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7 03:05: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都德最后一课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茨威格的介绍,结识了大名鼎鼎的雕刻艺术大师罗丹,了解了成功的秘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
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师:(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
生:(齐声回答)都德。
师:为什么?
师:好!现在哪位同学给大家简介一下这四位大作家呢?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师:(指点投影片,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没有开端、发展、、结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师: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作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生甲:(朗读1~4自然段)
生乙:(朗读5~6自然段)
生丙:(朗读7~8自然段)
师:(范读9~10自然段)
师: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
生: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
师:大家考虑一个题,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生: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生: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
生:还有“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师: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博学善辩。
师:非常准确。(板书:博学善辩)接着找有关福楼拜动作描写的语句。
生:“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生:“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师: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生: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
师:好!(板书:热情豪放)大家把最后一段齐读一下,把关键词语通过重读表现出来。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第一位客人是谁呢?
生:屠格涅夫。(板书:屠格涅夫)
师:“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
生:不一般。
师:那么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生: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师:一系列的相同点,是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这样写“一箭双雕”,同时表现了两个人的性格特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生:肖像描写的是“白的脸”。
生: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生: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师: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生:博学多识。
生:老年持重。
师:不错。(板书:博学多识老年持重)按照客人到来的先后顺序,依次来的是都德和左拉。(板书:都德左拉)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同桌讨论一下,找出对这两位作家进行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地方,在书上画出来,并用短语概括一下二人的思想可行性特征。
生:(同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大家讨论得很认真。刚才我看到大家把关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都在书上勾画出来了,通过这些描写你们看这是两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生: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生: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师:好!(板书:幽默健淡活泼开朗沉默寡言坚毅聪慧)我有一个疑问,在对左拉的肖像描写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随便看一个人,能不能通过他的头看出他是聪慧还是愚蠢、坚强还是软弱?
生:不能。
师: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另外,为什么我们在读完课文之后就能说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
生:因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师:很好!由于作者善于观察,抓住了这四位作家的不同性格特征,人物在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谁能具体地说一说呢?
生: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动作;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语言;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肖像、语言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肖像和动作。
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出示莫泊桑肖像投影片):大家试着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写。
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呢?
生:莫泊桑高高的个子……
师:我们通过看莫泊桑面部的画像,能看出高高的个子来吗?
生:(笑)莫泊桑一副严肃而又慈祥的面庞,一对浓黑的眉毛微锁着,像是在思索着什么问题,又像是对现实充满了不满,一对大而有神的眼睛发出尖锐的目光,厚厚的嘴唇上两撇浓浓的八字胡微微向上翘着,他的脸总是沉着,看起来严肃认真而又和蔼可亲。
师:不错。我们再做一个小练习: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福楼拜打开门,一看是莫泊桑,他一下子抱住了莫泊桑,“啊,莫泊桑!真没想到是你呀!”然后,拉着莫泊桑向里屋跑去,边跑边叫着:“大家快看呀,我们的莫泊桑来了!”刚刚爬完六层楼还在气喘吁吁的莫泊桑还没等站稳,就被福楼拜拉着做了一次小跑练习。莫泊桑面对着热情的们,十分高兴,像个小弟弟似的跟在福楼拜的身后。
生: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柔的声调慢慢地讲着:“莫泊桑,好久不见了,你还记得以前我们在你家谈论文学史方面的事吗?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品了?可不可以让我们一饱眼福呀?”莫泊桑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些日子我确实很忙,我今天来正是想让大家对我新写的这部小说提意见,还希望您对我多加指导!”屠格涅夫喜爱地看着莫泊桑笑了。
生:刚才在对这几位作家介绍时,我们已经知道福楼拜比莫泊桑大29岁,而且莫泊桑在创造上受福楼拜的影响很大,因此可以说,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我先做一个假设,假设这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莫泊桑的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这时门铃响了,都德说:“中国有句古话‘说曹操,曹操就到!’你们看,准保是莫泊桑来了!”门开了,果真是莫泊桑,他拥抱着福楼拜,不住地叫着“老师”。都德回过头来对大家说:“想不到福楼拜竟有这么优秀的弟子,你看他浓眉大眼,气质非凡,像不像当年的我呀!”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生:左拉歪坐在沙发上,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腕。莫泊桑走到他的跟前:“最近过得好吗?”“好,谢谢!”说完左拉又恢复了刚才的动作,观察着每一个人。
师:刚才同学们谈得很好,都抓住了四位大作家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写,今后我们在作文中,一定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另外,平时我们还要注意留心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现来展开描写。这样,你笔下的人物肯定会栩栩如生。今天的作业是写一段文字,通过肖像、语言、行动描写表现班级里一位同学的思想性格特征。下节课找同学来读,让大家来猜你写的是谁,如果一下子就猜对了,那说明你写得很成功!下课。
【简要说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本文以简短的篇幅刻画了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性格特征。写人物怎样抓住肖像特点,如何做到声态并作,从表情写到内心,如何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本文都是典范之作。因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讨论、分析、揣摩,通过比较作者对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思辩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本文学习重点的理解运用。在引导学生分析有关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运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进行肖像描写;让学生发挥想像假如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时,莫泊桑来了,根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当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就已经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学习重点。
【专家评点】
