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考试反思总结

高中语文考试反思总结

时间:2023-01-16 17:32: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考试反思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语文考试反思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知识面 思想

一、做好高中语文考试的专项题型复习

对于学生来说,高考将是其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影响今后整个人生规划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高考是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一次全面考查,所以,高考语文的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近几年所出的题目都比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性的题目一般都是以一个知识点为载体,辐射很多其他的知识点,所以要想把这种综合性的题目做好,首先必须要对各个分知识点进行强化,也就是我们通常第二轮复习时所进行的专项复习。只有把各个分知识点都理解透彻,掌握牢固了,才可以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看清看透,从而更好地掌握综合性题目的解答方法。比如,阅读理解的题目,它所考查的就不仅仅是学生读的能力,还涉及字词、语句、描写方式、修辞手法等很多的知识面。在进行专项题型的复习时,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高考的思想,抓住高考出题的命脉,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比如,每年高考阅读理解题目中选取的都是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者作文所设计的体裁以及社会上出现的热点内容等,并且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述,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方法和思路。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利于学生探索解题规律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求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掌握知识。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能够在做好各专项题型复习的同时,更进一步地顺应高考出题的大潮。

二、保证突出主要的知识点,并尽可能地扩展知识面

高中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科目,而高考更是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一个全面考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多让学生练习一些综合性题目。比如,阅读理解、作文就是综合性较高的题目类型。这种命题范围的广泛性就决定了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复习,不能只复习考点,而对一些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不高的知识点忽略掉了。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整个高中阶段的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地进行整理,以考查知识重点为主干,其余知识点为枝干,不仅侧重单个知识点的复习,更要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综合性的复习材料,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题目处理能力,为学生的高考复习保驾护航。

三、对待模拟试题要有正确合适的认识

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很多学生都会选择题海战术,但是,题海战术对于高中语文这门科目来说,并不是一种合适的方法。因为模拟试题并不是真题,对所学知识的涉猎有时候会有所偏颇,而且高中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仅仅依靠做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的。所以在做这些模拟试题时,首先,如果选择大量的模拟试题进行解答,势必需要很多的时间,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课文重点段落的阅读上。其次,要弄明白题型以及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经过解答题目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总之,与其去大量地解答模拟试题,不如选择几套典型的真题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利用其他时间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考点进行系统的复习。

四、要教会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改进

要想在高考中有所突破,就必须对自己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因此,高中语文的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就是反思与改正的过程。学生经过反思与改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掌握的知识点更全面了,学生的整个综合素质提高了,这样我们复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反思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四种:一是概括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要取得应对这一题型的正确方法。二是经验型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之后,要弄明白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自己掌握了多少,还有多少是混沌不清的,为以后的题目解答积累丰富的经验。三是错误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对于自己出现错误的题目,要进行深刻而透彻的分析,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并且能够探索出一条正确解答题目的道路。四是创造性地反思。主要是说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多运用对比、联系等方法对所解答的题目进行扩展,以求自己能够因此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复习高中语文知识时,只要能够做好反思,并且相应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能在高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讲评的重要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做题是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讲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对试卷进行讲评之前,教师首先要自己先把试卷做一遍,力争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教师要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评议。教师精准的讲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对学生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始终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

六、总结

总之,做好高考语文科目复习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很多,但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锲而不舍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地进行归纳和总结。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兢兢业业地为教学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在语文科目的高考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吴晓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第2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认为,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更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除了落实在应试上的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外, 语言表达和非考试类写作方面的训练少之又少, 学生在自我表达和写作储备方面困扰颇多。

二、 PPT、 视频与QQ群在 “时事点评” 活动中的综合应用

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 笔者结合演讲与写作的要求, 通过 “时事点评” 活动, 全面锻炼、 培养和提升学生听、 说、 读、 写的能力。具体地说, 首先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入手, 探寻每周新闻热点, 剖析周围的生活现象,养成观察和感受生活的习惯, 在为平时的写作积累素材的同时, 培养审美和探究能力。其次, 经过两人或多人合作, 完成对新闻素材的搜集与梳理, 设计制作辅助材料, 面向全班进行现场新闻解读, 通过现场互动, 引发学生的理解和分析, 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论说水平, 将对事物的思辨引向深入。再次, 学生通过课堂上倾听并理解讲评内容, 课后阅读、 分析共享文件素材, 然后在QQ群或微信群分组会议中自由讨论, 补充和延续对相关话题的反思和质疑, 确保讨论的观点严谨与客观, 促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养成。最后, 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点评文章, 老师批阅后选摘出优秀作品或段落做全班交流, 帮助学生在提升语言表达水平的基础上丰富写作手法, 为高中三年的写作积累鲜活、 新颖、 独立的素材。

