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时间:2023-02-20 00:40: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洞庭湖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第1篇

关键词:唐诗;大学生;人文精神

一、歌咏祖国山河,可以让大学生热爱自然、感悟人生

唐朝的很多古诗中,都对祖国的自然景观进行了描述与赞美。很多著名的诗人云游四方,写下了歌颂祖国大好山河的著名诗篇。像李白身处庐山时写下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其中一句“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将我们带到那山川中,身临其境那绝美的景色,而一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更让我们看到了这山的壮阔,在此等美景中得到身心的放松。描写山川的诗句中,广为流传的莫过于杜甫的《望岳》了,全诗可谓是带领我们完整、全面地欣赏了泰山的壮丽、神奇美景,使我们在泰山的巍峨与秀美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同的诗篇中对同一自然景观的描写也会有所不同,在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我们看到的是洞庭湖湖水澎湃肆意的一面――“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而在刘禹锡的《望洞庭湖》中,我们却感受到了洞庭湖宁静、飘渺、朦胧的另一面――“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同样的,李白与杜甫在面对江河时,也发出了不同的感概:《将进酒》中的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黄河奔流而来的壮阔之景,更让我们感受到李白洒脱的气质与情操;而在《登高》中,杜甫看到的却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样壮阔的江河之景,却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诗中所流露出的淡淡悲凉。在唐诗中,学生可以进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的幽静世界,也可以到达“隐隐飞桥隔野烟,桃花尽日随流水”(张旭《桃花溪》)的世外桃源。唐诗中展现的自然美景数不胜数,大学生在这些作品中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自然景色的丰富多彩,从热爱自然上升到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丰富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可以激发大学生追求理想

唐朝的很多诗人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他们远大的理想与抱负都可以在很多诗句中找到。像孟浩然在《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一句“端居耻圣明”就表达出了自己想要干出一番丰功伟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迫切愿望。而李白的一句“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牧的一句“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君斋独酌》)、杜甫所表达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都无不体现出他们期待在祖国建设中有所作为的澎湃心情。唐代很多诗篇中都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情怀,这些诗人不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更有保家卫国、振国兴邦的高度责任感。即使面对挫折,他们也有着足够的信心继续披荆斩棘,像李白的《行路难》中那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传递出的是强大的信念与力量。而正是诸如此类的诗句,能让大学生得到无尽的启示,懂得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永远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战胜困难,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爱国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学习,都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艺术技巧,提高审美情趣。而唐诗中蕴含的美学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更能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懂得运用思维、联想、记忆、情感等,去领悟诗中的意境,鉴赏其独特的美。例如:在《鹿柴》中,王维给我们展现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幽静深山之美;在《春晓》中,孟浩然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道出了对春的感概。唐诗所体现出的艺术效果是丰富多彩的,每一首唐诗,都代表着诗人独特的心境,都蕴含着文学作品独有的魅力。大学生在唐诗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更能感悟到艺术的精美绝伦,净化自己的心灵。可以说,通过学习唐诗,学生的个人修养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方面,唐诗不仅能调动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新力;另一方面,在唐诗哲学韵味的感染与熏陶下,学生的审美观、人生观等都能得到完善。

总之,大学生学好唐诗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唐诗教学过程中应该审时度势,加大创新力度,积极运用科学、高效、独特的教学模式。唐诗教学要关注文本作者的情怀,要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对文本进行充分鉴赏,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宝江.浅吟轻唱古诗词[J].生命世界,2008,(09).

第2篇

一、孟浩然诗词的结构艺术

语言结构的不同是一个作家独特语言风格的重要表现,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也有他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孟浩然的诗句中经常使用多个动词构成句子,有时在一句五言诗中会同时使用三个动词。如在他的《早发渔浦潭》中,“饮水畏惊猿”就使用了“饮”“畏”“惊”三个动词,还将“饮水”前置,使用了倒装句的方式。动词在诗句中高密度地使用,充分而又准确地表现出了吟诵对象的灵动和幻化,可以更加细腻而生动地塑造事物形象。使用倒装句也是孟浩然诗歌的一个特点。他的倒装句丰富多样、变化多端。他常常把句中的某些名词前置,而改变成别的假性句式。例如,他在《姚开府山池》的“馆是招贤辟”中将“馆”和“楼因教舞开”中的“楼”字前置,形成了假性句式,让诗句变得更有力量,更具变化性。而将宾语前置,用定语作为宾语的句式更是孟浩然诗句的一大特点。他在《自洛之越》中将“山水寻吴越”中的“山水”提到句首,而将原来的定语“吴越”用作宾语,形成了一个主谓宾完整的假性句式。他有时候会将一句话的某一部分前置,单独成句,然后与剩下的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如《送吴宣从事》中将用作宾语的“平生一匕首”前置,然后与剩下的部分“感激赠夫君”形成一个完整的诗句。而《醉后赠马四》中的“四海重然诺”本来是定语,现在被放在句首,而将主语留下,又省略了系动词和标语,形成了一个主谓宾完整的假性句式:“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意思是我听说白眉也就是马良是天下最讲信用的人),这种句式在诗中也很少见到。当然,这是我们按照现代语言的语法方式来进行分析的,孟浩然在当初作诗之时未必是如此构思,我们只是为了把问题分析得更简洁明了。然而,把要强调的部分前置,将其放在突出位置,用倒装句的方式来加强语气,也使诗句更有力量,变化更多。这种句式在孟浩然的诗作中运用得非常广泛、精妙绝伦。

二、孟浩然诗词的创作艺术

语言是思想的传递者,是用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孟浩然的诗句中运用到很多的语言技巧,充分地表达了他的思想和内心,也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运用比兴手法增强语言气势、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也是孟浩然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他在《秋登兰山寄张五》中开头就以“北山白云”起兴,进而引发对隐者的描绘。暗用陶弘景“岭上有白云”的意境,又写到隐者的“只可自怡悦”,格调新颖,意境优美,是首难得的佳作。在《赠萧少府》中这样写少府的清明廉洁:“欲知清与洁”,然后用明月比兴:“明月在澄湾”,贴切新颖,歌颂之情流露其中。运用暗用比兴的叙述方式,将正义与比兴巧妙融合,堪称绝妙。他的《临洞庭上张丞相》中,前四句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用洞庭湖的浩瀚与汹涌表达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和博大情怀,比兴之妙不言而喻。后面则使用两个比喻句:“欲济无舟楫”和“徒有羡鱼情”,用无船渡河和无钩钓鱼表达了仕途坎坷,为官无门,空怀一身抱负却不能施展,无法报效国家的惆怅与苦闷,也含有希望得到张说的举荐,能入仕为官的意思。比兴,让诗句显得婉约含蓄而寓意深远,是一种巧妙的诗歌语言艺术。孟浩然在诗歌创作中还经常用夸张和想象,寓实于虚,使诗句更加真实,具有感染力。夸张和想象是诗歌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达方式。夸张和想象一般都是言过其实、虚幻缥缈的,但是孟浩然却将它们化虚为实。“云梦掌中小”是孟浩然在《登望楚山最高顶》中的名句,意思是站在望楚山的顶上,看到云梦泽只有手掌般大小,是为了衬托出望楚山之高。其实唐代时期云梦泽早已经不复存在,那孟浩然又是怎么看到它像手掌般大小的呢?这就是一种化虚为实的手法,用以衬托所描写的对象,加强语气。“鲲飞今始见”是他《晓入南山》中的句子,意思是在南山上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鲲飞。而实际上,鲲只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现实中根本没有,这其实是孟浩然运用化虚为实的方法把它描绘成亲眼所见,来加强诗句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三、孟浩然诗词的思想艺术

