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班级规章制度

班级规章制度

时间:2022-03-11 15:05: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班级规章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班级规章制度

第1篇

1、 班级日常治理制度

1、学习: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家必须充分重视,努力做到:

1.1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逃课。

1.2有事不能上课要按照有关程序请假,获得批准方可,否则,按旷课处理。

1.3积极配合相应科代表的工作,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交。

1.4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体现出大学生应有的风度。

1.5课堂会议上应把自己的手机调成振动或关机。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班委会定期研究本班同学生活、学习情况。制定帮教计划,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使学习优良的同学更上一层楼,学习差的同学迎头赶上来。

2、卫生:

宿舍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宿舍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同学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宿舍卫生必须保持:

2.1宿舍内部要制定相应的卫生制度,实行责任到人制,宿舍长及班干部负责监督,由生活委定期检查。

2.2宿舍卫生每日打扫,值日生要尽职尽责,认真对待,为同学们创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2.3切实执行宿舍社区的各项规定,做好卫生打扫工作,认真对待卫生检查。

2.4注重个人卫生。

3、活动

因为班级、院、校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故有以下规定:

3.1对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同学们要热心关注,积极参与,共建一个团结界奋进的班级体。

3.2对于院、校组织的活动,同学们也应认真对待,敢于挑战自我,为班级和个人的荣誉拼搏。

3.3同学们要积极的为班级发展献计献策,使本班的活动搞得有特色,有意义。班委定期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取其优处,应用于班级工作。

二、班级奖惩制度

1、评优、评先依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生手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规划评价手册》、《国家、高校奖助学金评选文件》进行公平、公正、公开评选。公示时间不少于6天。

2、推荐党校学员采取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选,做到绝对公平、公正、公开。公示时间不少于6天。

3、在校为班级争**誉或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体,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

4、因个人原因使班级受到院级以上(包括院级)通报批评的个人或团队,取消其本学期评优、评先及参选资格。

5、凡考试中有舞弊行为的,经查证属实,取消本学期评优、评先及参选资格。

6、在班会及其他须到的班级活动中迟到、早退的同学将给予批评并根据实际情况在评优、评先给予适当处罚。

7、班会无故缺席三次以上的同学,将予以批评,并影响其本学期考核成绩(需要点到的班级活动处理方式同上)。请假的同学需出请假条及相关证实,经班级辅导员批准方可请假。

8、对有重大错误,影响班级荣誉的同学可考虑取消其助学金等各项资格。

9、每周由学习委员对课堂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每周抽查不少于3次,辅导员临时抽查不少于2次。对是否旷课迟到将做记录上报辅导员并作为期末评优参考。

三、班委管理制度

班委会由班长、团支部书记、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组织与宣传委员、科创委员共同组成。班委会下设寝室长、小组组长负责定项工作。

(1)要求班委责任心强,热衷工作,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

(2)恪守职责,认真负责,按时出色的完成任务;

(3)积极预备各项活动,努力为班级争取荣誉;

(4)团结同学,带动同学积极参加各项班级活动;

(5)思想保持先进,积极向上,心胸宽广;

(6)班干部之间要团结互相协作,严禁搞小团体主义。

4、班干在工作中,要积极征求同学们的意见,维护班级的利益,有情况要及时向辅导员反映。

5、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并造成重大失误的,进行教育批评,严重者可考虑免去班干部职位。

6、班干严禁用权谋私,凡是在财务上,有盈私行为的,查证属实,免去职务、取消当年评优、评先及参选资格,并对其公开通报批评。

- 3 -

四、班级管理制度

1、学院及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

(1) 体育活动由体育委员(或各队队长)组织队员参加比赛,由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配合召集本班同学前去助威。

(2)学习活动(如学习经验交流会每学期至少一到两次)由学习委员负责组织、召集本班同学参加。

(3)团委活动等由团支书和组织委员负责召集同学参加;

(4)娱乐活动由文艺委员策划安排;

(5)主题班会由班委共同策划,会议记录由宣传委员负责,会后由班长做会议总结。

2、各项活动的预备,进行过程,结果必须存档(由活动负责人或宣传委员负责写出报告书视情况而定,超过5元的经费支出必须有发票证实)。

五、例会制度

1、每月举行至少2次班级例会(全体学生参加)。

2、准时到场参加各项要求的会议,如有要事提前向班长请假,并将工作内容交由辅导员,如有迟到者按迟到处理,若有不到者按旷课处理。

3、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是每位同学的根源,因此,要求本班成员按时参加班级例会,不允许任何人以学生会有会为由而推脱,必须弄清楚:学生会会议固然重要,但是,班级例会并不亚于学生会会议!

六、班级资产治理制度

1、班级用品由生活委员管理。

2、体育器材由体育委员和生活委员统一保管,本班同学如要借用需到体育委员和生活委员处登记。如有遗失,则相关责任人由班委视器材使用情况处以现金折旧赔偿。

3、其他相应器材或用品由相应的班委治理。

七、班级财务制度

1、班费收支:

1.1班费收取每学期每人50元,由副班长管理,生活委员记账。

1.2班费支出必须由班长和生活委员中至少一人同意方可提出申请。100元以上(包括100元)必须向班委提出申请,并至少有三名班委同意,且班长,团支书都不反对。

1.3日常采购,至少有一位同学陪同前往,并开出收据.并凭发票、收据、证实报销。若因票据遗失或非凡情况不能出具证实且情况属实的,需经班长及生活委员签字补证。

1.4班级组织的大型活动(如春游、秋游等)后要向全班公布支出细则及收据凭证;学期结束时打印出全学期班费收支情况,交全班同学及辅导员审查。

1.5全班同学可以在任何时间对班费收支情况要求审查,或提出批评或建议。

1.6全班同学都有权申请使用班费,只要用途符合班费使用规定(个人开支概不批准),经班委会讨论可以考虑划拨。

1.7申请及证实必须使用正式的材料纸,并认真写好。

1.8每学期末生活委员应在全班公开所有费用支出明细。并交由辅导员审核。

2、班费使用范围规定:

2.1各种班级活动材料、文具、文体用品。

2.2各项班级活动的报名费按固定条款划拨。

2.3奖励先进分子购买奖状使用。

2.4各项球赛的报名费及必要后勤支出(包括买水等)。

2.5筹办晚会等集体活动支出。

2.6其它支出,视情况而定。

七、其他

1、本制度若有纰漏之处,经班级辅导员同意,班委有权增删。

2、本制度解释权归班委所有。

第2篇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和首席执行官,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设,良好班风的形成与班主任的管理是分不开的。班主任在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中,要有许多工作去做。班主任要制订班级的规章制度、培养班干部、落实好日常工作(早操、卫生、学生的着装仪表、出勤等)、组织好主题班团会、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协调科任老师的工作等,班主任要对班级进行全面管理、综合管理。在众多的内容中,我就谈其中一方面的工作,那就是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制订班级的规章制度,就是要告诉全班同学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要求做的就一定要做到,禁止做的事情就一定不要去做,通过制订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班有班章。把班级制度制订的合适,是非常有利于班级管理的,也是非常有利于健康向上的班风形成的。那么,如何才能制订出行之有效的班级制度呢?结合我校是一所高中这一具体实际,我提一下几点建议,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一、班级制度要宽严适度

太过严格或太过宽松的班级制度都不适合班级管理。太过严格,大部分学生做不到,这样的制度形同虚设,最后就只能束之高阁,起不到规范学生的作用;太过宽松,学生懒懒散散,没有压力,更没有动力,也就起不到约束学生的作用。

所以,班级制度的设立,要对学生量体裁衣,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学校和班级的制度,要有适合自己班级的规章制度,要形成自己班级的特色。

二、班级的规章制度不宜过多

制度太多,反而执行不力。制度多如牛毛,学生记都记不住,如何执行。制度太多,庞杂而臃肿,没有什么灵活性和创新性。而且制度太多,条条框框之间也可能自相矛盾,相互冲突,弊端更加凸显。班级制度不在于多少,关键在于落实。哪怕只有那么几条,把其落实好执行好,那也是极好的。

三、制订班级规章制度要与全班同学协商,至少要与班干部商量

在制度出台之前一定要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听取同学们的声音,即使有些声音不是那么令我们班主任满意,但是我建议还是要听完。可能在这样的声音中就有有价值的信息,我们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切不可主观武断去行事。这样制订下来的制度才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同学们才愿意听从,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拥护。

四、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立不能朝令夕改

一项制度出台后,要运行一段时间才能看出它的优劣,可能还要在运行中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切不可即令即止!制度刚运行一两天,还没等学生熟悉,就把制度扼杀在摇篮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制度运行一段时间,才能判断这一制度的优劣,如果朝令夕改,班内的管理容易陷入混乱之中,学生的行动没有了固定的标尺,学生思想没有了准确的方向,学生不知道班主任下一步又要干什么,这样学生就无所适从,班级会逐渐失去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班级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宽严相济,刚柔并用,不可一刀切

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手段与方法,甚至不同的标准。换言之,要因材施教,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即使有些学生违反了班级制度,也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辩护,也要给学生发言权。

六、维护班级规章制度,班主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要求学生不迟到,班主任首先不能迟到;要求学生上课不能玩手机,班主任也要保证上课时间手机不响。有时候,我们无意中就把自己制订的规章制度打破了,不经意间把我们自己制订的制度践踏了。虽然学生对我们班主任违反制度是当面不敢说的,但学生是心知肚明的。这样,我们再去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学生当然口服心不服,这样班级管理起来就会令而不行,禁而不止。

七、当班内一部分学生经常违反班级规章制度时,除了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外,班主任也应该分析一下班级的规章制度

班主任要分析一下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太合理,查看一下是不是班级的制度出了问题,甚至可以在全班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营造人人敢讨论、人人敢发言的良好氛围。

八、班主任一般情况下不要越级管理班级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作者简介:孟玉珍(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石镜乡法龙小学,安徽安庆246134)

一、前言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对象是班级内学生及与其相关的各项事物。班主任应该对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负责,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小学班主任的作用,可以很好促进任课老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特点

在对于小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要具有足够的耐心。小学班主任要研究管理对象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特征。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并不是很成熟,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小学班主任除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要关爱学生的生活,对于在生活上需要帮助的学生及时给予照顾。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程务工,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小学班主任要增加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视,确保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农村小学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方法

(一)革新教学理念

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平等的教育观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教育部一次又一次的提出。因此,农村小学班主任不能以学生成绩的优劣来判定学生的好坏,更不能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农村小学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要善于发挥学生的天性和优势,因材施教,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二)完善班级规章制度

小学班主任要不断完善班级规章制度,让班级内的学生有章可循。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要体现民主性和平等性的原则。所谓的民主性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去,让制度真正服务于班级内的学生。规章制度的平等性指的是不仅学生要遵循班级内规章制度,老师也要遵守。从班主任到老师,如果能够做到以身作则,那么对学生的管理将会简单很多。

第4篇

成人高等教育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其发展也面临着来自体制内外的挑战。新时期普通高校做好成人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促进成人高等教育良好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管理措施

一、引言

“成人高等教育”是指对符合规定标准的在业或非在业成年人素质提高的学历教育,属于继续教育(含职业培训)性质。它既可以满足成年人提高自身素质或适应职业要求的需要,也可以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培养专门人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不断延伸、教育层次不断提高、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同时其办学方式也日益趋向开放、办学主体趋向多元、教育渠道趋向沟通,并且成人高等教育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学科建设也已启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空间不断扩展,其主要阵地是专门的成人高校和普通高校,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普通高校中的成人高等教育。班级是普通高校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风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以此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成人高等教育也是如此。因此,针对成人学员的自身特点,制定适用于成人学员的班级管理方法,做好成人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对提高成人学员的专业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制度,完成了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过渡,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输出人才。然而随着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普通高校开展成人教育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如定位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把成人教育仅仅当作创收的手段,从而忽略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也忽视了其自身人力资源的培养。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实施保障首先,相关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普通高校中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缺乏可遵循的总体规范。现存的成人教育法律法规大多以政策、条例等形式出现,多分散在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之中,且过于抽象,缺乏系统性、具体性和针对性,难以对新时期的成人高等教育起到应有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其次,缺乏明确的实施保障单位,其中众多教育主管部门对成人教育的多头管理,使成人教育陷入了“都管都不管也管不了”的尴尬局面。正因此,地方一些培训机构开始在成人教育行业变相捞钱,甚至喊出“只要有钱,一切都好办”。最后,班级等基层单位难以贯彻方针。由于成人教育的对象较为广泛,且层次多样,缺乏固定的基层管理组织。仅靠教师一人,难以实现有效的管理。

