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教学

文化教学

时间:2022-03-26 20:18: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教学

第1篇

一、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意义

1.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发展形势来看,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传统的观光旅游正在向文化旅游转变,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旅游文化知识成为了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通过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加此类知识的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创新灵感,最终将学生培养成旅游文化知识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2.促进高品位旅游产品研发。旅游是一项文化型的经济事业,同时也是一项经济型的文化事业。[1]旅游文化来源于旅游,是旅游产品中最核心的内容,旅游开发只有深入地挖掘文化内涵,才能造就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才能增加旅游吸引力,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文化内涵的挖掘有赖于旅游文化知识的掌握和旅游研发技能的运用,而这一切归根结底要依赖旅游文化及其他课程的学习。

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上来看,它涉及到旅游学、文化学、美学、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民俗学、宗教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又涉及到资源开发、经营管理、服务文化等内容。[2]因此,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同时还能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素养,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关于旅游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如上所述,旅游文化教学对于旅游人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做好旅游文化教学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该课程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教学工作者思考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旅游文化教学问题发表如下几点拙见。

1.结合旅游热点问题阐释教学内容。任何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旅游热点问题最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也最能反映旅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把旅游热点问题融入到旅游文化教学活动中,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首先,旅游热点问题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旅游文化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这种方式可以把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及时地运用到旅游实践中,使学生体会到该课程的价值与意义;最后,通过旅游热点问题可以将课程内容直观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接收。

2.教学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等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容易使他们陷入迷茫,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因此,课程教学要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或解释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习、恋爱、就业等诸多问题,教学中要尽量把这些问题引入到课程中,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贴近学生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教会他们正确地待人接物,从而完成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众所周知,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播基本知识外,还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所谓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技术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环节。[3]实践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手段。过去传统教学中往往仅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所占比重特别小,甚至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属于一种单向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的参与性较差,感觉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旅游文化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实践考察学习。例如讲到古代陵寝文化,可以带学生考察呼和浩特市附近的昭君墓、成吉思汗陵等景区;讲到宗教文化可以到呼和浩特市区的大昭寺、席力图召等实践学习;涉及到建筑文化的内容,可以尽可能地带学生参观一些古建筑等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直观、深入地学习到有关内容,而且印象深刻。这种考察绝对不是观光式的走马观花,而是带着问题学习,考察的整体设计由学生制订,考察过程尽量由学生组织,考察后要请学生自行制作PPT,进行课堂讲解评论。总之,通过实践教学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锻炼各种实践能力。

4.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效果依赖于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当前高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只有使用当前最先进的、最时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做一次详细的教学调研就会发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未必效果不好,而采取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未必事半功倍。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讲好一门课程,究竟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课程内容、师生之间沟通状况、教学器材和教学环境而定。[4]因材施教是所有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来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笔者认为,旅游文化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重要课程,传统的讲授法依旧不可或缺,但要灵活地配以案例教学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当然,除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丰富,知识广博,需要通过制作PPT、展示图片资料、播放教学光盘、链接互联网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课程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总之,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适时、恰当、灵活、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形成自由、生动、开放、活泼的文化学习课堂,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旅游文化教学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旅游文化课程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扩大实践教学比重,教学内容结合旅游热点问题,并贴近学生生活,是提高旅游文化教学质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旅游文化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其今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冯守宇邱雪静工作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第2篇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英语论文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忽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与国际交流所需要的合格医学人才,笔者就跨文化教学进行了多年的探索,现报告如下,以求教于同道。

1跨文化教学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影响

语言是社会成员的约定俗成的交际工具,需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2个方面。这里的文化知识主要是指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由于各民族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因而产生和发展了根深蒂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如果我们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不甚了解,那么我们在与使用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尴尬局面,甚至会造成误会,产生矛盾。

以“dog”为例,在语义上与英语中的“狗”没有区别,但2种文化中“狗”的意义就相差甚远。“狗”一词在中国有一部分是贬义的,比如“走狗”、“哈巴狗”、“落水狗”等等。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与我们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实可靠,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Loveme,lovemydos(爱屋及乌),aluckydos(幸运儿)。再如“蓝色”一词在汉语中象征着美好,如“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等等,而在英语中蓝色常表示“不快”,如:inabluemood,havingtheblues(情绪低沉、忧郁、沮丧、烦闷),inablueday(倒霉的星期五)另外,“blue”又可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高贵,如:Heisarealblueblood(他是真正的贵族)。

2跨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目前,学校还没有开设国外文化背景方面的专门课程。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进行跨文化教学呢?下面介绍几种跨文化教学方法。

2.1充分利用新教材,挖掘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新教材图文并茂,内涵丰富,涉及多方面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另外有些插图和注释也提供了这类资料。我们根据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的理解性”原

则,采用建构主义提倡的“搭脚手架”方式,从背景知识、英语语言尤其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手,留心观察、挖掘并加以补充。我们在讲课文内容时应有意识地对一些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基本含义外,着重介绍它们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如“breakfast”的词义是“早餐”,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对西方人来说其内涵是牛奶、咖啡、面包,而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稀饭、馒头、油条之类。此外,“breakfast”本身是由“break”和“fast”构成的。“break”在英语中是“打破”的意思。

“fast”是“禁食”的意思。所以西方人把“打破禁食”的第一餐称为“早餐”,这就是文化背景知识。通过这些介绍,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2向学生介绍有关英语背景知识的课外阅读,指导他们课外阅读

这样的书籍很多,但要有选择地去读,找一些符合大中专学生水平,与大中专英语联系比较密切的书籍,如(英美概况)中文版等。

2.3通过英汉两种文化的比较加强文化教学

英语学习者常用汉语的表达方式来安排英语的句子结构。这种学习方法一旦形成习惯将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对比教学法,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4采用土体教学。创设英语文化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异国他乡的文化氛围,使文化教学能够与语言教学融为一体。

第3篇

[关键词]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人类文化和知识的载体,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体现该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是语言的底座环境。联系到外语教学,既然语言和文化有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任何一种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离不开对形成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了解。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对一种文化的了解过程。因此,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进行这种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即文化融入。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外语教学就不能说是完整的。目前,广大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单纯地培养语言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英语新课程标准》就明确规定要加强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融入语言教学过程中。重视挖掘语言的社会含义。这样,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接受英语国家的不同文化,了解文化差异,拓宽视野,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随机应变,有理有度、恰如其分。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交际教学法,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一些模糊认识与不大理解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认为中学阶段外语教学的目的应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语音的准确性、词汇的扩充、语法与句型知识等);另一点是认为目前中学外语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文化教学无从进行。结果有些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很好,语音语调准确,语法运用正确,但一旦用英语进行交际便出现文化错误。他们忽视英汉文化差异,以汉文化为基础套用英语。这种文化负迁移无疑给英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造成理解偏误和语用失误,成为学生运用英语的一大障碍。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有人认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初中阶段没有必要。相反,有目的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够增强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提高交际能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一)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教学相长,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不断读书学习,扩大自身的信息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将新鲜的养料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学生,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广泛阅读一些涉及英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知识的英文版作品;或收集一些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通过观赏外国电影、学习外文歌曲和上网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

(二)改进教学方法、手段

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话题。如何选择和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如何利用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去理解文化背景知识,如何将这些手段有机地与课堂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新标准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于这样的好教材,应打破传统意义上每节课只教单词、发音、语法等应付考试的教学法。打好英语基础,这些自然很重要,但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交际能力是现代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为此,笔者认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适当的语言交际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文化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境”、“结对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交际氛围。

(三)开展专题介绍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除了在课堂中传授文化知识,还有责任在课外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灌输。阶段性专题介绍就是立足于课堂外,通过专题讲解、请外籍教师介绍、搞活动、组织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较系统地文化导入和交际能力培养。专题题目有:颜色用法差异、动物寓意的差异、体态语言的差别、圣诞专题晚会、英美谚语专讲、禁忌语言专讲等。每次专题讲座前,可先请学生课前准备,根据主题选择分组回答问题、急智题抢答、小品演出、找错误、看原版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

(四)增加背景知识

如在教授文化单元内容Christmas Day时,将圣诞节与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有宴会大餐,都要互赠礼物等等。同时,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再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特别是对历史渊源的理解。谈及赠送礼物时,就将接受礼物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内敛是一脉相承的。又如,初次见面的礼仪、餐桌礼仪等,还可增加体态语言等文化知识,中国人跺脚表示生气,而美国人则认为这是不耐烦,中国人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我,而美国人却是指着自己的胸膛表示我。背景知识的增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方式,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五)注意实用性和阶段性

