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考试总结

化学考试总结

时间:2022-01-29 04:13: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考试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考试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考;化学复习;试卷讲评

由于我们的高考还处于“一张试卷定输赢”的阶段,所以在我们的高三复习中有相当数量的针对高考的考试(测验),如:学校月考、省市的模拟考试、诊断考试、化学的单元考、理综周测等。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反馈来实现的。而考试后的试卷讲评,正是这种联系和反馈的重要且可靠的手段之一。尤其在高考复习阶段,做好试卷讲评显得更为重要。它是考试的延续,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考试的效果甚至总复习的质量。如何上好高考复习中的试卷讲评课,本人肤浅认识如下:

一、准确给试卷讲评课定位

在高三的复习中试卷讲评课不是上成了习题课,就是从头到尾逐题讲解。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座位上听得昏昏欲睡,既浪费时间,又功效甚微,所以我们必须对试卷讲评课准确定位。我认为试卷讲评课最起码的要求应该是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讲评,改正错误的解答,对学生的错误和混合思维进行纠正;其次,通过试卷的讲评,师生双方均可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改进教法,优化学法指导,学生调整学法,查缺补漏。

二、要重视学生自己对试卷的分析和讲前改错

根据高考化学学科的知识点多、分散,部分知识点容易混淆、遗忘的特点,在讲评试卷之前,我们不妨以表格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诊断、分析,并且在老师讲评卷子之前改错。

我在近三届高三学生高考复习的时候使用学生试卷分析表格(如下表)。此表一式两份,学生填好后,一份留底,一份交给教师。这样我们就会得到来自学生的最真切、最具体的反馈信息。多次考试后,学生把每次的“分析表”一起总结,便更加会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努力的方向。同时,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析表”进行分析,便可发现学生们在答题时的习惯、心态,以及知识能力情况,以便在以后的复习中“对症下药”。

三、要精心设计试卷讲评的教学

(1)要明确高考大纲要求,弄清近年出题趋势,确定讲评要达到的目的。并结合学生的考试分析表格,确定哪些题略讲,哪些题重点讲评;用什么方法讲,讲到什么程度;确定学生出错关键及思维障碍所在,怎样才能在今后不出或少出错。

(2)高三的试卷讲评课应具有综合性,为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讲评时对重要题目要进行变化延伸,即对原题的条件、过程、设问等延伸拓展后再求解,注重解题规律,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寻找“题眼”或“突破口”的能力,这样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提高了试卷的功效。

(3)要在课堂上特别指出每次考试出现的学生“冤枉”失分现象。比如,没有规范使用化学用语、字写错(例如氨、胺、铵)、正负号搞错等现象,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方式。

第2篇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高三化学要复习的内容有: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这六大模块。总的来讲,知识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如何才能搞好复习?

1.“三轮一冲刺”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第一轮为分章复习;第二轮为分块复习;第三轮为综合训练,模拟测试。还有最后冲刺:查漏补缺,找规律,增加知识覆盖面。

1.1 第一轮复习――分章复习。第一轮复习是在学完高中化学新课之后,结合第一轮复习资料按照高中课本内容,逐章进行的复习。不能只单纯的照课本内容简单的复述一遍,而是要抓住课本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牢牢紧扣课本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联想,搞清课本章与章、节与节,以及章与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全面抓好知识点和考点。

在复习中的具体做法是:按照高中课本的章次顺序,根据大纲和考纲以及历年的高考情况,将每一章的考点一一给学生列出,并给学生指明重点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及高考的热点,学生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本章的重要内容。例如:将卤素一章划分10个考点,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和卤素离子的检验是每年高考的必考考点,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存在、用途等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氯气的制取实验和化学性质联系起来,向大型的综合实验题等方面发展等等。

另外,在分章复习期间,主要引导学生看好课本,用好课本,要求学生做到课本随身带,遇到问题拿出来。即练题时遇到的问题和漏洞随时拿出课本进行对照和补充。

1.2 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第二轮复习是按照中学化学内容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六大块进行的专题复习。如果说第一轮是横向发展的话,那么第二轮就是纵深发展。在复习中按六大块知识体系归类,总结规律,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使每个专题既有专题分析讲解,又有专题小测验,还有针对专题的试卷讲评。通过专题讲解、训练、讲评后,学生对重点知识必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一定的提高。通过分章、分块复习,就会使整个中学化学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另外,在分块复习期间,要注重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1.3 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模拟测试。为了适应高考化学学科的试题特点(题量大,知识点多等),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做题速率,训练各种能力,才能适应高考的要求。做法是:在分章、分块复习的基础上,第三轮复习前期主要搞好综合训练,后期主要搞模拟测试。前期的综合训练,重点应放在教师的讲评上。在第三轮复习期间,还穿插复习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题型的解题方法、思路和技巧。以选择题为例:先给学生讲清解答选择题的解题方法:(1)直接法;(2)挑选法;(3)验证法:(4)筛选法;(5)计算法;(6)守衡法;(7)综合法;(8)差量法:(9)汰选法;(10)平均值法。再给学生分析讲解答选择题的应注意:(1)忌警觉性下降;(2)忌旧信息干扰;(3)忌顾此失彼;(4)忌思路单一;(5)忌心烦意乱。通过对选择题边练边讲的复习,归类小结,从而提高学生解答选择题的准确性,提高第Ⅰ卷的得分率。

总之,正确采用 “三轮一冲刺”的复习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就会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原则。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总结较好的复习过程和复习方法,较容易寻求出各种巧解和快速解题的方法,从而熟练掌握“双基”知识,求活求新,熟能生巧。

2.具体复习方法

2.1 课本是高考的“根”,“考试说明”是高考的“脉”。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试说明”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因此,任课老师人手一册“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把握高考的“脉”。只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根据“考试说明”要求,才能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在复习中牢记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不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在复习中,应该着重将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