(二)班级管理者专业化水平不高我国目前的成人教育管理者通常都没有经过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训练,而是依据自身多年的普通高校教育管理经验来进行管理,这自然会引起管理方式与管理对象的不匹配。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者通常由其他从事普通高等教育的辅导员兼任,但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在年龄、职业经历、社会阅历等方面均存在区别,若将两者等同,便会导致成人高等教育体系的僵化,不利于成人的素质发展,与其最初的目的相背离。其次,社会上也缺乏相应的专业训练机构来对成人教育管理者进行培训,政府和相关高校对成立相关培训机构缺乏构想和资金投入。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班级管理者通常要利用假期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热情不足,容易产生倦怠感,也会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

(三)班级管理手段缺乏针对性,师生沟通渠道匮乏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班级往往是一个形式上的教学单位,而没有成为真正的集体,凝聚力较低。大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的学员通常都是上课或考试时才聚到一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较为匮乏。这就导致了班级管理者无法真正了解班级成员的具体情况,从而也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并使班级凝聚力日益降低。因此,师生之间的沟通亟待加强,使班级管理者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细化学员常规管理1.制定健全规章制度,确保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在班级管理制度方面,规章制度制定者应该针对成人学员的具体特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具体做法为:第一,重新组建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明确总负责人和各项工作负责人,避免多头管理;第二,以学校客观条件为依据,从而确保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了保证这一点,在制定规章制度前,可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成人学员以及成人高等教育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调查,并以此为规章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可以抽取有代表性的学员样本进行制度的试实施,对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2.细化班级常规管理,保证规章制度实施在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后,应敦促教育管理一线人员对规章制度的实施给予切实保证。只有一线教育管理者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的学习活动才能井然有序地进行。在常规管理方面,应明确规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对于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的传达,应该通过宣讲和案例的方式让学员学习并熟知,而不是因怕麻烦避而不谈,或者出了问题才告知对方。除此之外,对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学员要进行奖励,对于违反规章的学员要进行惩罚,奖励和惩罚可以用学分的方式或其他对学员有一定切实影响的方式来体现。这种榜样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员对于规章制度的重视,保证规章制度的贯彻和实施。3.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员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为增强机体凝聚力,应该采用民主选举方式组建班干部队伍,并就学业完成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班级管理者应该充分调动有能力、尽责性强、有奉献意识的学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组建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干部队伍,明确班干部职责,使信息能够流畅地上传下达,保证班级活动正常运转,深入了解学员的总体情况。同时,班主任要加强班干部队伍的教育,提高班干部自身素质,并进行定期考察,可以实行轮换制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班级管理者不应过于突出体现班级干部和普通学员的区别,而应逐步实施“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的干部制度,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以此提高全体学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增强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达到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提高班级管理者素质,提升班级管理效率首先,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对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去,树立良好形象。班级管理者应该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自己既是班级管理者也是学生的服务者,要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学员,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在管理过程中宽严相济,懂得灵活应变。其次,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多是在职者,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安排和行为习惯,故班级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员创造一些符合他们习惯的学习环境,组织一些能够发挥学员长处的课外活动,这将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最后,作为班级管理者,要时刻与时代接轨,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部门或高校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的专业训练机构对在岗的班级管理者进行定期培训,以满足班级管理者的学习需求。

(三)增进师生沟通,掌握学员总体情况班级管理者与学员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消除许多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沟通的手段和渠道日新月异,班级管理者应该与时代接轨,有效运用电话、微信、QQ、微博等各种现代通讯设备进行师生间的沟通,消除与学员之间的隔阂。另外,班级管理者要与学员形成日常性沟通,而不只是有事情的时候才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者更加及时有效地了解学员的相关信息,提高应变能力,及时处理问题。除此之外,管理者与学员间的沟通要以平等为原则,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除了学员的日常基本信息外,深入了解成人学员的心理,对班级管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成人学员学习环境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对班级中一些事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一定要事先深入了解学员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应对某些突发问题,达到管理好班级的效果。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与学员进行谈心、通过较为熟悉的学员间接了解、定期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来达到这一目的。除此之外,还要充分了解、积极挖掘每个学员的特长、爱好,并充分利用,以推动班级管理的良性发展。另外,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还应该注意到成人教育特有的需求。成人教育注重学习者经验及活动情境的整合。这就要求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要注重成人学员的知识学习需求,更要剖析成人学员日常生活经验,提供解决相关问题能力的训练,使其更好地适应班级生活。与此同时,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注重学员自主参与,突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成人教育中,管理者的角色着重于提供良好的环境与资源,辅助学员更好地进行学习。成人教育不仅以“学生中心”为特色,而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些都要求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班级管理者要具有与学员情况相匹配的管理方法以及与自身优势相协调的管理方法。

四、结语

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为在职人员,这使成人教育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了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要具有与自己特色相适应的班级管理方法。班级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加强与学员之间的沟通联系,构建和谐的班集体。随着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普通高校必须不断提高对班级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给成人学员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小云,周淑芬.新形势下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6):164-165.

[2]吴晓东,张东红.关于普通高校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2):42-44.