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自觉懂得识别和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关键在于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在教学中,采用语言交际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对别人的事表示关心,如何拜访别人等等,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并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语言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英语水平随着语言教学的深入而逐步提高,所以,文化教学也应相应地分阶段进行,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辅相成。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跨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注意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它直接与思想内容相联系。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涉及的面最为广泛。如关于颜色。美国人在葬礼上一定要穿黑色,如果我们按中国人的习惯穿白色就会得罪他们。又如green-eyed相当于汉语中的“红眼病”。如果不知道它的另一含义“嫉妒”,就会把它理解成“绿色的眼睛”。

(七)注意改变思维方式

改变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中西方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所以在交际过程中就常常出现一些困难,影响交际效果,造成一些误解。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中国人听到别人赞扬时,往往用否定口气回答,而英美人士却乐于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外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第4篇

随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更注重对学生就业、实用性方面的能力培养。面对很多学生学习完了英语仍有可能无法很顺利地与地域性英语使用者进行交流的情况,以及在教学中中国学生容易受到本土语言思维影响的特点,近些年来大学英语的学术领域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要培养我国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高校课堂上对不同文化进行详细介绍的新要求,注重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更多地给予课堂中的文化教学、不同国家文化现象的介绍,以及鼓励学生进行多样性的英语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中的ESP模式可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为社会培养实用型语言人才的目标。

当前,进行跨文化的英语教学中,已经有很多教师在探索语言教学与大学生的主修专业课程进行具体的教学结合问题,从而形成了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的教学实践与尝试。这种教学模式整合了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学习的资源,融合了各自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从内容到语言运用方面都运用了整合型的语言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跨文化的内容设计,需要通过这种专门用途的英语内容与理念的植入,从而很好地将本来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内容植入到学生关注的领域;或者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其他细节文化的教学等,都可以促进学习者用英语语言完成语言教学目标,帮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从而高效率地获取语言与自身主修学科领域的综合文化知识。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ESP课程还处在探索阶段。对公共英语的学生进行ESP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仅是进行跨文化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还是探索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内容设置、综合型人才目标实现的有效尝试。当前,充分运用ESP方法对学生所学的课程进行综合性的设计,还可以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多地给予课堂中的文化教学、不同国家文化现象的介绍,以及鼓励学生进行多样性的英语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仅仅对上述方面进行足够的重视还是不够的,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会本能地对一些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对一些非常琐碎的语言文献细节,可能会感觉到未来用不上,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可能会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时感觉不必要研究那么细致、深入,因而致使自己学了多年英语后仍无法顺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妨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ESP模式可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为社会培养实用型语言人才的需要以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笔者认为,通过研究国内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双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方面,在设计的具体内容与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关系方面也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一般而言,双语课程不被视为语言课程,而专业英语课程中的跨文化视野与内容设计则可以算作ESP性质的综合课程,因此,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必要的ESP课程体系设计是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键问题在于,英语教师在课上、课下学习中需要组织中国语言情境下的大学生参与多种不同英语学习、练习、交流的具体情境,通过课堂上的ESP课程内容设计,课下的积极实践与多媒体的运用,实现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化学习与语言运用的综合性目标。

二、如何进行高校英语教学的跨文化培养

通过教学实践得知,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行培养:

1.应该针对我国各个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学生现状、学科、课程现状、教学模式、方法现状以及学生课下学习情况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在摸清这些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学生未来应该具备的综合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从而对英语教学、应用语言文化学等课程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实践性运用。

在教学中,应该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分模式作为统领全部学习、教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理论的有效性和具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认识到教学对象、教学情况、教学目标的实际情况,可以有效地针对上述现象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且,高校教师能够依据这些不同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和课堂内容设计、风格设计等。

2.高校英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非专业、专业英语的综合教学,就是让所谓的非专业学生具有专业的学习能力,拓展自己的学习思路、内容领域,让专业英语的学生具有跨文化的视野,从而最终形成学生在语言、文化与交际等三位一体的能力效果。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虽然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应以培养各类不同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具体文化学习能力为目标,但是实际的跨文化教学中,课堂只能是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鼓励、支持学生在课外通过课外阅读、电影、网络等诸多媒体渠道对许多具体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吸收。但是各国英语文化都有其自身特点,如何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并且形成高效、主动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在整个学年的授课计划中列出导读或者学习指导提纲,给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明确性和指引性。学生的跨文化视野是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因素,也只有通过英语课堂和课下的跨文化学习才可能得以实现。

笔者曾对自己较为熟悉的吉林大学中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问题进行了多次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调查,最终了解到跨文化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和阐述形式方面存在多年的问题:教师往往更为注重的是语言教学、文本教学,没有更多地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层面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地域文化等进行了解,从而使得很多时候学生更愿意在学习中从事其他方面、形式的学习。因而,笔者认为,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必须更新教材,或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教材、课外阅读教材的编写,注重对英语国家不同文化内容的植入,而不仅仅是英语的语言教学。

3.学生在课堂上的文化学习与语言运用情况不够理想,事实上说明了当前英语教学模式已经很单调、很僵化。

教师的课堂英语传授情况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因而存在着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这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言,是有很大影响的。笔者认为,课堂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几个方面: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认识程度、不太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对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不同观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与学生了解国外文化信息来源的具体情况包括是否便捷、精力情况以及海量信息的精选等。

笔者认为,不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其对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观点对其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影响是最大的。因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强调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应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兴趣性的教学,改变传统的认为英语学习应该是书本的、语言的情况,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彼此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辅以多媒体进行文化现象的讲解与认知,并在课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教学平台的互动。

影响教师进行跨文化教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学的态度、教师对其内容的主观认识、教学方法的选择、补充教材中内容的编写与选择、教学时间分配、学生对其课程教学的兴趣或态度等等。其中在跨文化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师的影响是最大的。因而,教师应该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体系下进行积极主动的模式变化、方法选择,应该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从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时充分体现出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意识和激情。

4.大学英语的跨文化教学中还需要构建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三个层面的内容体系,需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多种思维、不同方位的培养,推进整个实践体系的建设。

这个体系中需要明确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内容在本土文化与英语文化、英语功用与人文性以及英语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具体关系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地提出一系列的课上、课外学生进行英语文化学习的有效策略,从而帮助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逐渐树立语言、文化平等观念,消除当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具体影响,树立学生进行跨文化英语学习的自觉意识,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第5篇

关键词:俄语教学;文化教学;俄罗斯文化;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18-01

俄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中的一种。从彼得一世尝试教授到俄的德国人俄语开始算起,俄国的对外俄语教学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今天,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想学习俄语。在俄罗斯,一些著名的大学专门成立了俄语教研室,俄罗斯的对外俄语教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前景广阔。近年来,俄罗斯发展对外俄语教学,传播了俄国的语言与文化,同时也推动了其文化教学理念的发展。

一、文化教学理念的形成

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备受重视。教学专家们都认为文化在外语教学中作用巨大,文化教学必须融入到现代外语的教学之中。语言国情学产生于前苏联的p kИ教学领域,适应了交际和文化因素,对于对外教学来说,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研究这门学科,以语词为词汇的单位,简单地说就是利用语义功能的中介作用,补充语言单位的文化功能。一些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说明了语言国情这种教学法的作用,是为了保证不同文化的双方进行交流时,可以相互理解。也就是说,语言国情学可以进行应用研究,其理论研究反映出语言和文化的作用关系,指出该种关系的信息源头,这其实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语言国情学把不等价词汇、格言警句、成语等作为研究的对象,揭示语篇中包含的民族的文化语义,这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反映了说该种语言的人所具备的文化与经验。

二、文化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发展

(1)语言文化能力假说。沃罗比约夫认为,语言国情学是语言文化学的应用。借鉴以前学者提出的语言能力这个术语,后来也有学者提出,语言能力是被理想化了的,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整个语言文化价值体系的反映,通过分析统一语义、语构、语用等几个层面,研究了语言文化客体对象,了解了语言单位,辩证地把语言单位本身的意义与外延的意义统一起来。他把语言单位定义为语言文化单位,研究拓展客体物语言文化单位的含义和语言同使用的人的语言文化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读俄语笑话,语言好像都懂,但就是不懂笑点所在。从教学应用层面来说,研究分析语言文化单位,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能力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在理论上推动了教学法的不断发展。

