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02:24: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问题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内外城市发展表明,城市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效益: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能够集约利用土地,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能够促进教育、健康和社会服务的进行,因此很多专家都是非常主张中国应该走大城市圈的道路,他们出于大城市圈的理念正是跟城市化正面效应相结合。据他们所预测,中国在未来的10年左右,每个城市圈将聚集两到三亿人,这样就能把中国大部分人口集约到沿海地区,置换出我们内地的土地和资源。这也是我们城市报告的一个设想。
另一方面城市化又给我们带来很多负面东西,主要就是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我们的人们健康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个城市气侯的变化;另外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音、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二、淡水、化石的污染;三、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也出现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例如就业、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家庭暴力、吸毒、青少年犯罪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观念也有碎片化的现象,即原有的社会阶层经由社会观念达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生了某种断裂,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体化倾向明显,过去围绕改革方式、路径和方向而产生的左与右、激进与保守、自由与权威之间的观念分野,已经被围绕关键性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新的阵营组合所取代。今后,社会观念的冲突将围绕着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健康、环境等具体的社会问题展开,随着问题的变化,争论的阵营也不断重新组合,这是社会观念冲突发生的一个新变化。
一、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1、就业问题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供给,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不断下降,现在每年最多能够创造的900多万个就业机会,但有多万人竞岗。到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95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56万人,虽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但加上其他企业、农民工和大学生中未登记的实际失业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超过了10%。根据全国市民的调查,失业下岗被列为当前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的首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资本和技术增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农民进城打工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根据“非典”时期的最新调查,全国流动农民工达到1亿多人。按照我国目前每亩耕地投入的劳动力计算,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目前的3.6亿农业劳动力,还需转移的2亿多人,即便按2020年非农就业人员达到70%的目标测算,也还需要再转移约1.5亿农村劳动力。
全国高校在连续数年扩大招生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尽管大学毕业生的初职平均收入预期已经大大降低,但仍有约70万大学毕业生待业。现在城镇新生的生活困难人口和农村的贫困人口,除了鳏寡孤独、丧失劳动能力和大病患者外,多数是与失业或严重就业不足有关。全国农民现金收入中,约35%是外出务工收入,有些省份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已超过和接近了本省的地方财政收入。从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来看,就业在相当长阶段(包括经济快速增长阶段)都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严峻问题,必须从发展战略选择的高度来认识和规划就业,既要防止重走国家包下来和反城市化的老路,又要在完善劳动力市场过程中高度重视就业机会的持续增加。
2、婚育观念的变化
婚姻家庭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社会制度,她为繁衍人类、稳定和发展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是一个婚姻家庭观念很强的国家。长期以来,政府在反对和解除封建性质的婚姻关系的同时,努力实行和健全新型的婚姻家庭制度。与西方社会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离婚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低离婚水平的婚姻家庭关系也发生变化。离婚率连年上升,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婚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
在家庭问题上,一是没有明确提出和确立一个基本的思想原则,即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是家庭关系和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之基础;二是没有正确认识我国家庭制度中的优良传统和腐朽成份及其发生作用的机制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三是没有恰当界定家庭活动和家庭关系的范围,特别是没有明确划分家庭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界限和范围。
随着社会世俗化进程的日益加深,人们对婚前和婚姻表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态度。一项对北京青年的调查表明,对于“双方相爱以后不结婚也可以发生”这一问题,只有三成多的人表示反对,而这其中还有一半的人反对态度极其温和。很多人在表示对上述做法的支持时非常干脆,似乎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多数青年认同“存在爱情的前提,婚前没有必要反对”。对数据的交叉分析还发现,年龄越小对上述观点持赞成态度的比例越大。
3、家庭暴力问题
“家庭暴力”一词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但家庭暴力现象早已在我国出现。据统计,在我国的2.67亿个家庭中,约8000万个家庭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现象。目前,我国家庭的离婚率为1.54%,每年约有40万个家庭解体,其中超过1/4源起于家庭暴力。
全国妇联对来信来访分类统计后发现,婚姻家庭类投诉和咨询约占总数的50%,其中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占到15.5%。[1]此外,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曾在21个省进行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调查显示,有0.9%的女性经常受丈夫挨打,8.2%的女性有时受挨打;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近95%为女性。由于家庭暴力问题的世界性,国外的情况同样如此。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美国,平均每7秒就发生一起家庭暴力;而在英国,这个时间下降到了6秒钟。
家庭暴力不仅破坏家庭,影响社会稳定,而且会干扰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对婚姻家庭丧失信心,长此以往,社会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国将不国矣”。
4、吸毒问题
近年来,我国吸毒人员尤其是吸食海洛因人员的增长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新滋生吸毒人员年均增长幅度从五年前的29.3%降至13%。但是,吸毒人数仍在上升,涉毒区域不断扩大,滥用****片剂、******和******等新型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可以说,海洛因、大麻、****片剂、******、******及其它******品、精神药物等多种交叉滥用的局面已经形成。
截至底,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5.3万人,现有吸毒人员74万余人,其中海洛因吸毒者65万人。吸毒人员呈现三多的特点,即男性多、青少年多和社会闲散人员多,分别占吸毒人员总数的84.5%、72.2%和54.3%。我国涉毒县(市、区)已达2201个,比增加了53个。其中吸毒人员在百人以下的县为1033个,百人至千人的963个,千人以上的205个。
吸毒引发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共用注射器注射海洛因已经成为中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中国所有省区市都报告了在吸毒者中发现了艾滋病毒感染者。截至底,全国共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86万例,其中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的就占55.3%。云南、广西更分别高达87.56%和88.1%。此外,从各地破获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情况看,由吸毒人员所为占相当大比例。
5、青少年犯罪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失业、教育产业化、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加剧。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跨校、跨区的校园敲诈勒索事件占了整个校园敲诈勒索滋扰事件的六成左右。而且杀人、抢劫、、恶性伤害等案件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问题少年”一再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而有关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问题少年”其“问题”出在家庭!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已经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地步!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给我们的家庭教育现状带来了警示。我国青少年犯罪一直就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今,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除了无业人员及城市周边地区人员居多,父母离异、畸型家庭子女犯罪的多,结伙犯罪的多,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多,侵犯财产的案件多,不计后果、追求哥们意气的多等等这些长期以来所固有的原因和特点外,还有一些网络犯罪、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犯罪等特点。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一是网络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正在日益密切;二是贫困正在成为青少年财产型犯罪的重要因素;三是性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且有上升之趋势
二、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影响城市发展的社会因素多种多样,促进的措施也各自不同,作为正在迅速变化的中国城市社会,在改造城市居住自然环境同时,注意根据时代的特点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加强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扶助弱势群体,强化社区管理,以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
1、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当前的重大政治课题和紧迫的政治任务,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密切观察、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处理矛盾既要周到细致、合情合理;既要旗帜鲜明,又不可失之偏颇。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官僚作风和腐败行为。继续改善干群关系,正确处理干群矛盾。要以强化人事监督为切入点,使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顺利实现,做到合民心,顺民意,真正地促进权力监督与人民监督的有机融合。
