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播学硕士论文

传播学硕士论文

时间:2022-04-12 20:42: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播学硕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播学硕士论文

第1篇

(一)回顾摇滚乐在国内发展的历史,某些或某支摇滚乐队的介绍,摇滚音乐人个人传记或者访谈。回顾历史的包括洛秦的《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钟子林的《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和《摇滚乐的兴起与影响》、陆凌涛、李祥的《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个人访谈有周国平与崔健一起完成的《自由风格》;摇滚乐队介绍有周游的《北京摇滚音乐部落》等等。其中,洛秦的《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从文化方面和社会方面为主,多角度阐释了摇滚乐的起源与壮大。钟子林的《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则以时间脉络来构思全文,自摇滚乐的诞生至今,整理了摇滚乐的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并且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主要摇滚人物的音乐、生活以及创作背景。周国平和崔健合写的《自由风格》则是以对崔健的访谈录为主的个人专辑。周游的《北京摇滚音乐部落》则是以介绍北京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20年左右的时间里,北京涌现的一些重要的摇滚乐队。

(二)摇滚在传播方式、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可以说是非音乐类学科上的研究。主要包括像从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研究。比如,1、新闻传播学类的有:《邂逅、共生与回归――身体景观中的MTV与浪漫“摇滚”》作者郑建丽,本文解释了摇滚和MTV结合后的传播效果。摇滚自己的个性和摇滚乐带动的歌迷市场还有它所独有的摇滚精神,和MTV这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与偶像制造能力相结合,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邂逅、共生、回归,在这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有意思的现象。那么这类型的文章还有2、文艺学方面的《消费时代的音乐文化症候:中国流行音乐研究》、《摇滚时代》作者王辉;3、社会学方面有《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作者郝舫,这篇文章谈到了很多摇滚乐存在的社会价值,研究了很多一谈到摇滚乐就要涉及的关键性问题,例如反叛、摇滚精神、独立、理想、希望等等,以此来展开全文。《灰飞烟灭:一个人懂得摇滚乐观察》作者颜峻,本书的特点非常鲜明,是以研究和市场调查为互补,既有理论研究,又有社会深入的调查体会,包括了21世纪以来不长的中国的小众音乐发展历史,追求标新立异,和填充学术空白。4、心理学方面有《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作者崔茜,从心里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对于摇滚乐之所以受到年轻人尤其青少年的狂热追捧,除了音乐本身,在青少年心理特殊性方面进行研究和阐释。

(三)音乐人类学角度对中国摇滚乐研究。这一类主要从社会学、人文关怀、音乐美学等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其中比较有开阔视野,具有较强预见性的文章包括:付菠益的音乐人类学博士论文《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谢力荣的课题论文《南京“地下乐队”寻踪》、屠金梅的近代音乐史硕士论文《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周华生的音乐美学硕士论文《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等等。其中《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一文中以崔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崔健的采访、对中国摇滚演唱会现场的观察、大陆摇滚市场的调查阐述了大陆摇滚乐的文化内涵,文章的创新点在于把摇滚的演出描述成一种“准宗教”的仪式现场,把构成整场演出的舞台效果、乐器演奏、歌迷现场呐喊等等看成是仪式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象征符号”,把这种狂热的表演解释成为了一种宣泄仪式。《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一文中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陆自己的摇滚乐诞生至今30年的演变与发展做了梳理,并从摇滚精神中的反叛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歌曲谱例与歌词的研究,阐释了中国大陆早期摇滚乐作品中反叛是什么,在多年的发展中,反叛一词的含义的变化又是什么,以及这样的变化带来的问题又是什么。《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一文通过对摇滚乐作为个案研究得出,摇滚乐相对于主流音乐甚至是主流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这种叙事是纯感性的,与其他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都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塑造了自身的文化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欣赏族群。(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萧梅、齐琨:《音乐人类学的实地考察》,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 参见张钟汝等,《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第二页。

[3] 参见汤亚汀的《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载《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

[4] 洛秦:《‘新史学’视野的下的音乐人类学与历史研究》,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5] 洛秦:《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载《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

[6] 薛艺兵《捕风捉影话田野――音乐人类学田野的中国思路》,载《音乐艺术》,2010年第1期。

第2篇

硕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要求:

文献综述为单独成页,置于正文后面。内容包括:①概述所引文献的主要内容,②所引的观点是什么,③引文者的观点是什么,④所引的观点对所引者有何帮助。

文学硕士论文写作技巧要点

一、 如何突出文学硕士毕业论文的学术性

硕士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学术论文则是最为常见的学术文体。学术论文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凭借,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可以说,“学术性”是学术论文所应具备的最起码的条件,也是学术论文区别于其他应用性文章特别是一般理论文章的本质特征之一。而从以往电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情况来看,恰恰经常在学术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这里专门强调一下学术论文的学术性问题。

要使学术论文的学术性得到突出,必须在从选题到行文的各个环节上都有所注意,而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则主要应当在以下几个环节的安排上多下功夫。

首先,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注重学科意义。学术性是学术论文之本,而课题具有学科意义,又是使学术论文具有学术性的基础。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历史,每个学科也都有每个学科的体系,选题时要认真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充分考虑课题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免把毫无研究价值的问题选作论文题目。

一般来说,要使研究课题具有学科意义,至少有这样两类问题是不宜选取的:一是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问题。学术研究是一项探索性活动,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虽然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的独创性的要求,通常不像对专门用于学术交流的交流论文那么高,但毕业论文也毕竟不同于平时作业,应当写出一定的新意,如果研究的问题已有通说定论,自己的论文只是已有研究成果的简单归纳或梳理,研究或写作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需要说明的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还有可能作为学士学位论文提出,而学位论文则应当包含新的研究成果,应当具有独创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明确指出,学位论文是指“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面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严格地说,所谓的独创性,是指论文的观点是新的学术见解,是与众不同或前所未有的看法。当然,拿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见解并非易事,因此,如果能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或者能以新的认证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对已有的理论观点加以阐释,论文也应当算是带有学术创新特点的。一是缺乏理论色彩的常识问题。学术论文所反映的不是一般的现象和过程,也不是浅显的经验法则,而是对研究对象的理论认识。问题本身不具备任何理论探讨价值,是难以对其形成理论认识的,因而是不能作为学术论文的论题的。文章所探讨的问题是一个真正的学术问题,对问题的认识能够上升至理论的高度,学术论文才有可能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其次,内容的表述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含量。撰写毕业论文既是一项科研活动,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一个步骤,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促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总结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也正因为如此,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要求以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而不应脱离自己的专业范围。同时,与纯粹的交流论文相比,毕业论文的知识含量较大,其中不仅要写入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要有背景知识的描述和评介,以便充分反映自己对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3篇

【关键词】电视节目 节目形态 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01年之前甚至没有节目形态这种说法。收录在《新闻与传播评论》2001年第1期,张卓的学术论文《在变革中前行——从电视节目形态看我国传媒角色的变迁》可以算是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的开始。该文以我国2001年之前最具代表性的电视节目为切人点,透过节目形态演变的表象,探讨传媒角色变迁的现实基础、理论依据和文化根基。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并未仔细探究节目形态的概念,将节目形态与节目分类混为一谈。

真正可以算作电视节目形态研究开端的是朱羽君、殷乐在《现代传播》从2001年第1期到第6期连续发表的一组关于分析电视节目形态的系列论文,这也是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的朱羽君、殷乐的课题《对电视的生命感悟》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对电视的生命感悟》是作者对电视在人类媒介发展中的动态展望。这一系列论文包括:《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一》;《大众话语空间: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三》;《寰球同此凉热:新闻现场直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四》;《声音的汇聚:电视评论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五》;《文化品质:电视纪录片——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六》。这一系列文章对当时我国国内存在的每一种节目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当时算是对电视节目形态最系统的研究。

2001年之后国内学者才正式开始关注电视节目形态,这方面的研究也才逐渐展开。不过从论文的数量来看,对节目形态的研究力度远不及其他的研究领域。在CNKI数据库中以“节目形态”为关键字搜索,2000年到2005年之间只有19条记录,2005年到2010年之间有43条记录,2011年有7条记录。

国内学者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界定目前尚无定论,见诸有关著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视节目形态“是指与电视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①

这种观点主要出现在节目形态研究的早期,将电视节目类型和节目形态混为一谈,如张卓:《在变革中前行——从电视节目形态看我国传媒角色的变迁》;王彩平:《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李杰:《台湾综艺节目形态》等。

2、电视节目形态是指节目组合形式

这方面的研究如:程德安在他的论文《媒介知识产权》中认为,“节目形态就是节目的主要安排形式”;吴国跃、钱毅君在论文《节目形态与创新》中提出,“节目形态就是节目的框架形式,或者说就是节目构成要素的组合规律”;杨莉在她的硕士论文《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中提出,“电视节目形态,是指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

3、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设计模板

这种观点认为,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形式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即由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气质和神韵构成的电视节目设计模板。不同的电视节目元素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不同的电视节目形态。

孙宝国在其论文《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中提出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形式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 即由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气质和神韵构成的电视节目设计模板。陈芳的论文《论近年来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特征》,认为“各种综艺元素有机融合、巧妙混搭,其形态和功能日趋多元丰富”。

刘娟的论文《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形态的转变》延续了陈宝国的观点,并认为,“电视节目形态”,不只是广播电视系统中的电视节目形态,也指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以及在各种新媒体上所衍发出的类似的影像节目,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节目形态②。张建敏、邹定宾在《电视节目形态的现实创新:意义、模式与问题》中认为,电视节目形态就是电视节目样式,它是一个诸多元素的综合体。③

近年来关于节目形态研究更多的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某种或某个特定节目的形态的研究;另一种多是对节目形态的创新研究。

对特定节目的形态研究是近年来节目形态研究的重点,这方面的研究是以某一个性鲜明的电视节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元素的分析,归纳出这一类节目的节目形态。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汤铭明:《非诚勿扰节目形态的传播学思考》;林丽婷、蔡泽标:《快乐大本营的节目形态分析》;刘琳:《论“真实电视”的节目形态》等等。

关于节目形态的创新研究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这类研究多是将“元素”的概念引入其中。通过对元素的重组与创新,创作出更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

张建敏、邹定宾:《电视节目形态的现实创新:意义、模式与问题》;高红英,李萍,刘伟:《电视节目形态创新之思考》;夏琦:《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模式创新》;高晓莉其构成:《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形态创新》等等。

