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读书汇报材料

小学生读书汇报材料

时间:2023-02-04 14:00:47

小学生读书汇报材料

第1篇

Wu Yaping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 文章通过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与对策。

Abstract: The paper conducts a survey on the after-class autonomous reading of English majors in a Normal University. Some problems in their reading are analyzed and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made in order to develop their after-class autonomous reading.

关键词: 高师院校 英语专业学生 课外自主阅读 问题与对策

Key words: Normal University;English majors;after-class autonomous reading;problems;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27-02

1研究背景

阅读是学习语言非常有效的手段,无论是母语环境还是外语环境,大量阅读对学生语言能力都有促进作用。(李天紫,2007)从输入角度讲,阅读是语言输入的源泉,它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词汇知识,建立结构意义,增加背景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效率。阅读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成功的阅读经历不仅能引发阅读兴趣,更能促进阅读的自动化,强化阅读动机,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研究表明,课外阅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一方面取决于阅读量,另一方面取决于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及阅读策略等。国内学者王凌、何宁(2001)的调查研究表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外阅读在阅读时间、阅读材料、阅读策略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段自力(2006)调查了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提出后摄自主课外阅读是解决英语专业学生阅读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状况如何?学生对课外阅读持什么样的态度?他们阅读的自我效能如何?使用哪些课外阅读策略?学生阅读中存在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本研究希望通过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调查,了解他们的课外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其阅读兴趣提供教学参考。

2研究过程

研究对象:某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134名,男生14人,女生120人,平均年龄为21岁。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养成自己的课外阅读习惯。

调查工具: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涉及课外阅读观念、自我效能、阅读策略三个变量,1、2项分别测试的是观念和自我效能;第3项测试了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5、6、7、8项分别测试阅读认知策略;4、9、10分别对元认知策略进行了测试。第二部分是一个主观题,请学生回答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以及希望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哪些方面给予指导或帮助。调查过程:本人于开学初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4份,有效问卷为124份。该问卷对学生的阅读观念、自我效能、课外阅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目的是了解普通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中采用哪些阅读策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观念如何、对自己阅读能力的信心以及学生是否评价、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等。

3课外自主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3.1 阅读观念和实际的阅读行为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观念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持肯定的态度。如,69%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能扩大词汇量;74.2%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能获取信息,丰富知识;70.1%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48%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能培养英语思维;40%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能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此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但学生实际的阅读行为与这一阅读观念似乎并不一致。表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输入量很小,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仍然以课外辅导材料为主,只有少部分的学生阅读除了课本以外的材料,如小说、英文报纸或杂志等。在课外阅读中,51.6%人首选英语辅导材料;选择英文杂志和英文报纸的学生分别占19.4%和15.3%;选择阅读小说的学生只有8.9%;另有2.4%的学生会选择其他材料,如网络阅读等。

3.2 学生的自我效能较低自我效能与自主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我效能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机因素。调查表明,学生阅读的自我效能整体很低。虽然大部分学生并不对英语阅读感到过分紧张和焦虑(65.3%)或感到反感或有负面情绪(72%)。但是实际上只有36.3%的学生对能有效阅读英语感到轻松和自信;25.6%的学生对自己的阅读速度感到满意;认为在阅读理解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属于好的学生只有8.9%。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普遍感到不满意,学生对阅读的自信心明显不足。

3.3 学生的阅读策略运用比率低词汇处理策略:认知策略统计分析显示,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95.2%的学生阅读中会注意到新单词和词组;有4.8%的学生阅读中从不注意新的单词和词组,这可能与学生的阅读目的有关,如果阅读是以消遣为目的,这与调查发现的4%的学生从不查词典结果似乎一致。阅读中只有15.3%的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这是比较可取的阅读策略,因为熟练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阅读中并没有理解他们所阅读的每一个单词和结构,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是他们能决定他们在阅读中能忽视哪一个方面的问题及他们可以解决哪一方面的问题。(于萍,2003)56.5%的学生认为如果单词较重要或影响上下文的理解就查词典。

做笔记策略:关于阅读中是否做笔记的分析表明,学生阅读时不太喜欢做笔记。经常做笔记的学生和一直做笔记只占13.7%;偶尔做笔记的学生和有时做笔记的学生共占75%。做笔记可以使读者记下有用的词、词组和句子,也可以记下文章的大意或摘要,做笔记表现出读者的一种积极的阅读行为。读者可以边阅读边做总结,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帮助他们认知和记忆词汇,促进对文章思想的内化。

语言输出策略:课外阅读的输出策略的统计显示,从不写读书报告或读后感的学生达到65.3%;偶尔或有时写读书报告或读后感只有33.1%。没有几个学生能经常写读书报告或读后感。可见,学生对此策略重视程度极为不够。

阅读目标制定策略: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性较强,多数学生选择材料有一定的目的,他们选择课外材料主要根据题材是否有趣,是否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如87.9%的学生选择标题或内容有趣的材料;55.6%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一部分同学如39.5%的学生根据老师或同学的推荐选择阅读材料;36.3%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作品和材料阅读;16.1%的学生有什么看什么,随意性较大。这和段自立(2006)的调查结果一致。

计划制定策略: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计划方面主要表现在,只有14.5%的学生分期定量读完;阅读的无计划性,随意阅读的比例较大,有时间就阅读、有兴趣就阅读或选择一口气读完的学生总共占85.5%。对于阅读后学生是否反思的调查结果也不乐观。经常反思和一直反思的学生只占20.1%。有时和偶尔反思共占77.4%。有极个别学生学生从不反思(2.4%)。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使学生有意识地对阅读过程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思考,找出对策,总结失误的原因,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3.4 课外阅读中的困难分布不均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阅读中最大的困难在于生词多,很难找到合适的材料,阅读兴趣不浓,文章中句子太难,对文章意思难以理解等。如53.2%的学生认为阅读中生词太多或词汇量不够,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认为句子结构复杂,理解力差,不能理解全文,不能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对名著的美感或修辞等不能理解共占24.2%。21.8%的学生认为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16.1%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兴趣,缺乏阅读动机,或态度不积极,很难坚持下去。此外,小部分学生认为阅读中的困难在于:自己阅读速度慢;英语思维欠缺;自己知识水平有限;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或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等因素。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正是由于这些阅读困难的存在,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感到过分紧张、焦虑或感到反感、有负面情绪。

4发展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4.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树立阅读信心。调查中发现学生之所以对阅读失去兴趣,对自己的阅读能力缺乏信心,一方面是学生选择的阅读材料不合适,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策略等欠缺所导致。阅读重在实践,在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学生要学会如何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课外阅读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坚持长期阅读的学生,才能品尝到阅读成功的甘甜。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帮助学生、疏导学生,使他们保持积极的态度,树立阅读的信心。当然,课外自主阅读对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要求也很高,既需要学生付出时间,也需要其付出努力,更需要坚强的意志,有了较强的意志力,自主学习的学生才能够顽强地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排除学习的外界干扰,集中精力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的阅读才是积极、主动和快乐的阅读。