要坚持德法并举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城市的和谐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各个社会群体与个人都模范地遵循共同的法律规范,使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得以明确和实现,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统一协调、有序运作的和谐体系。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管理,使公民、法人、其它组织和国家机关的各种行为严格限制在法律规范的秩序之内,使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纠纷有所遵循,这是保障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努力加强诚信建设
要使诚信为本在城市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有正确的利益导向和利益机制,使诚信成为有力的竞争手段,“诚者自成”。信用登记、信用评估和信用监管等各个方面的制度都要有利于保护和鼓励诚实守信者,有利于打击和惩罚作假行骗者。要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不使制度束之高阁、流于形式。
要确保传达信息的真实性。做到真实地传达客观情况,盲不背实、口不违心。如对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必须披露到什么程度,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等要有更加明确的规定。对某些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形成的优势地位开展经营活动,做不实宣传,误导客户,某些上市公司编造业绩神话,披霹虚假信息等,必须予以坚决打击。
要切实宣扬、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城市的管理者,必须身体力行,对各行各业作出表率,对于作出的承诺或达成的契约,务求守诺、践约,切不可马虎、随意。要尽力维持政策的适当稳定,切不可轻易变动。如果情况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确实有必要对以前的承诺、契约、决定作出调整,应及时向有关方面做必要的说明,以使其理解。要及时进行协商,达成谅解,做出调整。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要有关诚实信用的正确的利益导向和利益机制逐步地建立、完善,再加上切实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城市社会发展中的诚信意识和信用观念一定会不断提高。
3、大力扶助弱势群体
帮助弱势群体,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措施,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爱互助环境。首先,要形成共同关爱改革中弱势群体的环境。弱势群体是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产物,在现阶段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就是相对存在、不断变化的。“没有常穷久富家”,他们都是人民中的一部分、也是改革主体的组成部分。对于改革中产生的弱势群体,最根本的是调整经济结构,广开就业门路,促进持续发展。通过赞助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广辟就业渠道,积极救助,努力形成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好风气、好环境。其次,要开展工程救助,使改革中弱势群体成为一个动态群体。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改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实现再就业,对退休年龄以内长期不能就业的职工,应当吸收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结合社会保障,提高其劳动报酬。再次,要进一步扶助弱势群体青少年,强制适龄青少年入学。对于达到初中文化以上的社会弱势群体子女,要组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其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第四,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整治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和整顿非法或不合理收入,加强监控和处罚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暂时陷入困难的群众要认真负责地、满腔热情地给予关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4、继续完善社区管理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是政府,主要目的是解决后单位功能弱化所留下的空间,由此来加强对城市社会人口的管理。面对城市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政府要逐步调整自己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要适当放权,调动民间力量进行自我管理。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机构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国家从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中退出来,并不意味着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随之而来。它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发展的水平、社会个体素质以及社会动员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整合城市居民,通过社区建设增强居民认同感、公益观念和社区参与意识。使由国家的代表机构决定的意图,通过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多数市民的同意得到实现。
社区建设是中引人注目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城市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和促进城市社会的文明、和谐、进步,使得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体制。
参考文献:
[1]康树华主编.预防未成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西苑出版社.1999
张潘仕.青年社会病.青春出版社.1988
[3]刘智峰.道德中国: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深重忧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邓思平.经验主义:孔子道德思想及其历史演变.巴蜀书社.
[5]朱力.社会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累吉斯特.保罗·w·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第十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农民工体育 研究现状 体育社会学
通过回顾农民工体育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农民工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关于农民工体育的科研工作方向提供参考。
研究范围与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主要资料来源,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1979年1月~2008年12月以来以“农民工体育”、“弱势群体”、“边缘群体”、“流动人口体育”等检索词下的论文进行分析。
研究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论文的数量。研究成果的数量是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发展速度、规模和受重视程度的重要依据。自1997年以来,截止到2008年12月份,有关农民工体育的研究论文共50余篇。
调查研究的区域分布。从区域分布来看,调查的地区有北京、上海、广东等16个省市,涉及到北京、上海等30多个城市。
现阶段对农民工体育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一、农民工体育概念的研究。孙娟等在《对我国农民工体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农民工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指农民工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养生、医疗、游戏为手段,以健美、健康、康复、娱乐和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二、农民工体育研究意义。海胜华②等认为,“研究流动人口的体育问题,无论对提高民族整体素质,还是对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都有重要的意义”;鲁长芬③等认为,研究农民民工体育问题,使我们能认识到“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支持的严峻性和艰巨性,同时也足以让我们意识到体制转轨时期实施全民健身的严峻性和艰巨性。怎样维护城市农民工应有的体育权利,帮助他们摆脱困苦,唤醒他们健身的内在需求,走出目前参与全民健身的现实困境,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全面推进中所必须严肃面对、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张广林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针对城镇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行为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建立城镇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体系。它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社区和个人形成合力的综合支持系统。
四、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研究。胡科在其《关于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探讨》一文中,提出了两个问题: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是城市还是农村?农民工体育是由国家买单还是农民工自己买单?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造成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缺失的五个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了单位体育是农民工体育由农村向城市社区过渡的中间环节的建议。
五、农民工体育现状的研究⑥。有关农民工体育现状的研究在所有研究成果中占的比例最高。关于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农民工参与体育的程度调查研究和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的结构调查研究。
关于农民工体育研究的评价
农民工体育的研究受到关注,但受关注的程度不够。城镇农民工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弱势群体之一,虽然他们为城镇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经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较低,而且劳动保护条件差,社会保障条件缺乏,因此,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对农民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体育现状予以关注。农民工体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的数量也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近年来,有关农民工体育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断增加,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市社科项目的立项也开始出现,这说明农民工体育研究的地位得到加强和重视。
农民工体育的理论研究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农民工问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体育界对农民工的关注却始于1997年。而从1997年至今,对于农民工体育的研究仅有50余篇文章,发表日期集中在2000年以后,这说明体育界对于社会问题的敏感程度不高,而且对于农民工体育研究和解决农民工体育来说,这些无异于杯水车薪。