(2)浅析文化观念。与沃罗比约夫所提出的理论相较而言,斯捷潘诺夫从意识层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观念这个新的研究单位。观念分析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了民族文化的内涵,该学者从历史角度去描写文化常量,利用不同时期的篇章去证明这些文化常量的内容。他在研究中论述了观念与常量。观念是一种文化形式,有民族的标记,它通过词组、词汇和句子表达出语言文化的内涵,对说这种语言的民族来说,意义非凡。斯捷潘诺夫认为,观念和观念关系的总和就是文化,从意识世界的角度来讲,是人类文化基础的内核,也是该民族文化的要素。文化观念是一种记忆单位,是文化进入语言使用者意识世界的具体形式,文化通过观念这种方式进入人的意识世界。而观念是一种手段,影响人类进入文化。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就掌握了进入这种语言的世界图景,掌握了这种世界图景,就可以深入地了解这个民族所具有的世界观。分析文化观念,可以培养学生从观念到内涵的分析能力。而以此为基础,学生可以了解俄国文化中重要的观念,进而理解构建民族心智的那些信仰、习惯、世界观等。

(3)研究社会文化定型和交际行为。提出语言国情学的学者认为这门学科研究的领域过宽,无法很好地关注语言活动中的民族文化,这就是民族社会文化的定型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普罗霍罗夫开辟了新的角度,分析了社会文化定型和交际行为具有的作用和地位,直接服务于教学实践。普氏强调,顺利的跨文化交际,不但要考虑理解自身的文化因素而且要考虑他人的理解,这些文化因素在语言和文化的教学中,都要被考虑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文化学是一门既具有兼容性又具有跨学科性的综合类学科,它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同语言教学法有着重要的联系,研究成果能够直接促进对外俄语教学的实践和发展。虽然学者们的视角不同,但是他们都主张现代外语教学要开创新的模式。跨文化交际在教学的时候,要加入文化因素,增加它的教学内容。语言国情学是文化教学的源头,在发展中要紧密结合跨文化交际,从只重视导入文化民族性与特殊性,逐渐地变为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互动与对话。此外,还要在开放的教学系统中不断地补充一些新原则,反作用于现在的原则。文化教学的理念具有开放性,其内涵与外延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参考文献:

[1]尚明霞,常利国.解读俄罗斯《对外俄语教学大纲》加强对外俄语教学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5(01).

第6篇

(一)在高校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当前状况

英语课程并非一成不变,从未停止过更新,学习者的听说能力也在随着它的更新而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然而通过对当前我国现状进行分析后得出,中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较为普遍的,其文化意识也有待增强。例如,学生缺少对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习俗的认知;学习、运用英语时无法运用英语文化的思维和价值观学生不能用英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理解、运用英语等,而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

(二)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分析文化教学缺失的原因应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从主观角度分析,因为长时间的处于传统教学法的环境中,教师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思维模式都已经成形、固化,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词汇、语法、句型、阅读等这些语言技能,造成了语言教学与该语言文化之间的分离,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从客观上看,其一,文化教学受目的语国家当前文化教学探究发展状况及该语言国家文化存在的宽泛性、复杂性等的影响而变得复杂,且难度增加;其二,高校会有英语等级的考试,这会形成一定的压力:英语等级通过率是高校评优的一个重要标准,75%是基本的标准,因此,在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和成效的评定时,很多高校以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为标准,甚至有些高校将其作为唯一的标准,在这样的策略下,教师只能是更加注重语言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而忽略文化教学。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高校、大学及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其三,将文化教学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素质,然而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师以本土化教师居多,很少有接受英语国家教育,切身感受纯英语氛围的教师。其四,缺乏完善的文化教学大纲是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文化教学还不可以独立存在,教学内容及目标没有明确的规定,甚至连检测项目都不存在。所以,存在于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难以得到重视。

二、探究适用于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策略

促进学生识、听、记、说、译这五方面均衡协调发展,使学生在实际中切实运用的能力得到提升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首要目的之一,而第二语言文化的影响制约是实际运用能力发展脱离不了的。面对如此的境况,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效果怎样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教师要将传统的授课观念进行转变

文化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在文化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其教学的观念及本身积累的社会文化素养处于指导的地位,文化教学的内容选择、广度和深度都会受到教师对文化教学重要意义的认识程度的很大影响。受我国现行高校英语教学体系的影响,课堂教学是教学进行的主要形式,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假如教师单纯的注重传授书面的浅显得知识,那么学生就不能对西方文化有正确的认知,跨文化交际能力就不能获得。因此,任课教师必须要将自己的授课观念进行转变,明确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不能忽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创建“英语村”,模拟真实的英语环境氛围

在学院内创建“英语村”,创设接近于真实的英语小社区。可以将其进行板块的划分,例如:可以氛围机场入境、商务谈判、休闲娱乐、酒店入住等部分,使得学生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习得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知识。“英语村”的创建,可以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英语文化环境,学生可在其中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得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得以实现。

(三)营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氛围

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中主动灵活的运用各种媒体工具,以此来为学生提供英语文化作品,英文歌曲、故事等,营造出利于英语学习的环境氛围,使学生融入到英语学习环境中,切身的体会体会语言和文化,潜移默化中接受正宗英语的影响在英语。比如,《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中讲述欧洲摇滚乐发展历史的Unit2RockandRoll一文,文章对猫王(Elvis)和甲虫乐队(Beatles)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学习时可以结合一些经典摇滚乐曲,猫王和甲壳虫乐队的作品当然是最好的,同时也可适当的对其他国家地区的摇滚乐队进行介绍。并且作为英语教师,还应具有发现、尽力满足学生文化需求的能力,可根据学生兴趣涉及一些国际性的时尚、娱乐信息,这样既可以抓住学生兴趣,满足其徐求,同时又可以获得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在进行《新起点大学英语基础教程》第一册的学习中,当学习Unit6AudreyHepburn和RobertsIsStillSmiling这两篇课文时,我们可将Oscar的发展历程讲述给学生听,对现代红地毯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将奥黛丽•赫本与朱莉亚•罗伯茨的所得奖项及著作介绍给学生,还可以通过放映获电影RomanHoliday、NottingHillandAmerica’sSweetheart,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促使学生对英语语言有更深刻的了解,以此来使英语学习得到更好的效果。

三、结语

第7篇

无疑,从不同角度看,数学具有多重身份和角色:数学是一门工具、是一种语言、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文化……事实上,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已经有意或无意地践行着作为工具的数学、作为语言的数学、作为思维模式的数学,等等。本文试图转变视角,从文化的视角重新观照并确认数学的本质,尝试在实践层面上给出一些肤浅的、更接近数学本意的表达。

从作为工具、语言、思维模式的数学,转而走向作为文化的数学,视角转换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认识和理解的差异。所谓认识决定行动。因而,本文愿意首先对什么是“文化”,数学是否“作为一种文化”作一些简单探讨与说明。

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这一论述让我们对数学有了重新思考的可能,也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课题。随之而来的关于“数学文化”的热烈、持续的探讨,恰是一种必然的呼应。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课程标准并没有对文化乃至数学文化给出明确的界定。并且,理论的缺席已经给实践带来消极影响,澄清认识似乎已成当务之急。否则,实践上必难有深入的跟进。

“文化”是我们十分熟悉而其内涵又颇为丰富、复杂的一个科学概念。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文化”指“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等,前者用作动词,后者为名词。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是由西方引进的。对于“什么是文化”这一问题,叶志良先生在《大众文化》中的如下表述极具代表性:“每个试图对文化作出界定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学科视野、知识背景、学术立场、社会环境等基础上,对文化的定义提出自己的见解。20世纪60年代,著名文化学家阿尔弗雷德・克洛依伯克莱德・克勒克荷恩在《文化:概念和定义述评》中曾经列出160余种文化定义。”上述论断足以说明,文化正像钱钟书先生所讲的“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的那类概念。

尽管如此,如下对文化的广义定义,依然在国内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所谓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撇开其中物质层面的文化不谈,与此相关的另一有关文化的定义,同样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即“所谓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创造、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

回到数学问题上来。数学“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或精神财富”吗?进而,数学可以看作是“一定社会群体创造、习得且共有的观念和行为”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至此,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身份得以确立:数学的确是一种文化。进而,为了区别于其他文化,我们把数学这一文化类别称作数学文化。这就是数学文化的由来。

明确了什么是文化,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与其他文化分支相比,数学文化的独特性及价值表现在哪儿?换言之,什么是数学文化,数学文化的价值又在哪里?对此,笔者十分赞同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毓信给出的观点。“所谓数学文化,是指以数学家为主导的数学共同体(需要提及的是,在某种意义上,普通大众同样也是数学共同体重要的成员,他们在数学的创造、发展、进步等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特有的行为、观念、态度和精神等,也即是指数学共同体所特有的生活或行为方式,或者说是特定的数学传统。”事实上,细心的读者一定已发现,这一对数学文化的界定,恰恰是上述文化定义的自然延伸与具体化,可谓是一脉相承。