第5篇

一、农村小学生行为自制力低下的成因

我校是典型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多,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由爷爷奶奶代为看管,有的甚至是由稍微年长的哥哥姐姐看管;也有的学生父母虽然在家务农,但是对孩子成长缺少关注,这些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学生行为自制能力低下,不能严格约束自我行为,课堂上随意讲话,做小动作;课后追逐打闹,说脏话;不按时完成作业等。

二、通过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提升农村学生自我行为自制力

人的自制能力是意志力和自我调节机能的表现。自我行为自制力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优化非智力因素应重在培养。农村小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缺乏自我行为自制力,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更可以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全学生人格,成就学生终身良好品质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开学初的好契机,踏实迈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第一步

开学初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最宝贵、最有效的时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利用好开学初的第一个月,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初步树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从而建设起良好的班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学初第一个月是培养学生自制力的最佳时间,往往这个时候老师在试探每个学生,其实同时学生也在试探每个老师。如果这个时候,老师不够严厉,没有加强检查、评比和监督,使学生的行为举止逐步符合规范要求,那么之后几个月的班级管理就会变得非常吃力。我采取的有效方法是,在这个月制订好班级规章制度,并约束学生遵守班级规章制度。

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一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遵守规章制度的作用,以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二要积极创设内在和外在条件,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

四、从班级细节之处培养农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1.制订班级公约,培养自我管理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早读纪律》、《课堂纪律》、《课间操、眼保健操要求》等,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所遵循。

2.在课桌上粘贴座右铭

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加上照片;自己要追赶的学生的名字;针对自己行为自制力薄弱环节写的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

3.让学生每天坚持写道德日记

写日记,很多时候都是解剖自己,分析自己。让学生每天写道德日记,可以让学生正确地分析、认识、评价自我,才能有效地更新、改造自我。

4.每人做一天班长,培养自我约束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打破过去让尖子生当班干部且“终年制”的做法,实行轮流值日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做一天班干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把班级管理看成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五、家庭教育配合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班级文化;学生干部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础单位,班级建设是学校综合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程。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全面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积极探索班级管理模式,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较完善的班级管理机制体现为班级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学生能够遵守执行的班级管理制度,有良好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能、内部交往以及人际关系,集体成员之间有强烈的荣誉感和集体感、归属感。

 

一、目前大部分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的规章制度分为两种:成文的制度和非成文的制度。成文的制度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等。 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调节团体和个人的行为,保证共同活动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也维护个人在团体中的权益,从而使个体获得发展。这种方式导致辅导员只关心如何矫正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错误,要求学生能够严格执行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只关心如何形式化地执行规章制度,并不能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的完全统一;班干部只负责监督其他同学是否做到不违纪、不犯错。 该管理方式把集体和个人对立起来,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受到较大的影响,使得该班级管理制度不能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学生不愿参加班级活动。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有趣、有意义的经历对学生的成长也很重要。学校或班级能否为学生组织有吸引力的活动也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生活质量的评价。对于大学来讲,他们渴望的大学生活,不仅要丰富多彩,而且能对自己产生较大的人生意义,希望能引导自己做好人生规划,而这都离不开具有教育意义的、能够真正产生教育影响的课外活动。 事实上,很多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在寝室上网、玩游戏或者花较多时间谈恋爱,而不愿去参加班级活动;班级活动较少,活动设计的主题不突出,活动没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没有明确的奖励机制导致无法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班级中不和谐的竞争氛围。 高校班级管理中不和谐竞争主要表现在:高校的奖学金等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由此造成的竞争也很激烈。 例如有些高校的奖学金发放制度不完善,因为单一地用总分来衡量,不能反映出一些同学在个别科目上甚至是综合素质的优秀。 结果是除了个别的幸运者成了成功者,绝大多数的同学成为失败者,他们竞争中永远落选。 该制度安排并不符合学校教育是为了促进每个人的发展这样的理念。由此以来班级中大多数的学生比较关注自己的学习, 对于学习上还要帮助的同学则保持不大关心,学习差的同学容易丧失信心。

 

三、加强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根据班级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班级规范作为辅导员,在接手班级的时候,就应该花时间和精力观察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整个班级的特点。 以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为例,学生整理表现出较强的活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所以在制定班级规范时,辅导员在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时,应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人性化地有阶段性的指导学生该如何完善自身,从而能在服从班级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以学生为主体,每个人在制定班级条例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生举手表决,通过多次修改,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对自身提出较高的要求,来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辅导员也要以自身为榜样,在日常的工作中,按照制定的班级制度处理班级工作,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同学,做到有奖有罚,做好表率作用。

 

(二)加强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建设,, 建设班级的核心队伍

在大学新生刚入校时就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 这个时候,, 教师应该抓住大学生的心理,, 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拓展、班级迎新晚会,自我介绍接龙、军训等,通过这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彼此合作来完成的活动,, 让大学生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通过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发现积极性较高,集体意识、责任感较强的学生让其担任班干部,认真培养。

 

(三)组织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学期初,班主任应该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自己带班的计划,将培养目标细化为每个学生在每个学期要完成的个人目标和班级整体目标。 辅导员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和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制定任务工单和适当的奖励机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不同的方面,同过班级协商组织班级活动和积极参与活动,走出寝室,加强人际交流,提升自身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 通过开展各种班级集体活动,, 形成自己班级的氛围,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四)切实抓好学风建设

以良好的学风形成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优秀班级形成的重要因素。作为辅导员, 要根据高职院校制定的培养方案和当代企业选拔要求,了解学生在大学期间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帮助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专业技能。 二是与任课教师联系。 通过与任课教师联系,, 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根据掌握到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三是在班级内部实行“一帮一、结对子”活动。 班级学生划分学习小组,, 成绩好的、中等的和较差的大学生组成一组,, 大家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 在学习成绩提高的基础上,, 大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 更好的融合,, 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中生;班级管理;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1-0023-03[作者简介]戴洪楠(1981―),女,内蒙古赤峰人,石河子大学教育师范学院教育管理专业2013级在读硕士。

为满足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班级管理工作科学化的需要,应重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作用。

一、研究意义

高中生参与班级管理属于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同时本研究也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对高中生参与班级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探讨和深化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实践中,为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带来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通过问卷、访谈以及查阅文献收集初步信息,借鉴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从高中生参与班级管理意识、参与行为、班级管理满意度及相关问题四个方面来设计问卷。

(二)样本构成

本研究以新疆库尔勒市H校高中部学生为研究对象,班级设置有平行班、提高班和实验班,所以按照不同年级、班级性质进行分层抽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35份,回收率97.28%。经筛选后有9份无效问卷,最后有效问卷为52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6%,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见下表。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初步发现的问题,对40名学生、12名班主任共52人进行了访谈,为问卷调查结果提供佐证及弥补其不足之处。

