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和父亲一星期两次

和父亲一星期两次

时间:2022-06-30 12:59: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和父亲一星期两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和父亲一星期两次

第1篇

1、大蒜缓解疲劳

人们都知道,大蒜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能消灭侵入体内的病菌。但你知道吗?它还有助维生素B1的吸收,促进糖类的新陈代谢以产生能量,并缓解疲劳。大蒜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功用就是提升免疫力,其中所含的硒化铅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因此被视为防癌食物。

当然,如果想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该吃蒜了,也可以扫以下二维码,我们会定时告诉你哦!

2、多吃蚝能补精

男性从24岁后,的质与量都在走下坡路。男性里含有大量的锌,当体内的锌不足时,就会影响的数量与品质。而海鲜类的蚝、虾、蟹的锌含量最丰富,一颗小小的蚝中的锌含量就能满足一天所需(15毫克),从而增强男人的性能力。

3、燕麦有益心血管

燕麦、坚果、植物油中都含有维生素E,可以预防胆固醇堵塞血管,清除体内垃圾,建议男士们应多吃这类食物。李志红还特别指出,燕麦中含有丰富的可溶纤维素,可以通过清理胆固醇来保护男人的心脏和血管,减少罹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4、深海鱼少中风

男人患高脂血、中风的年龄段正逐年下降,而深海鱼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阻止血液凝结、减少血管收缩、降低甘油三酯等,对维护心脏血管健康特别有效。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包括鲭花鱼、秋刀鱼、石斑鱼、鲑鱼等,可以替换着吃,不过要记住一星期应至少吃两次鱼。

5、番茄保护前列腺

番茄红素可清除前列腺中的自由基,保护前列腺组织。这种天然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葡萄柚等红色食品中,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100―200克番茄,就能满足身体对番茄红素的需要,而熟番茄更容易被人体充分吸收。

6、吃猪肉时搭配豆类

男人往往偏爱动物性脂肪,但这会使肾脏超负荷运转,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风险。所以,男人应学会清淡饮食,特别是减少动物性油脂和总的烹调油数量。另外,吃猪肉时最好与豆类食物搭配,因为豆制品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浆,使胆固醇与脂肪颗粒变小,防止形成硬化斑块。

第2篇

离婚后,父亲还是一星期过来两次看孩子,与母亲客气地点头寒暄,恍若老同事。

总在父亲走后,母亲闲闲表示着鄙夷:“现在来装了,找小三的时候呢?”正擦地板的手加把劲,务必擦掉这男人的所有痕迹。爱洁、节俭、好面子的母亲,几乎永远在做家务,手不停口也不停,素宁已经听过无数次,但还得一次次听下去:

出身寒微的父亲,如何依仗母亲娘家度过最困难的时光,一有钱就变坏,为了离婚,什么都不要了:房子、积蓄,包括素宁。

最后,母亲悻悻地说:“也许他和小三是真爱呢,祝他们幸福吧。”

至于自己,母亲有一句口头禅:“要不是为了你……”母亲的青春就是葬送在素宁身上的,素宁恨不得一死了之,才能赎了这罪。

大概为此,所以起先小罗最吸引她的地方,就是他的脏乱差。他们是大学同学,小罗出身三线城市,却是省一级的高考探花,一身纯朴土气却毫不自卑,走路时连蹦带跳,累了随地一坐,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和小罗在一起,什么也不用考虑,母亲从来不让她吃的街边摊、永远不会带她逛的夜市,都不再是禁忌。

母亲是反对的,她与时俱进学会了“凤凰男”这个词:“我吃的亏还不够吗?你还来吃。”但是这一次,素宁与她大吵大闹:“不是每个人都像我爸。”

母亲仿佛还要说什么,但最后还是吞了回去,掉开脸:“……也是你的命。”

大学毕业,他们就结了婚。小罗创业,素宁进入国企,做一份清闲的工作。她很爱自己的小家,每天花心思动脑筋,希望小罗能眼前一亮。但小罗很快就腻了,说:“窗帘有必要一周一洗吗?”接着就说笑话:“我现在半夜都不敢起来上厕所,一泡尿回来,被子都叠好了。”最后就烦了:“你能不能不管我的文件包?我就是个乡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他不领情,这让素宁很不开心。

而随着小罗事业慢慢起步,素宁和母亲都陷入了深深的不安。母亲是不断耳提面命,素宁听厌了,可是自己心里仿佛也有只小燕子在叫:男人有钱就变坏,就变坏,就变坏……每个小罗出差的夜晚,素宁满脑子都是:闪烁的红灯、媚笑的嘴唇、安全套……

一个大冷战,不能不拨个电话过去问个平安。开始小罗都接,后来她查岗得实在频密,小罗不耐烦了,就挂断,她又追命连环CALL,最后发展到,小罗开会的时候,要暂时把素宁的电话和家里电话拖到黑名单,会后才放出来。

他们就这样,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素宁烦他进家不立刻换鞋,经常把脏脚印踩到卫生间,恨他解释不清荷包里几张大钞的消失。她从不知自己口才这么好,能把小罗质问得哑口无言,她却越来越难过,泪如雨下,语不成声。小罗越来越疲于奔命应付解释,终于大吼一声:想离婚就直说!两个人都静了下来。

素宁偏头,从一明如镜的玻璃窗上看到自己的脸,满是泪痕,苍老憔悴,刹那间,她仿佛以为那是母亲,而她对面的,是她已经多年只偶尔来往的父亲。她看到怨恨、猜疑、疏离的冰山在悄然成长,他与她是双双遇难的泰坦尼克。她不想这样。他们明明相爱,她深信小罗不曾背叛,因为他搂着自己入睡的双臂,还那么温暖有力。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耐心听完素宁的心结后,心理咨询师给出了意见:

其实,素宁是带着父母结婚的。母亲对家庭的高度重视以及孜孜不倦,随着她的言传身教,已经变成素宁性格的一部分。而母亲一生对父亲的不能释怀,素宁也全盘接受。母亲把自己压抑得越强烈,素宁就越能深刻理会她的痛,恐惧与不信任深绕于心。而父亲对家庭的背叛,其实素宁也从不曾原谅与接受,她觉得父亲伪君子、忘恩负义,难免把这形象指向所有男人。而她代入母亲的形象这么深,就很自然地,把父亲的帽子放在了小罗头上。

表面上,这是她与小罗的婚姻,但本质上,这是她、小罗、父亲、母亲四个人共同的纠缠。一张婚床上睡下两对夫妻,其中一对还是仳离的怨偶,可实在太拥挤。

第3篇

有人给表姐介绍男朋友,星期天她非要拉上我不可,让我替她把把关,最重要的是帮她分析谈话内容,以此判断对方身价。约会前,我和表姐都精心打扮了一番:她穿明艳的紧身衬衣,亮皮短裙,明丽照人;我则穿简单的白色T恤,浅蓝牛仔裤。美丽是需要衬托的,今天我的角色就是陪衬玫瑰的绿叶。

和表姐走进咖啡屋,我一眼就看见坐在第二个窗户旁边的高洋了,他就是表姐要见的人,一个英俊的阳光男孩。我们落坐后,表姐一边把玩着小勺子一边装成很不在意的样子问:“请我们喝这么好的咖啡,你要工作几个小时才能挣出一杯来呀?”

高洋愣了一下说:“平时,我一般爱喝白开水的。”显然他是理解错了表姐的话意,而我明白表姐正在拐弯抹角地问人家的收入。果然,聊了一阵后,表姐开始变间接为直接,她挺直身板说:“介绍人没告诉我你的收入,能不能大致介绍下呢?”

高洋有些吃惊,但还是回答:“我从学校毕业时间不长,目前还是个小职员,薪水不是很高。”

“有房子吗?”

“我还和父母住在一起,不过,我打算存钱……”

“存钱买房是吧?还是按揭吧!等到上天堂的那一天,终于可以自豪地对上帝说:‘我总算付清了房款!’是吗?”

表姐的势利让我都看不过眼了,我在桌子底下踩了她一脚。我开始同情高洋了,好脾气的他还在忍耐着。终于,我忍不住了,说:“其实除了钱,男人的智慧、勤奋、热情、正直、宽容、幽默,这些品质比起金钱来都更重要,我想表姐也是这样认为的。”

第二天见到表姐,她很不高兴地对我说:“你那样帮着他说话,是不是喜欢上了他?像他那种既没车又没房的穷光蛋,只能蒙蒙你这种头脑简单的傻丫头。还智慧、勤奋、热情、正直……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穿?”显然,高洋和表姐没戏!

一星期后,我意外地接到了高洋的电话,他约我出去。尽管他是表姐眼里的穷光蛋,但说实话,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所以我痛快地答应了。表姐知道我和高洋约会,便替我着急地问这问那。我说:“他这个人其实不错……”表姐恨铁不成钢地打断我:“幼稚呀幼稚,爱情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只有金钱才是爱情的有力保障,以后跟上那个穷光蛋受苦受累喝西北风,可别怪我没给你提醒!”

高洋是个勤劳节俭的人。周末约会时,一想到他挣钱那么的不易,我就不忍心让他破费。这时,高洋就会对我的理解和体贴报以感激的一瞥,并尊重我的意见。有时还宽慰我:“我们今天的苦是为了明天的甜,只要努力肯干今后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看着他坚定的目光,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他。

于是,免费的街心公园、葱郁的林荫道成了我们最好的约会去处。不过,穷人谈恋爱自有穷人的高招。炎炎的夏日,我们走累了口渴了,便会找家商场进去休息会,商场里一般都设有座位。我们喝着最廉价的冰镇纯净水,享受着凉爽的免费冷气,好不惬意!

每当看到商场里那些大包小包满载而归的情侣和衣着华丽的俊男靓女,他会诙谐地对我说:“等我有了钱,就让你每天数着钱玩,绝不像他们这么辛苦。”我白他一眼,一酥拳打在他的胸口,他会一把抓住我的小手,顺势把我拥入怀中。这时,我会觉得空气里都充满了甜蜜的滋味。

就这样,我和高洋在不同的商场里度过了无数个周末。我想,恐怕只有我们这样的穷人才会想出这么绝妙的办法。

时间一长,我发现高洋还是个很有幽默感的男人。他总能适时地从嘴里说出一些很经典的话,让你忍俊不禁,把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快统统抛到九霄云外。

我觉得幽默是跟智慧相联的。的确,高洋很聪明,他好像什么都会,我的电脑坏了,他三下五除二就给修好了,他甚至还会包饺子……在我眼里,他简直就是个全才。

在我和高洋的爱情突飞猛进之时,表姐还在坚持不懈地寻找着她的金龟婿,并对我们的爱情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她说:“没有金钱的爱情简直无法想象,起码都无法保证一个星期听一次音乐会喝两次咖啡看三次电影逛四次街买五件衣服……天啦,你不觉得跟上那个穷光蛋太亏了?”

可是,我和高洋在一起感到很幸福,好多人都说我的脸色越来越红润了,我想这一定是爱情的滋润,倒是表姐看上去越来越憔悴了。

转眼半年就过去了。元旦,高洋的公司要开表彰大会,同时举办舞会,他邀我参加。他们公司的舞会办得很隆重,他很兴奋地把我介绍给他的同事,说我是他的女朋友。舞会结束后,就是表彰大会,当台上领导念出高洋的名字时,有一个同事猛擂了高洋一拳,佩服地说:“你小子真行,今年又是你得奖,恭喜恭喜!”

高洋健步走上领奖台。我身边的一位中年女士转过身来很亲切地对我说:“你的眼光真不错!高洋是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他父亲是我们公司的董事长,可他从来不高高在上,而是从最低最苦的小职员做起。他将来一定能够接好他父亲的班!”

这突如其来的话让我很惊讶,倒不完全是因为他的父亲是董事长,还有他平时的言行根本与富家子弟搭不上边。

当高洋领完奖回来,我有点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要骗我?”

他挠着头不解地看着我说:“我骗你?骗你什么?”

“你的父亲是大老板,你为什么要瞒我?”

他听后,很认真地对我说:“对不起,你别误会!我一直认为董事长只是父亲的一个职业,和做教师或当钳工没什么两样。何况,我父亲就是从钳工做起的。只要肯努力,我今后一定会比父亲做得更好。”

“可是……可是,你们家那么有钱,而我只是个小小的打工妹。”我有些担心地说。

高洋扳过我的脸,望着我的眼睛说:“小傻瓜,你不也没有因为我是个穷光蛋而嫌弃我吗?这回咱俩就算扯平啦!”