刘秋红老师讲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我只听过两遍,但其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的印象却十分深刻。这个细节是:在老师领学生将课文主体分析完后,给学生出了这样两个小练习:(1)出示莫泊桑头像的投影后,让学生试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写。(2)假如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正谈话时,莫泊桑来了,这时这四位大作家会有怎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这两个小练习(尤其是后一个),每次都能激活课堂气氛,引出学生虽略带稚气但却充满智慧的发言。经过一番思考,我认为这是刘老师所讲课水到渠成后的画龙点睛之处。
3月份我一共教了两个单元和一个课外阅读课程。这两个单元的共同点大都是传统、经典的文章,主题鲜明突出,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对于教学,我首先制定了简单可行的教学目标,即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感悟书中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这些教学目标,我主要是让学生在理清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朗读、圈画、品读等方法,把握文中重点语句,感受丰满的人物形象。课堂上,我能注意围绕目标开展各环节的教学活动,注意课外作业与课内教学的整合与延伸。但在时间的安排与把握上出现了前松后紧的问题,以致于教学活动没有完整实现。以都德的《最后一课》为例:一开始的导入部分,在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时花时太多;文中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小弗朗士分析时间多,而韩麦尔先生则匆匆而过,甚至连分析后的板书都没顾上写,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前准备与预设还不够周全与合理。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还从同仁那里学到了许多:如教师提问的指令应简单明确;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要力求自然顺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回答来追问与总结……
蔺校来听了我的两节课,给我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上课时尽量老师少讲,学生多讲或者多做,我自己也对课堂做了调节,尽量少讲,留时间给学生发言或者多做事。通过教学听课,我既锻炼了自己,更学到了知识,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会多运用、勤反思,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①通过《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氛围、学生、老师等的对比、讨论,感受 “最后一课”严肃、悲壮的氛围。②圈点有关小弗郎士心理变化的词句,理清他的心理历程,并探究其变化的原因。③精读重点句、段,通过对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神态的分析来体验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情感。④迁移学生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课 型】探究课
【教学重点】分析小弗郎士的心理历程,感悟“最后一课”对人物的教育作用。
【教学难点】对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神态的分析。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教室】多功能电子教室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 介绍背景,导入新课,感受“最后”氛围
课间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渲染“最后”氛围。
老师导入:同学们,在初一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对这篇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已经有了了解。为了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感情经历,我们很有必要重温小说的社会背景。(幻灯片展示)
《最后一课》写的是1870――1871年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挑起的,他想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结果适得其反,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国被迫赔款50亿法郎,割让法国北部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求和。普鲁士接管这些地方以后,下令不准这些地方再学法语。
《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正是以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教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最后一课》被介绍到中国已九十三年了,它整整影响了我们好几代人。不知有多少人读完这篇小说后灵魂为之颤抖,感情为之激荡。那么为什么它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呢?为什么它会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篇章中的经典作品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它的“以情夺人”。(展示幻灯片)
我们学习这一课,主要是通过对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的探究来学习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并体验主要人物的情感。(幻灯片展示)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以及所有当时被奴役、被封锁的法国人民的感情走进《最后一课》的课堂吧!
2 看图忆文,检查学生熟悉内容的程度
同学们虽然已经预习了《最后一课》,但有的同学可能对这篇小说的内容不熟悉了。如果你想验证你自己,那么就请你看看下面的几幅图,回忆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哪句话来描述出图中的内容。(用幻灯片展示图)
3 探究问题,初步把握文意
你们能熟悉地用文中的话来描述出图中的内容,说明《最后一课》的精神已经影响了你们。现在你们对文章的内容更熟悉了,这对探究后面的问题打下了基础。下面就让我们放出能量,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看看自己比别人如何?(幻灯片展示问题)
讨论1:这篇课文题目为《最后一课》,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课”?
教师备案:11小节说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只能教德语了。
讨论2:在我们一生中要遇到多少个“最后”呀!与同学、朋友最后一次相聚,望亲人最后一眼,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你们上课……“最后”总是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在我们的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情感波澜。本该是一堂很普通的课,现在却因加了“最后”两个字而变得特殊起来。同学们,“最后”这两个字最能让你们想到什么?
教师备案:悲伤、沉重、依恋、惜别等。
讨论3:课文中最能渲染悲伤、沉重、依恋、惜别等这种气氛的描写在哪里?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情感。
教师备案:教室里的氛围;来了一些镇上的人;(感觉气氛很沉重也很悲伤)。表现依恋、惜别的在22小节。(文章用一种极其朴素的语言述说着你很熟悉但又将要失去的东西。特别感人,给人的感觉却很伤感,以后将物是人非了啊。小院子、课桌、椅子、胡桃树、紫藤将还在,而韩麦尔先生却要走了。)
4 再读课文,抓住心理,捕捉心理历程。(幻灯片展示)
讨论4:在这最后一课中,我们感觉到与平日上课确实有很多的不同:气氛不同,学生不同,老师也不同。那么谁又能让我们知道这些不同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来说说。
老师备案:
平日上课最后一课
气氛学校开始上课时总有一阵喧闹,就是街上也能听到。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师拿着戒尺在桌子上敲着,“静一点,静一点……”我迟到会遭到韩麦尔先生的责骂。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戒尺。我迟到,韩麦尔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这些不同,说明最后一课对学生,老师及镇上的人们的巨大影响,给他们的强烈震撼,以及他们对这最后一课的无比珍惜。
讨论5:在这最后一课的氛围中,我们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那么在这么一个特定的“最后”氛围下,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弗郎士的心理历程。
教师备案:
上学的路上――看到教室里的情形――知道是最后一课――听到鸽子叫声
怕骂、贪玩――诧异――难过、懊悔――悲愤
(稚气、贪玩、)(成熟)
讨论6:在小弗郎士的心理历程中,他从一个稚气、贪玩、不爱学习的小男孩一下子成长为一个热爱法语、理解老师、热爱祖国的小大人,童年在瞬间成长为成年。这是什么原因促使的?
教师备案:原因是多方面的。
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5 品读体验,感悟真情
小说中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是通过“我”――小弗郎士的观察来展开的,因而作品中所展现的,基本上是一个由幼稚走向懂事的孩子心中的形象。尽管如此,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依然体现了他崇高的爱国感情。特别是他怀着巨大的悲痛,在这最后一课中穿着那套特殊的礼服,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法兰西万岁”这两个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心。(幻灯片展示)
讨论7:韩麦尔先生最能打动我们的一些语言主要集中在11、18、19小节,行动集中在24――29小节。11小节主要是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听说是最后一课,就像我们刚才分析的一样,使小弗郎士产生了悲伤、沉重、依恋、惜别等感情。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18、19小节。请同学们快速读完18、19小节,说说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些话?为什么?
