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20:1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药房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毕业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适应社会以及形成良好工作认知的 重要学习阶段。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每年有60%药 学毕业生就职于医药企业的研发、生产、药品经营和 医药管理岗位;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家医疗制度改革 已提出药师应提供给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 理的必要服务,药学高等教育应加强引导培养药学服 务型人才。有资料表明,医院药剂科的工作内容将 由传统的药房发药、药品摆放等内容转向“以病人为 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手段”的药学服务。因此,面向 药学服务培养技能型人才,已成了近年药学专业教学 改革的重点,笔者提出针对在医院实习的药学专业 学生,在药学人才培养中应构建比较规范的以“药学 服务型”为目的毕业实习模式,同时应完善基于“药学 服务型”毕业实习的质量监控体系。
1.优化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立体化”的专 业实习模式
研究表明,结合患者使用药物的过程,我国多数 医院目前所开展的药学服务有用药前药学咨询、用药 中参与临床治疗、用药后合理用药评价。在药学服 务工作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涉及到与患者、 医生、护士以及同行等交流问题,如何能将药学工作 者认为正确的药学服务内容传达给不同的人群,获得 非专业人士的认同,不仅体现出药学服务工作者的专 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现了 “药学服务型”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为此长沙医学院药学院在“药学服务 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将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人 才培养目标贯穿于教学环节的每个阶段。目前已初步 形成了涵盖“药学服务理念”的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 基于药学服务的实践及毕业课题研究3个环节的实习 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基于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体系。
1.1强调药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构建“服务型”的药 学人文教育
著名药理学家吴春福教授认为传统的药学教 育理念是以药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和患者为中 心;教学内容则是以药品为中心,并没有考虑药学服 务型人才培养中全面素质教育。因此现有的药学教育 思想难以满足社会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岗位需求。所谓 药学服务是指药学工作者药学工具及自己掌握的药 学专业知识,向社会民众尤其是患者提供与药物使用 有关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因此,学院在开展“药学服 务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 代教学技术开展了如下工作:
1.1.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文教育新模式通过 多渠道开展人文知识培训和再学习,鼓励教师授课过 程中增加人文知识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院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取TBL、PBL、CBL等教学 活动,以多元化评价模式将人文精神在专业课教育中 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的同时,要求教师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并起到 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药 学服务”的理念。
1.1.2优化课程结构,积极建立网络文化教育阵地结 合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依托互联网的技术, 让学生在学院网络教学资源中选修相应的人文课程, 从而形成网络教学的新途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碎 片时间学习人文教学内容,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受限 的困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3延伸第二课堂空间,强化校园人文建设校园活 动等第二课堂作为药学人文教育的有益补充,将课堂 教育和第二课堂紧密衔接,建设校园文化平台,促 进学生人文内涵的形成间。因此,通过开展药学人文 论坛、药学人文电影展播、药学人文对话等特色的第 二课堂,形成校园药学文化活动,为培养学生良好人 文素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1.2理论对接实践,积极推进“药学服务型”的毕业 实习
毕业实习是药学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是教学计 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节点。经过大学前3年的学习,学生 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但在药学实践 中笔者发现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药 学服务。开展基于“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成为学生 走向社会的重要保障。
1.2.1落实实习单位准入制度,积极建设实习单位实 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实习基地的建设一直 都是学院常抓不懈的工作,结合“药学服务型”的人才 培养要求,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打通“药学服 务”实习通道,选择医院综合实力雄厚、药学服务走在 前列的省内医院和社会药房。通过现场参观,考察实 习基地相关设施设备,与带教人员进行交流,评估带 教人员专业素养等方式,与实习单位就开展“药学服 务型”实习模式进行协商,形成考察报告上报学校,经 审核批准后建立学院实习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 前已经和省内多家医院和社会药房形成实习单位网 络群,确保了开展药学服务的实习效果。
1.2.2规范实习教学内容,落实毕业实习带教活动实 习过程中,学生先通过对医院药库、药房、静脉配置中 心、临床药学等部门的轮转实习,了解药品在“药学服 务领域”流转、存放、发放及临床药学研究等工作流 程,然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深入了解“药 学服务”的用药前咨询活动、用药中临床指导、用药后 的合理用药评价等环节,根据临床科室或者疾病等用 药特点,开展深入学习。实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 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学生“药学服务理念”的职业 素养。
1.3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课题研究
毕业实习过程是一个全面训练的过程,由于实习 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药学 服务的某一领域完成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学 生通过査阅文献、结合实习内容,在带教老师的指导 下完成选题、设计、开展研究、分析、总结以及撰写毕 业论文。在毕业论文答辩时,实习学生汇报自己的研 究工作和实习内容,而后由医院药学相关专业的教师 组成答辩委员,按照毕业论文要求,实事求是地评定 毕业论文质量。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课题研究,可以 使学生在实习阶段比较系统地剖析药学服务内容,发 现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 养进行解释,使学生对医院药学服务有一个全方位应 用性掌握,对医院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提前做 好职业准备。
2.构建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人才培养需要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做保障。 因此,学院在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过程中,建立 了初步的实习阶段质量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完善的 实习管理过程和规范合理的实习考核方式及内容,形 成了有效的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2.1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实习管理机构
2.1.1开展实习前教育工作学院在实习前需要开展 教育工作,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为实习中 的安全纪律等规章制度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在实习单 位遵守各项规定,做好安全防范,第二是介绍实习内 容和实习要求,强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任务以及实习 中如何将通过工作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开展 教育,学生提前对药学服务实习的工作流程、工作 内容有初步了解,让学生更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实习 环境。
2.1.2建立健全实习管理机构为统一规范学生实习 的管理和监控,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首的实习管理机 构,主要部署和管理学生的毕业实习事宜。建立了定 期联络制度,以便执行和落实实习安排,及时了解学 生的实习动态,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3完善管理程序,出台“制度化”管理建立权责明 确、纪律严明的管理制度,实习期间,学生由实习单位 带教老师直接管理,实习单位通过采取实习岗位培训 及岗位轮转等措施,结合考勤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实 习学习时间。同时学院严格执行定期联络制度,考察 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习活动。通过有效的制度及严格 的执行,学院可以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有效地监督 实习单位带教教师的教学质量。
2.2规范实习考核方式,创新考核内容
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考核以内容案例分析为 主,主要考査学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应对及解决能 力。针对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制订了 “阶段化”的 考核方式。
2.2.1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高实习效果在实习阶段 初期,学生往往存在着理论知识与实际药学服务脱节 的问题。带教教师要帮助学生熟悉工作内容,积极引 导学生通过书写实习心得,学会将理论知识与药学服 务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 院定期会将实习中优秀的实习心得总结在学院实习 网站发表,给予表扬,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2.2.2建立“阶段化”的考核形式带教老师针对不同 的药学服务内容,结合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制订 实习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药 物咨询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药物的能力, 向患者讲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地使用药物, 让学生能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在合理用药方面, 主要考察学生处方点评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考核”中 让学生加深理解产生不合格处方的原因以及如何指 导医生开具合理处方。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主要考 察学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 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储存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通过组织开展药学服务阶段性考核,检査学生药学服 务的真正能力。
3.总结
【关键词】 三甲;中药部门;药事管理规范;探讨
我院现为深圳东部最大型的综合医疗机构,因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极具膨胀,正积极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满足当地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2006年来,为进一步加强中药管理,深圳市卫生局制定了《深圳市医疗机构“放心中药房”Ⅱ期建设评估标准》,我院已于2009年第一批顺利通过了该项评审。在医院创三甲的过程中,对已通过深圳放心中药房Ⅱ期建设评估的中药部门同样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药剂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对中药部门建设标准管理内容进行规范化、具体化、细致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的改进,对我院中药药事发展有了较大的促进。
本文对我院中药药事管理规范的确立和执行改进进行了探讨,希望文中提出的部分建议能为医疗机构中药部门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些有益的借鉴。
1药事管理规范来源《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以下简称为基本标准)、《广东省医院等级标准与评价细则(三级综合医院)》(以下简称为分级标准)、《深圳市医疗机构“放心中药房”Ⅱ期建设评估标准》(以下简称为放心中药房标准)、《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参考正在修订并即将颁布《广东省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广东省综合医院药学部门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广东省医疗机构临床药师工作规范》、《广东省医疗机构药房建设规范》、《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库建设规范》等多个规范。
在前三项规范标准对三级综合医院中药药事的基本要求基础上,我科参照其余规范内容补充整理,最终制定出一套符合我院实际的中药药事管理规范,主要项目和内容分为:(1)中药行政和分级管理;(2)场地设施管理;(3)药品质量管理;(4)处方管理;(5)中药临床药学与科教工作。
2中药药事管理规范项目内容与持续改进措施
2.1中药行政和分级管理(见表一)
表一中药行政和分级管理标准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部门设置 中药饮片调剂组
中成药调剂组
库房采购组 无具体要求 中药房、中药煎药室、中药库、中药炮制室、中药制剂室 药学部的中药科:中药房、
中药煎药室、中药库
药学部门分管中药的负责人任职资格 副主任中药师以上 副主任中药师以上 副主任中药师以上 副主任中药师以上
小组组长 主管中药师以上 调剂室负责人应具有主管药师以上职称 无具体要求 主管中药师以上
调剂、制剂、药库技术岗位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中药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取得药师或以上专业职称
处方审核、发药核对 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 配备与其任务相适应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 药师任职资格
药品咨询、临床药师、不良反应监测 无具体规定 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 无具体规定 药学本科或以上学历 主管药师或以上专业职称
采购人员 库房采购组负责人应具备主管中药师以上 无具体规定 中药士以上 库房采购组负责人主管中药师以上;采购员药士以上
饮片质量验收人 中级以上职称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要求 中级以上职称
煎药室人员 中药师负责;煎药人员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 无具体规定 中药师(士)负责;
煎药人员具备上岗证 中药师负责;
煎药人员具备上岗证
技术人员结构 三级医院中药房专科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不低于50% 综合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应≥30% 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专科以上≥50%;本科以上≥30%;全部具备上岗资格。