第4篇

孩子抚养权的丧失

事情发生在2011年8月的一个深夜,在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小镇一条僻静的小马路上,停靠在人行道旁的一辆小车里不时传出一个婴孩的阵阵啼哭声。一位邻居循声出门,只见在小车里,仅1个月零3天的诺莎哭得小脸通红。她赶紧去敲隔壁孩子的家门,孩子父亲开了门,他无不歉意地解释道,他在家里正忙着整理刚从超市里购来的货物,将婴孩忘在车里了。第二天, 该邻居到当地警署报了案。第三天,在两名警员陪同下,一位社会工作者将这婴孩领走了。在等待法院裁决前,这孩子暂时被法院送到指定的一户人家收养。

其父亲辩解道,孩子被留在车上无人照管仅几分钟而已,而那位邻居则声称,她听到婴孩断断续续的哭声长达三刻钟。面对这一指控,父亲无奈之极,该婴孩的母亲又不肯露面。8月16日,法院作了判决,剥夺了他们的抚养权,将孩子交给了他人收养。孩子父母深感愤怒与失望,他们不得不求助媒体,试图获得大家的同情和支持,他们多次上电视台接受采访,要大家相信,他们有能力养好这孩子。

是否可以看作仅仅是一起“因责任缺乏”的普通案件呢?事情没这么简单,意大利法官在判决书里对这对夫妇的年龄作了公开的指责,这是意大利史上前所未有的。其父亲70岁,是个退休员工,其母亲57岁,图书馆管理员。诺莎的母亲为了怀上这孩子,专程跑到国外,在外国医生的帮助下,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才算有了这孩子。法官在判决书上写道:这对高龄夫妇没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他们年岁过高,该孩子很快会成为孤儿;即便孩子未成为孤儿,在他最需得到父母帮助时,由于父母的衰老,他不得不担当起照顾他们的重任。法官认为,“他们出于自私作了这一选择,他们忽视他人权益,一味追求自己的满足”。

这一判决引起了意大利舆论界的异议,法官不得不对此再作解释。他们指出,他们的批评并非仅仅针对这夫妇的高龄,他们更关注的是这对夫妇的“过失和责任性的缺乏”,法官认为,“鉴于这夫妇过高年龄,他们无法保证承担自己必须应尽的责任。”

究竟多大年龄不能生孩子

意大利法院这一判决尽管受到了意大利媒体的质疑,却受到了法国众多医生的欢迎。他们认为,这些“高龄父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要有孩子的愿望,而不顾年岁已高的事实,他们将孩子的利益置于脑后。不少法国医生对这些高龄顾客的生育要求断然拒绝,当然这样的拒绝有其风险,究竟什么样的年龄在生育上算“高龄”,法律上并没明确规定。这样的拒绝带来的副作用是:那些还在生育期而患不育症的病人会有可能遭到拒绝。因为有人认为,女性有权求助医疗技术来生孩子,直至绝经后。至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高,生育能力逐渐减退,也就没什么年龄规定了。

法国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对此曾作过民意调查:你认为,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什么年龄不该再有孩子?这问题对注意隐私的法国人来说确实有些唐突,但他们还是坦然面对这问题,他们的回答代表了社会广大群体约定成俗的想法,他们认为,不该再生孩子的年龄,女性应在40岁,男性应在45岁。虽然大家这么想,但事实上,大家并没这么做,每年有不少法国人毫不在意地跨越了这一限制。例如,法兰西共和国前总统萨科奇先生就是56岁又当爹的“高龄父亲”。有人在法国《家庭史研究》杂志上撰文介绍,目前在法国约有2.9%的婴孩来自高龄夫妇,而上世纪80年代,仅为1.1%。由此可见,高龄夫妇的生育比例正呈上升趋势。

哪些群体是“高龄父母”

法国人还是怀着同情看待这些怀抱孩子、步履颤巍巍的“高龄父母”。究竟是哪些人更容易成为“高龄父母”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员马科·贝善对此作了研究。他认为,在这些通过医生帮助或不帮助的“高龄父母”群体中,首先是知识女性,她们崇尚“先立业,后成家”,在职场上得到成功后,她们才会想到生个自己的宝宝,而且她们往往生一个;其次是那些男性知识分子,他们第一次婚姻有了孩子,然而当他们与年轻女性邂逅后,第二次婚姻又会生出一大堆孩子,此时他们也老了;最后是那些工人、移民或重组家庭的父亲,他们的孩子常常姗姗来迟。因此,“高龄父母”并非自己选择,而是生活所迫。

66岁的皮埃除了有一对大女儿外,还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按皮埃说法,第一次婚姻在痛苦中结束后,他与一位年轻女性一见钟情,他新女友在相识一个月后便怀了孕。皮埃百般劝说,该女友坚持要生下这孩子。当这女婴生下后, 皮埃不忍心看这孩子在孤独中长大,他们又积极谋划了第二个孩子的问世。这两个孩子今天已8岁和3岁。作为医学教授的皮埃,20年来从未缺席过美国召开的世界医学界年会,但今天他心甘情愿在街心花园陪孩子拍皮球,他没丝毫遗憾。当年,他与前妻离婚时,为了解决探望孩子的问题,他与前妻对簿公堂。在法庭上,他前妻指控他年龄太大,无法承担一星期两次看管孩子,尽管这指控因证据不足没得到法官认可,但法官对他如此“高龄”还是颇有微词,他们担心孩子会很快没爸爸。皮埃对此不屑,他以99岁父亲为例,说他父亲身体硬朗,还有个66岁的情侣为伴,并且那位老太太看上去比他父亲还老。

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做法

在这些高龄老人要求生孩子的过程中,去医院找医生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在不同的医院,这些老人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对待。法国斯特拉斯堡医学教育和医疗中心的医生将男性生孩子年龄放宽到50岁,如超越这年龄,那就得区别对待了。生育生物学专家斯泰芬·维维勒认为,这样做合情理,因为在法国,男性到了45岁就不能再捐赠了。据最近研究表明,“高龄父亲”生下的孩子患矮小症、染色体畸形、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大有增加。上塞纳省的昂托瓦·贝克莱医院的热内·费特曼医生对这些孩子的疾病风险深为清楚,但他无奈指出,自己也只能将风险的可能告诉对方而已,无法阻止他们强烈的生育意愿。他指出,当这些老人反复考虑后,认为自己身体与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作为医生就不能像法庭审判员那样来阻止他们。“我们不能将这些孩子可能面临的不幸来吓唬他们,因为,无论年轻,还是年老,谁也不能避免死亡。”在他那些登门求助的高龄客户中,有的已超过了70岁。

第5篇

直到那一晚看到他。

他长得英俊,难得的是他偏偏还带着一股子模糊不清的气质,一下子便吸引住她的眼球。他穿得随意,但搭配得刚刚好。一说话便微笑,唇角轻轻上扬,眼梢眉角都是笑意。

是同学宋每的生日。他对所有女生都一样,奉迎殷勤,态度分明是暧昧的,却又让人感到若即若离。

最后他主动坐到她身边,熟稔且关切地询问,为什么一个人坐在这里?她几乎能嗅到他衣领上的肥皂清香。

她只觉得全身发烫,好像是喝多了,酒劲开始上头。她的身子晃了晃,他立刻注意到了,揽住她肩膀,说,是不是有点头晕?来,肩膀借你靠一下。

她想也不想,就靠了上去。

心头欢喜又绝望。

原来,她也有这一天。

那是2001年。初夏。N城。正值花期,街道两旁到处都是怒放的花朵,空气里弥漫着馨香。

她很快打听到他的情况,长得好,身家好,学习也不赖,除了花心,他几乎十全九美。但是许多女孩都主动为他澄清,他那叫风流倜傥。他有无数女友,个个都花容月貌。她什么都没有。晚上在镜子前待到腻,也没发现身上足以自傲的地方。

什么道理都明白。但最后还是控制不住自己,频繁出现在他爱去的咖啡厅里、每天必经的林荫道上。一次两次,终于如她所愿,他们成为朋友。他总是叫她,喂。眉眼弯弯的,让她伞身心变柔软。

2004年,他在广州,她也在广州。他与朋友合作开着一问小小的电子公司,美女依旧如云。偶尔也会电话给她,她实在憎恨自己没骨气,明明每天都在发誓,忘了他,不再理睬他……可是他的电话一来,她便像小鸟一般飞扑过去。

他总是向他的那群朋友介绍她,我朋友非儿,在广州大学读研,读书最厉害的就数她了。

这便是她最大的优点了。他所有的朋友里,都是吃喝玩乐的高手,唯有她,念得一手好书。为此,她也不得不努力,以便持续保持这唯一的优点。

为了他,她甚至放弃了去上海复旦的机会。广州天气酷热,一到炎夏,她就长痱子,背上还老长痘,咽喉喜欢动不动发炎。但都忍着。

2005年的夏天,他突然失踪了。非常久没接到他的电话,她忍不住打过去,他关机了。这是从来不曾发生过的事,她立刻紧张起来。

她去他的公司找他,逐一给他的朋友打电话,他们都说好些天没见过他了。好不容易打听到他有一个比较密切的女友,左思右想,还是厚着脸皮打了电话过去,那头一直追问她是谁,她犹豫半晌,才道,我是非儿。

那头松了口气,哦,非儿啊。

原来,他也向她们提起过她的。但是,想必是最最漫不经心的,最最不以为然的,若不是,对方就不会一听到是她,就一副放下心来的口气了。

好像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吧。女孩说。

噢。她又追问,那么您有他家里的电话吗?

女孩报了一串数字给她。女孩在电话那端笑了笑,他说得对,果然是你最关心他。

她的心如受重击,差点呼吸不上来。

她转而拨打那串数字,一直无人接听。世界这么大。一想到有可能永远失去他的消息,她就不寒而栗。

她赶到车站,订了最近的一张车票,连夜奔赴他的家乡。找了一家酒店住下,继续拨打他的电话。

这一次,终于打通了。当电话里传来他疲倦的声音,喂……她惊喜得落泪。

你在哪儿?她问。

他说,我在向日葵酒吧。

她说,你等我,我马上就来。

原来他父亲被告与某经济案有关,被押候审,母亲被这突然袭来的变故打倒了,一病不起。他到处找人,结果发现,原来人走茶凉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他倚在她怀里哭泣。她抚摸他的头发,像他是她的孩子。

他在她怀里睡着了。她却久久不眠。她的手指抚过他好看的眉和眼,唇角。她动了动身子,睡梦中的他喃喃出声,别走。他扯住她衣角。她不知道为什么,泪水哗哗落了下来。

她陪了他整整一星期。一星期后,他父亲安然无恙归来。她与他的父母一块儿,吃了一餐饭。看得出来,他们都很喜欢她。也是,患难里只有她陪在他身边。

他恢复了往日的神采,照例笙歌不止,但对她,和从前总有那么一点不一样了。从前,好像仅仅只是朋友,而今,他像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在亲人面前,他不掩饰,更放肆,反正,她总会容忍他,原谅他。

他们一起回到了广州。然后,又恢复到从前。他想起她来,给她电话,她便抛下一切奔向他。

2006年,他们在广州见了最后一面。他告诉她,他决定结束在广州的公司,回N城。

她有点讶异,问,为什么?

旁边的朋友笑起来,不就是为了最近认识一个N城的网友呗。

她叹息,又不是第一次恋爱,犯得着要结束公司这么严重吗?

他嘻嘻笑,在N城也可以开公司嘛。

她质问,那么上次的那个女友呢?我记得你说过,她是你见过的最好的……

他也不觉得尴尬,只微微侧过脸,干咳两声。但立刻转过脸来,嬉笑着恳求她,晚上去飞来舞吧,你帮我跟她说一声。

她瞪他,说什么?他笑,你懂的。她已经记不清,帮他做过多少次这种事了。

晚上去飞来舞吧,他照例玩得兴高采烈。她找到女孩,只说,他可能要回N城了。

女孩好聪明,立刻明白她的意思,也不悲伤,只怜悯地看着她,闲闲地问,他这种人,你还要爱他爱到几时?