4.2 对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培训。就策略进行讲授、示范及演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阅读策略。阅读策略的指导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指建立课外阅读计划和设置阅读目标:学生确定了阅读材料后,必须使他们确保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自主阅读,明确每周要完成哪些阅读任务,该学期要达到什么样的阅读目标。庞维国(2003,4)指出有效设置目标的四个原则:即指导学生设置近期的、具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设置高水平的但可以实现的学习目标;教会学生把复杂的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简单的学习目标;给学生指定学习目标时,陈述目标完成的意义;给学生自选学习目标的空间。在此过程中老师担当支架的作用。认知策略包括怎样做笔记、怎样写读书报告、阅读中怎样对文章进行浏览、预测、总结,在阅读理解中利用全局策略还是注重读懂细节意义策略,何时使用词典等。

4.3 帮助学生确定课外阅读材料、建立课外阅读目标。Nuttall(2002)指出学习外语最好的方法除了置身于目标语环境中,就是广泛的阅读目标语的文章。(张法科,2007)选择阅读材料要根据学生的阅读目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既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能力,保持其阅读积极性,又要循序渐进,达到大纲的要求。在学期初,教师可对学生的阅读目的、阅读水平等进行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帮助他们确立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有研究者调查(石永珍,2002),在广泛的阅读材料中,《21世纪报》,《英语世界》,《英语沙龙》,《大学英语》都是学生们欢迎的杂志,但相比起来,《21世纪报》是学生最欢迎的,因为该报纸所选文章比较切近生活,难度适中;时代气息很浓厚,题材非常新颖;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大学生活、艺术欣赏等方面。此外,小说也是学生课外开展较频繁的活动,通常学生喜欢读简易读物如英美文学名著等,但由于背景知识缺乏,小说中的人名难记,造成学生的阅读障碍。鉴于此,教师需要全面考察学生的实际水平,向他们推荐必要的阅读书目和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包括纸质书籍和电子文本,使学生的目的性和志向性都比较明确,为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奠定基础。

4.4 建立课外阅读评价机制,加强监督和检查。以上调查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自主能力较差,阅读反思能力不够。所以,老师的监督、指导很有必要。教师定期给学生布置阅读书目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然后对他们进行口头或书面检查,检查方式包括口头提问、写作文、写读书报告、或组织学生围绕所读书展开讨论,相互交流阅读心得与体会。老师就学生的表现为其进行打分,对成绩记入该课程的考核中。

4.5 还需强调一点: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课外自主阅读中语言困难相对较多。因此,阅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提高词汇知识、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句法知识以及对篇章的理解、欣赏等能力。这样,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能力有望提高。

参考文献:

[1]段自力.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调查与后摄自主课外阅读[J].外语界,2006(3).

[2]李天紫.论英语泛读教学的发展趋势[J].外语界,2007(6).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石永珍.课外语言学习策略调查报告[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5]王凌,何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研究[J].外语界,2001(4).

[6]于萍,王荣媛,.论元认知与英语阅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7]张法科,赵婷.非语言调查及课外阅读模式的建构[J].外语界,2007(6).

英语课外自主阅读情况调查表

第一部分:选择题

1.你认为英语课外阅读对你的英语学习哪些方面有帮助?(多项选择)

a.扩大词汇量b.获取信息,丰富知识c.提高英语阅读能

d.培养英语思维 e.提高英语写作能力f.其它(请写明)

2.对自己的阅读能力,______ (多项选择)

a.对自己的阅读速度感到满意 b.能有效阅读英语感到轻松和自信 c.对英语阅读感到过分紧张和焦虑d.对英语阅读感到反感或有负面情绪e.在阅读理解方面我与其他同学比属于好的

3.你平时阅读的英语材料(除去英语课本)有(请按阅读多少顺序选择):

a.英文报纸b.英文杂志c.英语小说d.英语辅导材料e.其他(请写明)

4.你如何选择阅读材料? (多项选择)

a.有什么看什么b.选标题或内容有趣的c.选我喜欢的作者的作品d.听别人推荐e.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 选择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

5.你在阅读英语材料时,________(单项选择)

a.只注意内容、情节,从不注意新的单词、词组

b.偶尔会注意到新的单词或词组

c.有时会注意到新的单词或词组

d.常常注意到新的单词或词组

e.总是注意到新的单词或词组

6.你在英语阅读中遇到新单词时,(单项选择)

a.从不查词典

b.如果我认为这个词较重要或这个词影响上下文理解就查词典

c.每个生词都查d.想查词典时,就查

e.基本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7.你在阅读材料时,(单项选择)

a.偶尔做笔记,记下我认为重要或有用的词句b.有时做笔记

c. 经常做笔记d.一直做笔记e.从不做笔记

8.在阅读中你是否写读书报告或读后感(单项选择)

a.从不写读书报告或读后感 b.偶尔读书报告或读后感

c.有时读书报告或读后感d.经常读书报告或读后感

e.一直读书报告或读后感

9.当你选定阅读材料后,你喜欢(单项选择)

a.一口气读完b.分期定量读完

d.有时间就看,看完为止e.有兴趣就看看,不在乎是否看完

10.你阅读后,对阅读过程及内容_______(单项选择)

a.从不反思b.偶尔反思c.有时反思d.经常反思e.一直反思

第2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激发兴趣;促进英语学习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

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

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等。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积极利用英文报刊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词汇输入,增

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英语报刊走进课堂的必要性

英语课程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健康内容和丰富的课程资源。高三年级目前使用的教材在语言学习的交际性、文化性和空间性上还不能满足这个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是不断发展的,新词语源源不断地出现,仅凭教材,学生难以达到大量输入语言信息的目的,难以及时掌握适应生活发展需求的新词汇和语法现象。因此,除了充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比如英语报刊来达到增加学生词汇输入量等一系列功能。词汇精炼、贴近生活、语言地道的英语报刊是学习和掌握现代英语最实用、最有效的资源之一;是学好英语的主要渠道。英语报刊不仅是对课内教材的补充,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阅读英语报刊有助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帮助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选择什么样的报刊走进课堂

报刊是高中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有益资源,但它的辅助作用不能离开教材资源的系统支持。报刊材料的优势是时效性强,内容清新,材料鲜活,语言简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报刊资源不像教科书那样有针对性,能较为科学、系统、完善地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课程资源体系。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选择报刊材料。报刊材料的选择应兼顾阅读与教学,所选文章应有趣味性、知识性;要注意控制文章的信息量和难度;题材广泛的英语报刊是扩大学生有效阅读,提

升英语能力的绝佳资源。

目前市场上的英语报刊数量众多,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有时候很难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报刊。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多留心,为学生把好关。让英语报刊确实起到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英文报纸21st Century,TV

Guide和China Daily;英文杂志China Today和ELL都是很好的

选择。

三、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1.课堂交流与针对性指导相结合

一般地,每周可以安排一节报刊阅读课。在完成限时阅读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让他们体会阅读、讨论带来的愉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在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教师可以留下10分钟的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教师可以就某篇文章事先设计好问题,让各个小组进行抢答。这样能把学生阅读报刊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也能核实学生所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偏差。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出本次阅读活动中表现突出、收获显著的小组并给予奖励。

2.授之以渔——阅读的技巧

(1)跳读、略读和查读等阅读方法。很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养成了逐词、逐句阅读的习惯,这样阅读速度很慢。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按照意群阅读、跳读和略读等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

(2)猜词悟义能力。学生在报刊阅读之初,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生词。这时学生不能总是借助词典。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构词法知识以及利用上下文线索来推测词义。

(3)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笔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3.充分利用好报刊,仅仅依靠一周一课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做好指导和检查。

四、利用英语报刊进行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在自身的实践中逐步养成的,而不是教师灌输的。语言学习要大量的语言输入材料来加强对语言的体验,增长知识,培养语感。要想做一个好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教师的作用在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

性,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好的发挥。而不是事事替学生包办,尤其是在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更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总之,英语报刊题材广泛,信息多样,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爱好,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方式,作为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和延伸。英语阅读教学丰富了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英语报刊与教材的关系,从而合理、有效地通过英语报刊丰富英语教学、拓宽学习渠道。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方法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

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马建国.英文报刊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王宗炎.语言、知识、学习和人工智能[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1).

