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力市场

电力市场

时间:2022-05-26 07:29: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力市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力市场

第1篇

    电力市场中市场力的定义 市场力是指某一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能够持续地影响或操纵市场的价格,使之 一直高于完全竞争情况下的市场价格的能力。

    电力市场产生原因分析 电力市场中市场力产生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稀缺性。市场力可以是一个发电 公司也可以是几个发电公司合谋形成的。发电企业之所以利用市场力操纵价格,最 直接的原因就是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情况就称之为稀缺性。市场力和 稀缺性是密切联系的。 其实在各行各业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市场力。在电力市场上,市场力的形成原 因复杂。电力工业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 电力工业的关联性强 由于电力属性的特殊性,电能是不能大规模存储的能源,电力的生产,输送和 消费都是通过电力网络同时进行完成的。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即不存在半成品, 也不存在库存品,为了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能够很好的相互衔接,电力工业采 用大量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高科技设备,以实现发,输,售,用各流通环节的紧密 配合,协调统一完成。 由于电网在工业中的特殊性,为确保电网安全和稳定运行,应严格保持发,输, 供与用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是电力行业区别其他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用户的 电力需求具有不稳定性,电力生产经营必须根据用户的需求,满足输送要求,因此 电力生产一方面要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及时应对用电量的变化,保证电力系统的 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还必须留有一定的备用容量,为防止资源的浪费,又不能过 多地保留备用生产能力。由于电力工业的发展投资巨大,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因 此,电力工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增加,必须按比例地新建发供电设备,扩大电网容量。

    (2) 输电阻塞 输电阻塞的出现引起了局部或区域的市场力。当某地区出现输电阻塞时,区域 外远方的廉价电能不能输送进来,尤其是在该地区容量不充裕的情况下,位于阻塞 区内的发电厂商可以把其竞标价格设定得很高,而又不会失去中标机会。发电厂商 在网络的策略点处可以通过提高发电量来故意制造阻塞和限制竞争者的进入,这样就会形成局部的小市场,发电厂商处于垄断的地位[6]。有些发电厂商甚至可以利用 其电厂所在的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故意引起输电阻塞,以便利用节点电价的差值获得 套利机会。而且,输电阻塞在一定程度或范围上限制了某些大用电户选择发电公司 的灵活性。

    (3) 结构存在缺陷 在发电侧电力市场建设初期,市场竞争局限在内蒙古西部电网的范围内,可以 参与的独立发电公司有限,容易形成市场力。这样某些发电公司有可能利用市场规 模等操纵市场力,形成不正当竞争。

    (4) 市场供需关系扭曲 由于电网建设滞后的原因,在供需紧张的时段,或由于电源建设滞后负荷需求 的时段,几乎所有的发电企业都具有操纵市场价格的能力,在紧张时段,不论这些 电厂报价多高,电网公司都必须购买电力以满足要求,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电厂都 存在市场力。

    (5) 外部因素影响。 政策影响,市场机制,燃料供应等外部因素对市场力的作用也有重要影响。 (6) 对辅助服务的需求 为了维护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需要对系统提供辅助服务。对无功的需 求,使得某些发电厂成为必须运行的电厂。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参与市场的上网是 有功电量,由于客观所限,无功辅助服务无法远距离传输,只能就地平衡,使得某 些发电厂就会成为必须运行的电厂,拥有这些电厂的发电厂商可能报很高的价格, 实施市场力。

第2篇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策略模拟电力市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国家采取优先发展能源等基础产业政策的推动下,电力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力市场由过去供不应求一跃变为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电力企业的改革也步入了深层次的关键性阶段,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在不断完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观念普通地为人们所接受。电力市场营销工作成为思考研究的中心。请看现阶段电力市场状态。

一、现阶段电力市场的特点

1、发供电潜力巨大,促进需求增长成为关键

党的以来,电力工业发展迅猛,就东北电网而言,改革开放20年来电力建设投资781亿元,装机容量由908.55万千瓦增至3171.68万千瓦。而售电增长缓慢,近几年售电量一直处于零增长和低增长。相当的机组和机组容量得不到发挥作用。开拓电力市场,促进电力需求增长成为电力企业寻求发展的关键。

2、用户对供电服务质量要求高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法律意识增强,特别是《电力法》颁布实施后,用户对供用电双方的权力义务认识越来越清楚,加之电力市场的供需矛盾的转变,用户要求供电企业提供更多的优质的服务,同时对供电企业不规范的现象投诉增加,要求供电企业必须依法经营,规范优质服务,促进营销。

3、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价起了杠杆作用

在现行政策体制下,电力市场是独家垄断经营,市场占有率为100%,似乎不存在竞争。然而能源市场的竞争却一定程度地存在,而且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设备使得电能以外的能源设备(如燃煤、燃油、燃气设备)的可控性、方便性接近或赶上用电器的性能。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通过经济性分析比较选择使用能源,造成电力边界市场的日趋激烈的竞争,电价在这种竞争中起了杠杆的作用。

4、高耗能企业成为宠儿

高耗能企业是指成本中电费占30%及以上的产品生产企业。这类企业生产增减对电力销售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因而成为供电企业增供扶持的重点。如电熔镁、铁合金、工业硅等生产企业。电力企业给予这些企业优惠的政策,对促进电力销售非常必要和十分有效的。然而这种政策的不稳定性和区域间政策不统一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造成突发欠费和无序竞争,使局部受益,而对系统无益。

另外,电力的增长与国民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电力消费增长率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着一定比值,即所谓电力弹性系数,说明电力消费量的增长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供给量增大也对国民经济有促进作用,因此电力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为经济服务的方向。

二、内部模拟电力市场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电力企业改革的要求,我国各大网省公司相继都实行了内部模拟电力市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从1999年开始实行的内部模拟电力市场。

这是在不改变省公司下属发供电企业核算体制前提下,将所属全资发供电企业视为相对独立的企业实体,实行内部价格内部利润,工效挂钩等内部核算方式,使发供电企业实现内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内部模拟电力市场,实行内部厂网分开,将省公司内部分为电网本部、发电企业、供电企业三种经济实体,以电网经营企业即省电网经营公司为枢纽,是所辖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对所属发供电企业实行零利润原则下测定的“一厂一价,一局一价”的内部购售电管理模式。同时对发供电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内部利润总挂钩”的工资决定机制。所属发电企业是电力产品的生产企业,按照内部价格向省电网经营公司销售电力产品;所属的供电企业是电力产品的销售企业,按照内部购电价格向省网经营公司购电,并按照国家统一销售电价向用户销售电力产品。

内部模拟电力市场政策,对电力营销和体制改革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意义十分深远。

(一)内部模拟电力市场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打破了大锅饭

实现了内部厂、网分开,网供分离,引入了竞争机制,形成厂与厂的竞争,局与局的竞争,强化了市场意识,调动了基层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了职工的危机感。供电企业内供电公司与供电分公司之间形成一级购售市场,同时供电公司、供电分公司按电压等级分层管理,实行按线承包,按变压器台区承包,形成了责权利直接相关的激励机制。

2、增强了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

内部模拟电力市场模式,使电力企业职工建立了面向市场要效益思维,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效益与利益脱节,轻视效益的状况,强化了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实现了企业机制和职工思维的转轨变形,是企业体制改革的重大进展。

3、增强了市场营销意识

在内部模拟市场的办法中,对增供扩销给予鼓励政策,增加售电量给予0.06元/千瓦时的内部利润,促进了供电企业和职工增供扩销的积极性。也促使供电企业与职工重视营销工作和研究营销策略。但是,这一增供扩销的政策还不够完善,对低谷增供电量不鼓励,造成增供低谷电量供企业电亏损,发电企业受益的不合理现象。

(二)内部模拟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虽然内部模拟电力市场加大了电力企业改革进展,但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主要问题是:

1、内部模拟电力市场具有局限性

内部模拟电力市场的实质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变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力市场,零利润电价原则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平均主义和效益平顶基础,不能真正地调动基层企业的积极性。使人们对电力市场的认识和营销工作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

2、“一局一价”不符合市场实际

内部模拟电力市场实行的“一厂一价”、“一局一价”是 这样制定的:

电厂上网电价=+电厂单位附加税金

=电厂发电基数单位成本+电厂单位附加税金

注:电厂发电基数总成本包括:燃料费、水费、材料费、提取基数工资及附加费、修理费以及其它费用。

电厂的上网价格“一厂一价”基本适应电厂上网电价单一性。然而对供电企业购电价格“一局一价”情况就不同了。

内部模拟电力市场供电企业的购电价格:

供电企业的购电价格=(-)

×(1-基数线损率)-供电单位附加税金

=(基数售电平均单价-基数供电单位成本)×(1-基数线损率)-供电单位附加税金

注:基数供电总成本包括:水费、材料费、提取基数工资及附加费、修理费及其它费用供电企业“一局一价”存在以下问题:

1)单一的购电价格与售电价格脱节

单一的购电价格与销售电价多分类价格脱节,不利于灵活增供扩销。由于售电分类电价和用电类别不可调性,对于一些类别用电的售电价格按电力市场实际成本计算是盈利的,而按内部模拟电力市场的购电价格计算则可能是亏损的,因而挫伤供电企业增供低电价用电的积极性。如供电企业平均售电单价以下电价的类别用电,较为突出的是农电趸售电量。

2)峰谷平分时购电价格与峰谷平分时售电价矛盾

为了鼓励供电企业通过市场供需情况调节参与调峰均荷,购电价格执行峰谷平分时电价。平段购电价格即为供电企业的购电价格,谷段购电价格按平段购电价格的0.7倍计算,峰段购电价格按平段加上谷段扣减部分平均计算求得。

即:峰段购电价=平段购电价 0.3×平段购电价格×

由于谷段购电价是人为确定的与实际同口径谷段的售电价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同时由于峰谷购电基数比例对不同供电企业而言大不相同,以此折算的峰段购电价可能更大地偏离实际同口径的峰段售电单价。从而造成供电企业虚亏损和虚盈利。对于调动基层企业的积极性很不利。

3)峰谷平购电量与售电量不一致

购电量的峰谷平构成与售电量中的峰谷平比例错位,售电量中峰段售电量和谷段售电量只是执行峰谷平分时电价的用户的对应电量(如大工业用户非工业、普通工业100KVA及以上的用户),这些用户峰谷段用电量与峰谷购电量相对应。而一些不执行峰谷平分时电价的用户的用电量,与供电企业峰谷购电量无法对应,如农电趸售电量,居民照明、非居民照明电量和其他不执行峰谷平分时电价的用户的售电量,不管发生在什么时段都是按平段电价计费,而在购电关口计量记录中发生在峰段的不执行峰谷电价的电量记录在峰段,发生在谷段的电量就记录在谷段,这种电量购售时段不一致,导致有的电量峰价购平价售,有的电量则谷价购平价售。同样会出现不合理的政策性亏损和盈利,不利于发挥经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4)内部模拟电力市场价格与营业统计价格不一致

内部模拟电力市场购电价格与营销统计效益分析脱节,使得购电成本、销售利润的分析变得复杂且难以准确。因为营销统计报表及经济效益分析时是以国家规定目录电价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与内部模拟电力市场的购电价格口径不一致。给营业管理工作和营销决策带来困难。

三、面向未来的电力营销策略

跨入21世纪,国家电力公司提出了“两型化国际一流”的战略目标和“四步走”的战略布署,加快电力营销工作市场化、法制化、现代化的改革步伐,在20__年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开拓、竞争、创新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以合理的成本、优质的电能和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全社会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认清未来电力体制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从目前的发展进程,结合每一阶段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是制定面向未来电力营销策略基本思路。今后电力营销工作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以市场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的观念

以市场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政策法规为准则,走适应市场现状,适用市场经济规律,全新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在目前电力市场的状况下,有多大用电市场就有多大的发(供、售)电量,市场发展扩大,发(供、售)电量就增长,电力企业效益就可增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就必须以稳定市场,开拓市场为前提。建立新的电力市场机制,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电力营销经验。

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营销机制

按市场经济规律对电厂发电量实行竞价上网和峰谷平分时上网电价,降低电能源头成本,发供电企业合理分配低成本带来的收益。提高电力能源的竞争力,稳定和发展电力已有市场份额,这对电力营销至关重要。尤其是大工业中的高耗能企业电费额度大,占成本比例高,这类用户对电价较为敏感,应就这类企业进行电力产品市场及电力外延产品市场的调研,采取灵活的电价政策,促进这些企业的产品的增长和市场竞争力,间接促进电力市场增长。贵州省遵义供电公司在市场营销有这样一个事例:营销部在市场调研中了解到某铁合金厂产品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即将停产的情况后与该厂一起分析研究成本,决定与该厂联合压低成本,并配合铁合金厂与客户谈判,供电公司将电价降低0.02元/千瓦时,该厂同时采取其它措施降低成本,使该厂的铁合金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增强了,该产品的市场扩大到贵州省外,该厂的用电量大幅度增长。

在现行体制政策下实行灵活电价促销措施,应有一个有指导性可操作的“电力市场营销导则”做为政策依据,并在体现以下几个效果情况下采用①稳定市场已有份额,小利润率,大市场。高于原有利润额度。②以边际成本分析为指导,实现利润最大化为原则。③长期可持续发展,增长利润为目标。

3、制定适应市场营销机制的价格体系

为促使电力市场快速发展,应建立制定科学的、多层结构的电价体系。适应发电企业、输电企业、供电企业间以及省网经营公司、供电公司、供电分公司间的成本分摊合理补偿,利润合理分配的市场机制。主要是适应省网经营公司对供电公司、供电公司对供电分公司多层购售市场行为需要的电价,使电力企业真正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

新的电价体系排除原电价的弊端。理顺不同用电类别间的电力价格关系,调整不同电压等级间的电价比例。在现行电价中(目录电价表)不满1千伏的居民照明电价为0.30元/千瓦时,而非普工业电价为0.376元,非居民照明为0.403元/千瓦时,后两者用电还要加议价电价差0.16元/千瓦时与居民照明电价之比分别是178%、188%。这样不同用电类别电价差异实在是太大。即同一成本的同质产品价格差距太悬殊,显然是不合理的。详见下面电价表

从上面电价表中可见:1-10千伏电压等级,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都存在着不同类别用电价格相差太大的问题。这样可能使电能在高价行业失去竞争力,因其他能源无行业价格差异。另外在同一用电类别用电价格中不同电压等级电价相差太小,如居民照明用电不满1千伏电价0.30元/千瓦时,1-10千伏、35千伏及以上电价为0.290元/千瓦时,两者之比为96.7%。以10千伏电压供电与220伏供用电实际情况比较,由10千伏通过变压器变为220/380伏,再配送给居民用户,仅就变压器损失和线路损失就可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按此计算两个电压等级的用电价格差应为大于20%,即0.06元/千瓦时,再考虑低压供电的设备投入及维护成本及抄表收费的管理成本。两个电压等级间电价差应调整得更大。同样电价表中其它类别用电的不同电压等级间的电价差都存在着差价太小。在选择不同电压等级供电方式时,电费和售电效益就显著不同,由此引发不少矛盾和投诉。这种电价背离成本基础的情况,显然是不合理的。

4、积极开拓市场,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费市场占有率

充分利用国家实施治理大气污染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机遇,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电力消费,刺激需求增长,支持新技术电器的开发。宣传推广新技术家用电器和使用电力能源的生产设备。电力在借助新技术电气产品以满足人们新的生产和消费电力需求,实施在边界市场与可替代能源的竞争,以电代煤、以电代 油、以电代气。积极推进电炊具、蓄热电锅炉、冰(水)蓄冷空调及其他有利于环保与节能的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建设,以高标准城乡电网,提高人民生活的电力消费水平。

5、大力开展需求侧管理,积极推进电能的有效利用

利用技术和经济手段,转移高峰电力引导低谷电力需求,充分利用季节性电能,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根据电力需求的多样性,策划鼓励用户科学利用电能,积极研究可供客户选择的电价机制,要利用负荷率电价,节日电价蓄热(冷)电价,可停电电价,季节性电价,居民低谷用电电价引导用户,提供客户自由选择用电时间和用电方式,不断提高电网均衡用电水平和电能的终端能源占有率。大力推进用电技术进步,提高全社会的电能终端用能效率,把需求侧管理的效果纳入综合资源规划,延缓或减少发电装机投入,提高资本资源的收益和利用率。

6、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建立营销服务管理系统

第3篇

建立区域电网电力市场,将面临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例如市场模式设计、市场交易方式;电价机制、及其调控;转供,开设输电通道;期货和现货合同等问题。本文仅就区域电网电力市场模式设计及其相关问题,予以探讨。

一、建立区域电网市场已具备前期条件

1、电厂具备良好运行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系统的发电企业先后经过企业整顿、升级、双达标、创一流等阶段性重点性整治、改造、提高和创优工作,电厂的设备水平、安全环境、人员素质、科技手段、管理能力和效益实力,得到全方位总体提高,发电设备处于稳定可靠、环保效能的良好运行状态,已能满足区域市场的需要。地方投资主体的电厂,亦参照了上述做法。

2、电网基本框架已构筑

最近几年,随着西电东送战略部署实施步伐的加快,以及首批电源、电网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相继投产;同时,各省市“城乡两网”改造的预期完成,更好地提高了电网输、送、受电能的整体功能。至2000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分别为:500千伏25910千米、330千伏8524千米、220千伏l22597千米。220千伏及以上主干网骨架已形成,提高了区域联网能力。