临床药学部门 有条件的医院应有中药临床药学人员 无具体规定 鼓励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设置一名以上中药临床药学人员
药事管理委员会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规定 有中药技术人员参与 有中药技术人员参与
由表一可见,三个管理规范标准的要求各有内容,综合汇总后制定我院规范,根据我院中药部门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建议如下:
部门设置:1. 中药房应由药剂部门统一管理,成立中药科,下设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库房采购组。我院现有中药饮片调剂组、库房采购组,无中成药调剂组,中药调剂归于西药调剂组管理,极不合理。整改中包括申请必要的中成药调剂场地和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满足成立中成药调剂组需要。2. 至少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中药制剂室。我院已符合相关要求,在现有制剂室条件完备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中药制剂的申报工作。
中药部门负责人:应为高级职业技术人员,学科带头人。我院现为中级专业人员,不符合三个标准的规定,为保证管理质量,需要新的人事任命。
中药药学人员配备:结合多个标准的要求,调整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不低于50%,本科以上学历的≥30%,全部具备上岗资格。我院中药人员现有技术人员全部具备上岗资格,占药学人员比例为22.4%不达标,专科以上达61.5%符合标准,本科以上9%远远不符合要求,需申请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
调剂人员:应由中药师以上人员审核处方。我院已满足此项要求。
采购人员:根据三项要求,将我院库房采购组负责人规定为主管中药师以上,采购员药士以上。可满足该标准。
中药煎药室:由中药师以上人员负责,煎药人员经过本机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已符合该标准。
临床药学部门:我院已设置一名以上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参与临床会诊、门急诊处方的日常点评工作和社康中药药剂检查等工作。
药事管理委员会:已更名为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我院已符合相关要求。
2.2场地设备管理(见表二)
表二场地设备管理标准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调剂室面积 不低于80 m2 不得少于100 m2(含二级库),日饮片处方数超过100张时,每增加20张处方应该增加6 m2 中药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中药房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并配备相应的除尘设备
药品品种 常用中药饮片500种 800床位以上的医院中成药品规数≤300种 药品供应品种满足>95%临床需要 常用中药饮片500种;
中成药品规数≤300种;
满足>95%临床需要
调剂室设备 药斗、调剂台、电子秤、小型粉碎机、冷藏柜、新风除尘设备、药戥、铜缸、贵重药品柜、空调、计算机、打印机、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小型煅炉烘干机、消毒锅、标准筛 无具体要求 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参照国家基本标准要求
储存设备 除湿机、通风设备、冷藏柜或冷库、药架 无具体要求 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参照国家基本标准要求
中成药调剂室 面积不低于60 m2
药架(药品柜)、贵重药品柜、冷藏柜 无具体规定 中药房面积按《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范》和《中药处方和调剂规范》执行 面积不低于60 m2
药架(药品柜)、贵重药品柜、冷藏柜
中成药仓库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规定 中药库总面积不少于200 m2 中药库总面积不少于200 m2
中草药库 无具体规定 中西药库总面积面积不得低于350 m2 中药库总面积不少于200 m2 总面积不少于50 m2
煎药室 煎药机、包装机、冷藏柜 无具体规定 煎药间、清洗间、冰箱、
量杯、过滤器、计时器、储药器、药瓶器 煎药机、包装机、冷藏柜、煎药间、清洗间、冰箱、
量杯、过滤器、计时器、储药器、药瓶器
《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库建设规范》内容:中药房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中草药库总面积不少于50 m2,,并配备相应的除尘设备。开展TPM、临床药学等其它业务的,应按要求另行设置。
中药调剂室:我院饮片调剂室面积只有100m2,无法到达标准,需申请必要场地。常用中药饮片为300多种不达标;需配备小型粉碎机、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小型煅炉烘干机、消毒锅、标准筛等设备。中成药现归西药调剂组管理,无单独调剂室,不合理。
中药仓库:中药库总面积不少于200 m2,不达标;中成药属西药库管理,不合理,需单独设立。其余符合相关规定。
煎药室:符合相关规定。
2.3药品质量管理(见表三)
表三药品质量管理标准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规章制度 人员岗位责任制、药品采购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在职教育培训制度等 无具体制度
项目要求 中药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药品(中药)采购工作制度、中药库工作制度、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医疗用毒性中药管理制度、中药品管理制度、各级中药专业人员岗位责任制制度、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制度、设备使用、维修保养制度等 参照放心中药房标准
中药调剂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医院中药调剂规程、等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1.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管理记录完整。
2.饮片贮存符合要求,无串斗或霉变,虫蛀等不合格药材。
3.饮片质量,称量符合规定,每剂误差≤±5%。(抽查5剂中药饮片方剂) 1.中药饮片调剂等候时间≤20分钟
2.应向病人提供药品价格清单
3. 正确使用合格的计量器具,中药饮片应一秤一药,不得以手代称,应当以等量递减的方法准确调配。调剂重量误差〈±5%〉
4. 调剂复核率100%
5. 调剂室标识明显,药价表、调剂标准规范和工作制度要上墙,设有用药知识宣传栏;中药包装符合有关要求
6.调剂室内无伪、劣药(包括中药饮片霉变、虫蛀、结串、走油等),如有发现应及时退回药库并记载,中药饮片调剂室内无串斗和落地药品
7. 协定处方应经药事委员会审核同意并备案。
8. 毒麻药品、贵重药品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毒麻处方合格率100%。
9. 有差错事故登记、原因分析、处理意见
10. 调剂人员必须衣帽整洁、文明热情,操作迅速、熟练、准确
11. 建立院内外医、患监督组织,定期、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评议活动 参照放心中药房标准。增加每月盘存金额不超过库存金额的±0.5%
中药采购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医院中药调剂规程、等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1.有药品采购,验收,贮存,配发管理制度和流程,记录完整,准确。
2. 有药品召回制度。 1.以用药目录为依据,购药计划经中药分管主任审批
2. 在确保药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从证照齐全的企业购进药品;购的中成药必须有生产厂家、正式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日期的合格药品,采购进口药口必须提供有关文件
3. 采购人员建立工作日志,记录每次采购工作情况,日记内容应至少包括:日期、药品名称、来源地、数量、采购人;妥善保管每次采购计划和审批手续
4. 采购药品实行进药单位、购入品种与数量、购入各品种价格“三公开”,并每季度向药事委员会备案,年终有书面总结
5. 药品采购实行采购、质量验收、药品付款“三分离”管理制度,单位药事委员会行使对药品采购的监督权,建立药品购销记录制度与客户档案
6. 采购中药材、饮片必须遵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饮片包装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与调剂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以放心中药房标准为具体执行标准
中药库房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规范等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1.批分装应有专用区域,制定有药品分装制度和操作规程,分装记录齐全,有核对清场记录。开封后存放的药品管理规范,在有效期内的保存期不得超过半年
2.建立药事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药库和调剂室有库存药品实时管理系统,有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处方用药技术支持系统 1.供应品种(含炮制品),满足>95%临床需要;
2.差错率<1%
3. 库存药品保管完好率中成药、饮片95%(金额)
3. 药品报损率:中成药 <0.5%,饮片<1%(金额)
4. 库存药品应帐物相符,中成药应达100%,饮片实重±5%
5. 建立提前向临床通报库存药品有效期并及时指导用药制度
6. 强化药库规章制度管理
7. 药品存放要求:分类定位,整齐有序
8. 强化药品质量验收制度,严把质量关 以放心中药房标准为具体执行标准。增加中药饮片逐步实行按批号管理
中药煎药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 医院中药煎药规范等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设置有煎药室的医院,应建立煎药质量管理制度和煎药操作规程;中药煎药人员经过本机构培训考核,特证上岗;有质量管理制度。 1.煎药操作规程:煎药室严格按医嘱和操作规程煎药,煎药器符合要求,煎煮过程准确无误;掌握一般药物煎药法和特殊药物的煎熬法
2. 质量、技术基本要求:药渣煎透度合格率≥90%,实地抽查10剂药渣,不达90%以上不得分;药汁浓度合格率≥90%,地抽查10剂药液,低于90%不得分;住院病人对中药汤剂质量满意度≥93%,病房询问10位住院病人,满意度90%以下不得分
3. 掌握煎药的注意事项:领药、煎药、装药、送药时要认真核对与复写的原始处方(或清单)是否相符;煎药时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注意另包药的投下时间和煎煮方法,不按医嘱煎煮不得分;内服药与外用药应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容器严格区分和标示;煎好的药液一定要装入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的容器,严防污染;药渣保存24小时备查
4. 管理制度:煎药室归中药部门管理;每月召开一次煎药人员会议,分析煎药质量情况,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做好记录;药剂部门指定一名中药师(士)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煎药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建立煎药人员每半年体检档案,无传染病者上岗;健全卫生管理制度,煎药人员煎药前保持手的清洁并穿戴专用工作衣帽;依情况制定《煎药室工作制度》、《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并张贴上墙;住院病人的煎药剂附有复写的原始处方,煎药人员认真做好核对、签收、登记、送药工作;护士领取煎药要经复核、登记、签收,新入院和急重病人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送(取),并有制度、记录;传染病人用过的盛药器须经高温消毒,传染病房盛药器与普通病房分开;加强煎药的质控和监测工作,至少每月一次对煎药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征求医护人员和住院病人意见;建立业务指导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药剂科主管煎药人员的负责人有半年业务总结、考核和评价。 以放心中药房标准为具体执行规范
中药部门应选择有信义的供货单位[1],坚持从合法的、规模大的GSP达标的药材公司或GMP达标的饮片加工厂作为主渠道购入中药饮片,从源头保证药品质量。
2.4 处方管理(见表四)
表四处方管理标准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审核处方人员 无具体规定 中级以上职称 按《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和调剂规范》执行 中级以上职称
处方管理标准 无具体规定 《处方管理办法》 《处方管理办法》
《中药处方和调剂规范》 《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
处方点评要求 无具体规定 1)处方点评专家组和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由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2)有条件的医院应当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处方点评系统,逐步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联网与信息共享。
3)点评实例:月度门诊处方点评情况报告;月度病历评价情况报告。
4)点评范围:医院所有有处方权的医生所开的处方(包括医嘱单);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评价。
5)点评指标: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合理处方百分率
6)点评结果: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用药不适宜,超常等三类处方)
7)对中药饮片处方,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单独评价,重点是配伍和超剂量用药处方的评价。 符合《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和调剂规范》的规定 以分级标准为具体执行规范
表四可见,处方点评要求在分级医院评审标准中较为详尽,依据此标准,我院中药方面制定点评中成药处方为主的标准,主管以上中药师每月参加药剂科和医务科共同组织的门急诊处方常规点评工作,点评结果每季度及时在院内网络公布,奖惩分明。中药饮片点评以调剂部门审核为主,将按规范要求以每季度单独点评的方式进行。
2.5中药临床药学与科教工作(见表五)
表五中药临床药学与科教工作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继续教育 无具体规定,要求有在职教育培训制度 三基教育和专业培训≥6次/年,考核成绩合格 符合卫生技术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达标要求 专业培训每年≥6次;
三基考核每年≥1次;
中级以上人员每年继教总学分≥25分;
初级人员每年继教总学分≥20分或90学时。
中药临床药学 有条件的医院应有临床药学人员 无中药临床药师的具体要求 鼓励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鼓励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科研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规定 要求医疗机构创造条件支持中药学研究工作 科教奖励
专利、学术论文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规定 加分项目 科教奖励
继续教育:每年100%完成达标任务。
中药临床药学:积极引进中药临床药师,鼓励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科研:积极鼓励科室技术人员申报,科教奖励,并在人员、时间、设备等各方面提供便利和必要条件。
专利、学术论文:科教奖励。
3讨论
3.1多个标准规范各有侧重,综合这些规范内容的大小细节部分,可以让中药部门在各个环节有依可循做到最佳。
3.2本院中药房建设标准的制定,也为本部门在场地设施、人员配备、临床医疗质量服务方面都有加强,一定的人员素质和配备是工作质量的前期保证。多个标准关于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和比例均无具体要求,笔者查阅文献[2]后认为,根据卫生部关于《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通知((78)卫医字第1689号),一般综合医院的中药药剂人员按中医师: 中药技术人员= 1∶1.5~2.0的设置的提法较为适宜。
3.3目前医院处方点评普遍侧重西药方面,对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处方的点评,与西药处方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应大力推进中药部门信息化管理,优化电子处方系统,避免管理上的漏洞。[3]
3.4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目前仍以西药为主,对中药临床学的开展还属于鼓励加分阶段。目前,加大对中药处方特别是中成药门急诊处方、病历分析监控、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等,可以作为中药临床质量监控的日常项目来开展。
3.5因人员、设备条件等因素,中医药科研学术活动在基层综合医疗机构普遍薄弱,如何大力开展科教工作仍是道难题。
参考文献
[1] 相聪坤. 三级甲等中医院中药房的质量管理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2009,2(18):116.
