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30 05:3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脏健康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苏格兰的阿伯丁劳伊特研究所发现,番茄还可能是抗血栓的关键物质。血栓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这是发达国家中死亡率最高的两种疾病。番茄子周围的黄色胶状物质可以防止血液中血小板的凝结,从而消除危险的血栓。这种胶状物质可能为找到一种替代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疗法指出了方向。阿司匹林被广泛地用于抗血栓治疗,但会造成患者胃部不适和出血。对一小群志愿者所进行的实验显示:仅仅4个番茄中的胶状物质就可将血小板的活性降低72%,而且不会造成胃出血。
生吃西红柿可以防乙肝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培育成功了一种含有“乙肝疫苗”的转基因西红柿。据有关专家介绍,在今明两年内,人们就将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这种西红柿了。用吃西红柿的法子预防乙肝自然比打针更易于让百姓接受。
降低心脏病突发的危险
芬兰医学专家认为,经常食用西红柿和西红柿制品有助于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芬兰库奥皮欧大学营养学家蒂娜・利萨宁最近发表学术论文指出,西红柿对人体健康有益是因为它含有番茄红素和类胡萝卜素。这两种营养素在西红柿酱中也不会受到破坏或消失。该论文着重论述番茄红素与降低患心脏病危险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也是该大学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冠状动脉病危险因素研究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对库奥皮欧地区700名中年男子的跟踪观察发现,血液中番茄红素水平低的男子犯心脏病的风险是正常男子的3倍多。
番茄具有抗癌的作用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专家最近则发现,番茄具有抗癌作用。研究人员把口腔癌细胞培养液加进番茄天然色素后,癌细胞很快失去活性,逐渐死亡。
虽然研究人员目前并未能确定,番茄红素是如何制服口腔癌细胞的,但他们认为,番茄红素能激发围歼不正常细胞的抗体。人体的抗体能够抵御普通病变细胞的侵袭,使之在抗体包围下“自杀”。
番茄同时也能缩小前列腺癌肿瘤。今年8月,美国底特律维纳州立大学的研究证实,用番茄制成药用胶囊治疗前列腺癌病人,获得明显疗效。研究人员对26名等候手术的前列腺癌症患者进行分组试验,一组服用他从番茄中提取的番茄红素制成的胶囊,每天2次,每次15毫克;一组不服用这种胶囊。3周后他惊奇地发现,服用番茄红素胶囊的病人,肿瘤明显缩小,有的几近消除。
多吃番茄可以美容
2、每周食用若干次黑巧克力。研究已经证明,黑巧克力有益心脏健康,其机理在于巧克力中叫做类黄酮的化学物质有助于动脉保持弹性。巧克力所具有的甜性物质使得动脉不易结块,预防血液因氧化而形成“坏”胆固醇LDL和斑块。黑巧克力中还含有丰富的镁和纤维素。需提醒的是不要食用牛奶巧克力,因为所含牛油脂肪较高,易导致胆固醇升高。
3、每天一杯啤酒。美国《农业和食品化学》发表的研究论文指出,每天饮用一杯啤酒连续一个月可以降低胆固醇,提升血液中有利心脏健康的抗氧化物,降低导致血凝块的血纤维蛋白原。
4、每天清晨服用复合维生素B。瑞士科研人员让200名接受过打开动脉手术的人员服用3种B族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或安慰剂,结果发现服用维生素的人群体内的半胱氨酸量下降40%,这是一种可以增加心脏病危险的物质,而服用安慰剂者则无变化,前者的血管也比后者宽。
5、及时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如果你在夜间有鼾声,说明可能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症,一整夜呼吸可能暂停数百次,这可引发高血压乃至心力衰竭和中风,应及时医治。
6、保证充足睡眠。哈佛大学对7万名女性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者,其患心脏病的风险即有所升高。缺乏睡眠可以增加应力荷尔蒙,提升血压,影响血糖水平。但每天睡眠也不要超过9小时,否则,也会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升高。
7、每周至少食用一次鱼。《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一次鱼的女性比每月吃一次鱼者患心脏病或因其死亡的可能性要低1/3。对男性来说也是如此。另一研究发现,经常食用鱼可降低患心房纤维性颤动、心律不齐以及过速的风险,这些都是猝死的主要致因。
8、每周早餐至少食用4次高纤维谷类食物。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23克主要来源于谷类食物的纤维素者与11克者相比较,其患心脏病的风险几率低23%。对男性而言,高纤维饮食可以把患心脏病的几率降低36%。
9、在每天食用的谷类食物或酸奶中撒一盎司(约等于28克)亚麻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取2克的ω-3脂肪酸。大量的研究发现,这一健康的脂肪有助于预防心脏病,降低因心律异常而导致猝死的几率。
10、用一勺匙亚麻油拌新鲜色拉调料。一勺亚麻油中含7克ω-3脂肪酸。如上所述,这是改善心脏健康的好方式。
11、每天饮2杯茶水。红茶绿茶均可。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5000名健康的居民在6年内每天饮用2杯或以上茶水,患心脏病的几率仅为2.4%。而从不饮茶者的患病比例则为4.1%。另一项研究报告发现,每天饮茶3杯,可将患心脏病的几率降低11%。
12、在炒菜里放入一把榛子。每天只要摄入1.5盎司(约合42克)这些有益健康的干果,即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食用榛子的另一方法是将其碾碎涂在鱼或鸡上,然后烤制。
13、每周食用几次豆类。科研人员发现每周食用几次豆类与很少食用豆科类植物者相比,其患心脏病的风险可降低22%。
实际上,作为“焦虑的专门器官”,心脏疾病往往受到心理和情绪的影响更大。因此,相比治疗方法的进步,国内知名的心血管专家,学科带头人胡大一更看重心脏康复和“双心门诊”的推广。袁端端
“焦虑的堰塞湖”
2014年10月16日至19日,第二十五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以下简称长城会)在北京召开。“在所有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排名首位。”长城会创立者、北京和睦家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告诉记者:“中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患心血管病。”
长城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企业家、高级白领心血管患者不断增多。一项针对北京、上海等城市2000名企业高管的健康调查显示,超重或肥胖者为55%,血脂异常率为全国平均血脂异常发病率的2倍以上,脂肪肝的患病率为全国成年人脂肪肝发病率的3倍以上。如果没有科学的血管健康管理,这些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极高。
作为国内知名的心血管专家,学科带头人,胡大一出生于医学世家。1987年,他从美国回国,就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组建了心电生理科,如今还会去国内几百家医院会诊指导。但多年下来,他发现心血管疾病从医疗模式,到公众对疾病的认知都存在诸多问题。
“我们都知道心血管病预防最重要,但那么多大医院,还是看了一次就不管后续。”在胡大一看来,医院好多都是坐堂医生,等着人生病求医,病人则总是不注重恢复和预防。久而久之,陷入了“医生等得病,病人等复发”的怪圈。
尽管年近七旬,但胡大一身体矫健,语速很快,思路十分清晰。在长城会开幕式上,胡大一宣布下届大会主席将由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长生担任。而他担任会长的这些年,中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约有2.9亿人,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各类心血管病,占总死亡原因之首。平均每十秒钟就死一个患者。一半的人首次发作就是心肌梗死或者猝死,所以心血管病往往发病突然,致残致死率很高。同时,心血管疾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患者中,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心肌梗死患者都不到五十岁,且以男性居多。
胡大一一直认为心脑血管病是一个“堰塞湖”:前缺防,后缺管,得了心梗救治晚。一边是带病生存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用很高的成本,比如很贵的支架、起搏器、药物来维持一些患病群体,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前进入到这个“湖”里。
尽管我们的人均寿命和欧美相差无几,但我们的健康期望寿命男性只有四十岁,女性只有四十八岁,这意味着,至少有二十年我们是带病生存的,发达国家只有十年。“我们的企业家非常爱惜自己的汽车,定期去4S店做清洁、定期保养、定期检修,却从不对自己的心脏进行保养,很多患者心血管问题做了支架,出院后还不改变生活方式,不注意复查保养,结果血管又堵了。”
我们的心脏需不需要支架?
