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

时间:2023-01-02 14:15:18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 网络媒体

城乡知沟 乡村教育

当今信息社会,网络媒体的作用与影响力日益增强。一种思维是互联网在城市的普及与在农村的缺位,必然造成城乡“知沟”差距进一步拉大。另一种思维则是互联网在知识与信息上的海量性及几乎不受时空限制的传输特性正是缩小城乡“知沟”差距的利器。这两种思维都缺乏对人的因素的考虑,犯了工具决定论的错误。网络媒体只是一个工具,人的因素才是问题的主因。因而,本文认为网络媒体要起到缩小城乡“知沟”差距并阻止这一差距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进一步扩大的话,则必须加强农民对网络媒体的使用能力提高农民的媒介素养,而做到这一点,先行条件则是要对农民做好相关方面的教育培训,即相关的“乡村教育”要推行起来,因为有效使用网络媒体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及相关技能这一必要前提条件。

一、网络媒体在农村稀缺的现状与原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12月31日调查表明,我国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城市网民普及率为16.9%;而同期乡村网民1931.4万人,网民普及率仅为2.6%。乡村网民数量是城市网民数量的1/5,普及率是城市网民普及率的1/6。CNNIC在截至2006年底的数据是:农村家庭拥有的电脑数量为每百户2.7台,远低于城镇电脑拥有量每百户47.2台。CNNIC提供的《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为3741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生网民1575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网民达2000万人。从这个报告中可以得知,留在农村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上网者仅有166万。

CNNIC第20次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6月为止我国网民达到1.62亿,其中城镇网民占到近8成(76.9%),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还只是5.1%。CNNIC2008年的调查显示:53。3%的不上网的农村居民是因为不懂电脑或者网络而不上网。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

从上述数据来看,农民上网还不是普遍现象,虽然近年来农村网民数量逐渐有较大的增长,但农村网民主要是农村中学生以及农村青年打工者,他们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农村网民。这从电脑在农村的占有率就很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特征,虽农村网民逐年有较大的增长,但农村居民电脑拥有量增长缓慢,这就说明网络媒体在农村仍缺乏市场。据农业部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农民上网的平均比例只有O.2%,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民的上网率几乎为0。这一反差带来的结果是城镇居民在信息的获取上与农村居民的差距逐步扩大,加上城镇居民的知识占有优势带来的对网络媒体的有效主动利用,必然递进式地增加其信息与知识而进一步扩大城乡“知沟”差距。

网络媒体在农村普及率低的原因:一是实用性不大导致的需求心理不足。我国小农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并不需要利用互联网来建立起农产品的“产、供、销”渠道;二是青少年上网成瘾导致不少只对电脑有粗浅感性认识的农村居民认为电脑是坏东西,这也影响了农民的购买欲望;三是二次付费偏贵带来的“买得起,用不起”的购买顾虑同样影响购买欲望;四是使用网络媒体对知识与技能上的要求,又对农民购买电脑设置了一道心理障碍。

可见,解决电脑在农村难以普及的关键则是发展教育与经济,因而,要想网络媒体在农村普及并利用其缩小城乡“知沟”差距,发展相关方面的“乡村教育”则是必须要做好的前提工作。

二、网络媒体在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上的优势

利用大众媒体缩小“知沟”差距的做法早已有之,我国近代报业开启民智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努力缩小中西“知沟”差距的做法。相对而言,网络媒体在缩小城乡“知沟”差距方面的功能更为强大更为便利。对于互联网而言,其在这方面的明显优势就是其信息的海量性与互动性,具体而言:一是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强大搜索功能。对于不知晓的知识,输入关键词基本都可以从中得到通俗易懂的回答;二是各类网站的健全性。通过互联网,各行业的基本知识都可以清晰全面地呈现给使用者。而针对不同层次与年龄人的网站,更能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爱好的使用者能做到各取所需;三是各类博客、时评、论坛、社区等栏目的丰富性,完全可以起到过去政论报刊的作用而开启民智,这对农民如何开拓思维与更新观念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同时,就知识容量及信息容量而言,纸媒体在容量上具有限定性,而电脑则几乎不受限制,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电子图书馆。

网络媒体除上述优势以外,其互动性则又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其互动性帮助了使用者在寻求这些知识时的便利与能动性。网络既是一个娱乐的平台,同时也是学习的平台。对于农民,只要有学习欲求,通过电脑基本可以弥补乡村信息隔绝的不足,也可以弥补农村书籍资料匮乏和缺乏教师这一问题。正如美国现代化的理论家英格尔斯对于大众媒介对现代化的积极作用的描述:“大众媒介给人们带来有关现代生活诸多方面的信息;给人们打开了注入新观念的大门……所有这一切在能够接受外来影响的人那里。将会导致更多的现代性。”网络媒体的出现在信息上使整个世界呈现“地球村”状态,因而利用互联网在帮助农民开启民智以及“睁眼看世界”这些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技术优势,对改变农民对农村向现代化变迁,皆是一种有力的推动工具。“大众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补偿自然形成的乡村隔绝状态……大众传播开阔了农民的视野,传播了信息,说服农民接受变迁。”

我们多谈论近代报人利用报纸作为缩小中西“知沟”差距并开启民智的工具,网络媒体综合三大传统媒体的优势以及在知识与信息上的“超市”特征和互动性,应是发挥这一功能的更好媒体。但是,如何利用互联网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使农民会正确使用互联网会对互联网的信息进行批判接收与理解则是关键,而问题是在我国农村,农民缺乏的就是知识并进而由于知识缺乏导致的无法对互联网的正确使用和利用。因此,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式农民,对农民开启民智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互联网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但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的乡村教育则是关键前提。

三、对“乡村教育”这一网络媒体在农村普及的关键前提条件分析

网络媒体在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上与其他大众媒体相比具有绝对优势,但其在使用上的复杂性与对知识的高要求则是其在乡村普及的重要障碍,农民要想在互联网上能动地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以及准确理解相关资料,而不导入仅仅寻求娱乐与刺激的偏向,则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与媒介素养。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平台特性,网民需要的信息不是直 接地呈现在网民面前,需要网民自己从这个平台上去搜索并选择,而这个搜索选择就对网民的知识水平、个人修养与爱好提出了_一定的要求。这也是文化水平高者多把互联网当成获取信息与知识的工具而文化水平低者则把其仅当成娱乐的工具的体现,因此,要想互联网在农村普及并达到缩小城乡“知沟”差距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相关教育尤为必要,否则,“网络下乡”等良好愿望的措施都可能治标不治里。

解放前,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皆认识到改变农村则必须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三人都认识到对农民进行教育才是改变农村的治本之方。如梁漱溟认为,通过乡农学校对农民进行教育,才能做到乡民自治。晏阳初认为,对农村要搞平民教育,包括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如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要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式农民,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则是根本,农民知识的增长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两个最基础的基石。梁漱溟指出:“总言之,救济乡村便是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至于创造新文化,那便是乡村建设的真意义所在。”。梁漱溟还认为在社会改造时期,则应注重社会教育、成人教育、民众教育。这些观点用在今天同样正确,因为新式农村的建设,没有新式农民则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没有文化知识做基础则根本不可能成为新式农民。而能发挥这一教育功能从而缩小城乡“知沟”差距的网络技术则是开展这一教育的有力工具。

但如何使“农民科学化”和“科学简单化”,以期把简单化了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民自己的实际操作,一直是平民教育工作者从事乡村改造事业的第一要素。可见,成熟的技术转化为农民的现实技能,是一个教育难题也是首要问题。对于农民关于网络媒体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一是要使农民具备相关使用技能,包括如何上网如何查找下载资料如何打字以及系统如何安装等基本技能。对于硬件毛病,一个村至少应该有一个能解决基本问题的技术员。二是要对农民进行基础知识的再教育,对网络的正确利用所依附的本体还是知识。但采取何种方式为佳?梁漱溟在他那个时代给出的药方是:要靠外来的力量。主要靠有知识的外来人来充当教育先锋。这些外来人指“有知识、有眼光、有新方法、新的技术的人”。而晏阳初希望让受过平民教育的青年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这些方法在如今也具有可借鉴性。

第2篇

据他透露,6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国务院提交的新的收入分配方案,这有利于提振消费,也被认为是国务院下半年着力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

另有消息称,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将在下半年出台。方案将列出收入分配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调整初次收入分配格局是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中之重。

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调整初次分配的核心是政府减税、资方让利、劳动者所得提高,目的是促使三方之间利益分配结构趋向合理,但由于初次分配涉及问题很复杂,所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只能是采取小步渐进的方案逐步推进。

上述知情人士补充说,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对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制度、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都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按照“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提低、扩中、调高”基本思路,由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国资委等随后修改或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规范措施。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8年难产

然而,自2004年收入分配改革启动调研至今8年过去了,方案依旧难产。因此,“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将在下半年出台”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热议。

