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考学习计划

自考学习计划

时间:2022-05-07 19:52: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考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考学习计划

第1篇

人力资源自考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2年的自考学习已经结束,回首这段难忘的自考学习经历,虽然时间、精力上付出了很多,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

思想上,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本职工作,逐渐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管理人才。

学习上,首先,我有正确的自考学习态度。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历迫使我进一步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企业发展,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其次,我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自考没有老师辅导,必须自己钻研,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思路解决问题,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再次,针对每门课程我都会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由于工作繁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同时也要克服畏难情绪和惰性,坚持考完所有课程。

工作上,我没有丝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工作与自考没有产生冲突。我尝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充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一方面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自己的管理水平。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在高职;高专学校大力发展自学考试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高职、高专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消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经济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对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在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学校开设大专起点独立本科段的学习,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伴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社会、企业对人才素质、规格需求的提高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教育层次的高移,人才市场上高学历热,加之用人单位在选拔、用人时对高学历人才的青睐;另外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加,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等等。

(二)高职、高专学生在专科学习期间同时接受本科教育,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优化,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是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设计、人生规划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也就是说对有能力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学习本校的课程,一方面参加自学考试。用最为经济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三年高职教育的同时,完成本科学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积蓄充足的基础动力,是学制短、效益高、成本低、见效快的最佳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学生毕业后将拥有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双重教育学历。双重学历的取得,不但使其知识和能力得到了结构性的高度互补,也为学生本人参加晋级晋升、干部选拔竟聘、国家公务员考试等政府招聘活动提供了基本的必备条件。

(三)因为自学考试专业比较灵活,比较开放,普通高校专业限制得比较严格,转专业也是要有一定的条件。而有些学生也有学习能力,参加自学考试可以学自己喜欢的科目。如果有些学生毕业时尚未取得自考证书,还可以在步入社会后,完成自考学习计划,通过考试后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二、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办好大专起点独立本科段自学考试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中高级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他们在理论水平上低于大学生本科生,在实践能力上强于大学本科生。现在大专起点独立本科段自学考试目标定位就应定在于理论水平与就业能力两项功能。原来由高职、高专主要承担的实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现通过参加独立本科段学习后,使学生的基本知识、职业素质、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以具备大学本科生的理论水平或具备进入更高一级学校深造的能力。

(二)助学模式上的定位。1、设立专职部门,保证助学日常管理正规化。自学考试助学单位要设立专门机构,专人专职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针对具体教学班的情况,制订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并落实执行。如:根据本助学单位的实际情况,依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部属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制订《自学考试助学班管理办法》,实行统一归口管理,规范办学,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籍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学校教学系统的规定组织教学,保证每门课程的学时;2、必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即以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助学单位要与各地考办以及上级考办紧密联系,强化学校对社会企业劳动市场需求信息的采集、分析研究和快速反应能力,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培养适应社会急需的人才,使自考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社会。

第3篇

结合这四年的学习心得,我总结出一套方法,现与同我一样奋斗在自考路上的“战友们”共同分享。

一、阅读大纲、统揽全局

我每学习一门新的课程,总是先通读大纲。这样可以高屋建瓴、统领全局,能准确掌握教材的体系和理解章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下一步分配时间和安排学习计划作好铺垫。

二、认真精读、突出重点

有了第一步对教材的初步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已了然于胸。下一步就要合理安排时间,认真研读教材了。每精读完一章,就要做对应章节的练习题,以检测掌握的程度。作错的题目一定要及时弄清弄懂,并在教材相应的位置用醒目的标记划出,以便日后复习。在精读和做题的过程中,注意发掘重点内容。一般来说,教材的重点是多层次的,既有全书之重点,也有每个单元之重点,还有每个章节甚至每个问题的重点。同时对于每个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甚至每个问题的重点词和句也不能忽视。只要抓住了每个层次的重点并着重学习、深刻理解、准确记忆,就能收到以点带面,全面掌握的最佳效果。

三、发现疑问、重点突破

在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此时不要胆怯,反而要迎难而上,把这些疑难问题集中起来,或向老师、同学请教;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知识,一举歼灭之。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目的性强,精神易集中,有利于加深理解,更有利于提高记忆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图表、瓦解疑难

