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ppt培训学习总结

ppt培训学习总结

时间:2022-07-03 20:1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ppt培训学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ppt培训学习总结

第1篇

教学反思

当自己获得站上讲台机会的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向往,但也有害怕和顾虑;能够获得成为教师的机会,是我的梦想,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内心是焦虑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稍有差池可能就会犯错。因此,感谢学校给予的培训机会,让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在这次试讲中,我选择正在学习的计算机化学课程,并选择第二章内容作为试讲素材,虽然在试讲之前也做了准备,试讲之后才发现自己的问题出现的太多了,还需要整理学习的内容更多,我将这次的试讲总结了以下几点内容,以供反省学习:

首先,从最初的课程设计来看,本身课程内容是教授ppt的制作,而课件PPT应该作为一个模板素材,起着样例展示作用,而我所设计的课程PPT漏洞百出:

(1)PPT模板下载之后没有认真观察,去掉与课程无关的标签和设计,课程PPT中应该不能随意出现高清的人像图片;

(2)设计的PPT与自己所讲内容会有冲突,如从大纲整体看,PPT模板风格多样,颜色搭配不合理,文字与图片排版杂乱等,这些不符合教学设计;

(3)在课程举例讲解当中,不仅仅需要展示反面教材,也需要展示正面教材的例子;

(4)PPT的素材多种多样,应该多借助网络资源学习更多的PPT使用技巧,将自己的课程PPT做的更加认真、精致;

(5)在讲解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跟着课堂思路走,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参与,课堂气氛也能被带动起来;

(6)在授课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要熟记于心,不能紧张,在讲台上的状态应该保持从容放松的姿态,授课吐字不能过于着急,语速放慢,则容易出现吐字不清、内容讲述不清的情况。

这次试讲我总结了以上老前辈给我的提议,我真的很感谢有这么一个机会进行试练,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问题。要真正上好一门课程需要一个老师去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慢慢沉淀,才能越来越好,老师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自身起着很大的带头作用,我会努力不断学习和反思,多听听其他教师的意见,也和学生多进行交流,将自己所学能够好好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2篇

1教学方法

(1)在课前1周发放某章节的相关问题,将班级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发放自制的作业报告书。给每个小组分派任务,主要任务是亲自到临床科室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及后期整理资料、书写报告、制作PPT。要求:①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完成。②医院、科室不限。③以小组为单位准备10分钟的PPT汇报。④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作业报告总结并作为平时成绩。(2)调查内容(以人力资源管理一章为例):①你所调研的医院(科室)怎样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内容有哪些?②医院护士的在职培训方式和培训情况如何?③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解决?④在完成该项调研工作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收获?(3)授课时,先由教师用5分钟的时间简单介绍相关内容,随即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各自的PPT。

2评价方法

2.1现场评价采用自评、同学互评、教研室教师点评等方法对此次调研评分,评分内容主要包括课前查阅资料、小组分工、课件制作和PPT汇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宣布评分结果,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口头表扬,并把本次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中,占期末成绩的5%。

2.2课后评价采用课后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次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法的态度。

3讨论

3.1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有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护理人员是卫生保健服务队伍中重要的一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与不同专业领域的人一起合作共事。这就要求在学校教育的早期培养护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有研究表明,在校期间尽早进行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与其他专业学科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合作。小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之间分享各自的想法、体会和经验,并且能从中体会和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调查研究显示,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得到了提高。本研究选取护理管理学这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课程开展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相关技能。这种教学方法课前准备的时间相对较长,准备内容要详细具体,并且对小组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为只有有效的沟通和准确的表达才能够取得临床相关人员的配合和获取准确的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促使他们认真准备、积极思考。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学生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及合理的判断,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决策能力,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3.2促进教师反思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现代社会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具备与人交往的能力、团队精神、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而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在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中,与往常的讲授教学不同,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碰到大大小小的问题和很多突发状况,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开展此类教学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不仅对知识储备,同时对教师的应对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等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促使教师不断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3.3转换角色,增强学习效果在本研究中,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法在学生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学生纷纷表示此种教学方法很有新意。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整个参与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是参与者、听讲者、点评者等,在交流中相互取长补短,发现自身问题,努力纠正,并学习他人优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临床亲自调查、与相关人员沟通、查阅资料到制作PPT、书写报告,整个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由于担心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影响小组成绩和集体荣誉,大部分学生在课前都积极查阅资料,充分准备。

作者:黄娟赵丽红赵小平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

第3篇

在2012年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优秀青年干部培训中,人资部与丰满培训中心着眼于公司发展战略要求,深入研究项目需求分析,精心策划项目设计方案,大胆创新项目过程管理,有效实施项目运作流程,在青年干部培养实践中探索出一套以四个导向为切入点设计培训方案,以“十个一”活动贯穿项目始终辅助培训教学,应用4种教学方式、5种管理模式、沉淀出6项学习成果,简称“456项目体系”的青年干部培养特色新模式。

“456项目体系”主要内涵

以四个导向为切入点设计培训方案:即以需求为导向,设置培训课程;以流程为导向,全过程管理;以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导向,学习与交流相结合;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实施工作改善4A计划。

开展“十个一”活动: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一次警示教育,一次拓展训练,一次读书交流会,一次生日party,一次党性材料分析会,一次座谈会,一次参观水电博物馆,一次篮球比赛,一次辩论赛。

四种教学方式: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参观学习,体验式学习。

五种管理模式:全封闭式培训,团队学习,互动教学,自主管理,积分考核。

六项学习成果:每周周报,PPT成果汇报,学习行动笔记,感悟集,学习论文,两结合工作改善4A计划(“两结合”指学习内容结合工作;“4A”指4项行动计划)。

“456项目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将现代企业培训管理理念渗透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成年人学习的固有规律,使培训学习从单一的学员对知识层面的认知上升为以更新观念、拓展思维、锤炼心态、提升能力为重点的全方位、立体式互动交流,实现从听到、知道、认可、实践,到行为改变的递进关系,使培训价值达到最大化。

“456项目体系”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突出解决公司对青年干部能力要求层级和标准的专项问题,结合科学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通过对资源合理有效地整合,实现“456项目体系”的建立。

基于“456项目体系”的实践

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课程设置及应用

设计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即党性修炼、卓越表达、思维激荡、知识拓展、管理提升。“党性修炼”加深青年干部对新形势的认识,提高对国家及公司政策领悟能力,着眼公司战略总体目标,提高青年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卓越表达”提升个人公众表达能力,学习领导者的语言表达艺术;“思维激荡”突破传统管理思维模式,转变个人思维方式,重新认知自我,不断提升;“知识拓展”中学习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非专业领域的学习,扩宽视野,接触前沿理论知识,了解新领域新信息;“管理提升”中学习管理理论,提升管理效能,提升个人领导力,学会合理制定计划,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执行力和贯彻力。

以流程为导向全过程管理。为加强对培训班的有效管理,培训中心特意安排了具有多年培训管理经验的四位老师分别负责培训班的各项管理及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以确保培训项目顺利实施。培训前期,由专人负责培训学习手册的编排印刷,培训学习资料的排版装订,培训实施过程中所需教学物品准备以及会场设备的调试等;培训实施过程中,通过“互动教学、分享交流”等多种管理模式,努力使培训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确保实效”的主旨;培训结束后,总结项目实施过程,整理培训相关资料,撰写培训评估报告。对学员工作改善行动计划进行后期跟踪回访,收集经典案例,并对下阶段的培训工作进行合理优化。

以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能力为导向,学习交流相结合。交流是促进团体学习效果的基本方式。在“读书交流会”、“PPT学习成果汇报”以及课后“学习园地”感悟粘贴等过程中,都给学员搭建起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一是“每周简报”的交流方式。班级成立编辑小组,针对一周在培训中心学习、生活等情况制作简报。简报内容包括一周动态、学员学习的心得体会、所感所悟、风采展示、分享互动,每位学员都可以在简报上发表文章,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

二是“学习园地”的交流方式。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学习园地,学员们可以把自己学习的感受或老师课程中讲到的经典语录写在即时贴上,粘贴在学习园地,课间学员们相互浏览,一周总结一次,评选优质感悟,大家分享。