思想和情感是语言的灵魂。孟浩然在诗作中千锤百炼出语言的新意,那个语言也就容易炼出新意。孟浩然的很多诗句看似语言平淡,但是往往又具有新意,处处透露出新思想的光芒,精练而明了。有时他用平淡而自然的语言,写别人所未写,述他人所未述,优雅而美妙。有时他还将新奇和自然的语言结合起来,拙中见巧,形成了他语言艺术的又一特色。拙,就是在别人认为要着重描绘的地方,他偏偏一笔不提,别人认为不该描写的地方,他又妙笔重描。这种语言在别人看来貌似笨拙,但是他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表达内心的思想,似拙而实巧,他的名作《晚泊浔阳望庐山》就是这样一个特例,一般人写这个题目,都是描写所见为主,所感次之,而孟浩然则完全相反,全文笔力着重描写所感,描写自己千里劳顿,闻钟声而不得,表达自己四处奔波却不得志,殚精竭虑却无所获的苦闷心情,构思新颖,语言奇特。孟浩然善于运用长短句的配合和虚实词的搭配和变化,使诗句随着思想和内心世界的跌宕起伏而时急时缓,时而激烈时而平和,在他的佳作《万山潭》中“垂钓坐盘石”用两个谓语和宾语组成诗句,“水清心益闲”又是主谓句的形式,用形容词作谓语。这两句是写万山潭的清新幽静和闲适怡悦的心情。而“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又是用主谓语加补语构成诗句,描绘了万山潭的景物特点。“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则是用倒装句的方式描写了神女的爱情传说。“求之不可得”,这句又是散文句,表达出诗人欲求神女而未得的失落心情。“沿月棹歌还”则是用两个动宾句作为状语,起到对谓语的修饰作用,描写划着小船唱着歌缓缓归去,诗的意境豁然开朗,由万山潭过渡到汉江,更显得意境深远。语言不拘格调,完全是随着意境在变化。就像是奔流的长江,蜿蜒曲折,变化无穷,却又滔滔不绝,一脉相通。诗文并不长,但是作者却将内容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波澜壮阔,显示出孟浩然扎实的语言功底和非凡的文学才能。自然的语言是语言意识的最高境界,孟浩然就做到了这点。他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对语言进行精练,从而形成了准确生动、简洁明快而又清新自然的语言。这种语言艺术的自然并不是原始的自然,也不是口语的自然,而是经过千锤百炼创造的自然,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达到了语言与思想的和谐统一。人们在读孟浩然的诗句时,完全陶醉在精神的世界里,而忘却了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被作者的思想所感染,而忘记了对语言的思考,最终让人得意忘言。

作者:任雅聪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第3篇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自流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人们常说,国家不幸诗人幸,诗人不幸诗歌幸。这话如用在一代“诗圣”杜甫身上,可谓再合适不过。杜甫出生在大唐盛世,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故而少年时也曾有过“裘马轻狂”的豪情,幻想着步入庙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但长年的战乱不仅使他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让他的生活日渐艰辛,晚年不得不四处漂泊,靠友人的救助为生。这两首诗分别写于767(《登高》)、768(《登岳阳楼》)年,离他去世只有两三年时间。研究者认为杜诗“晚节渐于诗律细”,所以这两首诗也最能代表杜甫律诗的风格和水平。赏析这两首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杜甫律诗的一些基本特点。

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都是抒写登高所见所感。古代的文人有一个不太成文的传统,大抵逢高必登,登高必赋,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杰出的登临之作。虽然这两首诗登高的原因各不相同(前者慕名,后者为重阳习俗),但这两首诗无疑都可作为这类诗歌的代表作品。因其登高,故而视点也是比较高的。《登岳阳楼》的视点是在岳阳楼上,诗人居高临下,面对着浩瀚的洞庭湖,四面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所以写来大气磅礴。《登高》的视点在高台之上,因此远处的落木、江水形胜看得分明,写来自然雄浑。

写诗之法与作文之法大致相似,律诗写作也要讲究“起、承、转、合”之法。《登岳阳楼》起笔平缓,张弛有度,符合杜诗的一贯写法;而《登高》起笔连用六个物象拼合,涉及上、下、纵、横、视、听诸方面,节奏急促,读来却感觉整齐有序,笔法纯熟老到如此,非大家不能为也。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都是全诗最用力之处,场面宏大,意境空阔是二者的共同特点。《登岳阳楼》用极为凝练的语言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展示了洞庭湖的非凡气势,此联一出,顿使其他描写洞庭湖的诗句相形见绌,古往今来也只有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可与之媲美。不同的是孟诗写实,所以极力夸张;而杜诗写虚,所以较为神秘灵动。《登高》此联则反其道而用之,用极为动感的语言具体而形象地描绘出落木在生命凋谢那一刻最为悲壮之美和江水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机。这两联在气势上占据了全诗的最高点,便为下文的转、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杜甫的律诗名句多出现在此联,如《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等,虽然意境、作用不一,但写法大致如此。

第4篇

关键词:诗歌 诗眼

解读诗歌虽然与鉴赏艺术是同形异构的关系,但它自身却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那就是要用最少的文字传达尽量多的内容,即要达到一字传神。这就要求我们解读诗歌时必须准确把握和分析诗眼。笔者结合自身的长期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

一、什么叫“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 。具体阐释如次:

1、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

这种词语一般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比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

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丛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还流露出作者经历第一次罢相之后,虽被再次征召回朝,但不能不产生的重重忧虑,其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始定为‘绿’”。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

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二、寻找诗歌的诗眼的策略

1、词性的角度考虑,动词和形容词往往是诗人锻炼诗眼的重要对象。

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蒸”和“撼”,写出了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它的滋养哺育,突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写出了烽烟的劲拔、刚直、坚毅,又给人亲切温暖而苍茫的感觉,把孤独寂寞的情绪巧妙的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再如杜甫的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中的“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而“吐”字则化静为动,富有诗情画意。除此之外,数量词和虚词也可以炼成诗眼。如张桔轩的“半篙流水夜来雨,几点早梅何处春”中的“几点”,杜甫的《丞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自”和“空”都是精妙的诗眼。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诗眼往往运用拟人、通感等手法。

第5篇

【关键词】诗眼;“钥匙”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它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如能从“诗眼”入手,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也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一把“钥匙”。读者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诗眼进行鉴赏。

一、加深形象描绘

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则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观,这“直”和“圆”正是该诗的诗眼。再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一句,前人刘辰翁评:“等闲星月,着一‘涌’字,复觉不同。”诗中“垂”“涌”二字描写明星低垂于广阔原野,江流涌动着白色月光,此情此景与诗中“危樯独夜舟”之“独”、“天地一沙鸥”之“一”完全交融,使诗人漂泊无依孤苦伶仃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关乎诗意精确

唐代大诗人杜甫,历来被视为锤炼字句的圣手。杜甫在《曲江对雨》中有一句:“林花着雨胭脂湿”,因题于院壁,“湿”字为蜗涎所蚀,令后辈学人颇费心思,苏轼用“润”、黄庭坚用“老”、秦观用“嫩”、佛印用“落”补缺,都不及“湿”字下得精确,诗人乃写长安乱象,与色彩明快之“润”“嫩”不合,花在雨中,不一定就“落”,也未见得就“老(色暗)”,此处“湿”正为诗眼。再如齐巳咏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巳因此拜郑谷为“一字师”,传为佳话。其他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及无尽的想象空间。

三、营造诗词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给写活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句凭二字,情景交融,意境盎然。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个“关”字反衬了春意活跃,一个“出”字则表达了春色扑人的情景,让人感受到春天到来时杏花盛开的浓烈的生命活力,诗句蕴含着一种冲破压抑脱颖而出的意味,意境深远,韵味深长。再如《登岳阳楼》一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老杜妙用“坼”“浮”二字,对洞庭湖水势浩瀚广阔无边的景象作了精彩的描画,气势恢弘,意境深邃,为咏洞庭湖五言诗之绝唱。

四、瞄准词类活用

词类的活用,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在锤炼字眼时也值得重视,往往以形容词的活用多。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形容词“红”、“绿”,活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与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了一起,“老、”肥“经由形容词转成动词后,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诗眼”明“也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具有动感,化静为动,富有诗情画意。