三、结果与分析

(一)参与意识

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主动发展意识的个体,是班级管理客体的同时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成功实现有效班级管理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参与意愿。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4%的同学认为参与班级管理不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92.0%的同学表示愿意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但当问到“你认为自己是否有能力参与班级管理”时,数据下降到84.2%。这可能会导致有些学生因为对自己能力大小的估计不足从而影响其参与班级管理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另外有高达97.5%的同学认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很重要,有78.1%的同学同意全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还有22.9%的同学表示不同意。数据显示,全班同学都参与班级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二)常规班级管理参与行为

此部分统计数据显示: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参与人数最多的是纪律的遵守与保持96.2%,其次是参与班级卫生保洁的学生达到95.0%,集体活动的参与者达到92.8%。其中分别有62.5%、67.1%、61.8%的学生参与了对纪律、卫生、集体活动的监督与检查。结果显示,参与班级监督、检查工作的学生超过了调查总人数的一半。班主任作为班级首位管理者,对学生的工作做出及时评价和反馈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有22.6%的学生认为没有参与过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在班级干部的选举与投票中有72.6%的同学参与。70.2%的学生参与了对班干部的监督与检查。这表明班干部工作时是在超过一多半学生的监督和检查下进行的。有70.3%的学生参与了教室环境的美化工作。作为最重要和首要的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相对于其他管理内容的参与率,只有60.6%的学生参与。此外,有95.8%的学生表示本班级事务是专人专管。

(三)班级管理满意率

调查数据显示,班级管理满意率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对卫生方面的管理,达到了93.7%;第二位,91.8%的学生表示对其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满意;第三位,91.6%的学生表示对班级管理总体满意,同样,91.6%的学生表示对班级的教室环境布置表示满意;第五位,87.3%的学生对班委表示满意;第六位,80.6%的学生对班级规章制度表示满意;第七位,79.8%的学生表示对全班参与班级管理的效果表示满意;第八位,79.5%的学生表示对参与的集体活动表示满意;第九位,79.3%的学生表示对班级纪律满意;第十位,78.3%的学生表示对其所在班级的凝聚力表示满意。数据表明,在班级规章制度、全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集体活动的参与、纪律的管理及班级凝聚力的问题上面还有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空间。

(四)相关问题调查

笔者对于学生自己在班级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作了调查,有63.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班级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是积极作用,但是有34.8%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作用,这说明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较多的学生认为在民主氛围浓厚、班级荣誉需要的情况下会积极参与发挥积极性,说明学生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不愿意被强制做事情的心理存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动机最强的是希望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这说明学生也非常重视自身能力的发展和锻炼,学生还比较喜欢参与有意义和感兴趣的活动。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

1.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缺乏学生参与及成因分析

H学校班级性质上存在三种班级:平行班、提高班、实验班。每个班级要从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适用于本班级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常规要求。然而,事实上有些班级在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中缺乏学生的参与,或者虽有学生参与,但是不能够落实执行,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盲目性、随意性的成分很大。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首先,学校相应管理部门对学生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少检查监督;其次,班主任没有将学生的参与权益落到实处,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导致规章制度缺乏执行力度;最后,学生对于班级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不够明晰,部分学生对于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具有抵触情绪,缺乏参与热情。

2.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职责不明,岗位存在虚设现象

在所调查的班级中,有些班级做到了形式上的分级管理:把班级的管理机构分成了高低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负责人根据各自的职权范围承担相应的工作,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但是职责内容还不够明确,同时存在岗位虚设现象。

笔者认为存在此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班主任缺乏科学管理经验,缺乏耐心,不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设置岗位时具有随意性;第二,对学生而言,有些岗位虽然是自己选择的,但由于缺乏对自身能力正确的认识,导致岗位并不适合自己,却久占其位;第三,学生对自己要负责的工作内容认识模糊,不能明白其岗位的价值和意义。

3.在参与评价班主任工作中过于形式化

学生参与对班主任的评价是为了对班主任的素质、工作等方面作出价值判断,目的是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检查和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发现学校对班主任管理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而调查中却发现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真正体现出评价的目的,使评价作用大打折扣。学生参与评价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如果只是流于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渐渐消失。

笔者认为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学校管理者对于在班主任评价工作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意义不够明确和重视;第二,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张,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参与。

(六)对策建议

1.提高班主任以及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度

加强班主任的重视是高中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保证。一方面班主任必须对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而正确的认识,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参与的权利,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但是班级的重要部分,还是班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班级中的各项管理和决策都与学生息息相关,在努力建立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的同时,也要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班主任要转变管理理念,不要过多地强调组织系统性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观念的转变还要求班主任学会放权,加强自身的引导、服务功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这是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方面。

2.明确学生参与的职能和责任

班主任应该明确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职能和责任,使各个职位的人员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目前的调查显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职位设置存在不合理问题,职务臃肿、庞杂,有些职务分担的人员过多。因此,首先应该改变原有的职位安排,削减重复的、闲置的职位,增加符合学生自身发展和班级管理实际需要的职位。通过设立有效的职位和职务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使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名副其实地担任班级管理工作。其次,对于学生所承担的责任和权利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并且要求每个学生都以身作则。

3.优化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班内环境

根据教育民主化的理论,所有人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机会和权利,因此,班级内部的权力分配也应该是民主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就班级本身来看,为学生提供参与环境,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转变学生管理模式,因为传统的班级管理使学生处于被动和从属的位置,有时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所以班主任要放权给学生,相信学生在某些方面可以自己管理自己;另一方面,改善班级内部的参与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学校教育所有的规则和制度需要体现“学生为本”的思想,管理过程也必须体现对学生权利、自由、尊严的尊重。

参考文献:

[1]王建富,何郑英.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参与式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

[2]张恒辉,胡思芬.班级管理漫谈[J].班主任工作,2007(11).

[3]戴文忠.引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4).