她拿着酒杯的手狠狠颤抖了一下,酒全洒在了裙子上。

2008年。她回到了N城。她原本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她还是回到了他的身边。

他第一时间约她吃饭,这让她感到稍许安慰,至少他心里不是没有她。

他们已经很久不见面,他还是老样子,乍一见他,她的心仍然轻且狠地跳动一下。

他一坐下来,就喜滋滋地说,我要结婚了。

她吃了一惊。他坦白道,觉得只有结婚才安心,怕她有一天会离开。

她心里一动。原来,他也有这样一天。

他朝她眨眨眼睛,哪天一块儿吃顿饭,介绍你们认识。她呀,真的很好……

她端起咖啡喝,冷不防被烫了一下。

他有些不好意思,她今天加班,我想中午过去陪她吃饭。

她挥挥手,去罢去罢。

他走后,她独自坐了许久。窗外阳光灿烂,正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她有些恍惚,时间真快,一转眼,她认识他,已经七年。她眼睁睁地看他从少年变成男人,而今竟然要谈婚论嫁了。

晚上她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好几个频道都在播放相亲栏目,也许,自己也该去相一场亲。

她走遍了N市的各大商场,最后挑了一支笔,他虽然不太务正业,但对笔有特殊嗜好,喜欢动手写字。她亲眼目睹他给无数女孩写情书,内容不定真诚,但

字体必然用心。

想打个电话给他,于婚礼举行之前先把礼物给送了。他倒先打了来,语气哽咽,她走了。

她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谁走了?

他抽噎着,她啊。留下一封信就走掉了。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们明明好好的……我真的很爱她……

她听到他在哭。她认识他那么久,没见他为爱情哭过。

等终于找到他,他伏在酒吧桌上已然睡着,侍者说,这位客人喝了很多,刚刚才吐过。

拖他回家又费了好大力气,最后两人一起倒在地上。她再没力气动他,只好去找热毛巾来给他擦脸。

突然间,他伸出手来抓住了她。她怔住了。

非儿,谢谢你。他温柔地在她耳边说。她下意识地搂住他,她以为,多年的期待终于成真。蓦然问,她的手机响起来。

突如其来的音乐声,像是让他清醒了过来。她感觉得到,他愣了一下,然后轻轻地,轻轻地松开了手。

2011年的元旦节,母亲特地来看她。男友嘉文忙前忙后,比她更尽孝。母亲很满意,私底下劝她,这么好的男人,赶紧结婚吧。

她只笑笑。

屈指数数,她与嘉文认识也有大半年了。嘉文其实真的不错。普通公务员,薪资不高但胜在稳定,人长得一般但胜在实在,不多话但胜在体贴。

去相亲完全是迫不得已,没想到第一次便碰到嘉文。那么巧,他偏偏对她上了心。他屡次三番地约她,因为介绍人是顶头上司,碍于情面,她偶尔赴约,渐渐地便觉得了这男人尚还好,于是便淡淡地交往下来。

她与嘉文的婚事终于提上日程。装修房子,订酒宴,写喜帖,嘉文忙得不得了。她没觉得太过欢喜,但对嘉文,不是不感激的。

3月11号,她突然看到新闻,日本大地震。她的心狠狠咯噔了一下。

其实他们自从三年前的那一夜,再没联系过。但她一直有他的消息,他后来去了日本,一直没结婚,人变了许多,身边一个女人也没有,一心只扑在工作上。她默默地聆听来自各方的,与他有关的信息,又欣慰又心酸。

她跟嘉文说,我要去日本。

嘉文看着她。嗯?

她很平静,有个朋友在那里。

嘉文听明白了,一言不发地离开。

她控制不住自己。他的安危,她必得证实,他活得安然,她便也过得心安,他如有危险,她只能选择,陪伴着他。

嘉文给她发短信:你回来的时候,我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还会在这里等你。

她回:无论如何,我谢谢你。

她托朋友订了最近的机票,先飞的上海,再从上海辗转香港,最后才抵达日本。

飞机一再晚点。她利用每一个间隙试图拨打他的手机。这么些年,他的手机号一直不曾改变,但他的手机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她无计可施,只握着手机默默流泪。

其实自己知道盲目飞来完全无用,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又正值大难时分,哪里那么容易找到一个人。可是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她就觉得距离他近了几分,心好像也平静了一些。

深夜的东京,天气特别寒冷。她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手机屏幕上跳跃着一个字:他。

她迫不及待地接通,只喂了一声,便泪水长流。

他在那头轻笑起来,我没事,你别担心。

他也知道她在关心他。她抽噎得说不出话。原来他懂得的。

你自己也要保重。他说。

嗯。我会。她终于说。

她终于还是没有告诉他,她就在日本。那是她的事。他们各有各的生活,彼此关切,但再也不会有交集。

辗转再回到N市,她给嘉文发了条短信:我回来了。

嘉文回过来:我在绿萝咖啡。

她喉头有些发紧。那是他们初次见面的地方。

她匆匆赶去,想解释一些什么,嘉文打断了她,我找人看过了,四月里有很多好日子。

她向嘉文展开微笑,那就好。

也许每个人都懂得的,每一个从青春走过来的,每一个曾经深爱过的,都会懂得,那个人不可替代,那是因为,他代表了她整个的青春,那是一生里仅有的一场青春。

第6篇

直面人生伤痛,转变自我

23岁大学毕业后,陈星余开始在一家企业当秘书。从小性格逆反的她,时常顶撞领导,工作不太顺心。为了寻找安全感,她很快就结婚、怀孕,然而却因此陷入更大的忧虑――女儿出生后,丈夫下岗了,她也辞职了,失去了经济来源,让她深感恐惧不安。内心的不安反应在了身体上,她的脸上长满了痘痘,体重飙升。

“要感谢我的孩子,当时嗷嗷待哺的她给了我力量。”她告诉自己要重新面对生活。找不到好工作,陈星余从营业员做起,逐步做到业务员、售后服务部经理。她用了7年左右的时间,才把日子逐渐过好,有点找回了做自己的感觉。这是她的第一次重大改变。

第二次改变,却是以很惊险的方式发生在女儿身上,让她有机会再次审视人生的意义。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9岁时面临手术,医生选择进行安全性较高的不破腹手术。可陈星余总预感会出什么,于是去问了医生3个问题:

“不破腹手术的成功率有多高?”

“5%~10%。”

“如果成功能完全康复吗?”

“不是,不能激动、不能有大动作。”

“普通破腹手术的成功率有多大?”

“95%~ 99%,但手术过程中孩子会有10分钟停止呼吸。”

陈星余和丈夫反复商量,如果这个孩子要走,早走晚走都留不住她;可如果不完全治好,孩子一生都会像背负着一个“定时炸弹”。他们选择了破腹手术。

医院有20个手术室,女儿第一个被推了进去、最后一个被推出来。事后,医生对陈星余说:“因为你的选择,避免了孩子的第二次灾难。”原来,医生在看到孩子的心脏时才发现,一处需要处理的问题原来是两处,如果采取不破腹手术根本看不到,孩子势必会受二茬罪。

陈星余说,女儿做手术时,她―直在手术室外祈祷,反思自己的人生,感受女儿给她的力量,她第一次开始感恩命运教会她的功课。

之后,她辞去了蒸蒸日上的稳定工作,进入直销领域,继续为自己找寻没有围墙的大学。她喜欢直销这种人与人直接沟通的工作,做起来如鱼得水,开了6个工作室,也做到了很高的级别。但此时,夫妻之间长期不沟通、回避问题,家庭角色的不平衡使她的家庭走向破裂。她为此差点患上了抑郁症。幸运的是,从少女时期就陪伴她的良师益友再次出现在她身边,让她冷静下来。“不是哪一方面的高度就能代表幸福快乐的,幸福是人生全方位的平衡。”她选择了放弃直销、放下婚姻。

找回内心的真爱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走进了上海一家成立初期的心理职业培训学校。创办人也就是校长很欣赏她营销方面的才华,邀请她帮助打开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市场。陈星余决定试一试。学校的这份新工作相比过去清静,她自己也有时间沉淀下来,通过学习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

慢慢地,她感受到自己并不能认同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开始犹豫要不要离开,但―直不能下决心。这时,她出了车祸,腰部骨折、脑震荡。但学校坚持不承认这是工伤,甚至陈星余的父亲也赶来帮助解决问题。看着老父亲为自己奔波,她突然觉得自己的委屈已经不重要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她不再向学校讨说法。

伤愈后,她有幸结识了上海心理协会会长,这给她带来了新的事业机会。这次,她选择了与对方进行松散型的合作。期间,她接触到美国爱家协会的成长课程。这次考验的尘埃落定,终于让她明白找到内心的真爱才是幸福的惟一途径。

“人与人之间的磁场很奇妙,只要你发生了改变,对方就一定会改变。”陈星余内心的蜕变,也折射在她的家庭上: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整和磨合,她与爱人破镜重圆;与父母的关系也改善,从过去一两年回去一次到现在一星期回去两次;女儿也乖巧懂事,健健康康的。内心终于充溢幸福的陈星余,更加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因此她成立了慈恩爱家俱乐部。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俱乐部成立之初,陈星余与3位曾经的心理课程学员一同开拓事业。没过多久,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找上门来:朋友介绍了上海一家信息网站副总给陈星余认识,对方提出,可以借助网站在上海已有的300个信息点,将心理咨询社区化。最初陈星余觉得很自豪,如果能跟这样―家有国家扶持的网站合作,前景很好。但是,商业计划书写了一轮又一轮,她发觉,如果按照对方提出的合作模式,政府投入的大部分费用,是用不到咨询个案上的。对她个人来说虽然有一定利润,但这样的钱,她不想赚。陈星余的婉拒导致了双方最终的分道扬镳。对此,合作伙伴表示不理解,陈星余说,她很感激对方尽心尽力的帮助,但她对事业的兴趣已经转向了助人益己上,赚钱已不是做事惟一的考量。

“帮助人们找到回家的路,用这样的理念去做公司,对人生的积累是不一样的,总觉得自己身上有某种使命。虽然做公司的过程很难,但总能逢凶化吉、总有贵人相助,所以越做越开心。”她说。

让她更开心的,是在和每位个案及其家庭接触过程中,每一次直面生命伤痛与真爱的倾心之交,不仅让她体会到助人的幸福,也让她感悟到更多的人生真谛。比起“心理咨询”,她更喜欢用“陪伴”来形容她与个案之间的关系。

第7篇

原来王大妈的养生秘诀是常饮枸杞茶。据王大妈说,她年轻的时候常害红眼病,连续几年,每年一到夏天,都会染上红眼病,害得眼睛都快瞎了。后来遇上一位老中医,告诉她这个方子。她坚持天天服用,一直到现在,除了感冒以外,几十年了,就从来没有得过红眼病,还躲过了几次红眼病大流行,眼神特别好,真的是神了!

王大伯64岁,瘦瘦的,患有高血压病,已经退休好几年了。王大伯最喜欢戏曲,退休后,他成天在电视机前用遥控器按来按去,边看边哼,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久而久之,王大伯的眼睛出毛病了,眼睛经常疲倦胀痛,布满血丝,干涩而有眼屎。到医院检查说是得了“电视眼病”。王大妈说,别急,就喝枸杞茶。王大伯喝了一星期,症状全部消失了。喝了一个月,血压也开始降了。于是,枸杞茶便成家里的“传家宝”。

儿子小王是汽车司机,开出租,长时间开车眼睛容易疲劳,结果,喝枸杞茶解决了问题;媳妇在办公室长期操作电脑,荧屏的闪动使眼睛非常干涩,也喝枸杞茶;就连正在读小学的孙女患了近视眼,喝枸杞茶不到3个月,视力也得到明显恢复。

枸杞茶为何有如此功效呢?