三是“爱心家园”的交流方式。41位学员,每位学员都通过抽签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神秘伙伴,这位神秘伙伴的到来,使自己有了一次奉献爱心的机会,在整个培训学习过程中,默默关注着他,记录他的成长以及每天的表现,把想对他说的鼓励粘贴在“爱心家园”上。在学习的同时,使学员都能感受到被别人关注的温暖。班级里的爱心大使会不定期的宣读爱心语录,传递每个人的爱心。

四是“总结分享”的交流方式。每周的课程结束后,学员根据一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学习,相互分享学习体会,并选派代表和全班分享三点,同样的知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学员以空杯的心态从别人的收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

五是“辩论赛”的交流方式。聆听智慧交锋,感受语言魅力,举行以“责任·能力”为主题的辩论赛。辩论中双方辩手各执己见,据理力争,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示出辩手良好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的综合能力,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六是“座谈会”的交流方式。培训班党支部召开了“依法治企”学习座谈会,并邀请公司监察部同志参加。座谈会上深入学习了新源公司依法从严治企有关要求,分析了公司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实施工作改善4A计划。学习的目的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在学习期间,每位学员要填写两结合工作改善“4A”计划,以一周为节点,总结学习收获,反思工作改善点,将思路转化成方案,再将方案转化成今后的行动计划,应用smart原则(可操作、可实现、可衡量、可评价、有时间限制),制定并描述计划实施具体步骤。根据计划的制定,实施改善行动,使培训有效落地,实现成果转化。

四种教学方式的应用

在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讲授课程之外,还设有专题研讨、参观学习、拓展训练。

专题讲座。为了使每位参训学员训后在思想境界上有新的提升,理论水平有新的提高,能力素质有新的增强,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有新的突破,培训班安排了包含多学科门类的30个专题,涉及历史、社会、管理、科技、法律等学科知识,并结合当前时政,开设了关于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辅导、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专题讲座中,课程将互动方式的演练、角色替换、情景模拟、管理游戏、结合案例讨论、头脑风暴、性格测试等穿行,老师们生动有趣的授课内容、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良好的表达技巧都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正确领会上级领导意图,有效完成组织任务》课程中,为加深学员对课程的理解,主讲老师设计了“最佳搭档”的互动游戏。课后,学员们分享了学习的所思所得。学员张会贞就在以“参与、分享、反思、成长”为主题的所思中写到,游戏过程中被指挥者茫然等待命令,指挥者情急之下有亲自操作的冲动。反思工作中,作为上级领导,如追求自己对权力的掌控,习惯于指挥部下,这种“大权在握”、“命令为主”的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自身压力过大,员工过分依赖领导者,个人的才智和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很难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专题研讨。在专题研讨活动中,分别通过班委、党支部、各小组队长组织,选定研讨主题、设计研讨流程,组织研讨过程,使学员相互学习,畅所欲言,有效沟通,实现思维拓展,观念交流。培训班顺利完成了“读书交流会”、“党性分析会”等专题研讨活动的召开,并对研讨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整个过程,一方面使学员丰富了学习内容、交流了知识,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

参观学习。参观学习将学习与实践有效结合,在学习的同时,放松身心,交流感情,增长见识,增进友谊。

体验式学习。从团队建设、室内体验式活动、户外拓展、晨练四个角度设计了体验式学习内容。将直接的感官体验和知识型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体验式学习,强化青年干部的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协作、勇担重任的团队精神。体验式学习对个人而言,使学员战胜了自我心理舒适区,克服恐惧,直面困难和压力。对团队而言,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使团队成员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正确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五种管理模式的实践

“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是指严把各项考核制度,实施军事化管理。学员按照考勤要求,按时上课,并且克服严寒及自身生活习惯,每天坚持晨练,他们用整齐的步伐迎接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用响亮的口号传递着青年干部的热情和活力。

“团队学习”的管理模式。即将学员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设有队长、队长助理、纪律委员、5S委员(5S源于日本精益生产,此处特指维护小组环境,保持教室干净整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员可自愿竞争上岗。队长带领小组进行团队建设,组织大家制定本小组的队名、队徽、学习目标、学习公约,并依此进行风采展示。团队学习中,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队长负责组织在课程实施过程的小组案例分析、总结研讨等环节各小组成员的发言;队长助理负责收集学员的学习感悟,课间粘贴在团队的“学习园地”上;纪律委员负责维持本小组及班级的课程纪律;5S委员负责带领团队成员维护小组的5S环境。

“互动教学”的管理模式。即由主讲老师负责课程内容的完整讲授,助学师进行课前气氛的调动和培训现场管理,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享受知识的盛宴”。“课间操、小游戏”等多种互动方式,能充分缓解学习疲劳,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程度来吸收课程内容。

“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即在培训班中成立党支部及班委,实施管理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班委成员由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组成,党支部成员由团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成,他们承担着沟通师生、引导班风、服务学员的重要任务。学习过程中组织策划实施贯穿项目始终的“十个一”活动,丰富学员的学习生活。通过QQ群、飞信的建立,搭建学员相互交流平台,辅助培训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分考核”的管理模式。即在培训过程中采用团队累计积分制,分别针对团队建设速度、风采展示、课堂互动、5S环境、精彩感悟、研讨总结、竞赛活动、好人好事、课堂纪律等环节,应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将得分情况真实有效地反映到班级评分规则表中,运用透明机制,评选优胜团队,激发团队学习热情。

学员展示的六项成果

每周周报。由班委会成员组成编辑部,针对每周的培训学习情况编写周报。周报内容包括:本周要闻、本周动态、组织活动、心得体会、学有所思、培训分享等模块。学员积极投稿,针对课程、活动等自拟主题,分享心得体会。周报提供了学员交流的平台,全方位展示了学员学习期间各项收获以及丰富的培训学习生活。

学习成果汇报(PPT述学)。学员间的交流在整个培训班的培训管理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为其搭建起了多样性的沟通平台,实现了学员间学习成果交流。如每位学员五分钟的PPT述学,就是由学员梳理、提炼、总结其学习期间的所感、所悟、所得而进行交流。

学习笔记。为学员设计了专门的学习笔记本,学员每天都将学习收获整理成学习笔记,记录学习知识点,学习期间经常回顾翻阅。培训结束时,每位学员的笔记本上都写满了各自的收获。

感悟集。学习园地是培训班的一个亮点,课间总能聚集许多学员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大家相互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训期间共收集到300余条学员的感悟,且把这些感悟装订成集,作为学员学习生活的一个美好纪念。

学习论文。学习的真谛是能力而非信息的获得,学习期间每位学员将学习所得结合自身工作撰写学习论文,41份论文分别从多个角度设定主题,涵盖了公司系统生产、管理、建设、安全、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

工作改善4A计划。培训设计始终遵循“学以致用”的培训理念,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分别制定了个人的“工作改善4A计划”,计划中详细描述如何按步骤将学习所得转化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各项工作业务能力,最终实现行为的转变。

制定行动计划作为学习成果的重中之重,密切联系了学员实际工作,优化了学员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流程,增强了全局意识,提升了系统思考能力。由于行动计划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持续性,这样就促使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培训价值的最大化。

利用信息反馈进行培训评价和改进

为保证培训课程的顺利开展,达成培训的最终效果,在培训中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由班主任老师全面收集学员对培训过程的建议,以及对活动安排、课程设置等信息,以此进行培训效果的整体评估。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培训内容、师资水平、培训管理、后勤服务四个方面展开,在对评估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复查的基础上,对培训效果再次进行跟踪调查,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及提出的有效建议。

“456项目体系”的鲜明特色兼具推广性

第4篇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

1 确认开发主题

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实施此次课程开发项目的相关要求,与合作的外部咨询机构充分沟通,从各营业部实际需要――组织需求出发,依据营业部营销岗位及管理岗位素质模型,结合日常工作遇到的问题――学员需求,共同定制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主题。例如,主题之一是“新员工培训课程开发”,据此设计营业部新员工培训课程,课程包括两大类:一是营销类,包括准客户开拓技巧、大客户营销技巧、客户面谈与沟通技巧等课程;二是自我管理类,包括如何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营销人员自我潜能激发、团队精神与团队意识、时间管理与工作计划、职业形象与礼仪等课程。

