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控制成本论文

控制成本论文

时间:2022-03-22 23:06: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控制成本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控制成本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 防治效果 一喷三防

[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082-01

近年来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小麦的病虫害加重,预防日趋形势严峻,如何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实施“一喷三防”,最终实现增粒增重的目的成为国家和农民头疼的问题。本论文旨在大量可靠严谨的实验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防治时间,给农民指导性建议。以下为论文的实验过程概述和相关结论。

1.“一喷三防”的简要介绍

“一喷三防”,是指小麦生长过程中所采用的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等混配剂喷雾,通过这些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的应用,降低小麦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威胁,并且给小麦生长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以此提升小麦的年产量m。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1药剂选购过程中需查看售卖商的营业执照,拒绝选用售卖商私下改造的生物化学药剂。

1.2配制可湿性粉剂农药时,应先用少量水化开后再倒入相关的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避免因药液不匀给小麦生长造成伤害。

1.3生物化学药剂的用电控制。考虑到小麦处于生长期对于外界的病害抵抗力较差,因此,在生物化学药剂的用量控制上需要根据小麦种植亩数,进行药量配置。

1.4考虑到天气因素对农药使用的影响,在进行田间喷药过程中,应避免雨后露水或是早间露水喷洒农药。

1.5小麦生长季节多数为多数季节,一旦喷洒药剂后6小时内遭受雨水冲洗,需重新补喷药剂。

2.实验目的与方法

2.1实验目的

为了真正满足农民的夙愿和响应国家“一喷三防”的号召,实现一次喷药多重防治的效果,同时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本论文主要对何时喷洒混合农药来高效防病进行研究。

2.2实验方法

2.2.1试验田选择

试验田土质为壤土,中等肥力,周边皆为田地,年平均气温为23~C。小麦品种类型为国麦301,播种于2013年10月19日,收获于2014年6月2日。

2.2.2药剂配制方案

为了实现“三防”,我们采取混合配药方案,通过叶面喷施植物杀菌剂、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稀释溶液。其中w=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99%磷酸二氢钾叶面肥,12.5%戊唑醇SC和w>99%的。

2.2.3实验时间选择

本实验尽量覆盖到整个小麦的生长周期,根据经验选择了4个病虫害爆发的高峰期即:①小麦抽穗前;②小麦抽穗约20%;③小麦抽穗约70%;④小麦扬花末期。

2.3实验对比

根据农作物实验条例规定,我们做了5组实验,每组实验都采用2中的方法,等比例等量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喷洒,喷液量40 kg。第一组是仅对小麦抽穗前进行喷洒,第二组仅对小麦抽穗约20%时期喷洒,第三组仅对小麦抽穗约70%进行喷洒,第四组仅对小麦扬花末期喷洒,第五组整个穗期不施药。

2.4实验评价指标

为了全方位展示各个时期喷洒农药对小麦的影响,本论文将从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测。

2.4.1防治效果

一般而言,都是采用人工收割剥穗的方法,对于病害幼虫在其入土前进行取样法调查,分别选取小麦上、中、下部均匀采集10穗,每处理取样共计150穗,分类袋装标记,带回室内统计吸浆虫幼虫数量,与整个穗期不施药比对,计算防治效果。

叶片发病率=发病叶片数/调查叶片总数。发病率越高,防治效果越差;反之亦然。

病穗率=发病穗数/调查总穗数-圳。病穗率越高,防治效果越差;反之亦然。

2.4.2增产效果

对收割的成熟小麦脱粒晒干后实测各点重量。重量越重则“一喷三防”增产效果越好。

3.结果分析

3.1不同施药时问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根据大量实验得出结论,同一品种小麦的“一喷三防”不同施药时间对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各不相同。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长中遇到的一种多循环病害,大量实践也证明对于条锈病,小麦抽穗前喷洒农药相较于小麦抽穗约70%时期喷洒效果好40%左右。

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小麦吸浆虫以幼虫为害花器、籽实和或麦粒,是一种毁灭性害虫。小麦抽穗期成虫盛发,并产卵于麦穗上,实验表明以小麦抽穗约20%时喷药防治的效果最好,其次是小麦抽穗约70%时施药。

小麦蚜虫俗称油虫、腻虫、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3.2不同施药时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小麦施药时间的科学调查,小麦抽穗约70%时进行施药喷洒的保产效果最好,其次是在小麦抽穗约20%时,进行施药保产校果最佳。切忌在小麦扬花末期施药,其不仅不能有效防治病虫害,还可能造成小麦减产。

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 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经历了一些起落与整顿,目前相关的管理制度已经较完善。在这种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如果想获得利润最大化,控制各项费用以降低其开发成本,是最主要的手段。因而怎样有效地成本核算,准确地评价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业绩,是房地产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房地产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构成要素

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指的是房地产企业为了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而需要支付的的所有费用,包括其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1、土建、土地以及设备费用

这几项费用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要内容,约占全部成本的80%。其中土地费用的多少是用来评价某房屋开发项目的预期利润是否可行的最主要经济指标,因此,可以说土地费用比例最大。

2、与施工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费用

该费用包括开发房地产项目所需要支付的供水、供电、供气、排洪、排污、通讯、照明、绿化以及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费用[2]。另外配套设施费用包括开发过程中建设的公共配套设施的费用,如幼儿园、学校、小区居委会用房、以及消防室等。

3、开发管理及筹资费用

与其他行业对比,房地产开发的建设周期更长,投资额更大,同时投资的风险也比较高。因此,开发过程中会需要开发管理费用,如施工管理以及现场管理的费用等,以及由银行贷款产生的较大额度的利息费用。

4、建筑与安装工程费用

建筑与安装工程费用即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时产生的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费用,包括土建工程、水电安装工程、电梯安装工程以及消防工程等。

(二)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流程

1、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

进行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核算,首先应该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根据房地产开发的地点、用途、结构、装修以及施工队伍等因素,来分别选取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通常的项目,可以通过每个独立编制的设计预算所列的单项开发工程来当做成本核算的对象。同时,对于相同开发地点、结构类型相同的集体项目,开竣工时间如果比较接近,而且施工队伍也相同的,就可以合并成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而对那些规模大、工期长的开发项目,就需要结合其经济责任制的要求,根据区域来划分成本核算对象。

2、核算直接费用

根据成本会计理论可知,企业生产产品所直接发生的费用,是可以直接归集到该产品的成本费用中的,不需要进行进一步分配[3]。因此,在房地产企业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建筑与安装工程费用就应该属于直接开发成本,直接进入成本来核算。

3、核算间接费用

房地产企业的间接费用涵盖其开发过程中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等。根据会计制度规定,这些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应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部分受益对象非常明确的费用来说,可以选择按照配比性原则进行归集和分配,这样可以客观地反映房地产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4、决算项目竣工费用

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计算出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可销售面积的开发成本,以便房地产企业可以结算出其经营利润。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比较重视工程项目竣工费用的决算。

二、房地产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核算

(一)成本内部控制的目的

我国房地产企业受高回报利润率的影响,缺乏投入成本竞争意识,企业往往忽视成本管理,浪费很大,财务人员只是根据合同来控制项目的开发成本,对开发产品形成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却显得力不从心。随着不可控制成本比例增加,如果不加强成本控制,规避财务风险,将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二)内部成本控制核算重点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重点是通过控制成本费用以及对其的有效管理来实施的。

