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德育

大学德育

时间:2022-09-18 16:39: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德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德育

第1篇

关键词 大学德育 诗意 隐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35

Abstract Enhance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not only a simple teaching method exploration; in fact, it is a reflection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spirit, with creative spirit and gesture of appreciation view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s found poetry affec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o appreciate the vision and aesthetic philosophy of teaching should be on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Keywords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poetic sentiment; hidden

大学德育课程是高校的热点课程。其受关注的核心在于德育课程是一个让学生非常纠结的一门课程:与其他大学课程相比,教学内容的熟悉度是一个完全可以放弃的课程,但它又是必修课程,有3学分的考核要求和规定。因此就学生而言,对课程本身的认识度早已在实质性教学过程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份难以割舍的“痛楚”,而这种“痛楚”同样也使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多了一份艰难――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多了一份探索――以怎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并与学生沟通。大学德育教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直纠结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基本矛盾中,在教与学的相互交错中寻找着所谓的平衡和共生。而这种平衡和共生所能带来的结果就是大家和和气气的拿到学分,满意的结束课程学习。这并没有不好,在快乐中学习值得提倡,但在快乐的背后学生们看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德育理念和内容应该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这也就是前面所谓的艰难、探索以及责任所在。大学德育课程的提升不仅是单纯教学方法的探索,其实更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精神的反映,以创作的精神和欣赏的姿态看待课程本身和教学内容,发现课程内容的诗情意,进而以欣赏者的眼光和美育的理念展开教学应该是提升大学德育有效性的途径之一。

1 大学德育的诗意――沉静回味

我们常说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差距使教育过程进行得艰难,使教育效果备受争议。这个问题不仅困惑学生,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举步维艰。不如我们转换一下思路,我们的教师能否以诗人的姿态进入课程,进则思,出则意――来面对我们的教材,进而创造大学德育的诗意之美――沉静回味之美。

大学德育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法治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的内容统涵思想、道德、心理及法律意识等三个基本方面,看似宏观,但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具体且细微的情景中完善和提升着个人的素质。从教学实践来看,任何一个教学内容的展现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都是教师在丝缕中织锦,凿顽石于雕刻的过程。如同创作诗歌一样,有进有出,进则为教师以凝练沉静的眼光和胸怀勾画课程内容,以点带面,繁而不乱;出则为以感受体味之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素材,不即不离,杂而有序。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①诗意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发现,是一种灵感的呈现。也就是在简单的氛围中、在极少的联系中呈现出全画面以及超画面的表现,并伴随有诗意的美,蕴含其中伦理的善以及存在于画面之外的认知的真。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②

大学德育同样如此。教师可以于教学内容的理想境界与亲身实践中体味生活百态,如冬潭积水,冷静沉淀净尽,之后,天光云影,灿然耀目。即教师的每一种表达,每一种情趣流露必定不是生糙自然的展现,定是经过一番冷静的关照和熔化洗练之后的呈现。所以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化繁为简,化象为具的过程都是对课程本身的一种再认识和提高,是一个创造美好,创造意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如同作诗一般,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备。 “诗起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③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非一部书。”④如此依然,教师们如何用好手边的教材并作出好的文章,有凭于对课程本身的热爱。因此,大学德育的诗意之美在于教师能以热爱之情,欣赏之态看待大学德育课程,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经验铺垫教学是根本,沉静回味不仅是诗意的表达,同时也该是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2 大学德育的情意――隐谐遗憾

德育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更需要教师大量的情感传递。大学德育教育的特点表现为:社会性表现强烈,空间衔接性可控性差。社会性即德育教育内容的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空间衔接性指德育教育内容走出校园之后家庭、社会无法有效衔接的尴尬。因此,就大学德育的社会性、客观性而言,必然存在缺憾,甚至是无可奈何,空间的衔接性则是在对德育教育过程的直接检验。大学德育做为一种显性教育,突出的目的性使得教育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尽如人意甚至是缺陷,体现为教师主攻的个人奋战和学生观景式学习场景。虽然德育教育方法的改革在不断进行着,但是以教师为主导,课堂为主渠道的教育模式并没有改变,因此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排斥、冷淡甚至是拒绝并没有因为教师的一堂激情四射的“表演”而有所减退,反而是随着课后周围环境的侵入而越发让学生感觉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有那么一点的不纯粹。而扭转这种现象的方法可以借鉴文学创作中的“谐”的手法,运用幽默方法,留有遗憾甚至是困惑,进而使得德育教育在情感共鸣中得以回味和自省。大学德育的内容取自社会生活,其社会性表现最为丰富。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而言,人的兴趣点的产生不在于你给予多少信息量,而在于人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对于大学生来讲,对信息不对称的好奇往往超过甚至是替代教师所给予的信息。听到的与看到的有差距甚至是截然相反,不在于我的眼光有问题,而在于你教师给予我的信息是有问题的。

否定的态度影响着教育结果,同时也促使教师认真反省:大学德育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应以何种姿态进行大学德育的教育过程?借用朱光潜先生的诗论说法,就是要有所“谐”。“谐”的特色是模棱两可,成为“滑稽”。滑稽是一种盛酒器,酒从一边流出来,又向另一边转注进出,可以终日不歇,酒在“滑稽”里进出也是模棱两可,所以“滑稽”喻“谐”,非常恰当。就谐趣情感而言,它是美感的而不尽是美感的。它是美感的,因为丑拙鄙陋乖讹在为谐的对象时,就是一种情趣饱和独立自足的意象。它不尽是美感的,因为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是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是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而表示惊奇和告诫。……谐是人生中一种缺憾,⑤朱光潜在《诗论》中说到:“谐”最富有社会性。……从心理学观点看,谐趣(the sense of humour)是一种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凡是游戏都带有谐趣,凡是谐趣也都带有游戏。谐趣的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托尔斯泰以为艺术的功用在传染情感,而所传染的情感应该能团结人与人的关系。在他认为值得传染的情感之中,笑刘勰解释“谐”字说:“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⑥诗的“模棱两可”,在于欢欣与哀怨并行不悖,谐是诗人的本领,能够在丑中见美,在失意中见出安慰。大学德育的“模棱两可”在于喜忧参半的,缺憾存留。社会百态尽不可都如人意,所谓爱之深痛之切,“谐”的根本在于不圆满。故此,在大学德育教育中能够留有余地,以谐趣情意玩笑世事是一种尝试,是一种挑战。这种尝试不是鼓励学生或是教师本身直接逃遁现实抑或是玩世不恭,其根本意义还是在于是一种征服,在于以豁达情趣,至性深情于济世。“谐”于价值观的实用造作,“谐”于法律适用的无知偏颇,“谐”于道德伦理的任性粗陋等等的出发点是情感,在纯粹的美感之中留有隐谐之意,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应该是大学德育教育方法的改进思路。

3大学德育的美意――人生艺术化

大学德育课程不仅以教师对教材诗意般的提炼为基础,亦以适当留白的教育方法为辅助,更应该是以培育审美态度和审美认知为核心的艺术化人生之美。⑦大学德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和提升人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提升不在于学生外在的获得了多少课程学分,而在于学生把教育内容内化于己并努力践行的过程,是目的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大学德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是多学科的交叉建设,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所搭建的平台能够使其立体化的呈现需要桥梁的贯通,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而美育是一个非常好的桥梁。席勒曾指出,“美育”的初衷就是通过从事美的教育来挽救被大机器生产所扭曲肢解的人性和片面发展的人类,从而进一步挽救整个人类社会。他强调“道德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⑧