第3篇

【关键词】阅读速度 阅读技巧 兴趣 词汇 泛读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视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集语音、语法、词汇、短语等基础知识为一体,综合考查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能力的有效手段。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学会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去预测、思考和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意义,领会作者的意图。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一、选好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情境中阅读英语,是新时期英语教和学的和谐与创新的体现。在英语课堂内,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努力创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初中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有限,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的缩写本或其他一些简易读物,如童话、幽默笑话、寓言故事、小说梗概、名人传记、科学小品、报刊杂志上的篇幅短小精悍的读物。材料选定后教师可适当改写,添加一些必要的注释,以适应初中学生的需要。由于学生各自的兴趣和爱好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分别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能很快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水平。

二、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速度

(一)以书为本,采取多种方法扩大词汇量。词汇量小是制约初中生阅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就应当在教学中以书为本重点地有系统性地讲授一些基本的、有效的,构词法。如:1、利用词缀、合成词等构词法猜测生词的意思,如前缀in-, im-,dis-,un-, dis-, 后缀-er, -or, -ist, -ness, -less, -ful, -ly等,让学生了解各种词缀的含义,从而推测出生词的意思;2、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上下文语言情景记单词。孤立地记单词不如记词组,记词组不如记有用的句子和常用的句型。教学应训练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猜测词义的能力。①是利用上下文推测词义。②是巧用关联词推测词义,猜出生词的词义。如反义连词but, however, yet等;选择连词or, neither…nor, either…or等;推理连词for, so, therefore等。3、是利用构词法推测词义。很多的英语单词是根据英语构词法的一些规则构成的,我们完全有理由据此推测词义。4、是利用常识合理猜测词义,通过构词法、对比法,分类法、联想法及词汇竞赛等方式扩大、记忆、掌握词汇;5、要求学生准备随时携带一个自制的小本子,把课本中以及与课本有关的生词、词组抄在上面,根据记忆的规律进行反复记忆,对易忘的单词要着重训练。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加强阅读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猜测文字含义的能力。在阅读训练中,正确猜测文字含义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得单词或句子,学生应联系上下文加以分析,通过对文章整体的分析,再联系语法、构词法、逻辑推理、词的搭配等方法猜测其意义。

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从如下方面着手:1、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练习略读、速读、泛读、检索读、整体阅读法等,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2、找关键词,调整阅读速度。3、注意一些与阅读理解紧密相关的词汇及其功能,如代词it, them, 连接代词that, which, who, whose以及连接副词where, when, why等,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楚它们所指的究竟是什么人、什么物或什么事,才能更好地准确理解文章,做到有的放矢;4、准确把握英语句法特征。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和我们毕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必然牵涉到英语句法的结构特征有其特别的一面。

(三)快速阅读,提高阅读速度。所谓快速阅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根据人在阅读时的眼跳规律和“视读野”的特点,人眼在眼停时具有摄取相当多的文字信息的能力,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把摄取到的大量信息及时传递到大脑的能力。因此,人就能够通过一定的快速理解方法,把输入在大脑的信息整理加工,快速记忆掌握所需要的信息。

三、选择适当材料,鼓励广泛阅读

课外,教师应给学生选择适当的材料,生词不能超过阅读材料词汇量的5%为宜。材料可以是故事、寓言、小说等,学生可以读报纸、说明书、新闻等这些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内容。建议班级订阅《中学生英语世界》、《初中英语阅读》、《英语画刊》等报刊。并要求学生每天交换各自不同的阅读材料。只有广泛阅读,英语的词汇量增加了,本国和所学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就了解了,同时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提高了。在阅读活动中,知识越丰富,阅读单位就越大,难度就越低。

第4篇

在读书活动座谈会上的心得交流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局党委在这里召开读书活动座谈会,我感到这是深化读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的重要举措。应当说局党委从200x年在全局开展了读书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争做文化型、知识型职工的局面。下面我汇报一下几年来读好书报刊,提升精气神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以勤奋的态度读书,相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讲读书要勤奋,要肯吃苦。在读书上我对自己的评价是聪明不足,勤奋有余。正是因为有了一种勤读不倦,苦读不厌,持之以恒,坚持数年的精神,才使自己小有进步,小有成绩。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挤时间勤读,做到三必读。即每天的党报必读,每期的党刊必读,与工作有关的书籍必读。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沈阳日报等,党刊如党建文汇、共产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纪检监察等。有人会说工作忙,事太多,没有时间,但我觉得正如鲁迅先生讲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另外,也有个学习方法问题,比如一份报纸各个版面要全读一遍恐怕一天也读不完,因此要讲究方法。我的方法是浏览标题、关注版面、抓住重点、精选文章,如读人民日报除了浏览标题了解国内外大事外,着重阅读头版、理论版、党建版,尤其对思想纵横、人民论坛等杂文随笔给予特别关注。二是肯吃苦勤记,做到随时写随时记。人们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确是读书学习的好方法,我从中尝到了甜头。十多年来不论工作时间还是业余时间读书,我都养成了笔本不离手,随看随记的好习惯。这些年来我共记了十几本笔记,大约有三十几万字。为了使用方便,我以工作为中心,根据工作的需要来分门别类,其中有理论学习、党建工作、纪检工作、工会工作、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故事、文秘知识、名言警句、书刊摘要等十几本。同时我还充分利用手机这个现代工具,把读书学习遇到的好文章、好句子、好词汇以信息的形式输入储存,以备随时查用。手机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快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是工作上的好帮手。三是常坚持勤剪,做到剪好报积资料。我是从一九九四年开始剪裁报刊积累资料的。当时我调到住宅一公司二分公司任党办主任,由于经常写材料感到必须建立一个资料库,这样从那时起我就每天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好文章剪下来,分类整理好,每到年底我就按类别粘贴在本子上,这样的剪报集目前我已经积了二十多册,有了这些资料工作中我觉得得心应手,十分方便,促进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以文化的态度读书,相信书能养心,书能润身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加强人的思想修养,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我感

到从文化的视角广泛涉猎各种文化书籍,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是大有裨益的。在这方面我坚持三读:一是读古代名篇,丰富文化底蕴。读先秦散文,感受古文魅力;背唐宋诗词,鉴赏诗词佳作;赏明清小说,品味四大名著;记格言名句,夯实文化功底;晓文化典故,追溯历史轨迹,注意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二是读当代名家,提升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当代名家的优秀小说、散文、游记、随笔则是我们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范文,必须手不释卷地潜心研读,才能有所收获,有所长进。例如,余秋雨的书我是出版一本买一本读一本,尤其对《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更是爱不释手,常读常新。另外对当代快餐文化也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对红透大江南北的易中天、于丹等知名学者的书也是该买就买,能读就读。例如,《品三国》虽有戏说成分,但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那段历史做了诠释,使人受益匪浅;而于丹的论《论语》对人也很有教益,使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应当说阅读这些名家的书不仅是一种文化消遣,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三是读名刊杂志,增加文化涵养。我觉得利用闲暇时间阅读著名期

