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3 15:47: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学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化角色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熟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重大历史事件,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既是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者,也是历史知识的体验与质疑者,又是历史知识的评议与运用者,还是历史知识的传播与普及者。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递知识,更多的是要激励学生思考。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让教师成为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名副其实的导师。
二、更新教学方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接受、判断、筛选、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新知识,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再对新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形成新的观点。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者,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分享彼此之间的思想、经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体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历史新课标教材的教学和反思,我们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个人滔滔不绝的讲述、眉飞色舞的表演,而在于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是否和教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境,同喜、同悲、同忧。要达到如此境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效更新教学方法。
为了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讨论环节中可组织几次小辩论。每次辩论前,可设计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教师看。教师看完后,做一些必要的批示,把稿子发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的观点。这样一来,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得多了;师生单向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多了;学生由过去在教学过程中的从属地位上升为主体地位。在采取了新的教学方法后,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课堂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得到了理解与尊重,师生和谐的关系得以巩固。
三、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
1.要文明用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托起太阳的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师热情的话语是鼓舞学生上进的力量。因此,教师要文明用语,做好学生的表率。
2.要有情感,富有启发性。
情是语言的本质,又是语言的先导,教师的语言必须富有情感,这样不仅会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学要求素质教育代替升学教育,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要富有启发性,课堂上教学气氛才会活跃,才会启迪学生的思维。
3.要有条不紊、言简意赅。
科学知识的逻辑性是很强的。教师是通过语言将诸多的知识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输送给学生。要想把这一任务完成好,教师要在备课上狠下工夫,做到讲课时有条不紊、言简意赅。
4.要有美感,有节奏感。
教师的语言应该富有美感,做到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给学生留下美的熏陶和暗示,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课堂氛围活跃。教学语言除了美感外,还要有节奏感,既不太快、也不太慢,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
关键词:初中历史 探究式学习运用 研究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指的是其任课老师在教学中跟据教学要求的内容,对学生采取历史学家式的研究方法去发现、了解、积累、学习、理解、运用相关的历史知识。这种学习的方法其主体是学生,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再经过学生的不懂就问、努力寻求答案的形式来学习历史知识的一种创新方法。这种学习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对历史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更加可以提高学生自觉学习自立思考的能力,且达到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不断提高的目的。
一、学生探究性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
(一)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在历史教材中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知识点,我们面临的任务也颇多,并且由于历史大多涉及的知识很不贴近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的,因此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方法都是拿着书本死记硬背,结果根本不能真正的了解,就更不要说吸收然后去探讨历史问题了。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任课老师就可以利用这种先进的技术来播放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动画等,以这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关注。致使达到学生从视觉冲击中更深层次地去探究历史事迹、历史人物、历史知识的目的。
(二)建立探究性学习历史的情境。历史知识在我们看来是知识点繁杂、零散,但其实不然,因为历史知识是系统的、连贯的。以目前的历史教材来看,其前后课之间的安排是有着必定联系的。因此,任课老师应当在新课开始之前做好充分的备课。需要建立一个教学情境且把新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达到恩故而知新的目的,且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当他们准备学习情境的时候,慢慢的就会吸引,渐渐的对下面发生的故事越发的好奇,就忍不住继续探索。情境的建立还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历史知识,尽量避免知识混淆和减小知识部分遗忘的现象。
(三)将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连接。因为历史和我们实际的现实生活基本是脱离的,对于当代初中生来说,历史就是历史,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对于那个时空是十分陌生的,从而在学习中就会很困难,可能是潜意识里的那一丝惧怕。由于陌生,很多历史中人物的做法是学生们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就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提不起兴趣,就更不要说投入的关注力了。作为历史老师责任重大,必须把需学的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而对历史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理解。
(四)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都是老师单向的向学生传输历史知识,学生多数充当听客的角色,只是一味的接收知识,并不是去思考谈论相关问题,学习效果当然不言而喻。久而久之,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固定的学习接受模式,其实,如果老师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这样学生做课前预习准备教学的时候,就会多做考虑,想到在教学中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又该如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怎样可以把知识的内容让所有同学和老师理解等一些问题,在进行这些问题的思索中,学生就会不断的去研究教材内和教材外的有关内容。而且,在这个教学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从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就可以制定出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吸收的教学安排,与学生更加贴近,同时,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出十分良好的课堂氛围,创建一个和谐的课堂。