2.2 课堂精讲,夯实基础、全面复习。由于时间等问题,复习过程中师生往往会产生急躁情绪,满堂灌、满堂压,欲“以量取胜”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后期复习中这种现象更突出,其结果是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辛苦,许多学生听不懂或当时糊里糊涂的算听懂了,但并没有听懂其本质、其精髓其精彩之处。讲得天花乱坠不如学生学得扎扎实实,所以,在课前备课上要很下工夫,确保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清知识体系,让知识之树在学生心中扎根,否则不仅增加学生负担,而且会影响复习进度和课堂容量。讲授到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联后展。但讲要有尺度,太透会使学生不劳而获,造成思维惰性,引不起思维波澜,只是风吹水面,不留痕迹。要通过讲来启迪学生思维,“雏鸡只有啄破蛋壳才能自己站起来”,“不给学步的孩子送拐杖”。不提倡让学生不跳就摘到果子,要让学生跳一跳甚至跳两跳摘果子。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杂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2.3 适时适量训练、注意讲评总结。练习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逢题必做,拣到篮子就是菜,势必会沉溺于题海,这样虽做了大量的题目,多数可能是生吞活剥,连滚带爬勉强做过去,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做不出来。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目的。题海战术不能提高学生能力,只能让学生消化不良。因此教师首先要跳进“题海”,先亲自逐题演练,“遍尝百草苦甘”,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优。通过演练,力争学生“答一题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常见做法是:基础知识系统练,难点知识分解练, 热点知识专题练,错题过关二次练,提高能力综合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还处于模糊状态,从而为复习更准确地找到切入点。

2.4 落实反思总结和严格纠错,提高复习效率。重视每周一练,一月一考,考后全批全改,认真做好考后分析。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认真分析试卷,对试卷中学生出错多的题要找出原因(是知识点不清,方法不明,还是粗心所致),接着在课堂上认真讲评纠错,向试卷中的“错误”学习,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制订策略,将问题各个击破。策略是:消除遗憾、弄懂似非、力争有为。要消除遗憾必须弄清遗憾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审题之错”,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稿纸用得太乱,计算不熟等。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平时训练就严格按照规范书写表达,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

复习中必须强调学生错题纠错的作用。纠错方式有:一种是在试卷或参考书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备一本错题笔记本,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点,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每套讲评过的试卷我们都要求学生做成满分卷,并定时检查。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本身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参加每次训练,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剖析。老师的讲评课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坚定信心、优化考试心理,高效备考。复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好成绩,然而信心、意志、毅力是提高复习质量、复习效率、考试成绩的重要前提。因此,注重学生心理辅导,适当加压、减压,个别谈心,跟踪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使学生高考前有最佳的应试心理。越到后面越要特别关注此类现象的发生,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失分的原因,大张旗鼓地肯定,旗帜鲜明地表扬,树立其信心。就化学知识的特征看,知识有些琐碎,难记易忘。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强调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高三备考复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努力达到:知识结构上的自我完善、能力层次上的自我提高、意志毅力上的自我磨练、学习方法上的自我发展、科学素养上的自我升华、综合应用上的自我整合。它绝不是简单的拼时间、拼精力、漫无边际地大量演题的过程,而是科学的、有计划的过程。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以课本为中心,以 “考试说明”为依据,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高考复习虽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只要注重基础,抓住重点,方法得当,学得灵活,掌握牢固,坚定信心,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知识体系;教学计划;有效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

高三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高三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做好有针对性复习是每一位高三教师研究的课题。那么如何有效的化学复习呢?

一是把握复习的方向,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依据。高考内容主要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因此,在复习中应正确把握这一方向,认真研究并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针对性训练,不搞“偏、难、怪”的试题,对考试说明、课程标准不要求的内容、要求低的内容不拓展。如《课程标准》,对元素化合物的要求,弱化了知识的系统化、全面化,模糊了元素族的概念。教材在编排时以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为点线展开。将过去教材单独成章的体系新教材把它归为一章。同时应注意说明中的新变化,如2013年高考化学说明在命题中增加了两点:一是“既关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的实际情况,又能发挥高考命题的导向作用,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二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种变化突出了高考将更重视考查学生对中学化学课程的学习水平,关注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对《考试说明》中增加和删除及调整内容心中有数。

二是明确知识体系和题型的变化,就高中化学知识体系而言,主要知识内容有五块,分别是: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5.化学实验基础

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分析出如下结论:

1.高考命题化学部分,基本出发点和理论几乎全部集中于这五个部分。

2.Ⅱ卷题型以及基本内容确定到“以上各部分综合应用”。

因此可以断定,2014年高考命题方向,综合题部分还是集中于上面的四个题目。

3.在考前(5月中旬至5月底)根据上面的内容,做必要的有效针对集中训练。

4.明确化学试题的题型,扎实过好第一轮教材的双基观。对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且转化到解题上来。近年来在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常考的题型总结如下:

Ⅰ卷:选择题部分:

1.化学与STSE

2化学用语

3.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的题型

4.氧化还原反应

5.离子共存以及离子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

6.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7.化学反应与能量

8.电化学理论

9.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0.常见的元素性质

11.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鉴别的综合运用

12.有机物相关的知识。

Ⅱ卷:简答、实验,计算,推断部分

以上以提及

那么我们在弄清楚高考考查相关题型的情况下,要对它们进行第一轮扎实三基训练,时间确定在9月至3月中旬,内容是高中所选的教学内容,指导思想是“重在基础,吃透教材”,目的“夯实基础,各个击破”。二轮复习是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学科综合素质。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网络化。三轮复习集中进行针对性训练,方式可采用(7+3+1)模式,查缺补漏。在做题的时候,涉及到上面某个题型,可以对照考纲的内容,结合以往做过的习题及时总结。如“化学反应与能量”,此部分内容常以能源问题为载体,重点考查化学键与物质的结构以及性质的关系,化学键的改变与能量变化大小的定性、定量的判定,反应热的理解、相关符号的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正误判断,盖斯定律的综合运用。考查目标:考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化学用语的运用能力。考查方式:选择题或者综合题,将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融合在一起,有时候参照图像问题综合考查,因此学生在训练的时候,除了掌握知识以外,还要将一些解题技巧运用熟练,例如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定方法等。

