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0 23:48: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外销售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十八世纪晚期,欧洲制瓷业,华瓷外销
陶瓷作为我国古代一项重要发明,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伴随着我国人民同外界的接触,开始了向海外的传播。我国陶瓷的外输始于汉晋六朝,发展于隋唐宋元,鼎盛于明中期至清中期,海洋交流区域逐步从东亚岛弧扩展到印度洋两岸、乃至大西洋两岸,瓷器成为古代世界“中国制造”的标志产品。18世纪晚期是清代陶瓷贸易的转折期,自该时期起,中国陶瓷外销趋于低迷,外销对象和区域也发生很大变化,在瓷器贸易方面欧洲市场不断萎缩,而新兴的美国代之而起,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已广泛沦为殖民地,其经济受到西方殖民者的控制,对华瓷的需求量也有所下降,而对大宗的华瓷运输销售则基本掌握到殖民者手中。本文试在考察该时期华瓷外销状况的基础上,探究这一时期华瓷外销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十八世纪晚期至十九世纪中期华瓷外销状况
十九世纪以前,中国陶瓷长期占据着世界市场欧洲制瓷业,因为我国制瓷技术历史悠久,人民在上千年的实践中练就了高水平的陶瓷工艺,对其生产技术的保密措施也做得较好。华瓷贸易的繁盛期是明中期至清中期,1715年英国在广州开设了第一个陶瓷贸易机构,法国、荷兰、瑞典等国在1728年之后也纷纷设立类似机构,这为华瓷的外销奠定了有利基础。据粗略统计,“在十七世纪的八十年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运出景德镇等中国瓷器1600万件。仅在1684到1791年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华瓷的进口,约有2.15亿件华瓷被运到英国。1700年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在欧洲的港口一天就卸下146748件景德镇次等华瓷,1729-1794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便运销景德镇等华瓷大约4300万件。1750-1755年间欧洲实力一般的瑞典东印度公司进口华瓷1100万件,1760年丹麦第三贸易公司的华瓷订单有3284054件。”[①]可见该时期华瓷外销规模之大,该时期瓷器贸易的主要市场是欧洲。华瓷的精美实用和其价格的竞争力使它在欧洲市场占有优越地位。
1、华瓷在欧洲市场的萎缩
清前期华瓷大批向欧洲出口,扩大了华瓷的国际市场,这也极大的促进了华瓷的发展,但是到了十八世纪末,华瓷经历了近三个世纪的对欧出口后,华瓷在欧洲的市场不断萎缩。我们可以从十八世纪欧洲及荷兰定制华瓷的情况看出这些变化。(详见下表)
年代
盾徽瓷数量
1710一1720
19
1720一1730
96
1730一1740
114
1740一1750
192
1750一1760
299
1760一1770
145
1770一1780
159
1780一1790
144
1790一1800
95
1800一1810
9
论文摘要:任何 企业 的成功经营都离不开完善的管理体制,而合理的组织和高效率的组织运行是管理体制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 发展 和 经济 全球化的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的接机之 际,跨国会司的组织结构的变迁对我国企业的组织管理起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变迁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演变是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必须适应企业的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而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又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当企业逐渐成长为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大型跨国公司时,其组织结构形式相应地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从原有的组织结构中增加海外市场部,其职能主要是向海外销售产品或者服务;然后,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张,同时考虑到人员和成本,逐步过渡到总部集权下的海外子公司,负责子公司所在国家或者区域的生产和销售工作;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迫切需要协调各子公司之间的资源并对其进行优化配置,以形成更合理的组织结构形式,适应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因此成立了国际业务分部,对跨国公司的各大业务在分权的基础进行统一管理;伴随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全球性的组织机构应运而生,成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全球化战略的跨国公司的新的组织结构形式。
在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时,跨国公司都会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强调分工,则导致管理被分割,容易引发控制不力;强调合作,则导致权责不清,难以进行绩效考核。随着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全球经营规模急剧扩大,海外员工资产、海外资产和海外销售比例不断增加。原有的国际业务部门的横向职能性管理与各个事业部在全球的纵向管理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如何协调纵横关系,健全跨国经营 网络 成为跨国公司的重大问题。最新的发展趋势是跨国公司在设立纵向和横向的管理组织机构时,力图克服条块分割,实现纵横两个方向的有机结合,形成健全的全球管理体制。
二、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一)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呈现扁平化、简单化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人们真正领悟到了“天涯若比邻”的含义。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变化呈现“扁”和“瘦”的特点。
所谓“扁”,指中间管理层被大幅削减,使原来一项指令由金字塔顶部传到生产线上的工人所必须经过的漫长过程得以大大缩短,信息流得以更加快捷、准确、畅通地传输。所谓“瘦”,指组织部门的横向压缩。例如美国的ge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中,把管理组织的层级从9层减少到4层,公司总部从2100人减少到1000人,高级经理从700人减少到400人,为其在90年代的变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持了持久的活力和世界领先地位。在管理层次最多的汽车公司中,美国通用从28层减少到19层,日本丰田也从20多层减少到11层。
组织结构的这种变化要求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求职员有技能的多样性和更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二)网络结构逐渐代替金字塔型结构
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使决策权高度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严重制约了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而网络型组织能够更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员工才能的发挥,体现了“分散经营,集中控制”的管理原则。网络型组织注重以知识型专家为主的信息型组织,通过搭建高效率的信息管理系统来传达指令,以较多的横向协调关系来取代较多的纵向命令,提高了公司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和组织的灵活性。这样的组织结构,在对下属公司有效管理和控制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下属公司的主观性和创造性。
网络组织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核心层,主要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由总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二是组织的立体网络,根据产品、地区、研究和经营业务的管理需要而形成,这一立体网络是柔性的组织,随着市场、客户、项目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契约关系是机构之间的连接纽带。
三、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类型
一般而言,公司在国际化的初期很少改变其基本的组织结构。大部分公司最初是作为被动的出口商来完成来自国外的订单,但是,当国际销售的规模和利润为公司带来巨大影响的时候,公司必然考虑改变组织结构以适应其快速发展的跨国经营活动,防止由于组织的僵化牵制公司的长远发展。
(一)出口阶段的组织结构
公司在进行间接出口,即通过其他的贸易公司来处理来自国外的需求时,通常不需要做组织结构的调整,出口管理职能一般由销售部门承担。但在进行直接出口业务时,出动必须纳人企业正式组织结构中,具体有两种形式:
其一,有出口分部的职能组织结构。公司原有组织结构为职能结构时,通常在销售部下设出口分部,专门从事出口业务。随着出口业务的扩大,出口部分在公司业务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公司有可能将出口分部从销售部下独立出来,成立一个专门的职能部门,将原销售部变为国内销售部。
其二,有出口部的产品分部组织结构。公司原有的组织结构为产品分部时,各出口单位最初可能附属于有出口业务的有关产品分部。随着出量的增大,公司可能将出口单位从有关产品分部中独立出来、合井成一个单一的部门,专门负责本企业的所有出口业务。
(二)自主子公司结构
这种形式赋予海外公司很大的自主权,使海外公司能灵活地根据所在国的经营环境的特点来开展经营活动,并且由于母公司总经理可以直接参与每个海外子公司的战略决策,从而使母公司与海外公司之间在战略目标和经营策略上能够得到协调发展。
这种组织结构最适用于母公司规模不太大,海外子公司数目较少,且分部在邻近国家的情况。
(三)国际业务部结构
国际业务部结构是跨国公司初步 发展 阶段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它在母公司国内结构中增设“国际业务部”,该部门设有与总部职能部门相对应的职能部门,通常由一名副总经理领导,代表总部管理协调该公司所有的国际业务。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其一,在公司内部建立了正规的管理和沟通国际业务的机制,避免了海外子公司中个人决策所存在的缺陷;其二,能够协调海外子公司的活动,使各子公司的总体业绩超过各自为政时的水平,例如可以利用转移定价和引导物流的方式减少公司的整体税负、可以使出口产品的生产任务落到生产成本低的子公司等方式提高公司整体利润水平;其三,能够进行资源的整体调配,国际业务部设立后,公司可以根据需要,在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之间进行资源的合理安排,同时,国际业务部还可以在各海外子公司之间进行资源的整合和调度,这一点在资金筹措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不仅能够拓宽融资渠道,还可以降低利息支出。
(四)全球联合结构
[摘要]家具制造业是广东东莞厚街镇的特色产业。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概述了该镇家具产业集群形成的全过程,并分析了这个过程形成的几个必要条件。认为:即使在目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厚街镇家具产业集群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厚街家具;产业集群;过程;条件
从微观角度看,产业集群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而从宏观角度看,产业集群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所以,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东莞厚街家具产业集群现状
“中国家具看广东,广东家具看东莞。”只要对家具业有所了解的人都听说过这句话。的确,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东莞已成为中国家具产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也是亚太地区最具规模的国际性家具外销生产基地。东莞是珠三角家具产业中三大产业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广东最大的家具出口地。据统计,目前东莞有3000多个家具生产厂家,年产值约600亿元,且主要以外资、台资居多。其中出口额约60亿美元,占到全国出口的四分之一强,从业人员达30万人左右。据悉,全国知名家具品牌中就有70%出自东莞,而曾以腊肠出名的厚街镇,如今被誉为“家具之都”,成了东莞家具的主要生产地。全镇上规模家具企业500多家,从业人数10多万人,聚集了众多知名品牌,比如“厚街家具三剑客”——华伟、华辉以及森盛家具,名扬四海的迪信、兆生家具,还有近几年发展迅速的韩式家具的领军企业——创域家具。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家具,都能在厚街找出在全国响当当的家具品牌。目前厚街共有500余家上规模的家具生产企业,产值超过20亿元,同时还建成颇具规模的家具专业市场10个,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家具大道”全长近5公里,是家具及机械、材料、配件的大型集散基地。一年两届的“名家具展”已是亚洲当前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成效最好的专业家具展之一。集中了中国80%以上的知名家具品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和越来越多的海外买家。厚街镇获得了广东省专业家具镇、全省家具专业科技创新镇、家具之都和中国会展名镇等荣誉称号。
二、东莞厚街家具产业集群形成过程分析
1萌芽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周边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一大批劳动密集型、对环境影响大的企业被迫纷纷向其他地方转移。当地经济格局被重新洗牌,成本和环境等多层生存压力冲击着许多产业,家具产业首当其冲,他们唯有不断求变,寻找适当的地方落脚。由于靠近其发源地,且交通便利,便于与海外市场联系,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政策优惠,地价低廉,珠三角地区成了港台地区家具生产企业外迁的首选之处。而东莞厚街因为地理区位优势和港台同胞较多,吸引了很多家具企业进驻。大批港台地区家具厂的迁入,不仅给厚街带来大量资金,还带来了新潮的产品设计及灵通的信息渠道,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全新的现代家具观及市场营销观,以及许多港台乃至国际知名的家具品牌。思想上的解放和外来的各种因素刺激了厚街当地家具制造产业的萌芽和发展,亲戚朋友间集资、家庭式作坊生产成了厚街家具的最初生产模式。
2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下,加上港台地区家具企业的龙头效应,厚街本地家具行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厚街成为华南地区有名的中高档家具生产最集中的地区。但在1999年以前,厚街的家具却没有自己的销售市场和展览平台,销售成了当时最大的难题。而那时,珠三角另一个繁荣的家具专业镇——顺德乐从的325国道两旁家具店铺已延绵数公里,形成了规模壮观的十里家具城。厚街的家具厂商们只能把工厂开在厚街,而将产品的销售窗口放在乐从。当时厚街80%的家具企业都在乐从设立了门店。中国家具行业的利润已过多地被批发和零售环节所占有,有人说,那时厚街家具业赚到的钱至少有一半分给了乐从,而且当时的民营家具厂商在厚街几乎接不到海外订单,要打出口市场,只能拖着一车车的展品到广州、深圳、上海去摆摊。
3成熟阶段。厚街家具业的命运转折始于1999年家具大道的崛起。随着亚太家具产业中心向珠三角转移,那一年,在政府的规划下,“家具大道”正式命名,大道旁的厚街国际家私城、恒锋家具博览中心相继落成。现在,家具大道两旁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家具展示厅近百家,经营面积接近50万平方米。1999年3月,一年两届的国际名家具展首次在家具大道旁举办。至今,国际名家具展已成功举办了10年,从起初4万平方米的区域性展览会壮大成为目前拥有8个展馆,24万平方米展区的品牌展会,成功跻身继意大利米兰和德国科隆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家具展。家具展会的兴旺,为家具产业的销售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出路,反过来促进家具产业的发展。2002年由厚街民营企业合股创建的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推动厚街展览业从一个地方性的家具展逐步走向国内知名、国际影响力较大的专业展览会,并以名家具展为龙头,使厚街家具展逐步朝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和商业化方向发展。会展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厚街从单一的家具生产基地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著名的家具集散中心和交易平台,同时还带动了夹板木材、五金、机械、皮革制品、装饰品和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激活了家具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孕育了厚街现代化的家具产业集群。
三、东莞厚街家具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分析
东莞厚街还有电子、鞋材、皮革等产业集群,那为什么这些产业会在厚街形成集群,而其他产业却没有?为什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这个区域,而不选择其他地方呢?本文仅立足家具产业这个范畴寻找答案。
1产业条件。首先,从家具产业本身的特点来分析,也就是所说的产业条件。家具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有噪音、粉尘、漆雾和有害气体等污染,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该行业已经逐步衰退。因此,20世纪80年代起,在环境与经济转型的压力下,家具产业就慢慢向生产成本低、靠近市场的地区迁移。