教师备案:自责的话。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自责,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忏悔。让我们感觉到难受,激起人们对侵略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所以也就有了韩麦尔先生最后的言行。
讨论8:确实,国将不国,这是何等的悲哀。让我们一起来看完24――29小节,在几个小节中,有韩麦尔先生的几个定格动作,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怎样的一种心情?
教师备案:韩麦尔先生的定格动作:站、哽、转身、拿起、使出、写、呆、靠、做等,连续几个猛烈的动作,突出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激动和愤慨,说明亡国奴的痛苦使他失去了平时的镇静,他痛苦得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以至于话也说不出来了。
讨论9:我们再看一下25小节。请我们同学联想一下,此时如果你是韩麦尔先生,你会说些什么?
教师备案:千言万语都包含在“法兰西万岁”这五个大字上。
讨论10:我们再来看一下课文最后一节,韩麦尔先生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个手势有什么含义?
教师备案:无奈、悲愤、做一个了断等。(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将成为亡国奴,将失去教本国语言资格之际,他最后的几个形体语言显得苍白无力,但我相信它将成为几个画面长久地定格在他学生的脑海里。)
讨论11:同学们,面对着老师的这么一个手势,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小弗郎士或者是他的同班同学,你会怎么做,请我们同学静静思考一下,然后告诉我。
教师点评:这时可能每个人发泄情感的方式会不一样,但我相信即便是一片寂静,此时也是无声胜有声,是沉默的抗议。现在就让我们同学一起跨越时空,来到阿尔萨斯,来到韩麦尔先生的课堂上,再和小弗郎士一起来感受一下最后一课的情景吧!(放音乐)
6 教师小结,迁移感情
同学们,现在中国人再也不是日本人眼中的“东亚病夫”,我国的经济在腾飞,我们的民族在强大。我国已经加入了WTO,为了国际的交流,我们必须学习英语。但是我们既要学好英语更要学好汉语。我在这里变化一下韩麦尔先生的话: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牢牢把它记在心里,永远要学好它。
关键字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53-01
作为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自己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我认为,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首先表现在讲话水平上。充满激情、充满智慧、富有启迪性而又准确鲜明的讲话,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反之,则可能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
教师教学语言所追求的目标,应该针对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学重点、教学对象、体裁内容等,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主动服从施教者的意愿,从而成功的完成课堂教学。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促使语文教师更应注重课堂教学语言。语文教学语言应是介于生活口语和书面文学语言之间的符合语言规范,生动活泼而又庄严周密的冼炼化的语言。它是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规范性和体裁性的统一,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是丰富性和凝炼性的统一,是抒情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是趣味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也是趣味性和通俗性的统一。不同的课使用的课堂语言也应像不同的文章一样,讲究章法结构和遣词炼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时而选用描写性语言,时而选用叙述性语言,时而选用议论性语言,对不同内容、不同情调的课文,应用相应的语言给予表达。或感情奔放,或脉脉含情,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以趣、导之以法。
首先,设计巧妙的导语,营造氛围是成功课堂的开始。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之以情。如我在教都德的《最后一课》时,预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骗局。我说:“同学们,由于学校临时有些安排,这节课可能是我们最后一堂语文课了,我希望大家能以最高的热情,最积极的形式投入到这节课中来,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要把我们的祖国语言学好……”这一番话把同学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中来,这是任何时候都未见的。他们都沉默不语,静静地等待着这特殊一课的正式开始。大约几分钟后,我请了几位同学描述刚才课堂的情景以及自己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他们都能以超过平时几倍流利和富有感情的话语进行表达,说真话、抒真情。当问到为什么如此想时,答案不约而同:因为这是最后一堂课,意义特殊,我们应该特别认真。于是我又接着说:“同学们,你们刚才的表现让老师觉得大家是非常喜欢语文的,也非常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现在有非常充裕的时间和良好的条件学国语言,就更应该把它学好;然而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人民就没我们幸运了,在遭受了普鲁士的入侵并导致亡国的法国人民被迫放弃自己的母语而改学德语,那么,最后一堂法语课,法国人民是如何对待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到这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带着笑意以最快的速度翻到《最后一课》。短短几分钟的导语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感同身受,培养爱国情感,又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顺带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结合课文内容和逻辑关系,设计巧妙的教学过程的过渡、衔接语言也很重要。我在教《狼》第一课时时,当讲到屠夫遇、惧狼,且一味迁就狼而狼却紧紧相逼时,同学们对屠夫的命运尤为关注,可这时下课铃响了,屠夫智斗恶狼最终获胜的情节(即课文的部分)须在第二课时完成。于是我选择了这样的结束语:“在《渔夫和蛇》这个故事中,好心的渔夫并没得到好报,那是因为蛇的本性并未改变,而在这个故事中,狼的本性也不会因为屠夫的付出而有所改变,究竟是人战胜狼呢,还是狼战胜人?且听下回分解。”我借用古代章回小说的结束语来结束本堂课,既风趣,又勾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第二课时开始时,我又说:“上节课,好心的屠夫把担子里的骨头全投给了狼,而狼并没感恩戴德,反而更加虎视眈眈,野心勃勃,山穷水尽之时,屠夫是否束手待毙了呢?‘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在屠夫身上还能实现吗?”诸如以上这些启发思考、留有余味的过渡性语言,既使学生不因下课而中断学习兴趣,又使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无中断的痕迹。
再次,要精推细敲,设计引发学生思考的、针对性强的、值得一问的问题。如《纪念白求恩》一课,有两组提问:
第一组: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哪里?