当遇到有的教材内容繁多且不成条理时,我会利用图表来理清头绪,从而使知识点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制作图表时我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由大到小、层层分解、逐步深入的原则,把每一层次的重点根据其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等构成知识网络图。知识网络图可大可小、可详可略,完全根据个人复习的情况来灵活掌握。在自学中利用图表,提纲挈领,既有利于化繁为简、重点深入,还有利于瓦解疑难、全面把握,对圆满完成自学任务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五、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理论联系实际,历史联系现实,这是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在自学的过程中,要想真正掌握新的理论知识,既不能死记硬背,也不能依赖现成的“标准答案”,关键在于知识的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把新的理论知识分析清楚、理解透彻、掌握牢固。在“活学”的同时,还要学会“活用”,即有意识地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工作或生活中加以利用。

六、分析真题、把握趋势

精读完教材后,我会马上收集近三年的真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原因有二:其一、找出教材的重点章节和易考知识点,以便在下一轮复习时特别注意;其二、掌握考试题型和命题趋势,以便更好地分配时间和调整复习计划。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做无用功,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七、模拟训练、营造环境

进入复习备考阶段后,在全面学习教材并进行重点复习的同时,我还专门抽出时间进行模拟训练。训练进行,这样做是为了营造一种考试氛围,上考场时能达到最佳状态。在模拟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内容:注意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同时总结答题规律;注意审题,避免文不对题;注意把做错的题目集中起来,此乃薄弱环节,一定要结合教材弄清弄懂并加强记忆,以免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自学考试与其他考试相比,自有其独特的规律,因而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在五年的自考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与不同自考学员的接触,逐渐了解了一些成功的学习方法。

现介绍如下:

一、五读法

从听辅导教师授课到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文秘站:读课堂间,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如果学习条件允许,比如在家时以大声朗读教材内容(不限于语言类课程),李阳的疯狂英语正是成功之例。

二、笔记法

好的教师上课不会一味照本宣科,他们往往用有条有理的板书来演绎教材及课程的逻辑体系和重点难点,并对课本作必要的修正或补充。学生上课时要认真记好笔记,有时老师并未板书但反复强调的内容也要记下来。选一本比较好的硬皮本或软皮本作笔记,最好要大一些的,每一张纸的左或右一侧要留出1/5或1/4的空白,用于课后复习巩固时对照课本再作必要的充实,或注出自己碰到的疑难问题。这样从上课记笔记到课后整理笔记也正是对所学知识的再一次亲密接触和升华。

三、口袋书法

买一本街面上非常流行的袖珍型的便笺本,将教材中必须记住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摘录下来,平时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排队、休息时拿出来看一看。不要小看这口袋书的作用,或许正是这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会换来考场上的文如泉涌,下笔如有神。还有些同学将知识点录在磁带上,放在随身听中不时地听上一段,做成一本有声的口袋书。

第4篇

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家长们这一路真得好辛苦!陪孩子复习、咨询、填志愿,设计营养菜谱、三天送考,考后还要小心翼翼察言观色、焦急地等待高考成绩、录取结果……年年高考,考学生,也是在考家长。

新学期伊始,考生或是步入大学校园、或是选择复读,生活似乎重又回复了平静。然而对于考生来讲,人生路上他们还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一部分落榜生至今仍在彷徨……

对于考生家长来说,挑战又要上演,考验还将继续。

大学入校――警钟为新生而鸣

大多数学生都是满怀着期待、兴奋和焦急的心情去上大学的,但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大相径庭,由此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关键词:学习阴影

徐洋是以所在中学高考状元的好成绩考入一所重点大学的,拿到入学通知书后时,他自豪极了。可是大学生活第二周起,面对每学期十几门的课程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他开始觉得学习非常吃力,而且经常出现紧张、心悸的情绪。没想到大学生活刚开始,他心里就萌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

专家点评: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的特点是依赖性的减少,代之以主动自觉地学习。大学的学习不像中学那样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不能只单纯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成自学的习惯。从这一点上讲,其实每个大一的学生面临的起跑线是一样的,不存在明显的差别,这只是一个能否尽快适应新学习方式的问题。相信徐洋同学如果把自己的心情放轻松些,并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就一定能从学习压力的阴影中走出来。