乍一看,对数学文化的这一界定的确有点玄。事实上,笔者在与教师交流这一观点时,的确也从教师那儿获得了类似的反馈。但稍作深入思考后,问题似乎并不难理解。众所周知,数学不是纯客观的存在,而是人类思想领域的一种创造(尽管其原型或许来自于客观现实)。就像我们能看到1个人、1棵树、1朵花,却永远看不到抽象的数“1”;我们能找到像硬币、钟表、桌子、光盘等不计其数的具有圆形轮廓的物体,却永远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真正意义上抽象的平面图形“圆”,诸如此类。数学既然是一种创造物,那么,在其被创造的过程中,数学势必会印上其创造者(以数学家为代表的数学共同体)鲜明的烙印。他们的行为、观念、态度和精神势必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于数学之中,成为“投射”并“凝聚”于数学之中的重要因子。或许,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数学,通常只是些可视的、物态层面的内容(诸如数字、符号、公式、结论等),但凝聚于这些物态层面的数学背后的,正是那些以数学家为代表的数学共同体成员在从事数学创造、研究、学习、思考时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精神气质、价值观念以及人格特征等。

事实上,如此情形也并非仅仅出现在数学这一文化现象身上。任何一种文化,在其被创造的过程中,势必都会凝聚其创造者(从更一般的角度看,则应是创造者共同体)的观念、态度、精神及气质,比如文学、艺术、历史等。只是,不同的文化,在其被文化主体缔造的过程中,所融入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精神气质、价值观念等不尽相同。比如,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其所折射出的精确、抽象、公理化的思维方式,务实求真的理性精神,不断超越及自我否定的创新气度,以及对简洁、对称、和谐、秩序等独特美感的敏锐洞察,等等,却是其他所有文化门类中所鲜有的。而这,正是数学所蕴涵着的更为丰富、广远的文化价值,也是我们的教学实践在彰显了数学的工具价值之后,更需着力开掘的文化宝藏。

明确了什么是数学文化,并探明数学文化的独特价值后,作为文化的数学及其教学只是具有了实现的可能。实践层面上,我们还需要着重并审慎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由“作为工具的数学”向“作为文化的数学”的切实转变?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并真正关乎实践。

事实上,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尤其是随着课程标准对“数学是一种文化”的准确表述,实践层面对数学文化的探索十分密集,甚至曾一度达到“数学课堂言必称文化”的境地。问题也随之而来。

关于数学文化的探索与实践,发端于数学史在教学中的介入。无疑,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并且,由于数学史的介入给以“工具、推理、训练”为核心的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对数学发展历史的回顾也就改变、丰富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数学原来并非只是一堆无意义的符号、数字、公式的堆砌,并非只是孤僻的数学家们闭门造车、无端臆想的结果,数学原来也关乎人性与道德、精神。数学在其发展历程中,也有着动人心魄的思想冲撞与对话。

当然,所有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数学史料并不只是作为一种外在于数学的“趣闻轶事”附加到课堂上。数学史料的展开、还原、解密等,是数学史料之文化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的重要策略。在此,笔者愿意援引席争光老师“圆的周长”一课对数学史料的开掘作为例证,以说明上述问题。

通常,“祖冲之及其对圆周率研究至小数点后第七位”的史料,都会出现在本课教学中。但不同于其他教师简单呈现数学史料的方法,席老师的处理别具一格――

师: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的一本数学专著《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记载,(播放课件)周三径一,意思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生: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三点多。

师:很不简单嘛!这个结论在当时的生产生活中发生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生产生活的不断进步,这个结论已经不能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了。为此,我国的数学家又用了新的方法来研究,同学们想了解一下吗?

生:想。

师:在这幅图中都有哪些图形?

生:圆和正6边形。

师:观察正6边形的边长和圆的半径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生:正6边形的边长和圆的半径相等;正6边形的周长是半径的6倍、直径的3倍;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注意观察,(课件演示:在圆内接正6边形的基础上,出示圆内接正12边形)比较正12边形和圆的周长,你有什么发现?

生:正12边形的周长还是比圆的周长少,但比正六边形更接近圆的周长。

师:接着观察,(课件以类似方法呈现圆内接正24边形、正48边形)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生答略。

师:如果再等分,又会是多少边形?

生:正96边形、正192边形……

师:就这样一直分下去,你有什么思考?

生:越往下分,多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正多边形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就越接近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师:这正是17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刘徽提出的用“割圆术”求圆的周长和直径比值的方法。刘徽从正6边形入手,计算到正1536边形,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3.1416。继刘徽之后,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他更深入地进行了圆周长和直径比值的研究,并做出了杰出成就。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祖冲之研究的思路。在直径3.3333米的圆里,祖冲之一直分割到正12288边形,这时每条边的长度是0.852毫米。祖冲之没有停步,他继续分割得到正24576边形,这时每条边的长度大约是0.4毫米,不足半毫米,用针尖一点,它的长度大约就是半毫米。此时,多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相比会怎样?

生:已经非常接近。

生:几乎就可以当作圆的周长了。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跨文化交际 教学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发展、传播以语言为物质载体的。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语言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风俗文化的具体体现,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语言,同样语言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语言的差异就体现在文化的差异上,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也少不了对文化的教育,熟悉英语的文化对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以及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应导入的跨文化交际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只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因此我国没有现成的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大纲、更没有专门的教材,也没有制定专门的课时,老师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述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因此导致其内容也比较散乱,由于英语与英语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入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交际习俗等,五个方面的教学,并在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中加以灌输和指导。

二、在听说读写中灌输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的四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听力是学生接受到的语音信号,也是理解英语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词汇以及语音、语调、语法知识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基本的语言知识还要对相应的文化有所了解,这是完成听力的关键与核心,它是交际双方共有的一种知识,如果对这些差异文化没有了解,那么就算听到了内容也不能对其进行完整的理解,听力受损,对所听到的内容的理解是建立在听觉对大脑的刺激而对印象进行思考的基础上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简单地排列英语单词的意思来对整句话进行了解,只有在熟悉文化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准确地、快速地对英语句子进行了解。

比如说,当学生听到“Besides my prescription, need some tooth-paste, a bar of soap ,and some asprine.”

A.He is at a drugstore

B.He is in a department store

C.He is at a doctor’s office

D.He is at home

在对这一句话进行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就对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考查,drugstore是美国文化特有的,指的是美国社会中出售药物、饮料、以及其它杂货的杂货店,如果在对着一句话进行听力理解的学生缺乏对美国文化的理解,那么尽管它对整句话的内容有了理解,但是在选择答案的时候却不一定能够选对,因为很多学生用的是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思维对英语文化进行理解,这样一来就难免出现非对应性的语义理解偏差了。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单纯地通过考试,名列前茅,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其达到英语交际的水平,英语交际中要格外注重西方国家的影响交际的因素。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人对隐私都十分的重视,特别是在日常的交往中,不熟悉的人之间不能打听对方的私事,这也许对于中国人来讲很奇怪,在中国打听别人的私事被视为一种好奇心或者是关心,并且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来说这是对隐私的一种侵犯,很多时候会引起不必要的尴尬或者是不快与不满,这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思维以及习惯的差异所导致的,同样这种差异在语言习惯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提醒学生不能对年龄以及婚姻、宗教等比较私密的事情进行询问。比如说在聚会的时候,有人会说“I’d better be going now ,I’ve got a little headache”,这种说法也许只是一个托词,只是不想在这继续待下去,就要给予尊重,而不是问东问西。

此外,在英语教学中还要将外国人的一些习惯对话用语进行教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Welcome在英语用语习惯中表示欢迎、不用谢的意思,有时候对此没有了解也许就会闹出笑话,还有Come On可以表示“来”、“加油”,很多时候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会写上这个词作为批语,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它还有加油的意思,因此会禁不住想“我做错了什么事,老师要叫我去办公室”等,这都是身边常发生的例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常常加入一些固定用语,以免学生对其进行错误的理解。

口语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多高中为了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聘请了外教,但是外教在教学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由于长期的教育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学生的知识面很狭窄,在以特定的话题进行口语练习的时候,学生往往难以张嘴。

在英语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下文化的差异,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比如说红茶在英语中以“black tea”表示,用“green with envy”表示“眼红”。

三、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交际的措施

1.尊重学生的情感特征。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其情感认同有很大的联系。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以及动机是学习英语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对英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正确地对待英语,从而努力地理解外国文化,消除学生消极的情感特征,让其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积极地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相关的文化。