研究内容涉及到的范围小。有关农民工体育的法律保障问题、农民工体育话语权问题、农民工体育与城市群众体育的融合问题、农民工体育教育体系的建立问题、农民工群体行为规范缺失与体育对策研究问题、农民工内部社会分层与体育关系的问题等,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调查研究的地域分布过于集中。关于农民工体育的调查对象涉及到的地区,共有16个省市自治区。但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等大城市、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内陆的中等发达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城市、西部开发地区农民工的体育研究不足。
没有对农民工体育进行分门别类的调查研究。大企业单位农民工、合资企业农民工、小企业农民工、个体服务性行业农民工、事业单位农民工的工作性质是不同的,工作强度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是不同的,体育行为也是不同的,调查研究应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而进行,但在有关的文献中,这一点没有体现。
问题分析
首先,总体来说,体育发展相对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体育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相对落后于其母学科――社会理论的发展,因此,在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时,体育社会学的动作是较晚的。其次,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主要集中在城镇体育,对农村、落后地区体育的研究相对较少,这造成了体育社会问题研究范畴的缩小,使研究的群体主要落在了市民和发达城镇居民身上。再次,造成农民工体育研究理论滞后,农民工体育研究较少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体育界对我国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相对于其他社会学科来说较不敏感。
最后,目前对于农民工体育没有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主要原因是我国对于农民工体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也较为薄弱,而且这一问题没有进入大多数体育工作者的视野,因而对于农民工体育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结论与建议
结论。第一,现阶段对农民工体育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在农民工体育概念的研究、农民工体育研究意义、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研究、农民工体育现状的研究五个方面。
第二,从对论文的分析来看,体现出农民工体育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农民工体育理论研究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内容涉及到的范围小,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调查研究的地域分布过于集中、没有对农民工体育进行分门别类进行调查研究等情况。
第三,论文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这充分说明体育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是跟体育社会问题、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
第四,关于农民工体育的调查已经涉及中国的一半地区,但主要集中在省会等大城市、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对中等发达城市、欠发达城市农民工体育研究不足。
建议。第一,体育社会学对社会变化不敏感,造成体育理论及体育实践落后于社会的变化发展,致使中国体育社会学理论滞后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学的发展,因此,需要体育社会学工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审视社会问题,使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紧跟时代步伐。
第二,农民工体育研究还远远不够,应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研究,以解决中国农民工体育的实际情况,使体育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农民工体育实践紧密结合,使中国的体育社会学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
第三,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对象所在的地域扩展到中等发达城市、欠发达城市等地域,以掌握中国农民工体育的总体状况,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构建和谐社会体育提供依据。
第四,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对各地的实际情况作深入、细致的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分门别类地进行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民工体育问题,真正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注释
①孙娟,蒋伟浩:“对我国农民工体育问题的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第8期,第7页。
②海胜华、雷国梁:“我国流动人口体育问题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1页。
③鲁长芬,王健,罗小兵等:“城市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0页。
④张广林:“城镇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体系”,《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02页。
[关键词] 微博 社会问题 心理分析
一、引言
微博客这一概念源于英文micro-blogging,中文译作微型博客,简称微博。中国社科院《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评价微博是“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甚至,一些学者评价认为,其深刻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目前,国内对于微博的研究,多数是传媒界学者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对微博的发展及影响进行解读。而对于微博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及背后的原因却很少有学者关注。比如,胡会娜等从受众需求角度,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探讨微博对受众的需求满足。王娟从传播学和心理学出发,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本架构,建立了关于微博客使用动机与行为的假设模型。
二、微博带来的社会问题
不可否认,微博有许多自身的优点,但是,随着微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弊端也开始显露出来。接下来,笔者主要从受众的角度,呈现微博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
1.沉迷于“信息垃圾场”
由于缺乏严格的人工筛选和把关,微博网站的无意义信息越来越多,呈现泛滥的趋势。同时,由于微博客“传受合一”的特性,微博的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形成进行有序的整合,只能通过更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如果控制不好,微博客很容易成为一座庞大的信息垃圾站。
2.微博成瘾――微博控
现在,好多年轻人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微博,每天发十几条,反复登录反复刷新页面,很可能已经患上了微博强迫症。对于这一类沉迷于微博的人被形象的成为“微博控”。
3.购买“粉丝”
有很多的微博使用者为了和同事攀比微博中的粉丝数,不惜耗费金钱批量购买粉丝。一味追求“粉丝”数量,背离了“微博”作为个性化信息和分享平台的初衷。这样的行为已经导致了攀比和嫉妒心理的产生,同时过度沉迷微博的虚拟世界,还容易导致个体社会功能的缺失,导致个人与现实社会的隔离,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紧张。
4.信息监管困难重重
信息来源渠道的增多,并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很多用户缺乏责任意识,致使微博成为谣言的温床。比如,金庸“被死亡”这一类谣言都是通过微博产生和散播的,对当事人、对社会都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另外,在错误信息产生之后,微博的纠错机制滞后,信息一旦,其传播速度与广度很难掌控,一时不慎会引发很大的不良社会影响,如被有不良企图的人利用后果尤其严重。
5.微博“暴力”
微博正成为骂人的平台,伤害人成了微博里的病态特点。名人在微博上的出位言论,借由传统媒体的介入放大,由“事情”上升“事件”。名人在微博上的每次嘴仗,都伴随大量网友的非理性声音甚至谩骂攻击。
三、心理分析
1.动机与需要理论
归属的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需要是人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人天生有一种与群体建立联系的需要,把自己纳入到某个团里。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讲,这样做对个人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这样,他们将自己融入到不同的团体之中,分享共同的信息,关注同样的偶像,从而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归属需要。
自我关注需要。有调查发现,微博客受众拥有的关注者和被关注者数量越多,其更新和登录的积极性越高、越频繁。由此可以看出,微博受众普遍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高于自身对他人的关注程度。我们每个人都是希望被关注的,通过微博,普通的人也可以得到众人的关注,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有的人为了吸引他人的眼球,不惜利用制造和散播谣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成就动机。每个微博网站的商家都会将粉丝数量、评论的内容加以量化统计,还会将粉丝数量最多的前十名列到最显眼的位置。这一类的心理鼓励机制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成就动机。很多人发表言论,并不是为了传递消息,而是为了能够博得更多的粉丝和关注,在周围的人比较时能超越他人。
交流、表达、窥视动机: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研究,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表达、交流和窥视的欲望。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文本,满足网络世界里人们的表达、交流和窥视欲望。特别是普通人对名人偶像的窥视欲,微博上虽然都是个人的只言片语,简短却很真实且时效性很强。因此,微博对于满足偶像的表达欲和满足粉丝的窥视欲的能力是其他任何媒介所无法企及的。
2.“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曾提出了“镜中我”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微博的使用者在判断他人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基于想象,为了验证自己想象,他们需要不断的寻找证据。比如,经常看别人给自己的留言、有没有人回复自己的留言、有没有关注自己等。不论自己的想象是否得到了满足,都会产生相应的情感。然后,人们都会产生新的想象,或者是在旧的想象基础之上,继续进行验证。之所以很多人使用微博“上瘾”,是因为他们深深的陷入到利用微博来想象自我和验证想象的循环之中,并且他们把微博作为唯一的或最重要的途径。
3.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景。当一个人在独自面对问题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会受到很多人的注意,所以会倾向于做出比较保守的决定和行为。但是,当一个人融入群体中,感觉没有那么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即使做错了事也不会有人注意到自己,所以倾向于做出更冒险、更激进的选择和行为。
这种去个性化可以很好地解释微博暴力和微博谣言的产生。在微博的使用者中,有很多人属于匿名,即使是使用真实姓名的人,在面对别人时也会感觉自己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没有人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比较保守、内向、有道德感的人,在微博这个去个性化的环境中会更加大胆、冒险,说一些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有所顾忌的话。而一旦有人带头开始了“骂战”或“谣言”,这些人会更倾向于有从众表现,同时会推波助澜造成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四、小结
在此,借用我国某学者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微博只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工具和途径,重要的是使用者如何更好地看待它、利用它。
参考文献:
[1]郑雅真.新浪微博的发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梁赛楠.微博客受众的媒介使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是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问题。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体现,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1]选题是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关键,反映研究生科研水平的高低。
一、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意义
研究生毕业论文是训练研究生形成系统思维、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应能反映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有较大的理论或实践价值。常言道:“好题一半文”。选题对于科学研究具有普适性价值,选题关系着研究质量的高低。中国正值快速转型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研究生是否能选好时代命题,“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二、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标准与程序
俗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同理,无标准不易选题。标准和程序有助于研究生集中精力直奔主题。本文由收集整理
选题一般采用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标准。重要性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是理论意义,也可以是实践意义或社会意义,或兼有之。创造性又称创新性或独特性,指在选择确定和确定研究课题过程中具备的特点。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的各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合适性主要指选题是否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宜考虑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外部因素的前提下,结合自身能力、经验阅历、知识结构、操作技术,遵循“以小见大”原则,从熟悉的领域发现问题,运用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进行研究,重视“小课题”,以小见大。
选题一般遵循如下程序。研究生从感兴趣、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炼问题原型,接着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初步确定研究问题,然后进一步查阅专门文献,从而将研究问题明确化。同时,对研究问题进行他评和自评。即在听取权威专家、前辈、同辈意见和看法的基础上,不断实行自我修正,使研究问题日渐成熟。最后,确定毕业论文选题。
三、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与方法
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有二,自选题目或导师承担的课题。自选题目具有较大自由度,选题水平和个人生活阅历、研究能力关系较大,呈参差不齐之态。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稳定,能把握研究方向,但研究生自身缺乏自主性、灵活性。研究生可根据个人情况择优而从。勿论何因,“问题”意识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要素。
研究生能否从琐碎的生活世界挖掘选题,取决于自身的人生经验与阅历。“学校-学校”型研究生群体生活经验尤为单一,是不是束手无策?不然。研究生保持“同理心”对待生活世界,同化他人的间接生活经验亦是对自身有限直接生活经验的无限补充。个人能够直接感受或认知的部分只是生活世界的一角冰山,更为广阔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完成。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分析”“二次分析”来激发“灵感与火花”,获得选题。
四、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选题思维在于怀疑,“问题”意识在于发现。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当然,怀疑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缜密思考基础之上,既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又是新研究的开端。“问题”意识并非人人有之,也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研究生欲向毕业论文要质量,就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恰当运用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加芬克尔“常人方法论”,有助于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根据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研究生可以培养这样一种心智品质,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看清世事以及事情的全貌,即个人对时代生活的自主性把握。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论从日常生活中,破坏“理所当然”的常规,发现常规背后潜藏的社会事实。
此外,宜“勤”宜“懒”,“问题”长存。“勤”指遇事勤思考,拓宽思路,训练发散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懒”指大胆创新,学会偷“懒”,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总之,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有章可循,“问题意识”是关键。“问题意识”是研究的开端,创新精神是研究的生命力。研究生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注释: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运用问题管理及社会问题等理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在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间动态平衡关系形成的过程之中,介绍非营利组织的含义,特点和作用,并分析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阻力。最后总结本文不成熟之处,并是指出非营利组织的未来的发展现状。
一、问题管理的介绍
问题管理:国外关于危机防范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型是“问题管理”,它是由专门的机构负责针对企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发现、分析和论证,并以消除问题为宗旨,以达到化危机于无形的一种管理系统。
(一)问题管理的概念:许多组织虽然制定了许多管理制度,但总其不到多大效果。其实不是制度不灵,而是制定制度必须针对组织的实际问题,现场管理的核心是问题管理(managementbyproblem.向称MBP),即运用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的方法进而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管理模型。这就需要组织领导者建立一种机制,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把组织最致命、最重要的问题提出加以解决。
优势:1.可以防患于未然及早解决可能演变为危机的问题和阻碍组织发展的问题;
2.可以打通部门之间或管理专业之间的鸿沟。
问题管理是现代西方公共关关系发展中产生的新职能,他力求尽早确认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或萌芽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动员并协调组织的一切资源,对组织现有问题、潜在问题、采取必要的行动,从战略上来影响这些问题的发展,因此,问题管理代表了一种超前行动的战略。著名“问题管理”专家,用友集团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喻文益博士认为问题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在于:
第一、它是在拓展全体员工的思维深度,而不是对现状不闻不问;
第二、它是由经理人士和其他管理人员执行的管理变成了全员管理;
第三、它造成了一种危机意识,人们不仅要对自身的岗位提问题,还可以读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管理和其他方面提问题。
第四、它将问题的发现变成一种经常性的行动和制度,而不是一时兴起的冷热病;
第五、它将由管理者进行的管理降到了办公、生产、营销、后勤等第一线的前沿,使管理的层次扁平化了。
第六、问题管理强化了所有领导和普通员工的权责意识,培养了责任心。
第七、人们常常位子深的学识与见识所局限,为思维定势所左右,为体能惰性所埋没,问题管理力促超越自我,给组织带来活力,又极大地降低了风险等。
许多政府和非营利机构开始尝试用问题管理来指导日常管理工作,在这个领域中非营利组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公共问题管理就是在公共问题发展到危机之前,公共权力主体做出决策,改变公共问题的发展进程,维护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和谐。
二、对非营利组织含义,作用和其特点介绍
(一)非营利组织的含义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的非政府系统社会组织。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且在权益保护、慈善救济、扶贫发展、社区服务经济中介等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职能作用,事实上非营利组织已经发展成为解决社会公共管理问题的又一基本组织形式。传统意义上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载体,长期以来一直在公共事务领域扮演着主要角色,甚至被认为是公共事务治理的唯一负责人。但是随着社会问题的多样化和社会公共事务复杂化方向发展,政府在公共事务处理上处于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中。
(二)非营利组织特点
非营利性特征评价由于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自身特殊性质,在评价时就要求这类组织在活动中,首先要体现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即组织对社会公益性活动的贡献。在评价中主要考察其收入的用途、履行服务社会的承诺和效率、提品的公益性等。但是非营利组织是接受社会上的资助,依靠这部分财力生存下去,在我国中如何利用好这类服务组织也成为了一个难题,在此从几个方面论述非营利组织的优势和劣势。其优势有:
1.非营利组织的透明性比较强
特别是问题管理的实效性,对处理问题的机构的效率要求很高,作为问题通常的处理机关政府组织,由于机构人员的臃肿和区域管理的特性,使得其效率很差。相对于政府机构的层级机制和人员众多现象,非营利组织对社会问题的反映速度比较快,这会帮助政府监管那些事发比较突然的事件。在国外,很多重大事故以后,许多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都活跃在第一线,把社会的捐赠、善款交道灾民手中,这可以减小政府对善款的处理,增加对问题处理的速度,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时刻,没有比高效处理问题更能体现政府对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
并且实效性这在社会问题处理方面,又有重要的作用,政府不可能监管到社会各个层面,这就需要政府以外的组织帮助政府,对一些问题的监视,及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把问题遏止在摇篮之中,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很多不必要地损失。
2.非营利组织的专业性比较强
一些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可能要求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是每个社会领域的专家,在这方面,非营利组织中的专家力量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如果问题只有政府部门处理,这无形中会加大问题处理的难度,造成很多不必要地损失。也会增加问题处理的成本。
3.非营利组织的透明性比较强
对很多社会问题的处理,例如,对社会善款的处理,政府部门不便公之于众的,而非营利组织是不同的,此类组织创立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大众的。如果社会善款的处理由此类组织处理,会增加社会共性力,这也符合我们国家政府部门公开、透明的原则。我国政府部门只是监督此类组织对这些善款处理的情况,这也无形中腾出很多精力处理必须由政府处理的政策、方针方面的事情。
4.非营利组织的贴近社会性比较强
社会问题酝酿,发生和处理,直接的被授予对象都是普通的老百姓,非营利组织中成员他们很多是当地人很多问题也都经历过,这对找到问题的源头和分析事件发生有很重要作用。而且他们相比较官员们会更加贴近老百姓,了解百姓的急需的东西,这对安抚群众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事件的防范和处理。
同时,非营利组织也存在着很多劣势,这从两个方面论述:
1.非营利组织的财力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财力大部分来自社会企业的捐助,或某个企业家,他们当初建立这种慈善组织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例如,在全世界都有很高声誉的国际红十字会,它的创始人只不过是帮助在二战中受伤的战士,一直发展到现在。