第8篇

班级管理体制和谐班集体一、班级规章大家定

好的管理制度是成功管理的第一步。管理班级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管理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然而,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难免会对约束他们的规章制度有抵触情绪。怎样解决好这一问题呢?在确定班规之初,我就会发动学生首先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然后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起草,小组讨论,然后拟出草案,再在班上讨论、修订,最后定下来。因为班规由大家定,体现了民主的管理原则,体现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对于民主决议确定的班规,大家都乐意接受,自觉遵守,从而为科学民主的管理奠定基础。在规章制度的实行过程中,也同样有学生检查落实情况,确保制度的执行。

二、班级问题大家解决

一个班集体里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免不了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有了问题怎么办?每当问题出现时,我总会先让每个同学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再确定解决的办法。如我班负责自行车排放的管理工作,经常有人反映“同学不按次序排放,乱停乱放……”怎么办呢?我让同学们想办法。一个人所想的总是有限,但几十个人所想的方法就很多。他们有的说派人监督,有的说制定奖惩制度……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的意见,最后再采纳合理的建议,解决了问题。再如,有部分同学对穿着打扮很在意,甚至化妆上课,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严厉制止,恐怕只会引发学生更大的反感,我就通过主题班会,让同学畅所欲言,讨论“什么是中学生有的美……”通过类似的活动,学生会真切感到集体对他们的关注和监督,加强学生的归属感,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感受到自己与集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集体,也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班级大家管

班干部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倡导平等、真诚、团结、关爱、活泼健康向上的优良风气,通过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在班级干部的任用方面,我采取干部轮换制,并分组实施。让每个学生体验、增强当班干部的责任感,充分发挥每个班级成员的能力,为班集体的成长增添活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班集体的主人,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建设好这个集体,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交往中遵守规则,学会了理解、帮助他人,认识到了如果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合作,将很难适应生活、工作、学习和未来社会。这样,既培养了合作意识,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建设和谐班级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学校,没有和谐的班级,就没有和谐的学校;没有和谐的学校,便很难说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是学校的培养对象,他们只有在和谐的班级中学习、实践,才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第9篇

美国一名著名军事家(小埃德加.普里尔)说过:由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将战胜一只羊带领一群狮子。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因为在我看来,班级管理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管理的成与败,要看班主任这只领头雁,能否严格要求他的群雁,时刻督促他们。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总结,请笑纳!

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总结

当班主任已有一个学期,在班级管理上没有过多的经验与大家分享,现就把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以及班级管理的心得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也对我班级工作的批评和指正。

我的班级管理理念是:

用爱心赢得学生、用竞争带动管理、用活动增强斗志,用奉献获知感恩,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总结多年做老师的体会,我认为: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爱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的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 如:我班学生刘新刚分入我们班时,自由散漫,说话没有礼貌,上课说话捣乱。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没有急于批评,更没有放弃他。而是进行多方面观察,与他交谈。在交谈中,我发现他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好像别人都欠他什么似的。而且他还有种种恶习,有好几次我发现他欺负女同学,欺负了女同学又不承认,而且还做了很多我认为卑鄙恶劣的事情。后来我了解到他是因为小学成绩较差,怕别人都瞧不起他;又加上升入初中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已经渐渐的进入青春期,所以才渐渐的开始欺负女同学,以博取女同学对他的注意。为了能使他行为转变,我经常找他谈心,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男女生之间的问题,鼓励他不要放弃自己的学习,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不求上进的人。记不清多少次和他促膝谈心,有多少次和他一路同行,我的关心教育终于融化了他冰冷的心,他开始渐渐的变了,变得有礼貌,懂事了。劳动积极,学习也比以前用功了。又如我班学生我班学生苗荣华、刘杨、陈静等同学起初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不优异,后来经过谈话后,他们意识到老师对他 们是真心的,这个真心没有一点点的虚伪,是老师真心向他好,真心对他好,这颗真心就是爱,也没有过多的过多的话语,他们的成绩便直线上升,从升入初中开始的成绩不及格到现在的优秀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质的蜕变。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我班还有很多后进生,象王玉振、于跃、许巍、肖斌、于文静等同学,我利用节假日对他们进行文化课上的辅导,利用课余时间找他们谈话,利用班级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虽然他们在成绩上没有进步,但是我知道一块顽石需要长时间用心才能将其感化,我始终没有放弃他们。真正的做到了爱生如子。在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学生们的爱。一句句亲切的问候,让我感到欣慰,增强了自豪感。现在,我们班基本上建立了师生之间的和睦关系,形成了班级团结、和谐的气氛。

我坚信: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关爱的心去开启不同学生心房的门锁,定能给学生捎去和煦的春风,给班级带来亮丽的风景。

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总结

愉快的生活过去了,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一个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中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在保教工作方面与大班、小班幼儿的区别;同时也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与保育员、其他教师及家长的合作、协调工作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以前我比较注重于对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的理论学习,常常忽略了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关注。这次在幼儿园第一次完整地观察了幼儿园一日的生活,发现其实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陈向群老师很会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计划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如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浪费洗手液,陈老师就会跟小朋友说明我们幼儿园的洗手液是怎么来的,不能浪费,并要求他们两人带一瓶回来作为赔偿。这些日常生活突发的事件都成为教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

我在见习初期的时候,看到小朋友椅子放得不整齐,我就会帮他们放好;他们告诉我饭菜吃不完,我就叫他们不要再吃了;他们要上厕所,不管当时在做什么活动,我都以为应该让他们去上厕所;他们不会自己脱衣服的时候,我会主动帮他们脱等等。我以为我是在帮助他们,可事实却并非如此。经过陈老师提示后我才认识到我的行为的后果就是他们永远都不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的行为的出发点是关爱幼儿,但结果却是溺爱他们。所以经过反省我觉得幼儿教师心中应有一把尺,这把尺其实就是教师坚守的原则,这些原则的出发点和终点都应是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能力。

小朋友们都非常天真可爱,我很爱他们,很喜欢和他们玩。幼儿园早上有半个小时是让幼儿拿着玩具箩到室外自由活动的,我会趁这个机会和他们玩成一片,和他们聊天。我会扮演小偷,小朋友就拿着超人的玩具开着“警车”抓我。我试着让自己变成小朋友,融入他们的生活,这样我才会获得他们的欢心,才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和依赖。但这样却并不代表小朋友会听我的命令做事。一个原因就是我还没有真正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和他们说话,命令他们做事。相反地,我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来督促他们做事。甚至有时候我把他们的话当儿戏,哄他们。有一次,姚清乐请求我教她折花,我不以为然地答应了,因为我以为她很快就会忘记,但是她记得很清楚,而且每天都追着我问什么时候教她。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伤了一个纯真幼儿的心,我没有说到做到,失信于幼儿,我想是不可能令幼儿信服的。于是,我郑重地向她道了歉,并告诫自己今后要做到真正地尊重幼儿,对幼儿要讲信用。

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总结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校规校纪的执行者,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沟通者,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辅导员。肩负着领导、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及学会做人的责任,他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个人成长中的朋友。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怎样管理班班级?

