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驻村帮扶乡村振兴

驻村帮扶乡村振兴

时间:2022-12-17 03:30: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驻村帮扶乡村振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驻村帮扶乡村振兴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精神,以对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和收入等方面,跟踪变化情况、着力促增收、强兜底、救急难,做到及时发现、分类帮扶、动态清零,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提前发现并将符合条件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协同做好低保、特困供养等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监测,及时制定计划,采取有效帮扶,防止返贫致贫发生。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镇政府主导作用强化镇政府责任,引导市场、企业协同发力,共同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有效形成防止返贫的合力。

坚持开发式帮扶和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因人因户,分类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采取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通过劳动增收致富,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

坚持日常监测与定期动态调整相结合。日常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实时更新监测台账信息,做到发现及时、响应迅速,帮扶到位。定期组织监测对象动态调整和数据共享,提升监测准确性,确保有针对性的帮扶,实现“动态清零”。

三、监测方法

(一)监测对象和范围。一是全镇建档立卡已脱贫户;二是全镇已消除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三是全镇因病因自然灾害(火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户;四是全镇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院外)等农村低收入人口;五是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020年底国家扶贫标准1.5倍的农户。由市里分析研判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存在风险的认定为监测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

(二)监测内容。持续跟踪收入支出情况,监测是否收入大幅缩减或刚性支出较大;“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是否存隐患;因罹患重病、受自然灾害、出现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现困难等。

(三)监测程序。以全镇38个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开展,通过农户申报、村干部走访排查、行业部门筛查预警、数据比对等途径,由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确定监测对象,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定期进行风险消除评估,实行动态管理。

1.农户申报。农户根据自身存在返贫或致贫风险情况,向村委会提出纳入监测范围申请。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组成核查小组,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需包保部门参与核查。对提出申请的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入户核实确认,评估风险等级后填写监测预警对象实地核查走访记录、监测预警对象排查意见表,报送镇扶贫办核准。镇扶贫办对村上报的农户开展实地核查走访,将无疑议户上报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核定,每半个月报送一次预警人员名单,原则每半个月报送一次,如有突发性、应急性等特殊情况可以立即报送。经核实不符合条件的,由村“两委”、驻村干部向申请人说明原因。

2.村干部走访排查。村干部、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开展日常入户走访排查,实时跟踪农户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出现生活困难情况,定期开展回访核查并填写监测预警对象实地核查走访记录、监测预警对象排查意见表,经镇扶贫办核准后报县级乡村振兴部门,县级乡村振兴部门组织协调相关行业部门核实确认,原则每半个月报送一次预警人员名单,如有突发性、应急性等特殊情况可以立即报送。

3.行业部门筛查预警。镇住建科、镇劳动保障所、镇水利所、镇民政办、镇农办、镇应急管理科等部门组织工作人员,通过下乡入户或其他手段进行筛查,及时报送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的预警信息,对存在可能返贫或致贫的农户,评估风险等级后填写行业部门筛查记录表、监测预警对象排查意见表,报送至县镇扶贫办。

4.数据比对排查。镇扶贫办和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定期开展数据共享和对接,行业部门每两个月至少与乡村振兴主管部门进行一次数据交换。发现并核实确认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隐患问题后,反馈乡镇核查。

5.镇级核查。全镇组织镇扶贫干部及包村干部对各村提出的监测情况,以及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反馈的监测意见,对监测对象进行核查,核查实际情况后,形成返贫(致贫)预警监测意见报告,并于每月填写一次市防止返贫和帮扶工作台账,报送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

6.监测对象确定及管理。村“两委”、乡镇和行业部门上报的预警人员名单,经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汇总后,提请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审议,审议通过后,纳入监测预警范围,由乡村两级按照名单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巡回督导组,对预警监测工作进行随机抽查审核。对抽查中发现预警级别评定存在疑似问题的农户,反馈乡镇或责任部门进行重新复核,疑似率超过2%的村要对本村所有农户进行全面重新排查。

监测对象实行线下台账和信息系统同步管理。全村建立监测台账,准确记录农户基础信息、筛查走访、风险种类和预警等级、采取的帮扶措施、风险消除情况等内容,所有台账都要实时动态更新。民政部门监测的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由民政部门专项管理,定期交换数据。市乡村振兴主管部门每两月组织开展一次风险消除评估和动态管理,及时将新纳入的监测对象信息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已消除风险的在系统中进行标记,实现“动态清零”。监测对象的家庭成员自然变更可即时动态调整。

(四)分级预警。根据县级对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户收入水平与结构、家庭成员劳动能力等因素,乡镇采取分级预警,按照预警级别从高到低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示。Ⅰ级红色预警,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病因残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数额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或家庭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的涉临返贫致贫户或“两不愁三保障”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农户;Ⅱ级黄色预警,即无劳动力、无创业能力、收入仅靠资金帮扶、产业分红等方式带动,出现返贫(致贫)风险因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极易返贫致贫户。Ⅲ级蓝色预警,即因病因残等部分丧失劳动力、收入不稳定、自主发展动力不足,主要依靠产业项目和帮扶带动,出现返贫(致贫)风险因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容易返贫致贫户。

返贫(致贫)风险因素,主要有因大病、因学、因残、因灾、因突发事件、因产业失败、因就业不稳等种类,监测对象确定预警级别后,分类实施帮扶,并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实时调整预警级别。对评估已消除风险的,在保持监测的基础上,标记消除风险,取消预警级别。

四、帮扶措施

采取分层分类的方式组织实施帮扶。乡村层面,按照计划实施帮扶,对各项帮扶措施成效进行密切跟踪。对纳入防止返贫监测的对象,采取下列措施分类施策。

(一)产业帮扶。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且有产业发展意愿的监测对象,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动其发展生产。

(二)就业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根据培训意愿,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帮助实现异地就业;对难以外出务工的,动员当地用人单位优先吸纳,帮助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就业。鼓励监测对象参与农村项目建设,多渠道就业。

(三)综合保障。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户及时给予急难社会救助和受灾人员救助。

(四)扶志扶智。引导监测对象通过生产和就业增收致富,对自强不息、稳定脱贫致富的监测对象,探索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倡导赡养老人、扶养残疾人。

(五)社会帮扶。及时化解生活生产风险。广泛动员社会、企业力量参与帮扶,各村要有效利用“中国社会扶贫网”、“社会众筹”等平台,积极争取“公益团体、爱心人士、慈养基金”等公益资源支持。

五、工作要求

(一)落实落细责任。我镇要落实主体责任,镇扶贫办要做好监测对象认定、组织实施分类帮扶、风险评估、动态管理等工作,镇住建科、镇劳动保障所、镇水利所、镇民政办、镇农办、镇应急管理科等部门要加强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及时通报出现的安全隐患、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家庭的预警信息、制定和落实帮扶措施;各村做好日常监测预警、定期开展走访摸排,按时上报预警人员名单,实施具体帮扶。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县委“一个统领、三五支撑”总思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重点聚焦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工作,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升发展水平,确保贫困群众同全乡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坚持扶贫政策不变,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已脱贫的贫困户在攻坚期内继续享受扶贫政策,加大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薄弱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不完善的村投入力度,实施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发展条件。

坚持驻村帮扶不变,全面提升群众的满意度。继续保持扶贫队伍力量不减,坚持单位帮村、领导包带、党员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的帮扶制度不变,力度不减。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群众“造血”功能,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持帮扶措施不变,全面提升群众增收能力。坚持“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继续实施“乡村振兴和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标准不变,力度不减,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坚持社会兜底保障,织密织牢兜底网络。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及时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致贫的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进一步提高五保、低保和医疗救助水平,筑牢兜底保障屏障,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坚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特别是在水、电、路、网络和农村养老、医疗、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结合乡村振兴工程,补齐发展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目标任务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走好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1、实现“两个巩固”。巩固全乡脱贫人口不返贫、不掉队,巩固集体经济破零的村不“滑坡”,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实现“五个不减”。狠抓精准脱贫力度不减,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不减,领导包村力度不减,驻村帮扶力度不减,督查考核力度不减。