其中, 现场解读和评论环节, 主讲同学通过展示自制的PPT和视频, 为现场表达助力。PPT的使用, 既丰富了表达的手段, 也对自己讲评的内容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归纳和说明, 保证了讲评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突出了教学的总结功能, 强化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严谨与科学; 视频的介入, 使解说不再是单一的语言表达, 有了影像和图片的补充和感染, 往往能调动学生的思辨思维。另一方面, 全班互动讨论在课后延伸至QQ群或微信群上的交流与沟通, 既打破了面对面表述的拘谨, 较之课堂讨论更加自由、 深刻, 又可以随时反馈学生们在一定时间内零散和碎片化的认识感受, 为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观点和思想认识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积累与信息筛选乃至评价都起到了有力的强调作用, 对高中语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的机制的形成和拓展也有着积极的探索作用。至于演讲现场全程录像、 课件与视频等资料, 都会在每一次全班大讨论后被上传至QQ群文件共享, 为学生深层次的反思、 反复交流和文章的写作提供足够的素材。

三、 “时事点评” 活动的反思与活动拓展

活动不仅是教学的深入, 更是语文学习的延伸, 学生除了在听、 说、 读、 写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之外, 对言之有物的写作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实践。另外, “时事点评” 活动还在对社会现象与不同事物的评价方面对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评论思维等做出了正面、健康、 积极的导向,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中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正能量渗透。

活动内容虽然环节较多, 但大多是在课余时间由学生自己组织, 合作完成, 教师参与的环节主要体现在讨论时必要的点拨, 材料整理时最后的把关, 以及文章的批改和选摘。

“时事点评” 活动中PPT和视频的使用, 促进了学生表达的丰富性, 手段上的创新, 加上图、 文、 声并茂,使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并掌握。另外, 提纲挈领式的设计和标示方式也使学生在不同方式的语言表达中更加注重逻辑性和严密性,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总结与归纳的功能性也是一种强化。

在 “时事点评” 的开展过程中, 学生主动观察和发现生活现象, 从现象中挖掘本质, 这本身就是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此外, 学生线上与线下的交流、 互动, 基本上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前提下, 师生间、学生之间可以毫无障碍的进行 “点评” 的主题沟通, 在QQ群视频或文字会议中可以变换主持人和主持形式,这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另一种形式的创新, 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都是有效的引导和促进。从第二轮活动开始, QQ讨论中加入了分组和分主题讨论的形式, 有效控制了讨论内容, 同时, 每个讨论组都安排记录员, 在特定时间里将组内的讨论思路和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 及时汇总分享; 学生零散和碎片化的认识感受被及时有效地集中, 为高中语文学习的积累、 信息筛选、 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时事点评” 还可在摄像、 拍照、 资源上传、 文字稿整理、 网络讨论主持等方面让学生更多地尝试和参与。活动的评价方面, 除了教师的常规考核外, 班内的小组评价也可适当加减分。写作上可打破议论文或杂文的界限,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写作, 以充实和拓展高中写作教学。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设计;情境教学优化

一、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的方法

1.以文本为出发点设计导语,优化教学目标

其一,应当以文本为出发点营造语境,在课堂导语的设计上注重营造课堂氛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到文本轨道上,进入文本所营造的情境当中。从而,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探究和阅读的渴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高中语文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教学上包罗万象,在教学情境设计上应当基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注意情境设计和文本内容的自然衔接。具体上,应当结合时代潮流,带给高中生新鲜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避免喧宾夺主,重视学生的意愿,确保实实在在的让高中生学到知识;避免导语和文本的主旨相去甚远,应当简单明了易懂。其二,应当根据教学任务的重点和难点优化教学目标。第一,教师应当根据文本在单元章节当中的教学作用、教学地位、担负的任务,确定教学的重点,并以教学重点作为依据体现重点的能力点和知识点。第二,教师应当科学地组织教学的内容,落实教学的目标,并且根据教学的实质能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确保情境教学的目标具体详细,确保情境的创设是为本课时的目标而服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从而,使得教学目标具有弹性,满足基础各不相同的高中生的学习程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信心,投入到学习的情境当中。