二、组织适当的探究性学习历史活动
初中生面临中考的压力,大多数学生都因为历史学科所占分数比重较小就认为历史是小科,所以在课后,学生几乎都不会将学习时间放在学习历史上。面对这样的问题,学校应当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适量的组织探究性的历史学习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后活动,也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到抗战部分的时候,学校就可以组织老师们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或者纪念博物馆等地方去学习相关的事迹。在活动中增强学生们的感触,从而提升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渐深入探究各式各样的历史问题。
三、布置相应的学习历史的探究任务
对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来说,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就来源于学习任务,它也是最有效的学习形式。与传统的书写、绘画、背诵等形式不同,学习任务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开设课题的形式,把所有同学分成若干个课题小组,在每一阶段课程学习结束后,举行一次小组课题任务成果展示课,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辩论赛、朗诵会、舞台剧、论文等。这样的学习任务促使历史课堂变得十分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从而进一步的去探究更多的历史问题。
四、大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知识的能力
历史课程不仅涉及广泛。而且跨越范围较大,因此它的相关资料和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相比就比较繁杂。历史任课老师就应当加大力度去培养学生一些能力,从而促进历史学习资料和知识点的收集与整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收集中探讨学习,可以提升学生梳理繁杂知识点能力。时间一久,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探究学习历史的习惯。此外,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分类,归纳知识点,可以按照朝代先后或者中外分开的方式来梳理所学的历史知识。
五、结语
为了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习惯,首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历史的兴趣,组织适当的相关活动,安排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同样要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视为重点。做好以上几点就可以保证探究式学习历史的质量,为学生养成好的探究性学习历史的好习惯和以后的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
我国研究性学习概念,“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外显行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对提高课程目标的达成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就初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进行一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初中学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对象是全部适龄青少年,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为每一位学生进入社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每一位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学生在活动中的成绩或研究成果,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初中学段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不能太高,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与初中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相吻合。因此,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应充分体现普及性、基础性的原则。反对将研究性学习开展成为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忽视全体学生的做法;要追求发展性,反对刻意拔高要求,向难、深、偏的方向发展,忽视基础性的做法。初中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呢?首先,要明确初中历史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学生学习历史绝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历史知识,重要的是“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对过去的人和事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其次,要知道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从疑问开始的,一切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因此,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是:让每一位学生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
三、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围绕培养“问题意识”这个核心任务,初中历史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要通过“问题生成”、“问题解决”和“表述成果”三个基本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问题生成。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或情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生成一些有价值的、值得进一步去探究的问题。问题生成的主体是师生双方,既有学生生成的问题,也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预设的问题,还有师生的思维碰撞而共同生成的问题。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问题的生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渠道之一是教材。从教材的导读框、课文、插图、小资料、地图、名人名言等处生成问题。渠道之二是不同的历史材料。如从音像、实物、口述史、文字史料中生成问题。渠道之三是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时政大事中生成问题。
第二步,问题的解决。“生成的问题” 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现象”的问题,一类是“历史结论”的问题。因此,问题的解决,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来印证历史现象或者是丰富历史现象,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印证历史结论、修正历史结论,甚至否定历史结论。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史料的获取”和“史料的研究”。这一过程带有很强烈的学科特色,让历史材料说话,让事实说话,学生从中能体验、认识“论从史出”“证由史来”的历史学方法。
“史料的获取”包括从不同渠道搜集史料,搜集不同形式的史料。在明确研究对象的前提下,通过各类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实地考查访问等渠道获取史料。获取的史料可以是文献、文本资料,可以是图片、图画、图表资料、可以是影视资料,还可以是实物资料。搜集史料时应该从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环境、主要经历或事情的主要经过,后人的评说或评价,现代或当代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学术动态等方面进行搜集,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研究对象,从而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地研究。
“史料的研究”包括能阅读简单的史料,理解史料的含义;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取有效的信息;能够应用史料印证、丰富某一历史现象,说明、修正某一历史观点。根据经验,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之中的研究史料使用“讨论分类法”较好。对所搜集的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讨论,决定将其归纳在某一类(对历史资料按其性质、特性、特点等分类)。这一过程需要分辨筛选、论证比较,这样一个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一分辨筛选、论证比较的过程,又是在学生相互讨论之中完成的,因为学生之间认识的差异性,就更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