上世纪90年代初,胡大一就开始推广冠心病介入疗法、支架技术。如今,我们医院越来越大,检查设备越来越多,支架手术越来越多。冠心病的支架手术,十年前是每年两万例,2013年是四十多万例,今年将突破五十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支架手术最多的国家。
胡大一将这些数字记得详细,他认为现在的医疗模式是趋利性的医学模式。每个医院都在宣扬毛收入多少,手术例数多少,仪器多少,支架数多少。公立医院水平用手术和毛收入量化的指标来衡量。而且医生支架手术做的越多,就能发表越多的论文,名气也越大,“这是一个很荒谬的事情”。
当大量医疗卫生资源都用到了心脏问题发生后的急诊救治和手术上了,病人反复住院、反复造影与介入治疗以及高手术费用,这会造成一部分过度医疗。从而导致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及患者对医疗结果的困惑与不满。另一方面,心脏事件后的康复与二级预防体系基本缺失,且缺乏医保支持。
胡大一将医院比喻成是卖汽车的,卖了之后就不管了,没有售后服务,病人回家后,没人帮他保养维护。患者经常是反复住院,再介入、再搭桥,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客观的说,心血管疾病大多数不是先天性的,而是生活方式不健康造成的,很多人认为只要放了支架就可以一劳永逸,其实心血管病到了需要放支架的程度,已经不能逆转为原来的健康状态,支架治疗只能是多害相较取其轻。”而由于医学的未知状况,我们还很难完全避免不必要的诊疗和治疗。其次,西医是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容易忽视病人的心理问题。
胡大一曾遇到一个31岁的女病人,胸闷气短来看心脏。一开始,医生让她CT、造影做了一堆,什么都没查出来。后来,我和她聊了发现就是因为焦虑导致的。如果缺乏对心理影响生理的正确认识,必然导致对生物技术的过度迷信,依赖检测设备和结果。
对于心血管病的患者,不仅要关注疾病,更要关注心理。一个人精神不行,整个免疫功能,心理防线就全崩溃了。所以心理处方非常重要。上面我说的几个患者,都是对支架机制不了解产生的焦虑,焦虑到极致产生了惊恐。要知道,心理和生理是互动的。心理问题很容易转化为生理的表现,进而加重病情。最近有一个从成都来找我的病人,因为放了支架不敢坐飞机,宁愿坐三十个小时的火车来。其实不可能出事的。我和他说,你回去千万别再坐火车了,出事我给你担保。如果医生能从心理角度为患者着想,说服患者,让患者安心,就会好很多。
心脏如买车,需要售后保养
记者:现在病人的困惑与不满主要在哪儿?
胡大一:现在有三类病人都活得很痛苦。第一种,不需要做支架手术的做了支架。这种病人肯定感觉不好,不舒服。第二,即使支架做得很好,很成功,但如果没有后续的康复保健,病人还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对疾病不了解,即使放了支架,病人会很纠结,担心支架会出问题,患者会出现很怪的行为。比如有个患者睡觉前,会觉得支架在叮叮咚咚作响。医生会说,怎么可能有问题?支架贴在血管壁上,不可能响动。这个患者不停地去看急诊,觉得自己又犯病了。最严重的时候,患者会出现濒死感,再度入院。第三类是一些因为年纪大了,身体素质问题,做不了支架,搭不了桥的病人。他们总是忧心忡忡,觉得内科外科都帮不了自己,肯定没救了,实际上不是这样。
记者: 2012年,您卸下北京人民大学医院心脏中心主任的职位,加盟民营医院,是想改变什么吗?
胡大一:我一直想做“双心”(heart & Mind)服务,希望看一个病人,同时看心脏,也看心理,但这么多年我在公立医院很难运作,因此想在和睦家做一些尝试。现在,我有充足时间和病人沟通,也可以实现对病人康复治疗。在整个医学模式中,谈到康复,大家都很难理解,觉得康复是给瘫痪病人的,治好病的人不再需要了。实际上,治疗完后,病人营养怎么关注,运动如何开展,心理如何调节,都需要大量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来做,而不是静养。医院最重要的其实是服务,应该以患者为中心,以团队服务为模式,对患者管理服务和关爱。说的绝对一些,我们现在的医院,除了不服务,啥都做。
记者:那么心脏康复到底指的是什么?
胡大一:心脏康复就是对有问题的心脏进行保养,帮助患者修复心理与身体的创伤,恢复生活质量、工作能力,从而回归社会。对于心血管病,医生不仅要知道病人治疗的情况,更要跟踪病人回家之后的恢复情况。病人手术后,至少应该进行三个月的康复治疗。我们要让他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恢复运动,不仅要个体化的调整药量,还要辅导他们的心理。数据显示,有康复治疗的人与没有康复治疗的人相比,总死亡率下降20%,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30%,再次住院率也大幅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也可以减少过度医疗。在美国、欧洲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临床指南都将心脏康复列入一类推荐,并有相应的医保配套支持。其中的一些城市,心血管病人手术结束进入康复医院是硬性要求。
记者:我们国家现在做的怎么样?