家长提示:家长如果得知孩子的学习压力过大,应该主动地为其放松心情,并尽量降低对其学习成绩的要求,毕竟走向社会不仅仅是看一个人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生活压力

李蒙是家里的独生女,刚刚升入的新校园成为她独立生活的一个新开始。没有了家人的照顾,她感觉到非常孤独;面对纷繁生活,她又显得那么无助――衣服脏了送洗衣店、肚子饿了叫外卖。开学不到一个月,她的生活费就已经所剩无己,极度的恐慌正离她越来越近……

专家点评: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在生活上不但要学会自理,还要过得好并不容易。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生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男生不要等到袜子都能站起来了才去洗衣服;女生也千万不要为了苗条而不吃早饭,渐渐地好的生活习惯就形成了。要特别提醒的是,千万不要有家里有钱,就可以随便花的观念,花钱还是要精打细算,当毕业之后,你们会发现,其实挣得再多,还是不够花。大学4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个人理财的机会,要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家长提示:当你的孩子生活费吃紧的时候,不要过度责怪他们,更不能由着他们的性子让他们随便花。应该耐心地教给他们一些生活技巧,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一定会让他们受用终生。

关键词:人际沟通障碍

开学后不久,在长春某重点高校念热门专业的大一学生小蕾几次找到老师要求退学。小蕾要退学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自己是自费生,父母负担太重;二、同学们瞧不起她,总在背后议论她,她觉得"活着没意思"。

专家点评:像小蕾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在大学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甚至产生深深的受挫感,应该是小蕾想退学的根本原因。远离父母的孤独、陌生的环境,使大一新生对"人际交往"产生前所未有的渴求;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不同的校内团体,使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环境一下子变得复杂多样;几个因素叠加起来,使人际交往引发的心理不适在大一新生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像小蕾这样比较严重的情况,建议还要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去进行治疗。新生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人际交往上的障碍,重要的是必须超出封闭的自我,确立健康的群体意识,把自己真正融于集体之中。

家长提示:孩子不合群,是许多家长都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对于那些性格较孤僻的学生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根据他们的爱好,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社团活动,在活动中,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开朗。

复读――难挨的“高四”生活

复读班的学生喜欢把自己叫做“高四生”,这个称呼既有点无奈又有点调侃的意味。高考之后,本来就应该告别了高三生活,但是这群学生因为选择了复读,不得不再次品味“高考”的滋味。每一个复读的学生的心里都梦想着明年能把自己的头衔换成“大一”。其实对于“高四生”来说最难的可能不是学习,而是心理问题。因为高考的失利,他们往往背上沉重的包袱。眼看着昔日的同窗一个个去了理想的大学,难免又会不平衡。高考复习的日子依旧枯燥,又怎么会不让人心头急躁?还有父母的殷殷期望,老师的叮咛嘱托等等,所以“高四生”比高三生的压力更大。

“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复读,她可以走进梦想中的清华、北大。如果你恨她就送她去复读,她可能比上一次摔得还要惨。复读班带走了我的青春和朋友。”这是一位高考高分复读生写在日记中的一段话。

陈浩:面对“复读”我很迷茫

陈浩今年的高考成绩不是很高,但上本科二类还是没问题的,父母要求他复读,他也觉得自己应该再拼一拼。可是面对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他总提不起精神来,心里也感到很茫然。

如何重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计划对他来说很沉重,他甚至没了信心。

家长提示:共同找出失利原因这是家长与孩子需要共同完成的第一份“高考复读”作业。只有把导致失利的真正原因挖掘出来,才能保证复读一年有新的进步,避免再次在这方面“栽跟头”。另外,一旦原因找到,在孩子克服过程当中,家长还要及时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高考复读的历程不是百米赛跑,而像是马拉松。在孩子复读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细微变化、小小进步,并及时因势利导。不管是孩子的学习习惯有所改善,还是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家长都应给予充分地肯定。