第三步,研究成果的表达。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用口语方式表达,如陈述、辩论、问答,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用文字方式表达,如撰写小论文、编辑手抄报、起草调查报告,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用模拟方式表达,可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手工制作能力、角色扮演能力等。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如演示电子文稿、制作动画、上网信息,可以训练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一定要明确指出学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自我的意识。
“问题生成”,使学生“无中生有”,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解决”,使学生“标新立异”,能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信心;“成果表达”,使学生“展示自我”,能坚定学生追求成功的信念。这三者合而为一,久而久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四、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
“课堂”、“课题”和“课程”是目前公认的三种基本研究形式,不分高中和初中都如此。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看,“课堂”是主要形式。一方面,课堂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历史基础知识,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有载体,平时的课堂教学就是很好的机会,只要不断地渗透,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大大加强,还能克服在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缺乏时间和难于兼顾安全的困难。第三方面,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开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题”则是对“课堂”式研究性学习的补充。它能极大地改善教学资源、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不足的状况,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调动学生所有的知识(包括跨学科的)和经验(包括生活的)进行研究。对学生能力提出了全面的考量和挑战。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一般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对教材结论性知识的探究与考证,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地方史的挖掘,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问题或现象的探究。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宜侧重于实践性的、体验性的研究活动,不宜偏重史料研究,否则会脱离学生实际。活动次数也要严格控制,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为佳,务必要求人人参加。
“课程”式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可以考虑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或者结合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节日的纪念开展专题性讲座。在这些活动中,介绍历史人物的功绩和时代背景,介绍一般性的史学研究方法,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史学理论做一些小型的专题和人物研究。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低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2.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3.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高年级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当然,对历史理论的学习,更是必须重视的,其目的正在于帮助学生“会”学。不过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一学生毕竟不是高三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关键词:教学实践;课题研究;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15-01
近三年来,我主持完成了3个省市级教学课题的研究工作,极大提升了本人和课题组成员的教研教学水平。下面,我就如何结合教学实践搞好课题研究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1.养成写教学随笔的习惯
从教以来,我养成了写教学随笔的好习惯,教学随笔虽然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涉及面比较小,但长期坚持,我深感受益良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锻炼写作能力;积累教学论文和课题素材。我的教学论文和课题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完成的。
2.及时关注中学教学科研动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搞好课题研究,首先必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其次,要及时了解中学教育科研动态,了解哪些问题已经研究透了、有了普遍的共识,很难有所作为;哪些问题大家关注不够,可以深入下去。我经常通过期刊、网络等了解中学教学科研动态。
3.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确定研究课题
回顾我过去几年开展的课题研究,之所以得到大家都认可,是因为都紧扣了初高中教学的实际,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确定研究课题。
如2001年江西省选择了3+文综/理综的高考模式。这次改革不仅是3+2模式向3+X模式的变化,更是考试内容的改革,当时教育部强调指出,要花大力气、长时间、深入细致地对考试内容进行改革,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的设计要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的题目,要由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能力立意为主;要考查学生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等。所有的这些变化要求我们教学一线的高中教师加以深入研究,作为高中政史地文科教师,要通过研究,明确高考文科综合有哪些具体的能力要求,如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测试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所以,2003年,我申请开展了省级课题《高中文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测试》。
如2008年秋季开始,我们江西省进行了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师生普遍感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衔接问题十分突出:一是初高中历史教材脱节的问题,包括教材编写体例和教学内容;以教学体例来说,与初中历史教材通史体例不同,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史体例,尽管这种体例避免了与初中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它孤立地将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分列,失去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学生初中阶段已有的知识经验不一致,这给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带来很大困难,给历史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二是初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脱节;三是初高中历史能力培养目标的脱节;四是考试评价方式的脱节,在我省的许多地市初中历史中考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这些问题已经给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师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如果我们不及时解决,势必继续影响我省我市高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当然,这些问题也给我们的课题研究很大的空间和价值。所以,2011年10月,我申请了市级课题《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