2 明确进度和成果

此项目要求在6天内达成预期的课程开发任务,编制相关执行进度表,以及任务清单,并且及时考核成果。核心成果是“三大件”+“一会”:“三大件”是指成果物――课程大纲、课程讲义和课程讲师手册,“一会”是指学会讲解。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首先,透过行动学习让课程开发者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团队成员,同时也能够吸收团队成员的想法,丰富教学内容;其次,项目小组成员透过自己亲自参与,能够知道这些培训内容的由来,在未来的培训过程中可以更清楚地授课;再次,成果以固定的格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公司的知识管理,节约公司课程开发的成本。

3 筛选参训人员

此项目成员为:由人力资源部门作为发起人,培训经理作为召集人,外部专家作为催化师,各组选派一名组长,各尽其职,与学员共同开发完成组织要求的成果。学员必须曾经参加过TTT一内部讲师初级以上课程培训,同时必须是通过本次课程的笔试和面试合格者,其中,笔试主要以企业内部培训讲师课程开发的理论考试为主,面试主要了解学员参加本次项目的动机、在授课方面是否具有潜质、是否热爱培训事业,以及个人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综合评比确认资格。

4 匹配调研方式

此项目采用的是问卷调研,收集各组员对项目的意见,主要包括4个方面:开发内容、开发方式、主要问题及其他意见。其中,开发内容部分,创新地采用了知识点频次统计方法,也就是说根据组员对知识点提到的频次,来决定哪些知识点作为重点开发。

5 组织项目执行

依据前期调研资料,准备项目引导手册,分组确认团队,选出组长。需要强调的是,组长不仅需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而且在责任心、上进心、主动性、学习热情等方面都需要有优秀的表现。

第二阶段:课中执行

1 公布注意事项

培训经理公布团队需要注意的事项:由外部专家指导,对项目内容进行讲解、示范及审核;由组长依据需要开发的主题主持讨论,每组选出一名组员负责记录分享的成果;任务必须按各步骤要求的时间完成,每个步骤外部专家都会引导――指导――辅导――示范教学;在某些重要步骤,会请学员上台演练,譬如教学手法应用;某一课程开发的当日必须产出“三大件”+“一会”等。

2 成果考核说明

开发成果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公司管理层、各营业部负责人,以及外部专家共同考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讲义是否清晰美观;讲师手册是否详细完整与配套;现场实战演练授课气氛及授课方法与技巧等,据此评选优秀团队和优秀学员。

3 学员选定课程

学员按照项目要求,根据调研结果,以及营业部岗位素质模型决定课程主题,在选课过程中遇到需要外部专家协助的,都及时与专家进行沟通,同时也吸收团队中组员的意见,分享心得。

4 确认开发课程的目标

首先确定课程的一级目标,目标的制定是为了课程开发后能够满足组织的要求、未来授课学员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会考虑受训学员的层级与职能,以及学员在将来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营销人员自我潜能激发课程的目标,最终确定为: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前景;认识自我价值、树立人生目标;公司对卓越证券营销人员的期许。在大家讨论后,淘汰非关键性的一级目标,如图1,确定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不应成为课程的一级目标。而且在讨论和分享课程目标中一定遵循行动学习的原理,即反思一一行动一一再反思――再行动。

5 团队拟定课程大纲

在外部专家的引导下,对课程一级目标进行分解,也就是找到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方法。如图2营销人员自我潜能激发课程的目标之一是,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前景,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呢?课程内容主要有:对证券行业的回顾与展望;员工从事营销工作的热情激发、潜能挖掘等。

6 完成课程开发结构图

课程开发结构图,就是对课程大纲二级目标知识点再进行展开,采用的思维方式主要为头脑风暴和定向聚敛,开发的工具为系统图法和特性要因图法(又称为鱼骨图或因果图),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解答问题,从而开放思维空间,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并由记录员作好记录。定向聚敛法,就是对相同观点和想法不断归纳聚敛,最终形成核心的内容,在此阶段主要是收集案例,凝聚观点,讨论如何对二级目标进行授课,确认课程二级目标需要讲哪些内容,并且对其进行整合。在这个阶段,专家会辅导各组讨论与开发,同时会将各组对一个课程的最后讨论结果再进行收敛,确认开发出来的内容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7 教学手法的选择

课程教学手法,主要思考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来呈现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能够让学员更容易接受。根据不同的课程需求,其教学手法也有差别,外部专家会现场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演示,例如:透过实际工作现场的管理及工作教导设计学习辅导方案;改变行动与态度,开发创造性需求,提升解决技术或管理的能力需求;测验量表与问卷之运用;课程进行中所运用之游戏、竞赛、团队活动的教案设计与带领技巧;活动脚本的设计等。

8 初步完成PPT的制作

在外部专家的引导及催化下,依据课程开发项目任务的要求,将内容制作成ppt展示出来,通常先由每组整合一个ppt,然后集中提交给外部专家及评审组,外部专家将其进行整合优化,同时与组员共同研究与探讨,引导组员反思,针对ppt内容进一步确认,并向组员提问,让其做答,进一步聚集成果,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ppt课件。

9 完成讲师教学手册

讲师教学手册,就是将前期开发出来的教学大纲以及ppt课程,通过详细的文字阐述出来,以便以后其他人在学习讲师手册后就能授课,在这个步骤中,外部专家会组织各组组长集中攻关,由每组记录员记录

本课程讨论的案例、故事、知识点、技巧、工具、方法等,一次汇集后,最终整合到与ppt课件同步的讲师教学手册中。

10 实战演练与试讲

实战演练与试讲主要检验项目成果,行动学习最重要的思想就是通过反思后一定要行动,通过组员授课开发出来的课程,外部专家和评审组给予一定的改进意见,同时组员能够通过实战演练过程得到能力提升,如: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开发出来的内容,更真实地检验学习的成果,提升整体学习培训效果。演练与试讲主要考核教学内容、表达技巧、教学方法、讲课技巧等。

第三阶段:课后改善

1 提出行动改进计划

主要依据课程开发与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譬如大纲、ppt、讲师手册的修订等,进一步完善项目成果。针对整体方案,进一步强化、总结、分析、反思、分享,以便从习惯、观念、行为上能够得到提高。

2 成果授课验收

营业部授课验收,主要针对项目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授课效果来衡量,例如营销人员自我潜能激发课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验收:一看组训人员自身对本项目成果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完全讲授,并且能够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地融合到课程中;二看接受培训的学员对讲师授课的满意程度,如通过学员对本次课程的课堂气氛满意程度、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习后的心态和行为是否有改变,以及他们对工作产生的直接影响及效益等方面去考量。

3 授课视频评比

授课视频评比,主要为了营业部组训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同时审核是否按照项目的要求,录制视频。视频评比主要从图像,音质,授课现场互动、表现等多方面进行比较,评选出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以便以后能够全面推广。

4 课程标准化电子化

针对评比的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专业的演播室,录制成完整的成套的标准化电子课程,并通过公司的E―Learning培训系统,让其他营业部也可以学习,从而节省公司未来的培训成本,同时提高公司的知识管理程度。

通过本次行动学习项目的前一中一后三个阶段,透过不断反思与行动的原理,提升整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营业部组训人员对工作的认可度,提高了他们开发与设计课程的实战能力,从而解决他们实际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但是要有好的成效,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掌控:

1 组织部门全面规划,目标清晰

人力资源部需要做好全面的规划,主要包括资源规划、目标规划和考核规划。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一是组训人员的选拔;二是公司高层的大力支持。因为类似这种项目持续时间长,一次性经费投入大,收益全面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速度慢。目标规划主要包括项目的战略定位、整体目标,以及成果要求等。考核规划主要包括对所有项目参与成员的考核,考核需要公平具体,同时又能够让全体人员接受,并且要及时跟踪和持续改进。

2 培训经理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

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例如各组不能如期按照项目要求提交成果,或者提交的成果不能满足要求,需要不断修改等。这种项目任务重,无论是对组长的精力、体力还是意志都是不小的挑战,他们的参与程度将决定最后的成败。所以召集人要时刻让学员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可通过一些活动,如让各组长或成员自告奋勇轮流主持项目开发时每天的早会,或者抛出一些能够结合工作及课程开发的趣味性互动话题让大家讨论等。