3、五大集团资源配置相当

“五大”发电主体,同等参与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竞争。5家发电集团公司的资产规模、质量大致相当,地域分布基本合理,在各区域电力市场中的份额均不超过20%,平均可控容量约为3200万千瓦,权益容量在2000万千瓦左右。为五大集团参与竞争,提供了“透明、公开”市场平台。

4、有良好的区域网间输送技术与市场条件

随着西电东送项目实施,跨区联络线建设的加快,省市际交易和区域交换电力能力提高。尤在当前电力供应趋紧的形势下,区域内和大区联网效益作用更为显著。同时,随改革的深入,要求打破省际壁垒、开放市场等行政措施的配套,更为建立区域性市场奠定了市场基础。

5、高峰负荷错时性

各大电网根据发展形势和用电需求预测,为保证用电站可靠和持续性,均作出高峰负荷错时性按排。如华东电网,2003年高峰时段至少错峰340万千瓦。这种错时性按排,不仅有效地缓和了高峰用电,还为区域电力市场中省际间负荷的互剂,提供了交易平台。

6、有模拟或竞价电力市场的经验

早在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前,不少省、市结合经济责任制考核,就推出了以指标考核为主体的内部模拟电力市场,其实质内容除技术支持系统原因,不能实时交易结算外,其它基本具备市场要素雏型。1998年始,浙江、上海等试点省、市建立发电侧电力市场,研究和制订并实时运作,取得了成功经验,为建立区域电力市场奠定了市场的硬件、软件基础;同时培训了市场运作人员队伍,增强了竞价上网意识。

综上所述,当前开展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建立工作,时机已基本成熟。

二、区域电网电力市场模式框架设计

1、区域电网电力市场主体:区域电网电力市场主体是区域电网公司、省网公司及直接准予进入区域电网的独立发电公司。

2、区域电网电力市场结构:约束参与和自愿参与相结合的结构模式。省网公司必须参与,独立发电公司自愿参与并取得准入资格。

3、区域电网电力市场特点:区域电网电力市场的运作和调度,由区域电网公司本级的电力市场交易中心负责操作。该中心应依据市场交易规则,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市场运作。

结算中心设在区域内各省、市电网公司所在地。

区域交易中心和省网结算中心,都接受同级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管。

4、区域电网电力市场性质:主要表现为:它是有多个购买者市场,购买者可以是电网经营企业,也可以是准入的独立发电公司(主要是处在区域接网处的电厂,购进电量作为转供电量向邻域市场上市);它是一个批发市场,电量成交在多个购买者之间。市场初期,不直接向大用户售电;市场后期,先采用省网公司集中购售、加收过网费的模式试点直供;后逐步开放,向大用户直接购电。

5、区域电网电力市场竞价模式:

5.1设计区域电网电力市场竞价模式的指导思想:

从我国区域电网的现状出发,引入竞争机制,在省网电力市场“竞价上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交换电量的竞争力度,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激励电网经营和发电企业强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上网电价。

借鉴我国建立省网级电力市场的运作经验,区域电网电力市场竞价模式为:多个购买者+差价合约多个购买者:指代表所有电力用户,统一收购市场竞价上网电力的区域电网公司;指需要进行电力交换的区域内各省网公司和国家级独立发电公司(如三峡发电总公司)。

同时,多个购买者自身,通过各自区域内同级电力市场,向发电企业竞价购电。

区域市场组建初期,可以是区域电网公司统一上网电量的购售。

差价合约:指买卖双方的一种期货合同。用于抑制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引起的金融风波。

5.2交易种类:现货交易和合同交易。

5.3竞价电量份额:建议采用全电量竞价上网;部分电量按市场清算价结算,部分电量按合同价结算。市场初期,建议按市场清算价结算的电量比例不超过20%,以后视市场发育情况逐年递增,直至全部。

5.4市场价格机制:与竞价电量额度匹配。前期采取过渡电价:市场卖方报价,满足需求的系统边际价格为市场清算价;合同电量按合同价。同时根据区域市场规则要求,规定市场上限价格。市场后期,全电量完全竞价,取消合同价后,以一部制电价结算。

5.5交易方式:

5.5.1现货实时交易,指交易当日二十四小时内。

5.5.2期货日前交易,指交易前一日二十四小时内。

5.5.3期货合同交易,指合同期有效期内。

6、建立电价调节库;

在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形成联动机制之前,上网机组竞价产生的差价部分资金,由电力监管机构负责监用,用以规避电力市场价格波动、市场管制时段等产生的风险。该资金的使用,应以国家电监会规定规范、透明操作。

7、区域电力市场的辅助服务:

进入区域电力市场的所有发电机组,都有义务承担电力系统的备用、调频、无功、黑启动等辅助服务。市场初期,对实施辅助服务的机组,建立合理的按上网电量计算的补偿机制;中期,可对备用和调频等辅助服务,初步建立竞争市场;市场远期,则可进一步完善竞争市场。

8、区域电力市场的电力监管机构:

按照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相关规定,设立区城电力市场的监管机构。

三、建立区域市场配套的相关措施

在建立电力市场的过程中,如何使得建立的电力市场,既促进电力工业高效率、高效益发展,又保证电网高度安全可靠,同时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矛盾的焦点在打破省际壁垒与统一调度上。

1、制定区域电力市场监管办法、运营规则

在总结省级电网“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经验基础上,结合省级发电市场规则和监管办法的实践经验,制订《区域电力市场运营规则》、《区域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等市场运作必须具备的约束性文件,确保区域电力市场的正常运营。

2、建立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调度中心

具体负责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运作与调度,市场信息,履行市场监管机构授予的其它职能。

3、建立和规范区域电网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

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是应用计算机、量测和通信技术,把市场规则的具体执行计算机化的支持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满足“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在省级发电市场支持系统基础上,研制和开发区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

结合实践,建议采用浙江省网“预调度+实时调度的电力系统运作模式”,作为区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雏型模式。按《区域电力市场运营规则》编排交易程序。

4、理顺电价机制、促进电价改革

将电价划分为上网电价、输电电价、配电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配电价格由政府制定。同时尽快制订发电排放的环保折价标准。

四、其他需同步研究的问题

建立区域电力市场后,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电职能随之发生变化。在建立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工作中,我们要加以重点研究。

1、网调与省调在市场中的功能定位

网调与省调进入市场电力交易平台的主体,分别是区域公司电力市场交易中心、省网公司电力市场交易中心。两个交易中心分别主持两个交易平台,同时分别向上一级电网或其它同级电网电力市场,归口提交本网电力交易标的。

两级调度的其它职能不变。

到进入完全竞争阶段,上下级电网交易中心应是单纯的供售电契约关系。

涉及电网系统安全等调度指令,仍需网、省两级调度按规程严行。

根据电网统一调度的原则,在网厂分开后,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网调与省调,对电厂应继续按电网现有规定和《区域电力市场运营规则》,加强调度运行管理。

2、缺电风险和历史遗留问题的研究

2.1电力体制改革后,原网、省公司行政管电职能已分别移交同级经贸委,但区域、省网公司仍要协助政府主管部门“三做好”,即做好电力建设的规划、发展建议工作;做好相应的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做好同级电网缺电预案,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2.2区域、省网公司有职责搜集电力市场信息,研究电能价格波动规律,及时根据市场供需关系的规律性变化,及早提出弥补缺电风险的建议,供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3慎重、规范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针对“一机一价”、“一厂一价”等涉及历史定价的状况,要区别不同投资主体、机组经营期限、合同电价等情况,既慎重又规范地予以妥善处理。既要兑现承诺,又要结合电力市场建立和运作的实际,还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分期分批解决此类问题。

3、管理模式与市场模式的协调

进入区域市场运营后,网、省两级电力(网)公司的职能与其相应的企业管理模式,亦将随市场模式重新整合。但管理职责界面的划定应与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相适应。建议在市场过渡阶段,在管理模式与市场模式的协调上,尚需协调和磨合。参照浙江电网电力市场的作法,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3.1关于市场运营机构问题。区域电力市场进入试运后,要明确市场运营机构。在现“网公司电力调度通讯中心”上加挂“某某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调度中心”名称,增加承担市场交易职能。

3.2关于年度合约电量的预测、计算、分解与调整职能。此项工作由区域电网公司计划与规划部门履行适宜。

3.3关于购电合同的准备、修改、签约及发电市场的实时与合同的财务结算职能。此项工作由区域电网公司财务与产权部门履行适宜。

3.4关于电力市场的前期培训工作。此项工作涉及到市场运作机构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建议由网公司总经理工作部牵头为宜。