②我们队伍中的“不少的人”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是怎样的?
③从前线回来的人和晋察冀边区的军民是怎样评价白求恩的?
第二组:①文章是纪念白求恩的,为什么第二段用将近一半的文字写“不少的人”②哪组词表达出对“不少的人”的批评、遣责之意?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③歌颂白求恩精神时,为什么连用两个“极端”?为什么重复运用“没有一个不……”的句式?
这两组提问,第一组的答案就在下文,学生只需照本宣读,这种明知故问的提问,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是没有半点好处的。基础好的同学会兴趣索然,甚至十分厌倦;而第二组提问,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他们懂得语言是如何表达内容的。因此,课堂提问要善于变中求新、平中求奇、层层设疑、深入浅出,真正达到提问的目的。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课堂上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要善于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开放的问题情景,要保持适度的“沉默”,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使学生能真正沉浸在文本之中。这样学生才能探寻出有价值的问题。有一次,笔者在分析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郝叟为什么要来听课?我觉得以前的郝叟就是今天的小弗郎士?”问题提出来后,许多同学都大笑起来,认为这个问题毫无探究的价值,而且这个细节也是笔者事先没有注意到的,如果笔者否定了这个问题,那么授课的内容就会顺利的完成,但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敢于质疑的精神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再也不敢提出问题了。于是笔者决定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鼓励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很快一场激烈的讨论开始了:“他与镇上的其他人一样是为了给韩麦尔先生送别的。来感谢韩麦尔先生多年来的教育付出。”“他是为了‘纪念最后一课’。”“从他所带的‘初级读本’来看,他是来为自己补课的,弥补以前没有学好的‘法语基础’。”“小弗郎士本是一个贪玩、不爱上学的人,但在最后一课课堂氛围的感染下,他才开始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认真学习法语,郝叟一定也觉得自己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法语,现在应该在这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好好学一学语音了,所以他大声地拼读那些字母。”“郝叟老头就是几十年前的小弗郎士,他同时也是无数阿尔萨斯人的代表。”“所幸的是:郝叟觉醒了,连顽童小弗郎士也觉醒了,阿尔萨斯人的解放之日不会太长远了”“这正是文章要表达的主题: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
这节课学生们的讨论由一个点引出整个面。整篇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的探究都从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发出来,问题解决了,这堂阅读教学的目的也就基本上解决了。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会驾驭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还要驾驭课堂。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一旦放开,就有可能信马由缰,答非所问。这时,教师不是生硬地制止,而是要善于引导,善于驾驭课堂,并有责任把课堂引上轨道。记得有一次笔者在公开课上引导学生分析《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形象时,有一位学生举手提出问题:“跳鱼为什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问题一出,全班像炸开了锅,热闹起来了:“是啊,鱼怎么会有脚?”……这时,笔者插话了,“我想跳鱼也许真的会有脚,可是我也从来没有看到过,同学们,你们有谁看到过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没有。”于是笔者又顺势引导道:“然而少年闰土就知道有这种鱼,这说明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同学们纷纷的回答:“说明他聪明而且又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最后笔者给予了肯定。这时学生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从鱼脚问题回归到赞扬闰土见识的人物分析轨道上。
三、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文言文知识中,有些词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而固定下来了的。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在把知识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时,总是喜欢用串讲方法直接讲解,这样,学生所获得的仅仅是这一方面的知识,学生无法对整个知识系统的把握,如果教师从分析语言的角度去把它化成若干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认识它、理解它,则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的本身,而且还能提高他们分析语言的能力。有位教师在分析《愚公移山》“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时,他是这样提问:“遗男”有几岁?“龀”字是什么意思?他有爸爸吗?从哪个词看出来?
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都是从检验灵活理解这个角度提出来,比裸地分析词义就多了一些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面对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为一体的,不应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正确地论述了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把二者的内容糅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将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教育,与此同时又学到了语文知识并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与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呢?
一、在记叙文中渗透思想教育
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在现代文中记叙文所占的比重较大。而这一体裁的文章,作者总是饱含激情来写人记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因而很容易在教学之中进行思想教育。教授课文时文时,就可以对记叙、描写、抒情的语文分析来揭示人、物、事内在的思想感情,让形象的人物饱含感情来感染学生,从而打动学生的心灵。比如,《最后一课》这篇文章,作者都德便抓住了主要人物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来描绘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韩麦尔先生的优美精神世界――爱国主义崇高品德。所以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本文写人的方法,而且更要使学生学习韩麦尔先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文中写到了韩麦尔先生“又柔和又严肃地说:我的孩子们……”“柔和”和“我的”中包含了对祖国、对同胞、对学生的无限深情,“严肃”中包含了对亡国的深沉的悲痛。韩麦尔先生的话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含义。侵略者禁止阿尔萨斯、洛林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手段来奴役法国人民。在这种情况下,韩麦尔先生强调:对老师来说,“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对学生来说,“是你们最后一堂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普鲁士统治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韩麦尔先生的话十分深刻,他鼓励人民不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求得民族的解放。“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的力量”是因为倾注了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法兰西万岁”是韩麦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通过对文章人物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韩麦尔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使学生深受感染,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在文言文中渗透思想教育