大学德育的美意强调教育结果的艺术化功效――人生艺术化。每个人的生命过程其实就是他自己的一部作品。如同顽石,雕刻成一座雕像与不能使其成器的分别就在于情趣与修养。人的一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是息息相关的。大学德育的教育过程之所以艰难以及教育结果不尽人意,大都在于认为德育教育的成果显现是隐形的,这种有赖于养成,有赖于推敲的生命过程不能够有着瞬间的利益呈现,故而懈怠,淡漠。朱光潜先生的《诗论》中曾被提到:从心理上找散文与诗的差异,以为懂得散文大半凭理智,懂得诗大半凭情感。“知”者大半可以言喻,“感”者大半须以意会。⑨虽然现实并不纠结于此,但有一点可以认同的是文学作品的美来源于形象上的直觉,这种形象是孤立自足的,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感,同时这种美感经验中是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交感共鸣而生成的形象,所以其定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更是一种人生艺术化形成的过程。读诗就是再作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的,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有欣赏。欣赏只要能见出一种意境,而创造却须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成为具体的作品。⑩人生艺术化为大学德育的美意所在,根本在于培养学生再作诗的能力――感知生活的能力,“乘兴而来,尽兴而返”的豁达性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情交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乐观向上是人生成长过程的不可获取的重要元素。

席勒纠结于工业化大机器时代人的异化创美育之举来拯救人性,当今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人、物所累,为技术所牵绊,人被异化成为为各种情形所需要的存在物。自媒体时代的技术革命,使本就无所附着的宏观概念瞬间地淹没在自我情绪抒发的洪流当中,敬畏感消失了,张狂自恋消解着秩序的力量;道德感没有了,虚荣逐利无情的瓦解着社会的公序良俗……社会空间的开放,思想价值观念的多样,现代技术的高歌猛进无疑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支撑平台,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困惑,大学德育教育更是如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理想、道德、品行、法治观念这些对学生非常熟悉的概念和内容其实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没有很好的展开。对于学生而言,大而宏观的概念知道,并不等于认同,小而微观的道理了解,但不等于要去遵循,知行矛盾干扰着德育教育的开展,同时也是羁绊课程效果的一个现实问题。倡导大学德育的诗情意,源自于德育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超然崇高之召唤,同时也是教育者教育理念、教学功力提升和展现的基本要求。

注释

① 朱光潜.诗论.中华书局,2013.6:46.

② 朱光潜.诗论.中华书局,2013.6:47.

③ 朱光潜.诗论.中华书局,2013.6:60.

④ 朱光潜.谈美.中华书局,2014.9:54.

⑤ 朱光潜.诗论.中华书局,2013.6:29.

⑥ 朱光潜.诗论.中华书局,2013.6:26.

⑦ 朱光潜.谈美.中华书局,2012.9:91.

⑧ 仇春霖.大学美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2篇

一、认真学习“十”精神,进一步强化“双学”活动。

3月份结合“两会”的召开,进一步学习领会党的“十”精神实质,学习《xx和一所特色大学》,把“中国梦,两强梦”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德育办制定理论学习、宣传计划,组织金融系学生党员、党员积极分子、学生干部、骨干先行学习,认真组织备课,依托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利用全体学生大会、主题班会、主题团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3--6月份,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六次主题班会、4次主题团会,广泛交流思想,统一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提升思想境界,树立远大理想;3--4月份结合“中国梦,两强梦”首届大学生读书节活动,积极动员组织本系学生参与校团委组织的“十”知识竞赛和“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4月份组织开展一次班与班,学生们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辩论赛,通过辩论交锋,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5月份系里组织开展一次“学知识、强本领、促两强”读书演讲比赛活动。

4月份,拟开通金融系二级网与校园网的链接,上传金融系成立以来,有关名师风采、系况介绍、学子风采、党建工作、学生管理、热点关注、校园文化活动等有关方面的文字和图片,拓宽金融系学习宣传的渠道和范围。

二、遵循育人为本原则,突出奉献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结合年度教育计划,有重点的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奉献教育,“两强”精神,本着贴近学生,适应学生的观点,注重思想的引领,心理的疏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团总支、各班团支部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志愿奉献活动的宣传、组织工作,3月份结合学生参与志愿奉献实践活动的考核认证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奉献认证书》和志愿奉献单项奖对学生的引导激励作用。抓好奉献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坚定理念信念、深化吃苦精神、强化成就“两强”人才的目标和动力。向校团委申请成立金融系“融心”志愿者组织,尽快对接志愿奉献活动对象和地点,加大指导监控的力度,确保志愿奉献活动的时间和质量,确保志愿奉献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上半年重点关注12级学生的思想引导,4-5月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即《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育。下半年重点关注XX年新生的入学引导和教育工作,及时做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

三、发挥学生骨干作用,不断提升骨干队伍综合素质。

由于没有往届生,本年度将加大对12级学生骨干队伍的教育和培养。注重党团组织、学生组织、班级骨干作用的发挥,有意识培养和锻炼较为突出的骨干,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在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定期开展座谈和交流活动,特别是结合寝室管理、课堂学习秩序、早晚自习的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志愿奉献、组织建设、班集体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开展和组织,让学生骨干在参与中摸索经验,不断锻炼提高,逐步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管理体系,用骨干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本系学风建设的质量,通过扎实的工作,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环境。

为迎接13级新生的到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组织遴选、纳新工作,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奠定一个扎实的、和谐的组织管理基础体系。

四、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依托金融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特长,围绕“两强”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目前社会上对金融专业的需求,积极打造平台、搭建项目,搞好策划活动。3月份结合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班级同学进行座谈交流,加深对大学期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3月份组织开展“学雷锋、讲奉献”用微笑面对人生的主题班会活动;4月初组织开展本系篮球赛,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4月份结合“两会”精神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努力学习就是最好的爱国”大讨论,制定人生发展目标;5-6月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组织开展“发现身边的典型”活动,通过学习典型、奉献典型、遵章守纪典型、团结友爱典型等培养和选树,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努力提升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

下半年,结合所学专业,邀请社会金融业知名人士和专家到我院,面对13级学生,组织首届金融沙龙活动,让同学们有机会与所学专业的知名人士及专家面对面的交流,提升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了解未来社会的需求,明晰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坚定学习金融专业知识的信心。

第3篇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学习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学德育中来。为了实现大学德育目标、增强德育有效性,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回归德育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要增强德育的有效性,首先要认识到德育的本质是以育人为核心,努力提高人的素质,让德育工作回归自身的出发点。德育的最终的目标是把社会实际与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亦即培养、造就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主体,它一方面反映了一定社会时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的实际出发,而时代的要求则要通过个体表现出来,显然德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而现实中的德育往往偏离这一出发点,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管教“书”而不“育”人,缺乏针对性,不能因人、因时、因事而宜。

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德育应回归以人为本出发点,充分利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的。它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将这种具有自主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注入德育过程中,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发展,有利于落实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有利于德育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使德育回归出发点和增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性学习——构建德育的生态环境

在德育过程中,课堂教学自然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学习人类丰富知识体系的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途径。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种课堂环境都有利于德育任务的落实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实践证明,传统的德育课堂环境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视为客体,注重德育知识的传播和规范的灌输。这种知识型、接受型的德育课堂环境,容易忽略人性,忽略人的情感需要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严重地影响大学德育的有效性。

如何优化德育课堂环境?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措施。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学诸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包括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学习内容和谐、学生与学习内容和谐。在这种课堂和谐中,学习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课堂变成教学各要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在这种课堂“生态环境”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再是教材的奴隶,课程也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探索人的身心发展的中介。

同时,德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接触的动态过程,建立和谐的“德育生态环境”是实现德育任务重要保证。而“德育生态环境”的关键是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切磋,共同求知。