3、实现“六个确保”。确保全乡脱贫群众收入稳中有升,稳定超过现行扶贫标准;确保新发生的贫困人口及时得到有效帮扶救助;确保贫困家庭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困难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高;确保村庄环境不断改善;确保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4、认真完成省级第三方评估、省委专项巡视反馈及市、县各级督导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5、全力实施《乡2018年—2021年度脱贫攻坚工程巩固提升的实施方案》。

四、措施办法

(一)预防返贫措施

严格落实“四不摘”制度,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建立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监测机制,对脱贫户产业发展、家庭收入支出、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实施跟踪服务和动态监测,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及时掌握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的基本情况,加强返贫致贫监测预警,确保所有贫困户收入稳定超过省定脱贫标准线4000元以上。

(二)脱贫巩固措施

1、聚焦突出问题抓整改。围绕省级第三方评估、省委专项巡视反馈及市、县各级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对照贫困户退出5项指标任务,迅速开展各项政策落实“回头看”,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制定好整改方案、建立健全整改台账,细化落实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整改时限,以问题整改落实提高我乡脱贫攻坚成色。

2、强化典型培树展成果。一要大力宣传我乡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深度挖掘乡、村两级干部、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脱贫路上担当作为,创新奉献的事迹。二要完善乡、村两级级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全面反映我乡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三要开展好“10.17”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办好“农民丰收节”展示好脱贫攻坚系列成果。

3、持续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加大力度,全力攻坚,积极推进气化步伐,完成樊庄、管头、老坟沟等村的清洁能源入户扫尾任务。

4、引深落实健康扶贫服务。全面落实“三保险、三救助”医疗保障政策,建立医疗扶贫“绿色通道”,筑牢“救治保障线”,加大对大病、慢性病的分类救助力度,落实好“136”政策,全力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同时,落实“先诊治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和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机制,扎实推进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充实配备完善医疗设备、医疗药品及村医,提升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解决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5、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应扶尽扶”、“应保尽保”要求,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低保和特困群众供养保障范围,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两无”家庭,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推进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6、全力开展产业扶贫攻坚行动。以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特别要以绿草地公司为引擎探路子、树标杆、做示范,不断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提升扶贫造血功能,引领辖区肉鸡、香菇、小杂粮等专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同时,鼓励各村因地选择产业,推动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档,受益贫困户增收有保障,为群众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7、积极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综合考虑、因地制宜,按照“提升村、示范村、宜居村”三种整治类型,重点聚焦“违建、垃圾、污水、厕所”等突出问题,全面启动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扎实推进农村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项专项”整治,彻底改变存在的“脏、乱、差、臭”等农村环境问题。同时,以实施易地搬迁拆除和凋敝宅基地复垦工作为契机,加大对破房弃院、残墙断壁的拆除、整治、复垦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

8、倾力打造精干高效的驻村帮扶铁军。继续落实《县驻村帮扶十项制度》,创新管理方式,打造精干高效的驻村帮扶铁军,以制度规范工作。采取“实地抽查+专项督查+随机抽查”的办法,督促“一队三人、五天四夜、六大行动”有效落实;采取“日记录、周调度、季督查、半年考核”+“日报告、外出报备”相结合的模式,强化日常管理考核;通过为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工作生活难题等措施,关心关爱驻村干部;通过发现一批驻村帮扶先进典型,进一步深入开展驻村帮扶问题整改,推进提升驻村帮扶脱贫攻坚工作。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聚焦贫困人口脱贫,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的原则,更加注重脱贫质量,更加注重综合分类施策,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层层追究责任,确保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二)加强资金监管。要聚焦扶贫资金、产业项目,扎实开展农业产业扶贫领域“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活动。乡纪委要有效运用“五账工作法”紧盯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财政所、农经站等政府各站所要加强扶贫资金、涉农惠农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第3篇

经过全市上下持续几年的全面发力,X的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决定性进展,成为全省首批整体基本脱贫市。但不可否认,当前脱贫攻坚仍存在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成为全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X市脱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截至2019年底,XX个贫困县摘帽、X个贫困村全部退出,X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全市只剩下X户X人未脱贫,成为全省首批整体基本脱贫市。“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贫困户吃、穿、住、医疗、教育、吃水等生活必需有了基本保障,贫困村的面貌有了极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了很大提高,脱贫攻坚的任务整体上基本上完成。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X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转变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根据新情况,针对新问题,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各项涉农政策的合力,统筹规划,协调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发展壮大农村一、二、三产业,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干部队伍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松劲懈怠、喘口气、歇歇脚的问题。随着X县的摘帽,脱贫任务的基本完成,有的领导出现工作放松倾向,把巩固提升当作一般性的工作来安排,一些部门领导在帮扶人员配备、帮扶力度上出现应付思想,一些县(市)对驻村干部的管理出现明显松懈。干部队伍这种苗头性问题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

二是脱贫村干部、群众依然存在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不够问题。一些脱贫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能力素质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反主为客,把村里的工作都交给驻村工作队或第一书记,缺乏主动带动群众致富的动力和能力。一些脱贫户主要依靠政策帮扶实现脱贫,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三是脱贫产业基础不牢,脱贫人口存在返贫潜在风险。总体看脱贫产业普遍存在发展规模小、带动主体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及产业项目雷同、市场风险大、运营管理不善、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产业基础依然薄弱,致使脱贫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

四是易地扶贫搬迁遗留问题还较多。有的搬迁户因年龄偏大仍靠种地维生或搬入安置点就业无着落及上学、医疗等不能衔接,搬迁积极性不高或占新不拆旧,导致拆除复垦进度缓慢,集中安置点入住率不高等问题发生。

五是脱贫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还待进一步改善。普遍存在标准不高、发展不足问题。如一些贫困村饮水安全标准还较低,一些村虽建了卫生室,但能为村民提供的服务很少。多数贫困村没有小学、幼儿院,陪孩子外出就学成为贫困村村民沉重的家庭负担。

六是脱贫攻坚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就我市来说,主要是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矛盾、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矛盾及边缘人口致贫风险问题。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贫困村的面貌普遍发生了较大变化,贫困户得到了很大的实惠,而与贫困村、贫困户相邻的非贫困村、非贫困户特别是边缘户,本与贫困村、贫困户条件相差不大,这几年因得到的扶持很少,反而发展滞后于贫困村、贫困户,特别是一些边缘户因生活变故致贫风险很高,导致村与村、户与户、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增加,影响了农村社会风气和稳定发展。

三、X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对策建议

一是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将乡村振兴规划与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统盘考虑,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彼此融合。以县、乡为单位,统筹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市场要素和投向农村的财政、社会资金,布局、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资源、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弥合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之间、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加大边缘人口的社会保障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是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干部是脱贫攻坚的领导力量,脱贫攻坚的成败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和扶贫干部的综合素质、决策水平、执行能力。要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的政治属性,克服松劲懈怠倾向,加强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各有关单位在帮扶人员配备上要克服应付思想,选派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会帮扶的党员干部到扶贫一线。同时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管理,克服软弱涣散倾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队伍的主力军作用。

三是进一步激发贫困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贫困村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稳定脱贫最终要靠贫困村干部、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要针对贫困村干部队伍老龄化严重的实际,通过选派大学生村官、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方式,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贫困村村支“两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和能力。要在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多形式、多渠道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通过宣传、教育,在农村营造“勤劳脱贫光荣,坐等靠要可耻”浓厚氛围,要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搭建就业平台,加强就业培训,发展壮大农村产业等,逐步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夯实其稳定脱贫基础。