第5篇

为提高全局的安全意识、了解安全防范知识,按照省局11月3日下发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此次法制宣传活动,认真贯彻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围绕“安全生产法,走进千万家”的活动主题,有计划、有组织、按步骤地进行了法制宣传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此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认识和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巩固和创新安全生产宣传方式、方法,以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大力宣传新《安全生产法》,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 

二、时间安排 

此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集中宣传教育行动从2017年11月6日开始,到2017年11月10日,宣传教育和总结考试两个阶段。 

(一)宣传教育:2017年11月6日至11月10日,主要工作是开展新《安全生产法》法宣讲、培训。 

(二)活动主题:“安全生产法,走进千万家”。

(三)总结考试:2017年11月10日。主要工作是总结经验成果,对宣贯的效果进行检验。

三、宣传培训主要工作内容: 

1.统一组织全局以新安全生产法为内容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广大干部及科员对其有了总体的认识。

2.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各个岗位人员进行了有重点、分层次地专题安全培训。

3.丰富学习形式形式,选择有针对性的ppt课件,提高广大干部及科员的学习热情。

4.活动期间,将新《安全生产法》十大亮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新旧对比表)作为学习和测试的重点,通过集中宣讲,播放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深入学习,通过培训后的考试测评成绩看,培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在今后工作中对新《安全生产法》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为了广泛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各级安全意识, 为了营造浓厚的社会安全氛围,增强全民的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组织人员深入生产经营单位发放安全知识资料,并现场接受咨询,让安全生产知识走进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参与安全生产知识答题,让“安全发展”科学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此次宣贯,全局工作人员对新安全生产活有了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安全意识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在深入学习、深刻理解新《安全生产法》的基础上,以新《安全生产法》为标准,对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梳理,并严格依照新《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布置安排工作,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6篇

【Abstract】With the rapid opening of Guangzhou new subway lines ,we need more station staffs. Starting from 2015, 95% of the new staffs of Guangzhou metro are post-90s.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staffs in the actual work ,we can find that their actual business skills are not ideal.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business skills of the post- 90s new staffs in service depot is of no delay.

【关键词】新入司;90后; 培训效果;转化机制;业务技能

【Keywords】new recruits; post-90s;training effect;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business skills

【中图分类号】F279.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64-03

1 研究背景

广州地铁将在2017年-2018年迎来新一轮线网大发展。线网的大发展对维护其运营的站务人员提出更多的人员数量和更高的业务技能要求。广州地铁通过岗位优化和招聘新员工的方式,为新线车站配备站务序列员工,借助内部培训使新员工具备独立上岗业务技能,站务新员工培训周期为4个月,在这期间通过培训使其掌握行车、服务、票务等多种实操性极强的技能。新员工通过站务员岗位资格考试,经业务技能评估合格后方能上岗。

从目前生产一线的新上岗90后站务学员的实际工作现状来看,虽然其站务员岗位资格考试和业务技能评估的通过率逼近100%,但仍存在理论知识不系统、实操业务技能不理想的问题,还远远不够满足广州地铁高标准的安全行车和服务质量所要求其具备的技能,因此快速有效地提升新入司站务学员的业务技能刻不容缓。

通常学者们使用Holton的培训效果转化模型作为研究培训效果的思路,寇茜茜在Holton的培训效果转化模型的基础上,将其与柯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相结合,论证成就动机、培训反应和培训转化氛围是培训效果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可以通过影响员工学习效果和行为转变进而影响个人绩效的提高,并建立如图1所示的员工培训效果转化机制。其中,培训转化氛围对学习效果影响最大,成就动机对行为转变的影响最大,培训转化氛围对个人绩效提高的影响最大[1]。因此,需要从各影响因素出发,增强员工的培训动机和培训反应,建立良好的培训转化氛围,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和行为转变,最终实现个人绩效的提高[2]。

图1 员工培训效果转化机制

2 站务新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新员工性格特点、培训模式和培训效果。新员工基本是90后,与70后、80后相比有其独特的性格和行为特点。现有培训模式是由集中授课、师徒带教、考前培训、独立上岗四个阶段组成的,培训效果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系统、实操的业务技能不理想的情况。

集中授课分为通用课程和非通用课程。通用课程由中心组织,非通用课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由经验丰富的一线员工担任培训师,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课堂上借助PPT课件传授业务知识,站务学员通过课堂上听课的形式获取知识,这与在学校的学习模式类似,熟悉感和疲惫感兼具,对大多数学员而言,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是遇到部T组织实操应急演练时,安排站务学员扮演乘客参与演练,目的是使其通过参与演练熟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实际上站务学员在演练前未主动学习应急预案,不清楚应急处理流程和关键点;在演练过程中听从指挥扮演乘客,未观察各岗位的现场处置;演练结束后的总结对站务学员而言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整个实操演练对其更像是走马观花,所获甚微。

师徒带教是通过现场跟岗学习,帮助站务学员熟悉日常工作流程,培养其岗位故障应急处理能力。但在实际跟岗过程中,很少发生应急情况,每次跟岗时站务学员只能见到日常的工作流程,但是对每一项工作的注意事项和关键点不甚清晰。此外,师傅们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往往能够避免出现这些差错,因而站务学员只是见到师傅们顺利的工作流程,没有见过这些错误的情况,也就无法想到甚至知道这些是差错,而知道并处理这些错误是其必须需具备的基本技能[3-5]。

3 业务技能提升举措

3.1 集中授课阶段

第7篇

一、PowerPoint的学习

微软的PowerPoin(t以下简称为PPT)是当前最流行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它是Office中的一个组件。该软件制作过程简单,周期短,插入素材方便,并且还可以做出一定特效,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教学演示。PPT以幻灯片为创作单位,每张幻灯片以文本为基本内容,可以插入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元素,幻灯片可以设置切换方式,并可以实现按扭控制。应用PPT一类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教学程序基本属于直线式顺序教学,用于辅助课堂教学。利用PPT教学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并赋予了课堂教学时代气息。课堂教学生动化、形式新奇化,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上课时更灵活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也认为有了多媒体教学,老师的讲课内容更加新奇而充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过去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些静态的图片,而是一个个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图文并茂的世界!利用PPT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更轻易地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媒体情境。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可以极大地发挥其优势,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PPT课件制作简单,易于学习接受,更易于随时改进,使课件更加符合老师的个性设计。虽然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但多数学生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在多年的教学法实验教学过程中,虽然要求学生在实验讲解过程中用PPT进行实验教学,但是他们的课件制作很不成样子,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研究课时又少,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地培训,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PPT课件制作的培训。

二、Flash的学习

Flash可以在教室里展示课堂上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它突破时间、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求知欲高度旺盛的状态。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物理教学,不但为教和学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收通道,而且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师生们置身于“情”、“境”中,以“物”思“理”,又以“理”认“物”,这对提高物理课的素质教育教学有着很好的作用。在教学中配合多媒体信息让学生们处于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信息。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多媒体课件不仅仅有利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用它创设情境进行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应用课件创设物理情境和展现物理过程,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将自己制作的Flas和PPT结合,制作的课件将更具有个人魅力。

三、Access的学习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普及,运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及软件开发平台,对信息进行科学化和网络化管理已成为学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学生管理系统是一个学校学生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利用计算机能够对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一管理,并进行分析,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教学办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提高管理效率和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MicrosoftAccess数据库文件是办公软件Office中重要的一部分,容易生成,便于使用和管理。将Access数据库在奖学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有如下几个特点:

1.简便易行。只需要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稍加学习均能掌握,这个特点很适合非专业人员的学习与应用。