林然: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

高考失意后,林然选择了复读。她依然很刻苦、很用心地去学。刚开始,她还能静下心来学习,然而当陆续收到那些考入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同学的来信后,她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同样是尖子生,我为什么就失败了呢?命运为什么就这样捉弄我呢?……在随即而来的期中考试中,林然成绩仍然不太理想。她很难面对这个成绩,那一刻,她想到了自杀。

家长提示:劝导孩子不要攀比。第一,不要和原高三同学攀比。在一年的复读期,家长要及时劝导孩子减少和原高三同学过度的接触。谁都羡慕成功,但想想看,每一个成功之前都有一个“沉默”的阶段,家长应告诉孩子“耐得住寂寞”的道理。第二,不要和应届生攀比。复读学生某一次成绩降低,家长不要因此丧失信心,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度的心理压力。其实任何一个学生偶尔成绩的下降都是很正常的,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从自身的角度找出考试失利的原因,而不是盲目地和应届生做比较。

宁磊:“复读”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与自己喜欢的专业失之交臂的经历,一直深深地刺痛着宁磊。当初自己下定决心复读时还踌躇满志,可一旦开始新学期的学习,他却感到自己的身体好像是上了发条,一刻都不容许停下来。只是身体的忙碌还是小事,最近他感觉心里憋闷得历害,像是有一块石头压在上面,简直难以正常呼吸!

家长提示:首先要看到,有压力是好事,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注意及时帮孩子化解压力,避免压力过大。人在一生中总要遇到挫折,一帆风顺是不太可能的。虽然高考暂时失利了,但是应该鼓励他们现在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每一滴汗水都会使他离理想更近一步。在复读生活中,应帮孩子找到自身的“闪光点”,对自身每一个长处、每一个优点都劝他们不要放过,帮助他们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在体育比赛中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高考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落榜――让平躁动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的手段,肯定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看着其他同学升学的升学、复读的复读,至今仍未找到出路的高考落榜生却是沮丧常伴无人问。相对于金榜题名者而言,这些因为一时失利而落榜的学子更值得关心――

由于心理上遭受了打击,这时的落榜生往往处于易冲动、定力不够的成长阶段,如果不加以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高考落榜的打击,很容易使他们造成暂时性的心理失衡,以致于陷入自暴自弃、放任自流的境地。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心理极度沮丧、无助,有的整日沦落在网吧、游戏厅、酒吧之中,有的甚至因为一时的想不开而产生极端的念头和行为。这些不仅不利于落榜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极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赵女士:我的孩子总不出门怎么办?

我的孩子这次高考只考了300多分,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出门了。我和丈夫强迫她出门,她就干脆把头发剪得乱七八糟,以此示意我们不要再强迫她出门了。现在我们非常着急,办法想了不少,但还是没能把她劝出门。

专家指导:高考失利后许多孩子都会产生悔恨、痛苦的情绪,怕出门、怕见人、怕别人问候,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平,内心充斥着无奈和无助。这时强迫他们做什么事情是都是徒劳的,要鼓励孩子适度倾诉,鼓励孩子向自己讲讲他们的后悔、沮丧,包括诸如“活得真没意思”、“死了算了”等极端想法,在诉说过程中,渐渐地包袱也被扔掉了。

另外,还要引导他们放开眼界看世界看人生,不要总是横向和别人对比,而要纵向看自己的人生,人都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高考不如意,只是人生若干个失败中的一个。认识到这一点,丢掉一些幻想的成分后,再来看待高考落榜,可能会让他们今后的行为更切合实际。

李先生:落榜后孩子的脾气大的可怕

孩子在校时成绩还不错,殊不知今年高考考砸了。这段时间以来,他天天往外边闲逛,回来后我跟他妈说他点什么,他马上就火冒三丈。我对他失望极了,可是自己的孩子又不能不管。

专家指导:考场失手、多方压力让孩子心理背负了过多的痛苦。我想您孩子的行为可能是因为他对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怨自艾、自我封闭、甚至自暴自弃的一种表现。相当一部分考生会把高考看作人生的全部,一旦失败就觉得这个世界再无意义了。这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没考好就不停地埋怨孩子,小心自己的言语,以免给孩子再增加压力,尤其不能在某些事情上极度苛求他们。在生活中要多给孩子一些亲切地关怀,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孩子学会接受不完美的人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王女士:孩子的大学梦就这么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