第4篇

下半年,农牧业工作以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这个主题,统筹推进三个扶贫专项、重点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非洲猪瘟防控、农牧业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

(一)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及秋收工作。当前正值农作物病虫害高发期,为达到“稳产增收”的目标,继续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做好汛期防灾减灾,提前谋划,积极调配秋收所需物资,做好秋收工作,确保今年粮食产量较去年要有所增长。

(二)加强畜牧业生产管理。一是狠抓《县牲畜出栏管理办法》的落地落实。根据牲畜存栏数量,核定出栏任务并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积极引导、鼓励牧民出栏牲畜,年底牲畜出栏数较去年要有显著增长。二是结合州级下达畜禽改良及本品种选育1万头目标任务,切实做好剩余2500头畜禽改良及本品种选育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目标任务。三是总结春季防疫经验,提前调配秋季防疫物资,扎实抓好今秋防疫和包虫病防治工作,确保不出现重大疫情。

(三)加强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管理。一是加强对续建项目工程质量及进度的管理工作,明确要在今年完工的项目,必须要完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做好项目收尾、审计等后续管理工作。二是抓好新建项目的工程进度,把好质量关,要按照年度既定建设计划,完成当年建设内容。三是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根据工程建设进度,抓紧拨付建设资金,确保支付进度。四是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衔接,做好2020年度--2021年新建项目申报工作。

(四)落实农牧民补奖政策。2019年草补政策实施禁牧补助627万亩,实施草畜平衡603万亩,按照省州安排,及时兑付两项直补资金共6210万元。截止5月底,已完成年度补奖基础数据资料和实施方案的编制报批工作;在7月中旬之前完成农牧民补奖信息核及公示,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农牧民补奖政策资金兑付工作。

(五)加强农牧业安全生产管理。一是做好农畜产品供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尤其是中小学食堂农畜产品的质量管理,确保不发生任何食品安全事故。二是积极推进农机尤其是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考证及拖拉机年审工作,在下半年要开展1次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在农事繁忙季节组织开展1次行业内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三是按照中央、省州非洲猪瘟防控要求,加强对生猪及生猪产品的调运管理检验检疫,确保我县不出现疫区的生猪及生猪产品,确保我县生猪市场和生猪产品的绝对安全。四是加强对项目施工安全的管理,确保项目建设不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提前谋划,要求施工企业做好民工工资兑付等工作。五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一要继续做好汛期农业生产的防灾减灾工作,二要提前调运应急饲草料,做好打贮草基地饲草料收贮工作,应对重大雪灾的发生,确保今冬明春牲畜顺利过冬。六是对种养殖大户、集体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六)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按照年初既定的扶贫专项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和序时进度,按时完成“农牧产业扶贫专项”所有工作任务。二是抓实抓深抓细“五个一”帮扶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农技员驻村帮扶工作,严格按照县驻村办每月下发的帮扶工作任务清单要求,按月做好当月的农机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工作痕迹管理。三是配合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泥朵镇做好脱贫攻坚大普查相关工作,全力做好年底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相关工作,实现脱贫攻坚圆满交账。

(七)全面完成今年农业农村深改工作任务。下半年要集中精力全力抓好农业农村深改任务的牵头抓总,及时与涉改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掌握改革任务进展情况,及时收集改革信息上报上级有关部门,积极努力争取全州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先进县的荣誉。

(八)抓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工作。一是10月底前全面完成厕所革命(30件民生实事)、乡村振兴示范村补奖项目建设;二是高质量完成州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示范村创建工作,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内业资料,把时间、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和示范村上。三是全面完成今年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

(九)加强品牌培育和产品展销。一是年底前力争拿下“黑青稞”、“紫皮大蒜”、“藏香猪肉”、“牦牛肉”、“无筋豆”5个特色农畜产品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地”区域公共品牌集体商标要在年底前进入国家受理环节,为明年成功拿下集体商标打下基础。二是组织好州第二届农特产品展销会展销活动,认真准备参展方案,把特色农特产品带到展会,加强线上线下的宣传,让农特产品走出深闺。

第5篇

2、配合办事处加强对驻村扶贫干部的日常管理。突出基层组织的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配合组织部门落实村干部考核制度,不断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增强村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做好宣传,特别是对外对上宣传。在市工作群工作动态。“1017”扶贫日公益宣传。

4、落实上级扶持项目和资金,监督项目实施等。参与扶贫项目实施监管,指导各村做好雨露计划、到户增收、奖补资金,统筹金等项目资金申报发放。

5、推进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协助安排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在上级部门和办事处指导下督促各村努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与贫困人口的利益联结机制。

6、配合各行业扶贫部门,督促指导各村落实行业扶贫政策。

7、配合实施文明乡风宣教行动、志愿服务帮扶行动、文化服务惠民行动、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先进典型选树行动等。

8、做好年度动态调整工作,完成贫困人口年度脱贫计划。

9、村级档案资料提升,扶贫办经常入村指导。在分析主要致贫原因基础上,指导各村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有针对性的落实:“五个一批”帮扶措施,真正做到“一户一策”。资料重点是村档、会议记录、四议两公开记录、问题整改、涉农资金发放等方面。注意收集日常工作的相关影像、文档资料,做好分类存档工作。

10、加强对各村扶贫工作的督导检查

11、按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第6篇

结合当前工作形势,的会员“978qa”为你整理了这篇自然资源局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2016年以来,毕节市七星关区自然资源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立足部门实际,充分用好、用活、用足自然资源政策,努力培树“三精两注一加强”党建品牌,秉承一切工作为脱贫攻坚让路,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坚持尽锐出战。加强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坚持聚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以事择人、人事相宜,立足精准选派,以政治素质好、年富力强、业务骨干作为标准,安排2名班子成员带队,抽派35名干部驻龙场营镇、阴底乡、朱昌镇、长春堡镇等4个乡镇共19个村(龙场营镇、阴底乡占16个村)。在35名干部中,大专以上文凭32名,占91.43%,含研究生1名;党员25名,占71.42%;第一书记11人,占31.42%。要求驻村人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下沉基层,吃住在村,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真抓实干,发挥好自身优势和作用,真正成为一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是坚持吃透政策。用足用好用活乌蒙山片区支持政策,学深吃透深刻领会政策精髓,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好支持政策,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助推“四场硬仗。1.用好用活增减挂钩。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任务生产工作,按照全区2016年以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开展宅基地复垦复绿工作进度情况,利用增减挂钩政策积极组织宅基地复垦复绿区级验收,其中2018年度实际完成宅基地复垦复绿验收513.34亩,2019年度实际完成宅基地复垦复绿验收589.09亩,2020年度验收工作预计年底完成,至今已累计完成验收1104.43亩。验收后的指标报备后由省级统筹流转使用,按省级统贷统还原则为脱贫攻坚筹措资金。2.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统筹安排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注重与脱贫攻坚、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土地流转、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乡村振兴等方面相结合,强化利益联结增加群众收入,提高贫困群众“三个获得”感。自2016年以来,实施脱贫攻坚村民自建土地整治项目41个,总投资7160.46万元,惠及贫困人口944户4518人,贫困人口获得优质耕地1.09亩,贫困户参与项目工程施工务工,就地增加收入。3.全力做好脱贫攻坚项目用地保障。抢抓七星关区属乌蒙山片区的历史机遇,脱贫攻坚项目用地实行应保尽保,省级以下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民生发展等建设项目,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可纳入重大建设项目范围,依法办理用地手续。4.积极做好水文地质调查。争取资金800万元开展4个图幅1:5万水文地质调查,图幅名称分别是:长春堡幅、重新幅、周骥站幅、阴底幅,直接为约8000名缺水群众提供饮用水源。5.积极申报地质灾害防治项目。2019年以来成功申报地质灾害防治项目3个。其中省级项目1个(海子街镇坪山社区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正在施工),补助资金420.75万元;市级项目2个(生机镇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清水铺镇李家坪村芦稿田组滑坡、兰田村马老田组崩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已经完成,正在组织项目招投标工作),补助资金648.24万元。