在房地产企业的成本费用中,首先,土地费用、建筑安装的工程费用、配套及基础设施费用这三项费用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一共约占总成本费用的90%左右,是房地产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中需要控制的主要部分。但是各个成本费用的具体情况根据其开发产品的不同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各地对住宅区内配套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对征地、诉迁、安置等费用的控制方式差别很大,这导致房屋的成本构成比较复杂。因此,应充分调动全体职工控制成本费用的积极性,只有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才能控制好每一环节的成本。

其次,开发成本中的筹资成本也是房地产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销售策略,加快资金回笼,减少筹资成本。只有控制好企业的筹资成本,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提高效益。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培养专业的房地产内部成本控制核算的人才,注重相关方面的知识更新,培养综合型人才,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水平。

最后,在对那应该分摊的成本费用按各自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的时候,应该拟定具体的分配方法,通过计算准确的分配额,将成本费用进行分配、归集、再分配、再归集直至最终。

参考文献:

[1]杨丽琛.房地产成本控制研究[J].硅谷,2008(12)

第3篇

摘 要 随着国内市场逐步开放,国外的技术、资金、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大量进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要保持并增强竞争优势,必须形成一个有效的成本控制系统,支持帮助管理者寻求途径改善企业经营效率,提高竞争力。

关键词 现代企业 成本控制 成本应用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成本控制在实践中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企业根本不重视成本管理,单纯追求事后的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成本控制往往滞后于事后的成本管理,事实上他们只把成本控制当作是一种形式或根本不实施成本控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传统的、粗放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要发展,成本的控制要从多角度考虑、多方面入手,成本控制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在企业的经营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综合对文献的分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重点要么在于理论方法的探索,要么以单个视角对成本控制进行具体分析,而很少从产品的每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案例解剖。本论文结合了众多研究者的工作成果,将成本控制的理论结果应用在产品成本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采购、库存、运输等)。

二、成本控制理论概述

成本控制是以实现最佳财务成本目标,提高资本增值效益为目的,运用现代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资本运动及其结果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事后成本控制 。事前控制主要是对产品设计、技术改造、制造工艺、生产安排、资源分配及利用、市场开发、厂址选择、规模效应等进行统筹规划;事中控制的内容包括制定成本目标、控制成本形成过程、监督考核并进行差异分析、完善目标成本;事后成本控制主要针对产品实际生产成本和实际发生的期间费用。

三、成本控制的应用分析

(一)设计成本缺陷与分析

只注重生产环节成本控制,而忽视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产品的成本不仅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所发生的费用,而且还包括设计成本。例如企业在最初进行产品定位设计时,对相关原材料的大小、性能、价格等方面忽视,同时对生产设备的质量、功能,耗用原材料的品质等要求过高,或者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从而使企业的固定成本大大高于同行业水平,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高成本,导致即使企业加强了其他环节的成本控制,也无法将成本降低到理想水平。

(二)采购成本控制分析

采购是企业开展工作的首要环节,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具体方法有:(1)建立和维护供应商关系。对小企业而言,在选择供应商方面,可以选择两家以上,这样便于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同时也能从多个方面对市场的信息进行综合把握。也可以经常开发新的供应商,并通过其提供的报价来把握供应商、材料的价格差异。同时,当一家公司不具备足够的采购量时,应考虑联合数家公司,组成采购共同体来扩大采购量,从而谋求单价的降低;对大企业来说,可以通过直接与供应商签订协议,确立长期采购关系,省去多级商的环节,大大降低了流通费用,有效降低了成本;(2)采取合理有效的采购方案。向制造商直接同时制订购,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结成同盟联合订购,克服单个厂家订购数量小而得不到更多优惠的矛盾。集中采购,扩大采购规模优势,设立共同的采购中心,进行集中采购和进货的集中管理,以获得规模优势最大化,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通过采购量的集中来提高议价能力。

(三)支持性部门成本

支持性部门主要有:行政部、人事部、 财会部、总经理办公室、企划部、营业部 。成本控制措施包括:事务性工作的改善,纸张浪费的控制;印刷成本的降低;耗电成本的控制,办公楼用灯、灯泡功率大小、电价的控制;办公设备数量控制,饮水机、电脑、打印机、办公文具。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公品私用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国有企业,计算机、公车、计算器等,常常被公作私用,许多单位的电话费开支有增无减,与一些人利用工作之便毫不吝惜地使用公家电话不无关系,更为严重的是这几年愈演愈烈的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公费娱乐等开支,如同抽血一般白白浪费着国家的财力。对此类现象,需要建立严格的办公制度。

四、成本控制在企业应用中的结论分析

(一)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讨论

(1)企业的产品成本控制大都停留在事后阶段。企业一直把提高产品质量与降低成本的目光紧紧地盯住在生产制造与检验过程,结果收效平平,其原因就是只注重了制造与检验的环节,而忽视了影响质量与成本的其他环节;(2)缺乏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从供应角度看,良好的成本控制制度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增加对市场的应变力。

(二)成本控制成功启示

(1)从认识上看,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识,视成本控制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从降低成本中求效益增长为企业的长期发展的主战略之一。(2)从成本管理的过程看,成功的企业的成本管理的重心前移,更侧重于事前、事中的成本费用的控制,而非事后核算、分析与考核。(3)从成本管理的参与人员看,成本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的重要工作,而是全员参与;不仅仅是上级对下级的要求与管辖,而同时也是领导层自身必须身体力行的工作;不仅仅是指挥,更重要的是参与。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引言

电力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就是将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进行归集汇总,然后再直接或分配计入个成本核算对象,从而计算出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过于粗放和形式化,已经不能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企业在工程造价的成本上进行估算和分析。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以成为这一经济大潮中的热门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更是收到广泛关注,在这种狭小的利润空间下,建筑企业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成本上做的到位,才能够掌握资源优势,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筑电力企业在面对实际施工降低成本时亟需解决成本核算问题,它不仅是工程施工质量与建筑电力企业的资金运转的重要环节,而且是企业获得长期经营的很有力的战略,只有完善成本核算才能加强成本管理,最大限度的获得利润,增强竞争力。

二、研究的意义

目前电力企业所面临的资金消耗不能及时得到补偿的问题屡见不鲜,呆死帐问题也十分棘手,这些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和经营运行的因素,都需要成本核算发挥作用,避免资金流转的恶性循环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加强项目成本核算不仅能够为成本控制提供准确的信息,而且对项目将产生的经济效益做出合理的预测。对企业项目资金能够更加合理的分配,使得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正如美国的会计学教授库珀与斯拉莫特所言:“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的目的。”因此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室电力企业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不断获取最大效益。通过对电力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的研究,一方面是由于,现今建筑行业的发展促使企业不得不成本核算模式,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不断的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电力企业今年来不断发展,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各电力企业为了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考虑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可能的降低成本,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而实际上当前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着各种问题,尤其是成本核算对成本控制和管理存在着重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成本核算过于粗放,导致成本控制和成本预测不能发挥到相应的作用。虽然国内有很多学者对成本核算进行研究,但是过于宏观和缺乏针对性、实际性研究。而本论文主要针对一个施工项目进行研究,针对性的研究一个项目能够充分的考虑到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充分的降低企业的成本,为其他企业在进行项目成本核算时提供参考依据。在进行项目成本核算不理论上主要介绍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现在存在的弊端和缺陷,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总结,提取出有效合理的优化建议。