首先来看看。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还能降血压,并对胸闷、心悸、气急、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亦有明显效果。

再说说枸杞。枸杞为中医常用的滋补药物,性平和,味甘甜,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养血明目之功效。民间有泡饮枸杞酒的习俗,并把它叫做“却老子”,意思是能防老。“要想眼睛亮,常喝枸杞汤”。枸杞,自古就用来明目,所以老百姓又把它叫做“明眼草子”。

枸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和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能保护肝脏;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枸杞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功能,预防贫血。

看来,枸杞茶不但能预防和治疗各种眼病,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也有好处,最适宜于老年人饮用。但对脾胃虚弱者应注意,别忘了在制作时放上几枚大枣,因为大枣能健脾,可以避免对脾胃功能的损害。

忽悠老公去健身

老公的单位组织员工去体检。拿回体检单那天,老公神情严肃地说:“糟糕了,老婆。高血脂,高得厉害!”我一听立刻紧张起来:“你天天窝着不动,还爱吃肉,以后一定要多吃素,天天健身。”

但是老公天性豁达开朗,天塌下来当被盖。我要是不督促他,他肯定不把健身当一回事。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资料,打印好递给他:“看,这是你的健身计划书。健身的内容分三个部分:

1.听健康知识讲座,注重饮食治疗。两天吃一次木耳,喝一顿小米粥,豆浆、牛奶一早一晚,都不能少:

2.早、晚在家做30个仰卧起坐,消灭大肚腩;3、每天在单位健身房锻炼半小时。最后是健身的保障措施,由我负责。”

看了我的健身计划,老公大笑:“你以为是在单位做可行性分析报告啊!”当天晚上,我就开始陪老公看健康知识讲座的光碟。

我又订了手机闹铃,每天打电话给他,督促他去健身房。晚上,我拉他一起外出散步。起初,他窝在家里看电视,根本不想下楼散步。但我就站在他身边磨叨,他不起身我就不离开,直到他无奈地牵住我的手:“好吧,好吧,陪你去。”

散步完还不算结束。我还扔给他一根跳绳:“我一分钟跳90下,女儿可以跳200下,你也试试。”一开始,老公苦着脸,双腿笨拙地跳,但没过多久,他就轻飞如燕了。

尝到了甜头,老公向我请示:“是不是可以停止这一分钟跳绳运动呢?”然后我就拿出一张光碟,往VCD里一插,充满动感的健身操旋律响了起来。“来,陪我跳健身操。”我拉他到电视机旁。他摇着头惊讶地说:“我的天!你也太霸道了,哪有男人跳这个的呀!”“有什么不行啊?我不是陪你看足球了吗。爱与妥协,公平原则。”我笑着,拉着他跳得更欢了。

“二老”的长寿之道

父亲90岁,母亲93岁,他们都是生活在农村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二老虽已高龄都还能生活自理,耳聪目明,记性很好。父亲经常读书看报,练习书法;母亲常看电视,关心国家大事,和儿孙们拉家常,其乐融融。

二老养生长寿有啥高招妙法?其实生活在农村的人,种地、打理家务,爱劳动闲不住,“勤”是二老的一大特点,我父亲种过菜园,养过蜜蜂,是村里有名的种田把式;母亲80多岁时还到田里干农活,90岁时在院里种丝瓜、吊瓜、梅豆,自己吃不了,还送给邻居。他们都热心助人,起居有常,这又是他们共同特长。更可贵的是二老一生爱清洁,在农村的时候,院里院外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连庄稼收割后拉回家的秸杆,树木修剪下来的枝条也是捆放的整洁有序。我母亲爱养鸡,每年都喂一群鸡,可院里很少见鸡粪,因为我父亲每天要打扫几次院子。

要说老人家吃和喝那就更平常了。二老都不会抽烟,父亲有时候喝一、两杯酒,母亲一生没饮过酒。就是粗茶淡饭,吃饭时先喝汤,多吃新鲜蔬菜,有时吃点肉,爱吃豆腐;早饭、午饭按时吃,而晚饭就吃的很少了,我母亲从50多岁以后基本不吃晚饭。父亲开始自己吃晚饭,后来也不吃或很少吃晚饭。二老很少吃营养品和补品。

平时注意养生,有病积极治疗,又是二老多年的习惯。长寿与家庭遗传有关。父母亲都相信这一点,因为我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活了80多岁。父亲曾经对我说,有了好的遗传基因,还要注意养生,有病早治,才能健康长寿。2000年夏天父亲两只眼患了白内障,没法看书写字了,听眼科医生说是老年性白内障,做了手术就好了,80多岁做手术老人一点也没犹豫,手术后效果很好。病愈后我在书店里给他买了一本书,书名是:《长命百岁不是梦》,是选登的国内外各界人士介绍长寿的宝贵经验,内容丰富,材料翔实,老人家爱不释手,很多养生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他都亲自实践,这几年岁数大了,反而不闹病了,就连一般的头疼脑热、感冒也很少,老人家开玩笑地说:“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我能活到90多岁,可以说是学来的。”

心态睿智,乐观开朗,也是二老长寿的重要经验。这几年给老人做寿、照全家福合影、摄像刻盘……老人家可高兴呢!吹蜡烛时老人家一口气吹过去,儿孙们唱起了“祝您生日快乐”的歌曲,7岁的重孙子给老人戴上“寿星帽”,看二老那个高兴劲吧!父亲常说,活一天就高兴一天,抱着希望过好每一天。母亲说,我就爱听下辈人的好消息,哪个孙子孙女评上了职称,考上了大学,成了大款,买了汽车……听了就从心窝里高兴。

上面这些零零碎碎的老爸老妈普通生活的往事,都是我亲眼目睹的,也许对当代人的健康长寿、养生健体有一些裨益吧!

花甲之年学游泳

我年过六十,过去从没下过水,每当看到别人游泳,在水中自由自在,都非常羡慕。

2006年春天,我在老伴儿的鼓动下,买了一张游泳卡,同老伴儿一起走进游泳馆学游泳。刚下水时,只是在游泳池浅水区站立,偶尔把头钻进水里,做憋气和换气动作。

第8篇

这篇访谈虽然生词不多,但交谈双方的语速相当快,对我们的听力是个不错的挑战哦!先脱离文字听一两遍,看看你能否初步掌握大致内容;然后对照文章进行精听,检查看看之前的理解有没有错漏之处。

Alex Belfield (Host): The world’s smartest man, Gordon Ramsay. You’re big over here, you’re big in America, you’re big everywhere, you’re a cook, you’re a chef, you’re a TV star, you’re a multimillionaire, you’ve got a successful family. You’ve got everything, haven’t you?

Gordon: Very lucky, yeah, a lot of hard work has gone into it, and when you get there, of course, you’ve got to work even harder to maintain it. So, yeah, I do 1)pinch myself, but I’m not very good at stopping and looking behind me. I’m too busy moving forward.

Alex: How easy is it for you to find someone who’s as dedicated and as passionate about food as you are?

Gordon: Yeah, erm, that’s a good question. I mean, I, I search long and hard every day for talents. And then once I’ve found the talent, I nurse the talent. Once it’s nursed, then it’s exposed. Once it’s exposed, and they’re sort of 2)stripped of everything they know. And they’re, you know, against the wall and standing there, you know, insecure, feeling 3)inadequate. Then we build them again. So cooking’s all about emotions, and, you know, it is the most insecure job to have ever. You’re standing in the kitchen, you’re with a bunch of foreigners, you can’t speak their language, and, by the way, you have to take an ingredient, make it into something, charge money for it, and then be successful on that dish. It’s hard, very hard to grasp. You don’t get there by working six and a half, seven hours a day. So I can tell you who’s gonna make it and who’s not gonna make it after being with someone for half an hour.

Alex: As soon as that.

Gordon: As soon as that, yeah. In terms of their touches, their insight, the way they 4)season things, the way they hold things, the way they feel about that particular ingredient. And I like to see them go on that journey I went on.

Alex: Can you remember the first moment where you became interested in food?

Gordon: I can, really. We were in Daventry and we’re travelling up on the 5)M6 up to Port Glasgow to go see our Gran. And Mom had made some bread and butter pudding. Because we were running late, we had to take it in the car, so I just remember I sat with this tray of bread and butter pudding, and that’s when I started to really seriously enjoy what the comfort of her 6)rustic home cooking was all about.

Alex: People didn’t particularly like you, although they watch you. Now they really do have great passion for you, probably, I think, because of seeing you with your kids. They mean so much to you. How often do you get to see them these days?

Gordon: They mean so much to me, and that’s my foundation in life. My relationship with them is the absolute opposite to, er, my relationship with my father. Jack and I are best mates, and, you know, 7)as far as the girls are concerned, I’m their boyfriend. So they’re gonna marry me when they grow up―you know, I tease them.

So we keep it real. They had a dollar pocket money each and every day, and I want them to grow up with that level of respect that it may only be 8)50 pence, but it’s a dollar, it’s paper, it’s money, respect it. If you want to buy something that’s going to cost you eight dollars, then you wait eight days to buy that. You’re not getting an advance from me. I’m over-firm on my children because I’m in danger of spoiling them, so I, you know, give…unknown to them, 9)Tan and I give away 90% of their Christmas presents they don’t even know they’ve had. And then they get one present every year. They don’t sit and waste time on an 10)Xbox, because that’s unhealthy for kids to sit there and get addicted to a screen and get lazy. I like to think that they stay really real. Jack goes to football. When I’m not at football with him on Saturday morning, I get fined. The girls got to gymnast every Saturday afternoon, and they swim twice a week. So, you know, I’m over-firm, but it’s all for the right reason.

亚历克斯・贝尔菲尔德(主持人):这位是世界上最精明的人――戈登・拉姆齐。你在我们这里是位名人,你在美国那边是位名人,你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名气;你是个厨师,你是名大厨,你是位电视明星;你坐拥千万身家,你还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你的人生什么都不缺了,对吧?

戈登:我很幸运,是啊,我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而当你取得那么多成就之后,你当然要更加努力干活才能保持下去。所以,没错,我确实会掐一掐自己看看是不是在做梦,但我并不擅长停下来回首过去,一路向前已经够我忙的了。

亚历克斯:要发掘一个像你这么专心致志、热爱食物的人,对你来说有多简单呢?

戈登:是的,呃,问得好。我是说,我……我每天都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发掘好苗子。然后,一旦找到一株好苗子,我就会好好栽培他。一旦培养起来了,他就要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一旦进行自我表现,他们过去所懂得的一切就像全部作废似的。你瞧,他们就好像背靠着高墙,站在那里发愣一般,满怀不安,觉得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然后我们就会对其重新培养。烹饪需要全情投入,而且你也知道,这是一份史上最没有把握的工作。你站在厨房里,周围是一堆外国人,你和他们语言不通――顺便说一句,你还要选一种食材,将它变成一道菜肴,用这道菜赚钱,最后凭借这道菜获得成功。这太困难了,很难掌握要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是每天干上六个半或者七个小时就能做到的。因此,只要与他们相处上半小时吧,我就能告诉你谁会获得成功,谁压根没戏。

亚历克斯:就那么一会儿。

戈登:就那么一会儿,没错。根据他们的手法和悟性,看他们如何调味,如何拿东西,对特定的食材会有怎样的感受。我也很想看到他们踏上我所经历过的这段旅程。

亚历克斯: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对食物产生兴趣是什么时候吗?

戈登:我还真记得。我们当时住在英国的达文特里。那天,我们沿着M6高速公路一路北上,去格拉斯哥港探望外婆。妈妈事先准备了些面包黄油布丁。因为我们快迟到了,只好将食物带上车,我记得自己坐在车上,身旁是这一盘子面包黄油布丁,那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地体会到她那质朴的家常菜中蕴含着多少温情。

亚历克斯:尽管人们都会收看你的电视节目,他们以前并不见得有多喜欢你。但是现在大家确实对你大有好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们看到你和孩子在一起时的情景吧。孩子就是你的心肝宝贝。如今你隔多久才能和他们见上一面呢?

第9篇

在一座挨一座拥挤的畜栏中,硕大的头颅从栅栏间探出,扎进食槽。对于此间4.3万头牛中的大多数而言,这又是寻常的一天:吃饱睡好,新长出多达1公斤纹理优美的上等牛肉。但在饲场的最北边,几百头牛正踏上他们的离世之旅;到下午,它们都会被一劈为二,用钩子挂起来。

肉是杀戮。肉――尤其牛肉――是香烟和悍马车的混合体。为了牛的生命、我们自身的健康乃至地球的健康,我们都该少吃。肉很美味。肉有营养。全球需求量急升自然有其道理,我们必须想办法增加它的产量。

简而言之,肉――尤其牛肉――已成为激烈争论的中心话题。

这场争论中谁都不能为别人做主――比如,美国人不能帮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中国人决定该吃多少牛肉。但我们每个人每去一趟超市,都会挑明自己的个人立场。批评工业化牛肉生产的人士说,该产业令气候变暖、浪费本可用于种粮赈饥的土地、污染和糟践了宝贵的水源――更不消说令数以百万计的牛过着悲惨的囚禁生活,直到身受屠戮。但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牛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今年1月,作为长期游走肉食领域之旅的一个章节,我去德克萨斯州图利亚市的兰格勒饲养场待了一个星期。我要为一个基本问题寻找答案:美国人可以随意吃牛肉吗?