三是坚持倾力帮扶。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着力抓好结对帮扶同步小康工作。1.帮扶阴底乡。帮扶资金1076.08万元,其中,筹资129.03万元帮助阴底乡开展地灾防治、产业结构调整、不动产登记、“夏秋攻势”等工作。联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投资50万元打井2口。争取资金334.13万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个,为脱贫攻坚注入项目支撑。此外,拟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16.33亩,预计可为当地财政收入750.34万元。2.帮扶龙场营镇。争取资金157.42万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个;拟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51.17亩,预计可为当地财政增加收入120.14万元;帮扶电脑1台,价值约0.5万元。在2019年全区两次通报中考核均位于前三名。3.帮扶朱昌镇。争取资金579.21万元,实施“补充耕地三年行动计划”土地整治项目3个;拟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1.08亩。4.帮扶长春堡镇。拟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11.49亩。此外,帮助完成上述乡镇总规(修编)和村庄规划编制,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的规划引领;正在筹资30万元以上资金,拟向条件最为艰苦的村寨倾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组织干部职工定期到帮扶联系点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推进脱贫攻坚。

第7篇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我市自********年底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六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目标,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丽新家园。

一、********年工作总体情况

********年,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年度****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个省级、****个市级中心村建设,全面启动********年度****个省级、****个市级中心村建设任务。一是********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今年以来,****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重点开展了公厕改造、污水处理、道路建设、绿化提升、停车场建设、亮化、交通信号灯设置、农贸市场整治等治脏治乱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个省、市中心村围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卫生改厕、污水处理、沟塘河渠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化、亮化等方面开展建设提升工作。**月下旬,市美丽乡村办组成两个验收组,对各县(市、区)********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考核验收,验收全部合格。二是********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进展顺利。根据年度工作任务,我市加强工作谋划,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推进,持续发力,******个省、市中心村建设稳步推进。先后完成了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群众动员和环境整治“三清四拆”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等工程建设进度,目前工作进度已超过总体建设任务的****%以上。三是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成效显著。通过整治和建设,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中心村脏乱差状况根本改观,环境面貌换然一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明显加强。今年以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共计清理垃圾****余万吨,改厕**.**万户,新建公厕******座,新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个,修建道路******公里,河塘沟渠清淤******口,增加绿化****万平方米,安装路灯**万余盏,新建文化广场******个。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月**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大会,将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大专项行动”之一,市美丽乡村办结合**实际,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方案。**月**日,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安排年度重点工作,审议了********年度市级中心村建设名单和********年度市本级财政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安排意见。**月****日市领导小组召开美丽乡村建设专题调度会,通报分析各地美丽乡村建设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意见。会后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函告形式,将市级督查发现的美丽乡村建设问题清单发各县(市、区)书记和县长。由市领导带队赴重点县区进行调研和现场督查,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问题整改落实。**月****日,市领导小组在**召开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现场推进会,进一步调度部署,压实工作责任。为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力度,今年我市继续组织开展了市级领导联系、市直有关单位和重点企业结对帮扶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从****个省级中心村中,选择****个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中心村(其中贫困村****个),按**名市级领导联系,**个市直、驻宜单位或重点企业进行结对帮扶。

二是抓好规划和项目管理。通过招投标,委托规划编制单位编制了《**市美丽乡村中心村布点规划》,全市共布点中心村********个,到********年规划实施中心村********个。各县(市、区)聘请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完成了********年度各省级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在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的同时,各县(市、区)对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行全程项目化管理,严格按规划落实项目,实行“先批后建”和“财政专项资金随着项目走”原则申报和核定中心村建设项目,各中心村严格按批准的项目进行施工。

三是强化工作督查。认真落实月督查、季调度工作机制,市美丽乡村办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县(市、区)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情况开展现场工作督查。督查以暗访为主,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直接深入集镇村组、田间地头,以“解剖麻雀”方式,现场梳理发现存在问题,盯紧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交办责任单位,“点对点”地发出督查通报和整改建议,要求限时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结果。对年度申报建设的中心村逐一现场审核、实地把关,落实县级择优初评、市级审核把关责任,确保中心村建设既符合布点规划要求,又符合群众意愿、贴近基层实际。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逐年增长原则,市财政********年度预算安排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万元,比********年增加********万元,增幅达到****%。市级专项资金坚持以市级中心村建设为重点、以定额奖补为标准、以考核验收结果为导向,采取因素法分配,一次及时拨付到位。资金安排注重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补助额度适当向贫困村倾斜。突出资金使用重点,重点开展环境整治、垃圾处理、改水改厕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制定出台资金监管的具体办法,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日常督查监管。各县(市、区)也加大了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放力度,据统计今年各县(市、区)县级财政资金投入总计**.**亿元,整合涉农资金**.**亿元,社会投入**.**亿元,农民自筹**亿元,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亿元。

五是加强学习培训。**月****-****日,市美丽乡村办在**举办了********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余名中心村所在乡镇及行政村负责同志参加培训。突出理论培训,邀请省美丽乡村办、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的有关领导专家授课,详细讲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关政策理论。突出现场培训,选取近年建设成效较好的中心村和具有乡村振兴示范意义的村,组织乡村干部现场参观,加强经验交流。为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月****日-****月**日,市美丽乡村办组织各县(市、区)美丽乡村办负责人到***等地考察学习,先后参观考察了***、***、***、***等美丽乡村点。通过考察学习,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的理念、开阔了眼界,外地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对我市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六是注重统筹结合。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文明创建、改革创新统筹结合。坚持规划建设向贫困村延伸、整合资金向贫困村汇聚、帮扶力量向贫困村倾斜、乡风文明向贫困村覆盖。坚持以改革精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创新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优先在具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村,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三变”改革试点,有效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美丽乡村建成一批休闲农业、乡村民宿等,推广互联网工程,推动三产融合。坚持“以文化人”,推动美丽乡村由“注重硬件”向“内外兼修”转变。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宣传活动,编印《***》,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单位组织全市******多位作家深入基层开展大型采访活动,出版发行《**》三卷,积极宣传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重大实效。坚持群众主体,尊重群众意愿,选优配强村民理事会,借助村规民约、文明户评比等载体,引导动员广大群众主动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清洁家园。

第8篇

一、虚心学习,深入摸查,为全面铺开驻村工作打好基础

防贫返贫及“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是一个全新的工作,为了能够顺利开展新的工作,力争出成效,虚心向村干部学习,向老党员学习,并认真查阅上届驻村干部移交的材料,找出开展新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的应对措施。

(一)虚心请教,了解农村工作的特点及办法

1、向单位的领导请教。在投入新的工作前后,单位的领导可以说是我的教师。主动向他们请教,他们或教农村领导的艺术,或教农村工作的办法,使我驻村工作组受益非浅,大大地增强了我工作组做好新工作的信心。

2、向基层领导、干部请教。村一级领导长期从事基层工作,对农村的最新情况比较了解,有非常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是学习从事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宝库。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我们充分抓住各种机会,虚心向村干部请教,进一步充实开展农村工作的办法。

3、向村民请教。有人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做好农村工作,我们认为深入了解农民的想法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驻村以后,我们有意识地向村民了解他们对村“两委”干部及村内各项事务的意见、建议等,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对照检查,查找差距,努力提高从事农村工作的水平。