综上所述,电视媒介通过各种节目形态来呈现其自身独特的传播方式。国内对于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成果也较少。电视节目形态及其元素构成问题,在目前电视研究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从节目分类、节目类型、程式模板、元素等多重角度和侧面,众多研究者思考电视及电视节目形态的本质,追究节目形态意义的建立和传达,不同方向和合理性的观点互相争鸣,为当前电视节目形态的多样化和创新实践指出了种种可能的方法和路径。

参考文献

①王彩平,《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南方电视学刊》,2005(4)

②刘娟,《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形态的转变》,《新闻世界》,2011(8)

③张建敏、邹定宾,《电视节目形态的现实创新:意义、模式与问题》,《中国电视》,2009(10)

第4篇

关键词: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实践;科研;健康传播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

1.医学生的媒体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需要申正付等人对安徽四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医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聊天,医学生在满足自身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媒介对他们的“精神麻醉”所带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2.媒体负面形象对医学生的消极影响较重作为今后治病救人的“天使”,医生需要在大学时代不断形成时代担当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历史感、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使命感。然而当下媒体对医患矛盾的不实报道以及报道之后缺乏事后正能量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医学生对今后的医生职业产生恐惧感。“由于相关教育的缺失,其网络媒介素养储备已经滞后于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速度,不仅会造成网络媒介的负面作用凸显,也会使作为‘社会公器’的网络媒介的社会形象持续走低。”这呼唤高等医学教育重视医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让学生拥有明辨是非、增强社会理性的能力。3.频繁接触新媒体,但缺乏伦理道德诉求调查显示,每天上网1个小时以上的医学生占90%左右,网络论坛、网络通讯、网络游戏、收发邮件等都体现出医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强烈认同。但有些情况使人担忧,曾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经历的医学生占52%,承认自己有网瘾的占16%;另外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也非常大,甚至将网上的不良行为带到网下,触碰社会道德底线,违公德,人生目标模糊,丧志。

二、确立实践支点,构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立体教育模式

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素质教研室从事媒体研究的教师多名,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一位老师拥有在国内著名大学从事传播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可以说,教研室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满足了需求。不过,凝聚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又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打造好师资队伍之后,是从事科研还是从事教学改革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教师。事实上,从事科研与从事教学改革两者之间并非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处理得恰到好处,会实现教学相长的意外效果。仅就当下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教学相长一词其实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传统的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互动。我们在积极推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将科研转换于教学、将教学改革服务于科研,中间环节就是实践。实践是纽带,是连接不同方面的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以学生为基点,带动科研和教学,从而将成果反哺于学生。具体做法如下:1.将教师科研作为服务医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和支撑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教师成立多个指导小组,协助学生进行独立问卷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成果。例如,调查报告《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基于四川南充市的调查》主要调查了新媒体下当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通过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来测量、了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发展现状和一般影响因素;客观地用4个维度因子来评价大学生的交往困惑,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健康的交往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成果不仅是学生了解自身媒介素养的过程,而且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篇论文的调查数据被樊九思的硕士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研究》所引用。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媒体状况,尤其是运用新媒体的行为和心理,才能够准确把握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媒体传播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较为精准地开辟出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来。2.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媒介素养的调查实践活动这些调查是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分解为学生科研题目,由学生完成,目的在于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训练学生的媒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次系列调查是以川北医学院2016年度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为依托,搭建实践平台,大胆放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调查队伍。学生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思考媒介素养问题,形成了系列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论文。诸如《中国甘肃网的健康传播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西昌市药品广告对购药行为影响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12期)、《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23期)、《医药广告健康知识传播研究:基于华西都市报的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3期)、《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以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为例》(《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第8期)。这些具体成果均是将科研与教改相结合,教师设计题目和调查思路,学生全程参与,全面主导和参与数据调查、社会实践以及书本知识向社会服务方面的转化。实践证明,学生立足教师科研,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是行之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上文提及了当下医学生媒介素养主要以传统教育方式进行,依赖于课堂的知识灌输和间接感受,缺少亲身体验和感悟。但学生的实践弥补了这一不足,将课堂延伸到了课下,学生带着疑惑,以实践方式调查基层老百姓的媒介素养状况。医学生不仅亲身感受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基层老百姓的接触反观自身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实现了学生动态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媒介不仅仅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特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媒介改变周围的人乃至社会。可以说,学生实践活动的这一支点解决了医学生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也解决了医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学习媒介素养知识的问题,以及教师教改与科研的矛盾。3.改革和完善医学课程体系,加强健康传播的课堂教学以上成果均是学生全程参与完成的,在调查中学生充分考察了媒体与老百姓健康素养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了医学教育对健康传播的某种程度的忽视。健康传播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是能够有效地将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实现最佳结合的一门学科,同时这门学科也适应了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社会医学的内在需要。然而,纵观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健康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缺席”了。护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都没有将健康传播学科纳入体系之中,侧重点依然强调媒介对健康知识的传递作用,没有看到媒介对健康传播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文素质教研室积极申报川北医学院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省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吸纳各个专业学生参与进来。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86人参与进来,培训人数达174人次,开设《健康传播的今生与来世》学术讲座2场次。另外,以人文素质教研室为主体,联合预防医学系和护理系,面向全校各专业拟开设健康传播学课程的公选课,让学生获得健康传播的理论学习和思考。

三、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展望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寻找实践基点,将教师科研、学生实践与教学改革三者融合起来,以学生的媒介实践为支点,带动科研与教改,本文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学生的媒介实践,科研与教改分别是“两翼”,这是川北医学院实践活动提炼出来的有益尝试。这种尝试弥补了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单一模式。一方面,将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双向结合、深度融合。教改不是教师一人行为,而是与学生双向互动,最终提升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科研同样可以从学生实践中获得新材料;学生素养在教学与科研的反哺中获得提升,并且转化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点带面,拓展教学成果的收益面。本文提出的科研、教改与教学实现的互融互动效果是学生和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了依托,教改活动有了实质基础,科研也获得了实践养分。尤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再消极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以主人翁姿态思考和实践媒体素养。例如,口腔医学系学生聂娟、樊琴、郭晏汝等将其实践成果《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两篇调查报告上报参与第十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实践活动得到了新的延续。临床医学系学生高兵、罗阳、李淑婷等以《成都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传播的关联性分析:以慢性病为例》为题,积极参加“青年中国行”2016年度的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比赛。学生获得更大实践平台的愿望自发而生。尽管我们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医学生的媒介素养在互动过程中也实现了理想的教育目标,然而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除了健康传播之外,还应该多挖掘能够担负起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重任的课程或知识载体,从而建立多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形式。又如,如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改变媒介实践活动中大一、大二学生偏多,大三、大四学生偏少的状况,使媒介素养教育长期化。再如,需要开拓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调查实践成果进行转化。一是向科研成果转化;二是为社区乃至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三是积极协助参与社会成果的转化,服务百姓;四是将学生的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进行宣传,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价值存在感。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永远在路上而没有终点的工程,我们的努力和探索也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1]申正付,贺庆功,杨秀木,等.医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

第5篇

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加拿大等国家。80年代后随着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开始纳入许多国家的学校课程教育体系;90年代以来,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青少年接受、处理与鉴赏传媒信息的能力,并渐成全球规模性的教育运动,甚至为此立法。目前,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几个北欧国家,它己被纳入全国或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课程内,并出现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材,甚至发展为白成系统的教育体系。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毕业论文尚未引起充分和广泛的重视,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4年10月,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传媒人学召开;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火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

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1.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

最初,以李维斯为首的英国学者是出于对大众传媒文化的强烈批评,才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的。直至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众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欧美国家更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信息时代对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必备的基本素质,并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青少年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而今,全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在我国,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短信、校园DV等新媒体的接触与使用率越来越高。可以说,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然而,在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甚至是诱导和某些不良暗示,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2003年3月哈尔滨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2005年4月四川成都某学院的4l位在校男女学生露天,上演了一幕名为《41》的行为艺术: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06年l0月,一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背景的女生“露腿学士照”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方面则表示,大学生的自由开放思想不应该受限制;2006年10月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女生,自称为自居易后代,被网友称之为“国学辣妹”,其针对孔子的大胆言行在网上引发热情“辣评”一片。在大众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火众媒体逐渐转向手机短信、网络、DV 等新兴媒体。然而,从诸多的传媒事件中我们感觉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缺失,特别是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的开放性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他们可以利用手机、视频、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个性人生,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高校传媒教育研究理论的提升,也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论文和专题讨论也越来越多,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不再是纸上谈兵。大学生群体容易为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传媒教育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

正确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概况,硕士论文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甚至是在社会各个层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有多种途径与方法,作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以下三点: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诸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人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丰富利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大学生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

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大学生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他们可能沉迷于传奇、魔兽等游戏的虚拟世界,他们可能热衷于FLASH、DV的制作来展现自己多姿多彩的学生生活,他们可能醉心于论坛(BBS)、QQ空间、博客的制作与维护,但是“铜须门”事件、“国学辣妹”甚至是更多的网上“愤青”“网络暴民”却使我们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因此,必须要用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来教育大学生,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自我约束,有更多的责任意识,不至于自己的个人行为对学校、社会有负面作,也不使自己受现代媒介技术发展消极作川的影响,从而达到正确的认识媒介、理解媒介、运用媒介,提高传媒实践能力为自己认识社会、发展个人综合能力服务。

3.媒介素养评估标准(体系)的确立

第6篇

关键词 医学信息 搜索引擎 信息检索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trieve in Information Age

SHANG Hongyi[1], YIN Xianbiao[2]

([1] Jiangxi Dermatology Hospital Information Section, Nanchang, Jiangxi 330046;

[2] Jiangxi Radio & TV University, Open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046)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 to discuss research methods and steps to retrieve medical information network,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Cited the way the network retrieves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pth of the fac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o get medical inform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Key words medical information; search engine; information retrieval

医学信息检索是一个综合的技能,和医学、传播学和计算机技术主题密切相关,相互渗透。医学信息检索旨在建立和完善信息检索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服务模式的发展经验,探讨医学信息检索技术和方法,总结继承的高级文件管理和文献资料的使用规则。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数据信息量大,开发了不同的专业数据库,根据各种数据库的专业特点,有着不同的服务模式和检索方式。医学信息资源在网络上不同的存储形式,如何有效获取检索途径及方法对于医学研究工作人员和非医学研究工作人员都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1 医学信息资源