新华每日电讯刊发评论指出,8年来,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即将出台的消息,人们已经多次听到。正如它无声无息地制订,公众看不到一份征求意见稿,它又无声无息地被退回,不告诉公众一句退回的理由。但这一次应该有些不一样,因为“制订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是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提及的“一定要做,努力做好”的五项工作之首。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的消息值得期待。就在温总理表态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在需要努力完成的七项主要任务之中,“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同样居首。此外,在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抓紧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列入规划,明确的责任单位为: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等。

收入差距已扩大到23倍

来自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台已刻不容缓。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收入分配失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利益分配中,政府财政收入比重逐年上升,而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却是持续下降;二是居民内部的家庭与家庭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显著拉大。

连年来,收入差距直线扩大一直刺痛着人们的心。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2010年给出的数据是,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65倍。而高收入人群通常都是凭借手中的权力非法获取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王小鲁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居民住户的“隐性收入”至少有9.3万亿元,其中不包括在经济普查中的5.4万亿元为“灰色收入”。

事实上,造成收入分配严重失衡的原因很复杂,非一日之寒,行政性垄断固守阵地、地方政府偏重GDP增长、户籍制度的壁垒及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等都是严重问题所在。

此前,有银行员工抱怨说,年薪20万生活压力依然很大,慨叹“生活在底层”,这遭到网友炮轰,而行业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更是再次被聚焦。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就此表示,社会学家于2006年、2008年和2011年所作的社会问题综合排序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始终被公众列为社会问题的第三位。

眼下,公众对于收入分配改革有三大期盼,一期待从“藏富于国”到“藏富于民”,二期待缩小贫富差距,限制垄断行业的暴利,尽快实现以家庭为单位征收,降低工薪阶层纳税比重。三期待让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公共投入的增长速度跟上财政税收的增长速度,强力压缩“三公消费”节省行政开支,将国有企业每年上缴红利更多用于提高国民福利,并在公共福利分配上体现出更多的倾向性和兜底性。

城乡收入差距难扭转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最新的《2012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仅教育就能解释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25%左右,人力资本低下成为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

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保罗·海登斯表示,在农村投资不足的后果突出反映在教育回报上。住户和个人特征可解释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50%,教育能解释该差距的25%左右,城乡收入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城乡收入差距非常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3.5倍。”保罗·海登斯在报告会上解释说,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农村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极为低下;二是,农村投资和资产的回报率通常很低。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12月19日的《社会蓝皮书》曾经指出,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展仍然缓慢。国家有关部门酝酿三年有余的《工资条例》的出台,因意见难以一致陷入僵局。提高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农民工同工同酬等要求,也因提升企业成本,而遭遇到私企和国企的阻挠。如何改革现行的丁资制度,成为两难选择和利益博弈。而另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是,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在发展。

第3篇

近来,关于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下降的消息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89年至2008年,我国高校农村新生的比例逐年上升,从1989年的43.4%到2003年与城市生源比例持平,2005年已经达到53%。但与此同时,来自部分重点大学的数据显示,农村学生的比例正在下降。如中国农业大学农村新生的比例,1999年至2001年均在39%左右:但2002年之后开始下降,2007年跌至最低,仅为31.2%。南开大学近3年的数据显示,2006年农村新生比例为30%,2007年为25%,2008年为24%,下降趋势也比较明显。前几年北京大学、清华人学农村新生的比例均不足20%。

高校学生的城乡差距其实是高中阶段这一差距的延续,两者基本是同构的。其原因,在客观存在的“文化资本”的影响(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的学业成就越好)之外,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以及“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择校制度,极大地加剧了教育不公,使得中小学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一种凝固和扩大社会差距的制度。

重点高中学生中的阶层差距十分明显。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09)》公布的调查,重点中学中来自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等社会优势阶层的学生数明显高于其阶层所占的社会比例,而农村学生的比例则明显低于农民阶层所占的社会比例。1978-2008年间江苏某重点中学高中生家庭背景的调查数据显示,政府、企业、专业人员等优势阶层的子女,由1978年占44.7%,增加到2008年的77.6%,增加了33个百分点;而工人、农民子弟的比例,则从1978年占42.4%锐减至2008年的5.9%,降低了36.5个百分点。

改善重点大学学生的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关键是要改善基础教育,尤其是商中阶段的教育公平情况。这首先需要对基础教育公平状况进行监测和调查。发达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建立国家教育数据库,定期监测教育公平状况,开展学生家庭背景调查,根据监测结果来调整政策,向弱势地区、学校和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资源或优惠政策,以帮助弱势阶层改善受教育状况,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目前的教育统计中对教育公平状况的反映,主要是性别和民族的指标,基础教育阶段还有分城市、城镇和农村的统计,高等教育阶段的城乡分类数据则完全没有,高校新生的城乡比例一直是密不示人的,这一状况亟待改变。由于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社会结构分化、大规模人口流动和人户分离的现实,户籍概念上的城乡分类其实已经不如过去那么敏感,例如一个城市学生可能是下岗失业家庭的贫困生,一个农村户籍的学生家长则可能是乡镇官员或富裕的生意人。因此,应当开展主要建立在阶层分类上的学生家庭背景调查,监测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大学学生的城乡分布、阶层分布;监测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学生的家庭背景、阶层分布;监测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学生的家庭背景、阶层分布。

国家的教育统计,应建立新的统计规范,建立教育公平的指标体系和信息平台。各地的教育现代化规划和评价指标都应该增加教育公平的维度,建立教育均衡化、教育机会均等的指标。按照信息公开的要求,以上监测信息应向社会公开,以利于社会评价政府绩效,监督教育公平的改善情况。

第4篇

在世界银行报告中吉尼系数高于或等于中国的35个国家中,32个是拉美和非洲国家,其中在2002~2003年期间经济负增长(以人均GDP增长率计)的有13个,占所有120个国家和地区中经济负增长国家(23个)的57%。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在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的情况下,社会矛盾的激化可能导致经济陷入停滞,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回到库兹涅茨

半个世纪前,库兹涅茨主要基于对美、英、德等国历史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随着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经历了首先扩大而后逐渐缩小的趋势。这意味着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通常以人均GDP水平表示)之间存在着倒U形曲线关系,被后人称为“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本人并不认为收入差距会无条件地随经济发展而先上升后下降。相反,他认为这种收入差距变化是当时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和人口条件造成的。他并不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像早期资本主义那样听任收入差距扩大。“那些关于‘没有惩罚性的累进税制和其他类似东西的完全自由市场,对于现在的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不可缺少的’这样的争辩是危险的”。

库兹涅茨探讨了几个因素对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其中两个最重要而且互相关联的因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他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农业人口向非农业和城市转移会在一个阶段内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但在随后的阶段会导致收入差距缩小。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储蓄率变化。他指出,高收入者的储蓄率远远高于低收入者,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储蓄大量转化为资本,从而为高收入者带来更多的资本收益,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但后来的一些政府政策变化,例如针对高收入者的遗产税、针对资本的征税、政府采取的通货膨胀政策等,减弱了高收入者的资本积累速度,在某种程度上缩小了收入差距。人口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传统社会在进入工业化阶段时,人口变化会从高生育——高死亡模式转向高生育——低死亡模式,首先导致低收入人群的人口负担加重,但随后会进入低生育——低死亡模式,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库兹涅茨还指出,制度因素是导致收入差距变化的一个原因。他认为,通常在工业化早期,旧的制度框架难以避免独裁体制利用人口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炮灰,从而难以避免收入不平等扩大。而发达国家则普遍经历了大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甚至内战,从而跨越了这一阶段。

在库兹涅茨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对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一些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收入分配反过来对于经济增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严重的收入不平等现象会阻碍经济增长(Galor and Zeira 1993, Bourguignon 2003)。而在经济停滞的状况下,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又变得更加难以解决,如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某些拉丁美洲国家发生的那样,陷入所谓“拉美陷阱”。因此,人们必须面对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实,解决公平问题,而不能等待社会公平的自发到来。

世界银行近年来的若干研究报告也指出,经济增长在减少贫困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但其效果在不同的国家有很大的差别。同时,经济增长在减少收入差距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作用。相反,过大的收入差距的确会导致频繁的社会冲突,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对于消除贫困和减小过大的收入差距来说,经济增长是必要的,但仅有经济增长是不够的。

哪些因素影响我国收入差距

我们使用合并的分省、分年度数据所做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就纯经济角度而言,所谓“库兹涅茨现象”在中国是存在的,即:随着人均GDP水平的上升,人均收入差距曲线在数学上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收入差距的变动并不是无条件地随着人均GDP水平的逐步提高而先上升后下降。如果一切其他条件不变,我国收入差距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持续上升,下降还遥遥无期。这将对社会公正和稳定提出极大的挑战,不排除陷入所谓“拉美增长陷阱”的可能性。即:高度的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社会冲突和资源配置恶化,使增长停滞,因而失去收入差距越过最高点而趋向收敛的条件。

中国人均收入差距的上述变动,是经济增长以外的其他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更高或更低的收入差距,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收敛或者不收敛。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建立一套合理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使得能够在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地影响经济效率的前提下,保持较低的收入分配差距,促使社会更加公平、和谐地发展。

以城镇收入差距为例,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些非常值得注意的重要提示:

1. 2002年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吉尼系数的平均值是28.6%,其中3/4可以被人均GDP水平以外的因素解释。

2. 在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中,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最重要的因素,对吉尼系数的影响高达14.1个百分点。

3. 另一个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制度因素,这包括政府经济行为的不规范和收入分配系统不透明(主要是腐败)。这两项合计对城镇吉尼系数的影响有5.2个百分点。

4. 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给中高收入阶层带来的好处多于给低收入阶层带来的好处,因此不仅没有导致缩小收入差距,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收入差距。这两者的影响有3.7个百分点。

5. 城镇人均收入差距随着短期经济增长因素(投资率、外资比重、经济外向度)的上升而扩大。这些因素的影响合计为3.4个百分点。但经济增长也会降低失业率,而失业率对城镇吉尼系数的影响有1.3个百分点。从长远看,解决贫困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都离不开经济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6. 在缩小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方面,市场化程度出人意料地显示了最重要的作用,对减小吉尼系数贡献了3.9个百分点,但是它没有能够抵消负面的制度因素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这说明市场化并不必然带来两极分化。市场化本身并不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收入差距扩大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在市场化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健全,使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受到权力的干扰而发生扭曲。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公平的、规范的、透明的制度框架来与市场体制相配套,需要形成一套社会监督体系来约束政府行为,从而在经济发展中保障社会利益不受侵害。在一个合理、规范、透明的制度框架之下,市场化将能更有效地缩小收入差距。

7. 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减小收入差距。目前失业保险对减小城镇吉尼系数的贡献有2个百分点。但养老和医疗保险显示了相反的作用。这说明需要警惕这些体系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忽略最低收入阶层的倾向。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方面,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尽快地将低收入居民纳入基本社会保障的范围,并使之能够切实从中受益。

8.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现的收入再分配在缩小城镇收入差距方面贡献了0.4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其规模,财政转移支付在减小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不理想,而且偏向城市和某些地区,从而对接受地区的农村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反而有扩大的作用。这提示财政转移支付必须建立一套明确的原则、使用方向、操作规则和监督检查制度,否则可能造成资源分配不当和巨大浪费。

城市化、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

我们对比2002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化率和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两个变量呈负相关关系,即:城市化率越高的省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总体而言越低。中国在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时期,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至少为上亿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否则农村贫困问题会更加严重得多,城乡收入差距会更大。

然而,我们的研究还说明,各地区的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有沿时间同步扩大的趋势,看来城市化的短期效应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中长期效应是使其缩小。这正好与库兹涅茨50年前的发现相吻合,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和城市转移会在一个阶段内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但在随后的阶段会导致收入差距缩小。

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也非常相似。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短期效应与中长期效应方向不同。

一些研究表明,目前城乡收入差距是造成中国高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而今后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主要还是要依赖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城市化进程为低收入的农村人口提供向非农业转移和就业的机会。也即:在中长期,城市化以及与之相应的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效应,应该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一个最重要途径。

教育与人均收入差距

严重的收入不均等来自机会的不均等。教育水平对人均收入有重要影响。根据国民经济研究所一项尚未发表的关于农民工收入的2004年最新调查结果,全国3000名随机抽样调查的进城农民工和来自农村的个体经营者按照学历分类的平均月收入如下:小学未毕业769元,小学毕业815元,初中毕业960元,高中毕业1268元,大专及以上1554元。这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的重要影响。

第5篇

关键词:收入分配;贫富差距;财税政策;基尼系数;财政支农;社会保障;税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4-0087-04

改革开放已近40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强。在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较高,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经济理论认为,低收入者有较高的消费倾向,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较低,所以居民的贫富差距、收入差距较大,会降低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水平,使得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同时居民贫富差距过大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居民的幸福感。

收入分配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中央政府启动了收入分配改革调研,开启了收入分配改革的帷幕。2006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并且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通过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以增强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改革。2010年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论述“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出要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不断调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党的十以来,中央政府也多次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成为中国政治议题的一个重要选项。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状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越高,表示居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国家统计局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2003―2008年,我国基尼系数一路攀升,一度达到0.491的高点,之后的2009―2015年,基尼系数实现了“七连降”(见表1)。可见,政府主导的收入分配改革对缩小贫富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依然超过国际公认的0.4贫富差距警戒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由于受统计过程中采集样本的数量、质量以及调查方法等的限制,与一些民间调查数据相差较大,官方的基尼系数在学术界被认为估值较低。即便如此,官方的基尼系数数据已经很好地反映出我国居民贫富差距较大的事实。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中国的收入和财产不平等状况日趋严重,1%的最高收入家庭占有了全国约1/3的财产,而25%的最低收入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占全国财产的1%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可通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两项数据比较得到。收入差距不仅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绝对值的差距上,还反映在两者以同等标准的收入比率表示的收入差别上,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项数据的比值。表2列出了2001年以来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自2001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均有了很大提高,从2001―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4倍多,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甚至还略高于城镇居民,但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却在不断拉大。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为4 493.2元,到201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了19 773.0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也从2001年的2.899一路上升到2007年的3.330,在2009年达到最大值3.333之后才开始下降,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已降为2.731,低于2001年的相对差距值。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来看,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大致保持着同步增长的速度。但从2004年开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迅速,增长率一度超过了城镇居民。2001年,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高出4.214个百分点,到2014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已反超城镇居民2.254个百分点。这说明,近年来实行的财政支农政策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综上来看,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项旨在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实施效果明显,我国的居民贫富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明显缩小的趋势,但短期内贫富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仍然严峻。

二、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分析

财政税收政策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个方面的职能,而其中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在实施财税政策过程中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影响,以此达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虽然财税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有其天然的属性,但由于在作用机制、核心手段、社会预期等方面存在差异,采用不同的财税政策工具发挥的政策效应及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也不尽相同。如何因时、因地制宜地采取更加有效的财税政策成为研究的焦点。就我国而言,对缩小收入差距的财税政策有效性进行比较,挖掘财税政策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潜力,完善财税政策的收入分配功能,是“提低、扩中、调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目标的现实选择。

财税政策主要分为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是指政府调节财政资金支出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经济增长,进而影响居民收入水平。财政支出主要有政府投资和政府转移支付两大政策工具。按财政资金支出的效果来分,政府投资和政府转移支付又可划分为生产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两大类。政府生产性支出是指进入生产领域的,如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建设,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可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的支出,这类生产性支出的增加会通过政府购买的乘数效应刺激经济增长,从而间接增加居民收入。政府消费性支出是指直接增加居民收入的支出,如政府购买的公务人员的劳务、财政资金支付的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政府对农业的价格补贴等。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利用各种直接税和间接税来调节居民收入。税收能显著影响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成本,降低其可支配收入,尤其是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可实现直接降低高收入者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目标。

近年来,我国为调节收入分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居民贫富差距所采取的财税政策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1. 财政支农。财政支农是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支持,主要表现为资金投入、优惠政策和制度建设。财政资金投入的主要领域有:生产领域,包括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消费性领域,包括粮食补贴、农机具补贴、财政扶贫资金、农业税减免补助资金等;防灾救灾领域,包括农业防汛抗旱、病虫害防治等;发展性领域,包括土地治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教育投入等。优惠政策是指各类鼓励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粮食生产、农民收入提高的政策,如对产粮大县实行的“三奖一补”政策、农业税减免政策等。制度建设主要是指这种农村保障制度建设,如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不断融合等。

2. 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三部分。前两项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资金、社会或个人的捐赠资金等。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直接向低收入者或最困难群体支付,受助者不需承担任何缴费义务,所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最为直接。社会保险资金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共同承担,现已形成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的保障体系。2015年,国务院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的并轨,建立了更为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各省(市、区)关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整合措施正在陆续推出,预计2017年可实现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进一步地,将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与城镇职工医保制度合并将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3. 税收。税收又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间接税如增值税、营业税等,因其可以转嫁的特性,无法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所以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在内的直接税成为了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重要工具。为了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应注重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调节。目前的税收制度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还不够大,个人所得税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财产税发挥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再加上当前的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贫富差距增大。下一步,通过健全个人所得税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建立财产税,完善结构性减税,降低中低收入者、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等措施,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公平、结构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三、运用财税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1. 加大财政支农扶持力度。为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启动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和降低农业税费的精准扶贫双引擎。凝聚全社会力量,制定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人群分别指导、分别施策,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定点滴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大财政投入兼顾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运作模式,提高供给效率。加大财政支农、扶贫资金投入,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加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通过普遍性降费、结构性减税等政策,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给予社会扶贫企业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

2. 促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当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支出差距较大,由此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应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并在转移性支出总额中重点提升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项目要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并在政策上扶持农村老年群体参加保险;加快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设,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关注农村居民中的贫困群体,加大临时救助财政资金投入。增加政策性补贴支出的比重,优化政策性补贴支出结构。通过给予种粮农民直接性补贴、粮油棉价格补贴等方式持续稳定增加财政支农补贴性投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用足用好财政补贴政策,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政策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3. 强化税收政策调节功能。优化税制整体结构,加快推进改革税收体制,开征新税种,如遗产税、赠与税和社会保障税,逐渐扩大直接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推进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科学设计累进税率级次和起征点;逐步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生计扣除制度。

4. 推进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政府财政投入是教育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在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竞争的实质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义务教育亦成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和未来希望。发挥财政资源配置作用,牢固树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和共享机制,将义务教育财政均衡作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建新,等.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贾俊雪,郭庆旺.财政支出类型、财政政策作用机理与最优财政货币政策规则[J].世界经济,2012,(11).