第4篇

长期以来,电力产业被认为是自然垄断产业,各国政府都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制,不仅是对经营权进行垄断,而且按照电力本身的技术特点,包括了从发电、输电、配电到售电的电力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甚至还垄断了发电企业的规模及电网的建设。这种垂直一体化的结构在电力产业的发展中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电力产业结构。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电力产业的自然垄断特征在逐渐弱化,人们意识到电力产业垂直一体化的结构是缺乏效率的,会促成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产品价格偏高、服务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经济学家在对具有相似结构的电信、供水、铁路等以网络为特征的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了不断深入地研究,提出传统的规制给电力产业带来的是竞争缺乏和激励不足,造成产业效率的低下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即产生了所谓的规制失灵。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电力产业进行放松规制,引入竞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目前,我国也对电力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撤销了电力工业部,经营权完全交给国家电力公司,实现政企分开。2003年,全国主要发电资产与电网分离,成立了五大发电公司和国电公司等。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力产业已经大致形成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市场格局。表面上,国家对电力产业的改革决心可见一斑,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对电力产业的规制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仅可以说完成了改革的第一步,即发电环节的拆分,而对于构建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仍然处于最初的尝试阶段,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目前,政府依然对电力市场准入干预过多,对现行电价的规制缺乏科学的依据,没有确立适当的电力规制价格模型等,这样的问题在电力产业中依然存在,并且成为阻碍电力产业改革的绊脚石。

二、电力市场结构双向拆分过程

从2002年至今,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电力市场结构改革过程,此阶段是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建立电力市场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阶段。电力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但并不是发电、输电、配电、售电所有环节都属于自然垄断。为了减少重复投资,降低输配电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将电网企业定位于自然垄断企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发电环节是电力行业的非垄断部分,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条件成熟时,电力销售环节也将成为电力行业的非垄断部分,同样逐步引入竞争机制。为了解决国家电力公司垂直一体化经营带来的发电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2002年,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对电力工业实现了横、纵双向分拆的改革模式,实行厂网分开,重组了发电和电网企业,成立国家电监会,按照国务院授权,行使电力监管行政执法职能,并统一履行全国电力市场监管职责,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电力投资审批权和定价权。2002年12月,由国家电网公司拆分出来的五家发电公司、两家电网公司和四家辅助公司挂牌成立。至此,我国在体制层面上实现了发电侧的公平竞争。图1详细地解释了厂网分开的模式。

在发电侧,拆分形成的五家发电公司与原有独立发电企业一起,形成发电市场的竞争局面;在输配电网方面,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双寡头垄断经营。这一“厂网分开、引入竞争”的市场结构调整,改变了由国家电力公司纵向一体化独家垄断的市场结构。发电独立结构下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模式如图2所示。

然而,厂网分开以后,电网公司作为电厂唯一的购买者和用户唯一的供应者而处于双重垄断地位。一方面,“竞价”双方是竞争性的发电公司和垄断性的电网公司,存在垄断电网对竞争电厂利益的剥夺;另一方面,由于电网对用户的垄断,导致电力用户并不能获得上网竞价的效益。因此,“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在输配垄断的情况下无法实现降低电价的目的。为此,《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于是这种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模式出台,具体情况见图3。

如图3所示,实线箭头表示的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过程,虚线箭头表示大用户直接与发电企业签订购电合同,直接购电的过程。当然,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方案是在“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垄断的输配售环节通过大用户从电厂直接购电,双方直接签订购电合同(包括购买电力的数量和价格)来打破输配售一体化垄断、引入竞争,使“竞价上网”带来的生产成本的降低通过大用户与电厂之间的合同价反映出来,从而实现对垄断的输配售环节的牵制作用,达到示范竞争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大用户从电网直接购电依然要通过输配售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的电网传输,要求电网必须对所有使用者公平开放。2005年3月8日,吉林炭素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吉林省电力公司电网向吉林龙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直接购电,标志着中国大用户向电厂直接购电正式启动。大用户直接购电有利于完善电力市场建设,在售电方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电网公平开放;有助于探索输配电环节的分开,加快形成输配电企业成本规则,在输配电环节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电价管理制度。

三、电力市场结构变迁的实证分析

市场结构是指某一特定产业内部竞争程度和价格形成的市场组织特征。影响市场结构的组成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等等。

第5篇

一、2015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

山西省全社会用电量完成854.04亿千瓦时,同比降低5.0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6.4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4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比重分别为2.23∶78.7∶9.7∶9.38,第二产业用电量仍占主导地位,但所占比重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所占比重同比分别上升0.92、0.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4.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6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8%,低于全国增长平均水平(-0.5%),仍占6.78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664.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1%。除煤炭用电量持平外,其他均呈现下降,黑色、有色行业大面积停产减产,用电量同比下降超过10%,分别下降11.5%和14.2%,也影响到其上游选矿及铁粉加工的小型企业全面停产。

二、2015年上半年全省发电情况

(一)装机结构截至上半年,山西省电网总装机容量6412万千瓦,其中水电244万千瓦、火电5592万千瓦、风电520万千瓦,光伏56万千瓦。按调度类型可分为国调330万千瓦、华北网调592万千瓦、山西省调5114万千瓦、地调376万千瓦;按机组类型分为热电联产、纯凝机组、资源综合利用机组、新能源机组四种。

(二)上半年省调机组发电完成情况上半年,燃煤机组完成发电量820.99亿千瓦时,机组平均利用小时1976小时,同比下降413小时;水电厂发电量12.5亿千瓦时,平均利用小时1149小时;风电机组发电量54.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2%,利用小时1057小时;光伏电站发电量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4%,利用小时766小时;天然气机组发电量12.51亿千瓦时,利用小时1733小时。

三、山西省电力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西省电力市场主要就是省内用电需求增长乏力,同时外送通道建设滞后、发电竞争激烈等方面问题较为严重,市场经济下应结合供电公司市场营销特征评估供电企业战略性定位,这样才能有效满足于用电客户对电力企业所提出的要求,以便提升用户用电满意度。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供电企业及地方性政府和社会各界均应结合起来科学划分山西省电力市场行政区域,这样企业可及时得到大量经济信息及产业信息,有助于自身发展及形象树立。电力市场急需转变经营理念,同时深入管理,务必规范化、科学化、市场化,利用市场推进山西省电力市场发展,实现市场效益最优化。山西省某些地区对电网改造不完善,设备情况及结构等现状都严重阻碍了电力市场发展,同时电力市场需尽快进行详细调研,及时做出微调,充分扩展电力市场。另外就是加大设备维护费用支付途径,掌握好投资方向。

四、关于电力市场发展的几点思考

(1)省内以能源基础为根,发展高耗能经济,通过省内工业经济增长提高第二产业用电需求,缓解部分发电盈余;(2)省外通过特高压、外送河北、京津唐地区,配合国家环保要求,提高外送份额,与周围外送电省份竞争,通过电价杠杆作用,扩大外送市场;(3)管理上通过各发电集团内部纵向对标及全国行业横向对标相结合,提高发电企业管理水平,优化能耗指标,控制企业发电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在结构布局上,围绕煤炭基地和外送电源支撑建设,综合考虑环保要求,推行上大压小,热电联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效益;(4)落实电改政策,提动发电、输电、配电市场化竞争,以大用户直购电、发电权交易等措施,将电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利用资源优势,变输煤为输电,推进煤炭、电力下游产业深加工,提高内需、带动经济;(5)开创我省竞价外送电交易机制,山西直调装机容量快速攀升,省内供大于求的矛盾持续加深,迫切需要扩大外送电规模来缓解供热、清洁能源消纳等各种矛盾。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组织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对策,在省经信委、能监办和物价局的大力支持下,拟采取竞价外送方式来扩大外送电规模,并将此作为公司督办工作积极推动,争取到国网交易中心、华北分部和河北公司的鼎力支持,在交易组织的规范性、通道承载能力测算、市场空间预留等方面给予了指导,保证了交易规范、顺利完成;(6)充分挖掘发电权交易潜力促进节能减排,省电力公司以“市场、节能、环保”为原则,积极推进在役机组发电权交易,以此手段来优化发电企业电量计划进而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实现发电机组经济运行和集团利用最大化的目标。为提高发电权交易组织效率,发挥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功能,完善月度发电权交易市场工作机制。

五、结束语

第6篇

市场开拓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供电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客户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积极应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不断拓展市场份额,牢固树立扩大一度电增量、稳固一度电存量、减少一度电损失的市场开拓理念。加强全过程管理,坚持全方位市场开拓,巩固存量市场、发展增量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确保完成全年市场开拓工作目标。

一、坚持多措并举,巩固和发展售电市场

(一)优化电网发展规划,加快各级电网建设步伐

电网坚强是市场开拓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借助“大规划”的统筹作用,在加快特高压建设的同时、统一协调各级电网的发展。要及时掌握地方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结合经济发展预期,提前实施战略布点。要关注电网运行情况,着力解决配网“卡脖子”、重载、高损台区和线路问题。加快中低压配网建设改造力度,尽快消除城乡配网中的薄弱环节,保障电网建设的资金、技术投入,做到电网建设与负荷发展协同推进,为城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二)加强市场基础管理,巩固存量市场份额