三、成本核算的研究

成本核算工作能够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必要的数据,帮助电力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成本进行估算和分析,使得施工项目能够顺利、清晰、有条理的开展。首先,成本核算是要将施工项目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归集,还有施工项目完成后的测试和试运行等内容的所有经费卡纸,这样在造假的核算过程中才能够做到事事有据可依,条条有成本可循;其次成本核算应该确认成本的支出是否计入到当期,这将决定到工程造价的核算结果和最终的企业决策;最后是有效的分配成本核算工作中常用的造价费用进行分类和总结,明确各项费用的分类,这将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行情况。电力企业项目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是有区别的,企业往往只注重财务成本核算而忽略了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数据不精确,这样就导致了施工项目成本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财务成本核算。这个样就需要电力企业财务人员明确区分项目成本核算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主要区别,及两个模块的不同作用和联系。步骤:首先,根据成本预算确定成本核算的指标,为了便于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设置的成本核算指标应与预算成本相对应,在执行过程中应注重核算结果与预算的对比,对预算成本的合理性进行及时的调整其次,要做好项目实际发生成本的账务处理,将实际发生的费用分别计入根据成本核算对象所设置的相应费用科目之中,还要做好月末项目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做好统计工作做。最后,对项目成本核算的结果进行汇总,建立一套信息化的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的结果进行系统储存,通过对项目成本的核算、汇总、整理及加工过程,大幅度提高各环节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水平。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并代表着施工项目最核心的问题,所以必须是整个公司全过程、全体成员、全方位的参与。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不能仅仅限于对整个施工阶段各项目的成本核算,而且要最终贯穿整个工程,尤其是竣工阶段的核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成本核算的精细和准确性,才能为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能够保证高效控制成本、降低之处,实现最大的利润目标。除此之外,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不仅要精细到各个环节,还应该把各个环节衔接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成本核算体系,最终实现系统的全方位的成本核算体系。对于大多数的电力企业想要达到对成本控制打的目的,降低成本总额,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就必须要重视成本核算这个关键的程序,加强对成本核算体系的完善,严格核算各个阶段的成本,最大限度的减低成本浪费、减少成本核算的失误,完善企业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核算和成本核算制度,提高整体财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使施工项目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这样才能够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才能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不同的电力企业有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企业在成本核算上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核算,不能照搬照抄,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成本核算方法,才能够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作者:刘睿 王艺凝 单位: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

第5篇

【关键词】物流;客户服务;客户满意度

中国加入WTO以及21世纪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格局随着国外企业的进驻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所有的行业企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竞争的态势愈演愈烈。企业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对客户的竞争,公司销售利润的增长,市场占有率的增加都是因为客户的存在。随着对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研究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物流中的客户服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1.客户满意度理论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学者Cardozo首次将客户满意的观点引入营销理论,提出客户满意度的提高会增强消费者购买的意愿,进一步带动客户的购买行为,或促使消费者接受其他种类的产品,卡多佐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测量了产品的客户期望对客户的购物体验,客户会用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作为对产品的评价标准,客户期望的满足对之后产品的销售评价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ISO9001:2008中对客户满意的定义为:“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同时,该标准提出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顾客满意监视测量,也可以通过顾客满意调查,流失业务分析,顾客关于已交付产品质量方面的数据等进行定量研究。

由于买方市场已经形成,顾客价值管理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战略之一,能够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对实现客户满意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菲利普科特勒提出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获得的总价值与顾客需要为其获得的总价值而付出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客户只从那些他们认为提供最高顾客让渡价值的公司购买商品或服务,并强调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其营销目标已经转向追求顾客的高度满意。要实现顾客的高度满意,关键是企业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或服务能带来高于客户期望之的可感应的效果,即提供高于客户期望值的价值。

2.物流服务对企业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2.1物流服务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目标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建立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有利于企业在采购、库存管理、生产、装卸、运输等环节进行优化整合,在服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下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运输效率、有效的控制原材料或成品库存,提高企业的效益。物流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安全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物流本身并不创造产品的使用价值,但是物流本质是服务,服务又是一种商品可以买卖,物流服务的7R模式可以非常清晰的接受企业和客户双向的评价标准,可以用来完善客户服务的方向和细节,即将适当数量的适当产品和服务,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条件适当的质量和适当的成本交付给客户。物流活动通过提供给客户的服务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提供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产生产品服务价值溢价,实现物流环节的增值,提升客户满意度。

2.2物流服务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

Reichheld和Sasser曾经提出,企业培养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大约是维持一个老客户成本的5倍之多而且随着企业同客户关系的持续,企业的服务成本会逐渐下降而盈利则会相应的增加。所以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即是将客户意见反馈到产品、服务设计中,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深入化的服务,将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Jacob和Kyner指出顾客忠诚是一种偏好态度,会使客户在某一时间内产生持续重复购买行为。而客户的忠诚度和口碑宣传被认为是企业提高销售额和扩大市场份额的最有效的方法。企业的许多物流行为都直接的接触客户,作为客户服务一部分的物流服务,保障了客户得到所需产品的同时,直接影响着客户对企业服务水平的感知。客户感知和期望之间的差距会在于客户接触的每一个环节产生,长期的感知满意就会导致较高的客户满意度,让客户对企业产生信赖的感觉,增强客户忠诚度。

3.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措施

顾客让渡价值概念的提出为企业经营方向提供了一种全面的分析思路。充分认识顾客让渡价值的涵义,对于指导企业如何在市场经营中全面设计与评价自己产品的价值,使顾客获得最大程度的满意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将通过对物流服务的客户让渡价值分析,提出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措施。

3.1降低客户购买总成本

3.1.1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励,企业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借助第三方物流雄厚的资金专业性的服务和优化的配送安排让企业更合理的安排资金,改善现金流通,实现物流货币成本的控制。在运输仓储等环节交给更加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控制成本不是控制哪一个环节的成本,尤其不能误解为只控制制造成本,必须全过程控制,从而达到综合成本最低。只有综合成本最低,才能保障成本领先。物流成本降低了才能降低客户的购买成本,可以才会更加满意企业的产品。

3.1.2提高物流计划的准确性

企业库存资金积压实际上会转嫁在客户身上,库存资金的增加造成产品成本的下降,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计划才能够保证原材料的储备保证正常的生产需求,同时一定的安全库存又可以应付客户紧急追加的订单,通过合理的库存控制,制定合理的消耗,储备库存,企业能够保证正常生产,减少库存资金的占压,又能根据客户的要求按时按量安全的将产品送到客户方,使客户库存量也控制的合理的范围内。

3.1.3充分理解企业物流成本的悖反

在物流功能之间,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的成本增多。因为各种费用互相关联,必须考虑整体的最佳成本。服务与成本的矛盾,客户总希望少付费用而满足自己所有的服务要求,而供应商则希望在高质量服务时能够得到高的效益回报。高质量的服务一定是与较高的价格相关联,提高质量要求,价格随之上升;优质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相关联,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随之上升。既要充分考虑压低价格对服务质量的影响,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物流成本对价格的影响,否则,有可能导致服务水平的下降,最终损害用户和企业双方的整体利益。

3.2提高客户总价值

3.2.1提供个性化服务

企业应该加强分析如何在满足客户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超出客户预期期望的增值服务。让可以参与到服务设计中来,根据客户安全要求的不同,为客户提供不同规格的车辆运输以及加带托盘等个性化服务,甚至于对关键客户可以提供专车专用等超出常规服务方法的服务,并发挥专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经验和主观能动性,在物流环节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即通过物流服务设施不断进行升级优化和进一步完善物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促使现有客户的忠诚度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从而提高客户的客户满意度。

3.2.2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制定与物流相关的合理的服务质量目标,选用专业性强的物流管理人员,利用他们的经验,借助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客户建立服务档案,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对服务质量目标的考查找出在物流服务环节出现的问题和客户的潜在需要,持续改进,为客户提供更完美的服务。

4.结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定期保质保量的衡量客户对企业物流服务的满意程度,并定期设定改进目标。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的不断升级而不断改服务的质量,并提高附加价值,使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价值链增值,最终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Cardozo Richard N.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J].Marketing Research,1965.2.