五、体察精当修辞

辞格本身并无高下之别,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达意。但就各种辞格相比较而言,在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则以拟人居多。诗人既”能以奴仆命风月“,又”能与花草共忧乐“。风月花草,在诗人、词家眼中莫不可以被人格化,因而拟人的辞格被广泛采用,这些妙用辞格的地方往往正是诗人精心铸炼的诗眼。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诗眼在于”知“字,雨本无知,因人而知,诗人同样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植入人之情感,用一”知“字写善解人意之春雨,顿生妙趣。

此外,夸张、通感等手法,在锤炼字眼时也常为诗人所瞩目。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该句中的诗眼为”咽“和”冷“,它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日色“是视觉意象,“冷”是触觉感受,诗人巧妙地使视觉向触觉转移,相互交通,从而更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第6篇

1.抓作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诗人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创作风格。例如,杜甫主要生活于安史之乱时期,关心民生疾苦是他诗作的主要内容;而李白主要生活于唐朝鼎盛时期,他的诗歌多富于浪漫气息,想象夸张是他诗歌的主旋律。再如李清照,她前期生活富足安逸,喜爱大自然,向往纯真的爱情生活,词作风格自然清新,后期漂泊流离,孤苦伶仃,词风婉约低沉。

2.抓题目

有时,题目会为我们提供诸多信息,譬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例如,《枫桥夜泊》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晚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再如《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这类题目就表明内容是关于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可以猜想诗歌孕育的思想感情应该是离愁别绪方面的。再如看到《秋词》、《天净沙・秋思》之类的题目,就可以断定诗歌内容是写诗人由眼前秋色引发出自己内心的许多感慨等。

3.抓意象

诗人抒发感情往往借助于一些意象,所以把握好意象,是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而一些意象寄寓了约定俗成的审美习惯,例如:折柳相送、望月思乡、柳絮飘零、落叶悲秋、杜鹃哀啼、菊梅高洁、红豆相思等等(常见诗歌意象解说见本文后面知识附录)。例如,诗句“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柳”,谐音是“留”,挽留之意,蕴含了诗人王维送别好友元二时依依不舍的深情。

4.抓关键句

名句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理等方面有被人们所称道的地方。不少诗歌,前面的写景叙事是为后面的抒情议论奠定基础,那些点明写作意旨或抒发自己情感的句子往往是在诗词的后面。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前面描写打猎场面,结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点出作者渴望英勇杀敌,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再如《登飞来峰》中前面写景,后面抒情,用“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点出自己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

5.抓关键词

诗歌的传神在于词的巧妙运用,要认真品味色彩词语的表达效果,尤其是要仔细揣摩动词的含义与作用。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中的“气”、“蒸”这两个词化静为动,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洞庭湖的雄壮气势。再如《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卧”形象逼真地写出小儿的天真顽皮,童趣跃然纸上。

6.抓表达技巧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以动衬静、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活用典故、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结合、对比映衬、以小见大、托物寓理、运用修辞方法等。

例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动衬静,写蝉鸣意在衬托山谷清幽;“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句中的“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借景抒情,抒发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坡运用冯唐的典故,意在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运用嗅觉、听觉写出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之情;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把早春细雨下的景色与烟柳满街的景色作对比,突出了早春宜人之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比喻、对偶、拟人手法描绘了壮丽的北国雪景。

上面是赏析诗词常用的几种方法。当然,诗歌的赏析离不开平时的知识积累与感悟,平时应多诵读一些文笔优美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加文化积淀,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附:常见诗歌意象解说

第一类:自然意象类

1.月(残月、明月、新月、玉兔、玉盘等):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思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2.夕阳(斜阳、落日、残阳、日暮):多流露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3.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4.烟、霜:多表示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5.风:春风――旷达、欢快,希望;

东风――代表春天、美好之意;

西风――惆怅,游子思归。

第二类:植物类

1.杨柳:多传达离别、怀远等情思。

2.落花(落红、残红):多表示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3.松、菊、梅:多体现高洁、坚贞之志。

4.梧桐、芭蕉:多传达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与哀愁。

第三类:动物类

1.鸦、猿、蝉、杜鹃:多传达凄楚、哀婉之情。

2.鸳鸯、鹧鸪:多表示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第7篇

一、巧妙结合历史知识讲好地理

1 借助历史地图。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地理教学的直接教具,也是地理思维能力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工具。地图是“用线条描绘的历史,用符号勾勒的现实”,如果不承载历史,它就是一张白纸,有了历史就有了灵魂。

借助历史地图可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地理教学中,选用历史地图,充分发挥其有血有肉、有情节有人物的特点,设计有情有味的读图活动。如讲“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时,如果只是枯燥地讲述各行政区的位置和名称,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通过展示“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工农示意图”,与学生一起“重走路”,让学生说出所经过的省区,教师有重点地描述当时此地发生的历史事件,学生在想象和感动中学习了知识,大大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激发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2 精讲历史故事。

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之所以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因为这种联系可以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如讲“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时,可联系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加以理解。当时在没有现代机械动力的条件下,如此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并且最远到达非洲东部海岸和红海沿岸,如果不是巧用本地区季风在不同季节风向有显著变化这一气候特点,要完成如此壮举是不可想象的。通过讲历史故事不仅可突破难点,同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3 渗透历史知识。

地理教材本身充满爱国主义情愫,其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述,时时激起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地理教学中,适时穿插古代先民的辉煌业绩,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的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通过精选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可加深理解和巩固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之情。

4 注重地史结合。

近几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其综合性特点更加突出。因此,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重组、整合,使知识、认识和方法相互交融,形成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如讲“我国现在交通发展快速和重要性”时,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历史都可成为榜样。如汉代通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陆上和水上),唐朝的中外交通,它们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至今不衰。

二、地理教学中古诗词的渗透

古诗词篇幅短小、文辞优美、内容健康、琅琅上口,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结晶。地理课堂中恰当地使用古诗词,可以提高课堂情趣。诗词中有大量描写祖国自然风光、壮丽河山、风土人情、文化特色的千古名句,这些都可为丰富地理教学提供载体。一些诗词中包含大量的地理事物、现象、成因,内容丰富、记述翔实,可为地理教学提供真实的背景材料,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1 巧用古诗词,进行地名教学。

地名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颇感痛苦,记忆起来也负担沉重。如果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将事半功倍。如在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时可用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的沧海是指渤海。学习“我国的行政区划”时,可以提示学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蜀指四川。进行“地形”教学时可以复习名句“敕勒川,阴山下”或王昌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来记忆阴山。学习“我国的河流和湖泊”时,复习刘禹锡《望洞庭》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记忆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

2 分析古诗词,学习地理环境。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河壮美,因此产生了一些描述地形地貌特征的优美词句。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内蒙古高原的地势坦荡;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展现了庐山的相对高度;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暗含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的落差之大。古诗词中还有大量描写天气、气候及其变化的诗句。如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刻画了锋面雨的特征。

3 对比古诗词,掌握区域特征

长江和黄河是祖国的母亲河,对比古典诗词中对长江与黄河的描述,可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充满节奏感,便于理解二者的区域差异,学习效果十分突出。古诗中直接描写长江的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直接描写黄河的有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白天涯”。借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记忆黄河的源头和注入的海洋。

第8篇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反复吟诵 咀嚼字词 赏析品味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教材内容教学方式也发生变化,题型灵活,多样。古诗文的考查也趋向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死记更背的教学模式。怎么办呢?一句话: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学习的主体。怎么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古诗文知识呢?我认为古诗文教学应弹好三步曲。

1.反复吟诵,感受意境

学习古诗文,做好朗读吟诵是第一步曲。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古诗文,都是前人留下的精品。我们要指导学生去动情的诵读,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其中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因此学习古诗离不开对文学意境的把握。诵读可大声朗读,出于口,诉于耳,然后铭记于心。也可默读,在读和听的过程中,感知诗文的优美,去品味其中的情理。声情并茂地朗读、吟诵,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启发学生去思索、联想,进而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容和意境。

