的准确讲解结合操作示范,可以使学生具体、直观的感受到所学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技能训练内容的理解。

在汽车电工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对每一种电工工具、仪表仪器的使用方法要讲解清楚。例如:关于万用表的使用,教师要讲清以下几个方面:①万用表要水平放置;②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若不指在零点,应先进行机械调零;③万用表面板上有两个插孔,分别标注“+”、“-”两种符号。测量时,应把红色表棒插入“+”插孔,黑色表棒插入“-”插孔;④根据测量的种类和量程调准转换开关的位置;⑤选择合适的量程。测量电压和电流时,如事先不知道被测量的大小,应把转换开关拨到最大量程试测,然后根据指针偏转情况逐步变换为合适的量程,再进行测量;万用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以上时,表明量程合适,测量结果比较准确。测量电阻时,万用表的指针偏移到欧姆中心值时,测量结果最准确。⑥万用表使用完毕后,务必将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的最高量程档,以防他人误用,造成损坏。

在准确讲解的基础上,结合动作示范,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练习,做到讲练一体化。因为实习教学就是以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工艺过程的连贯性为内在联系的技术技能的有效传授方式,所以在给学生作操作示范的过程中,应辅以必要的“解说词”,交待动作的顺序和要领,讲清操作的关键和理由。讲解的语言应当注意逻辑性和专业术语化。例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第一步,把万用表转换开关放在电阻档上,选择适当量程(测量前根据被测电阻值用表的转换开关选择适当量程,一般以电阻刻度的中间位置接近被测电阻值为好)。第二步,量程选定后,测量前将两个表笔短路,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第三步,将两个表笔分别与电阻两端相连接,读出电阻的读数。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之后,让学生自主练习。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如果学生不能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规范练习,很难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甚至发生仪表损坏等故障。特别是对于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操作规程,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进行规范练习。

2、循序渐进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技能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动作交替阶段、动作协调阶段和动作完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课题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慢速到快速地进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便于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基本操作技能。不可贪多求快,否则会欲速则不达。笔者认为整个汽车电工技能训练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安全用电常识及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用电常识教育,使其了解电的性能,熟悉电工操作规程,学会正确使用常用仪器仪表,为安全、有序、正确、规范的汽车电工技能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用常用仪器、仪表检测汽车电器各总成件。要求学生了解汽车电器各总成件的结构与作用,熟悉它们的技术性能和主要参数,掌握各总成件质量的判断方法。第三阶段,综合性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通常一个技能训练课题中用到几部分内容,当同学以学过全车线路的有关基础知识,例如:电源系、启动系、点火系等概念后,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对车辆电路故障进行检测。教师对技能训练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引导同学按步骤进行检测。第四阶段,熟悉协调和操做水平的提高。在学生掌握如何诊断与排除汽车电路故障以后,应着重强调工艺要求,并让学生运用中间断路法进行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上述四个阶段是一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讲解,同时对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循序渐进和启发引导相结合。例如:在前照灯光线路连接时,采用把实验分成两部分: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灯光线路的连接,当学生看到自己连接的前照灯线路接上电源后即正常发光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对实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再让学生把变光线路灯光继电器线路接上进行实验,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另外,对学生技能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加以启发性的分析,如学生在不解体检测硅整流发电机时,测出的数据有时是错误的,但不知道如何检查和判断数据的正确与否,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测量数据不符的原因及检查方法,一步步给予指导,通过教师由浅入深的逐步引导和分析,学生对检测方法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并将逐渐提高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正确评价与反馈整改相结合

正确评价技能训练成绩是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考评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进行整改,做到正确评价和反馈整改相结合,逐渐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笔者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成绩,具体做法是:①将技能训练成绩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既考核理论知识,又考核实际操作。②采取教师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除了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进行评定成绩外,设定一定比例的学生的自评分。学生的自评分,又分为学生本人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③让一位学生操作,其余学生观看,通过评议得出分数。④每进行一次技能训练评定一次成绩。对那些不满意自己目前成绩的同学允许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练习改进后重新评定成绩,引导并鼓励学生对自己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达到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的目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有教师考核、学生自我考核、师生间、学生间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极大调动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效果很好。教师在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达到纠正错误提高技能的目的。另外,笔者还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学生技能比赛,考核学生独立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能力,检测学生的技训水平。例如:2007年11月份笔者组织的汽车电子工程专业学生技能比赛,考题是《硅整流发电机故障的检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与维修,并有一定的工艺要求。通过严格的考评,不仅能比较公平地评定技能训练的成绩,而切可以督促学生认真、规范地完成技能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技能训练的实效性。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从自己的体验中获得内部反馈信息,发现自己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改正方法,并主动地尝试、纠正与自我完善。

二、技能训练过程中应把握“三个环节”

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第二个环节:教师辅导学生操作;第三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应用。教师活动主要表现为引导-辅导-指导,学生活动主要表现为参与-操作-应用。笔者认为学生的技能训练既要适合专业的岗位需求,又要注重中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1、教师引导学生参与

教师引导指技能训练起步上的引导。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由于汽车电子工程专业课程理论较深,专业性、实践性强,许多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上课听不懂而学不好,由于学不好而不愿学,因此学习动力不足,容易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善于正确巧妙地引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知识储备,保证技能训练的顺利进行。初次接触技能训练,部分学生存在对“电”的恐惧心理而缩手所脚,教师应加强引导,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用电常识教育使其了解电的性能,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同时教师还应对安全文明操作规范和如何防止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做出必要的说明,列举错误操作可能带来得危害。例如:按装起动机往接线柱上连接电源线时,首先要注意,工具不能与铁接触否则会出现打火现象,同时指出螺母紧固要适当,如果过紧,不仅费事费力,而且还会将起动机电磁开关绝缘垫损坏。小的失误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样非常简单的细节如不按规范去做,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老师可以演示一遍)。

2、教师辅导学生操作

教师对学生操作练习要给予全面辅导,教师应面对不同基础,不同潜质的学生,要把学习时间作为变数,以“学会”为质量基础,因人而异,弹性操作,做到“上不封顶”,支持每一位学习进度快的学生,达到更高的目标;“下能保底”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保证最基本的质量标准。既要注重共性问题,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共性问题采用集中辅导,个性问题作个别辅导,使学生的操作技能不断形成和提高。例如:硅整流发电机技术性能的检测。首先让学生利用万用表对发电机励磁绕组、定子三相绕组的短路、段路及搭铁进行检测,学生动手测试时,教师发现个别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还要手把手的辅导。个别辅导针对性强,易发现操作中的不规范动作,利用个别辅导解决个别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另外,对汽车起动机、分电器、继电器等,老师辅导学生自己动手拆装,直观了解其内部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熟悉他们的技术性能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