【论文摘要】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多种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炎性渗出和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或溶解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可导致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和周身症状。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成为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除根据病人情况对症治疗外,还要有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和完善。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4年3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20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资料。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2~45岁,本组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标准。16例发病前2~3周有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史,11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乏力、胸闷、心前区不适、心悸及心脏杂音等非特异性症状,9例表现为阿-斯综合征、心源性昏厥和心跳骤停,5例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
1.2治疗患者均休息1~3周, 进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且易消化的食物。给予心电、血压、呼吸等综合监护, 营养及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维生素C、辅酶Q10、黄芪等)治疗。在治疗初期应用青霉素400万~800万单位/天,静滴1周。(2)抗病毒治疗,α-干扰素200万U,肌肉注射,1次/天。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黄芪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天;保护心肌,改善心肌代谢,大剂量维生素C5g/次,1次/天,辅酶Q10,10mg口服,3次/天;中间穿插免疫调节治疗,并逐渐减量停药。心力衰竭者,按常规心力衰竭治疗,但洋地黄用量偏小,贝那普利5~10mg,口服,1次/天,倍他乐克25mg~50mg,口服2次/天。心力衰竭者给予利尿、扩血管为主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者给予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
1.3护理严格按照本院对入院患者制定的医护条例执行。
1.4结果经过我院科学积极的治疗和护理,15例患者临床治愈;3例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随访发现心脏进行性增大或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弱;2例死亡。对我院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上,许多问题应引起心内科医护人员的关注,其治疗和护理应当具有规范性,科学性,下面就这个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2护理干预
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和完善,护士在疾病控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完善相关护理,对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病人的康复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1一般护理嘱咐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休息,这是减轻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的有效措施。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无并发症可卧床休息一个月,合并心力衰竭严重者可休息6-12个月,直到症状消失,心脏功能恢复正常。症状好转后方能逐步起床活动,室内应保持空气清新,注意保暖。
2.2饮食指导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避免着凉、腹泻等情况发生。禁食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对心力衰竭的患者还要注意低盐饮食。
2.3心理护理心肌炎患者病情轻重不一,易出现两种相反的心理状态:一种认为自己症状不重,掉以轻心。忽视休息治疗; 另一种缺乏信心,产生悲观恐惧情绪,因此,医务人员 当向病人做有关本病的常识介绍及各种使用仪器的必要性。使之能正确对待疾病,消除焦虑急躁的情绪,保持健康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4合理用药在急性期应用促进心肌代谢的药物,如ATP、辅酶A、肌苷、1.6-二磷酸果糖等药物静脉滴注。用药原则谨遵医嘱。
2.5病情观察医护人员应定时给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方面的变化,以及时判断有无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少数患者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病的同时还有其它疾病或症状,在治疗过程中难免遇到突况,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报告医生,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护理。
2.6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出院后合理休息、适当锻炼、加强营养、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3护理体会
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经及时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后是可以治愈的,但由于误诊或护理不当而引起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发展到扩张型心肌病,最后心功能不全猝死。因此护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时应首先熟悉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病程及愈后的相关知识,应强调一般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分散或转移其注意力,患者更应重视皮卧床休息,减轻心脏压力,劳逸结合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配合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冯冲,陈国伟.病毒性和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9,26(5):196-120.
[2]赵建萍.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J].中医药研究,2001,17(4):33-34.
房颤通常分为三类:①阵发性房颤,发作几分钟,几小时,甚至1~2天,一般不到7天。大多自行转为正常窦性心律,但反复发作。②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2天以上,未能自行转为正常,需用药或其他干预治疗后才能复律。③永久性房颤,也称慢性房颤。指房颤发作持续一周以上甚至几年。药物治疗很难转复成正常的窦性心律。
房颤发作时,大多数患者可有心慌症状,部分患者感觉到头晕、乏力、容易疲劳,严重者出现胸闷、气短,尤其是上楼、活动时更加明显。少数人有一过性眼睛发黑表现。少数房颤患者可无任何不适症状,仅在体格检查和做心电图检查时被发现。
频繁出现的心慌、疲乏、憋气限制了患者的活动,降低了生活质量,造成患者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失去工作能力。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可以引起脑中风,60岁以上的房颤患者脑中风发生率是没有房颤患者的6~8倍。再者,房颤还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房颤的主要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采用一些药物如:心律平、可达龙、倍他乐克、地高辛等。可控制部分房颤患者发作,降低永久性房颤的心室率,改善症状。但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多,随病程延长,药物疗效渐差,难以控制房颤发作。同时服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等预防血栓形成,预防脑中风。
(2)外科手术治疗 是预防房颤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需开胸、创伤性较大,仅限于器质性心脏病,如需要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房颤外科手术治疗。
(3)射频消融治疗 目前研究发现,房颤尤其是阵发性房颤,是由连接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异位兴奋灶,发出冲动引起心房颤动。环肺静脉隔离治疗房颤是目前的主流方法,成功率80%~90%,不需开刀、恢复快,住院一般10天左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自2004年起开展国内首例环肺静脉隔离――“三管齐下”根治房颤,术后为每位房颤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门诊随访,成功率达90%以上。这些饱受房颤困扰的患者,有的是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有的是药物无法控制的持续性房颤,还有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慢性房颤患者,经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心律恢复正常跳动。这种治疗方法给房颤患者带来了福音。
(作者每周四下午有专家门诊)
封面人物介绍
1.长春市平安医院心内科,吉林长春 130021;2.吉林省医院感染科,吉林长春 13002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探讨康复治疗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该院出院后于门诊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患者300例,根据其1年内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分为低康复治疗组和高康复治疗组,并选未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对照,为拒绝门诊康复治疗组。记录各组1年内发生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情况,以及再次入院、心血管死亡及其它原因死亡情况。结果 再次入院患者高康复治疗组占7.4%,低康复治疗组占22.2%,拒绝治疗组占70.4%,参与康复治疗的患者,发生远期并发症较未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少,并且随着接受康复治疗的次数增加而预后改善更明显。 结论 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冠心病的预后,成为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关键词 康复治疗;冠心病;预后
[中图分类号] R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c)-0054-03