刊也是一种生活乐趣,不仅使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对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订阅《领导文萃》、《读者》、《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等杂志,将其中的故事、典故、哲语、名句摘录在笔记上,输入到手机里,作为写作素材和工作资料库,既方便又快捷,不失为读书的好方法。

古人讲: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书是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增添才华的源泉;学习是个人成长、思想成熟、事业成功的阶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以书为友,与书为伴,尊书为师,我们就能收获知识的果实,提升文化的含量,开启心灵的窗口、培养高尚的情操,创造出色的业绩,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5篇

1.营造氛围,读中积累

首先,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厅廊文化设计上,可以将许多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搬到橱窗里,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就能阅读欣赏;还可以在橱窗里准备优秀文学作品的推荐介绍,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购买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向学生开放阅览室,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借阅。精心设计以班级为单位的读书角,制定完善的管理和借阅制度,让学生在这方小天地里既是读书小会员,又是负责管理、组织活动的小主人,使他们兴趣十分高涨。

其次,号召家长为学生树立榜样,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一二年级学生可以让家长每天大声的领读、范读,在听读中孩子会逐渐领悟语句结构的神韵,产生想读书的愿望并逐步具备广泛的阅读基础。中高年级家长可以与学生共同读书看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另外,号召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放到他们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他们随时阅读。例如,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家长会上要求家长把优秀的课外读物放在家中孩子经常活动的地方,比如放在电视机旁边,放在孩子的玩具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2.搭建平台,活动中积累

(1)成立读书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交流读书感受和经验的机会。在读书俱乐部里,学生通过内容表演、配乐朗诵、谈心得体会等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读书情况,这样,不仅使学生读书的兴趣倍增、语言得到丰富,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赏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读书竞赛,促进语言的积累。如成语联赛,知识竞赛,故事演讲比赛,赛诗会,创编诗歌大赛等活动。在创编诗歌大赛活动中,孩子创编的安全歌谣生动形象,如一位学生写道:“小学生年纪小,安全知识要记牢,防盗防水防煤气,交通规则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先左后右看仔细,年纪小来本领大,人人争当小卫士。”看似稚拙,却比较讲究和谐压韵,这也不失为创作吧。开展古诗过关赛、诗歌朗诵、口头作文等竞赛活动。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为学生开列古诗的篇目,要求学生每学期会背古诗多少首,定期进行验收。

(3)利用晨读时间进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内容:背诵名篇名句、成语接龙、美文欣赏、百科知识交流等。低年级可以每日一句,中高年级开展新闻联播活动,引发学生关注国事、家事、天下事。还可以进行新闻联播后的点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中变的深刻。

(4)把读书活动从校园延伸到家庭,开展“我为父母读书报”,“我为家长讲故事”等活动,这些活动会得到大多数家长的支持,在家庭也能掀起读书热,孩子影响父母,父母激励孩子,学生在这全方位的读书活动中得到了质与量的双重提高。每个学期老师可规定必读的课外书和一定量的自选课外书并把它下发给家长,起到保证监督的作用。

(5)开展“七个一”活动。

①每节课前一段精彩片段欣赏,学生要简单说一说好在哪里。

②每天一句名言警句,利用推普角征集。

③每周一本好书推荐,在“红领巾广播”中增加“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的栏目,定期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并根据书中情节组织抢答赛或读后感征文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读书讨论。

④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加强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要结合课标要求向学生推荐读书篇目,指导学生怎样选择好书、怎样读书,督促学生读书,从中吸收精华。

⑤每周一次新闻交流,引导学生收集新闻资料,开展“我是小小播音员”活动,每月评比一次优秀播音员。

⑥每月班级举办一次读书汇报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月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既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又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为写作打好基础。

⑦每学期一次课本剧表演,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课外阅读材料中的,丰富学生的语言感受。

另外,还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等,比一比谁知道的书目多,谁背诵的精彩篇目多,谁写的读后感多……把这些通过评比台显示出来,让进步看得见,让阅读插上翅以此来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3.留心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生活中,有许多能令人动情的场面,却往往稍纵即逝。学生一般不留心这动情的瞬间,以致失去了感知生活的最佳时机。留心生活,及时收集作文素材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一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二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老师可以这样引导:“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经常提醒。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多观察,多积累,为写作积累素材。还要引导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写观察感悟,记录下生活精彩的瞬间。结合实际开展“两记”结合活动,即读书笔记和日记结合,让学生真正做到了随看随记,随记随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开展各种积累活动,让学生汇报读书的收获,畅谈读书的感想,领悟做人做事的真谛。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为学生的写作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第6篇

一、英语课外阅读好处多

1.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扩充孩子的词汇量,更多地了解英语文化。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加强词汇学习,因为“重复是最好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文章是由单词、短语、句子组成的,阅读不但是单词的重复,而且使学生了解一词多义,这样新词猜测的准确率增大,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当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会促进阅读的速度提高,吸收的内容增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以及英语国家风俗习惯,激发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广泛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孩子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使他们逐步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帮助他们扩大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得少,二是记住得少。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更为完整、严密。

3. 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大力推动英语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二、英语图画书是最好的阅读起点

小学生学英语就如幼儿园的幼儿学识字,作为儿童文学的基础部分,英语图画书无疑是引领儿童进入英语学习的最好途径,是孩子学习英语的起点。所以,我为孩子们推荐了一些适合他们的英语图书。只要空闲,我就会让孩子们随时随地享受与英语图画书亲密接触的乐趣。我让孩子们先独立阅读,看完后让他们在每节课的free talk时段复述,这时可能会吞吞吐吐,错误百出,但在他们感兴趣后,我让他们借助英语词典等工具书再进行反复阅读,两遍三遍或更多遍后他们的表现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不但能完整地用英语讲出所看的图画书,有时还能加入自己的语言。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很好地利用图画书,精心指导,引导孩子阅读,让孩子爱上英语学习。

三、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立体阅读

1.借助表演进行体验式阅读。据科学实践表明,利用艺术所造成的强刺激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保证。这种刺激既包括感官刺激,也包括情绪刺激。表演是造成强刺激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使英语教学达到持久高效。

因此,我将孩子们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让他们将所看的图画书表演出来,表演本身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愿望,而且在课堂上用英语表演,更具有刺激和挑战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2.观看英语视频进行身临其境的阅读。一个中国孩子去到美国,不用半年他的英语就说得很好了。当然,这其中主观上的动机是关键因素。但是,毫无疑问的,在美国学英语的客观条件——英语环境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细想起来,这个不可替代的英语环境不仅仅是到处是英语的表面现象,而更重要的是在那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接触到的英语都是有意义的,有声音的,有情景的。事实证明,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的孩子们的英语能力突飞猛进。

事实证明,有影像情景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英语的最佳境界。因此,我让孩子们多看英语影像视频,使他们享受原汁原味的英语,浸泡在地道的英语环境中,享受“色香味”俱全的英语大餐。

3.自制英语手抄报,展示阅读成果。在英语课外阅读过程中,我让孩子结合阅读内容,寻找材料,自制手抄报,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然后拿出来展示,让大家一起来评判。如在圣诞节前,我要求学生办一期关于圣诞节的小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找材料、做设计,忙得不亦乐乎,很多已封存起来的书刊杂志都被找了出来,有的还从网上寻找相关资料,学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结果,学生所选的内容精当,有些甚至是我都不熟悉的,版面设计得也很精彩。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英语资料,学有所获,学有兴趣。

4.开展英语演讲等活动,以阅读促进口语表达能力。我在每节课的开始,除了“free talk”之外,还抽出几分钟,轮流让一到两名学生用英语来讲一个故事、笑话,唱一首英文歌曲。学生为了展现自我,同时为了避免“丢脸”,必会提前在家仔细钻研手头的阅读材料、英语碟片等,久之,其口头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得到极大锻炼。

四、注重方法指导,提升阅读质量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也是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难点。注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掌握那些科学的阅读方法呢?