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及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及时掌握最新市场信息。加强市场影响因素的跟踪分析,制定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要加强与电力监管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逐步取缔非电网企业转供电行为,通过电网改造逐步收回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转供电用户和自供区。加强自备电厂管理,严格自备电厂入网审批,积极引导用户电厂采用“统一上网,定向销售”的结算模式。对自备电厂严格收取政府基金和备用容量费,控制自备电厂盲目发展,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

(三)深化电网检修管理,提升电网管理水平

按照“大检修”的建设思路,重新梳理电网检修管理的薄弱环节,坚持电网检修管理的统筹和协调,综合考虑电网建设、老旧设备改造、新项目投产、定期检修校验、设备消缺等多种需求。加强应急抢修管理,最大限度缩短故障抢修时间。积极协调和指导用户做好供电设备检修计划,引导用户与电网开展联合检修。同时,尽量避开用电高峰时段或高峰季节检修。强化检修计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计划检修安排,避免设备重复停电造成的电量损失。要积极推行状态检修、零点检修和带电作业,最大限度减少用户平均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实现电力增供扩销。

(四)强化电网统一调度,实现电网经济运行

统一调度是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要通过调度强化网厂协调,加强统调机组运行管理,及时掌握发电企业电煤供应、生产经营等信息,科学安排发电机组检修计划,提升电网供电能力。认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加强地方电厂和自备电厂的运行管理,严格控制煤耗高、污染大、效率低的小电厂发电量,推动小火电关停和自备电厂电量替代。做好各级电网的运行管理,科学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在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电网最经济运行方式。做好检修方式下负荷转移工作,充分挖掘电网供电潜力,避免因运行方式受限造成电网限电。

(五)提升农电管理水平,拓展农村用电市场

高度重视农村市场的开拓管理,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借助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契机,加大对农村电网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农网结构,提高农网供电能力,提升农网运行管理水平。加强农电工队伍管理,不断提高农电工业务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加强农村用电的宣传和检查,促进农村用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大力支持“家电下乡”等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服务活动,持续推动农村电气化乡镇建设,开拓前景广阔的农村用电市场。

(六)优化供电服务管理,推动市场稳步增长

随着“十二五”规划项目的逐步落实,新的用电需求将日趋明确。要及时掌握供电区域内用户发展情况,对各级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要开辟业扩报装“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对有增容意向的大用户要主动上门服务,要及时消除中低压配网中影响项目投运的薄弱环节,围绕重点项目以“快投产,早用电、用足电”为目标,优化业扩流程,减少内部流转环节,加快业扩报装进度。要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在市场开拓中的作用,在服务用户的同时,要密切关注用户潜在的能源消费需求,及时提供指导意见,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引导用户能源消费选择。

(七)推动电能替代,开拓新兴用电市场

结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推动政府加大对新兴节能技术应用的资金补贴,发挥政府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的激励作用,积极推动在酒店、宾馆等公共场所推广和使用蓄冷热空调,提高电网负荷率。充分发挥电能价格稳定、清洁环保、供应充足等对比优势,推广以电代煤、农业电排灌、陶瓷窑炉电加热、金属电热处理、热泵技术等,在餐饮行业实施电代天然气(煤气),开拓新兴用电市场。加快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网络建设,年内建成8座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构建覆盖全省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大力宣传使用电能对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意义,扩大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的比重。

(八)拓展外送市场,开拓省外发展空间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改造升级,山西外送电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要充分发挥山西电价优势,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协调下,积极参与跨省交易,深入开展外送电协作方式的研究,尝试建立多种形式的外送电机制,充分调动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外送的积极性,不断开拓外送电市场,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二、深化节能服务体系建设,完成需求侧管理考核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加大电网节能改造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电网节能降损。充分发挥节能服务体系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依托能效活动服务小组,积极宣传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宣传公司为开展节能服务所做的工作,充分发挥公司已有的节能技术优势,以“我投资、我服务、你节能、共发展”的服务理念,建立具有公司特色的节能服务品牌,调动社会节能意愿,推动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开展。树立公司服务电力客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央企形象,全面完成政府下达的节能量考核指标。

三、重视市场开拓,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市场开拓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对促进公司经营稳步增长,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加强市场开拓的组织领导,结合“大营销”建设,完善管理机制,构建贯穿至基层供电营业站(所)的市场开拓工作体系,落实岗位职责,将省公司下达的市场开拓电量按专业分工进行任务分解,制定推动计划和具体措施,确保市场开拓工作落到实处。

第7篇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改革

一、电力市场营销机制的转变和建立

首先,要转变观念确立电力市场营销的市场经营思想。对新形势要统一认识,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的变化,公司的每个员工,特别是营业部门员工,要有充分认识,在具体业务中找市场,扩大电力销售。其次,建立强有力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市场营销要求电力企业一切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特别重视市场的分析和市场需求的动向研究。要求以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市场分析、市场调查和市场研究,建立完整的庞大的营销体系。目前电力公司的市场营销功能分布在用电、计划、调度和财务等几个部门,公司本部和基层供电企业都有对应归口,若能成立专职部门来统筹公司的整个市场营销,有利于对电力市场需求的总体评估和营销总策略的制订,便于组织统一的多层次的营销活动。应有一个统一的营销机构和一支以用电营业为主的专职队伍,公司本部若能设立综合职能部门,并在各基层供电企业设置分支机构,形成一个以售电和为用户服务为主导中心的多层次体系。第三,加强电力市场需求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市场对电力发展的引导作用日益明显,电力市场分析是电力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主要内容,电力市场预测是电力企业营销的基础,要建立和健全电力市场预测的信息系统。第四,强化电力发展规划和电网建设。在电力市场需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好电力发展规划和电网建设是发展电力市场的基础。电力企业发展一要有充分的电和热供应市场,二要拥有电网,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电网就是拥有电力市场,开拓市场很重要的方面是建设电网。所以要在加强网架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加快城市中低压电网和农村电网的改造,提高供电能力,为拓展用电市场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第五,形成良性循环的电价机制。电价是电力企业经营的生命线,它既是电力企业经营利润的体现,也是开拓用电市场的重要手段。电价偏离实际价值造成电力市场畸形,价格偏低会使电力企业难以为继,电价偏高则会失去用户的支持,最后制约电力市场发展,这两种现象均会影响电力的发展,更会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电力企业改革下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力行业由一定的特殊性,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的缺电局面和“以产定销”的做法,形成了售电部门服务消费者的观念淡漠,僵化,市场营销在电力企业管理中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由于处在转轨和市场营销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大量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体系不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专业网点布局不合理,营销组织结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低。(二)经营思想没有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仍然习惯于“靠国家、靠政策、靠行

政手段”的方法去处理和解决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问题。(三)市场经营意识淡漠,具体表现在市场营销知识欠缺,市场观念落后于市场规律的变化,对市场需求研究分析不够,市场开拓不力,技术支持系统不能满足信息采集的需要。(四)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落后,坐

等客户上门的现象普遍存在;服务方式和项目远不能适应客户的需求;仍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没有推出适应客户的多样化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不高,“门难进,脸难看”的面孔没有根本改变,距离便捷高效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三、供电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制定营销战略。电力营销战略,是指电力营销企业确定的在未来的某个时期欲达到的营销活动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预定要采取的行动方案。而营销战术是从属于营销战略,解决营销活动中局部问题的方法:

1、营销企业决策层。要立足于营销战略的管理,监督营销职能部门把握战略计划的实施,搞好企业内部机构的协调统一,疏通企业外部营销环境。

2、营销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要上对决策层负责,为实现战略服务,下要领导营销岗位人员,主导具体的战术。在战术上应该树立新的观念,比如,不要一味以销售电能产品为出发点,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不要计较每一项短期营销目标的盈亏,既要考虑现实的消费者需求,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潜在的需求,求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3、营销岗位人员。营销岗位人员是营销战略与战术的具体实施者,因此必须改变目前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将文化层次高、责任心强、思路清晰的人才充实到营销战线上来,使其具备灵活多变的营销技巧,高效的完成营销战术的任务。

(二)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完善电力客户经理制。营销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是了解客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据国外的有关调查,如果客户对服务不满意,大约只有5%的人会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沉默。如果在竞争性行业,他们就会在行动上选择“用脚投票”――更换供应商。因此,要想充分了解到客户的意见和需求,

就必须主动走近客户,而不是坐等他们上门。当然,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定期召开用电客户座谈会、编辑客户刊物、对客户进行调查、向客户公开办事程序、开展公益活动、密切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加强企业形象宣传等。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作为电力营销的实施者,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企业应该感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奖惩机制,而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估标准,则是激励机制是否有效的关键。