于是我找上了保罗・迪福,卡克特斯饲养公司的首席运营官。该公司运作着“锅柄”地区及堪萨斯州的九家饲养场(包括兰格勒),每年出栏上百万头肉牛。一个周二的早晨,6点45分,我和他并肩而立,看着几十头牛登上卡车。气温逼近零下10摄氏度,牛背上腾起了白雾。牛仔们有的骑马,有的徒步,赶牛走过一条栅栏通道,步上双层货舱的18轮大卡车――17头牛可以填满一层货舱。牛群不会知道它们要去哪儿,然而当领头的犍牛走到坡道顶端,却驻足不肯登车。

“每周发货一两次,每次装车这几个小时都让人心里不太好受。”迪福说,“要是不明白其中意义,很难做得了我们这一行。”

一名牛仔机敏地出手,稍加摆布,几秒钟就解除了牛群的堵塞。总重约10吨的鲜货涌进了卡车的上层货舱,然后下层又是10吨。车身摇晃,货舱的空隙中扬出尘土。司机关上卷帘门,爬进驾驶室,驱车穿过饲场。

我坐迪福的皮卡跟在后面。这一车牛此前所栖居的那座畜栏中,员工们已在开着整平机打理地面,把五个月来积攒的粪便从硬泥地上刮起来。等我们开到饲场大门的时候,卡车已然跑远,直奔阿马里洛市郊的泰森肉类包装厂而去。我们驱车急追。身后的天际开始泛起粉红。

“如果按1磅牛瘦肉可以做三人份主菜来算,”迪福说,“那么这卡车里的一头牛相当于1800顿饭,这很了不起啊。咱们前面这辆车就装着6万顿饭。”

卡克特斯饲养公司的总部设在阿马里洛,目前完全由员工持股,来自内布拉斯加州的养牛人保罗・恩格勒是其创始人之一。据说,他在1960年来到当地,为内布拉斯加的一家饲养场买牛,却意识到这个“锅柄地区”才是经营饲场的绝佳位置。这里不仅牛源充足,还具有温暖干燥的气候,可以让牛迅速生长――它们在寒冷和烂泥中会浪费能量――谷物也随处可得。

接下来的几十年,该地区发展成了全球的养牛之都。恩格勒于1975年创立卡克特斯饲养公司,并把它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养牛企业。(如今它是第二大的。)在恩格勒看来,其公司的使命在于让牛肉变成所有人都吃得起的廉价产品。“在我父亲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爱牛肉的。”现任CEO迈克・恩格勒说,“但他知道有些人吃不起。”

这个企业从一开始就连遇困境:1976年,美国的人均牛肉消费量居于顶峰,达每年41.5公斤,此后一路下跌了百分之四十多。去年,美国人均食用24.5公斤牛肉,跟一百年前的水平差不多;鸡肉的消费量却是1976年的两倍,一百年前的近六倍。鸡肉价格便宜,而且据说更有益于心脏健康。目前,美国每年屠宰的鸡超过80亿只,牛约为3300万头。

迈克・恩格勒今年63岁,待人谦和,毫不装腔作势,怎么看也不像个养牛业大鳄。父亲创业的时候,迈克正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博士学位,此后又去哈佛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做过研究。他与阿马里洛暌违24年,在1993年又回来了――那对于牛肉产业是雪上加霜的一年,美国“整蛊盒”快餐连锁店的汉堡包被一种大肠杆菌毒株污染,令四名儿童死亡,数百人患病。

紧接着是疯牛病的恐怖。迄今无人因食用美国牛肉染上这种可致大脑损毁的疾病,但美国人却由此了解到,家畜的尸肉常被做成饲料喂牛,而正是其中的污染导致了疯牛病的传播――直到1997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禁止此举。传媒中开始形成一种对于饲养场的共识,如迈克尔・波伦在《杂食者的两难》一书中所写:残酷、恶心、亵渎自然的地狱牢笼,“拥挤不堪,肮脏,恶臭,开放式下水道,不经铺设的泥土路,飞尘令呛人的空气有了可见的质感”。全靠大量使用抗生素才避免瘟疫流行。

有一天我在卡车里向迪福问起齐帕特罗,那是一种有争议的饲料添加剂,用来使牛额外增重。他在回答之前请求我先“姑且别把迈克・恩格勒和保罗・迪福想成是邪恶的人”。这听起来真是别扭,却反映出美国牛肉的食用者与主要生产者之间的巨大隔阂。

迪福年届不惑,细高个头,面容沧桑,喜欢给人讲解冷知识,比如反刍营养学――他在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拿了这一领域的博士学位。我搭乘他的皮卡在“锅柄”一带跑来跑去,对他多少有了点儿了解。他在坎宁市郊购置了130公顷土地,下班后就去那里耕他的麦田,或者喂他自己养的一小群牛。我们还聊了宏观经济学和政府的职能,甚至还探讨过上帝一两次。他对我与天主关系疏远表示忧心,而我比较在意他作为一个深入科学之人,却不太在乎全球变暖。我们都同意保持思想开放。

迪福在休斯敦北边的一座小农场里长大,家里的口粮都靠自己种,多余的拿去卖。“我们家有牛,有鸡,有山羊。”家里种了几公顷豌豆,印象中他似乎总在摘豌豆。他不想念那种生活。

我们该操心的不是怎么去喂养世界,他说。怎么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是问题,先照顾好卡克特斯的500员工再说。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运用科技来增加产能,减少浪费。

经理沃尔特・加里森说,兰格勒饲养场的全职员工有49人,只需7人就能令自动化磨房运转,为4.3万头牛准备一日三餐――总重680吨的饲料。电脑屏幕追踪物流,从磨房一端进去的是生硬的玉米粒,从另一端出来就成了蒸好的薄片。屏幕旁,一块牌子上写着“卡克特斯信条: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将饲料的能量高效转化为最大的牛肉产量”。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在科技辅助下无微不至地伺候好4.3万个瘤胃。

瘤胃是牛体四胃中最大的那个,迪福赞它是“大自然的奇迹”。它是一个巨大的米黄色球囊,撑起来可以容纳多达150升液体。我在威斯康星州某家小屠宰场里初次见到瘤胃,一个胃就能装满一辆手推车。活牛的左半身大部分被瘤胃占据,它像一口大坛子,牛吃下的食物在里面发酵,构成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释放的挥发性脂肪酸就是牛的能量来源。我在兰格勒了解到,瘤胃还像一部高性能的赛车引擎,需要由受过高级培训的技师团队频繁维护。

维护人员的目标是:让尽可能多的能量通过瘤胃,以使牛尽快增重,却又不致生病。反刍动物能消化草,而草基本上都是粗料。玉米粒的成分却以淀粉为主,所含的能量高得多。兰格勒的饲料成品中只有约8%是粗料――磨碎的高粱、玉米秸秆,剩下的都是碾压成片状以利消化的玉米,以及酒精产业输出的废粮渣。

饲料中还要添加两种抗生素。莫能霉素杀死瘤胃里负责消化纤维的细菌,它们消化玉米效率较低,死掉之后可以让其他在行的细菌增殖。泰乐菌素有助于防治肝脏脓肿,进食热量太高的牛比较容易犯这种毛病。

以谷物为主食的牛还负有较高的酸中毒风险:酸液会在瘤胃中积累并扩散到血液循环中,使牛生病,严重时会失去行走能力。每头牛的患病风险都不一样。“这在我们的行业中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负责监控卡克特斯公司所有养牛场中饲料结构的营养学家肯德尔・卡尔说,“个体差异太大了。我们这儿可不是生产标准化零件的工厂。”

GPS导航的饲料车向每座畜栏中投放精确的食量,饲料经理阿曼多・瓦尔加斯每天早晨都要调整配给,细致到每头牛加减100克的数量级,尽量保证它们既能吃饱,又不浪费饲料或生病。牛仔们骑马穿过每座畜栏,查看是否有牛的左侧腹显出肋痕(说明它的瘤胃没填饱)或者耷拉着脑袋(这是生病了)。卡克特斯公司的兽医卡特・金说,饲场里的牛约有6.5%会或早或迟地生病,大多是呼吸道感染。约1%会在达到出栏体重(一般为550~650公斤)之前死去。

药品对养牛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进入兰格勒饲养场的每头牛都要摄入两种促进肌肉增长的类固醇激素,一种是雌二醇,属于雌激素,另一种是人工合成的群勃龙醋酸酯。迪福说,这些药物能让每头牛省下大约100美元饲料费――由于该产业的传统利润空间较小,这个数字已颇可观。在生命最后的三个星期里,牛还要摄入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该类别中效力最强的就是齐帕特罗,能让牛多长十几公斤瘦肉,而且FDA批准使用,被视为养牛神药。迪福说,卡克特斯公司已经给600万头牛用过齐帕特罗,从没出过问题。但是去年华盛顿州泰森食品公司的一家屠宰场收到17头跛足的牛,从那以后,泰森公司和其他一些肉制品加工企业开始拒收用齐帕特罗饲养的牛。现在卡克特斯公司用的是另一种效力较弱的β-激动剂。

2013年,美国出产的牛肉量为1200万吨,与1976年大致相同,牛的屠宰量却比那一年少了1000万头,而国内的养牛总量更少了将近4000万头。如今,美国屠宰的每头牛的肉量比1976年平均高出23%。在卡克特斯公司的成员看来,这是个科技昌明的成功案例,而随着全球需求量持续上升,将来的肉类生产商应该在这条路上再接再厉。

“我就认准一件事:我们是人,它们是牲畜。”迪福说,“人类把它们驯化,有着确定的目的。我们会以恭谨尊重的方式对待它们,在饲养场度过的这四五个月对它们来说,环境不能算坏。”

朋友们听说我在养牛场里待了一星期,都说:“你一定吃了不少苦头吧。”还真没怎么苦。兰格勒的员工表现得称职敬业,尽量温柔对待牛群。畜栏中虽然拥挤,但还不至于摩肩接踵――每头牛平均拥有15到20平方米空间,而且它们本来就倾向于扎堆,栏中反而会有大片的空地。我开着车窗在饲场里到处转悠,还长时间站在畜栏里,并不觉得臭气熏人。我之前读了波伦的书,本以为一进畜栏就会踩进齐踝深的烂粪里,结果却松了口气――脚下是干硬的,粪便当然有,好在是干的。大多数养牛场都设在像德州“锅柄地区”这样气候干燥的地方。

养牛场是可持续产业吗?这个问题牵涉到太多方面,不存在简单的答案。鉴于人体对抗生素的抗药性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忧虑,FDA出台了在饲养业中限制抗菌药使用的非强制性准则。但这些对兰格勒的影响不大,因为该饲场使用的抗生素要么不用于治疗人体(莫能霉素),要么属于兽医有权开具的处方药(泰乐菌素);至于用到的激素和β-激动剂,至少FDA不认为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但当它们随着牛粪被排泄出去,其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尚不清晰。

迪福最担心的问题是水。“锅柄地区”的农户从奥加拉拉蓄水层中抽取地下水耕作,供应着养牛场所需的玉米和其他作物。这处水源已吃紧,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可能本世纪内就会见底。但德克萨斯州的饲场早已超出只依靠本地谷物供应的规模,现在大部分玉米都是从美国中西部的产粮带运来的。

最大、最让人脑子抽筋的问题是全球性的:我们怎样才能既满足对肉食的需求,又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抵抗气候变化呢?最近有一个流行的论断,认为发达国家的人应该总体上减少吃肉量,并且舍牛而取鸡;如果非要吃牛肉不可的话,就吃用草料喂养的牛。经过这些日子的见闻,我开始怀疑这个方案太过简单。