三是要熟练高考命题组合方式:高考命题并非一成不变的,在往年的基础上,会做一定的调整,与时代同步,这就要求教师需至少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使自己的训练理念有所改变,引导学生适应高考试卷。那么高考老师是如何命题的呢?高考命题的题型就能告诉我们了:

1.原创题。以前没有考查过,结合新的热点,根据化学原理以及相关的内容组合的题目,这样体现了试卷的“新”,热点新、题目新,是试卷质量的一个体现。但是这样的题目一般都不难。

2.改编题。把以前一些高质量的题目组合到一起,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但是很多学生考试的时候,看上去这些题目很“面熟”,匆匆下笔,结果导致错误,因为这个题目已经被改编了,看上去熟悉,但是设问方式,涵盖的内容都变化了。这些题目对那些审题不仔细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3.经典题。高考中,总有一些题目经久不衰,因为在内容上,或者是知识体现上,方法上堪称经典了,放在高考题目中,能较好地充实试卷,但是对那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或者平时做题总是躲着错误的学生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摸清楚上面几种题的组合规律,这样才能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从而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四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平时阅卷中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常规性的纠偏补漏。学生不足往往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需要大家重视:

选择题部分:

(1)化学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

(2)化学基本理论应用不灵活

(3)不熟悉元素化合物基本的性质

(4)对实验操作认识不清

(5)主观臆断

(6)审题不清导致的判断失误。

解答题部分:

(1)化学方程式以及化学用语表达不规范

(2)对有机反应原理把握不到位

(3)审题不够严谨,答非所问

(4)不能将题目中的信息与知识有机结合

(5)知识点存在漏洞,计算能力差

(6)实验技能差

(7)时间非配不科学等等。

最后是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思考和反馈的时间(考前6-10天),让学生自己可做适当的预测题,看看错题集,有意识的翻翻课本,调节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考场。高考复习关注的重点很多,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点体会。

参考文献

第4篇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在高中教学及高考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很多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考察的题目总是心存怯意,究其原因有学校在上课过程中存在化学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得较少,也有一些学生无法掌握化学实验学习的要领,因而在考试中答题要点不清、思路不清、错误频频。以下几点是笔者在应对今年福建高中的复习中的一点总结,希望对正在学习化学的的学子们能有所启发。

在高考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面对众多的基本反应、各种仪器、基本操作、气体制备、物质的分离提纯等,还有千变万化的实验设计,加之浩瀚的题海,学生和老师只有把握住教材和《2012福建高考考试说明》、理解实验的基本内容、确定复习策略复习、分析常见答题误区才能做到时短高效。

1 化学实验基本内容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用途和基本操作,实验室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2)一些常见气体(H2、Cl2、CO2、O2、NH3、SO2、C2H4、HCl)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

(3)常见物质分离、提纯和鉴别。

(4)数据的处理与实验分析、评价及设计。

2 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重视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原理是实验的根本,只有明确实验操作过程各个细节的目的,使用常用仪器进行基本操作实验,理解实验中各仪器及试剂的作用,才能以进一步做到到灵活运用。

熟练掌握高考考纲要求的22个演示或分组实验。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这是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在考题中呈现的实验往往是在各种气体制备的组合,这就要求对教材介绍的常见种气体的制备原理、制备装置、实验过程中的除杂、提纯以及尾气的处理及气收集方法掌握得很清楚。

化学实验的设计、分析与评价。在熟练掌握教材实验的基础之上,要通过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处理、实验安全、实验评价等,能处理实验当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很多时候实验设计考察的内容是将教材中的基本内容进行新的组合。复习时可对实验装置、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评价、改进,通过对一些陌生度高的实验情景来练习、分析、评价、完善实验方案,从而提高求异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注意定量实验的训练。定量实验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其中的计算和误差判断。我们应根据中学化学的知识范围,结合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重点从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合理性设计,实验中仪器、操作、定量计算以及误差分析等方面,进行训练。

多到实验室复习化学实验操作,不能只作纸上谈兵,自己动手做实验是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以及实验设计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观察、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的最佳手段。特别是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溶液的配制等重要实验要动手去做,并注意实验操作的科学规范,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把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结合起来,把化学实验原理与实验设计、安全操作结合起来,从本质上掌握化学实验的规律性,形成设计实验能力。近几年高考为了对有没有动手做实验的学生进行区分,经常会对实验过程中的细节进行考查,因此必须在复习中走进实验室实践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学会科学、严谨的表达来应对考试中的简答题。能用化学语言解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科学、规范、简洁、全面的表述实验现象、结果、过程以及结论。做化学实验题,对一些操作细节的描述往往会漏答,特别是一些新题型,这往往是审题不清遗漏信息或者思维不严密造成的,需要平时在做题中不断的归纳总结。

3 在考试中应该避免的误区

(1)审题不到位,遗漏信息。

(2)使用化学语言不规范。

(3)基本化学反应落实不到位。

第5篇

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此,接下来为大家介绍最新高中理科生期中考试总结样本欣赏,希望内容对你有帮助。

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期中考试都已经过去好久了。又到了做总结的时候。

按照惯例,先从语文开始。语文这次考的比较不理想,光选择题就扣了十几分,这一下就跟别人差了好多。对答案的时候仔细想想,其实如果能在考试的时候多认真些的话就不会错选那种考察细致的题。默写这次倒是一个都没错,我也希望自己能继续保持。而且以后背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得及时巩固复习以前的背诵篇目才可以。阅读和作文也是扣得比较惨烈的部分。在阅读方面,我对于答题技巧掌握的不是太牢固,总是所答非所问或者语无伦次。而作文也是,衔接和材料选择的方面可能就不是太恰当。也是经过老师的试卷讲评之后才发觉过来。实在是不该考的这么差。

然后是数学。数学考的也不理想。光选择填空就扣了小二十分。拿下答题卡仔细看了几遍才知道自己错了多么不改错的题。而且小题分一个就五分,错几个和别人的差距就拉大了。后面的大题也是答的不怎么好。最不该错的几何证明题又因为过程不完整而扣了几分。这也反映出我在平时上课的听讲和课下的应用还应该多下功夫才行。