(四)实施市场拓销策略。首先,要针对天然气、太阳能、煤油等各种能源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广泛向社会宣传增供扩销政策,逐步引导客户选择在最终能源市场上对电力这一高效清洁能源的消费,抢夺市场份额;其次,要针对国家推进农村电气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及农村电网改造、电价普遍降低创造的良好的用电环境,大力开拓农电市

场,通过采取直抄到户、一户一表等手段,为农业、农村、农民的用电在服务、价格、可靠性等营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进一步刺激和引导广大农业、农村、农民用电的积极性,第三,要针对用电全面放开、用电贴费取消,积极培育新增电力市场,大力推动电锅炉、电冶炉等大功率用电设备的推广应用,第四,针对用电峰谷差大,深夜用电不足的实际,大力推广分时用电装置,开拓低谷时市场。

四、结论

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还不成熟,对目前电力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也急需从理论和实践上寻找答案。由于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地在调整市场营销战略性的大做文章,才能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于佩友,电力市场竞争与营销策略林业勘查设计2007/03

2、张百纳,浅谈电力市场营销,华商2007/17

第8篇

关键词 电力企业 电力市场营销 营销策略

近些年,对供电企业大客户的服务管理已越来越受到供电企业的重视,大客户可以说是供电企业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更是维持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对供电企业大客户的服务管理势在必行。供电企业大客户服务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大供电公司品牌宣传力度。供电企业可以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因特网和广告牌等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商品使用安全、经济、可靠、洁净、方便、高效的优越性,在客户中形成宣传的累积效应,树立电力商品的良好形象,扩大消费者的电力需求,还可以定期召开展览会,用电知识讲座等活动,主动与客户进行交流与沟通,扩大供电企业的影响,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

一、优质服务策略

开展服务承诺活动。目前,全国供电企业都已推出了用电服务承诺制度,供电企业应每年对承诺内容进行检查,必要时增加服务承诺的项目,并对服务承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要确保承诺制度不流于形式,并且将承诺制延伸到各乡镇,作为企业领导要组织进行明察暗访,不定时抽查承诺制的执行情况,通过95598及时了解客户的投诉,建立领导现场办公制度和定期走访客户制度,这些举措都会为树立供电企业良好的形象打下基础。

为客户提供全过程的用电优质服务。(1)抓好营业窗口的建设。用电营业厅是供电企业的服务窗口,抓好窗口的软件,硬件的建设,是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营业窗口要简化办事程序,公开办事制度,公布收费标准和依据,用电申请指南及有关的电力法律,法规,提高办事透明度,让客户“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办好用电手续。设立完善、合理的工作岗位,做到“一岗多人、一人多岗”。同时要设置咨询岗位,对客户的提问要做到百问不厌,提供微笑服务,营业厅内可以设置大堂副理,引导客户办理手续,解管客户的疑问。同时要注意协调好供电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努力缩短客户申请用电的时间,企业内部要建立业扩流程督办制度,确保工作的按时完成。(2)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方式和服务项目,随着科技的发展,客户对供电企业的服务方式和服务项目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供电企业应及时根据客户的需求,供电企业及时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方式和服务项目,做到服务方式多样化。(3)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建立电力事故抢修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维修人员在承诺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在县供电营业所也要配备抢修力量,让农村客户也能享受到与城镇客户同等的待遇,利用电检查的机会,指导客户合理、经济、安全地使用电力,及时为客户解决困难,将服务意识充分体现在用电检查的全过程。

二、市场开拓策略

加强需求侧管理,培育和开发潜在的用电市场。(1)利用价格杠杆刺激电力消费开培育潜在的电力市场,在保证综合电价水平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前提下,根据所提供电力的质量和服务,研究并设计出可以激励客户需求的各种电价,如制定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低谷电价,节假日电价,季节性电价,可停电电价等。(2)供电企业要关注和把握未来电力消费发展的趋势与方向,瞄准未来电力市场,研究开发有利于扩大电能消费或促进电网负荷率提高的新技术,新产品,如电动汽车,家庭电力供热中心,家庭分散电热供电等,培育新的电力市场增长点。有条件的供电企业还可以与电气产品制造企业联合,研制开发低耗能,安全适用的电气新产品,引导电力消费,刺激用电需求。(3)加大用电新技术示范完全力度,出台配套优惠措施,鼓励客户使用利于促进电网负荷率提高的新技术,新产品,如蓄热式锅炉,蓄冰(水)制冷空调,电热膜,电动汽车,家庭供热中心等。(4)宣传国家环保政策,引导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利用国家和地方政策出台的法律,法规,通过传播媒介等各种形式,引导客户用电能替代其他形式的能源,如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表,积极扩大电力需求。

加强对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市场的开拓力度。1)推行一户一表,为每户居民单独配备足够容量的电表,保证大功率电器能顺畅使用,这是刺激居民用电的有力措施。积极引导生活用电消费,采用广告、产品展示中心、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居民小区推广节能环保型单体锅炉,向居民客户推广高效电炊具,电热水器和空调等家电产品

三、管理创新策略

管理创新是电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市场,改善服务,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它主要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创新和技术创新来加以实现,如制定可供不同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电价机制,建立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商务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实现对电力营销与服务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与管理,促进营销流程应用电子商务技术,推进网络电子付费方式,方便客户交费,大力推广高精度,长寿命,多功能并且有防止窃电功能的电表,以遏制窃电歪风的蔓破天荒延,县供电企业要抓紧用电管理信息系统,自动抄表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用现代化手段来参与竞争。通过管理创新策略,可使供电企业实现方便、快捷、优质、满意的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波.浅谈供电企业如何开拓电力市场[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3).

[2]时续东,王海.我国供电企业电力市场营销的对策分析[J].决策借鉴,1999(4).

第9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大幅度上涨,这有力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力营销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电力行业供求关系逐渐发生变化,电力营销理念也发生转变。在此形势下,大多数水电企业所制定的市场营销策略还无法完全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水电企业发挥创新思维,结合当前电力市场环境来创新经营理念及营销模式,使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这样才能给确保水电企业在不断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得到稳健发展。

1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营销观念陈旧、缺乏服务意识

目前,大多数水电企业仍然将优质服务定义为发宣传单、微笑式服务、更新设备等方面,营销观念较为陈旧,没有从深层次解决电力营销服务存在的问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这就导致业务办理速度及供电质量得不到提升,通电损失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1.2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

水电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缺乏完善性,具体表现为没有从产品导向性转变为需求导向性。最为显著的问题是,大多数人员认为电力营销及服务是少数职能部门的事情,而不是所有部门的事情,在制定营销计划、状态检修及电力服务等方面,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这就导致电力营销没有覆盖整个电力行业。

1.3电力营销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目前水电企业并没有深入分析终端用户的特殊性,因此无法建立完整的售前服务及售后服务体系,这就会影响到电力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有效需求与电力结构之间存在矛盾,最终电力用户的满意程度不高。

1.4市场营销策略单一

目前,水电企业市场信息流通缓慢,这就导致水电企业无法及时了解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无法准确分析电力用户的用电行为及用电潜力,从而影响到电力市场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水电企业缺乏完善的技术支持系统,因而企业无法及时掌握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无法指定多样化的市场营销策略。

2优化电力市场营销体制

优化电力市场营销体制是完善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基础,电力行业是我国基础性行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因此对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优化电力市场营销体制,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①塑造企业形象,做好外界宣传工作,推广用电、开拓电力市场,以此来吸引更多电力用户,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②开拓电力市场,创新电力营销观念,以此来应对变化多端的市场。③市场营销观念主要包括:生产观念、推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产品观念及市场营销观念。电力营销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还要能够促进社会长远利益的实现。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客户,水电企业工作人员要能够始终坚持为客户服务的宗旨,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以此来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提高水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⑤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水电企业必须要能够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这是水电企业的生存根本,更是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合理的电价、高质量的电能、稳定的电力系统及优质的电力服务等,都关系到水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水电企业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电力市场营销是电力生产的最终环节,这就要求水电企业明确电力营销在企业运营中的中心地位,树立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引导客户消费为手段的指导思想,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3.1差异化服务策略

不同的电力用户的用电特点、电力需求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水电企业根据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来对电力用户群体进行准确划分。对高需求的电力用户,电力公司要能够向其提供更多的技术及人力支持,以此来满足高需求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对于能够为水电企业带来利润的大客户,也应该提高对其服务待遇,例如为其提供业务办理的绿色通道;建立受话方付费电话制度;建立优质服务小组、配置专门的服务人员,主动提供专业服务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为其提供一些特权,例如自由选择供电时间、优先使用新产品等。