近年来,心脏病在我国成为多发性疾病,而冠心病,是心脏病中最重要的一种,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有研究显示,在许多发达国家,冠心病已成为首要的致死原因,而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递增的状况[1]。心脏的康复治疗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2]。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较高,虽然近年患者在院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出院后患者的再发事件仍然很高,二级预防未得到充分重视。近年世界范围内的临床治疗指南中,将心脏的康复治疗纳入了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当中,我国对此也充分重视起来[3],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同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4]。各级医生对于心脏康复治疗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5],普遍认为,心脏的康复治疗是值得重视及推广的。但在各级医院中,实行起来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冠心病合并有瓣膜疾病,其后果是更加严重的[6],该次也将此纳入研究范围。该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患者,通过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并随访,与未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进行预后比较,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就诊患者共300例,年龄56~72岁,出院后随访1年。其中出院后根据患者意愿,部分患者于门诊进行康复治疗,根据1年内进行康复治疗次数,分为低康复治疗组(1年内康复治疗次数1~24次)、高康复治疗组(1年内康复治疗次数超过25次),其中每组选取100例。而选取不接受门诊康复治疗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即拒绝门诊康复治疗组(1年内康复治疗次数低于1次)。其中拒绝治疗组男性72例,平均年龄74.2岁;低康复治疗组男性68例,平均年龄68.4岁;高康复治疗组男性74例,平均年龄66.3岁。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基本状况,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习惯、体力活动情况、进食蔬菜水果情况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状况,并分别记录患者腰围情况。比较各组不同。3组间各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研究方法
进行门诊康复治疗,首先是对患者进行评估、健康教育、日常活动的指导以及心理方面的支持,并进行每周3~5次在心电和血压监护下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及柔韧性训练等,持续30~90 min/次,共3个月左右。推荐运动康复次数为36次,不低于25次。常规每个月进行随访,如果有病情反复的患者,会缩短随访周期,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治疗方案调整。而拒绝康复治疗组患者,为上门随访,记录其病情情况。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该研究的数据资料,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记录各组患者出院时诊断分别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后慢性心衰、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冠心病并瓣膜手术后,分别记录所占百分比,其各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对患者进行门诊及上门随访,分别记录其1年内再发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再次入院、心血管死亡及其它原因死亡情况。分别计算所占比例,比较各组不同。根据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情况分组,其中拒绝康复治疗患者,其发生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情况,以及再次入院、心血管死亡及其它原因死亡情况都高于进行康复治疗组,而高康复治疗组情况更优于低康复治疗组,见表3。故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冠心病的预后。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类型,根据INTERHEART研究显示,AMI的危险大多由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腹型肥胖、心理社会压力等因素所致。而在该研究中的心脏病患者,有这类基础问题的比例也同样较高,许多患者同时具备多种易患因素,此类人群为冠心病的高发人群,故在二级预防中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国内有研究显示[7],心脏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生存质量及精神心理状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故医院内的心脏康复治疗,对患者病情的恢复,生存质量的提高及患者预后都有很大的帮助。而相对院外的康复,其持续时间更久,相对效果也更加明显,该研究主要针对这一部分。结果显示,出院后一年内发生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拒绝康复治疗组所占比例分别为:59.8%、60.8%、65.9%、66.7%;在低康复治疗组分别为:24.1%、25.5%、19.5%、25%;在高康复治疗组分别为:16.1%、13.7%、14.6%、8.3%。结果显示,拒绝康复治疗组其发生此类并发症的比例明显高于康复治疗组,而高康复治疗组相对发生并发症的比例更低。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介入治疗已成为了常规的治疗方式,在抢救患者的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度过了危险期的患者,其远期预后被逐渐重视起来。有研究显示[8],介入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行亚极量心肺运动负荷荷尔蒙试验和心脏康复,可最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并使患者的氧代谢水平有最大限度的提高,对此类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大有益处并且是安全的。许多医院对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后的康复治疗进行了探索,有研究[9]将康复治疗纳入路径,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康复路径教育,对于提高此类患者的康复相关知识,以及自我控制危险因素的能力,甚至是自我管理,都是非常有效的。而国内的另一些研究[10],对一些PCI术后的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对其心脏康复进行相应的指导,可使患者建立疾病的自我管理意识,从而促进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及时用药,及时检查,并对疾病进行积极的管理,加强家人的意识,这些都有助于其康复治疗。从而使再次入院的比例,以及死亡的比例都会有所下降。在该研究中,发生再次入院、心血管死亡以及其它原因死亡的患者中,在拒绝康复治疗组分别为:70.4%、75%、100%;康复治疗组分别为:22.2%、25%、0%;而在高康复治疗组分别为:7.4%、0%、0%;这个与众多的研究结果是相似的,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其预后明显要优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次数越多,效果越明显。
目前国内对冠心病合并瓣膜疾病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情况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不过从该研究来看,对于此类患者,其康复治疗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冠心病的康复是综合性心血管疾病管理的医疗模式,不是单纯的运动治疗,而是包括运动治疗在内的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医疗保健,包括发病前的预防和发病后的康复,是心血管病全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冠心病康复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双心健康、循证用药、生活质量的评估及改善以及职业康复这几方面。而心脏的康复主要是分3期,即院内康复期、院外早期康复期及院外长期康复期。该研究主要是针对院外早期康复期进行的,此期是康复中最重要的时期,其恢复情况,对于患者的预后影响最大。该研究的结果显示此期的康复治疗,患者可从中得到最大的收益,其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再次入院及治疗都要明显地减少,并且生存期得以延长,这就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医疗费用,节省了医疗资源,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有助于患者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归正常的生活。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康复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是对院内药物治疗的一个很好的延续,是减少死亡。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要得以重视和推广起来。
参考文献
[1] 况刚,陈庆伟,李兴升,等. 老年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3,32(10):1076-1079.
[2] 张晓霞,李玉翠,常淑娟,等. 系统的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0,32(7):544-546.
[3] 张子新,Thomas RJ, 齐国先.心脏康复: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标准治疗[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2,33(5):601-604.
[4] 胡大一.积极推进心脏康复结合二级预防的综合医疗模式[J].中华循环杂志, 2012,27(6):481.
[5] 吴智勇,曾敏.心脏康复进展[J].海南医学, 2012,23(12):117-119.
[6] 王豪杰,施巩宁,赵辉,等.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手术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13,53(12):88-89.
[7] 李寿霖,吴学敏,孙启良,等.2周住院心脏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生存质量及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21(8):696-699.
[8] 车琳,王乐民,蒋金法,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08,88(26):1820-1823.
[9] 梁婷,都冬梅.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15(11): 1155-1158.
[10] 罗桥英.家庭随访干预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1(27): 731-733.