1.粗读。所谓“粗读”就是借助图画和上下文,概括了解阅读材料主要内容,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能用最简单的词和句复述。

2. 慢读。所谓“慢读”就是借助工具书查阅通过图画和上下文还不能理解的词和句,达到对阅读材料全面的理解。

第7篇

1.抓住文章说明对象,初步学会画树状图,借助树状图理清文章顺序。

2.介绍固体燃料,感知固体燃料的特点和作用,学习分类别、解释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会好处。

3.感悟科普说明文的语言严谨、趣味的特点,体会拟人化的写法及妙处。

4.借助科学材料,写一段用拟人手法介绍新型燃料的说明文字,可以用上分类别、解释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画树状图,借助树状图理清文章顺序。

2.学习分类别、解释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会好处。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会本文采用拟人化写法的妙处。

【教学难点】

体会说明文使用拟人化写法的好处,并尝试运用。

【课前交流】

师生交流,谈谈自己看过的科普类的故事或者童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学画树状图

请大家翻到书第19课。燃料家族的成员有很多,请同学们读课文,并在文中勾画出出燃料的家庭成员。

生浏览全文,圈画成员,然后和老师一起来通过绘制图表,理顺燃料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

把燃料当作一棵大树的主干,燃料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燃料三大类,三大类就是在这主干之上的三个大分支,以此类推又可以分出小、更小的类别,请学生帮助老师完善燃料家庭成员的关系图。其余学生自己画。

这样一个图,轻松地帮我们理顺了燃料中各成员的关系,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种图称为树状图。

树状图有横着的,也有竖着的。在阅读这类内容繁多、说明对象复杂的文章时,就可以通过画树状图来学习,抓住文中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的顺序,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样把燃料从大到小一级一级地分类,然后对对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就叫分类别。(板书:分类别)

课件出示:分类别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分别加以说明的一种说明方法。

二、认识固体燃料,学“解释”和“作比较”方法

学生以自述的方式介绍固体燃料,感知固体燃料的特点和作用。

1.以树状图为导航,先走进固体燃料一家,读文了解其特点和作用。

2.五兄弟作自我介绍,随机学习解释的说明方法。

生自述汇报(我是老大木材…… 我是老二无烟煤…… 我是老三烟煤…… 我是老四褐煤……)

老二、老三、老四都是煤,煤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汇报:它们都是远古时代植物的残……慢慢地变化成了煤。

(随机板书:解释)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好处一:说明煤的由来;好处二:说明了固体燃料家族排行的秘密。

3.学习老五泥炭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随机板书:作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其好处。

好处:将泥炭和褐煤比较,说明了泥炭的外形,燃烧特点以及作用。

三、感悟拟人化写法的妙处,愿意自觉运用

1.学习木炭的特点和作用。

固体燃料家庭人丁兴旺。木材和烟煤的后代分别是木炭和焦炭。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本领,文中是怎样介绍木炭的呢?

(1)课件出示:把木炭放在炭盆里生起火来,红光满面,没有火焰,非常可爱。

(2)课件出示:把木炭放在炭盆里生起火来,红红的,没有火焰。

男女生读句子,比较两句话的异同。

以上两句意思一样,都在介绍木炭燃烧时的特点。第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第二句平实地介绍。

2.文中是怎样介绍焦炭呢?生汇报。

课件出示:它的工作场所是在高炉和平炉,它是熔铁炼钢的能手。

让学生把这句拟人化的句子,换成平实的说明。学生练习。

“它在高炉和平炉使用,人们用它来熔铁炼钢。”

师引导:说明对象时,既可以用拟人化的手法,又可以用平实的介绍,那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化的方法来说明呢?(板书:拟人化手法)

生思考:把说明对象说得妙趣横生。

师引导: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你们更喜欢那种表达方式?

生:当然是拟人化的写法。

师小结:作者高士其爷爷正是因为考虑到读者是你们――娃娃,所以用上拟人手法,把抽象的科学知识介绍得如此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3.在介绍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家族的段落中,勾画拟人化的词语,体会这种手法的妙处,批注下自己的体会。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填写汇报单,展示汇报。

汇报单: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生找到“著名人物、办公地点、鼎鼎大名、老家”等使用拟人化手法的词语。并交流体会。

(预设:“著名人物”写出了煤油和汽油是液体燃料的主要成员。“办公地点”写出了它们主要用在哪里。“鼎鼎大名”这个词写出了煤气和天然气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家”写出它的出产地……)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如:“鼎鼎大名”用得恰当,煤气和天然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取暖、做饭都离不开它们,大家都熟悉它们,需要它们。)

4.这样的写法在作者高士其的其他作品中也处处可见。比如《菌儿自传》。

(PPT:我是寄生植物中最小的儿子,所以自愿称作菌儿。别人叫我病菌,那只是我的罪名,病并不是我的职业,只算是我非常时的行动,真是对不起。――高士其《菌儿自传》)

齐读句子,再次感受“菌儿、罪名、职业、行动”词语的精妙。

四、练笔

1.课前生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燃料资料。

2.师出示乙醇的资料,引导学生发现该材料的语言科学、严谨,和本文的表达方式不同,学生根据材料学着本文的表达方式――拟人化写法,写一段说明文。也可以选择根据自己手机的材料来写。也可用上解释、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评讲习作(自改―互改―展评―跟进练习)。

五、总结

老师赞许学生的习作,并提出希望:同学们都能把今天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多加练习就能灵活运用,直至掌握。

【板书设计】

燃料的家庭

(拟人手法)

分类别

第8篇

关键词:教材特点 教学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新教材(以下简称NSEFC)是在1993年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以下简称SEFC)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NSEFC教材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对SEFC教材做了较大的改进,成为由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向新课程标准过渡的教材。因此,NSEFC教材自2003年使用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线教师普遍认为,NSEFC教材带来的启示大于指示,挑战大于机遇,跨越大于过渡。

一、对教材体系的认识

1. 在编排内容上,它一改以往教材大多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赋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语言综合知识能力的责任,通过大量贴近社会生活的真实材料,向教师和学生展现了一幅幅实际的语言学习场景。教师和学生均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有侧重地展开教和学,从而全面提高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来表达情感,展示内心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2. 在编排步骤上,采用了分课型任务教学的方式。对教师而言,这无形中减轻了年轻教师在课型设计上的迷惑,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素材的收集上,从而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我们也看到,一些教学步骤对于学生来讲,知识起点较高,开展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困难,且具有不甚合理的地方。