(二)深入摸查,了解村情民情

1、向村“两委”干部了解。村“两委”干部是农村工作的最直接参与及管理者,对本村的各项事务比较熟悉。驻村后,我们与村“两委”干部逐一交谈,对本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2、向村民了解。有人说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本村的具体情况,村民最有发言权。驻村后,我抓紧时间走门串户,在村民中展开广泛深入的访谈,对村情民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学习了解村规民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依法行政,开展农村工作,除了需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法规之外,还必须了解村规民约。驻村后,我们查找出该村的村规民约,认真学习,为以后处理农村事务打好了基础。

(三)明确思路,制订工作计划

2021年以来,成立了村级防贫小组,每月全覆盖式入户排查走访,发现解决致贫返贫风险,进一步提升脱贫成效、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查,我们对三道沟村的村情民情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有了初步的工作思路,经过认真的分析,并在与村“两委”干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半年内完成以下驻村工作。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深入调查摸底、吃透村情民意

驻村后,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三道沟村的基本情况、吃透村情民意,一是对村内23名党员走访交谈,了解村内基本情况;二是对全村每户逐一进行走访座谈,摸清村情概况。全村总人口117户249个村民,常住人口26户45人,我们用了一周时间走访常住村民,又腾出两周时间电话询访了其他外出户。常言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村里的情况,村民有发言权。通过入户走访、聊天座谈、电话询访等形式,三道沟村的街头巷尾、大事小情我们已熟记于心。三是制定了防贫防贫计划措施,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在产业就业等方面有了巨大提升,贫困户收入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

(二)选好配强两委班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驻村后,面对村“两委”班子瘫痪,基层组织建设软散等情况,一是我们与乡选举领导小组一道具体负责三道沟村组织建设等事宜;二是采取走访、座谈等方式,对该村群众对本村的现状以及以后的工作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调研;三是与原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与老村干部、老党员、致富带头人、村民代表进行个别访谈,了解村内存在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怎样选好配强村的班子,谁做事公道正派、能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了详细调查;四是选举班子通过归纳、采集走访汇总意见进行审议,组织全体村民代表进行商议。五是经全体村民代表审议,一致推选出新的两委班子。

(三)全力以赴,一心一意为民办好事、实事

驻村以来,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有关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积极与移动通讯部门协调,解决我村网络通讯不畅问题;二是解决居民用水困难;三是解决村内各种纠纷;四是配合村“两委”班子监督“民居改造”工作,2021年共计77户农户实施民居改造项目,其中36户民居退出,33户农户民居新建,剩余8户进行房屋修缮,目前已完成签协议、房屋拆除等阶段,相信在不断实施民居改造项目过程中,不仅能极大改善三道沟村房屋居住条件,更能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村内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五是帮助配齐消毒工具和消毒液,村委会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做好对村庄的消毒工作,驻村工作组为村民提供代办服务,帮助村民集中采购生活用品,切实保障村民日常生活所需。六是由于村委会办公用房年久失修,向乡政府递交申请通过后将村委会将在原址上拆除新建,预计金额为37.567112万元,将在8月份底新建完成,提升村民办公活动场所硬件水平将更好服务于村民。

(四)狠抓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能力

我驻村工作组现在面对村级基层工作,经验少、村情复杂,我们在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转变。要认真学习各种政策、涉农文件、各种农业科学和人居环境整治相关知识,多深入群众,多倾听群众呼声,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好农村各项政策的宣传员,推动农村改革、乡村振兴发展。

(五)严格遵守纪律,坚持专心驻点

同其他驻村工作同志相比,我门驻的三道沟村工作量虽然小一点,工作面宽一点,生活稍困难一点。决不会出现“走读”现象,造成对工作不利和单位不好的影响。认识到这些,我们努力做到生活上低要求,工作上高要求,纪律上严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工作基本要求,力求做好“三大员”,树“五真”形象,做“五好”村民,做到“五天四夜”“四点要求”“四个不准”;认真执行工作学习制度,除按要求做好乡政府、“扶贫办”安排的工作任务,工作之余还要自学,从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从工作实践当中学习,我学到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致富奔小康的拼搏劲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

三、存在的问题

第9篇

驻大布江乡xx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长  xxx

(2019年12月31日)

2019年4月,受县委派遣,本人担任驻大布江乡扶贫工作队队长、xx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xx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自驻村以来,我团结带领驻村工作队员,与xx村“两委”一班人,按照县委、大布江乡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党建是第一保证,全面参与脱贫攻坚战,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有力巩固提升了xx村脱贫攻坚工作,有效推动了村级组织建设上新水平。现将2019年抓党建促脱贫坚战工作汇报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大布江乡东南部,属省级深度贫困村,由原xx村与xx村合并组成,辖16个村民小组,653户2256人。现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289人,其中已脱贫90户279人,未脱贫5户10人。全村土地面积13.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29亩,林地11900亩。主要产业有毛坪茶叶、黄牛养殖、水稻、林木、粽叶种植等。

二、党建工作情况

(一)村党支部基本情况。xx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9人(其中县派第一书记1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共有4个党小组。其中35岁以下的党员4人,35岁至60岁的党员18人,60岁以上的党员26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4人,女党员8人;流动党员12人。

(二)党建工作情况。我始终坚持把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己任。一年来主要抓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突出抓好支村两委班子建设,注重抓好党员发展(1名预备党员)和后备干部培养(3名年轻后备干部)。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活动,交流思想和情感,利用“”制度狠抓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干部作风转变,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致力提升“五化”水平。一是做到支部设置标准化。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9人,分设了4个党小组,派驻了第一书记,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二是做到组织生活正常化。严格落实“”制度、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主题党日活动。三是做到管理服务精细化。开展党员积分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按月足额收缴党费;做好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每天安排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四是做到工作制度体系化。把制度建设贯穿党支部建设全过程,建立并完善了考勤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村务公开、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村规民约等长效机制,严格制度执行,着力解决制度缺失、系统性不强、整合不够、落实落地不力等问题。五是到阵地建设规范化。进一步完善村部建设及村文化广场建设及布局,进一步做到统一标牌标识,合理功能布局,配套设施设备,健全资料台账,强化日常管理,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平台服务群众办事、开展支部活动、日常办公的综合功能作用。

三、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xx村是省级贫困村,虽然2018年顺利摘了帽,但是巩固提升的工作任务同样繁重。入村初始,我加紧走访调研,摸清村情民意,熟悉工作环境,为驻村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调研, 会同村“两委”研究拟定了本年度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一年来,严格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以民生建设为基础,农民增收为核心,产业发展为重点,组织建设为保证,通过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六个清零”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整改、脱贫人口“回头看”、“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支部联百户帮扶活动,以及全覆盖专项督查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了全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提升,社会事务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排查问题全面整改到位,年度减贫任务顺利完成,切实巩固和提升了村出列、户脱贫成果,为2020年脱贫攻坚完美收官,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严格动态调整,加大扶贫力度,实现稳定脱贫。通过精准识别,新纳入符合条件的贫困户1户5人,动态调整后全村共有贫困户95户289人。加大对预脱贫贫困户的帮扶力度,使5户8人贫困户顺利脱贫。同时确保了已脱贫户稳定脱贫,杜绝了返贫现象。

(二)大力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今年依托省市龙头企业与全村38户贫困户126人进行利益联结,和兴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帮扶11人,引导贫困户自主经营产业60户199人增收100余万元,落实政策奖补资金15.24万元。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打造粽叶基地项目,为粽叶基地流转土地200亩。