再如我校在使用《人杰地灵诵江西》进行地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多困惑,主要有:没有专职的地方课程教师,而《人杰地灵诵江西》每册教材都是各科知识混编,任何一学科教师要从头到尾、按部就班教完都十分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和整合,如何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和整合?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一样,都是这一轮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地方课程的教学也必须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如何在地方课程的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还有如何在地方课程教学中更好地突出地方特色?由于初中生有中考压力,地方课程不是中考科目,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保证一周一课时,如何解决地方课程教学中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如何检验地方课程的教学效果,建立合理的地方课程评价机制?……。针对这些困惑,2012年10月,我申请了省级课题《江西地方课程教材的教学与整合》,获省级立项。
4.课题研究成果指导和服务于教学实践
回顾我过去几年开展的课题研究,之所以得到大家都认可,是因为都紧扣了初高中教学的实际,课题研究成果指导和服务于教学实践,解决了一些教学问题。
如省级课题《高中文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测试》,参加课题研究的文综三科教师明确了各自学科的能力要求,真正改变了教学观念,在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套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例如,周赤思老师根据能力培养的渐进性原则和学生知识年龄特点,探索出了能力培养"三部曲":在高一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比较能力;在高三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所有课堂教学、作业训练和知识检测都有意识地围绕重点展开,日积月累,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这些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学校得到推广,受到师生的好评。通过系统的能力培养,2006届、2009届我校文科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大大增强,新高考所要求的各项能力大为提高。事实胜于雄辩,2006届高考文综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名,2009届高考文综成绩名列全市第二名(仅次于乐平中学)。另外,根据高考文综试卷的特点和能力要求,课题组编写了十余套文综检测卷,许多试题被有关资料引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题研究只有源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试验区启动。初中历史学科在课程改革中变化较大,高中历史课标尚未正式出台,这不等于说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等闲视之,何况大纲和教材已有了较大改动,至少在理念与方法上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二是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三是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三、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渗透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高中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只作为选修,必会削弱本身的地位,因此如何在两难局面上照顾学生对历史在古今中外内容的学习,是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初中阶段这些内容高一学生都已学过,但对初高中的要求深度、广度不同,中国古代史学生相对还熟悉点,但世界史内容他们是在初三学的,由于初三升学压力,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好世界史的内容。所以,若在高中阶段学生不接受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就会出现严重脱节,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教育“三个面向”中“面向世界”的要求;从微观角度来说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中国是世界一部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在高考综合科目考试中,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内容又是出题的“热门”内容。所以,高中生掌握世界史,特别是世界近现代史内容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这一点上决不能囿于大纲,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对高一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在给学生讲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时就不能单纯从中国国内历史的演变去考虑,而应将其置于世界历史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之中进行分析。新教材已注重到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认识,“引言”就很重要,教师要重视这些内容,用好这些内容,同时还要进一步挖掘教材,找出与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内容和结合点。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二是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三是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当然,对历史理论的学习,更是必须重视的,其目的正在于帮助学生“会”学。不过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一学生毕竟不是高三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关键词】中学 历史活动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84-01
历史活动课是专门设计的带有历史学科特点的学生主体性活动项目及方式,使学生在教育往中获得历史认知和体验,让学生感悟历史、借鉴历史、启迪未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把握历史活动课的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历史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下面我结合人教版初中历史的活动课内容,谈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活动课步骤的设计及活动课的主要形式。
一、活动步骤设计
(一)确立活动主题
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与社会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符合历史活动课特点的内容,就能作为活动课的主题。历史活动课主题可以是教材中规定的,也可以是教材以外的;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选择。
(二)活动目标的设计
活动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任何教育的最基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能力目标要求则是对知识目标的深化和检验,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历史活动课开展对其过程的设计应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充分考虑到环境、学生、指导老师、活动中各种因素对活动课的影响,历史活动课中常用的方法有:查阅资料法、调查法、访问法、实践法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历史教育的长期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使之具有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完整的人格。
(三)活动前准备的设计
1. 确立活动主题
2. 选取合适的活动形式。历史活动课的形式主要有:小组合作探究式、个人独立探究式、个人探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等。
3. 学生的参与。学生因能力的差异,导致他们的参与性也不一样,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就需要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建立检查评价机制。
(4)教师的准备工作。首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书、网站等各种途径和资料;其次时刻关注不同角色的同学(主持人、小组长)的工作进展,适时地予以指导。