2.同步传授文化与语言。文化与语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同步传授语言和相关的文化,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纳入到教学之中,即有文化含义的词语和课文进行解释,这样一来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Abraham Lincoln and his people fought……a free state of their own”,这句话里包含了西方人的价值观,在讲授这句话的时候,老师不仅要讲这句话的意思,更要将其中的价值观讲给学生,然后再联系相似的知识和其贯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价值观的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不同地区的风景、建筑、概况等文化知识以及地理知识,老师可以借助影片或者图片来帮助学生认知与了解,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为其写、说,单边、多边的交际活动提供场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老师可以将其分成小组。

在日常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观看相关的电影,从中理解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习惯的差异以及思维的差异。

3.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文化的差异以及语言的差异只有在比较之后才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比如说对中英打招呼、道歉、赞扬、关心、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进行比较。中国人在面对别人的赞美的时候,通常会以“客气、过奖”等谦虚的态度来表示感谢,而西方人则会爽快地以“Thank you”来接受别人的赞美。如果没有对此进行了解,很有可能在中国惯有的思维下出现“where where”即“哪里哪里”的笑话。

九年级人教版教材中Lesson 17中一段表示关心的对话:

A.Hello,you look tired today

B:Yes,I went to bed too late last night

A:You’d better go to bed earlier today

关心对于中国人来说十分普遍,但是在英语习惯中只能说最好早点休息之类的建议,不能像中国一般对其过于关心,如果不是亲人关系很有可能伤害对方的自尊。

4.设置文化语境助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老师需要设置相应的文化语境,它可以使文化交际更具有成效,为学生提供了交际的氛围与环境,它主要包括空间环境、时间环境、以及文化背景、角色、话题、情感、策略等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理解研究与准备,才能保障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英语教学不能仅仅教授学生基础的语言知识,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随着国际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英语交际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锻炼与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咏虹.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8.

第9篇

(一)《周易》“阴阳”学说的哲学内涵

从宇宙自然现象到社会人事现象,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朱熹说:“天地间无往非阴阳。”因此,有人认为《周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学。《周易》认为,阴阳是一对可以解释一切现象的最高哲学范畴,阴阳变化规律是统帅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的普遍规律,如学校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就是阴阳关系。但《周易》又认为,阴阳是两种相反相生、相辅相成的力量,而不是两种彼此均等或相同的力量:阳大阴小,阳先阴后,这也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出生早,学生出生晚;教师年龄大,学生年龄小。在强调阴阳不可分离的同时,《周易》又“确定阳为主导,阴为基础。在主导和基础中更强调前者”[3],这也与当下流行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吻合。《周易》还认为:阴阳可以概括整个宇宙两大类型的气化。阳,是指的阳气化,而为“轻清之气上浮于天”,以成万有之“能”。阴,是指阴气化,而为“重浊之气下坠于地”,以成万有之“质”。阳之所以成“能”,是由于阳的性质是挥发的、向外的、进展的,亦即天道左旋。阴之所以成“质”,是由于阴的性质是凝聚的、向内的、收敛的,即地道右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其行为方式是外化的;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其行为方式是内化的。内化主要是通过接收和接受,但这种接收和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能动的。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与《周易》关于“阴阳”的理念如出一辙,也与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奥苏贝尔“同化———接受”的教学理念殊途同归。奥苏贝尔反对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习的进行应该是通过接受,而不是像布鲁纳所说的那样来“发现”。教师应把有组织有顺序的结论性材料提供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接受最有用的材料。奥苏贝尔按照学习的实现方式和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的接受学习和机械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四类。奥苏贝尔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

(二)《周易》“阴阳和谐”理念的美学意蕴与师生关系

《周易》在“阴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阴阳和谐”的理念。《周易•易传•系辞上》:“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并认为“阴阳和谐”作为一个普遍的规律,不仅表现在天地自然的现象上,还表现在社会人事的现象上。乾卦《彖辞》:“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易传•文言》:“与天地合(和)其德,与日月合(和)其明,与四时合(和)其序,与鬼神合(和)其吉凶。”如何达到或实现“阴阳和谐”呢?《周易》认为:“交”、“感”、“应”、“通”是达到“阴阳和谐”的具体途径。《泰卦•象辞》曰:“天地交,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咸卦•卦辞》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悦。”《恒卦•卦辞》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周易•易传•说卦》曰:“山泽通气,雷风相薄。”《周易•易传•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交”是交媾、交融、交流之意,“感”是感染、感化、感动之意,“应”是照应、呼应之意,“通”是相通、交通之意。但“交”、“感”、“应”、“通”不仅是生理物质意义上的交互作用,也是心理精神上的交互作用。“交”、“感”、“应”、“通”是存在于宇宙万物的生命中的一种普遍的交互作用,正是由于这种作用,宇宙万物的生命才能得以兴旺发达,才能互相关联并构成一个秩序井然的整体。如果不能“交”、“感”、“应”、“通”,就不能达到阴阳和谐。《否卦•彖辞》:“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归妹•彖辞》:“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易传•系辞下》:“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攻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用“阴阳和谐”的美学理念来审视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为阳,学生为阴。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进行情感交流,才能实现“阴阳和谐”,做到师生相互理解,和谐相处。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并针对学生的思想状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做到教书育人。

二、“言象意统一”的美学理念与教学活动

(一)“言象意统一”的美学理念

1.“言象意统一”理念的哲学内涵孔子最早看到了言和意的关系,他说:“词达而已矣。”意谓言辞能表达意思就够了,不必追求辞藻的华丽。庄子首倡言不尽意论。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对言和意的论述,是从对“道”的论述中推衍出来的。在庄子看来,语言文字表达了一定的意,但意是随从“道”的。“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道”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儒家注意到了言意统一的一面,道家却注意到了言意分离的一面,即言意不统一的一面。儒道两家只注意到“言意”的关系,而忽略了“象”也能达意的功能。《易经》却注意到了“言象意”三者统一的关系。《易传》在对《易经》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解释中,提出了言象意统一的理论。《易传•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1]59在《系辞》看来,既然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那么圣人之意从何而见呢?于是圣人设立卦象以尽情意,也就是说,“象”是可以尽意的。《易传•系辞》所讲的“象”,是对现实事物的模拟和象征。“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著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就是说,卦象是从模拟现实事物而来的,又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如乾为天、坤为地等。《易传•系辞》又说:“见乃谓之象。”这说明“象”是具体可感的。而且,言象意三者是联系在一起的,是统一的。《易传•系辞》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其辞寡,躁人其辞多,诬陷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2.“言象意统一”理念的美学意蕴哲学上的言象意理论,对我国秦汉以后的文化,包括诗歌、散文、绘画等的创作和美学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于是,言象意统一的哲学概念逐渐嬗变为美学理念。魏晋之际,第一个受言象意理论影响而畅谈文学创作的是陆机。陆机在《文赋》的小序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开宗明义,说明他的《文赋》主要是研究言与意、意与物(象)之间的关系。所谓“意不称物”,是说构思之意,不能很好地反映客观物象;所谓“文不逮意”,是说用语言写出之文,与构思之意有距离。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对言象意关系的论述更加深入。刘勰指出:“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辞不逮意的现象呢?刘勰解释说:“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构思中的意想活跃得多,而语言是实在的物质材料,很不容易见巧,特别是那些细微的意义,曲折的情致,更难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他说:“至于思表纤致,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论述言象意关系时提出了“假象见意”;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宋代诗人梅圣俞在论述言象意关系时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二)“言象意统一”的美学理念与教师的教学行为