[2]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13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第6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发展困境;对策研究

一、物流产业发展困境

(一)融资困难:缺乏资金一直都是困扰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在银行信贷资金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中小物流企业的银行贷款会因为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低、缺乏有效的担保形式、缺乏可靠的信誉等问题得不到及时的银行融资。另外政府对中小物流企业是有很大的政策歧视的,一直以来,政府都比较倾向于给予大型物流企业、国有物流企业更多的政策倾斜,无形中忽视了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这更使得企业因资金缺乏而运转困难。

(二)人员流动大,专业化程度低: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学历较低,管理水平不高,再加上中小物流企业人员流动性很大,从而使得物流专业人员普遍缺乏,但又不敢也没有能力投入太多的成本来培养人才,这就造成长期工作在物流一线的工作人员对物流前沿理论、发展趋势、管理模式知之甚少,缺乏创新和开拓能力。

(三)信息化程度低:当前我国物流 IT 应用市场发展迅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正逐步展开,但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却不尽如人意。我国目前现有的中小物流企业中,普遍没有配套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的比例不到10%。其主要功能范围只针对财务、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没有对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做长远和全面的考虑,一般都只局限在建立一些内部网和企业网站上,很多物流业务信息化程度的影响而没办法开展。另外中小物流企业不愿意花成本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造成多数中小企业基本没有自己的信息平台,一些比较先进的物流技术很难引进使用,成为当前中小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又一大瓶颈。

(四)经营成本高,信誉度缺乏,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小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和管理薄弱,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装载率低下甚至空载、司机随意安排自己行走路线等现象,造成现有的资源大量浪费、物流成本过高。再则,由于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管理规程和服务规范,在服务质量上比较欠缺,经常会出现一些事故,对顾客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无形中会丧失顾客的信赖感,也对企业的成本增加负担,这样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难以和其他物流企业抗衡。以上各种原因都会导致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物流产业发展对策

(一)政府扶持。提升融资能力。首先政府应改变陈旧观念,积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服务。着重解决现行一些对中小物流企业融资不利的体制和相关制度问题并积极引进各类风险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问题。同时中小物流企业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提高资本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率,以更好的融通资金。

(二)培养引进物流人才。近几年以来各大高校也陆续开展物流管理相关专业,所以首先可以从高等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中,通过招聘方式引进物流人才。二要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在重视对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对所有员工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三是为自身企业员工提供成长的阶梯。毕竟内部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更为了解。

(三)提高信息化水平,重视供应链管理。如今,各行各业都已经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对于物流企业而言,信息化建设更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核心要素,但建立信息化是一项耗资耗时巨大的工程,中小物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企业的远景和目标来确定是否建立。对于一些发展初期还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在信息化建设上花高昂成本的中小物流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加盟加入公共信息平台,以较低成本开展网上业务,共享物流行业信息,拓展业务范围。对于已经有建立信息化的物流企业来说,首先应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应了解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建设来解决自身发展瓶颈在哪里,其次企业应走向标准信息化之路,对信息化的成果和过程要有个合理的预期。

第7篇

关键词:Project2007,项目管理 , 资源 , 计划

Abstract: Project2007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project management planning tool, but Project2007 abou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resources planning application in related research also is less,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typical and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this thesis research focus in the "not only in a 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and the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balance" the Project2007 project management software thought essence, so as to avoid out of the project plan will be good, but it is in practice cannot be implemented plan this goal.

Key words: Project2007, project management, resources, plan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项目”是指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的限定时间内依据规范完成。而“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技术之一,主要用于计划、评估、控制工作活动,保证按时、按预算、依据规范达到理想的最终效果。

Project2007是微软公司最新研发的集实用性、功能性、灵活性于一体的项目管理软件,在项目管理领域中占剧着重要地位。利用Project 2007不仅可以合理流动地安排计划与有效地组织任务与资源,而且还可以帮助用户跟踪进度、协作资源及进行日程安排等工作。近年来,随着项目管理的深入发展, Project在项目管理中应用得到一定的推广,主要用于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网络进度图的编制、项目进度跟踪控制调整等应用较广。但在资源的优化管理调整方面应用还比较少。

二Project2007进行资源控制内容

Project2007在项目管理方面具有强大的可用性和灵活,是项目管理强大工具,Project2007应用于资源管理控制方面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1.轻松地为任务分配资源,并调整资源的分配情况以解决分配冲突。即从施工资源的角度研究安排进度,当资源分配过度时,能及时进行调整,保证项目按进度完成

2.通过为项目和计划分配预算,控制财务状况。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绩做对比,相互核查,做为施工中成本控制依据

3.将预算分配到项目和程序。

如果进度计划施工项目的划分,与施工图预算一致时,可以利用施工图预算提供的人、材、机数量做为资源计算编制依据。并将预算提供的相关资源编制成进度计划。

三Project2007资源控制计划编制原理研究

资源包括完成项目中任务所需的人员和设备和材料。Microsoft Office Project 2007关注资源的两个方面:资源成本和固定成本。资源成本决定了特定资源何时能用于任务以及它们可以完成多少工作;而固定成本则是固定成本是指不因任务工期或资源完成工时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管理费、临时设施费等。

3.1以下分析人员、设备和材料资源等资源成本

下表是工时、设备资源示意:

表1工时设备资源示例

设置人员和设备资源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因为人员和设备都是工时资源。但是设置时要注意大多数人员资源的一个工作日不会长于12小时,但设备资源却可以连续工作。而且,人员资源在他们所执行的任务中是灵活应变的,而设备资源则更固定一些。

而材料资源是消耗性的,随着项目的进行会耗尽。在建筑项目中,材料资源可能包括钉子、木材和混凝土。在Project中使用材料资源主要是为了跟踪消耗率和相关的成本。尽管Project不是用于跟踪库存的完善系统,但它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材料资源的消耗速度。

设置人员、设备和材料资源方法:

(1)创建资源表,在资源表中输入资源名称、类型、最大单位、标准费率等信息。

(2)回到已编制好的项目进度计划中,对进度计划各项目分配资源。

3.2固定成本

项目固定成本是一种与任务工时、工期变化无关的项目费用,固定成本设置主要是通过通过为项目任务输入固定费用设置。

为更效地控制项目成本,还需为项目设置预算资源成本,此项工作程序应是先创建预算资源,然后设置预算资源值。

四项目管理资源进度管理实施过程

以下是一二层工业厂房主体结构,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工期40天,人力配置:木工不能超过18人,混凝土工与钢筋工不能超过30人,机械设备:J1-400混凝土搅拌机二台,混凝土振拘捣器和卷扬机根据计划要求配备,根据上述施工情况编制的进度计划如下:

同时根据“视图—资源”,输入建立工作资源表:

这样完成后的带资源的进度计划表如下:

从上述三张表中看出下面一些问题:

1.通过文件—属性—内容,可以看出工期为45天,进度图工期超过计划工期5天

2.普工资源过度分配

下面研究对上述的问题进行调整解决。

资源过度分配调整

资源过度分配调整主要是通过资源调配功能,解决资源冲突或过度分配问题。在调配时,Project 2007不更改分配给每个任务的人员。只调配工时资源 、材料资源和成本资源。此外,还可以指定是要调配常规资源 、已建议的资源还是已提交的资源。

调配的方法是:

(1)拆分任务 方式

拆分任务是指其日程被中断的任务。例如一个工期为两天但不需要连续工作的任务进行拆分,可将工作的第一天排定在星期一,第二天排定在星期四。

(2)向任务添加延迟

延迟:任务计划开始时间与任务实际开始时间之间的时间量。通常用延迟来解决资源过度分配问题。有两种类型的延迟:工作分配延迟和调配延迟。直到分配给这些任务的资源不再处于工作量过大的状态。由于对任务进行了这些更改,因此调配可能会延迟某些任务的完成日期,从而也会延迟项目的完成日期 (完成日期:任务的计划完成日期。该日期基于任务的开始日期、工期、日历、前置任务日期、任务相关性和限制。)。

实例中产生资源过度分配的原因在于混凝土浇筑普工配量3400%超过了资源可供分配的最大量3000%,解决办法可以通过“软件视图—资源使用状况”,在“弹出的工作分配分配信息”对话框中,将“单位”微调框的值进行更改调整,详细操作见相关教程,本处是通过查看资源分配情况,上述实例是通过手动调整,延长砼浇筑的工作时间,解决资源过度分配问题。

4.2工期—资源优化

实例工程工期45天,超过计划工期40天,Project2007提供的调整方法二种,一是增加资源量,缩减工期;二是通过加班增加工时缩减工期,下面用二种方法结合缩短实例工程工期。

1.增加资源量,缩减工期

缩减工期应该是选择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即图中的红色线条工作,首先将任务类型设置为“固定成本”类型,即每天安置的资源量固定。然后增加二层柱浇混凝土工作人工,将二层混凝土普工工人数增加8人,这样二层柱扎筋工作由20天缩减为16天,缩减工日工日4天。调整时间时注意始终关注非关键工作,保持始终调整关系线路工作。

2.通过加班,缩减工期

实例工程目前工期42天,再次缩减工期考虑通过加班,缩减工期,选择加班缩减工期的工作应该是关键线路上工期缩减对安全、质量影响不大而且缩减工期造成的成本增加最少,也就是加班率费最低的工作,实例考虑的工作顺序是: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模板工,详细操作方法详见Project2007教程,最后调整完成的进度计划图如下。

五总结

第8篇

参赛学生:曹欣宇 陈奕池 雷龄凯 汤新月 莫橹尧 赵柯帆 指导老师:谭琼

简介

SUPER位于中国某省X市,是一个智能科技与历史文化并存的城市。这里依山傍水,曾是楚国重镇。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垃圾处理问题及交通问题阻碍着城市的发展。在2020年,X市有很多垃圾,居民在没有进行分类的情况下随意扔垃圾是导致城市脏乱的主要原因。垃圾处理厂只能将未分类的垃圾直接焚烧或填埋。这种粗放的垃圾处理方式给X市带来了严重污染,对人的健康和环境都有不良影响。经过多年的反思和探索,我们以Smart,Utility,Powerful,Eastern,4R为核心理念的智慧城市规划方案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带来了跨时代的创新。

Smart: 中心量子计算机

我们使用智能中央量子计算机调节本市的交通系统,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通过射频技术,它得以联接城市的各个部分,形成完善的智能城市系统。这让城市管理和生活更加智能化,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它还为我们的垃圾处理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Utility: 交通系统

Utility交通系统分为2层。顶层是公共交通层,底层是私人交通层。它可以自动控制每一个地磁飞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此外,Utility可以指挥运输垃圾集装箱,使其安全高效地到达回收中心。

Powerful:多样化能量来源系统

Powerful能源系统通过雷暴和反物质来获得能量。在雷暴天气里,接收器会将雷电流转移至石墨烯制成的Super电容组中,再把这些电流平稳地输入城市;在反物质发电厂中,我们将正反物质碰撞湮灭,这一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最终转换为人类可控的电能。

这一多样化的能源系统不仅给城市以安全绿色的能源支持,同时也保证垃圾处理系统得以高效运转。

Eastern:对传统中华文明的继承

Eastern,一个举世闻名的古镇,是中国的又一名胜。为保护这里富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古迹,我们将它们与主要城区分隔,并且定期维护这里的古建筑。为了Eastern的更深远的发展,我们通过地下管道运输系统将垃圾运往回收中心。

Reduce,Reuse,Recycle,Rot――4R垃圾处理原则

减少

政府会限制居民每日的生活垃圾的重量,减量奖励,超量惩罚。

分类

高分子塑料材料 电子垃圾(主要是石墨烯) 生物垃圾 纸质垃圾

运输

政府会指导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

在每一栋楼中都设置了垃圾的运输胶囊。

在垃圾回收中心,我们用X射线照射垃圾进行分类。Smart控制的机器人监控系统根据垃圾分类的结果将垃圾运输至不同的地点。

垃圾回收中心建于群山环绕的郊外

Smart会控制运输各地的垃圾。生物垃圾和石墨烯废物被被烘干粉碎之后,被组装成特殊的部件。其他类型的垃圾将会被密闭于专用的集装箱中转移至垃圾回收中心。

回收

通过生物降解技术,生物垃圾最终会被分解为有机质产品。

通过基因改造,我们创造出能分解石墨烯的新型真菌。在适当的温度、湿度下,新型真菌能分解石墨烯等通常难以降解的废弃物。

最后,我们将一些不可分解回收的垃圾送至反物质中心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足以供给整个中心的运转。这个中心还有石墨烯质保护层避免辐射外泄。

如何使此系统安全可靠?