1.1中药学(药学)专业学位教育已成为国际药学教育的主体
我国的医药产业在全球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的迅猛发展势头下,近年来也持续保持着高速率增长,特别是在中药产业,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原始创新与知识产权。我国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但还不是一个医药强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医药工业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究其原因之一就是严重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药学(中药学)高层次人才。以培养教学科研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因而中药学(药学)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变化、转变战略,通过调整人才培养布局、完善学位类型结构,积极开展中药学(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应对。外国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中药学(药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现代社会和市场对药学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的急迫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国际药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几个发达国家为例,在美国,药学教育已呈职业化,设有医院药学硕士学位、医院管理硕士学位、公共卫生硕士学位、Pharm.D.等多种专业学位[2]。2000年开始,美国所有的药学院校实行职业型药学博士(Pharm.D.)学位。据统计,2006年在全境获得Pharm.D.学位的9,500余人中,仅有440余人获得研究型博士学位(Ph.D.)和理学硕士(M.S.)学位[3]。德国高等药学教育培养的也是职业性药学应用型人才,2004年,84.45%的德国药剂师在社会药房工作,其他工作于医院药房、制药企业等,少部分在科研单位工作[4]。英国和日本也越来越注重药学服务、药学监护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5-6]。由此可见,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中药学(药学)高层次人才的模式现已成为国际药学教育的主体。
1.2国、内外药学实践教学和实践技能考核体系
国际先进药学高等教育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将临床药学教学设置的课程按学科性质分成4大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药学相关课程”、“医学相关课程”、“临床药学课程”。以美国的Pharm.D.学位为例,药学实践方式为连续实践方式与间断实践方式相结合。在其专业课学习的4年中,前1-3年进行早期药学实践或介绍性药学实践,第4年全年进行进阶药学实践[3]。英国临床药学专业的药学实践大多采用连续性实践方式,实践时间大约为1年,实践方式多种多样,实践范围包括医院,社区,药房,国民健康服务机构等。很多学校不但给学生提供去医疗机构临床实践的机会,还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而且很多实践带教老师都是临床工作的药师。例如,曼彻斯特大学M.Pharm.学位的教学实践是由国民健康服务机构中的药师给学生提供临床指导帮助;伦敦大学许多M.Pharm.学生毕业前都有机会花一段时间去其他欧洲国家,甚至是更远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学习;巴斯大学会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层次学习,除了临床实践外,学生还有机会和3-4名组员一起,由1名老师监督指导,接受长达1学期的实验研究,培养实验和数据处理能力与技术[5]。日本为提高药学服务型人才的教育质量,不断探索药学教育模式,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从2006年开始,将药剂师的培养年限延长至6年。在改变学制的同时,也相应调整了课程设置,其中重要的一项变化就是强化6年制的实习教学,将原来2-4周的实习周期延长至24周,实习成为6年制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实习期间主要修习药剂师从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参与医疗的能力、钻研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德国也特别重视药学实践,在前两年的基础知识学习结束后,要参加为期8周的见习,再学习两年专业知识之后,开始一年的实习阶段,前六个月在社会药房实习,后六个月在医院药房、联邦国防军药房、制药企业、药品检验所等处实习[4]。我国学者近年来也相继开展了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的研究,如中国药科大学张永泽教授等开展的关于药学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与可行性研究[7],为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最终设置奠定了理论基础。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特点并以此作为借鉴,对设置药学专业学位提出若干建议[8];江西中医学院基于教育创新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探索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9],这些工作均为中药学专业学位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港澳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医药贸易和进出口,因此港澳应用型药学人才主要是培养药剂师。在培养过程中,香港更注重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剂执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要求必须参加香港规定的临床实践。香港药剂师专业的课程设置参考了英国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剂执业相关课程,这点与我国国内注重药学专业人才化方面的知识不同。另外,在药剂师职业资格考试中,香港更多要求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10]。
2我国中药学(药学)专业学位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从首批高校实际培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尤为突出,值得关注。
2.1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认识深度有待提高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加快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的战略目标,随即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确定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模式上是以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不够,规模较小,比例偏低。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同样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60%的导师、管理干部及学生不了解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性质与内涵,甚至有20%的导师、管理干部根本不知道中药学专业学位。座谈结果发现,部分导师和企业担心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时间达不到社会要求;而学生中也存在非本人第一志愿报考,但由于未获学术型学位录取而被动调剂到专业学位的现象的存在;另有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位知之甚少或并不感兴趣。
2.2缺乏显著性特点,难以与学术型学位有效区分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由于在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上截然不同,因而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以及导师指导等诸多环节上应体现出显著差异。例如,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应具有更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实践教学要更倾向于技能训练和实际操作;考核指标重点围绕实践教学和训练质量设计;导师指导则应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不同区别对待。但调查发现,多数高校专业学位教育尚未达标:课程教学教材还沿用以往学术型学位课本,两种学位类型研究生授课一同进行;考核指标仍以理论考试成绩、论文课题数量、授课讲学时次、实验室经历等科研相关要素为主;对于中药学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与内容多数导师与学生还存在着疑虑等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药学专业学位的顺利开展。
2.3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培养模式有待不断完善
由于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加上多数院校主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因而对于专业学位的设置考核标准、具体环节的要求知之甚少。且行业内外并无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模式的构建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实践技能培养环节还未出台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影响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与质量的最大因素。此外,基地的建设与规范也是制约专业学位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生产、流通等领域缺乏教学设施的建设与规范较为突出。
3构建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与技能考核指标体系的相关建议
综合以上资料,深入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并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与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已成为当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实践的迫切需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扩大宣传,提高认识
上文提到过由于设置时间尚短目前行业内外均存在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的问题,因而,全国中医药院校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从学位设置背景、招生入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式、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评定授予、就业服务范围、社会需求导向等多个角度面向校内、校外,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整体认识。使申请报考人员、在读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干部、二级培养单位、用人机构充分认识到培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规划指导中医药行业领域人才结构的新思路、新布署,是为更好地适应中药行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然手段,也是实现我国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接轨国际、走向世界的根本要求。
3.2分类指导,体现差异
在相关人员逐步提高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认识的同时,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于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中药学专门人才的根本目标出发,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导师指导等诸多环节上要贯彻落实分类指导,体现差异的原则。本着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职业技能素养的核心,在课程教学内容上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创新性的特点,综合不同学科知识,重视人文社科教学,大幅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切实加强技能考核评价;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结合课程讲授、案例讨论、专业实习、技能培训,实行分段管理、循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遵从以学科为中心转为以问题(能力)为中心的划分标准;教学硬件环境采取走出校园、走入企业、早上单位、早下一线,依托联合培养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等生产、经营、监管一线单位,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领岗实习、订单培养;坚决实行双导师制,切实增强校外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力度;培养方案制定以校内、外导师为主体,导师组集体讨论设计,校内导师重点负责专业理论积累、学术能力培养、毕业论文写作,校外导师重点负责操作技能训练、项目现场指导、实践环节考核等。
3.3构建指标体系,完善培养模式
关键词:科教;信息;管理
1 引言
医院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但是作为医生实践作为便利的场所,医院也具备教学和科研的作用,医院都有专门的科教部门,主要负责医院承担的教学实践任务,科研项目的管理,学术论文的统计等多重任务和工作,因此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政策较多,工作内容较繁杂,工作的广度比较宽泛。由于网络化、信息技术不断融入现代办公领域,使得实现更多快捷、方便、高效的科教管理工作,对于医院教学任务的统筹更加科学、对于科研相关的管理更加合理,对于学术论文的统计更加详细。
2 信息化系统的优势
2.1这一系统的建立提高的科教管理工作的效率 目前,医院科教管理工作在教学统筹、科研项目管理、论文统计等方面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如果医院引进使用这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科教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将会进一步提高,例如,对于论文统计来说,原来需要业务科室将自己部门本年度发表的论文一一记录下来,然后上报科教管理部门,科教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再进行统计各个科室的情况,一般需要1~2d的时间,才能完成本院所有科室的论文统计工作,但是有了这个系统之后,论文统计实现了网络化完成,很多的论文统计信息各个科室只需要在电脑上输入进去,系统将完成整个医院情况的统计,大大提高了论文统计的工作效率。
2.2这一系统提高了科研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多元化 这种基于软件系统的统计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数据输入,例如想要知道近年来的数量、核心期刊收录情况等系统可以直接给出相应的结果,想要了解某一个医生近年来情况,通过筛选功能,就可以轻松实现某一个人的论文情况统计,这是以前人工统计不可能实现的,需要二次统计。这一系统实现多元化的统计和管理,大大提高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多元化。
2.3这一系统对数据保存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大帮助 实现相关数据资料的电子化处理最大的优势在于,很多数据输入电脑之后,可以实现对相关资料信息的永久保存。相比以前纸质的数据统计表来说,保存质量大大提高。另外,一些科研数据是实时更新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更新,这是以前人工统计很难做到的,一般只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统计,实现数据的更新,这样就造成了相关数据统计不能第一时间进行更新,然而这一系统可以实现相关数据的永久保存和随时更新。
3 信息化系统的实际应用
由于现在医院的科教管理工作中有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统计,对于科研、教育工作的管理首先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因此,科教工作的基础就是相关数据信息的统计,有了数据和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升管理措施才有根基。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相关科研、教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个系统在每一个科室都有自己的终端,各个科室的科研成果申报、信息反馈都有专人进行负责,将自己科室中的信息通过信息化系统传给相关的科研管理处室。而且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主要由几个细化的模块组成,下面就从这几个模块的管理进一步探讨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过程。
3.1项目管理模块 科研项目的管理需要设计项目发展的全过程,例如项目的立项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开题报告、课题可行性论证会、科研成果取得的时间等情况进行分别记录,在项目实施阶段需要及时更新相关信息数据,例如某一时间段发表了多篇论文,论文的质量等进行相关统计,在课题结束之后,需要对相关的科研项目进行成果统计等,另外还有课题负责人、参与人员等等信息都是这个系统模块需要记录的主要信息[1~3]。
3.2论文模块 信息系统中的论文模块将医院医生、护士、学员等发表的论文进行相应统计,数量和质量充分体现出一个医院的科研实力,对相关的论文信息进行统计可以有效掌握医院的科研实力和成果等。论文统计的需要涉及到论文名、作者、第一作者、登载期刊、是否是核心期刊等。上述也说明了这个信息系统在进行信息管理的时候,将每一个科室都设置相关的管理入口,业务科室可以指派专人对自己科室的情况进行统计。
3.3学术研讨模块 学术研讨是科研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相关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例如相关科室人员外出参加学术研讨的时间、地点、会议种类(国内、国际)等等信息需要在这一模块中进行输入,一些重点医院具有自己组织相关学术研讨的机会和能力,这一系统也可以对举办相关学术会议的基本情况进行信息登记。
3.4教学管理模块 教学任务还是一个医院的主要职责之一,医院有大量的实习医生,对于他们的管理主要还是以学分取得为主要依据,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块的实现,这一模块对于实习生实习情况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管理的学分多少,学分多的实习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对其评价就可以是优秀,反之亦然。这种规范化的、透明的教学管理系统可以降低的空间,反映实习生的真实情况。
4 结语
医院在进行日常的接诊工作之外,还兼有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职责。一个医院教学、科研能力需要进行相关的统计梳理,信息化技术可以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冒海春,陈建荣,等.建设数字化急诊中心提升灾害医疗救援能力[A]//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健康产业成果展示洽谈会.2014,09:153-154.