首先,该方案忽视了动物福利。在兰格勒逗留一星期后,我又走访了马里兰州的一家现代化肉鸡饲养场。它坐落于德尔马瓦半岛――该地区去年的养鸡量为5.65亿只。饲场搞得很卫生,经营者看起来也都是好心人。然而在六座150米长、光线幽暗的鸡棚中,每一座都扎扎实实地挤着3.9万只白鸡,每一只都是胸部肥大、能在七周内成熟的品种。作为吃肉的人,如果你操心的事情是尽量避免让禽畜受苦的话,那还是吃牛肉好一点。

其次,如果美国人减少对牛肉的食用量,对保证世界粮食供应有帮助吗?许多人认为用谷物做饲料造成了很大浪费――尤其是喂牛,生产单位重量的牛肉所耗费的粮食是鸡肉的四倍――这种观点至少在1971年《适于一颗小行星的食谱》一书出版时就有了。当年,美国所收获的谷物被用于供应饲养业的份额占到81%,但如今已降到42%,这是因为农作物产量大增,用于生产酒精的谷物份额也有所提升。目前美国酒精产业耗用的谷物占到36%,而养牛业只用掉大约10%。尽管如此,你可能还是会认为如果美国人少吃些牛肉,就能省下更多的粮食救济贫穷国家的饥民。

这种想法在我们今日所处的世界恐怕找不到什么依据。华盛顿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使用世界粮食系统的经济学模型,预测了假如全部发达国家将所有肉类的消费量剧减一半的情况。“这对发展中国家粮食保障的影响微不足道。”研究所的马克・罗斯格兰特说。玉米和高粱的价格会跌,对非洲还有点帮助,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关键性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就算美国人少吃牛肉,艾奥瓦州的玉米种植户也并不会出口小麦、水稻到亚洲和非洲。

通过少吃牛肉而令全球暖化大幅减缓的观念也同样可疑。去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牛肉产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6%。但如果世人完全放弃牛肉,排放量的下降将少于6%,因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排放是来自种植、运输饲料谷物时使用的化肥和化石燃料。不管喂不喂牛,那些农户都会继续耕作――毕竟仍有一个饥饿的世界需要喂养。

假如美国人完全清除其领土内的肉牛,那么我们应该有信心将温室气体排量砍掉两个百分点――这部分是牛通过打嗝(甲烷)和排粪(散发甲烷和氧化亚氮)直接释放到大气中的。我们以前曾实现过一次这样的削减,却是以令人不齿的方式。据宾州大学研究者A. N. 赫里斯托夫估算,曾漫步于北美大陆的5000万头野牛――在欧洲定居者迁来并杀光它们以前――排放的甲烷比当今的肉牛更多。

全球变暖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是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但是你当然可以通过少吃牛肉来减轻个人的“碳足迹”。如果这是你的目标,那么你也许不应该选择用草饲养的牛(或野牛)。动物营养学家安迪・科尔通过呼吸测定实验指出,以草为主食的牛与那些吃谷物的牛相比,打嗝释放的甲烷至少要多一倍。草的纤维含量高、难消化,所以吃草的牛增重慢,而且会把更多的碳元素变成甲烷浪费掉,而不是转化成肉。假如我们关闭所有的饲养场,把牛都放到牧场里散养,就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并大大扩增牛群的规模,才能保持原有水平的牛肉供应,而平均每头牛释放的甲烷量会高出很多。

所以真话不见得中听:看似有着种种劣行(如使用药物)的养牛场实际上为美国节省了土地,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拉丁美洲平均每生产1公斤牛肉带来的温室气体量是北美牛肉的两倍以上,一是因为有更多的牛养在草场上,二是因为许多经营者不断砍伐雨林来开辟牧场或耕种饲料作物。面对全球节节上涨的肉食需求,“饲养场是优于牧场散养的生产方式,这毫无疑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粮食专家贾森・克莱说,“我们必须密集化生产,利用更少的资源获得更多产品。”

连牧草散养牛肉的拥趸也承认单靠这种产品无法满足美国的需求,更别说持续攀升的全球需求了。“没戏。”全景肉业公司前首席执行官马克・格雷夫斯说。该企业为美国西部的有机食品连锁超市Whole Foods Market供货。“需求还会继续上涨。必须尽量提高牛肉的生产效率,而牧草散养与饲养场相比效率不高。”

但格雷夫斯又说,经济效率并非唯一评判标准。世界上有许多牧区本身是不适合种庄稼的。良好管理下的放牧可以改善土壤品质,使其生产力提升――野牛对北美中部的大草原就曾有过此种贡献。在新墨西哥、科罗拉多两州,我走访了几家用牧草养牛的企业,其经营方式被有些人称作“密集管理型放牧”。他们不像一般牧人那样整年让牛在一大片草场上四散游走,而是利用便携通电栅栏维持紧密的牧群。每过几天,他们就移动栅栏换一片草场,确保牧草被啃食的程度刚好合适,并有时间休养生息。

这种牧牛之道的传扬者是津巴布韦科学家艾伦・萨沃里。他说,有效管理的放牧能大量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个说法尚存争议,但我见过的所有牧人都坚称密集管理型放牧令他们的草场气象焕然一新。他们生产的牛肉论经济效率确实不如饲养场牛肉,但在某些方面对生态更为有益。他们不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也不用110节车厢的火车千里迢迢从艾奥瓦州的化肥农场运来玉米、再把它们变成堆积如山的牛粪。他们用牛来打造和维护一方水土。

科罗拉多州南部圣路易斯谷中的蓝岭牧场是全景肉业的供牛商,我去的时候正值产犊季。当地的旱情已持续十年,乔治・惠滕和妻子朱莉・沙利文跟其他牧场主一样艰难维持着生计。但近来境况有了令人鼓舞的发展:他们与附近的农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对方同意让牛进入收割后的田地啃食庄稼残茬,以及高粱、羽衣甘蓝、苜蓿等覆盖作物(也是农户种植并灌溉的,目的是肥田和固定水土)。这样既养肥了牛,又能增加土地的肥力。

一天早晨五点半,我和惠滕走进他家的草场检视牛群。东方的启明星射出直升机探灯般的光辉,下方一线灰白勾勒着峰披白雪的桑格雷-德克里斯托岭。黎明过后,我们注视一头新生的牛犊奋力站起,迈着不稳当的步子绕母三匝,终于找到了。“它们一辈子过得舒舒服服,直到末尾才糟糕一天。”格雷夫斯说。

我问兰格勒饲养场的兽医卡特・金,看到他照料过的那些牛被送上货车是什么感觉。“这么说吧,”他答道,“每次我开车在州际公路上跑,与一辆载着肉牛的卡车错身而过,都会不出声地说句谢谢――多谢它们舍身喂养这个国家。”

在那个周二的早晨,我和保罗・迪福驱车走I-27公路向北,终于赶上了以110公里时速疾驰的运牛车。泰森公司没批准我进入肉品包装厂参观的请求,但迪福愿意载我追着卡车直到大门口。他与卡车并列行驶了片刻,好让我从侧面看到车里的牛,然后减速跟在车后。挡风玻璃上蒙了一层细雾――前方一头小母牛的尿液穿过车舱的条板溅了出来。

卡维内斯牛肉包装厂位于德克萨斯州赫里福德市,每天最多可屠宰1800头牛,总裁特雷弗・卡维内斯带我参观了一趟。我们在“击晕室”里目睹了几头牛的死亡。工人先用一把气动撞击枪对准牛的前额将它们打晕,然后拴住后蹄倒吊起来,用刀割断其颈部动脉和静脉而致死。“吃动物肉是无德之举”的信念很有感召力,说不定人类有朝一日可以达到全民素食的境界,但这却与我们渔猎果腹的进化史相违背。我在卡维内斯以及另一家屠宰场看见的死亡都是迅速发生,与猎人明枪暗箭下的死亡相比,动物所蒙受的痛苦与恐惧似乎都轻一些。

采访归来,正好赶上我做年度体检的时间。查出我胆固醇有点儿高,医生询问可能的原因,我回答说最近刚跟养牛的人混了一阵子,没少蹭牛排吃。我的医生已经20年没吃过一块牛排,把我鄙视了一通。“坚决不吃就好了嘛。”他说。少吃些牛肉,对于我以及大多数美国人当然都没有坏处,但是这么做究竟对人类乃至地球有多少帮助呢?科学上还没有明确答案。

通过这次采访报道,我真正拿定主意的一件事反而是,绝不跟反牛肉的狂热分子站队,以及要戒备我们美国人那种无节制的嗜好:总想把复杂社会问题――饮食结构、大众健康、气候变化、粮食保障――简化成忠奸分明的样板戏。在七月四日国庆节的那个周末,我到附近超市的肉品柜台采购。有十块九毛九一磅的安格斯肋眼牛排,旁边是贵上一倍的产自明尼苏达州某个牧场的散养牛肋眼,买任意一种都没问题。然而我却选择了最普通的汉堡肉饼。

第10篇

“那天,我躺在产台上经历了十多小时的生死挣扎,终于将儿子生下时,身旁竟没有一个家人守着!那种欲哭无泪的痛苦,就像一把锥子深深地扎在心口上,心在滴血啊!”今年才22岁的李贞,看似比实际年龄苍老几分。这位既是受害人却又是加害者的女子,说起这段经历,止不住泪流满面。

轻率同居 埋下后果

李贞是安徽来沪务工人员,早几年就带着妹妹李玉来上海打工,姐妹俩同在奉贤一家KTV做服务员,相互照应。

2006年年底,李贞认识了在本单位一起打工的老乡刘龙。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堕入爱河。当年春节前夕,刘龙随李贞一起到她父母家过年。

在老家居住的一个多月时间,是李贞成为女人度过的最快乐最幸福的日子。尽管刘龙比她小三岁,但他很会体贴照顾人。刘龙整天伴着她,形影不离,帮她做饭洗衣服,陪她逛街游玩。她身体稍感不舒服,刘龙就端茶拿药,呵护有加。

不久,李贞发现自己怀孕了,便决定与刘龙结婚。起初,家人对他俩的结合有所顾虑。刘龙才19岁,将来靠得住吗?

对家人的担心,李贞并不理会,她铁了心要嫁给刘龙。于是,无奈的父母,便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聘请媒人穿针引线。双方家长选了个黄道吉日,在去年“五一”劳动节为他俩操办了婚事。

“我是明媒正娶的。父母为我备上了一整套嫁妆,家用电器等都买到家。他家还摆了三天酒席。”说起为何不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李贞甚感委屈。她告之,因刘龙还未到法定结婚年龄,他俩无法结婚登记。刘龙的父母态度很明确地表示,等刘龙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就让他俩立即补办结婚登记手续。

在当地农村,男女双方只要按风俗习惯办了结婚仪式,即被认为是夫妻。是否结婚登记,很少有人在乎。李家人认为,媒人请了,嫁妆送了,热热闹闹的酒宴也摆了,刘龙就是李家的大女婿。

在婆家住了几天后,李贞就与刘龙一起回到了奉贤,继续在那家KTV打工。为便于上下班,他们在附近找了套农民房,与李玉及其男友住在一起。担心有身孕的大女儿生活不便,李贞的母亲放弃老家田头活随同而来,帮助照料他们。

移情别恋 草率分手

随着胎儿一天天长大,挺着大肚子的李贞开始在家中待产。不久,她发现刘龙每天很晚回家,有时还彻夜不归,问其原因,他支支吾吾说不清,或说在KTV加班,或说在网吧玩电脑。原本因妊娠反应大的李贞,不由得经常与刘龙大吵大闹。

闹一下,刘龙就收敛几天。可过后,他还是我行我素,把家当成旅馆,甚至干脆不回家。任凭李贞又哭又闹,甚至动手打人,刘龙采取回避方式,置之不理。

那天,她在楼上晾衣服,发现一个陌生女孩正朝楼上走来,还未上班的刘龙见状慌慌张张奔下楼,拉着女孩就往外走。等李贞追出门外时,那女孩不见了。还未等她质问,刘龙就说他俩是一般朋友关系,女孩想请他帮忙找工作。

时隔几天,李贞与刘龙在菜场买菜时又遇到了那个女孩。女孩用很奇怪的眼光朝挺着大肚子的李贞直愣愣地盯了一眼。过后,女孩趁刘龙在上班之际,悄悄来到了李贞住处。

“你知道我是谁吗?”李贞态度生硬地告诉她,自己就是刘龙的妻子,刘龙的孩子还有一个多月即将出世。

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李贞拨通了刘龙家的电话让女孩听,不料刘龙母亲在电话中却含糊其辞地搪塞道,刘龙与李贞是住在一起,结婚不结婚没啥区别。

婚姻非儿戏,不能闹着玩。明智的女孩当场表示,从此与刘龙断绝关系。

这件事作了了断后,李贞发现自己对刘龙似乎很陌生。平时刘龙在想啥,做啥,需要啥,她了解甚少。两人从未在一起认真地商量家中事,尤其在她怀上了孩子后,也未考虑过孩子出生后的养育及以后的生活学习等。与这样的人共同生活会幸福吗?这样的婚姻会长久吗?