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如何使这类组织生存下去,如果它们的资金出现问题,其还如何帮助别人呢。
2.非营利组织的监督问题
作为一个组织,它如何处理捐助上来的善款?这成为摆在所有非营利组织面前的一个难题。例如,以某个人的名义,号召成立起来的组织,捐款人如何知道此项捐助会怎样使用呢?这在国外,例如教堂的慈善活动,政府部门很少插手,可是有专门机构控制。但是在我国对此类组织的监督还不够完善,应该加大对其财务,设备和人员的检查力度,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三、社会问题管理处理中非营利组织作用
社会问题管理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期望不能转化为现实,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遭受威胁,社会发展受到影响。社会问题管理的概念在国外已经十几年的历史,但是此类事件在中国也有所发生,例如,中国一月份南部的特大雪灾,导致很多在外打工、上学、旅游、公干的人都不能及时回家。这是天灾,还是人祸呢?我们可以尽量的预防,相比灾难后的危机管理和灾后处理,预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社会问题处理的实效性、专业性、透明性和社会性都比较强,这也有利于我国政府在防御和处理此类问题的成本,这也便于政府有更多精力处理其他问题,提高其处理问题的效率。
作为国家政权机关和公共事务管理者在社会问题管理中起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其结构和权利的局限,往往会造成高成本、资源汲取能力约束、基层动员能力欠缺以及政策执行盲区等“政府失灵”问题。社会问题管理领域“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同时存在,为非营利组织介入提供了契机。与政府部门相比,非营利组织在众多领域且具有灵活性、创新性等特征,以其对民众需求的敏感而能及时的发现社会问题及不稳定因素;非营利组织多是开放式、网络式的志愿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之一就是直接联系社会公众,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能配合政府落实应对问题的政策措施;第三部门介入社会问题管理是基于志愿精神而不是行政权力,因而能更多的考虑受害者的具体需要,更加及时的动员公益资源开展相关的救助活动。
与企业不同,非营利组织受到“非分配约束”(nondistributionconsraint),所谓“非分配约束”,是指不能把获得的净收入分配给对该组织实施控制的个人,包括组织成员、管理人员、理事等,净收入必须完全保留,完全用于为组织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如里贾纳·E·赫茨琳杰所说“,与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承担着更多的义务,却少了许多企业难以摆脱的增加利润的需要,因而不会像企业那样在服务质量方面打折扣。”也就是说第三部门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与政府价值取向一致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属于“准公共部门”,这决定了非营利组织较赢利企业有更充分的动力和立场介入社会问题管理。
四、总结
总之,社会问题管理是社会工作实践中新出现的一项职能,同时把非营利组织引入社会问题的防范和处理,显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十分重视社会问题管理工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研究和参考国外社会问题管理的理论和经验,对增强我国对各种社会问题防范能力,提高对管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如何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随着其慢慢加入处理社会问题的行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是仅仅是政府的问题,也社会各个阶层和其本身的问题,并且此类问题也关系着其能否很好发展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贾西津,非政府组织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DB/OL],,2006-02-07
[2]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李亚平,于海,《第三域的兴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7,5
[4][英]迈克尔·雷吉斯特,朱迪·拉尔金,风险问题与危机管理,谢新洲,王宇,鲁秋莲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这类文章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因此,学生在解读时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抓住中心论点
社会论文的论点能表明作者对某一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作者立场和世界观的反映。作者为了形成他的论点,需要对某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文本的论点能帮助读者把握文意,了解作者的观点。而社会论文的论点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论点的概括性强。社会论文反映社会问题,揭示社会规律,关键是靠论点的确立。因此,学生在阅读时要关注篇首篇末或段首段尾的概括性强的句子,有时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观点。
2.论点准确度高。论点如果表达不准确,就不能确切地反映社会现象,甚至还会给读者带来困惑。所以,学生在阅读时要关注语意明确的、直截了当的总结性语句。
3.论点的角度新颖。所谓新颖就是能关注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并具有创新性。当然新颖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这需要作者有敏锐的眼光,对社会现象作精辟的论述和深入的分析。
二、注意论证方式
社会论文肯定要通过讲道理使人信服。而为了充实内容,作者决不会一味翻来覆去地空谈抽象的大道理,而一般在确立了论点之后,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1.运用令人信服的事实论证。社会论文中的事实都是确凿可信的,因为事实是为观点服务的,在事实论证的前面或后面肯定要有一个总结,而这个总结可以让读者顺藤摸瓜,找到文章的中心观点。
2.运用经典的或权威的理论论证。在社会论文类文本中,经典著作的原文或学科权威人士的原话可以作为理论论据,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理论论据,而某些经过时间检验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等也能作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一样,理论论据也是为中心观点服务的。
3.运用区别鲜明的比较论证。比较论证包括类比和对比两种论证形式: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对比论证则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属性的比较中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因此,学生在阅读社会论文时要格外注意这种区别鲜明的论证方法,从而迅速切入对文本问题的解答。
4.运用形象风趣的比喻论证。为了把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说得透彻,深刻,社会论文的作者往往采取比喻论证,深入浅出、形象风趣地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学生在遇到这种论证方法时,就要考虑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关系等。
三、注意语言风格
社会论文如果提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并进行深入剖析的话,那么其语言风格大体为庄重的、严肃的;如果它讽刺一定的社会现象,批判某种不良风气,表达忧患意识的话,那么其语言风格往往又会亦庄亦谐。因此,学生在阅读社会论文时应先思考其主要内容,进而注意其语言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四、领会作者感情
作者在赞扬或批评某种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带着明显的感情倾向,而领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了作者的态度观点后,对文章的解读便可势如破竹。
当然,表现手法的分析、构思特点的说明、句子含义的揭示等在其他文本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在阅读社会论文时也应注意,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是相通的,我们可以灵活地加以运用,举一反三。
阅读训练一
理性看待中国发展
郑永年
中国的崛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外界的看法不外乎两种:一是把中国的崛起看成是一种机会;二是将其看成一种威胁。表现在政策层面,前者主张要积极参与中国的发展;后者则鼓吹要拖延、遏制和围堵中国的发展。
国际社会怎么看中国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国本身如何理性地看待自己。如果不能理性看待,不仅内部的持续发展会出现问题,而且对中国的外交也会产生影响。
中国的确正在崛起。但现实地说,中国的崛起只是经济上的崛起,而经济上的崛起也只是一种数字计算而已。中国向外国政界解释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时候喜欢用乘法和除法,告诫人们不要光从数字来看发展。高速经济发展已经带来了很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能源短缺、社会分化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中国的经济崛起并没有带来军事上的崛起。经济现代化尽管为军事现代化创造了良好基础,但是中国的军事发展不仅受国际环境的制约,而且更受中国本身的国际战略的制约。如果经济上的崛起造就直接的军事崛起,那么中国就可能会步一些老帝国主义国家的后尘。实际上,中国是否会把经济能力转化成为军事能力,也是国际社会所担心的主要问题。如果军事崛起必须避免,那么文化崛起和政治崛起呢?
中国没有文化上的崛起。经济的崛起还没有带来文化的复兴,也没有造就新的文化。相反,传统文化正在加速消失。经历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洗礼的中国越来越难以见到传统的痕迹。尽管有人提倡学习“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但这和整体社会的变迁又是多么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失去文化传统的文明国家。
政治上的崛起也尚未实现。这2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而且也通过自身的变革适应和容纳了社会与经济的变迁。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在政治上的崛起。如何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并且在平稳中取得成功,是个巨大无比的困难。
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目前单方面的崛起不仅较之目前世界的诸多强国有很大的不足之处,而且较之中国本身的传统也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很多人把中国目前的崛起视为复兴,这是很有道理的。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曾经有过数次真正的崛起,包括在秦汉时代、隋唐时代、明清时代的崛起。在那几次崛起期间,中国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而且更是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在当时,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在文化艺术和政治上远远领先其他国家。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在今天的亚洲国家仍然处处可见。当代人们所说的儒家文化圈就是中国历史上全方位崛起的最好见证。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以往的崛起并非是军事上的崛起。近现代西方式国家的扩张主要依靠的是军事上的扩张。但中国影响力的外扩依靠的是贸易和文化的传播。贸易是中国和各国交往的一种“双赢游戏”,而文化的传播则主要依靠其他国家向中国学习的动机。
由此看来,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对目前的经济崛起沾沾自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因为“赶超”而崛起。而且,因为文化崛起和政治崛起的难度更大,中国仍有待建立起强大的制度机制来支持经济崛起的可持续性。因此,只有到完成文化和政治崛起之后,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
(选自《参考消息》)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外界对中国崛起的不同看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请简要概括中国目前崛起的现状。
3.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内涵?
4.为什么“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对目前的经济崛起沾沾自喜”?