在德育过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有利于形成师生和谐关系。由于研究性学习的新颖性、多变性和没有“唯一答案”或“标准答案”的灵活性,促使德育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得不脱掉权威的“外衣”,努力主动地指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捕捉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或命题,而是虚心地与学生一道思考与探求问题的答案。即教师始终是一个与学生平等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在这样和谐的“课堂生态”中,师生之间的心理和感情距离缩短。因此,教师(代表社会)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德育任务)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对德育的参与性与自律的能动性就会提高,这正是有效德育所期盼的局面。

三、研究性学习——落实德育创新教育的理念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德育的传承与创新是相互统一的。在社会变革时期,社会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单纯地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应当面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更新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模式,培养能够运用所学德育理论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现代大学生,这正是德育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德育创新教育,更能有效的实现德育任务,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德育创新教育可以有多种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众多模式中最为有效的一种。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它是以认识和解决某问题为主要目的探究性活动。由于研究的问题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育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取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但更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德育过程,一般是围绕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问题所展开的调查和寻求对策而组织的。这种新的德育模式能提供真实的道德体验,这些道德体验不但有助于德育知识应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自然地把学校学得的德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德育问题相联系,这种联系是德育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基础。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德育过程,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展开的,它是对德育学科逻辑体系的超越。在研究性学习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方式。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向,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

第4篇

在高校长期发展的变革中校园文化逐渐诞生,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校园文化可分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一部份,它是指校园硬件环境的配备与展示;制度文化一般指在长期办学活动中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内容主要为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校风学风等规章制度方面的文化;精神文化则是由历届师生传承,是对师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真实写照。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第一层次,是表象层次;精神文化是第二层次,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主旨,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

二、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的关系

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美好品质的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传播途径,是进行高校德育教学的有效课外资源,更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关于高校德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学术界一致认为,高校德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指向标。具体来说,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是校园文化进行选择导向的有力手段,是创造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渠道。德育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在更高层次上保证了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向更高目标前进的可靠保证。总之,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都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三、校园文化构建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其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包括大学环境、大学风气、大学秩序等方面的建设。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现状大都是积极正面的,如大学生自主观念和法制观念大大增强,进取开拓和拼搏精神得到激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增多,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等。但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还是有比较消极的风气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如生活格调的低俗化,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等。总的来说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是:第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发展满足了一系列的物质要求,对发展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条件和物质保障;第二,市场经济是个双刃剑,在带来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附带了一系列的影响,例如过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过分看中发展建设中的成绩而忽略了校园文化的核心主旨和自我发展创新特色。如何尽快完成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性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正确处理好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关系,是建设和发展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所遵守的核心主旨。由此我们可以指定以下策略:第一,巩固和加强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建设,打造出舒适的校园环境。第二,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奉献主义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校训,强化校风、学风等人文环境。第三,完善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包括倡导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第四,坚持弘扬以时代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内涵。第五,强化核心层次,培育学校精神,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人格;着眼于发掘人文精神;着力于完善考核与评估机制等。

四、以校园文化构建推进大学生德育创新

关于如何通过校园文化推进高校德育创新的研究,可以从德育的内容、手段、原则、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重视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育人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健康高尚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性认识;把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相结合,积极为大学生德育功能发挥创新条件。

第二,坚持用指导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繁荣和发展主题文化,引导校园文化。

第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管理。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活动管理、做好社团工作规划和培训社团干部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网络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从互联网中趋利避害。

五、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思想品德课程;困境

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德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对各学段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把德育放在首位,可见国家十分重视德育。思想品德课程贯穿整个教育体系,大学教育也不例外。虽然国家对德育的重视程度高,但是在大学校园中,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却远不及国家要求,大学生德育教育陷入发展困境。

一、当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

(一)德育地位和实际教学情况不对等

德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中一直强调德育对学生的心理、道德水平、人格品质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作用。在大学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课程)是公共课,共有四本教材,包括理论和思想品德两大部分,分两年学习,统称为“思修”课程。很多学校将“思修”课程设置为公共课,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这门课程,这也是学校响应国家对德育的重视的表现。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虽按规定进行一定的课时教学,但是其教学方式上的随意性较明显,没有严格的评价机制和硬性的实践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重视。许多学生在课堂中不认真听讲,将“思修”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只要考试达到及格线就可以,而不关心其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德育地位和实际教学情况的不对等体现为国家重视德育与大学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的矛盾。

(二)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

在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材来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目前的大学德育教育中一个明显的困境就是德育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密切。德育内容的理论化程度高,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同时,在教学中也没有建立规范的大学生道德水平评价机制。通过考试对大学德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方式是不合理的,无法对大学生的实际德育效果进行准确分析,教师也没有对学生提出硬性要求,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了德育理论与知识,但却没有将其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无法将所学德育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久而久之,大学生就容易产生德育教学无用的心理,学生也不愿意努力学习德育知识。此外,教师进行的德育教育课程内容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学生听不进去,德育教育流于表面,学生自然也不会将德育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三)大学生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从整体上来看,尽管大学生德育现状处于上升阶段,但是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道德水平参差不齐仍是目前大学德育教学的阻碍之一。就全体人民群众而言,大学生道德水平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也存在一些参差不齐的现象。例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小孩等弱势群体让座是常见的行为,但也存在一些大学生视而不见的现象;许多大学生能恪守校规和法律规定,但也存在少数违反规定的事件,如新闻中报道的大学生投毒事件;大多数大学生能将垃圾投入垃圾筒,但是也存在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或者品德上的不端正现象,如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口吐脏话等。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投毒事件,严重表明,目前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群体中极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特征给大学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也表明目前大学生整体素质有待加强。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亦或是学生本身,都应该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应提高他们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形成高尚的人格。

二、出现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的原因

(一)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僵化

大学采用的教学方式依旧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授课方式就目前来说,依然是中国学校所采用的主要授课方式,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发挥作用,大学采用班级授课制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教学本无可厚非,问题出在德育教师身上,某些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式地讲解德育内容,其教条化和僵硬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活跃课堂气氛,又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更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就导致大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厌烦心理。

(二)功利性思想盛行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是功利性思想盛行,这种功利性思想主要表现为学生进入大学的目的性或者其所为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同时,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就业率也是其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考评的重要指标。因此,造成很多高等院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学生就业率上[1]。相应的,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在功利性、世俗化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行为举止上可能存在不单纯的动机。一些学生在大学中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参加学生会竞选、积极入党或者担任学生干部等,其动机不是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而是为了在大学中给自己增添所谓的“成绩”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是为了文凭,希望凭借大学文凭获得更好的工作;有的学生在校过程中广泛交友,也是为了扩充人脉,为将来作打算[2]。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企业对于学生能力和人脉的要求颇高,不是所有企业都对学生在大学中除考试成绩之外获得的成就有所要求,但是对文凭的重视程度依然较高,学生取得的其它各方面的成就也确实能为学生加分。当然,不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教育过程中的行为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也有一部分学生确实不是为了给自己增添砝码,而只是纯粹享受学习交友的乐趣。同样的,也不是所有高等院校都片面追求就业率,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综合提升学校实力。总体来说,高等院校中存在的功利性、世俗性思想对大学德育教学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德育的不重视。

(三)在教学中混淆德育与智育

国家强调,在教育中要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虽然国家一直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是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下,智育即智力教育成为目前教育教学的主线。教师通过教学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模式一直存在于在智育过程中。在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中,同样也采用了这种模式。有些教师认为,德育就是知识的掌握,强调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概念、道德规范等理论知识的灌输,认为大学生只要掌握了理论知识就实现了德育目标[3]。而事实上,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意味着实现了德育目标,因为德育教育的效果不是由成绩决定的,不是说一个大学生在德育考试中取得的成绩越高,这个人的德行就越好,大学教师在教学中,明显将智育和德育混淆在一起,也造成了德育教学的理论化,进而导致德育教学与实际生活的严重脱节。

三、结语

文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困境进行分析,得出三点造成大学生德育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可以看到的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德育教育陷入困境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德育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重视德育的作用。

作者:赵华珍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苗良.高校德育困境分析[J].教书育人,2011(15):60-61.