2.功能强大。该数据库将包含学生的全部基本管理信息,它的统计、查询、报表等功能完全可以满足各种日常工作。

3.兼容性强。Access数据库可以与其他应用软件交换数据,导入、导出数据和链接,可以用Excel电子表格分析处理数据或转化为Word文档进行操作。当然,我校物理系现在开设的VisualFoxPro(以后简称VF)课也属于数据库技术课,学生如果学会是有很大的用途的,但是VF比较难学,且在所用的计算机系统里面还要安装VF软件,不利于学生学习。Access则不同,基本上所有的电脑都安装了Office的办公软件,它简单易学,应用方便,因此笔者认为开设Access课更利于学生接受,使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可以灵活使用办公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四、其他计算机软件学习

当然以下这些软件如果能够学习,对于制作PPT课件会更有帮助。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使之服务于教学,会使我们会培养出更加合格的未来的人民教师。

1.Photoshop是功能完备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这个软件对于课件制作的标题和图像处理有很大帮助,经过它处理过的文字或图片叠加到PPT中,可以使制作的PPT更加美观。

第8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设计竞赛;实验教学

1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是乏味性、停留于课本的机械性教学,许多实验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单一地根据实验书本内容去做实验,学生缺乏思考。有些学生仅是看组员做实验,自己不动手,甚至做完实验都不知道做了什么实验,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实验室学到了什么。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试剂已经配好待用,实验目的、原理都浅显易懂。大部分学生获取的是短时记忆,成绩只是对其短期强化复习的纸上反映。学生主观能动性低,往往被动获取相应知识,难以形成知识体系,较难将课本与当代科技发展相联系[1]。

2实验设计竞赛的意义

为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广东医科大学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自2006年以来连续进行了实验设计竞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校而言,有助于落实教育改革方案,发现教学漏洞,优化教学体系,构建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培育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三高”优秀医学人才[2]。对教师而言,减小了教师在教学中所占比重,教师从多讲向少说转变,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验设计涵盖范围较广,包括仪器、试剂、材料等。教师需要主动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扩大知识面。当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间通过沟通交流想法,解决问题,这既能调动教师积极性,还能促进教师间就教育方法进行交流,培养教师科研思想,提高教师科研水平[3-4]。对学生而言,能有效提高综合素质。设计实验需要回忆书本知识,从浅层了解到深层探索,理解、复习所学知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在设计实验前需查阅大量文献,确定实验方案,锻炼文献检索能力以及时间安排能力。实验设计的原理、目的、意义、材料选择、仪器选取等对学生来说都是挑战,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实验设计竞赛的开展,能将索然无味的实验课堂教学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实验设计。实验设计要求学生全面分析每一步操作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之后通过小组讨论,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解决,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通过制作PPT和设计书,学生熟悉Office软件、页面设计及文本格式方面知识。比赛时的PPT讲解,能考验学生主持、口头表达以及临场发挥和应对能力[5-6]。

3实施过程

3.1布置任务与培训

实验前准备包括课题确定、文献资料查阅、设计实验、实验设计书和PPT制作、准备答辩。由授课教师竞赛通知并且进行赛前解说。解说内容包括组别安排、课题确定、实验设计思路、文献检索、PPT制作格式和答辩技巧等。3.1.1组别安排由4~5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一个班分为若干组。

3.1.2课题确定如选择易获取、价格相对便宜、容易提纯的材料等。

3.1.3实验设计思路所选材料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实验原理和方法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实验仪器在学校提供的范围内选取。

3.1.4文献检索通过校园网图书馆进入万方、中国知网等查阅文献,步骤为:搜索主题或者关键词选择期刊/文献/博士硕士论文等进行检索下载论文/文献/期刊通过筛选的资料确定设计思路,依照相关文献制订实验方案。

3.2学生课题确定和文献查阅

学生通过1~2周的时间进行文献查阅,分析实验中该物质提取所需仪器,学校是否能够提供,浓度测量是否困难,试剂是否昂贵、无毒,操作是否无害,应用是否广泛。预测实验经费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择优确定主题。选定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作为设计参考。

3.3设计实验

3.3.1主题初定学生依据书本和权威文献,制订初步的实验方案:初定主题、原理、实验意义、实验方法、预期结果、数据处理、结果的可能性分析。

3.3.2确立实验步骤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得出最优解决方案。

3.3.3预期结果和数据分析探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成功或者失败),实验成功说明整体可操作性比较强;假若实验失败,探讨失败原因。接着对实验进行预期数据分析,制作表格,用于后期分析,并用图形描述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

3.3.4PPT以及实验设计书制作根据教师要求制作PPT与实验设计书,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熟悉Office相关操作。PPT中补充适当的表格和图形,用于阐述实验操作步骤以及结果。

3.4初赛

赛前通过抽签决定比赛的出场顺序,各组学生依次进行PPT展示及答辩。每组展示时间为10分钟,答辩时间为5分钟。每组PPT介绍人对PPT的标题、课题背景、选取该课题的原因及研究结果进行讲解,重点介绍实验过程,其次是创新性和可行性部分。PPT展示完毕后,学生进行激烈讨论。其他组学生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对PPT上的材料来源、实验步骤、浓度设定、实验意义提出疑问。答辩人员通过回答相应问题,让听众充分了解其实验。每组答辩完成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并选出进入决赛的小组。

3.5决赛

各决赛参赛组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和PPT,使答辩人员讲解更熟练、更简洁、更生动,同时要求答辩人员统一着装。除授课教师外,还可邀请学校专家及学院领导担任评委嘉宾,对各小组实验设计进行评分。

4实施效果

实验设计竞赛的开展,弥补了教师教学方式的不足,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缓解了教师教学压力,教师还可以借机更新自身知识,提高对学科进展的认识。实验设计竞赛给学生提供了能力展现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对于竞赛中的某些设计,一些学生甚至申报了课题并进行实质性研究,最后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通过实验设计竞赛,学生对临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在后续的实验课中,学生不再只盯着课本操作,会不断深思和提出问题,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与教师进行问题交流的次数明显增加,课堂气氛逐步活跃。

5存在的问题

(1)时间和精力投入较多。实验设计竞赛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查阅资料和评阅设计方案;对学生而言,实验设计难度大,学生知识面较窄,花费时间较多,还要在兼顾其他课程学习的同时完成实验设计任务,而这便需要其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2)学生设计的实验多种多样,有些实验需要的仪器较多且相对精密度高,学校的仪器主要用于教学,较难找到符合条件的仪器设备。(3)学生的某些实验设想不切实际,花费金额过高;某些实验过于追求创新性,没有体现实验的可行性和连贯性,导致实验无法正常进行等都是常见问题。

第9篇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答疑 教学 高等数学

一、引言

1.多媒体介绍

多媒体(Multimedia),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 (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

多媒体教育,这是一种近年来流行的教学手段,通过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音响设备,中控系统,计算机等数字教学设备,配合使用教学软件(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利用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2.高等数学的特点

高等数学是相对于初等数学而言,数学的对象及方法较为复杂的一部分。高等数学是比初等数学“高等”的数学。广义地说,初等数学之外的数学都是高等数学,也有将中学较深入的代数、几何以及简单的集合论初步、逻辑初步称为中等数学的,将其作为小学初中的初等数学与本科阶段的高等数学的过渡。通常认为,高等数学是由微积分学,较深入的代数学、几何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内容所形成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级数、常微分方程。一般以微积分学和级数理论为主,其他方面的内容为辅,各种课本中略有差异。

二、新形势下的教学工具应用

1.QQ答疑,即时高效

腾讯QQ(简称“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聊天以及语音聊天、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

在大学中,一个教师要面对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类的课程,答疑是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课间时间很短,很多学生不愿意单独去找老师答疑,可是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疑问,部分同学就听之任之了,特别是三本院校,学生本身学习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很多疑问存在脑中,疑问不解决,更会感觉到新知识难学,久而久之,会有放弃的想法。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学生普遍喜欢上网,在网上浏览消息、新闻、购物、聊天等。其中聊天是一种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方式,与答疑有共同点,而且学生愿意采用这种网上交流的方式。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尝试使用QQ聊天的方式与学生互动、答疑。而且因为QQ的即时性,学生有疑问就可以即时提问,老师马上进行解答,高效、便捷。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学生普遍欢迎,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QQ群发通知,高效节省资源

QQ除了有一对一聊天外,还有一个群聊功能,即在一个相同的平台下,大家发言,同时大家都能看到,就像是在一起开会一样,只不过不是说话,而是用手在键盘上把想说的话输入电脑中,因为学生打字水平普遍很高,所以师生沟通没有什么障碍。

目前我校一般通过QQ群发通知,比如我们建立数学竞赛群,数学建模竞赛群等,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来自全校各个学院、各个专业,上课时间地点不同,如果需要召集这些学生参加培训等活动,如何通知学生呢?传统的通知方法是老师上报学院,学院通知各个教学秘书,秘书通知辅导员,辅导员通知班长,班长通知到同学,环节很多,不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影响上课。

现在我们采用QQ群来通知学生,在培训初始让学生加入群中,过程中如果有特殊事情,教师会在群上发一条消息,比如:“明天培训地点由101教室改在102教室”(因为101教师黑板出现故障)学生只要打开电脑,登陆群号,即可看见消息。准确、快捷,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3.教学资料保存在邮箱中

在目前教学中有很多教学资料,比如教师上课使用的PPT资料,教师给学生总结的知识点精要,还有很多练习题等等,这些重要的资料教师如何方便的传递给学生呢?