语言是教师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师首先凭借语言来传递知识信息,启发学生智力。教师缺乏语言的基本功是胜任不了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的。但仅凭语言来进行教学也是不够的,其效果也是不理想的。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除了准确使用语言之外,还需要手势、身体和表情等“象”的配合。1.教师的语言表意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重要的。教师一旦建构起良好的教育影响,就面临着如何把这种影响作用于学生的任务,这就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语言表述有困难或不善言辞的人是不适宜当教师的。教师的语言表意是通过口头语言和板书协调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语言作用于学生的听觉,这就对教师的口头语言提出了美学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在思维上要严谨缜密,逻辑规范;在语感上流畅自如,清晰平稳;在语气上高低强弱恰当,轻重缓急适宜;在情感上抑扬顿挫有致。教师的板书作用于学生的视觉,需要恰到好处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语言,做到布局美观、字体美感。这样,教师教学口语和板书的配合做到相得益彰,教育教学就会进入佳境。如果教师的教学口头语言在思维上逻辑混乱,语言表述就会颠三倒四,学生听课就会糊里糊涂。如果教师的教学口语在语感上滞涩不畅,在语气和情感上平板单调,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就会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如果教师的板书乱七八糟,学生就会对教师的资质失去尊重,对其教学也会失去信心。口语和板书是教育教学信息沟通的主要渠道,但仅有口语和板书的教育教学是不够的,甚至是乏味的。因为在教育教学信息的沟通中,有时对一些新的或精微的知识却言不尽意,需要语言之外其他手段的配合,才能尽善尽美。《周易•易传•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为了证明言不尽意,庄子虚构了“轮扁语斤”的故事,用这个虚构故事说明,轮扁虽然掌握了斫轮的技术,但只可意会,无法言传,所以它无法传授技艺给儿子,儿子也无法接受他的技术,语言根本不能表达意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难以表达的言外之意,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因此,语言的局限性需要动作体态的弥补。2.教师的体态动作表意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除了口语与板书之外,还有体态动作。教师的体态动作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辅助教学口头语言的行为,如表情、手势、姿态等。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特尔的《举止形态学》专门研究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体态动作对教育活动的影响。教师的体态动作作为信息的载体,起着承载和传递信息的作用。有心理学家认为:体态动作所显示的意义要比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得多。有的心理学家还对此列出了一个公式:一个信息的传递=语言45%+表情55%。教师的体态动作作用于学生的视觉,这就对教师的体态动作提出了美学要求。因为体态动作具有直观性和辅的特点,所以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举手投足在学生眼里都会有一定的意义,都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如果教师的举手投足得当,就会给学生美感,给教育教学带来正影响;如果教师的举手投足不得当,就会使学生反感,给教育教学带来负影响。教育美学要求教师课堂教学的面部表情要和颜悦色,平易近人。面部表情包括眼、眉、口、鼻和脸部肌肉的变化。眼睛是心灵之窗,炯炯有神的目光,体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和自信;微笑的面孔会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若教师目光困惑茫然,则表现教师对工作心不在焉,得过且过;生硬的面孔会使学生敬而远之。教育美学要求教师课堂的体态动作要得体适宜,自然大方。手势的伸展挥舞很重要,它能使学生更形象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头部和身体的摆动有助于表现教师的气质风度。若教师的教育教学没有相应的手势和身体、头部的配合,即使语言表述得天花乱坠,也会感到美中不足。体态动作具有模糊性,若无语言配合,就会模棱两可。教学口头语言与体态动作各有片面性,和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两者相辅相成,则尽善尽美。

(三)“言象意统一”的美学理念符合现代心理学规律

第10篇

王尚敏,供职于河北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助教,英语语言学。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邢台 054035)

摘 要: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习得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仅要重视语言教学,也要重视文化习得,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入手,论述了文化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及学生语言习得方面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文化习得;英语教学

“言为心声”,语言不仅是一种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而且也包含了一个民族特定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1]因此,如果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即使外语学的再好也难以正确的应用。只有领悟了一门外语的 “神韵”(文化内涵)时,才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得心应手的进行交际活动,从而进入一个语言的自由王国。

同样,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好英语语言的形式,而且要引导其领悟英语语言的 “神韵”。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1、概念

什么是文化?长久以来人们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文化的概念十分的模糊,我们在这里只做简要的诠释,以便于我们下面的论述。

文化作为 “一个中心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系统的表述为: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后来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把泰勒的定义修正为: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含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2] 由此看来文化是某个人群共享的行为方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随时代变迁而变化的特性。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任何语言都是行为方式的复杂体”。(G.Reginald.1960:12) 语言具备文化的一切特征,它与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人类创造的成果一样,都属于文化现象的一部分.文化作为创造语言的动力和语言表达的内容在二者之间起主导作用,制约着语言的发展和内容。[3]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而独立存在。

反过来,语言对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是文化形成的基础。语言不但是整个文化的产物和结果,也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其他成分的媒介,是人们进入文化世界的主要向导。因此,二者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不可分割的,正如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罗兰.巴特所言 “无论从哪方面看,文化都离不开语言。”当然作为文化一部分的语言更不可能离开文化。这也是我们研究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习得的意义所在。

二、文化习得与英语教学

1、中英语言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的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4]因此,中西文化形态上的差异就不可避免的呈现在两种语言的不同层面上。如果在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就会闹出很多的笑话。

文化的差异表现在语言的层面上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

(1)词汇层次上。这主要体现在 “词汇的空缺”上。比如在汉语中的表亲关系泾渭分明,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区别相当的明显,不但分出男女,也要分出大小,而英语一律称为cousin;同样地,英语中的uncle和aunt在汉语中也没有外延相同的对应词,如下表所示:

汉语中严格区分亲属关系源于汉民族的封建主义文化,而英国则不存在这种非常重视亲属特征的文化基础。

(2)词义层次上。最常见的就是词义联想。虽说英语和汉语之间总是存在着词汇对应关系,但对应不等于对等,即使表达的理性概念相同,也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例如,对英美人来说,“professional”一词在

He is a professional.

She is a professional.

中可能引起非常不同的联想意义:

He is perhaps a boxer.

She is likely a prostitute.

这是英美妓文化引导的定向思维结果,对于我们来讲就很难理解这种字面后的细微差别。因此,不了解附加在语言上的文化信息,就很难正确的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就会出现象因不了解天文知识把“Milky Way”翻译成“牛奶路”;在外籍教师休息室门上写上“Restroom for Foreign Teachers”(英文中restroom是洗手间的别称)这样的笑话。

(3)语域层次上。比如外国人到中国家里做客,见到女主人时,说一句“You wife is really beautiful.”之类的恭维话,在西方司空见惯,但显然对于这种率直的恭维方式,我们很难接受。同样我们平常见面会问些“你到哪去啊?”这样的寒暄话,显得亲热,无可厚非,但是在英国,这种探隐问私的问话方式会被认为十分的粗鲁,没有礼貌。所以说忽视了语域的民族文化特征,就很容易造成交际的障碍。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在英语的教学中,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须学习文化,在了解不同语言共性的同时,也必须了解由于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语言层面上差异。由此也可见文化习得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的几种模式

(1) 文化习得在英语教学中的 “分离式”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文化的习得是不受重视的,人们普遍的 认为英语的形式和英语语言文化是可以分离的,英语语言文化是英语语言外的一种知识.因而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视语法的形式,而不注重功能内容.只能学到英语的 “形”,而不能学到英语的 “神韵”。

(2) 文化习得在英语中的 “附加式”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工作者人认识到文化习得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分离的部分,必须在英语教学中加入文化教学的部分.但是受英语教学交际法的影响,很多的教师将文化看作“行为”,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为目标,这种教学法很好的革除了传统教学中“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弊端.但在认识上仍有“误区”,即把“文化”看作是听、说、读、写“语言四会”能力之外的“第五技能”,也就是说这种英语教学的模式依然是将文化附着于英语教学的“附加式”。

(3)文化习得与英语教学的“融合观”

语言和文化的内在联系非常的密切,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必然负载着文化的内容,语言和文化是很难剥离开来的。基于教学的便利把语言和文化分开教学的做法,很难让学习者能够真正意义上领悟到英语的精髓所在。正如英国著名的语言文化教育研究专家Kramsch所说:“我们应该把语言和文化看作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把文化习得和语言教学融为一体。”这就是文化习得和语言教学的“融合观”。[5]

我们认为在英语教学和文化习得的实践中,把文化不仅要看作“知识”或“行为”,还应当看作“意义”,文化习得的过程就是对“意义”的动态理解过程;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语言的形式和文化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3、英语教学中文化习得的目标定位

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文化习得的定位目标就是“入乡随俗 ”。通过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去被动的去接受,最终归化于“英语文化”的“文化同化”.对这种“文化同化”我们感情上很难接受。

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去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呢?Kramsch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她认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应定位于“提高意识”(consciousness raising),而非“认同采纳”。文化习得的目的并非是要让学习者越来越“外国化”,而是通过外国语言文化学习的“跨文化对话”,让学习者具备跨文化的交流意识和理解意识,做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互动”。

无独有偶,我国著名的语言教育学家高一虹教授也提出:“在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目的语和母语的水平应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即所谓的“生产性双语现象”(productive bilingualism).[6]

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中文化习得目标并不是要让学习者归化于英语文化,也不是要两种文化在学习者身上的简单累加,而是要两种文化在学习者身上形成“互动”(interaction),让学习者具备文化创造力(cultural creativity),从而达到“1+1>2”的效果。这应该英语教学中文化习得目标的最佳定位。

4、英语教学中文化习得体系的构建

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本领。同样英语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语言,在英语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简单的把它看作一种交流的“工具”,而忽视了英语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那样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在英语教学中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也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因素,教师们往往习惯于把重点放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而对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跨文化教学流于形式。再加上条件的限制,许多的老师缺乏对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缺乏实际的感受。因此,构建英语语言文化习得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1、 英语语言文化习得体系构建的模式