文言文在初中阶段也占一定比例,主要是是通过对字、词、句的教学,让学生反复地诵读,以读促悟,自己亲自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品味其中的感情,领会其中的思想精髓。例如,在讲《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先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等;然后结合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此时,让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人扮秦王,一人扮唐雎,多次的朗读,引导学生深入反复地体会,那么唐雎这个人物的形象就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机智勇敢、敢于斗争、爱国忠君。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学习他的勇敢,学习他的机智,学习他的爱国。那么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就会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在诗歌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在诗歌教学中,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同样都可以渗透思想教育。因为它们都以高度凝练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叙述的是人虽年老体衰,但是并不自卑,仍日夜思念戍守边疆,抗击金兵,收复失地。在十一月四日的风雨之夜,他触景生情,触发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怀,抒发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在分析内容时应恰到好处地将这种感情渗透进去,以此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爱祖国的激情,以便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为了取得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最佳效果,作为老师还应注意两点:1.注重暗示法。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愈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这种规律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心灵之路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我们不能采用警告训诫的方式,而应采取暗示。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精心设计和控制各种暗示信息,使其服务于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暗示中进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2.言传身教法。师德最重要,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语文德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它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说服力,最易激励学生的模仿,所以,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应以知传知,以情传情,取得德育的高效。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并不是每篇都进行德育教育,应遵循客观规律,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我们的教育就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一定能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以提高,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郭屯中学)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课堂教与学的互动。教与学的互动是指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运行过程。笔者认为:课堂互动的核心是思维的冲突。有思维冲突的课堂是“探究式的课堂”,是将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与情感态度形成整体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没有思维冲突的课堂是“接受式课堂”,或者是“灌输式”课堂,是缺乏实效性的课堂。
语文的课堂相比于其它学科的课堂,有它的特殊性。语文不仅仅传递着知识技能,还包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许多语文教师习惯于将课堂的内容进行梳理并进行结构化,强调知识的重难点,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和理解。这表明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目标意识依然狭窄,依然是单纯的总结知识,仍未突破“知识中心”的枷锁,而忽视了“能力中心”“价值观中心”。弗洛姆认为,这种学习所使用的方法不外两种,“不是把学过的东西硬塞进记忆里,就是小心翼翼地保存他们的笔记。”不少教师的课堂只见教师的思维,少见学生的思维,思维冲突根本无从谈起。
我们现在讲求“探究式”的课程观。这种课程观不仅赋予教师也赋予学生进行探究的权利,教师不再是“布道者”,不再是“理论权威”,而是组织者、探究者,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地位。对此,多尔曾说:“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思性关系之中,教师并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恰恰相反,教师要求学生保持对这种权威的怀疑,并要求学生与教师一道去探究学生正在体验的内容。”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具有绝对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贮存器”,他们通过平等对话、交流与协商的方式,共同营造一种探究式的教育氛围。教师不再向学生发号施令,灌输那些固定的、教条的知识点,而是主动承担建立“自组织”的教育过程与机制的重任,使课程实施从“输入――产出”式的认同式学习转向探究式的学习,从而实现课程的知识传递逻辑向知识建构逻辑的转换,形成课堂互动,从而使学生在转换中形成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而这种转换中教师和学生的由于思维形式和思维方向的差异必然导致教师和学生思维的冲突,学生之间的思维冲突。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思维的交流和冲突,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和冲突。
这种交流和冲突是双向的影响,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这种影响的目标是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简单点说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也完成课前的预设目标。在单节课堂,这种互动应该是完成式,至少应该是进行式。
对于单节课来说,完成式是指教师完成了自己的预设目标,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进行式是指教师正在完成自己的预设目标,学生正在逐步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对于某一教学阶段来说,应该是从进行式到完成式的一个过程。对于单节课,完成式是教师与学生互动达成的目标。完成式的互动,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有效的控制课堂的走向,为了自己的预设的目标服务从而达成;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与教师的思维的交流和冲突,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获得应该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课堂上,教师的预定目标是教师根据教材教法制定的,这是全课堂的一个纲,教师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传送给学生,在这个传送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疑惑,自然而然,冲突就诞生了,在这个时候,不应该是“东风压倒西风”,也不应该是“西风压倒东风”。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才能解决问题,获得共识。所谓“东风压倒西风”是指教师以“布道者”的身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灌输。“西风压倒东风”是指教师一味地拔高学生,即使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偏差,甚至错误,也一味地叫好,美其名曰:不打压学生的积极性。这两种教学的方式,我们都是应该摒弃的。解决思维冲突的方式只有一个:通过探究,摒弃杂秽,达成共识。
初中语文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这只是文中一句简单的语言描写。对比其它的语言描写来讲,这句对于解释文章的主题,反映人物内心来讲,它并不是很突出的,通常为老师们所忽略。笔者在讲授这一句时,教学时对这句话也没有重视。然而学生却发现了问题:写字是要老师去教的,老师不教,字便不会写;可是说话是与生俱来的,生长在这个环境之中,怎么连法国话都不会说了呢?这不是有悖常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立刻在学生中引发了矛盾。有人说是翻译有误,有人说是都德笔误,有人说书本肯定是对的,却又说不出理由。作为教师,我为学生的思维活动而感到高兴,但对于学生发现的这个问题也是“说不清”,于是坦率地承认这个问题老师也暂时不清楚。回到办公室上网查询,才发现阿尔萨斯地区虽然是法国领土,却是德语区,不会说法国话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上面的思维冲突是突发性的,其实思维冲突也是可以预设的。巧妙的预设思维冲突不仅仅是考验教师的课堂构思,更能成为课堂这个发动机的动力!