家具产业有两种基本的发展模式:一是美国式,发展成为大规模综合性家具企业;二是欧洲式,强调专业分工和产业集群,如有的企业只生产部分产品,最后由统一品牌企业进行品牌输出。在我国,家具产业一般都是沿用欧洲式来发展,这就意味着家具生产需要多种技术和不同的能力,复杂的生产过程要求专业化的分工和协助。术业有专攻,技术上的可分性,生产能力的多样性,令家具生产企业热衷追求集群带来的正面效应。家具生产也具有很长的价值链,涉及原木、锯材、木板、五金配件、塑料等原材料和油漆、胶水、砂纸、包装材料等辅材,厚街政府大力兴办会展经济,带动了木材、五金、机械、皮革、装饰品等相关行业的配套发展,也很好地延伸了家具产业的价值链。长的价值链也令企业自主地聚集以降低协调成本,提高协调效率。2自然条件。家具产业之所以在东莞厚街形成产业集群,很大一个因素是看中厚街的区位优势。厚街位于东莞的西南部、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南临虎门港,S256省道贯穿全境,广深高速公路从近旁穿过,至深圳宝安机场仅3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运输快捷。有人形象的说,厚街地处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的中心。这个经济圈所覆盖的范围包括香港、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惠州、东莞、肇庆、江门等10座城市。在这个区域内,制造企业遍及400多个城镇,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20万家乡镇企业、3万家三资和“三来一补”企业。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9万家,产值约4765亿元,占全省85%。GDP约10087亿元,占全省75%。进出口约2695亿美元,占全省95%,税收总额约2477亿美元,占全省82.9%,产业配套十分完善。而根据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一小时车程区域是一个紧密、统一的经济圈。厚街不在中心城市,却又紧靠多座中心城市。因此,在厚街投资办厂,既可以充分利用珠三角丰富的各种资源,又可以避开中心城市的交通拥挤,时间省、费用低,而且靠近消费市场。内销的产品通过省道与高速公路轻松集散,出口的就可以依靠虎门港这个吞吐量名列全国前茅的平台,十分便利。大量的外资企业选择投资厚街就是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的最好佐证。目前,厚街共有三星、科技电业(TTI)、伟易达、爱高等外向型企业1200多家;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13841万美元,出口总额31亿美元。
3社会条件。如果说,自然条件是家具生产企业落户厚街的直接原因,那么,社会条件就是家具产业集群形成及壮大的催化剂。
厚街商贸业发达,拥有石材、鞋材、建材、木材等各类专业市场10多个,2公里长的康乐南路繁华商业街远近闻名,各类大型综合性购物广场、超市20多家,中西餐饮星罗棋布,200余家酒楼食肆正创建美食天堂。全镇客房总数超万间,共有酒店旅馆130多家,喜来登、嘉华、富盈等五星级酒店3家,还有建设中的五星级的厚街大酒店、即将动工建设的国际知名品牌希尔顿大酒店,是全国星级酒店最为密集的镇街,全镇客房每天能同时接15000名游客人住,年接待旅客超200万人次。其第三产业之发达,由此可见一斑。厚街有超过40万的外来人口,为家具生产企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还有更适合家具产业集群形成的社会条件。1999年3月起,厚街镇政府牵头每年举办两届名家具展,吸引和聚集更多的家具企业精英到厚街来,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厚街家具企业新、高、尖产品的制造能力。第一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在东莞厚街正式举办,标志着一年两次的国际家具行业嘉年华盛会从此开启。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每年展会都汇集了大量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市场知名品牌企业,以及海外赞助商。名家具展已经成为我国唯一一家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印证的家具展,是中国及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家具展。200i年11月,经过2年多的协商,国际家私装饰业(香港)协会与东莞名家具俱乐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02年3月,香港家协整体移师东莞名家具展参展。2005年3月,厚街镇政府开始打造“厚街国际家具营销总部”。国内一线品牌企业相继强势人驻。“厚街国际家具营销总部”旨在加强对现有资源的管理,聚成内地与港台向国际市场出口家具的中心展销基地。名家具俱乐部理事长陈仲球将其与名家具展联结为“1+1模式”。2006年9月,“广东家具行业诚信联盟”在东莞正式成立。首批诚信联盟企业在现场签署了“承诺诚信宣言”。2006年9月,“东莞家具大全”网站全面投入运营,这也是全国首个网上贸易平台。2006年11月,东莞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出炉,家具产业集群成为首批规划重点。亚洲最大的家具购物公园——工程总面积1000亩的兴业国际家具之都已在近期奠基,“国际名家具设计研发院”也将落户于厚街。
地方政府对家具产业集群的扶持更是不遗余力,这主要体现在“软件设施”的建设上。转变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效应,为行业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已经成为当地政府的一个服务理念。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意见》,提出从“以规划为先导,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大对产业集群公共要素投入、打造以技术为主的服务平台、发展区域品牌和集体商标”等多个方面发展产业集群。厚街镇政府通过建设“国际名家具设计研发院”,对家具大道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国际家具营销总部”,每届家具展结束后都派人到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博览会上宣传推广名家具展,并听取业内专业人士的意见,通过定期举办专家论坛、名家具设计大奖赛等方法,壮大国际名家具展,推动家具企业走向国际化。加强与国内外品牌企业的交流合作,并加快自有品牌的培育。东莞市为了支持名家具展、保护参展商知识产权,大力促进本市企业和个人提高创新意识,由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出台了相关措施,资助参加名家具展的本地企业申请专利,每年家具企业申请专利达1700项。厚街政府定期委托高校或邀请会展专家来举办培训,加强会展从业人员的培养,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到新加坡、美国、中国香港等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去学习取经。刻意引导家具企业打品牌来扩展内销,提高内销比例,从而提高东莞家具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产业链的完善、信息的快捷,政府的支持和经济大环境的优越令家具产业在厚街这个小镇迅速形成集群。
一、日韩汽车出口贸易政策分析
上世纪50年代日本开始发展本国汽车工业,迄今历史并不长,但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日本汽车产量为1156.4万辆,第三次位居世界首位,其中出口总量为672.7万辆,占国内汽车总量的58.2%。目前日本已拥有丰田、本田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与日本相似,韩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也不长,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但目前韩国汽车却在世界汽车制造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拥有现代、起亚等世界知名汽车品牌。2006年韩国汽车行业全球销量581万辆,其中国内销量仅为115万辆,产品以外销为主,国外市场的增长已成为韩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纵观日韩两国汽车出口发展的历程,出口的快速增长是与两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分不开的。积极有效的贸易政策为汽车产业出口创造良好的条件,并推动汽车出口的增长。日韩的经验对于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弥足珍贵。
1.通过政府补助、优惠财税等多项激励政策促进汽车出口。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出口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促进出口的增长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日本官方金融机构长期为汽车出口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在资金上给予支持。韩国也采取了类似的激励政策来推动汽车出口。在汽车产品出口初期,为了使本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韩国政府给予大汽车公司卖方贷款。另外,韩国政府还向整个汽车工业提供中长期出口工业设备贷款。此外,对于汽车出口企业,韩国政府还采取税收减免、优先分配外汇和进口限额、简化出口审批手续等政策给予支持。
2.注重汽车出口品牌的培育。日本政府非常注重汽车自主品牌的培育,一方面,积极推进汽车企业的规模调整,通过促进汽车出口企业的内部合并与外部联合来提高汽车行业集中度;另一方面鼓励汽车企业通过自主开发,拥有自身知识产权,最终培育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日本政府品牌战略的实施,使得日本目前拥有丰田、本田等多家知名汽车品牌。韩国政府也注重汽车品牌战略,企业依靠政府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持,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通过兼并和快速扩张实现规模经济,并通过技术引进和坚持不懈的国产化,培育自主品牌,最终形成现代、起亚等国际知名品牌。
3.引导和鼓励汽车产业自主研发,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日本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联合开发、委托研究、技术咨询、人才培训、专利转让、项目资助等形式,加快汽车产品更新速度,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2002年,日本大学的研发费用为100.5亿美元,占总研发费用的27%,政府所属的研究机构研发费用为242.62亿美元,占总研发经费的66%,产业界研发费用为23.9亿美元,占总研发经费的7%。日本政府大规模投入研发经费和研究人员,使得日本的汽车产品从理论设计到转化为新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只相当于欧美的2/3,日本每隔4-5年就有一批新车上市。韩国政府一直注重汽车技术的引进与自主创新,鼓励本国企业在坚持掌握企业主导权的同时,与美、日等国家的企业合作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最终形成自主开发新车型的能力。
4.大力推行海外投资战略,开拓国外市场。为避免同欧美国家在汽车产品上的贸易摩擦,日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厂,将一部分汽车出口能力转移到其他国家,再向欧美国家出口。同时日本政府还鼓励企业与欧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生产和销售日本汽车,这就是日本近年来虽整车出口量受到限制,但实际其出口趋势有增无减的原因所在。目前,日本在亚洲、欧洲、北美、中南美、非洲、大洋洲等建立了生产装配基地,生产能力和出口网络遍及世界。韩国企业在推行海外投资计划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在国外广设销售点以扩大出口,例如,1988年韩国在美国建立了280个销售点,在1990年猛增到420个。
二、我国汽车出口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增长迅速,汽车出口的目的地已涉足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汽车整车出口而言,出口数量和金额持续大幅增长,2002年到2006年年均增长率都在90%以上,并从2005年开始实现汽车整车出口数量大于进口,2006年出口34.3万辆,2007年出口61.2万辆。对零部件出口来说,2005年起我国连续三年实现了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金额大于进口,产品也从售后配件市场开始进入国际贴牌生产市场。尽管我国汽车出口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却存在陷入“贫困化增长”的风险。目前汽车出口企业普遍存在自主品牌缺乏、集中度低、技术空心化、海外投资扩张不足等问题,导致出口持续竞争力不足。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问题都与目前我国汽车出口政策存在的不足具有密切联系。
1.出口政策过于注重数量的提升,而非出口自主品牌的培育。我国汽车出口政策过于注重出口数量,出口的准入门槛不高,导致汽车出口企业集中度较低。这种状况必然不利于我国汽车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成长和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2006年我国有出口记录的汽车企业共计1465家,其中出口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236家,仅占总数的16.1%,还有500多家企业的出口记录是个位数。2006 年12月31日政府出台《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后,从事汽车出口的国内企业数量大幅减少700 家左右,但相比发达国家汽车出口企业的集中度还存在较大差距。到2008年,我国汽车工业的CR3(规模最大的前3家企业在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只有48.76%,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CR3都在80%以上。汽车出口企业集中度不高不利于我国企业自主品牌的成长,使得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难以与汽车跨国巨头相抗衡。由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来看,2007年我国汽车产品的RCA值为0.40,这表明我国汽车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依然较弱。
2.出口激励政策过于单一,融资支持政策不足。我国通常主要采取出口补贴来鼓励国内汽车的出口,这使得出口数量短期内得到快速提升。但在加入WTO后,该优惠政策发挥的作用必然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汽车出口品牌的培育日益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品牌培育过程是一个资金不断投入的过程,因而融资支持政策在各种出口激励政策中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九五”以来,国家已不再给轿车企业投资,企业要开发生产新车型,所需资金的绝大部分只能从银行贷款或是从国内外资本市场筹措。近年来国内汽车厂商纷纷投资新的生产线,开发生产各种新车型,资金准备早已力不从心,国家有关汽车出口融资支持政策的不足严重抑制了出口数量的增长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3.汽车产业政策与出口政策未能有效结合,导致出口产品竞争力不足。我国汽车产业政策长期遵循“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导致我国汽车产业未能形成强大的自主品牌,反而使得跨国公司通过合资企业在我国市场站稳了脚,这必然不利于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国内市场汽车产品中,除长安、奇瑞等为数不多的本土自主品牌外,更多的是国外汽车品牌。截至2008年,国外主要汽车企业在我国累计申请的专利数量,约是国内汽车企业专利总数的5.6倍,我国汽车工业面临“技术空心化”的危险。
4.海外投资引导与支持政策不足。目前我国政府未能在汽车企业海外投资中充分发挥重要的引导与支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汽车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经常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在争取出口订单上竞相压价,在争取海外收购上竞相抬价,导致汽车企业难以有效开拓国外市场,实现跨国发展。这与日韩企业形成鲜明对照,日韩企业在国际化业务上形成了完善的协调机制,特别是政府在企业之间形成了灵活和有效的沟通机制,引导本土企业有序地参与海外竞争。
三、日、韩汽车出口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我国汽车工业的贸易政策环境与日、韩当初所处的环境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不能也不可能完全照抄“日韩模式”。但日、韩汽车贸易政策对我国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考察日、韩两国汽车贸易政策,我们可以看到,日、韩汽车出口政策在汽车生产及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借鉴日、韩汽车出口贸易政策,并结合当前我国汽车出口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明确实施适当的保护和扶持不是最终目的,保护和扶持的目的是提升汽车出口竞争力。在当前我国汽车产品缺乏品牌竞争力的情况下,我国应积极采取促进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借鉴日、韩的做法,给予汽车生产企业必要的财税支持和税收减免,鼓励汽车产品生产与竞争力的提升,进而形成一定的出口优势进驻国际汽车市场。同时应该注意,日、韩的保护和扶持政策并不是全面的封闭式静态保护和扶持,而是适度的有限度的动态保护和扶持,即这种政策既要保护本国汽车企业在出口中不被其他国家汽车工业强大的竞争力压垮,又使其在面临外部的竞争压力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焕发企业自身潜能,达到迫使企业在竞争创新中生存壮大的目的。这就需要我国政府依据汽车产业的发展时期与环境及时调整汽车贸易政策,汽车产业所处的发展时期和环境不同,政府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应有所不同。
其次,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并购与重组,提升出口企业集中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国际汽车企业之间的兼并成为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潮流,目前我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因而政府更有必要引导企业并购与重组,以应对加入WTO后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由日韩模式来看,其汽车出口的崛起都与自身国际知名自主品牌的形成密切相关。日本拥有本田、丰田等知名品牌,而韩国则拥有现代、起亚等自主品牌,相比之下,我国的汽车出口自主品牌还较为匮乏,而且已有品牌国际竞争力不足。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国际汽车企业相抗衡,政府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国内汽车企业并购与重组的资产规模和力度。
最后,重视汽车产业科技政策的实施,为汽车出口奠定良好的技术优势。汽车工业需要巨大的研究与开发投资,我国汽车业集中度不高,企业无力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因而需要政府扶持。对此,我国政府可以借鉴日韩模式,加大提供支持研究与开发的生产补贴力度,或直接设立研究机构进行情报收集和关键技术的开发,或大量投入基础性的科研资金,充分调动汽车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性,组成研究网络,以抢占新一代汽车技术的部分制高点,建立自主研发体系,掌握自主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关洪涛,战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政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2]姜始沅,中韩汽车出口战略比较研究,对外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蒋再波,我国汽车出口贸易分析与对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刘洁,世界汽车产品贸易特点分析及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8年9月.