2.优化情境教学的过程,促进教学迁移

其一,应当注重对于审美的探究和思辨,优化教学过程。情境教学注重以美作为突破,以感情为纽带,以思维作为核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上作用独特。情境教学过程注重创设具有探究性的情境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水到渠成当中,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的目标,形成学习的动机,激发思考和激辩,学生在激辩和追问当中反思,在反思当中深入探索,从而形成个人见解,形成创新的意识。其二,应当进行有效地教学,促进教学的迁移。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教学当中,要培训高中生学习能力上的迁移,教师就必须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的进行情境创设,并巧妙地利用教学的契机促使学生积极的迁移。此外,在情境创设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注意创设方法,更应当注重创设效果,形成情境教学合理的迁移模式,将课堂教学和作为检验学生素质的量化指标的考试融为一体。

二、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优化的案例

1.教学设计实例举隅

现以《断魂枪》作为情境教学设计优化的案例,从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一,在教师目标上,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中老拳师英雄末路的孤独所反映出的时代变迁,文章当中的语言特点和对比手法的应用。而后,引导学生思索在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对待西方文化,并且认识文章当中沙子龙的形象及其对于表现主题的意义。其二,对于教学重点,注重讲解传统上的白描手法和对比烘托、欲扬先抑手法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对于教学难点,在于理解文章对于时代环境部分描写的意义。其三,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导入、学生分组讨论、诵读、分组总结概括、提问等形式完成课题教学。以提问我国的用枪名将和著名枪法作为课题的导入语,介绍高中生熟知的名著当中的枪和枪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新认识的用枪高手: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神枪沙子龙”。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总结不理解的地方,各小组派代表进行问题阐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后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和问题的思考方式、答案。组织学生进行比武片段的朗读,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后让学生回答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并且思考教师板书的诗歌,从而认识晚晴处于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强烈碰撞的时代。引导学生概括断魂枪是什么样的一柄枪,进行诸如“魂”字应当如何理解的问题提问,学生之间进行限时讨论,并主动举手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讨论文章采用的表现手法,进行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当以怎样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交锋。

2.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从教学目标的优化上,案例所述文章属于小说和故事单元,这一单元注重的是人物刻画与环境烘托,因此教学的重点设置为认识沙子龙的形象。在环境烘托上,课程的难点在于对文章所描述的社会环境的分析和理解,具有针对性。总体而言,教学目标设置具体详细,操作性强。课堂的教学设计在情境教学过程当中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提升学生的现实评述能力。并且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思路和答案拉近,设置利于学生们理解的基础性的问题,让学生们的思维有着发散的空间,从而创造个性化的阅读情境。

三、结语

情境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在于素质教育,也必然要回归到素质教育。高中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们的文化创新性,同时要让学生的创新是基于文本。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自主性,但要给予一定的材料支持,避免时间浪费。总而言之,教师进行情境教学的设计优化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课程的标准,确保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生成和构建,确保语文课程教学更为生动有效。

参考文献

[1]杨珍: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2]李丹: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中创造情境[J],成才之路,2010年17期

[3]黄玲: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情境阅读教学[J],文教资料,2009年21期

[4]黄晓英: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第4篇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整合的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综合应用能力、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的基础学科。但在“应试”这一观念的束缚下,语文教学却偏离了这一方向,以单纯的应付考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多获得的是一些机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能力不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多关心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构建语文知识,学会应用,以语文来作为提升自我的工具,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人本意识,尊重并关心学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往往会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从“我”的角度去思考教学,于是,教学中也就容易把学生作为客体来看待,忽视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而着眼于知识的传授。其实,语文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课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只有树立人本思想,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主动的进入语文学习状态,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为语文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首先,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需要提问、引导、组织学生展开活动。如阅读中,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以问题而引导他们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内涵进行探究。尤其要把教师的“有色眼镜”摘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高中学生更注重和教师在情感上形成互动,故而在语文教学之余,要注重多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才能让学生“听师言、信师道”。尤其是在课外辅导的过程中,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而在习惯和方法上给予指导,让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更好地获得语文知识的构建,帮助其建立学习自信,主动参与学习。

二、以知识为基础,提升其语文素养

人文素养并不是形而上的东西,而是基于知识的人文思想的构建体系。正如马克思所言, “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思想的构建,语文知识是基础。但从高中语文教学是实践来看,大多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还是较为传统,学生在学习中多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存在,主动性不强。故而在语文教学中还需加强课堂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转变“灌输”方式,结合教学实际而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小说阅读教学为例,对于人物形象,如果以教师讲授来让学生识记住人物特点,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在分析人物时语言也较为干瘪。而教学中如能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主动分析、总结,教师再引导学生表演、体会,其体验更丰富。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中对罗密欧和朱丽叶倾诉真情的台词的理解,先引导学生找到台词,然后角色表演,然后再讨论其中包含的情感,如“明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一句,把朱丽叶比喻为天使,写其美丽,表现罗密欧的倾慕之情。如此,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蕴。当然,在引导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及时进行指导。如在《雷雨》中对鲁侍萍形象的分析,如其倔强,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找到面其对周朴园含血带泪地控诉三十年的悲惨遭遇的剧情,然后再交流,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