关键词:医疗行业 行业作风 问题 对策
J医院为南京区属二级医院,拥有医护人员263名,年门诊量30万人次,出院病人3000多人次,医院长期以来秉承“服务社会,促进健康”的办院宗旨,奉行“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原则。
一、医疗行业存在的作风问题
以J医院为例,当前医疗行业建设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造成患者不满意、医务人员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卫生主管部门也不满意的局面,对于屡禁不止的问题,始终没有彻底的方法解决,主要表现如下: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空心化
医疗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空心化问题比较突出,思想政治工作走过场。总体表现在医院工作往往对医务人员重业务培训,轻思想教育;重本院职工,轻实习、进修、临时工;重院内,轻院外。
医院对医务人员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重视,而对医务人员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比较淡漠,对医务人员思想状态掌握不够,了解不深,工作没有针对性。一些医务人员对党的方针政策不熟悉、不了解,对政治动态不关注,对组织开展的政治学习不热心。据观察,J医院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医务人员的实际参与率往往不到50%,中层干部到会率在80%以下,组织全院职工参与的培训一年难有一次,不少人总是找这样那样的理由逃避学习。通过对学习笔记的检查可以发现这些人抱着应付的心态对待学习,学习效果很不理想,一些医务人员由于缺少学习,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思想鉴别力,甚至在公开半公开场合发表不合时宜的言论。在错误思想的导引下,一些医务人员偏执地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奉献是无需提倡的。他们缺失了奉献意识和奉献精神,把医患关系界定为简单的工作关系甚至纯粹的买卖关系,认为患者仅仅是花钱向自己购买医疗服务,缺少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为医患矛盾的产生和激化埋下了隐患。
(二)一心弄文凭搞论文不研究业务
医疗行业内部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业务能力上,收入也与此挂钩,并且差距比较大。因此,一些医务人员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为获取专业证书和更高文凭的学习,晋职称的专业论文写作中,而不是投入到实际的医疗服务工作中,极个别人员甚至表现为“平时工作不用心,一心只为论文忙”的状态。在医疗系统内部的评优考核中,考核指标的设定往往存在实用主义倾向,以J医院为例,从南京某医学院同时毕业分配到同一个科室的两名医生,一名医生每天工作量很大,经常加班加点,患者的反映一直很好,同事的认可度也很高,但由于论文数量不能达到职称晋升的要求,至今仍然是中级职称;另一名医生患者的反映和同事的认可度都与前者有较大差距,但由于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几篇学术类论文则顺利取得了高级职称,其工资标准和奖金系数都比中级职称高出很多。类似这样的现象在医疗系统并不少见,形成了错误的导向。
(三)拜金主义
医德医风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风气,事关生命的诞生、延续和消亡,事关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医德医风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奉行效率原则;消极因素主要体现在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会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产生矛盾、等价交换原则会使医患关系变成交换关系、求利原则会使医务人员产生拜金主义。
对医疗机构而言,由于生存发展的压力,经济效益往往是医疗实践首先考量的问题。现有医疗体制的改革不彻底,医疗机构没有完全的经营自,医药流通体系的弊端导致的药费虚高和治疗费偏低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医疗机构不能从高药费中获取高利润,也无法收取本属正常的高于现有水平的治疗费用,这制约了医疗机构自身发展的活力。为了获取必要的经营收益,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转,医疗机构不得不更倾向“内部挖潜”,因此在内部制度设置上,追求经济效益的因素占了较重的分量,对医务人员产生了明确的导向性。医务人员以医谋利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院方在采购药品、耗材时,与医药公司结成“扣点”同盟,每种药品耗材在政府允许加价(2015年12月南京市医疗改革取消了所有药品的15%加价提成)的基础上,厂家向医院提供相应扣点,这成为了医院理所应当的财务收入。二是医生与医药代表结成“回扣”同盟,医生大笔一挥,药房每月统计,医药代表按月结算,这成了医务人员除正常工资奖金之外的重要收入来源。三是手术中高值耗材使用的“回扣”同盟,手术进口耗材与国产耗材价格相差巨大,医务人员往往抓住患者专业性不强,求治愈心切的特点,强烈推荐高值耗材,这既让患者买了个“放心”,也提高了医生的额外收入,神不知鬼不觉,在无形中滋长了腐败,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四是医院为了降低硬性药占比指标,还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临床医生多开检查、治疗和住院,实行开单提成。对普通医务人员而言,个人的收入直接与患者的医疗支出挂钩,经济效益的考核导致了医疗行为的偏差。于是,很少有医生会对医院的不正确考核办法提出异议,甚至变本加厉,多开药、开贵药现象相当普遍,人为增加检查项目、重复检查情况比比皆是,导致过度医疗问题禁而不绝。更有甚者,明目张胆地收取药品推销人员的回扣,或是直接收取病人的红包,产生了所谓的“红包现象”,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四)自身定位的模糊性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特殊机构和特殊职业。生命价值的可贵进一步彰显了医疗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被治愈的患者往往视医生为自己的救命恩人,这是可以接受并得到认同的,但有些医务人员以自己为救命恩人自居就十分不妥。从患者的角度,对医生怀有一种感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医务人员的治疗行为是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治愈患者是份内职责,从根本上讲是本应该提供的有价值的服务。部分医务人员把应尽的义务看成超范围服务,对于患者馈赠心安理得地接受,甚至还暗示或索取礼品,这使救死扶伤的医生形象严重受损。由于自身定位出现偏差,一些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端正,相关调查显示,患者认为影响医院服务质量的所有因素中,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仅占29.96%,而责任心不强占45.97%,服务态度差占16.47%。
二、发生行风问题的制度因素
(一)合理利益被忽略
现如今医务人员的合理利益被长期忽视,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不足,公立医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之中要想谋求发展,只得引导广大职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公立医院人力资本支出比例较少。非营利性医院的人均卫生事业费不足于全国在岗职工工资的四分之一,每个医院取得的专项补助费不足于补偿专业设备的年折旧费。三是医疗费用分配不合理。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的价格占医疗总费用的多数,而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在反映价值和反映供求关系方面,比价关系扭曲,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价值被严重低估。医院为求生存求发展,最大限度的依赖药品收入和依赖设备型服务项目,以药“补”医演变成了以药“养”医。四是分配机制不完善,医生收入分配只能间接或直接地以其服务后产生的药品和检查收入为依据,不能准确反映医生的劳务价值。多劳不能多得,优劳没有优酬。这表明实际决定医生收入差距的往往不是医疗水平,而是其所在科室的经济效益。五是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较少,据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22%,而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我国公众享受不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六是各医院竞相购置各种医疗设备,使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出现诱导消费、 过度医疗.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药费开支失控、医疗服务项目畸形发展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医疗服务的发展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
(二)行风监督制度缺失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一些医院在行风建设的宣传教育上存在着重视不够,力度不大,形式单调,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等问题。有些医院领导对医疗行风建设的认识不够全面,重视不够,往往认为是软任务,不重要。还有些领导认为道德问题主要靠自觉,靠宣传教育来引导教化, 没有做到针对行风中的问题及时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自律意识和监督机制;没有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执行、严格考评、及时纠正,甚至有时迁就姑息,视而不见;没有完全把考评的结果与分配、聘任、晋升和奖惩挂钩。
三、对策与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医院在管理模式、机制及规章制度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医院少数医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搭车开药、开“大处方”拿回扣、接受宴请、索要收受“红包”礼品,相对这些问题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不到位,奖惩不严明,这是医德医风无法从根本上好转的重要原因。此外,一些医院领导认为行风问题不好管,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极少数人错误地认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会影响医院经济效益。由于执纪不严,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督,客观上造成医德医风滑坡现象得不到有力的遏制,助长了不正之风。有部分职工没有认识到医院行风是医院文化建设状况的综合反映,也不知道它涵盖医德医风、职工素质、法规制度、服务质量、内外环境、设施条件等诸多因素,是医院服务效能的综合体现,哪个方面的欠缺都会对医院的行风造成影响;更没有认识到医院的行风建设是没有止境的,是要得到社会认同的,因此需要医院自身长期艰苦地努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需逐步转变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与观念,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来推动医院的改革和发展,需有效地实施服务宗旨教育、道德和医德教育、法制教育,从而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郑雄飞.医患关系的伦理透视和实践理性[J].北京社会科学,2009(2):56- 60.