二、中学历史活动课的主要形式
(一)阅读类活动
阅读是学习历史的基础和基本方法。历史学科可阅读的书籍材料十分广泛,如历史教材、历史人物传记、历史专著等。历史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使学生明确阅读目的,开拓学生知识视野。
2. 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推荐好的读本,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提出必读书目,如《上下五千年》《史记》《三国演义》等。
3. 坚持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原则,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外阅读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读书方法指导,制作读书卡片,撰写阅读体会等。
(二)历史创作类活动
1. 编辑历史小报。结合教材,让学生出历史小报,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创造方式、可以更全面地锻炼学生能力。
2. 编写历史故事。如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就安排了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进行编写,调动了学生读史学史的积极性,培养了其归纳、整理、写作能力,学生又可以提出自己独到见解。
3. 图说历史。指组织学生围绕一些画作品或照片展开的研究、创作活动。如七年级上《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九年级下《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等。在这类活动课中,要求学生通过对老照片或绘画的配文或解说,既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他们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和再现历史、描述历史的能力。
4. 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开展这类的活动课,必须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不要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历史人物;第二不能将古人或古事现代化;第三对历史上的反面人物或起过消极作用的事件,也应实事求是地评价。如九年级上《我看拿破仑》这节活动课中,就要求学生学会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5. 撰写历史小论文。如九年级下活动课《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活动课主要分为材料收集、写作、交流、展示四个环节,中心是写作。此项活动,分成课上、课下两个活动程序。即课下查询资料、写作;课上交流和展示各自论文。教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如:规定写作格式要求,作业完成日期和论文评分标准以及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参考资料等。
(三)艺术表现类活动
1. 策划辩论会。辩论会一般有双方对阵辩论式、多方辩论会和课堂即兴发言辩论式都能起到培养学生史论结合、分析说理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对秦始皇功过的讨论,通过小品、讨论的形式,再现秦始皇的重大历史活动,从而进一步认识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2. 编排历史短剧。如学习《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时,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观看电影,再让学生创作剧本,角色扮演,学生从中得到的感受远比听讲的收获多得多。
很多教师认为,历史这门学课是已经固有的知识的传授,所以在教学中只是知识的积累而已,根本没有让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就本人任教初中历史十几年的工作来看,在历史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大有必要的。
一、历史学科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历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学阶段必修的基础课程。很多学生甚至教师理解为:检查考试中也往往偏重于对知识的记忆,认为学生只需记记背背即可,没有提供足够的让学生动脑思考的空间,学生当然考完就忘。
“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维就无所收获。历史教育要真正做到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历史学科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科学性
1.从现代教学论看。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它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主张教师的教学是为了理解的教与学,而对知识的理解不仅是熟知各个知识点,而且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了解。
2.从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看。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6岁左右,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的早熟,初中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
3.从历史学科的特点看。历史知识是综合的、多样性的。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贯穿古代、近代、现代;从空间上看,纵横五洲四海,涉及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科技文化、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个领域。历史的多姿多彩,为学生提供了极其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
三、历史学科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可操作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整合,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重新设计,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具有了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时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实践证明探究性学习极具可操作性。
1、可以指导学生撰写论文。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在学习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就此撰写历史小论文。学生试着写论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历史的过程,他们尝试着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收集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2、可以组织历史活动课。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中安排了不少活动课及“活动与探究”思考题,如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故事会、成语大赛等;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小制作、填图等;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与其他学科交叉、与现实生活联系学习的能力调查等。它们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比较集中的课堂教学活动,系统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我们可以采用教科书中的活动,也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围绕一定的主题,自己组织历史活动。具体说来:
可以虚拟历史情境。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部分内容,以前,我们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从农业、手工业、城市的繁荣或商业的发展等几方面,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气氛僵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在上这一类课时,我经常虚拟一个历史情境,让学生发言演绎出当时社会的各方面情况,然后师生一块作出评价。
可以搭建辩论舞台。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战争史的内容或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这一类内容时,我打破常规思路即先分析原因(或背景),再讲过程(或内容),然后分析结果、影响这种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我先设计出一个能够引起争辩的题目,让学生们看书以后,然后分正反两方辩论,让一个个知识点在辩论中明确起来。