风险

如果将石墨烯置于地下,它很有可能会对地下水供给带来污染。因此,回收中心会组织专家团队来定期检查地下水质量,防止石墨烯污染地下水。

能量损耗

Smart会计算出最适宜运输垃圾的频率和时间,集中的废物处理让能量的消耗达到最小。

一个强有力的工程团队

在无害前提下,材料工程师以多种方式使用石墨烯材料并创造新型塑料纤维。

等离子电气工程师会使Powerful能源系统成为现实。

建筑师会设计出坚固可靠且富于创造性的新式建筑并提供保护古建筑的方法。

计算机工程师设计并不断改进Smart智能系统。

生物工程师通过基因重组创造新型真菌。

本论文在四川省赛区获中学组总分第一名,最佳展示奖;在全国赛区获中学组一等奖中总分第一名

专家点评

嘉祥的Super City这篇文章在国际总决赛中获得44分的高评分(满分50)。这篇文章在行文结构上遵照了西方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这在未来之城大赛的传统中极其重要。这个行文规范是:概述、界定问题、解决方案、方案的风险评估与利弊平衡和结尾归纳。未来之城意在培养的21世纪的人才――特别是面向未来具体挑战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他们需要具备的核心思维技能便体现在这一行文结构中――他们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评估和改进――这个流程又叫做“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是很多大型企业产品研发的金钥匙。这也是未来之城大赛在评选中极为看重并对参赛选手着力培养的思维方式。

此外,Super City的文章结构简洁,表达明确。这反映了代表队的文字表达能力。书面沟通能力是工程师、设计师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第9篇

关键词:二氧化碳;焊接技术;盾构机

中图分类号:TV547.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盾构机概况

深圳地铁五号线5301标城轨分公司拥有5台盾构机,本次讲述其中一台S-346盾构机的调出前所进行的盾构机吊耳焊接工艺。S-346盾构机盾体外径为6280mm,盾体长度为12075mm(由刀盘至螺旋机尾部),总装机重量约为500t(含后续拖车)。S-346盾构机掘进施工贯通后到达前海湾站作盾构吊出井,出洞段竖井平面尺寸为8.5m×9m,深度为35m。

2、主要起吊部件尺寸和重量(见表1)

表1 主要起吊部件尺寸和重量数据一览表

3、重要吊耳的焊接部位示意图如下:

吊耳准备 盾体重要部件起吊用的吊耳共14个。吊耳采用16Mn热轧厚钢板气割制成。焊接位置及尺寸见图1。针对于此次吊耳焊接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的特点,我们特别制订了专项焊接工艺。由于吊耳厚80mm,属于中厚板,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焊接方法,同焊条电弧焊、氩弧焊接方法相比较,二氧化碳保护焊母材熔深大,焊丝熔化速度快,电弧可见性好,生产率高(焊接速度一般大于30m/h),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因此我们选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及焊接工序,清除焊接变形、气孔等缺陷,提高焊缝一次成功率100%。

4、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吊耳工艺

4.1 母材选用:16Mn钢。化学成分:C:0.12-0.20(%) Mn:1.2-1.6(%) Si:0.2-0.6(%) P:≤0.05(%) S:≤0.05(%).由此看来,焊接性能良好,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冷裂纹.

4.2 设备选用:奥太NBC一500机型。

4.3焊材选用:

4.4焊接接头形式:T型接头

4.5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压:31V~34。焊接电流:240A~250A。气体流量:1 8~20L/min

4.6 工艺流程:

焊工应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才能从事作业。

,焊接设备要求参数稳定,调节灵活.焊丝选用JQ.YJ501-1直径1.2mm药芯焊丝。

露天作业在下列任一情况不得施焊,a雨雪天.b风速大于5级.c相对湿度大于90%。

焊前准备:板材对接坡口加工采用半自动气割与机械加工均可,但气割后需打磨平整,对全焊透焊逢坡口应磨出金属光泽,坡口两侧50mm范围应无毛刺.水份.进行组对前,应对焊逢中心线两侧两倍于钢板厚度外加30mm区域内进行超声波无损探伤,发现缺陷应重新取段。焊接前进行预热,预热温度100-150℃.要求预热的焊件为多层多道焊时,应保证层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最低温度.

焊接过程:a全熔透焊逢, 焊背面焊缝前,应采用碳弧气刨清根,用打磨机修磨刨槽,除去熔渣及渗碳层,碳弧气刨应在预热前进行b.多层多道焊,必需把层间熔渣和飞溅清理干净再焊下一层,层间接头应错开30mm以上. C坡口打底焊不能烧太厚, 应小于5mm,平焊3mm,立焊/横焊/仰焊在4mm, d当焊宽大于15.5mm时应采用多道错层焊工艺,长焊缝宜用分段退焊法并注意预留反变形.

焊后热处理:(1)焊后消氢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后,焊缝尚未冷却至100℃以下时 ,进行的低温热处理。一般规范为加热到200~350℃,保温2-6小时。

(2)消应力热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整体高温回火,另一种方法是局部高温回火。由于受场地限制,我们采取此种方法消除应力。即只对焊缝及其附近区域进行加热,然后缓慢冷却,降低焊接应力的峰值,使应力分布比较平缓,起到部分消除焊接应力的目的。

7、焊缝检验:(1)、超声波探伤。(2)磁粉检验。

将上述工艺方法应用于盾构机吊耳的焊接工程中,经超声波探伤、磁粉检验,焊缝合格率100% ,外形美观,变形小.无返修记录。

焊接后经过探伤检测的吊耳外观图

5、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模式;管理;血站

目前,我国没有一家血站真正实行作业成本法,虽然有些血站引用了一些作业成本法的元素,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业成本法。笔者研究作业成本管理在血站的应用,可以说开创先河。

一、血站应用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实践来看,各行业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关于血站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结合最初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生产企业的特点及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依据,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血站具有一定的作业环节,即成本动因,并且各个作业中心能够提供作业成本法所需要的数据。从作业成本法的分配基础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非盈利性单位,都应有成本动因,根据成本动因构成各作业中心。血站作业可以分为主要作业和支持作业两大类,前者包括血站发生的采血、供血、血源管理、科室管理等;后者包括血站管理机构与辅助部门的工作,如房屋折旧、设施折旧、试剂和资产的管理、日常管理、科研管理、辅助资源、学术交流等。

第二,具有程度较高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近几年来,血站基本上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而且会计电算化系与血站管理系统和采供血管理系统接驳,因此,血站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具有会计电算化基础条件。

二、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血站的应用

(一)成本动因的选择

选择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核算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成本动因选择不当,不能反映成本库成本发生的原因,也就体现不出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法的优势。

第一,人员费用。人员费用是血站正常运营的基本费用,应列入作业成本动因。

第二,公用费用。公用费用是血站开展采供血业务的资源费用,是血站业务开展的资源和成效的保证,应列入作业成本动因。

第三,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由于血站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不进行折旧,但是,采供血设备却真接参与血站直接业务,其价值在业务活动中逐渐消耗掉,因此,采供血设备的折旧费用应列入作业成本动因。

(二)标准资源消耗量的确定

第一步:直接材料标准的设立。直接材料的数量标准指单个服务中包括直接材料的数量、采供血过程中的废品损失、材料的必要浪费及其他一些无法避免的材料损失。

第二步:直接人工标准的设立。直接人工的价格与数量标准通常用人工率和人工小时来表示。直接人工成本率不仅包括人员的工资,而且还包括津贴和职工福利费用,可以考虑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来进行人工成本标准控制。

第三步:血站服务费用的确定。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这一部分的工作是作业成本法和传统的成本制度考虑成本计算区别最大的地方。根据血站的运转情况,可以把整个采、管、供血过程划分为采血作业中心、管血作业中心、供血作业中心等。

(三)作业基础标准成本系统的实施

1、确定标准成本分配率

实际制定作业标准成本时,显得十分繁琐,所以在制定标准作业成本时,每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按人员工时,间接成本分配率按每小时费用。可以采用以下这个公式:间接成本分摊比率=间接成本总计/成本分配基础总数量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各个作业中心的标准成本分配率,如表1所示。