英语算是这次考试中我最满意的一科了。但是偏偏错了几个弱智的题——听力题和单词形式。这些都是高考场上最忌讳错的题,我却每次考试都错那么几个。这样一来就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阅读也得更注重文章的细节才可以,不能一意孤行。再说说作文,这个该靠平时的语言积累,我这次作文写的不是特好,为了用英语提分,作文写的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

物理这次只能说算是班级的中不溜,既不特好也不是特差。选择题这次做的比之前要好些。但是后面的实验题和计算大题也是扣分中比较多的部分。我觉得实验题和计算题考的除了是公式的运用和实验原理、实验图之外,也是考细节的——比如作图的时候就要注意原点是否都是从零开始之类的。这次错了也是给我敲个警钟。

化学是考的最差的。身为理科实验班的一员……考成这样真的很惭愧。平时课上都觉得自己听明白了,可是不多做题、不多复习也是没用的。选择题错的那叫一个惨。最简单的题还错了一堆,实在是对不起老师和自己。这次的成绩也证明了化学是我的弱项,我也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来,不懂就问,多做题,多复习。

生物是新的科目,这次也算是比较正式的生物考试了。选择题的难题部分错了一两个我觉得考的就是关于知识迁移的能力,而前面的题错的也全是概念题。可能选择题大家都考的差不了多少,但是后面的50个填空题就是一点一点拉开差距的了。虽然一个一分,但是错起来也是扣得很惨。比如说错别字。说明我还得更加重课下复习才行。希望下次生物能考得好些,最少作为一个新的科目来说。

最后是三个副科——历史、地理和政治。之前我跪求及格的那种。但是在老师们跟我们讲了会考的重要性之后,我觉得及格是远远不够的。不仅是身为实验班的一员,也是为了以后的高考着想,怎么着也得冲刺优秀吧。

总结性来说,这次期中考的比月考还不理想,月考时候立的志算是一场空了。期中考试后我又立了一次志,我希望自己能重新考回第二考场,并且化学一定要摆脱最差科目的地位,与数学物理生物一起往最好的地方走!!

最新高中理科生期中考试总结样本欣赏的内容已经呈现在各位面前了,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更多精彩的范文内容更新在这里,欢迎大家来查阅。

第6篇

[关键词]放下包袱 调整心态 认真审题 由易到难 规范完整

春华秋实,中考――是教师教学成绩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收获季节。然而,历年来,中考状元,包括高考状元都不一定是平时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人们常讲叹息某某考试发挥不正常。这发挥得好与差,取决于考试素质的高与低,所以我们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得提高学生的考试素质,努力让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总结十多年来学生应考中的得失,以初中化学考试中的应对策略为例,个人认为在提高学生考试素质方面,应启发学生达到如下几点要求。

一、稳定情绪,放下包袱

考试期间,要求学生在每门学科考试结束后,不要互相急于对分对答案,应随即进入下一门考试的准备中,以免前场考试失利影响后面考试的正常发挥。教师应教导学生进入考场后一定要尽快平静下来,稳定情绪,放下包袱,振奋精神,顽强拼搏。

二、调整心态,保持“最佳”

应使每一位学生懂得每次考试的难易均无法预料,一旦试题简单,易被顺利冲昏头脑,必须提醒自己,这样的试题,只能是细心者高人一筹,从而能够保持清醒,保证正常发挥;倘若遇上难题,易心烦意乱,手足无措,造成所谓“昏场”现象,此时应坚定信心,相信自己的基础和实力,意识到难题面前人人平等,从而尽快冷静下来,从容思考,且应做到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轻意放弃,有时未得出最终答案,只要有稍许眉目的思路,也得充分体现在试卷上,努力取得自身水平基础上的最佳成绩。碰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科技发展的应用题型,题目形式再新颖,面孔再生疏,也不得自乱阵脚,须知“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万变不离其宗,题目的解答必然与所学该门学科的知识相关,只要找到该链接点,顺腾摸瓜,一定能正确解答。遇上开放性题型,须根据题意具体作答,其中要列举比如某物质的用途,或某物质与其他几种物质不同的特眭等,则选择自己最有把握,且无争议的典型范例;但若是要列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所有可能情况,如某气体可能由CO、CH4、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用一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出现水珠,迅速倒转烧杯,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烧杯中液体变浑浊,列举该气体组成的所有情况:(1)______(2)______(3)(4)______(5)______(横线可填不满,不够可添加),这类题要思考严密,不得遗漏,不得多写。

三、认真审题,仔细作答

做题前,一定要认真读题。对于选择题,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要看仔细;很多选项有较强的迷惑眭,若读题时,看到第一个选项即认为对,也要耐心将所有选项看完,因为很多时候会发现自己的最初判断有误,从而选对正确答案。关于填空,选择型填空有的要求填序号,有的需要填名称,还有的必须用化学用语表示;推断型填空,有的为推物质,有的是确定元素,还有的是要求推断粒子;有的填空,只要求写出涉及的反应中的某物质的化学式,而不能画蛇添足的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等,都必须认真审题,才能按题意正确作答。而实验综合题,正是整份试卷中体现区分度的关键题型之一,而这类题的解答是否顺利也恰恰与能否认真审题密切相关,必须结合实验目的、所给仪器、药品,理清实验原理,正确连接装置,答题时要紧扣实验目的,比如同样是石灰水通入CO2的装置,其作用有多种情况:(1)除CO2;(2)检验CO2的存在;(3)证明CO4已除尽;(4)吸收CO2,以便称量得出CO2的质量等等,只有在认真审题后方能正确解答;再举一例如下:

甲乙两同学用如下实验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铜元素的含量。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方法:同学甲称量反应前后D装置中玻璃管及其因体物质的质量,同学乙称量反应后E装置的质量验证同学甲的测定结果。已知D装置中铜和氧化铜混合物质量为10g,经称量,反应前后E装置的质量分别为100.2g和102.0g,则同学乙测定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假设各装置中的反应或吸收都是完全的)

(4)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按同学乙的方法,如不加F装置,会使实验结果_________(填“偏低”或“偏高”)。