除了学生自己反复的读,老师也可以范读、领读,随文情起伏、语调的变化,读出感情,读出韵味,领会其中难以言传的意蕴。当然如能配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更好了。如能在课堂上播放古诗词吟诵的录音带,以其和谐的音韵,优美的旋律烘托气氛,学生更容易进入诗的意境。如 果再能把录音和图画、幻灯片配合起来效果更好。

当然,即使受教学手段的限制,我们也可以通过精读其中的描写句、情感句、主旨句等,反复体验,也能感受其中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写景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只十八个字,排列了九种景物,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让学生反复吟诵,闭目遐思:枯萎的藤条缠绕着一棵突兀的老树,几只乌鸦在树上凄冷地叫着,小桥下溪水不停地流淌,旁边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一匹因漂泊辗转而日渐消瘦的老马立在西风之中,这一切都在落日余辉中,显得极为凄凉。学生能感受到一种悲凉的意境美。

2.咀嚼字词,揣摩意象

初中语文课本所编选的古诗文,多是文学的佳酿,语言简洁优美,准确鲜明,生动含蓄。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或抒情壮志,或叙事说理,或借古讽今。有的诗豪放洒脱,有的缠绵婉约,有的深沉悲壮。文字简约,容量极大。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诗文中关键词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反复体味。正如叶老所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因此字词教学不容忽视。如我在教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诗句"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我引导学生抓住"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进行反复品味。经过讨论让学明白这两个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暧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从而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也激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所以抓关键词语,挖掘内涵,揣摩意象美,对体会古诗文的思想感悟很重要。

此外,教师培养学生揣摩古诗文的意象美,还应请注意调动学生对美的直觉,在直觉中去尝试"迁移",往往对学生理解古诗文甚至写作文也有极大的帮助。我们知道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时,他并没有去过岳阳楼,但为什么能写的和洞庭湖的景象如此吻合?原来是他把昔日游鄱阳湖时积累的有关湖的表象"迁移"到洞庭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浓郁的美的氛围,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动用自己在生活中的丰富积累,把它融入自己的文章中,不能不说是受益匪浅的事。

3.赏析品味,驰骋想象

第9篇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wxipDn dVng do dku3n di

( ) ( ) ( ) ( )

b9 jich9n shk3i xun shDo hu5

( ) ( )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6分)

①一幅长长的画卷(ju3n jun)被他卷(ju3n jun)了起来。

②他又重(chng zhng)新干起了繁重(chng zhng)的体力劳动。

③在还(hun hi)乡河里玩水的还(hun hi)有很多小朋友。

二、字词训练。(17分)

1.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3分)

①自然之道( )

A.道路 B.道德 C.规律

②相看两不厌( )

A.饱 B.满足 C.讨厌,厌恶。

③风景旧曾谙( )

A.熟悉 B.昏暗不明。 C.深黑色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9分)

( )想天开 ( )地而起 ( )( )虎咽

( )精会神 ( )不可及 ( )( )以求

( )魏救赵 ( )胜千里 ( )( )受敌

3.选择上面的词语填空。(2分)

①桂林的山一座座 ,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②他饿极了,食物一端来他便 地吃了起来。

4.给下面的加点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语。(3分)

①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

②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 )

③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 ( )

三、句子专列。(10分)

1.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2分)

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

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2.修改病句。(2分)

鲸模仿船体的形状,提高了航行的速度。

3.缩写句子。(2分)

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

4.下列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4分)

A.排比 B.拟人 C. 比喻 D.反问 E.设问

①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 )

②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华呢? ( )

③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 )

④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 )

四、精彩回顾。(13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在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祖国的许多地方,如 的桂林, 的天山;同时还认识了 的小雨来, 的小夜莺。

2.依据提示写出诗句。(4分)

①刘禹锡写的《望洞庭》中的诗句“ 、 ”,总写洞庭湖的秋色,表现了秋月湖光互为映衬下宁静、柔和的美。

②李白写的《独坐敬亭山》中的诗句“ , ”,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3.把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5分)

①几行红叶树, 。

②已所不欲, 。

③春江潮水连海平, 。

④爱人者, ;敬人者, 。

五、快乐阅读。(16分)

(一)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意。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赞赏―― ( ) 惬意――( )

2.“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中“僵硬”的意思是( )。(1分)

A.(肢体)不能活动。 B.呆板,不灵活。

3.杰克逊大叔真的需要捶背吗?他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4.从对年轻人的描述中,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二)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上套了一双褪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块。”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一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2分)

A.外貌 B.语言 C.动作 D.心理

2.“我”因什么事而感到尴尬?(2分)

3.短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①三年前, ;②今天, ;③将来, 。(3分)

4.“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2分)

A.老太太的话把车厢里的人逗乐了。

B.车厢的人听了“我”和老太太的对话觉得老太太很可爱。

C.这是发自内心的笑,饱含着车上的人对老太太的赞许。

六、轻松习作。(30分)

第10篇

关键词:李贺 通感手法 艺术价值

李贺,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一千二百年来他在诗坛上一直享有声誉,被称为“鬼才”。他的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他讲究字句锤炼,构思奇特,想象丰富,下笔毫无庸俗之意。曾认为“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实在值得一看,这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艺术地位。

统观李贺的诗歌,不难发现,他在创作中从不蹈矩袭故,而是力创新意。从诗歌的题材意象和表现手法来看,他的诗歌并不是单一的现实主义诗歌或浪漫主义诗歌,而是既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具有独特的风格。这是因为,他的诗歌并不全是对现实世界实物的反映,而常常是摒弃真实世界去追求虚幻的世界。和现实主义写实有所不同,李贺的诗歌采用主观写心的手法,即为了表达自己激愤、压抑与迷惘感伤相交错的悲苦心情,诗人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扭曲、变形、重组,构造扑朔迷离、虚幻荒诞的诗境。在这个意象重组的过程中,通感修辞手法起了重大作用。

通感也称为“感觉转移”,往往表现为由一种感觉引起对另一种感觉的联想。李贺在进行诗歌的艺术创作时,常常把眼光不仅仅局限在描写的对象上,而是抓住事物的某一典型特征,充分发挥丰富的联想,利用通感手法触类旁通来表现他对美的发现和理解。在多种感官互通中,视觉和听觉的互通是最常见的。李贺诗中的这类互通也最为多见。“山莹泣清漏”(《感讽·其五》),就是以听感来写视感;“军吹压芦烟”是以视感来写听感。触视互通之例在李贺诗中也不乏其数。“缸花夜笑凝幽明”中的“凝”就是用触觉感受表现视觉感受。在李贺的诗歌中,这两种通感形式是运用得最多最广的,然而他又不仅仅局限于此,我们可试举一二:“关东酸风射眸子”是以味觉写触觉,“依微香雨清氛氟”是以嗅觉写视觉,“石涧冻坡声”是以触觉表现听觉,“松柏愁香涩”则是视、嗅、味三觉的互通。在李贺诗歌中,通感的各种类型都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我们可以发现,诗人李贺运用通感手法对同一事物加以描写和形容,使他的诗句犹如锦上添花,意蕴无限。下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具体来看通感手法在李贺诗歌运用中的艺术价值:

一、通感手法的大量运用,使李贺诗歌中的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由于艺术家沉浸于强烈的构思意境,于是出现了如“相应论”大师波德莱尔所说的那种情况:“凭想象和他的敏感可以看出不同事物的互相感应。”此话反映在诗歌上则更为生动,艺术形象所引起的各种感官反应,常常在诗人特殊的主观感受里统一起来,并使之表现得格外新鲜真切。李贺是一个强调自我感受的诗人,他运用通感手法塑造形象的诗句很多,如“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行》),“海绡红文香清浅”(《秦王饮酒》),“愁红独自垂”(《黄头郎》),“苦风吹朔寒”(《感讽六首·其二》)等。其中“冷红泣露娇啼色”一句,“冷红”是以触觉写视觉,“娇啼色”是以听觉写视觉。短短一句七言诗,通感手法连用两次。他皆类此。