第6篇

关键词:大学;辅导员;德育;道德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大院校更加重视科技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也更加重视对学生智育方面的培养,有些院校却忽略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加上国内各种社会负面媒体信息的影响,以及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时期,一些相关的法律制度和道德制度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我国的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水平从整体来说还比较低,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学校方面来说,现有的德育方面的内容的实效性还远远不够,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个很好的“指导教师”,在提高学生德育水平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细化德育工作的道德标准也成了我们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1.大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德育与智育同等重要甚至德育更为重要,但是实际上很少有老师将德育的首要地位落实到实处。首先,很多大学设置的德育课程课时比较少,很多学生或专业没有经过入学考试就直接入学,还有一些人数较少的专业的学生甚至不用参加毕业典礼,这一系列现状都显示出我国大学对学生德育工作的不重视。

(2)新时期学生自身的缺陷。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信息的影响及国外不良思潮的侵害,导致了很多学生对自身的状态以及自身的定位都不准确,甚至很多学生都把“一切向钱看”当成了自身努力以及奋斗的唯一动力。

2.德育工作应满足的道德要求

对于大多数大学来说,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主要是班主任、学生干部以及德育课的相关教职人员。但其实辅导员在学生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目前有些大学的辅导员其自身的道德水平不过关,相较于学生来说,辅导员必须具有更高的德育水平。

第一,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老师对学生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渠道就是以身作则,特别是德育工作,所以要求辅导员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能时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言传身教,同时还要主动去进行学习。我们发现很多辅导员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其自身的德育水平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工作中进一步弥补自身德育方面的缺失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经常参加德育学习等工作。现在一些大学辅导员之所以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感到力不从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德育教学的相关要求,因此大学辅导员应当不断地进行德育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和丰富自身知识。

第三,要不断完善自身,反省自身的错误。辅导员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他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也关系到学生的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在这样的前提下就要求辅导员能够严于律己,一旦在工作中出现问题,要能够及时改正,这样才能在德育教育中更加具有说服力。新形势下大学的德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德育和智育同时过关的新时期人才,才能够真正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认清相关工作不足的同时,积极找寻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使大学培养出更多、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辅导员作为大学德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提高其自身的道德水准以及满足更高的道德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真.烟台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

[2]王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3]王志超.和谐社会建设下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4]徐改聪.中等职业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第7篇

[关键词]大学德育模式 工具性 目的性 载体性 中国特色

[作者简介]祁伟(1979- ),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科技大学组织部,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王洋(1987- ),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河北 石家庄 05001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046-02

一、当前大学德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道德观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德育目标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简明的范型式活动程序及策略方法体系。当前西方德育模式主要有德目主义模式、全面主义模式和混合德育模式三种。德目主义模式注重教师主导的单向式灌输,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过程教条化,使得学生的认识滞后于社会发展;全面主义模式需要周密的组织,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混合德育模式基于唯心史观的哲学基础,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必然导致德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我国的德育模式主要有发展性德育模式、情感德育模式、活动道德模式以及对话德育模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从德育模式的某些要素出发来建构自己的德育模式,缺乏对德育模式的整体性理解,排斥和否定传统,德育实践实效不明显。

“体”“用”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体”是内在的、本质的,是第一性的;“用”是外在表现、表象,是第二性的。西方的德育模式在活动程序、策略方法体系即“用”的部分,是值得借鉴的,但其道德观的某些成分是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必须加以改造。我国的德育模式的建构往往着眼于局部问题,使得其模式更侧重“用”的部分,缺少“体”的研究。高校德育模式只有树立现代道德观才能适应现代德育活动,道德观的现代化是高校德育模式现代化的核心与灵魂。因此,我国德育模式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道德观以及厘定德育目标。

二、道德活动的工具性本质、目的性本质、载体性本质对道德观的要求

从社会哲学、人学哲学、文化哲学三种理论出发来研究道德活动,形成了道德活动的工具性本质、目的性本质、载体性本质三种形态。①其中,目的性本质追求人的发展,是道德活动的根本;工具性本质注重道德活动的社会作用,是目的性本质的派生本质;载体性本质是二者的桥梁,起着中介的作用。

(一)工具性本质对道德观的要求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道德活动维系着人类社会生存、规范人类社会运转、促进社会文明发展。②同时,社会是道德活动得以成立、生存、发展的根本,道德活动与社会之间的依赖依存关系,使得德育打上了历史、阶级、文化的烙印。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体制等对于道德活动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首先,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当代中国形成了以唯经济思维为特征的民族精神。③市场经济在使社会主体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主体的功利化倾向,产生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冲突。其次,文化是自然孕育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得小农经济得以发展,形成家国一体的宗法政治结构。西方的海洋性地理环境利于商业发展,形成政教合一的政治结构。④如果不研究中国文化,就不可能真正的把握中国哲学的精髓,也就不能真正把握德育模式的灵魂。因此,在道德观层面,市场经济强调以“人”为本,中国的社会文化强调以“仁”为本。“人”“仁”关系是道德观在工具性本质层面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二)目的性本质对道德观的要求

道德活动促进人从动物性存在不断提升到人性存在,导引人们自觉占有自己的本质,追求人的终极关怀,学会追求觉悟。⑤西方的道德哲学经历了“有神论道德哲学”到“人性论的道德哲学”的演变。当代西方基本道德哲学分别为“善良意志”“快乐主义”“本能需要”“极端个人主义”“绝对自由主义”,⑥它们都将个人作为出发点来建构整个道德哲学。中国古代道德哲学的研究范畴主要有道德、仁义、中庸、权变等,注重天人关系、人我关系、生死关系、苦乐关系、荣辱关系、知行关系、义利关系等,⑦重视整体思想,以群体为思考单位。因此,在道德观层面,西方国家注重个人价值与主体的选择作用、求得自身的完满,中国注重群体的价值、寻求整体的发展。中西方在目的性本质上体现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冲突,我们在引进西方德育模式时,必须对其进行改造。

(三)载体性本质对道德观的要求

道德活动是文化精神的积淀载体、传导载体、创新载体。⑧中国的文化传统影响着德育模式,中国属于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其特点表现为人本主义、重道轻器、经世重教、崇古重老、德政相摄、重整体倡协同。⑨我国的传统文化要求德育过程注重从实际出发,做到文道结合、潜移默化、自然形成,注重德育主体的长远发展。当代中国处于文化重构的发展中,文化选择的层面是混乱的、冲突的,道德观的确立也反映了上述问题。面对思想文化的争论,我国当前的道德观必须以时代精神为指导,即坚持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在道德观层面,中国古代传统注重道德主体的终身发展,现代中国在文化重构的背景下强调时代精神。在载体性本质层面,我们要处理好德育主体的终身发展与时展需要的关系。

三、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的建构

(一)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的特点

1.坚持党政方针的时代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必须立足社会实际情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德育模式的建构,充分体现德育模式的工具性本质。

2.以“理”为源的民族特色。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要基于中华民族自身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运用西方思维来加工中国材料。西方是“求真”的哲学型文化,中国是“求善”的伦理型文化。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就是合理化的德育模式,“合理”指的是要兼顾工具性本质、目的性本质以及载体性本质,求得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

3.符合青年群体亚文化特征。大学德育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征:批判性特征、非自立者文化、消费者文化、反对父权主义的倾向、青年自恋主义、越轨亚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敏感和吸收、对内部文化的灵活多变、对社会主导文化的离心倾向等。⑩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以增强德育模式的针对性。