[5]孙广皓,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战略及策略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 沈庆,我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09第3期.
【关键词】企业规模膨胀 国际化
一、引言
企业的国际化可谓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命题。现存的文献集中探讨了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而新的趋势是对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如何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现有的阶段化理论、IP模型及IP修正模型是国际化进程中的三大经典理论,但其仍停留在产品的国际化层次。事实上,跨国公司在完成初步的国际化后,会进入研发、财务及文化的国际化,其实质是组织的全球性膨胀。在此,本文试图从组织规模膨胀的角度探讨我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化初始阶段的发展规律。
二、文献回顾
1、企业的组织规模
传统的制造企业规模表示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有4个维度:企业产能、固定资产价值、员工人数、年销售收入。大规模的组织对于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全球化竞争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效益。但是我们发现,大规模的组织往往会带来官僚体制,从而造成企业效率的下降。而小规模的组织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能够迅速的对环境作出反应。因此,尽管近年来由行业合并产生了不少超巨型的公司,但组织的平均规模正在缩小。人员和产能的减少只意味着有形规模的下降,而组织的无形规模即影响力包括品牌市场影响、企业市场影响、组织效率(内部影响)却在递增。因此,我们把企业组织规模定义为:组织拥有的人员、组织拥有的产能(固顶资产)、组织拥有的影响力和组织的年销售收入(业绩)。
2、 组织规模膨胀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Gibrat法则认为,总体上,规模对于企业成长有正面影响。企业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固定资本、人力资本、资金等资源的增加。同时,内、外部影响力的提升意味企业拥有更强的市场渗透力,这些都让企业获得更强大的竞争优势,促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可以说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膨胀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即企业的成长推动规模膨胀,而规模扩张又使企业加速发展。
3、企业国际化理论回顾
企业的国际化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商务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最早是由 Johanson和 Vahlne于1977年提出的UPPSALA模型,该模型认为国外市场知识的缺乏是阻碍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因素。而国际化则是一个不断获取知识、降低风险、增加投入的循环过程。1977年,Bilkey和Tesar在对423家制造企业的出动调研后发现,国际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1980年,Cavusigil根据管理者在一段时间内对出口的连续决策行为,把企业出动划分为产品国内销售、前出口、获得出口经验、积极从事出动和开始从事各种直接投资活动等五个阶段。
4、国际化是制造业企业规模膨胀的必然结果
纵观世界著名规模以上公司,都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战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而杨一尘和余颖则采取定量的方法从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中抽取截面数据进行研究,他们选择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共计329家,剔除ST和数据不全者,发现有效样本(300家企业)中有274家产生了出口行为,192家有合资联盟行为,47家有直接投资行为。上市公司是规模型企业的代表,无论其产能、固定资产、收入、人力资源和影响力都具有强大优势。即规模型制造业公司与国际化行为的发生是高度正相关的。
三、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1、模型构建
本文采取“环境―战略―绩效”这个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作为构建国内企业组织膨胀与国际化框架的主要思路。首先对影响企业国际化的环境因素进行归类。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在研究中,都涉及到一些变量,国内一些学者对这些变量进行整理和归纳后,发现他们可以被提炼为国际化需要、国际化愿望和国际化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国际化愿望是指企业以及企业管理者的国际化经营取向,即要以国际市场为目标从事企业经营;国际化能力是指企业所具有的营销、管理、品牌或技术等竞争优势;国际化需要包括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进行国际化的要求(分环境对企业国际化的“推力”和“引力”)和企业自身要求进行国际化的必要性(分企业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特点对企业国际化施加的“压力”和企业欲通过国际化提高效率和拓展市场等国际化“动力”)。在三个变量中,只要具备了其中任何一个或两个变量都会促使企业步入国际化轨道。不过,要取得国际化战略成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而warting教授则把国际化动因归结于三类:环境压迫、机遇推动和计划进程。环境压迫指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恶化如金融危机,国内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或饱和;机遇推动则相反,指发生对企业有利的事件,并导致公司据此采取行动;计划推动表示企业按原定进程来发展。
我们在此综合国内外两种观点,将环境压迫和机遇推动合并(二者分别是环境对企业的推力和引力),因为机遇推动和外部威胁都可以归入环境的影响,故将他们定义为环境推动。
2、假设提出
驱动因素将作用于资源、制度与学习创新能力这三个推动组织发展的内生变量。它们决定了企业国际化的能力并推动组织膨胀及产生国际化战略行为。无论采取哪种进入模式,企业的组织规模都会膨胀,尤其是在采取海外并购战略时,会发生高速膨胀。相关研究表明,国际化在短期内对企业绩效存在负面影响,其本质是短期内企业无法获得锥型收益中的成本与网络利益。即便如此,企业仍通过经验的交流与总结收缩了难以驾驭的那部分规模。这就是经典模型中规模先升后降呈倒U曲线的原因。随后是组织规模的波动期,当所有学习经验值都得到消化推广后,曲线就运动到了组织变革与整合的阶段性低点。此时企业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国际组织,产品、服务、技术、人员、文化、竞争力等要素全部流向国际,进而影响企业发展的内生变量,从而开始新一轮的膨胀过程。即企业控制的资源发生显著变化,将显著影响国际化进程。因而提出以下3个假设。
假设1:在国内的组织规模膨胀到一定阶段后,环境推动希望获取锥型收益和计划进程将促成企业的国际化。假设2:在进行海外并购后,企业规模会迅速扩张,但由于地域文化市场差异以及管理失调,在并购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业绩会下降并导致规模缩减。假设3:随着学习效益的逐渐产生,企业的国外组织开始调整,并传导至国内组织,企业的国内组织开始在结构、资源、学习能力等方面发生变革进而演进,组织规模将触底回升(见图1)。
四、案例研究
1、研究方法
由于中国企业国际化时间较短,缺乏定量研究所必需的资料与数据,所以我们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出于以下四点考虑,我们锁定了TCL。第一,TCL集团的主导产品为彩电,同时很早就进行了横向多元化的发展,涉及多个产业领域,产品线丰富,如家电制造业与通讯产业,这些产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较充分,且市场化程度高,在全球范围具备较强竞争力。第二,TCL的国际化进入模式很全面,既有间接出口与合资联盟,也有直接投资与收购兼并。而且TCL在1998年就进行第一笔海外并购,是国际化的先锋企业。第三,TCL的国际化成果很突出,现已在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建立销售机构,在德国与波兰建立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成绩斐然。
案例资料的主要来源:TCL 年度会计报表、《TCL通讯》和《TCL 新闻》,暨南大学李晖民工商管理硕士论文:《案例:TCL 王牌彩电――竞争战略分析》, 《中国工商时报》与《经济观察报》等报纸杂志对 TCL 总裁李东生及其他相关人士的采访资料。虽然案例分析以二手资料为主,但这些二手资料却有多个来源,它们相互印证,增加了资料的可信性和可靠度。
2、案例分析:TCL的国际化
(1)TCL 的国际化历程。TCL 集团是我国最早的 12 家中外合资企业之一。可以说,TCL 在成立之初就是一个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企业。TCL 国际化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第一,以贴牌出口为主阶段:该阶段并未发生组织的国际化扩张,并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化。长期以来,TCL 的国际化经营主要依赖出口,而且出口主要以 OEM 的形式进行。1985 年,TTK 和香港一家外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TCL 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借助于港商的资金和技术,TCL 研制出国内最早的按键式电话。1989年,TCL 电话机占领国内 60% 的市场,并出口 30 多个国家。1993年,TCL 和香港长城电子集团合作进入彩电业,利用港资的海外销售网络,将 50% 的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
第二,以品牌出口为主与对外直接投资结合阶段:1998 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TCL 集团定单大量流失,迫使集团下决心开拓国际市场,用总裁李东生的话说,就是“东南亚金融风暴逼出了 TCL 的国际化”。首先,凭借其国内市场多年建设与运作销售渠道的经验,通过自建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在美国、俄罗斯、新加坡、越南、印度和香港等地建立了公司或商务机构。其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生产和销售 TCL 以及其他品牌产品。1998 年,TCL 通过收购越南的港资彩电企业 DONACO,进入越南市场,随后成功进入越南彩电市场三甲之列;2000 年 8 月,进军印度市场,目前已跻身印度家电市场十强行列;2002 年 10 月,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子有限公司,并以此为突破口,打开了欧盟市场;2004 年 1 月,与法国汤姆逊公司合资成立了全球最大的彩电制造企业――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
第三,国际化瓶颈阶段:仅汤姆逊和阿尔卡特的并购行动,就使得TCL成为全球第一大彩电生产厂商和第七大手机生产厂商。然而,简单的大却并不意味着强。TCL在并购之后,新合资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且TCL集团收购的德国施耐德电视机公司,从2005年开始放弃电视机生产并大幅度裁员。随后,TCL总部统一调整国外公司的研发、生产、销售体系。但因经营理念与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困难重重。施特劳斯海姆国际咨询公司的总裁唐纳德・施特劳斯海姆先生认为中国的大型企业带有官僚习性,在自由市场的环境中自然会受到损失,即使雇佣西方人作地区经理也不能完全避免。对于TCL在国际化中的困境,李东生的解释是:我们在国际并购后虽然遇到了很大困难,但我们也得到了不少在国内多少年都无法得到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的专利。同时我们的地位也提高了很多,很多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都将我们看成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跨国企业,日本索尼、东芝的高层领导都与我们的拜访团队直接会面,而沃尔玛现在从我们集团的采购额超过3亿美元,其全球副总裁最近也拜访了TCL集团,这在以前都是无法想象的。
第四,重组调整阶段:2005年5月17日,TCL从阿尔卡特全资子AlcatelParticipations(Ap公司)手中收购阿尔卡特。2005年7月, TCL通讯对旗下手机业务进行战略重组,横向打通TCL移动和TA原来相互独立的两条线。凭借阿尔卡特品牌良好的信誉和产品质量,在海外市场主打Alcatel品牌,增长迅速。2008年TCL集团实现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26.60%,每股收益为0.1938元,同比增长26.67%。TCL集团表示,2008年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持续改善主要得益于公司的业务重组,集团总部职能由经营管理型向战略管理和风险控制转变,新模式强化了管理效率。同时,公司实施聚焦主业和贴近市场的策略,通过全球供应链关键流程再造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提升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
(2)结论分析。通过上述案例发现,假设一与假设三都得到证明。TCL的国际化发展历程详实的展现了制造业企业在规模高速膨胀后即开始海外扩张,同时由于区域文化的差异使企业蒙受战术性损失,但随着学习效益的扩大,战略与成本优势的显现在进行战略重组和股权分置等一系列组织结构调整与变革后,TCL逐渐扭亏为赢并实现向全球性组织的进一步扩张。
五、结论
通过对 TCL 国际化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发现,TCL 国际化的案例能够很好地嵌入我们所提出的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分析框架之中,提供了支持相关假设的证据。
本文探讨的启示: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不断放松的管制,对任何一个处于规模膨胀的国内制造业企业来说,国际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所以百舸争流,奋起者先,国内大型企业的高管就应该从思想上开始准备,从战略上开始规划,创建专业团队,培养与储备海外经营人才。第二,在国际化进程启动后,会面对诸多的问题,特别是海外并购发生时,制度文化的差异、管理的落后等诸多因素都会产生一个业绩下滑期并导致企业规模的缩减。所以在收购行为发生时只关注交易的成功是相当危险的,国际化的机遇绝不等于能驾驭的机遇。第三,在遭遇到初期的失利后,不能断然停止国际化进程。因为企业不可能同时获得锥形收益的全部,但至少获得了学习机会,要想获得国际化收益需要长期理性的坚持与不断调整。第四,企业国外组织的学习效益必将传导至国内组织,从而推动组织整体的变革与演进,这才是国际化的本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不仅仅是争夺海外市场,而应该着眼于培养研发、生产和供应链等综合的全球性资源配置能力。唯有全球化组织的最终建立,才能最终获得市场与利润。
【参考文献】
[1] 李晖民:TCL王牌彩电――竞争战略分析[J]. 暨南大学学报,2004.