李贺善于借助通感手法,连续地把十分细微的情思和转眼即逝的直观幻觉同外界的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并把它们转化为一组组生动的艺术形象,使之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这方面,表现得最突出的就是《李凭箜篌引》。诗人为了让读者领会李凭弹箜篌时的高超技巧,运用通感手法,把听觉形象巧妙地转化为视觉形象。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第一句写高弹,声音清脆悦耳和缓,像凤凰在鸣叫,美妙异常;第二句写低弹,声音像芙蓉泣露,曲调幽咽惨淡,如泣如诉,十分感人。诗中香兰发笑,也就表明了乐声的幽美,使花都笑了。用“泣”和“笑”两字,将毫无生命的自然景物立即写活了,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芙蓉在哭泣,兰花在微笑。这两句写高、低音的突然转变,形象贴切,与乐声相融合。这样诗人不仅把听觉转化为视觉形象,同时又在听觉和视觉形象中给我们嗅觉的感触。“十二门前融冷光”一句,融音响、色彩、芬芳于一体,集听觉、视觉、嗅觉于一身,给人一种多种形象交集的特殊美感。

人们认为李贺是一个形象思维运用得很好的诗人,这是不无根据的。李贺的特殊本领之一就是善于运用通感手法来捕捉形象,从而达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我们看他“毒蛇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罗浮山与葛篇》)两句,写暑热,他不提毒热的太阳,不提汗流浃背的人们,也不提干枯的禾苗,而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蛇洞”和“江鱼”两个视觉镜头,给读者触觉的感受。第一句写蛇洞因为溽暑熏蒸,毒气不散,以致愈来愈浓,凝结成水滴似的黏糊糊的东西,把整个洞堂都布满了,洞里的蛇是怎样地窒息难受就可想而知了。第二句写江里的鱼在水中热得无可奈何,它们设想水里的泥沙中可能会有一丝凉爽,钻入沙里时才发现,那儿竟也如同江水一般滚烫。于是,它们绝望了,在乱窜乱咬一番后,又只得钻出水面直立起来,仿佛想逃脱那滚热的江水似的。洞堂和江水是最不容易受暑热侵扰的地方,如今都热成了这样子,其他的地方就不言而喻了。毒气浓凝的蛇洞和含沙而立的江鱼,恐怕谁都没有见过,但诗人刻画出的视觉形象却又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并产生一种奇异的触觉感染力,仿佛你自己也在受着暑热的煎熬,自然,那幅炎热的画面就形象地浮现在眼前了。

在李贺的音乐诗《龙夜吟》中,他用视听互通的手法,为我们营造出了一幅幅动人而形象的神奇画面。“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静吹横竹。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塍。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夜半龙惊起。”诗歌前四句描写笛声潦亮、凄凉,胡儿夜静吹笛,似哭声破空而来,致使月下的美人都思乡落泪,从而形象地写出了笛声的音响效果,撼人心扉,令人回味。这里是用听觉表视觉。后面四句描写了“胡儿”用指按捺七孔吹奏,笛声悠扬,时而萧瑟,就如同深秋时节漫步于蜀道旁被浓云笼罩的森林中,这指出了笛声的萧瑟、凄凉、深幽。笛声有时激烈得好像半夜沉静的湘江中突然被惊起的龙王,这里描绘了笛声的神力,这是诗人用可见的视觉形象来比喻可听而不可见的笛声,是听觉和视觉的相通,从而给人以艺术享受。

在李贺的许多诗歌中,因为通感表现手法的运用,使本来平凡的语句顿生光辉,短短的数字之中包含了更为深刻的内容,展现出更为丰富饱满的形象。《梁台古意》中的“兰脸别春啼脉脉”,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兰花渐渐萎谢的情形,这是视感,但诗人却将眼中色化为身边声。移此喻彼,用听官才能感受到的“啼”进行比喻,别生情趣。同时一个“啼”字也将诗人那种无计留春驻,时光飞逝,繁花易凋的思想情绪传神地表达出来了。“山莹泣清漏”(《感讽·其五》),是写清泉从石缝中流出,像铜壶里的上水在滴漏,这是视觉,但诗人是以听官才能感受到的“泣”来进行比喻,让人如闻其声,则见其形。

诗歌创作是一种艰苦而兴奋的精神活动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失神思方运,万途竟萌,规矩虚位,刻缕无形”(《文心·神思》)。李贺的诗歌,正是大胆地把诗人独特感受的形象表现在诗里。他不仅把生活中的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而且还把从生活中激发出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联结在一起,从而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李贺就是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大量地运用通感,给读者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因此,通感可以说是李贺诗歌艺术的灵魂,没有通感,李贺诗歌中的想象就缺少灵气;没有通感,李贺诗歌中的各种形象就少份生气。

二、通感手法的大量运用,使李贺诗歌的艺术境界更变幻多姿、险怪莫测

打开李贺的诗集,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艺术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是广阔无垠的,自然界的一切景物,包括历史传说,仙界鬼蜮等,都在他那神奇的笔下展现出异彩。这和诗人的个性气质有着很大的关联。王孟白说:“他的诗歌往往以跳脱性的幻想与多变化的感彩在涂饰他所接触的世界。”这个意见颇有见地,他指出李贺诗歌中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是跳脱性的幻想与多变化的感彩的作用,归根到底,这作用在诗歌中的表现,还是与李贺力求真实地表现主观感受相联系的。体弱多病给诗人带来的是敏感,这是艺术家最需要的东西,也正因为这样,李贺的生命意识形成了其人、鬼、仙三界互通的心灵感受。这样,当他创作时,就会呕心沥血地去写那些特殊状态的东西,一任感官互通,时空交错,境界频移,情意觉互换。诗人是真正从内心看到、听到、嗅到、触到他所描写的对象。他所描写的都是自己内心感受的准确透视,是通感现象含蕴的丰富内容。

李贺在李白开拓诗歌深层结构的基础上,走向了多层次、多角度。他大量运用通感手法,将现实时空与幻想时空(神鬼境界)进行组合和剪裁,略去了时空变换的表层联系,隐去观察点,构建视角直接联结,并时隐时现地频繁交叉,扩大诗歌深层结构的含量,展示了境界频移的特性。如《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札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变更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老兔寒蟾泣天色”是以视觉写听觉,融合着天界与人间两个层面。其中“老兔寒蟾”是指月亮。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天空飘洒下来一阵冷雨,仿佛是月亮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一样;而“玉轮札露湿团光”一句,则是典型的以视觉写触觉,玉轮似的月亮在水气上面碾过,它所发出的寒光也变的湿漉漉的。整首诗天空地面交叉叠映。“寒”是视觉与触觉的通感,“泣”是听觉与视觉的通感。全诗是写天,而却出现了“老”“寒”“泣”“香”等字眼,这些是人间才有的东西。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把广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表现出来。其他的如《天上谣》开头两句:“天河夜转漂迥星,银浦流云学水声”,云波有声是视、听觉挪移。《浩歌》中的“神血未凝身问谁?”,“神血未凝”是触觉与情感觉的挪移。《官衔鼓》中的“捶碎前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以颜色的“白”来写秦皇的“听”,是听、视觉的挪移,正是因为诗人借助于通感,从而给我们构造了一个个新颖奇特、人神交叉、瑰丽多彩的艺术境界。

人世与仙境,没有时空间隔,鬼界与人间同有一个天地,《神弦》《神弦曲》《巫山高》一类,则创造出了仙、人、鬼共享的时空。《神弦》:“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冬冬。……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诗中“玉炉炭火”是真实描写,“香冬冬”两个并列意象掺合着嗅、听觉的通感;享神的美味佳肴,盛于玉炉,炭火正旺,香气沁鼻,煮得咚咚作响,极为诱人。于是天神、海神都来了,连山鬼水魅也不示弱,皆来争抢。最后一句中的“寒”有通过触觉与听觉的挪移,把阴森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