(二)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的组成

1.“仁”中求“人”的道德观。中国“求善”的伦理型文化要求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的道德观要兼顾工具性本质、目的性本质和载体性本质。工具性本质层面的“人”“仁”关系,目的性本质层面的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载体性本质层面的终身发展与时代要求的关系,这三对关系决定了我国现代道德观的确立。三种矛盾冲突归结为一点就是“人”“仁”关系,从更深层次来说是“人”“仁”关系何者为第一要义的问题。根据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路径,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的道德观应该在“仁”中求“人”,在“人”发展的基础上成“仁”。中国传统道德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讲究推己及人与兼济天下的人道精神,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要注重加强道德主体的自律,而非他律。

2.“连续统”程式的德育目标。中国文化的特征是“天下、社会与个人”三者于一体的集体主义,因此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讲究“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推己及人、兼济天下”。道德观是德育目标确立的基础,道德观层次强调由己及人,侧重道德主体自身的修养,因此,德育目标要充分体现德育主体自身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诉求,而不是过于强调、指导其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从学生角度出发因势利导,避免了大学生的批判倾向与对社会主导文化的离心倾向,并且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通过满足大学生自身积极合理的道德发展诉求,从而有利于其更加积极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指向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德育内容。根据2005年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我国的大学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职业生涯教育六种。在六种德育内容中政治教育是首要的德育内容,其次是思想教育,再次是道德教育等。现行的德育内容的比例安排过于强调德育活动的工具性本质,忽视了目的性本质的意义。根据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的德育目标,现行的德育内容的组成部分不需要改变,需要改变的是各部分的构成比重。因此,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与大学生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应成为德育内容的重点,其次是思想教育与法纪教育,最后是政治教育。

4.德育途径与方法以交互主义哲学为指导。我们要坚持直接的道德教学与间接的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总体思路。我国的德育途径主要有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网络德育等,德育方法极其丰富、不可尽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是选择德育途径、方法的真理。中国特色大学德育模式强调要继续坚持以上做法,还要进一步注重交互主义哲学在德育过程的运用。孔子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我们将德育内容称之为“道”,那么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学生“得道”,提升学生自身的修养。我们要避免当前大学德育“以道弘人”的错误方法,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要注重“礼”的作用,真正从内心发出的“礼”才会使学生受到心理体认,通过实行理想化影响和个别化关怀,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5.德育评价以“求善”为重。我国当前的德育评价方法大约有整体印象评价法、操作评语鉴定法、操作加减评分法、积分测评法、加权综合测评法、模糊综合评判法、评分评等评语测评法、考试考核测评法、写实测评法、工作实践考查法等。当前的评价方法仍然是以西方“求真”哲学为指导,一方面能够较科学地评价出一个学生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学生的德育成绩受德育评价方法的设计、自我的道德修养、某些不良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成绩失真。德育评价的目的是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评价必须坚持我国“求善”的伦理型文化,在圆满中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因此,建立“德育分数低,当然不可以;高,真的没有用”的评价标准,在德育评价后要做到“评而不论”,坚持以“救人”为第一要义,而不是“杀人”,避免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注释]

①②⑤⑧张澎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80,87,120,157.

③⑨李宗桂.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123.

④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55.

第8篇

关键词:大学德育;生活化

一、大学德育的误区

校园伤害事情一次次刷爆网络,引起人们的震惊,社会也对此高度关注,如此触目惊心的校园伤害事件让人不禁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一直到大学期间的思修课,无一不是在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无一不是在突出德育课程。这些事件的发生不禁让人反思德育课程的价值及有效性。接连曝光的一系列事件,同窗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引起矛盾大打出手,甚至造成血的教训,这也越来越凸显出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学生一直在被强调、被灌输德育知识,可是知识与行动显然是有距离的。应试教育下,我们的学生都熟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可是真正落实到具体行为和日常行动中的又有多少呢?涂又光先生曾说过“知道为智,体道为德”。“知道”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认知,获得思维上的能力;“体道”是一个融入生活、走进生活的过程,是一个在生活中感悟体验的过程。所以知识与行动显然并不是一致的,虽然在一些特殊情境下,知识与行动可以达到一致,但是在具体生活中,知识与行动更多时候是相分离的。在各大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开展了思想道德方面的课程,德育知识的教授可以说并不缺乏,也可以说,大多数学生的德育知识是拥有的,但是在落实到行动这一环节上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应是如何将学生所拥有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优良品德和良善的行为,使束之高阁的德育知识渗透到学生细微的日常生活中。当前高校德育的主要误区———去生活化,学院派的德育课程缺失了与生活的联系,使德育成为在课堂上才关注的内容,忽略了德育本身的属性。只有将德育的内涵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并转化为行动,才是德育的全过程。

二、大学德育的现实出路———回归主体、回归生活

有效的德育应该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之上,而有意义的道德学习只有密切联系学习主体的生活实践,才能称得上是“有意义的”。中国大学传统德育主要有三大主导方式,即教导、榜样和规约,这三大主导方式的实质是“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传统的高校德育往往忽略学生这一主体,把教师放在德育范式的中心位置,把本应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置于只知接受的位置,扼杀了学生在德育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等,这种没有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德育过程只能是徒有其表的,灌输的德育内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行为,但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观念,只能使学生说什么、做什么,不说什么、不做什么,却不能迫使学生想什么、不想什么。传统的高校德育只注重课堂上的教学,脱离了生活和社会的情境,教师让学生熟记一些空洞的道德名词和名人名事,无法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生活世界的丰富和乐趣,德育被人为地从生活和社会中抽离,远离了真实生活情境的德育变得索然寡味、味同嚼蜡,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目前高校德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无法实现与社会环境相连接的德育情境,各种德育力量也无法被整合利用,缺乏强有力的德育合力。

(一)回归主体

教育是学习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传统灌输式的德育严重侵犯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习主体的个性和内在要求缺乏充分的考虑,用外在强制性的规则去要求学生,使学生对德育产生了逆反性的心理,对德育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较高的社会知识层次、较强的求知欲望和较强的民主意识,具备一定的道德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大学生不会只充当被动的接受者。德育生活化要求德育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应更多地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不能只是通过片面的管理和规制去强制学生。

(二)回归生活

道德教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生活世界是道德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每一个人都是在生活中学会成长的,因此个体道德也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道德教育只有生长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当前高校德育的现实出路就是回归德育生活化,在高校德育过程中重视德育的主体———学生,扎根于生活世界,使学生在生活与实践中自由生长,在德育课程中把学生和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达到最优的效果。高校德育生活化,也就是让道德教育回归到高校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学生不只是接受道德教育课程,更重要的是把道德内容渗透到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生活是一个实践与交往相交织的过程,实践与交往组成了学生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是在实践中成长,在交往中生活。这也决定了高校德育需要把实践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促进高校学生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杜威认为,人生活在世界中应该积极主动地改造环境,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去适应环境。目前高校的德育工作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践行,德育在理论方面投入过多,忽略了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的具体指导,单纯地传授德育知识并不能提升高校学生的道德,也就更无法实现道德成为学生改造环境、创造美好生活工具的愿景了。德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了解德育知识,最重要的是做出符合德育所宣传的德育行为,这种行为也是衡量高校德育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对于工作、生活越来越重要,交往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它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交往也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过程。高校德育也需要通过交往与对话的方式来进行,通过交往与对话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交往理论最早被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引入教育领域,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的作用是运用各种方法激发精神生活,而对精神生活最有意义的是交往。他还将大学精神交往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术视为大学的理想而放在平等的位置。从雅斯贝尔斯的理解来看,高校德育过程可以通过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多个主体的交往活动来实现高校德育目标。高校学生有生活交往和精神交往的需求,交往是高校学生基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因此要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高校需要满足学生对于交往的需求,并且要全方面创造条件,把这种交往的需求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去,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如何使德育走进学生的生活,目前也有一些越来越重视德育知识转化的好迹象。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中获得冠军的武亦姝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学生中推广《传统文化读本》,他们并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去背诵这些古诗词,而是从文化的角度,提升学生的文化鉴赏力,使学生在古诗文教育中感知生命与周围事物的关联,引导学生在行动中成长为这样的人。复旦附中的语文老师张慧腾,他在学校曾参与编写《中国人》读本,并担任“儒家理想人”的讲课任务,曾感慨道:“我意识到自己所教的德并不是一门普通的学科。我的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儒家的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在心中构建起一个‘儒家的理想人’,甚至在行动中成长为这样的人。”河北科技大学的思政学院也在尝试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把思政课的课时一部分用于课堂学习,另一部分用于实践活动,如去参观革命圣地,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在这些贴近生活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的德育知识充分接近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行动。

作者:马楠楠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文艺文.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J].道德与文明,2007(05):69-72.