三、着眼学生发展,提高其应用能力

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应用较少,教学中教师更多注重的是如何让学生通过书面练习而提高其应试能力,而对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关注不够。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本思想,而人本思想和生活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本思想不能脱离了生活而孤立存在,相反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悟和体验,结合生活而用知识来审视自身,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让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应用,要注重从课内向课外拓展,拓宽学生的认知面。如在《拿来主义》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对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的批判的基础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存在“拿来主义”,如最简单的例子抄袭作业。相应的,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不机械地“拿来”,如何创新,教学后可采用读后感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生活而写些感悟。同时,要以语文知识为工具,引导学生应用知识来审视自己。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反思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学习中汲取自身发展的营养,学会反思,学会发展,这样才能让语文素养获得不断的提升。如《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等古文作品的学习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交际中的对话技巧,那么,推广到人际交往,学生在生活中是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向别人提意见时是否拥有一定的技巧,这就需要在教学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而进行反思,然后结合自身情况而思考相应的对策,如怎样做到宽容别人,细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如多看一些如《口才与演讲》类的书籍。

语文课程是富有丰富人文素养的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受“分数”所限,要能从学生这一主体来构建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尊重并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而自主地进入语文学习状态,能主动获得语文知识构建,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点,引导学生应用语文知识,以语文知识作为促进自己发展的工具。如此才能让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整合起来,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第5篇

1 “教”指导“学”,实行“学”“教”并进

在目前新形势下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和学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教师的“教”在教学中具有带动性作用,它可以指引学生从什么样的角度或者利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和思考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动性,只有教师把思想和情感投入到教学当中去,学生才会积极的对待学习,才会因对学习感兴趣而学习。通过教师的指引,学生才会从各个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成绩才会提高。

2 教师要积极备课,精选高质量课本,基础要打牢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领导者,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对于目前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要求。因为教师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学生的水平和素质。因此鉴于目前的形式下,必须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对于课本中基础知识必须要加以学习和巩固,因为基础知识是发散思维的根基。对于教材内的基本内容一定要好好掌握,并且要求学生认真的学习课本中的内容。另外还要在选择课本的时候下功夫,市场上的课本参差不齐,质量有好有差,因为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要对课本选择加以要求,复习资料也要具有针对性,不要盲目订阅,浪费了时间反而没有好的效果。另外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到的就是,积极备课,对课堂内容要积极对待。有的教师觉得自己的教学还行,课堂上能应付,根本没有提前备课的习惯,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上课之前必须针对下节课要讲的内容进行备课,不理解或者容易犯错误的地方要着重标注,以便在课堂上着重讲解,因为这往往也是学生不懂或者容易出错的地方。

3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相互沟通和互动

目前在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学体制,因此必须要对现在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发散思维,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积极学习。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积极的鼓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信,看到自己的长处,从基础开始学。另外在课堂上不要一味的讲解,要留出时间和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思考后得到答案,而不是听到老师说出的答案。在教学时,积极的与学生互动,找一些互动的游戏融入到学习中去,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一些枯燥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联系到生活当中,找到些许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 从学生的的角度出发,从基础出发,教师积极思考与反思教学

思考事物都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来研究,学生在课堂上是受教师的指引。因此教师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回归课本,因为课本上都是基础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没有弄清课本知识就不能发散思维,延伸到课外。在教学中要学好课本内容,但考试的内容不会局限于书本,更多的是课外的的东西。因此学习的时候是学会一种思维方式或者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的学习“死知识”。要透过表象看本质,从基础出发,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在做练习题时,不能只找到答案就算完工了,从语文的本质出发,真正了解文章的内涵和赋予的情感,而不是简单的答对后面的习题。

高中语文的特殊性决定了学习该课程不能运用单一的学习方法,综合各种学习的策略。另外在学习中要赋予感情,真正深入了解作者写文章的原因,表达的中心思想,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在教学中很好的反思,将理性和感性相互结合,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改革和创新。

5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的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差事。这就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心思和情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对待教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利用新的思路和理念进行教授。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思路,利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努力做好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希望以后的高中语文教学轻松、高效。

参考文献:

[1]张卫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减负[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6):94-95.

[2]石翠萍.新课程背景下实现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对策[J].学周刊:A,2012,(7):193-193.