5.作者认为“诵经教育”与社会的变迁不协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要阐述理由。
阅读训练二
警惕“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
李扬
搬出“专家观点”似乎已成时尚。然而,专家意见的可信度似乎也在大幅度滑坡。
在调控政策之手逐渐引导房价理性归位时,不少专家在许多场合发表力挺房价的高论。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先后有两个楼盘恰在此时盛大开盘,房地产商竟盛情邀请专家作现场演讲,请他们“房价不会下跌”的观点。不管说得如何动人,其实都只不过是引你掏钱。试想,他们跟售楼小姐比起来,恐怕只是多穿了一件叫“专家”的外套。
前不久,国内一家专搞环境研究的权威机构,经过一番研究竟然得出一个“科学结论”: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这个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不敢相信的“科研成果”公诸于世时立即遭到质疑。很快,有报道“揭开了盖子”――这个环境研究课题是由一家汽车公司赞助的!此外,在“苏丹红”“雀巢奶粉”的风波中,专家的表现忽左忽右,难怪新华社记者感言:专家“别卖了科学精神”!
在普通公众的心目中,学者是学术上颇具造诣、道德上堪为楷模的受尊敬的群体。但以上这些专家的表现玷污了他们得以安身立命的良知道义和学术操守。
专家观点失却公信力的背后,是部分专家与某些利益没有了距离。少数专家与开发商等利益团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所谓学术研究的公正与科学也就蜕化变质了。诸如此类的“专家观点”,尽管有“专家”在场,但知识分子的理性与操守却缺席了。这些学者凭借耀眼的学术头衔,手中的鉴定权、签字权等去堂而皇之地攫取一笔可观的费用,玩“学钱交易”,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结果,受利益主宰的专家意见又主宰了不知就里的善良听众。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愤言提出封杀“社会活动院士”,剑指的正是这类“利益的俘虏”。
如果最信赖的专家把屁股坐到“利”字上去了,日后谁还听专家的话?学者自贱,导致的将是学术自戕、文化自贬。什么是专家的责任?一是尊重科学的求真而独立的品格,二是全心服务公众的义务。做到这两点,也就自然远离利益的诱惑。
当越来越多的专家走进百姓生活、进入公众视野时,我们不仅要强调道德的自律,而且更要善用制度性的他律来共同维护专家观点的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只有剔除那些“利益专家”,实现专家观点的“去功利化”,才能聆听到坚守科学精神又为公众服务的“专家观点”,如此既有益于社会,又裨益于学术。
(选自《新华日报》)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本文观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第一段中的两个“似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2.“他们跟售楼小姐比起来,恐怕只是多穿了一件叫‘专家’的外套”,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3.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请简要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5.人格是专家的脊梁,中国工程院也告诫新增选院士要“自律”,请你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专家学者应如何加强自律,保持操守?
本期参考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社会论文》
阅读训练一:
1.认同中国崛起的国家要积极参与中国的发展,而把中国崛起看成是威胁的国家则要阻挠中国的发展。
2.①中国是和平崛起的,中国不会搞军事扩张。②中国人口多,把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就很少了。③经济的崛起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3.现在盲目地追求浅薄的“现代化”,流行的是快餐文化,没有营养,没有底蕴,没有令人回味的价值,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美感。
4.①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曾经有过数次真正的崛起。②在那几次崛起期间,中国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而且更是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③在那几次崛起期间,中国影响力的外扩,依靠的是贸易和文化的传播。④现在中国的崛起只有经济上的崛起,没有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所以,没有任何理由对目前的经济崛起沾沾自喜。
5.不赞同。
因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谱写了我们民族勤劳、勇敢、文明、礼仪的光辉篇章,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方文化精粹,做到不保守但有创新。如果从小学起就进行“诵经教育”,这能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延续民族文明礼仪,做到“读圣贤书,立君子德,做文明人”,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精神品格和生活质量,使民族道德精神发扬光大,培养出道德高尚、学识丰富、勇于竞争、敢于拼搏的中华民族新一代。(说赞同也可,只要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皆可)
阅读训练二:
1.开门见山提出了观点。
两个“似乎”是用看似否定的语气表达了肯定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这类现象的不屑和鄙夷,引出下文辛辣的嘲讽和严肃的批评。
2.这句话把专家与售楼小姐相提并论,他们的行为都为利益所驱使,讽刺专家的为人不齿的行为。
3.目的是批判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的学术腐败现象,倡导专家远离利益诱惑,坚守科学精神,承担社会责任。
主要论证方法是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如第二段与第三段列举了某些专家成为利益俘虏的所言所行,所举事例的性质越来越严重,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讽刺意味越来越浓。
4.①文章的语言犀利,如:“学者自贱,导致的将是学术自戕、文化自贬”一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专家如果不能坚持操守的话,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②语言中充满蔑视和愤慨。如“这个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不敢相信的‘科研成果’公诸于世时立即遭到质疑”一句用惊讶的语气说明了某些“专家”的做法竟到了让人难以相信的地步,以突出这类人的蜕化变质。
一、商科类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及现实困惑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作为高等院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一次综合性训练,旨在培养和全面检阅学生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各项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显然,毕业论文的上述功能定位之重点是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素质。更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文献检索与梳理、问题调研和论证及文字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遗憾的是,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渐近普及, 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下降。调查显示,许多本科学生在文献检索、社会实践、资料处理、独立思维、论文的写作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欠缺。再加上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院校商科类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总体质量堪忧。笔者认为,从写作实施层面出发可将其原因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时间安排上的冲突,由于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通常都是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许多学生认为毕业前的重中之重是求职,因此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投入的精力有限,导致了毕业实习走马观花,毕业论文写作应付了事。二是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撰写陷入了认识误区。在思想上仅把毕业论文看作是获取文凭的最后一块敲门砖,而忽略了毕业论文写作本身具有的发展自我能力的功效。三是写作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不严谨,不仅学生开题前的准备工作不足,而且提纲写作、文献述评和调查论证等重要环节常常缺失。四是论文写作的实训背景缺乏,学生没有直接参与社会调研工作,不了解毕业论文的应用价值,从而缺乏专业探求兴趣,写作心态浮躁。
二、商科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与毕业实习的互动机制
(一)商科类专业的内在属性决定了毕业实习是论文质量提升的源泉
一般说来,商科类专业毕业后的工作职位安排相对灵活,此属性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储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个高度复合的商科类专业,其培养目标通常定位于造就职业经理人等中高层管理人才,课程设置方面强调现代企业管理、营销管理和市场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和融合应用。显然,其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综合性的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的切实实施也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动力和活力所在。笔者调查发现,商科类专业中有不小比例的毕业论文常常是“空对空”——利用空洞的资料去探讨一个抽象或过时的论题。其根源在于学生对论文选题缺乏实际背景,导致写出来的论文要么是大量堆集复杂的理论文献,要么就是对各种网上观点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因此,强化商科类专业的毕业实习,使学生对专业实习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到论文研究的实际价值,并可激励学生积极踏实地去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另外,学生在企业实习时还能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和论证素材,有利于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结合应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从而提升论文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二)毕业论文写作可强化毕业实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近年来,商科类大学生“实习难”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不过,相对于课程实习而言,大学生的毕业实习较受企业欢迎,这主要是因为商科类大学生较长时间与毕业论文写作相联系的毕业实习常常能为企业带来某些正效应。事实上,若学生以毕业实习中发现的专业具体问题作为选题,并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系统研讨,往往可激发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灵活运用,并为企业提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
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有效结合除了可为企业产生一定的实际效益外,还可锻炼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这两者的良性互动,可现实地促进商科类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步加强,并最终提升其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三、基于毕业实习平台的商科类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
根据笔者多年的论文指导实践,本文认为高校应充分利用毕业实习平台来提升商科类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一)严把选题关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学中,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的现实场景引入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引出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也可以讲述在打雷闪电时氮分子与氧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场景,介绍了后续几个反应后,得出谚语——“雷雨发庄稼”的结论。在讲到NO的毒性时,补充NO作为信使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带着惊讶的情绪对NO产生了新的认识。
通过紧密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或重点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补充、讨论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热点渗透教学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人类保护臭氧层的行动”,这既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人文意识”问题,围绕“从电冰箱的普及与换代到臭氧层”开展探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访问网站,获得知识。在讲授重金属汞的性质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危害,讲述汞蒸汽对人体的危害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用行动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样清理破碎的水银温度计、如何处理含汞的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使化学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践,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所学知识富有时代感,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科学融入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三、进行生活与化学关系专题教学
高中化学专题教学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体教学形式可以将生活中的化学与书本中的化学的联系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介绍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介绍化学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作用,介绍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介绍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如健康、保健、能源、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例如可以向学生讲解当前化学合成材料的发展概况,人类已经可以制造出可以替代人体多个部位的化学材料。
四、与生活中化学知识相关的实验探究教学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入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以贴近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组织探究实验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国民经济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例如选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进行“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等实验。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为实验内容可进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等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进行与生活有关的论文写作教学
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课题报告,探讨实验中的问题或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师向学生介绍撰写小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文字能力不做高要求,只要论据能说明论题,条理清楚,说得明白就达到了要求。例如,将“糖类”设计成主题为“糖类与生活”的拓展课,课前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引导他们提炼成“糖在生活中的分布”、“血液中的葡萄糖”、“糖与糖尿病”、“糖与减肥”、“糖与健康”等小课题。然后把全班学生组合成几个组进行专题研究,同学们查找资料、走访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实验,在组内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课题报告。
此外,遵循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将课外新闻记者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组织,写出科技小论文。在将阅读材料整理成文章,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学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学能力的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化学教学内容可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者说都能很好地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本文就当前化学教学与学生生活不能紧密联系的现状提出将生活中的化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的相关教学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社会生活中,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接受这样一种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并愿意在教学中付诸实现,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学习,注意搜集各种新知识,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各科知识的普遍联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的进入化学学科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化学与生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1):58-59.