论文关键词:企业管理新经济时代大市场新型企业企业家经济特点运作塑造平行挑战
21世纪是一个新经济时代,它催生新的企业、新的企业家和新的企业管理。2o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重要主题,就是新企业、新领导。中国要在新的世纪向新经济时代迈进,必须全面和充分认识新经济时代的新式企业经营管理,并依据其内容、特点及要求培育和塑造新型企业家。
1.快速适应、创造和过渡式的经营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科技、产品和市场变化非常快,企业在变化无常的条件下生存,这要求企业快速适应。虽然发达的信息系统和互联网,使企业的快速适应具有技术基础,但是这对企业家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信息量很大,而且许多信息还可能充满矛盾,会使企业无所适从。这就要求企业家对信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有透彻的分析能力,能够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决策。但是,在高度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企业要保持与众不同的经营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经营方式,都会通过信息网络迅速地传递出去,迅速被模仿和被利用。这就要求企业家把适应与创造统一起来,而且要使这种统一成为持续不断的过程。同时要求企业家敢于冒险投资和积极创业,又善于适当地控制和化解风险。德国贝本豪森科学和政治基金会国际政治和安全研究所主任克里斯托夫·贝尔特拉姆说,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过渡时代,一个不能维系长久的时代。我们今天拥有的不是、也不会成为一个具有清晰的坐标和等级的“体系”,没有清楚的迹象表明之后将出现什么。在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也一样,很少会有一个清晰的坐标和等级的体系,也不清楚以后会出现什么,会演变成为什么。这就需要实行过渡式的管理。所谓过渡式的管理,就是不把现成的作为确定的来管理,不维持现状,主动改变现实存在,不断开拓和创造未来。但是,企业管理必须建立和维持企业的组织和秩序,而秩序又必须是现实存在的和确定的。这就给企业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把变动与秩序统一起来,使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建立和维持秩序,在建立和维持秩序中进行变革和创造。
2.战略伙伴关系、舍伙经营和集体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关系,一方面是大大地拉近了,似乎是面对面的直接关系,可以直接对话和沟通;另一方面又大大地复杂化了,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混合关系。这种既直接又复杂的关系,要求企业既不以自己为创世主,也不以消费者或用户为上帝,而是平等相待;既充分尊重、理解和服务用户.又充分掌握主动权,发现和创造需求,以发展全新的事业。企业家以能够增进社会福利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企业发展为根本使命。这其实就是要求企业家在用户、供应商各方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战略意义的伙伴关系。发达的互联网联系,不仅给供应商和用户提供了选择的巨大空间和余地,而且企业自己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和余地。但是,伙伴关系需要维系,要有稳定性。而稳定与选择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企业家必须解决这个矛盾。
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伙关系,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往往是由买卖的合作关系转变和发展成经营的合伙关系,实行合伙经营。与用户之间的合伙关系也往往包括合伙经营的内容,对于用户来说,企业的先销售后生产就是参与生产经营。不仅资本所有者之间是合伙经营关系,而且资本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问也是合伙经营关系,甚至连经营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之间也可以说是一种合伙经营关系,员工也参与经营。这对企业家来说是一种新的要求和挑战,即既要实行基于权力不对称的控制和监督,又要实行权力平等的合伙经营。
企业的这种复杂、不确定但又必须相对稳定的合伙经营关系,需要实行与之相适应的“集体管理”:这里所说的集体管理不同于我国现实存在的那种名义上是集体决策和个人负责而实际上往往是个人决策和大家不负责的所谓集体管理。新经济时代所要求的集体管理,其实质是战略伙伴的集体管理,它的主要特点是超越于一般的分工协作关系,实行基于和超越专业的全局管理和协同管理。美国学者马西娅·维克斯说,21世纪的首席财务官应该是战略家、交际家、商人和金融家,还应该是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的专家:该杂志同期发表安迪·莱因哈特题为“从机房主管到显赫角色”的文章。文章说首席网络官不仅负责管理信息系统,制定长期的信息战略,而且还要创建并管理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电子商业关系网。只有这样的首席财务官和首席网络官,才真正是首席执行官的战略伙伴,才能真正有效地实行集体管理。
3.水平式、移动性和模糊化的经营管理
在旧经济时代里,企业生活在垂直的世界里;而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生活在平行的世界里。这对企业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既要按照平行的组织和方式运作,又要有效地控制庞大的公司。虽然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此提供了客观的条件,但是企业家自己还必须具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并要求企业家塑造相应的企业文化。同时,与水平式的企业组织相适应,企业家必须实行移动式的管理。努斯鲍姆说,未来公司的总部可能设在飞机上。即使现在,首席执行官在飞机上办公的时阃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会议越来越多在机场举行,头等舱和公务舱被当做办公室。从无形的角度看,则是交流式管理。实行交流式的管理,对企业家来说是一种新的要求,要求企业家在与员工进行广泛的交流中实现管理。这要有更高的境界、技巧和艺术。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杰西卡·马修斯发表文章指出,信息革命的实质是改变各种关系,并模糊、重新设定或消除时间和空间的内部界限。例如,“此处”与“彼处”的界限,“国内”与“国外”的界限.“我们”与“他们”的界限,强大力量与软弱力量之间的界限,都已经或将开始消除,或不再明显。这需要企业进行模糊化经营管理。它对企业家来说,是一项新的任务。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必须要有区分和界限,没有“我们”与“他们”、“此处”与“彼此”、“国内”与“国外”的界限,就无法进行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又要超越这种种界限。
4.包容性大市场经营和生态化环境经营
在新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的商品,不限于有形商品,也不限于技术、专利、商标和品牌等无形资产,进入市场交易的还有信息、知识、创意、理念等要素,因而是前所未有的大市场,是我们以往难以理解的大市场。不仅如此,这样的大市场还包含着看似矛盾和冲突的内容。这就需要企业家有广阔的视野,要善于从看似矛盾和冲突的东西背后发现其统一的基础,善于发现统一的方式,要有实现这种统一的操作能力。总之,要有驾御包容性大市场经营的能力。
在新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要求企业把经营与环境联系起来。目前,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环境工作已经与财务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活动能力并列,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尽管经济、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环境经营创造和奠定了基础,但是企业的环境经营仍然面临很多问题,这对企业家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企业家具有远见卓识,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环境风险,对企业的环境影响提出预测;其次,要求企业家根据新的经济标准,建立和实行环境会计;再次,要善于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解决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仅如此,在新经济时代,还要求企业内部组织环境的生态化,以及与供应商和用户关系的生态化,要求企业家实行生态化的组织和经营管理。
5.知识经济的经营管理
新经济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以高科技知识为主导,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时代。21世纪的企业将通过创造知识赚钱。这就要求企业实行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不同于物质,物质是有形的和确定的,看得见和摸j导着,而知识是无形的和不确定的,没有明确的边界,看不见和摸不着;知识具有传播性、共享性和公益性,其使用的边际效益是递增的,排斥私人占有。如果说物质经济是看得见的、明确的和私人性的经济,那么知识经济就可以说是看不见的、模糊的和公共性的经济。尼尔·格罗斯指出,知识运动正在彻底打乱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组织机构。知识经营管理根本不同于物质经营管理,既有比物质经营管理广阔和深远得多的存在空间和发展余地,又要比物质经营管理困难得多,要把各种不同的知识统一起来配置和经营,要使知识得到充分的经济利用;要管理活的、千姿百态和变化万千的知识,对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求企业家具备更高的知识和能力。
6.人本化、个性化和人格化经营管理
如果说旧经济时代是以物为本的经济时代,那么新经济时代就是以人为本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而言的,是人本经济。在新的经济时代,企业通过创造知识赚钱,创造性的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必须实行人本化经营管理。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根本不同于以物为本的经营管理,人有欲望和本能,人有意愿和意志,人有思想和意识,人有情感和情绪,人要求独立和自由,人也要求相互帮助和支持,等等。以物为本的经营管理,可以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人的这些内涵、特性和要求,但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就必须充分考虑、合理解决和有效满足这些要求。
人是有个性的,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密切相关,社会化越发展个性化就越充分。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客观基础和条件,因而在使人的社会化充分发展的同时也就使个性化充分发展。新经济时代可以说是个性化的时代,除了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及其个性化的定制生产供给外,主要是员工的个性化。尼尔·格罗斯说,伟大的思想都来自独特的个人,这些人不倾向于协同工作。最有雄心壮志的人员——不妨把他们比作鹰——往往不愿意共同分享知识专长。但企业是一个团队,必须进行合作,要让鹰按队形飞行。这就需要企业学会个性化经营管理,这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实行人本化和个性化的经营管理,其实质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经营管理。以物为本的管理,是把劳动者作为单纯的生产手段,或者说是把人作为物来经营和管理。人力资本管理虽然使劳动者拥有自己劳动能力资本的所有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但是仍然受以物为本的束缚和限制。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实行人格化经营管理。人格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同时,人格化经营管理还会使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既具体化,又简单化。超级秘书网
“人”的概念是既高度抽象,又非常复杂。而人格是具体的,欲求、动机、思想、情感、灵魂、知识、能力、道德和品行等都包含在人格中,但又有明确和统一的结构,因此是简单的。所以,人格化经营管理可以使复杂的人本化和个性化经营管理简单化,这符合经营管理的便利和有效原则。这方面,虽然中西方实业界已经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做得比较成功,但是大多数人还不适应和不合格,经常“颠三倒四”和“忘情负义”,更缺乏系统和完整的理论,还是处于白发性和经验性的阶段。
7.超权和全球性本地化经营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深化改革,国内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中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致大规模的通信需求,使国内电信公司开始了大规模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对通信设备的需求持续高涨。在这一背景下,大批国外通信设备公司纷纷入驻中国,要瓜分这一庞大市场所带来的商业机会。此时体质尚还弱小的中兴通讯也杀入了这一战局。
从现阶段看,中兴通讯正在经历着国际化,并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它正顺应全球化潮流,将跨越国际化的门槛,在国际竞争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真正成为世界一流通信设备企业。研究中兴通讯这一典型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对中国其他企业成功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企业概况
中兴通讯企业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全球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1985年,中兴通讯企业成立。1997年,中兴通讯企业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12月,中兴通讯企业作为中国内地首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2007年,根据香港会计准则,中兴通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40亿元,其中,国际收入达57.8%.同时,凭借优异的全球业绩,中兴通讯企业2007年跻身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重要海外上市公司”,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通信设备企业。
作为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的大型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兴通讯企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性、客户化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实现持续赢利和成功,构建自由广阔的通信未来。凭借有线产品、无线产品、业务产品、终端产品、其他产品五大产品领域的卓越实力,中兴通讯企业己成为中国电信市场最主要的设备提供商之一,并为全球140多个国家的500多家运营商提供优质的、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
中兴通讯企业是中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国家863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承担了近30项国家“863”重大课题,是通信设备领域承担国家863课题最多的企业之一,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并在美国、印度、瑞典及国内设立了15个研究中心。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早在1995年,中兴通讯企业就启动了国际化战略,是中国高科技领域最早并最为成功实践“走出去”战略的标杆企业。中兴通讯企业国际市场“十年磨一剑”,已相继与和记电讯、法国电信、英国电信、沃达丰、西班牙电信、加拿大等全球顶级运营商及跨国运营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持续突破发达国家的高端市场。
二、目前中兴通讯公司面临的问题与威胁
(一)目前中兴通讯公司面临的问题
1.国际品牌知名度低
成功打造一个国际知名品牌,既是企业国际化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又是一个企业国际化成功的显著标志。在国内,中兴通讯企业已经赢得高科技行业的品牌优势,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兴通讯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还非常有限。尤其在市场运作、核心技术、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都较弱,在发展上受到国际高科技企业的牵制。
与跨国公司相比,在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拓展中,由于特殊的主客观原因,品牌知名度低似乎不是致命的缺陷,但从长期来看,要进入规范、成熟的发达国家高端市场,没有一个良好的国际品牌形象将是长期限制中兴通讯企业超越的巨大障碍。
2.国际化管理难度大
随着国际化业务拓展,中兴通讯企业管理协调难度逐渐增大,最大的难度在于和当地文化及海外人力资源的融合。