传统的方式是教师一遍一遍的抄到黑板上,让学生记到笔记本中,教师打印下来“知识点精要”发给学生,或把练习册印成习题册给学生,这些资料很容易遗失,所以我们尝试采用电子邮箱的方式,把这些重要的资料放在邮箱中,学生根据需要进行下载,自行打印,打印的资料如果遗失,可以再次下载打印。减少了学生的手续,方便,好用。

4.飞信发通知

另外,还有一种通讯工具是中国移动公司出品的飞信,飞信是中国移动的综合通信服务,即融合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三种不同形态(完全实时的语音服务、准实时的文字和小数据量通信服务、非实时的通信服务)的客户通信需求,实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飞信基本可以代替手机短信,节省资源,便捷省钱。

飞信可以作为QQ群发通知的一个补充,因为学生要想看见通知,必须登录QQ才能看见,如果忘记登录,就看不见消息,但飞信可以把消息通知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学生的手机上,因为学生使用手机非常普遍,所以重要的通知教师会QQ群与飞信同时发给学生,避免了因为软件或网络不稳定而收不到消息的情况。

三、传统多媒体PPT在教学使用中的新意

PPT教学已经比较普遍,但是数学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决定了,如果把全部教学内容都做成PPT,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断总结PPT的优劣势,发现把定理、定义、例题、公式放在PPT中,即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总结在PPT中,把逻辑推导过程,既定理的证明、例题的演算仍然在黑板上讲解给学生,教学效果更好。

1.把需要记忆的知识放在PPT中

数学虽然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但是也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如定理、定义、公式、性质。这些日常教学中如果都写在黑板上,字数较多,而学生也只是把这些抄到笔记本上,下课后再多看、多学习,以加强记忆。所以为节省教学时间,更好的发挥课堂45分钟的作用,把这些内容做成PPT的形式,通过投影放给学生看,也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不影响教学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把PPT做成动画,加上鲜亮替身的图片,以改善教学枯燥的教学形式。

经过在实际课堂上运用上述方法,达到了比纯黑板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还有例题的题目,也可以做成PPT,节省了抄题的时间。

2.保留为黑板教学的部分

数学课,特别是高等数学有大量的演算部分,需要一步一步进行推导,这些做成PPT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为PPT版面很小,能承载的推算步骤很少,所以会造成学生还未看明白就翻页的情况,没有连贯性,因此推导的部分还是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效果更好。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采用PPT与黑板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目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多媒体教学离不开电脑、网络,数学有大量的符号、公式。所以“公式编辑器”是不可避免要使用的软件,但是现阶段的“公式编辑器”使用不方便,使得把公式转换成电子版输入速度很慢,严重影响了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发展的一个瓶颈,希望以后能研究编辑软件,以更好的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基金项目:北投集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等数学(经管类)精品课程建设NO:20120301006

参考文献:

[1]黄秋和.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0

[2]张霞.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关于网络课程的引入.科技资讯[J].2010

第10篇

1培训方式

(1)编写教材:护理部组织本院教学经验丰富的带教教师,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本科教材《基础护理学》第5版,编写理论授课教材,并制作成PPT,讲解护理技术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概念、目的、流程、要点、注意事项、技术规范、服务规范等,培养护士良好的慎独修养,提高护理安全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4]。(2)制作视频:护理部组织近年来在市县级护理操作竞赛获奖的优秀护士,按照新修订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演示;邀请专业人士录制操作视频;拍摄地点根据情况选在示教室或病房,患者以真人模拟为主,个别操作选用模型(如心肺复苏、大量不保留灌肠、女患者留置导尿);视频录制好以后,进行后期剪辑,制作成规范化操作视频。护理部将授课课件及操作视频分享在本院内网上,供全院护士下载学习。(3)集中培训:护理部每月组织低年资护士统一集中培训,采取PTT理论授课—观看操作视频—现场示教、讲解—提问、释疑—实地练习的方式,将护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4)临床训练:每个科室安排带教组长对本科室低年资护士进行技术指导,护士互相扮演患者和护士角色,通过亲身感受来相互评价操作中存在的不足,有些护士采取反馈式视频录制方式[5],来寻找发现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提高了年轻护士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方法每月底由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及示教老师进行操作考核,考核成绩采取百分制,80分为合格;考核中采用现场观看、提问、终末质量评价等方法对护士进行考核,每名护士操作结束后均对其优缺点给予点评、指导;考核不合格的护士给予一定时间练习后进行补考。考核结束后,护理部对考核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通报全院,以利及时改进。护士个人考核成绩参与科室绩效考核和年度评优,科室操作平均分计入季度在职培训考核结果及年度评优。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2014年1~12月,本院共培训基础护理操作12项,考核2012~2013年新入职护士134人,共1608人次,不合格补考29人次,合格率为98.20%(1579/1608),与2013年操作考核成绩比较(2013年参加全部12项操作考核护士为121人,共1452人次),除肌内注射外,其余11项操作考核成绩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护理教学培训模式更系统、规范、科学本院传统护理操作培训模式为培训教师现场进行操作示范,因为参培人员较多,往往会看不清楚,听不清楚,记不清楚,需要分批培训讲解,但分批培训又存在每次讲解内容有所差异,参培人员得到的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在培训现场,也有部分护士自发用手机拍摄视频,但有时会过于关注取景、角度、采光等因素而分散精力[6],没有关注老师的示教和讲解,培训效果欠佳。现本院统一操作流程、统一示教、统一拍摄,采用PPT理论授课与视频教学结合的培训方法,不仅更加系统、直观、形象、生动,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而且参培人员集中授课,能保证护士得到相同的知识信息,使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向系统、规范、科学的新护理培训模式转变[7]。

3.2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培训效果明显传统培训方式,护士的学习主要靠在现场用眼看,用手记,如果没看清记清就会和教师讲解的内容出现偏差,一旦有疑惑或争议,不能及时与教学教师沟通,不能掌握正确知识。新的培训模式实行后,护理部将理论授课PPT及操作视频分享在本院内网上,每个护士都能观看、下载,对一些重点、难点可以反复观看、揣摩,还可下载在手机上,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学习时间更加自主、灵活;护理部还建立了微信群,护士有疑问时可以第一时间与教师进行网上答疑、交流,学习效果更好。在2014年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合格率为98.20%,除皮内注射技术外,其余11项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较2013年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带教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修订操作流程和标准时发现,随着医学科技的日新月异,很多新材料、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书本上的内容明显滞后于现在的临床的工作[8],如一次性用物的应用、操作环境的评估、规范的洗手、垃圾分类等。教学实践中,护理部和带教教师共同参与操作流程和标准的修订,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改进,紧贴临床,应用新材料,简化流程,大大提高了带教教师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及创新意识;通过在全院的讲课、示教、与护士的互动答疑,带教教师的授课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提升,体现了自我价值。

3.4提高护士沟通交流技巧,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在以往的护理技术操作中,护士更注重个人的操作技能,忽视人文关怀及交流沟通,改进后的护理操作流程及操作视频中增添了护理评估、解释指导、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核心制度的落实等多方面内容,切合临床实际工作需要,为护士提供了一个护患交流沟通和实际操作的模板,指导护士结合本科室专科特点,在临床工作中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健康宣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落实在护理工作中,提升了临床护理服务质量[9]。