其中第(3)小题中为“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而不是“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两个字的差别分析不到位,使有的同学将问题复杂化,多花了时间还做错了;第(4)小题中“不加F装置会使实验结果偏大还是偏小”大多数同学片面认为“实验结果”就是F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而不知道此“实验结果”是指题目中的实验目的――测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题中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一定要呼应实验目的,否则就会因为不能综观题目要求,从而造成错误。计算题,如混合物计算,忽视混合物中另一成分的存在,或不考虑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等等,包括题目中是与稀硫酸反应,解题时写与盐酸反应,都是审题不清的原因。

四、由易到难,珍惜时间

先做易答、易得分题目。难题,不可紧张心慌,要冷静分析,审清题目条件和要求后,逐步攻克,实在攻克不下,不可花过多时间,可暂时放一放。对已答出但无十分把握的题目,要留时间去检查,必要时可换思路另解验证。

五、书写规范,步骤完整

如化学用语、专有名词不得写错,“坩埚钳”三个字,“长颈漏斗”中的“颈”和“漏”,“锥形瓶”的“锥”字等;再比如“硝酸铵”中的“硝”,不可写作“销”,“铵”不可写成“氨”等。另外,溶液与其所含溶质,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浓硫酸不要写成H2SO4,盐酸不能用HCl替代,石灰水不是Ca(OH)2,而是Ca(OH)2溶液,鉴别试题,所用试剂多为溶液,答题不得把溶液二字去掉。还有计算题要注意解题格式的规范性,单位的正确处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相关量计算的准确性等,一旦出错,失分很多。而这一切都是低级错误,应完全在可以避免之列。

六、分析得失,再接再厉

第7篇

四中高三化学备课组

高三第二学期是最艰辛的一学期,当然从高考结果看也是收获的一学期。本学期备课组4位化学老师团结协作,取长补短,通力合作,比较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回顾本学期,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几项工作:

一、制订阶段复习计划

《考试大纲》是高考试题的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第一轮复习主要分四边个阶段:第一段先复习化学实验;第二段完成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原理之后进行元素化合物的复习;第三段则根据考试说明要求复习《物质结构》;第四段复习《有机化学》。在前三段的复习中穿插《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的相关章节内容,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阶段,2月下旬—4月中旬设置专题,构建网络,强化考点,培养综合能力。重点进行专题练习和课堂限时练习,每周一套综合练习,每节进行课前15分钟限时训练,主要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和解题速度。

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阶段,4月下旬—5月下旬套题训练,巩固应用,总结方法,积累考试经验。每天保证40分钟的练习量。

第四轮复习:高速冲刺阶段,5月下旬到高考前进行休整调适,自主整理,处理信息,达到最佳状态,考前安排专家讲座和授课教师的最后一讲。

在复习过程中,特别强调如下两点:

1.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彻底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方法、手段和训练。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容量适中、密度合理、节奏明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写理念,把这些理念贯穿到高三的教学和复习中去。

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一个“理解——应用——创新”逐步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来巩固积累知识,知识的积累过程是能力的形成过程,知识积累的过程包含理解过程。因此在复习中必须凸现理解的程度,理解程度层次越高,形成的能力就越强,就能应用自如。

2.认真执行集体备课

认真研讨考试大纲和高考真题,准确把握复习方向。认真研究近五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特别是理综高考试题的化学部分试题,对比研究其异同,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可能的生长点。在第一轮复习中务必要强化基础、淡化热点,全面、深入复习。如果仅仅抓住热点不放而忽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梳理,就会在面的方面失去更多的分。精选习题,认真批改和讲评,即习题的讲评一定要讲清来龙去脉、延伸拓展、举一反三,关键要讲清思路、以点带面、分层推进、逐步提高。

二、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做高考复习的主人

在高三复习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是化学备课组几位老师的共识,因为高考是学生的高考。复习开始,我们就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课前的预习,因为复习的时间较短,每节课的基本知识较多,如果对要复习的内容没有基本的了解,听课时收效就不会太大,基础差的学生更可能听不懂。

(2)强调听课的重要性。尤其是高三上学期,要求学生一定要跟老师走。老师上课都是经过精心的准备,例题是经过各位老师精心筛选的,针对性都比较强,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课堂例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方法、步骤、技巧等要领会。

(3)做好典型错例的收集整理工作,每周将化学辅导时间交给学生整理错题。

(4)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复习节奏。在学期初,化学备课组就将本学期和各阶段的复习和练习计划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这段时间要复习什么,怎样复习。

三、做好模拟考试分析并对下一阶段做计划

2月对“合肥一模’考试情况做了分析并对下一阶段作好计划。

4月对“合肥二模”考试情况作了分析并对下一阶段作好计划

5 月对“合肥三模”考试情况作了分析。

四、考前专家讲座和最后一讲加强解题和考前指导

根据对考试说明的分析研究及2021年的高考命题可能会体现的特点,我们在复习时重点做了一下几项工作:

1.关注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就有关图像、图表等信息的获取能力设计了两个专题进行复习和解法指导。

2.注意开放性题目的应对措施。

3.注意探究性题目的应对措施。

4.真实性问题的分解与解决,解答综合性题目。

5.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性题目。

第8篇

张平众     杨旺

按照我校校长室及教务处的安排,我校化学教研室成立了由我和杨旺老师及全体化学老师参与组成的督导团,对高三化学教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督导学习。

本次督导主要从试卷讲评课及一轮复习课、学生学习常规检查上开展的。现将督导情况向各位领导及同仁进行汇报。

一、课堂教学

(一)课型模式

1、高考一轮复习课课型模式

课标展示 → 自主梳理 → 策略点拨(构建体系、突破难点) → 迁移拓展 → 整理完善 → 例题展示(教师点拨、方法小结) → 练习尝试(独自思考、交流展示) → 总结反思

2、讲评课课型模式

试卷分析、成绩分析 → 明确重点讲评题目 → 自主矫正、小组交流(查看讲义、相互讨论,教师参与、个别指导) → 教师点拨 (重点题目:典错展示、问题分解、层层递进、方法总结)→ 变式训练、多样矫正 → 整理消化