[3]张锐.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语文诗歌教学的最优化[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3,(2):79-80.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 教与学

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要变灌输式的教学为启发式的教学,变重结果的教学为重过程的教学,变单一的信息传递的教学为综合信息交流的教学,变单兵作战的教学为与他人合作的教学,变模式化的教学为个性发展的教学。只有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教师的被动传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一、传授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通过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工具书运用能力、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管理知识能力以及审美和创造能力等。这就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应该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文章难点、重点进行提前预习;第二,扎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对文章中的语法、词汇、修辞等知识要及时积累;第三,拓展阅读量。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比例,学生要主动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拓宽知识面与阅读量。

(二)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

考试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虽然唯考思想违背了新课程教学标准,但是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素质教育不必一味的回避考试,就目前来说,考试是一种及时、有效、全面的检测教学教师质量与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提升考试能力对学生升学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高三学生的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将语文基础之中的学、用、迁等有机联系起来,重点研究大纲中的考试说明,分析试题类型以及变化等,适当的向学生传授考试解题技巧。

二、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完善教授环节

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都与低年级教学不同,所以应该推行参与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强个体之间的互动、合作,保证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性,还可以加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一)完善教学设计

完善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进行参与式教学的基础条件。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对所有涉及教学内容的事物的分析与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包括对教学要求的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对掌握差异性的分析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分析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绝对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学习指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知识掌握、能力运用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允许教学差异的存在。

(二)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兴趣

重复、单调的课堂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自主的学习兴趣,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参与式教学或启发式教学等,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的《沁园春》教学时,首先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了介绍,并对于诗词创作的革命时期背景进行了分析,保证学生真实、客观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创作的诗词经收录的共有84首,都是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壮阔的情怀,笔者除了对《沁园春》的解析之外,还鼓励学生自主收集其他创作作品,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创作风格、社会背景形成系统见解。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运用诗化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于外国侵略者恣意掠夺的屈辱和愤懑的之情,对于学生感情指向具有较强的煽动性,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笔者将课堂设置成记者招待会模式,由学生分别担任记者和余秋雨角色,围绕文章进行问答。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灵活生动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复杂难以理解的文章简单可视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数都是文理兼备的、论点论据充足的抽象性说理论文,学生对此类文章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论、语言描述的印象。例如,在《神奇的极光》这篇说理性散文中提到了磁场、太阳风等专业用语。单纯的语言描述对文章理论理解造成了很大障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利用视频、图像等对文章所涉及的专业科学知识进行了解释,最终促进了学生对极光现象的科学认识。

(四)及时全面的课后检测

课堂教学结束不是教学任务的终点,教师在课后应对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成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反思,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发现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鼓励其对自身能力的进一步开拓发展。阶段性考试作为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工具是必不可少的,除此在外,还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教师在关心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还要适当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保证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运转。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 教学评价

在高中语文教改中,教学评价改革堪称改革的“瓶颈”。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高中语文学生评价操作方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期对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有所借鉴。

一、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高中语文学生评价的落脚点应该与时展的要求合拍。在评价功能方面,新的评价方式要淡化其甄别与选拔功能,而转向注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是说,评价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状况,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评价的形成。与此同时,也要关注评价本身所具有的激励作用,并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二、评价要能综合考查学生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另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就是评价什么的问题。在评价内容,新评论理念倡导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价值,注重综合素质考查。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学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和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从语文学科本体的特性与功能方面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是遵循思维目标展开的,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工具性、文化性、情感性等特征,要在评价中有所体现;语文学科的智育、德育、美育结果也要在评价中有所考查;通过评价,语文学科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要有其发挥的空间;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要反映到学生评价的内容中去。

三、评价要便于实践操作

任何评价的实施,都会有操作层面的要求,首先是什么人评价的问题。在评价主体上,新评价理念倡导要有被评价者的主动参与,实现“自评”与“他评”共生共存。这样,被评价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同时在主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就进行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而且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几种关系向着和谐良性发展。同时,帮助被评价者接纳评价结果,而且不断改进获得发展。其次,在评价主体上,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展开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就是以“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方法,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有利于更清晰准确地描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状态。此外,也要努力形成终结性评价与形成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路。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和他所做的努力程度、进步程度,并以此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符合个性发展。再次,评价要有操作性、便捷性的特点。经济、有效、便捷是我们做一切事情常有的心理趋向。语文学科的评价也要遵循便捷有效的原则才是上策。