一、规范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也就无法完成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目标。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定时,我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亲自参与。要求学生献计献策,共同制定出切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班级规章制度。学生参与了班规的制定,既增强了主人翁的意识与责任心,又为今后的班级管理夯实了基础。在学生的积级参与下,我制定出了“班规十条”、“文化科代表职责”、“体育委员职责”、“劳动委员职责”、“值日班干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

光制定规章制度是不行的,必须认真的学习,让全班学生都要了解这些规章制度。本学期初,我就带领我班学生认真学习了各项规章制度。除以上列举的规章制度外,还印发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我总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我花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学习这些规章制度。通过学习,学生们基本知道了自己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应该怎样去做。

二、建设班级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建立健全、学习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强有力的班委会,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发展来说是必需的“刚”,但是建设健康的班级文化更有其不可或缺的“柔”的作用。把班级建设成为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就能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潜移默化渗透心灵的力量,泰戈尔曾说过:“不是棒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为此,我十分注重班级的文化建设。

三、自身练好内功

其实一个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值得学生信赖的首先不是他的学识,而是他的人格魅力,榜样力量。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搞好班级各项工作,班主任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权威。班主任要苦练“内功”,要以人格影响人格,要以情感唤醒情感,做行动的楷模,给学生向上的动力。可想而知,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群、人格高尚,就能在学生中树立起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权威,那么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与他积极合作的。

四、关爱学生

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必须有爱心,一个班级才会让学生感到家庭般的温馨。只有在这个爱的大家庭中,每一个同学才会如兄弟姐妹般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鼓舞。要营造这样温馨的班级,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宠爱”后进生。“不可爱”的孩子是最需要你爱的孩子,如果你把爱倾注在最需要你爱的孩子身上,你就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班主任。爱一个“不可爱”的孩子,正是一个班主任难能可贵的品质。

2、严爱优等生。优等生,每个老师都喜欢他们。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而是时时提醒他们,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等生不仅是学习成绩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这些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有严爱才能克服他们自身的弱点。扬起他们前进的风帆。

3、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些班主任容易忽视的群体。他们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放弃自己。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对这类学生,我摸清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始终如一的尊重、理解、信任、关爱他们。

五、与科任老师搞好关系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管理学生;管理创新

引言

高校里的管理员就像是学生在分叉路口的指挥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少走弯路,这就要求高校的辅导员具备一定的业务基本素质、管理经验,高校在筛选辅导员时应该各方面都进行考察,有些学校的辅导员对自身的责任认识不到位,存在偷懒、怠慢等情况,学校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使辅导员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还要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不断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创新。高校里云集着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学生,这些在性格方面、生活习惯方面都不同,这就要求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时,在承接先辈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学会创新,拿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学生的方法。

1.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成因

(1)学生管理工作中问题的特点。

高校里的学生来自各个地方,每个地方学生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上都有不同,而且高校的学生数量较多,因此需要辅导员管的事就较多,而且较为繁杂,从衣食起居到学习成绩,样样都要做到位,辅导员的工作繁缛复杂,不仅要做好安排讲座、举办某种班级活动这些课堂内的事,还要做好宿舍的管理、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管理、食堂的饭食、学生的恋爱得失等等一系列课堂以外的事。

(2)辅导员自身的素质问题。

目前,高校中的辅导员大多都是年轻的教师,他们没有太多的管理经验,面对平日里各种繁杂的事物,没来得及处理就已经头晕目眩,开展工作的实际效果不强。高校里的某些辅导员由于长期处在校园生活中,习惯了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对自己的前途等都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的能力,所以他们在工作上就产生了消极的心理,甚至有时出现的大问题太多,他们疲惫了,就不愿过多的过问学生的生活,不愿过多的来关注这些小问题,而往往大事的发生都是由小问题引起的,然而在这些事情中,辅导员已变得麻木了,再加上学校有时也不能及时的对他们培训,所以导致某些辅导员随波逐流,对自身的责任意识不强。

(3)管理方式不当,缺少创新与沟通。

每个高校都有自身管理规章制度,有些有多年管理经验的辅导员习惯了遵循规章制度,总是抱着学生犯错就处罚的心理,忽略了和学生的沟通,没有注意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有些管理员公私不分,或是对某些学生比较偏爱,相反对某些学生比较厌烦,导致在处理某些学生之间的矛盾的时候不能完全的做到公平公正,扭曲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激化了矛盾,把原本只是一个小的矛盾放大成了大矛盾,违背了教育规章制度的初衷,也给教师自己带来了麻烦。

2.高校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时的创新措施

(1)让规章制度存在学生心里。

虽然每个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学校的规章制度都欠缺完善,或是有些高校的规章制度是较为完善的,但在学生心里,它只不过是一个摆设,不存在自己的生活中,等到自己真的被处罚了,才知道错。所以学校可以在每天中午、下午在播完新闻、播完学校的广播之后,再播一些最近国内国际学校里发生的大事件,让学生听到之后内心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产生敬怕的心理,从而不轻易的让自己犯错。辅导员也可以自发的组织班里的同学举办关于学校规章制度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学生可以通过抢答关于规章制度的题目来获得奖品,让学生在娱乐中,把规章制度真正放进自己的心里。

(2)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管理也逐渐的越加现代化。在高校辅导员的管理中,辅导员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同时也能更好的管理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的优势,建立班级微信群,同学之间可以在群里进行自由的交流,当然教师也能更好的融入到学生中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在工作中也能积极的配合工作。同时,利用微信群等也能快速的传达学校、班级之间的信息。如果,班级有能力的话,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把班级、学校、社会上的相关内容上传,让学生之间及时了解。这对于辅导员管理学生是很有帮助的。