作者:刘玲 单位:梁平县人民医院

第11篇

关键词:兴趣 创设情境 主体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46-01

从事计算机教学20载,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深深地悟到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地促进学员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给课堂教学改革注进了新的活力。在多种类型的多媒体CAI课件中,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CAI课件非常直观、明了。制作起来比较方便,教师不需要掌握高深的编程技巧,这对教师来说是省时省力,快捷功效的最好方法,况且有许多教师还不能掌握较复杂的CAI课件制作方法,而运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方法易学易会,既可以比较快捷地让教师进行制作,又可以展现丰富的教学资源,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将多年的教学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借助媒体,抓住学员的思维,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PowerPoint是一种用计算机制作系列幻灯片进行交互演示的工具,制作的课件层次分明,简单扼要,交互性强。PowerPoint不但可以模仿传统板书的效果,还可以制作动画效果,教师可以灵活地切换指定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将教学内容按教师的意愿适时出现,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对于教材中学员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利用课件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PowerPoint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和生动的动画突出地表现教学内容,将一些学员难以理解,不易接受的知识点,形象具体地展示在学员面前,突破学员在探究中的思维阻塞,帮助学员理清思路,理解教学意图,化解教学难点。

例如,笔者在讲解平面设计课程《折扇》的制作时,新授前,打出一幅扇子的画面,画面出现古今中外的各种团扇、折扇。同学们很好奇,一下子,学员们的目光被吸引了,纷纷议论,然后笔者布置任务:大家在生活中经常看见。的确,我国扇子的种类非常多,但真正被收藏家所垂青的,只有折扇和团扇二种。通常折扇的扇柄和扇骨上都有精细的雕工,扇面正反二面加上书画。或显得清新雅致或儒雅风流,或道骨仙风。不仅能扇凉,同时也演变成艺术品,使人顿生爱羡之心、宝藏之意,成为今天集藏的一大门类。面对这样的折扇,你能不能运用以往学过的知识制作呢?学员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及时抓住学员回答中的要点,引入主题。因此,上课时学员的注意力、学员的思维,紧跟教师的节奏。

二、创设情景,增强学员的感悟力

“折扇”这节教学内容中讲到“旋转工具”的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观察旋转工具的操作技巧,总结二种不同的互动式法:对称物体的旋转和不对称物体的旋转。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截取了两段影视片断,将静止的、平面的文字变为生动的、立体的图文,增强学员们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便于理解。从而也进一步掌握了此命令的使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极富丰富的想象力制作有创意的作品来。

另外,继续提出了问题:新授课前开始我们提到了那把清新雅致的折扇,现在我们也学习了旋转的使用,有句话叫“学以致用”,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员思考,培养学员的观察力,培养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学员主体作用的发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各个链接上可以加上提示文字,便于学员在自学时,同样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内容。对于问题答案的呈现也最好不要一步到位,多设计几步提示和相关知识的链接。也就是要注重学习者的参与,不能制作一个满堂灌的ppt课件。在教学中,往往需要提供一些教材以外的素材加深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或补充相关的内容拓展学员的视野,特别是在网络风靡全球的今天,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学员的学习领域也广阔了,而且网络上的资源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为学员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利用这个资源库进行教学,学员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课堂。利用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功能巧妙地将网络资源与教学内容穿插在一起,既能让学员学到课本知识,也能让学员感受到网络时代信息日新月异、知识层出不穷的特点。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插入有用的文本、图片、动画、影片等,扩充教学信息量,扩大学员的知识面,激发学员的求知欲。

四、探究学习,培养学员实践精神

通过《折扇》的学习,使学员们了解旋转工具的使用技巧,进一步引导学员进行探究,是不是旋转命令只能创作出折扇类的作品呢?你能说说还能做出什么图形或作品?学员们借助网络知识、图书资料、询问教师、实地考查等等方法很好地完成了这项课题,并做成了PPT课件。教师把学员课堂中的作品进行展评。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员协作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培养,相互帮助、相互争论、相互学习、分工合作,对学习内容理解领悟更深,也反映了学员能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把课堂学习延伸到社会,实现学习的连续性。

信息技术教学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试用展示时,可以从不同层次的学习者中挑出代表来进行课件的评价。看整体的逻辑结构思路是否清晰,颜色搭配是否恰当,重点、难点内容是否突出,长时间观看是否会视觉疲劳,有没有存在一些内容无关的干扰因素。对于问题的解答有没有给出有效的提示等等。在使用过后,也应对学习者进行实地访谈,或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询问。比如对课件的满意程度,有没有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目的,课件的教学设计有没有形成对内容的全面了解等等。然后相应地对ppt进行改进。

ppt正是靠着其简单易用,成为了我们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课堂教学课件,ppt软件的功能强大,但不能把这些功能全都用在课件上,功能只是为教育服务的,要根据讲授的内容来确定使用哪些功能,如何利用ppt达到教育最优化的目的,仍需要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刘丹萍.浅谈PPT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会.成功(教育),2012(1)

2.李秀清.谈谈高职高专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成功(教育),2012(1)

第12篇

培训课程 层次结构 设计模式 教师培训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措施,是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文献研究和现状调查表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一直存在着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绩效技术中的一种干预措施。对于任何组织,培训都要关注成本效益,因而要求快捷的培训设计和高效率的培训实施。笔者认为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益的原因之一是混淆了培训课程与学校教育课程的特点,培训课程的层次结构设计不合理。本文从培训课程的特点出发,依据WPW学习模型提出培训课程层次结构的设计模式,并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进行设计。

一、教师培训课程的层次结构

培训课程一般包含四个层次:课程――模块――课――活动。这里使用模块概念而不用单元概念,是因为模块一般是内容紧密相关、结构相对完整的,便于在内部培训课程体系中交流和互用。在内容少的情况下,为课程――课――活动的层次。也就是说,首先把课程分为多个模块,进而设计模块,然后将模块再细分为多个课时,在每节课中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课程大体上可分为3~5个模块,每个模块可再分为2~10个课时,每节课依据课的类型及特点来决定活动的数量。课程、模块、课、活动等层次的含义虽不相同,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各个层次的界定如下:

(1)课程:能够实施集中培训的一个单位;

(2)模块:课程内能够达成1~2个最终目标,所需要的时间为2~8小时不等;

(3)课:达成1~2个具体目标,1小时左右的教学单位;

(4)活动:为达到每节课的目标而设计的教学单位。

培训课程的层次结构涉及层次的划分和层次关系,包括同一层次的序列和不同层次的递进关系。培训课程的教学是按照预先确定的层次实施的,层次结构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效率,培训课程的设计最终要落实在各个层次上,而层次结构的设计要受教与学理论和观念的影响。

二、教师培训课程层次结构的设计模式

1.WPW学习模型

美国学者理查德・斯旺森(Richard A.Swanson,1992)等提出了WPW(Whole-Part-Whole)学习模型,体现了学习的“整体―部分―整体”的自然节奏,基本的WPW模型如图1所示。[2]该模型是以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系统化的模型,可以为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框架。

2.培训课程层次结构中的“整体”

第一个整体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通过先行组织者给受训者提供一个心理支架,便于他们接受新的教学;二是通过与受训者已有经验相联系,使所学内容更有意义,从而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动机。美国成人教育家诺尔斯(Knowles.M)的研究指出,成人学习者自主性较强,其个体生活经验对学习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更乐于接受学习任务与其社会角色和责任密切相关内容的学习。[3]首先,培训者通过确立先行组织者,使受训者关注将要学习的材料,帮助受训者回忆有关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合到新的学习中,形成新的图式。[4]由于培训的对象是成人,成人学习的最大特点在于经验基础,受训者是基于经验来理解和接受培训者的观点的,成人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丰富而多样化的经验,因此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成人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有助于受训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其次,成人学习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往往对那些能帮助他们解决日常工作问题或能带来回报的学习有更强的动机。因此,在第一个整体教学中要将新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经验联系起来,让受训者认为自己能驾驭学习材料,并且学习能帮助他们解决对自己的生活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这时他们的学习动机最强。