经过一番思考,李贞决意与刘龙分手。考虑到孩子即将出世,需要一大笔开支,包括生孩子的医疗费及抚养费等,李贞向刘龙提出给3万元的补偿费。对此,刘龙认为补偿数额过高,一口回绝。

强行扣押 索取赔偿

孩子即将出世,不负责的刘龙不掏钱,也不露面。“不给钱,就扣人,找他父母要钱!”李贞与家人一番商量后,在去年8月的一个上班日,挺着大肚子的她带上了妹妹及其男友王晓波来到这家KTV,将正在工作的刘龙骗到了她们住处,派人看管,不让他出门。

随即,李贞就打电话给刘龙父亲刘树根,说是刘龙在外搭识了女朋友,他俩已分手。孩子快要生了,刘龙不愿支付费用,现已扣押了他。要他们拿钱赎人。

等刘树根与妻子连夜乘车赶到时,见到儿子被关押在一间小屋内,有三四个陌生男子在看着他。

为儿子操办婚事已花去了家中所有积蓄的刘树根,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他好说歹说劝李贞与刘龙和好,不要再闹了,并答应给她1万元钱,还有老家的房屋及家产都可以给她。

然而,由于刘龙父母的房屋是在李贞婚前由刘龙父母建造的,属刘树根夫妇所有,双方私下所签协议内容不符有关法律规定而未能公证。

协议公证不了,意味着房屋到不了手。李贞就向刘树根提出,因为医生曾告知她胎儿心脏不好,需住院观察。

第二天,刘龙与其父母带着李贞到当地中心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交付了5000元押金。

据刘树根说,从他们到上海奉贤后就失去了自由,李家一直派人跟在他们身后,让他们深感不安。他觉得李家要的是钱,儿子与李贞已不可能再和好了。如果再待下去的话,不要说3万元钱,5万元也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们择机连夜乘车回到了老家,刘龙则独自一人到宁波找到了一份工作。

恩断义绝 演绎悲剧

“这家人还有没有人性?把我一个人扔在医院就走了,连自家的亲骨肉都不要了!”说起这件事,李贞十分气愤,当时她发誓一定要找到刘龙。

时隔两个月,已到了临产期的李贞得知刘龙要来原单位结算2000多元工资,就邀集家人在KTV逮住了他,再次将这位“准父亲”强行带到住处。当晚,刘龙趁她们不备,从四楼翻窗至三楼逃走了。

“负心郎”两次逃走,李贞火上加油,怒气冲天。第二天,李贞与母亲在街上买菜时,无意中发现刘龙正躲在一家网吧,李贞立即打电话给妹妹及其男友,通知他们火速赶来,捉拿刘龙。

第三次扭获了“准父亲”,李贞他们就对他严加看管,还请了老乡,24小时围着他寸步不离。

此时的李贞与家人对刘龙已恩断义绝,他们只想着扣住刘龙,逼迫他父母拿出3万元赔偿款,就了断一切,却未考虑此时已触犯刑律,将要付出代价。

于是,在李贞的住处上演了一场棒打“负心郎”,逼其拿钱的悲剧。李贞手拿着木棍朝刘龙腿部打,边打边骂,将内心所受的委屈一股脑儿地发泄,在旁的王晓波还帮着一起打。李玉则拨通了刘树根的手机,恶狠狠地说道,你儿子被我们逮住了,赶紧送钱来,不送钱来就等着收尸吧。

据刘树根回忆,当时他正在田头干活,从电话中听到了儿子被打得哇哇急叫,儿子连连求道:“爸,您赶紧送钱来吧,不送钱我就没命了。”

被吓晕了的刘树根结结巴巴地对李玉说,不要伤害儿子,他们马上送钱。在回家路上,他又接到李贞的催讨电话,问要人还是要钱?一条人命值30万,砍掉你儿子的一条腿就要值3万元钱。

当晚,刘树根夫妻俩分头向亲朋好友借1万元钱后,于次日深夜赶到了上海奉贤。其间,李家人多次打电话威胁,限他们当晚把钱送来,要不就来收刘龙的尸体。

在旅馆,他俩整整一夜未睡,时刻担忧着儿子的安危。夫妻俩商量了一个晚上,决定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此时,已被送进了医院的李贞,独自躺在产台上,忍受着剧烈的产痛煎熬。看到别的女人在丈夫及家人的百般呵护下,满脸洋溢着幸福之感,其心痛比产痛更剧烈。

孩子降临 案件告破

10月8日一早,刘树根夫妇一路询问找到了奉浦派出所,心急火燎地向值班民警报警,称自己的儿子遭人绑架,这伙人手中有刀、有木棍,儿子的生命受到威胁。

此案引起了当地警方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调集了10多名警察,还派了7名辅警队员,由刘树根引路直奔现场。

已连续两天两夜看着刘龙的王晓波,在打了多次电话仍不见他父母到来,心中不由起了疑心,唯恐他们报警。就在王晓波与李玉商量准备带着刘龙逃离时,警方破门而入,将他们团团围住。

几乎在同一时刻,经过一番痛苦挣扎,李贞终于生下一个胖乎乎的儿子。

当天傍晚,警方在查明案件基本事实后,考虑到李贞在医院需要有人照顾,就放回了她的母亲。那晚,天正下着瓢泼大雨,当李贞的母亲带着一身水跌跌撞撞摸到病房时,母女俩抱头痛哭……

一星期后,办案警察来到李贞住处,严肃地告知,因涉嫌非法拘禁罪,她与李玉被依法取保候审,王晓波被刑事拘留。

李贞深感纳闷,关押刘龙,目的是让“负心郎”承担起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明明是自己身心遭到莫大伤害,反倒成了加害他人的罪人,自己与儿子的合法利益又该如何得到法律保护呢?

第11篇

伊东丰雄获201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的作品,是为日本海啸灾民设计的住宅。但仅建造一个,当地人愤怒地形容它“可耻”。

骑着单车,驰骋在金秋九月北京的蓝天下。开学了,我的大学又迎来了新生。看到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一个个活泼的身影才蓦然发现,自己研二了,而距离我最初开始考研也已过去三年多的时间。我在考研这条曲折的道路上,一路纠结、一路迷失,但最终找回了自己。回首这三年多的光阴,感慨万千。

考研路上,迟疑不定的心态让我走了很多弯路。虽然最后依然梦碎清华,但我还是来了北京,进了不错的大学,读了我喜欢的专业。我不再把清华情结当做自己的执念,而是保持平和的心态、向上的姿势,更加努力地前行。

转到喜欢的专业去

2010年高考,因几分之差我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失之交臂,学校、学业均被调剂,我进入了青岛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学了众人艳羡、号称就业率极高的经济系。可一向爱好语言文字的我并不喜欢。

在大家脱离了高中苦海后疯狂K歌、打游戏、通宵上网的时候,我却在教室复习功课,准备转专业。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并没有让我感到枯燥,因为那颗迫切想转专业的心一直牵引着我,让我不要轻言放弃。

大二开学,凭着全系前10%的专业排名,我申请转入外国语学习梦寐以求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我依然记得去办公室办理转出手续时老师们的不解眼神,有个好心的女老师还把我叫到一边,说我从就业率连年高居榜首的经济系转到英语系就是“放着金山银山不要”,还问我是不是“想不开”。但我无比坚决,铁了心要转走。事后回忆起来,如果考研时也如当年转专业一般心志坚定,或许后来就没有那么多的曲折和懊悔。

虽然大二才开始学习新专业,但我一点儿也不示弱。我并没有觉得这是困难,反而觉得这个挑战令自己无比兴奋并愿意克服。有了学习热情,这让我落下的大一英语课程很快补了回来,大二一年的综合成绩雄霸班级榜首,让很多当初嘲笑我半路出家的同学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转眼到了大三下学期末,因为专业成绩出色,又在当年的驻青英语高校演讲比赛中取得了优秀奖,按成绩,拿到研究生内保名额没有问题,可我并不想接受。三月份,我一个人去了北京,看了高考与我失之交臂的北外,已没有太多遗憾的感觉,又临时决定看看清华。

永远忘不了那个美妙的傍晚,校园格外安静。在图书馆前,我看到了明亮的灯光;在西大操场,我拍下了壮阔的黄昏;在近春园中,我记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尽管当时春寒料峭,但我已深深爱上了这个学校,也在心里暗自定下了考研目标。

“多选题”中的迷茫

大三结束的暑假,我正式开始考研复习,因为平日里读了很多的书,逐渐对新闻传播学有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跟自己专业更紧密的结合,我选择了既重视英语能力又考察新闻素养的清华国际新闻专业。

可由于自己想要的太多,低估了前路上的挫折和困难,我复习得并不专注。开始的一星期觉得清华国新要求看的书目太过繁琐,跨考又非易事,于是打算干脆回归英语专业老本行。上网看了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国家文化研究方向的考研试题,发现与自己的思路相去甚远,还不如清华国新的题目做起来顺手。一个星期的琢磨让我放弃了人大,再次回归到清华。

备考期间我并不安分。一个暑假除了复习考研,我还一时兴起报考了雅思考试并复习了半个月,考完雅思刚想安心,又鬼使神差地担任了三个多星期的国际帆船赛事志愿者。那时候总想给自己的简历添一点儿、再添一点儿“光芒”,也是害怕自己考研不成,还能申请出国,还能投递工作。

直到开学,我还在忙着准备山东省21世纪英语演讲比赛,第六名的成绩让我与全国总决赛擦肩而过,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从济南回到青岛,已是十月底,看到堆在书桌上一大堆还未来得及看的考研书本,我顿时心灰意冷,竟然选择了放弃,考研连名都没有勇气报……

十一月已是考研复习最火热的阶段,看着室友早出晚归忙着复习,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又害怕考不上研自取其辱,还是没有勇气报名。每天在寝室不出门,凌晨失眠呆呆地看着天花板,后悔自己演讲没进全国决赛,更后悔自己没有坚持复习。

浑浑噩噩过了一个月,考研的同学都已进入冲刺阶段,找工作的同学也西装革履地忙着参加招聘会,出国的同学更是陆续收到英美名校offer。这让一事无成的我倍受打击,我的心情失落到了低谷。这时突然想起来,自己有雅思成绩,可以申请国外大学,匆忙中我只申请了一所香港大学,结果被直接退回了报名费,当时特别疑惑,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懒得去问,破罐子破摔的我已然麻木,不知何去何从。现在回想起来,我临时起意,材料准备很不充分,被退回报名费并不奇怪。

无奈之下,我开始加入了找工作的大潮,刚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随便投递了几所大型企业。纠结成一团麻的我对做任何事都没有了期望,消极情绪一直笼罩着我。万万没想到,很快我就被青岛一家知名国企录取,工作是外派到某个东南亚国家担任商务翻译,工资很诱人,但规定签5年的合同让我很是犹豫。我不知道我能不能一干五年,于是拿到offer后一直拖着这家公司不给答复。我也不敢拒绝,因为我已经错过了考研,错过了出国读书,我不知道如果不去工作还能做什么。

为清华梦再战

毕业之际,父母劝我再考研,不甘心的我在家人的支持下仿佛有了力量,我下定决心再奋斗一次。于是,在公司下达最后通牒签约的那个星期,我放弃了那里的工作。我在学校附近的家属院租了房子,准备认真复习。第一年考研的阴影还在,保险起见,我选择了触手尚可及的北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方向是美国文化研究。

计划赶不上变化,在2014年的7月14日凌晨,我改变了考北外的计划,重新拾起搁置已久的清华梦。那天是世界杯决赛,第113分钟马里奥格策的一脚绝杀,让我最爱的德国队在时隔24年后又一次捧回了大力神杯。那一夜的我,无眠,清晨穿过寂静的校园去自习室,猛然记起了一年多前的那次清华之行,我决定考研清华国新。