四、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

学生评价所面对的被评价者对象虽同为高中学生,但就其心理个性特征来看,还存在着因人而异的区别。因而,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爱好兴趣和不同需求,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和语文能力的倾向。在评价的策略上,既有针对性,又要有灵活性。通过评价,除了对学生有整体状况有所评判,也对个别学生的发展加以关注;在评价的目标上,针对不同学生,评价的侧重点要有所变化;在评价的方式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尽可能区别对待,灵活考虑;也就是说,评价时可根据教学的内容、目标、性质等因素,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及素质的考查,对考试结果要分析,并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学生,从而使评价起到鼓舞激励学生发展的作用。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尽自己所能,扬长补短、自信圆满地完成高中学段的学业。

五、学生评价是个动态成长的过程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消极心理 解决对策

一、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

(一)对语文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在高中,有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时常常是想听就听,不想听就干别的;对课后作业采取应付态度,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做别的。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而且表现在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身上,尤其是语文较好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语文已经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突击别的学科,等临近高考再突击也来得及。他们认为语文提分不快,不如数理化来得容易,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冷宫”。

(二)应付老师,被动学习。

这种情况一般存在于中等生当中。这些学生学习语文,乃是迫于高考或者老师的压力,他们之所以对语文的态度比较积极,主要是在成绩上怕被甩得太远。但是他们学习语文积极性仍然不是很高,学习目标不明确,也没有详细的学习计划。仅仅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他们对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但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是一种典型的被动学习。

(三)焦虑日深,失去信心。

他们充分认识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底子差,学习方法不当,虽然付出了一定的努力,成绩非但不见提高反而出现倒退,渐渐地,他们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动摇了,甚至怕上语文课,焦虑日增,对语文学习不知所措。

(四)投机取巧,得过且过。

有些学生有学好语文的能力,也知道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但只是因为高考,高考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所以对语文采取投机取巧的态度,他们重视的是语文分数,而不是语文本身,见题就做,企图“巧遇”高考试题。还有一类学生,他们有“我聪明”、“运气好”的心理,依靠考场超常发挥。

二、学生对语文学习不热心的原因

(一)对语文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些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其对培养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他们未来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要提高语文素质,就要一点一点地积累,一步一步地前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盖楼房,必须从根基打起,一点一点地向上砌,投机取巧就会成为豆腐渣工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离开语文就会寸步难行。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渐进性的,较之其他学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提高的。在语文学习中,往往花很大力气也不出成效是正常现象,语文学习就是一个滴水穿石的过程。学生心理都不太成熟,易犯急功近利的毛病,努力一番仍不见效果,就打退堂鼓,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有些学生学习语文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是着眼于高考,怎么来分怎么学,是典型的投机心理。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高考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二)自我调适能力差。

许多学生都有偏科现象,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语文与理科相比,更抽象,不像理科那样有逻辑性,答案标准,容易形成成就感。其次,语文不如理科分数来得容易,见效慢。再次,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潜下心来学习,是个慢功夫,而高考的临近使很多学生心浮气躁,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热情在所难免。

三、改变学生轻视语文的态度的对策

(一)让语文成为学生的内心需要。

从心理学角度讲,需要能够生成目的,目的能够推动行动,行动能够优化心态。学生在高中阶段出现语文学习的消极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不那么重要了,产生了“我不需要学了”的心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产生“我要学”的心理,这样他们才能改变语文学习态度。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和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有了兴趣,语文学习就能事半功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办法很多,如,在讲名人名作时,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通过播放电影、纪录片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知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也会大不一样;改变“黑板+课本+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探究法、讨论法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使文学类课程活起来。

总之,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开动脑筋,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就不难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心理,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会有飞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安.高中语文教学反思[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7).

[2]崔藏金.怎样成为反思型教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

[3]豁.浅谈教学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成功(教育),2012(2).

[4]李玲,陈静.论杜威的反思性思维及反思性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

[5]姜巍巍.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基本路径――反思性教学的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0(4).

[6]毛师丽.针对高中生语文学习现状的思考[J].语文天地,2011(9).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互动评价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教师可以总结自己教学经验,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改进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有规律、有效率的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更好促使教师多进行教学反思,多沟通交流,促进自我教学能力的提高。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在进行阅读教学评价时应尽做到以下几点:

一、及时对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反馈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成绩提升可能不会是一个很快速的过程,它是由一点一点的知识积累而达到的效果。因而教师必须要对每个时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即知识掌握情况的及时反馈。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在教授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那么,如何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呢,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任务,让学生定期上交读书心得。同时在课上可以随机提问学生,看有多少学生能够对课上和课后学的知识进行举一反三,说出相关联的实际的例子,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