[2] 李泽平.现代医院文化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医院信息化;医院管理;医院信息系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1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14-01
1 引言
军队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现状。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速度的加快,科技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在不断提升,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医院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提升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重视数据的应用和质量管理。“军子一号”实现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因此,必须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 信息化管理提升医院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于2000年根据总后的总体要求开始运行“军字一号”系统。我们本着夯实基础、培训考试、分步实施、全员掌握的原则,在使用中不断完善技术,先后完成了收费,门诊挂号、药库、手术麻醉管理、重症监护管理、出院结算,住院医嘱管理以及住院药房、住院病人费用查询等管理模块。近期我们医院实现了自助挂号,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患者。实现了在临床科室就能网上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实现图书情报电子化。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支撑我院正常运转的重要平台。
2.1 实现医院信息化,规范医疗行为 在医院信息化的工作模式下,只有强化职业规范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唯一出路。病人各种生命体征、各种指标、医学影像的存储及传输均网络化。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这不但符合医疗管理规范的要求,而且对医护人员也起到了监督、制约、提醒作用,真正意义上做到查缺补漏。
2.2 实现医院信息化,优化业务流程 我们通过十几年的不断努力,医院目前实现了资源共享。我院重视改善医院信息化的整体环境。在整个实施运行过程中,难免涉及医院业务流程的再造,所以医院领导必须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来作用于医院的管理,实质上就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之中。
2.3 实现医院信息化,加强费用管理 我院通过费用“一日清单”、自动实时明码标价等使病人对医院的收费放心。同时,我院还为病人提供电子触摸屏查询功能,使患者对医院特点和优势更加了解。使患者感到医院管理严谨、看病方便快捷,医疗正规有序、收费透明合理。我院通过质量控制、规范广大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行为,为病人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赢得病人信赖,提升医院的声誉。
2.4 实现医院信息化,力争开源节流 在信息化管理下,我们医院通过实现卫生材料及药品的信息化管理,各科室日常就做到加快物资周转率、降低库存、查漏补缺,从而降低药品及卫生材料的损耗,提高资金周转速度。
2.5 实现医院信息化,辅助领导决策 在信息化方式下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对于数据来说,质量就是灵魂,没有质量保证的数据可能就是一堆垃圾。重视流程、数据、功能的标准化,随时统计人力资源的各种信息,实时监控医疗行为,重视数据深层次的应用,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开展辅助医院管理决策及临床诊疗的辅助决策。通过信息网络化办公,将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医疗流程的各个环节。
2.6 实现医院信息化,实现全成本核算 我院财经管理部通过“军字一号”的基础数据,对机关各部门及临床科室的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并过程监控,制定出各部门科学合理的成本,变事后控制为事中、事前控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各部门不合理消耗。
2.7 实现医院信息化,支持科研教学 开展局域网文献检索服务,通过网络提供丰富的病案、医学图像、最新的临床数据资料等,使医务人员在工作站可以进行文献的检索和查新。使教学过程变为多媒体可视化,极大地扩展了教学资源。
2.8 实现医院信息化,增强竞争能力 提高医院职工素质,提高运用计算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培训调动了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学习高科技的热情,信息化工作只有在被使用者充分了解、认识后,才可能转化为提升工作效率和效益,最终实现建设医院信息化的目标。促使人员素质普遍提高,以适应现代化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bout clinical pharmacy in our university
LI Yaling1,2 YE Yun1 HUANG Yilan1,2 LI Jun3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646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Clinical Pharmacy,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646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Anorectal Disease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646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harmacy graduate education in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our school" for short) has been rapid, and has achieved some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compared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first-class clinical pharmac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pharmacy graduate status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ducation with the professional graduate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clinical pharmacy graduate education, study the new trends of the specialty in our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and advantages from the realitya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service clinical pharmacy personnel in accordance with its ow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strategies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linical pharmacy.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ituation analysis; 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a school
临床药学是一个医、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以患者为对象,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以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1],研究药物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应用方法及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核心是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其任务就是要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等。临床药学已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和药学学科的新研究领域[2],它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推动了药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笔者采用调查问卷、文献查阅、深度访谈、电话咨询以及网络等多种形式对西南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国内、外一流大学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提高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建议,以期为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现状
我校于2013年开展了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学制学位:三年学制、毕业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培养方式:采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集中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导师指导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在教研室领导下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指导小组对研究生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及独立工作能力等全面负责,侧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临床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具备药学、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交流能力,能够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从事临床药学实践和教育,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独立进行课题设计、从事临床药学创新研究的能力,能够在药品临床??用、研究、开发和管理方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研究方向: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应用安全性研究、循证药学研究。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程(高等药剂学、医学科研方法学导论、外科学进展、循证医学、肿瘤基础理论、药物分析选论、内科学进展、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信息检索、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和专业课程(临床药理学、专业外语)及公共课、选修课。考核方式:考试、论文答辩。实践教学分为教学实践和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学实践分为初级实践(在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临床药学室等部门轮转3个月)、高级实践(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参与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轮转5个月)和专科实践(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临床药学某个专业方向进行较深入的专科临床药学实践,时间4个月)。
2 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分析
2.1 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优势
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成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拥有临床药学研究生导师5名,都是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的高级双师双证导师[3];拥有3家直属大型三甲附属医院及30多家非直属三级教学实践基地,多家实践教学基地同时也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具备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及优质资源。通过对我校临床药学相关师生广泛调查发现,他们均对招生就业情况评价较为满意,这与“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医院药学服务由原来的“以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4]以及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需求、药学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需求、学生就业背景需求[5]有关;教师队伍、教学质量与效果评价也较为满意,这与我校拥有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及较好的教师队伍有关。
2.2 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不足
美国是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的发源地,1957年美国密西根大学药学院的Donald Francke教授首次提出六年制Pharm.D.(Doctor of pharmacy)[6],国外发达国家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现己较为成熟,国内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中国药科大学是最早(2006年)获批设置临床药学专业的学校,我校的批准时间是2011年。由于我校地处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学科发展时间短,与国内一流大学及欧美相比,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尚不成熟:学制学位较为单一,培养方式合理,但很多?节未到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人才,与现代临床药学教育发展方向(服务型临床药学人才[7])有所偏颇,研究方向较少,需拓宽研究领域,课程设置无特色,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欠缺。目前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还属于科学学位型培养模式,毕业授予理学学位,这与我国还没有独立设置临床药学专业学位有关[6];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积极性差,尽管应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但还有待提高;课程设置欠合理,教材实用性较差;见、实习安排不尽合理,临床药学实践范围较窄,时间短,偏重于药学研究、实验室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及用药咨询,而临床用药决策参与较少,不能适应现阶段医院药学、社区药学领域对临床药学人才的需求[8];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尚需修善,教师、学生国际合作交流机会少,很难跟上学科前沿。
3 建议
3.1 加快“以病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
目前我校是培养能够在药品临床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方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临床药学专业以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服务型临床药学人才为目标,一个优秀的临床药学工作者应是健康服务的提供者、决策者、沟通者、引导者、管理者、教育者、监督者、控制者、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9]。培养服务型临床药学人才,更符合现代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我校临床药学教育应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教育理念转变,由培养“化学型药学人才”向“临床型药学人才”的转变,由“科研型”向“服务型”药学人才的转变。
3.2 建立多学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从目前国际临床药学教育现状及我国医疗机构对临床药学服务的需求来看,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应是培养能胜任临床药学工作的临床药师,属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应开展专业学位型教育。目前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学制只有3年,授予理学学位,建议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逐步增设6年制本硕连读、8年制本硕博连读、5年制硕博连读,增设博士点,毕业时授予药学(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学位,山东大学[10]、北京大学[11]开设的临床药学专业本硕连读可为我校提供宝贵经验。这种多学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有利于节约培养时间,有利于课程设置的连贯性,更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与临床医生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学历学位、职称等各方面匹配并通力合作,更符合我国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学生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利于突显我校特色办学,实现我校品牌效应。
3.3 拓宽临床药学专业研究方向
我校临床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方向只有4名,2018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更没有备注研究方向,作者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临床药学发展新方向及国内、外一流大学临床药学研究方向建议该专业导师及新增导师应向群体药物生物等效评价、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机制与治疗、个体化给药研究及药物代谢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药物基因组学、合理用药与临床药物评价、上市药物评价研究、临床药学服务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新制剂的开发和评价、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及给药方案设计、生物活性肽研究等方向拓展[12]。
3.4 广泛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如今互联网背景下,建议我校师生广泛利用智能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线下教学,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有利于打造教学团队,有利于过程性评价[13]。教学方法与手段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建议教师联合应用讲授式教学法(L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基于问题的学习(PBL)[14]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授课、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药学沙龙、实验、专题 讲座、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充分运用数字化教学,使临床药学教学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方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兴趣,加深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记忆,从而将教与学、学与用有效衔接,将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专业与素质紧密结合。
3.5 加强教师队伍团队意识,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交流平台
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教师队伍来自药学及其相关学科,多为药理学、中药学等专科教师,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不能有效地将合理用药与临床问题有效结合,建议教研室对整个团队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医、药导师组制度,通过团队定期开展医学、药学沙龙(处方用药分析、专科用药解说、经方应用举例、典型案例探讨等)、专题讲座等,达到医药互动、医药互补、知识共融、医通药情、药知医意,增强双方共识,弥补学识漏洞,极大地提升教师队伍的关联度与支撑度。我校实践教学基地多,质量高,但其与教研室及导师联系不紧密,交流平台不完善,建议各实践教学基地与教研室及导师建立开放性、多媒体、多层次交流平台,让导师参与建议实践培养方案的制订,优化、整合学校与社会多种优质资源,构建学校、医院、医药企业多重实践教学平台,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
3.6 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实践教学
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课程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4类,复旦大学临床药学研究生课程分类和我校相似,但其教材选择和我们差距很大,而美国Pharm.D研究生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药学相关课、医学相关课、临床药学相关课[15],作者认为美国Pharm.D研究生教育课程分类更为合理。建议加强学生药学、医学相关知识培养的同时,应重视临床药学相关课程的普及,建立针对性更强的选课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科学知识:公共基础课增设人际交流学、自我保护和人文素质、心理学、信息检索与写作;药学相关课增设药学伦理学、药物信息学、药物经济学、药物计量学、药物毒理学、药物流行病学、药学政策与公共卫生;医学相关课增设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重症医学、急诊医学;临床药学课增设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治疗学、循证药学、临床药学实践导论、药学监护、临床药物评价、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事管理。我校教学实践安排很为合理,临床药学实践共1年,实践范围较窄,时间短,毕业学生不具备独当一面的素质,不能满足医院药学、社区药学、促进合理用药等相应岗位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建议实践范围拓宽至社区、社区药房、社会大药房、药厂、实验室以及临床肾病科、ICU等科室,实践时间从1年延长到2年,半年理论课程结束后进入实践教学,理论课始终要与临床药学实践紧密协作、穿行,可将理论课以药学问诊、药学查房、药历书写、文献分析报告、临床处方点评、讲座、典型病例讨论、医学药学沙龙、多学科综合门诊、药学监护、用药宣教、ADR监测等形式安排在临床药学实?`环节中去,同时建立研究生培养校内、校外双导师制[16],使从事临床药学实践的学生与住院医师一样在临床科室轮转、管理患者、参与查房和会诊、处理医嘱和药物治疗等,实现院校教育与岗位培训的无缝衔接,毕业时培训考核合格可授予临床药师岗位培训证书,这对学校吸引生源,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就业顺畅,减少学生就业单位培养经费等不失为一个好举措。
3.7 规范生源,考核目标明确、形式多元化