(1) 学习英语语言的最好方式,莫过浸入于英语语言的国家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耳濡目染,不断的熏陶,或者间接的观察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其文化之中,去领会英语语言的奥妙。因此,如果有条件,可以与英语语言国家建立交流机制,通过学生或教师的交流互换,到英语语言国家近距离的感受其民族文化。

(2)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如果没有条件直接感受英语语言国家去亲身感受,可以通过网络与英语国家的朋友进行交流,相互学习,通过克服交流中存在的障碍,对比两者的差异,去更好的理解感受英语语言文化。

(3) 大量的阅读英文书籍,特别是能够反映其民族文化现象的书籍,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英语语言是英语语言文化的载体,而文学作品则是反映英语语言文化的一面镜子,通过对这些文学的研读,是能够比较好的去了解英语语言民族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文化现象。从而更好的去体会英语语言文化。

2、 英语语言文化习得体系构建的原则

英语语言文化习得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英语语言文化的习得,不是仅仅了解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种种细节,而不深究其原因;也不是只看到二者的差异,而不去注意其共通之处。因此,笔者认为构建文化习得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要把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结合起来。

文化习得体系构建的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学生英语语言习得的需要,达到更好掌握领会英语这种语言的目的。体系的构建要应用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因此,注重科学性的同时,也要注重现实的可操作性,要基于现有条件,构建合适的文化习得体系。

(2) 在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同时,也要指出他们的共通之处。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虽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在一些细节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在很多方面也有它的共通之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为了相互了解而进行的“对话”。我们重视文化差异,不是为了简单的排斥或模仿,而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理解意识。

(3) 文化习得体系要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英语语言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必然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不同文化交流而发生变化,如英语语言中的外来词语,英语在美国、澳大利亚等英语语言国家的发展变化等。所以文化习得体系必须是个开放的体系,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3、 英语语言文化习得体系构建的内容

英语教学中文化习得体系应英语语言民族的交际文化为突破口,以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为主线,并注意对比我们民族的交际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应该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 跨文化交际的模式

(2) 英语语言文化的背景知识

(3) 英语语言民族的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

这三个方面,在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对应不同的学习阶段。在小学和初中应着重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高中阶段,应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背景有详细的了解,在大学阶段,应对英语语言民族的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有所掌握侧重。但必须指出的是英语语言文化习得体系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只是侧重点不同,并非忽视其他的方面。最终的目的是能够把三个方面系统的掌握。

三、结束语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间贸易竞争。因而,文化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也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使学生在有意识的语言习得中学得必须的文化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促进理解合作的功用。

[参考文献]

[1] 冯利当代外国文化学研究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

[2]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语言与文化大学出版社2005

[3]高一虹 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4]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C]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第11篇

关键词:口译教学;文化差异;文化导入;口译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20-01

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改革开放使我国与世界交流的机会日趋频繁,对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不仅越来越大,要求也更高。然而,从目前我国高校口译专业教学总体来看,现状并不乐观。对外来文化的不熟悉或陌生使学生在口译实践中失误或错误不断。口译教学起步较晚,教学经验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处于探索和研究之中。分析近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感造成口译教学停滞不前的突出障碍是学生文化知识欠缺。因此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导入,是加快我国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步伐,提高口译教学质量重要策略之一。

1.口译课现状

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译课程已在各大专院校英语专业广泛开设,但对教材、教学法等教师经验不足。口译课当然应强调"开口",而目前多数口译课堂仍不得不以教师讲解课文为主。口译课与口语课有不同之处,学生不仅需要坚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如词汇量,翻译技巧,语法等,在视野、文化等方面的要求更高。由于文化底蕴不足,凡牵涉到这类话题教师就得花大量的时间先进行文化知识输入。高校的扩招使班级人数膨胀,教师对文化难点加以阐释后,剩余时间再来操作大班学生口译实践的时间已所剩不多,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处理往往滞后,不良循环使口译课堂不仅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也使这门课费时低效。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使口译课处处受阻。文化障碍常常导致口译课无法顺利进行,教师停顿不断、时间耗费于解说介绍国外文化。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快速改进现状,提高口译课的教与学的质量,丰厚的文化知识积淀显得尤为重要 。

2.口译教学滞后原因

2.1 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口译课属高起点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学习课程,要求学习对象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如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或专业英语四级水平,尤其是英语耳听会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应达到中级以上水平。开设前要求先修好基础口语,高级口语,英语笔译,中西文化等。口译是对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对译者的听力、发音、语法、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为此口译课一般都在高年级阶段开设。口译教学发展缓慢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少学生的语言基础薄弱,表达上力不从心。薄弱的语言基础将大大阻碍口译能力的发展。

2.2 跨文化意识薄弱。口译课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口译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可见对口译教学中的文化问题相当重视。从口译教材的编排上我们也注意到课程的内容需要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知识面,很多话题如“国际交流”、“风俗习惯”、“青年问题”、“教育理念”、“饮食文化”、“社会生活”、“历史文明”、“走向社会”、“文化差异”、等直接涉及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可以说,每个话题对学习口译的学生都是挑战。要涉猎很多学科、不熟悉的领域、全新的知识体系如商务、体育、信息技术等。然而,尽管学生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中从英美概况、英美文学史、欧洲文化入门等课程中对西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很肤浅,根本不足以排除文化障碍,无法自如地处理口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3.正确认识口译的本质

口译的本质就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认为: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问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张文教授在口译理论研究一书中也对口译的概念进行了较全面的界定。她认为: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取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

王佐良说过:“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解释。”基于这些理论明确了口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在交际活动中,口译者很可能面临截然不同的文化,不明确跨文化交际和口译之间的关系必然导致的种种错误。

纵观专家们对口译本质的定义,如果对文化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对语言就无法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要培养好学生的口译能力,不对两种文化深入了解,翻译时很难准确传递信息。导致口译质量不佳。

4.强化文化导入的措施

很多高校口译课还处于探索前行阶段,对文化知识的导入顾及不到或偏少。不少教师认为学生毕业后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不会多,对口译教学中文化差异造成翻译障碍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系统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有的学生也参加过口译工作者的招聘,但被录取者寥寥无几。不能给社会输送合格的口译人才使得口译课形同虚设。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习俗差异,价值标准、思维习惯和认知标准,重视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以下是一些有效措施:①尽量给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走入社会参加实践交流。②有意识地多与外籍学生和外教交谈,开设有关西方文化的讲座和讨论。充分利用时间阅读外文原版杂志、报纸、期刊,大量观看外国原版电影电视,了解很多外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 ③经常邀请出国人员,留学生座谈国外见闻,间接了解西方文化风貌。④有意识地选修与西方文化有关的课程如,政治、文学、历史、哲学和英美概况、英美文学史、欧洲文化等。

美国教育家Winston Brembeck1977曾说“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可见,离开了文化的口译教学前景是暗淡而无生机的。精通和理解一种文化,消除文化障碍需要很长的时间,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学习。大学英语专业是口译人才的输送源泉。要成为优秀的中高级口译人才,就得在大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广大口译课教师要加大研究力度,积累先进经验,把对口译教学的研究推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柯克尔.从口译实践到口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3,(2).