信息是用来描述所有事物和其属性状态反映的物理符号。医学信息是其中的一种,包括了医学的管理、过程控制、决策和对医学知识科学分析等内容,涵盖了医疗和保健信息的所有东西,人类疾病和死亡等所有事物的状态都是医学信息。医学信息是有别于任何其他信息的,统计数据显示生物医学期刊的数量是占了整个科学期刊的1/7。据统计,在互联网的所有信息中医学信息资源达到15%以上,在所有学科中居于数量之冠。在工作、生活当中,人们不断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产生了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的医学信息。为了使未来的人从中总结、获取经验,人们通过某些物理符号将使用这些医学信息记录在不同的载体上形成了医学信息资源。

人们在分享已有的医学信息资源这一宝贵财富的同时,使用它来为人类服务,然后生成新的医学信息。这些新的医学信息在人类各种实践活动中,显性、隐性地指导着医疗实践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网络医学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形成一个有序化的整体结构。然而,庞大的医学信息资源和人们所需的具体信息形成一个巨大的矛盾,所以必须使用搜索工具和检索技巧才能获得特定有效的医学信息资源。

2 网络医学信息资源检索的途径

2.1 国外搜索引擎

2.1.1 Medline数据库

Medline数据库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花费300万美元设计、开发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完成于1964 年,也是第一个基于计算机,将检索服务提供给广大市民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生物医学数据库,是MEDLARS系统30多个数据库系统中最大的一个,是目前用户数量最多,使用最频繁的生物医学文献计算机检索系统。1971年底,Medline数据库网络系统正式上线,用于远程医疗资讯中心在线搜索,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在线医学文献数据库。1997 年以来,Medline数据库一直对个人免费开放,该数据库收录文献约有88%是全英文版的,数据库涵盖了从 1950 年到现在的各种有价值又系统的生物医药与健康医学文献。大多数的搜索引擎都可以检索到Medline站点的内容。Medline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优秀又十分实用的医学专业数据库,包括了大量的作者、题名、摘要、目录、正文。包含了全球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0多种生物医学期刊。但是该数据库有两个缺点:(1)有部分文献是收费的。(2)大部分文献格式为PDF。这两个缺点会影响用户的检索,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站点进行元搜索,结合其他医学专业数据库的优势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 Medseape

Medscape是目前最实用的综合性医学搜索引擎。美国公司Medscape公司1994年研制,1995年6月投入使用,由功能强大的通用搜索引擎AltaVista支持,可检索图像、声频、视频资料,至今共收藏了近20个临床学科,拥有会员50多万人,临床医生12万人。Medscape是Web上最大的免费提供临床医学全文文献和继续医学教育资源(CME)的网点,提供根据疾病名称、所属学科和内容性质(会议报告、杂志文章的全文或摘要等)的英文着个字母的分类检索(The Medscape Index)。

2.1.3 PubMed

PubMed是一个不需要注册的免费网站。由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2000年4月开发的,基于WEB的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它是NCBI Entrez整个数据库查询系统中的一个。但是该系统只提供作者、题名、摘要、目录并不包括期刊论文的全文,但可能提供指向全文提供者(付费或免费)的链接。

2.2 国内搜索引擎

2.2.1 中国医院知识仓库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是专门针对生物医学领域量身定制、开发的专业医学信息数据库。据官网统计截止2013年3月,《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我国公开出版发行的医学类现刊1432种,过刊691种,医学相关期刊5600多种, 120种刊被SCI、Medline等收录。累计收录文献量超过900万篇。《CHKD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80家医学院校以及300多家其它院校,其中为独家博硕士论文供稿单位共计208家,文献总量超过30万篇,年更新量达30000篇。《CHKD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集5437种,年更新9万多篇。《CHKD报纸全文数据库》收录报纸15种,相关报纸1000多种,年更新3万篇以上。

2.2.2 万方医学网

万方医学网是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医学权威机构、医学期刊编辑部、权威医学专家推出的,面向广大医院、医学院校、科研机构、药械企业及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医学信息整合服务链接全开放平台。一是针对医院的科研需求,提供科研支持、成果管理、学术推广、医患教育四个方面的信息服务;二是针对药企推出学术推广卡、学术专题、学术监测等信息服务;三是针对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提供服务。

3 总结

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医学的进步搭建了一个共同攻破疑难病症的无国界医学组织平台。医学信息检索已成为国内与国际医学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在网络上提供功能强大的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在互联网使用中,只有掌握正确的检索医学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步骤,才可以迅速找到用户需要的信息,再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医学信息资源的共享率。但在信息检索过程中,检索方法很重要,同时检索经验也很重要,需要我们平时的搜索过程,总结检索方法,积累检索经验,提高检索策略,旨在尽可能的提高检索效率。

参考文献

[1] 付爽,乔欢.国外网络医学健康信息资源利用行为综述[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12.

第7篇

新闻采访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闻专业基础课,重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必需的专业技能。但是很多高校的这门课程普遍存在课程学时和经费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条件有限、评价和考核学生的机制不当等问题,使此类课程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教学方式急需改革。①情境学习理论关注知与行的交互,强调把个体学习者、社会情境统一考虑进去,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的过程,②这为新闻采访课程的教改提供了理论指导。③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移动终端具有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便携等优势,使信息实现了实时接收、动态传播,④实现了人的延伸,成为高效的知识展现和传播平台,可以为情境式学习提供技术支持,改善新闻采访课程的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关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的论文主要由计算机和教育学专业的教师撰写,研究内容集中在:传统教育理论在移动互联网教学时代的应用,从技术角度探讨移动互联网辅助学习的可行性,手持移动互联网学习终端的研发与应用现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课程资源建设现状。新闻传播学界仅有少量论文探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类课程的教学困惑、教学互动方式和对体育新闻教学的影响,研究方法以思辨论述为主,缺少结合具体课程探索新闻业务课程改革方式的论文。

笔者在为四川外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讲授新闻采访课时,实施了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情境式教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着重介绍教改实施过程,以期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教改准备工作

教改实施前,笔者首先调查了该班学生移动终端拥有情况和课程安排时间,得知该班学生的移动终端设备拥有率较高。在48位学生中,95%的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100%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15%的学生拥有平板电脑,7%的学生拥有可上网的相机,3%的学生拥有电子书。学生可用移动终端设备在校园任何地方上网。笔者和全班同学互相记下电话号码,建立课程QQ群,在人人网和新浪微博、新浪博客、优酷视频网分别注册了班级公共账号。

教改实施方式

移动互联网支持的情境式教学,是建立在课外自主学习与课内互动学习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⑤教师与学生都深度参与进学习过程。笔者在课堂内外都应用了此教学模式。

(一)课前预习:教师预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阶段以学生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学习为主,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接触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教师预设并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情境,使其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强烈求知欲。

去年清明节,笔者带领学生赴四川外语学院附近的红岩革命烈士陈列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参观清明祭先烈活动,现场讲授如何采访事件性新闻。笔者在清明节前一周把相关景点纪录片上传到优酷网,将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的图文内容到班级公共博客上,在微博和QQ群中了视频及图文链接地址并置顶。学生们阅读信息后纷纷通过微博的转发、评论或者私信功能与笔者及其他同学进行沟通,进一步明确实践要求及方式。很多学生将自己发现的参考资料也以类似方式与大家共享。

移动互联网还有助于教师在上课前初步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为有针对性的教学奠定基础。在清明节前一天,笔者事先通知全班同学在19:00登录班级QQ群进行集体辅导。笔者首先在群里了一条类似题材的现场特写,要求学生迅速评述该文的采写不足和可改进之处,要求每人在20分钟后准时在QQ群里评述后自行休息,并在21:00再次登录QQ群看教师评析。接着笔者迅速评改学生作业,复制并简评有代表性的观点。21:00笔者将简评发到QQ群里,并讲解采访前准备及观察重点,然后回答学生提问。笔者在此过程中大致了解了学生的采写基础及问题所在,有利于第二天有针对性地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二)课内学习:拓展教学方式,及时收集学生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将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到课堂讲授中,促进了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1.拓展课堂信息量,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移动终端上网查询,及时解疑释惑,并迅速分享所得信息。如,笔者有时会在课上提到某经典新闻作品及其历史背景,但是不同学生对此的了解程度差别很大,为防止部分学生接收过多的重复信息,笔者留几分钟时间指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发言分享信息。这种实践拓展了课堂信息量,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经过几次类似的训练,学生逐渐掌握了快速搜索重点信息的能力。

2.利用移动终端及时收集学生反馈

新闻采访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问的能力。笔者下课前常留出10分钟请学生就当堂内容提问,但超过半数的学生畏惧公开发言。于是笔者请学生用手机登录班级公共微博并问题。为鼓励学生发言,笔者告知学生历次微博提问情况将汇入期末总评。然后笔者点评有代表性的问题并着重鼓励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由于时间有限,笔者将重点问题转发到本人微博中并课后在微博中回答。学期过半之后,笔者发现原本不爱发言的学生课堂表现活跃了许多,当堂发言次数明显增多。

(三)课后实践:教师设置任务情境,学生协作完成任务

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活学活用。因此,笔者设计了课后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分组采写新闻,仍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技术支持。为了避免学生在合作中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笔者通过移动互联网跟踪学生合作中的参与情况,及时与学生沟通,指导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笔者主要设置了两类课后任务:

1.信息差任务

有关教学研究指出,信息交换是人际交流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交流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参与者积极告知对方所不知道的信息。因此,促进交流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设置信息差。⑥依据此理念,笔者将任务信息分解,通过QQ给学生分别单独发送信息,使每组成员只能获悉部分任务信息。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需要利用各种方式与本组其他成员协商合作,补充完整任务信息,然后共同完成任务。组长收集交流过程中的关键录音,并通过QQ发送给笔者,笔者以此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2.团队合作任务

为了提升学生日后从事媒体工作时至关重要的团队协作意识,笔者布置了部分课后团队合作任务,并按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常涉及的四大符号系统(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来设置任务内容。

去年,笔者利用四川外语学院举办春季运动会的契机,指导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图、文、视频并用地进行现场直播。笔者首先把学生分为8组,其中6个组负责赛事报道,1个组负责图像视频编辑(另邀请两位高年级学生做技术指导),1个组负责文字校对。学生负责人在新浪微博建立了校运会讨论微话题,在优酷网建立了校运会视频专辑。