二、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

作为教师,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习者。这是非常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作为教师必须要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自己教育自己,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样以后形成了感情融洽、气氛合适的学习环境,更适合进行教学实践。教师的职责不能仅仅只是传授书本上的常识,也不能单纯地依靠成绩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测试中取得更好的分数。因此放弃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使得学生的学习简化成为了单纯地记和背。教师也喜好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判一个学生,这样让有的学生更加出现厌倦某一门课,某一个学生甚至厌恶学校的情绪。因而教师应该转变这种观念,更应该多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全方位、多元化地来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愿意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自主积极学习才能学到更多自己想学的知识。学生们迟早会成长进入社会,活到老学到老,教会学生如何去自主学习,这样一种能力的获得远远比仅仅只教授他们课本上的知识要更重要。也许对正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讲,可以真正地实现自主学习才是他们的真正愿望。初中生中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能够有一个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因而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多考虑学生的看法和意见,给他们更大的自我发挥空间。

三、增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互动交流

语文本来就是一门可以用来与人互动交流的学科,阅读这一块的学习更是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去读懂一本书甚至是一个人。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时不能让学生纯粹地依靠大量做题来提升成绩,应多安排一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家都说出自己的想法,思想在碰撞中更能提升起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这种互动交流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人数可以根据班上学生多少来定,分为三人组,四人组,五人组都可以。为了方便讨论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可以事先将学生的座位搭配调整好,把思维开阔、创造性思维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分散开,保证每一个讨论小组都能有一个核心。在分组讨论时,教师进行巡视,并适时地参与讨论,适当起到启发、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有就是可以进行集体讨论: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对在小组讨论中还不能解决的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这样以来,教师和学生就能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修改和完善,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学生也可以通过这方式对问题形成一个有效的记忆,帮助以后思维的形成和成绩的有效提高。

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评价

教学活动不应该是一个单线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双向循环的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还有阅读的文章这三者是互相影响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通过阅读的文本将所得知识和方法发送给学生,但是教师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接受来自阅读文本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在这个循环的模式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一方面他们要接受阅读文本的信息也要接受教师传授给他们的信息,同时另一方面,学生要将自己学会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反馈给教师。这种互动的阅读教学方式能使教师、学生和阅读文本三者达到统一,从而实现课堂阅读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成绩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表现要进行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表扬或是批评,要适时的指出优点和缺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和道路。在评价时要注意时机,老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在语文阅读的课堂中,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灵光一闪,灵感乍现的情况,对于这种突然迸发的思想的火花,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进行适时的表扬,这种方式也更容易激发其他的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进行互动评价,互动的模式下学生更容易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旁加以适当的引导就可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相互交流的愿望。而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也可以通过相互的评价更加明白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局面。

五、教师要定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不能定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可能会对后续的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教师还是应该定时结合教学中的不足进行自我反思,加之在学生考试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做好改进课堂教育的措施。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将这些方法反馈给学生,使学生的成绩能够达到稳步提升的效果,这才是新课标中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精髓所在。

想要达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建构的互动阅读课堂充分展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性,也充分强调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的引导和组织作用。“以评促教”,结合互动教学的互动特点展开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全方位的。这种互动的形式课堂评价方式,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对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有效性,指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少的投入取得高的产出。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精通、整合、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媒体,是依据课程标准由专家编定的教学文本。现代教学观认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科知识和教材结构,领会教材编排的意图,吃透教材的科学思想、文化底蕴,融合单元之间的知识,确定教学设计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有关资料。”教师应不受教材的束缚,以教材为蓝本,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重组、补充,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活化教学内容,实现现实生活资源与教材资源的结合,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语文的兴趣。

2.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落实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美国教育学家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以三维目标为依托,根据课文的人文思想,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让学生明确一堂课该学什么,该把握什么。

3.课堂充分准备,要有课堂的预见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一般认为,教师课前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吃透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但往往忽视了“备学生”这一环节。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学生,学生对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除了依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外,更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有前瞻性,预测在课堂中学生可能提出问题或出现的情况,预设解决方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不可预见的问题时,要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顺序,做到因材施教,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加强课前预习,强化课后作业

学生学习过程是预习、上课、复习的过程。课前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预习,我们可以按照教材后面的思考题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生字词在课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答,把课文中难点和不易理解之处勾画出来,使学生带着思考、质疑上课。课后作业不一定每堂都要布置,依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布置课后作业,既要兼顾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又要作业适量,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去思考和完成,达到预期的效果。

5.教师激情、幽默,创设情境,调动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要有激情。美国著名教授查德?威伍有这样的一段话:“想要教好的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高效的课堂需要有激情。激情的课堂迭起,唤起学生的激情,驱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其次,课堂语言要幽默。前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在课堂教学中,幽默的教学语言,生动、活泼、生动,增添教师讲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能粘住学生,使学生保持兴奋的大脑,清除疲劳和紧张的现象。用风趣的幽默语言传达教学内容,让课堂氛围不再枯燥,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活力。最后,“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创设设疑、激思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问题中质疑、批判、探索、创造。借助多媒体教学,让教学内容“具象化”,让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可信性,有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浓缩教材精华,扩大教学容量。