[2]李琴.将社会生活中的裕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D].华中师范大学,2008:3-27.
[3]张俊英.现代生活中的化学[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4]刘长笑.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与绿色化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8.
[5]吴君磊.让化学课堂回归生活世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91-92.
关键词:权利,就业歧视,不平等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妇女在经济生活中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据此,在《劳动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上,体现了中国妇女与男子在法律上具有平等的就业地位。享有同等的劳动权利,以及女职工在劳动工作过程中受到国家的特殊保护等作了规定。但是,由于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旧观念残余影响还存在,而且我国人口多,劳动力供大于求,每当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变化时,妇女就业问题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这些都干扰着我国妇女就业等政策的贯彻执行。当前,我国又面临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正确贯彻妇女就业与女职工保护政策方面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扰。
在我国,妇女就业歧视,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妇女的就业机会和从事职业的岗位往往比男子要少,却承担的责任和压力更大。女性第一次就业通常就比男性困难,包括许多女大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都会遇到性别其实问题。
妇女劳动就业权是妇女获得并保有财产权利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也是实现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的先决条件。建国以来我们国家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对妇女就业权的法律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制度和体制上为促进妇女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妇女就业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急剧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妇女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实际就业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就业过程中歧视妇女的现象日趋严重,许多妇女成了就业中的弱势困难群体。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对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其意义可以与上个世纪50年代全面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相提并论。
一、妇女就业会遇到哪些问题
(一)我国妇女就业歧视现象的现状
由于生理以及社会观念上的原因,妇女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地方。论文参考网。从生理来看,女性与男性相比在身体结果和生理机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女性在一生中要经历经期,孕期,产期,等生理机能的变化过程,过重的和过紧张的劳动以及不良的工作环境,都有可能影响到妇女的安全和健康,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民族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从社会观念看,社会性别观念以及社会叫色定位的差异也给妇女就业带来很大的障碍,这种想象的观念往往偏见地把妇女看成弱不禁风,没有理性,和被家庭拖累的群体。这些想象的特点,常被雇主当作排斥妇女就业的借口。
(二)女工未能纳入社会保险范围
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现阶段我国公民享受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前置程序和必要条件。也是用工单位对被雇佣职工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对此,我们做了一个调查,63%的女工,其单位为她缴纳和办理了社会保险。而37%的女工单位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障费。49.3%的女工答道单位是按城镇缴费标准缴纳的,19.2%女工是按郊区标准缴纳的,剩下的31.5%选择不知道。显然,她们不了解自己的工作单位究竟是让她参加了哪一层次的社会保险,也不知道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和标准。另外,我们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即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故意规避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而女工被迫接受这种降低了的待遇。论文参考网。
(三)就业时间缩短
女职工实际就业时间缩短,就业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劳动合同期限短期化现象严重。虽然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50岁退休,但女职工实际就业年龄多集中在18-45岁之间,5岁以上在企业就职的女性,往往成为减员的首要对象。一些企业甚至规定女性职工45岁就要内退。对于那些处于生育高峰期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则采取缩短合同期限,甚至一年一签合同的办法,以回避女性事业中断期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的用人单位知道或估计哪位女工要结婚,就会在其尚未怀孕时,提前表示不再续签下一次合同,以逃避用人单位未来将要承担的某些义务。女职工所签劳动合同期限偏短,加大了女工就业的难度和不稳定性。
二、总结
当然,从全局看,我国13亿人口,6亿多女性.至少有接近3亿适龄妇女劳动力,我国的妇女就业与女职工保护问题仍将是一个长期的、繁重的任务。特别是在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观念冲突大,法制不健全或者有法不依现象存在。从表面上看,近年沿海地区一些私营业主、“三资”企业热衷于大量雇佣女职工,但他们出发点仍是“打工妹”,听话、好管、工资低廉,这要按照女职工保护的规定来保障妇女就业的权利,实际上还相距很远,甚至和他们贪婪追求利润的本能是南辕北辙的。论文参考网。众多的乡镇企业和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就其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讲,要全面贯彻女职工保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平衡适用女职工多的行业与适用女职工少的行业的负担,鼓励企业单位尽可能地多用一些妇女劳动力,解次妇女就业难的问题,建立社会统筹的妇女生育保险的议程已经提出。所以,当前我们面对这一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大力宣传妇女就业与女职工保护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宣传《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达容,以及它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促进作用。并依据《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规,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执法监察工作,不断地提高妇女就业与女职工保护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董舆.当今中国人的法律意识结构——抽样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6).
[2]蒋永萍.世纪之交关于“阶段就业”、“妇女回家”的大讨论[J].妇女研究论丛,2001,(2):26.
[3]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何平.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报告[A].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1.