通信设备业的特点就是技术复杂,投资额巨大,后续服务重要。这种业务特点要求其必须将服务部门放在客户所在地;在国际市场中,每个国家的客户要求会有些不一样,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快速地补充和调整产品,为此,必须采取本地化的管理方法,包括在当地建立工厂和技术研发中心,招聘当地员工等;客户要求厂商能够从业务的角度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这要求厂商能够在全公司业务范围内整合产品和技术资源,但中兴通讯企业的事业部往往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的协调就成了大问题。目前,协调无力、执行力度欠佳是中兴通讯企业的管理难题。
3.外部成长能力相对滞后
中兴通讯企业目前尚不具备资产并购的市场运作能力和管理能力。论文格式但作为世界一流的企业,为了规模的快速扩张,学习掌握和熟练运用资本运作这一手段,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将是必备的竞争技能。中国优秀通信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利用全球资源是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在通信行业,外部成长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降低因为压错宝而损失机会的成本;二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的新需求,即从市场上收购要比自己从头开始研发快的多;三是通过各种资本手段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抵抗短期财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的长远战略更加稳健地向前推进。
中兴通讯企业一贯谨慎的风格、始终保持“过于稳健”的经营方针,使其对并购中的风险望而却步,但在面对规模瓶颈的时候,如果不能有效的实现突破,在竞争激烈和格局频变的市场中会陷入被动。
4.企业传统文化的束缚
在求新求变的时代,在竞争残酷的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中兴通讯企业一贯谨慎的风格、始终保持“过于稳健”的经营方针和作风影响了公司新业务的推进速度。而跟踪技术、缺乏超前意识、冒险精神会导致企业不能及早勾勒未来的转型,从而增加竞争中的风险,进而危机公司的生存发展问题。中兴通讯企业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就要在从根本上实现从一个技术型公司向为客户型公司的转变,当然,这需要转变思维,从而突破模式、超前的、比运营商更懂得运营。
(二)面临的问题
1.中兴通讯企业面临着规模瓶颈
随着通信行业竞争日益残酷,为了获取竞争优势,部分跨国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来争取市场,如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马可尼等巨型通信企业出现。中兴通讯企业在规模上又与他们拉开了距离。
2.国外市场的政策风险和汇率风险
中兴通讯企业主要争夺较不发达国家的通信设备市场,而这些东道国也有自身的问题:有的国家国力不够导致还款能力较差,有的国家政局不稳、经常动荡,这些都给中兴通讯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财务风险和政治风险;并且不安定局势对会中兴通讯企业的工作人员造成人身安全问题;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也会导致的政治风险;金融、汇率等市场存在着大幅波动的可能也会导致汇率风险等。同时,电信运营业属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因此各国政府对本国运营业的保护政策向来很重,再加上不熟悉的文化环境等市场因素,国际电信市场的风险无疑比国内电信市场的风险高很多。
3.全球金融风暴,经济萧条
中兴通讯企业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来自海外市场。因为中中兴通讯企业的国际客户以亚非发展中国家为主,尤其是南亚、东南亚和北非三个地区的客户。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对这些地区的冲击未来将可能会进一步体现。尽管目前还没有看到明显迹象表明中兴通讯企业在海外的客户出现资金紧张现象,但作为中兴通讯企业在亚洲地区主要市场的巴基斯坦、印度、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都出现了资本外逃的现象,后期信贷收紧可能会在这些国家进一步恶化,最终会影响到运营商的资金状况。
中兴通讯国际化的战略选择中兴通讯的整体战略定位为“成为为全球客户提供满意的个性化通讯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商”.公司还制定了未来的战略目标,即“2008年进入通讯行业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级企业;2015年成为世界级卓越企业”.明确的战略定位以及对企业战略目标坚定不移的执行是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首要保障。因此,我们需要在进行内外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中兴通讯未来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模式。
三、中兴通讯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目前中兴通讯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还是建立分支机构进行销售与服务,而事实上中兴通讯迈入国际化经营还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原则是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来判断,也可能同时采取多种模式进行。
(一)建立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
服务水平和覆盖范围是运营商选择设备制造商的必备标准之一。因此,是否具备提供全球服务的支撑体系和网络能力直接决定其能否扩大市场。电信运营企业是管制型行业,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在东道国的销售和服务网络,销售产品根本没有可能。此外,电信业受政策管制和本土文化影响非常大。中兴通讯可以考虑通过并购的方式建立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这种进入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获得进入全球市场的平台和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但它有几个前提。首先,企业的资金实力必须足够强大;其次,两个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要有一定的互补性;第三,被并购的企业不能负债累累,否则并购后的经营风险太大;第四,还面临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政策限制。所以就现阶段而言,中兴通讯还不大可能展开大规模的全球收购。
(二)建立全球研发网络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很快,企业如果在技术上不能与全球同步,被市场淘汰就是必然。中兴通讯在紧跟国际发展步伐的同时,如果能掌握具有颠覆性的技术,那么他的发展将出现质的飞跃。但从目前的条件来看,中兴通讯的优势主要在于成本。然而企业要持续增长,就必须在技术上在全球有一定发言权,掌握一定核心技术,否则成本优势很快会被技术的劣势所覆盖,最后只能昙花一现。研发是通信制造企业的生命线。通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可以充分利用海外人力资源和最新技术成果,也更能了解当地的需求变化并做出调整,为大规模进入东道国市场做好准备。
(三)与国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提高市场进入能力和弥补品牌缺陷在国际市场上,中兴通讯虽然要与强大的跨国设备制造商进行竞争,但也存在合作。因为跨国设备制造商也有不同阵营,技术专长也不一样。良好的合作,可以使相互间实现产品、技术和品牌上的互补,增加在竞争中胜出的机会。中兴通讯在品牌和对国际市场规则认识上有一定的劣势。如果能与其他跨国厂商进行战略合作,就可以减弱这两方面的劣势,对切入国际市场和提升品牌都有重要意义。
(四)与海外运营商合作
这种方法可以使中兴通讯积累更多的国际经验,但是海外电信运营需要巨大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组建电信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的上下游团队,很难做强做大。同时电信网经营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很难见到收益,这对设备商的现金流影响很大。而本身运营商行业的竞争就非常激烈,设备商的介入会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应。这样的介入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它运营商对自己设备的采购。同时还有政府对运营商的政策限制。就现阶段而言,这种参股方式对中兴通讯来说还不宜过多采用。
(五)国内运营商和制造商携手开拓海外市场
国内运营商也在进行国际化探索,如果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能与国内电信运营商联手开拓海外市场,这将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中兴通讯可以向国内运营商提供国际化的运作经验,有助于其降低成本和风险,同时合作上也易于沟通,而国内运营商开拓海外市场又能给中兴通讯带来更多在海外销售设备的机会。
结论
【论文关键词】传媒全球化;传媒区域化;文化亲合性;亚文化争端
一、传媒区域化的历史背景
1、传媒全球化与西方媒体
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传媒领域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传媒全球化不仅表现在传媒技术高速发展下所形成的全球通讯网络,也表现在经济自由贸易理念下所促成的跨国视听服务。传统的影视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单一的小规模流通转变成跨国式的生产合作。然而,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源在市场竞争中经过重新整合,逐渐聚集在少数跨国媒体集团手里。国际媒体市场包括电视、电影、广播、杂志、报刊和音乐几乎都控制在如时代华纳、新闻集团这样的传媒巨鳄手中。联合国1989年的报告指出:在全球78家最大的媒体集团中,39家来自美国,25家来自西欧,8家自日本,5家来自加拿大,1家来自澳大利亚,但没有一家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学者Nordenstreng~Vairs的研究也证明,在过去长达几十年的国际视听产品贸易当中,西方发达国家电视节目的输出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的输出,形成一种单向的文化流动趋势。
2、传媒全球化与文化霸权
与传媒全球化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密切的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但是,出于对传媒技术和市场资源的不同掌握程度,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并不是一个和平的过程,而是充满着摩擦与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借助其传媒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垄断性流通,通过长期不对等的贸易关系强势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导致一些民族本土文化不同程度上的被同质化,被西化,更狭隘的意义上讲是被美国化。这种依附于强大经济实力的西方文化扩张后来被赫伯特·席勒等学者作为文化霸权理论的主要依据。文化霸权理论认为,西方的影视文化产品中嵌入了大量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随着它们在全球市场的推行,西方文化也推行到全球,成为一种“文化霸权”。
面对影视贸易逆差和文化霸权,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产生了防备,开始采取文化保护主义政策以达到抵制西方文化入侵和保护本土民族文化的目的。1993年,由法国首先提出的“文化例外”原则受到很多国家的支持。“文化例外”,原则试图通过对文化产品设立贸易壁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修建起“文化篱笆”来抵制文化霸权。
近年来,随着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亚洲国家尝试通过采取区域合作的方式来共同抵制文化霸权。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性跨文化传播的发展规模。本文将以东亚范围的区域合作为例,主要包括中国、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对传媒区域化这一概念详加探讨。
二、传媒区域化的现状分析
1、传媒区域化的定义初探
传媒区域化在文中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范围内,那些认为共享类似文化和经济背景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为了促进该区域内的文化或经济交流而进行的影视产品的相关贸易活动。例如区域范围内的节目发行、区域性的联合制作以及为迎合区域内观众口味的节目制作等。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传媒区域化”已呈现出日益频繁之势,亚洲四小龙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对区域市场积极开拓,带动了区域性的跨文化传播。
2、区域性跨文化传播的发展状况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是促成东亚传媒区域性合作的客观因素。随着4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当地的传媒产业也得到飞速发展,彼此之间的影视合作交流也日益频繁。香港是东亚地区跨文化传播早期十分成功的案例。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简称香港无线)是香港本地也是东亚地区较为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制作商和运营商。它拥有多达75000个小时的华文节目的储存量,通过海外销售和租赁电视节目的收入高达8000多万港元。1993年,香港无线扩大区域市场,和台湾合作成立TVBS为台湾和亚洲华语观众提供电视服务。1994年,新加坡成立SITV(SingaporeInterna—tionalTV),每天播出1时新加坡本土制作的电视节目,覆盖面积从中国北部直达澳大利亚南部。同期,韩国基于相似的东亚文化背景也加入区域电视服务领域,到1998年韩国出口的影视节目中三分之一输出到中国文化市场。随着近年中国传媒产品的快速发展,中国影视节目进出口比例也逐渐增加,从1982年中央电视台引进外来节目的比例占总节目时间的8%快速增长到90年代末的30%。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整个东亚地区开始大幅增加来自本区域制作的影视节目,而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节目数量则逐渐减少。
数据显示1999年美国出口东亚的影视节目下降17个百分点,而韩国收视率排名前20位的电视节目中90%都是本地制作,香港则是百分之百。
3、传媒区域化的文化成因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媒体技术的发展无疑是促成传媒区域化的客观因素,海外市场开拓和卫星电视技术等条件都无限可能地推动着区域传媒市场的形成;相比经济和技术动力,文化亲合性这一因素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并不亚于前两者。文化亲合性——即指文化价值体系和语言体系的相似性——不仅在节目交换过程中形成了区域内观众对影视产品的喜好偏爱,而且也为这些产品在区域市场的消费提供了极大的潜在可能性。本文以与中国密切相关的东亚区域为例,深入探讨区域传媒市场形成的文化成因。
近年韩国制作的电视剧,如《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人鱼小姐》和《加油,金顺》,在中国市场得到令人瞩目的高收视率回报,在观众的要求下一播再播,掀起一阵“韩流”。这明显是文化亲合性的推动作用。
中国观众在观看韩国电视剧时很容易寻找到彼此文化的相似之处。韩国电视剧以反映日常生活见长,着重对家庭生活的细节描写,这集中体现了韩国重视核心家庭尊长爱幼,子女行孝,以及强调团结和谐家庭氛围的儒家价值观。而这正好与中国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传统道德和文化价值相契合,使中国观众产生了共鸣。
不仅如此,东亚文化的亲合性除了得到观众的情感认同之外,也同样得到东亚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为传媒区域化的形成提供了政策保障。新加坡就是大力支持传媒区域化的东亚国家之一。除此之外,韩国、日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各自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举办国际电视展览会来积极促成区域市场的繁荣。例如在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上,中国生产的电视剧《越王勾践》以高价被日本购得版权,广博会海外成交量达100万美元。
三、传媒区域化的意义及问题
1、积极意义:抵制西方文化霸权
从抵制西方文化霸权的角度来分析,传媒区域化对其成员来说有很多积极意义:
其一,通过增加区域内影视节目的流通从而减少对西方影视节目的依赖程度。通过传媒区域化战略,亚洲国家可以相互出售和发行自己制作的节目,依靠区域内供给来填补市场缺口,从而减少对西方影视节目的依赖性。
其二,亚洲国家通过交流区域内节目,在文化上也减少了来自西方的挑战和冲击,确保了当地的文化独特性与社会稳定性。如果亚洲观众受西方影视节目耳濡目染,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西方价值体系的拥护者,其大量民族文化可能在暗中被置换或者同化,面临失去自身民族特色的危险;也会危及本国的社会稳定。因此区域内节目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弱化西方文化对本国市场带来的冲击,以及对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上的侵蚀。
2、问题:亚文化争端
传媒区域化的促成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所作的文化两分法的假定,把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参照范围直接缩小到“东方文化”内部,使其内部亚文化族群之间的微妙差异逐渐浮出水面。