即使是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诗人也常以非常人所思的奇特想象,运用通感手法来表现。在《听颖师弹琴歌》中写道:“别浦云归桂花诸,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谁看挟剑赶长桥,谁看浸花题春竹……”这些只能是眼中或想象中的事物,也就是视觉中的事物,诗人却用它们来比喻听官才能感觉到的琴声,是视觉表现听觉。诗人就是这样,犹如一位高明的魔术师,运用通感这种特殊的美感形式,化腐朽为神奇,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理想的境界。在《帝子歌》中,“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明月雁啼,水天相映,由视觉到触觉、听觉,再回到视觉上来,把洞庭湖秋色的景色,在广阔迷茫的空间,清冷寂静的意境下展现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正因为李贺对现实、对生活有异于他人的独特心理体验和感受,才形成了其异于常人的独特创作表现手法,而通感就是其突出的表现之一。从通感手法也可看到李贺作诗作到了“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的程度,做到了仙、鬼、人三界打通、上下求索的程度。

李贺是中国诗歌史上少见的诚实的诗人,是一个最彻底地把自己的诗歌与诗人自身融为一体的诗人。我们只有从其作品和其个性气质的极端特殊性着手,站在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立场,以新的视角去接近李贺,才能进一步理解李贺创作的真谛。他在诗歌创作中的特殊心理,尤其是超感官的心灵活动,使他在艺术的天国里,鼓起想象的翅膀,肆意遨游,运用与传统迥然异趣的艺术构思,达到了一种变换多姿、险怪莫测的艺术境界,形成了他的独特的魅力。

三、通感手法的大量运用,使李贺诗歌的语言更加凝练、瑰丽、新奇

对于李贺的诗歌,前人说他的诗“从来琢句之妙无有过于长吉者”“李长吉诗如镂玉雕琢,无一字不经百练,真呕心而出者也”。这不免有夸大、溢美之处,但也道出了一个公认的事实,那就是李贺的诗不拾人牙慧,不蹈矩袭故,他锤字铸辞,纡曲句意,设色浓艳,从而使他的诗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李贺具有深厚的语言艺术修养和高超的语言艺术技巧,他很擅长于借助通感的手法,把诗歌中的语言紧密连接在一起,让读者不觉得零散。如《恼公》的诗句:“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按我们平常的思路,“歌声”和“春草露”是两个不相关的东西,怎么也无法联系在一起,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同一诗句中了。但诗人李贺却利用通感的手法,使二者紧紧联系起来了。借助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我们可以把歌声比作珠玉声,然后,透过形状,由珠子想到露珠,再想到春草上的露珠是光洁、晶莹、圆润的。最后,就把露珠和歌声联系起来了。这说明歌声仿佛具有珠子的形状,又圆又光润,构成视觉兼触觉的形象。整句诗根本没有用任何字眼来直接描述歌声的特点,但诗人却运用了通感手法贯通了不同事物的内在联系,突出地代表了歌声的典型特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李贺诗歌的语言一向以奇崛、凝练著称。读了他的诗,第一印象就是李贺很善于推陈出新,几乎每一个字都不放过推敲和锤炼。他在推敲字词的过程中,运用最频繁的就是通感手法。我们看《秦王饮酒》中的“花楼玉凤声娇狞”一句。因为“狞”字一般都是用在人们感受到某种事物的“粗恶”或“狞狰”的视觉形象的字眼,李贺在这里却出奇地把它和表示美好的“娇”字连在一起,用以描写歌声之美,读起来总给人一种很不和谐的感觉,其实,诗人在这里也使用了通感的表现手法。把视觉范围内的“狞”字,用来写听觉范围内“激越”或“险急”的音乐,用来形容他幻想境界中宫女歌唱的声音之美,可见,李贺在这里特意用上的“狞”字,正是他“绘声奇切”的一处神来之笔,同时也给人一种瑰丽的感觉。

在李贺的某些诗句中,他还将多种通感手法交错使用,多角度、多方面地对同一事物加以描写和形容,在短短数字之中包含了更为广阔丰富的内容。使他的诗歌语言变得更简洁含蓄。我们来看他的《南山田中行》的“冷红泣露娇啼色”一句。“娇啼色”是以听觉写视觉,说“娇啼”则“有情”自见,“泣露”也是以听觉写视觉。“冷红”则是以触觉写视觉,“冷”字对花来说,是秋天气氛的渲染,对人来讲,是悲凉心境的写照。在这句由七个字组成的诗中,可以说字字都是经过了斟酌推敲,精心提炼,每个字都精确地体现了诗人的构思。

李贺敢于大胆创新,打破一切规律和程式,用词谴意,常常自己创造。《新唐诗·文艺传》说他:“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综观他创作的诗歌,不难发现,李贺大量运用通感手法铸造了许许多多耐人寻味、诡谲奇特的新词,如“香雨”“腻叶”“寒香”“枯香”“寒绿”“愁红”“老景”等。他的诗歌语言极力避俗而追求峭奇,为了求奇,他可以运用通感手法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如“碧窗皓月愁中听”“粉泪凝珠滴红线”“塑客骑白马,剑弛悬兰缨”等,这里的“碧”“皓”“白”“红”“兰”等词互相辉映,使诗篇的色彩更加明丽。在动词、形容词的运用上,诗人往往带有独特的风味:兔是“寒兔”,光是“冷光”,风是“清风”,臣是“清臣”,鱼是“老鱼”,蛟是“瘦蛟”;在诗人笔下,龙会“惊”,凤会“语”,兰会“笑”,露会“泣”,各种绘声绘色的词,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宝库。

诗人李贺是个非常规的诗人。自然,他使用的也就是非常规的语言。他借助运用通感手法创造立体的感知,使意象有一种复合之美。诗歌的用语方面也突破了词语的习惯搭配,既晦涩难懂又晓畅明白,既奇幻瑰丽又精警凝炼,让人一读就产生一种新奇感。所以前人评价李贺的诗歌是:“语多独造,往往未经人道。”

总之,通感手法的大量运用,使李贺的诗歌语言更加凝炼含蓄,形象更加丰富饱满,意境更加新奇独特,韵味更加悠远深长。从而激起读者的情绪,充分地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和联想,给读者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使之不断处于一种惊喜愉悦的审美感受之中。

参考文献:

[1]陈治国.李贺研究资料[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3).

[2]湖南古典文学研究会.古典文学论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

[3]流沙.李贺诗歌选注[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3).

[4]卢兴基.台湾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

[6]王琦.李贺诗歌集注[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

[7]许凯.彦周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第11篇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每小题3分,第8题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棹船(zhào)

载途(zǎi)

幽悄(qiǎo)

犬牙差互(chī)

(载途、犬牙差互)

B.羁绊(jì)

龟裂(jūn)

篁竹(huán)

折戟沉沙(jǐ)

(羁绊、篁竹)

C.神龛(kān)

褶皱(zhě)

佁然(yǐ)

舳舻相接(zhú)

D.矫情(jiāo)

连翘(qiáo)

窈窕(yáo)

胸有丘壑(hè)

(矫情、窈窕)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脚蹼

篷(蓬)勃

清洌(冽)

惟妙惟肖

B.斡旋

寤寐

次递(第)

坦荡如坻(砥)

C.贻赠

翩然

缄默

马鸣萧萧

D.层叠

振(震)撼

追溯

消(销)声匿迹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1)

很少

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这样,拥有灿若星汉的经典诗篇;也很少有哪个国度,能像我们这样,

无论

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

(2)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

滋养

心灵,

扩展

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

A.很少

无论

滋养

扩展

B.没有

无论

滋养

拓展

C.很少

即使

滋润

拓展

D.没有

即使

滋润

扩展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A.面对这个无法克服的困难,即使奖品再丰厚,我也只得叹为观止,黯然放弃。