摘 要:医护人员服务意识差、就医环境差,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此外,从开大药房到收红包等不良行为,个别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不良行为降低了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形象。要扭转这种局面,在学医期间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医德医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的是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并探讨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关键词:医学 人文素质 重要性
一、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
1、医学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基本要求,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正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这就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必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为尊重人类、尊重生命、有爱心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类健康的守护者。
3、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遵循医学自身发展规律、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后,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行为因素诱发的心脑血管病、精神疾病、肿瘤等非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人类对健康的定义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就对医药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教育应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医学人文性复归的客观要求。
4、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未来医务人员道德水平的客观要求
高等医学教育以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为己任,在医疗实践中,医德与医疗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整个医疗卫生的防治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对所有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古今中外,医德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是一致的,这种现实的要求就迫使医学教育从开始就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探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主渠道作用
1、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文、史、哲、音、美、心理学等。此类课程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二分之一,主要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由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此类课程主要让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由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此类课程主要是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以上三类课程相互联系,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不同,分阶段渐进,贯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低年级学生以第一类课程为主要内容,辅之早期接触病人,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二、三年级学生以第二类课程为主,在此阶段学生参加社区医疗实践与健康调查,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高年级学生以第三类课程为主,结合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
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交互式学习等。必须讲求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方面,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2、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渗透人文精神,加强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课堂教学不仅仅作为传授医技的渠道,更作为育人的渠道,将人文精神教育融汇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专业课教学中应选用该专业发展史上里程碑事件、著名科学家的事迹等启发学生;还应增加相应的伦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医学伦理学中的自主、知情同意、伤害、最优化的基本原则应贯穿到临床各科教学中。
3、在见习、实习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医学教育的见习、实习阶段,尤其应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各见习、实习教学单位应结合医学生见习、实习所接触的典型病例、以及本单位曾发生的典型事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使临床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实习,也是对医学人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实习。
(二)充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
物质——空间类环境以暗默的方式寓含着文化信息,积淀着历史与现实的价值理念,学生在与物质情境的交融与对话中,不断地解读其中的价值寓意,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进的感觉。
组织——制度类环境,负载着整个学校的组织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信息。组织制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性格发展。学校要营造民主、严谨、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尊重学生人格,鼓励个性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博爱、诚信、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文化——心理类环境是最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深刻、稳定地体现着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和情操,能使学生拥有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因此,应加强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象征着大学精神载体的教育功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强化群体行为举止对个体行为举止的影响。
2、充分发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科技活动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应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校园科技文化节、名家论坛等各种形式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团及各种以科技文化活动为宗旨的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作用,使学生在亲历的活动中修身养性、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增强科学人文素养。
3、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
要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必要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接触社会、服务大众,开展慰问走访、体检义诊、导医护工、科普宣传、扫盲支教、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多种活动,以此培育医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追求。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建设
1、加强医学生人文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有坚实的学科支撑。要加强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师资重组和硕士、博士点的建立,逐步培养、聚集一批医学人文学科优秀学术人才;同时,大力开展医学人文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使之发挥对医学人文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孵化器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医学人文重点学科。
[摘要]医药行业缺乏先进的物流理念,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建设亟待加强。我国医药物流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即自营、外包、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自营与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企业可根据情况自主选择。
[关键词]医药物流模式自营物流外包物流模式选择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人们对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2010年我国的医药市场将达到600亿美元,2020年将接近1200亿美元。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物流模式,或对现有医药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医药企业不可回避的抉择。
一、医药物流及行业现状
医药物流是指通过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分配流通及物流信息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有效地沟通原料供应商、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及最终用户,促使药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从而提升药品的空间和时间价值。
国家为确保药品安全,对药品的生产和流通分别有GMP和GSP的规定,对药品供应链进行全程质量跟踪。医药公司必须对药品的采购、运输、存储、拣选、配货、发运等一系列物流运作严格按照GMP和GSP的规定操作,并在全程实行批号的严格管理及监控。然而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1.医药行业缺乏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
作为完整的医药供应链,产供销是一个整体,但是从医药现在的网建工作和对物流的投入建设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药品销售阶段,而对供应链上游的药品生产和原材料采购等并没有实现物流管理,因此有必要对整个行业物流进行集成,使上下游通过物流成为完整的整体。同行业之间基本上没有物流合作,即使合作,也只是为了缓解短时期内的物流资源不足,而不是抱着持续改进,降本增效的目的。
2.医药物流有待建立行业标准
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医药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物流的许多标准有别于一般的物流行业,因此必须有医药行业自己的行业标准。从目前来看,整个医药行业的物流体系刚刚起步,根本谈不上行业标准化,而且由于物流未进行标准化所带来的货物流通和信息交换不畅、流通环节多、速度慢、费用增加,减低了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已经日益成为制约医药物流发展的一个因素。急需解决的是:不健全的物流规范实施制度;没有统一规范的货物运输基本设备、商品信息标准化滞后、部门之间缺乏统一、集中的管理体制等。因此鉴于医药行业标准化研究和管理工作,加大宣传标准化对医药物流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制定统一的相关运作机制。
3.医药物流政策法制环境有待改进
我国的医药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订滞后,跟不上医药物流发展的步伐。GSP、GMP及其“实施细则”有关条款的设置应该与企业规模、活动类型、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相吻合,与企业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相一致。
4.医药物流发展的信息系统不完善
医药行业作为一个平均日需求量巨大的行业来说,其医药物流的高效、准确、健康地运作离不开信息系统。而医药行业缺乏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和实时的过程控制系统,造成了各区域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
5.缺乏运作经验丰富的大型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
目前尽管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看好医药物流市场,如中邮物流,邦达物流等少数可以提供综合的医药物流服务,但大部分医药物流服务都是由医药企业所属物流公司承担的,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水平偏低,运输和仓储等传统性业务还占相当大的比重。
二、我国医药物流模式的探析
总体来说,医药物流可以分为自营模式、外包物流模式、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和自营与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1.自营模式
自营是指医药企业自己建立起网络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自主完成物流相关流程。自营模式的优点是保证医药企业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对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直接控制并通过合理规划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流通费用,并且树立企业良好的经营形象;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能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自主掌握住产品的分销渠道,有利于同行业间的竞争;减少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泄露等方面的风险。但它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即重整企业物流势必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做较大变动,它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同时,高昂的建设费用需要占用大量的固定资金,为企业的正常运转会带来一定障碍;容易造成物流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物流各环节割裂,长期来看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国药物流以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四大物流中心为基础,各地物流仓库连锁化,形成主要以医药产品为主导资源,服务范围覆盖全国的综合物流运营网络系统,提供一体化的物流网络保障。构建中的国药物流全国信息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物流网点联结起来,依托网络使物流企业与药品制造商、供应商、下游客户及相关单位联结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并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地控制物流活动的全过程,提升和整合物流的服务能力。
2.外包物流模式
外包物流模式是指医药企业将物流体系设计、维护、调货、库存管理、装卸和配送等全部物流业务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布了加强监管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允许具有现代物流条件的批发企业接受已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企业委托的药品的储存、配送业务,同时也允许有实力并具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的企业为已持有许可证的药品企业开展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优点是不占用大量固定资金,可以更自由的协调生产运作,加强了企业的柔性管理,使企业可以集中力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幅度降低本企业的流通费用;它的缺点在于企业不能直接控制掌握物流职能,不能保证到货的及时和顾客服务的优良品质;第三方物流商对医药产品的仓储、养护、运输等了解甚少,不了解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政策规定,在运作中服务难以满足企业要求。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国家明文规定,无论是药品的仓储还是运输,企业都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低温、冷藏条件操作,即实现GMP和GSP管理。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承担选择低效率物流公司的风险。
康恩贝销售公司主要经销集团成员企业生产的药品,品种、数量少,单个客户需求量也相对较少。经过十几年的稳步拓展,公司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不仅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也涉及不少中小城市。相应的销售物流配送路程也遍及大江南北,最近的有杭州市区,最远的有新疆、黑龙江、广西、云南等。药品配送难度不断加大。如果还按照以往的运输方式,无法满足业务不断向各中小城市辐射的发展需要。而如果设立区域配送中心,则会导致医药企业的管理成本、经营风险上升。物流管理的弊端日益凸显。在2001年就开始选择从物流理念、服务理念都比较超前的杭州邦达快运公司作为其独家物流公司,从每周的信息交流到每月的沟通例会,从首批重点客户“门到门”配送到全部客户“门到门”配送的完成,从路途时间承诺、网上到货查询到手机短信通知,销售公司提出的一个个合理的需求,邦达都尽其所得满足,这一安全、快捷的物流模式迅速在集团系统得到了认同。如今,集团的物流配送业务基本上都交给邦达,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3.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是指将物流环节中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外包出去,其余的物流环节依然自己来做。这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医药企业采取的物流模式。例如,他们有的利用自己的车队来做运输而把销售物流外包出去,有的只是单纯的将废弃物回收这个物流环节外包。哪个环节需要外包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软硬件能力和社会的物流服务能力。相应地,它也集合了自营和外包的种种优点和缺点。
在现阶段,企业可以选择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首先分包出去,使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避免企业在物流环节浪费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很多大型医药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时,或是为了保留核心业务,或是为了安抚员工,或是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也不太放心让陌生的物流企业经营自己的全部物流业务,考虑到企业的安全一般将次要业务和农村等偏远地区的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以考察该企业的运作能力,通过不断地磨合增加双方信任度,对医药企业而言,进可攻,退可守。
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金象大药房在上海、天津、成都、内蒙古、江苏、河北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20个城市拥有直营店、加盟店200多家,1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全面的微机管理,科学规范的运作程序,为各连锁店提供高质量的、安全稳定的商品服务。金象大药房配送中心的主要配送流程是医药生产厂商把货发到大型批发企业如国药集团的物流中心,国药集团接到金象大药房的订单后把货发到金象大药房的配送中心。金象大药房在物流外包方面,改革后原有的运输车队解散,将运输部分外包出去,由中铁物流公司负责药品运输服务。他们和中铁物流签好协议,在协议中规范好双方的权利义务,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将货物准确送达到各连锁店,可以支付相应的运费。
4.自营与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自营与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是指除了满足本公司的物流业务外,同时利用自生的优势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的模式。它的优点是不仅能有效减低物流成本,促成整个医药供应链的形成和协作,确保药品的质量,而且将物流转化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医药行业中较早认识到物流的重要并对物流进行革新。公司所有医药物流业务整合到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医药物流中心,以自建物流实施为主,客户订单通过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ERP系统下载到上海医药物流中心的仓库管理系统(WMS),实物物流、信息流的控制不仅延伸到公司的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核算等各个领域中,而且与外部的客户如医院进行信息流的交流,使公司的管理步入透明化、科学化的轨道。上海医药物流中心所属各大库区共拥有近46000平方米的库房,108辆运输车辆,2007年货运价值超过100多亿,承担上海地区各大医院及零售业的配送,建立覆盖华东地区的医药商业和制造业配送网络,通过联运承运构筑辐射全国的运输网络。2006年获得第三方物流经营资质,现除满足自营业务外,还对外承接业务。其客户有德国拜耳集团、唯美血液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和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等。
三、物流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许多医药企业非常重视生产渠道、商流渠道的畅通,却对物流渠道较少问津。这也大大制约了医药企业的发展规模。医药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的时候,关键是要适合自己、适用优势、适应时势。
首先,物流在企业中的地位。自营物流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员支持,如果物流在企业中不是处于战略核心地位,就没有必要自给物流,搁置大量的资金在物流方面,应该将自己的主要资源和精力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其次,考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实力。现代医药物流有着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近几年政府加强对医药行业的GMP、GSP认证的监管,医药物流需要对设备、技术和人才等进行很高的投入来确保流通过程的质量安全,如对疫苗要进行冷藏运输和仓储。物流对于企业有着非凡的战略意义,如果没有合适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就只能自营物流。
尊敬的领导:大家好!