[3]周佳莹.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4]汪晓琪.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财税政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

[5]韩玉玲.社会保障如何缩小收入差距[N].光明日报,2015-02-25.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组成员:常延岭,单海鹏,孙永珍,董丽英;2016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李金霞,常延岭,单海鹏,孙永珍,彭青,何军)

第6篇

为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研究》课题组,对当前影响农民工生活质量的诸多因素,如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劳动就业、就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技能培训、收入、职业、行业、所有制和所在地区等变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从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要想缩小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生活质量上的差距,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彻底改革户籍制度,使外来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拥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和待遇。然而,从以往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践看,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且越是具有吸引力的地区,户籍制度改革越是举步维艰。由于它涉及到就业、医疗、教育、福利等方面的利益调整和再分配,因而,要求全国同步改革显然不现实。研究报告建议,在目前情况下,城市应以积极的态度尽力而为,可先在基础设施、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为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创造条件。

(二)切实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

政府需要通过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来促进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让农村地区的学龄人口有更多接受教育和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根据一些研究,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初中生均经费差距大于城乡小学生均经费差距。另外,城乡之间不仅在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上有差别,在教育投入的质量上差别也比较明显。因此,应该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

二是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政府可以举办一些项目培训,组织农民工学习职业技能;或者对培训农民工的雇主给予奖励,来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投资。

三是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目前,农民工子女要想进入城市学校读书,必须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所以,虽然许多城市已经陆续出台了禁止收取外来劳动力子女借读费的政策,但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仍不容乐观。

(三)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生活质量水平,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国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遵循“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须充分考虑农民工收入低且不稳定的特点,应专门研究确定与农民工低收入相适应的费率,使其能够参加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另一方面,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征,应当在区域和统筹单位方面建立统一的费率转接制度,使农民工不论转移到何处,都可以凭卡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并享有相应的权益。因此,应该探索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低交费、低水平、广覆盖、安全接转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对农民工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农民工所处的职业、行业和企业所有制类型对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水平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由于现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依然存在对外来农民工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职业、行业和所有制上的分割,使农民工陷于不利地位。因此,消除职业分割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水平。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小时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职业内部的工资差距,因此在政策上必须推动职业内部的报酬平等。由此可见,出台一个全面的反歧视劳动力市场政策,以保证职业的选择机会平等和推动职业内部的报酬平等,对于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将非常重要。

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除了要打破农民工和城镇居民的身份界限之外,还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

(五)着力研究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改善农民工的住房环境可以间接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水平。

当前,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需要将其纳入城市规划中考虑。从长期看,政府应着手研究通过公积金、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的调整,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政策范围内。比如,目前农民工租房房源主要是城市边缘农民建的出租房和部分市民手中的存量住房,可以考虑把符合出租条件的房源统一登记,纳入廉租房供应体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将在城市定居,政府对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考虑得越早,就会越主动。

(六)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的权益保护

第7篇

关键词:人口状况 城乡关系 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008-03

一、从人口分布特征看中国城乡的区域差异

(一)四大区域城市规模结构的差异

根据中国城市的地域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域进行研究,分别是:东部(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河南,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西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以及东北三省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

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截止2008年末,中国内地(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有287个地级城市。其中,东部地区有87个地级市,占全国地级城市总量的30.3%;中部地区有81个地级市,占28.2%;而西部地区有85个地级市,占29.6%,东北三省地区有34个地级市,占11.8%。

目前我国城市规模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市区(不包括市辖县)非农业人口的数量。20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20万至50万人口的为中等城市,50万至100万人口的为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的为特大城市。

从城镇规模结构上分析四大区域的差异。首先,从整体上看: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在全国122个特大城市中,东部占41.0%(50个),中部和西部各占27.0%(33个)和24.6%(30个),而东北三省占7.4%(9个)。大城市在四大区域分布较均匀,差异较小。中等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51%)和中部(23.5%)。而小城市也主要集中在西部(75%)。

其次,从各区域内部结构看,四大区域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差异。东部地区以特大城市居多,占到57.5%,且拥有如北京、上海等具有强大辐射带动效应的特大中心城市(400万人口以上,也称超大城市),城市结构呈倒金字塔状。中部地区大城市与大型城市数量基本持平,中小城市所占比例较小,但缺少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特大中心城市。西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数量几乎均等,但中小城市较多。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因此以大城市为主。

综合来看:东部地区城市体系较为先进,带动作用明显,发展迅速;中部地区地域紧凑,城市规模发展差别不大,形成了稳健的发展势头;西部缺乏大型城市的带动作用,发展较为缓慢。东北地区虽然大型城市所占比例较高,但考虑到当时该地区老工业基地建设对大城市形成的影响和推动,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城市化水平,并且该地区城市数量明显偏低。城市规模结构上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人口分布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地区发展水平。不同的发展水平,对于城镇化进程的作用是不同的,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城乡关系。

(二)四大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

通过对2008年中国各省市区的城镇和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计算得出,各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和东北城镇化水平较高, 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接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社科院报告称,截至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未来15年内,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预计超过50%。从表3中可见,目前东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已经超出“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而中西部则还处于落后水平。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诸如怎样摆脱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依赖,如何有效维护征地农民利益,怎样确保新增城镇化人口获得同等社会权益等。

“十二五规划”提出:城镇化工作应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尽管如此,由于不同的城镇化现状和目标,各地的发展策略会有所差异,进而对城乡关系产生不同影响。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且城镇化水平较高,正逐渐由中心城区的单极化发展过渡为大都市圈的多极化城市群,或把周边的小城镇纳入城市圈内,或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卫星城相连接的现代城镇体系,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因此会更注重城镇化的质量,而伴随着城镇化速度的稳定甚至适度放缓,城乡之间的差异会趋于减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将会降低,城乡关系也会趋于和谐。东北地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在我国工业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遗留了很多问题。该地区城市建设较早,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制约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在中西部地区,由于当前城镇化水平和未来五年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正在加快城镇化速度以减少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中部地区缺少特大型城市,因此要大力发展城市群的建设,促进城市群内的资源优势互补。在西部,则要依托县城发展壮大一批中小城市,发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进入门槛较低、居民生活成本和就业成本便宜的优势。在追赶东部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城乡摩擦将会加大,城镇化问题将会较多。在西部,主要是因为收入水平较低导致矛盾凸显;而在中部则主要因为土地资源的紧缺和生活成本的加大。

(三)人口密度差异

从人口密度看,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区别较大,区域内部人口密度差异明显。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截止2008年末,全国总人口132802万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8人/平方公里。其中,西部地区总人口3652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53.2人/平方公里。中部地区35466万人,平均人口密度345.2人/平方公里。东北地区10874万人,平均人口密度138人/平方公里。东部地区47964万人,平均人口密度523.4人/平方公里。

不难看出,各地域人口空间分布差别较大。整体来看,东部和中部人口密度较大,东北地区人口密度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西部则较低。东部区域人口密度最高,内有较多地区,人口密度均远高于全国水平,一些地区甚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倍乃至数十倍。中部地区人口分布相对平均,各省人口密度差异较小。西部地区人口稀少,地带内部人口密度差异较大。

人口密度直接影响到城镇化进程的顺利与否。过高的人口密度为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带来阻力和困难,增加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摩擦;过低的人口密度也不利于城镇化,因为这将导致人力资源的稀缺,也不利于人口在城镇的集聚。因此,从人口密度角度分析,我们认为中部地区处于城镇化的有利阶段。该地区既不缺乏必要的劳动力和人口,也不会因为过大的人口密度导致城镇化副作用。

二、从人口变化特征看城乡居民的福利水平差异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物质保障,极大促进了中国城乡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质量的提高以及人口文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人口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所能提供的福利水平。

(一)从城乡人口文化教育水平的变化看城乡差异

衡量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均拥有图书数量和图书消费。据新华网报道,截止至2009年6月,我国在农村地区已建成9.2万家农家书屋,中央也在2009年给农家书屋加拨13.954亿元财政补贴。但是,这13亿人民币具体分摊到每个农民头上,则仍显得杯水车薪。尽管在过去的30年经济发展迅速,但农村人均拥有藏书量仍显匮乏,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不高,除去学生课本不计,农民人均一年只有0.1册书,也就是说10个人一年才有一本书。而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有关数据,2008年我国地级市市辖区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1.1册,为农村人均拥有图书量的10倍,即使将市辖区扩大至全市范围,城市人均拥有图书藏书量也有0.57册。在图书购买消费上,城乡也存在较大差距。我国13亿人口中, 有9亿多是农民, 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大致为1:3。但近几年城乡图书销售却一直在3:1左右的比例徘徊, 城乡间的人口比例与图书销售的比例呈现出严重的颠倒现象。