(二)亮点

1、课堂上能紧扣新课标,紧扣高考题型,紧扣学情考情组织教学,对学生疑点困惑点着力突破,杜军主任的《反应热  盖斯定律》一轮复习课中各种题型的典例解析及变式训练涉及层次分明,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2、两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能够充分二次备课,严格执行学科组提出的课型模式,并有个性化创新。赵庆老师的月考试卷讲评课,能提前准备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点复习,及离子方程式过量问题的相关变式。

(三)建议

1、讲评课需注重过程分析。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学生是怎么思考的?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思考?针对学生思维缺陷,切实讲清错因。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与反思的余地,时间长短可根据学情而定。争取使所有学生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简单题不丢分,中档题多得分,难题争取得分”。  

2、一轮复习课中要给学生一个“悟”的时间与空间,做到“讲—练—悟”有机结合,效果会更好。解题技巧的归纳整理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可以适当简化。

二、学生学习常规

(一)亮点

1、学案、试卷及练习整理有序,一轮复习资料、错题本记录完整,有三色笔痕迹,有补充记录易错易混点、解题过程、解题技巧等,书写较认真。

2、教师对学生的学案、试卷、练习及一轮复习资料、错题本均有批阅,并有相应评语进行提醒督促鼓励。

(二)建议

1、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做好错题集整理,将错题分类:

第一类问题:粗心遗憾之错。比如“审题错误”“计算错误”“表达错误”等。

第二类问题:似是而非之错。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

第三类问题:确实不会之错。知识点不理解,解题方法或解题技巧没掌握。

每一次考试后,都要求学生及时对错题做出深入分析,找出错误根源,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成果总结,从而不断地消除疑点、盲点、失分点。

2、每次试卷的答题卡争取做到二次批改,重点临界生面批,引导学生反思错在哪里?错的原因?补救措施?有何启发?

总之,一轮复习应结合新课标,根据教材或资料,全面地梳理化学基础知识,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突出主干,重抓基础,强化规范。学生出现的错题要认真矫正,每次考试争取都有提高,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相信我们高三化学最终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教学专项调研督导检查表

学科:  化学     教师:  赵庆     班级:  高三(7)班

 

学科

化学

上课内容

月考试卷

课型

讲评课

模式

试卷分析、成绩分析 → 明确重点讲评题目 → 自主矫正、小组交流(查看讲义、相互讨论,教师参与、个别指导) → 教师点拨 (重点题目:典错展示、问题分解、层层递进、方法总结)→ 变式训练、多样矫正 → 整理消化

教案(教学环节设计)

课堂(教学环节落实)

1

试卷分析、成绩分析

1

已落实

2

明确重点讲评题目

2

已落实

3

自主矫正、小组交流

3

已落实

4

教师点拨

4

已落实

5

 变式训练、多样矫正

5

已落实

6

 整理消化

6

已落实

7

 

 

 

8

 

 

 

学习常规

1

草稿本规范使用

 

2

错题集规范整理

规范

3

长尾夹规范使用

规范

4

学案、资料使用效率

效率高

5

听课坐姿、听课状态

坐姿端正、状态良好

6

大声答情况

有待改进

                 

     检查人: 张平众、杨旺        2020年 10月20日

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教学专项调研督导检查表

学科:  化学     教师:  杜军     班级:  高三(6)班

 

学科

化学

上课内容

反应热  盖斯定律

课型

复习课

模式

课标展示 → 自主梳理 → 策略点拨(构建体系、突破难点) → 迁移拓展 → 整理完善 → 例题展示(教师点拨、方法小结) → 练习尝试(独自思考、交流展示) → 总结反思

教案(教学环节设计)

课堂(教学环节落实)

1

课标展示

1

已落实

2

自主梳理

2

已落实

3

策略点拨

3

已落实

4

迁移拓展

4

已落实

5

整理完善

5

已落实

6

例题展示

6

已落实

7

练习尝试

7

已落实

8

总结反思

8

已落实

学习常规

1

草稿本规范使用

 

2

错题集规范整理

规范

3

长尾夹规范使用

规范

4

学案、资料使用效率

效率高

5

听课坐姿、听课状态

坐姿端正、状态良好

6

大声答情况

有待改进

第9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反思能力是学习能力的一种,学生通过对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的反思来理解消化学到的知识,提出新的看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尤为重要,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化学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的设置有一定的技巧,为了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不是随意提出一个问题,而应该多方式、多角度地来设置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者是设置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思考。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高中化学的知识已经相对比较专业,除了要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情况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提出现实问题,如:空气质量检测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出的?空气中的污染物都有哪些成分?它们是怎么形成的?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反思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通过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可以让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

二、采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习题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变式,学生可以清晰明确地理解化学反应、化学现象的产生。而在变式教学中,常常有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情况,这种题目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反思哪种方法能够最快捷地得出答案。比如:24molH2S在30molO2中燃烧能够得到多少量的SO2?对于这个题目,大多学生会用比较常规的解决方法,先计算O2的量,再计算SO2的量,但是还可以用原子守恒法、配平法、待定系数法、关系式法和按得失电子数进行十字交叉计算来得出最终的结果,对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对解题方法的反思中找到适合自己、更加便捷的思路。

三、提供自主实验机会,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来,因此,化学教学应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实验的机会,而不是多进行观摩类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多给学生进行思考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只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法来重复实验步骤。比如,在讲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通过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完成实验,并观察具体的现象,从而得出结论,而后教师再进行相关的总结,并引出下面的课程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就会更加轻松。

四、利用考试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应试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的弊端,但是,就现在的人才选拔、考评机制来看,还不能完全摆脱考试,当然,在国外来看,考试与评分也是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在当前的课改形势下,教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别成绩,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比如,经过考试,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究竟有哪些内容没有吃透,并通过回顾式学习来解决自己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化学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通过考试测评来进行反思的习惯,把考试当作学习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作为竞争的结果。总之,化学教学中反思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反思教学通过逐渐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来让学生养成自动思考、敢于怀疑、善于发现、优于总结的学习模式,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风雷.化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第10篇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工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不仅要想方设法跟上老师的复习思路,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一、明确任务