现专业技术职务及时间:
获奖、成果:
:
其他学术委员会、学会认知情况:
我的竞争优势:
1、有国家卫生事业献身的精神,有热爱国家卫生事业的一颗红心,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意识,有以医院为家爱院敬业的责任心。
2、药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药理学硕士。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研究生学习,更新充实了专业理论水平,90年晋升副主任药师。2003年通过国家职业药师资格考试,并拿到职业药师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3、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从事药学工作三十余年熟悉并能熟练掌握药学工作的每一个专业。工作得心应手.任药剂科副主任五年,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
4、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带教能力,能做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使科室专业横向与全国、全军沟通学习,纵向使本专业高深层次发展。
5、有良好得人迹关系及上下级关系。能全面领会领导意图,能上情下达,协调机关与科室、科室与科室间关系,并有综合协调全院的关系的经验和能力。有处理好各种急发事件和正常业务与行政工作的经验与能力。
6、有领导的信任及全科的同志们乃至全院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能团结全科同志共同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带领全科为医院的腾飞作不懈的努力,贡献我们的一切力量。
药剂科目前现状:
1、中西药调剂
调剂工作是医院药房工作重点之一,目前我院药房仍就沿袭传统式的摆药、配药、发药模式,各调剂室工作环境较差,工作繁琐,人员需求量大,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无法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控制链缺失,已不能适应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需要。
2、制剂与药检
我院制剂室,与同等医院相比,房屋硬件设备较好。但是,配制设备落后,制剂品种不能满足临床科需要,制水设备由于某些原因不能使用,至今普制室和药检室的同志配药用水,洗瓶用水需到供应室抬水,这在全国三甲医院是少见的。药检设备老化,检测手段落后已不适应现代医院药学发展。
3、临床药学
我院由于条件限制,当前开展的工作为,用药分析,用药调查,用药咨询,部分药物的用药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等。存在问题由于条件有限没有开展血药浓度检测及药代动力学监测工作。
4、药品供应与管理
我院目前的药品供应管理模式,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管理模式,许多供应手段是应急措施。所以出现一些供求矛盾是难免的。药品管理方式由于his系统的实施,微机管理药品虽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在全国同级医院中不落后。
5、人才培养及使用现状:
目前药剂科在读硕士研究生二名,培养上海二医大药学专业专升本共×××人,现都在科室一线工作,为医院做贡献。
存在问题:
需要更系统的专业培训,使基础知识更扎实,增强科研能力,更深入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及动态,促进学科发展。
6、学科发展及科研
学科发展不理想,科研方面药学专业的成果不多,药学专业方面的论文少,确实需要学科带头人领路。
本学科发展前沿与动态
1、调剂工作:
目前医院药学的工作方向,由药品供应为主,转为以病人为中心直接为病人治疗服务。医院药房的工作重点,也由以药品供应为主,转为药学服务。
目前发达国家已推行建立现代药品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即一体化分区调配管理模式,药品管理全面实行网络化管理和数量化管理。人员要求具有相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
2、制剂及检验:
根据时辰药理学,剂型已发展到缓释、控释、靶向制剂。给要途径已从过去单一的静脉、口服增加为鼻粘膜给药、透皮吸收等。中药制剂已达到精提取,也就是成分提取和超微粉化,加大了中药的吸收度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力度。药品检验以仪器分析为主,高效液相,质谱,核兹共振,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薄层扫描等,一批检品剂量小,检出率高的仪器检测手段不断推出。抗生素生物检测手段除如酶联免疫,放射免疫外,还增加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
临床药学
目前给药个体化,血药浓度检测已列为常规检测手段,成为临床医生用药治疗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实验室检测数据。药物相互作用已从以前药效学相互作用,转为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方向由原来的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转为代谢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其次是药学服务一体化研究,也比较热门。
药品供应与管理
已从传统的买进、卖出、配药、发药转为,以病人用药质量为第一位,形成采购、供应、发放、管理、质量监督为一体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我的治科方略:
解决三大矛盾突出焦点问题
一、供求矛盾问题(长期 )
二、服务态度问题
三、业务素质与服务质量问题
解决方法:
一、克服一切困难解决药品供应不足问题
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协调各供应单位省市医药、药材公司的关系,解决资金紧张、供不应求问题。以主渠道采购为主,努力协调有关单位的关系。加强与地方医药公司的联系,就医院的发展前景及大好形式多做宣传,让医院的墙里开的红花墙外也红起来,提高医院的信誉度,让相关单位知道困难是暂时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好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援,保证供应。
一、克服一切困难解决药品供应不足问题
成立采购小组,将计划采购工作做精做细,减少过期失效药品造成的浪费。增加药品采购的透明度,使药品采购工作更加公开、公正、价格公平。新药进院交药事委员会,经专家讨论决定。努力杜绝一切药商的不良行为,把有限的资金使用的更合理、取得更高效益。最大限度的缓解供求矛盾,满足临床药品供应。
二、提高服务意识一切为临床服务
树立挽救病人生命、保障临床用药,让每一位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为第一位的观点。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调整自身定位,树立品牌形象,强化服务意识。协调好各科关系,如机关、各辅助科室、临床各科室等。经常下临床了解一线用药需求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尽最大努力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尽快建立现代药品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即一体化分区调配管理模式,实现药品管理全面实行网络化管理和数量化管理。门诊设立零距离为病人进行药学服务体现药学服务的魅力,零。建立用药管理和专家咨询系统软件,与各临床科室联网,实现用药信息反馈,对病人用药情况进行观察追踪,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三、加强全员专业素质培训,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组织全体人员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操作的培训,定向培养,相对固定,适当轮转,全面熟悉,分级考核,加强全科人员继续教育,以达到知识更新。与院里协调选派优秀人才、业务尖子外出进修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及专业能力。有了较高的专业素质,加现代化管理手段,使全科人员真正的从一日三次一次两片中解脱出来。都能用自己的知识去为临床用药服务。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提高为患者服务质量的意识,减少差错、杜绝事故发生。
目标责任制管理:
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分别制定相应的工作指标和奖惩制度。定指标、定任务;绩效考评与奖惩挂钩,打破大锅饭,实行分餐制,赏罚分明。常规业务和学科发展工作双管齐下,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共同完成好各项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
开展**论证工作
经济效益问题:
加强药品管理、满足药品供应,努力争创效益。在克服资金紧张困难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满足全院药品供应,为医院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开源节流,开展可创经济效益的新业务新技术。依据药品管理法规,扩大制剂品种提高制剂质量,满足临床科需要,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静脉配液中心。扩大制剂品种,如静脉高营养液的配制工作。开展中药制剂的配制。开展血药浓度检测,开展体内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相互作用的研究,开展为病人零距离门诊用药咨询服务,开展药学服务与用药质量一体化工作。
人才梯队建设:
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培育团队精神和建立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培养年轻技术骨干:搭台子、压担子。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定期考核、持证上岗。优胜劣汰,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医院打造一支过硬的药学队伍
学科建设:
1、临床药学服务是今后医院药学发展方向,开展血药浓度监测,推广个体化给药方案,开展用药咨询上门服。为临床和患者提供一流药学服务。
2、根据新的药品管理法规,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扩大制剂品种,提高制剂质量,为医院开辟新的制剂市场。
学科建设:
3、实行采、供、管用一条龙现代化管理,做到计划采购,把握质量,保证供应,科学管理。把药品供应管理工作与学科建设并轨。使药品供应工作更科学,更合理,更适应临床需要。
科研与学科发展:
积极申报研究课题:
1、建立用药管理和专家咨询系统、临床用药指导软件研究工作。
2、继续已开展的新药小儿热泰平的研制工作。
3、开展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和体内代谢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科研与学科发展:
加速学科发展
发挥现有优势(两个硕士研究生、三个学士本科生)扩大科室知名度,积极参加全国、全市的药学专业学术活动,与相关专业横向联系,如北京人民医院、协和医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请专家指导,专业合作相结合。以优质的药学服务为龙头,带动科研,及各项专业工作使我院药学专业走向全国。以一个全新面貌的医院药剂科展现给大家。
我的工作思路是:
以“三个服从”要求自己,以“三个一点”找准工作切入点,以“三个适度”为原则与人相处。“三个服从”是个性服从党性,感情服从原则,主观服从客观。做到服务不欠位,主动不越位,服从不偏位,融洽不空位。三个点是当医院领导要求与我科实际工作相符时,我会尽最大努力去找结合点,当科室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会从规章制度与工作职责上找平衡点,当领导与领导、科室与科室之间意见要求不统一时,我会从领导的角度和各科室的利益出发去领悟和寻找相同点。
“三个适度”是冷热适度,对人不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进行等距离相处,刚柔适度,对事当断则断,不优柔寡断;粗细适度,即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作到对同事多理解,少埋怨,多尊重,少指责,多情义,少冷漠。刺耳的话冷静的听,奉承的话警惕的听,反对的话分析的听,批评的话虚心听,力争在服务中显示实力,在工作中形成动力,在创新中增加压力,在与人的交往中凝聚和力。。
我的处事原则和风格是:
努力做到严格要求,严密制度,严守纪律,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以共同的目标团结人,以有效的管理激励人,以自身的行为带动人。努力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事讲团结,办事讲效率。管人不整人,用人不疑人。我将用真心和爱心去善待我的每一个同事,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尊重,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发展和创造空间。让每一个人都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我的工作目标是:
(一)医药产业创新型人才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传统“专业本位”课程结构体系之间的矛盾
传统“专业本位”下的课程体系为楼层式结构模式,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蕃篱,高职院校根据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时加强了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了理论与实践,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使楼层式课程结构模式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形成了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但总的说来,以学科教育为基础的“学问化”的课程框架未能从根本上得以突破。
(二)传统技能训练教学方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之间的矛盾
高职院校一直以单元课和整周实训课的方式开展实训教学,但是侧重提升学生对基本实训项目的认识和熟练操作的能力,忽视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反复训练具备上岗的基本技能,职业上岗能力强,但是在后续发展中,高职毕业生职业迁徙能力减弱,在改进工艺、更新工序、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上升空间狭小。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岗位职业能力教育深度融合不够的矛盾
高职院校大多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很少真正深入涉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深职院为例,创业学院目前是由招生就业办公室来负责和筹建。此外,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新工程由校团委负责申报和开展评选;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部门则是二级教学单位。这种由学校其他职能部门负责创新和创业教育,将创新教育教条化与短期目标化的模式,不利于将创新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职药学专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建立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融合培养的实训教学方法。药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本专业教师积极探索实践“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行动为导向”的能力训练教学法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整个实训活动的实施主体是学生,教师仅仅是出题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裁判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亲自处理一个能力训练项目,解决项目中的困难,通过讨论分析加深对实训原理的理解和实训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改革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方法。理论教学的学习以研讨理论的拓展性应用为主,实训教学以探讨实验结果的成因、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为主,从而形成了“项目化”实践训练方法,将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的实训课程或者单元课程以项目式结构进行课程编排,内容简洁精练,教师在教学中只对实训项目的工作报告和具体实践核心内容提出要求,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项目化训练,拓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实现教学与自学的高效转变,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3.开设增强毕业生行业适应性与岗位应用能力的创新教育方法。药学专业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大学生素质拓展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教师以自身主持的科研项目为基础,吸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增强创新教育,搭建全方位的创新平台