3. 课本附录中的一些语言点的解释还有不尽详细的地方,个别还有疏漏之处,艰难适应今后高考的目标和要求,这些都需要编者和教师加以改进和补充。

二、NSEFC教材的特点

1. 基本特点

NSEFC教材的结构合理,形式活泼,设计美观,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欣赏需求。该教材仍采用单元划分的方式,但取消了每个单元设置4课的做法,而是设置了若干个板块。

NSEFC教材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为修养。

NSEFC教材在采用话题、功能和结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任务型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标;位的精神。

NSEFC教材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体现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练习册各个单元所设计的评价内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逆行反思。教师用书中还提供了补充建议,并设计了一些诊断性测试题,供教学时参考。教学中淡化语法,重视听说读写能力,提倡整体教学法和交际法,鼓励教师用英语授课。而NSEFC教材则淡化单元课型,加大听读量、词汇量和综合信息量,强化语言综合技能的整合;同时倡导任务型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改造评价方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 NSEFC教材带来的挑战和困难

(1)NSEFC教材学生用书中只有单元话题,听、说、读、写各技能的训练混合一体,对于长期习惯于依据教材按图索骥的教师来说,很难把握课时的分配。

(2)NSEFC教材中的生词量、阅读量、话题信息量以及各种任务活动量提高的幅度较大,教师难以整合,学生也难以掌握。据介绍,该套教材覆盖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24个话题,66个功能意念项目和3000多个单词及300余条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在SEFC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话题,23个功能意念项目和1500多个词汇。

NSEFC教材中的Speaking,Reading,Language Study,Integrating Skills以及Project和Assessing等板块都设有弹性任务;原本简单的口语训练(Speaking或Talking)变成了提供主题情景和语言功能项目,让学生开口说英语,讨论、辩论、采访或写调查报告等耗时较多的活动。

(3)NSEFC教材的单元板块多,教学步骤也多。学生用书中单元板块包括Goals, Warming up, Listening, Speaking,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 Language Study, Word Study, Grammar, Integrating skills, Readings and writing Tips和Checkpoint14个板块;练习册(Workbook)包括10个板块。教师的最大困惑是:这么多板块很难全部完成,但该如何整合呢?

(4)NSEFC教材中的听力材料趋于生活化、场景化和口语化,应该是最佳的听力材料;但朗读者语速太快,口语味大浓,学生对材料的背景知识不熟悉以及材料的生词量大等因素增加了学生听力的难度。

(5)NSEFC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建议”、“补充参考资料”,特别是用英语编写的“学生用书教学指导”和“主题任务建议”等部分都颇具学术指导意义。可能因为内容和体例全新的缘故,目前其对教师教学的参考作用却难以发挥,有的教师甚至反映读不懂这些英语材料。

三、教学建议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我校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兴趣都不是太高,听力、口语、阅读这几方面尤其困难,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难度。因此,灵活地利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减,重新整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我们来说尤其重要。要完成以上任务,笔者以为:

1. 大胆处理教材,树立教师及教材的理念

教师没有必要把教材中的所有的板块都教完,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任务”都做完,因为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包。教师应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依据学生的实际,大胆删减,增补和重组教材内容。

(1)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删减教材内容,以便集中精力处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活动,落实最重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比如,简化Warming up,Speaking,Talking, Postreading, Project以及Assessment等板块的教学步骤。另外,教师可以舍弃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专业性太强的内容,如The silver screen(Book 1A Unit 5, Fact and fantasy (Book 2B, Unit 12)和frightening nature (Book 2A Unit 10)等单元中的部分内容。)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通过报刊阅读等手段增补和拓展教材内容,比如,在教学News Media(Book 2A Unit 2)的近两周时间里,笔者要求学生阅读至少5份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语报纸,如《考试报》等。学生不仅能高效率完成课上所学内容,还可以增强课外自学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日常活动的主题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学时教学Good friends (Book 1A Unit 1),Good manners (Book 1A Unit 6);在运动会期间教学Sports(Book 1A Unit 8); 在元旦和春节前夕教学Healthy eating (Book 1B Unit 13), Festivals (Book Unit 14);在旅游黄金周前夕教学Going places (Book 1A Unit 3),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Book 1A Unit 4)和Cultural relics (Book 1A Unit 7);学校开展理想教育时教学 Great women (Book 1B Unit 17)和Making a difference (Book 2A Unit 1)。

2. 分步实施,突出听读,落实任务

针对NSEFC教材“有单元无课时”的特点,教师可对围绕单元话题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巩固和整体运用。备课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划分课时,粗线条把握进度,自主确定教学进程,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根据NSEFC教材的特点,听力(特别是高一年级)和阅读是各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听力理解感到困难的语段,教师可以采取先精听后泛听的方式;对于学生阅读理解有难度的语料,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梳理材料,以降低难度。

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知之甚少,实施时颇感棘手。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特点:(1)必须有明确的活动目标;(2)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和贴近学生生活;(3)必须有获得、处理和传达信息的过程;(4)必须运用语言做事情;(5)运用语言的重点是表达意义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6)必须有具体的活动结果。因此,任务并不等同于练习,也不意味着教师放任学生自由行动;同时,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并不意味着每堂课都必须采用这种方式,也绝不应否定两种任务型教学的方式:

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选择并完成好重点教学任务。费时少的任务随堂完成,中等难度和复杂的任务周末完成,费时多的任务可以利用长假或寒暑假完成。另外,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兴趣,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大型英语活动或实施专项课题研究。比如,我校举行爱校爱乡的英语演讲比赛及单词竞赛等。

②尝试单元整体任务(即课前布置,课后展示,包含听、说、读、写的综合整体项目)。每单元按照任务设计、听力输入、阅读输入、语言学习与训练、读写输出和任务展示与评估等几个阶段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师可大胆精简和整合Warming up和Speaking等板块中的小任务.单元整体任务的设计可遵循变任务为项目,变分散为整体,先输入(听读)后输出(说写),先认知后交际的教学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获得学习进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比如,在教学Scientific achievements时,笔者给学生一些提示词,只谈论These are some great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that have changed the world,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Why?对其他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话题,就不一定得花费时间去完成。

3.合理处理词汇教学

新版教材增加的词汇主要是只要求理解的词汇,其次是专有名词。新、旧版教材在要求会使用的词汇上也有很大变化。原高中教材听力部分词汇安排到了初中,原高二的部分词汇安排到了高一。因此,新版高二教材中要求运用的词汇有很大一部分对于旧版教材来说也是新增词汇。高中学生应掌握和能够运用的总词汇量变化也很大,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要求词汇量为1200+75,现行高考考纲的要求为2200。实践证明,按这个标准毕业的高中学生其英语水平非常有限。因此,新课程标准七级目标将词汇量定为1400―2500,入级目标定为3300,九级目标定为4500。这样的词汇量标准可以基本解决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的一般性词汇障碍。另外,新教材还要求学生不局限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词汇。可以说,达到了这种要求的高中英语教学就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版教材的词汇数量大幅增加,而每学期的教学时间却没有变化。那么,教师应如何完成词汇教学任务呢?其实答案就在教材的词汇练习之中。