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颁布和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并大力发展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中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中关于2008年中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得知,与2007年相比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都分别上升了一个百分点。

从1985-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一览表中可以看出,农村受教育情况也明显得到改善。详见图1。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中国城乡教育水平整体上均有明显的上升,接受教育的层次有很大提高,初高中表现明显。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城市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人口比重大于农村,尤其在高中及以上层次的教育水平。产生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性;城乡家庭收入中可用于教育方面支出的货币数差距;城乡居民对于孩子接受高层次教育的观念差距;城乡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构成的差距。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日益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总规模已经从1.5亿~2.0亿减少到2000万~3000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总量优势趋于下降乃至最终消失。因此,我国经济竞争力越来越仰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归根结底在于教育发展的支撑。

(二)从城乡居民出生率、死亡率看城乡差异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和医疗设备日益完善,促使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出现一些变化。1990年至2008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皆呈下降趋势,而2002年至2008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又呈现稳步发展。

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的同时,城乡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据克罗地亚全球卫生中心的研究人员的调研报告得知,从1990年到2008年中国儿童死亡率已经从每千名婴儿中出现64.60人死亡降至18.5,下降了71%,但农村地区的儿童5岁前夭折的可能性是城市地区的3至6倍。

同时,《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中指出,2000年,城镇居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5.2岁,农村为69.6岁,中国城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3.8‰和45.7‰,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城市高出3.3倍,中国城乡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29.3/10万和69.6/10万,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比城市高出2.4倍。2005年,城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0.7‰和25.7‰, 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城市高出2.4倍。城乡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25/10万和53.8/10万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比城市高出2.2倍。

(三)从城乡人口离婚率和结婚率的变化看城乡差异

中国人口受多种因素影响,离婚率和结婚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变化。城乡人口的结婚率在不断增加的同时,离婚率也有所提高。相对于结婚率而言,离婚率的变化更大。据2010年2月3日的法制晚报报道,2007年,离婚登记的同比增长率高于结婚登记的数据,而2008年两者持平,到2009年,再次出现离婚登记的同比增长率高出结婚登记的同比增长率。2009年,我国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有171.3万对,比上年同期增长10.3%, 高于办理结婚登记9.1%的增长率,结婚和离婚人数均连续3年呈现增长趋势。另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1万对,1990年为80万对,2000年为121万对,2003年为133.1万对,2005年为161.3万对。2008年民政部门登记离婚160.9万对,2009年前3季度,民政部门结婚登记744.7万对,民政部门离婚登记117万对。从上述的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迅速。

离婚人数的增加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和经济发达区域,农村地区或者偏远山区的离婚率较低。城市离婚率高于农村地区,可能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第一,城市生活环境的变化较农村的更大,城市居民更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第二,城市居民的思想更加开放,经济独立性更强,而农村居民尤其农村女性仍存在大量的传统观念,对于家庭的依赖性更大。

(四)从城乡人口流动情况看城乡差异

人口的迁移往往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沿海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沿海城市和重点城市的开放力度,引进外资,极大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相对缓慢。城市的扩展,尤其沿海城市产业的繁荣使城市地区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拥有更好的医疗设施、更好的教育资源以及更好的人居环境等,这些必然促进大量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涌向沿海东部地区。1982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过3000万人,到2005年已经达到14735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农民工检测调查摸底数据和我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截止2008年底,我国城市外来人口规模已达1.75亿人。

流动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2008年城市外来人口中,来自农村的占74%,来自城市的只占26%。这主要是因为,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家庭所需劳动力开始减少,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恰恰满足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较快,因此农村劳动力出现了由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沿海地区以及由落后的农村地区迁入到较为发达的城市的趋势。

据最新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测算,2008年,东部地区的城市吸纳了67.4%的外来人口,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分别吸纳了16.1%和16.5%。自2003年至2008年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在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明显趋势,常住户外出劳动力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流向东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基本维持在70%,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吸纳人数仍然只占较少部分。

同时,还可以计算出,目前劳动力外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城乡劳动力转移已经到达了“拐点期”。

(五)从恩格尔系数看城乡差异

恩格尔系数(个人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衡量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中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1978至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恩格尔系数如表5所示。由表5还可以得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趋势图,如图4所示。

可以由表5和图4看到,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均呈下降趋势,但二者之间长期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是在2000―2005年间,长期徘徊在8.5之上。较高的城乡恩格尔系数差会加剧城市化进程中的摩擦与矛盾,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物价一直面临通胀压力,尤其是食品类商品的物价飞涨。在此背景下,恩格尔系数较高的农村地区抵御通胀的压力会更大。可喜的是,近年来这一差值正在逐渐缩小。在新的“十二五规划”中,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主要目标。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城乡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存活率,还是城乡人口的结婚率和离婚率、人口的流动,以及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值都反映出经济水平对人口变化的巨大影响。经济水平对于人口享受的社会福利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而福利水平又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因此,要想改变人口变化的城乡差距,必须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该地区的福利水平,以改善人口的居住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条件、提高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局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8[M].中国统计局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

4.车莹.工业化:概念、发展理论和衡量指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5)

5.茹效清.浅析农村城镇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0(6)

6.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1)

7.庞博,彭丽娟.当前我国农村图书市场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J].编辑之友,2008(5)

第8篇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发展;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35-03

在社会学研究中,关于城乡不平等的研究是重要的取向之一。当前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领域的总量差别和发展速度差距上,更主要的差距反映在社会领域的发展不同步上,这种不同步表现为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具体到山东省实际来看,同样面临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大现实问题,积极推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缩小山东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国内研究概述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处于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城乡差距已趋于消失,加之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相当完善,故基本不存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不均等的原因。有的学者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认为,人为导致的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制度性根源(李少惠,2009)。有的学者从公共财政供给的角度分析了非均等化产生的原因(马海涛、程岚、秦强,2008)。还有的学者从政府内部层级的复杂性寻找原因(陈文权、张欣,2008)。(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对策措施。有学者提出应从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角度出发,建立权责对等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冯琳、易成利、姜树萍,2008)。有学者提出,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路的确定,应建立在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点上(高益群、颉鹏,2009)。还有学者提出,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主线,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迟福林,2008)。除了全国性的研究外,山东省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张述存提出创新公共服务载体建设,逐步扭转农村长期以来公共服务“边缘化”的现象,最终实现城乡的均等化(2008)。王小林、郭建军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山东省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渠道仍主要依靠农户自行安排,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提供的服务严重不足,村集体及专业协会、企业等组织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2003)。

从以上我们介绍的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现象具有共识,区别在于各自所处的学科立场有所不同,由此带来的研究视角也各有差异。除此之外,已有研究成果还有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从公共行政学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该不均等化现象的,只是将其作为政府的一个公共行政行为加以考察的,因此虽然对产生的原因作了比较具体的剖析,但是研究层次略显微观,未能从更高视野加以考察。本研究将在社会学理论框架内,从社会结构均衡的视角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学术探讨,力争体现出社会学的研究特色。

二、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

1.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含义。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出资提供,面向全部社会成员,在保障民生、增进民众福利方面起着基础作用的公共产品。基本公共服务则是其中对民众来说不可或缺的最低需求产品。二者虽然都是由政府提供、面向全体居民的公共行政行为,但在服务范围及领域、服务层次上还是不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更侧重于“必需品”角度。

2.均等化的具体表现方面。均等化有着特定的学术含义,均等化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时候,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所享受的产品数量、层次等方面内容,是与其所处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均等化不等于平均化,均等化侧重于服务对象享受机会的公平性、平等性,在此基础上分阶段逐步实现结果的相对一致。均等化在中国当前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上。

3.本项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通过对预定调查地点的数据采集和资料搜集,为后期的资料分析和报告撰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整个研究紧紧围绕着调查过程有序进行。

主要研究方法采取实地调查与文献法相结合。文献法主要用于研究前期的资料搜集,以便对全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有一个感性的、概括性的了解,确定后面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角度以及调查范围、具体调查方式。实地调查主要用于搜集全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实际数据,以便掌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真实现状,为后面确定不均等的程度以及探寻原因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具体调查方式将采取入户调查、个人访谈和典型调查相结合,同时在相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本研究根据山东的现实经济发展状况,分别从东部、中部、西部各选取一个典型城市,分别代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一般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再在每个城市中依照上述标准选取三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选取一至两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一至两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选取若干户作为调查样本,调查人员先后分三个时间段,集中对三个地区的调查对象进行了入户访谈,填写问卷,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本研究报告就是基于这些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形成的文字材料。

三、山东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

山东省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投入一直在持续,各地政府也都出台了不少针对本地区的相关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不少地区还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然而总的来看,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1.公共就业服务方面。虽然山东省各级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几年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力度都是有目共睹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市各级政府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相对于城市所拥有的较为健全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广大农村的差距就凸显了出来。尤其是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地区对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一些比较初级的、低端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务工人员在这方面的需求。不存在大量劳务输出的地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明显不够。