B.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荣枯,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C.我正看得入迷时,突然停电,精彩的电视剧戛然而止,实在令人懊恼。

D.妈妈常对我说:“你长大了,要学会一些人情世故的道理和方法。”

A项“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不能用来表示目的不能达成而放弃。C项“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不能用来表示节目中止。D项“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这和后面的“道理和方法”构成重复冗余。应删除“的道理和方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广大文艺工作者承担讴歌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记录新时代的使命。

B.生态文明教育既是课程教育,也是生活教育和行动能力的培养。

C.扶贫攻坚活动深入人心,基本彻底解决了贫困家庭日常生活、子女教育、疾病就医和文化娱乐等一系列问题。

D.成为一个朗读者,并在朗读中体验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能使我们享用一辈子。

A项顺序应为记录、书写、讴歌

B项关联词应为不仅……而且……

C项“基本”“彻底”合用不合逻辑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劳动托起中国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奋斗的磅礴伟力推动梦想之舟在新时代破浪前行,抵达梦想的彼岸。

①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②在实践中不断用创新的劳动破题

③浸透着劳动者的辛勤汗水

④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⑤蕴涵着劳动者的牺牲奉献

⑥莫不凝聚着劳动者的聪明才智

⑦需要千千万万个劳动者勠力同心

A.④⑥③⑤①⑦②

B.④⑥⑤③①⑦②

C.①⑦②④⑥③⑤

D.①⑦②④⑥⑤③

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传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对丰收的祈盼和祝愿,鲁迅小说《社戏》写的就是江浙一带春社习俗。。

B.大雁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人们对大雁迁徙颇多感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归雁抒发了游子无尽的乡愁。

C.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通过对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的观测指导农业生产,还通过二十四节气预先安排农事,如九九、三伏等。

(九九、三伏不是24节气)

D.孔子说,学《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不仅借“关雎”“荇菜”“蒹葭”等动植物记载了古人活动,抒感,而且还赋予了它们深厚的文化内涵。

8.古诗词默写填空

⑴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诗经子衿》)

⑵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⑷在学校诗词大会“超级飞花令”环节中,你抽到了“数字”“月”二字令,要求说出的诗句中包含一个数字和一个“月”字,你会说:“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等)

⑸孟浩然在《登岳阳楼》一诗里,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诗句,化静为动,写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同样化静为动,写出了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选填诗句)

(本题每错、漏写一字扣半分,扣完小题1分为止。)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16分,10、11题2分,其余每小题3分)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王秋珍

⑴小时候,每次遇上头疼脑热,我都是能熬则熬。实在熬不住了,才让爸爸带着我去医院。

⑵“医生,我想打针。”一见到医生,我就很急切地说。

⑶“这孩子可真勇敢。好多孩子一听说要打针,就哭啊闹啊,像上刑场一样。”医生夸赞道。

⑷在医生赞赏的目光里,我感觉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勇敢的孩子。我右侧的屁股承受了注射针一次次的“深吻”,以至于我感觉它比左侧的要大一些。每次打针,我都是咬牙忍住,从来没有喊过一声疼。

⑸其实,我也怕疼。当湿湿的棉球轻轻地擦拭之后,我的心跳就会加快。可是,比起吃药,打针真的是一件小事情。一旦医生配出了药,我的悲惨故事就拉开了序幕。听从爸爸的指导,我把药放进喉咙,然后吞一口水。可是,水下去了,药还在。再吞一口水,依然是水下去了,药还在。一口又一口,一杯又一杯,水把我的肚子都撑满了,药依然在舌底。最后,药溶化了,苦苦的味道在嘴里弥漫开来,我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这世上,还有比吃药更难的事情吗?

⑹爸爸非常纳闷,他的女儿为什么连一颗小小的药丸都吞不下呢?他不厌其烦地教我,要我把药丸放到喉咙深处,然后喝一口水,仰一下脖子,把药咽下去。然而,每次均以失败告终。因为不会吃药,我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有问题。

⑺这样的痛苦,一直持续到我15岁。一次,我不得已要服那种长长的胶囊。我拿出豁出去的凛然就义之心,把胶囊放进嘴里,喝了一口水,稍稍一仰脖,胶囊居然很顺利地滑下去了。我惊喜不已,不由得想大声歌唱。我不记得那天是否阳光灿烂,是否有蝴蝶跳舞,反正我的心里突然升起了一轮明媚的太阳,所有的花儿都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我,竟然会吃药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⑻没想到,新的痛苦接踵而至。

⑼读初中的女孩,身体像花儿一样,一个个含苞待放。可是我连舒枝展叶的迹象都没有。我矮矮的个子像被巫婆施了魔咒,每次排座位,我总是坐在第一排。有一次,有个男生在和另一个男生说:“怎么回事?有的人的胸部像墙壁一样。”他说话的声音很轻,但仍被经过的我听到了。我知道,他是故意说给我听的。

⑽痛苦像潮水一样汹涌而至,淹没了我所有的快乐。即使我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成绩优异,那又怎么样?当我的同龄人长高了、变圆润了的时候,我还是豆芽菜一个。

⑾爸爸妈妈是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却依然仅仅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放学回家,没有零食吃,我感觉嘴巴太淡,就会悄悄来到阁楼抓一小把梅干菜吃。我猜想也许是这些黑乎乎的咸咸的东西影响了我的发育,于是,我坚定地戒了它。此后每当嘴馋的时候,我就开始幻想:不行,我要像村口的银杏树一样,长得高挑丰满,成为班里最漂亮的女生。

⑿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一直到18岁,我才迎来了拔节抽穗的季节。看我出落得亭亭玉立,妈妈庆幸地说:“你是上辈子积德了。长得晚的女生有福气。”妈妈不知道,因为这件事,她的女儿独自走在痛苦的路上,不敢声张。那份苦与痛,因为隐秘而更加酸楚。如今,经常有人夸我身材苗条、气质优雅。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曾忍受了多少委屈与酸痛。

⒀也许,对于大人而言,孩子的事情都是小事情;对于时光而言,过去的事情都是小事情,然而那一刻的感受却是如此的真切。我们都曾痛苦地生长,期待人生的峰回路转。其实,我们只需走好眼前的路。走着走着,路就宽了;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9.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解释标题的含义并分析其作用。

含义:伴随着成长,很多困难会自然克服,很多美好会自然呈现。

作用1:“走着走着,花就开了”作为标题,语言优美,蕴含哲理,引人下读。

作用2:这是一首歌曲名,用这个作为标题,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用3:深刻地提示了文章的主题,无论历经怎样的痛苦,只要坚持生活,美好的结果就会自然出现。(含义1分,作用2分,结合文本,答出一点即可。)

10.全文主要记叙了我成长过程中的两段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件事。

一是“我”学会了吃药;

二是“我”发育得晚。(一事1分,概括正确妈可)

11.请分析文章第⑻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该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行文由我不会吃药转向新的痛苦,使文章结构和层次更清晰。(1分)

12.分析第⑺段划线句极富表现力,试作简要分析,试写几个赏析性的句子。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细腻地描绘了我会吃药后的喜悦心情。(2分)

13.选出下面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A.对小时候的痛苦和上初中后的痛苦的描述,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作者以“我”的痛苦生长经历告诉读者:要微笑着面对生活的苦难,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

(文章的主题并不是表现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勇气)

B.第⑵段以主动要求打针引出“我”不会吃药的事实,既写出了“我”害怕吃药的心理活动,又以“我”和普通人不同的表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文章第⑸段非常详尽地描述了“我”吃药的过程,用“还”“依然”等副词突出强调了“我”吃药的痛苦。