一、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达尔文小时候曾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因为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促使你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去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探求。要鼓励学生表现与众不同的创见,提倡个性化发展,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问题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种教学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在这方面,教师要善动脑子,肯动脑子,舍得下功夫,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心人,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教学,进而改变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状况。学生爱学了,课堂活跃了,师生融洽了,成绩提高了。可见,只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启发诱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爱学习,促使学生产生创造意识。
二、在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要承担授业、解惑的责任了。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学生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要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提问题,要学要问,学问学问,有问才有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质疑和学生提问,不仅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会增强教学效果。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情况,通过质疑来让学生思考问题,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所谓方法和学习需求,解决好这些问题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教育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程序,引导学生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把握好教材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教师教学要善于设疑,巧妙设疑,联系学生实际,启发唤醒,鼓励学生参与质疑,帮助学生分析,观察想象,还要抓住时机,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中组织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缺陷。
兴趣活动可以就一门课的内容来组织如“政治理论研究小组”、“思想政治课学习小组”等。也可以就某个专题的探讨组建兴趣活动小组,如“法律问题研究小组”、“人生问题研究小组”、“道德问题研究小组”、“学习方法研究小组”等。兴趣活动小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
小论文比赛是就大家所关心的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论文比赛。论文比赛要有计划、有安排,包括比赛次数、比赛比赛内容、比赛形式等都应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比赛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包括课题选择和设计的方法、资料收集的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论文撰写与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兴趣活动和小论文比赛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二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进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团结和友谊。兴趣活动和论文比赛的组织简单易行,值得每一个政治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
四、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授课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的原则,向学生阐述与思想政治内容有关的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引进党的方针政策;引进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材料、新观点、新问题;引进社会生活中的轶闻趣事,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用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像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要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堂来,让“大社会”走进“小课堂”。例如讲授“祖国统一”时,我为学生补充近几年势力分裂祖国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我国《国家法》的制定时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活动的本质。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而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老师深感初中思想政治课难上,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的体会是政治课没有新意,枯燥无味,这极大地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我觉得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无论从教学方法上,还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上都应该深深反思,找出应对之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 在激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促使你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要承担授业、解惑的责任了。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学生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要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提问题,要学要问,学问学问,有问才有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质疑和学生提问,不仅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会增强教学效果。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情况,通过质疑来让学生思考问题,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所谓方法和学习需求,解决好这些问题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教育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程序,引导学生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把握好教材的内容。
3 在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中培养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中组织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缺陷。兴趣活动可以就一门课的内容来组织。兴趣活动小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兴趣活动和小论文比赛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二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进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团结和友谊。兴趣活动和论文比赛的组织简单易行,值得每一个政治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
4 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授课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的原则,向学生阐述与思想政治内容有关的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引进党的方针政策;引进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材料、新观点、新问题;引进社会生活中的轶闻趣事,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用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像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要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堂来,让“大社会”走进“小课堂”。例如讲授“祖国统一”时,我为学生补充近几年势力分裂祖国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我国《国家法》的制定时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活动的本质。实践是认识的第一源泉,新课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无定法,初中思想政治课要改变现状,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其中的利弊,在课后进行认真的反思,分析课堂上的所得所失,才能为今后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19世纪中后期;纽约市;移民
美国自南北战争以来,其工业化步伐逐渐加快,直至19世纪末,基本从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工业化必将带来集聚效应,大量人口、资源集中于城市,工业化提供了美国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动力①。19世纪后期,随着纽约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纽约市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大量海外移民与部分本土农村人口的涌入也使纽约市人口剧烈膨胀。大量人口的输入也使得纽约市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进一步推动纽约市的发展。但人口增加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一、19世纪中后期纽约市移民增长趋势
19世纪大部分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增长是通过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但是纽约较为特殊,其人口增长主要依靠欧洲移民来完成的,国内农村人口吸收反而是其次。据调查,在1820―1920年,全美入境移民3400万,其中三分之二是由纽约港上岸。尽管许多人继续前往美国各地,但有近一半人在纽约停留下来②。纽约市总人口在1850年仅为696115人,1860年为1174779人,1870年为1478102人,1880年为1911698人,1890年为2507414。③从此可以看出纽约市人口在这一阶段人口暴涨,而其移民数量在人口的比例保持一个很高水平,尤其是在1850年、1860年、1870年分别是45.7%、47.1%、50.0%,外来人口在纽约市总人口的比重之高,在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当中是首屈一指。
二、19世纪中后期纽约市移民增长迅速的因素
纽约之所以如此吸引移民,与美国整体环境相对优越有关。学者们普遍认为,国际间的人口迁移是由于迁入国的拉力与迁出国的推力共同影响的结果。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经济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在19世纪末,美国经济发展处于黄金时代,其国民生产总值在1860年排名世界第四,而到了1890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一时期内爆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的发展伴随着新的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得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变大。而反观欧洲,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国民开始大量移民美国。根据美国政府统计,在1880―1920年有超过两千万的入境新移民中,主要来自意大利、奥匈帝国、俄国、波兰以及波罗的海各国④。在从这些方面看,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哈里q杰洛姆和布林利q托马斯在研究美国移民的动力时认为,美国的“拉力”大于欧洲移民国家的“推力”。美国经济的发展和起伏决定外来移民浪潮的高低。当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时,入境移民就会大量增加,反之则会锐减。⑤
纽约市的自身条件的优越也是吸引移民的必要因素。纽约市地处美国东北部,地处大西洋沿岸城市的中心点,易于形成经济中心。纽约港据有一个天然良港,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海岸线长达600英里。有利的地理条件方便了贸易往来。到1860年,全国进口贸易的2/3,出口贸易的1/3均经由纽约完成。⑥正是作为美国东海岸最著名的良港,才能在移民浪潮当中获得极大的份额。
19世纪初,纽约发展迅速发展,通过交通线将西部内陆地区囊括进它日益扩大的经济腹地⑦当中。1825年伊利运河的开通保障了纽约市为来来的繁荣。到1835年,整个工程的费用已全部付清,运河沿线的纽约州北部城市平均增长率达300%。运河航运刚开始的第一年仅为218000吨,1840年达1417046吨,至1850年,又在此基础上翻了一番。此后每年都有更多的地区以修建交通线的形式与纽约加强联系,逐渐成为纽约的地区。19世纪70年代横跨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通车后,纽约的腹地拓展达到了一个顶峰。经济腹地的不断拓展,预示着纽约易于获得中西部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使得纽约成为移民中转站,通过便利的交通为美国中西部输送移民。
三、移民快速增长对纽约市的影响
移民的大量输入为纽约市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移民当中青壮年劳动力占多数。据调查,1840年,进入美国的15―40岁移民占比重的67.7%,1880年这一比例提高至71.7%,1900年,14―44岁的移民占82.6%⑧,移民年轻化趋势明显。移民输入推动了美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向前发展,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大城市突显出来的地位与资源日益明确。
移民数量的增长同时也导致了许多城市问题的出现。大部分移民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他们只能充当廉价的劳动力,收入低微。底层移民只能居住在拥挤贫民区内,住房条件奇差。“当原本只能居住一个家庭的住房内发现了几户人家一起居住的情况,恶劣的住房状况逐渐自我显现出来……恶劣的地下室住房,排水系统的缺乏,不足的水源供应,肮脏的房屋,不合格的水管,拥挤黑暗的卧室和走廊,加上过量的房客与高额的租金,这些现象在我们的大城市中随处可见。”⑨由于贫民区住房环境的格外恶劣,导致贫民区经常爆发疾病、发生火灾,威胁到贫民生命安全。据雅各布q里斯在其著作《另一半如何生活》一书中统计,1869年纽约市有468492人居住在廉租房;1888年达到1093701人,1890年是1250000人。⑩
四、结语
纽约市至今仍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际性大都市,这与其在19世纪中后期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这一时期的发展借助了来自欧洲的移民浪潮,使其吸收了大量的人才与廉价劳动力,推动其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但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阵痛,贫富差距拉大、住房紧张、犯罪率高等社会问题也突显出来。(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注解:
①杨长云:《公众的声音:美国新城市化嬗变中的市民社会与城市公共空间》,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版,第52页。
②林广:《移民与纽约城市发展》,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页。
③数据源于United States Bureau of Census,Table33.Race and Hispanic Origin for Selected Large Cities and Other Places:Earliest Census to 1990.
④隋笑宇:《美国东北部城市的外来移民及其影响(1880-1920),东北师范大学 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9、30页。
⑤林广:《纽约外来移民状况简论(1820-1920)》,载自《历史教育问题》,2004(6):12。
⑥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⑦经济腹地是指具有经济中心功能强辐射区域,具体来讲就是经济中心或者交通枢纽的主要辐射和服务的区域。
⑧隋笑宇:《美国东北部城市的外来移民及其影响(1880-1920),东北师范大学 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