(三)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水:新建高坡垅、天堂自来水饮水工程,全村16各组所有户头都有了安全饮水保障;电:全村农网改造全部到位,杜绝了非正常断电现象;路:完成了南禾垅等11个组20段入户公路硬化3000米,白面石、上岭、牛口上3处公路修复及护坡,至此,全村所有自然组都通水泥公路,硬化公路入户率达到95%以上;通讯:建好了联通基站,进一步完善了通讯网络实施。其他: 乒乓球台2套、全场篮球场,加上新安装4盏大型太阳能风能路灯,使得村部文化广场“高大上”;实施水塘改造4个;设立公益岗位13人。

(四)落实教育扶贫和社会保障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扶贫教育补贴50户76人,高中(职高)在校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雨露计划助学12人。全村享受低保贫困户21户46人,其中最低生活兜底保障4户5人。

(五)实施技能培训,强化劳动力转移。全年组织开展6期集中业务培训253人次,其中种养殖技术进行培训3期82人次,电商操作、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9人次。转移就业87人,新增发放就业交通补贴10人9300元。

(六)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加强村扶贫光伏发电站生产管理,实现集体经济收益2.35万元;通过为银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种植粽叶,为村集体增收3.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年总收入达6.05万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建设资金缺口,缓解了“无钱办事”的难题。

(七)督促结对帮扶工作落实到位。驻村扶贫工作队注重加强与帮扶单位联系,经常汇报情况,争取到责任单位进一步重视、理解、支持脱贫攻坚工作,衔接帮扶单位落实帮扶资金40000元。与此同时,采取以会代训、微信工作群、电话联系等渠道和方式,督促指导帮扶责任人及时落实按月走访、帮扶措施及完善台账资料等工作,确保帮扶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八)加强宣传走访,推动乡村善治,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一是工作队员坚持每月走访一遍建档立卡贫困户,兼顾走访其他群众,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和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效,召开民情恳谈,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切实提高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可度。强化扶志扶智引导,鼓励贫困群众自立自强、自力更生。二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发动,在村中交通要道树立宣传牌 2个,书写临时标语48块,悬挂横幅4条,入户宣传扫黑除恶200余户,累计向村民发放各类宣传资料、 问卷调查400余份。三是协助村“两委”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大力倡导文明乡风,指导制定和谐文明的村规民约,促进村民移风易俗。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6次,共出动200 余人次,清理死角垃圾20 余处,大型垃圾堆 6 处,集中清理村组硬化路面牛粪、渣土8次,砍除公路沿线茅草杂柴2000 余米。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农户文明、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遵纪守法情况

本人坚持做到自尊自重,自省自警,防微杜渐,时时处处事事以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要求自己。驻村工作中,严格遵守驻村帮扶工作队各项规章制度,时刻注意保持党员干部良好形象,杜绝索、拿、卡、要、报和收受土特产、红包礼金、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积极参加普法学习活动,不断提高知法水平。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自觉做到依法文明行政。

第10篇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瞄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以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加快推进“一减四增”,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强特色产业,扩大发展规模,提高质量效益,延伸产业链条,构建带贫防贫机制,不断提升农业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升扶贫特色产业综合效益

(一)优化调整特色种植业。制定实施特色种植业(含水果)精准扶贫年度工作方案,落实“一减四增”要求,在全区建设一批特色种植和良种繁育基地。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要求,对紫山怀小米、博远、秋景、喆兴、现海5个产业扶贫园搞好扶贫带贫示范作用;对32个蔬菜产业扶贫项目149个蔬菜大棚加强技术指导,搞好风险防控预警,实现产销衔接,发挥好效益引领作用;对51个产业扶贫基地加强指导,加大贫困户从业就业示范引导作用;指导各乡镇、村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强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发展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特色杂粮、水果等特色高效种植产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精品化和品牌化发展。(责任单位:农业科、蔬菜科、经作站、种子管理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二)做大做强特色养殖业。制定实施特色养殖业精准扶贫年度工作方案,在乡发展肉鸡、肉驴等养殖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在其他乡镇重点发展家禽、肉牛和肉羊养殖,支持各乡镇、村发展特色养殖。(责任单位:畜牧科、各基层动检站)

(三)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各乡镇积极扶持孟德、广兴、可利尔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储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设施,提升产后处理能力,使产品更适宜进入精深加工。(责任单位:产业化办,各区域站、动检站)

(四)培育壮大农业新业态。指导各乡镇、村依托特色农业、农事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健身、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等多元业态。一是对名关镇南石口食用菌加强技术扶持指导,打造成我区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二是加强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培育工作,开发广府、王边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做好宣传推介;三是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抓好西部以博坤家庭农场、博远智慧农业园区、刘窑核桃基地、永合会万亩油菜花基地和东部以耐思、科瀚、相知农场、垂钓中心等节点为主的两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提升我区农业生产附加值。(责任单位:环保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三、加强产业带贫主体培育,提升产业带动能力

(一)培强新型经营主体。立足资源禀赋,围绕全链条需求,聚焦重点领域,以高科技、高质量、高成长性为标准,积极开展农业大招商,主动对接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引进培育能够支持带动扶贫产业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做好招商项目跟踪指导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责任单位:产业化办、项目办)

(二)发展高效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协调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鼓励中小型服务组织通过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加强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引导大型服务组织通过参股控股、特许加盟等形式,与中小型服务组织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各有分工、互有侧重、共同发展格局。全区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30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责任单位:农经科、植保站、农机管理科、农机推广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完善扶贫资金、长期订单、股份合作、资产收益、产销衔接、土地流转托管、公益岗位和就业帮扶模式。推行以股份合作为纽带的政府+金融+科研+龙头+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新兴合作经营模式,实行企业统一流转土地、基础设施、种养品种、技术指导、品牌打造、加工销售和农户分户经营管理“六统一分”,把大多数贫困户嵌入产业链条,引导带贫主体和贫困户依法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贫困户与企业、金融、科技的有效联结。建立完善收益分配机制,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通过产业项目和引导就业实现增收。(责任单位:农业科、经作站、农经科、产业化办,各区域站、动检站)

(四)壮大集体经济。巩固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成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增加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比重,全面提升试点工作质量。巩固“消零”成果,防止反弹。继续实施“消薄”工程,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进行资源开发、产业化经营。盘活政府投资和社会帮扶到村形成的资产,多举措、多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农村服务型经济,通过为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前产中产后农业生产,以及旅游、商贸流通与市场管理服务,增加服务性收入。(责任单位:农经科,各乡镇农经站)

四、深化农业科技服务,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一)加快农业创新驿站建设。认真落实《农业创新驿站建设管理办法》,每个驿站辐射带动5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帮扶10个以上贫困或普通农户脱贫增收,使驿站成为县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深化“十个一”模式,帮助科研教学单位研究制定科技人员参与驿站建设和科技下乡的扶持政策,建立创新驿站长效机制。(责任单位:科教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二)提升农业技术服务水平。落实《省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进一步优化扶贫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帮扶重点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全产业链方向转移,组织开展“十项服务”。继续实施《区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实施方案》,建立一支指导到位、服务精准、帮扶全覆盖的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培训力度,培训产业扶贫干部、产业扶贫带头人、实用人才带头人、经营主体负责人和贫困户200人。(责任单位:科教站,人事科,各乡镇)

(三)健全农业科技信息化网络。发展智慧农业,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特色农业中的推广应用。积极参加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农技推广云平台,通过配备终端、网络书屋、微信公众号、手机APP、12316等及时指导农民群众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解答技术咨询、推送科技信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平台上、展示、交易。(责任单位:科教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四)加强风险防范。做好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工作,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制定完善防控预案应对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加强监测预警。依托区级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建立农业扶贫产业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风险防范预案,定期价格、供求信息,指导贫困地区防范市场风险。科学开展产业扶贫风险评估,对扶贫主导产业面临的技术、市场等风险和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带贫能力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应对措施,防止产业项目盲目跟风、一刀切导致失败造成损失。加强扶贫资金、资产资本监督管理,防止出现产业扶贫失败风险。(责任单位:农业科、技术站、科教站、财务科、蔬菜科、植保站,各区域站、动检站、农经站)