比如,在中国热播的韩国历史剧《大长今》引起的中韩两国人民关于传统医学知识的争论就体现了传媒区域化所带来的东亚文化之间的亚文化分歧。《大长今》讲述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女御医长今的传奇故事。片中展现出丰富的韩国宫廷医学文化,中国观众从中不难解读出古代韩国深受中国传统医术影响的文化信息。例如中宗患病,御医所参考的书目就是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然而韩国电视剧中对这些中国观众熟悉的中医知识所做出的解释却无法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同。剧中述及针灸和麻醉等医学技术是女御医长今所发明,然而根据中国历史记载,针灸技术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已经用于复杂病症,麻醉技术也是中国的名医华佗在使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施行腹部手术时已经使用。中国观众对韩剧把“中医”解释成“韩医”的这种“篡改”行为表示出很大的不满。而此后韩国媒体把“汉字”解释成“韩国人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韩国人发明的”,“李时珍”是“韩国人”等等行为更是掀起了中韩两国的文化之争。
福建运动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挑战及应对措施浅析
一、福建运动品牌现状
1.福建民营经济发展史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经商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迅速逐步成为福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因素成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支重要力量,这里,以泉州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更是独领,泉州经济以家族式的作坊起家,逐步扩大为股份制公司,在轻工业方面拥有很强的实力,并且拥有许多的知名品牌,如恒安,达利园等等。
2.福建运动品牌发展史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体育健儿们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尤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达到顶峰,中国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历史最佳战绩。于此同时,全民健身运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富裕的中国人民越来越看重自身健康,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去,伴随着这股全民健身的浪潮,中国体育产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运动鞋业,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国。泉州在此期间发挥生产运动鞋本身投入资金较少,技术要求较低和民营企业自身较为灵活的特点,一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运动鞋生产基地,据统计,中国运动鞋产量占到了世界的80%,而泉州的这些民营运动品牌则控制了全国中低端运动鞋市场的大部分的产品供应。
二、福建运动品牌的国际化战略
1.品牌国际化战略概念
品牌全球化是企业在进行跨国生产经营的活动中推出全球化的品牌,并占领世界市场的一个过程。即企业在全球性的营销活动中,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达到一个的目标。不仅要利用本国的资源条件和市场,还必须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进行跨国经营,即在国外投资、生产、组织和策划国际市场营销活动 。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一个国家的跨国公司的数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同时也只有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一个国内的企业才有可能从相对稳定和饱和的国内市场中脱颖而出,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利润增长点,所以,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是必要和迫切的。
2.福建运动品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现状
众所周知,福建是中国运动品牌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的运动品牌,由于国内市场上高端市场被耐克,阿斯达斯,锐步,彪马等国际知名品牌占领,而中低端市场的品牌众多,其中李宁是这个市场的领头羊,其定位是国内品牌中最高的,紧接着就是以安踏,匹克,特步,鸿星尔克为代表的福建运动品牌,由于多年来的品牌积淀,福建的这些运动品牌已经基本在国内的二三线城市成为市场的主导,在一线城市也基本站稳脚跟,可以说,国内市场并没有太大的潜力可以发掘,近些年来,福建的这些运动品牌在拓展海外市场上的力度不断增加。
3.福建运动品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优势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位于闽南地区的泉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海路运输发达,并且有着厦门港这样的国际级海港。福建的邻省广东和浙江同样也是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有利于出口和与国外开展贸易往来。
2)价格优势
泉州出口的鞋类产品价格仍然出于一个较低的状态,可以说价格牌是福建运动品牌的王牌之一,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国家的经济都不甚景气,失业率不断攀升,不少人中产阶级成为穷人。越来越多的欧美人倾向于购买较为廉价的商品,因此,福建的运动品牌可以充分发挥价格的优势,打入美国中低端运动装备市场,另外,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出于较低的水平,大部分的民众没有能力购买像NIKE,ADIDAS,PUMA之类的国际知名运动品牌(耐克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约是50-200美元)而较为廉价的福建运动品牌装备容易成为他们购买运动产品时的首要选择。
(2)劣势分析
1)品牌知名度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一个好的品牌能给该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国外的运动品牌较早开拓国外市场,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比较高,相比之下,福建运动品牌起步较晚,目前只有在国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大部分的国外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些品牌,这就给福建运动品牌的国际化战略加大了难度。
2)技术落后,设计水平较低
福建的运动品牌大多依靠仿造国际著名品牌起家,或者为其他知名运动品牌提供OEM,开始产品技术研发的时间较短,运动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由于国外的消费者层次较高,他们对于运动装备的选择更加挑剔,不但要强调舒适安全,还讲究运动科技,已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和对身体的保护。另外,运动品牌的主要目标群体是年轻人,他们追求新潮时尚,喜爱新鲜事物,他们对产品外观的要求很高,宁可花更高的价格购买够炫,够酷的产品,这就对运动产品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福建的运动产品设计起步较晚,并且在很长的一段世界内是以模仿国外运动产品设计为主,因此在产品设计上与国外运动品牌存在着差距,很难吸引国外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购买欲。
3)运营成本和文化差异的问题
一个品牌想要在外国市场开展业务,必须全方位的考量当地的分销渠道,运动品牌想要在国外销售产品,首先需要考虑在国外建立一套完整的分销渠道。一般来说,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海外分销机构货通过选择国外中间商进行直接分销。考虑到各国之间的文化环境和市场体系千差万别,因此国际市场的分销渠道的建立和管理远比国内复杂的多,另外国外的人力资源成本和租金均比国内市场来的高,这就需要企业投入远比国内市场多得多的运营成本除此以外,符合当地消费者偏好是企业能够成功进入当地市场的必要条件。各国偏好的运动项目差异极大,如美国人喜欢棒球,橄榄球,而欧洲人喜欢足球,东南亚国家偏好羽毛球,这就给福建运动品牌开拓国外市场增加了难度,需要迎合当地人的运动产品消费偏好,就需要拓展企业的产品线,需要投入较大的研发经费。
三、针对福建运动品牌国际化战略所面临挑战的应对措施
1.清晰的市场定位
国际运动品牌当中,耐克阿迪达斯这两大巨头拥有绝对的实力,他们的产品线非常长,几乎涵盖了体育运动的各个领域,除去他们之外,其他的国际运动品牌因为没有上述两家公司的巨额资金为保证,他们的产品线相对较短,专攻一到两项运动项目,在这一两项运动方面实力雄厚,比如提到NEW BALANCE,人们就想到了慢跑,提到PUMA,人们就想到了足球,提到KAPPA,人们就想到了运动时尚,由于福建运动品牌起步较晚,品牌知名度低,技术和资金也略显不足。福建运动品牌可以选择某些擅长的或者具有鲜明特点的运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且突出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特色,可以充分发挥外国消费者对中华文化的好奇和兴趣。突出与其他外国品牌产品的差异,进行差异化经营,以避免过多的与市场其他同质产品的竞争。在价格方面,不能一味的以低端廉价的方式制定价格,应拓展产品等级,实现高中低全方位定价。
2.国际化的品牌营销方式
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的方式和手段有多种多样,但要实现品牌国际化,应当尽可能的实施国际化的品牌传播方式的国际化。第一,可以选择一家国际性的传媒机构进行传播,如美国的ESPN,英国的BBC SPORT。达到覆盖全球市场的目的。第二,可以通过赞助顶级的国际赛事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福建运动品牌在此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并且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赞助更高一级别的国际赛事,甚至可以是世界杯,奥运会这两大全球性的体育盛会。第三,可以赞助顶级体育明星,特别是具有强烈感染力,拥有鲜明特色,运动寿命长的运动明星作为其品牌代言人,第四,可以进行多方位,多渠道的营销方式,如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进入当地居民社区进行宣传,在平面媒体上进行宣传,尽可能的让当地消费者多方面多渠道去感受产品,品牌和文化。
3.减少中间环节,优化产品销售渠道
国外市场情况复杂,想要打开国外市场,选择一个良好的销售渠道必不可少,因此,福建运动品牌在开拓某国市场之前,应该对该国市场的分销渠道进行充分调研。并且进行多方位的考量,进而选择一个合适的销售渠道,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中间环节造成的运营成本的上升,一般可以选择可信度高的,较为知名和专业的中间商进行合作。或者对当地的运动品牌进行并购,利用他的销售渠道打开当地市场。在零售商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知名度高的,网点密布的零售商进行合作。
4.加大对产品研发和设计的投入
[论文摘要] 彩电是一种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商品,平坦的需求曲线保证了降价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大进而利润的增加超过了降价引起 的损失,这正是价格战的根本原因。在价格战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成本、产品差异化和售后服务是影响彩电行业价格竞争的三大要素,因此,我国彩电行业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避免陷入恶性的价格战。
一、我国彩电行业价格竞争的历史与环境
(一)我国彩电行业价格竞争的历史沿革
我国彩电行业价格竞争的历史由来已久。20世纪 80年代是我国彩电市场的导入阶段,也是我国彩电行业的首次降价竞销阶段。 1990年,我国彩电行业进入了生产观念主导的成长初期 ,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市场占有率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相应地,价格竞争、提高质量、加强服务和建设渠道成为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但是,在这一阶段的后期,由于欧盟的反倾销,我国彩电行业遭受了第一次重大挫折。到 1996年,随着外部供求关系的变化、企业库存剧增 ,一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不得不改变销售观念并全面展开了价格战。在这一时期,企业市场争夺的焦点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国内转向海外,但由于对农村市场的估计太过乐观,大规模的渠道建设和市场开拓使销售费用剧增;同时,海外销量虽然大增 ,但低价策略却导致其对利润贡献不大,企业的这种“让利不让市场”的策略,并没有使利润随着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1年。2001年,我国的彩电行业进入了稳定成熟的发展阶段,但随后却爆发了全行业的亏损并遭受了美国的反倾销,这使我国彩电行业连续遭受了又一次挫折。虽然,随着产品结构向高端产品的转移这种状况有所好转,但是高端产品却再现价格。2005年,平板电视真正放量。这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同质产品带来的价格竞争却又导致了新产品利润的下滑。2006年,液晶电视市场虽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厂商们激进的价格竞争也使这个原本被看好的市场过早地进入了薄利时代,甚至面临亏损的风险。从我国彩电行业历史的沿革来看,我国彩电行业从产生到现在,可谓步步履险。
(二)我国彩电行业价格竞争的环境
环境的特点是我国彩电行业发展历程曲折的一个原因。从国内来看,首先,企业的重组和结构的调整步履艰难。尽管彩电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较低的行业进入壁垒等原因,竞争的结果并未出现市场经济规律下应有的优胜劣汰局面。其次,国内市场已经趋于动态饱和。由于国内彩电行业片面强调销售量和市场份额,而海外市场又拓展不够,这使得彩电产量的增长超过了销量的增长,最终导致我国彩电市场成为典型的买方市场。再次,国内市场的秩序也比较混乱。目前,我国彩电市场秩序极不规范,部分厂家与商家为抢占市场份额不顾行业利益,不断挑起价格战,采取各种手段挤压对手,甚至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产品。最后,我国彩电行业在发展的同时面对来自国外品牌的激烈竞争。除此之外,我国彩电行业的发展也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制约我国彩电行业继续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在现有的彩电技术中,美国拥有 300多项专利,日本、德国也有自己的专利,我国虽号称世界彩电生产第一大国,但在这方面却没有几项属于自己的专利。二是遭受国外反倾销。近年来,由于彩电出口秩序混乱、价格无序竞争,我国彩电行业不断遭受进口国的反倾销,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彩电出口和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二、彩电行业价格竞争的原因
(一)宏观层面的原因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 ,我国经济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也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随着市场供求格局的变化,卖方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正是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引发了卖方之问激烈的价格战:
首先,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经济结构使价格战在市场经济下不可避免。计划经济下的行政分权以及经济决策的随意性直接导致了行业结构严重趋同,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必然使得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较低,创新与研发能力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争得或保住市场份额,卖家只有实施价格战。
其次,价格战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市场的优点就在于它能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使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并为消费者提品。市场经济把企业推到了市场前沿,在这种条件下,只有竞争意识强、具有规模与技术优势的企业才能降低成本,从而利用价格战的手段把规模小 、成本高的企业淘汰出局。
最后,价格战能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垄断定价扭曲经济规律的局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动价格战,实际上是经济规律对历史的纠偏,是扭曲价格向产品实际价值的回归。
(二)微观层面的原因
1.彩电行业层面的原因。从行业层面看,彩电行业价格竞争的原因首先表现为行业增长潜力巨大。巨大的增长潜力会使其他的资金寻机进入,而现有的企业为了阻止新企业的进入可能采取 “进入阻止价格”,新进入的企业也可能采取低价策略打乱原先相对稳定的价格秩序。
其次,产品的差异性不明显也是造成价格战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彩电行业的生产线几乎全靠引进,因此,不同企业的技术标准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行业的这种同质化现象导致行业很难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价格的高低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的重要标准,这导致了企业在拼抢市场的过程中形成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这一现象可以用“囚徒的困境”来分析。假定有厂商 x和 y,它们所处的市场结构类似于彩电行业。降价博弈如表 1所示 :