2.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全省各市县有城镇户口的居民,通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不同保障网络,基本实现了养老社会保险的全覆盖。农村目前虽然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但由于实施时间短,加之大多数农民的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农村养老问题仍然基本靠家庭成员的赡养行为解决,缺乏政府层面的制度保障和推动力。

3.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方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经过长期的建设已经相对完善。农村存在的问题在于合作医疗体系未能实现保障对象全覆盖、保障层次低、手续较为烦琐。农村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仍相当薄弱,诸如计划免疫、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预防等方面,居民很少享受到应有的基本服务。

4.基础教育方面。城市基础教育方面,尤其是义务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师资、教学设施等优质资源,教育经费得到政府财政的全额保障。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财政提供,部分地区甚至是由乡及村来解决教育经费问题,教育投入受当地经济发展程度、财政收入等方面影响非常大,远远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基础教育中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城乡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区的分配存在严重不均衡状况。

5.公共文化事业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均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积极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和其他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基本上能够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要求。相比之下,农村居民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需求受到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政府财政投入,还是发展速度,与城市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是毋庸置疑的,农村这种现状亟待解决。

6.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市在水电气和道路交通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也是农村无法相比的,这方面的不均衡现象尤其严重。长期以来,政府财政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基本上仅限于城市范围,农村在这方面的需求被严重忽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政府财政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开始加大,在乡村公路建设、自来水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建设、通讯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多,与城市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要赶上城市建设水平,还需要政府更大的努力才行。

四、非均等化现象产生原因剖析

山东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现状是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对其中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今后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是均等化工作和均等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或缺。

1.城乡隔离的社会管理体制是非均等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城乡户籍分立为核心的制度设计人为造成了城乡社会机构的二元分割,客观上形成了优先发展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广大乡村则逐渐被边缘化,这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产生根源和制度因素,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他影响因素皆由此出。

2.政府采取城乡有别的资源分配方式是非均等化存在的直接原因。整个社会结构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与农村在整个社会可支配资源分配体系中的地位是明显不同的。城市掌握着政府全部公共资源的分配主导权,处于公共资源分配的主导地位,在实际分配资源过程中执行着城乡有别的政策,加剧了城乡的不平等化,直接导致了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严重落后于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3.政府内部管理体制不合理是导致城乡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政府内部结构不合理,层级过于烦琐,各级政府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导致农村尤其是基层的公共服务无法落实,无人负责,逐渐形成了城乡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城市的政府管理架构和管理层级明显比农村复杂,城市与农村之间并未形成一一对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导致农村的许多社会事务无从寻找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出现了不少三不管地带,影响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

4.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单一是导致非均等化的原因之一。公共服务虽然是由政府提供的,但在城市,伴随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服务提供主体多样化、市场化的趋势,能够较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各项公共服务多样化、层次化的需求。农村由于市场体系发育迟缓,市场体制不健全,无法做到采取市场化提供模式,只能由当地政府根据自身财力状况提供部分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农村在市场化进程中未能实现与城市的同步发展,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差距渐渐拉开。

5.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是阻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大威胁因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是以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为前提、以当地财政实力为基础的,而长期以来,政府在规划实施城乡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对二者的投入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城市建设优先,农村经济发展服从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的,逐步形成了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鸿沟如果不能有效缩小并最终消除,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纸上谈兵,甚至二者的差距还会继续拉大。

五、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建设

我们深入剖析了形成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诸多影响因素,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改善,进而逐步解决。

1.创新社会管理制度设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公共服务体制。政府有必要改革现有户籍制度,逐步取消城乡对立的人口登记政策,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管理体制,这是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之策。只有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之间的不平等,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社会结构的融合,实现整个社会的一体化管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会最终实现。

2.创新政府财政分配机制,建立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城乡社会二元对立,政府财政投入区别对待直接导致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只有将城市和农村纳入统一拨付体系统筹考虑,建立起城乡统一规划、分配的均衡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城乡一盘棋,才能逐步改变农村落后于城市的面貌,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政府在财政投入方面应适当向农村倾斜,以弥补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农村社会建设历史欠账,提高农村的自我造血能力,增强农村的自我发展后劲。

3.创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全体居民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政府应以民生为主,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改变过去那种全力以赴、将绝大多数公共资源用于追求单一经济发展的管理取向,努力建设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4.创新公共服务形式,鼓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政府掌握着全部社会公共资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有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较少,政府可以实现公共产品的单一分配;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手中掌握的社会公共资源无论是在品种还是数量方面都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公共服务领域也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想事事亲历亲为已越来越力不从心,社会化、市场化的资源分配模式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既简化了程序,方便了广大社会居民,同时将政府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5.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全体社会居民充分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物质源泉,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采取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才有可能不断扩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领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少惠.城乡一体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迟福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J].农村工作通讯,2008,(24)

[3]冯琳,易成利,姜树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及缩小思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4]张述存.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加强载体建设[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3)

[5]丁元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N].学习时报,2008-02-27.

[6]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8).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 Equalit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SHANDOGN

LI Chun-long

(Institute of Sociology,Shan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Jinan 250002,China)

第9篇

关键词:城市化发展 和谐社会 均等化

一、何为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兼顾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何为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公民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公共服务机会,比如公民都可以平等地享受教育;第二是公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结果是均等的,比如无论是城市或者乡村的公民,在平等享受教育这一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是大体相当的。就均等化来说,就是将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落实到这个国家的每个角落,保证落实到每个公民身上。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须要求,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对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在实践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经济总量和基本公共投入差距大。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大,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民众对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公共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方面,投入比例低。

(二)城市和乡村差距大。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居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不均。拿医疗保障来说,因为有户籍的限制,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无论是保障的数目还是治疗的范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发达的东部地区、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和不发达的西部地区之间也存在差距。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医疗卫生服务,财政投入的不足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完全商业化、市场化,这一政策使得医疗费用高涨,致使许多老百姓看不起病。2009 年卫生部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过去的5 年中,我国公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率明显下降: 37.3%的居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城市居民中达40%以上; 许多病人放弃住院医疗的原因就是太贵。

在教育方面,尤其是基础教育,是政府需要承担的典型的公共服务项目。但由于政府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足和不适当地推行教育产业化,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使得公民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家庭负担过重。

(三)、城乡居民就业机会不均等。曾经有一位教授形象地形容过中国的城市化一直很粗暴地把农民阻挡在门外。农民在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一直处于贡献者的角色,也一直是各种代价的承担者。许多农民进入城市陌生,却遭受了各种不平等的待遇。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是处于政策劣势的,并且连称谓“农民工”这个称谓都有意无意的流露出歧视的意味。而农民劳动力在城市中所从事的工作基本都是城市居民不愿意从事的、最底层的工种。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隔离在正式工作体系之外的,非正式工作。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需要在体制和政策上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将“不均等”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而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

(一)、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发展财政民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是我国政府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它既能促进社会的和谐、转变政府职能、又能起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作用。而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公共服务的不均等本质上就在于“财政不均等”,据有关数据显示,社会保障体系中,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30%以上,而2008年我国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财政支出才10.8%,只有发达国家三分之一。我国在政府是财政来源的核心主体,政府的各项行为都要开巨大的财政开支支撑,地区发展的差异跟政府的支出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说,要实现“财政的均等化”,就首先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发展财政民主。让政府为每一个地区、公民提供没有差别的公共服务。

(二)、构建多元的公共服务机制。有的人认为所谓构建多元公共服务机制就是要把社会中所有的公共服务,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都交给政府买单。确实,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最基本以及最重要的职能之一。目前,世界上各国政府公共服务的方式都在日趋多样化,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开支,提高效率。我国地域辽阔,公共服务的需求规模非常大,如果单纯依靠政府,肯定在建设健全健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吸引各种社会资源或者NGO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中,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共服务的效用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非常好的途径。

(三)、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展“八荣八耻”及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对推动公共服务文化软实力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目前已经有的公共服务网络中,寻找具有光荣历史传统和行业特色的文化建设项目,在国家的支持下推广,对于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扎实的科学发展理论和实践基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万俊人.论正义之为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J].哲学研究,2009(2)

[2]朱光磊.中国政府发展研究报告(第2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应若平.农村公共服务变革:从政府选择到农民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1).