6.语文课堂教学重学法指导,让学生长足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语文课堂教学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课本学习,学生从中学习到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语文课本中还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中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气质,提升精神境界。学习语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习语文的方法,指导学生生活实践。语文课堂不应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更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生课外长期、自由学习语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93

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因此其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中课程中,语文教学所占据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对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全面进行。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该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不仅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而且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促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同时进步,共同推动语文教学的开展。那么,教师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促使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一、选择恰当方法开展教学

教学活动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过程,整个教学活动包括很多紧密相连的教学环节,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方法来组织教学。首先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比如说,写作课程包括写作指导课、写作训练课、写作评价课等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教师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写作指导课一般需要采用讲授法来进行,教师通过系统的讲授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一般方法和技巧。而写作评价课则一般采用讨论课的形式进行。教师将不同水平的作文提取出来让学生一起进行欣赏,最后,大家在讨论中对不同质量的作文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讨论评价中进一步明确在作文的写作中应该避免哪些问题。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因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课堂教学各种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有教案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但是,面临突发状况和教师在备课中没能预料到的情况,教师要灵活改变授课方法。比如说,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准备本节课堂教学以谈话法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学生由于考试成绩的影响课堂表现并不积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果断停止谈话法这一课堂教学方法而采用讲述法的方式以此保证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最后、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依据学情反馈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联系的一种方式,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面共同组成的教学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和引用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依据教学效果的达成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教学方案,为下一次教学做好经验积累。

二、利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内容多,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前提基础。只有当学生激发起自身的学习动力,才会乐于接受教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促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问题是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语文教师为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做到:一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传统的语文教学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改实施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也必须优化教学形式,多采取比如提问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只要学生能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二是完善教学内容。内容的有趣性和新颖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高中语文是所有教学课程中最具开发价值的一门课程,其内容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师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授课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让学生在内容和语言组织上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魅力,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兴趣。

三、利用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兴趣的激发能够有效激起学生自我内在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下会不由自主地寻求学习方法,而学习方法的掌握会以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科学的指导。那么,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文 阅读教学

高中阶段,现代文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高考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从升学考试的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现代文阅读教学。同时,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中去感知,加深理解,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生活的感悟和体验。这种要求对现今的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现代文化阅读教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全面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1.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系统性的缺失。在高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的教学,而忽视现代文教材对学生阅读方面的基础指引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将课外文学作品作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式。同时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过程中,主要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介绍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这就造成了高中现代文阅读的内容在安排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其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改善。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缺失导致了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阅读技能的提高方面存在不严重阻碍,导致学生停滞不前。

2.教学内容过分重视应试技巧的培养。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得高中的语文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总是以教学大纲为主,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就导致了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过分的倾向于应试考试的方向。例如,多数的教学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会重视学生情感的投入,忽视学生对文章主体大意的理解和分析,而是盲目地重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解题技巧,这种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1.以教材为主,注重系统性的教学。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教学为主要教学依据,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文章的类型上进行分析,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一定的依据和系统性,方便学生在课下可以自行对其中存在的共性进行综合,同时也能够方便学生对共性之外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例如,在高中现代文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议论文,文章的主旨主要是通过作者的讲道理,说明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间接,所以教师在讲解议论文过程中应该从议论文的结构、逻辑性和概括性出发,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议论文以理服人的共性。同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有对文章中的个别之处进行针对性分析,并从解题技巧方面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2.将日常阅读教学同日常应试教学结合起来。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将应试阅读同日常的阅读相互分离的意识。在日常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过的角度出发,对文章进行全面的解析,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就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对文章进行分析,在应试过程中也能从不同的方面做出解答,实现了应试阅读和日常阅读有效的结合。此外,在日常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创新能力和情感方面的理解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阅读量,同时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一整套阅读模式。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前提,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更应该是这样。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减少在考试过程中不需要出现的错误,同时还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多读多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从中多积累写作素材,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心理接受教师的指导。其次,要多背诵。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将优美语句和段落背诵下来,多积累,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积累素材的习惯。

三、结语

高中的语文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地实现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隋淑萍 隋晓梅 现代文阅读文字表述四法[J].考试(高考英语版),2010,(12)。

[2]唐惠忠.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失误例说[J].湖北招生考试(快速阅读),2010,(04)。

[3]魏华中 张秀启 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及2010年高考预测[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