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要求学生找出最使你动情的话语、事例和细节。这道题就是开放性探究题。每个人的感知是不一样的,而且四个片段之中使人动情的话语、事例和细节又是甚多,难免造成学生之间意见乃至学生意见与教师意见的不一致。这种思维的冲突就为教师的预设思维冲突提供便利,通过矛盾的分析和解决,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能更好的进入文章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而把握母亲的形象,形成对母爱的正确的理解。如果教师只是把自己所认为正确的传递给学生,那不仅遏制了学生的思维,更是迫使学生不再思维。可以说没有思维冲突的课堂教学就象一潭死水,没有涟漪和波澜,没有教学,学生的思维松弛,大脑皮层处于惰性状态,认知的注意和兴趣不能得以维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中设置思维冲突,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的思维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注意,使学生从情感上参与课堂教学。认知冲突的设置还可以调节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有张有弛、有起有伏。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语文课堂教学;电子白板
信息时代以迅猛发展的态势迅速渗透到了当前社会的方方面面,它改变了现代人的各种生活方式同样也包括教学方式的改变。汇集了尖端多媒体技术、编程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的电子白板,并在微机和投影仪的配合下在现代化教学中发挥了传统粉笔和黑板无法实现的功能。
一、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电子白板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电子白板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理念的改变;其二,案例研究教学与交互式教学理论,其三,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案例。我国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电子白板方面的研究。目前最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模式、多模态教学在白板技术上的体现、电子白板在学科整合过程中的应用以及针对交互式教学构建了一种新的编码表等方面。
二、电子白板的优点
(1)多媒体化。较之生硬死板的传统粉笔加黑板的板书教学方式,电子白板的好处之一就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组合使用使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电子白板与传统的粉笔黑板相比能够展现更多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电子白板的这种特点更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容量大。一方面,电子板书在微机和互联网的配合下可以实现网络搜索、快捷呈现、海量存储等功能。传统的板书由于黑板版面的限制可以同时呈现的内容总是有限的,而电子白板的出现使得呈现的内容可以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音频、视频、图像等等传统黑板无法呈现的内容再电子白板条件下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
(3)效率高。其一,学生的上课效率明显提高。传统黑板板书内容被黑板擦擦掉后就没有了,所以学生上课的时间大部分在记笔记,而上课跟随教师讲解思考问题的机会微乎其微,导致当堂课消化教学内容的效率很低。电子白板的板书演示完可以保存,学生只需拷贝即可,这样节省了记笔记的时间,听课的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其二,对于教师而言。电子白板使得教师上课无需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这样就节省了黑板上板书的时间,同时电子白板板书的内容易于修改方便存储的特性又为教师备课提供了简易途径。其三,课堂气氛的烘托。以往的课堂只有师与生两方面的声音,电子白板的音频效果引出了第三方声音,这对课堂气氛的烘托是至关重要的。
(4)易操作。有了电子白板,板书的呈现过程更容易得到控制。简单易行的操作也满足了教师经过简单学习就能熟练掌握的目的。因此这是一项针对教学设计的优秀教学手段。
三、电子白板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切屏功能的运用。利用电子白板,教师可以轻轻点击鼠标或者键盘就能实现画面、声音、文字间的轻松切换,在切换的过程中配合自身的讲解,让教学效果得到较大的提高。比如在讲《沁园春 雪》时,可以把长城、白雪、原野、黄河、汉武帝、秦始皇等等诗文中呈现的景象与人物画像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让学生脑海里有一种第一印象,加深诗文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又例如,在讲解王维的《山居秋暝》的时候,可以将第一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分解为三幅画面:淡墨勾勒的影影焯焯的只有零星树木和巨石的大山、丝丝不断的中雨以及富有晚秋凄凉之景的枫树和红叶。在给学生朗读及讲解的过程中配合雨点拍打枫叶的声音第二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分解为明月挂在稀松的松树的中间的画面以及泉水从石头上轻轻滑过的画面。这种方式既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创设情境,走近文本,激发审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去发现美,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调动学生的审美需求,诱发学生全身进入文本。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以故事、诗句、谜语、谚语、生活实例、社会热点等导入激趣,也可用多媒体演示导入。这些导入手段,有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教《春酒》时,我以《故乡的云》导入,让学生在美好的氛围中感受优美的民风民俗。此外,在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朗诵,解析品读精彩的字词句段,都能唤起学生审美的意识,引起学生探寻美的意境。
二、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诵读是架起文本与阅读之间的桥梁。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应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朱高认为:“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朗读像一位出色的导游,把诵者引入神奇美妙的境界。朗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笔者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曾让学生多次朗读“不必说……”那一段,在朗读过程中,有的学生一边读一边禁不住露出会心的微笑。再如教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边读边想,仿佛真能感觉到春风在轻轻地抚摩自已,仿佛陶醉在泥土、春草、花儿散发的芳香中,还可以听到百鸟和鸣的美妙歌声,似乎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对春的欣赏之情油然而生。在诵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和语句节奏、语调处理等,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有感情诵读等方式,让学生动口、动心、动容地去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三、品读感悟,走进文本,培养审美能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语言文字之中,去理解感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指导学生用心诵读、用心倾听、用心倾诉,融入角色,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并从中获得情感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耐心“品”,体悟文本中蕴涵的各种美。
首先,品读、体味语言美。阅读教学要重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可见,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品读是诵读的深层层面。语文许多精美之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就需要教师对词句讲解要到位,才能带领学生品读出语言丰富的美感和内在神韵,让学生真切感受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如《观舞记》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人机交互的舞姿,音韵优美、婀娜多姿、想象奇特的语言,仿佛一首抒情曲,让读者在美的体验中回味无穷。