3.2优质服务策略

水电企业要能够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建立示范窗口,切实提高电力营销服务质量,通过满足用户要求来推动水电企业的持续发展。其次,招聘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通过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来使营销人员掌握先进的营销知识与技能,使其正确认识到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树立服务意识,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才能够提高市场营销工作质量,促进市场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树立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的意识,主动积极地向客户咨询,与客户加强沟通与联系,准确掌握客户的真实需求,充分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积极采纳客户的有效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服务大众。最后,需要定期与电力用户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客户意见,不断完善服务。

3.3信息化营销策略

水电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客户来提供差异化服务,深入研究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知识,以此来掌握现代化客户关系管理方法。管理人员要能够综合分析并解决生产经营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分析并解决电力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水电企业还要进一步建立客户关系营销系统,这是水电企业微观经营管理的需要。除此之外,水电企业还要能够建立面向客户关系管理的营销决策支持系统,重点突出客户细化管理及分析预测的功能,充分利用信息化营销策略来拓宽市场。

3.4电力产品策略

电力产品策略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电能产品质量策略。随着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电力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电能产品供大于求。在此市场形势下,水电企业要能够提高电能产品质量,以此来提高市场占有率。②电能产品差异化策略。水电企业需要创新电能产品组合,以此来满足用电客户的不同需求,吸引更多的用电客户,以此来拓宽用电市场。针对部分特殊性企业,要能够满足其用电特殊要求,为其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产品。③电能产品品牌策略。目前水电企业面临着行业内竞争及其他替代能源竞争。这就要求水电企业实施电能产品的品牌策略,塑造企业形象及品牌意识,培养电力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在巩固现有客户的同时,开拓新的客户群体。

3.5用电促销策略

电力销售量由用电需求决定,电价水平决定了电力用户是否“买得起”,电网改造决定电力用户是否“买得到”,用电促销策略的主要目的是激发用户的用电欲望。这就要求水电企业关注买方需要,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切实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从而使电力用户在购买电力与享受服务的同时有所增值。与此同时,水电企业还要能够为电力用户着想,降低购买成本。例如:培育电站周边范围用电市场,进行小网售电,促进多经经营持续发展。积极和当地政府部门联合,引进外来用电企业,收购周边小水电站的电量整合上网,实现“双赢”。对当地用电企业给予一定的用电优惠政策,鼓励多用电,以此来吸引外地企业或者其他的投资者到当地投资,培育大客户市场。

3.6积极承包水电站运行检修,提高多经收入

水电企业要能够切实加大对外承包水电站的管理体系的运行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对外承包水电站的管理体系、做好文体整改工作及业务指导工作,一旦在内审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整改并追踪检验。水电企业要能够建立基层单位与机关部室双向评价体系,以此来保障反馈信息的及时传达,以现有承包的水电站为窗口,积极吸引更多的厂外资金,继续承包更多水电站的运行、检修业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收入。

4结束语

第10篇

1电网规划的意义与原则

电网规划是电力企业在实施具体的建设项目之前所做的前期规划,它能够使电力建设工作的效能得到提高,同时也能使企业投入的建设性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应用。就电网规划的意义而言,电网规划是决定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性因素,一旦电网规划发生失误,那么在将电网规划付诸实施之后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合理布局电网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电网规划的原则而言,电网规划应遵循以下三点:第一,电网规划应该具有前瞻性,即规划中的电网要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当前电力的需求增长水平。电网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满足电力市场的需求,而电力需求的波动性就要求电网规划要有前瞻性,减少对电网建设不利的条件。第二,电网建设必须具有可靠性。可靠性是保证电力安全的重要属性,因此,建设电网时要充分考虑电网的可靠性,使用可用系数、强迫停运率等指标来对电网的可靠性做出评价。第三,电网规划要遵循经济性原则。如果想为电力用户提供尽可能廉价的电能,就要在电网规划上多考虑经济性的问题。比如要预测某段时间内的电力需求,从而确定电网规模,避免资源的浪费;分析单个项目的成本与收益,从中找到收益最佳的项目。

2电力市场改革对电网规划的影响

电力市场改革对电网规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电力市场改革使得电力未来负荷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强。这主要是因为电力市场改革之后,电力负荷发展的影响因素明显增多,于是电力负荷的变化性增强。自从电力市场改革之后,电网规划不仅要预测传统的中长期负荷,而且还要将电力市场纳入考虑范围。而电力市场改革进程的加快,又使得电价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发生波动,同时电价的波动又带动电力负荷的波动,总而言之,电力未来负荷在电力市场改革的影响下不确定性增强。第二,电力市场改革使得电源规划建设的不确定性增强。在电力市场改革的作用下,电厂与电网相分离,相应的,电网规划与电源规划也就相互独立。电源规划不与电网规划发生联系,而是与电厂投资商有着密切的关联。投资商为使投资获得的回报最大化,在电源的规划上就会有偏向于投资商一方,在电源规划的实施、控制、调整等各个方面都更多的取决于未来市场的电价波动、国家的相关政策、能源的价格、负荷的变化等。整体上看,电源规划建设的不确定性较高。第三,电力市场改革使得系统潮流的不确定性增强。系统潮流是指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它的计算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析以及故障分析的基础。电力市场改革使零售商和大用户具有了更多的购电的选择,于是电力系统潮流的分布不均衡,进而造成系统潮流的不稳定性。此外,电力用户与电力生产商之间的直接交易使得大规模长距离输电的情况增加,给电网的输电容量增加了许多硬性要求,系统潮流的不确定性也在这方面得到体现。

3电力市场改革下电网规划的思路

电力市场改革下电网规划的思路应包含以下四点:第一,电网规划要遵循经济原则与安全原则。电力企业是竞争市场中的电力企业,它要想获得生存的权力就必须从竞争中取胜,而要想竞争成功就要尽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来看,遵循经济原则具有现实依据。而与经济原则密切相关的安全原则,同样是电力企业所要遵循的一个规划原则。只有保证电网的安全性,才能使电力交易成功。第二,电网规划要正确把握负荷的增长趋势以及内在发展规律,从而使电网建设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稳定性。对此,电力负荷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是不可少的,同时电力负荷预测方案的使用也是必要的步骤。第三,要重视电网的可靠性分析。传统的电网规划一向重视安全性,而可靠性是电网规划中的约束条件。在电力市场改革下,电网规划要将可靠性融入到经济性中,通过经济性的形式表达出来,具体而言就是使用经济性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可靠性。第四,电网规划要更加灵活变通,在规划网络的结论上可以有多个备选方案。由电力市场改革所引起的一系列不稳定性问题,要求电网规划的灵活性要得到强化,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要进行经济方面和技术方面的比较,从中找出最有利于电网建设的因素,在电网规划中进行强化。而如果规划方案具有多种,则在实施时根据当时的市场条件进行选择。

4结语

电力市场改革对电网规划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这些影响一度成为我国电力企业向前发展的阻碍因素。而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电网规划的合理性将成为决定竞争结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建立合理的电网结构应当成为电力企业的共识。所以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电力企业要明确电力市场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力,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并积极探讨科学、合理的电网规划方案,以使电网规划的水平得到提高,更加适应变化的电力市场环境。

作者:朱忠礼 贾轩 许强 单位:聊城供电公司

第11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价政策;需求侧管理;电力市场

一、电能商品和电力市场营销

电力能源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电能是商品,电能商品的物流成本非常低。电力市场营销是一种有意识的经营活动,是在一定的经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这种经营思想就是电力营销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能源方面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发展,从国家到企业再到家庭都在改变。供电企业被推向市场初衷就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让电能像普通商品一样要包含优质的服务、稳定的质量、合理的价格。任何企业要做好做大做强都必须解决好企业、顾客和社会这三者利益关系,提供优质产品给顾客,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的关键是实现电能商品的销售,要使得顾客对电能商品建立起一种信赖和依赖的感觉。供电企业的经营目标及利润目标等能否实现,供电企业能否在竞争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最终都要取决于电力消费者是否购买电能和加大电能的使用量。作为供电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国家的电价政策,不断限制高耗能企业的生产。

二、关于电力营销市场的思想

电力市场化营销实际上是一项多目标的庞大的系统控制工程,有很多事情需要去研究去做,需要综合管控才能做好。首先,供电企业要练内功。第一,加强电网硬环境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是电力营销的物质基础,也是供电企业向社会提供优质电能的基本手段。第二,加强电网软环境建设,供电企业应不断优化各核心业务层的实用软件应用的成熟度及匹配适应性。其次,要在电价差异化营销方面,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此外,要在用电需求侧管理方面,体现出电价的政策性因素。供电企业除了通过优质的电力窗口服务树形象外,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助学奉献爱心行动,不断履行好国企的社会责任,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口碑。