[4]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R].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第10篇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小康社会;再分配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070-03

居民收入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最直接反映。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一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仅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其缩小收入差距的途径进行一下探讨。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在不断增加,生活不断改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最新资料统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比2002年分别降低1.4个和5.8个百分点。但这是一个时间纵向的比较,如果从全国范围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人群进行比较的话,应该说收入的差距还是不小的,有些收入差距甚至是非常大的。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6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60元,实际增长12.7%。虽然看起来农民收入有所增加,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整体上农民还处于弱势,农民收入只是在原本很低的情况下有所提高,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资料表明,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1左右,超过2:1的极少,而目前我国城乡收入之比达3.12:1,是世界多数国家的两倍多。

另外,从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来看,收入比较高的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广大的西部地区收入相对比较低。

2.不同行业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在我国,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存在很大的差异。部分行业工资水平增长过快,水平过高,拉大了社会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其中,金融行业最高,而印刷等行业排名垫底。

一般来说,国际公认的行业工资差距水平在3倍左右,而2011年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新近的报告显示,我国行业收入差距达4.2∶1,已经超出了国际公认水平,其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居世界之首。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部分垄断行业职工收入比中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超出4倍到10倍,尤其是在金融、石油、电力、电信、保险、烟草等行业,其人数不到全国职工总人数的8%,收入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实际收入超过4至10倍的差距。

此外,公积金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是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媒体在调查中发现,公积金在不同行业间,存在多少不均现象,高收入行业公积金缴存水平高,低收入行业缴存比例低,其公积金缴存额度相差数十倍。

3.不同人群收入差距过大

一项调查表明,从1988年至2007年这20年间,居民收入最高的10%人群和收入最低的10%人群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一些行业企业高管收入增长偏快,水平过高,与一般员工收入差距过大。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最新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称,“十一五”期间,公司高管人员年薪水平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由2005年的29.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66.8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8.1%。另据统计,我国现有央企155家,央企管理层年薪动辄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而大多数员工月工资两三千元,差距悬殊。

即使从事同一职业的人,也存在着收入水平的差别,比如同样是处级干部,在中央工作与在地方工作,在市区工作与在郊区工作,收入差距也很显著;同样是大学教授,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工作,其收入差距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上述几种情况,都属于显性收入的差别,有关研究表明,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隐性收入。有研究报告推算我国在2005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有4.8万亿元没有反映在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中的隐性收入,这些隐性收入的主要发生在高收入阶层,这意味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比统计的数据大很多。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成因的分析

我国居民存在的收入差距,有合理合法的收入差距,也有不合理和不合法的收入差距,那么,其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何在呢?这里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发展过程的原因,也有改革过程的原因;既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也有人的素质能力的原因。

1.城乡之间存在的“二元结构”,是形成人们收入差距的最主要的原因

我国的经济结构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特征,城乡二元结构下所形成的劳动生产率差异、经济形态差异、管理体制差异使得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得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加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这些都不利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现行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城乡居民享有的权利不平等。即使有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工作机会及社会地位,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条件和报酬收入。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教育投入不足,忽视农村社保体系的建立,使得农村居民在占有公共设施和享有社会福利等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处于劣势,财政支出向城市倾斜明显,其比重越大,城市群体收益越大。这些都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

另外,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加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工业化对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作用大大高于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据测算,工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0.13个单位,而仅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0.04个单位。

2.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造成人们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首先,市场机制不健全,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使得市场竞争和生产要素流动不充分,从而形成一些行业的垄断。这些企业依靠其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从而形成和扩大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其次,工资制度不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不尽合理。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过于重视效益的提高而忽视分配的公平。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偏低,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形成完善的工资决定和调整机制,也使人们收入差距不断加大。

三是再分配功能弱化,调节机制不完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在二次分配中,国家通过税收等手段对收入进行调整后,依然未能解决初次分配不公平问题。例如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偏低,财政支出用于公共服务的部分偏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这些也是造成人们之间收入水平差别较大的原因。

3.一些地方和部门以及一些领域存在腐败现象,形成大量的隐性收入

在我国,一些地方和部门,特别是具有公共权力地方和部门,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往往是腐败的存在。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直接、权钱交易,还有一些人利用法律和管理上的漏洞在资源开发、国企改制、资本市场以及房地产等领域,通过索贿、内幕交易、操控市场等手段非法谋利。这些由腐败和非法活动而形成的大量的隐性收入,一方面加大了人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另一方面容易引发人们的不满情绪,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

4.一部分城市居民和大部分农民自身素质和能力较低,致使其收入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整体来说较低,进入新世纪后,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与新农村建设提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仍有一定差距。粗略统计,农业从业人员中有80%以上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下,他们就业选择范围狭窄,只能从事一些对劳动技能要求比较低的岗位。一部分城乡居民也是由于自身素质较低的原因,失业后难以再就业,从而形成收入差距。

三、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途径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描述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从基尼系数看,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2009年的基尼系数高达0.47,而欧洲与日本等国家在0.24到0.36之间。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我国名列第36位,说明我国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因此,努力提高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那么怎样才能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

1.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据测算,收入差距约50%来自城乡间的差距,城乡差距的走向对整体收入差距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城乡差距缩小了,居民的收入差距才有可能缩小。

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首先要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扶贫开发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其次要在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只有农业生产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上来了,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了,才能真正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2.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会形成行业垄断,出现生产要素收益挤占劳动报酬现象。要缩小居民收入的差别,首先,要完善市场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使各行业和企业处于平等竞争的环境之中,避免垄断部门的垄断利润被转化为部门职工的收入和福利,进而导致全社会收入差距扩大。其次,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使低收入群体在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受益,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继续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第三,健全以税收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尤其要继续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范围,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让更多的农民真正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

3.要进一步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减少乃至消除部分人群中的隐性收入

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因素,除了可以进行统计的显性收入外,也确实存在大量的隐性收入,这些隐性收入的大部分都属于“灰色收入”,主要发生在高收入阶层,大多与特权和腐败有关。要缩小收入差距过大和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严格监督国企业高管人员的职务消费,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收入、房产、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报告制度,严肃查处、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内幕交易等违法违纪行为。

4.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广大农村、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除去地区、行业的客观因素以外,仅从个人角度来看,素质偏低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因素。低收入者人群大都集中在广大农村、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只有提升低收入者整体素质能力,才能逐渐缩小收入上差距。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说,每个公民都要树立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思想,要认识到财富和收入是靠不来等不来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本领,才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其次,考虑到有些人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相关的政府部门,机构和企业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如免费提供培训登记、政策咨询等服务,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提升就业和致富能力。

――――――――――

参考文献:

〔1〕廖雅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实证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王石生.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其对策的探讨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54).

〔3〕陈冀莎.关于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第11篇

论文摘要:自义务教育推行以来,虽然初显成效,但是财政投入倾向于城市,导致城乡居民所享受的义务教育产生巨大差异,在与国际水平比较之下,可见缩小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差距还有待时日。通过分析其具体原因,给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具有一定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不是靠公共财政,而是靠农民自己。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财政投入的城市倾向十分明显,最终带来的是城乡居民所享受公共服务的巨大差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视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986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并提出了在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伟大目标,我国义务教育在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加大。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全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据测算,2006~2010年5年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需要累积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这是政府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对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一次重大改革。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仍然不容乐观的,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相关政策造成的城乡差距

国家义务教育政策明显偏向于城市,向城市投入更多的资源,在教育资源的分布上,国家重城市轻农村,重视高等教育轻视义务教育。在建国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优先考虑城市的各项待遇,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农村学生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同等的教育。

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比例中,中央政府负担的部分为2%,省市负担11%,县乡合计负担87%。在县级财政赤字日益扩大的情形下,这种低重心的教育体制给基层地方财政造成严重压力,甚至使地方财政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而义务教育的推进则困难重重。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资金缺口较大

我国城乡教育事业发展极不平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是造成我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从结构上看,财政教育资金在三级教育之间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尽管财政一直把教育支出作为一个重点,但教育总体投入水平较低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四、教育投入的配置不合理

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是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很突出的问题,是造成我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十分有限,更严重的是如此低的总量大部分却用于城市,用于农村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无论是生均教育经费还是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农村小学和中学缩拥有的资源均低于城镇的4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城乡教育事业发展极不平衡。

五、财政对义务教育支出的使用效率低下

国际上一般认可的标准是初等教育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资结构比为2.4:1,而我国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比例为92.6∶7.4,这一比例还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说明我国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低下。此外,我国教育部门还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教师中冗员过多,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六、缓解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建议和意见

(一)制定和修改相关政策

国家的财政性义务教育投入更多地倾斜于农村义务教育。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务设施及其配置。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关注农村教育发展,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质量协调发展。

(二)构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政府间教育经费分担比例制度,由中央财政或高层地方财政在义务教育支出中担负起主要责任,由中央提供义务教育可以避免基层政府调控中所遇到的受本地经济发展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地区教育发展的差别。

(三)增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

各级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优先安排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及时到位、正常发放,保障学校财政正常运转。政府应继续加大力度进行农村各项改革,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分配财政资源,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坚决查处公款挪用现象,严厉打击教育腐败,使教育在财政上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严格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四)促进教育投入的配置合理

许多研究显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在从显性的总量不均衡,转为更为深层的、隐性的教育差距。对于基础教育,要强调均衡化,应取消重点学校制度,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治薄、扶差”上来。

(五)提高财政对义务教育支出的使用效率

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金的使用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优化资金配置。细化预算,严格控制人员经费支出,加大公用经费支出。在收入方面主要是来自中央和省的转移支付数额和本市县级财政拨款。支出方面主要是给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各学校应得到的转移支付数额由县政府决定分给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的比例,且重点在贫困农村的小学。

参考文献:

[1]曲恒昌.借鉴他国经验,切实制止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滑坡[j].比较教育研究,2003,(02).