一轮复习基本是按知识模块与课本的章节顺序综合,梳理知识细节、构建知识网络,而二轮复习则是按照模块化、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所以二轮复习节奏更快、强度更高。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二是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解题的过程中,注意提高速度及准确性。做到既要“对”,又要“快”。

二、具体建议

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练题的同时注意归纳总结,比如有机推断专题,钢铁的腐蚀、离子反应等专题。同时,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提高解题速度,多整理易错点、失分点,并进行强化练习。信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专题训练、归纳总结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逐年倾向于“能力立意”,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同时由于试题数目有限,高考卷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固定。所以专题练习可以按照题型和知识点分类专题练习。以北京高考题为例,7道选择题中,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或者金属的防护和腐蚀)、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实验题是常考题目,我们就可以按照这样的专题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归纳总结,反思复习,找出同一类题目之间的共通点,同时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题目“反刍”知识,以知识指导题目。

2、限时训练、综合训练

(1)限时训练

理综化学的选择题并不多,北京卷7道,考试时10-15分钟内完成比较合适,建议学生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对每一个专题模块或者综合训练时进行限时训练,防止大量题海战术时脑疲劳,做题效率下降。

(2)综合训练

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以北京卷为例,7道Ⅰ卷选择题,4道Ⅱ卷题,限时45分钟完成。45分钟时间虽然紧张,但不能给得太多时间。此用意在于:①提高解题速度;②提高阅读、审题能力;③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3、跳出题海、突出方法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效率。突出主干知识相关的题目和题型,新题、难题、偏题适当舍弃。注意建立知识之间的练习,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习方法归纳,并留出时间思考和通读课本。

解题时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找出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审题)回忆、联想相关的知识(构思)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解答)。要注意无论专题训练还是综合训练,都必须目的明确,落到实处,重在效果,达到训练几道题通晓一类题的目的,切忌贪多求全,题海战术,疲于奔命。

高三化学备考指导及建议1.增加熟练度

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度要增加对知识点的熟练度。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08年到12年的北京高考真题,每套试题做三遍以上。每次记录完成时间,并且准备错题本,从而加强对高考化学的熟练度。而对高考化学主客观题的分数设置与做题时间安排来看,我们需要将化学的选择题准确而迅速地做出,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高考化学的得分率。

2.掌握解题技巧

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将题目做出,这就需要同学们要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而这一技巧的掌握则需要同学们在新东方课堂里关注老师们的解题方法,通过简单的方法串联起主要的知识点。例如我们在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多维度的网状记忆进行记忆,可以从现象、置换、还原性、氧化剂等多个角度对方程式进行记忆。

高三化学必须注意的四大招数招数一:善待课本,巩固双基,挖掘隐形关系

课本和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修订,现已相当成熟,书本里蕴含着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据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例如对催化剂的认识,教材这样定义:“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背诵,粗看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假如我们对其细细品味一番,枯燥的概念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思索一下“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而言,‘改变’一词指加快或是减慢?”“‘化学性质都不改变’,那物理性质会变吗”等问题。经过一番折腾,对催化剂的认识就会达到相当高的层次。

再者,课本中的众多知识点,需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的非常多。例如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等等。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应采用比较复习的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实质之目的。

透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学生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因此,在老师指导下,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相信你定会大有所获。

招数二:经常联想,善于总结,把握知识网络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招数三: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

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

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因此在选做习题时,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习题中的电子守恒等。再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用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支链由整到分散,位置由中移到边,写毕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

招数四: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这里就扼要介绍几种常见纠错做法,以供参考。

1.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

2.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

3.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或按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

第11篇

关键词: 高三化学总复习 复习策略 增强实效

高中化学总复习是系统、完善、深化所学知识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高考的备考是最后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高考作为教育阶段学习的一次重要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水平及能力的一次综合测试,是为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对教师三年化学教学水平的一次重要评价。高三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化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化学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要把握好高考化学复习这一关,每位高三化学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和落实总复习教学过程,才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一、研析考题,把握考点,掌握高考命题的趋向

历年的高考试题都努力抓住课程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思想方法,每套高考试题都能较全面地覆盖知识,同时经过命题组深入研究、专家的把关,高考试题显露出科学性强、解题思路明朗、解题书写规范、评分标准清晰等特征,是优质的训练素材。分析几套高考试题,既能保证较为全面地覆盖知识点,又能体现知识重点;对比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能反映命题风格、命题热点、命题的新动向和新导向,从中熟悉高考命题的趋向,通过对考题的研究,能把握好高考必然要考什么?可能会考什么?不考什么?包括哪些基本知识与技能?哪些是重点、难点?应该坚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复习要立足于课本,从教科书中寻找高考题的“影子”。在高三复习的最后时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回归考试说明,二是回归课本要求,三是回归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在这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化学基础知识的习得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注意近几年高考的主干知识,也就是重点内容。尽管近年来高考化学有许多新题型,但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仍然是传统的基本问题。许多试题取材于教科书,试题的构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所以在复习的第一阶段,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蓝本进行基础知识复习。在最后阶段还要特别注意化学知识网络的梳理和完善,不要做难题、偏题,要正确把握高中化学学业要求。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地从钻研高考试题中挖掘出试题的命题考察内容、考察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与创新,归纳出新的教学方法,生成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素质特征的有效复习方法。以近年高考化学试题为基本素材进行训练,有利于考生适应高考情境,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制订计划,分步实施,突出高考复习的实效

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和复习方式,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三化学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化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教师必须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才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高考的化学复习最好分三轮进行。

第一轮,基础知识系统复习。这一轮复习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摸清高中化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立足于课本,以教科书为蓝本进行基础知识复习。教师适当通过典型的例、习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练习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不能盲目地加大练习量。要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轮,专题复习,这一轮复习是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整合结合,交织成知识网,注重与现实的联系。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应根据历年高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和提高能力。在进行这轮专题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各个侧面展开,并将近几年高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真正把握其命题方向和规律,然后制定应试对策。初步形成应试技巧,为下一步的“强化训练”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轮,综合训练,这一阶段,重点是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从往年高考卷中选题,编制与高考考点接轨的、符合新课程标准及命题特点和规律的、高质量的模拟试卷进行训练,每份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要及时批改,重点讲评,讲解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问题,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会、感悟。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要指导学生进行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教师通过讲评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在复习训练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高考要求答题,按标准格式答题,纠正答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对于试卷的错误要认真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并对每次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既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又积累考试经验,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