(收稿日期:2014-09-16)
关键词:广场舞;中老年妇女;心血管疾病
前言
广场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将传统舞蹈给人们带来的美感与体育运动带来的健身功结合在一起,既体现出舞蹈的美感,有表现出体育运动的健身功能。因此是集健身性、娱乐性为一体并深受中老年妇女的普遍欢迎的健身项目。细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目前对于广场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对其健身价值和健身建议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广场舞健身效果,对中老年妇女科学选择健身方式提供一定依据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历下区刚刚开始参加广场舞练习的中老年妇女50名,年龄在50-60岁之间,进行3个月的集体广场舞锻炼。两周左右基本掌握广场舞的练习动作后,进行试验,每周参与次数5次以上,每次45分钟。在实验前后各取一次测试指标。测量的指标有身高、体重、腰围、安静时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CH)、三酸甘油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对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等得测试方法:在受试者晨起空腹时安静状态下静脉血5ml,经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测试CH、TG、HDL-C几项指标。HDL-C的测定根据公式计算,即HDL-C(mol/l)=TC-(HDL-C+TC/2.2)(按法定计量单位计)。血压采用汞柱血压计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测定。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目的与内容,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询山东图书馆相关资料,搜集、鉴别、整理关于中老年妇女的广场舞以及中老年妇女的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 对大量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详细的检索、研究和分析,并利用科学的方法形成对广场舞和中老年妇女的心血管疾病的重新认识。
1.2.2实验研究法
实际抽取某地区50名中老年妇女,年龄在50-60岁之间,排除有任何锻炼习惯疾病的患者。同时,对参加广场舞蹈锻炼的中老年妇女进行锻炼前身高、体重、腰围、收缩压与舒张压等各项生理指标的测验,并对各位中老年妇女的血脂水平进行专业测试,经过为期3个月的广场舞锻炼后再进行相同项目的测试。
1.2.3观察法
在进行实验时,记录实验数据,获得中老年妇女锻炼广场舞的时间等各种数据,并观察分析30位中老年妇女的身体形态及精神面貌的改变。
1.2.4综合法
将广场舞蹈或有氧健身运动与中老年妇女的心脏、血管以及各种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对广场舞对中老年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进行大胆的假设。
2.研究成果与分析
2.1广场舞的发展
从广场舞的发展历程中它的内容和价值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演变规律来看,许多学者认为广场舞的发展趋势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排舞的引入、体育舞蹈的快速崛起,广场舞的内容和形式也会有积极的影响,并得到迅速的发展;二是广场舞发展到今天,它的健身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彰显;三是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价直线上升,广场舞必定会成为更多人休闲锻炼的首选;四是广场舞丰富的价值会吸引更多的学者对其深入研究,从而推动广场舞的更快发展。
2.2广场舞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广场舞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相关的研究,目前我国对于广场舞的研究大多数在于它的健身、健心功能上,在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也有对广场舞心血管疾病这方面的研究,对其中老年妇女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广场舞健身效果,对中老年妇女科学选择健身方式提供一定依据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3锻炼前、后生理指标的比较
实验表明,广场舞锻炼前、后,受试者的身高虽然有所增加但是P>0.05,所以没有测试意义。体重、腰围相比锻炼前的数值有明显的减少,加快了物质代谢,全面增强体质。收缩压、舒张压反应了血管的功能,也与心室收缩力和外周阻力有关。说明广场舞对中老年人的生理指标有影响,对改善中老年妇女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效果最佳。
2.4锻炼前、后血脂水平的检测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指的是人体中运输血液的器官和组织,包括心脏、血管,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
心血管疾病通常分为高血压、运动猝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血脂、高血脂、降脂药物、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心肌炎、克山病、心包炎、梅毒性心血管病、心脏神经官能症、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症状一般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眩晕、晕厥等,表现类型为:运动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咳嗽、咯血、胸痛、紫绀等等。
从上述文献的参考数据分析可得出,受试者锻炼后的胆固醇(CH)、三酸甘油酯(TG)数值明显低于锻炼前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高于锻炼前的,呈显著性差异(P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广场舞对中老年妇女身体形态的影响
中国女性一般在40岁以后就开始明显的发胖,身体素质由盛转衰,各个器官发生着退行性变化,心肌萎缩、硬化,血管壁变硬,官腔变小,血流阻力加大,所以常常会引起动脉压升高,使心脏负担加重,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到她们的身体健康,表1的实验结果表明:每天参加广场舞运动的中老年妇女的体重和腰围都有明显的减少,这不仅可以使人体利用脂肪的能力加强,改善体脂比,保持和塑造纤细的体型,而且还有效预防了肥胖带来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得问题。经常参加广场舞锻炼的中老年妇女其身体素质比不参加广场舞运动的同龄人要强健,疲劳后的恢复期较短。对中老年妇女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行更有益。
3.1.2广场舞对中老年妇女血脂水平的影响
女性在更年期后患心脏病的几率增高,这是因为女性在更年期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也大幅度减少,胆固醇会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因此女性更容易患有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在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但当其过量时便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根据已有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形成与胆固醇过高有密切的联系。据发现,研究人员在《老年病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选取了52名60至69岁健康但平时不喜欢运动的志愿者,并安排这些人参加较为剧烈的运动。随后研究人员检测了他们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将检测结果与他们运动前的胆固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显示,在运动后胆固醇明显降低。
三酸甘油脂就是指血中脂肪物质如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它能够导致血脂蛋白代谢异常等疾病。随着收缩压、舒张压的增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着连续的、逐渐增加的趋势关系,从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广场舞可以使中老年妇女的血压下降,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血脂代谢异常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表2的实验数据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CH(胆固醇)、TG(三酸甘油酯)相对于广场舞锻炼前明显降低,HDL-C(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水平升高。 HDL-C水平低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血浆TG浓度升高也逐渐被认为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广场舞可降低中老年人血脂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对于那些参加运动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广场舞这种比较缓和的运动可以改善他们的病情,防止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
我国正进入老年化社会,中老年妇女承受着越来与强烈的心里紧张和压抑,身心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她们自己的事情,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实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老年人体育锻炼不同于中青年,具有满足闲适的需要,更注重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幸福感、宁静感等主观效果,没有外界压力,没有思想负担,是名符其实的娱乐体育。实践证明,广场舞锻炼可以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延缓中老年妇女的心理衰老,维持或促进中老年妇女的心理健康,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本课题通过研究发现:广场舞对中老年妇女的各项指标以及可以在国内外有关中老年女性参加各种健身运动的研究结果表明,广场舞运动具有改善机体机能,提高免疫水平,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延缓衰老等作用,本课题通过调查、测试等对比研究发现:
(1) 长期参加有广场舞蹈的锻炼对老年人的身体形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体脂率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以及冠状动脉硬化,这些直接反应机体健康以及心血管系统致病因素的数值。
(2) 长期参加广场舞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功能,能延缓机体的衰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 长期参加有氧健身操锻炼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3.2建议
3.2.1广场舞蹈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提高,尤其是迈入中年以后,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广场舞蹈和其他舞蹈一样,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身形,同时它能让人们在锻炼过程中相互交流,宣泄压力,所以,除了锻炼身体外,广场舞蹈还能够延缓衰老,让人看上去更显年轻。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身体健康无疑已经成为了广大中老年妇女心目中头等重要的问题。真对这个问题我们做出了许多可参考性的建议。
3.2.2对于广场舞的参与者来说,舞蹈动作难度要适中,选择自己有十分把握完成的难度动作,切记不要求太难,这样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同时增强自己的信心。不要过于盲目,要弄清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什么样的舞蹈,切忌盲目仿效。特别是老年人,最好测量一下血压和脉搏,即使是血压处于正常范围,也要避免街舞等难度较大或长达2小时以上的任何舞蹈。一般宜从简单动作做起,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动”起来就会有健身的效果。
3.2.3不少社区都有广场舞的固定训练场所,以就近参与为好,不必跨社区“长途跋涉”。但车道边灰尘和汽车尾气(含多种致癌物)多;路边或公园等处水泥或瓷砖地太坚硬,可能给关节带来一定损伤,不宜作为运动场所。最好选择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草地或松软的沙地,且要尽量避开风口。
3.2.4有些人为了跳广场舞,一大早就起床,连早饭都不吃,还有些人,在晚上要跳到很晚才回家睡觉,这都是不可取的。空腹跳广场舞,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严重者甚至会昏厥。跳舞到很晚才休息,不仅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还会扰乱自身正常的生物钟,影响睡眠,日久还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早上活动不要太早,以太阳出来为佳,尤其是秋冬季节,须待雾退之后再开始跳舞为好;下午以4~6时为佳,晚上则须待晚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后活动。若将公园、树林等处作为练习场所,更要避开夜间以及清晨日出之前等时段,“闻鸡起舞”不可取,因为周边树木、花草等植物未经光合作用,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使氧气减少,不利于健康。总的原则是要随着节气与天气的变化适时调整,不要过分机械。另外,睡前两小时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尤其是老年人,因上床时间比较早,睡前运动容易造成难以入睡,或者疲劳,降低睡眠质量。此外,跳广场舞的场地一般会集中很多人,空气流通差,时间长了,对呼吸系统也会有影响。
跳舞时心跳、血流加快,呼吸加深,还能促进其他器官的代谢。但是,很多老人觉得广场舞运动量小,多跳一会儿才有效果,因此跟着舞群从头跳到尾,算下来,有的甚至会跳上两个多小时。对此,专家认为,老人运动时间过长,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脏负荷能力,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身体健康。
建议锻炼总时间以不超过60分钟为宜,这60分钟要合理分配:跳之前要先做5―10分钟简单的拉伸肌肉和韧带的热身运动;最多跳40分钟,强度以脉搏120―140次/分或轻度出汗为准;跳完后原地歇10分钟左右,可做些动作缓慢、放松的整理运动,不要直接回家,否则会影响大脑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使血压降低。此外,老年人跳广场舞,应尽量避免大幅度的扭颈、转腰、转髋等动作。跳舞时穿吸汗的棉质衣服,同时最好额外带件外套,以防出汗后受凉。
[参考文献]
[1]赵水平.血脂异常与冠心病[J].中国临床医生,2004(1):23-24.
[2]张素珍,陈文鹏,赵刚.有氧健身运动对中老年女性体质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报. 2004(1):22-25.
[3]姚祯,姚月歌,高血脂症与动脉硬化[J].日本医学介绍.1992(11):524.
[4]方慧,有氧健身操锻炼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5-77.
吉林省东方医药供应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春厚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倪海珍,从事医疗临床工作8年,从事医疗防病工作11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11年,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发表过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均被预防医学会采纳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她亲自参加编写的《健康教育》一书于1991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该书被吉林省卫生干部管理学院选作教材使用。她曾先后被选为长春市朝阳区政协委员、长春市人大代表。在担任市人大代表期间,她认真履行代表的职责,本着为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经常深入基层和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和群众提供多项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如《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关于规范中小学教师课堂着装的建议》、《关于规范一药多名的建议》、《关于完善和补充药品招标采购模式的建议》、《关于整顿治理野广告的建议》、《关于建立健全社会医疗机构的建议》等,其中《关于完善和补充药品招标采购模式的建议》、《关于规范一药多名的建议》、《关于整顿治理野广告的建议》、《关于建立健全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议》,引起了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被采纳实施。
吉林省东方医药供应有限公司自1995年组建以来,经过艰苦创业和拼搏,在省内首批取得了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书,现在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省级医药批发公司。公司始终以优质的药品、良好的信誉、优惠的价格、最佳的售后服务,不断发展壮大。1998年公司在全国医药商业企业销售利税总额前百家企业中排名86位;1999年公司被长春经济开发区国税局评为纳税申报先进单位;2003年公司被省政府评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信用承诺先进单位,并授予证书和牌匾;2004年初公司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的药品质量规范认证――GSP;1998年我省水灾严重,公司多次向白城受灾地区无偿捐献上百万元的药品和卫材。
公司在2006年又与中科院、吉林大学合作开发新项目,组建了长春市厚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科技含量较高的医疗器械和卫材,目前公司坐落在长春市绿园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约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08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现在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其中科研项目有“一次性使用手术衣”和“可降解型心脏支架”,这两个项目分别添补了国家和省内空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独家拳头产品。目前该科研项目已完成动物实验,正在向省和国家报批的过程中。
“可降解型心脏支架”,是公司与中科院、吉林大学合作投资的国家高科技项目,该产品的生物降解材料直接来源于玉米,对人体无毒害,这个项目的投产可大大降低心脏病患者昂贵的医疗手术费用,同时也是国家和吉林省科研领域的一大突破。该项目生产规模可观,年生产能力为20000支可降解型心脏支架,年均创产值约2216万元人民币,年税金约400万元人民币,利税率可达20%。该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不仅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同时也为带动吉林省医疗卫生领域科研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科研成果并不支持抹黑全脂牛奶
最近事态有所变化,一场饮食革命即将来临,因为有科学家称,饱和脂肪一直都被误解了。不少研究发现,食用脱脂牛奶等低脂产品无法降低肥胖症、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而且饱和脂肪也不会引发心脏病。
首先,瑞典研究者发现,食用全脂奶制品可以大幅降低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该研究涉及2500名实验对象,其中每天吃8份以上高脂肪含量的奶制品的人,与每天只吃1份或根本不吃的人相比,患糖尿病的几率低23%。此前已有研究称,脂肪会影响身体分解糖类的能力。
又有一项加拿大的研究发现,吃奶酪、奶油等奶制品可以降低血压和血糖值,这两者与糖尿病、肥胖症的关联都很大。研究者称,血压值和血糖值较低的实验对象的血液中,出现了一种与奶制品相关的脂肪酸。
这只是最新的几项研究成果,现在暗示全脂食物有益的报告一个接着一个地发表。英国一项权威研究对50余万人进行调查后称,摄入饱和脂肪的人与吃低脂酸奶、鱼类的人相比,患上心脏病的几率并未提高。
甚至还有人提出,人们会患上以上疾病的原因恰恰是饱和脂肪的缺失,因为近年来人们摄入的糖类过多,饱和脂肪给糖类让了路,导致血糖上升,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蔓延。
高脂食物更有利健康?