D.第⑼段“他说话的声音很轻,但仍被经过的我听到了”,是因为自己一直为身体发育不良而痛苦,所以内心敏感,才能听到别人声音很轻的嘲笑。

14.全文只有极少的几个句子写到“我”的父母,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示例:父亲不厌其烦地教“我”吃药的方法。母亲“庆幸”地告诉“我”“长得晚的女生有福气”,文中仅有的小细节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正是因为他们对“我”的爱,“我”的人生才“走着走着,花就开了”。“父亲”和“母亲”在文中是“我”成长的见证,起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对次要人物的分析一般基于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意义和作用;二是写法上的作用。如对主人公的对比(烘托、衬托)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增强文章作品的真实性等。显然,具体到本题,两方面的作用都需要回答才完整。

(二)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12分,每小题3分)

为了生存,动物开启了“熬夜”模式

赵序茅

⑴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被人类侵占。在长期与人类打交道的过程中,动物发现一味地逃跑和远离并不是最佳的解决途径,最好的适应方式是调整活动模式——白天避开人类干扰,选择在夜晚活动。

⑵6月14日,国际著名期刊《科学》刊登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为了避开人类活动的干扰、威胁,原本一些昼行性动物,开始转变成为夜行性活动。

⑶为了开展这项工作,研究人员整合分析了6大洲、涉及62种动物的研究文章,他们想知道这些动物是如何改变其行为模式以应对人类活动的。

⑷分析结果显示:一旦夜幕降临,被调查的动物变得比人类抵达前更加活跃,它们在黑暗中狩猎和觅食。过去常常将昼夜时间均匀分配的哺乳动物,把夜间活动增加到68%。比如野猪明显压缩了白天活动的时间而增加了夜晚活动的时间。

⑸研究人员认为,动物改变自己的活动模式实现与人类和平共存,在无法避免被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动物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获得了短暂的和平。

⑹在尼泊尔,人们种植和劳作的地区,老虎更多地转向夜间活动;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鲁斯山脉,为了避开远足和骑行的人类,郊狼在夜间更频繁地捕猎。

⑺该研究小组还发现,这些动物对人类活动的反应惊人地相似——无论人类活动是否直接影响到它们,它们总是尽可能地避开。比如,一只鹿仅仅是看到人类在附近远足,可能并没有去追捕、猎杀它,它们也会选择主动避开。在长期的适应生存中,它们形成对人类本能的恐惧,对于人类的恐惧与天敌如出一辙。为了避免与人类活动产生冲突,鹿发现人类后,会躲避起来,会在夜间会变得更加活跃。

⑻其实,早期哺乳动物的祖先也可能因为转向夜行生活而得到生存的机会,因为它们白天会面临恐龙的威胁。在当时的情况下,向夜行性转变的哺乳动物的祖先成功地避免了被超级掠食者恐龙吃掉的命运,从而幸存下来。

⑼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为了避开人类活动,这些夜晚活动的动物也面临新的风险。一些原本昼行性的动物在夜晚会降低捕猎和觅食的能力,甚至会影响其寻找配偶的能力。同样,改变行为模式也会影响其自然生活方式。因为它们在夜间视力受限影响正常行为,比如,它们通常很难找到食物和水源。

⑽鲁阿哈国家公园里的羚羊,它们虽然避开人类活动,却增加了野外被狮子捕食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昼行性动物在夜间活动的行为,会增加被夜行性动物捕食物的几率。即使不被夜晚捕食者彻底杀死,它们也可能会缩短寿命或抑制繁殖,从而减少种群。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活动模式的转变可能会改变整个食物网中物种之间的关系,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15.阅读文章第⑴⑵自然段,从写作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总领全文,(1分)引出动物为了生存而调整活动模式的现象,(1分)为后文分析原因和危害作准备。(1分)

16.阅读文章第⑸段,加点词语“短暂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短暂的”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动物改变生活方式带来的和平只是暂时的,因为这种活动模式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未必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共处。(2分)

17.选出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A.第⑶⑷⑸⑹自然段说明了现在动物活动的特点是在黑夜更活跃。

B.第⑺⑻自然段说明现在动物能够避开人类活动或其他威胁。

C.第⑼⑽自然段说明动物改变生活习性可能带来面临新生态风险。

D.本文通过动物开启“熬夜”模式说明动物的聪明程度高,号召人类要与动物和平共处。

选D,首先,本文并不是为了说明动物的聪明。其次,文章通过动物行为的改变,说明可能带来的巨大危险。虽然第⑻段从正面猜测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但第⑼⑽段则则主要说明了这种改变带来的不可预知的后果。

18.有一类说明文,以介绍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本文就是如此。结合这个特点分析本文应该采用何种说明方法为好,请你对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是否恰当作简要评价。

介绍科学事理的文章,通常为了把介绍事理讲得更明白,往往会使用作诠释或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本文说明的道理是:受人类影响,动物开启了活动模式的转变,将带来极大生态危害。(1分)从全文看,正是使用了作诠释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生态学的道理说得更明白、更通俗。(1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分,每小题3分)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A.乃不知有汉

乃记之而去

B.不复出焉

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忘

C.后遂无问津者

风烟望五津

D.具答之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意思对即可,关键字词错、漏一个扣1分)

21.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渲染神秘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桃源美好作铺塾。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桃源人长幼有序的民风和幸福生活的图景。

C.“皆叹惋”写村民为桃源外社会生活的精彩与朝代更迭的快速感到惊讶。

D.临别之时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皆叹惋”写村民为桃源外社会的**与黑暗和人民的痛苦生活感到深切的同情。

2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作者希望有一个理想社会,即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1分)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1分)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分)

(二)阅读《蒹葭》,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每小题2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3.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以景起兴,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了凄清迷茫氛围,营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B.这首诗使用了“赋”的写法,反复通过铺排描写,表现了无悔追寻历程与决心。

C.“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表现了可望不可及的无奈,呼应了清秋景色的凄迷和感伤。

D.这首诗表现了对“伊人”不懈追求的艰辛历程。因此,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叙事诗。(本诗不是叙事诗,是抒情诗)

24.请从诗歌结构的角度赏析本首诗歌。

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结构美感。一唱三叹,节奏鲜明,能够使读者在反复的吟咏中强化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从结构形式或其对情感表达的作用答出一点即可)

四、作文(50分)

2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请以“我赢得了

”。

⑵请体会“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所蕴含的道理,以“风景”为话题作文。

第12篇

――杨无咎 《齐天乐》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邪避凶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是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人们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防止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于是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插艾草、戴五彩绳等。

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赛龙舟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节最热闹的节目就是赛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粽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屈大夫。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里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

而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祠中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描写了这个景象:“……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划龙舟时还有其它一些活动。比如龙舟游乡,是在龙舟竞渡时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有时龙舟还有各种花样的划法。如广州的龙舟,挽手用桨叶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飞溅;船头船尾的人则有节奏地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浙江余杭县划龙舟时,让人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来,如龙吞云吐雨一般。

《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达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

千百年来,盛行不衰――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避邪驱瘟,吉祥如意――佩戴香囊

香囊是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用来装小物品,也可作装饰之用,不仅样式多样,而且有着丰富的民俗内涵。香囊内填充有艾叶等中草药香料,可以驱蚊杀菌,有益健康。款式多样,有如意、元宝、彩丝缠粽、寿桃等,这些形象都具有吉利瑞祥的意义。

端午节时,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可爱。

激浊除腐,杀菌防病――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打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打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五色御恶气,祈福求寿――戴五彩绳

早在东汉应劭的《风俗演义》中就有记载说把五色丝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

五色丝的五色代表五行,汉代信仰五行阴阳之说,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青色属木,代表东方;赤色属火,代表南方;黄色属土,代表中央;白色属金,代表西方;黑色属水,代表北方。以动物为标志,东方为青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龟蛇),中央为黄龙,均为灵物。五色丝可以驱邪避瘟的象征意义远比实际功能明显,因为至今没有关于这几种色彩为什么会消灾祛病的具体说明。可见这是民俗中具有魔力和象征的神奇物,和节日用的艾叶、菖蒲、雄黄等医药功用显然不同,纯属求福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