三、重视基础,构建体系,促进基本技能的提高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基础和依据。复习中要在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上下工夫,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学生经过三年的化学学习,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所以教师在总复习阶段要及时帮助学生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构建“化学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复习前要重新翻看教材,把零散的知识串联成条条框框,编织成网络,为了在考试时能应答自如,就要及早统筹安排,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要清楚自己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全过程中,哪些知识学得好,掌握得好,遗忘得少;有哪些知识漏洞较多,基本训练不过硬,课堂上有没有学透。复习既不能拔得过高,又不能落点太低,所以要把握好尺度。要重视考纲、研究考题、分析多见新题型。用考题贯穿知识,构建化学知识板块和知识网络,形成完善知识体系,多总结出常规的化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化学知识的一种精细加工,同时要注意不断深化知识,把新问题即时纳入已有体系中。这样学生在解题时就能根据已有知识和题目提供的信息,快速从记忆系统里检索出有关信息进行组合,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积累经验,训练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重视综合性题型训练,克服新题型难、不可攻破的畏惧心理,通过训练对基本解题方法和思想进行总结与提炼,不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用以指导解决新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常见的化学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有的题目属于比较难的,它的综合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较强。练习解综合题的目的是提高临场的解题能力,同时也是一个发现弱点及时查缺补漏的机会。通过综合型问题的解答,学生会实现从内容到方法、到观点的深层次的提高。学生通过做综合题训练能积累考试经验,开拓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题型的不断变化,掌握各种题型的多种解题思路。对这类问题训练,教师要早安排、早动手才能赢得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从讲复习题、做练习、改正试卷、小结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习得法,增强自信,培养兴趣,发挥学习效能。通过典型的例题、习题讲解与练习,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例题、习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条件、变结论、变图形、变式子、变表达方式等。多指导学生对典型问题进行探索思考,归纳出特征性质,注意体会、归纳题目中的化学方法和化学思想。遇到此类问题借助已有经验,选择方案处理,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提高解决化学问题能力,提高化学素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考所设计的开放型、探究型和阅读理解型的试题,就是考察化学的综合应用分析能力。

总之,复习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不要死记硬背。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做模拟练习,进行归纳、整理,使思想方法再上一个层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做到“一法懂,万法通”、“做一题,解一类”,达到以少胜多、以精取胜的功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考前复习工作的进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试题,研究新课标,掌握考试方向,了解学生复习情况,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复习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12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教学;兴趣;系统概括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复杂繁多,需要记忆各个元素以及代表性字母,是个艰辛的过程,如果不把化学元素周期表归类,编成顺口溜,将很难在短时间记忆。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将记忆过程简化,通过将类似元素归类,或者总结书本上考试中易出现的化学元素,加强记忆,使学生对化学元素有个整体性的把握,使记忆变得简单,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模式。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1.化学课程标准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潜能,课程要求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注重教学方法,使学生适应未来的科学发展。化学课程要求教师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模块,让学生体验化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节省时间

(1)记忆知识点省时省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重要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便于学生抓住重点。但在板书过程中,许多知识点都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没有合理安排板书内容,整个黑板都不够地方写,并且也浪费时间。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是必然的趋势,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形成相互关联的知识网。

(2)抽出时间做实验

化学是一门科学,需要以实验为主进行化学探究,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课堂上连讲知识点的时间都不够用,更没有时间做实验。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节省知识点记忆的时间,抽出时间,好好做一做课本上所罗列出来的实验。抽出时间做实验,学生在每操作一个步骤的同时都会对实验过程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当得出的结论与课本结论相一致时,基本已经掌握了知识点,如果出现一些问题,可以和教师探讨,共同进步。如此一来,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3)帮助学生记忆

化学学习中,物质与物质发生什么化学反应,表现形式都多种多样,容易混淆,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忆,将化学知识梳理,减轻学生的负担,运用思维导图将化学知识总结,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化学课上学习了属于天然高分子物质的淀粉,之前也学习过类似物质,在化学课上就可以发动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并进行总结,属于天然高分子物质的有淀粉、蛋白质等,之后在课本上学习天然高分子物质的时候记得回头再来总结,有利于以后进行章节复习,查漏补缺。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1.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按照课本上讲解,学生看着课本听,教师讲解过多,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听着听着思维就会开小差,课堂效率不高,学生也提不起兴趣。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化学课堂,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在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方法的掌握,不能死学,要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教师用思维导图给学生总结一节课的要点内容时,学生可以学习这种总结方法,运用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上,或者运用在其他学科的总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更有效率,自然会提高对于化学学科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2.减少和避免知识点的遗漏

学生按照书本大段大段地学习知识,知识点太散,需要教师板书,学生记在书本上,可一旦学生思想开小差,重要的知识点没听到,没记在书本上,被教师擦掉板书时,学生很容易遗漏知识点,有些学生下课出去玩,没有补遗漏的知识点,以后在复习考试的时候会少答知识点,容易被扣分,相差一分,一分相隔几千人,放在高考里边,是非常可惜的,十年寒窗,因为一分与自己想上的大学失之交臂,实在遗憾。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减少板书内容,突出重要知识点,课程结束后可以再从头回顾整节课所学内容,减少和避免知识点遗漏。

3.系统概括知识点

一本书学习结束以后都需要复习,准备考试。在复习的时候,整本书知识点铺天盖地,难以消化,运用思维导图来系统概括一个章节一个单元甚至一本书的内容,概括内容要从小到大,概括一个章节学的知识点,再总结整个单元学习的重点,最后再融合到一本书中归纳总结。教师可以将归纳总结好的复习知识点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知识点,检查看每个知识点都掌握了没有,如果没有掌握,标注出来在课本上寻找答案,然后再记忆,这个方法可以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总之,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化学元素有个整体性的把握,使记忆变得简单,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模式,同时对于学习效率也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