从表中可以看出,若厂商 x和厂商 y均保持价格 ,则 x与 y均获得 100万元的收入,但是,利润最大化的驱使必然使厂商采取降价的方法去抢占对方的市场份额。对于厂商 X来说 ,降低价格,短期之内可能会扩大市场份额 ,利润额由原来的 100万增加到 150万。但是,从长期来看,厂商y看到 x降价抢夺它的市场,厂商 y必然也采取降价的策略,以便重新夺回自己的市场份额,这样,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降价,利润都降低为 90万元 ,并且这一过程将不断重复,一直持续到价格贴近成本为止,但这时对企业来说也往往意味着危机的到来。
2.彩电商家层面的原因。由于商家注重短期利益者居多,尤其是分销商对企业忠诚度极低,习惯于将促销利益等转化为价格优势进行市场拼杀,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价格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企业和消费者层面的原因。彩电作为一种富有弹性的商品,它适用于传统的薄利多销原则,这正是行业价格战的根源所在。这一现象可以用图1来说明:
如图 1所示,降价之前企业的收益用矩形 A—LEO来表示,降价之后企业的收益用矩形 BKFO来表示。因为Ed(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所以矩形BKFO的面积大于矩形 ALEO,也就是说降价后的收益大于降价前的收益。正是由此,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收益,各企业竞相降价。而对于理性的消费者来说,面对厂商的竞相降价 ,他们会持币待购,对产品搜寻的时间和次数增加,这对彩电行业的价格战起了一个间接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影响彩电行业价格战的因素
由于市场结构是决定产业组织竞争性质的基本因素,因此,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只能带来低级的价格大战。彩电行业的市场结构就是一种竞争过度的市场结构,这使得彩电行业的价格战在短时期内不可避免[51。虽然如此,但仍有一些因素可以对彩电行业的价格竞争产生影响:
(一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由于目前中国彩电行业的生产线及产品严重趋同,因而在产品利润下降而技术又难以替代的情况下,规模的扩张就成为降低成本的最优选择,康佳就是利用这种战略而成功的典范。
(二)产品差异
除了成本以外,产品差异也是影响价格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产品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垄断竞争,进而获得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这一点应特别引起我国彩电行业的注意,因为长虹曾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996年后,长虹由于战略选择的错误(不是把产品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而是采用垄断旧有显像管的方式参与竞争),以至于对别人挑起的价格战疲于应对 ,从此长虹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这一点,可以通过图 2很好地说明:
(三)服务
服务是否周到也是影响价格战的重要因素并且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一样重要。售前服务决定目标顾客;售后服务关系到企业的声誉,直接涉及到潜在客户群的开发并进而影响产品的销售。良好的服务是应对价格战的有效的手段之一。
四、彩电行业价格战的利弊
价格战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有害的方面,它既是企业发挥优势、市场保持活力的工具,也是产业竞争环境恶化、企业“败走麦城”的通道嘲。因此,对于价格战,不能简单地加以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一)适度价格战的有利方面
适度的价格战无论是对企业而言还是对消费者来说都是有利的。从企业的角度考虑,首先,由于价格战能导致生产者的优胜劣汰,所以企业必然迫使自己加快技术进步、改革经营方式并加强内部管理,从而赢得更好的竞争条件;其次,价格战会改变市场份额的原有格局,使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一方面价格战使产品的价格降得很低,消费者可以以较少的货币购买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另一方面,随着价格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刺激,消费者可以以相同的代价消费更多的、更好的产品。
(二)过度价格战引起的不良反应
价格战有其有利的方面,但也会导致不好的后果:一是过度价格战会恶化行业竞争环境,进而引起行业利润的减少,并导致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二是过度的价格竞争会削弱企业品牌的培养。由于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产品数量与性能的指示器,因此,价格下跌过快往往使人们对产品的价值产生怀疑,很容易使产品过早过快地进入衰退期,不能真正起到“物尽其用”的作用。
五、价格战的对策建议
依托上面的分析,可以从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三个角度提出应对彩电行业价格战的对策:对企业而言,首先应该采取降低成本的策略。降低成本是应对价格战的重要手段之一。康佳的实践也证明,低成本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其次,我国的各大彩电企业都应该寻找自己的持久竞争优势,尽量避免产品的同质化,因为价格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差异化的程度不高。再次,企业还应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提升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而维持这种关系的纽带就是良好的服务。
行业协会在价格战中也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组织在指导、协调等功能上的缺位、错位或不到位,都不利于价格竞争中有关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要加快行业协会的改革力度,使其真正发挥沟通市场信息、协调供求矛盾、规范企业竞争行为和保护企业合法利益等作用。
此外,在应对价格战的过程中,除了企业、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当充分行使其调节、指导和监督的职能。
[参考文献]
[1]陈朝晖,周晓光,谢薇.从我国彩电企业的营销演变看现代企业竞争新思维[J].商场现代化,2005,(24).
[2]王艳、论中国彩电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形势与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6,(10).
[3]谢识予.经济博弈hE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2000.
论文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出口贸易,有效汇率
一、引言
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出口导向也成为一些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实施的战略政策。我国自改革开放初期就根据外汇资金短缺的实际国情开始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使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出口国,出口扩大的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但是近几年来,受全球性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在出口总量上虽然仍保持着增长的趋势,但增长率却在逐年下降。
图1.1我国出口贸易情况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出口贸易总额从2002年的26947.9亿元持续上升到2008年的100394.9亿元,增长了近5倍,2009年略有下降;但增长率仅持续上升了两年,从2003年开始连续下降,由34.66%下降到2008年的7.43%,且下降幅度持续增大,并在2009年出现了首次负增长。可以看出,我国出口贸易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研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出口是十分重要的。
近几年来,在涉及到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关系的文章中,大部分都集中在研究出口贸易是如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一些文章否定了两者之间的促进作用,如关兵[①](2009)通过各省际数据以出口增长与生产率关系为基础,沿着新贸易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采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综合分析出口—生产率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增长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国际贸易论文,一些文章也肯定了两者间的促进作用,如倪海清[②]等(2005)通过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分析发现中国的出口贸易实际上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两方面带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上述所有文章都是基于出口学习(Learning by exports)效应角度的研究,但从出口选择(exports-selection)效用角度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对出口贸易影响的文章较少,且大部分都是对技术进步这个单一因素的分析。但是只从技术进步这个单一因素研究其对一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似乎显得不够全面,因此本文引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解释变量,它既包含了技术进步的因素,同时也包括了组织创新、生产创新、专业化等一些不易量化的因素,研究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将更具有说服力。同时,前文提到的所有文章中的出口贸易都是基于全国角度的数据,考虑到全要素生产率可能会对不同行业部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拟选取食品加工业及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数据为研究对象,使实证分析更为准确。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本文采用“索罗余值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首先我们建立一个具有规模报酬约束的两要素投入的C-D生产函数:
(3.1)
式中,表示全国在第t期时的总产量,和分别表示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量,对该生产函数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如下方程:
(3.2)
式中,表示随机误差项,由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可知,。
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式为:
(3.3)
以全国为决策单位建立时间序列数据,样本区间设定为1985~2009年。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方程中全国经济增长总量都以1985的平减指数为基期进行平减;取全国年末从业人员人数;取全国各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平减到以1985年为基期的数额,由于该指数1990年前的数据缺失,固1990年前的数据以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代替。
以上所使用数据均来自各年?吨泄臣颇昙芳爸泻晖菘狻1疚牟捎肙LS方法对各参数进行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s.e.=(0.03234)(0.03318)
0.8728
对参数的估计结果分别为0.5992和0.2973,括号内表示各自的标准误,值为0.8728,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估计整体效果不错。
我们将估计出的参数带入上文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导公式对其进行计算,得出全国各年数据分布如下:
图3.1 全国各年全要素生产率分布
可以看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走势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85-1995年为上升阶段,这主要得利于我国正确的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积极引入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使得此阶段经济飞速发展,但全要素生产率在到达最高峰后,从1995年开始逐年下降,2009年已下降到同1985年相近的水平,同时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投资活跃的现象来看,可以得出我国此轮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依靠技术进步和改善技术与投资效率来实现的,而是由高人力、高资本投入来驱动的,这与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相符。下面将使用测算出的结果对食品加工业及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三、TFP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跨期函数的建立及数据说明
为了研究出口贸易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本文假设一国的进口品与该国本土产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既进出口贸易并存,同时考虑到一国的出口实际上就是它的出口对象从该国的进口量,所以可以从其他国家需求的角度考虑一国的出口贸易,因此这里我们使用国外居民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消费作为我国的出口。下面本文根据拉姆齐模型建立跨期函数。
中国出口对象国家的每个家庭单位的跨期效用函数为:
(4.1)
其约束条件为:
下面对式(4.1)建立拉格朗日函数:
令s=0,的
对求导并使结果等于0,然后化简可得到影响函数的几个因素国际贸易论文,即:
由于为中国出口对像的消费,也即等价于中国的出口,所以中国的出口函数可表示为:
这里不考虑价格指数的影响,所以把去掉;出口数据使用食品加工业及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总额来代替,分别用、表示,数据来自中宏网;关于函数中的,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显示,我国出口对象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荷兰、印度、英国、意大利、台湾和俄罗斯这10个国家或地区,但考虑到1991年苏联解体使刚成立的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不稳定,所以本文去除俄罗斯,使用前9个国家或地区来确定函数中国外GDP的总量;汇率使用IFS(International FinancialStatistics)中公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年平均值来代替,该数值上升表示本币升值,下降则表示本币贬值,用RE表示;使用前文测算出的全国全要素生产率来代替,用TFP表示。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这里取每项变量的对数形势,lnX、、lnRE、lnTFP
(二)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
为了排除伪回归,首先必须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ノ桓煅椋浼煅榈姆椒ê芏啵疚牟捎美沟? Dickey -Fuller 检验,即ADF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变量单位根检验表4.1
变量
检验形势(C,Y,K)
ADF统计量
Prob.(5%)
结论
(C,Y,1)
-1.595638
0.7644
不平稳
(C,N,0)
-4.852543
0.0008
平稳
(C,Y,1)
-1.215766
0.8841
不平稳
(C,Y,1)
-4.208412
0.0154
平稳
(C,Y,1)
-1.910584
0.6179
不平稳
(C,Y,0)
-2.244680
0.0268
平稳
lnRE
(C,Y,1)
-2.475256
0.3360
不平稳
lnRE
(C,Y,0)
-3.805800
0.0006
平稳
lnTFP
(C,Y,1)
-0.859395
0.9440
不平稳
lnTFP
(C,Y,0)
-3.693690
0.0445
平稳
表中(C,Y,K)分别表示检验方程中是否具有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及滞后期数,通过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上述四个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都是非平稳的,其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所以都是I(1)阶序列。
2.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Johansen协整检验。我们选择样本数据具有明显趋势项及截距项国际贸易论文,检验结果如下:
原假设迹统计量 迹统计量临界值 最大特征值 最大特征值统计
协整方程数0.05Porb.0.05 Porb.