第12篇

关键词:城乡差距;高等教育;入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256-02

1 城乡接受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1.1 入学途径

在我们的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觉大多数农村学生都是通过传统高考这一途径进入高校的,这种方式也是他们唯一最为熟悉也最有把握的。

图1 城乡学生入学或加分的途径

1.1.1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可以说这一政策是许多城市学生最为熟悉,参与度最广的,然而抽样数据表明,农村学生参加过自主招生的只有8%,城市学生达到22%。(见图2)

图2 城乡学生认为自主招生的阻力

很明显可以看出农村学生面对这一招生政策阻力更大,每一项指标均高于城市,虽然费用对其造成了一定困扰,但由数据分析可以推断:笔试和面试的素质化要求将他们拒之门外,花费了钱财也不能改变他们自身作为农村学生与考试标准的不适应。

1.1.2 艺体特长生

这一政策对学生的要求可以说更为具体,某一方面有突出特长就可以报名。事实上我们发现许多农村学生在体育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仍旧没有利用这一途径进入高校。调查中培训费用过高这一原因占了36%。其次,农村学生认为对招生政策不了解、录取过程中的不公平也是明显障碍。

1.1.3 推荐保送生

这一类政策对农村学生来说就显得极为陌生了,甚至37%的学生从未听说可以不参加考试就读大学。

总的说来,传统全国高考在城乡没有明显差异,但自主招生、特长生、推免生等都明显发现了农村的弱势地位,信息不畅通、费用过高、录取标准的城市化倾向是其主要障碍。

1.2 硬条件

总的来说,城市较之农村设备更为齐全,为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障。例如城市学校往往开设图书馆,学生可以随意查阅课外读物,农村学校无力购买图书,只能以少量旧书充数,致使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在农村,教室还使用黑板、粉笔时,城市教师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生动活泼,而且环保,也易于复习。

1.3 软环境

老师对于学校、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可以说老师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及学生的发展水平。而毋庸置疑,城市老师师资更为雄厚:调查显示,85%的城市学生对高中老师的教学水平给予了肯定,而只有70%的农村学生对老师基本满意,其中只有17%是非常满意,更有13%认为老师教学很差,对于自身的发展没有启迪作用。

同时,信息资源的流通也是一大问题,农村相对处于一个信息闭塞的环境,在没有网络以及熟悉大学的老师的前提下,农村学生必然受阻于信息资源的不均衡,相当于输在了竞争的起跑线上。

2 城乡接受高等教育不公平表现的原因分析

2.1 教育政策及招生政策上的城市倾斜

教育政策的本质是对教育利益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而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则以政策价值为导向。参阅近几十年国家在教育事业上面的发展规划,农村的教育状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缓几步、慢几拍”的轻描淡写,到“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水平”的力求均衡发展,至少农村教育在慢慢获得它应有的关注。然而我们也透过这些政策纲要可以看到,教育的发展战略依旧有对城乡差距的冷漠,在大力倡导开展“农村义务教育重点工程”的同时,城市已在进一步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虽然城乡都在既有的起点上进步、发展,可是怎么缩小巨大的差距,进一步实现公平发展却没有进一步的规划和评价指标。

同时,教育政策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是更偏向于城市。对城市教育高标准、严要求,资源配置要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匹配;而对农村教育的提法则是“量力而行”。这实际上是由于一开始在发展目标上就降低了对农村教育的要求,“纵容”了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表现出教育政策对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冷漠。

另外,落实到更为具体的招生政策,城市偏向性就更为明显。例如武汉各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招生范围多都仅限于重点中学学生,这与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类似,首先将许多农村学生排除在外,因为重点中学多半在城市,甚至在省会城市。而且在招生简章中列出的种种报名条件,似乎都只能让农村学生望洋兴叹,比如奥赛获奖、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参加全国英语大赛、拥有文艺特长等,这对于农村学生基本没有可及性,更别说艺体特长生、推免生这些更加强调有某些艺体特长的途径。所以随着自主招生比例的逐年扩大,农村学生的公平问题将更加突出。

2.2 考试内容以及试卷中的城市化倾向

首先,学校教育内容有一种城市优越的观点,语文、思想品德、社会这类教材都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城市生活价值取向。其次,考试对教学内容的检查,也存在着与内容相似的问题。例如高考中语文、政治类考题,其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城市背景下的热门话题。对近十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分析表明:内容较多地反映城市生活,所反映的热门话题或时代话题,也多是城市背景下的。就像一些农村学生反映的,一些高考题目让他们感觉很陌生,像“品味时尚”、“明星广告代言”这样的作文,农村学生就不知从何写起。“但是,我国有8亿人口在农村,为什么高考题目中就很难找到与农村有关的内容呢?假如出一个区分韭菜和小麦的题目,这对城市孩子算不算一种不公平呢?”

2.3 国家资源总量投入与配置不合理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支撑。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多少以及配置是否合理,从根本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否。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速度都在15%左右,但到2008年为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仅为3.4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5%以上。

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在配置上也是不合理的。上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建设“一流大学”的“211”工程、“985”工程,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采取了向重点高校倾斜的政策,中央财政向部署重点高校倾斜,省财政向省属重点高校倾斜,而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备受冷落。倾斜的财政政策人为地造成高等院校的层次界限以及不同高校在师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异,这对就读于不同高校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在“照顾所在地生源”的高招政策下,必然减少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学生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

2.4 城乡家庭经济与文化差异

虽然国家在教育费用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每个家庭在教育上的花费还是相当高的,尤其随着现在学费的猛涨,对于许多农村家庭来说负担很重,同样的学费确实差距相当大的经济实力,让许多农村学生辍学或者是尽量避免学费高的学校和专业。另外,一般农村家庭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子女的升学也会造成一定意识上的影响。

2.5 信息不对称,升学过程中的经济人偏好

农村环境的闭塞让他们不了解信息的存在,即是想知道,也缺乏相关的途径,这使得在很多学生没能有机会站在竞争的起跑线上。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官员作为“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在缺乏民主和规则约束的情况下,其经济人偏好一方面会使教育政策的制定出现公益性偏差,同时也会滋生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重点学校中干部子弟和强势阶层子女比例极高)。而这正是产生教育不公平更深层次的原因。

3 结论与建议

3.1 教育政策引导 义务教育先行

从教育政策本身的意义来说,如果教育政策不能全面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如果弱势群体因现实的不平等受到了损害而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偿,就会削弱教育政策的合法性,进而危及教育政策的有效性。所以,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和优先扶持这一基本理念应当始终贯穿于政策的制定、决策、目标和实施体系中。这起码能给教育公平提供一个法律上的保障。

另一方面,我们在思考尽可能消除农村学生入学途径上的障碍时发现,例如自主招生等入学途径的相关报名要求本无可厚非,都是本着吸纳人才、素质发展的宗旨,但由于农村基础条件缺陷,这种好意就成了不可能实现的愿景,不公平由此产生。因而我们认为,科学规划农村义务教育,缩小城乡起点的距离是首先要做的。把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系统,通过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村整体的文化素质,实现教育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2 改善农村教学条件 提供良好软环境

农村的硬件设施应比照城市配备相关教学条件,尤其是现代化的网络等,尽可能消除农村学生的认知局限性。同时,美术、音乐、体育等设施要齐全,为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可能。在软环境方面,进一步提高农村师资的教学水平,提高老师的待遇。搭建定期的信息交流平台,让农村学生在全面了解政策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同时对于心理的关注也不容忽视,许多农村学生即使到了大学,拥有有意的成绩,依旧认为自己从不比城市学生有优势,自卑感强烈。因而在高等教育前,老师和环境的影响将至关重要。

3.3 逐步提高教育经费 合理配置资源

我国的众多现实状况决定了政府并不能包揽教育这项公共事业的所有基本开支,但这并不是无法保证教育公平的借口。在现有的国家财政投入中,应进一步调整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比例,并在以后建立教育经费的正常增长机制。同时,合理配置资源,经费配置应当向边远落后地区倾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投放额度,加快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进行教育资源的重组。

3.4 促进教育决策的民主化

教育现实中,克服那些明显影响、损害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因素,同时采取倾斜政策,去扶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应是政府教育决策行为的价值取向。这就要对教育政策制定者的经济人偏好进行规范、祛除和约束,为此一要建立决策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机制,不断推进教育决策活动的民主化、程序化,以保证最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及时全面反映到教育政策活动中;二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教育立法,树立“法治权威”理念,使教育政策公平性得到法律保障;三要建立决策监督机制,改革和健全不完善的政策规定和制度,从源头防止和消除教育腐败和教育特权现象的发生。

3.5 改革试卷测试标准 减少城市化倾向

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的能力,所以如果能同样达到效果的话,形式上就不应有严重的城市化倾向。只要确定考查的能力指标,然后加之以大众的形式,达到选拔人才的效果就可以了,而不应该在过于城市化的形式上将农村学生筛选掉。

参考文献

[1]张成路.城乡二元社会所引发的教育不公平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