于是,现在有不少人呼吁增加饱和脂肪的摄入。美国某科学杂志的记者尼娜・泰可兹(Nina Teicholz)就专门写了本书来论述她的观点。她写道:“现在的证据显示,从红肉、蛋类、全脂奶制品、椰油等中获取的脂肪比蔬菜油中的脂肪更有利于健康。”她引用了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中发表的论文,该文章称,2型糖尿病患者若吃高脂、低糖的食物,病情比吃传统的低脂类糖尿病专用餐控制得要好;高脂低糖食物使他们多减重一倍,而且病情好转到可停用药物的时间也比低脂食物食用者短四倍。”尼娜最初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缘于她被派去对餐馆进行采访和调查。“我不得不开始吃以前拒绝吃的食物,比如肉酱、牛肉、奶油等等,但是我反而减掉了10斤肉,胆固醇水平也没有上升。”
替代品更危险
饱和脂肪被排斥还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人们本是希望追求健康才排斥它,但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替代品也屡屡出问题。饱和脂肪退出后,取代它的是人工加工的反式脂肪,是用不饱和的蔬菜油脂被强化后制成的,其不良作用有很多,包括升高有害胆固醇水平,降低有利胆固醇水平。因此,近年来很多人开始抵制反式脂肪,而新一代的替代品是更加危险的化学制品或多元不饱和脂肪,多元不饱和脂肪在高温下形成的自由基可导致肝硬化和癌症。
现在科学界还未达成统一意见,但是已有证据不难表明:全脂牛奶无罪,想喝就喝吧!
老同志离退休后,都希望健康长寿、欢度晚年,为此,许多人向我询求长寿保健之道。我每以“动可延年,乐则长寿”八字赠之。要活就要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流畅,增进体力,加强抗病防御机能,从而达到延年的目的。但动要适度,不可超量。孔子说:“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法国哲学家卢梭也说过:“教他如何生活,不要教他如何躲避死。”要想延年益寿,就要热爱生活,保持乐观。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则可延年。我每天的生活节奏较紧凑,一无时间去练气功、打太极拳,前些年一直坚持上下班骑自行车,外出活动也骑车,这是一种不占时间的锻炼方法。现在每天早晨或晚上做5~10分钟四肢活动的自由操,即左右摆动四肢,用手指梳头发,然后两手擦面部、按摩耳翼,左右缓慢转动头颈,这样能使头目清爽,两腿轻健,减少面部皱纹,控制颈椎病。
少睡多用脑,健脑抗衰老。长期以来,我每天只睡六七个小时。睡得太多,人的精力易于懒散。美国心脏病专家韩明发现,每晚睡10小时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比例高1倍,因中风而死亡的比例则高出35倍。失眠时不要急躁,全身放松,听之任之,恍恍惚惚,也可起到一定的睡眠效果。我长期坚持“每日必有一得”的习惯,如果哪天没有什么新的见闻或心得体会,晚上就无法入睡。常常要翻阅书报、杂志,有了新的所得便能酣然入睡。我先后写了6部书、140多篇医学论文,绝大多数都是挤时间写的,我以此为乐,精神有所寄托。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古人有句卫生歌这样说:“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人是处在矛盾之中的,不顺心的事经常遇到,但我从不懊恼,耿耿于怀,对名利之争,一笑了之,泰然自若,真正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另外,我经常用生黄芪煎沸,去渣后加入薏苡仁、枸杞子、百合、绿豆同煮,早晚食之,有益气健脾、解毒防病之功。我还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自觉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我以规律的生活和乐观的情绪来获得自己的健康。说到养生之道,《内经》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既概括又具体,实是至理名言。我认为,不论采用哪种养生方法,关键在于坚持,一定要持之以恒,始可收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中老年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而当人到中老年时期,机体各种功能水平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年下降。现在社会各界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用进废退”是人体身体素质最为主要的特性,一般来说,只要锻炼就可以使身体素质得以保持或提高,不良因素可加速体质变化,如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均可引发慢性病,从而会加速机体的衰退,随着全民健身的提倡和进行,健身运动对中老年人的机体机能的促进作用不断地被证明和研究。
一、健身气功
1.1健身气功概述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吐故纳新、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在继承先人文化的基础上,把原来的功法进行了全新的编创和整理,向大众推出了新的四大健身功法: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易筋经,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精髓。并把重新编排后的健身功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结合大众健身的号召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八段锦是一种在中国古明的健身方法,由八种肢体动作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各种“现代文明病”和“社会老龄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项有效的、能够增进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来增加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健身操,其动作舒展优美,编排精致,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体弱多病者、慢性病患者的健身保健。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
1.2健身气功推广及发展
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四套功法,以其优美、内涵丰富、简单易学、功效明显之特别,加之不收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场地、器械等限制,收到中华大地气功爱好者的普遍欢迎。为和世界人民一起分享健身气功带来的健康幸福生活,中国健身气功协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已经应邀向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推广了健身气功养生文化和功法技术,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目前,健身气功在全世界的推广发展趋势越来越好,而且越来越受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在温哥华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44个协会组织的327名选手报名参加功法比赛、裁判员培训、功法培训和段位考试等活动。
二、健身气功对人体机能影响
2.1五禽戏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沙鹏通过练习实验组和对照组练习对比测试TC、TG、HDL-C、LDL-C、睁眼静力平衡和闭眼静力平衡得出结果练功组的TC、TG与对照相比,得出结论:“健身气功・五禽戏”使中老年女性血脂得到有效改善,对提高心血管的机能具有重要,同时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平衡能力。
2.2易筋经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健身气功・易筋经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心脏后负荷得到改善,使心脏系统每搏射血量(SV)增高;因心脏排空量增大,前负荷得到改善,心肌顺应性、舒张功能增强,E峰、VE/VA上升。
2.3六字诀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赵东兴,张挪富研究探讨六字诀呼吸操联合氧疗对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康复疗效。发现六字诀呼吸操联合氧疗可显著提高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其生活质量。郑信团等研究得出六字诀新功法能使中老年人情绪的得到改善,提老年人社会适应的能力,对中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是一种能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运动方式。
三、八段锦的综述概况
八段锦是一种在中国古明的健身方法,由八种肢动作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
3.1八段锦的发展和演变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它由八节动作组成,在练习的过程中,其体态动作古朴高雅,故名八段锦。其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有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其名最早见于宋代洪迈《夷坚志》中。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3.2功法作用