(3)辅导员多关注学生生活、多与学生沟通。

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更要注重学生生活方面的问题,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在触及学生心灵层面的问题上更多的与学生沟通。高校是一个小社会,大多的学生都是从这里开始学会锻炼自己,在这其中不免受到很多挫折,有些学生心灵比较脆弱,有时会想不开,这就要求我们的辅导员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指引。有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在碰到困难时不愿和辅导员开口,因此,辅导员可以在班级中设立一个信箱,让学生不不愉快的事写进去,而后辅导员在一一开导。辅导员也可以告知学生自己的QQ或是邮箱,让学生通过邮箱或者在线聊天的方式向辅导员诉说自己内心的问题,辅导员也应及时向学生传达一些积极健康的内容,让辅导员不仅成为学生的老师,还更能够成为学生的好朋友、知心姐姐。

3.结语

在高校里学生的一线管理者就是辅导员,因此,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身心发展、综合素质方面都具有直接的影像,这就要求我们的辅导员在各种复杂各种大事小事一堆的世界里,应该更加的平静下自己的心情,在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有耐心的解答每一位学生的疑惑,帮助每一位学生完成他们的圆满的大学生活,使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收获知识,只有辅导员和学生一起携起手来,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加的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张岩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国君.试析辅导员工作方法对学生管理的重要影响[J].内江科技,2013(02).

第11篇

关键词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规章制度

一、在工作中教学相长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然而,作为一名现代的班主任,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而终身学习。作为班主任,学习是基于一个管理者、教育者的学习,追求的目标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班主任的天职。班主任不断学习新教育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以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班主任在学习中要注重与学生进行各方面的交流,学习方法的交流亦是一个重要内容。班主任可以就自己对学习内容的体会、记忆方法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习惯养成训练外,还要注意学习习惯形成后的巩固、内化,并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内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班主任能高度重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点滴行为入手,持之以恒,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

二、在生活中以身作则

俗话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在班主任工作中,确实如此。师生之间,角色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在心理和行为上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班主任一定要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学生做到的事,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做到,更要做好;不让学生做的事,自己首先坚决不做。在与学生交谈时,要用亲切的语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心理戒备。

(二)以身作则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不感染、影响着学生。班主任要始终把自己当作班集体普通的一员:严格遵守班规班纪,用自身的榜样示范,对学生有着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比如,班主任看到摆在教室后的卫生工具乱了,没人自觉整理,若班主任此时指定某位学生整理,卫生工具再乱了,还是没人会主动去整理;如果班主任此时自己动手进行整理,学生会主动帮助整理,下次会有人自行整理。

三、在管理中严慈相济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严格”,用“硬”方法管理班级,虽然班主任在教室时班级纪律等方面暂时还可以,一旦班主任离开,班里很可能会一盘散沙,最终导致学生与班主任离心离德,学生的自觉主动性也难以真正形成;如果班主任只用“软”方法管理班级,虽然班级表面上看可能风平浪静,师生、生生之间没有什么矛盾,但是班级的整体发展是迷茫的。鉴于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要严慈相济、软硬兼施。

(一)严格要求。

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的是这个班集体拥有战斗力的保证,要想让一个集体顺利实现它的目标,必须有“硬”性的规章制度。当然,班主任在和同学们一起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还要注意规章制度的科学性、民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班级制度制定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进行适时的修改和调整。

制定好科学、实用、有效的班级规章制度是治理好班级的前提条件,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是关键。在选定、培养好得力的班委成员后,班主任要将班级工作进行具体分工,做到“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做”。班主任要对班级成员一视同仁,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落到实处。长此以往,班级的凝聚力会越来越强,班干部的威信会越来越高。

(二)严中有爱。

学生的自我主观能动性很强,真正能够管得住自己的人是自己。在管理班级时,班主任只是一味地“严”、“压”、“看”是不行的,要“以情治班”,进行“软”管理。

1.以情感人,用爱暖人。生活中,热情、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天气变冷时,嘱咐学生“多穿件衣服”;失意时,与他促膝长谈;失败时,真心鼓励……这些都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关爱与温暖,成为师生关系融洽的调和剂,也是班主任工作成败的关键。

2.赏识后进,寄以期望。每位学生身上都有其闪光的一面,班主任要善于发现、肯定他们的闪光点,特别是对待后进生,班主任更要增强其信心,时时流露出对他们的信心和期待,不要吝啬自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赞美之词。

3.营造氛围,优化班风。一个班集体要想具备竞争向上、团结互助、积极主动的风气,这需要班主任都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比如,在班级内组织学生开展了“结对子”活动,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也可以由班主任指定,让自控能力强的学生监督和帮助自制力略差的学生;在班会上组织学生进行周反思、月总结,在自我反思中明确“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使他们逐渐从“别人要求怎么做”发展到“要求自己怎么做”;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和他们谈心,也不定期的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或家访,从不同渠道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是什么,制定多种奖励机制,在言语中启发学生,在精神上鼓励学生。

四、在活动中身体力行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活动时,要身体力行,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排练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第12篇

摘 要: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让孩子的智力获得最佳发展,意志品格得到锤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对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有着现实意义。下面就详细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班级管理;精细化管理;师生关系 一、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班风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在小学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班级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都受班级建设质量的直接影响。因此,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有力保障就是抓好班级建设。所以,相关规章制度建立以及科学系统、全面可行的《班级管理办法》都是小学班级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还可避免班级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首先,要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细化,为实施班级量化管理打下基础。在班级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定量化、精细化的实施班级管理,是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再走上不断更新的必然道路。从而在行动上真正落实“精细化”就成为重中之重,在班级的醒目位置,拟定一系列规则和规定,督促教师的日常行为,使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有效针对性得到了良好保障。同时,对检查反馈制度进行完善,对班级各方面的工作应欢迎校领导随时进行检查,普通教职工也可对班级开展的各方面工作进行监督,这样的相互监督以及规章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保证各项工作高效优质的运行。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爱和温暖。爱会让学生感到身心无限的满足和安全。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般的爱,因为双方不存在任何血缘关系,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为真心的爱去感化学生,才能保证和孩子心灵相通。每个孩子教师都应用亲切的态度和笑容对待,从一点一滴做起,有时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小动作,如用手抚摸孩子的头,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温馨。和孩子在对话时,弯下腰或蹲下来对聆听孩子的要求和疑问,会

让孩子感到平等。善于和孩子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要从小事入手,不管是在针对学生的学习教育,还是日常的生活照顾,每个环节都要力求精细、环环相扣。班级管理不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完成的事情,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付出较大的耐心和毅力,

不断地学习、探索和总结,这些都对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有着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