[2]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6(01):43-47.

[3]张祖华.德育生活化和大学德育模块化教学[J].教育探索,2010(04):127-129.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生活化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26-03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和科技突飞猛进的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随着哲学、社会学、教育学领域顺应关注人、回归生活的历史潮流,不少学者将目光转向了生活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不断拓展深化这一研究。

一、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缘起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德育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其实际效果并不乐观,德育生活化就是在对德育困境的反思、批判和应对中产生的。

唐汉卫认为只要德育由于脱离生活而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只要生活在不断变化而德育却没能及时立足于现实生活,对德育脱离生活的批评就不会过时。他还指出德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理想化、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几个方面。高德胜把传统德育表述为“知性德育”,认为它“割裂了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认知与情感、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全面超越知性德育,需转变到生活德育。文艺文认为去生活化是传统高校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德育观念上过度理性化、知性化,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缺失,德育过程脱离学习主体的生活以及德育情景脱离社会实际”。可见,去生活化是造成传统德育低效、失效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德育生活化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成为传统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理论界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表述,但不少学者作了有益的尝试。张国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抽象性、概念性的灌输路径而言的,是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思想”。该种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将其界定为一种单纯的理想性、导向性的教育理念,有失偏颇。尚丽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找依托、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该观点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生活性、主体性、教育性的特点,但只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模型和实践样式的教育模式,仍未全面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杨永明则将其内涵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世界理论的指导下,以生活为基点,以人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一部分”的状态。该内涵尊重了“化”字的词义,同时符合逻辑学的定义规则,对德育生活化的本质的揭示有借鉴意义。

在综合学者们对于德育生活化所下定义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对其进行界定:德育生活化是与脱离生活的过于追求理想化、教条化、泛政治化的德育相对而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生活为基点,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手段,不仅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引导大学生生活建构的过程和状态。

三、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学者们分别从哲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理论。一些学者关注了相关理论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论意义,其中主要的理论支撑包括实践观、认识论、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观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应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的主体,注意让学生在现实社会环境中通过自我实践、自我锻炼、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去接受教育。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就是主体间的关系,强调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平等主体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启发、相互生成的过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要求德育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的目标追求。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张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并为生活实践服务,德育也才能收到实效。

2.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对实现德育生活化有重要的反思和借鉴意义。李和佳等学者较早地阐述了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借鉴意义。他在文中提出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总的来说是一个哲学概念,“强调人们日常的生活及活动是科学的基础”,自伽利略时代开始,纯客观、唯理性的实证主义思潮使得现代科学忽视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看来,只有彻底地追问使一切科学获得有效性的“主观性”,追问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理解客观的真理,才能获得世界最终的存在意义。在哲学界回归生活世界的背景下,这一观点引起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针对德育与生活对立甚至异化的困境,许多学者也提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3.生活教育理论。众学者认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是对生活教育理论的扬弃。胡凯、赵惜群等对亚里士多德、卢梭、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文章论述到,亚里士多德从三方面阐述了生活与德育的关系,即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最终依据,是良好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目的;卢梭所倡导的“自然生活”、“自然教育”的理念,对西方德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杜威在进一步反思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关于教育的本原性命题;陶行知扬弃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构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精髓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许多学者指出,“生活与道德是一体的”,真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生活为起点,在生活中开展,回归生活,引领生活。“生活教育理论”为德育生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已成为学者们普遍的看法。

4.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部分学者认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张月霞指出“在人本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其“核心主题是对人的关注,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索,以及对人的尊重”,对确认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等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学者们看到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地关注了社会价值,以培养“社会人”为重任,较少地关注个体价值,抹杀了个体的独立性,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生活化,在丰富的生活中进行价值引导,培育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

5.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德育生活化的指导意义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经验的基础,对新知鉴别、选择和加工,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识地开发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思想道德情境,以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体验与经验,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较少学者论及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与需求,现有研究认为时代在变革,思想在更新,而德育的主体――大学生,也处在一种与时俱进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德育理念和模式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才不至于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1.时代的呼唤。杨迎春谈到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了人们科学观的革新、世界观的变革,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共同驱动传统德育向生活化转向。范美香指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及体制的全面开放转型呈现出正反两种效应,对个体发展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为发挥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德育生活化成为开放社会的应然选择。此外,李荣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只有德育生活化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

2.大学生的诉求。大学生心理特点决定了该群体独有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德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卢雄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追求幸福、超越自我、渴望实现人生价值、体验新生活的需要。

3.教育的要求。生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因此德育生活化不仅是教育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的内在要求,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特性与自身规律的内在要求。

4.应对德育困境的选择。时代大发展和社会大变革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利益格局带来猛烈冲击,人们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而由于传统德育的封闭和狭隘,未能直视社会现实,紧跟时代步伐,履行自身使命,呈现明显的滞后性、低效性和被动性。因此,学者提出德育生活化是摆脱困境的应然选择。

四、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原则

德育生活化的原则是为实现德育生活化,在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和途径等方面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根据学者对德育生活化原则现有的探索,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本性原则。人本性原则主张高校德育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实践中促使大学生产生情感体验从而生成价值认同,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二)渗透性原则。渗透性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和强化渗透意识,把德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之中,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体系,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

(三)主体间性原则。主体间性原则是指首先要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看做交互主体,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教育双方对彼此的协同互动的对话、沟通与情感交流,形成道德共识。

(四)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受教育者在分析、比较、推理、实践的基础上能够积极进行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建构、自我完善。

五、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对策

多数学者从德育生活化范式构建较为宏观的视角探索了德育生活化的实现对策,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对其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目标生活化。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目标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起着指导和调控作用,邱海锋强调实现德育生活化,内在地要求德育目标生活化,需要“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注重目标的辩证性;坚持统一要求与个体差异的统一,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坚持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统一,注重目标的整体性”。

(二)德育内容生活化。高校德育内容生活化,首先要求德育内容紧贴时代,与时俱进,积极充实拓展;其次突出生活性,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探索创新德育内容以关注并引导大学生生活;再次重视生活世界德育资源和素材的开发利用。总之,高校德育不仅要指明政治方向,而且要诠释社会问题,提升人生境界。

(三)德育过程生活化。学者们探索了实现德育过程生活化的原则,杨永明指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使大学生走进他人、走入社会,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互动型教育过程。邱海锋还提出将德育过程寓于生活中,把计划性和随机性结合起来,自然地进行德育。

(四)德育评价生活化。德育评价体系对德育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约束等多种功能,是构建德育生活化范式的重要部分。多数学者指出要在生活中进行评价,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此外,温丽丽还提出坚持评价的层次性。