笔者告知学生将关于赛事的图文信息在微博讨论话题下,若采访事件值得深挖写成通讯,就利用长微博功能稿件。学生充分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可上网相机等移动终端拍摄新闻照片与视频。若无法独自完成视频编辑上传,则通过QQ等其他方式迅速传递给图像视频编辑组。为促进学生合作,笔者为此次赛事专门设置了新闻线索奖,鼓励那些正忙着采访却忽然发现了其他线索的学生,将线索在微博中校运会讨论话题下,为其他学生提供采访线索。学生采访中遇到采访难点时,可立刻打电话咨询教师,如果需要调动其他资源,就立刻在班级QQ群中求助信息,便于快速得到支援。这种在真实情境下的团队协作,由于有移动互联网的支持,学生们完成了对运动会的文、图、视频的立体式直播报道,提升了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敏感和业务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改效果及反思

教改结束前三周,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也主动反思了教学过程。

(一)教改效果

移动互联网辅助下的新闻采写课程改革,使学生能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并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89%的学生认为教改增强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虚拟互动与现实互动彼此促进,强化了学生的群体身份认同;92%的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拓展了教师对学生的辅导领域、延长了辅导时间,实现了个性化辅导教学,有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98%的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技术使自己更敢于发表个人意见,更能综合展示业务能力,从而使教师更了解自己,最终对自己的评价更加多元化。

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随时收集教学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思想动态,并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拟定对学生的不同评价标准。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综合利用文字、图像、视频等资料,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

(二)教改反思

首先,教师要明确移动互联网辅助教学的立足点是“辅助”,不能喧宾夺主甚至取代教师的主导功能,教学应主要在现实中进行;其次,面对移动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教师应加以引导并监督学生有选择地接受信息,防止学生沉溺于网络娱乐功能中;最后,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否则无法更好地改革教学方式。

注释:

①李斌 曹燕宁:《论新闻采写课程实践与义工活动的结合》,《新闻界》,2008年第2期

②陆江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第11期

③陈媛媛 李未熟:《新闻情景模拟实践教师指导体系探析——以新闻采写模拟实践为例》,《中国报业》,2012年第8期

④任占文 眭海霞:《新媒介环境下新闻采写课程改革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⑤李冰:《基于移动宽带网的“手把手”远程指导实验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第8篇

黄合水,男,1963年12月出生,心理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开始从事广告研究,1990年3月到厦门大学从事广告教学工作。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担任硕士导师,2004年晋升教授,同时担任新闻传播系副主任。2005年,参与完成的项目“20年磨一剑――中国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推广”,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担任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是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厦门大学广告学)的负责人。曾任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策略顾问、新华社中国新闻发展总公司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国最佳品牌建设案例”评审委员以及《现代广告》(学术刊)主编、《广告研究》副主任编委。著有《广告心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于2007荣获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告调研方法》(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品牌学概论》《品牌与广告的实证研究》《市场调查概论》《广告五字诀》《品牌研究经典案例》《广告研究经典案例》等著作。承担了几十项纵向、横向的课题,如“台湾政治广告研究”“中国广告教育现状研究”“中央电视台传播优势研究”“各品牌世界杯央视广告效果研究”等;研发出已在实践中运用的电视媒体质化评估体系;开发出已运用于厦门国际马拉松的体育赛事赞助效果评估模型和体育赛事市场价值评估模型;组织开发并了“中国品牌健康指数”。是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的发起人、中国最资深的广告和品牌学者之一、中国广告实证研究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黄教授,您好,欢迎来我刊访谈栏目做客!您1988年开始从事广告研究,到今天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了,广告的发展及其教学模式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请您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例讲一讲近些年广告在教学方面的变化?

黄合水:你好,很高兴和读者进行交流!1988年,我跟着导师北师大彭聃龄教授进行电视节目研究时,开始关注电视广告。那时的电视广告,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粗制滥造,没有什么创意。但效果却很显著。在那个商品匮乏、供不应求的年代,只要有广告意识,懂得去做广告,产品就容易打开渠道,销售就不成问题。

正是1988年,厦门大学为中国广告界输送出全国第一批广告专业本科毕业生――社会上有人称之为广告黄埔一期。两年后的1990年,我的硕士论文《电视广告效果评价和预测方法研究》答辩获得通过,随后分配到广告界的黄埔军校厦门大学任教。

那时,学生学什么课程似乎都不是特别重要,只要多听一些跟广告有关的课程,增强广告意识,明白今后出去的重要任务就是鼓励、促进企业加强广告投入,企业的产品销售就不是问题。

尽管如此,那时厦门大学广告专业的课程设计还是比较重视绘画、设计等艺术方面课程,因为人们感受到的广告就是作品――平面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广告是一种活动,也就是说,当时的广告概念更多是“advertisement”,而非“advertising”。

但是很快我们就意识到,学生因为上大学前没有艺术基础,无论怎样努力,其视觉表达能力很难超越艺术学院的学生。厦大广告毕业生在广告界受到重视的,也并非其艺术表达能力,而是通过其他课程获得的文案创意表达和广告活动策划能力。

于是,厦门大学广告人才培养迅速从广告艺术人才培养转到广告策划上来,增加了一些旨在提高广告策划能力的相关课程,如广告调研、广告心理、市场营销等。更重要的是,学生也意识到这些方面能力的提高才是最具竞争力的,因此他们自发地创办学生广告社团,自觉地进行第二课堂训练,以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

尽管厦门大学广告专业早就意识到应该着重培养策划能力,但是鉴于广告学科在我国是新兴学科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以及专业老师无从引进等原因,对如何全面、系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广告策划能力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自觉不自觉地根据师资情况做一些适当的课程调整。

2007年,教育部将厦门大学广告专业作为全国院校中唯一的广告特色专业加以建设。我们通过长时间的分析、讨论、研究,借鉴美国广告教育经验,结合中国广告业的实际情况,于2009年推出一整套经过深思熟虑、比较完整、系统的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此套方案兼顾到本科(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硕士(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和博士(精通某个专业领域)的培养。如果说过去在本科人才培养上的重视策划是从广告活动或广告主的角度出发的话,那么这次调整我院更多的是从广告活动效果的角度来突出策划的核心地位,也就是说我们希望策划所得的方案不仅是形式完整、能够获得广告主认可的,而且是有效的,效果可以监控、评估的。这次调整,我院增加了统计学、媒体策划、品牌学概论、活动营销、广告综合知识、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同时也明确了未来引进人才的专业知识要求。2009年以后厦门大学广告专业引进了多位老师,其考核标准跟新的培养方案的要求是相关联的。

在2009版广告专业培养方案推出的同时,新媒体正在迅速崛起。特别是近几年,新媒体和大数据的概念日益受到广告界的重视,唱衰传统广告的声音日益变大。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我们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呢?

其实,制定2009版方案之前时,我们已经看到新媒体的变化日新月异,如博客迅速崛起又迅速为微博淹没,很快微博的风头又被微信盖过。如果我们跟着起舞,随时不断调整,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使是真的调整,也是换汤不换药,因为对新生事物规律的把握需要一定的时间,何况新事物本身尚未成型、稳定。所以,这些年我院的基本策略是战略不变,只是战术调整。

所谓战略不变,就是我院是基于传播效果来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不变,基于效果其实就是基于广告传播的目标,这样媒体的运用就只是手段问题,而手段的变化则比较容易。

战术调整就是在媒体的运用上要跟得上时代,这一方面要求老师们要及时把握新媒体、大数据的发展趋势,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要适当地利用学生掌握新媒体运用快的特点,教学相长,相互促进,鼓励师生有更多的课内外互动。目前,本专业的许多课程都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本科生课程如此,研究生的课程更是如此。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第三学期(短学期),每年聘请业界精英给同学们开设两、三门实践课程,平时也会请毕业校友、业界朋友开设讲座,让同学们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

记者:当前,大数据对传统的传播模式产生了颠覆式冲击,这无疑对广告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您被誉为是中国广告实证研究的先行者和引领者,请您谈谈我国目前广告业的发展的喜和忧各是什么?

黄合水:喜和忧都是人的心态,也跟人看问题的角度有关。心态好看到的都是喜事,心态不好,看到的都是让人忧心忡忡的事。危机意识强的人,忧虑多;盲目乐观的人,喜事多。其实任何时候都有喜忧之事,大数据之前如此,大数据时代也如此。仅就你提出的问题而言,喜的方面是:过去广告界常说,广告费的一半不知浪费到哪里去。大数据可以让广告主实现更加精准的传播,减少被让费的那一半,这有利于实力不强、不能盲目传播的微小型企业,增加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忧的是,整个广告界尤其是广告教育界,数据的敏感性和处理能力还很不足,要适应大数据时代,需要有比较彻底的变革。更深层次的忧虑是:数据的获得在某种意义上说意味着偷窥,让人的隐私荡然无存,人类几千年好不容易把衣服一层层穿上,现在又在悄悄地一层层被脱掉。这种状况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值得思考。

记者:在新媒体创新的引领下,广告传播已经进入媒介多屏传播时代,您认为,如何在新媒体技术的驱动下提高广告传播的精准度,从而扩大广告需求群体?

黄合水:广告传播的精准程度,依赖于对消费者的了解。对消费者的了解,大数据是一种成本比较低廉的手段。不过,目前大数据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借助于已有的大数据技术来了解消费者,准确性还很有限,相应的推出精准广告也还很模糊,还远远达不到精准。因为消费者的行为与具体物品购买意图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需要大量的研究,其复杂的关系模型还需要建构。直到那一天,如果谁利用大数据可以比较确切地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意图时,他或她也许已经触犯的个人的隐私权,说不准会遭到。因此在隐私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获得对消费者最大程度的了解,就能达到最精准的传播,此时精准传播的市场价值也会达到最大。

记者:您从事广告业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如今广告专业的学生也是桃李满天下,请您谈谈目前广告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才能适应当今的传媒环境?