建立标准作业成本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所以仅仅得到这些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更进一步确定标准作业量,建立标准成本控制体系,由于每个作业中心有许多具体的作业,所以,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搜集整理有关的成本数据,可以通过编制作业表单的方法进行。

由于每个作业中心有很多具体的作业动因,可通过每个作业中心的各个作业制作作业表单来收集成本数据。采血作业中心的表单,如表2所示。

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分配率与各个具体作业动因率间的关系是:作业成本分配率=∑作业动因率×作业标准动因。

建立了各个作业中心的表单后,成本控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作业点的作业成本。以上的各个表单仅是计算作业成本和分析作业成本差异的参考。同理可以结合卫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建立成本库来控制采、管、供血成本。

2、作业预算中最佳销量的预测

按照作业基础预算基本模型进行作业预算,比较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预测采、供、管血(即成本标的)在下一期间的需求量。

(1)构建血站各种采、管、供血服务的需求函数

血站的管理者对本血站采、管、供血的需求越了解,越有可能采取使经费结余和现金流量最大化的行动,可用于分析需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用血量调查和统计估计法。前一种是市场研究方法,容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分析结果偏差较大,而统计估计法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用于衡量需求关系的典型统计估计法就是回归分析法。这种方法把需求量视为因变量,采、管、供血价格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当某个因素与需求量的相关系数值较大时(如大于0.9)可以用该因素作为需求函数的自变量。

假如得到的采、管、供血需求函数是:q=m+k1p+k2r,其中q为需求量,p为价格、r为每份血财政预算拨款额,m为常数项,k1、k2为系数。根据血站下期的定价决策,可以确定p值;通过有关统计资料,可推知下期收入r(财政预算拨款)。这样,下期血站期望的需求量就确定为q’,这也是血站下期收入的上限。

(2)建立采、管、供血组合经费结余函数,求出最佳供血量组合

基于上步,建立采、管、供血组合下的经费结余函数,利用线性规划法,求出最佳供血量组合,并确定采血量。在血站采、管、供血经营决策中,关键的问题就是采、管、供血组合问题。在实践中,决定采、管、供血数量常常用经费结余指标来衡量。由于资源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了发生的作业量。显然,经费结余最大化是有约束条件的最大化,那么,采、管、供血组合问题,就变成了求在作业量约束条件下,与供血量有关的经费结余最大化问题。这正是线性规划所能解决的。

假设血站已知各种作业及其性态,那么,成本函数便是确定的,设TC(Q)=A+B,TC是总成本,A为总的固定成本,B为总变动成本。

目标经费结余函数:

其中cij表示每单位第i种采、管、供血所需作业j的动因数,qi为第i种采、管、供血销量,di为第j种作业总量,qi为第i种采、管、供血最大需求量。

利用线性规划,可求出最佳供血量组合(q1,q2,…,qn)实际上,本步骤就是供血预算,是预算的真正起点。确定了供血量以后,进行采、管血预算。这一过程与传统预算方法完全一致,可根据公式:本期采血量=期末库存数十本期供血量-期初库存数,计倒推计算得出。其中期末库存数可根据以往数据及供血情况估算出。

(四)作业基础标准成本系统的创新

笔者在制定血站标准成本动因时,考虑更多的工时,由于卫生材料的损耗对标准成本影响极少,没有作为重点。笔者在探讨血站运用作业成本法时,通过查阅三年卫生材料、办公费用资料时发现,这些费用的变化与采、供血量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笔者把作业基础标准成本系统应用于血站。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和走访调查,发现血站总工时对成本控制的意义最大。因为血站的产出,实质上是全年发生的费用,发生的费用几乎与采、供血量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当工时减少时,才有可能节省成本。采血科经核算标准工时为20960小时,每小时标准费用是187元,当工时发生变化时,其成本相应发生变化。如采血作业中心采血前准备流程的标准工时为1257.6小时,每小时标准成本为11.22元/小时,成本为1410.27元,经核算总工时超过100小时,其成本就相应增加1122元,此时就应查找原因和商讨对策。

工时的增加,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人员的增加,二是工作时间的增加即加班。

由于血站没有利润核算项目,笔者把经费结余当作血站的“利润”。笔者综合近三年经费结余情况,制定一个标准经费结余指标,作为血站作业成本法的绩效指标,当经费结余达标或者超标时,就达到了作业成本法应用的目的。

当核算血站工时超标时,就应当先拿实际经费结余与标准经费结余进行比较,如果实际经费结余大于标准经费结余,说明是正常的,反之,就要进行相关调整。

三、研究结论

本论文结合血站现行成本管理模式,对其实行作业成本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研究理论,对血站实行作业成本管理进行系列的应用研究,其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有一定实际意义。

第一,实行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强血站成本管理与控制。有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并以作业中心为基础设置成本控制责任中心,将作业员工的奖惩与其作业责任成本控制直接挂钩,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合作精神,进而达到有效地控制成本的目的。

第二,实行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可以优化血站工作流程。通过作业分析抓住关键作业,识别出那些不附增加值的作业,使采取的管理措施能更有效地控制成本,优化业务流程。

第三,实行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血站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设备利用率。血站可将通过运用估时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未用工时、损失成本数据与医护人员的奖金相挂钩,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通过不断更新采供血设备,可以使单位作业时间减少,从而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同时,作业成本法能计算出浪费的成本,血站可以从中了解到各种采供血设备的利用情况,通过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来降低血站的成本。

四、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在实际操作上能引用的资料不多,在研究上肯定有诸多不足。如本研究对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血站应用的细节上研究不足。另外,作业成本法在血站应用的相关研究是一个长期课题,因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朝必,熊焰韧.当代管理会计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美)卡普兰,库拍.成本与效益[M].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3、王志辉.西方银行新成本制度[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4、王广宇,丁华明.作业成本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周万里,庞业涛,刘耀.基于作业的电信网运营成本控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第11篇

关键词:门塔机起重设备枢纽工程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V42+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深溪沟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大渡河干流中游汉源县及甘洛县境内,是大渡河流域第十八级电站,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四川省“十一五”期间重要能源工程项目之一的深溪沟水电站,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继瀑布沟水电站之后,在大渡河上开发建设的第二座大型水电工程,是国电大渡河公司水电开发由点到面形成全面开发态势的标志性工程。公司于2008年6月29日开仓浇筑首仓混凝土,先后完成了土石方开挖363万立方米、锚杆5.29万根、预应力锚索1299束、混凝土浇筑122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137万立方米、混凝土防渗墙1.14万平方米、钢结构制安和闸门安装1.11万吨,坝顶门机和启闭机安装28台套,土石方开挖高峰强度达到每月32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高峰强度达到每月7.37万立方米,围堰填筑高峰强度达到每月43万立方米,围堰拆除强度达到49万立方米。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现了水电站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的目标,创造了国内水电业界知名的“深溪沟速度”。工程质量安全以及文明施工情况良好,并得到了业主——国电大渡河公司的高度肯定。