第二个整体是主要成分,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让受训者通过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完整掌握,它把单个的部分结合起来,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每一部分的内容,而且通过“整体”使各部分有机联系起来,增强了对内容的完整理解。只有从教学材料整体出发,才能建立内容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保持教学的完整。因此,培训者有必要通过形成教学的整体,如完整概念、完整定义来回顾和强化“部分”教学的结果。在教学整体形成的基础上,教学的“部分”在整体中就有了新的意义。在认知整体形成后,需要安排练习和实践活动来巩固所学。

3.培训课程层次结构中的“部分”

培训课程设计模式中的“部分”,是通过系统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教授具体的结构化的材料,从而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分步掌握和精细加工。受训者在培训者指导下,认识循序渐进地深入,在每个部分中成功地达到相应的行为标准。在这里重要的是,首先,受训者只有掌握每一个“部分”,才能使第二个整体有效;其次,每一个“部分”都要以WPW形式组织,也即每一个部分内都是W-P-W结构,这样在更大的WPW课程设计中有了它的子单元,能使受训者在每节课中都受益。

培训课程层次结构设计模式给培训设计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化设计框架,适合于各种类型目标的培训课程的设计。这个模式能用于整个课程和每节课的设计。以系统观点来看,课程的每一个成分,无论是作为“部分”还是作为“整体”,都是连续体的一个子系统。也就是说,课程的每一个成分,都是一个教学时段,开始的时段侧重于建立第一个“整体”,随后的时段就自然逻辑地成为“部分”,最后的时段就作为了“第二个整体”,而每一节课或子系统也同样是W-P-W结构,如图2所示。

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的层次结构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及应用意识、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和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课程的层次结构设计如下。

1.“课程――模块”的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课程的目的是让中小学教师通过培训,形成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及应用意识,能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一切技术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并具有解决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5]依据培训课程设计模式,将该课程分为六个模块,依次是:初识信息技术应用、“我”与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果整理与展示、总结与提高。图3为课程层次的结构设计图。

“初识信息技术应用”为第一个“整体”。在培训开始阶段,引导受训教师通过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与技术有关的教育现象来了解信息技术应用,一方面可以作为整个培训课程的先行组织者,使受训教师对课程的体系结构形成初步认识,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促使受训教师把日常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与他们已有经验相联系,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形成稳定持续的学习动机。

“‘我’与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成了培训课程的“部分”,培训教师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及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三个方面来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实现对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课程的分步掌握和精细加工,受训教师也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学习,更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成果整理和展示”和“总结与提高”为第二个“整体”,这一部分是整个培训过程的关键,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在培训中,把每一“部分”中所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制作出相应的作品(包括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并与其他受训教师分享自己的作品。最后,不仅培训教师要对受训教师的作品进行评价及总结,而且受训教师也要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从而使受训教师得到发展与提高。这样,受训教师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每一部分内容,而且通过“整体”将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增强了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完整理解。

2.“模块――课”的设计

下面以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课程中的模块三“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来说明“模块――课”的层次结构设计。模块结构设计如图4。

在该模块中,第一个整体为“初识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开发模式”。在这一模块培训的开始,要给受训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启发他们回忆教学工作的环节,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媒体,期末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等日常教学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及教学模式,成为本模块学习的先行组织者,激活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心理图式,便于受训教师更深入地认识教学设计。此外,通过把受训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与所学内容相联系,使教师意识到本模块学习对于改进教学和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必要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巩固受训教师的学习动机。

在模块学习中,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与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和结果评价与修正设计”构成了“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块的“部分”,各个阶段承前启后,相互关联,受训教师只有掌握好每一个环节,才能更好地认识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设计的开发模式,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最后的“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是第二个整体,目的是为了让受训教师对“教学设计与实施”这一模块达到完整的掌握。通过对教学设计案例的分析及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可以把教学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结合起来,不仅能掌握好每一环节的内容、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而且通过分析教学设计案例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使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增强对“教学设计”的完整理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3.“课――活动”的设计

在课与活动这个层次上,要从WPW学习模型出发,具体考虑教学目标领域,分解和细化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方法和媒体,划分课的进度和时段。

(1)认知类培训课的活动设计

在认知类培训课中,可以包含多项活动,通常可以设计为案例呈现、问题思考、资料阅读与讨论、师生小结、练习与反思五个教学时段。“案例呈现”为“第一个整体”,侧重于让受训者结合实例理解所要学习的概念、原理;“问题思考、资料阅读与讨论、师生小结”为“部分”,分步骤让受训者掌握所培训的知识;“练习与反思”为“第二个整体”,主要用于巩固前面所学。

例如在“学习者分析”这一节课中,首先,用PPT向受训教师呈现优秀教学设计案例,时间约5分钟;其次,培训教师提出问题“案例中谁是学习者?学习者有哪些特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重分析哪些特征?”受训教师思考后将答案写在纸上,时间约15分钟;再次,向受训教师提供相关阅读资料,让受训教师在阅读后分小组讨论“案例中分析了学习者的哪些特征?还没有分析哪些特征?”从而让受训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时间约20分钟;然后,培训教师带领受训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做出总结,阐述在教学设计中分析学习者的重要性及其如何分析学习者,时间约15分钟;最后,让受训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如所授年级、所授课程等)做练习并反思自己以前的工作,时间约10分钟。

(2)技能类培训课的活动设计

技能类培训课通常设计为系统概览、开始、操作、关闭、系统缺陷、独立完成六个教学时段。“系统概览”为技能类培训课的“第一个整体”,侧重于让受训者理解和接受先前工作系统被修改和取代的事实,初步了解将要掌握的新系统;“开始、操作、关闭和系统缺陷”为“部分”,分步骤地向受训者介绍系统的相关操作及注意事项;而“独立完成”为“第二个整体”,让受训者运用前面所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完整理解。

例如在“PPT的基本操作”这一课中,首先,向受训教师演示已经做好的PPT课件,说明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补偿或取代其他演示媒体,并简要指出制作技能的重点,时间约5分钟;其次,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素材的准备,时间约为3分钟;再次,向受训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并在操作过程中讲述操作要点,要求受训教师模仿操作,时间约15分钟;然后保存操作,向受训教师演示刚才的操作结果,时间约2分钟;接着小组讨论PPT课件的优势及局限性,教师小结,时间约10分钟;最后,让受训教师独立完成,时间约20分钟。

(3)情感和态度类培训课的活动设计

情感和态度类培训课主要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课程可以设计为接纳群体和个体、问题/机会、角色模型的担忧、解决方案、引导对解决方案的赞同、对成功的期盼六个教学时段。其中“接纳群体或个体”和“问题/机会”这两个时段合起来组成“第一个整体”,主要是为了改变个体基本的价值观和信念,改变原有经验中的“定势”,并为受训者提供一个问题解决的机会;“角色模型的担忧、解决方案、引导对解决方案的赞同”构成了“部分”,目的是根据整体中提出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引导受训者赞同解决方案,最后达到改变原有经验中的定势影响的目的;“对成功的期盼”是“第二个整体”,目的是巩固前几个教学时段的成果,达到情感或态度上的稳定。

例如在“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一课中,活动过程设计如下:让受训教师通过讨论归纳出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优缺点,接纳技术对教育有促进作用的观点,时间约10分钟;设置教育情境,提出教学目标,经过讨论选一名受训者扮演教师,其他受训者扮演学生进行教学过程模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时间约20分钟;用视频展示同样目标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让受训教师分组讨论对比两类教学,写出心得体会,时间约15分钟;选小组代表跟大家分享小组心得,时间约15分钟;培训教师做小结,引导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赞同并激发受训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的热情,时间约15分钟。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层次结构的设计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以及可操作性和直观性,设计过程快速简洁,能使课程形成由环环相扣的内容和活动组成的层次结构,在设计和实施两个方面提高教师培训的成本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旭东,宋萑.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J].教师教育研究,2013(3).

[2] 张军征,樊文芳,张晓红.培训设计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 陈肖庚.ADDIE教学设计模型在成人教育培训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11(1).

[4] Roberte E.Slavin,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