1. 用已学的英语词汇解释生词,建立单词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新版教材提倡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其练习的特点或是以旧引新,或是以新习旧,扩大词汇量。这种练习在高二上册教材中有两种形式:①连接英语单词与英语概念的练习,如课后习题中的Item3 Vocabulary;②根据英语释义或句子语境填写英语单词的练习,如每个单元中的Word Study。③词的构成规律,如加前缀、后缀等。

2. 在单句语境中运用所给词汇,学会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义

在新版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中,编者在阐述语法和词汇教学时指出:“教师可尝试改变全部由教师讲解词语用法和分析语法现象的教学方法。”教师用书中提供了一些词汇教学的方法以及词义推测的策略。比如,如何通过上下文线索,词的构成和已有的知识来猜测词义以及如何使用词典等。该套教材编入了一定量的在单句语境中运用词汇的练习。这些练习又分为词汇意义运用和语法形式运用两种。从练习的比例看,编者是以意义运用为主,但也注重语法形式的正确性和词汇之间的正确搭配等。

3. 在短文语境中运用所给词汇,体会词汇在语境中的逻辑关系

在新版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中,编者谈到词汇教学时还说:“要真正掌握词义和词的用法,还必须通过有情景的课文教学,并结合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才能达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词汇的运用要在意义和语法形式方面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联。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中才能真正理解词汇的意义,并学会和掌握它们的用法。

4. 适当对比英汉语言差异,建立英汉语言形式之间的正确联系

现在有不少人强调英语课要全部用英语组织教学。但有专家指出,在英语课上一味地排斥母语也是不可取的。为此,新版教材中增加了汉译英和英译汉词汇练习。通过这两种练习,学生能够体会英汉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异同,只有通过仔细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形式和文化上存在的差异,学生才可能真正理解所学语言形式的意义。从这方面练习的比例分配来看,编者是以用所给英语词汇翻译汉语句子这种形式为主。同时,该部分练习还包括用所给汉语完成英语句子和用所给的一个单词翻译多个英语句子等形式。

5. 运用构词知识剖析生词,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掌握英语构词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新版教材充分利用这方面的知识,编写了各种练习.例如,高二上册中的这类练习有:Item 1 Vocabulary, Workbook Unit 3(派生); Item 2 Vocabulary, Workbook Unit 3(合成); Item 1 vocabulary, Work book Unit 4(派生);Item 2 vocabulary, Work book Unit 9(派生); Item 1 vocabulary, Workbook Unit 10(词形变化)。这些练习系统地分散到各个单元,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构词法知识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四、完善评价手段

在实施教学时,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管控,表扬后进生,把文化意识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竞争意识中。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笔者所教学生较开学以来有了较浓的学习兴趣,成绩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自己在教学中的不断摸索学习,处理教材各板块时较得心应手了。

参考文献

1. 华东师大出版社. 教育学[M]. 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2005年.

第9篇

我本不想申报了,可又怕辜负领导同事们的厚爱,故惴惴然而报之。其实也不过是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汇报一下。

班级管理创新:

1、创设班级文化(见材料)

2、创设小组班级管理模式(见材料)

3、家校合作(见材料)(见材料)

4、与学生交心常规化(见材料)

5、组织学生活动(见材料)

6、别样的班会课(见材料)

7、读书学习常规化(见材料)

说起读书学习总觉得有一肚子话要说。我认为一个老师不读书不学习就是不学无术,也许我的观点有些偏激,但与事实来讲,也许是真理。也许我们有一万个不读书不学习的理由,可想想自己肩头的责任,我真的不敢苟同。

自进入中学以来,我一直强迫自己要天天读书学习,钻研业务。最近也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而且还成了一种习惯。偶有特殊情况,不能研修,就有一种负罪感。不过我还是尽量推掉好多应酬,把静谧的夜晚留给自己。由于白天要上课备课,还要处理班级事务和学校里的一些应急工作,所以很少有时间学习,更重的是,白天人多事杂,不能静心。所以研修之大任只能在晚上。

每天晚上,我都要熬至深夜,读书写作。而且毫无倦意,读至酣处,如饮甘露,其乐无穷;读到难解之处,便燃烟一颗,凝眉思索,甚而徘徊踱步。尤其是,夜深人静之时,妻儿如梦之后,思维愈加敏捷,情趣更加高昂,每至灵感一闪,偶得佳句,便兴奋不已,可苦无知音倾诉,只好独自窃喜。这次第,怎一个幸福了得!

也许,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悄然间,夜已深深,时光不待人啊。想想明天还要上班,只好摇头去睡。可此刻的思想已达亢奋之状,怎能轻易入睡。往往在朦朦胧胧、迷迷糊糊中还要思索好多。这样,一夜的休息时间不过五六小时耳。好在我已经习惯了,只要能保证午休一小时,基本不会影响正常上班。

我读书学习的途径,一是看图书,二是网上学习。我在网上学习的主阵地是k12教育论坛和新浪博客。我在k12教育论坛的名字是青山依旧,我的新浪博客名称是“小河清清”。真诚欢迎各位同行来我家做客。我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反思、收获、心得等全都体现在我的博客里面。现整理几篇教育博客,打印成材料,以供参考。

我虽勤奋,怎奈愚拙,创新不相称,优秀不敢当,责任在肩头,大义岂能丢。要问其中故,或许有思想。

教学创新:

1、自创412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见材料)

2、自创课堂激励措施

3、自创写作(作文、日记)奖励措施

第10篇

关键词:报刊阅读  真实性  必要性  操作性  策略性  四会训练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王英民老师 (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特级教师、清华附中英语教研组组长)说“不会阅读就不会学英语,阅读是基础,没有阅读就不会有很好的听力,没有阅读就更谈不上写作,没有阅读也不可能很好地去表达……”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和要求。英语阅读理解是考查和测试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高考阅读理解题量逐年增多,知识面逐年拓宽,难度逐年增大。这充分体现了教育界已经改变原来只侧重对语法和语言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一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的做法。这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高。笔者认为引进报刊是解决此问题的好办法。

二、报刊阅读的真实性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制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课本阅读材料不够丰富,课外阅读量少。课本作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工具,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基本载体。通过对课本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英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但从内容方面讲,所选课文的材料过于单一,阅读材料过于大众化,没有学生所想获得的语言信息。所以学生很难对语言本身以及语言现象有过多的兴趣。语言作为载体的功能也就被弱化了。在加上课外阅读材料语篇的文本展示形式缺乏真实感和真实性,很难能真正引起学生兴趣。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只有5—6%的学生在课外能去读英语课外读物。而交际法和流利第一原则都要求信息输入量大,通过对获取信息的需要这一特点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和运用外语的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在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活动中发现和总结语言使用的规律,进而加以掌握运用,从而达到发展语用能力的目的。而语言作为载体和工具的功能也只有在学习者利用它去获得信息的时候才能真正体验出其价值。学习者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最具成就感,乐于通过阅读去获得他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而报刊作为一种时事英语,迎和现代生活节奏,突出阅读话题,在学习真实和生活真实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三、英语报刊辅助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除了充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丰富阅读材料至关重要。笔者选用了报刊阅读。《21世纪报 中学生版》是我在高二时全班统一订阅的报刊,使用该报基于以下原因:

1.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自学能力

实践证明,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兴趣是间接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策略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当学生对所学材料产生浓厚兴趣时,就能集中注意力,情绪高涨,充分发挥潜能,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随着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明显提高,阅读不同题材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21世纪报 中学生版》文字浅显,特别适合高中学生。内容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是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准确了解当今现代社会的好途径;特别是选择了那些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文章,如足球、体育、电影明星等。这些阅读材料是他们经过努力便可以读懂的。

2.接触西方文化,了解风土人情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好英语。报刊的时效性、新颖性让我们时刻感受到世界最新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为英语学习者开辟了一个了解各国社会文化的窗口。背景知识、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是提高英语阅读效率的非语言制约因素。这是单纯的课本知识远远无法满足的。

3.进行大量阅读,培养阅读技巧

近几年的阅读理解试题增加了阅读量,提高了对阅读速度的要求,并加大了阅读材料的文字难度,对词汇理解的要求有所提高。正可谓阅读技能的三要素:速度、理解、词汇在试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一词多义、熟词生义、多种时态的混用、结构复杂的长句、省略句及插入语等语言现象也随处可见。结合高中学生已有一定词汇量的前提,进行大量阅读,培养阅读技巧,进行侧重于获取信息的泛读将是提高阅读理解的有效途径。而报刊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泛读材料。

4.深化阅读理解,带动听说读写

阅读的提高不仅可通过具体的阅读教学而提高,也可促使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从而反过来更大的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21世纪报 中学生版》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机会;此报有8个版面,分“国内外新闻”、“文化与体育”、“校园生活”、“开心驿站”等专栏。教师可充分利用报纸文章的不同题材和学生对所读材料的浓厚兴趣,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因此,有效的阅读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带动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5.运用报刊阅读,扩大词汇容量

阅读理解的一个难点是词汇量的缺乏。但词汇量不是整天泡在单词堆里就可以提高的。其实阅读是扩大和巩固词汇容量的最好方法:可以利用“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在阅读中积累词汇,并鼓励学生把这些新单词积累到单词本子上,放在身边,利用零散时间反复记忆,加强印象。另外,“Help” 栏中列出的单词为必背单词,每周一进行听写。持之以恒,又会在阅读过程中巩固记忆了旧单词,同时学习了新单词。这样滚雪球似的向前发展,不知不觉中词汇量就扩大了,成为语篇分析理解能力加强的基础。正如有些同学所说,原来拼命背单词过眼就忘,而现在没有刻意去背,反而记牢了,也会用了。这种做法正符合了在篇章中学单词,在用中学单词的学习原则。

6.采用多种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

由于《21世纪报》是周报,每周一学生拿到报纸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阅读。根据美国哈佛大学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所有正常人都有8种智能,只是每个人在8种智能中所拥有的量各有不同,这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结成小组,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检验学生读报和组织活动的成果;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猜想、辩论、采访、小品、歌曲演唱、甚至配音等等。这样,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语言运用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均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在精彩的演讲中学生感悟到语言学习的真谛,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英语报刊辅助教学的操作性

第11篇

导学内容

22.古诗三首之《芙蓉楼送辛渐》

年 级

四年级

科 目

语文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

教师

学习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填空的方法默写课文。

能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能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方法

以读促悟、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准备

图片、PPT课件、视频、默写单。

导学过程

学案

导案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听歌曲《送别》

一、导入

1.思考:猜猜取这个笔名的原因?

2.朗读人文主题。

3.齐读题目两遍。

4.看课件,知道课时目标。

5.说说知道哪些学习古诗的好办法。

二、知作者

了解作者。

三、诵诗句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个人展示。

2. 读出诗歌节奏,韵律美。

(1)自由读,读出诗歌节奏。

(2)汇报。

(3)听教师范读。

(4)跟读。

(5)齐读。

(6)多形式展示读。

(7)吟唱古诗。

四、明诗意

合作学习

1. 默读古诗,运用小贴士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小组交流、汇报。

2.带着感受朗读古诗,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全班交流。

3.汇报。

五、悟诗情

1.观看视频。

(1)谈谈感受。

(2)交流汇报。

2.进一步认识作者

(1)谈谈新的体会。

(2)把体会读出来。

3. 全班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配乐朗读

(2)背诵古诗

4.填空式默写古诗

六、拓展延伸

1.延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七、谈收获

八、板书设计

播放歌曲《送别》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一片冰心在玉壶。

2.介绍单元主题。

3.引导读课题。

4.介绍课时目标。

5.引导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知作者

介绍作者。

四、诵诗句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出示朗读要求。

(2)组织汇报,正音、评价。

2.读出诗歌节奏,韵律美。

(1)出示朗读要求。

(2)组织汇报,评价。

(3)范读。

(4)带读。

(5)师生齐读。

(6)组织学生多形式朗读。

(7)组织吟唱。

四、明诗意

布置合作任务

1. 提示:借助小贴士内容理解诗意。

2. 巡视指导。

3.组织汇报,评价。

4.梳理方法。

五、悟诗情

1.组织观看背景介绍视频。

(1)师引导。

(2)组织交流汇报。

2.介绍文字材料,补充背景知识。

(1)组织汇报。

(2)指导朗读。

3.播放音乐

(1)组织朗读。

(2)组织背诵。

4.发放默写单。

六、拓展延伸

1. 布置学习任务。

七、总结

创设离别情境

回顾旧知识

紧扣单元主题

明确课时目标

揭题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初步感受韵律美。

激发学习兴趣

学会理解诗意方法

走近诗人内心,拉近文本距离。

当堂熟读成诵

补充背景材料,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完成学习任务。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实践能力;多途径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要想学好语文,就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语文学得好不好,不在于分数多少而更在于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高低。这是笔者若干年语文教学的感悟。《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是体现中职语文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中职语文实践能力具体就包括“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笔者通过以下途径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一、依托教材,丰富创新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资源之一。因此,要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贴近生活,积极实践。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探究。如此,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

譬如在上《奇妙的克隆》这类科普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鼓励他们课后动手自己查资料,了解克隆、杂交、试管婴儿等新名词,然后在课堂上陈述了解过程,学生因此学习情绪高涨。其中一个同学将童话故事《小壁虎找尾巴》,与自己平时观察壁虎的经历相结合,很好地为全班同学阐述了自己对克隆的理解。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传授方法,学会学习。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还要多。在语文课上,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常有学生漠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们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

笔者在教学时,有意识的介绍查找资料的方法及途径,尝试引导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相关知识信息,培养其独立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当笔者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就会很有兴趣,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积极主动。

可以说借助网络,教学每篇课文时,我们都可以鼓励学生课前通过搜集资料,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认识课文中的人物,了解到的资料往往比老师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自己也会受益匪浅。

3.提供平台,交流互动。在课堂上,笔者把全班课桌摆成梅花型,便于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在教学《项链》时,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笔者负责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在如何评价玛蒂尔德这个人物上,各小组之间争锋相对,却都能从课文出发,言之有据而不拘泥于现有的观点,这就很能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二、走出教材,阅读、实践激活语文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能力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只靠教材的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鼓励读书,营造书香氛围,广泛地阅读是关键。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下发补充材料等,让学生常常有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在学习 “唐诗宋词选读”这一单元时,全班组织开展一个“我学古诗”活动,帮助学生多了解和熟悉古诗,训练学生用背或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诗词意义独特的理解能力。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图书漂流、读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导入多元教育理念,让学生会评价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