1.创业学院筹建并招生,助推学生创业。深职院于2012年创建了创业学院,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新型、复合型、实战型的创业人才。首批通过面试选拔出的大二学生可以辅修创业学院课程,成绩合格者颁发原专业毕业证书和工商企业管理辅修专业证书并获得“深圳市自主创业培训合格证书”。
2.创新工程项目和实践教学基地双管齐下,在专业学习中增加创新教育。药学专业每年由专业教师指导3~10人申报学生创新项目,教师将现有技术服务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分化成若干个子课题,由学生组成团队参与科学研究,为学生提供实战项目,实现了寓教于研,教与学的高度统一。“深圳市致君制药实践教学基地”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基地的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为学校和企业共建创新型人才搭建了平台。
3.学生毕业 论文与企业技术创新高度融合。药学专业要求专业对口的实习,毕业论文的选题注重应用性,基本涵盖了专业的主要核心技能,通过教师的专业指导,学生将论文选题与生产一线的研发、质量控制和销售紧密结合,更加关注本行业、本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沿课题,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4.成立产学研用指导委员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企业群,为学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创业创新教育提供长期保障。当前,药学专业已与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海王星辰、一致药店、信立泰药业、海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深圳市粤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联大药房等企业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每年可以接收200余名药学专业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将实践教学真正延伸到社会,实践与创新并举,顶岗实习与就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了学生创新活动与创业教育。
(三)注重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层次
1.完善“双师型”教师的知识、能力标准评价体系,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多途径、多形式加强现有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技术更新,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锻炼,并参加国家组织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对在社会服务和校企合作中成绩显着的教师,在出国进修、职称晋升和聘任等方面予以奖励。
关键词:生物制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173-03
Practice of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Technical Talents in Bio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Li Ming et al.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Daqing Normal University,Daqing 163712,China)
Abstract:The experience and progress and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of applied technology talents training mode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establishment of local demonstration practice base,foreign practice and employment base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practi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using Bioengineering College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emple.
Key words:Pharmaceuticals;Technology-based;Talent-training
1 引言
2011年,广东省中山市的调查显示,在所有行业中,生物制药行业人才最为紧缺,特别是新药研发工程师和生产管理经理。2012年,生物制药被列入成都、天津、苏州、无锡等多个城市的人才紧缺行业目录。2012年1月,科技部了《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涵盖生物制药在内的人才培养计划。到2020年,要培养和造就3~5名国际顶尖科学家、领军人才300~500名、学科骨干3万~5万名、30万名生物产业人才、3 000~5 000名生物技术高级管理人才。
大庆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自2006年恢复招生至今已走过10多个年头,共招收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专业。2012年始我校正式开始转型,大幅度调整各学院专业设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院结合国家生物产业的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与201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并与同年停止招收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目前生物制药专业是我校大力扶持的一个重点建设专业,和大庆市地方的生物制药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的相关行业均可对接。
然而,目前国内的生物制药行业人才培养不足,尤其是本科教育偏向理论教育,学生实践能力水平有限,不符合企业的生产岗位需求。为了探索生物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格应用型人才我院进行了为期4a的实践研究。现将已经取得的经验、成绩和做法总结如下,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勉。
2 生物制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改革
根据教育部批使娑ǖ淖ㄒ刀ㄎ唬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通过去相关企业及高校实地考查,详细研究国内现有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生物制药专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文献发表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在初步构建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讨了我院生物制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式,目前已经探索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能够与生产企业有效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1]。
3 校级示范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应用
2012年开始与地方最大的制药企业福瑞邦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业务联系。福瑞邦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地处大庆市、“十三五”规划哈大生物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最大规模产业园之一。占地15万m2,建筑面积20万m2,注册资金4.15亿元,现运行四大产业模块:生物医药产业、中医药产业、医药商业和服务业等。通过校企双方的多次互访、考察、座谈、协商初步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同年开始向企业输送实习学生。2014年7月,我院与福瑞邦集团公司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订单班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开始订单式培养。经过双向互选在2013级生物制药专业选拔学员35人成立了第一届“福瑞邦订单班”。通过“企业家讲坛”、“企业员工培训”、“专业见习”等多种形式逐步拓展校企合作的领域和范围。2015年双方成功共同建成校级示范实习基地。基地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主要职能是在教学方面为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本科毕业论文及就业提供平台和便利条件,在科研方面与我院专业教师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目前基地已接纳实习学生累计40余人次、完成本科毕业论文40余篇,毕业后留在企业就业的学生累计20余人次。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切实体会到专业知识的用武之地。通过“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方式切实实现了抽象学习与生产实践应用的实体结合。直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业务技能和行业就业竞争力。此外,优秀实习生还可获得相应的岗位工资,对提高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的积极性,以“持之以恒”的心态对待实习任务,稳定和发展本学院的实习教学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和稳定作用[2]。
示范实习基地的管理任务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参加专业实习的学生同时兼有双重身份,即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为了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物质利益、降低企业员工的流动性,稳定人才队伍,在实习教学开始前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正式签订实习协议书并严格履行。学生按照协议在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到所在生产车间既定岗位完成实习任务,日常遵守企业和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实习学生主要由在企业实践锻炼的在校“双师型”教师指导和管理[3]。
4 省外实习就业基地的开拓
2016年10月由学院书记亲自带队考查了杭州、德清、苏州、常州和上海等5个城市的多家生物制药企业旨在拓展我院实习就业基地,为我院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年12月第二次走访青岛、上海、杭州、台州、广州等地的制药企业和生物公司。通过与多家企业如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汉恒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博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杭州中肽生化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朗华制药有限公司、深圳市傲基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哈佛赛尔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等的有效沟通,新建实习就业基地3个,包括青岛三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祥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取学生就业信息100余条;回访实习生30余人次,包括在阿里巴巴、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地的制药和技术专业学生。
5 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成果
自2013年生物制药专业首次招生以来,本专业教师即开始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专业学科竞赛等多种科研活动。2014年累计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2015年累计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2016年累计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3a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项项目成果参加 “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奖。
6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
生物制药专业是我院新办专业,14名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有11人,占师资队伍总人数的79%。大多数教师在执教前并不具有行业工作经验,因此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改善师资:(1)直接引进医院药房专业药师担任专任教师职务,从事药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2)积极响应学校关于要求专业教师赴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的号召,多次派遣专任教师深入福瑞邦、阜丰等联合单位的生产一线进行企业挂职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运行方式、与本专业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生产需求岗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具体要求、为企业员工开展技术理论培训、结合自己的专业业务特长为企业生产实际解决技术问题、以科研立项的形式帮助企业克服技术瓶颈。(3)派遣由原生物科学专业转入本专业的专任教师赴沈阳药科大学等兄弟院校进行至少6个月的进修学习,主要涉及《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整合等。(4)鼓励专任教师参加各种国家级资格认证,成功建议学校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条例中添加了对国家级资质认证的认可和优先的相关文件内容,迅速提升了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双师”素质的重视程度,目前已有2位青年专任教师获得了国家级职业药师专业资格证书。(5)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车间主任、分公司技术人员到学院来担任兼职教师、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通过企I指导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及时了解生产一线与纯理论学习之间的巨大差距、学以致用、实时更新专业知识、坚定“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提高学生行业就业竞争力[4-5]。(6)在学院领导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本专业于2015年已孵育建成学院级生物制药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该团队由14名专任教师组成,高级职称2人,副高2人,讲师8人,助教2人;博士2人,硕士8人。
7 结语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无论对国家、地区还是学校的未来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大多数转型院校都处于艰难的摸索阶段。4a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以及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与积极开展。但上述几点只是摸索的开端,只有全方位推进专业转型变革,才能为国家输出合格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志国,李铭,张虹,等.生物制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5(23):376-377.
[2]解新华.市场需求导向下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电子商务,2015(12):79-80.
[3]唐鹏,宫赛.转型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0):47-48.
[4]孟庆森,翟明戈,戴景杰,庄蕾,亓奉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5(Z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