五、推动农产品营销,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

(一)严格质量标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完善县乡村农产品监管追溯体系,做好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应用,做到专网专人负责。(责任单位:农产品监管科、科教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二)强化品牌培树。制定特色优质农产品目录,强化品牌设计、品牌提升、品牌宣传,培育1-2个区域公用品牌,集中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各乡镇在中央、省市媒体、高铁站平台等进行产品宣传,支持鼓励品牌农产品创新创意设计、讲好区农产品品牌故事,扩大品牌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农业科、蔬菜科、农产品监管科,各区域站、动检站)

(三)强化产销衔接。构建产销对接长效机制,组织参加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活动和品牌万里行活动。鼓励各乡镇建立营销体系,加强与一线城市农贸企业、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对接合作,拓展区品牌农产品展销窗口。组织各乡镇企业和产品,入驻北京新发地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组织实施品牌农产品“六进工程”,开展爱心购买农产品公益行动。支持举办品牌电商促销宣传活动,支持建立农产品电商特色馆,打通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渠道。(责任单位:农业科、蔬菜科、环保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六、抓好定点帮扶工作,确保帮扶政策落实

搞好定点帮扶工作。扎实做好区农业农村局在柳村、榆林东、榆林一、东睢宁、赵刘营、杜屯等6个村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组织局“一帮一”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及时了解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实施情况。(责任单位:局办公室、局相关科室)

七、强化组织保障,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实行“一全一直一最一中心”工作机制,将农业产业扶贫作为重要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各科室站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专项谋划,科室站所负责人要具体抓、深入抓,安排得力人员负责产业扶贫工作。要保持产业扶贫人员队伍的稳定,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到产业扶贫专班中来,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产业扶贫队伍。(责任单位:局属有关单位,各区域站、动检站)

(二)建立清单台账。要结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按照“一项任务、一个清单、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要求,建立健全产业扶贫任务清单,对所有乡村的产业情况,逐村逐项建立产业情况清单。认真落实扶贫产业各项政策措施,以村为单元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户为单元加快落实特色种养扶贫项目。进一步优化完善农业产业项目库,积极参与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的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成果验收等工作,实时了解执行情况,并进行监督和指导。(责任单位:产业扶贫办、局属有关单位,各区域站、动检站)

(三)加强调研督导。在狠抓中央巡视、国家考核、督查巡查和省级、市级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的基础上,结合扶贫产业问题困难大排查和产业扶贫“回头看”工作,围绕重点工作,针对薄弱环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督导检查和调研指导活动,分析问题与趋向,研究提出前瞻性意见建议,通过强弱项、补短板、促提升,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农业扶贫产业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局属有关单位,各区域站、动检站)

第11篇

一、坚定不移抓“三落实”,确保户户稳定脱贫

(一)狠抓责任落实,作战体系不断完善。一是落实行业部门牵头责任。加强日常统筹调度,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将行业扶贫部门日常履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加大奖惩力度。二是落实驻村结对帮扶责任。全区59个单位、36个驻村工作队、5个农技巡回服务小组、101名第一书记、2000余名帮扶干部倾情倾力参与。落实帮扶干部“周三走访日”制度,在政策宣传、动态监测、以购代扶、环境整治等方面精准发力。

(二)狠抓政策落实,群众面貌焕然一新。一是“两不愁”根基更加稳固。按照1000元/户标准落实种养殖小微项目,8500户次贫困户受益;投入2531万元,建立27个扶贫产业园,3000余名贫困人口直接获得股金收益、务工收益;实施政策兜底,2014年以来,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落实低保补差10906人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944人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027.4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05.52万元。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317.96万元。二是“三保障”质量大幅提升。在义务教育上,深入开展“控辍保学”行动,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2016年以来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5476人次、491.07万元,落实国家助学金资助801人次。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资助1194人、146.2万元。在基本医疗上,组建108支家庭医生团队,实现家庭医生建档率和签约率全覆盖;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免收一般诊疗费13.94万人次,县域内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22948人次,自付比例7.85%;使用卫生扶贫救助基金892.23万元,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患者15177人次。在住房安全上,对全区11103户“四类人员”住房进行了全覆盖安全评定,对831户“四类人员”住房进行改善提升。三是“户三有”措施全面覆盖。累计投入资金3712.56万元,新(改)建集中供水站22个,打井523口,贫困群众饮水安全全面达标;为2500余户贫困户免费开通广电高清数字电视信号,广播电视信号实现“户户通”;农村电网改造全覆盖。

(三)狠抓工作落实,脱贫成效持续巩固。一是扎实开展挂牌督战。组建专班对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逐户进行核查,对政策落实、项目推进、问题整改、帮扶满意度等进行全覆盖督导,发现问题、立查立改。二是推进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建设。2020年全区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347万元,截至2020年11月20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完工,资金拨付率94.78%。同时,进一步强化扶贫资产管理,完善扶贫资产移交程序,落实管护责任。五是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几年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聚焦我区脱贫攻坚150余次。

二、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确保人人决战决胜

(一)关怀“不打折”,全力救助困难群众。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门设立困难群众救助(返贫监测预警)组,集中扶贫、民政、残联、卫健、保险等救助力量,对因疫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摸排。二是主动上门服务。在城乡居住小区(院落)封闭式管理期间,对因疫导致“购物”困难的群众,开展“送货”上门1000余人次。三是落实困难救助。按照优化审核流程、措施及时高效的原则,对疫情以来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820名群众落实了临时救助。

(二)就业“不止步”,认真落实稳岗就业。一是强化保障措施。建立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专班,安排353.69万元定向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1400余个,投入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67.72万元。二是全面摸清底数。统筹区、镇、村三级力量,对企业复工情况、用工需求进行全面梳理,对贫困劳动力的返岗复工情况、就业需求进行全面摸排,通过因需施策、因人施策,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务工或就地就近就业。三是聚焦精准服务。开展“春风行动”网上招聘活动17期,推介280家企业、1.5万余个用工岗位信息。与瑞安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推荐岗位1万余个。2020年,3985名贫困人口实现务工就业,比上年增加340人。同时,还完善就业奖补政策,为1046名贫困人口发放务工交通、生活奖补58.72万元。

(三)服务“不断档”,“三变”助力消费扶贫。疫情期间,创新“三变”模式,大力推进消费扶贫进社区、下乡村。一是变防控站点为扶贫网点。在全区170余个小区防控站点开通“防疫邮乐购——您买菜·我跑腿”便民服务。二是变滞销痛点为网络卖点。通过“宅家直播”的形式,将农副产品搬上“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三是变帮扶难点为购买亮点。采用职工认购、食堂采购、工会团购“三购”方式,常态化开展“以购代扶”活动。一年来,已累计购买300余万元。今年2月,我区“创新三变模式战疫情”经验做法被省脱贫攻坚办2020年第7期简报刊发,并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播出。

三、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事事圆满完成

(一)全面攻坚问题整改清零。严格按照“五定”工作法开展问题整改清零。全面梳理大排查、省内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督查调研、审计、自查等发现问题,逐项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核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效果。区脱贫攻坚办抽选169个问题进行了核查,并报请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区委常委会审议认定后予以销号。截至2020年6月30日,1842个问题已全部清零,并按照“一问一档”方式完善佐证,确保有据可查。