1.市场机制与电价政策。提高电力能源的竞争力,稳定和发展电力已有的市场份额,拓展新的电能消费增长点,这对电力营销至关重要。运用灵活的电价政策,争取市场份额,为此可把市场分为:价格市场、价格弹性市场、价格敏感市场。利用政府的电价政策积极巧妙地开拓绿色能源消费市场,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消费空间。充分利用国家实施治理大气污染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机遇,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电力消费,刺激需求增长,实施在边界市场与可替代能源的竞争,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电代柴。在北方,小工厂小企业及中小型热力公司冬季供暖普遍采用自建的锅炉供暖,这种小锅炉产热效率低污染较大,普遍没有非常专业的高效除尘装置,若是采用电锅炉,自动化控制(很容易低成本实现),结合低谷电价,蓄热供暖,既能减少环境污染,成本又不见得增加。适当推广,对社会无疑是很有益的。

2.大力开展需求侧管理(DSM),积极推进电能的有效利用。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采取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具体措施。所谓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优化用电方式,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对终端用户进行负荷管理,使用电负荷平均化,提高终端能源使用效率及实 现综合资源规划等。实施 DSM 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社会而言,DSM的实施可以减少电力需求,从而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缓解环境压力,同时减少社会资源的投入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对政府而言,可以通过实施DSM,合理配置电力资源,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还可以促进用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增加对高能效设备的需求,促进GDP增长,降低单位GDP能耗。对电力客户而言,实施DSM可以降低电力消耗,减少电费支出,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对电网公司而言,实施DSM可以减少高峰时段电力负荷对电网的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服务水平;在电力供应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大大缓解限电的压力,可以提高电网设备的利用率,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减少和延缓电网建设的投资。利用技术和经济手段,转移高峰电力引导低谷电力需求,充分利用季节性电能,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根据电力需求的多样性,策划鼓励用户科学利用电能,积极研究可供客户选择的电价机制,要利用负荷率电价、节日电价、蓄热(冷)电价、可停电电价、季节性电价、居民低谷用电电价引导用户,提供客户自由选择用电时间和用电方式,不断提高电网均衡用电水平和电能在终端能源的占有率。

三、有必要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来提升电力市场营销的水平 供电企业的改革在不断深化,从国内到国外对这个问都比较谨慎,基本上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不管改革如何深化,做好优质服务却一直是供电企业营销的重要部分,是电能产品营销拓展关键环节,好的产品要做强做大要一靠服务,二靠宣传(宣传自己的产品,宣传自己的服务能力)。其实,我们的产品销售已有巨大飞跃。20世纪90年代以前,家家户户取暖做饭还依然煤为主,如今除了部分农村及少数山区住户外,城镇居民家庭基本实现家庭生活电器化。这个巨大变化,就是供电企业多年不懈努力的结果。优质服务就是通过在营销中想客户之所想,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来提高企业信誉、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扩大电力消费市场。供电企业要坚决践行承诺服务要求,以窗口岗位为龙头,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使用户的要求成为供电企业不断努力的方向。

1.全面提高营销人员素质。随着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应用,营销人员的营销素质也应不断提高,以适应新的销售技术环境。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制定并实施营销人员各种形式的培训计划,逐步调整营销队伍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强化营销管理工作的“优质服务”意识,增强营销人员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营销人员的营销技能。

2.加强窗口建设,完善服务机构设置。营业大厅,电力抢修,95598服务电话是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的窗口。窗口建设要严要求,要挑选业务素质过硬的人员担当,对客户要有耐心,讲话办事要得体。营业网点设置要,统一规划,设置合理,为客户提供一个整洁、美观人性化的环境;要积极开展“文明示范窗口”建设,带动整个营业站所建设,转变营业人员观念,提高营业人员素质,要做到“手勤,嘴勤,眼勤”。对客户的询问,有问必答,对客户不理解的问题,要不厌其烦的解答。要提高办事效率;实施供电社会服务承诺制,缩短报装周期。

3.创造多种客户交费通道。电费缴纳方式要实现渠道多样化,这样可以屏蔽由于单一方面的问题带来的托欠风险,提高电费及一些应缴资金的回收率。同时,建立客户缴费信用体系。

四、营销理念要与时俱进

随着国内智能电网研究建设的不断进展,电力的双向买卖,智能配网的实现,传统的电力营销手段将被全新的智能营销手段取代。未来的电力营销理念必然会呈现崭新的一面,也必然要使我们彻底放弃传统的思维观念和管理模式。所以,从现在做起,我们必须加紧学习,通过学习与实践,带动工作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从而更好的掌控未来的电力市场。

参 考 文 献

[1]赵豫,于尔铿.电力零售市场的组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

27(10):35~38

第12篇

电动汽车商通过对所辖范围内居民区、充电站以及充电桩所接入电动汽车进行充放电调度控制。所有车辆统一安排在最后一次行驶结束后和次日出行前进行充放电。商根据所管辖车辆的行驶需求,通过制定报价策略,决定次日各时刻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并满足次日车辆的电量需求。其充放电约束条件如下:1)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约束。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主要受到车载电池以及充电设备所允许的电压电流限制。2)电动汽车蓄电池充放电等式约束。电动汽车蓄电池t时刻荷电状态与t+1时刻荷电状态关系式。

2电动汽车商电力市场报价模型

笔者所提模型考虑电动汽车用户侧和市场出清2个不同层面的优化问题,既要使电动汽车充放电用电效益最大、成本最小,同时也要考虑市场出清电价交易机制。下层优化模型以电动汽车用电效益最大化目的,并考虑其各个商管辖内电动汽车的行驶特性,以及各物理特性约束条件。上层优化模型主要为市场出清模型,电动汽车用户根据自身用电情况,向所属商申报次日电量需求。电动汽车商通过把每时段接入系统的电动汽车用户申报电量信息进行统计,并预测每时刻各发电商报价水平,以及各竞争对手报价,从而决定自身的报价策略。市场出清机制根据各方所报价格决定各参与者电量(发电量和用电量)。商根据市场竞价获得的用电量,从而优化所管辖区内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该文主要考虑发电侧与电动汽车商竞价,不考虑其他可控负荷参与市场竞价。

3原对偶内点算法

原对偶内点算法是基于对数障碍函数法,由于原对偶内点算法的提出,故对数障碍函数法被重新用来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原对偶内点算法在数学上描述。

4数据仿真分析

4.1电动汽车参数笔者采用含电动汽车商参与电力市场竞价来说明该文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假设某区域电动汽车商5000辆私人电动汽车参与市场竞价,获得各时段电动汽车充放电电量,其电动汽车型号为RAV4SUV[16],各项参数如表1所示。根据美国交通部联邦公路管理局对全美国家庭私人开车出行进行调查的结果[17],从统计数据中获得其私人电动汽车平均最后一次出行结束时间、有效充放电时间段以及平均日行驶里程,其数据如表2所示。

4.2发电商数据参数考虑到电动汽车行驶特性,电动汽车一般在夜间交由商进行充放电控制。因此,笔者将报价策略周期设置为中午12∶00至次日中午12∶00,调度周期以小时(h)为单位。假设在该电力市场中有3个常规机组发电商与1个风电发电商,其发电机组Pmint,k=0,Pmint,k=50MW。根据PJM公司公布发电商报价数据,选取3个发电商各时段平均报价数据[18]为预测发电商报价,如图1所示。风电不参与市场竞价,各时段风电出力预测采用文献[19]数据。

4.3电动汽车商报价策略分析在系统中各时段不可控负荷曲线如图2所示。笔者主要设计2种充放电模式,模式I参与电力市场竞价获得市场出清电价以及电动汽车充放电电量;模式II为自由充放电,当电动汽车接入系统时,便以额定功率先进行放电,然后对其充电,直至充满,不进行市场竞价,采取的是不灵活充放电模式。电动汽车各时段报价策略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电动汽车平均接入系统时间为18∶00,而在18∶00—24∶00期间,系统中不可控负荷用电量最大,为峰荷时段,各发电商报价也最高。因此,商选择在这几个时刻进行放电,报价比其他时刻高,获得放电收益。而在24∶00—07∶00期间,不可控负荷用电量减少,此时为系统谷荷时段,各发电商报价较低,因此,选择在这几个时段进行充电电量的竞价。模式I,II的充放电成本分别为1091.4,1305.3$,电动汽车商进行竞价所获得的充放电成本比不灵活充放电模式降低213.9$/MW。充分说明电动汽车参与市场竞价有效地降低了电动汽车充放电成本,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由于电动汽车具有放电的功能,若电动汽车只针对充电参与市场竞价,其报价策略如图4所示。电动汽车商将主要集中在24∶00—07∶00时段参与竞价,并获得充电电量。笔者所提充放电报价策略模型和文献[20]所提模型所得充放电成本分别为1091.4,1507.8$,其充放电成本能有效降低416.4$/MW。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