其次,在想象中感悟意境美。特别是文质兼美的选文,如果读书只作表面的、肤浅的理解,就无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意境美。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点拨的助力,使学生在想象中完全沉醉在艺术体验的王国里。如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细读之后,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人仿佛看到劲风席卷大地、雪花随风狂舞的情状,仿佛听到激荡在耳际的风吼雪嘶的声音。如此体味使学生加深对塞外雪景的感受。通过想象,作品中的意境美会源源不断地注入学生的心田。
再次,在对话中感悟情感美。新课标指出:阅读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没有阅读体验,就不会有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就不可能有对话的生成,所以体验是关键,只有着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体验、感悟和品味,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体验与文本交流,才能以自己的独特体验去建构文本的意义,才能深刻地体会文本的情感美。
最后,在品读中感悟人性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何借助选文蕴涵的人文精神,构建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语文教育应承担的任务。文本中人性美对学生来讲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下课那一刻的动作神态描写:“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段细节的描写,把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推上。通过这些语言文字的品读,学生震撼于这种伟大而深沉的爱国情怀,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世界。
四、体验熏陶,引领学生走出文本,提高审美创造力
文字和插图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而插图则是帮助理解文字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几年来,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在整合教材中的插图资源上作了一些探索,下面就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谈一谈。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燃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还可以使他们获得课文的相关信息,激发他们学习的灵感,激活他们的思维。如教授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从而设疑:图中那个头戴皇冠的皇帝为什么会赤身地被众臣簇拥着在大街上举行游行大典呢?这幅插图只处于教材的扉页,我们还可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为文中的几个重要情节补几幅插图,如两个骗子在空织布机上忙碌的图片、老大臣指着空织布机赞美布料的图片、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试穿新衣的图片……把这些图片组成连环画,就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故事,增加了学生对童话故事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就有问题了:“为什么骗子能这么轻易行骗得逞?众大臣为什么不说实话,而是大加赞扬?皇帝为什么那么相信骗子和大臣?……”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又加深了对皇帝惺惺作态的滑稽、众大臣的自私与愚蠢、两个骗子的贪婪狡猾等形象的理解。
二、巧用插图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丰富的想像是正充满朝气的学生的天性,语文的教学能有效利用文本发掘学生的想像力,无疑会更加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找到“甜头”,主动投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文的技巧,而更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为插图配“画外音”,是一种颇具趣味、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活动。妙用这些插图补白,启发学生或绘声绘色的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教学《石壕吏》时,文中有一段老妇致词,初看似老妇在独白,只见妇啼苦,未闻吏呼怒,可引导学生看看插图,图中衣衫褴褛的老妇掩面而泣,两个官吏趾高气扬,蛮横无理,形成鲜明的对照。老妇的致词并不是“娓娓道来”,而是官吏的再三逼问下有三次转折的哭诉,让学生观察插图,结合课文,发挥想像,为官吏补上对白,这样有利于启发想像,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文本的兴趣。
三、活用插图培养学生析文能力
文本的赏析是语文“教与学”中实现知识建构的重要环节,包括分析人物形象、品味作品意境、体会文章主题、欣赏优美语言……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教学重点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文中配有以福楼拜的客厅为背景、以世界著名作家莫泊桑、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为主要人物的群像图,风采各异,利用这幅插图,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人物肖像、神态、动作的语句,再与插图作比较来对号入座,使图中的五个人物的各自特点就一目了然了。教学《老王》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图来认识主人公形象,要容易的多,也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观察近处的人物全貌图,它切合文本中的哪件事?看远处放大的人物头像,从布满皱纹的苍老的脸上我们读出了什么?纵观整幅图,我们对老王有怎样的认识?这样通过图就能轻松地完成本课的教学重点。《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让学生边品读诗歌边欣赏插图,并引导学生将诗歌的意象和插图吻合,“枯藤”、“老树”……深秋晚景图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广漠孤寂之感,游子思乡之情也就能体会了。以画品诗,诵文思画,课堂便趣味横生了。
四、妙用插图培养学生悟情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融注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但是我们的同学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可能还有一些差距。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插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教授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韩麦尔先生痛苦地伏在黑板上,挥着手宣布散学的插图,让学生体会这个普通的法语教师在国土沦丧时所表现出的强烈爱国之情……
五、运用插图唤起学生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包括对自然美的感受、对艺术美的感悟、对人情美的品味。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精美的写景散文。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墨,通过流畅的语言、灵动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幅多彩的画面。为了让学生通过这些文章的品读,获得真实的审美的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并养成感悟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凭借想象再造这些审美照片中的形象之外,还可以在学过课文之后,让学生对照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美景,然后与作者的语言加以比较,以此触发他们对美的敏锐的触觉,使他们受到感染和熏陶,获得审美享受。教学《黄河颂》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图片中黄河在平原之上一泻千里的气势的直观感受,形象诠释“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进一步领略其豪迈的气概和神韵,学生对黄河的歌唱、赞美的审美情感自然得到提升。自然风光,名山大川图更是将美直接传达给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感油然而生。在《桃花源记》中,我们抓住对插图中景物的观察,融入想像,对人们生活图景的再现,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生活的向往之情。
关键词:营造 ;生动有趣; 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那么,如何营造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呢?