食品加工业:
82.0157463.87610 0.0007 33.65017 32.118320.0322
48.3655742.91525 0.0130 31.61325 25.823210.007
At most 2 16.7523125.87211 0.4337 10.00953 19.387040.6178
机械设备制造业:
82.8526063.87610 0.0006 41.35908 32.118320.0028
41.4935142.91525 0.0689 26.77769 25.823210.037
At most 2 14.7158325.87211 0.5982 11.15763 19.387040.4972
结果表明无论是食品加工业还是机械设备制造业,其出口贸易、全要素生产率、有效汇率、出口对象国民收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方程为,食品加工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3.计量模型解释
从协整方程系数可以看出,在食品加工行业中,有效汇率每升值1%,其出口贸易会降低0.91%,主要出口对象国家国民收入每提高1%,其出口贸易会增长1.51%,同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其出口贸易并没有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食品加工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不能带动其出口的增长;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中,有效汇率每升值1%,其出口贸易会降低0.11%,主要出口对象国家国民收入每提高1%,其出口贸易会增长1.31%,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其出口贸易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通过两个行业的对比我们发现,有效汇率和主要出口对象国家国民收入对这两个行业的出口贸易影响效果是相同的,而全要素生产率对两个行业的出口贸易影响效果相反。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行业性质决定的,食品加工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投入大量劳动力,而代表技术进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该行业的出口影响不会十分显著,该种生产方式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方式;而机械设备制造业是一种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投入比的变化对产量影响较大,但从方程系数我们也注意到,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该行业的出口促进率仅为0.38%,这一点也反映出我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中间加工环节为主,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这就导致该产业链的研发与海外销售环节被国外厂商所垄断,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低。
以上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出口贸易总量在逐年增加,而增速却在逐年下降。一方面我国仍然沿袭着高人力,高资本投入的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该方式在短期内虽然可以使产量大幅上升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来自其他新兴国家的竞争,其优势将逐渐丧失;另一方面,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不高,生产过多的受国外技术垄断限制。
四、政策建议
我们通过前文的分析发现影响出口的几个主要因素有全要素生产率,实际有效汇率和国外居民收入,因此可以就这几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告别“工厂思维”
我国自“九五”计划起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建议,经过这十五年的发展,效果显著,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32.9%持续上升到2010年的43%,但也应该注意到,这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比重还差很远。目前我国出口仍以低附加值的加工产品为主,而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也多以产业链中的组装环节为主,因此中国也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如何告别这种固有思维,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国际贸易论文,要把今后几年的发展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发展人力资本等方面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尤其在出口方面,其产品的附加值高了,出口量也会相应的扩大。
(二)政府制定合理有效的汇率政策
一国汇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应从马歇尔-勒纳条件考虑,但就前面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实际有效汇率的提升确实会抑制出口贸易。目前,人民币正处在一个逐步升值的过程中,这也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增速下降的一个原因,所以政府应积极制定合理有效的汇率政策,防止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而是使其处在一个可控范围内平稳波动。通过有效调节汇率的手段来减小由于产品相对价格变化对出口量的损失?M保喙夭棵旁诜⒉加泄鼗懵市畔⑹币灿ψ龅胶侠斫魃鳎佣髌笠涤绕涫且猿隹诿骋孜饔钠笠狄桓龆晕蠢幢浠淖既吩て凇?
(三)寻找有潜力的出口对象,实行出口目的地多元化
出口对象国家的购买力直接影响出口国的出口量,这一点实证分析已经证实。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受前期金融危机及一些地区的债务危机影响,我国主要出口对象美国及欧洲地区国家的国民收入大幅下降,从而导致需求持续低迷,所以仅仅依靠这些国家来支撑我国的出口已经很难维持。我国应该积极考虑寻找更具潜力的出口对象,如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国家,这些国家同中国一样,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产品的需求相对旺盛,我国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扩大对这些国家的出口。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
[2]关兵:《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_基于中国各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载《经济管理》2009年第11期。
[3]倪海清王咏梅:《出口影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实证研究》,载《开发研究》2005年第6期。
经典创新理论认为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来自于内部创新。但是随后研究人员发现,由于专业分工的存在,技术创新过程愈来愈复杂,不同的经济主体专注于特定的专业领域,任何一个主体都不能完全独立掌控创新结果。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再是独立开展的,而是依赖于对外部资源的综合利用[1].对企业而言,必须通过与其他经济主体进行密切的联系,及时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进而实现基于外部资源集成的企业创新发展,因此经济主体间的合作与依赖就更加重要。
由于创新的高风险性和创新资源的有限性,中国企业试图借助低成本途径来实现自主创新,以使自身在产业链条中位居优势地位,具有产业话语权,利用对产业的控制能力最终达成企业的自主创新绩效。在众多产业中,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与国外相比均有较大差距,亟需通过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提高产业竞争力[2].
作为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十大品牌之一,吉利正在走出一条低成本的自主创新路径。从进入的时间看,吉利是汽车工业的“后来者”(1997年正式进入轿车领域,2001年列入国家产品公告,2003年进入中国3+6主流轿车制造厂家行列1)。但是吉利克服了资金有限和基础薄弱的不利条件,通过创新取得了突出的成就[3].例如: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吉利已经拥有专利3 000多项,发明专利340项,多项技术和产品获得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成果奖。吉利汽车率先成为集成利用外部资源的自主创新型汽车企业,通过进行技术自主探索和开发实践获得了显著的低成本创新绩效,其创新经验可以为其他汽车企业提供可行性借鉴。
二、吉利自主创新的动力分析
吉利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需求的拉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在准备进入汽车领域的时候,吉利清晰地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企业成功的途径,只有实现低成本自主创新才能在汽车行业拓展出巨大的市场空间。由于在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吉利认真分析了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制定了低价占领市场的战略,如图1所示。
为了实现低价取胜战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吉利决定实行自主创新,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自主或合作开发汽车关键部件。以汽车发动机为例,吉利最初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发动机是从天津丰田采购的,采购价格为每台接近2万元,价格较高并且在供货时间和付款方式上都受到严苛的限制。而吉利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每台只有几千元,仅相当于外购同类别发动机价格的1/2,其性能指标却非常优越。
此外,国外进口的自动变速器价格一般高达1.8万元,而吉利自主开发的汽车自动变速器产品只需要不到1万元。尽管吉利汽车的售价不高,但低成本自主创新依然保障了企业生产的利润率,为吉利带来了创新效益。目前,吉利自主开发的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了自给自足,其价格远远低于外部采购的价格,同时还带动了国内汽车设备生产厂家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协同发展[4].可见,在市场压力的作用下,成本优化是吉利进行自主创新的根本动力。
低成本自主创新使吉利很快具备了大批量生产经济型轿车的能力,以价格制胜战略的成功使吉利经济型轿车市场份额迅速增长,使中国轿车中低端市场发生了强烈的格局变动[3].然而吉利并没有满足现状,为了使吉利汽车从低端市场延伸至中高端市场,企业又实施了质量提升战略。吉利巧妙地利用生产新产品自由舰的契机,投入5亿元对原有的汽车生产线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在关键工序上采用了国际先进工艺设备,包括全自动底盘传输线、高精冲压设备以及焊接机器和模具等,引入基于绩效驱动的协同化管理系统,推行全面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了产品制造水平和工艺自动化水平,提升了整车和零部件的技术含量。随着汽车技术的提升,企业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吉利又适时提出了全面创新、与国际先进制造水平接轨的目标,进一步规范产品的开发模式,从技术、管理、流程再造等方面迈入创新新阶段。
三、吉利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
吉利通过对外部技术知识、研发资源、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等要素的集成,在创新发展战略指导下循序渐进、重点突破,形成了低成本自主创新机制,对企业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5].
3.1 转化技术知识,增强创新吸收力。
模仿与合作是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6].吉利在生产制造初期研发经验不足,只能通过模仿学习与拆装试验进行自主创新。例如:吉利参照研究了夏利的车型,首次开发出了吉利豪情,并逐步掌握了整车和零部件的研发和配套,在汽车设计、工艺及制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吉利还积极地向合作方学习研发技术和专业设计能力。通过与意大利汽车集团的合作,系统学习了涵盖造型设计等环节的整车开发流程;利用与德国吕克的技术合作,学习了造型创新以及工程可行性分析;而在与美国企业的合作中,学习了设计后评价技术。吉利在模仿与合作中主动进行知识转化和技术储备,极大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吸收能力。
3.2 自主研发关键部件,凝练创新核心力。
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是创新的重点。论文格式吉利主张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以形成自给自足的产业化能力。以自动变速箱为例,技术和市场几乎被美国、日本和欧洲厂商垄断,外方对整体设计、关键参数、相关生产设备和零部件控制得极为严格。尽管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很成熟,但是产业化始终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难关。吉利在缺乏数据参考的情况下,首先必需研制、研发自动变速器的专用设备,开展了大量样机样件的台架试验,积累了全面的试验数据,掌握了自动变速器的设计结构、匹配原则及控制规律。技术人员在6个月内自主研发出了自动变速器并进行了搭载试验,随后完成了包括制造工艺设计、生产检验设备制造、产品定型、零部件布点在内的产业化工作,建成了年产量3万台的生产线,实现了产品批量生产。吉利通过重点开发关键零部件技术,突出了自主创新的核心力。
3.3 整合外部研发资源,强化创新融合力。[LunWenData.Com]
外部研发资源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7].吉利善于利用社会研发资源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与英国麦拉联合开展了整车试验项目;与奥地利AVL进行了发动机研究;与德国帝目进行了变速器的试验开发;与德尔福、西门子、博世及上海联合电子公司共同开发了发动机ECU项目;与天津汽车技术中心就新产品的定型试验、可靠性试验及国家强制性检测试验达成合作。吉利还与高校密切合作,获得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与同济大学联合开发混合动力、柴油动力技术和网格车身技术;与江苏大学签订了整车室内降噪技术合作协议;与上海交通大学展开了进气效率及环保能源车型等项目的合作;分别与清华大学和湖南大学协作成立了汽车电子技术研发中心以及轿车车身设计和轿车模具开发中心。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已经应用于企业生产中,强化了企业的创新融合能力。
3.4 引进外部研发人才,增加创新驱动力。
研发人才是创新的持续动力[8].吉利非常重视创新和专利技术,尤其注重对标杆产品的差异化生产,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了提供更好的研发条件,吉利斥巨资建立了电气、道路和多功能试验室以及虚拟造型中心,投资3亿元成立了汽车研究院,并且为研发团队设立专项资金。吉利已经将每年1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达到了国外汽车企业的研发强度[9].在智力资源方面,吉利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如引进美国戴-克公司的CAE专家,引进意大利汽车集团的研发设计师,从中国优秀汽车企业引进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为满足企业对特色人才的需求,还自主创办吉利大学、吉利汽车技师学院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吉利将创新精神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有机渗透融合,借助创新平台建设,为各类汽车人才提供了发挥最大创新驱动力的渠道,使企业迅速实现了正规化创新发展。
四、吉利低成本自主创新的经验启示
4.1 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取得创新绩效。
总体来看,吉利的技术创新已经从模仿式的内部研发,逐步转变到了集成利用全球资源的分布式创新网络,有效降低了成本。以吉利金刚为例,其分布式创新网络如图2所示[10].借助于分布式创新网络,吉利分别取得了阶段性的创新绩效。首先,在以价格取胜为主导战略的创新阶段,主要完成了企业内部研发积累绩效;其次,在以质量取胜战略阶段中,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其创新绩效表现在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水平达到国内一流企业水准以及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自上而下设计创新流程,对供应商活动进行中心协调,大幅度提高了创新管理能力;第三,在全面创新阶段,整合国内外资源,汲取国际汽车先进技术进行再创新[11],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电子助力转向装置等汽车动力总成和电子电器产品,其自主开发并产业化的JL4G18-VVT发动机、Z系列自动变速器和EPS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12],并在此基础上推出高性价比的吉利系列整车产品,形成了独特的低成本创新竞争优势。
4.2 利用资本并购获得创新资金支持。
吉利在发展初期需要大笔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工厂建设和技术设备改造等重要项目,但是自主品牌轿车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寻找支持性资源绝非易事。为了筹集资金,吉利借助资本市场和多渠道融资推动自身的持续发展。为此,吉利汽车首先利用与上市公司合资经营、入股企业集团公司以及全资收购控股公司等途径将核心资产注入目标公司,成功实现了在香港联交所整体上市的规划。上市后的吉利通过股权置换和海外并购逐步掌控目标公司的资金主导权,利用国际资本运作扩大企业的创新收益。吉利汽车集中优势资源专注于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在汽车产品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及整车设计上成为创新型企业[10],同时通过构建完整的资本链,使资本和生产紧密结合,为吉利的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资金支持。
4.3 拓展销售市场搭建国际创新平台。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受到了外资与合资汽车品牌的严重冲击。与此同时,经济一体化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汽车消费的兴起,让已具备较高制造水平的吉利汽车获得了切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吉利充分运用在中国汽车低端市场获得的成功经验,努力挖掘国际市场资源,输出高品质产品与国际汽车企业展开竞争,并通过海外市场与售后反馈对创新进行管控,使企业获得了国际创新网络资源。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吉利汽车实施了本土化战略,综合利用当地市场、技术资源培育网络合作伙伴。目前吉利汽车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销售网点达到200多个,在多个国家配套建立起汽车生产组装基地和研发试验中心,形成了立体化国际网络资源,确定了网络地位,国际创新网络更促进了技术强化与创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