[2] 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第12篇

激活与创新管理体制,把文化课教师的人事管理放在专业院系,形成文化课教师融入专业教育的良好机制

在艺术院校,文化课教学机构一般都是独立设置的,叫“基础课部”或“公共课部”,属于学校二级教学职能部门,负责安排、承担全校文化理论课教学工作。这种机制的主要优点在于,在文化课教师自身专业圈子内容易形成凝聚力,方便开展同行间学术交流。这在一般的大中专院校没什么问题,但在艺术院校,这种体制的弊端却显而易见———文化课教师无形中与专业教师、专业教育“楚河汉界”,相互隔离。在专业艺术院校,专业首位是铁定法则,这本无可厚非,但这样一来,也易助长学生“重专轻文”,文化课教师觉得自己在学校没地位,属于“第二、三世界”人群,久而久之,就慢慢边缘化,找不着归属和成就感。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举措:把文化课教师的人事管理归属到专业院系。笔者所在的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打破专业与文化的藩篱,提高文化课教学的实效性,我校进行了大胆的体制改革与创新,把文化课教师的人事管理权限从基础课部划归到各专业院系。在这种新体制下,文化课教师和专业院系双向选择,专业系自主聘任,文化课教师开始成为“某某专业院(系)的老师”,主要在所属专业院(系)承担教学,教学量不足再酌情跨院系教学(基础课部架构仍然存在,但人事管理权剥离,只总体统筹、指导、协调各文化课教研组的业务教学)。一开始,改革受到很大的质疑,主要来自文化课教师自身的反对,他们觉得自己这个群体本来就没地位,现在被“四分五裂”,担心更势单力薄,更没有归属感,甚至连小群体的归属感都会丧失殆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磨合,这种体制的优势却日益凸显并被实践证明:首先是打破专业与文化人为割裂、不相往来的局面,这种举措能有效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优势互补,专文相济。其次,文化课教师利用自己学养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优势参与到专业建设、艺术实践和学生管理中,增强了专业院系的人文氛围,提高了专业院系师资队伍的文化水准和管理水平。其一,文化课教师通过教学、兼任班主任、参与专业建设和艺术实践等,服务专业建设和学生的发展,也会慢慢觉得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从而感到越来越有成就和归属感。在一些专业,文化课教师甚至同时也就是专业教师,如语文课教师之于编导专业,英语教师之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双语主持方向等等。其二,文化课教师还能在与专业教师、专业教学实践地融入中吸取养分,积累教学素材,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水平。其三,文化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无形中也增多了,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了,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在学生中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陡增,教学效果自然容易提高。此外,当专业教学、艺术实践与文化教学发生冲突时,在一个院系也便于协调解决,防止出现专业教学冲击文化教学的现象。

文化课教师要做有心人,不仅要主动了解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还要熟研教学内容,善于寻找二者融通的结合点

首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艺术素养,成为对艺术能略知一二而不是完全外行的人。教师要主动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了解各艺术门类特别是所教专业的概况、艺术特点、代表艺术家、代表作品等等。同时,主动培养自己的艺术爱好,积极参加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这样,在教学中贴近专业的例子便能信手拈来。其次,要熟研教学内容,善于寻找专文融通的结合点。从课时分布来看,语文、思政、英语是艺术院校三门权重较大的文化课程,笔者就以这三科为例阐释说明。文学本来就是艺术的重要构成,因此在各门课程中,语文无疑和艺术是最为贴近的,只要有意留心,结合点可以说无处不在。有位优秀的年轻教师,提出了将语文课定位于“人文艺术”课程的理念,认为语文教学应力图寻求艺术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赢”,笔者很是认同。这位教师在教授戏曲文学作品如《牡丹亭》、《雷雨》等课文时,采用“读、演、评、创”的教学方法,甚至将表演教师请入课堂,协作完成课文教学,这种教法实在令人耳目一新,效果不好都不行[4]。思政课是大专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看似与艺术相距甚远,结合点不好找,其实不然,艺术与政治同属社会意识形态,同在上层建筑范畴,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例如,在导言课讲述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时,就可以列举诸如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电视剧《亮剑》、《潜伏》,歌曲《走进新时代》、《北京欢迎你》等等深受大众喜欢的高品质艺术作品来阐释主旋律之于艺术的关系,让学生轻松理解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心悦诚服地认可课程学习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选用恰当的英文歌曲让学生欣赏与学唱、两人或多人分组带表演地诵读课文、英语短剧排演等,都能自然地达到专文结合。当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文化课紧密结合专业进行教学,这一结合应是“有机”的,即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的专业知识必须与所传授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而不能为了结合去简单地生拼硬凑、生拉硬扯,更不能为了一味迎合学生口味,把文化课上成说唱逗趣的“仿专业课”,实际上这也是做不到、做不好的,更会偏离文化课本身的价值功用。

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从中寻求文化课教学与专业结合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目前艺术院校文化课使用的教材大多为统编教材,脱离艺术院校学生实际较远,不能很好适应艺术院校教学,尤其是语文和英语这两门主科。因此,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善于取舍教学内容,以现行教材为蓝本恰当做好“内收”和“外扩”工作,即根据所教专业的特点、学生的专业职业发展需要来选取教材中的内容并适当增补教材外的内容。这样才能避免文化教学跑偏、脱离专业、脱离学生的状况。如果条件具备,还可以教研室(组)为单位开展教改与科研公关,整合现行教材,确定贴近专业、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形成适合自己的校本教材;更高层面上,可加强校际同行合作与交流,共同编写适合艺术院校使用的统编教材。如果说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与基础,那么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尤其是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往往从美的角度而非纯理性的角度去看问题,因而教学更要强调方法和艺术。各门文化课在教学方法上既有基于学科特点的个性,也有同为文化课程的不少共性。笔者以为,以下几点值得共享:第一,“艺术”地导入教学。即运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艺术专业知识,如歌曲欣赏、影视剧作点评等来导入教学,如在思政课讲授改革开放内容时,笔者以明星校友张也演唱的《走进新时代》导入教学;讲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内容时则选择了明星校友雷佳演唱的《领航中国》。第二,善用教学策略与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亲和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活跃、开放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多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实践性、情境式等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勤思考、会动脑、能动手。20世纪批判教育理论作家保罗•弗莱雷曾指出:“离开了探究,离开了实践,一个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5]以笔者经验,艺术院校文化课教学中恰当运用的提问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实践体验法等都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好办法,如语文教学中的课本剧排演创评,英语教学中的表演猜词、英文歌曲欣赏学唱、英语短剧排演,思政、历史课的课堂小辩论、三分钟演讲、情境模拟与表演、社会调查等等。第三,充分运用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信息于一体,形象生动,视听冲击力强,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舒缓听课疲劳,提高教学效果。制作精美的课件还是一种审美教育,甚至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专业教育,尤其是美术设计、动漫设计、计算机音乐制作、影像等专业。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多用、善用。第四,改革考核与评价方法。与很大程度上受“分数”指挥棒强烈影响的基础教育不同,大中专院校尤其是艺术院校完全可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羁,彻底更新考评观念,改革考评方法。科学的考评应“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即立足于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服务[6]。这就要求我们从过于强调考评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转变为重视考评的改进与激励功能;从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日常学习、品德表现、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纳入考评体系;从以纸笔闭卷考试为主的单一考评形式转变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开放的、灵活的、多样的考评形式;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主体评价并行;从考评标准一个模子的要求转变为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像思政、历史等就可以采用答辩、调查报告等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信息收集等能力;语文、英语等就可采用口试、作文、展示等形式来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和应用等能力;各门课程都可采用全开卷、半开卷和小论文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知识转化、应用、自学等能力,而纸笔考试则宜用于考查学生对常识性知识的把握。

创造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打造艺术院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建立和完善文化课选修制度,适当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

在“天天都是艺术节”的艺术校园,校园文化鲜活透亮,但同时也欠缺些人文底蕴。因此延展文化课堂,创造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谓一石多鸟,既能延伸、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又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的积极性;还能拾遗补缺,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息,给校园文化增添一抹底色[7]。文化教研组和广大教师一定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艺术校园的实际,联手团学部门,引导学生建设文化社团,广泛开展社团文化活动,在校园中培育一种人文精神;要重点指导建设读书协会、文学社、英语沙龙、演讲协会等人文类学生社团,开展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赛、青春诗会、英语剧汇演、文史知识抢答、读书征文活动、影视剧作荐评、专题研讨等切合艺术院校实际的第二课堂活动,并逐渐形成艺术院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让学生从中接受文化与艺术的熏陶,感受艺术与人文的交融。此外,建立和完善文化课选修制度,适当开设一些公共选修课或专题讲座也是文化教学与专业结合的有力措施。艺术院校选修课开设主要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与专业相关,有助于增进学生专业知识。像《文学鉴赏》、《美学常识》、《常用公文写作》等适合各专业的通识选修课,以及许多适应不同专业需求的个性选修课,如戏剧专业的《戏剧常识》、《戏剧名家名段鉴赏》,声乐专业的《中国民歌欣赏》、《西方歌剧鉴赏》,器乐专业的《交响乐鉴赏》、《中国民族音乐欣赏》,影视专业的《优秀影视作品鉴赏》,舞蹈专业的《中外著名舞蹈家生平及代表作鉴赏》等等。二是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生涯发展相关。像《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市场营销》、《化妆与服饰搭配》等。选修课的开设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宽视界,增强发展后劲,也会进一步文化与专业的关系,淡化文化与专业的界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也是艺术的拐杖,有文化做支撑,艺术会更有张力;艺术则是文化的翅膀,插上艺术的翅膀,文化会更加鲜亮。艺术院校的文化课教学只有努力拆除与专业的“篱笆”,谋求学科贯通,进行立体式、交叉式教学尝试,才能变得鲜活、丰富、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眼亮心动,在好听、受用中慢慢从厌学变得愿学、乐学;文化课教学也才能在造就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中发挥它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康人格、建构系统知识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雪蓉 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