六、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评价与前景展望

经过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现有成果对深入研究德育生活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然而这一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多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还存在一些亟待澄清、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其一,德育生活化的概念及内涵是德育生活化研究的逻辑起点,至今尚未达成普遍认可的共识,需进一步解析探讨和充分理解,以形成更为科学的界定,为研究深入开展奠定前提和基础。

其二,学者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有了颇为全面的论述,但受到专业背景等认知经验的制约,深刻性和严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三,关于高校德育生活化对策的研究尚显不足,一方面对策的维度需要继续拓展;另一方面,每个维度的探索有待进一步深化。此外,往往将对策探讨与范式构建置于同一层面,缺少具体可操作的路径措施,关于大学生德教育生活化路径的研究仍有待具体深入。

其四,德育生活化与主体性、主体间性、体验性、欣赏型等其他德育模式在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实施原则等方面存在着相关相融性,应对诸模式关系给予重视与探索,以利于德育模式的整合协调与改革创新。

其五,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民族习俗、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地方,大学生德育生活化也就有了特殊性,因此应结合不同地区实际,不同类型高校实际开展研究,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使德育生活化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10)

[2]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3]文艺文.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J].道德与文明,2007(5)

[4]张国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5]尚丽娟.思想政治教育应生活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10)

[6]杨永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7]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8]张月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9]邱海锋.论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范式的构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德育内容 实施途径

1.引言

德育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成为善于走进学生心灵的人。教师的教育力量是学校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力量。教师应创造有利于培养情感素养的环境,通过心灵感染学生,归根到底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内心活动,大学生的德育发展不好,并不只是道德规范的缺失,而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分离。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更应该受到重视,改善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教学模式也就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1.1体育中蕴含德育:通过运动技能的训练,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强身健体,磨炼意志,最终达到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效果。

1.2德育促进体育:体育和德育相互促进发展。体育锻炼可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例如一场足球赛,场下学生为本队的运动员呐喊,运动员也会发挥自身最大潜能赢得比赛。

2.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

2.1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余年的历史,它是在不断继承与扬弃的辩证运动中结出的果实。早在秦汉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科学就达到了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例如:医学、天文学、哲学、体育、舞蹈、杂技、戏曲等都达到了很高的发展水平,所以我国的体育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日益壮大成为今天的世界体育强国,因此,学生要热爱党、热爱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2.2学习目的性教育。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把学习提高到对社会的责任感的高度,少年强则国强。

2.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例如《易经》中宝贵的哲学思想,在事物繁杂的变化过程中找出简易可行的法则,使万物滋生,百业兴旺,如果把这种思想迁移到现代体育理论中,则可实现体育锻炼由易到难,由量变到质变;再把《内经》中的生命体质学说、经络、脉象等与现代运动生理知识相结合,可提高体育的科学性。

2.4组织纪律性教育。

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

2.5集体主义教育。

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

2.6文明道德教育。

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2.7意志品质教育。

勇敢坚毅,竞争进取,吃苦耐劳,自尊自强,自信自制。

2.8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教育。

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

3.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施的途径及方法

3.1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以德为先。

韩非子说:“峻法,所以禁过外私也;严刑,所以逐令惩下也。”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需要吸取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德育就像峻法和严刑,在教学中起到“以规矩为度”的作用,尤其要学习儒、道、法家思想之长处,使学生在宁静平和的心态下,不断致力于以体育道德为先导的体育锻炼的共同进步。

3.2礼让、仁德是大学体育教学和谐发展的精神保证。

体育教学中要有竞争但更需要和谐,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学生的体育锻炼中,学生都要处理好好胜心与平和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礼让和仁德是调剂这一心态的良药,只有每位学生注意身心修养,体育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才能走上健康、和谐的人才全面发展之路。

3.3严格执行体育课堂教学秩序。

如今,各种西方外来思想文化的侵入与影响,开放的、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造成了许多大学生的诸多问题,如道德的普遍滑坡、信仰的困惑与迷失、公德心和人情的淡漠等。所以体育课都应该严格课堂教学秩序,没有秩序不仅有碍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还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习惯和风气。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去发掘、去组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施展才华。

3.4体育教师的模范作用。

体育教师的言行为人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文化修养、道德作风等对学生都有深刻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才能施教于人,为人所效从。一些体育教师自认为学生的德育是德育课的事;还有一些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育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要有真挚的爱心,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才能使学生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态,接受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以仁爱产生仁爱的效果;其次,教师要有高尚的品质:教师不但要有韩愈的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能力,还要有温、良、恭、勤、俭、让等孔子的思想;最后,教师的行为要优雅,给学生美的感受。另外,体育教师还要以渊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道德榜样,用教师伟大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的心灵,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个人的模范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但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优良品质是一个长久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推陈出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抛那些认为体育教育只是强身健体和提高成绩的单一性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正确地认识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密切联系。在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在重视程度和教育方法上还存在一定不足,为了提高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培养质量,可以从加强体育课堂常规和课堂纪律、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体育教师的模范作用等方面努力,这样可以有效加强体育教学和德育的结合;使其具体教学方式和方法更为有效,以德为先促进教学,能使大学生们更为全面地发展,使未来的国家建设者更为优秀,从而使国家更强盛。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31-03

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信息过程。大学生在校园的日常德育信息交流不仅发生在个体之间,还会发生在班级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组织传播特点。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师生利用现实语音图文载体和虚拟网络数字平台两种不同类型的信道,通过与同学、老师、学校和社会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思想政治信息的传递与互动,从而形成对学校教育教学与后勤服务工作、班级管理、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舆论生态。因此,对大学生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进行调查研究:①常用信道;②传递信息有效性好的信道;③重要(紧急)信息传递的信道;④是否创建没有老师参与的信道。以期发现大学生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常用的、有效的日常信道以及重要(紧急)信息传递的合适信道,并探索大学生创建没有老师参与的信道的情况及其初步应对策略。

一、德育信息与信道的内涵

1.德育信息

德育信息是指在德育系统中和德育过程中得到利用、传递和转换的信息。德育信息能对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变化产生影响,具有特定性、立体性、非对称性和差异性(或正确性、不固定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等特点,按其传递目的与作用可分为四种:知识性信息、教育性信息、控制性信息和反馈性信息。

2.信道

在生态学上,信道是指连接信息发送端与接收端的信息媒介。在百度百科上,信道是指通信的通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在此是指连接信源(信息发送者)和信宿(信息接受者)的信息媒介。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传递的媒介从传统的现实语音文字载体逐步向现代的虚拟网络数字平台拓展、转换。大学生班级日常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可分为:①传统的“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主要包括:口头、电话、书面图像文字材料等方式(排除基本不适用的广播和电视);②现代的“虚拟网络数字信道”,主要包括:QQ、微信、微博、手机短信(含飞信)、电子邮件、论坛等方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样本容量

广东某高校现有6个二级学院,在校学生12000人(不含大四学生,已外出实习),属于统计学上的有限总体,当显著水平设定为0.05(α=0.05)、置信度为0.95(分位数k=1.96)时,研究的样本容量(样本数)采用公式计算应≥384人。2013年在该校发放500份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48份,有效回收率89.6%,样本容量符合研究要求。

2.样本分布

样本分布见表1。样本中性别分布、二级学院分布(机电学院与电气学院因学生较少而合并)、身份分布、班级人数分布、年级分布基本平衡或符合实际情况,能从样本研究中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3.数据处理

所有调查数据输入Excel电子表格,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卡方(χ2)检验两种方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常用信道

日常德育信息在班级的传递,现实语音图文信道和虚拟网络数字信道皆可采用,该校师生对不同信道的采用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该校大学生班级常用的德育信息传递信道主要有4个,采用率最高的是腾讯QQ,占54.3%;第二是手机短信,占19.1%;第三是口头或电话,占16.1%;第四是书面图文材料,占5.6%,其余信道采用情况都在3.0%以下。