2.深溪沟厂坝枢纽工程大型设备配置

Wk-4型电吊3台,主要用于左岸及护坦混凝土的浇筑;DMQ540/30型高架丰满门机1台, MQ540/30型低架丰满门机1台,这2台门机其中1台主要用于左岸泄洪闸下游尾水的混凝土浇筑,另一台用于坝顶混凝土浇筑。SDTQ1800门机2台主要用于大坝下游尾水一线混凝土浇筑;MD110O波坦塔机2台主要用于大坝上游进水一线混凝土浇筑;K80塔机1台主要用于泄洪闸进水一线混凝土浇筑。

3.门塔机起重设备经济分析

根据项目部现有产量、产值的相关资料,为了使门塔机起重设备经济分析更准确、更具体,特选取2009年1月份至2009年10月份的相关数据作为此次分析的依据。

从2009年1月份至2009年10月份深溪沟厂坝联营项目部3台电吊、2台SDTQ1800、2台波坦塔机、1台K80塔机、1台丰满门机共完成混凝土浇筑62.38万m3(不包括09年4月份的产量);共完成设备打杂8412.86台时。其中浇砼创造产值约589.19万元(计算式为62.38万m3×9.59元/m3=589.19万元:依据《深溪沟水电站厂坝枢纽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内1#、2#、3#、4#机主机间混凝土垂直运输单价计算),设备打杂创造产值约243.96万元。总计产值约:833.15万元(不包括09年4月份的产值)。

为了使核算分析更科学、准确具体特选取以下几个月份进行横向比较说明:

3.1核算产值

2009年门机队混凝土吊运、打杂、产值表:

2009年10月门机队核算产值52.72万元。其中混凝土垂直运输方量为5.85万m3,产值为27.32万元,占核算总产值的51.82%,设备打杂台时合计797.65h,打杂产值为22.49万元,占总产值的42.8%;其他占总产值的5.38%。

较9月产值而言,本月产值有明显下降之势,垂直运输方量及机械打杂时间均低于上月。原因分析如下:

(1)、设备利用率分析

2009年10月门机队设备利用率计算表

由日报表统计计算得出:本月设备的平均利用率高达94.23%,比上月仅低0.33%,其中1#-5#设备均超出核定利用率。可见,利用率较为可观。

(2)、设备工作效率分析

2009年10月垂直运输设备浇筑效率计算表

由上表看出本月设备的实际平均工作效率为12.42分钟/罐,每罐的速度比上月低56.4秒。导致效率低下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①、据现阶段生产情况,仓位是致使运转速度受限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混凝土垂直运输距离增高,运输时间延长;另一方面工作面变窄,设备运转时相互干扰,存在避让时间。因此,设备的运行效率较以往偏低属正常现象。

②、10月也存在大风天气的影响,吊运速度减慢。

③、除此之外,待料时间较长也是影响设备效率的重要原因。

3.2核算成本

本月总成本48.46万元。人工费16.3万元,材料费6.83万元(包括前期摊销费用),电费12.8万元,修理费0.64万元(前期摊销费用),摊销成本13.32万元。 本月总成本费用较上月也下降2.32万元。

据台班记录统计,本月设备故障率较低,可靠性高达98.91%,详细情况见下表:

可靠性指标=(应运行台时-故障台时)/使用台时

4.分析总结:

从深溪沟厂坝联营项目部大型门塔机起重设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数据资料分析表明:

(一)、由于大型设备都不属于通用设备,外协队不会购买。所以对于公司而言大型设备的市场前景非常良好。

(二)、大型门塔机起重设备由于其结构复杂,检修维护时风险系数较高,专业人才缺乏,往往在使用过程中会增加租赁方的成本消耗。

(三)、大型门塔机起重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供设备利用率,对其产值起决定性因素。

(四)、制定合理有效的维护检修管理机制,达到控制成本目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设备可靠性指标、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优化大型门塔机的设备管理。

(五)、用数据说话,根据每个月的相关数据统计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不断总结经验,对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时整改,有效降低机械设备使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结语:综上,作者通过认真分析大型门塔机起重设备在深溪沟厂坝枢纽工程的应用,对设备应用成本进行了核算分析,有效降低机械设备使用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COSO

1 概述

近年来,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各种风险因素都在变化和增大。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我国的风险管理体系亟待完善。因此,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变成了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中更有竞争优势,提升其风险承受力,降低损失,提升适应环境的能力。

2 基础理论分析

2.1 内部控制、COSO的含义与构成要素分析 ①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学术界学者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进而共同推动发展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我调节和制约的一个内在机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提供合理保证,与风险的管理密切相关。②COSO内涵。COSO是美国最早在1985年由各大会计师协会创建的防范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自创建以来,通过分析财务舞弊原因以提升财务真实性为最终目的,有很高的权威性。随后,COSO委员会相继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等管理内部控制的纲领性经典文件。这些文件指导我国企业完善风险管理,并进入了一个法制化的阶段。1992年,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的相关报告,同时也对风险管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并在1994年对内部控制的涵义进行了补充和增加,不断完善我国基于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水平。③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分析。内部环境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为其他要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本的组织结构。COSO报告阐述了组成内部控制的构成分别为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8大要素。这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并不是单纯罗列的过程,而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内部控制的这要素彼此关系非常紧密。

2.2 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每一个阶段,有客观性、可转变性、不确定性和偶然性。风险可以被分为系统风险以及非系统风险。其中,非系统风险来自内部,而系统风险更多的来自外部的宏观因素。非系统风险对企业整体都会产生影响,并且较难规避。

2.3 通过COSO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启示 通过对COSO的深入理解,得到了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启示。内部控制能够触及到企业的任何部门,可以设置相互制约的岗位及人员,提高预测和控制风险的及时度和准确度。促进企业有效的规避风险。内部控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进行风险管理,弥补了之前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欠缺。对丰富风险管理方法、提高预测风险的准确性、节约风险控制成本、改善现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基于内部控制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3.1 基于内控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原则 结合内部控制管理应对策略,确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方案,遵循的原则为:①系统原则。风险管理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系。这个体系以防范风险为出发点,以实现风险管理为最终目的,将所有流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②基于内部控制原则。风险管理要通过内部控制管理的流程来逐步完成,设计风险管理体系时也要以内部控制的8大要素为基础来考虑风险管理的操作要求,把所有控制和管理活动划分为以每个要素为基础进行风险管理。③预防原则。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时要尽量以突出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才能将风险控制在发生前,事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风险发生后再补救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④持续改善原则。由于外部和内部管理环境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风险管理不是一个静态系统,而是一个必须持续改进的动态系统。

3.2 基于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的实施步骤 ①制定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子目标,收集风险管理的初始信息确定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将风险管理的目标分解到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形成风险管理总体目标统领各部门的子目标。②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建立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内部控制的8大要素完善战略目标、控制风险活动等与风险管理有关的制度。③针对不同类风险,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政策。设立能够反映企业运营状况的风险管理指标,同时建立重大风险的指标监控和预案,对危险值的变化趋势进行量化分析,实时监控风险指标在经营生产中每个状态的趋势变化状态。④对重大风险建立风险应对措施和预案。按照我国企业制定的风险管理政策和计划,分配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来实施具体计划。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有力实施的保障预案,最大程度的使风险管理规范化。

4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COSO的启发,基于内部控制分析进行风险管理,并融合了内部控制进行风险管理。结合企业自身的规模、特点和环境等,在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的同时,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尽早处理风险。

参考文献:

[1]唐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