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拉长脊椎。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可减轻胸闷与肩颈酸痛等症状。调理脾胃单举手作用: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胃酸过多、手脚冰冷或四肢酸痛等症状。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缓解肩颈僵硬、落枕等症状。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祛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作用:可使腹直肌以及脚内侧的经脉得以伸展。攒拳怒目增气力作用:可增加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有提神醒脑的功能。
四、八段锦对人体机能影响
4.1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影响。
穆晓红刘铜华在《中国传统健身气功八段锦与中老年人健身保健》中介绍到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健身操,其动作舒展优美,编排精致,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体弱多病者、慢性病患者的健身保健。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人的健身保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八段锦是延缓生理性衰老的有效身心锻炼方法。八段锦功法能强健五脏,通过改善五脏功能,起到调整人体情绪、调节身心健康的作用,长期锻炼可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因此,八段锦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
4.2八段锦对心境的影响
刘洪福在《健身气功・八段锦健心功效实验探讨》采用实验方法探讨八段锦的健心功效。采用POMS及SCL-90量表分别测出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心境及其心理健康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在心境方面,实验组被试实验前后紧张、慌乱、总分量表达到了显著水平,抑郁分量表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在心理健康方面,躯体化、焦虑达到了显著水平,在强迫症状、抑郁、敌对等方面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得出结论结论:八段锦属于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用来练习持久力和耐力,可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修心养性,调整心态,促使大学生心境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卢红梅.五禽戏、八段锦健身效果的实验对比[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134-136.
[2] 穆晓红,刘铜华.中国传统健身气功八段锦与中老年人健身保健[J].光明中医,2011,26(9):1749-1750.
[3] 周小青,曾云贵,杨柏龙,等.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血脂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765-767.
关键词:人体;生物;摩擦学
高中生物课程显示人体器官会相互之间出现接触,从而产生摩擦,其中最明显的是牙齿以及头发等比较容易外见的摩擦,这种研究摩擦行为的学科被称作人体生物摩擦学。我国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时间大约为40年,但生物研究中利用摩擦学知识的时间已经达到5000多年。目前,人体生物摩擦学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体(动物)内的摩擦逐渐转变为适应性好、性能优越的天然摩擦副,这种天然摩擦具有人工摩擦不能比拟的优势。由于我国对人体生物摩擦学的基本认知比较模糊,我们在实际学习中,难以对其特点以及学科问题进行了解。伴随着现代人体生物摩擦学以及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现代人对于生物摩擦学寄予更多的关注,由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
一、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特点
生物摩擦学包括人体生物摩擦学和动物仿生摩擦学,这里主要针对人体生物摩擦学进行研究。目前,我们高三生在实际的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知识认知中,主要将关注重点放置在人体器官的摩擦研究上。现阶段,国内外的生物摩擦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体摩擦,人体摩擦研究主要是应对生物研究,对于人体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一)摩擦学定义
在1966年P.Jost提出摩擦学的定义,主要是针对人体生物的摩擦、磨损、展开研究,这种研究可以看做表面行为科学。D.Dowson andV.Wright在1973年提出生物摩擦学的定义,主要针对与生物系统相关的所有摩擦学问题展开研究。
(二)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特点
摩擦副主要是由人体构成的,人体能够在生物环境中产生摩擦学行为,本身具有自适应能力。人体生物摩擦的磨损行为容易受到生命物质(细胞、蛋白质)的影响,这种行为会引起体内的物反应。现阶段,人体生物摩擦学学科包含多学科的内容,包括医学材料、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并且涉及的内容要求的综合性较强,相比较传统的人体生物摩擦学,现阶段的摩擦学的知识更加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
(三)人体生物摩擦学的对象
人体生物摩擦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感官器官(头发、眼睛、)以及组织器官(人工关节、心脏),同时也对人体的牙齿、口腔(舌头、喉咙)等进行性研究。由此可见,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对象扩展至人体的全身,一般摩擦小至血细胞、大到髋关节都在实际运动中出现摩擦。人体生物摩擦现象包括人体的损害,例如人体出现的皮肤损伤(血泡、红肿、摩擦损伤等),严重时,摩擦现象包括人工心脏异常跳动,由于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现代医学的治疗会产生积极影响,其中的人工关节摩擦(骨折、骨脆声、骨摩擦等)对于现代骨科的外科治疗产生的重要影响,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数据显示,其中相关的论文研究有95%左右,这种情况导致我们高中生对于人体生物摩擦的认知出现偏差,将其简单的看做人工关节的摩擦学问题。现阶段,随着现代生物研究的扩展,高中生的基本认知也逐渐扩展,对于牙齿、头发、眼睛、皮肤等人体生物摩擦学行为也有一定的认知。
二、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问题
目前,人体生物学摩擦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关节、牙齿、皮肤等摩擦研究中,人体内部血液摩擦研究相对较少,但实际上,血液摩擦具有极大的现实研究意义。血液输送对人体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血液也是维持生命的关键因素。人体内的血液输送主要是与动脉血管内壁进行摩擦,尽管血管内部具有光滑的衬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输送时的摩擦力,加快血液的输送速度,但仍不可忽视血液的摩擦作用。在血管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内壁的脂肪、胆固醇的影响,血管内壁加厚,导致血管内壁的光滑度降低,这种情况下,血液的摩擦力不断增强,当摩擦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血管出现破裂,或者是在血管内壁形成血栓,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正是由于血液的摩擦研究较少,因此人体生物学的血液摩擦研究才是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结语
人体生物摩擦学作为现阶段高中生物学习不能够忽视的课程,高中学生可以将关注重点放置在研究较少的内容上,通过具体的实验了解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意义,能够对人体生命的健康质量进行监控。“人”和“本”合二为一就成为“体”,由此可见人体研究是现代生物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在现阶段的问题研究中,在了解人体生物摩擦学的基本特点的前提下,对人体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贾利晓,张永振,牛永平,李健,孙乐民.人体步进摩擦的研究现状[J].工程设计学报.2010 (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