四、历史学科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必须具备:
(1)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历史教师要认识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并从中受到启迪。
(2)知识更新的能力。在当今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更新的时代,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知识已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具有绝对优势,教师需要自觉地去学习、扩充、掌握新的知识信息,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适应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需要。
(3)指导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的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从选题、设计方案、收集处理运用资料,到撰写小论文或主持主题发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
2.必须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
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以纸上的、文字的东西居多,实物史料接触较少。因此我们应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师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3.必须进一步改革现行考试和评价制度
(1)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要注意探究过程资料的积累。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这将与探究成果一起作为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依据。
(2)对历史学业的评价,要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历史学业的评价,应作导向性的调整,即加大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评价的比重;即使是接受式学习评价,也应减少单纯的记忆性试题,增加思维能力题,或者尝试采用开放性的试题,使学业评价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
(3)对教师的评价,要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
【摘 要】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开发具有不同禀赋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与应用正成为这个社会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必然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重任的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轴心”。顺应这一趋势,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造就创新人才作为面对新世纪的价值趋向。
一、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
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因此,历史教学要提高学科的实用价值。首先,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等等。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其次,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最后,要重视对历史理论的学习,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会”学。不过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中学生毕竟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二、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谓“问题解决法”,就是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接近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是多种对立的思路解决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要积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置疑。如在讲授“中的战略决战”时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向学生讲述了战争背景和形势后,请学生各抒已见,提出问题,“为什么首战地点要选在东北?”“当时东北军队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城及其附近地区,人民为什么要先打锦州,而不先打长春和沈阳呢?”等等,这都是大家心中的疑问,问题出来后,让大家讨论,尝试回答,最后再加以补充和总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打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包括电脑网络)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阶段性学习为向社会学习、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可以做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是变原来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这一模式又可分为规定型开放式教学、主题型开放式教学和自主型开放式教学。所谓规定型开放式教学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教师规定的内容,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用历史小论文的形式体现学习的成果。一般在普通高中学生中,主要就采用这种方式。
总之,大量的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创新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已知的知识和信息为前提条件的。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发明家、大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是与其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经验分不开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材料。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相应的思维品质: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等。只有这样,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修养
人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历史教师要心有全史,胸存“底本”,这是对历史老师最起码的要求。历史上的一切事件、人物,不是孤立的,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都是互有联系、互有影响制约的。历史老师必须做到心有全史,才能把历史讲通、讲活、讲准。否则,就会把历史讲成一些孤立的点的偶然聚合。范文澜在《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告诫学历史的人,不要自己跑到禁闭室中去。不同全史,只求专深,就是自我禁锢。学史者不可如此,教史者更不可以这样。胸存“底本”,也应引起我们重视。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心有全史,不是靠东点来拼凑“全史”的,要有一个扎实的“底本”。熟读史籍,驾驭史料,这是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要籍往往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原始记载,因此它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基本材料。近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屡有革新,而每一次增删改补都引起一些历史老师的不适应。有人采取下述程序,进行进修,得到了实效。以中国古代史为例:以编的《中国史纲要》为主线,以范文澜,蔡美彪的《中国通史》或郭沫若的《中国史稿》为主教材,以东北师大编写的《先秦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等断代史为第二教材,再选择基本近年来最新科研前沿专著,如赵恒烈、王铎全编的《历史教育学》,周发增、张显传等合编的《历史教育学新论》作为辅助读物,在此基础上,再究读中学教科书,一定会有更新更深的体会。历史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历史教师应当有较广博的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上好每一节历史课。
二、在历史教学中灌输 思想教育 注重全面发展