黄合水:从教近30年,与毕业生有较多的接触。从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情况来看,我觉得学生发展的快慢跟以下两方面素质有关:第一是踏实。发展比较良好的同学,往往会在毕业后,慎重地选择一家具有发展前景的机构,不管薪酬高低,踏踏实实地工作,积累经验,而不是不断跳槽。这样他或她就能够学习、掌握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验。待自己经验比较成熟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得到重视,成为企业的主要骨干、领军人物;当然可以自己创业,迅速在业界占一席之地。第二是诚信。在我们这个诚信缺失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容易受到种种诱惑而迷失自我,丧失诚信,诚信之人则显得凤毛麟角,尤为珍贵。对客户诚信,容易获得客户信任,维护客户忠诚,业务发展快。对老板诚信,容易获得老板的信任,承担重任的机会多,个人发展也快。

当今媒体生态变化快,学校里的基本技能很难跟得上业界的发展。即使在校时掌握了很好的技能,到业界之后也必须与时俱进。所以专业技能某种意义上说只是敲门砖,让学生毕业时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当然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则不是变化那么快,掌握较好的同学,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展示出厚积薄发的优势。

记者: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纸媒等传统媒体广告遭遇空前挑战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也不能完全认为传统媒体广告已经被新媒体广告取而代之,请您结合您在广告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谈谈我国传统媒体广告专业的发展如何突破瓶颈?

第9篇

一、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学科建设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可谓是“龙头”工程。因为,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础,学科综合实力体现着高等学校的水平。学科建设,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其重要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学科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和长久性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创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高等学校设置最早、最普及、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全国民族高校也都有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只不过和一般院校有所不同的是,一些民族高校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单列了出来。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相对于许多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而言,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自身特殊的困窘。最主要的在于:第一,在民族高校内部,由于强调和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或者是项目等方面都很难向其倾斜;第二,民族高校内部一味强调应用性、实用性的学科,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忽略该学科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学科的支撑作用;第三,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往往又不被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主流学术界所认可,处于几近边缘化的境地。因此,民族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校内被忽略,在校外被边缘。有感于被忽略、被边缘的尴尬境地,西南民族大学才在2008年11月年发起并举办了“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1]。此次研讨会由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西南民族大学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

在首届研讨会上,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2010年6月更名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对于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坚守与突破”的主张。“坚守”指的是虽然我们是民族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多民族语言文学是我们的特色,但我们必须坚守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旨趣、主要原则和共同追求,否则我们就无法融入主流学术界;“突破”指的是我们在遵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主流学术界有关规则的同时,必须在我们自身的学科建设上做出特色、突出优势,从而突破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忽略、被边缘的困境。其后,2009年11月20日至22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全国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高校中文学科及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2010年8月22日至25日由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全国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高校中文学科及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第二次会议)”在大连民族学院召开;2011年12月9日至12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和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多维视野下的文艺学学科发展暨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2014年9月19至21日由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全国民族大学及边疆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这些研讨会,使民族高校学人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达成了许多共识,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毋庸置疑的是,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对人才的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

在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全国民族大学及边疆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上,同行专家学者就“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地位及特色”“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模式及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全国民族大学及边疆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材建设及编写”等十项议题进行了研讨,共商民族大学及边疆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我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一种唇齿相依、互相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其他二级学科具有辐射作用和整合功能。首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有关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到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研究中,可能促进这些学科在传统研究领域之外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从而产生新的研究成果。“比较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异中见同,同中见异,从而认识某一或某类事物的特殊本质和共同本质。”

而比较文学最根本的性质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文学性、可比性、跨越性”[2]。如果我们自觉地有意识地把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阐释”等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属其他二级学科的研究当中,可能会促进这些二级学科的研究有新的突

破、质的飞跃。比如我们可以在“视域融合”的基础上,来寻觅人类共有的“诗心”,发现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形成更全面、更宏观、更理想的文学观念,建立更科学、更完善的文学理论。又譬如我们在从事语言学的研究时,如果有意识地进行比较分析,把不同语系的语料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异同或对应关系,从而可能加深对研究对象的理解与把握。再有,现在不少青年学人谈到中国古代文学时都说可供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很有限了,如果有意识地把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当中,我们不仅可以继续对大家已经熟悉的文本的情节内容、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还可以对过去较少涉及的文本的文艺思潮、文学团体、文类结构、美学风格、原型母题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这样也许会发现新的研究领域,使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空间得到拓展。尤其要强调的是,有意识地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理念、思路等运用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之中,更应该成为民族高校从事民族文学研究学人自觉的学术理念和为学意识。我们曾撰文指出“文学性、可比性、跨越性———比较文学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多民族国家内部自成体系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属比较文学范畴,从而内在地决定了民族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联姻的可能性、必要性、必然性。”[2]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扎拉嘎研究员也曾说:“只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审视民族文学,才能使民族文学研究不断深入。这就是说,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对提高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术理论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汤晓青教授曾说:“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的研究,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念都属于比较文学的范围”。 甚至有学者指出:“中国民族文学史更应该是一部各民族的比较文学史”。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理念、思路等运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已经有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问世。如果我们进一步自觉地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置于比较视域,有意识地开展研究,肯定能开拓新的研究空间,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其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有关理论、方法、理念、思路的运用,可以整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其他二级学科,形成教学科研团队,其整合功能有利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近年,国务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就是实施“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一战略计划是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紧密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集聚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氛围,巩固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2011协同创新中心”主要有四种类型:以自然科学为主体的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的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的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这一战略计划,逼使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打破专业甚至学科界限和壁垒,跨专业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协同攻关。“‘跨越性’是比较文学的根本属性和区别性特征。跨越性是比较文学之所以能安身立命之根本所在。没有跨越性,比较文学也就无从存在,这在目前国外和国内比较文学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至于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术实践中,是遵循跨国界、跨民族、跨语言,抑或是坚持跨学科、跨文化、跨文明,甚至要求兼跨这几者,学界与学人至今仍有不同看法,我们完全赞同陈惇教授的观点:“如果从研究实践来讲,只要跨越其中的某一界限,就进入了比较研究的领域,不可能要求每一个课题每一项研究都同时跨越这四种界限”。[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样一种“跨越性”的思维、理念,可以启发我们在当下的教学和研究,尤其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中,跨越专业界限,消除学科壁垒,多专业甚至多学科地组建教学科研团队,组建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的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申报项目,握紧拳头,齐心协力,超越突破。近年,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就有意识地跨专业跨学院组建了创新团队,推动科研和学科建设上新台阶。2013年“中国文论传统的民族性与文论研究的范式转型”成功申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当年,在此基础上又成功申报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2014年“中国多民族文论传统的本体性研究”成功申报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优秀科研团队及重大孵化项目”。我们组建科研团队集体申报项目,取得了明显的实效。这几个团队,由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等担纲领军人物,成员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为主,同时还有来自学校办公室、研究生院、科技处、彝学学院、藏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单位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老师,范围几乎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所属全部二级学科。由于我们打破专业界线,跨越学科壁垒,根据项目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来组建科研团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再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有关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到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研究中,所获得的新成果,又可反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不可能离开文艺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我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界许多知名学者,或是在文艺学、或是在中国古代文学、或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等领域都有非常精深的造诣,然后才成为海内外知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家。比如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原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原会长乐黛云教授,就是在北京大学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走向比较文学;又譬如,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曹顺庆教授,1976年至1980年在复旦大学读书时,是古典文学热爱者,1980年毕业时报考了四川大学的研究生,成为着名学者、龙学泰斗杨明照教授招收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硕士研究生,再后来成为我国第一位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博士,明显地表现出从古代文论到比较文学的学术转向,从最初的硕士论文《〈文心雕龙〉中的灵感论》到后来的博士论文《中西比较诗学》,再到教育部比较文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现在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教授在2014年9月18日-21日于延边大学举行的主题为“比较文学与中国:百年回顾与

第10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篮球文化;推广模式

Research of Private Colleges Campus Basketball Culture Promotion Mode

――Taking Zhengzhou Chengg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DENG Hao ZHANG Lei

【Abstract】College sport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ports culture, is a kind of invisible but powerful for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xert a subtle influence on education function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With the rise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culture more and more had got the attention of related people. Among them,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also has its particularity and urgency. How to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rivate colleges, making full use of existing resources and developing private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is a realistic research topic.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overviews basketball culture promotion mode of Zhengzhou Chengg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same kin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ketball culture.

【Keywords】university and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promotion mode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邓浩(1967-),男,河南郑州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郑州成功财经学院院级课题,项目编号:2012-PKJ-021

引言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化高校人文环境、倡导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篮球文化作为学校体育文化中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对于促进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研究高校篮球文化对于进一步加强篮球文化在高校的建设,营造浓厚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将校园文化与篮球文化更好地结合,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高校的育人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借鉴作用。

1中国高校篮球文化概况

作为高校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篮球文化,正以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力量对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深远影响〔1〕。高校篮球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依托,以篮球文化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塑造校园风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加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为最高追求的一种校园文化现象。高校篮球文化其实就是高校学生在观赏和参与篮球相关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关于篮球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行为等〔2〕。

如今,篮球运动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每所大学里都有篮球场地,篮球运动也已成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方式。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篮球队,经常进行比赛交流,活跃了学校气氛,增进了学校之间的交往。高校篮球文化已成为高校体育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中国民办高校篮球文化概况

在我国公办教育资源难以充分满足大众教育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运用市场机制,自筹资金,自主办学,改变了建国后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3〕。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始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如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民办高校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4〕〔5〕。近年来全国各地民办教育蓬勃兴起,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工作开展得如何是衡量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条件、规模、体制及指导思想的不同,办学效益也有很大的差别,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6〕〔7〕。

3中国高校篮球文化发展模式现状

本文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及博士硕士论文百余篇。通过超星数字图书、读秀学术搜索、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图书馆查阅了有关文化学、社会学、体育学、品牌学、营销学、管理学、传播学及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专著十余部。通过百度搜索引擎、谷歌搜索引擎,检索了相关的网页。发现针对我国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的研究较多,而专门针对我国民办高校篮球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尚属空白。

研究者张洁在《普通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研究――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中指出: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实质上就是参与高校品牌建设,推动高校向高水准、高品质目标迈进的过程。高校篮球文化建设应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中规范、科学的管理和广泛、持久的行为是决定性的因素。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中应积极开展与社会各个层面的交流,方能为高校篮球文化建设注入持续不断的活力。高校篮球文化建设需要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管理能力和科研水平、富有进取精神、团结的骨干力量。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将“篮球”项目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推广的很多。在推行“篮球文化”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开展篮球比赛、举办篮球活动周、举办篮球文化节、开展篮球知识竞赛、开展篮球技能培训、开展篮球知识讲座等,其中,常见的推广模式有:“比赛+培训”、“比赛+培训+活动”等。