一、盘活课堂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兴趣
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不断盘活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每天的上课中都能有新鲜感。比如,教《安塞腰鼓》一文,我采用有感情地朗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安塞青年人的热烈奔放。教《斑羚飞渡》一文,我采用学生讨论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危难时团结、自救、群体意识的重要性。教都德的《最后一课》,我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求答案,使学生对韩麦尔的爱国热情感触深刻,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我采用学生自读式教学方法,学生在自读中亲身感触闻一多是一个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的人。再如,教《社戏》一文,从重点段落(划船和偷豆)入手,透过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教得轻松自如,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活跃的课堂教学。而不是每一课都是从生字教学入手,然后分段归纳段意、逐段分析,再归纳中心,最后归纳写作特点。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只会扼杀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不会活跃。
二、巧设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悬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情节的特点,巧妙设计一个或多个悬疑点,学生通过思考便能解开“疑团”的问题。它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想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住。”那么如何设置悬念呢?比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当学生读到课文“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到: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我马上设置这么一个悬念:“文中作者说我到现在还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名目,作者为什么对这两处地名印象这么深呢,大家思考一下看看能不能得出答案?”学生的好奇心、兴致很快就来了,纷纷动脑,课堂立刻进入有趣的讨论中。经过学生一番热烈地讨论后,众说纷云,答案不一,能力较好的同学便得出答案:这是作者忧国忧民及仰慕民族英雄的思想表露。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悬念,课堂便显得生动有趣起来。再如学生读到“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我便创设这么一个情境:“此时此刻,如果你也在场,作为一个中国人听到这样的讥刺,你会有怎样的心理?”学生义愤填膺,爱国热情油然而生。无需教师去引导领会此时鲁迅的爱国心理,学生不言而喻。这样,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入情入理,以情动人,把学生的情感推向,收到了很好教育效果。
三、用生动、风趣的语言,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
教师语言生动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效率和学习效果。平淡、无味的语言,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产生厌烦心理,导致上课打瞌睡,课堂学习效率低。所以教师在一堂课中,要善用生动的(必要时借助一定的态势语言)、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教《乡愁》这一首诗,我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展现出作者深沉的乡愁,从而引起了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使课堂生动有趣。这样,学生的感悟能力在潜移默化地提高。此外,老师自身高昂的情绪和满腔的热情,也会激起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唤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再如我教《白毛女》一文,通过教师边唱边表演喜儿得到爹给的红头绳后的情景,把喜儿欢喜的心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声情并茂的态势语言,不但使学生对喜儿的心情得到充分体会,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教师要反复锤炼自己的语言,力争生动、风趣,使学生入神听之,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好。生动的语言能引起学生共鸣,风趣幽默是最佳的剂。
四、品味作品语言,揣摩意境,感受情趣
关键词:朗读含义;准备;要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7-0090-01
一、朗读的含义
朗读是一个“取他人所作,由自己所读,为别人所听”的过程。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这样,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
二、朗读的准备
教师授课没有准备不行的,教学效果就不好。朗读也不例外,要使朗读成功,不下一番工夫是不行的。那么,朗读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1.反复阅读,深入理解。反复阅读作品,这是朗读好作品的基础。熟悉作品,掌握作品,掌握作品的精神实质,朗读的技巧就比较容易发挥,而深入理解作品是朗读好的关键。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体会作品中精辟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因此,对作品理解越深,朗读的效果就越好。实践证明,朗读任何作品,只有朗读者理解作品,并被作品感动了,听众才能受到感动。
深入理解作品,不但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作品歌颂了什么,反对什么,还要分析情节结构是怎样高低起伏地发展,人物的性格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哪里是细节描写,各种表现手法怎样为人物和主题服务,状物写景有哪些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语言运用有什么特点,词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修辞色彩如何等等。
2.展开想像的翅膀,置身作品的意境之中。作家凭借各种具体的感性材料,展开想像、联想,然后通过自己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丰富的生活,把深邃的思想告诉读者,影响读者。朗读者要再现作家蕴含在作品中深湛的思想和美好的感情,要朗读得非常生动,也离不开运用想像。朗读者应置身作品之中,凭借丰富的想像,体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中所描写的情景、人物,甚至人物的音容笑貌,都应仿佛历历在目。这样,朗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自然地产生共鸣,才能把听众带到作品的画幅中去。想像愈丰富,愈细致,就愈能增加真实感和亲切感,朗读越有感召力。
三、朗读的具体要求
朗读时全凭有声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作品的思想和感情能不能得到准确、生动感人地表达,还要看朗读者掌握语言和运用语音的水平如何。
首先是咬准字音。就是要按普通话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来读准每一个字音。朗读时要尽量克服方言的影响。
其次是念准词句。每篇文章都是用词和词组连成句子来表达思想的。朗读时要把词、词组、句的关系读得清楚明白,不能随意断词破句,违背原意。
第三是善于运用语音。朗读,不但要让别人准确理解作品,还要让别人深刻地感受作品。运用语音技巧的好坏直接影响朗读的效果。
1.读音准确。用普通适,声、韵、调均准确。
2.轻重分明。即指对轻音、重音的确定和发音时的准确把握。
重音也叫重读,说话人根据表达语间和感情的需要,故意把某句话、某个词组、某个词或某个字说得重一些。表现为发音时扩大音域和延续时间,同时增加强度,即表现为“音量”的加强和“音长”的延长。
同样一句话,如果把不同的词或短语确定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
(1)我请你吃饭。(请你的不是别人)
(2)我请你吃饭。(怎么样,给面子吧)?
(3)我请你吃饭。(不请别人)
(4)我请你吃饭。(不是请你喝茶)
表达上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1)加强音量法。即把重音读得重一些,响亮一些。
(2)拖长音节法。即把重音音节拖长,给以强调。
(3)一字顿歇法。即把要强调的字词前后都做必要顿歇,使语言更清晰有力,真挚。
(4)平直调是指说话时句子从头至尾语调平直,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它的特点是整句话语语气平缓,表示庄重、严肃、厌恶、冷淡和一般的叙述说明的意思。如:
①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你在哪里》
②(我懒懒地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字底下一个来回么?”《孔乙己》
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握也不再问,仍然慢慢地算他的账)《孔乙己》
④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花园,相传叫做百草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⑤快慢相宜。朗诵的速度是由作品思想内容、人物性格、人物年龄、人物感情、语句的性质等因素决定的。速度恰当,就能表达作品的不同情境,产生良好的效果。
朗读的速度大体可分为快速、慢速和中速三种,具体如下:
1.快速。叙述比较紧张或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表现紧张、焦急、热切、惊惧、欢畅的心情,刻画人物的机警、活泼、年轻,以及表达作者抨击、斥责、质问、雄辩的感情。
2.慢速。叙述比较平静、庄重和追忆、沉思的场面,表现苦恼、绝望、悲愤、沉重、缅怀、悼念的心情,用于作品中的发人深省的警句、庄严号召以及老年人的语言描写等。
3.中速。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句子,以及感情没有突出变化的地方。
例如,都德《最后一课》在写小弗朗士感到课堂气氛不平常后,
“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我也不责备你……”。
这段话的开头,“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是一般的说明,可用中速读。“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这句话朗读速度应稍微加快,以表现他骤然紧张的心情。
总之,朗读的高低、停顿、快慢、重音、语调以及特殊手法的运用,都不是孤立地、单一地出现的,而是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求达到和谐统一,逼真动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