从理论上说,没有学不好历史的学生,虽然学生之的个别差异是存在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各自不同的学生,必须区别对待,因势利导,用爱心、责任感,开发后进生的学习潜能,激活学史动机,并使之内化成学史动力。区别对待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如知识掌握多或少的量关系上,而且体现在知识钻研的深与浅,思维能力的高与低上。如小字部分,方框中的原始资料,都可以有弹性的增减;以某个历史事件为例,如果说差生只需掌握时、地、人、事、议,而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可要求在背景、影响或作用等问题的分析上多下功夫。区别对待不是降低对差生的要求,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他们引入正规后,注渐对其加码,促其赶上其他学生,使全体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策略的优势,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我国目前仍有许多中下水平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是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历史教育工作者要从道义上,行动上,关心、探索这个问题,走出一条革命的新路子。
第二,要把素质教育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学生的整体成长和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应该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光有“一般学识”或只讲“培养能力”是不完整的。学校德育教育是多方面的,但历史学科在德育方面的意义极重要。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手段。爱国之心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这是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纽带。祖国和爱国的观念在历史中形成,也需要历史认识来巩固。历史教学也有助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史学对人生的启示,在于激扬人的真、善、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理想观、历史关,使人成为品德高尚,乐观进取的人。古代的苏武、张衡、诸葛亮、包拯、文天祥,近现代史上的林则徐、谭嗣同、鲁迅、、刘胡兰他们的人格力量至今仍激励着我们。第三.,取向一致,以形成教育合力,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实施素质教育在人的认识观念上与应试教育有差距,这就需要学校、家长、社会重视支持,全社会协调一致。学生的教育主战场在学校、因此学校必须摆正各种学科的位置,对历史学科也是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教师可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访、倡议书等形式,晓之以理,阐明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历史的社会功能以及历史学科在人格塑造上的意义,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开发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开发训练:在教学中,学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思考方位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益处。设计题目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然后再发展到自己独立设计,要尽量突出其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同时也可增加一些趣味性。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对学科内某一重点、热点或现实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学习研究能力、研究需求或兴趣取向,确定相应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方式、手段、需要的材料、研究的步骤、分工、预期取得哪些研究成果等。通过研究性学习,做出阶段性或总体性的研究报告,或写出研究专题小论文,以此训练检测学生的学科研究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传统的历史教学把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作为宗旨,从一个方面讲,这里有宝贵的经验。学生学习、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必须以坚实的历史知识为根基,更重视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重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训练,无疑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是逻辑的、辩证的、理论的思维能力,这既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也是历史学科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在操作上,其它能力目标要围绕历史思维来运作,既要目标明确又要得当,即对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寻求合理的定位;既要符合教学的特点,又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既要把培养能力作为核心问题,又不能脱离基础知识、思想教育的实际。
四、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加强对历史课程目标的学习,明确对历史教育方向的把握
历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历史学习的基础性),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体现了历史学习的综合性);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反映了历史学习的思想性);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反映了历史学习的人文性)。在具体的实施中,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进一步分析学情,做到教育目标的有的放矢
学生不喜欢历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原因
会考科目学生不重视,统考科目学业负担重,学生的时间、精力跟不上。
2.教材原因
历史学科知识距离现实较远,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关联不大,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3.教师原因
教师讲授不得法,从教学参考到课本,从书本知识到课外知识,没有生动的吸引力和丰富的学科魅力。
4.主观原因
因为中考的现实考虑,历史不计入总分,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5.自身原因
从小对历史缺乏了解,不感兴趣。只有把好脉,对症下药,有效地进行教与学才会取得好的效果。为此,增加备课的针对性,对学生感兴趣的多讲,以知识的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的魅力大了,自然吸引“粉丝”多了;课程可爱了,内容的学习也就轻松了。“亲其师,信其道”,改变了学习态度,学习的有效性追求也就走上了正道。
三、抓住课堂的主阵地,提高“教”与“学”有效性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无论怎样美好的教学设想在学生冷漠或厌烦的情绪中都将难以实现。这种情况下,只能改变角度,通过加大历史课程的吸引力,让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有趣、有用、有味,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我在注意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将每节课的重难点多讲,尽可能抓住重点,尽可能突破难点,让课堂充满灵性与思想活力。让教与学的任务在师生愉悦的气氛中顺利完成。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从源头做起
有效的学离不开有效的教,教师的教是有效学的关键。在统考科目为主,会考科目为次的现行考试制度下,我们必须学会退而求其次,即抓次要矛盾,既在不影响学习统考科目时间、精力的前提下,又要将会考科目教学任务完成,并达到教育教学的质量要求,为此教师的发展成为“教与学”有效性的源头。教师用好教材,抓住兴趣点、重点、难点的基础上,能将自己的思考,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知识修养、人格涵养,变课堂为教堂,将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知识为媒介,既陶冶情感又塑造价值,多管齐下,从而达到高效的教育教学之妙境。
五、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将教育课堂扩大
我总结了以往好的做法:通过组织历史社团,创办“历史学习群”,讲历史故事、排演历史课本剧,写历史小论文,参加省博物馆、地质博物、兰州碑林,组织去西部欢乐园、徐家山森林公园游玩,观看“敦煌考古纪录片”等活动,将历史课堂外延延伸与生活世界接轨。进一步,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才干,加深了师与生、生与生的友谊,将历史课堂的内涵与精神世界相通。达成了通过学习历史,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是我成功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