4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篮球文化推广模式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篮球文化推广模式为“篮球联赛+人才选拔+技能培训+专家讲座+精英培养+活动应用”模式。此模式是学院启动体育启明星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体育人才

培养模式的成功典范,是学院推广篮球文化的经验之谈。

篮球文化推广模式示意图 “启明星培养计划”塔形图

“篮球联赛”是路径。以开展篮球比赛的形式作为锻炼和检验在校生篮球技能水平的一种方法,以学院的名字命名,为“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篮球联赛”,取学院缩写名字“成功”,联赛缩写为“CGBA”。主办方为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体育部篮球教学组,旨在将“CGBA”打造成学院体育文化的主打赛事、篮球文化的支撑,学院名片的一部分。“CGBA”联赛,充分激活了郑州成功学院一切篮球力量,调动了相关组织和个人的全部力量和热情。联赛允许校园单项协会自发组织比赛形式,鼓励学生自由组队参加比赛。联赛贯穿整个学年,并且争取做到每周有球赛,保证学生定期有活动。联赛还借鉴“NBA”、“CBA”、“CUBA”等极具影响力的联赛运行模式,采用了“常规赛”+“季后赛”+“总决赛”的完整分层赛制。这样的比赛模式增加了联赛的影响力,增强了联赛自我完善能力。并且为后续与“CUBA篮球联赛”接轨增加了吻合度,为“纳新”、“新生选秀”等环节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让更多的篮球爱好者通过比赛,享受到篮球文化的大餐。

“人才选拔”是关卡。在“比赛”的基础上,将比赛环节表现出来的技术良好、意识良好、素质良好的同学,或者是具有较大潜力的同学、极具热情的同学,选,组成一支相对于第一阶段层次要高一些的队伍。

“技能培训”是加速器。有不少高校的篮球文化推广模式缺少这个环节,而正是这个环节给广大篮球运动爱好学子提供了充电、提高的机会。如果仅仅是比赛,完了就没有下文,那么比赛的意义就仅仅停留在“知道输赢”的层面。而“培训”这个环节使得篮球优等生有了进一步提升的阶梯,有了实现篮球梦想的有力抓手。

“专家讲座”是博览会。在联赛之后,同学们对篮球技术充满新的求知欲望,而“培训”之后,同学们常常会出现一种错觉――在学院我们这些同学是篮球最棒的,现在又经过了培训,那我们就更棒了。这样的情绪如果蔓延下去,就很有可能滋生自满、骄傲的情绪。恰恰在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环节,能够站在较高的高度,以绝对的广度、远度和深度来认识、剖析篮球运动,传播正面的、博大的篮球文化。要解决这些问题,“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无疑是高效且可行的方法。“专家讲座”是篮球联赛的补充,不仅能提高联赛的层次,而且更大程度推动了篮球文化的普及。

“精英培养”是点金石。通过前面的比赛、选拔、培训、讲座几个环节之后,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组成一支篮球竞赛团队、一支篮球教练团队和一支裁判团队,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技能培训和裁判知识传授,旨在培养一批知识全面、技能过硬的篮球人才,彻底地贯彻“启明星”培养计划,突出显现“精英人才”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精英人才”的影响力,让有潜质、肯努力、进步快的优秀篮球人才借助“精英培养”的平台,快速、茁壮地成长起来。

“活动应用”是检验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人才,也一样适用。通过组织学院系部篮球对抗赛、校际联谊赛、社区交流赛等各级别赛事,尽可能多地给精英团队成员创造锻炼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同时,在活动应用中,加强了“CGBA”联赛品牌的开发,增加了篮球文体用品的开发,加深了与商家的联合,促进了校内、校际、社区不同群体的交流与合作,为以后更好地推广篮球文化增加了条件。

5结论与展望

经过“篮球联赛+人才选拔+技能培训+专家讲座+精英培养+活动应用”模式历练后,篮球人员得到了增加,学生的篮球技能得到了提高;部分曾经以技术高超自居的同学懂得了运用规则制胜的更有利武器,变得谦虚起来;仅仅以为打篮球就是拼体力的愣头小伙竟然发出“团队才是制胜法宝”的感慨。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这种篮球文化推行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最终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的带动施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校园体育启明星计划。实实在在地施行体育人才选拔的“厚基础、精选拔”的方针政策。在民办高校办学实力尚不够强大的现实情况下,快速将民办高校体育工作推向快车道,让民办高校的在校生能够有机会享受到与其他知名高校相媲美的体育培养和角逐平台,为实现民办高校学生五育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恒星,申怀松􀆰从新篮球观探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5):82-84.

〔2〕孙民治,杨伯镛􀆰关于我国篮球文化的一些思考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30-34.

〔3〕王家宏,于振峰,杨改生􀆰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

〔4〕许奋奋􀆰高校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剖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4):26-28.

〔5〕冯洪,郭苏芝􀆰对校园篮球文化的理性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6(1):14-15.

〔6〕林克明,王哲中􀆰篮球文化价值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8(12):34-38.

第11篇

关键词:周梦蝶 宗教情怀 基督教

周梦蝶在台湾被称为“孤独国”国王、诗坛苦行僧,在台湾现代诗坛具启蒙与标杆性地位。余光中曾评价周梦蝶是台湾四十年新诗坛上“不但空前,抑且恐将绝后”的诗人,“在我们的诗人里,他是最近于宗教境界的一位,开始低首于基督,终而皈依于释迦”[1]。因诗人长期修佛礼禅,研究者多从佛学禅思角度对其人其诗进行诠释。在偏重佛教与庄禅思想的研究现状中,周梦蝶诗歌中的基督教情怀受到的关注一直较少,然而周诗中屡次出现的上帝、十字架等基督教意象也是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周梦蝶并不是基督教徒,但基督教意象却几乎贯穿他整个写作过程。在《孤独国》中,多次出现上帝与十字架意象,到了《还魂草》则转以圣经典故为题材。从《孤独国》到《还魂草》,是其“让风雪归我,孤寂归我”(《让》)的一种基督式苦痛选择,和“雪还是雪,你还是你”的明镜之心的升华,“尤其是《让》一诗,更具有释迦基督为人类担荷罪恶之意”[2]。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近晚,在《十三朵白》、《约会》和《有一种鸟或人》中,仍出现了上帝、十字架等基督教意象。1966年后,周梦蝶开始专心修学佛法,心境与诗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十三朵白》、《约会》和《有一种鸟或人》中虽还留有基督教意象,但已经相对减少。由此可见,1966年对于周梦蝶来说是其基督教情怀浓淡的分水岭,然其诗中的基督教文化印记,对研究周梦蝶诗学来说仍是值得重视的。

一.关于上帝的诗歌想象

学者戴训扬曾在分析周梦蝶诗的三种题材时说:“以旧约《创世纪》《诗篇》《传道者》《雅歌》以及新约《启示录》对周梦蝶的影响最大。而这些篇章在圣经中是文学成分最浓的部分,除了拓宽作者的思想内涵外,并且也丰富诗之素材。”[3]周梦蝶诗中的基督教意象,出现最多的是“上帝”,不但反复出现,且贯穿了其前后期作品。

在周梦蝶的诗中,上帝是形而上的造物者,“上帝是从无始的黑漆漆里跳出来的一把火/我,和我的兄弟姊妹们──星儿们,鸟儿鱼儿草儿虫儿们/都是从他心里迸散出来的火花”(《消息(二首)》)。上帝创造万物,那么万物皆为“上帝之子”,所以“我”与“万物”皆为兄弟。同时,周诗中的上帝也是博爱的,平等对待一切受造的万物。“上帝给兀鹰以铁翼、锐爪、钩、深目/给常春藤以啬取⒉绵与执拗/给太阳一盏无尽灯/给蝇蛆蚤虱以绳绳的接力者/给山磊落、云奥奇、雷刚果、蝴蝶温馨与哀愁……”(《乘除》)。

在基督教信仰中,既然万物是由上帝所造,那么上帝就如同万物的父亲一般,因此圣经中也多次以“天父”称谓上帝。吴达英也曾在评析《孤独国》时指出,“所谓‘上帝’,在诗人的诗中,是一种父性的体,诗人依偎在‘上帝’的怀里,如子之对父一般,有孩童般的埋怨,又有孩童般的渴慕。”[4]大时代的变动以及故乡的飘零,使周梦蝶对于其生命的归依产生了思索与怀疑,并将自己从未谋面的父亲形象寄托于“上帝”。所以在诗中,周梦蝶与“上帝”对话总带有孩童般的依恋,对上帝“形而上”的“安排”总有一种呼唤与商榷。“上帝呀,无名的精灵呀!那么容许我永远不红不好么?”(《徘徊》)“上帝呀!我求你/借给我你智慧的尖刀!/让我把自己──把我的骨,我的肉,我的心……/分分寸寸地断割/分赠给人间所有我爱和爱我的。”(《祷》)然而,上帝是超越形下世界的形上存在,上帝对世间万物“宿命般的安排”,正如他所存在的形上世界一般,是不能为人用理性所认知的。在《孤独国》的《菱角》一诗中,诗人把如婴儿般“熟睡”在“紫絮外套”中的菱角转喻为被蒸煮的蝙蝠,发出了“上帝啊/你曾否赋予达尔文以眼泪?”的质疑。达尔文的进化论把万物由神创生的概念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打破,物种之间为了生存而彼此取食有了近乎合理化合法化的依据。当“物竞”取代了“悲悯”,上帝又再次沉默了,只留下诗人发出深情的悲叹。

《十三朵白》中的《吹剑录十三则之一》是诗人后期探讨上帝的作品之一,集中体现了诗人此时对上帝的体悟。“上帝/从虚空里走出来/彷徨四顾,说:我要创造一切/我寂寞!”诗人进一步联想到了上帝的创造,通过写诗的反省,体会到了“创造”的本质。诗中对于宗教以及形而上的关注,“包含了诗人想象力触及形上世界的‘灵光乍现’”,“其实表露了文学与神学交流沟通的可能性”。[5]

二.生命的欲望与十字架的救赎

周梦蝶既向往佛家的解脱与庄禅的超越,亦怀抱基督教救赎之苦。他曾在接受访问时表明自己的思想是入世的,且相比佛家的思想,“更爱耶稣的博爱精神”。[6]