当时我已经看完了报考北外美国研究需读的那本1199页、花了90多块钱打印出来的英语原版历史书The American Pageant,我用一个塑料袋装起这厚厚的一摞A4纸,重新找出了那十几本清华国际新闻的参考书,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圆自己一个清华梦。

“三跨”考研的疯狂

从英语专业到国际新闻,算是跨专业考研,除了政治和英语两门公共课,便是新闻传播学的两门专业课考试。我是文科出身、学的又是英语专业,于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的复习上。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不敢对公共科目掉以轻心。在最后考试前,我做了3遍肖秀荣政治1000题、5遍近10年的英语真题。

跨专业本就不易,我又选择了跨省市、跨学校、跨专业的“三跨”,而且毕业后再考,压力自然是巨大的。但我其实早已别无选择――第一年考研的最佳时机被我错过了、一个尚好的工作机会也被我放弃了……我真的别无选择了,来回的折腾和纠结浪费了自己太多的时间,我也没有更多的青春可以去挥霍,只能放手一搏。

2015年的考研,出现了几个重大改革,其中对考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考试时间较往年整整提前了一个星期,考研时间被安排在了年底。紧迫的复习时间对于“三跨”的我无非是雪上加霜,几个月的生活、学习状态如出一辙:早上6点买了早餐到自习室,晚上12点回到出租屋,中间除了上厕所、午睡和吃饭,其他时间几乎都在看书。政治红宝书、英语黄皮书、《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全球新闻传播史》、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这些重点书目被我翻了一遍又一遍。

拉锯战似的复习让我的身体状况变得特别差,考研现场确认时拍下的照片中那张毫无血色的脸直到今天还印在我的校园一卡通上。速溶咖啡、泡腾片、西瓜霜口腔喷剂成了我书桌抽屉里永远都在的研友。

即便如此,虽然每天都很疲惫,我也不觉得苦。考试的那两天,自觉发挥得很满意,走出考场的那一刻,人几乎都要开心得飞起来。

竟然败在英语上

随后是两个多月漫长的等成绩的过程,说实话,这一番等待,不比复习备考的时候轻松。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想看书又没有动力,不止一次地做噩梦,过年在家听亲戚长辈的念叨,我保守折磨。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手抖着输错了好几次账号密码,最终查到的分数是:政治69分,英语69分,专业理论121分,专业实务118分,总分377,分数不低,但根据往年的分数线,进面试有点危险。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一边认真地复习专业科目,一边焦灼地等待着分数线。

2015年3月9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网站上,硕士入学复试名单和分数线公布――没有我的名字,总分数线381,单科分数线政治60、英语70、两门专业课均要求90。

竟然是败在了英语上!前前后后做了5遍近10年真题的我,背了3本考研单词书的我,练了20多套英语模拟题的我,英语四、六级600多分、雅思7分、英语专八优秀、获得过市级、省级几个英语演讲比赛奖项的我,竟然败在了英语上!难以理解,很难接受。

知道自己无缘清华,我再次消沉了,生活天昏地暗,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跟人说话,但两天后我恢复了理智,不再颓废。我开始向前辈请教、和家人诉苦,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夜未眠之后走到海边,向来对家里报喜不报忧的我哭着给父亲打电话让他再给我一年时间,让我再考一次……

那时候我没想到考研调剂会成为我的救命稻草,从未报希望的我随便填了三所接受新闻传播学调剂考生的院校,没想到后来竟然收到了其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一所学校的复试通知。

几天后,我收拾心情,再次捧起了新闻资料复习,订房订票,来到北京。复试格外顺利,笔试、面试发挥正常,在临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晚上收到了告知录取的电话,笔试成绩第一、面试成绩第一、总分第一,接电话的那一刻,我正和老朋友逛着传媒大学,激动的我在挂断电话之后给了她一个久久的拥抱。

平静的硕士生活

2015年9月,我进入了我现在就读的大学――北京海淀区一所理工科211院校――学习传播学,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硕士生涯。从英语专业到国际新闻,从国际新闻再到传播学,两次考研、两次转身,再通过这一年忙碌的学习、生活,我逐渐成为了现在的我。由于自己是跨考,专业基础相对薄弱,跟班上的同学比总觉有些逊色。但是,勤能补拙,研一两个学期的成绩我均保持在了前三。

课余时间,我担任了学院外联部理事、新媒体中心副部长,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学术活动,还在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组中获得特等奖。我开始不满足于在自己英语老本行中获得成绩,于是一头扎进学术的海洋。

我大量阅读传播学书籍,课下帮导师做课题,虚心向师长请教,分析文化传播的案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我的论文《国产电影走出去的跨文化传播困境解析》获得了学校学术文化节论文二等奖,这大大增加了我搞学术的信心。我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更加废寝忘食的选课题、读原著、写论文,新学期伊始,我投递的关于电影《荒野猎人》意识形态分析的文章收到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的审核通过反馈,这为我以后的学术之路再添一剂强心剂。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取传播学博士,在学术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反观三年,从青岛到北京,从本科生到硕士生,虽然仍然会为过往的事情略觉遗憾,我渐渐学会了平和与知足。我不后悔当初的决定,我不遗憾曾经的错过,失败和挫折让我成长、成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年少轻狂又踟蹰不已,渴望得太多又不知自己内心最想要的是什么,不能坚守一件事情又总是懊悔不已。

第12篇

细黑框眼镜,瘦削的脸庞,紫色短袖T恤搭配牛仔裤,黄西安静地坐着,怎么看都是一略显木讷的理工男。但是,一旦他开口,无论是浓重东北口音的中文还是英语,立刻判若两人。

“你说呢?”他赧然一笑,停顿了几秒,“当然是美貌。”

“这个年代坚持梦想不妥协的二百五还有吗?”又有人问道。

黄西不假思索地凑近话筒:“有啊,我今年41,离250也没多远了。”

互动环节开始时,面对热情举手的观众,主持人提议先回答网友的问题。“你觉得网友比在场观众重要吗?”黄西又波澜不惊地冒出一句。

全场再次沸腾。

“他说你是个什么东西?”

出生在吉林省一个边远村庄的黄西,自称小时候既顽劣又不思进取。“上小学时,我偷喝父亲的酒,喝完了晕晕乎乎的,在学校迷瞪了一整天。”而且,他不喜欢学校,连续旷一星期的课更是家常便饭,对老师的教导也爱理不理。

没想到,高二之后黄西突然有了“觉悟”,开始好好学习。这一务正业,居然让一个“一直吊儿郎当”的问题学生,在一年后考上了吉林大学,随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中科院硕士研究生。“当时,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专门摸到我的宿舍来,就是想看看这个考全国第一名的人长什么样子。”黄西笑着说。之后,他赴美留学,获得了得克萨斯州莱斯大学生化博士学位。

曾经想成为一名教授的黄西,一转眼迎来了他在美国留学工作的第六个年头。某日,一位同事带黄西去美国相声馆看脱口秀,对于这个美国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黄西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单口相声嘛,我也能做。”然而,美国的脱口秀圈子对新人却并不友好,俱乐部甚至要求登台的新人必须“自带两名观众”才能进场。于是,黄西就上了大街见一个拉一个,“我跟他们说有脱口秀看,前提是告诉里面的人说你们是来看黄西的,终于拉到两个。”

如今在美国脱口秀舞台上风生水起、每场演出座无虚席的黄西,2002年第一次登台时却是“很受伤”,“酒吧里的人们宁愿关注电视上的体育比赛”。但渐渐地,他摸清了美国人发笑的“脉门”所在,句句见“笑”。

“我曾经开过一辆贴了很多贴纸、撕都撕不下来的二手车,其中一张纸上写的是:‘如果你不会说英语,滚回家!’我两年以后才知道写的是什么意思。”这个拿自己移民经历开玩笑的经典段子,让美国观众笑得东倒西歪。

“有的脱口秀俱乐部老板对新手比较粗暴,有一次我打电话过去,他说让我1个小时后再打,1小时后我再打过去,他说你是个什么东西?你是块手表吗?”这些另类诙谐的背后,其实浸透了黄西的个人辛酸。

2010年的美国记者年会上,作为全年最红的脱口秀艺人,黄西为全世界献上一场单口相声盛宴。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内,黄西调侃了美国副总统拜登,并畅谈总统大选、移民生活趣味点滴,观众席几乎每分钟会爆出大笑。这些表演视频,旋即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这个貌不惊人的中国眼镜男成为在美华人的一道文化风景,自此,黄西的脱口秀行情所向披靡,风头一时无二。

彩色英语带来美式笑话

黄西的成功,引来诸多惊叹与艳羡,当然也不乏评价和思考。罗永浩曾对黄西的故事发表过如下看法:一个中国边疆的农村孩子通过努力奋斗成为美国的生化博士,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故事;但一个中国移民的生化博士操着口音浓重的英语在美国成为一个走红的脱口秀演员,这可能是史上最邪门儿的美国梦。

“如果将来我在车祸中丧生的话,我希望和一个水泥搅拌车撞在一起,这样我死之后马上就会有我的雕像。”黄西话音未落,全场爆笑。如果他当时是用英语来讲这个笑话的话,恐怕会更好笑,不仅是因为他总喜欢在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时坚持“不为所动”,继续他的“冷面滑稽”;更是由于他那一口带着浓重东北口音的“彩色英语”。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黄西的发音问题本属意料之内、情理之中。这一点,黄西的父亲也说得明明白白,“美国的文化,美国的语言,对他来讲是弱项。拿自己的弱项挑战别人的强项,这个举动我认为纯属找死。”而黄西却认为,用他的蹩脚英语在美国讲脱口秀,正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在他看来,口音虽然难改,自信最为重要。果然,黄西的口音不仅没有给他的表演减分,反而以一种浓郁的异域风情吸引了大批美国观众。 “在美国有人嘲笑你的英语发音吗?”观众很好奇。黄西微微一笑回答说:“一般嘲笑我发音的只有中国人。”

黄西说的是“彩色英语”,讲的是美式笑话。通常,每个段子都很简短,观众却要在他一句话讲完一两秒钟之后才会发笑,这种“黄西style”蕴含着巧妙的逻辑思维,需要观众稍稍琢磨方能领会。而且,大部分笑话都有特定的语境。比如一个接受移民官考试的段子:有人问谁是本杰明・富兰克林?黄西回答说:难道他就是我们小区商店被抢的原因?有人又问:什么是宪法第二修正案?黄西再次回答说:难道它就是我们小区商店被抢的原因?一秒钟之后,现场的美国人报以雷鸣般大笑。最简单的字词,配以木讷的表情和略显僵硬的动作,再加上需要动脑筋才能理解的冷幽默,黄西的另类风格不是谁都能办得到的。

2010年一天,黄西在全美喜剧节比赛上获得了冠军。比赛结束后,黄西冒着漫天风雪开车回家。路上,他回想 着自己的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这件事情挺有趣的,我来自万里以外的中国,在美国中心的一个城市赢了全美相声比赛,而这个城市几乎看不到亚洲人。”而如今,标有黄西名字的照片已经陈列在这个城市的一个博物馆里。

“我还不老,所以自传很薄”

无论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总有人提出要向他拜师学艺,但黄西都婉拒了,他没有这方面的打算。黄西坦承,自己的确受过一些相声大师的影响,但从没有拜师,恰恰是这一点成就了他在表演上的独一无二。所以,他建议新人,“自己去相声馆里练出来的效果会更好”。他说,自己去学,努力尝试做一切可能有用的事情,你可能会比别人多走些弯路,但是你摸索到的东西也会更地道、更纯真,总有一天,你会开创出自己的风格。在当天的演讲中,黄西甚至两次提到尼采的一句话:不知道怎样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他认为,年轻人对前途感到迷茫是很正常的,最重要是要在不断尝试中去聆听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个声音。”

如今,黄西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妻子,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而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也激发了他更多的创作灵感:“我儿子总是会问我‘爸爸,为什么我一定要说两种语言呢?’我告诉他:‘儿子,一旦有一天你成为了美国总统,你就必须要用英文来签署立法议案,然后用中文跟债主们讨论债务问题。’”但是,黄西表示,未来他在脱口秀方面没什么太大计划,每年能上几次电视就行。此外,他会逐渐向电视剧、电影、动漫等方向发展。胃口实在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