(二)扎实开展返贫监测预警。一是全程信息管理。整合多部门数据,建立覆盖全区6万余农户的防返(致)贫监测“大数据平台”,为防返(致)贫监测提供信息支撑。二是全域动态监测。推行信息比对、监测预警、分级审核、帮扶补短和限期销号“五步”监测法,落实帮扶责任人、村民议事代表等监测员4000余名,定期入户监测返贫、致贫风险。三是全面帮扶补短。按照“收入风险政策补、自然风险保险补、动态风险及时补”的方式补短。对边缘易致贫户还落实帮扶干部结对帮扶。我区探索的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受到省委领导曲木史哈、尧斯丹同志批示肯定,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第12篇

一、目标任务

(一)山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根据需求,计划为蓝田县、户县、周至县、临潼区、长安区的山区25所乡镇中学(2所高中、23所初中)各招录师范专业本科生1人,共计25人;

(二)乡镇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工程。根据需求,计划为高陵县、蓝田县、户县、周至县、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的163个乡镇卫生院各招录医学专业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1名,共计163人;

(三)乡镇农技队伍建设工程。根据需求,计划为全市144个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各招录1名农技(包括农、林、水、牧、机和城镇规划建设等)专业本科生,共计144人;

(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工程。全市抽调200名新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到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200个重点村村委会担任村长助理,进行为期一年的驻村帮扶工作。另外,由市上招募5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自愿进村工作,每县(区)分配5名。

(五)支农、支教、支医工程。严格执行陕政发12号文件的规定,根据省农业厅(陕农业发316号)、省教育厅(陕教8号)、省卫生厅(陕卫人发393号)下达的年度计划进行。

1、支农工作由市、县(区)农业部门牵头具体负责,协调水利、林业、建设、科技等部门各司其职。今年从市级涉农事业单位选派50—80人,从十个县(区)级涉农事业单位各选派7—10人。重点面向农业生产建设一线。

2、支教工作由市、县(区)教育部门具体负责。今年支教全市共选派198人,其中:市级(含城三区)选派98人;长安区、临潼区、蓝田县、高陵县、户县、周至县各选派15人;阎良区、灞桥区各选派5人。重点面向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和山村中小学。

3、支医工作由市、县(区)卫生部门具体负责。今年从市属和驻地医院选派100人(其中省上计划下达33人,市卫生局主动增派67人),从十个县(区)医院各选派5—7人。重点面向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

(六)学历教育工程。根据实际情况,计划每县(区)选派30名35岁以下不具备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计300人,实行带薪学历教育。

(七)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程。十个县(区)共培养、选拔农村实用人才10000人。其中重点培养3000名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依托农校、农函大、农广校、农职校、林广校等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000人;通过支农专业人员传帮带,培养农民技术员2000人。

(八)资助到农村基层从医从教的在校大学生和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委培)生。在省内高校师范、医学专业各设立25个助学金名额(共计50名,平均每个县区5名)。对家庭困难、学业优秀的250名高中生进行资助,每个县(区)确定25名。

二、工作职责

(一)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作职责

实施振兴计划指导协调的责任在市,市级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本系统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及时解决“振兴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市人事局工作职责:负责全市“振兴计划”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工作,总体负责“振兴计划”的年度实施工作。负责与省振兴办和市新农办的联系协调工作。负责“振兴资金”的管理工作。根据县(区)上报专业需求,组织招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从医和从事农技服务。做好对口“三支一扶”专业技术人员选派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组织、协调、选派新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驻村帮扶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学历教育工作。做好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负责普通高校毕业生自愿进村的招募工作。负责享受助学金的在校大学生和定向委培高中生的审批工作。承担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它日常工作。

2、市财政局工作职责:负责按照“振兴计划”的要求落实配套资金,保证“振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负责“振兴资金”的审核、拨付、监督使用。加大对涉农乡镇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政投入力度。

3、市编办工作职责:负责改革乡镇卫生院的财政供养体制。根据现有编制使用情况和高校毕业生到岗情况,负责确定乡镇事业单位编制数,并实行周转编制,确保高校毕业生能到基层一线工作。

4、市教育局工作职责:负责指导县(区)教育部门落实山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指导县(区)教育部门清退代课人员和无教师资格证人员,下派学历不达标教师,调整农村中学队伍人员结构,分流农村中学编制定员外超配的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负责落实支教人员的选派工作和条块支教计划的协调衔接工作。指导县(区)教育、人事部门负责到农村基层从教资助生毕业后的安置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学历教育计划落实学历教育的院校。做好享受助学金的在校大学生和定向委培高中生的推荐、审核、评审工作,协助高校加强对享受助学金的在校大学生和定向委培高中生的教育管理和安置工作。负责对招录到农村中学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岗前培训和进修学习。负责组织实施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在职培训。

5、市卫生局工作职责:负责指导县(区)卫生部门落实乡镇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工作。指导县(区)卫生部门清退无从医资格人员,调整乡镇卫生院队伍人员结构,分流乡镇卫生院编制定员外超配的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负责落实支医人员的选派工作和条块支医计划的协调衔接工作。指导县(区)卫生、人事部门落实到农村基层从医资助生毕业后的安置工作。负责对招录到乡镇卫生院的毕业生实施岗前培训和进修学习。负责组织实施对乡村医生进行系统的在职培训。

6、市农业局工作职责:牵头具体负责支农工作和条块支农计划的协调衔接工作。组织协调水利、林业、建设、规划、科技等涉农部门各司其责。指导县(区)农业部门落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指导县(区)农业部门调整农技队伍人员结构,分流农技服务机构编制定员外超配的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负责做好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负责落实支农人员和帮扶人员的选派工作。

7、市林业、水务、畜牧、城建、规划、科技等部门。负责按照牵头部门的要求落实所属单位“三支一扶”人员的选派工作。

(二)县(区)政府职责

县(区)是实施“振兴计划”的责任主体,组织推进的责任在县(区),实施落实的责任在乡镇。各县(区)政府及乡镇要切实做好“振兴计划”各项建设工程的落实工作,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工作机制健全,人员到岗,全面完成本年度“振兴计划”各项目标任务。

三、实施步骤

年推进“振兴计划”实施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月初—2月底):动员筹备阶段。分别召开市、县(区)推进“振兴计划”动员会议,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年落实“振兴计划”的各项工作。各县(区)按要求组建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和配套“振兴资金”,制定本区县年实施方案,统筹安排本区县年落实“振兴计划”的各项工作。

第二阶段(2月底—11月底):全面实施阶段。

根据“振兴计划”和本方案有关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全面启动“振兴计划”的贯彻落实工作。各项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一)3月底前完成从教、从医和从事农技服务人才的招录和培训工作、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人才的选派和招募工作。

(二)4月底前完成“三支一扶”人员的选派工作。

(三)7月底前完成实施学历教育人员登记工作,确定人员名单,9月份开始实施学历教育。

(四)10月底前完成贫困大学生和高中生的审批和资助工作。

(五)11月底前完成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

第三阶段(11月底—12月底):调研检查阶段。

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振兴计划”各项政策、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相关责任部门、各县(区)在自查的基础上,做好迎接市振兴计划领导小组的调研检查准备工作,通过对全市本年度“振兴计划”执行情况的调研和检查,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研究解决计划执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年“振兴计划”的实施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县(区)要把“振兴计划”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确定一名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由县(区)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相关部门和乡镇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市级各有关部门也要明确责任,制定配套实施办法,积极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市、县(区)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主动搞好配合,做到不推不拖。各县(区)要以积极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把市委、市政府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的决策落到实处。

(三)加强督导,跟踪检查。市“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检查督促,每季度检查一次,定期通报情况。各县(区)根据工作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对工作责任心不强、指导不力导致不能落实大学生工作岗位、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经费落实不到位、人才闲置浪费等问题要追究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