在《圣经》中,人类的世纪开始于伊甸园的堕落。蛇的诱惑粉碎了人神共居的诗意澄明,偷食禁果的亚当、夏娃从此发配至尘土劳心劳命,从此人类开始了由天堂到地狱的欲望之旅。对于“蛇”的隐喻集中体现在了《还魂草》中,《五月》“这是蛇与苹果最猖獗的季节”、“而绚缦如蛇杖的呼唤在高处”;《六月》“据说蛇的血脉是没有年龄的!纵使你铸永夜为秋/永夜为冬/纵使黑暗挖去自己的眼睛......蛇知道:它仍能自水里喊出火的消息”,在清净如秋、如冬的理智中,即使竭力克制,代表罪恶的蛇仍能喊出具有生命温度的欲望。在《还魂草》里讨论欲望与罪恶的诗篇中,都可以看到“蛇”或“苹果”的意象。

耶稣在十字架上牺牲是基督教义中最核心也最令人动容的部分。据福音书记载,耶稣为了救赎罪人,手脚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而死,并于第三日复活。《基督教要理问答》中也提到,“耶稣成为我们的救恩是籍着他的道成肉身、受苦、钉十字架、死、复活及升天,所成就的果效”[7]。“十字架”也是周梦蝶诗中常出现的意象,《索》中“想起十字架上血淋淋的耶稣”;《错失》中“十字架上耶稣的泪血凝动了”;《消息》中“在死亡的灰烬里燃烧着十字”,无一不体现着诗人对耶稣心怀世人、救赎世人的博爱情怀的向往。

有些宗教学者认为,因为耶稣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所以十字架象征了人类的苦难。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寓意着耶稣以自己一人之身,背负起了人类全部的苦难和罪孽,从而使具有“原罪”的每个人,可以重新开始赎罪的生活。因此,作为基督的信徒,就应该像耶稣基督那样,背负起十字架,忍受苦难来拯救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背负十字架比舍己更难。受耶稣背负十字架为人世受苦所感染,诗人也怀有同样的博爱与救赎精神。《绝响》中,诗人发出呼唤,“神啊/请赐与我以等量的铁钉/让我用血与沉默证实/爱与罪的价值;以及/把射出的箭射回/是怎样一种痛切”。诗人为耶稣以自我牺牲来救赎世人的精神所感染,也希望经历血肉分离的苦痛,以表明自己无私牺牲的恳切。

《十三朵白》中,诗人愿意背负十字架救赎世人的精神仍在,但已有了哲学性的思考。《想飞的树》中,诗人发现,“一直飞到自己看不见自己了/那冷冷的十字,我背负的/便翻转来背负我了/虽然时空也和我一样/没有翅膀”。诗人本欲负十字架高飞,“以基督的慈悲自任”[8],但却发现所背负的十字架“翻转来背负”诗人自己了。诗人也说道自己在一场重病后悔悟:“人是人,也是人人。你笑,大家跟着你笑;当你受割,说不定也有人暗自为你滴血。原来活着,并不如我所‘以为’的那么简陋、草率、孤绝惨切。”[9]本想救赎世人,却为诗人所救赎,身无长物的诗人对每个人都真诚以待,世人也给予诗人以关切和爱,在互相救赎中,“十字架”成就了诗人与世人的博爱。

三.东方诗学与西方神学对话可能

中国自古就有“诗禅相通”的诗学传统,以禅入诗,以禅助诗,以禅喻诗,诗中有禅,禅里有诗。禅作为一种认知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影响了传统诗歌的立意、构思、风格,而基督教文化为中国诗歌创造了新的意象空间和美学意义。现代诗歌对基督尤其是上帝的想像也可看作是以诗歌形式进行的另一种意义解释,现代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以及诗人的生存方式都进入了对上帝的想像。也如同麦奎利所说:“当我们谈到上帝的时候,我们同时谈到了自己。‘上帝’这个词不仅表示存在,而且包括一种对存在的评价,对作为神圣存在即仁慈公正的存在的献身。”对于现代诗人,甚至是中国诗歌而言,对上帝的想像和意象设置都是一场精神的考验和灵魂的冒险,他们把上帝看作神秘之物,或是当作现实生活的解救者或者是社会救世者,可以帮助人们直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于是,现代诗歌的意义和形式就有了神性意义的诉求和择取,有了上帝意象的创造和想像。具有神性特征的基督教意象在周梦蝶早期诗歌中又经过诗人的内化,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上帝观念,并展开着独特的诗歌想象和表达。

罗勃・巴斯说:“文学想象和宗教想象并没有、也不可能有分别。文学想象其本质是宗教的。因为它是一种创造象征的能力,也是领悟象征的能力。”[10]在中国语境中的基督教诗歌与西方有所不同,基督教在中国属于“外来宗教”,一向处于宗教和文化边缘,所以诗人写的大多只是具有基督教精神气质的诗歌,或者体现某种基督教的世界观,或者体现抒写者的某种基督教情怀。基督教只是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看世界的态度、方式和角度,因此,诗人的创作由于其独特遭遇而能丰富和发展基督教本身,而其背后的基督教精神则给予了其诗作一种深度,而对于诗歌本身有所丰富,是一种双重的丰富。比如对于佛教之义理,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坡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而有所悟,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从而对于佛教和诗歌两者都有所创造,而且他们的面目并不因为都采用了佛教的观世界法而趋于雷同,而是各有特色。基督教诗歌也是同理。周梦蝶是相当具有东方风采的诗人,但如果关注到他诗中以东方哲学融汇西方宗教的维度,便能更好地捕捉其诗艺的全貌,理解其外冷内热、与世分隔而入世贴近的诗风,发掘其另一种诚挚而感动人心的力量。

叶嘉莹为《还魂草》所写的序中,对周梦蝶的诗风提出了精彩的见解,认为周先生的诗,“有着一份远离人间烟火的明净与坚凝”,形成了“于雪中取火且铸火为雪”[11]的莹明。雪澄净清冷,火诚挚炽热,这种雪火的思索几乎延展其大部分诗作。如果其对庄子、佛道的领悟成就了其孤绝纯净,那么基督教意象正展现出了诗人热情沉挚的一面,“雪”与“火”的融合成就了其诗歌的清冷瑰丽。《花,总得开一次》中,“东已远/春以回/蛰始惊:一句‘太初有道’在腹中/正等着推敲。”“太初有道”出自《圣经・约翰福音》“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此处却被一种中国古典的意味所溶解。《徘徊》中,“然而樱桃依然红着/芭蕉依然忧郁著/──第几次呢?我在红与忧郁之间徘徊著”。诗人取用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以樱桃红为喜,芭蕉绿为忧,将人生悲喜的无定与反复用于上帝的对话呈现,“那么容许我永远不红不好么?”生趣惊现,全诗在古典式时间流逝之美中完成了与上帝的“商榷”。

在中国新诗史上,很少有哪一位诗人能够像周梦蝶这样在精神上具有如此巨大和如此繁复的包容性。一方面,周梦蝶对我们的存在和我们的个体生命宿命般的处境有很深刻的体验,现代主义诗歌通常具有的诸如荒诞、神秘、孤独、绝望和死亡等幽深的基本主题在他的诗歌中所在多有;另一方面,他又以一种红尘之中又摒弃红尘于千里之外的孤绝,在出世与入世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高旷超绝的生命精神,融入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和宿命的生命悲感,并结合佛陀的慈悲和基督救赎,形成一种对众生苦难全然的负担和承载的人道精神,和将小我的悲苦提升为对人生、宇宙的大彻大悟。他以东方传统的禅和佛理,去沟通西方的现代心态和艺术传达方式,再加上他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以及对诗歌的感悟,使他能以传统的空灵和脱逸,很自然地走入了西方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境界,并以有限的语言、独特的意象,抒发介于意识与潜意识、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情思,从而闪射出东方古典与西方信仰的睿智和玄妙。

在五六十年代的台湾诗坛,周梦蝶诗的审美现代性,不仅融汇了东方的睿智和和西方的博爱,而且以其知性的纯粹和真性的抒写沟通了西方现代诗艺和中国传统诗歌精神的内在联系,构成了诗学与神学对话的生命可能。周梦蝶在自我悲苦的思索里,如狷者而得o,通过文学的书写来不断疏解自我的生命苦难,而后达到生命和文学的纯粹澄澈。

参考文献

1.陈政彦.周梦蝶诗中的基督教意象探究[J].彰化师大国文学志,2010(20)

2.余光中.一块彩石就能补天吗?――周梦蝶诗境初探[J].中原文献,1990(2)

3.曾进丰.周梦蝶诗研究[M].台北: 台湾师范大学国研所,1996

注 释

[1]余光中,《一块彩石就能补天吗?――周梦蝶诗境初窥》,中央日报,民国79年1月6日

[2]曾进丰,《听取如雷之o寂――想见诗人周梦蝶》,汉风出版社,2003.9.5:82

[3]戴训扬,《新时代的采菊人》,曾进丰主编《婆娑诗人周梦蝶》,台北:九歌,2005年3月10日

[4]吴达英,《评析周梦蝶的》《婆娑诗人周梦蝶》,台北九歌,2005.3.10:

50

[5]陈政彦,《周梦蝶诗中的基督教意象探究》,彰化师大国文学志,2010(20):196

[6]曾进丰,《周梦蝶诗研究》,国立师范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97:28

[7]黄伯和、陈南州,《基督教要理问答》,台南人光,1995年8月:48

[8]李]学,《花雨满天――评周梦蝶诗集两种》,曾进丰主编《婆娑诗人周梦蝶》,台北:九歌,2005年3月10日

[9]曾进丰,《周梦蝶诗研究》,国立师范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97:99

[10]罗勃・巴斯(J.Robert Barth)著,邱文媛译:,《文学与宗教――第一届国际文学与宗教会议论文集》,台北:时报文化,1984.9,24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论坛 视觉权力 运作 天涯社区

20世纪下半页,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主导性文化,图像逐渐超越文字成为主导因素。网络为视觉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其中,网络论坛成为视觉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网络论坛不仅是视觉文化传播过程中权力斗争发生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视觉权力运作的机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论坛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全面。天涯论坛便是较早出现的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社区。