表2说明了当前大学生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常用信道大部分是虚拟网络数字信道(腾讯QQ和手机短信方式合计占73.4%);而现实语音图文信道(口头或电话以及书面图文材料方式合计占21.7%)较少使用。微博、微信、电子邮件、论坛等方式则基本被班级摒弃。

2.班级德育信息传递有效性好的信道

班级德育信息需要有效传递,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有效信道是否与常用信道一致呢?从表3可以看出,认可班级德育信息传递和反馈最有效的信道是手机短信方式的达74.3%;第二是使用QQ方式,达71.9%;第三位则是包含语音、书面方式的通过班会或同学进行转告,达56.0%;而微博、微信只有22.3%。

这说明了:班级德育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有效手段是虚拟网络数字信道,虽然手机短信方式不及QQ常用,但其有效性被广泛认可;通过班会或同学进行转告的方式虽然不常用,但证明了这种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传递、反馈信息也是相当有效的;微博、微信等方式则不是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有效方式。

通过交叉制表和卡方检验发现,一、二、三年级认为通过班会或同学进行语音、书面转告是有效信道的比例为66.9%∶57.4%∶43.6%,说明三个年级在采用现实语音图文信道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显然年级越低,越相信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传递和反馈的信息有效性。

3.重要(紧急)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

班级管理(活动)中难免遇到重要或紧急情况需要及时沟通信息,处理突发事件。这种特殊情况下,该校师生所采用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如表4所示。从表4可知,有重要(紧急)情况时,师生一般会采取比较传统的口头或电话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比例为75.9%;其次为QQ和手机短信,分别为59.2%和58.3%;书面图文材料方式传递较少,有30.4%;采用微博、微信的最少,只有17.4%。

因此,现实语音图文信道(口头或电话方式)是最可取的重要(紧急)班级德育信息的传递信道;虚拟网络数字信道(QQ和手机短信)也较为常用;而书面图文材料方式和微博、微信方式则不合适传递重要(紧急)班级德育信息。

4.是否创建没有老师参与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

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不少班级创建了没有老师参与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譬如班级QQ群、微博群、微信群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没有老师。在此,于2014年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其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55.7%的学生所在班级创建了没有老师参与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其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通过交叉制表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的二级学院(如表6所示),创建情况是不同的,财经、管理、外国语、艺术与建筑、机电加电气6个二级学院创建没有老师参与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的比例为55.6%∶50.5%∶51.2%∶50.0%∶76.0%,他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4),主要是机电、电气两个二级学院的学生所在班级基本都创建了没有老师参与的学生专用信道。

经交叉制表和卡方检验还发现,班级人数不同(如表7所示),对是否创建没有老师参与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也有明显不同,班级人数30人、≥30且50人、≥50人的创建专用信道比例为79.6%∶53.3%∶52.5%,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1),小于30人的班级更容易创建学生专用信息传递信道。

四、结论及对策

(1)在日常班级德育信息传递方面师生们常用虚拟网络数字信道(主要是腾讯QQ和手机短信方式,合计占73.4%);而现实语音图文信道(口头或电话以及书面图文材料方式,合计占21.7%)较少使用。因此,在日常班级活动传递和反馈德育等信息时,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虚拟网络数字信道,因势利导,以便驾驭信息在组织内的传播,打造良好的班级舆论生态。

(2)班级德育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有效手段是虚拟网络数字信道,其中以手机短信(含飞信)和QQ方式有效性高,使用率分别为74.3%和71.9%;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也有一定的使用率,其中班会或同学进行转告的方式使用率为56.0%。而且,年级越低,越相信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传递和反馈信息的有效性。故此,对于一年级学生,多采用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传递、反馈班级德育信息,并辅以虚拟网络数字信道;高年级则以虚拟网络数字信道为主,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为辅。

(3)在重要(紧急)信息班级传递方面,师生更倾向于使用现实语音图文信道,其中又以口头和电话沟通为主(但书面图文材料方式并不合适),使用率为75.9%;而用QQ和手机短信方式传递也较为常见,使用率分别为59.2%和58.3%。因而,在班级有重要(紧急)信息需要传递、反馈时,学生工作者应尽可能采用口头和电话方式沟通,辅以QQ和手机短信方式。

(4)有55.7%的学生所在班级创建了没有老师参与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而且,该学校电气和机电两个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学院学生基本都创建了没有老师参与的专用信道,故而,需要学生工作者重视并予以进一步研究,弄清原因,防止师生出现信任危机,使班级舆论生态失衡,造成教师丧失对舆论的引导能力。此外,从班级人数越少(30人),越容易创建排除老师的学生专用信道的情况来看,如果班级人数越少,则学生工作者越需要花费精力做好班级思想政治工作,避免被学生边缘化,使教师耳目闭塞,无法了解班级舆论动向和学生思想、心理动态。

参考文献:

[1]童付超. 重视德育信息作用,积极发挥德育信息功能[J].学园,2012 (3):22-23.

[2]房亚兵. 论德育信息[J].文教资料,2012(6中):128-129,142.

[3]曹凑贵,严力蛟,刘黎明. 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2-229.

[4]吴明隆. 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59.

[5]喻国明.科学辟谣的机制应对[J].人民论坛,2011(7):27.

第12篇

1.1西方网络文化的冲击

拥有雄厚资金与先进技术的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拥有大量的先进信息,他们的信息在对外输出时主要在宣传其自己的政治与文化,而且他们垄断着网络高端技术。我国的网络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网民在线交往时多采用匿名的方式,想要调控舆论导向就遇到很大的困难。目前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在网上蔓延,想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需克服重重困难。

1.2传统德育的严重滞后

与快速的时展相比,我们传统的德育观念、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显现出了明显滞后。首先,在当今时代,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部分丧失,尤其是一些老教育者处于年轻人学习的处境。其次,网络时代网上信息鱼目混珠,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被埋没,大量的信息量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德育工作者传达给学生的有益信息受到很大冲击,严重削弱了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影响。第三,国际传播网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他们垄断着主要的世界舆论,他们可以随便地对外进行政治渗透。这就使得传统的德育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3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网络对高校德育的挑战,追根问底是对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素质的挑战。具有共享性的特点的网络信息,使得大学生们足不出户就可知晓天下。对信息量极大的大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拥有更大的信息量。目前,大多数德育工作者虽然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但是对网络技术真正能做到运用自如的还不多。培养一支理论功底厚,又具备相当的信息化水平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推进德育工作迅速前进的当务之急。

2网络时代的德育对策

2.1发挥网络的积极引导作用

首先,要努力推广互联网。互联网基础的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努力扩大互联网的覆盖空间。要为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互联网环境,建设高技术的校园网。应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的设置,使大学生运用互联网的水平得到快速地提高。把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展现在他们面前,在网络上向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开设一些有益大学生身心的项目,吸引他们的目光,让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们营造出一种崭新的生活模式。其次,大力创建绿色网络,为广大学生营造温馨的新兴网络家园。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主要工作包括绿色的文化内容、绿色的文化载体、绿色的上网场所等方面,多给大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的绿色网络内容。最后,努力开展各种网络活动,使大学生有展示才华的平台。在网上开展有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大学生参与活泼、新颖的网络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坚持网络与现实相一致的原则,借助网络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借助网络广开论坛,让大学生参加讨论各种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各种现实问题和现象;可借助各种才艺展示、能力大赛等活动,把大学生的注意力从对互联网的好奇心转移到科学地使用互联网方面来。这些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价值、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备受大学生们推崇。

2.2克服互联网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