网络论坛中的视觉文化传播是一个“看”与“被看”的过程。“被看”的过程是权力的主体实施权力影响的过程,而网络论坛中浏览者的“看”则是权力主体的对象对于权力的内化或反抗。这一权力斗争的过程巧妙地隐藏在网络论坛这一视觉空间中。本文以天涯论坛为例,将网络论坛置于视觉文化研究的范围之中考察。即通过研究网络论坛中视觉权力的运作方式,分析网络论坛中信息是如何实现流动和转化的。

一、从“全景敞式监狱”到“全景敞式舞台”

视觉文化研究是后现代学术语境下出现的一种学术思潮,是对“视觉性”进行的一次后现代质疑。对视觉质疑的学者很多,福柯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他通过“考察现代社会中无所遁形的监视的力量,以英国哲学家边沁设计的‘全景监狱’作为现代社会建制的隐喻,来说明现代社会是如何运用无所不在的监视以实施对身体和心灵的规训”。 ①边沁的“圆形监狱”模型是一个建在监狱中心位置的塔楼。看守从中心塔楼可以观察到每间牢房以及房间里的囚犯,但是塔楼的建筑方式让犯人没法知道他们是否受到了监视。全景敞式监狱作为一种视觉机器,构成了这种观看的不平等。在这个视觉机器中,监视者对被监视者有着绝对的权力。被监视者由于无法判断t望塔内的情况,所以产生了自己被不断监视的意识。全景敞式监狱区分、限定了空间,设置了观看的不平等性。到了后来,全景敞式监狱变成了全景敞式主义,广泛应用于传统社会,其目的是有利于统治者施展权力。

如果将视线从传统社会转移到公共网络空间,那么使用党西民在《视觉文化中的权力施展》一文中提到的“全景敞式舞台” ②的隐喻则显得更为恰当。全景敞式舞台的设置包括中心舞台和分布于四周的观众席,通过这种设置实现视觉权力的运作,其权力的方向也是从中心到边缘。但与全景敞式监狱的不同之处在于,舞台上的表演者成为了被看者,而环绕四周的观众则成为观看者。在公共网络空间中,W络论坛就是这样一种通过空间分割实现权力的视觉机器。

从“全景敞式监狱”到“全景敞式舞台”,“权力的眼睛”发生了转变。在全景敞式监狱中,“权力的眼睛”集中在中心t望塔中,向四周的“犯人”施展权力;而在“全景敞式舞台”中,权力的眼睛来源于舞台四周的观众,由观众向舞台中心的表演者实施“看”这一行为。浏览网络论坛时,我们仍然需要借助手机、网络等工具实施“看”这一行为,但权力的主体已经不是机器,而是人。

“全景敞式监狱”到 “全景敞式舞台”的变革,不仅与网络、科技、传媒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与观念和环境的改变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传统社会中,信息单一、封闭,技术较为落后,“观众”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主流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而在网络论坛这一平台中,网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遵守论坛相关言论规定的前提下,自由抒发观点。“权力的眼睛”的转变,导致处于舞台中心的“表演者”也存在一定的压力。因为“观众”是不可见的,但是自己的帖子和言论是公开的,造成了视觉权力的不平等关系。由于这种“不平等关系”,发帖者们往往绞尽脑汁想要吸引更多的浏览量,创作出有吸引力的话题或者精美图片、排版以期获得较高的关注度。

二、从“全景敞式舞台”看网络论坛的视觉权力运作方式

如果把网络论坛视为一个全景敞式舞台,那么表演者、观众和舞台是全景敞式舞台的三大组成部分。分别对应着网络论坛中的发帖者、浏览者和帖子。其中,视觉权力的运作方式为:发帖者通过视觉文本对浏览者实施权力,浏览者对帖子做出判断和反馈。

首先,网络论坛以传播信息、分享观点和讨论互动为主要形式,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获得视觉上更好的观赏效果。天涯论坛包括情感天地、娱乐八卦、天涯杂谈、国际观察、经济论坛等热门板块。内容几乎囊括了时下热门的社会、经济、民生、情感、娱乐等等问题。发帖者在论坛上相应的板块中自己想要交流的内容,获得浏览者的点击和回复,发帖者可以基于评论与回复者进行互动,或进一步对自己的帖子进行补充说明。信息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得以丰富和传播。

其次,网络论坛以发帖和回帖的形式存在,发帖者和回帖者分别对应“全景敞式舞台”的中演员和观众,有着一人发帖,众人纷纷围观的特征。在网络论坛中,发帖者通过生产视觉形象来表达想法,获得了表达自身的权力,试图利用这个权力对他人造成影响,从而实现权力的运作。但是在网络论坛中,浏览者并不把发帖者的观点视为绝对的权威,而是通过思考,做出或认同或对抗的判断。浏览者之间的想法也是各有千秋,通过对于发帖者观点的讨论和补充,发帖者所提出的社会现象或者问题将会得到更加全面的思考。例如,近期天涯杂谈板块里有一个热度很高的帖子,题为“乱战――小升初不得不说的故事”。在帖子中,楼主讲述了自己的孩子在“小升初”之前盲目“跟风”上辅导班,但实际上并未收获多少效果的经历。帖子贴近现实,揭示了时下很多教育乱象,引起了有着类似经历的家长的热烈讨论。有的回复者认为优异的成绩在于学生自己的努力学习,参加补习班实则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祟;有的回复认为教育机构的混乱以及准入门槛的低下助长了此类现象的发生;更多的家长表现出了对孩子教育问题的担心和困惑……

这类帖子以小见大地反映了社会上较为普遍的现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共鸣。发帖者和浏览者对社会现象的交流互动,使社会现象得到较为完整的阐释。发帖者在发帖的过程中获取一种表达自身的权力,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大众的认同及帮助,但在帖子中,该家长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多少评论者的效仿或赞同,甚至有些则提出了反对的意见。由此可见,“观众”对于舞台中央的“表演者”所施加的权力。

再次,网络论坛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对所有人都平等地开放,任何网民都可以成为网络论坛中的表演者和观众。网络论开放性的特征无疑扩大了视觉文本的权力运作范围。

天涯论坛目前的注册会员上亿,意味着论坛里的信息能在亿万网民之间进行浏览和传播,极大地扩张了视觉文本的渗透范围和影响程度,成为传统媒体也不容轻视的重要信息源。网络论坛有着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和广阔的平台,为有识之士创造了展示的机会。例如:网络作家当年明月(本名石悦)于2006年3月开始在天涯论坛的煮酒论史版块连载的长文《明朝那些事儿》,于2009年3月连载完毕,获得了极高的点击率和广泛的关注度,收获了大批“粉丝”。他的著作《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之后,累计销量过千万册。天涯论坛作为一个受众广阔的平台,给许多网络作家以及有识之士提供了便捷的展示平台。目前煮酒论史板块中,仍然有许多网络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和连载,期待着有朝一日作品可以付梓出版。在这一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受关注程度也是书商们考察市场的重要指标。网络作家们把自己的作品置于舞台中心,充当着“表演者”的角色,渴望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关注,有的作家甚至通过网友的反馈即时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竭尽所能地创作出大众喜爱的作品。

三、从网络论坛中视觉权力的博弈看信息的多元化流动

看这一行为,是人类与世界产生关联的方式之一。在网络论坛中,“看”成为了一种打破权力压迫的新视角。网络论坛中的“看”,包括浏览者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帖子,回复自己的观点,发帖者浏览“浏览者”回复帖子的内容,并针对回复与浏览者进行互动,有时也对现象以及自己的观点做出补充。此外,网络论坛中“看”这一行为也包括“访客”浏览帖子,但并没有进行回复的行为,点击率的数据可以实时记录帖子的访问量。在这一过程中,网络论坛的权力呈现出一种动态的中立。如果没有在帖子中进行评论,那么作为被看对象的发帖者和评论者并不知道自己处于“被看”;同样的,网络上的匿名回复功能也让很多发帖者、回复者在一定范围内畅所欲言。天涯论坛支持通过短信注册账号,也支持微信、微博、QQ等社交账号关联登陆。因为注册账号便捷,且没有实际数量的限制,同时占有多个账号的网民也不在少数,这些账号也是“表演者”们隐藏自身的身份,逃避“被看”的方式之一。

正是因为在网络论坛中,视觉权力呈现出的“动态的中立”,人们可以在论坛之中获得信息的共享,心灵的慰藉,以及对社会现象更加全面的认知。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人们害怕被孤立、被羞辱的顾虑感极大地减少。发帖人在身体上和身份上的“缺席”能够有效地减少发表言论的压力,网络环境与现实人际圈子有了一定的“隔离”,使得“说话者”能够较为畅达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在网络论坛中,观看者和被看着的视觉权力的博弈,以及对于自身的反观,能够使双方获得对于自身主体的确认。

斯图亚特・霍尔指出:“传播过程中,生产其实质就是编码,编码者将信息转化为讯息,符号是其独特的存在形式。” ③在霍尔的理论表达中,编码的内容不是完全封闭也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始终保持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状态来提供给受众一定的解读空间。与此同时,霍尔提出了“对抗性”解码,即以一种质疑或者批判的态度去理解意义,生产出抵抗权力话语的种种可能性。网络论坛的视觉文化传播也包括传者的编码和浏览者的解码。网络论坛中浏览者的行为是一种解码行为,就会造成解码的多元化、复杂化,导致权力运作更加复杂,最终对权力主体的权力实施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网络文化发达、网络信息繁复的今天,丰富了网络论坛言论的广度和深度。在权力相互制衡的过程中,实现了信息的流动和传播。

四、结语

通过对于网络论坛中视觉文化权力运作的分析可见,视觉权力呈现出的“动态的中立”,给予了网络论坛中的言论以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度,实现了信息便捷的流通和转化。而网民们身份上的“缺席”,也给网络论坛里所揭示的现象、交流的想法提供了真实而深刻的可能性,逐渐成为传统媒体依赖的信息源。

注释

① 权力的眼睛:微博场景的视觉文化研究――从福柯“全景监狱”的隐喻说起[D].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 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2012-12-21.

② 党西民.视觉文化中的权力施展[J].南通大学学报,2011(5):130.

③ 黄鑫.新的博弈――再读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J].新闻传播,2013(4):143.

参考文献

[1] 朱迪特・勒薇尔.福柯思想辞典[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2] 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 陆扬.文化研究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 党西民.视觉文化中的权力施展[J].南通大学学报,20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